你知道或不知道的俄罗斯史(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13 15:32:11

点击下载

作者:汪华生

出版社:武汉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你知道或不知道的俄罗斯史

你知道或不知道的俄罗斯史试读:

前言

“长夜快过去,天儿蒙蒙亮,我要祝福你,好姑娘,但愿从今后,你我永不忘,莫斯科郊外的晚上……”

这首苏联著名的《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在中国流传甚广,几乎没有一种音乐刊物、一本外国歌曲集子没有发表过这首歌,可以说没有一家唱片公司没有录制过这首歌。《莫斯科郊外的晚上》的祖国是俄罗斯,《莫斯科郊外的晚上》的母语是俄语,但在世界上,用汉语唱《莫斯科郊外的晚上》的人远比用俄语唱的人多。除此之外,还有《红莓花儿开》《喀秋莎》《三套车》等耳熟能详的经典老歌,西伯利亚平原上那寂静的白桦林、奔放不羁的伏尔加河水,以及柴可夫斯基那忧郁悲怆的交响乐、为人类的自由和尊严而呐喊的伟大诗人普希金,还有为正义和良知而战的作家索尔仁尼琴……

俄罗斯,这个世界上幅员最广大的国家,几个世纪以来,孕育出了无数伟大的思想家、艺术家和科学家。俄罗斯大地上所绽放的文明之花是如此的丰富与独特!

一千多年前,俄罗斯文化随着基督教的侵入而发展。这个古老的斯拉夫民族,产生了无数天才的能工巧匠,形成了俄罗斯独特的建筑艺术风格。这些建筑风格直接体现在莫斯科、圣彼得堡和其他古公园保存下来的雄伟恢弘的宫殿、恬雅文静的园林、精致各异的教堂、美轮美奂的歌剧舞剧院和大量的农村古老建筑群,并留下了许多美好的故事和传说。

这块沃土也培养和造就了很多享誉世界的文学巨匠、艺术大师和伟大的科学家,让我们仅看看他们的名字就能感受这个国家的骄傲自豪之所在:亚历山大·普希金、列夫·托尔斯泰、费奥多尔·陀思妥耶夫斯基、彼得·柴可夫斯基、德米特里·伊万诺维奇·门捷列夫,等等,他们的作品和伟大的发明更是世界文化宝库里不朽的丰碑。

孕育大师的国度自然也会诞生伟大的艺术作品,俄罗斯的古典交响音乐、歌剧、有着深重欧洲底蕴却被俄罗斯艺术家发扬光大的芭蕾舞、对世界绘画艺术产生深远影响的俄罗斯先锋派艺术作品……

俄罗斯在东方人眼里是“寒冷”的代名词,是极地国家的象征,而在西方人的眼里,她又是一个充满了神秘色彩的东方国家。正是东西方不同文化的碰撞和交融,才形成俄罗斯这不同凡响的独特文化。

千年古国俄罗斯给关注它的人们留下了太多令人慨叹的话题,俄罗斯著名哲学家尼·别尔嘉耶夫在其所著《俄罗斯思想》一书中曾这样描述俄罗斯民族:俄罗斯人很早就具有一种感觉——比意识更敏锐的感觉——这就是:俄罗斯有着特殊的使命,俄罗斯民族是特殊的民族。俄罗斯地跨欧亚两大洲,俄罗斯民族既不是纯粹的亚洲民族,也不是纯粹的欧洲民族,但它却把亚欧民族的性格结合在一起,因而形成俄罗斯民族的两重性,这也是俄罗斯人性格的独到之处。俄罗斯民族是一个对世界产生过重大影响的民族,其历史仅有千年,其内涵却丰富多彩。其创造性源于“俄罗斯精神”。

俄罗斯精神在很大程度上既是传统的,又是现实的,它既集中于各个历史时期英雄人物的行动之中,也普遍存在于普通人的日常生活里。俄罗斯人的性格是复杂、多方面、多层次的,性格中既有积极的因素,也有消极的因素。

俄罗斯人追求自由、反对专制、为自由而奋斗的献身精神有着久远的传统,俄罗斯人视祖国为自己的生命,和祖国休戚相关的感情在很大程度上激励着俄罗斯人对任何外来侵略者进行不屈不挠的反抗。1812年的抗法战争、1941年的卫国战争等,俄罗斯人为祖国献身的精神谱写出了可歌可泣的篇章。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们曾将苏联人称为“老大哥”。这并非完全出于我们对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人民的尊重和敬仰,也有苏联人自尊自傲、民族性格上有一种天生的优越感的外加成分。

广袤的国土,丰富的资源,众大的人口,深厚的文化底蕴。在俄罗斯的发展历史上,每一次巨大的进步与飞跃都起源于这块土地上曾经发生的,而且至今依然影响人类文明的划时代改革乃至伟大的革命。如果要了解俄罗斯文明,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俄罗斯那广袤的大地,去探寻这个奇异的国度中蕴藏的神奇魅力。

本书用短短20多万字的篇幅,简明扼要地勾勒出了一幅较为完整的俄罗斯历史画卷,让广大读者仿佛置身其中,感受俄罗斯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希望通过这本书,能让读者对俄罗斯文明有一个比较明晰的、客观的认识,并从中学到俄罗斯人的独特的处世风度和民族风范。

第一章 追寻俄罗斯文明的足迹

俄罗斯著名历史学家波克罗夫斯基曾经说过,我们研究过去正是为了理解现在所发生的一切。俄罗斯是当今世界上大国之一,地跨欧亚大陆,领土约占欧洲的一半和亚洲的1/3。1914年以前,俄罗斯领土面积为2280万平方公里(其中殖民地面积1740万平方公里),人口约1.7亿人,有150多个民族。这样一个多民族国家是如何形成的呢?

第一节 俄罗斯历史的源头古罗斯

现在的俄罗斯,古时称罗斯。古罗斯主要是东斯拉夫人的国家,创建于9世纪中叶。东斯拉夫人长期居住在东欧平原即今俄国和波兰的多沼泽的边境地带,他们不断向四周的平原扩张,其中,向东迁移的是俄国斯拉夫人的祖先,这些东斯拉夫人就是当今俄罗斯北部的大俄罗斯人。南部地区的小俄罗斯人即乌克兰人,还有西部边境的白俄罗斯人。他们从事农业、畜牧业、捕鱼和狩猎,还进行各种金属加工。

6—8世纪,东斯拉夫人由氏族公社和部落逐渐进入农村公社。这种公社,斯拉夫语称为“维尔富”(原意为“绳子”),因为农村公社形成后,需要用绳子丈量可耕种的土地,然后进行分配,维尔富的成员实行连坐制度(如某成员杀人或盗窃,其他成员在一定情况下负有连带的责任)。9世纪以后,东斯拉夫人内部的对立与分歧日益加剧,农村公社中的上层人物,大部分从事征战,逐渐形成武士阶级。他们把公社土地据为己有,让奴隶和依附农民耕种,武士集结在某军事首领周围,跟随他四处征战,这种主从关系于是成为了以后君臣关系的萌芽。古罗斯风貌

9世纪,东斯拉夫人的氏族制度日趋崩溃,形成几个由王公统治的部落联盟,称为部落公国,其中最大的是诺夫哥罗德公国和基辅公国。862年,瓦朗吉亚人(即诺曼人)的军事首领留里克率兵夺取诺夫哥罗德,成为诺夫哥罗德的王公。留里克死后,摄政奥列格于882年继续沿第聂伯河南下,征服了基辅及邻近各公国,将统治中心由诺夫哥罗德迁到基辅,建立起以基辅为中心、以斯拉夫人为主体的幅员辽阔的统一国家,史称基辅罗斯公国。基辅逐渐成为沿漫长的第聂伯河航线的、俄罗斯各公国自由联盟的中心。

基辅的卓越是建立在同南面诸多古老文明中心——拜占庭、亚美尼亚、格鲁吉亚和伊斯兰世界——贸易繁荣的基础上的。10世纪,古罗斯建国后,开始了封建化过程。弗拉基米尔执政时期(980—1015年),古罗斯继续对外征战,并同拜占庭公主安娜结婚。988年,他宣布拜占庭的东正教为罗斯国教,把大片土地捐赠给教会,从此教会的大地产开始形成。11世纪,古罗斯的生产力因铁犁的改进而有了新的发展,社会各阶层分化也在日益加深。新兴封建主强迫农民履行各种封建义务,封建关系基本确立。到雅罗斯拉夫(1019—1054年)及其后代统治时期,古罗斯通过《古罗斯法典》和《罗斯法典》进一步巩固了已形成的封建关系,从而最终确立起古罗斯封建制度。

早期俄罗斯人不仅同南面的文明中心进行贸易,而且还借用其某些主要的文化,尤其是拜占庭的基督教。就俄罗斯联邦的主体民族——俄罗斯人而言,东正教是他们信仰的主要宗教。东正教是西方基督教的重要分支之一,基督教于公元1世纪产生以来,经过几个世纪的发展形成了以希腊语地区为中心的东派和以拉丁语为中心的西派。俄罗斯民族接受东正教也经历了一个过程。古代东斯拉夫人信奉多神教,但是基辅罗斯建国之后,基辅大公弗拉基米尔力图以一神教代替多神教。出于现实和政治上的考虑,一方面,当时基辅罗斯与拜占庭帝国已建立了较为密切的贸易和文化往来;另一方面,拜占庭正教从一开始就是作为国家机器的一部分而存在的,这对于维护国家的统治发挥着巨大作用。因此,弗拉基米尔娶拜占庭帝国的安娜公主为妻,988年,弗拉基米尔带着新婚妻子和大批东正教神甫回到基辅,他让这些神甫用第聂伯河水为基辅居民施洗,这就是著名的“罗斯受洗”。

可以说,罗斯的东正教化过程也是东正教的罗斯化过程,两者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与俄罗斯接受东正教同步,东正教也接受了俄罗斯原始多神教中的神秘主义、偶像崇拜和繁文缛节。

罗斯受洗后,罗斯教会作为一个大主教区受君士坦丁堡牧首的管辖,基辅对此十分不满,一直想把教会控制在自己手中。12世纪莫斯科公国兴起,罗斯教会大主教的驻地从基辅迁到莫斯科,罗斯东正教会对拜占庭教会的依附进一步削弱,1448年,在莫斯科大公的支持下,独立的东正教会成立。1453年,拜占庭帝国灭亡、君主坦丁堡东正教会被奥斯曼土耳其的伊斯兰教会取代后,罗斯东正教会的独立地位更加稳固,而且自认为是“第三罗马”。

古罗斯国家是依靠基辅大公的武力征服而建立的集合体,彼此间缺乏密切的联系,因此,随着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形成和封建关系的发展,封建贵族割据势力也不断壮大起来。l2世纪时,古罗斯分裂成十几个公国,主要有基辅、梁赞、诺夫哥罗德、斯摩棱斯克、罗斯托夫·苏兹达尔等,其中,罗斯托夫·苏兹达尔最为强大。它们彼此间经常发生混战,从这以后,古罗斯进入了长期的封建割据时期。

古罗斯国家的分裂割据,为外族的入侵提供了机会。13世纪初,成吉思汗在第一次西征中,亲率15万军队于1223年从高加索进入黑海北岸,并在卡尔卡河战役中击败罗斯王公的军队,随后回师蒙古;1235年,成吉思汗长孙拔都领兵10万发动第二次西征;1237年,蒙古军队侵入东北罗斯,先后占领梁赞、莫斯科、弗拉基米尔、基辅等地;1243年,又在罗斯的钦察草原建立钦察汗国也称金帐汗国,定都于伏尔加河下游的萨莱。罗斯的广大国土(包括东北罗斯、西北罗斯和西南罗斯的一部分)沦陷了。蒙古钦察汗国对罗斯采取武力镇压和分化政策,借助罗斯王公统治罗斯人民。它通过册封弗拉基米尔及全罗斯大公的办法,扶植亲蒙古的傀儡,迫使罗斯王公为争夺这一册封而互相拼杀,蒙古统治者则从中坐收渔利。

14世纪,波兰占领了罗斯西南部的土地。这时,立陶宛也向罗斯南部逐渐推进,占领包括基辅和斯摩棱斯克在内的整个第聂伯河流域。罗斯自此衰落了。

莫斯科原是一个偏僻的小山村,属于罗斯托夫·苏兹达尔公国,是弗拉基米尔王公的领地,1147年开始建城。l3世纪末,诺夫哥罗德大公的幼子丹尼尔得到莫斯科并作为世袭领地,逐渐形成了莫斯科公国。它位于东北罗斯的中央、水陆交通的要冲,四周有其他公国为屏障,又远离罗斯东西边疆,不易受到外敌的侵犯,因而经济发展很快。14世纪时,莫斯科已成为一个重要的商业城市。

l5世纪,莫斯科大公国成为俄罗斯诸国中最强大的一个。到伊凡三世(1462—1505年)时,除普斯科夫外,统一了全部东北罗斯。1480年,俄军在莫斯科以南击溃蒙古军,结束了钦察汗国对俄罗斯240年的统治。此后,伊凡三世就着手加强中央集权,亲自掌管全国的军队和税收,坚决镇压不顺从的封建主。他本人成为东北罗斯唯一的君主,被称为“全罗斯的国君”。到16世纪初,瓦西里三世(1505—1533年)完成了俄罗斯的统一,其疆域南至奥卡河,北达北海,东抵北乌拉尔山脉,西接第聂伯河上游,标志着俄罗斯民族的最终形成。

1547年1月,伊凡四世(1533—1584年)加冕,自称沙皇,俄国开始了君主专制。伊凡利用人民起义之机推翻大贵族统治掌握大权。1549年开始推行政治、经济、司法、军事改革以强化皇权。他削弱了大贵族的势力,提高了中小贵族的地位,加强了沙皇权力,从而确立了沙皇专制制度。到了彼得大帝时期(1682—1725年),首次定国号为“俄罗斯帝国”。

古代罗斯的文化,是在民间创作的基础上,在拜占庭帝国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10世纪前,传教士斯拉夫人西里尔参照希腊字母创制了斯拉夫字母。10世纪东正教成为国教后,基督教《圣经》被译成斯拉夫文。同时,古罗斯本国的文学作品也开始出现,主要作品有基辅大主教伊拉罗雍的《教条和神恩讲话》,还有基辅罗斯大公弗拉基米尔·摩诺马赫自叙生平的《家训》等。在史学方面,10世纪时,古罗斯人用斯拉夫文字翻译了希腊的编年史。后来,出现了自己本国的史书,主要作品是彼彻拉修道院修士涅斯托尔编著的《最初编年史》,以后又经别人屡次修改为编年史《往年纪事》,成为研究古罗斯及其起源的重要资料。

在绘画、建筑方面,俄罗斯建国初期深受拜占庭帝国的影响,具有希腊式的特点。到伊凡四世时代,俄罗斯国家独特的具有鲜明民族性的艺术逐渐形成,其典范是瓦西里·布拉任内教堂。古罗斯的教育最初主要是宗教信仰教育。尤其是东正教成为国教后,《圣经》等被大批译成斯拉夫文,使基督教思想得到广泛传播。

第二节 摆脱蒙古帝国的统治

1243年,蒙古西征俄罗斯的总指挥拔都在伏尔加河下游的萨莱建立金帐汗国,蒙古人对俄罗斯的统治开始了。蒙古人的发祥地在额尔古纳河上游(今中国内蒙古自治区东北)。在俄国史书上通称蒙古人为“鞑靼蒙古人”,因为在12世纪以前,在今蒙古草原上有许多部落,鞑靼是比较强大的部落之一。1206年,蒙古的一个部落领袖铁木真(1162—1227年),打败了其他各部(也包括鞑靼部),在斡难河源召开的贵族大会上,被推举为全蒙古大汗,尊号成吉思汗。他建立了一个由蒙古、突厥、女真等部落组成的军事帝国。

蒙古人远征欧洲有两次,第一次就是由成吉思汗带领的。起因是中亚花剌子模国的一个总督杀害了蒙古商队的人员和使者,成吉思汗率军亲征,于1220年陷其首都布哈拉。国王穆罕默德逃往罗斯。接着成吉思汗派大将哲别和速不台西征,于1222年越过高加索山进入奥塞梯人、波洛伏齐人境内。波洛伏齐人首领向俄罗斯王公求援。成吉思汗铜像

1223年,由哲别和速不台率领两万人的部队到达了俄罗斯莫斯科以西的迦勒迦河畔。这是消灭了花剌子模后,负责西征的蒙古远征军。成吉思汗对西征的命令是:将帝国的边境扩展到世界的尽头。

面对着攻势凌厉的蒙古军队,俄罗斯和钦察突厥的数十个大公破例联合起来,组成了约12万人的俄钦联军,陈兵在迦勒迦河畔平原。最先进行接触的是霍托斯汗率领的俄罗斯先锋部队和速不台的万人队。是役,速不台诱敌深入,重创了俄罗斯部队,霍托斯汗只身逃脱,汇合联军主力,在迦勒迦河畔严阵以待。

这时,成吉思汗已经下令西征队伍撤军。手持成吉思汗密令的脱忽经过长途跋涉,终于在大战前夜追赶上了哲别和速不台的军队。面对成吉思汗的密令,速不台说:“这一定是大汗的撤军命令。大汗的旨意是不能违背的,因此,我今天不能够拆开密令。暂且等到明日,我们的军队就会胜利。”

第二天,由百夫长哈马贝率领的小部队首先与俄钦联军遭遇,短暂的接触后,蒙古军立刻败退,诱使联军穷追不舍,直到两山之间的迦勒迦河东岸平原。转过山道,进入平原,映入眼帘的是整齐排列的蒙古骑兵方阵,山谷中寂静无声却充满杀气。联军和西征军队的决战开始了。战斗很快变成了屠杀,联军的皮甲被蒙古的强弩轻易地穿透了,蒙古的快刀和长枪正好是联军的克星。由于缺乏机动和统一的指挥,联军很快被蒙古骑兵穿插分割成无数的独自为战的小方阵。到了黄昏,只剩下零星的抵抗还在进行,蒙古骑兵下令放下武器,大势已去的俄钦大公们为了保住性命,要求士兵停止抵抗。俄钦士兵们不情愿地交出了武器,于是,最后的杀戮开始了:蒙古人利用战斧、弓箭和长刀,将毫无抵抗能力的士兵尽数杀死。是役,12万联军片甲不存,俄钦的贵族几乎全军覆没:6名大公战死,侯爵被杀约70名,包括基辅大公在内的12名主要大公被俘,俄罗斯和钦查汗国的广袤土地从此被蒙古人统治数十年之久。

夜间,被鲜血染红的草原上升起了篝火,大公们被缚置地上,上面覆以木板,成千的蒙古人在木板上载歌载舞,下面传来了俘虏的呻吟和咒骂,但是不久就沉寂下来。这时,速不台终于拆开了成吉思汗的密令,上面只有两个字:撤军。

