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14 12:13:20

点击下载

作者:朱耀华,郝小芳

出版社: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试读:

内容简介

本书以高校大学生网络群体为主要研究对象,全书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以指导加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为目标,重点从理论、方法、实践三层面探索和论述了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在理论研究层面探讨了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概念、科学内涵和本质特征,阐述了网络及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及其与现实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探讨了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及发展规律。在方法论研究层面探究了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论基础,阐述了主题性教育、教育方法、环境构建、资源开发为主体的方法论体系。在实践操作层面,针对网络热点、难点问题,研究了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体系,探讨了网络思想政治的网站建设、队伍建设、舆论掌控、网络政治参与、网络游戏成瘾等专题。

本书是周口师范学院政法系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作为河南省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项目的相关成果,可作为学生工作一线的辅导员、班主任及广大学生干部及兼职学生工作者的参考书。

作者简介

朱耀华,男,1975年10月生,河南项城人,研究生学历,法学硕士,高校讲师,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教学与研究。先后就读于商丘师范学院、河南教育学院、西安理工大学,现任教于周口师范学院政法系。在《教育探索》、《学术交流》、《新闻知识》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主持河南省科技厅软科学研究项目《群育思想在高校德育中的运用研究》、河南省政府决策研究招标课题《河南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的成本收益分析》、河南省社科联调研项目《当代高校学生意识形态教育研究》等课题多项,获河南省社科联一等奖1项,周口市社科联社会科学奖一等奖2项。

郝小芳,女,1983年4月生,河南商水人,周口师范学院新闻系教师,研究生学历,法学硕士,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理论、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教学与研究。在《新闻知识》、《人民论坛》等刊物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主持研究河南省社科联调研项目《网络非主流文化视域下青少年价值观的建构》、周口市社科联课题《提高大学生媒介素养策略研究》等课题多项。序

思想政治教育一向是我党带领广大劳动人民不断取得革命胜利和国家建设成就的法宝。二十一世纪是全球信息化社会进入高速发展的时期,计算机技术的迅速普及应用使得人们的工作生活越来越离不开网络,网络为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的平台。在这一历史背景下,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必须快速适应这种新的变化,在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和经验基础上,不断研究并完善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及发展模式。而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在本质上同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一致的,都是改变那些不适应社会发展趋势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念,使人们树立适应社会发展的正确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念。因此,我们应该积极利用网络平台,让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真正成为我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保障,真正为实现社会主义民生做出应有的历史贡献。

基于以上思考,本书将以高校中的大学生网络群体为主要切入点,以网络技术的革新为立论基点,以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环节为主线,深入探讨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施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发展趋势以及发展的路径,以期为增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尽微薄之力。

是为序。作者2013年3月

导论

网络自1994年全面接入我国,思想政治教育与网络的关系就一直是学界关注的话题。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应网络需要而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形态。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在长期的实践中取得了大量研究成果,但由于经验总结更多于升华提炼的理论成果,造成理论指导滞后于现实问题的发展,基本理论研究迫在眉睫。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在迅速发展的网络技术和环境中,已经面临诸多艰巨的现实问题,迫切需要更为系统的理论指导来解决。运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调查研究等方法研究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问题,在理论研究和实践层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价值

(一)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理论价值

深入研究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理论问题,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和拓宽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研究领域及学科建设都有较大的促进作用。(1)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影响的理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就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影响有诸多论述,他们认为革命性技术的采用,与全新的社会形态的生成是同步的。互联网作为人类科技成果的出现,网络技术的日新月异,势必对社会的发展产生着重大影响,给人类的思想行为、生活方式带来重大变革。对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理论的研究,是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影响理论的深入思考和发展。(2)拓展了思想政治教育学在网络时代的研究视域和理论体系。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理论的研究应具有时代性、科学性、系统性的特点,网络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面临着传统理论的创新思考和新兴理论的有效运用问题。对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理论的研究,将把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个性化、生活化、制度化等发展趋势揭示得更为清晰,这更体现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对社会人群的关注视野应更宽泛和深入,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在网络时代的研究视域得到很大拓展。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研究伴随网络的发展,不断地实现从经验感性到科学理论的飞跃。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文化的兴起,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经验的积累,都不断推动和迫切呼唤着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更加系统化、科学化。站在系统的理论化视角研究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成为当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创新举措和发展趋势。在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上,将大量借鉴信息学、传播学、社会学、文化学等学科中的创新理论,并着重研究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实践研究的交叉性和复合性,丰富并拓展思想政治教育学理论体系的研究内容。(3)顺应了思想政治教育学学科建设的现代发展步伐。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经过近30年的发展,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现时代要深化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必须重视人的非智力因素的开发,大力建设思想政治教育新的分支学科。在《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一书中,就明确提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是与思想政治教育直接有关的非智力因素及其分支学科的内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一直围绕着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基本矛盾开展,即为着解决现代社会对人们思想品德发展的要求同人们实际的思想品德水准这一特殊矛盾,确立起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主体内容”。网络社会的发展,并没改变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矛盾,但却比以往任何时候或其他领域更迫切需要进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分支学科的建立。(二)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实践价值