迦勒迦之役蒙古军斩杀俄人六王七十侯,士兵死伤十之八九。蒙古大军前锋攻抵基辅附近,后向伏尔加河沿岸的保加尔人出击失利,经哈萨克草原返回蒙古。1227年成吉思汗及长子术赤先后去世,三子窝阔台继任大汗。

第二次西征(1236—1242年)是由大汗窝阔台派遣拔都(术赤之子)率领的,大将速不台为参谋。1236年,蒙军15万人(也有说30万人)翻越乌拉尔山,占领保加尔城。1238年,东北罗斯的梁赞、弗拉基米尔——苏兹达尔等公国尽被蒙军攻陷。弗拉基米尔王公尤里阵亡。蒙军攻至距诺夫哥罗德7公里处,因道路泥泞,骑兵行动困难,遂转向南方,经斯摩棱斯克,返回波洛伏齐草原。经休整后,1239年继续远征西南罗斯。1240年攻陷基辅,占领加利奇——沃伦公国。接着兵分两路,侵入波兰、捷克、匈牙利和多瑙河各公国。1242年,蒙军进入克罗地亚和达尔马提亚,抵亚得里亚海沿岸,最远处到维也纳以南之克罗斯特纽堡,后转向东南,经索菲亚至黑海北岸返回伏尔加河下游,定都萨莱,建立了金帐汗国。

金帐汗国建国之初,名义上隶属于蒙古大汗,实际上是一个领土辽阔的独立封建国家:东北和西南俄罗斯都在它统治之下。金帐汗对俄罗斯的统治,主要是利用当地王公,继续维持封建政权,采用人质、拉拢、离间、杀害等手段,迫使他们效忠。1243年,任命弗拉基米尔——苏兹达尔王公雅罗斯拉夫·弗塞沃洛多维奇为“弗拉基米尔大公”,要求俄罗斯各王公服从。“弗拉基米尔大公”不仅是一个荣誉称号,而且拥有相应的权力和土地。他兼有诺夫哥罗德和普斯科夫公爵的权力,可以得到弗拉基米尔、佩雷雅斯拉夫里、科斯特罗马、下诺夫哥罗德和戈罗杰茨,往往是俄罗斯王公争夺的对象。1246年,雅罗斯拉夫因卷入蒙古大汗与金帐汗之间的权力斗争,被毒死于哈剌和林,由他的儿子亚历山大·雅罗斯拉维奇(涅夫斯基)继任。蒙古统治者为了加强对俄罗斯的控制,于1257年开始建立八思哈(突厥语,意为“镇守官”)制度,即由蒙古军官担任十户长、百户长、千户长、万户长,负责征收贡赋和监督当地居民,同时清点户口,以期对俄罗斯人进行严密控制;另外还计划在重要地点以蒙古人和突厥人进行殖民。这些措施遭到俄罗斯贵族和平民的一致反对,比如俄罗斯王公虽然镇压了反蒙古的暴乱向金帐汗示好,但严拒蒙古官员入城。由于反抗风起云涌,难以遏止,13世纪末,金帐汗只得放弃“八思哈”制度,也不再用蒙古官员征取贡赋,贡赋改为委托俄罗斯王公代为征收。14世纪初,“八思哈”制度被正式废除,此后蒙古人对俄罗斯的控制能力已经非常微弱,俄罗斯诸邦事实上只是金帐汗国的属国,蒙古人往往只能靠各邦的不和来维持自己的宗主地位。对于东正教会,金帐汗很少干预其事务,并给大主教以特权,这样东正教会便成了统治工具。

蒙古贵族的征服和统治,对俄罗斯的发展进程有重要影响,特别是南方受战争的破坏很严重。蒙古统治达两个半世纪之久,使俄罗斯在差不多十代人的时间里与西方疏离,在政治制度、军事组织和战术、文化及社会生活,甚至语言、服饰,都打上了蒙古的烙印。由于蒙古人统治中心在东方,无力顾及西部,使俄罗斯与瑞典、日耳曼骑士团、波兰——立陶宛形成复杂的关系;而西北俄罗斯因被立陶宛长期统治,造成日后白俄罗斯、乌克兰与俄罗斯的民族分化。

随着金帐汗国的统治日趋没落,此时本来不起眼的莫斯科却依靠蒙古势力慢慢崛起,莫斯科大公从蒙古人那里获得征收贡赋和宗教方面的特权,然后逐步扩大势力范围。1341年,乌兹别克汗觉察到莫斯科的威胁,扶植另一城市尼什哥罗德与莫斯科对抗,同时试图和西面兴起的强国立陶宛联合遏制莫斯科。但莫斯科羽翼已丰,反而击败了尼什哥罗德,1367年,莫斯科大公迪米特里娶尼什哥罗德公主,顺利合并尼什哥罗德。随后莫斯科于1372年和1375年分别击败西面强敌立陶宛和特维尔。这时蒙古人为了维持自己的宗主地位,除了亲自出兵之外没有其他选择。1378年,马麦汗的军队在沃查河畔被迪米特里击败,1380年马麦汗率大军卷土重来,结果遭到更大失败,蒙古军在库里科沃平原被俄罗斯人大败。两年后脱脱迷失汗虽然再次攻陷莫斯科,蹂躏俄罗斯国土,但这不过是金帐汗国势力的回光返照而已。蒙古人和俄罗斯之间的朝贡关系也只再维持了10年,1388年,脱脱迷失和帖木儿之间爆发战争,俄罗斯人站在帖木儿一边,脱脱迷失战败后,俄罗斯人于1495年趁机正式废除了朝贡制度。15世纪莫斯科持续扩张,兼并众多城邦,于1478年吞并诺夫哥罗德。阿合马汗做了最后努力试图恢复俄罗斯的贡赋,于1472年率军入侵,但莫斯科大公伊凡三世陈大军于奥卡河畔,阿合马不敢接战,只得退兵。1480年阿合马再率大军联合立陶宛夹击莫斯科,但莫斯科早有防备,蒙古大军苦等立陶宛军不到,最后只得退兵。这支大军在归途中瓦解,阿合马被诺盖人击杀。

阿合马的失败与其说是俄罗斯彻底摆脱蒙古统治,还不如说是俄罗斯对蒙古已经形成转守为攻之势,实际上没过多久俄罗斯的势力就越过了乌拉尔山。

第三节 伊凡雷帝的统治

1533年,瓦西里三世去世,年仅3岁的伊凡四世即位,相传他降生之时,天空中的雷声响彻云霄,连附近的群山都随之动摇,因此,历史上也称他为“伊凡雷帝”。

由于伊凡四世年幼,父亲瓦西里三世把俄国的统治权留给了他的妻子叶莲娜和由波雅尔即大贵族组成的杜马。叶莲娜是伊凡的母亲,这个女人行事傲慢专断,根本不把波雅尔放在眼里。1538年,她突然死亡,可能是被人下了毒。叶莲娜死后,政权几度更替,最终落到了舒伊斯基家族的成员安德烈身上。

年轻的伊凡四世相比较同龄人来说要显得更为成熟,他从小在这个尔虞我诈钩心斗角的环境中长大,变得敏感、聪慧和早熟。他从小开始读书,几乎读遍了莫斯科公国的文汇文献。13岁那年,伊凡四世突然对安德烈下手,沙皇侍从逮捕并处决了他。这位年轻的君主逐渐夺回了他的权力。1547年,通常被认为是伊凡四世的实际统治开始的念头。这一年1月,伊凡四世在克里姆林宫举行了拜占庭式的加冕仪式,成为俄国历史上第一位“沙皇”。据说“沙皇”一词的俄语写法与“恺撒”相似,以此表明伊凡四世是罗马皇帝恺撒的继承人和上帝派到人间的君主。

伊凡四世加冕后,他娶了出身显赫的波雅尔世家罗曼诺夫家族的安娜斯塔西娅为妻。接下来是伊凡统治的前半期,年轻的沙皇受到温良贤淑的妻子的积极影响,实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1549年建立重臣会议,编纂新法典。1549—1560年对中央和地方的政治、行政、法律、财政、军队、宗教等方面进行改革。伊凡四世的政府竭力巩固专制政权,强化国家中央集权。其军事改革的基本内容,是完善军事指挥体系,建立常备军,整顿俄国地方部队的勤务和调整俄国边境守备与屯扎勤务。这次改革奠定了俄国正规军的基础。执政时期,制定了第一部军队条令——《贵族会议关于屯扎和守备勤务决议》。伊凡四世改革,尤其是军事改革,使俄罗斯走向强大。

为推行新政,加强中央集权的封建统治,必须削弱大贵族的势力,争取中小贵族的支持。因此,伊凡四世在全国实行特辖区制度,将土地富饶、商业发达、具有军事价值的地方定为沙皇特辖区,收回特辖区内大贵族的世袭领地,将其分给中小贵族。为推行特辖制,伊凡四世专门成立了一支“特辖军”,用来镇压大贵族的反抗。据说这些特辖军身穿特制的黑袍,骑黑马,马鞍上挂一个狗头和一把扫帚,表示他们要像狗一样忠实,把敢于违令者清扫干净。据统计,在特辖制实行的7年时间里,有4000名大贵族被杀,还有万名无辜百姓丧命。由于嗜杀成性,手段残暴,伊凡四世又获得了“恐怖伊凡”的绰号。通过特辖制的实行,伊凡四世沉重打击了大贵族的割据势力,巩固和加强了中央集权制,将国家政治、经济的控制权牢牢地掌握在沙皇手中,使俄国的君主专制达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刚刚统一的国家需要整合各地区的力量以加强皇权,更需要为满足贵族和商人对土地、农奴和财富的渴求而积极地对外扩张。在这种背景下,伊凡四世不惜国力,连年发动对外侵略和兼并战争。由于北方海域封冻期长,此时的俄国还基本算作内陆国家。为了获得出海口,伊凡四世采取了向南防御、东西进攻的方针,即先征服东部的喀山和阿斯特拉罕两个较大的汗国,接着转向西线,大举进攻立沃尼亚。立沃尼亚是控制波罗的海的要地,因此一直是周边众多国家竞相角逐的舞台。俄罗斯的加入,使这场争夺最终演化为一场几乎席卷所有波罗的海国家的长达25年的混战。1583年,立沃尼亚战争结束,俄国企图夺取出海口的初次尝试宣告失败,仅仅保住了芬兰湾沿岸一小块地方和涅瓦河河口。但是经过战争,俄罗斯的版图有所扩大,发展成为一个以莫斯科为中心,地域广袤,民族众多的中央集权制封建王国。

自从1560年伊凡四世的妻子安娜斯塔西娅突然去世后,伊凡的脾气变得异常暴躁,有时候甚至情绪失控,续娶的六位妻子都没有能给伊凡带来积极的影响。沙皇整天处在迫害人的感觉和阵发性的暴怒中,他感觉背叛他的人无处不在。1581年,在一次暴怒中,恐怖的伊凡用削尖的棍子打他的儿子兼太子伊凡,致使太子重伤而死。从此之后,他就意识到自己身边毫无和平可言。1583年3月,整日生活在惶恐和猜疑中的沙皇去世,苏联时期进行的尸检显示,沙皇之死乃中毒所致。列宾的名画《伊凡雷帝杀子》

伊凡四世死后,他的儿子中年龄最大的费奥多尔即位,这是一段相对宁静的时期。新沙皇身体羸弱,资质和能力极其有限,但是为人和善和信教虔诚,所以他完全依赖他的幕僚。好在这些幕僚尽心尽力,出色地完成了他们的使命。其中最出色的当数鲍里斯·戈东诺夫。

1598年,费奥多尔病逝,他没有子女,所以皇位无人继承,这就意味着留里克王朝的灭亡。而最终在议会选举之后,大权在握的鲍里斯·戈东诺夫继承皇位。鲍里斯是一位睿智且能干的统治者,但是天不佑他,在他的统治时期内饥荒和干旱频发。尽管政府尽力免费救济莫斯科的灾民,直接给其他城市提供物资援助,为赤贫户安排工作,但在灾难面前,所有这些措施都无济于事。据统计,仅仅首都地区就有10万人死去。人们饥不择食,树皮草根、动物尸体都被塞进了肚子,甚至出现了人相食的现象。绝望的人们成群结队涌入乡村,到处洗劫,有时候会和政府冲突,国内一片混乱。

1605年4月,鲍里斯·戈东诺夫突然去世。不久后,波兰借机入侵,此时的俄国,没有一个强有力的政府抵挡外敌,政权更迭频繁,俄罗斯进入史称的“混乱时代”。

专题:东西方文化交融的精神——双头鹰

1472年,当时的莫斯科大公迎娶了东罗马帝国的末代公主,此后俄国的统治者们开始以罗马帝国的继承人自居,他们继承了罗马皇帝“双头鹰”的徽章。今天这个徽章被确定为俄罗斯的国徽。

双头鹰的两头分别雄视东、西两个完全相反的方向,蕴含着俄罗斯国家兼有东西方文化的渊源,反映着这个民族丰富的、矛盾的品格。它可以将无限的深邃和非凡的崇高与低贱、粗鄙、自卑混杂在一起,它还可以使绝对自由与奴性的驯服相融合,它同时又是世界上最集权化、最官僚化的国家,是它建立了世界上最庞大的帝国。为何出现这种令人费解的现象?答案就是俄罗斯民族性格中的二律背反。对立的东西在其他民族中也可找到,但唯有在俄罗斯,官僚主义的国家机构可以诞生于无政府主义,极端民族主义诞生于超民族主义,无限的奴性出自于无限的自由,永恒的滞留来自永恒的漫游。俄罗斯的“双头鹰精神”之谜,恐怕就是两种性格的相互对立、相互排斥、互不融合,东方与西方并位能有机地糅合在一起共同成为俄罗斯民族精神的本质。

辽阔的国土,给了俄罗斯民族茫无际涯的精神空间,给了俄罗斯民族一切美德,同时也给它带来了许多缺点。俄罗斯民族胸怀的宽广性,就来自于这巨大的空间。然而,辽阔的田地,却需要有序机构的管理,需要建立起一个强而有力的集权国家,这无疑对具有天然自由习性的俄罗斯人来说,是一种难以接受的压抑,从而又造成了俄罗斯人性格上的极其浮躁,个人的、集团的、阶级的首创精神的发展也受到限制。俄罗斯人的自由天性被完全泯灭于其中。无限的空间,宽广的沃野,似乎又成了俄罗斯人的一个深重的负担。在俄罗斯人的生活中,总是留下了沉重和忧伤,而喜悦似乎与俄罗斯人无缘。双头鹰徽章

大平原、黑土地,使农业成为俄罗斯人的经济命脉,也决定着俄罗斯人的生产、生活方式。农民自然是社会构成中的绝大多数,农村公社和封建庄园一直是俄罗斯社会的基本经济单位。农奴制是俄罗斯社会长期的经济制度,也是束缚俄罗斯人的精神枷锁。

大平原、黑土地,以及由此而生成的村社组织和长期的农奴制,一方面使俄罗斯的“道德、理想、教育,直到自由——都带有奴隶制的标记”;另一方面,也培育了俄罗斯民族中存在着的“许多朴素、直率、真诚,它不习惯于一切做作、一切矫情、一切贵族的傲慢、一切姿态”。尤其是它培养了俄罗斯人那种将自己奉献与俄罗斯土地的相关联的宗教集体主义,而对个人价值的认识不足。至于俄罗斯人那种很强的宗教集体主义精神及对个人价值的缺乏认同,就在于俄罗斯人长期生活于主要以黑土地的地缘为基础的村社之中。地跨欧亚的俄罗斯置身于这世界的东方和西方的两个部分之间,“一侧倚着中国,另一侧倚着德国”,这种地理位置的特殊性,使俄罗斯成为“既不属于欧洲,也不属于亚洲”的独特国家。亚洲人认为俄罗斯是西方国家,因为它的发源地,它的政治文化中心和领土重心都在欧洲;而在西欧人眼中,俄罗斯自古以来就是一个“非西方”国家,因为它的领土在西欧的东部,尤其是它的版图占亚洲1/3的陆地。不管亚洲人还是西欧人如何看待俄罗斯,客观地理位置已决定俄罗斯是连接东西方的一个桥梁。这种地理位置的特点,决定了在俄罗斯精神中,势必将东方的感性与西方的理性这两个精神世界中的最主要的原则在自己的身上结合起来,甚至把“整个地球的历史融进我们的文明”,这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却又摇摆于这两种文化之间,甚至于使两者相互排斥、相互对立,这种状态养成了俄罗斯人缺乏理性、易于偏激的情绪。斯拉夫派作家奥加廖夫曾认为“斯拉夫人是一个伟大的民族……在斯拉夫人身上,你永远不会看到德国人的市侩气、法国人的浅薄、英国人的自私、意大利人的浮躁,但是斯拉夫人拥有一切:德国人的思辨理性、法国人的人道主义、英国人的务实精神和意大利人的圆融机智”。

自然地理环境对俄罗斯文化创造的影响是真实而多侧面的,持续而深刻的,它是影响俄罗斯精神的一个重要因素。俄罗斯学者早就意识到这一点,“有一个事实,它凌驾在我们的历史运动之上,它像一根红线贯穿着我们全部的历史……它同时是我们政治伟大之重要的因素和我们精神软弱之真正的原因,这一事实,就是地理的事实”。

尽管自然地理环境对俄罗斯精神的生成有着重大的影响,然而,其精神特征的形成,则取决于俄罗斯人的历史实践。在俄罗斯历史上,西方文明与东方文明两种因素一直在相互角力,俄罗斯则在这两股世界历史潮流的角力中不断选择着、摇摆着。在这种选择和动摇中,二者有时和谐、融会,有时又尖锐对立,反映着俄罗斯精神兼容东西方文明的实质和存在于其中的两种文明的悖论性、矛盾性。

古罗斯文明是在斯拉夫人和拜占庭文明的影响下逐步形成的。在罗斯建国后的漫长历史进程中,三大历史事件决定和影响着俄罗斯文明的性质和发展方向。首先,宣布东正教为国教;其次,蒙古人的征服与统治;第三,彼得一世的改革和叶卡捷琳娜的开明专制。接受东正教使俄罗斯既接触了当时最先进的欧洲基督教文明,又从处于东西方文化交汇处的拜占庭那里接受了某些东方文化。蒙古人的入侵和统治使俄罗斯民族还在胚胎时期就注入了东方文化的血液,使刚接触了西方基督教文明的俄罗斯又立即转向了东方。彼得大帝的改革是一次强制性的现代化运动,把俄罗斯带进了现代世界的门槛,决定了俄罗斯在以后几个世纪里试图回归欧洲、融入西方文明的命运。叶卡捷琳娜二世是彼得大帝改革的继承者,她使俄罗斯在西方化的道路上更向前迈进了一步。尽管俄罗斯文明在表面上成为西方文明的近亲,但在本质上却又与西方文明的核心拉开了距离,最终使俄罗斯文明更具自己的特色。在俄罗斯以后的历史发展中,东方和西方总是处在相互角力之中,从而形成西方派和斯拉夫派两种对立的思潮。

第二章 彼得大帝的统治时期

在风景秀丽的莫斯科河边,人们从远处会看到一尊巨大而神威的塑像格外引人注目地矗立在河畔,它就是曾在欧洲政治舞台上纵横捭阖、叱咤风云并对俄罗斯历史发展产生过巨大影响的沙皇——彼得大帝的塑像。这尊塑像是在1997年莫斯科建城850周年庆典上落成的。

第一节 《尼布楚条约》的签订

鲍里斯·戈东诺夫死后,俄罗斯天下大乱,进入一个“混乱时代”。直到下诺夫哥罗德的米宁和波扎尔斯基率领民兵把波兰侵略军赶出莫斯科以后,这一动荡时期才终于结束。1613年贵族们推举伊凡四世的亲戚、16岁的米哈伊尔·罗曼诺夫为新沙皇,建立了罗曼诺夫王朝。

罗曼诺夫王朝建立后,开始积极往外扩张,据统计,在1610—1640年间,俄国的军事防线和殖民先锋就向南部大草原推进了300英里,与此同时,他们还不停地与克里米亚的鞑靼人及其他游牧民族作战。在东方,俄国人在30年间向前推进了3000英里,从鄂毕河来到了太平洋。

在亚洲,俄罗斯人起初没有遇到任何能够阻挡他们的力量,然而,当他们从伊尔库茨克向前推进、抵达阿穆尔河流域时,他们遇到了对手,这就是强大鼎盛的大清帝国。

俄罗斯人来到黑龙江流域寻找的不是霸权和领土,而是充饥的食物。严寒的北方不能盛产粮食,盛产的毛皮又不能充饥。他们满怀着希望向南折回到阿穆尔河流域,据土著传说,那里土壤肥沃、长着金黄色的谷物,是一块极好的地方。哥萨克瓦西里·波雅尔科夫接受了从勒拿河到阿穆尔河开辟一条小道的任务,他的非凡的远征和杰日尼奥夫沿北冰洋岸的旅行一起,在西伯利亚探险史上具有突出地位。

波雅尔科夫于1643年6月15日率132人从雅库茨克出发,溯勒拿河及其支流而上,在一个地方穿过42道急流,失去一条船只。他在途中过冬后,次年又顺阿穆尔河而下。当波雅尔科夫驶抵松花江时,他派遣当地人去勘探这条支流。这群人除两人外,全遭伏击,一天后被杀死。主力队伍到达阿穆尔河口,他们在那里过冬,因天气寒冷和缺乏食物,备尝了可怕的艰辛。转年春天,他们大胆地驾小船驶入公海。他们向北沿着海岸前进,抵达鄂霍次克海,然后经由陆路返回雅库茨克。几乎占原探险队的2/3的80名成员,在这为期3年、行程4000公里的旅行中丧生。波雅尔科夫带回480张黑貂皮,还写了份报告,他在报告中宣称对阿穆尔河的征服是可行的。

1657年,沙俄派正规军在尼布楚河与石勒喀河合流处建立了雅克萨城与尼布楚城。在边疆人民奋起抵抗的同时,清政府曾一度派兵收复过雅克萨,并曾多次敦促沙俄进行谈判,可是俄方却置之不理。1685年,清康熙帝在平定“三藩之乱”后,派将军彭春5月22日从瑷珲起兵5000人,分水陆两路围攻雅克萨。5月25日在凌厉的攻势面前,侵略军被迫投降,答应撤退,但当清军一离开,他们又偷偷开进雅克萨城重建据点。第二年,清军再次围攻雅克萨城。经过几个月的战斗,侵略军头子托尔布津被击毙,俄军伤亡惨重,雅克萨城指日可下。这就迫使沙皇政府“乞撤雅克萨之围”,并派戈洛文为大使,前来中国举行边界谈判,11月,清政府为表示谈判诚意,宣布无条件停火,停止攻城。1689年9月7日《尼布楚条约》正式签字。

这个条约除了极其重要的条款外,还有两点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它是中国与欧洲一个大国签订的第一份条约;由于中国代表团有耶稣会会士任译员,条约用拉丁语拟定。边界确立在沿阿穆尔河以北的外兴安岭一线上,所以,俄罗斯人不得不完全地从有争议的流域地区撤走。作为回报,第四条条款授予俄罗斯人以商业特权;该条款规定,两国臣民可以自由地越过边界、不受干涉地从事买卖。以后年代中发展起来的贸易是由商队从事的,它包括了黄金和毛皮;俄罗斯人用黄金和毛皮交换茶叶。正是从中国人那里,俄罗斯人获得了日后成为其民族饮料的东西,俄罗斯人很快就成为甚至比英国人更爱喝茶的人。

第二节 彼得大帝的最初统治

有人曾经这样说过:“俄国的缔造是由于一个人的意志——彼得大帝的意志。生活在19世纪的革命导师马克思最为褒奖的18世纪的两个伟大帝王,一个是中国的康熙大帝,另一个是俄国的彼得大帝。”

彼得大帝不仅以其毕生的精力把一个落后腐败的俄罗斯建成一个强大的帝国,而且为塑造俄罗斯的民族精神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彼得出生于1672年5月30日,其母是沙皇阿列克赛的第二个皇后娜塔尼娅·基里洛夫娜·纳雷什金娜。由于同父异母的皇兄费奥多尔体弱早逝,1682年,年仅10岁的彼得被拥立为沙皇,史称彼得一世,由其母后垂帘听政。此后不久,同父异母的姐姐索菲娅公主密谋篡权,发动政变,拥立胞弟伊凡为第一沙皇;彼得被贬为第二沙皇,远离朝政。由索菲娅亲自摄政。命运多舛的传奇君主彼得大帝

时隔数年,彼得由一个不谙世事的小孩变成了一个仪表堂堂、胆略智勇过人的青年,这一变化使索菲娅公主十分不安。1689年8月7日,公主决定利用皇宫护卫队——射击军出其不意地杀死彼得,以铲除后患。不料走漏风声,彼得连夜逃入修道院。第二天即命令射击军归顺自己,否则一律处死。于是射击军纷纷倒戈。索菲娅众叛亲离,被迫投降,并被监禁在一所女修道院中。于是,彼得重新成为俄罗斯名副其实的统治者。只是年少的彼得并没有对政务产生浓厚的兴趣,政权再次落入他的母亲及其亲信手里。直到1694年母亲死后,22岁的彼得一世终于掌握了国家大权。

彼得一世上台后的第一个行动,就是发动对土耳其的战争。战争开始于1695年,俄军对亚速夫的第一次攻击以失败告终。由于海路供应没有被切断,亚速夫要塞在俄军的攻势下岿然不动。于是,在接下来的冬天里,彼得在顿河边上的沃罗涅日建造了一支舰队。他命令和督促别人拼命干,自己更是不知疲倦地工作。在他的督促下,1696年5月,30艘海上战舰和大约1000只运输驳船抵达亚速夫。俄国舰队中的一些战舰是在遥远的莫斯科建造的,然后在沃罗涅日编入了舰队。这一次,土耳其人在海陆两路都被包围,7月底,他们只好放弃了亚速夫。

彼得一世自幼意志坚强,勤奋好学,在科学技术领域涉猎广泛。通过坚持不懈的外文阅读和同外国朋友的接触中,彼得深感俄罗斯的落后与腐败,加上克里米亚征伐的失败,更加坚定了彼得改革的决心。他认为,要使俄国成为世界强国,就必须对其实现全面而彻底的改革,而改革首先要强军。为此,1697年彼得开始派遣大批青年使团到德国、荷兰、英国等国家学习科学技术,特别是制造军火与造船技术,他自己则化名乔装随团到外国工厂学习技术。

彼得一世身高异于常人,将近7英尺,而且体格结实,所以有超凡的体力和精力。1697年8月,他远赴荷兰赞丹学习造船技术。荷兰赞丹是欧洲的一个普通小镇,但在300多年之前,却是欧洲最大的造船中心之一。彼得一世到那里后,和工匠们住在一起,吃粗茶淡饭,凿木头、造军舰、学驾船,由于手艺出色,他被师傅和工友们推荐为“优秀工匠”。除了荷兰,彼得一世还到了瑞典、普鲁士、奥地利、英国等国家,对周围的一切表现出异乎寻常的兴趣。在世界历史上,还从来没有一个大国的君主能像彼得一世这样,远涉重洋去国外吸取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

从西方回来后,彼得开始要求所有的朝臣、官员和军人都要剪掉胡须,改穿西方服饰。随着新世纪的到来,彼得一世也更换了俄罗斯的历法。自此以后,俄国的纪年以基督诞生的那一年作为开端,不再以上帝创世的时间做开端。

第三节 大北方战争

彼得一世一生戎马生涯,征战无数。曾为打通黑海之路,于1695—1696年两度率军亲征土耳其,终于迫使土耳其让出亚速夫要塞及其周围地区。

对俄国来说,彼得一世进行的意义最重大的战争是为争夺出海口同瑞典展开的长达21年的北方战争。对此,有人曾指出,“对于一种地域性蚕食体制来说,陆地是足够的;对于一种世界性侵略体制来说,水域就成为不可缺少的了。”

17世纪末,波罗的海地区的局势出现了对俄国有利的变化。波兰、丹麦和普鲁士同瑞典矛盾加深,彼得一世抓住这个机会,进行了大量的外交活动,于1699年俄国与丹麦、波兰拼凑成反瑞典同盟。为避免两线作战,俄国主动提出与土耳其停战,俄土停战和约签字的第二天,俄国便匆忙对瑞典宣战。由于反瑞典同盟各怀主意,行动很不协调。当时瑞典的国王是查理十二,他于1697年登基,当时只有15岁。然而事实证明,查理十二是一个军事天才。他非常大胆地跨过海峡,把战火引到丹麦的腹地,敌人很快就被迫投降。解决了丹麦之后,查理十二马上对新敌人发动了攻势,他把部队开过波罗的海,进入利沃尼亚。1700年11月30日,瑞典突袭了正在围攻纳尔瓦要塞的俄军主力。尽管俄军在数量上占有很大的优势,但是瑞典人还是击溃了俄军,打死和俘获俄军大约1万人,其余的3万俄军被迫放弃了大炮和辎重,慌忙撤退。大北方战争

至此,查理国王认为,俄国已不足为患,于是准备同波兰作战。而彼得却认为,俄军的失败在于没有强大的海军支援。于是他命令所有的造船和造炮工厂开足马力生产,并把教堂的大钟送进工厂铸炮。俄军趁瑞军主力在同波兰作战之际,很快又恢复了在波罗的海的行动。

1701—1704年,俄军基本上占领了涅瓦河口沿岸的瑞军要塞,终于稳稳地站在了历代沙皇梦寐以求的大海之滨。在瑞军的沉重打击下,波兰于1706年退出了反瑞同盟。1707年8月,查理国王率军远征俄国,随军而行的是粮草弹药补给车队,准备同俄国一决雌雄。查理率孤军深入俄境作战,但补给车队行动缓慢。瑞军在沿途还不断遭到俄军的袭扰,又缺粮草补给,处境十分困难。查理立即改变进攻方向,企图夺取富足的乌克兰地区,以补充粮草。彼得抓住时机,于翌年10月9日在列斯那亚村将瑞军的后勤补给车队一举全歼,给瑞军以沉重的打击。1708年的冬季特别寒冷,瑞军缺衣少粮,士气低落。1709年春查理决定先攻占波尔塔瓦战略要地,然后进攻莫斯科。到7月波尔塔瓦仍未攻下,彼得一世却赢得了宝贵的组织会战的时间。

7月8日两军进入决战。参战的瑞典军队只有2.2万—2.8万人,俄军人数则超过4万,瑞典人在炮火方面处于更大的劣势。虽然瑞典军队顽强抵抗,但是还是没法挽回败局,最后大部分瑞典军队投降。几天后,败退到第聂伯河的残军由于无法过河,不得不放弃抵抗。查理十二带领少数随从逃入土耳其。

波尔塔瓦战役后不久,彼得一世一度陷入了命运的低谷。1710年,受法国和查理十二的鼓动,此前一直远离战争的土耳其对俄宣战。彼得率军从巴尔干向土军发动袭击,却不断陷入土耳其军队的包围圈,落得大败而归。随后几年,俄瑞重开战端。俄军又击败了瑞典海军,并多次在瑞典沿海登陆,造成直逼斯德哥尔摩的态势,1721年9月,瑞典被迫同俄签订了《尼斯塔特和约》。于是,俄国真正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出海口。为此,参政院授予彼得一世“大帝”的称号。俄国从此进入帝国时代。

在近代欧洲史中,大北方战争是很重要的一场战争,波尔塔瓦战役是最关键的战役之一。俄罗斯对瑞典的军事胜利和《尼斯塔特条约》的签署意味着俄国人已经在波罗的海地区站稳了脚跟,得到了对其命运攸关的通往欧洲的窗口,而且事实上取代了瑞典,成为欧洲北部占有支配地位的大国。

第四节 彼得大帝的改革

彼得大帝把一生中大部分的时间都投入到军事事务上,但是他对中央、地方政府和教会的行政管理和财政也都进行了改革。

1711年他下令解散大贵族“杜马”,成立由9人组成的参政院,撤销了50多个腐败无能的旧政厅,设立12个院分别处理外交、军事、财政、工商、贸易、司法等事务,同时还改革了地方行政机构,将全国分为8个州,下设50个省,州长由沙皇委派,负责征兵、收税等政务。此外,还废除了大牧首制,成立了东正教事务管理局,实现了政教合一。

建设强大军队、称霸世界是彼得大帝毕生追求的目标。彼得仿效西欧国家改组了陆军,解散了养尊处优的射击军;组建了正规常备军,制定军事条令,规范军队建设;实行义务征兵制。相对于陆军而言,彼得大帝一手缔造的海军更是他的骄傲。他刚开始亲政的时候,俄国海军只有一艘过时的军舰,而到了1724年,俄罗斯波罗的海舰队达到2.8万人,拥有巡洋舰48艘,一跃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海军之一。他留给后任的还有一个新生的造船工业、波罗的海的一些港口和波罗的海的海岸线。

彼得一世的雄才大略和远见卓识还表现在他大力兴办教育、重视科学文化事业的发展上。他认为俄国落后的主要原因是教育不发达,科学文化事业落后;强大的俄国首先应建立在发达的科学技术教育的基础上。因此,他大力倡导兴办学校,奖励科学发明,派遣青年出国留学,聘请外国教师到俄国讲学;翻译了大量的西方科技著作,还亲自主持简化了俄文字母及拼写方法;废止了俄历,采用西方通用的公元纪年。这些改革措施极大地改变了俄罗斯的落后面貌,推动了俄国社会整体向前发展。

彼得一世为俄国所建立的另一个伟大的功绩是创建了圣彼得堡城。1703年,涅瓦河均被俄国控制,彼得一世站在河口岸上,远望大海,心潮澎湃,他以一个伟大战略家的独到眼光和魄力,毅然决定将这荒凉的海岸变成一座雄伟的城市,并决定把首都从莫斯科迁移至此。他向世人毫不掩饰这样的决心,俄罗斯将以此为基点,将整个欧洲纳入俄罗斯的新版图。1703年5月,按照彼得一世的命令,俄国人开始在涅瓦河口地区大兴土木,筑路建房。1704年彼得又聘请意大利建筑大师多明尼戈·特列齐尼主持城市建设。从此,圣彼得堡迅速发展,成为一座充满西欧风光的美丽都市。圣彼得堡城

由于过分的劳累,彼得大帝心力交瘁,正值壮年的他身体每况愈下,1724年3月,彼得大帝为皇后叶卡捷琳娜在莫斯科举行了隆重而庄严的女皇加冕仪式。在彼得逝世前几天,病痛折磨得他不停地叫喊,老远都能听见。后来他连喊的力气都没有了,只能重重地呻吟。1725年1月27日早上,彼得忍住剧痛,虔诚地祈祷说:“我希望上帝宽恕我的诸多罪孽,因为我是在力图为我的伟人民做好事。”此后他便沉沉地昏睡过去,并于次日早晨6时去世。

彼得大帝并不单单是一个顺乎潮流的君主,而是一位站在时代前列的伟人。完全有理由认为是他的先见之明使俄罗斯历史发生了变化,改变了方向,沿着一条按他的意志的道路发展。彼得一世对俄国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包括制度、经济、文化、军事各个领域,而且将俄国带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从这个意义上说,彼得一世的影响要大于伊丽莎白一世、路易十四一类的帝王,而与明治天皇、威廉一世等具有开创性、变革性影响的帝王相比,彼得一世的个人作用更为明显。

第三章 叶卡捷琳娜女皇的开明专制

在俄国历史上,叶卡捷琳娜女皇与彼得大帝齐名,她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空前绝后的庞大帝国。她使波兰灭亡和土耳其衰落的同时,使俄国强大,统治力量进一步逼近欧洲心脏地带。晚年,叶卡捷琳娜曾豪情万丈地说:“假如我能够活到200岁,全欧洲都将匍匐在我的脚下!”