关于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理论问题的研究,对于指导实践活动尤其是提高其针对性和实效性具有较强的推动作用。(1)体现和顺应了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发展趋势。现代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迅速发展,特别是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社会发展呈现明显的指向和特征。这些指向与特征,决定和影响着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趋势。张耀灿、郑永廷等著《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一书,指出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趋势表现为特色化、现代化、社会化、规范化、国际化。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研究,深刻地剖析网络、网络文化、网络社会及其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和特点,这对全面深刻地认识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社会定位,更新思想政治教育观念、体制、内容、手段等都有重要意义,体现和顺应了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发展趋势。(2)创新理论来指导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迄今为止,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取得了比较丰硕的成果,但其中工作经验的总结多于升华提炼后的理论,这就容易造成理论对实践指导的滞后和无效,理论的实践价值大打折扣。科学理论之所以能够指导实践,在于它正确反映了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而人们的实践活动又必须遵循规律。理论通过对大量实践经验的概括,提供了关于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所以反过来又能指导人们的实践达到预期目的。理论对客观规律的反映愈是深刻,它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就愈大。基于系统的理论化视角进行的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将在基本理论的研究上取得较大突破,并不断创新理论来指导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践。(3)增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增强实效性是当前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践面临的难题,但也是顺利开展教育活动必须解决的现实课题。拙作直面了目前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低实效性”的“瓶颈”,正视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问题,研究的应用目标始终围绕提高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和创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路径展开。运用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理论成果,为实践活动提供系统而科学的理论指导,所探讨出的举措必然更具可操作性。

二、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现状

自我国接入互联网以来,有关网络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的研究成果就层出不穷,而支撑此类研究的相关成果资料也比较丰富,概括起来表现在三方面。一是国内外关于信息社会、信息哲学、网络文化学的成果,广泛研究了信息网络技术、网络社会、网络文化的基本特征和对社会生活的影响,为从宏观上把握网络社会及文化的特征和规律提供了丰富的理论资料。二是国内外关于网络教育、人的网络心理行为、网络传播的研究,对我们从微观上把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载体、主体、对象的特性和规律,把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模式和引导方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三是国内关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成果,探讨了全球网络化浪潮对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着重研究了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的问题,并对推动这项工作的深入开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目前较为系统和深入地研究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理论的成果却不多见。社会形势发展的需要,理论研究的需要和实践工作的需要,都迫切呼唤着对更为系统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理论进行提炼。网络社会的形成和网络文化的蓬勃发展提供了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的时代背景;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大量理论研究成果提供了适应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的学术研讨氛围和基本成果储备;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在实践方面的经验总结,提供了提高实践活动实效性的实证材料。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理论要点的研究概况如下:(1)对网络社会的相关研究。立足于网络社会观研究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对网络社会的形成、本质和发展有详尽了解。当前关于网络文明的物质和精神层面的相关研究成果颇为丰富,为充分全面地认识了解网络社会提供了丰富的理论资料。一是关于网络技术的文献研究,充分证明了科学技术的变革所带来的工作生活的新环境,已成为研究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物质基础和技术平台。较具代表性的著作有钟义信所著《信息科学原理》。二是关于网络社会的文献研究,说明虚拟与现实交融的新型交往方式,已成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物理空间和社会环境。较具代表性的著作有曼纽尔·卡斯特的《网络社会的崛起》,阿尔温·托夫勒的《第三次浪潮》,郭玉锦的《网络社会学》,尼葛洛庞帝的《数字化生存》,埃瑟·戴森的《2.0版数字化时代的生活设计》等等。三是关于网络文化的文献研究,说明网络中人们思想、行为特点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成就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目标和价值。较具代表性的著作有鲍宗豪的《网络与当代社会文化》,常晋芳的《网络哲学引论》,苏振芳的《网络文化研究:互联网与青年社会化》等等。(2)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概念的研究。关于认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概念的发展历程的研究成果随着对网络认识的深入而不断丰富。自2000年开始至今,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始终伴随着网络新生事物的发展而不断深入,此间以大量应用性研究文章成果为主。明确提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概念始于2000年2月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2期刘梅的文章《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方式——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建设》,提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根据传播学和思想宣传的理论,利用计算机网络所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曾令辉等2002年著《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概论》是从网络工具性角度,较早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进行系统分析的著述。韦吉锋2005年著《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是力图揭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论述。胡树祥2005年著《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也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问题进行了较为详尽的论述。宋元林发表在《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8年第7期的论文《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现状及其有效运用》开始深入思考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2009年张再兴等著《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系统而深入地分析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在网络社会面临的诸多难题和解决方法。2010年徐建军所著《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方法》,已经扩展到开始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问题进行探讨。(3)关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和知识借鉴的研究。关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和知识借鉴的研究成果,充分表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多学科整合研究的特点。曾令辉等在2002年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概论》中就较早提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理论、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可借鉴的相关学科知识是心理学、人际交往和人际关系理论、传播学、教育学、现代信息技术学等。薄明华,曾长秋2007年提出,“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论基础,也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论基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理论、人的本质理论、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及现代虚拟社会理论,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论依据。网络哲学、网络心理学、网络经济学、网络教育学、网络社会学、网络伦理学、网络政治学、网络文化学等新兴学科,可以作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论借鉴”。李高海著《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提出,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原则确立的理论依据是马克思主义的相关理论、传播学的议程设置理论、“把关人”理论与系统科学的理论。(4)与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构成要素相关的系统理论化研究。以往对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理论化的研究成果不多,更多是分散的经验性研究,但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各大构成要素相关的理论化研究成果稍多,这对系统研究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也有较强的借鉴作用。迄今为止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内容包括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构成要素的研究、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原则的研究、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和规律的研究。如胡树祥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李高海的《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韦吉锋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曾令辉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概论》、檀江林的《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等。2009年,张再兴等著《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明确提出,“只有以适应网络环境、建设网络环境的规律性研究为指导,一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活动才能得到科学的发展”。曾长秋、薄明华合著的《网络德育学》强调了教育主体在网络空间去中心化、交互性活动方式等特点。这些著作对认识和了解网络、网络文化、网络社会、网络空间的各种交往活动、网民的思想行为特点等问题中的规律性都有极大地帮助,对系统研究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理论也必将产生积极作用。(5)关于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研究。关于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研究成果非常丰富,这对突破网络工具性认识而从网络社会观角度入手研究教育方法论做好了铺垫。曾令辉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概论》中提出了交互沟通、主动服务、积极引导等方法。杨立英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论》中提出了堵、防、建、疏、变的基本方法和利用BBS、E-mail、QICQ等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方式。周志强在《对构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学体系的思考》一文中指出,“在方法和艺术上,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既要运用传统的理论交流教育、榜样教育、形象教育、心理咨询等教育方法,更要探索网络互动交流、网上引导、网络群体教育、网民自我教育、网络内外教育统一的方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艺术既包括传统的文化教育艺术,又需要探索运用新技术手段,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艺术”。另外,在网络空间构建“红色网站”法,发表“主流博客”法、强化“把关人声音”等方法,都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立足于网络社会观视角的研究有很强的借鉴作用。

三、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思路

本书从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产生发展历程论述起始,诠释其涵义和基本特征;再对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和理论借鉴的状况进行详述,从而为后续对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基本要素的剖析奠定良好基础。在研究过程中,关注对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理论系统地提炼和升华,始终关注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实效性的取得。(1)研究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和内涵。对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和理论研究的全面回顾,并结合其发展现状,厘清其未来的发展要点;在此基础上,对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涵义和特性进行揭示,充分地认识到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不是基于网络工具性的思想政治教育,而是网络环境下全新的思想政治教育新形态。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性和时代性,决定了其利用网络传播并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重大时代使命。(2)系统探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和知识借鉴。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进行梳理,从而也就更加准确地掌握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思想。由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与多学科研究的整合,因此对于传播学、社会学、文化学等知识的借鉴显得也十分重要。(3)研究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理论问题。依据网络媒体及技术发展的特点、网络文化的独有特性和内容、网络社会的特殊体制和运作模式等理论,研究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媒介、过程、环境和方法等。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科学技术发展对思想政治教育提出的新课题,网络媒介是人类社会的新媒体,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形成初因就是因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变化。从广义上讲,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是教育者与教育对象进行教育活动互动,并进而开展教育管理和机制创新,实现教育目标的过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研究将依据网络文化对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各环节和要素的影响,厘清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矛盾,对网络环境中的教育者、受教育者及其互动关系和模式进行较为详细的剖析,对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及方法等进行论述。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社会的崛起被人们清醒地察觉,网络对人类生活方式的深刻影响已日益明显,在此基础上,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变化显而易见,对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分析应是对网络社会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投影的全景描述。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实现、效果的好坏,都离不开科学方法论的指导,离不开方法的正确运用。网络时代人们的思想活动特点和思想道德实际都有较大的变化,要提高教育活动的实效性,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研究必须创新。第一章网络与大学生网络生活有人说,19世纪时铁路时代,20世纪是高速公路时代,而21世纪是网络高速公路时代。也有人说,互联网是人类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创举。还有人说,谁掌握了信息,控制了网络,谁就拥有了整个世界。这些名人的名言,充分表明了网络的重要性。为了获取思想政治教育的制高点和主动权,我们应当正确认识网络的本质和功能,坚持不懈地推进思想政治教育与网络的结合,大力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和现实思想政治教育。一、网络的产生与发展(一)网络的产生

网络(Internet)起源于1969年,当时美国国防部为了能在爆发核战争时保障军队内部的通信联络,由其下属的高级研究计划署(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s Agency, ARPA)建立了一个由4台计算机互联而成的试验性的分组交换网络ARPAnet。其目的是使美国军方分布广泛、各自独立的计算机之间能够数据共享、信息互通,并在各种复杂条件下,保证数据通信的稳定和可靠。1976年,ARPAnet上的节点计算机已发展到57个,联网用户2000多人。1979年,ARPA成立了一个非正式的委员会ICCB(Internet Control and Configuration Board),网际控制与配置委员会),以协调和指导网际互联协议和体系结构设计。新的网络协议定名为TCP/I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Internet Protocol)。这时Internet一词才正式出现。1982年,美国国防部通过命令方式要求所有接入ARPAnet的网络必须采用IP协议(即Internet协议)互联。ARPAnet网络和TCP/IP技术的成功,使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 NSF)认识到网络将成为科学研究的重要手段。1986年,NSF出资在全美建立了一个称为NSFnet的高速信息网络,并取代了ARPAnet成为Internet的主干网。NSFnet同样采用TCP/IP协议,并且向全社会开放,使Internet进入了以资源共享为中心的实用服务阶段。从此,Internet开始迅速发展,很快走向了整个世界。虽然网络出现的时间并不长,但Internet以其灵活的入网方式、丰富的信息资源、低廉的费用、种类繁多的信息服务方式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用户。特别是随着万维网WWW和浏览器的出现和应用,使网络上有了一个令人耳目一新的平台:人们在网络上所看到的内容不仅只是文字,而且有了图片、声音和动画,甚至有了电影。网络演变成了一个文字、图片、声音、动画、影片等多媒体交相辉映的新世界。在知识经济初见端倪,网络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网上冲浪已经成为了一种社会时尚,浏览互动成为一种新兴的文化传播方式,互联共享成为信息资源增值的有效手段。网络正以其前所未有的速度走向全球。