第一节 女皇统治下的俄罗斯

彼得大帝去世之后,俄国在37年间换了6位沙皇。这些沙皇中没有一个人有勇气和能力肩负起彼得一世开创的事业。帝国的首都重新迁回了莫斯科,彼得一世签署的法令大多数被废除了。俄国回到了彼得一世改革前的状态。

彼得大帝死后没有儿子,所以可能的继承者包括彼得的孙子小彼得、他的女儿们、同父异母的弟弟沙皇伊凡五世的女儿们,以及彼得的妻子叶卡捷琳娜。1722年,彼得颁布了一部继承法,此法废除了长子继位的原则,宣布在位的君王有权钦定继承者,这就意味着,能力和品德占据了决定性的地位。

叶卡捷琳娜·阿列克谢耶芙娜,史称叶卡捷琳娜一世(1725—1727年),她出生于立陶宛一个农民家庭,没有受过多少教育,年轻时做过牧师家的女佣,后来一个偶然的机会应召入宫做了宫女。彼得一世同原配妻子叶芙多基娅生过一个儿子,夫妻关系一直不好。1698年秋天,由于皇后反对改革,同保守派贵族关系密切,彼得一世便将她放逐到苏兹达尔修道院,让她削发为修女。后来彼得娶叶卡捷琳娜为妻,生了两个女儿。皇太子阿列克赛一直反对父皇的改革,彼得一世就取消了阿列克赛的皇位继承权,但也没有指定其他的继承人。1725年1月28日,彼得大帝逝世,皇位继承就立即成了问题。统治集团中分为两派,一派主张彼得大帝的孙子小彼得继位;另一派则主张皇后叶卡捷琳娜为沙皇。后者获得军方的支持,他们调遣几千名士兵在宫廷外广场武装示威,扬言“谁反对叶卡捷琳娜当皇帝,就砸烂谁的脑袋”。在这种形势下,另一派也只好改弦更张,俯首称臣了。叶卡捷琳娜一世

叶卡捷琳娜一世虽然登上皇帝宝座,但实权却操纵在少数几个大臣手里。为了调和新老贵族的矛盾,女皇决定成立最高枢密会议,吸收两方面人员参加。这样就削弱了参政院的权力,最高枢密会议成了帝国最高权力机构,未经它的同意,女皇不能擅自做出重大决策。朝廷重臣缅什科夫为了其家族利益,进一步巩固和扩大自己的权势,准备把女儿许配给王储小彼得,在女皇临死前又要她立下遗嘱,指定小彼得继位。1727年5月6日,叶卡捷琳娜一世病逝,12岁的小彼得就当了皇帝,称彼得二世(1727—1730年)。彼得二世在位期间,旧贵族在最高枢密会议占了绝对优势,许多旧制度得以恢复,朝廷从彼得堡迁回莫斯科。但这位小皇帝活到15岁时由于出天花一命呜呼,从此罗曼诺夫王朝中断了男系继承人,于是谁来接班又成了帝国的大问题。经过长时间讨论,最高枢密会议决定邀请彼得一世的侄女安娜·伊凡诺芙娜继位,但条件是必须和最高枢密会议共同治理国家,未经最高枢密会议同意,女皇不能擅自宣战或签订和约,不能动用国家巨款,不能改嫁与指定继承人,军权归最高枢密会议。这等于架空皇帝,让她当傀儡。安娜为了不失去这次机会,只好违心地表示接受上述条件。于是这个远嫁库尔兰守寡20年、时年37岁的公主竟然当上了国君。

其实,最高枢密会议向安娜提出的苛刻条件并不符合多数贵族的心意。多数人认为俄国需要一个独裁者,才能保障自己的利益。因此这位女皇于1730年2月15日来到莫斯科后,一些贵族代表就向她表忠心并控告一些显贵们的不法行为。这时,安娜不仅得到了多数贵族的拥护,而且还获得了近卫军的支持,因此她觉得自己有了靠山,可以挺直腰杆做个名副其实的皇帝了。不久,她便下令解散最高枢密会议,并立即制裁昔日的头面人物,为自己清除了障碍。在重新执行彼得大帝方针的口号下,她改组政府,成立内阁,并把首都迁回彼得堡。安娜在位10年(1730—1740年),政绩平平,实际上她是个对国事并不热心、喜欢清闲、贪图享受的女皇。她身边有一个名叫比隆的宠臣,德意志贵族,原是库尔兰公爵的侍从官,这个不学无术的人竟成了俄罗斯第二号人物。

1740年10月安娜病死,她没有儿女,所以在去世前就确定其侄女所生的儿子伊凡为王位继承人,并指定比隆为摄政王。这个称为伊凡六世的沙皇还是一个不满周岁的婴儿,自然,一切大权都捏在比隆手里。俄国人早已对他恨之入骨,他的德国同僚也对他不满,这就导致他众叛亲离。于是在11月8日,内阁大臣奥斯捷尔曼等人率领近卫军逮捕比隆,宣布伊凡之母安娜·列奥波尔多芙娜为摄政王。结果政权仍控制在被称为“德国帮”的一群大臣手中,执行的仍是违背俄国人利益的亲德政策,因此多数人希望彼得大帝的亲生女儿叶丽萨维塔·彼得罗芙娜掌权。于是,一场新的宫廷政变经过近一年的策划终于实现了。1741年11月25日夜晚,叶丽萨维塔带领几百名近卫军官兵冲进宫内,逮捕了安娜·列奥波尔多芙娜一家人,小皇帝伊凡也被囚禁起来。叶丽萨维塔就这样当上了俄国女皇(1741—1761年)。

叶丽萨维塔声称她要继承彼得大帝的事业,执行父皇的改革方针,实际上她推行的政策只对贵族地主有利。她宣布地主可以随时收回农民的土地,可以把敢于对抗的农民放逐到西伯利亚,贵族可以得到国家银行的低息贷款,可以免受笞刑,等等。她说在她的统治下不杀一个人,但她却割去了2000人的舌头和耳朵。女皇也像前任一样很少过问国事,大半时间都是在舞会、宴会、接待使者、宗教礼仪、与情人约会中度过。她每天打扮自己往往要花几个小时,而签个名或下一道命令能让人等上几个星期,甚至几个月。她可以在圣母像前跪上数小时,喃喃自语地同圣母“对话”。她在穿着上特别奢侈,单她一人就有l.5万件服装、5000双鞋。去世时,国库空空如也。到了晚年她患上了恐惧症,每天都要换一个房间睡觉,而且要有专人陪伴。有意思的是叶丽萨维塔也没有子女,对皇位继承她却早作了安排。即位第二年她就把外甥卡尔·彼得·乌尔利希从德国召回俄国,培养他做接班人;不久又把外甥女索菲娅·安加尔特许配给卡尔·彼得。这个从小在德国长大的王储是个花花公子,本性顽劣,毫无教养,他瞧不起俄国人,不肯学俄语。

1761年12月25日,叶丽萨维塔女皇病故,卡尔·彼得即位,称彼得三世,这是一个具有德国血统不会说俄语的俄国皇帝。他智力有限,性格粗鲁残暴,还讨厌俄国人。他扬言要解散近卫军,甚至下令撤走教堂里的圣像,还要求俄罗斯教士穿与路德派教士一样的服装。在对外政策方面,他不顾俄国的利益,匆匆忙忙与普鲁士停战并结成同盟。

彼得三世也有不小的贡献,在他统治的半年时间里,进一步推行了大量改革措施。根据彼得三世签署的法令,解散了秘密刑侦衙门,没收了教会的土地,建立国家银行,扶助工商业发展,结束外贸禁令,停止了对旧礼仪派教徒的迫害。根据彼得三世签署的《贵族自由宣言》,俄罗斯贵族不必像彼得大帝时代那样终身服役,或者像安娜女皇时代那样必须服役25年,如今贵族完全不必服役,获得了空前特权。其中一条就是任何一个贵族都可以随时出国,可以随意处置其名下的封地。可以说,彼得三世时代的俄罗斯贵族所获得的自由,是一个分封建制的君主制国家里的极限。

第二节 叶卡捷琳娜大帝的统治

彼得三世臭名昭著,不得人心,他的妻子、德国公主索菲娅·安加尔特却有非常好的人缘。她一到俄国就勤学俄语,不久就能说一口流利的俄国话;她原是新教徒改信东正教,努力学习东正教礼仪和俄国的习俗;她博览群书,对孟德斯鸠、伏尔泰等人的著作尤感兴趣;她待人和气,举止高雅,再加上人又长得漂亮,颇具个人魅力。她身边有一群年轻军官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虽然受到丈夫的冷落与恐吓,她还是惹出了一段又一段的风流艳史。1762年,叶卡捷琳娜利用贵族对彼得三世的不满,趁彼得三世不在首都的机会,于1762年7月9日凌晨采取行动,由近卫军官阿列克赛·奥尔洛夫带领一批人到彼得霍夫夏宫把索菲娅接回彼得堡,然后宣布她为皇帝。她就是俄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叶卡捷琳娜二世女皇(l762—1796年)。其丈夫彼得束手无策,只好宣布退位,接着被软禁起来,不到半个月就被人掐死在牢里。叶卡捷琳娜女皇

叶卡捷琳娜接手时的俄罗斯虽不是千疮百孔,但也危机四伏。她在日记中写道:“国库空虚,军中已三月无饷。商贸日益凋敝,多有囤积垄断之现象。国政松弛,军机各部亦有欠款之举,海政疲惫,几近崩溃。司法沦为铢两悉称,律令之行唯强者是瞻。”

鉴于这种情况,叶卡捷琳娜二世提出了一系列施政目标,旨在强调恢复国家行政秩序,强化国家机器,促进商贸繁荣,增加国库收入等。更重要的是,在施政目标中,叶卡捷琳娜提出了一个新观点:如果俄罗斯想要获得自身民众和周围邻国的尊重,就必须成为一个令人生畏的强权国家。

叶卡捷琳娜二世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强化了国家政权,将农奴制推上了发展顶峰。在她在位期间,俄罗斯领土得到了极大地扩张,在这方面的主要成就就是将克里木半岛和黑海沿岸的土地并入版图,俄罗斯还参与瓜分了波兰,两次发动对土耳其的战争,均以辉煌的胜利告终。在这一时期,俄罗斯在南方得到了极大扩张,沙俄势力跨过了高加索山。

在叶卡捷琳娜执政期间,俄罗斯人口由1763年的2320万人上升至3740万人,无论领土面积,还是人口数量,都是欧洲第一大国。据历史学家克留切夫斯基记载,俄罗斯军队人数也从16万人上升到31万人,海军战列舰数量由21艘增加至67艘,巡洋舰数量由6艘增加到40艘,国库收入由最初的1600万卢布增长至6900万卢布,对外贸易额和俄罗斯货币周转总量也得到了成倍增长。

叶卡捷琳娜二世标榜自己是“开明君主”,她同伏尔泰、狄德罗和达兰贝尔等法国名流长期保持通信联系。1767年她想制定新法律,便召集各界代表开会共商立法大事,宣布女皇的训令,主张君主专制、严厉的法治主义、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后来农民战争爆发,此事就不了了之,从此也不再打“开明君主”的旗号,而是大刀阔斧整顿地方政权,把全国划分为50个省,省下面设县,加强各地的警察力量,防范农民闹事。她虽然想改善农奴制度,但是因贵族的反对而没有成功。此外,她还修改地方行政制度、司法制度。贵族势力得到加强,却在1773—1775年爆发了普加乔夫所领导的起义。

这次农民战争是因阶级矛盾激化而引起的。当时,俄国封建农奴制关系行将崩溃,资本主义关系日趋形成。贵族和专制国家不断加强农奴主压迫,激起了人民群众强烈反抗。这次农民战争的主要动力是农民,此外,哥萨克劳动阶层和矿业工人也参加了这一运动。

这次农民起义也有着显著的弱点,他们准备不足,协作不够,领导不力。少数训练有素、指挥有方的军队就可以击败这些乌合之众。1774年下半年,农民军战败,首脑普加乔夫被他自己的人抓起来交给了政府军。他被带到了莫斯科受审,然后以极端残忍的方式被处决。起义宣告失败。

普加乔夫起义沉重打击了乌拉尔地区的生产发展,也迫使俄罗斯中央政府不得不对工人和农民的处境有所关注。1779年叶卡捷琳娜二世签署了命令,对用工制度作了规定,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工人的生活,提高了工人的工资,但农民和农奴的处境仍没有明显变化。起义的另一个后果就是普加乔夫这个形象深深地刻在整整一代人的脑海中,成为体制僵化和执政失误造成严重后果的一个象征,更有人把普加乔夫看成是反抗压迫和社会正义的一个化身。

第三节 无休止的扩张

叶卡捷琳娜在统治期间相当重视外交政策,她灵活善变的外交策略,不仅取得了惊人的成就,还使俄国的国际影响力与日俱增。

有人说,18世纪下半叶的波兰已经做好了被瓜分的准备,这个国家中央权力的衰弱趋势和分权趋势越来越明显,国王越来越不能约束臣民,有人称此时波兰的政治制度为“饱受内战的无政府主义”。1772年,俄罗斯、普鲁士和奥地利三国瓜分了波兰,原波兰东部领土并入俄罗斯版图。1791年波兰试图从俄罗斯统治下脱离出来,召开制宪会议,制定了独立宪法,但遭到叶卡捷琳娜二世的镇压,1793年,波兰第二次被俄普奥三国瓜分。1794年波兰爆发起义,起义者的目的就是要波兰复国,恢复波兰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起义再次被镇压下去。1795年俄普奥三国第三次瓜分波兰,三国签约,波兰正式从欧洲版图上消失,辉煌500年的中欧强国波兰立陶宛王国就此灰飞烟灭。

俄罗斯一直对克里木半岛、黑海沿岸领土和北高加索地区虎视眈眈,叶卡捷琳娜二世登基之初,上述三个地区位于土耳其统治和藩属之下,而占领克里木、夺取黑海沿岸土地的战略意义和彼得大帝占领波罗的海出海口的战略意义几乎不相上下。1768年,当俄罗斯深陷波兰事务时,土耳其苏丹向俄罗斯宣战。开战后俄军取得了一系列胜利,最终在1774年,俄罗斯强迫土耳其签订了《凯纳尔基条约》,土耳其承认克里木汗国“独立”,实际是承认了克里木接受俄罗斯的实际控制。此外,土耳其还向俄罗斯支付4500万卢布的军费赔款,割让黑海北部沿岸的大片土地。俄国和波兰前后500年恩恩怨怨,俄国曾经三次瓜分波兰(油画)

在获得了这一辉煌胜利后,叶卡捷琳娜二世邀请奥地利皇帝约瑟夫二世前往克里木度假,以示俄罗斯帝国的强盛。此后在1783年,叶卡捷琳娜二世签署宣言,宣布将克里木半岛并入俄罗斯版图。也就在这一年,俄罗斯和格鲁吉亚签订条约,信仰东正教的格鲁吉亚接受俄罗斯的保护,以此抵御有可能来自伊斯兰的伊朗和土耳其的威胁。

1787年,土耳其向俄国宣战,原因是俄国人拒绝按照土耳其的最后通牒的要求,撤出克里米亚和黑海北岸。不久,瑞典支持土耳其,并进攻俄国,而奥地利则支持俄国。1787年到1792年的第二次土耳其战争只是在陆地上,俄军在苏沃诺夫的指挥下取得了一系列辉煌的胜利,最后战争以土耳其再次签订割地赔款的和约而告终。根据1792年和约,俄罗斯最终敲定了对克里木半岛、黑海北岸领土和库班地区的主权,在高加索和巴尔干地区事务上获得了发言权。

1795年,波斯军队入侵格鲁吉亚,占领了第比利斯。俄罗斯出动军队,向伊朗宣战,俄军在今日的达吉斯坦和阿塞拜疆境内取得了一系列胜利,最终将伊朗和土耳其势力赶出了高加索地区。

俄罗斯在欧洲事务上的影响力明显增强是在1778—1779年奥普战争之后,战后双方请俄罗斯做和解调停人,叶卡捷琳娜二世利用这次机会在国际舞台上公开提出了和解条件,并附加上俄罗斯的要求并且得到了冲突各方的认可。自此俄罗斯频频以冲突调停人的身份插手欧洲事务。

叶卡捷琳娜二世在位期间,最为宏伟的地缘政治计划就是“希腊计划”。根据这项计划,俄罗斯和奥地利联手瓜分土耳其,把土耳其人赶出欧洲,俄罗斯获得黑海西岸地区和巴尔干半岛东南的大片土地,奥地利则获得巴尔干半岛西部地区的土地。在俄罗斯和奥地利之间,在摩尔多维亚和瓦拉西亚地区建立一个缓冲区,定名为达基亚王国。如果计划得以落实,叶卡捷琳娜二世打算恢复拜占庭帝国,让孙子康斯坦丁大公在君士坦丁堡宣告拜占庭复国。但这一计划最终落空:奥地利和普鲁士不愿坐视俄罗斯独大,希望保留土耳其这个能够在南方牵制俄罗斯的力量;此外俄罗斯在同土耳其的战争中已经占领了大片领土,控制了高加索,奥普两国更不愿意为了叶卡捷琳娜二世的“希腊计划”和微薄的利益向土耳其开战。

法国大革命对叶卡捷琳娜的影响不小,一开始,她试图淡化来自法国的事态的影响,否认这件事与欧洲历史的主流和启蒙运动有任何关系。但是,当路易十六被处死之后,她立即宣布与法国断交。虽然嘴上说要采取行动,镇压法国大革命,但是俄罗斯从始至终没有出动一兵一卒,也没有采取除了发表声明以外的任何行动。相反女皇利用这个机会,在没有外来干涉的情况下,第二次、第三次瓜分波兰,扩大自己的版图。

晚年的叶卡捷琳娜大帝志得意满,环顾欧洲,她说:“我两手空空,来到俄国,现在我终于给俄国带了我的嫁妆,那就是克里米亚和波兰。假如我能够活到200岁,我将征服整个欧洲,使俄国变成一个有6个京城的大帝国!”

第四节 保罗的统治

这位雄心勃勃的女王同彼得大帝一样,事必躬亲,三次瓜分波兰和土耳其战争消耗了她大量的精力。从1792年起,叶卡捷琳娜患病,健康状况急剧恶化。1796年9月,叶卡捷琳娜病倒,卧床不起。11月6日凌晨,叶卡捷琳娜二世病逝,长子保罗继位。

保罗即位时已经42岁了,他几乎是彼得三世的翻版,此人疑心重,易怒,不自制,时常大发脾气。保罗从小受过良好的教育,母亲叶卡捷琳娜曾给他安排了俄罗斯最好的老师来教他,但由于保罗天资远远不如母亲,对学习感到厌烦,最终也没学成什么,掌握的知识极其有限。保罗只有一点广为人称道:他是一个虔诚的东正教徒,每天都要花大量的时间来作祈祷。至今在俄罗斯的博物馆里还可以看到当年彼得祈祷跪拜时膝下的那块小地毯,地毯的中间部分已几乎被膝盖磨破。

1797年保罗加冕后,马上修改了俄罗斯的王位继承法,以长子继承制度取代了彼得大帝所定下的由在位君主挑选继承人的规矩。从此俄罗斯有了一套既合法又稳定的王位继承制度。

保罗的统治留给世人最长久的印象在外交领域,他上台后对法国革命的某些极端行为感到愤怒,毅然站到了法国革命政府的对立面。俄国随即作为第二次反法同盟的一员参加了对法战争。开战后,俄国舰队穿过黑海海峡,从法国人手里夺取了爱奥尼亚群岛,并在那里建立了一个受土耳其保护但由俄国控制的共和国,这意味着俄国在地中海的影响向西延伸了。

1798—1800年间,保罗一世的军队接连取得了几个重要的胜利。乌沙科夫率领的地中海舰队成功地在意大利登陆,相继攻克那不勒斯和罗马,而苏沃洛夫率领的陆军也成功地完成了著名的翻越阿尔卑斯山的军事行动,从北部进入意大利境内。

当俄罗斯军队在意大利取得一连串胜利后,引发了英国和奥地利的不安。脾气暴躁的保罗一世没有通过外交努力保存军事成果,而是情绪化地转而与法国接近,他认为拿破仑的崛起能够给法国带来稳定,也就意味着革命的结束。最后俄法两国甚至决定组织联军,向英属殖民地印度进军。和法国尚未签订协议,在缺乏军需和弹药的情况下,保罗一世就迫不及待地派出大军,独自向印度进发。军事和外交政策上的反复,造成军队的疲于奔命,招致了大部分军事将领的公开反对。

1801年3月11日夜间,保罗一世猝死于米哈伊洛夫城堡的寝宫。关于保罗的死因,至今流传的有两种说法:一说为尼古拉·祖波夫用金制长杆烟斗打击熟睡中的保罗一世头部,致使其死亡;另一说是众人用枕头或者围巾将保罗一世闷死。

保罗的丧命归咎于他粗鲁、暴躁、反复无常的行事风格,圣彼得堡的军事总督彼得·帕伦伯爵是这个阴谋的主谋,保罗的儿子亚历山大一世显然也默认这个密谋,没有加以阻止。

专题:俄罗斯的母亲河——伏尔加

一说到伏尔加河,眼前往往会不由自主地浮现出俄罗斯画家列宾的不朽之作《伏尔加河上的纤夫》,这篇曾经的中学语文课文给很多人留下了深刻印像。低沉悲壮的“伏尔加船夫曲”和涅克拉索夫充满热爱和激情的伏尔加河诗篇是俄罗斯文学艺术宝库中的重要代表作品。正是这伟大的“母亲河”孕育了俄罗斯这个伟大的民族及其灿烂辉煌的文化。

伏尔加河之于俄罗斯,其意义犹如密西西比河之于美国,长江、黄河之于中国,尼罗河之于埃及。没有伏尔加河的俄罗斯甚至是不可想象的。烟波浩渺、多情多姿的伏尔加河水犹如血脉,早在俄罗斯民族形成之初就已嵌入这个民族的身躯。

伏尔加河全长3690公里,为欧洲第一大河,流域面积138万平方公里,流域地区居住人口6450万人,约占俄罗斯人口的43%。伏尔加河——波罗的海运河将其接通波罗的海,北德维纳河水系将其接通白海,伏尔加河至顿河运河将其接通亚速海和黑海,自身注入里海,所以,伏尔加河素有“五海之河”的美称。伏尔加河

从远古的俄罗斯民歌开始,俄罗斯人民就没有停止过赞美自己的母亲河。翻开俄罗斯最早的文献——编年史,你看到最多的地名就是伏尔加河;在俄罗斯历史发展的每一页都会出现伏尔加河,它使我们回忆起“恐怖的伊凡”沙皇,西伯利亚的征服者叶尔马克,著名的农民起义领袖拉辛和普加乔夫。伏尔加河是列宁和高尔基的故乡,在俄罗斯人民的心目中,伏尔加河永远是神圣而伟大的。

在比例尺小一些的俄罗斯地图上,伏尔加河及其支流俨然就是一棵枝叶繁茂的大树。在入海口至下游一段,河面宽阔,几乎没有支流,只有“树干”,然而再往上行,则进入枝繁叶茂的“树冠”地区,这里支流交错如网。伏尔加河仅通航的水道就长达1.7万多公里。这个巨大的水系灌溉着俄罗斯万顷肥沃的良田。在远古时期,东斯拉夫人行至伏尔加河的上游地区,见这里地肥水美,便停留下来,将此地作为生息繁衍之地。于是,在伏尔加河及其支流沿岸逐渐出现了众多的城镇,如符拉基米尔、苏兹达尔、特维尔、雅罗斯拉夫尔、科斯特罗马、梁赞、下诺夫哥罗德、卡鲁加、图加、莫斯科等。其中一些古城当前已发展成为现代化的经济文化和政治中心。

当俄罗斯人在15世纪挣脱鞑靼蒙古人的枷锁,形成一个民族国家时,他们开始在这片土地上发展、开疆拓土。伏尔加河流域的“莫斯科—罗斯”地区逐渐成为这个民族国家的心脏地带。从那时起,伏尔加河已是全国主要的交通要道。碧波滔滔、奔流不息的伏尔加河水不知涤荡了多少血泪辛酸,它经历了几乎所有与俄罗斯民族有关的历史事件。

在1605—1612年的“战乱时期”,封建诸侯反对中央集权,农民暴动频频发生。为争夺莫斯科王位,皇宫贵族发生了自相残杀的斗争。这时波兰军队乘虚而入,攻陷了莫斯科,企图把波兰王子符拉基斯拉夫立为莫斯科沙皇。在此关头,伏尔加河上游的诸镇联合起来,拯救了自己的国家。下诺夫哥罗德、科斯特罗马和雅罗斯拉夫尔的贵族、商人、小贩和平民募集到大笔捐款,女人们甚至献出了她们心爱的首饰,于是组织了一支军队,在米宁和波扎尔斯基的领导下,解放了国家,恢复了秩序。至今,在莫斯科红场上还树立着米宁和波扎尔斯基的纪念碑。

在18世纪,普加乔夫在伏尔加河流域领导了一次规模空前的农民暴动(1773—1774年)。他盗用彼得三世的名义,号召农民起来清除贪官污吏。他的号召得到乌拉尔和伏尔加河流域各族人民的响应,不堪忍受盘剥的农民烧毁了地主贵族的庄园,吊死了地主和官员。这次暴动最后被镇压,但暴动爆发出的威力极大地震慑了沙皇统治者。

1917年10月布尔什维克党人成功夺权后,俄国新旧势力展开了激烈的争夺,而争夺的主要战场也是在伏尔加河流域。能否控制伏尔加河流域,对于当时还很虚弱的“苏维埃共和国”来说是攸关生死的大事,因为伏尔加河意味着给莫斯科带来面包和石油。在保卫伏尔加河的一个战略要地察里津城,即伏尔加格勒时,斯大林表现出了一个军事指挥者的能力。1918—1919年工农分子的武装力量——红军三次了打退了白军的围攻,使这一地区的粮仓成为圣彼得堡和莫斯科战胜饥饿赢得最后胜利的保障。

在二战中,伏尔加格勒(1925—1961年名“斯大林格勒”)成为一座英雄城市,从1942年7月17日至1943年2月2日的143天中,苏联人民同德国法西斯军队在这里进行了殊死搏斗。这场战役空前激烈,苏联军队顽强战斗,歼灭了希特勒22个师,共33万人。在这里,希特勒不可战胜的神话被打破。从这里开始,苏联的战略进攻势如破竹,一直打到希特勒的大本营——柏林。从伏尔加河到柏林,这是一条胜利之路。因此,伏尔加格勒的胜利被确定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它奠定了全人类和平、正义事业的又一次伟大胜利的基础。

在卫国战争中,伏尔加格勒几乎全城被毁。战后,苏联重建家园,一座崭新的城市在废墟上拔地而起,成为伏尔加河流域最大的工业和交通中心之一。

伏尔加河还是一条黄金水道,其货运量占全俄内河航运量的一半还多。它流经俄罗斯最发达的4个经济区域。这4个经济区是:中央经济区、伏尔加沿岸经济区、伏尔加—维亚特卡经济区和西北经济区。伏尔加河及其支流的电力资源十分丰富,早已对其实现梯级开发。在伏尔加河及其支流上已建起10多座水电站,装机容量在100万千瓦的水电站至少有6座,古比雪夫列宁水电站和伏尔加格勒二十二大水电站的容量分别达到230万千瓦和260万千瓦,全河流的电力网每年发电量达500亿度。

除此之外,伏尔加河沿岸地区还有丰富的矿产资源,这里是俄罗斯的第二大石油基地,其原油产量占到全俄1/3左右。萨拉托夫和伏尔加格勒州有储量可观的天然气资源,还有泥炭、石膏、硫黄、磷钙石等矿产。

伏尔加河流域是全俄工业最发达、门类最齐全、大工业城市分布最密集的地区,也是大学、研究院最为集中的地区。有高度发达的机械制造业(汽车、轮船、飞机、铁路机车、机床、电机、采矿、水电等)、钢铁工业、化工工业(橡胶、石油化工、日用化工、塑料、化肥)、轻工业、森林工业,等等。其工农业总产值约占全俄罗斯的一半。

伏尔加河沿岸坐落着很多历史名城,如下诺夫哥罗德,在14世纪成为苏兹达利—下诺夫哥罗德公国的首都——喀山,在15—16世纪为喀山汗国的首都,1552年被伊凡四世军队攻破占领。萨马拉在卫国战争时期是苏联的“第二首都”,阿斯特拉罕是古丝绸之路的中间站。伏尔加格勒马马耶夫山冈上“祖国母亲在召唤”的大型群雕和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全景画是伏尔加河上最为壮观的历史名胜。

几百年来,伏尔加河流域人杰地灵,天才辈出,灿若群星。雅罗斯拉夫尔的涅克拉索夫故居,下诺夫哥罗德的高尔基小屋,萨马拉的阿·托尔斯泰的庄园,萨拉托夫的车尔尼雪夫斯基博物馆、“拉季舍夫画廊”,科斯特罗马的苏萨宁纪念碑等,无数的历史印迹记录了伏尔加——母亲河的儿女创造的历史的辉煌。

第四章 亚历山大一世的统治

叶卡捷琳娜大帝的孙子亚历山大一世,和强大的拿破仑帝国苦苦周旋,战战和和。在惨痛的失败后,面对拿破仑帝国的强大攻势,绝地反击,以俄罗斯人千百年来在林海雪原中养成的特有的吃苦耐劳的特性,以及严寒气候的帮忙,艰难地战胜了拿破仑帝国,再次吞并已被拿破仑解放了的波兰。沙俄也就此一跃而为欧洲霸主,独步欧洲。

第一节 谜一般的沙皇

保罗一世莫名死后,他的儿子亚历山大一世登上王位。这位君主也是一个矛盾的集合体,有人评价他是“俄罗斯帝王中最复杂和最难以捉摸的人物”,有人说他是“谜一般的沙皇”,有人说他是“加冕了的哈姆雷特,一生都受到弑杀父君阴影的折磨”。研究亚历山大外交政策的学者们说,他是一位特别优秀也极其聪明的外交家,也是一位有着战略眼光的军事家,他屡次击败拿破仑,拿破仑本人也称他为“狡猾的拜占庭人”。

亚历山大从小与祖母生活的时间多过与父母在一起的时间,很早就学会了奉承、掩饰和伪善等技巧,而且他天性聪明,4岁的时候就开始学习英语,法语和德语,5岁的时候学习地理,曾拿着叶卡捷琳娜二世的地球仪,在老师指导下,在一个半小时之内,竟然掌握了祖母当年花了数年才掌握的地理知识。但是亚历山大处在优越的生活条件中,不可避免地有懒散的习性,最终在学术上也没什么明显长进,对知识的了解大多停留在表面。亚历山大一世戎装像

女皇叶卡捷琳娜很喜欢亚历山大,很明显地想要绕过保罗,直接指定他为自己的继承人,如果不是女皇的突然去世,这个计划很可能付诸实践。从小的生活造就了亚历山大敏感、不安分的性格,他的性格总是充满矛盾,缺少平衡、一致和坚定的信念。

亚历山大即位后,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首先是更改了保罗一世时代的大部分法令,恢复了贵族的特权,宣布大赦逃亡的农奴,将保罗时代被判刑的1.2万多人从流放地赦免或者平反,解除了贵族子弟不准出国留学的禁令,恢复从欧洲的贸易进口。尽管亚历山大一世推行的政策带有很明显的自由主义色彩,但在一些关键问题上,诸如农奴制问题上仍保持保守观点。

亚历山大一世曾建立了一个“非正式委员会”,实际就是枢密院的影子内阁,作为参政议政的补充,成员均为他本人的亲密朋友。1802年,俄罗斯开始实行行政细化,推行部委制度,各部大臣由皇帝本人任命。1803年,亚历山大签署自由耕作法,试图逐步解决限制俄罗斯发展的落后的农奴制度,规定农奴可通过赎身手段获得自由。但实践表明,大多数农奴甘愿委身于大庄园主贵族,竟不愿改变自身的农奴地位,缺乏对获得自由耕中农民身份的向往,此外这项法令也遭到庄园主贵族阶层的反对,认为给予农奴获得自由的可能,将造成俄罗斯社会的动荡。最后能够通过赎身手段获得自由的农奴还不到农奴总数的5%。“非正式委员会”成员,亚历山大少年时代的密友科丘贝、恰尔托雷斯基等人曾私下里解释说,如果可以废除农奴制的话,皇帝陛下在登基第二天就可以下诏,宣布所有农奴为自由人;可是这样势必导致整个贵族阶层的激烈反对,从而丧失执政基础。可见沙皇俄国规模庞大的贵族阶层在很大程度上是俄罗斯各项改革的制约因素,而叶卡捷琳娜时代采取贵族和其他社会阶层分而治之的政策确实是出自不得已。

在亚历山大的统治后期,他实行了所谓的“军事屯田制”,还颁布了一个让人啼笑皆非的规定,这项规定要求每个已婚妇女每年要生一个孩子。军事屯田制将服兵役和工作结合起来,从而可以大幅度地减少军费,还可以使军人过正常的家庭生活。确实,从一个方面来说,军事屯田制可以看做是沙皇试图实行人道主义的一个例子。改革从1810年开始,后来由于战争而中断,1816年到1821年间到达顶峰,那时在军事屯田制下安置了大约有1/3没有战斗任务的俄军,但是,屯田军营里的动乱和起义限制了它们的发展。

亚历山大的这一系列政策很大程度上保证了俄罗斯的繁荣和发展,而他一生最辉煌的亮点,还是在军事外交领域。

第二节 卫国战争

亚历山大统治之初,俄国人渴望和平。亚历山大的父亲保罗曾经和法国结盟,与英国交战,而新上任的亚历山大即奉行中立政策。然而,帝国辽阔而暴露的西部边界,以及俄罗斯政府和受过教育的俄国人在心理上早已卷入欧洲事务中来。

1812年的卫国战争既是俄法长期矛盾发展的一次大爆发,也是拿破仑称霸欧洲野心无限膨胀的必然产物。1812年前,法国经过资产阶级革命的洗礼,一跃跨入西欧最发达国家的行列,拿破仑这个战争狂人上台执政后,他自恃法国强大的国力和自己卓越的军事才能,认为天赐良机将使法国成为欧洲的主人,因此屡开战端。的确,法军在战场上表现不俗,所向披靡,几乎征服了整个欧洲。法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在欧洲大地不胫而走。与此同时,俄国也意识到法俄之战在所难免。当时的俄国虽也在欧洲舞台上耀武扬威,但与法国相比,它确实是一个腐败落后、国力虚弱的国家。无论在综合国力,或单单是在军事力量上都处于明显的劣势,在国际上俄国也处于孤立无援的不利地位。为此,亚历山大一世一方面进行大量的外交活动,争取到普鲁士和奥地利保持中立,拉拢瑞典亲俄反法,利诱土耳其停战议和,并与英国和西班牙组成了反法同盟,从而为俄国赢得了较为有利的外部环境,避免了多面受敌的险境;另一方面,大量增加军费,进行全民战争动员,将20多万人的正规部队、800多门大炮编成3个西线集团军。俄法战争(油画)

1812年6月23日夜,拿破仑亲率60万大军,1000余门大炮渡过涅曼河,突然大举进攻俄国。在法军凌厉的攻势面前,俄军预定的作战计划很快破产,各军陷入严重的困境,只得大步退却。法军企图分割俄军,然后各个歼灭。8月3日,俄军的第一集团军与第二集团军退到斯摩棱斯克会师,该城是莫斯科的门户,有“莫斯科之锁”之称,俄军决定在此抗击法军。由于俄军自身力量较弱,协同作战不力,经过激战,俄军被迫放弃斯摩棱斯克,继续朝莫斯科方向退却。拿破仑得意地说,占领莫斯科,“我就刺破了它(俄国)的心脏”。

俄军一再退却,没有进行坚决的抵抗就把大片的国土让给了拿破仑,引起了俄国贵族和人民对俄军统帅部的极大不满,并迁怒于苏格兰籍指挥官巴克莱,怀疑他的指挥才能和对俄国的忠诚。在军内外的巨大压力下,亚历山大一世果断决定中途换帅,任命身经百战的老将库图佐夫为俄军总司令,并命令他无论如何要守住莫斯科。

的确,库图佐夫一上任,就令俄军士气为之一振。他认为,一次会战不能解决问题,只有组织一系列的会战才能赢得最后的胜利。为此必须保存军力,并且不断扩充后备力量,等待时机,准备反攻。实际上,库图佐夫并不反对巴克莱的退却方针,甚至比他退得更远。著名的军事学专家克劳塞维茨在评价这次战略退却时指出:“俄国如此之大,可以同敌军玩‘猫捉老鼠游戏’,对其优势兵力之敌的防御思想基本上应以此为根据。”

俄军边战边退,9月3日退到达博罗金诺村,此地距莫斯科仅120公里,地形起伏,多丛林,有几个小高地能俯视战场。在朝野的共同呼声下,库图佐夫决定在此同法军展开一场交战。9月5日,俄法两军为争夺一些制高点发生了激战。9月7日俄军以约13万兵力、640门重炮,法军以约13.5万兵力、近600门炮对阵开战。交战开始,法军在猛烈的炮火支援下对俄军正面中部的博罗金诺村实施佯攻,主攻则指向俄军左翼,法军集中优势兵力,置俄军于非常不利的境地。为扭转不利局势,库图佐夫派出两支约8000人的骑兵部队,偷袭法军成功,打乱了法军的部署,为俄军及时调整兵力、加强防御争得了宝贵的时间。有时为争夺一个阵地或炮台、竟然易手达七八次,战斗十分激烈。最后双方精疲力竭,只好休战。这次战斗法军损失3万余人、40名将军;俄军伤亡5万余人、20名将军;战场血流成河、焚尸近6万具、死马3.5万匹。这次会战对拿破仑来说是一场得不偿失的消耗战,虽然俄军损失也很大,但总算挫伤了法军的锐气。

库图佐夫命令部队撤退到莫斯科,沙俄政府招募兵员和征集粮草工作进展缓慢,无法满足会战的要求。在此情况下,是同拿破仑在莫斯科城下会战还是放弃莫斯科争议很大。沙皇及宫廷显贵们都主张拼死捍卫“尊严和荣誉”,反对放弃莫斯科。库图佐夫则独排众议,主张放弃莫斯科,保存军力。他在军事会议上说:“只要军队还存在,并且处在抗击敌人的状态,我们就有胜利的希望,如果军队被歼灭,则莫斯科和俄国都将完蛋。”9月14日俄军放弃了莫斯科,并放火焚烧了带不走的粮草和军火仓库,大火三日不灭,留给法军一座空城,法军进城后就大肆洗劫。

俄军撤出莫斯科后,利用南方富裕地区休整部队,补充兵员、粮草、马匹和武器,并建立了战略预备队,实行“避免大打、小打不断”的方针,正规军和民团、游击队相结合,不断袭扰敌人。此时的法军已是强弩之末,锋芒不在。法军在莫斯科城得不到充足的补给,加上不断遭到袭击,疾病流行,士气十分低落,时间对法军越来越不利,拿破仑几次想跟沙皇议和,均遭拒绝。10月13日法军准备撤出莫斯科,从此战场形势发生了根本的转折。