我国从1994年4月获准接入互联网,截止2007年6月,上网计算机约为6710万台,上网用户约为1.62亿人,仅次于美国2.11亿的网民规模,位居世界第二,网站数为l 311 600个,国际出口带宽数为312 346M,形成了规模庞大的网络体系。在上网人员中,高校是主体。在大学校园,网络直接服务于教学、科研、学科建设以及管理、服务等各个方面,上网已经成为高校师生学习、工作和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1994年7月初,由清华大学等六所高校建设的“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试验网开通,连接北京、上海、广州、南京、西安等五所城市,并通过NCFC的国际出口与Internet互联,成为运行TCMP协议的计算机互联网络。这是由国家开始投资建设的全国第一个国家范围的计算机网络。1994年8月,由国家计委投资,国家教委主持的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D正式立项。该项目的目标是利用先进实用的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实现校园间的计算机联网和信息资源共享,并与国际学术计算机网络互联,建立功能齐全的网络管理系统。1998年5月,中国第一所网校在湖南大学诞生,1998年10月,教育部在石家庄召开全国多媒体教学网络系统应用现场会,原国家教委制定了《中国教育信息化“九五”规划和20年发展纲要(草案)》。1999年8月,在全国高等学校招生工作中,六个省、市的二百余所高校使用“全国高校招生系统”在CERNET上进行第一次网络招生获得成功。2001年11月22日,共青团中央、教育部、文化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全国青联、全国学联、全国少工委、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向社会正式推出《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全国亿万青少年从此有了自己的网络行为道德规范。在我国,高等院校是全社会信息化程度最高的场所,大学生是与互联网接触最紧密的一类特殊群体。近几年,随着网络技术在高等教育中广泛应用,互联网在大学校园中得到迅速普及,上网已经成为大学生的一种生活和学习时尚。(二)网络的基本特征

1.虚拟性

网络的存在状态是非现实的,它以知识、信息、声音、图像、文字等作为自己的存在形式。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将创造一个越来越逼真的现实环境、越来越完整的虚拟空间。每个网络用户都是这个虚拟世界中的一员,通过无形的网络进行相互联系和沟通。在这种交往中,人的性别、年龄、相貌、身份、职业等通常备受关注的特征被掩盖,剩下的只是符号的交往。这便形成了网络世界中“虚拟”的人际关系。虚拟商店、虚拟医院、虚拟学校、虚拟社区等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在网络上还可以交友、购物、学习、玩游戏、旅游观光等,从事现实生活中存在的或虚拟出来的各种活动。虚拟的网络环境为人类的生活、学习、工作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2.交互性

传统媒体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信息传播的单向性。信息是由信息的发布者单方面制作并提供的,不能够根据受众的兴趣和要求来提供,受众只能被动的接收。同时,发布者也不能立即从受众那里得到宝贵的反馈信息。而网络与传统媒体的单向传播方式不同,它将传统媒体的单向传播方式改变为双向传播,这种交互性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使得个体真正体会到自由沟通的平等地位。人们不仅可以在浏览页面时根据自己的要求选择信息来读,主动获取信息,而且可以成为信息的发布者、创造者或反馈人,自由参与网上的交流活动。信息发布者也可以直接从受众的每一次选择中得到信息反馈,增强了信息发布者的针对性和灵活性,有利于提高效率,真正实现信息互通。

3.开放性

长期以来,人们的信息交流不可避免地要受到居住的地域、自身的经济状况和身体条件的种种束缚。然而,网络的发展改变了这种现象。今天的网络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开放系统,它不独属于任何国家、任何民族和任何组织,几乎没有国家和民族界限,任何一个网点引起的涟漪都有可能迅速波及全球各地,辐射到各个角落,其影响力、渗透力是绝不可小觑的。网络不受时间、空间、国度、意识形态限制的开放性,使人们可以自由交往,整个世界不过是一个地球村落。所有网民都可以自由进入其中,“各取所需”,通过网络迅速了解到全球范围的最新消息。从某种意义上,超地域、无障碍交流使得网络既是信息的宝库,又是信息的垃圾场,各种各样的信息几乎毫无阻拦地进入个人电脑。不同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和生活方式在这里发生冲撞与整合。

4.即时性

网络通过比特(BIT)的传输,使得相隔几千里远的两地间信息传播成了瞬间之事,打破了地域的界限。个人在其主机键盘上敲击字符,瞬间就能通过网络传递到世界各地,为他人所接收。因此,通过网络传播信息要比传统方式快得多。用户只需轻点鼠标即可在网上任意链接自己感兴趣的网站,数秒之内便浏览到所需网页,及时了解国内外新闻、世界科技动态等内容。信息传播的快捷、高速,即使万里之外的朋友也可以随时“当面”讨论问题、交流思想、交换信息。这样能极大地刺激人们的创新意识,强化和优化人的智力和心力,大大提高人类信息资源的利用率。

5.丰富性

网络有别于传统媒体,如报纸、广播、电视,它不受版面和播出时段的限制,其信息容量巨大,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军事、体育,卫生等诸多方面,应有尽有。人们坐在网前便可“周游世界”, “进入”图书馆查找资料、搜集信息、阅读报刊。同时,网络交互式的传播方式和传播主体的平等性,使网络空间高度开放,实现了人类梦寐以求的资源共享,使不同形态的文化实现了前所未有的频繁交流,不同的声音都可以在网络世界中表达,代表不同思想观念的文化形态都能够在网络中生存。随着网上信息共享程度的增加,网上信息的内容将更加丰富。(三)网络的基本功能

目前,利用网络信息技术构建的、以计算机为基础的国际信息互联网络统,主要具有以下功能:

1.网上浏览(WWW)

WWW是World Wide Web万维网的缩写。简单地说,WWW是一个以Internet为基础的计算机网络,它允许用户在一台计算机上通过Internet存取另一台计算机上的信息。从技术的角度上说,万维信息网是Internet上那些持WWW协议和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Hyper Text Transport Protocol)的客户机与服务器的集合,透过它可以存取世界各地的超媒体文件,内容包括文字、图形、声音、动画、资料库以及各式各样的软件。全世界目前大约有数万个Web站点,每个Web站点都可以通过超级链(Hyper Link)与其它Web站点连接。所以,用户可以在一台计算机上通过Internet浏览世界各地的Web站点发布的信息。

2.电子邮件(E-mail)

电子邮件是Intemet最主要的功能之一,也是使用率最高的一种功能。它以数字的方式,而不是纸张或实物方式来发送信件。Internet电子邮件系统是一个采用SMTP(简单邮件传输协议)邮件服务器发送邮件并采用POP(Post Office Protocol)服务器接收邮件的系统。它的任务是将待发送的邮件转移到一个POP服务器上,该服务器将信息存储并转发给接收者。目前,电子邮件已经成为人们在网络上所展开的一种次数最多、频率最高的行动方式,成为网络上的一种最基本的行动工具和最重要的行动资源。一项研究报告宣称,全球每天平均电子邮件数量在2005年已达到3500亿件。

3.网络论坛(BBS)

BBS是(Bulletin Board System)的缩写,即电子公告板。指在计算机网络上设立一个或多个电子论坛,一般以匿名的方式向公众提供远程访问,使得公众以电子信息的方式发表自己观点的设施。BBS以其内容的广泛性和用户的平等性、匿名性吸引了大量用户参与,成为较有影响的综合性的社会信息交流场所。用户使用计算机,通过公用电话系统拨号进入BBS系统中,就可以得到BBS系统提供的各种服务。

4.远程登录(Telnet)

Telnet是Telecommunication Network Protocol的英文缩写,中文的意思是:远程通信网络协议。远程登录是指在网络通信协议Telnet的支持下,将用户的计算机注册到网络上一台远程主机,共享其提供的对外开放的全部资源。远程登录是相对于本地系统而言,本地用户通过Telnet连接登录到的那个系统称为远程系统、远程计算机或远程主机。目前,许多国内外机构都将它们的数据库对外开放,提供Telnet的免费联机服务。

5.网络新闻组(Usenet News)

新闻组是国际互联网提供的一项重要服务。所谓新闻组,是由分布在世界各地的上千个新闻服务器组成。它能够随时更换消息,任何一条发送到新闻组服务器的消息,在几分钟后就能够传遍全球,所以,往往最新的资料及动态新闻都是出自新闻组。新闻组具有十分丰富的内容,从国际政治经济到日常家庭琐事,只要是想讨论的问题,都能找到相应讨论区。用户参加了新闻组后,不仅可以阅读新闻,还可以选择你感兴趣的话题进行发言。

6.网络寻呼(QICQ)

网络寻呼是基于Internet的网络即时通信软件(俗称网络寻呼机)。用户可以使用QICQ和其他QICQ用户进行交流,信息收发及时方便,功能全面,具有即时信息收发、网络寻呼、聊天室、传输文件、手机短信息服务等功能。QICQ是目前注册用户最多的国内网站。2001年6月底,注册用户已突破1000万。新注册用户还在以每日约8万人的速度递增。

7.电子商务

电子商务是利用简单、快捷、低成本的电子通讯方式,买卖双方在不同地点未谋面地进行商务数据交换和开展的商务业务活动的网络系统。电子商务系统涉及商务活动各方,包括买方、卖方、银行、政府、认证机构、配送中心等,在网上将信息流、商品流、资金流和部分物流完整地再现。除上述基本功能外,随着网络的进一步发展,网络的一些新的功能不断出现。如网上教育、网上娱乐、网上医疗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二、大学生上网状况分析(一)大学生上网状况

高等院校是我国社会“网络化”的发展前沿,是信息化浪潮的体验者和推动者。随着网络信息教育的普及和发展,上网的大学生将不断增加。如何在网络时代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就成为一个无法回避且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因此,在新形势下我们必须要关注我国大学生的上网情况以及网络使用情况,并加以思考。(1)网民的构成主体。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04年7月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网民中18—24岁的年轻人所占比例最高,达到36.8%,其次是25—30岁(比例为16.4%)和18岁以下(比例为17.3%),网民结构上表现出低龄化趋势。网民的年龄分布和文化程度分布如表1.1和表1.2所示。表1.1 网络用户的年龄分布表1.2 网络用户的文化程度分布