与此同时,俄军经过休整已兵强马壮。库图佐夫的反击计划是:他亲自指挥的俄军主力从正面进攻,位于南北两线的其他各路俄军进攻法军侧翼和后方,断其退路,最后围歼法军于第聂伯河、别列津纳河和德维纳河之间的地区。

在开始追击退却法军时,库图佐夫仍执行不断袭扰和小会战相结合的方针。由于法军随军载运大批掠夺的财物,车队连绵30多公里,行动十分迟缓,只能被动挨打。1812年的冬季比往年提早一个多月,11月4日开始下大雪,严寒逼人,法军没有过冬准备,人马冻死无数。11月9日,拿破仑退到斯摩棱斯克时,部队损失已过半,火炮等重装备也大量丢弃。由于斯摩棱斯克补给不足,法军在此无法立足,只得继续后撤。在红村又同俄军遭遇,法军士气低落,无意恋战,仓皇向别列津纳河上游鲍里索夫方向退却。库图佐夫则率领主力部队于11月20日开始渡过第聂伯河,向别列津纳河地区追击。

拿破仑为了摆脱俄军的围追堵截,命令维克多将军牵制位于法军北部的俄军,又命令法军攻占鲍里索夫及其桥梁,保障法军渡河西撤。11月24日晚,当法军接近鲍里索夫时,俄军守将齐恰戈夫害怕背水作战,匆忙从河东撤到河西,坐失战机。拿破仑决定从鲍里索夫以北的斯图坚卡渡河,并一面在这里隐蔽架桥,一面迷惑俄军,假装在鲍里索夫南面作渡河准备。此招果然奏效。11月26—28日法军突然转向斯图坚卡,渡过别列金纳河,齐恰戈夫闻讯大惊失色,又措手不及,只得把部队拉回鲍里索夫,但不敢与拿破仑交手,只用火炮袭击;原定合围的另一部分俄军同样不敢接近法军作战,使围歼法军的计划落空。法军奋力抵抗,虽损失惨重,但拿破仑得以率残部逃出包围圈,向维尔那·科夫诺方向逃跑,俄军继续追击。12月18日,当法军退到斯莫尔戈尼时,拿破仑把指挥权交给缪拉元帅,只带少数随从逃回巴黎。12月24日,法军残部到达科夫诺。从这里跨过结冰的涅曼河,逃出俄国。至此,拿破仑的60万大军只剩3万来人,惨败而归。

1812年的俄法战争以俄国的最后胜利而告终。有人曾说过:“拿破仑的政治生命终结于滑铁卢,而其决定点,则是在莫斯科的失败。”这次俄国的胜利,主要原因是俄国统治者利用人民的爱国激情,在敌强我弱的形势下,军事上避免决战,执行勇敢退却的战略方针的结果。此战作为以弱胜强的光辉战例被载入俄罗斯的史册。

第三节 十二月党人起义

在西伯利亚矿坑的深处,望你们保持高傲的容忍,你们悲惨的劳动,崇高的志向不会消泯。不幸的忠实姐妹——希望在阴暗的地窟之中,会唤起锐气和欢欣,憧憬的时辰即将来临。穿过阴暗的牢门,爱情和友谊会达到你们身边,正像我那自由的声音,来到你们苦役的洞穴一般。沉重的镣铐会掉下,牢狱会覆亡,而自由,会愉快地在门口迎接你们,弟兄们会把利剑交到你们手。

在这首著名的《致西伯利亚的囚徒》中,普希金饱含热情地歌颂“十二月党人”和他们的妻子。的确,这些血统高贵、风流倜傥的贵族,因为理想而抗争、因为理想而流放,却因为崇高的理想和坚贞不渝的爱情而使生命得到了升华!“十二月党人”这个名词听起来有点怪。其实并没有什么“十二月党”这样的组织。那么为什么叫“十二月党人”呢?那是因为1825年俄国有一批青年军官在那一年的12月26日发动了一次反沙皇的起义,所以人们把起义的组织者、参与者称为“十二月党人”。

十二月党人的原型,是一批贵族出身的青年军官,思想非常激进,大多参加过1812年卫国战争和讨伐拿破仑的国外远征,到过西欧那些资产阶级革命已成功的国家,深受启发和鼓舞。他们读过伏尔泰、卢梭、孟德斯鸠、拉季舍夫等人的著作,深感俄国的封建专制制度和农奴制度已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这些不满现实的年轻军官起初以午餐会的形式聚在一起,阅读国外报刊、议论时弊、抨击朝政。他们感到俄国老百姓政治觉悟太低,对沙皇的专制政治恨不起来,因此革命的担子只能由他们这些先知先觉者来承担。“十二月党人”起义(油画)

1816年2月,由彼得堡近卫军六位青年军官发起,成立了一个名为“救国协会”的秘密社团。其主要目标是废除农奴制,结束沙皇专制统治。协会为首的是亚历山大·穆拉维约夫,24岁,近卫军参谋本部上校。救国协会成立后,会员发展不快,只有几十个人,因为入会条件过高,手续过于复杂。在斗争策略上,协会内部也有分歧。有的主张在皇位更换时强迫沙皇颁布宪法,如果沙皇不肯在宪法上签字,我们就拒绝向沙皇宣誓;有的主张干脆把沙皇干掉。由于内部意见分歧,组织又不健全,无法实现自己的宗旨,于是该会在1818年进行改组,改名为“幸福协会”。改组后第一件事是大力发展会员。凡年满18岁的俄国公民均可入会,结果发展到200多人。俄国大诗人普希金也成了协会的一员。在“十二月党人”起义失败后,新沙皇尼古拉一世把普希金召到莫斯科问道:“假如你在彼得堡,你也会参加12月14日(俄历)的那次起义吗?”普希金回答说:“一定的。我所有的朋友都参与了谋事,我也不会不参加。”

改组后的第二件事是大造舆论,写文章揭露社会的黑暗,启迪人民的觉悟。但“幸福协会”仍然是一个松散的团体,难以承担革命重任,最终在1821年1月宣告解散。不久,以彼斯特尔为首的南方协会于1821年3月在图尔钦建立;1822年秋在彼得堡建立了以尼·米·穆拉维约夫为首的北方协会。彼斯特尔是个知识渊博、才华横溢的青年军官,原先也主张君主立宪,后经过不断学习和思考,最后成为坚定的共和主义者。

1824年他起草了一份纲领性文件《俄罗斯法典》。法典写道:“把别人当做自己的财产一样占有,把人当做物品一样出售、抵押、赠送和继承,任凭自己的专横,无需同他们事先商量;对待下人随心所欲,有时甚至只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癖好来使唤人,这些行为都是可耻的、违背自然法的。”因此,农奴制、封建等级制必须废除。俄罗斯必须实行共和制,立法权归议会所有,公民应享有信仰、言论、出版、集会、结社、迁徙等自由。北方协会提出的《尼基塔·穆拉维约夫宪法》则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公民在选举权方面应该有财产的限制,它也赞成废除农奴制,但地主的土地所有权应予以保留。

南方协会与北方协会虽然有分歧,但在反对农奴制和沙皇方面是一致的,在斗争策略上也是相同的。北方协会原打算在1823年夏天发动起义,趁亚历山大一世去南方检阅部队时将他逮捕,然后在莫斯科、彼得堡同时发动起义。但由于没有得到南方协会的完全同意,这个计划就暂时搁置起来。这两个协会曾经酝酿过合并,可是这个打算未等到实现,起义就发生了。

原来,1825年12月1日(俄历11月19日),亚历山大一世在探望皇后途中得了伤寒,突然驾崩。他没有嗣子,按皇位继承法,应由其弟康斯坦丁继位,但康斯坦丁在华沙任波兰王国军队总司令,并娶了非皇族血统的波兰女子,他曾表示过将来不打算继承皇位。亚历山大也曾想安排三弟尼古拉继位,但从未明确宣布过。亚历山大死后,皇位继承就成了问题。康斯坦丁和尼古拉却一再“推让”,彼此向对方“宣誓”;最后尼古拉看到兄长真心放弃,就决定接受这顶皇冠。皇室准备在12月26日(俄历12月14日)在彼得堡举行“再宣誓”仪式(由文武官员向新沙皇宣誓效忠的仪式),“十二月党人”决定利用这个机会发动起义。

北方协会成员日前曾在彼得堡雷列耶夫家里开会,制定起义的计划,商定在12月26日“再宣誓”的当天起义,并推举近卫军团长特鲁别茨科伊上校为起义总指挥。

1825年12月26日拂晓,“十二月党人”就下到各自联系的部队去进行起义前的动员。他们不敢向士兵说明起义真正的目的,只是号召他们拥护康斯坦丁继位。然后,由别斯杜日夫等率领莫斯科近卫团打着旗子,最先到达参政院广场,在彼得大帝纪念像周围排成方阵。士兵们手执武器,不时高呼:“康斯坦丁万岁!”不久,尼古拉一世派彼得堡总督米洛拉多维奇对士兵进行劝阻,说让尼古拉继位,康斯坦丁是同意的,希望士兵们解散队伍。“十二月党人”劝这位总督大人不要白费口舌,马上离开广场。但他不听警告,继续游说。在这紧要关头,起义司令部参谋长奥鲍连斯基当机立断,调转总督的马头,并用刺刀刺伤了他的腿部。接着,另一位起义军官卡霍夫斯基开枪射击,击中要害,使总督险些从马背上摔下来。后来,尼古拉一世又派大主教塞拉菲姆到广场来做说服工作,最后也被起义者赶走。

到了下午参加起义的部队陆续到齐,约有3000人,声势浩大。这时广场上还聚集了许多平民百姓,约有2万人,他们站在起义者一边,呐喊助威。当尼古拉亲自出马到广场压阵时,附近工地的建筑工人向沙皇及其侍从抛掷木块、石头,沙皇的坐骑被飞来的木块吓惊。

但是,起义进展得并不顺利。原计划首先是阻止议员们向尼古拉宣誓,然后迫使参政院发布《告俄国人民宣言》,宣布召开立宪会议,成立临时政府,废除农奴制度,解放全国农奴。但尼古拉诡计多端,早在26日凌晨1点钟就接受了议员们的宣誓。起义者到达广场时,议员们早已离去。更糟糕的是,原定的起义总指挥特鲁别茨科伊在关键时刻临阵脱逃。起义者群龙无首,茫然不知所措,队伍迎着凛冽的北风,高呼着拥戴康斯坦丁的口号。直到起义接近尾声时,才推举奥鲍连斯基为新的总指挥,但为时已晚。尼古拉一世已调集1万军队,36门大炮,把起义者团团围住,镇压的屠刀已高高举起。下午3时,天色已开始昏暗,尼古拉就下令向人群开炮。顿时,鲜血染红洁白的雪地。起义队伍被猛烈的炮火打散了,参政院广场、涅瓦河畔尸体遍地。一场准备不足的起义就这样被扼杀了。

据统计,在这次起义中,交战双方和群众共死亡1721人,其中将军1名、军官18名、士兵322名、平民930名,起义的组织者和指挥者大部分先后被捕。起义失败后,尼古拉一世进行了血腥的报复,受审讯者达500多人。尼古拉亲自审问起义的主要成员,他假惺惺地说,只要如实供出案情,不会有什么问题,至多不过撤职或遣送回乡。不少人受骗上当,详细招供,有的还请求宽恕,但结果仍不免一死。而尼古拉一世的仁慈仅仅表现为把5名“国事犯”分尸刑改判为绞刑而已。这5名被判刑者是:彼斯特尔、雷列耶夫、穆拉维约夫—阿波斯托尔、别斯杜日夫—柳明、卡霍夫斯基,他们是“十二月党人”的领袖人物。1826年7月25日早晨,在雾色朦胧的时候,关在彼得保罗要塞的这5位壮士,胸前挂着“弑君者”的牌子,被推上了绞刑架。另外有120多名“十二月党人”被流放到西伯利亚服苦役。“十二月党人”起义失败后,沙皇尼古拉一世命令他们的妻子与“罪犯丈夫”断绝关系,为此他还专门修改了沙皇法律不准贵族离婚的法律:只要哪一位贵妇提出离婚,法院立即给予批准。

出人意料的是,绝大多数“十二月党人”的妻子坚决要求随同丈夫一起流放西伯利亚。迫于情势,尼古拉一世不得不答应了她们的要求。但政府紧接着又颁布了一项紧急法令,对她们做出了限制:凡愿意跟随丈夫流放西伯利亚的妻子,将不得携带子女,不得再返回家乡城市,并永久取消贵族特权。这一法令的颁行,无异于釜底抽薪,这就意味着这些端庄、雍容、高贵的女性将永远离开金碧辉煌的宫殿,离开襁褓中的孩子和亲人,告别昔日的富足与优裕!

叶尤杰琳娜·伊万诺夫娜·特鲁别茨卡娅是她们中第一个在西伯利亚监狱里与丈夫相会的。当她在前往西伯利亚的路上途经莫斯科时,人们为她举行了盛大的送行宴会,曾经深深地爱慕过她的普希金也在场。两年后,他将长诗《波尔塔瓦》献给特鲁别茨卡娅公爵夫人:西伯利亚凄凉的荒原,你的话语的最后声音,便是我唯一的珍宝、圣物,我心头唯一爱恋的幻梦。

特鲁别茨卡娅在后来的回忆中是这样描述她和丈夫相会时的情景:“谢尔盖向我扑来,他衣衫褴褛,蓬头垢面,一阵脚镣的叮当响声使我惊呆了!他那双高贵的脚竟然上了镣铐!这种严酷的监禁使我立刻理解了他的痛苦、屈辱的程度。当时,谢尔盖的镣铐如此激动了我,以致我先跪下来吻他的镣铐,而后才吻他的身体……”

从此,亲吻镣铐的女性成为俄罗斯爱情的象征!人类爱情因了这冷酷、冰凉的镣铐而更加圣洁!

亚历山大拉·格利戈里耶芙娜·穆拉维约娃是在整整斗争了一个月后,才争取到流放机会的。她的丈夫尼基塔·穆拉维约夫在从狱中寄给她的信中写道:“亲爱的,自我们结婚以来,我没有向你隐瞒任何事情,唯有这次起义之事。我曾多次想对你说出这个不祥的秘密,可是我真怕你为我终日担惊受怕……现在,我给你带来了痛苦和惊吓,我的天使,我愿双膝跪在你的脚下,请饶恕我。”

美丽娇柔的穆拉维约娃虽然当时年仅21岁,但她已是两个孩子的母亲,并且正怀着第三个孩子。收到丈夫的信后,她悲痛欲绝,但她强忍痛苦,立即回信道:“亲爱的,请别对我说这样的话,这使我心碎。你没有什么可请求我宽恕的。亲爱的,我嫁给你将近3年时间,我觉得自己好像生活在天堂里,幸福无比。然而,幸福不可能是永恒的。爱情中有天堂,也有地狱。别悲伤、绝望,这是懦弱的表现。也别为我担忧,我能够经受住一切。你责备自己将我变成了罪犯的妻子,而我却认为自己是女人中最幸福的……请等着我。你的泪水和微笑,我都有权分享一半。把我的一份给我吧,我是你的妻子。”

当穆拉维约夫在监狱里见到从莫斯科赶来的妻子时,他惊诧地发现,经历了千辛万苦的妻子依然雍容华贵的仪态、飘逸温柔的举止,为她增添了些许矜持的神采。一朵象征纯洁爱情的白色星形小花别在她的头发上,更为她平添了几份妩媚。此情此景,令他眼中的泪水夺眶而出:“我对不起你。你还是回莫斯科吧。我不愿你与我一同身受饥寒之苦。”“为了我们的爱情,我要永远跟随你。让我失去一切吧:名誉、地位、富贵甚至生命!”说到这里,淡淡的红晕已浮上穆拉维约娃那苍白的面颊。穆拉维约娃命途多舛,就在她刚到达西伯利亚几个月,便传来了儿子夭折的噩耗,此后不久母亲也去世了,3年后父亲又离开了人间。她在西伯利亚生下的两个孩子,也因气候恶劣,体弱多病。更使她伤心的是,留在莫斯科的两个女儿也患了慢性病,她时常为自己不能亲手照料远在莫斯科的女儿而悲伤啜泣。她在给婆母的信中写道:“亲爱的妈妈,我老了。我再也不是从前您‘甜蜜的小姑娘啦’,您老人家简直想象不出我有多少白发。”她死后,36岁的丈夫一夜之间白发苍苍。

仅仅7年后,她们中最勇敢、最温柔的穆拉维约娃成了第一个牺牲者。她临死前非常悲惨:她躺在病床上,先是为丈夫和孩子做祷告,眼泪沿着苍白的脸颊滚下。最后,她又吻别了熟睡的女儿,才依依不舍地离去。在安葬穆拉维约娃和她的两个孩子的墓上,人们竖起了墓碑,装饰了电灯祭坛。灯亮了数十年,祭坛至今仍保存完好。

大约是许多“十二月党人”曾经有过在法国留学的经历,在这些流放在西伯利亚的“十二月党人”的妻子中,有许多法国女性。法国姑娘唐狄在巴黎一听说昔日的情人伊瓦谢夫被判刑流放到西伯利亚去的消息,立刻以最快的速度赶到俄国,并向当局要求批准她到西伯利亚去与情人结婚。有关官员不敢做主,将此事报告给沙皇。

沙皇尼古拉一世叫人向她讲明她将会因此失去一切,甚至不能与别的到西伯利亚陪伴丈夫的“十二月党人”妻子那样享受某种宽大待遇。可她依然要追寻着爱人的足迹来到西伯利亚。沙皇尼古拉一世虽然愤怒不已,但也为这位法国女郎的坚贞爱情所折服。当唐狄到达西伯利亚时,当地的官员以未接到沙皇命令为由,不许她见伊瓦谢夫,于是她在到处是流放犯人的小镇上打听爱人的消息。据说她曾遇见过一个流放的强盗,这个强盗也为她的精神所感动,答应替这对忠贞的爱人传递书信,不顾风雪,不顾疲倦。终于,唐狄得到了许可证,他们结了婚,面对漫长而暗无天日的苦役犯生活,她始终没有后悔,也没有怨言。几年后,苦役改为永久流放,虽然处境稍好了些,可恶劣的气候和苦难的生活沉重地压垮了唐狄,她倒了下去。一年后,她的丈夫随她而去。一对异国情侣就这样长眠在西伯利亚的千古荒原!