从上面两个表格可以看出,我国网络的最大用户群是大学生。这是情理之中的事,因为大学生大多二十多岁,是我国知识水平最高,思想最敏锐,对知识接受能力最强的一个社会文化群体。同时,国内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的推进为学生上网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各种网校、远程教育的兴起也对学生上网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社会上如雨后春笋般兴起的网吧也为学生们畅游网络提供了自由的场所。(2)学生的上网场所和上网时间。大学生上网方式主要是通过校园网和网吧两种途径。2002年《中国教育报》的一则报道显示,学生上网地点在家中、校内、网吧和其他地方者分别为11%,38%,71%和2%。可见,网吧是学生上网地点的首选。学生将网吧作为上网的主要场所,一方面是由于学校的网络设备劣于网吧的硬件设施,尤其是校园网速不如网吧快,经常出现“塞车”的现象。另一方面,网吧是一块自由地,在这里没有“熟人”的眼光,也没有管理者的约束和对浏览内容的绝对限制,而在学校则不同,学生玩网络游戏、浏览不良信息是不允许或绝对禁止的。从上网时间来看,学生们主要利用课余时间进行网络使用,而从近年来的教育管理实践来看,逃课上网、包宿通宵上网的现象也经常发生。如果不合理安排上网时间,过度沉浸于网络虚拟空间,势必会影响大学生们的学业,甚至会导致一系列心理问题的产生。(3)学生的上网动机和内容。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大学生使用网络的目的主要集中在获取信息、交友谈心和娱乐三个方面。上网浏览的内容主要集中在新闻时事、文体娱乐和学术资料方面。通过网络阅读各类信息是目前学生获得信息的主要渠道,网络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丰富的信息源。网络中的各种音频和视频节目,大量的游戏也为学生的休闲娱乐提供了好的去处,甚至会因此“乐不思学”。网络为上网学生提供了两种不同的交往选择,一种是使用网络技术维系既存、实在的人际交往;一种是在网络环境下参与以虚拟性为物质的网络交往。(二)大学生网络使用心理(1)焦虑心理。大学生处于人生观初步形成心理时期,内心中充满着强烈的自我满足感,不断地自我提高、自我完善。但由于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常常不能准确地自我定位,夸大了自我评价,评价标准也不尽完善,致使部分大学生丧失优势心理,甚至出现了强烈的自我怀疑与否定,同时也更加关注自我,更全面地设计和评价自我,使大学生想到确立自己的社会角色和社会地位,并力图通过各种机会来表现自我,获得肯定。而大部分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很难找到合适的表达方式,网络就给他们提供了最好的展示平台。(2)逃避心理。大学生处在高校和社会的双重环境中,大学生自身的优越感让许多大学生产生以自我为中心的习惯定式,很少顾及他人感受,也很少为他人着想。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大学生如果受到心理创伤、挫折,容易在现实中形成冲突,并产生孤独感,甚至发展成忧郁症、自闭症等。现实冲突的积累叠加会进一步激发孤独心理,孤独心理长期得不到排解,空虚的心灵将使大学生更加茫然,找不到存在的价值。网络恰如其分地在这个时候充当了“救世主”。网络的虚拟空间可以让大学生肆无忌惮地发泄、放松,在他们原本空虚的内心深处产生懵懂,大学生在网络中发现并找到自己的存在价值,长此以往大学生继续逃避的心理日益加剧,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正常的心理发展。(3)补偿心理。大学生在相对复杂的校园环境中,势必存在个体差异。成绩的好坏、生理的差异、专业的优劣,导师的重视程度等不平等因素,促使大学生在网络环境中得到补偿。网络的虚拟环境将所有人等同起来,大家不再存在成绩高低、容貌美丑,打破了专业的限制,脱离时空和地域的舒服,大学生变得不再害怕、不再畏缩相互间礼貌招呼、奉承客套,一种强烈的自我满足感前所未有地冲击着大学生还未定性的心理防线。在网络中,找到了一种久违的关心和爱护。(4)宣泄心理。现代社会大背景下的大学生,面临着激烈的竞争、父母过高的期望以及多如牛毛的考试等各种压力,大学生脆弱的心理调节能力很难承受如此巨大的压力,致使大学生产生紧张、焦虑、失望、烦躁、苦恼等负面情绪,长期得不到宣泄,积聚产生心理压抑。网络的虚拟公平的平台又一次符合了大学生的心理需要。大量的网络游戏、虚拟对战是大学生忘乎所以,在昏天暗地的游戏世界中隐姓埋名的疯狂厮杀,平等地位再次显现,网络成为大学生宣泄的又一重要途径。(5)从众心理。大学生心理控制力相对薄弱,很容易受外界因素影响,普遍存在盲从心理,继而引发从众行为。所谓的从众行为指在群体认同的前提下,个体寻求自身解脱与突破群体冲突,以增强自身安全感的行为方式。大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存在各种压力,这些压力促使大学生寻求符合自己需要的组织或社团,加入其中得到心理上的保护,在行为态度上以增强自信心的方式表现出来,这种改变通常是建立在放弃自身坚持观点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心理。大学生生活在相对简单的校园环境中,风华正茂、年轻气盛、精力充沛,向往着与更多人交往,从交往中获得他人的认可,提升自己的知名度和满足感。害怕自身的行为不被他人认同,自己观点遭到反对,甚至指责批评。网络上的各种团体、社区、群恰到好处的弥补了大学生的空虚心理。大学生可以按自己的喜好找寻各类型的网络组织,加入其中,高谈阔论发表自己的见解,满足自身的精神需求。建立的小团体会因为更多兴趣相投入的加入而不断壮大。三、当代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一)网络信息污染对社会价值观教育的冲击

1.网络色情对健康性伦理教育的挑战

由于传统价值观和社会制度存在着的差异,有些发达国家主张性自由和性开放,色情信息在网上流传被认为是合法的,网络的全球化又使各种黄色信息迅速流传到世界各地的大小网站。据有关人士调查研究,网络上除学术信息以外,其他信息的47 %都与色情有关。虽然黄色毒害很久以来都是社会重要病毒之一,但网络使色情内容声形相融,并且传播速度快、覆盖面广,再加上网络传播不需花费大多成本,安全性又高,许多大学生都是无意问就接触到这种俗称“电子海洛因”的网上黄色信息继而受到很深的伤害。大学生正处于人生的成长阶段,加上从前很少接触关于性的健康教育,所以对它抱有很大的好奇心。如果让他们接触到很多不良的色情内容,将会使他们的身心受到非常大的危害。据美国某大学调查,该校通过网络观看色情视频的时间远远超过他们进行学术交流的时间,这严重破坏了学校本有的学术氛围。日本网络公司中有很多在校大学生都在从事色情服务,他们通过将外国的色情出版物重新包装后到网上传播,造成非常不好的影响。可以说,网络色情的泛滥在猖狂的侵蚀大学生的思想,给我国健康性伦理教育将带来巨人的冲击。网络色情传播有可能会严重影响大学生的学业,扭曲他们的心理,甚至导致他们走向性犯罪,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高度予以重视。

2.网络的暴力和虚假信息影响大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

在目前的软件市场中,有95%以上都是游戏软件,而网络中的暴力语言就是在游戏中出现为多,在网上虚拟的各种暴力游戏中,人们总是想方设法的用各种暴力工具杀死自己的对手,胜方可马上获得各种赞誉和奖励。游戏中的“杀手”不仅没有因杀戮受罚反而因此获得奖励,对游戏者而言这无疑是一种替代现实心理的过程,甚至到他们企图把虚拟转变为现实,这无疑会造成不小的危害。据相关新闻报道:制造1999年4月20日美国某州的中学校园发生一起枪杀案,作为凶手,埃罩克·哈里斯和迪伦·克博莱克,就是因为过于沉溺在网络暴力游戏中无法自拔,导致以游戏作为模板策划了他们这起犯罪事件。与此同时,网络上也存在着许多不负责任的虚假信息,它们给诚信等社会价值观也带来了不小的冲击,人们的诚信意识有所下降。据报道,南昌某女大学生王某利用互联网用网上贩卖笔记本电脑的名义诈骗南京博士生赵某,在骗得4500元之后,王某在网上的论坛里不仅对自己精心设计的“网络诈骗”供认不讳,甚至还在网上对赵某大加嘲笑和挖苦。在网上更是出现了很多不法分子和恐怖分子,他们伺机利用互联网来迅速传播他们的歪理邪说和各种指令,捏造事实以诋毁我国的方针政策,引诱数很多无知的群众上当受骗。这也使大学生的社会价值观受到了强烈的冲击。

3.恶性网络信息影响大学生思想认知

网络的优势之一就是它拥有极其丰富的信息资源,虽然有大量知识信息,但同时它也成为撒播很多恶性信息的垃圾场。以往大学生接触的信息来源主要通过广播、报纸、电视等传媒和教育者的灌输,这些媒介传播出去的内容往往要经过很多人的检查,自己过滤后不正确、不恰当的信息都会被删除掉。而网络使大学生了解信息的渠道拓宽了很多,阅读者只需找到网址,便可随时看到任何媒体的任何内容。伴随着各国报纸、电视等媒体施行网上浏览,各种社会思潮、各国政党的不同意见在网上大打“口水战”,甚至一些诸如“自杀方法”、“泡妞技巧”等下流庸俗的信息和赤裸裸的语言也会在网上畅行无阻,导致网上信息的混乱不堪和严重污染。而这些有害、恶俗、虚假的信息对那些分辨能力弱,人生观、价值观并不成熟的大学生思想的影响是极其有害的。据某些研究表明,有大约五分之三的大学生上网时会无意中接触到色情信息,而接触过这些信息的青少年中九成有性犯罪行为或动机,大大增加了青少年的犯罪几率。过去担心信息量少,现在网络资源共享,信息量过于丰富,常常使大学生无力判断真伪,乃至不知所措。据统计,1983年以前全球数据总容量为3.1亿条,1984年达到10亿条,1995年达到81.6亿条,2000年达到100亿条以上。以前,报纸、广播、和电视等传统媒体的内容都是由国家掌控,从而使舆论导向自始至终都是正确的。然而网络的飞速发展却打破了原有的党和国家的控制局面,使舆论导向在很多方面都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偏差和失控。这主要因为我们对网络这个新生事物缺少充分全面的了解和把握,因而在管理上存在缺陷和缺少主动性。另外从技术层面上理解,网络功能的独特性是造成舆论导向出现偏差和失控的直接原因。和传统媒体相比,网络的不同点在于它大大增强了个人或组织发布、交流和吸收信息的能力,而信息的交换和共享又具有很大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这也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二)西方网络文化渗透使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危机四伏

1.西方网络文化消解着大学生传统人生观

网上就是各种文化的聚集地,除了本国传统文化外,大学生接触最多的就是西方文化。西方网络文化是一把双刃剑,它一方面能够拓展大学生的知识面,丰富他们的知识量,但另一方面,西方网络文化的负面信息正在消解着大学生传统人生观教育。大学生如果长期接触西方网络文化,就会受他们思想的影响,经常不自觉的按照西方网络文化观点去认识和了解社会。逐渐的,他们会由被动变为主动地接受西方人生观。他们的人生价值观会变得消极,人生目标狭隘,伦理观念错位,人生态度随意等。那些影响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传统文化在受到西方文化价值观的消解。西方网络文化中的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慢慢渗透进大学生的思想里,慢慢远离了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

2.西方网络文化对大学生道德观的冲击

由于网络中呈现出的文化有虚拟性,它可以消解大学生原有的道德行为约束力。西方文化通过网络在道德意识方面所传播的多是道德主体自我化。在网络世界里,没有人知道屏幕前的到底是什么人,这样大家可以轻易摆脱现实生活中的所有道德约束。网络的虚拟性导致道德规范主要靠网友自身的信念来约束,个人素养因此显示出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在大学阶段,大学生介于成年和未成年人之间,他们的自主观念比中小学生强,做事冲动,没有真正形成道德自律,在网络环境中成长又十分容易越过有限的道德自制力,造成网上为所欲为的局面。据有关调查显示,目前大学生网络道德行为失范现象十分严重,这甚至包括网络犯罪。西方文化中宣扬的“自由”观,缺乏责任感,这不仅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成长,也严重破坏了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造成不小的困难。