法国女时装师波利娜·盖勃里的婚礼是在后贝加尔地区的监狱里举行的,她的丈夫伊万·安宁科夫被捕之前曾是一名前途辉煌的贵族军官。当伊万·安宁科夫入狱后,波利娜上呈沙皇尼古拉一世,要赴西伯利亚完婚。也许是当时沙皇尼古拉一世心绪很好,也许考虑到她是法国公民,很快就批准了她的请求。

严酷的环境,窒息的生活一度让青年军官瓦西里·伊凡绍夫万分忧郁,于是他打算逃跑,因为他再也待不下去了。他说:“与其这样活下去,毋宁死去。”正当他悲观绝望的时候,他收到了家庭女教师、年轻贫穷的法国姑娘尤米拉·列丹久的求婚信。他对这位性格温和、聪明美丽的姑娘记忆犹新。当时他们情趣一致,相互尊重,然而两人不同的社会地位,阻碍了他们爱情的萌生。瓦西里·伊凡绍夫不愿连累这位纯洁的法国姑娘,但是尤米拉·列丹久却不顾一切地来到他的身边。“十二月党人”和他们美丽忠贞的妻子们,早已成为一座座雕像,永远屹立在苍凉的西伯利亚大地。她们身上所折射的人性之美,将穿越时空,亘古长青!

专题:辽阔富饶的后花园——西伯利亚

由西向东穿过乌拉尔山,就进入了辽阔的西伯利亚地区。“西伯利亚”对俄罗斯来说,不仅仅是一般的地理概念,它还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以及重要战略意义、经济意义和文化传统的地区。此外,广袤的西伯利亚还是人们休闲、旅游的好去处。美丽的贝加尔湖宛如一轮明月镶嵌在西伯利亚的土地上,湖边已建起了几个疗养院和娱乐休闲中心。在悠悠蓝天下,茫茫林海,婷婷白桦,皑皑白雪……这些都是西伯利亚的特色景观。

l6世纪以前,西伯利亚地区并不是俄罗斯的领土。它是由鞑靼人建立的失必尔(西伯利亚的旧译)汗国。这里地广人稀,气候寒冷,居住着以狩猎和养鹿为生的原始土著部落,他们是涅涅茨人、布里亚特人、汉特人、图瓦人、曼西人、埃文基人、鞑靼人、埃文尼人和雅库特人等几十个少数民族。

16世纪初,俄罗斯通往西欧和中亚的海上商路被打通。名贵皮毛成为欧洲上流社会的抢手货。西伯利亚由于气候寒冷而盛产上等皮毛,这一特产成为贪婪的沙俄冒险家将西伯利亚占为己有的最初动机。1552年,伊凡四世指挥军队攻下了喀山汗国。从此,失必尔国就成为沙皇的囊中之物。1558年,伊凡四世授意强占卡马河大片土地的大富商、大地主斯特罗加诺夫家族组建军队,负责本地安全。于是,斯特罗加诺夫于1579年招募了一批顿河哥萨克,组成哥萨克军团,由叶尔马克指挥,开始征战西伯利亚。1583年,哥萨克军团打败古楚汗王的军队,古楚汗王夺路而逃。从此,西伯利亚逐步沦为沙俄统治之下。西伯利亚的风光

西伯利亚广袤的森林和其他资源吸引着哥萨克一直打向太平洋。整个西伯利亚以惊人的速度被俄国人发现并占领。其间不过30年时间。1598年,沙皇军队彻底打败古楚汗王,西伯利亚随之完全并入俄国版图。

此后,沙皇向西伯利亚派遣了总督和各类官员。他们在交通便利的河岸建筑了许多木寨和城堡,用于驻扎军队和收税纳贡。到17世纪中叶,这样的城堡在西伯利亚就有40多个,后来都发展成为行政、经济中心,如现代城市托波尔斯克、鄂木斯克、伊尔库茨克、雅库茨克和叶尼塞斯克等都是在古木寨或城堡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直至18世纪末,沙皇统治者并不十分清楚西伯利亚的全部价值,却琢磨出一条折磨囚犯的“妙计”。他们利用西伯利亚的艰难道路和恶劣气候,将其变成惩罚囚犯的天然监狱。这样的利用“价值”是当初的开拓者所始料未及的。或许他们在仁政爱民上毫无建树,但在残酷统治人民方面却是一向富有创造力。

长长的、拖着沉重镣铐的囚犯队伍在士兵的押解下,沿着西伯利亚大道,缓缓东行。其中企图推翻封建专制制度的“政治犯”占很大比例,有“十二月革命党人”和彼特拉舍夫斯基派人士。普希金和莱蒙托夫的著名诗篇《致西伯利亚囚徒》《囚犯》就是这一历史场景的真实反映。沿途有许多囚犯在未到达目的地之前就被折磨而死或病死。

后来,民粹派和社会民主党人成为流放西伯利亚的主要囚犯。为了沟通中央同遥远西伯利亚的联系,开发那里的资源和实现战略控制,19世纪末,一条耗资巨大、直达远东的西伯利亚大铁路终于建成通车。这条铁路开通的第一个成果就是加速了向西伯利亚和远东的移民。一战时,乌拉尔以东地区人口总共不过900万,其中约有800万人是俄罗斯人、乌克兰人和白俄罗斯人,土著少数民族只有100万人左右,近90%的地区荒无人烟。“西伯利亚”成了封闭、落后的代名词。

直到20世纪30年代,开发建设西伯利亚的步子才逐渐快起来。西伯利亚地区的工业是从开发其丰富的自然资源开始的,这里的石油和天然气储量和产量均为全俄第一。秋明油田是世界上产量最高的大油田之一;库兹巴斯的煤储量据考察在1亿吨左右,是俄罗斯最大的煤炭基地;这里还有蕴藏量可观的有色金属矿,如金、锡、铝等储量在俄罗斯占据首位;这里还是俄罗斯最大的金刚石产地。此外,西伯利亚的森林和水力资源是全球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围绕这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西伯利亚逐渐发展起石油加工、化工、钢铁、锡、铜、铝等冶炼和加工工业、木材加工、皮毛加工、造纸和电力;制造业有石油机械、采矿机械、水电站设备、重型机床,锅炉和电子通讯等,当然也有解决人们衣、食、住、行的纺织、食品、建筑和运输业。

说起运输业,不能不提到第二条西伯利亚大铁路,即贝加尔湖至阿穆尔干线。它全长3145公里,设计运输能力为3500万吨,1984年建成通车。这条铁路的建成缓解了第一条西伯利亚铁路的运输压力,加速了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的开发建设。

现在,西伯利亚已建成一批新兴工业中心和工业城市,如新西伯利亚、鄂木斯克、新库兹涅茨克、克拉斯诺亚尔斯克、伊尔库茨克、赤塔等。新西伯利亚还是俄罗斯著名的科学城,苏联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就设在该市,那里还有16所高等学校。城市人口占本区人口的70%以上;只有不到30%的人口从事农业、畜牧业和渔业,并且他们大多是土著少数民族。

西伯利亚的农业是由俄罗斯人带入的。16世纪前,这里并无种植业,土著少数民族基本上靠狩猎、捕鱼、放牧为生。16—17世纪大批俄罗斯移民迁来西伯利亚后,他们在南部地区拓荒种地。由于这里土地肥沃,南部地区生产的粮食很快就满足了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的需求。现在西伯利亚地区已成为俄罗斯重要的产粮基地。

西伯利亚是俄罗斯多民族、多文化特征的重要组成部分。300多年来,俄罗斯人向这一地区大批移民,根本改变了本地区的人口和民族结构。少数民族大都退居北部和南部山区。这里主要的少数民族按传统的经济类型可分为:西伯利亚南部从事农业和畜牧业的布里亚特人、阿尔泰人、哈卡斯人、图瓦人、鞑靼人等;居于北部地区从事捕鱼、狩猎和养鹿的汉特人、曼西人、涅涅茨人、埃文基人等;东北部的雅库特人大多从事牧羊与养兽业。居于北极圈沿海的楚科奇人、爱斯基摩人和阿留申人主要从事海上猎兽业。

西伯利亚南部各族,包括东北部的雅库特人,原来住毛毡帐篷,现在住俄式圆木房;牧民服装的基本样式为长衫和斜襟羊皮袄,布里亚特人过“苏哈尔班节”即射箭节,雅库特人过隆重的酸马奶节。

居住于鄂毕河沿岸的汉特人、曼西人、谢尔库普人以捕鱼和狩猎为生,汉特人和曼西人有崇拜熊的古老传统。秦加林中的开特人、埃文基人和曼西人以狩猎和养鹿为生,他们时常迁移,其住房为简易树皮或兽皮帐篷。涅涅茨人、楚科奇人和爱斯基摩人的住房是独具特色的锥形鹿皮圆庐。他们吃鹿肉,喝鹿奶,穿鹿皮衣,乘坐鹿拉雪橇或狗拉爬犁。

西伯利亚的少数民族基本上信奉萨满教,这是一种原始的多神教。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少数民族保留着独具特色的古老艺术,如楚科奇人的骨雕、涅涅茨人的色彩鲜明的毛皮贴画、汉特人的桦树皮雕和丰富多彩的歌舞。

第五章 罗曼诺夫王朝的传承和没落

19世纪二三十年代,资产阶级革命风暴席卷欧洲,许多国家纷纷走上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国家实力日渐增强。而此时的俄国仍旧是一个保守落后的封建专制国家,对内施行腐朽的沙皇专制统治和农奴制度,对外奉行穷兵黩武、侵略扩张。因此没有抓住加快发展资本主义的有利时机,在通往现代化的道路上远远落在了后面。到20世纪初叶,看似强大的俄罗斯已经跌落到了虚弱的谷底,成为帝国主义列强链条上最弱的一环。

第一节 克里米亚战争

从19世纪初到20世纪初的百年当中,俄国对外用兵的记录一直不停地延续着,它的发展几乎与战争始终连在一起。1828年4月,俄皇尼古拉一世亲率15万大军发动了对土耳其的战争。1830年,沙皇派遣11.5万人的军队镇压波兰人民的反俄民族起义。在攻陷华沙之后,又命令10万俄军常驻波兰,加强殖民统治。但这终归是徒劳的,只能激起受压迫者更强烈的反抗。1849年6月,沙皇派出20万大军血腥镇压了匈牙利革命。杰出的匈牙利爱国诗人裴多菲就牺牲在抗击俄国侵略者的战役中。他用自己的鲜血实现了“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的豪迈誓言。匈牙利革命的失败是1848年欧洲革命的尾声。通过镇压1848年欧洲革命,沙皇俄国的欧洲大陆霸主地位和反动堡垒形象得到了巩固。

1853年,俄国为在黑海沿岸获取更大的利益,以无理要求为借口悍然出兵土耳其,俄土战争就此爆发。战争初期,俄军的节节胜利引起了英、法等国的担忧。为了同俄国争夺黑海和巴尔干地区的控制权,英国、法国和奥地利等国于1854年对俄宣战,史称“克里米亚战争”。

当时的奥地利占领了摩尔达维亚和瓦拉几亚,把巴尔干半岛上的俄军隔开之后,交战双方就只有一个共同的边界,那就是后高加索地区的俄土边界。在军事技术装备方面,俄国远远落后于西欧诸国,而俄国当时的总兵力是70多万,盟国拥有100万军队。

战斗在几个战区同时展开。1854年9月14—18日,盟国舰队以强大的兵力支援和掩护一支远征部队在克里米亚半岛耶夫帕托里亚以南实施登陆。9月20日与防守在阿利马河地区的缅施科夫军遭遇,俄军惨遭失败,被迫向塞瓦斯托波尔退却。联军统帅部采取了迂回机动的方法,从南面抵近塞瓦斯托波尔城。1854年9月25日,塞瓦斯托波尔城内宣布戒严,由此开始了历时349天的塞瓦斯托波尔保卫战(1854—1855年)。联军指望以海陆两面的猛烈炮火摧毁要塞的陆上工事,尔后一举攻占塞瓦斯托波尔。但是,俄军海岸炮台的还击使联军围城火炮和舰只受到较大损失,缅施科夫也曾组织兵力进行反击,使战争处于胶着状态。

1854年,交战双方在奥地利的调停下开始进行停战谈判。俄国认为同盟国所提条件无法接受,和谈于1855年4月中断。1855年1月26日,撒丁王国参战,向克里米亚派去了一支1.5万人的军队。1855年,战事在所有战区持续未断,但克里米亚战区仍然是主要战区。在波罗的海交战的双方舰队均未取得实际成效。

在高加索战区,联军采取一系列积极行动,最后于9月8日对塞瓦斯托波尔发起总强攻,结果夺取了塞瓦斯托波尔防御配系中的关键阵地马拉霍夫岗。俄军统帅部决定放弃城市,撤到塞瓦斯托波尔港湾北岸,将弃置的舰船全部沉没。

此时的尼古拉一世早在3月便已去世,他的继承者亚历山大二世已经做好了谈判的准备。1855年底,双方在维也纳恢复谈判,俄国政府被迫作出让步。1856年3月30日在巴黎签订和约,俄国被迫接受了苛刻的条件。和约禁止俄国在黑海拥有舰队和海军基地,不准俄国在波罗的海的阿兰群岛上设防。俄国将比萨拉比亚南部割让给土耳其,并归还卡尔斯,承认由各强国对处在苏丹宗主权之下的摩尔达维亚、瓦拉几亚和塞尔维亚三公国实行集体保护。

巴黎和约标志着俄国在东南欧和近东地位的显著衰落,也标志着俄国的世界地位的下降。战争中,俄国军队在武器装备、训练水平、指挥能力等方面都明显落后于英法联军。由于缺少铁路,俄国调动军队和给养花费的时间要远远超过英法;而工业发展的滞后导致俄国海军只能以木帆船与英法军队的铁甲舰对抗。

第二节 解放农奴

俄罗斯在1853—1854年克里米亚战争中惨败,使得俄罗斯国内朝野对尼古拉一世的不满达到了顶峰。半个世纪前称霸欧洲的俄军遭此惨败,暴露出装备落后,后勤运输和供应能力低下、军事思想陈旧,指挥无方等严重问题。恰好在这一历史转折关头,尼古拉一世病逝了。亚历山大接手的是一个国力衰落、危机四伏的俄罗斯。

尼古拉一世去世后,37岁的亚历山大二世登上皇位。当时的俄国,农业人口占居民总数的90%,并且依然以落后的农奴制为基础,沿袭着传统的耕作方式。尽管农业技术改进和生产的合理化也已出现,但人数有限,不能形成规模。俄国的封建农奴制产生于15世纪末期,到18世纪已经达到鼎盛,种种弊端开始越来越多地显现出来,成为严重阻碍俄国发展的经济根源。到19世纪,农奴制的存在不仅制约着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而且日益成为阶级矛盾和社会危机孕育聚集的焦点。农奴的悲惨生活(油画)

俄国农奴制的主要特点是将广大农民以人身依附的形式束缚在土地上,从而丧失人身自由和各种基本权利,变成农奴主的附庸甚至私有财产。在农奴制下,农民用自己的农具在地主的土地上劳动,劳动收获悉数归地主所有。这是农奴制体制下地主剥削农民的最常见的形式。在这种制度下,农奴的劳动成果和收入基本上都被农奴主和国家剥削占有,因而缺乏劳动的积极性和使用先进技术的热情,致使俄国农业生产水平和粮食的单位产量长期停滞不前,并且远远落后于欧洲其他国家。由于农奴制是一种典型的自给自足式的封建经济形态,各农奴主庄园与外界的经济往来并不活跃,也制约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同时,农奴制度的长期作用还导致俄国社会各阶层分布的严重失衡。占全国人口比例绝大多数的农民却处在社会等级的最下层,忍受来自其他阶层的政治压迫和经济剥削。这种状况必然引发激烈的反抗和斗争,从而危及国家政权和社会的稳定,俄国国内不断爆发的农民起义就是最现实的证明。据统计,1826—1839年的农民起义平均每年达19次,1845—1854年平均为35次,1855—1857年平均为63次,1858—1860年平均为101次,而仅1861年一年就多达1176次。

亚历山大二世意识到,要改变俄罗斯陈旧的政治经济体制,势必要废除农奴制。于是在他登基一年后的加冕典礼上,他召集莫斯科的贵族们并发表了通告。他说,与其等待农奴自下而上地解放自己,不如主动地自上而下废除农奴制。他要求贵族们考虑此事。尽管政府让地主主动提出解放农奴问题经历了很大的困难,但是最终成功地获得了立陶宛三个省贵族的支持。1857年,农奴改革在立陶宛境内试行。农奴主们宣布解放农奴,让这些农奴成为独立的自由农民,此后农奴主和原来农奴的关系转变为地主和雇农的关系。接着,这项改革措施又开始逐渐在彼得堡等省份开始推行。

亚历山大二世推行的农奴制改革触动了俄罗斯广大地主贵族的利益,遭到了激烈反对。他们提出反对改革的论据是:这样会造成俄罗斯政局动荡,加剧克里米亚战争后的经济困难。此时俄罗斯的革命者大多已经流亡海外,革命者中也对俄罗斯未来的道路有不同主张。地主贵族们利用激进革命者的言论,放大改革造成的负面影响,来对抗改革措施。此外,这一时期俄罗斯国库空虚,整个国家依靠举债度日,由于经费紧张,甚至重新装备军队这样的头等要务都暂时被搁置下来。地主贵族们把这一切都归罪于农奴制改革。

面对重重阻力,亚历山大二世仍将改革推行到底。1861年2月19日,俄罗斯宣布了新的农民法令。3月5日,亚历山大二世正式宣布解放俄罗斯所有的农奴,从此农奴成为自由耕种的农民。尽管自由农一无所有,没有自己的土地,在经济关系上必须依附原来的地主老爷才能生存下去,但在政治上的意义却非同小可——农民们获得了平等的政治权利,成为自由人,可以自由迁徙,也就意味着可以通过新开垦的土地致富,从而在经济上也获得完全的独立。亚历山大二世宣布废除农奴制,是俄罗斯在质量上的社会进步。

美国史学家宣称农奴的解放是历史上最伟大的立法,这次改革直接影响了大约5200万农民和2000多万私有土地主的农奴的地位。农奴解放的道德价值,毫无疑问是非常巨大和不可估量的。

第三节 日俄战争

20世纪初期俄罗斯皇帝是尼古拉二世,尼古拉二世是亚历山大三世的长子,在他父亲于1894年去世后就成了俄国的独裁统治者。这位皇帝品格高尚、谦虚自律、忠诚爱国,可惜他生错了时代,很悲惨地成了罗曼诺夫王朝的最后一个沙皇。

尼古拉二世总体上继承了父亲亚历山大三世的政策,并将它继续推行下去,但他在国际关系问题上表现得非常不坚定,乖僻多变。

1899年,当尼古拉二世召集有26个国家的代表参加第一次海牙和平会议时,他在国际舞台上表现得似乎十分杰出。虽然帝国正受到财政紧张的困扰,特别是面临与奥匈帝国开展军备竞赛的困难,但这个主动的倡议和沙皇的和平观念相一致。这次会议通过了一部战争法,还在海牙成立了一个常设的国际仲裁和一个国际法院。更为重要的是,这次会议成为以后一系列关于裁军与和平国际会议的先例。