3.西方网络文化改变着我国大学生的性观念

在众多影响大学生思想的西方网络文化中,首当其冲的莫过于西方开放的性文化。在西方,网络性文化受“性解放”思潮影响,大力宣扬性的自由和解放,它在西方网络文化中占有极大的比重。大学生的性观念、性道德、性行为,正在这一观点的冲击下渐渐远离中国传统观念。随着西方网络性文化的侵入,大学生的性道德观念出现严重偏差,他们强调“性”的开放性,认为性与婚姻、责任无关,在行为上体现“性”的无社会性、无责任性,导致很多大学生在性取向与行为上对社会规范超越,这对中国传统文化、社会价值观造成了严重的冲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困难重重。(三)网络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的冲击

1.网络对以往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挑战

在网络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随之面临的挑战是全新的,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把真实和虚拟变得模糊起来,并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的认知方式。这种虚拟空间的存在使大学生容易迷失自我和失去理性。然而,面对网络的挑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却远远落后于网络技术的发展。最近几十年,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一直比较关注以往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即以教师为中心的单向灌输法。因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思想政治理论性较强,学生的实际生活中很少有所接触,所以思想政治教育教育一直依靠教师的单向灌输。教师在讲台上讲,学生在台下听,不发表言论,师生很少互动,思想政治教育效果自然不佳。而开展课外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也主要是以听报告、参观记念堂等单一的形式进行,提不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参与意识也不强,无法触动学生的思想情感,思想政治教育只能形式化。然而,实际生活中大部分学生许多问题是需要被指导的,如学习动力和未来发展问题、恋爱问题、人际关系问题等等。他们对学校和生活问题的迷茫和困惑需要思想政治教育教师的帮助。但长期的单向教育,使他们不愿意与老师交流情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很难达到实际效果。而网络则给他们提供了一个交流的平台,大家可以不在乎身份和地位自由的表达思想,在自由平等的虚拟环境里,大学生的主体意识被极大地调动起来,在网络上显示出充分的活力与积极性,他们的许多思想道德心理问题在网络互动中充分显示出来,这对思想政治教育以往的单向灌输法提出了挑战,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提高警惕。要学会借鉴网络的沟通技巧,将大学生在网上的积极主动性引入到整个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去,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教育过程中的双向互动性,更好地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标。

2.网络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形式的冲击

很久以来,我们都是以传统思想教育为主流,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服务。而传统思想教育在内容上主要分为人物教育和理论教育两大类,人物型教育主要指楷模教育,通过宣传领袖人物、英雄人物、先进工作者等光辉业绩和他们的思想行动来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教育;理论教育则包括民族传统和革命时期的爱国主义、共产主义、大公无私的人生价值观、为人民服务的党性原则、阶级觉悟等教育内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形式与内容相适应。但我们应该注意到随着网络时代的来临,无论是其内容还是形式,传统思想教育都出现了明显的僵化,如传统思想教育维度的有限性、速度的缓慢性、手段的简单性、内容的乏味性等均无法适应网络时代瞬息万变的需要。现实大学生生活中的心理事实表明,传统教育的内容与方式对他们来说已没有了新鲜感和学习兴趣,他们喜欢追求新奇时尚的东西,在瞬息万变的网络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仍用传统方式方法进行教育,就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在讲台上你说你的,在讲台下他却做他的,你在上面讲完了,他在下面什么都没记住。面对这样的局面,我们的传统教育显示出明显的僵化和滞后。不论是内容的滞后,还是方式方法的滞后,都需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去认真研究和对待。

3.网络客观上降低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工作效果

目前,我国已经建立起了庞大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包括学校的党委宣传部、学生处、团委、思想教育教研室、心理咨询室等都可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工作。要想做好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就要把提高教师的政治思想素质、业务能力作为首要任务。并且网络的发展,使我国对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现代化素质要求日益增强。网络的普及,大学生对计算机知识的了解,使他们受网络的影响越来越深,这更加需要提高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整体素质。作为引导大学生思想道德发展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面对高科技飞速发展的社会,她们在政治思想方面、观念意识方面和业务能力方面都出现不同程度的缺陷和下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果不佳。他们只有不断提高自己的现代化素质,学习和掌握新知识新技术,才能更好的掌握大学生的思想状况,及时对他们进行思想引导。另外高校的一些科技教育工作者,也应该主动承担起培养大学生道德素养、人文精神的责任,为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做出应有的贡献。(四)网络对大学生心理问题和行为问题的负面影响

从心理学上说,大学生正处于人生中的成年初期发展阶段。这一阶段有很强的转型性。他们在心理上呈现出不同的状态,内心世界变得复杂,既不像中学时直率单纯,也不像成年人成熟稳重,他们容易冲动,并且极端。在自我意识方面,自我意志很强,但控制力却不够强,这个阶段,学生的个性和心理决定了他们在接触网络时,并不能很好使用这项技术,因而带来一系列新的问题。并且从社会性的角度而言,大学生虽然正在长大,但并不成熟,他们对其社会角色及责任、义务的认识还不够深刻,这就是在网络这种新兴事物面前缺乏足够的自律性。在大学生中,由网络带来的心理问题和道德问题时有出现,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