然而,尼古拉二世并非是一味追求和平的君王,他同自己的祖先一样有扩张的欲望。1903年10月3日的一项外交照会中,俄国驻远东的总督叶夫根尼·阿列克西耶夫王子要求日本天皇承认俄国在朝鲜北部的利益在北纬39度以北。东京方面礼貌而坚决地拒绝了这一要求:不承认俄国的利益。这一行为只是双方之间几次互相冒犯和挑衅的开始,包括日本人几次登陆朝鲜南部。最终,1904年2月6日,日本驻圣彼得堡大使关闭了使馆,断绝了与沙皇的外交关系,回到日本。

1904年2月8日,一艘日本轮船驶入中国旅顺港,在停泊的战列舰上观望的几千名俄国水兵的众目睽睽之下,将在此城市居住的日本公民带离。2月9日夜,3艘日本驱逐舰驶入旅顺港,用鱼雷击沉了俄国“太子”号、“雷特维赞”号战列舰和“帕拉达”号巡洋舰。在37年后,日本用同样的方法偷袭了珍珠港的美国战舰。

黎明时分,日本联合舰队在近海出现,并向俄军开火。对俄国水兵来说,这是一场屠杀,而对历史学家来说,这是20世纪第一场大屠杀。同时,一支日本分舰队进攻并击沉了俄国停泊在朝鲜仁川港的两艘巡洋舰。此后,三支驻扎在朝鲜光州的日本部队入侵满洲。虽然俄国士兵进行了顽强的抵抗,但大势已去,已是强弩之末,1905年1月1日,旅顺港失陷。

这场日俄战争最终以两场残酷的战斗宣告结束:一场是1905年2月20日至3月10日在旅顺要塞进行的陆战,另一场是在对马岛进行的海战。俄国沙皇在绝望中试图改变战争的结果,命令波罗的海舰队去帮助他的臣民。在罗日杰斯特文斯基司令的率领下,34艘战船经过数日海上航行到达远东。1905年5月27日,他们在对马岛遭到海军中将东乡的伏击。这场胜利是日军有史以来最重大的一次海上胜利,俄国战船有22艘被击沉,6艘被掳获,另有6艘逃离战场。对俄国人来说,这次海战宣告了他们的彻底失败。

俄国在对外战争中遭受了重大的失败,国内又爆发了一系列的革命动乱。无暇自顾的俄国只能停火,坐到了谈判桌前。9月5日,由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从中调解,双方于新罕布什尔州朴次茅斯签订了和平协约。协约规定,俄国承认朝鲜是日本独占的势力范围,俄国将包括中国旅顺和大连在内的辽东半岛租给权及由长春至旅顺的南满铁路的租让权转交给日本,以北纬50度为界,俄国将萨哈林岛南部和邻近岛屿割让给日本。从此,日本天皇的岛国成为世界舞台上一支巨大的力量。

从总体上看,这个条约在最大程度上维护了俄国的利益,对俄国人来说,这是一个令人满意的解决方案,但是,传统的欧陆强国俄罗斯却惨败在一个刚刚崛起的东方小国日本之手,这无疑将沙皇俄国的腐败和虚弱暴露无遗,也更加激起了俄国民众对政府的不满和进行革命的热情,从而加速了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的来临。

第六章 划时代的革命

19世纪后期和20世纪初期对俄国来说是一个危机时期。欧洲的工业革命使得俄国与西方的发展相差越来越大,虽然帝国的人口较任何一个欧洲发展国家都多,但大部分都是贫穷的农奴。1905年日俄战争的失败更导致民心对皇权丧失信心,俄国境内不断发生流血革命,而第一次世界大战则是摧垮帝国的最后一击。1917年3月,首都圣彼得堡市民举行了反饥饿游行,引发了“二月革命”。3月15日,沙皇尼古拉二世退位,传位给弟弟米哈伊尔大公,但是遭到他的拒绝,于是罗曼诺夫王朝灭亡,由临时政府所取代。

第一节 1905年革命

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俄国几乎同时建立了立宪民主党、社会革命党和社会民主党,这是社会不满日益加剧的征兆。这些党派不同于西方的党派,因为在俄国,州自治局一级以上是不进行选举的。三个党派都是宣传机构,由缺乏群众支持的领袖和追随各种思想流派的知识分子组成。各党派的成员,甚至立宪民主党人都受到警察的监视,以致大部分活动被迫转入地下。与此同时,1900年后俄国出现了民众骚动的征兆。农民侵占贵族的土地,甚至发动反对地主和税收官的地方性暴动。工厂的工人也有零星的罢工。但是,没有哪一个新党派同这些民众运动建立起密切的联系。

在克里米亚战争之后,人们普遍地感到,这个政府已向全世界暴露了它的无能。自由主义者认为,政府之所以行动迟缓、麻木、固执和缺乏效率,是因为它信奉秘密手段和拒绝批评或监督。这样,它既不能取得战争的胜利,也不能领导正在俄国开展的经济现代化。

1904年11月和12月,自由主义者受到法国革命运动的启发并开始组织“宴会”运动。这个运动以要求政治民主化并发表言辞激烈的演讲和决议著称。1904年11月,在圣彼得堡举行的地方自治组织代表大会上,自由主义者提出了要求举行共鸣代表大会和实现自由权的主张。其他的许多共同团体,特别是一些专业的组织,如医生和教师联盟,越来越频繁地提出了类似的政治要求。同时,其他公共团体也纷纷在全国建立,并表达了他们的政治呼声。

1905年1月的一个星期日,大约20万赤手空拳的男女老少,和平而恭敬地唱着“上帝保佑沙皇”的歌曲,聚集在沙皇的冬宫前面。但沙皇逃避了,官员们也惶惶不安,调来的军队残忍地用枪扫射示威群众。根据官方的估计,有130人被打死,几百人受伤。这一事件在俄国历史上被称为“血色的星期天”。“血色的星期天”事件,使赖以维持政府稳定的道德支柱崩溃了。工人们震惊之余,才明白沙皇不是他们的朋友。政治罢工的浪潮突然爆发了,社会民主党人(孟什维克多于布尔什维克)从地下或流放地给这些运动以革命的指导。工人代表会议或“苏维埃”在莫斯科和圣彼得堡宣告成立。在全国许多地区,农民也开始了自发的暴动,他们强占贵族的土地,烧毁庄园主的住宅,并以暴力对付他们的领主。社会民主党人自然力图掌握这次革命运动。自由派的立宪民主党人、教授、工程师、商人、律师以及成立于40年前的州自治局的领导人,也都力图夺取领导权,或者至少利用这次危机来束缚政府的手足。所有这些人都同意一个要求:在政府中应有更多的民意代表。

尼古拉二世及其政府的重大活动瘫痪了,并最终认识到罢工活动的巨大能量而不得不向人民屈服。1905年10月30日,沙皇签署了一份“十月诏书”。在这份诏书中,沙皇保证给予俄国人民公民自由,宣布杜马具有批准或者否定所提交法律的真正立法职能,并承诺在俄国进一步扩展新秩序。总之,“十月诏书”使罗曼诺夫王朝成为一个君主立宪制的国家。

沙皇和他的谋士们,打算用“十月宣言”来分化反对派。他们成功地实现了这个预谋。由于沙皇答应成立杜马,立宪民主党人认为今后自己可望通过议会方式去处理社会问题了。自由主义者此时害怕革命了。企业主看到总罢工中显示出来的劳工力量而忧心忡忡,地主则要求农民恢复秩序。但觉醒了的农民和工人仍未感到满意,农民依然要求较多的土地和交纳较少的税,工人则要求较短的工作日和能维持生计的工资。革命知识分子的几个派别继续在民众中进行鼓动,希望促进事态的发展,直到废除沙皇君主制,成立社会主义共和国,由他们自己当领导。他们还指出,“十月宣言”只不过是一个骗局,一旦革命的压力解除,沙皇就会拒绝兑现诺言。苏维埃运动此时仍继续高涨,地区性的罢工也在继续,还产生了喀琅施塔得的士兵和黑海舰队水兵的哗变。

运动发生分裂后,革命的力量大大受损。12月中旬,政府逮捕了圣彼得堡苏维埃的许多成员。苏维埃的革命呼吁只是在莫斯科得到了积极响应,那里的工人还有其他一些激进分子与警察、士兵,包括一个近卫军团进行了激烈的斗争。战斗从1905年12月22日一直持续到1906年1月1日。

俄国的1905年革命在血腥的战斗中结束了,那年冬天,惩罚性的远征军和临时的军事法庭在很多叛乱的地区使秩序得到了恢复。1905年革命最显著的成果,是俄国像其他欧洲国家一样,至少外表上成为一个代议制的国家,沙皇许诺的杜马召开了。从1906年到1916年的十年间,俄国至少表面上是一个半立宪的君主国。

但是,人们很快就看出尼古拉二世并不打算做更多的让步。早在1906年他就宣布,杜马将没有外交、预算和政府人事权力,这样新杜马在诞生前就被解除了武装。直到1917年,他对君主立宪政体都是完全持否定的态度。归结到一点,沙皇专制绝不允许民众获得任何真正参与政府的权利。在民众内部,极左和极右翼同样不接受自由立宪主义。右翼,十足的君主专制和东正教的顽固支持者组织了“黑百人团”,恐吓农民并怂恿他们联合抵制杜马;左翼,社会革命党和社会民主党中的布尔什维克和孟什维克两派,在1906年都同样拒绝承认杜马,敦促工人联合抵制它,并拒绝派出任何候选人参加选举。

短命的第一届杜马,是在1906年通过间接的和不平等的选举产生的。在选举中,工人和农民作为单独的等级进行投票,他们的代表比地主的代表少得多。由于社会主义者的候选人空缺,工人和农民只得投票选举各式各样的人物,其中包括自由立宪民主党人,结果自由立宪民主党获得了压倒性多数。杜马召开时,立宪民主党人发现,他们自己还得为立宪政府这个原则本身而斗争。他们要求真正的男子普选权和内阁大臣对议会多数派负责,但沙皇的回答却是几个月后解散杜马。

第二届杜马是在1907年选举产生的。政府企图通过查禁政党集会和报纸来控制选举,但因社会革命党和孟什维克同意参加选举,这届杜马约有83个社会主义者当选。那些一见革命左派就色变的立宪民主党人,认定立宪的进展必须是逐步的,表示愿意同政府合作。但是,政府却谴责和逮捕了大约50名社会主义者,其罪名是从事破坏和叛乱,同时解散了杜马。第三届杜马的选举是在选举法改革之后进行的。改革后的选举法,增加了低产阶级的代表,从而保证了保守派在杜马中的多数地位。从1907—1912年,第三届杜马召开了几次会议。1912—1916年的第四届杜马情况与上一届相似。代表们追随政府的旨意,只致力于处理具体问题,埋头于事务工作,回避了最高权力的根本问题,在沙皇帝国的议会制度下苟延残喘。

第二节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俄国

1914年6月28日,裴迪南被塞尔维亚爱国青年暗杀,奥匈帝国给了塞尔维亚最后的通牒,俄国政府决定站在塞尔维亚这边。而此时的联盟运作几乎是一个自发的过程,德国支持奥匈帝国,法国支持俄国。7月28日,奥匈帝国对塞尔维亚宣战;8月1日,德国对俄国宣战;8月3日,德国又对法国宣战;8月4日,德国进攻比利时,英国站在了俄国和法国这边。第一次世界大战轰轰烈烈地上演了。

在一战中,俄国的表现并不怎么样。战争爆发后,俄军向普鲁士进攻,这一军事行动在最危急的关头拯救了法国。但是,俄国军队却在坦能堡和马祖里湖战役中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这次进攻,包括1915年米哈伊尔·阿列克谢耶夫将军在波兰传奇般的撤退、在加里西亚不停的进攻和反攻、在漫长和瞬息万变的东方前线其他许多地区的激烈战斗使得俄国遭受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很快,俄国军队就将他们的武器和弹药消耗殆尽。在1915年的一段时期内,25%的俄国军队在没有装备的情况下被送往前线,并被命令尽可能地去捡那些阵亡士兵留下的武器。虽然后来的武器供应状况有所好转,但俄国军队仍在火炮和其他武器方面与德国和奥匈帝国的军队存在巨大的差距。战时俄国军队中的妇女营

战争刚一开始德国就控制了波罗的海,1914年秋季土耳其又加入同盟国一方,通往黑海的通道也被切断了,因此,与其说是三国同盟,倒不如说是俄国在孤军奋战,协约国并没有帮上什么忙。为了打破这种僵局,协约国在1915年发动了加利波里战役,结果却遭到了失败。保加利亚于1915年10月加入同盟国帮助塞尔维亚。

俄国的最后一次大进攻,是在它的最能干的指挥官阿列克赛·勃鲁西洛夫的领导下,于1916年6月4日发动的。对意大利转向协约国方面感到愤怒的奥军,在一次奇袭中,猛攻特兰提诺的意军,使他们退到伦巴第平原。面临灾难的意大利国王,打电报恳求沙皇来拯救他的政权。尼古拉二世下令对奥匈军队发动东部战役。

勃鲁西洛夫没有提出警告,就沿着200英里战线出击。他不用大炮弹幕射击准备,完全用奇袭来打击敌人。俄国兵力共计51万人,包括40个步兵师、10个骑兵师和1700门大炮。这个实力大体上和敌人的实力相等,但当俄军向他们重要的目标——科韦耳和伦贝格(利沃夫)铁路中心、加利西亚的工业首府——猛冲时,奥地利的防御崩溃了,被出其不意的突击打晕了的奥匈第四集团军和第七集团军溃散奔逃了。

勃鲁西洛夫的胜利使他总司令部的首脑们感到惊讶。没有一个人对他的进攻抱有信心,也没有准备为他提供后备军或物资。当他们的进攻在6月底势头稍低时,疲乏的俄军已经俘获了20万以上的俘虏,他们的前进部队已经望见喀尔巴阡山的山口。如果能得到人力和补给的增援,勃鲁西洛夫很可能使崩溃中的二元君主国即刻垮台的。

虽然兴登堡极度需要他在凡尔登和索姆的所有后备军,他迅速抽调15个师来防止奥地利的垮台。俄国总司令部也给勃鲁西洛夫送去为时过迟的支援,但这些支援是用马拉货车在满布车辙的泥路上费力地慢慢运来的,而德国人则沿着高效率的铁路向东疾驰。

到7月中,奥德联军已把战线稳定下来,对俄国的薄弱据点的反复反攻已夺回了许多小块土地,尤其在卢茨克周围。尽管缺乏充分的后备军和军火,勃鲁西洛夫不但固守从奥军手中夺来的60英里土地的大部分,而且反复进攻。战斗直到9月的第二周才结束,那时奥军和德军的死伤已逾25万人,被俘者人数相仿。俄国人则付出了100万人的惊人代价。俄国农民总是没有武器或弹药,有时他们只能用刺刀缚在一根棍棒上冲锋,并且缺乏最普通的工具,甚至不得不赤手去折断有刺铁丝网。

沙皇的军事政策不是屠杀便是停滞不进。随着冬天到来,开小差的士兵在100万人以上。士气十分低落,开小差的士兵公然住在家里,不受当局的干涉。腐败和低效率沾染到社会的各部分,军队的承包商收了钱只供应补给的一部分,而且常常是质量差的。

俄国十月革命爆发后,1917年12月与德国达成停战协议,并在第二年同德国及其在“一战”时的盟国签订了《布列斯特和约》。该和约是一个条件十分苛刻的掠夺性条约,使苏俄丧失了近10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但它的签订使苏维埃国家摆脱了战争,巩固了政权,粉碎了协约国企图利用德国之手扼杀苏俄的阴谋。这也就意味着俄国退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三节 二月革命

在一战期间,俄国同所有的交战国一样,食品奇缺。沙皇政府由于其无能和贪污腐化,不能实行诸如限制最高价格和定量供应等控制措施,而这些措施是各国战时普遍施行的。至1917年2月这个严寒冬天,俄国社会内部的各种矛盾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并表现得特别激化、尖锐和集中,一场反对沙皇专制统治制度的革命风暴已酝酿成熟。

此时,彼得堡城内食粮不足,准备实行配给制,尚未施行消息外传,民众抢购面包,从而引起几天的骚动。一般市民,尤其工人阶级,因为通货膨胀生活异常艰难。结果,俄国首都彼得堡的工人率先发动罢工,展开革命的序幕。3月3日,彼得堡的大型工厂普提洛夫工厂工人宣布罢工。罢工工人被解雇,又引致其他工厂的罢工。由于有些示威者要求增加面包供应,部分该厂的工人找到了继续罢工的理由。虽然示威者偶尔与政府军队有冲突,但首日没有人死伤。在往后几天,罢工工人云集在彼得堡,局势渐趋紧张。

3月8日,示威者为庆祝国际妇女节而举办一连串聚会与集会,并渐渐把活动政治化。参与者首次使用在俄国较为敏感的口号,例如“反对战争!”与“结束专政!”等。二月革命终于爆发。这次,警民冲突,引致双方互有死伤。示威者准备好武器,抢掠警方的总部。3月10日,沙皇下令政府派出一大队士兵到该城市清场。士兵最初拥护政府,杀害了不少示威者,但后来越来越多的士兵倒戈相向,支持起义,令起义浪潮更趋激烈。这个时候,沙皇深感不安,于是解散了杜马,并下令选出一个临时委员会。

得悉彼得堡的示威,沙皇决定乘火车到彼得堡维持大局,以期改善情况。然而,他返国的真正原因是他包括独子阿列克谢皇储的子女染上麻疹,故此他要返回彼得堡附近的沙皇别墅陪伴他们。不过,当他到达目的地之时,迎接他的将领都异口同声劝他退位。3月15日,沙皇宣布与他的儿子退位,并提名其弟米哈伊尔·亚历山德罗维奇·罗曼诺夫大公继承皇位。但是,由于彼得堡内的所有军队站在示威者的一方,大公在3月17日拒绝皇位,俄罗斯帝国就此灭亡。

二月革命是一场由资产阶级与彼得堡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联合力量共同发起的反封建专制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革命,它推翻了俄国的君主专制制度。革命以后,俄国出现了历史上罕见的双重政权:一个是工人和士兵代表苏维埃,是工人和士兵在起义中建立的掌握着武装的起义领导机关;另一个是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它得到当时苏维埃领导权的孟什维克和社会革命党的支持,是实际上的政权机构。

孟什维克和社会革命党的支持下的临时政府先由李沃夫王公担任总理,后由克伦斯基接任。它成功举办立宪会议的选举,给了民众一定的民主权利,但在两个问题上却犯了致命错误:一是使俄国摆脱战争,实现和平;二是解决农民对土地的渴求,实现经济重振。在这两个问题上,临时政府几乎什么事也没有做,反而继续执行沙皇政府原有的国内政策,不仅继续参加帝国主义战争,而且拒绝给民众以和平、面包和自由。临时政府受到原支持沙皇的保皇党和支持列宁、托洛茨基的共产党的两面攻击,政府对两种反对势力均采取严厉镇压政策。

沙皇制度被推翻,开辟了俄国革命的新时期,但是两个政权的并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