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省理工深度思考法(源自麻省理工斯隆商学院的明星课程,一本内容比名字接地气的思维提升书。)(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14 16:46:34

点击下载

作者:平井孝志

出版社:中国华侨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麻省理工深度思考法(源自麻省理工斯隆商学院的明星课程,一本内容比名字接地气的思维提升书。)

麻省理工深度思考法(源自麻省理工斯隆商学院的明星课程,一本内容比名字接地气的思维提升书。)试读:

版权信息书名:麻省理工深度思考法作者:平井孝志设计:小暑暑排版:小暑暑出版社:中国华侨出版社出版时间:2018-05-01ISBN:9787511373441本书由后浪出版咨询(北京)有限责任公司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前条理清晰的答案源于深度思考言不只是想想,而是深度思考

我现在是罗兰贝格战略咨询公司的一名合伙人,每天都与团队一起解决客户的各种经营难题。

战略咨询这一行业本就是为了解决复杂问题而出现的。因此我经常对年轻的咨询顾问说“要深度思考”,而不仅仅是“想想”。因为若非深度思考,就不能得出条理清晰的答案。

参加工作十年后,我渐渐熟悉了工作,日常业务也能顺利圆满地完成,那个时候或多或少能感觉到自己切实的成长。也正是在那个时候,我阅读了很多商务书籍,学习了各种思考方法,为取得好成绩做出了努力,并且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回报。

然而很多人在那个时候却开始屡屡碰壁。他们明明想了很多并采取了行动,却无法令其顺利开展,或者得出的答案经不起推敲。

聪明的人和愚笨的人之间原本并没有极大的差异,然而能够取得成果的人和无法取得成果的人的差距会越来越大。通常取得成果的人思考问题很深入,所以能够得出正确的判断、做出恰当的决定。

这种差距从何而来呢?我想这大概源于是否能深度思考问题吧。如果没有深度思考,仅仅从眼前表面的部分考虑问题,那么只能得出逻辑不通的答案,与实际结果并无关联。读 MBA 时的失败经验:囿于表面导致错误解答

虽然我总说要深度思考,但其实我也有多次没经过深度思考而得出错误答案的经历。说说我在麻省理工学院(简称 MIT)留学时的失败经历吧。当时有一门课程叫“创新管理”(Innovation Management),教授列举出两家有竞争关系的企业,让大家进行讨论。

A 公司和 B 公司是两家势均力敌的检测仪制造商。A 公司的产品包装独特、设计新颖,B 公司的产品样式简单粗糙,能看见配管、传感器等内部构造,两家公司的产品性能及价格等几乎没有差别。教授当时提出了这样的问题。“5 年后,哪家公司会得到更大的市场份额?”

大家怎么想呢?

顺着题意想,A 公司的产品设计更胜一筹,答案应该是 A 吧。我当时也是这么想的。

然而,正确答案是 B 公司。

B 公司的产品能看见内部构造,产品使用者可以根据自身的使用需求进行加工。而 B 公司也通过学习吸收这些顾客公司的加工,推出相应的新产品,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

结果,B 公司在顾客自身加工的基础上改良产品,让用户体验变得更好,所以非常受顾客欢迎,其市场份额也随之大大增加。反观 A 公司,用华丽的外表设计掩盖了本质性的东西,无所作为地虚度了时间。

我因为没有正确理解机械制造商与顾客公司之间的动力机制而做出了错误的解答。同时我还犯了一个更低级的错误,那就是没有注意购买动机,顾客公司不会因为外观设计漂亮而购买检测仪。我被眼前可见的设计所迷惑,没有从问题的本质出发,得出了错误的结论。深度思考的能力决定企业的经营能力

企业的优胜劣汰取决于是否能深度思考。即使组织的执行力很强,由于答案不合逻辑也往往会导致错误的行动方向,强大的执行力反而会成为徒劳。

比如现在有一家企业,最近业绩很糟糕,所以打算强行大幅度削减成本。这种时候经常会提及“所有成本一律削减 30%”的对策。这确实是非常简单易懂的对策,目标很明确,组织执行也简单,再加上执行力强,很快就会见到成果。

然而,这种对策真的是正确的吗?乍一看是有些道理,但是稍微转换一下视角,从“现在”转换到“未来”,疑问便不禁涌上心头:这种对策真的正确吗?

诚然,现在削减成本是不错的。但与此同时,一律削减 30% 的话,很可能会破坏一些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所必需的东西,比如研究开发能力、经营能力等。还有,所谓的“一律”,可以说是打着平等的名号进行的恶性平等。从组织动力这一角度来看,也会产生负面效果。

一律削减 30% 的成本的对策有易于理解、促进零基思考等优点,但另一方面,追逐眼前既得利益,很可能会导致业绩的进一步恶化。因此这是一个不合逻辑的答案。

为什么经过思考,还是会得出这样不合逻辑的答案呢?这是因为思考只浮于表面,而没有从本质出发认真思考“为什么会变成这样”。本质越是难以看清,现代社会越是追求深度思考

本质是引起问题或现象发生的、隐藏于背后的真正原因。本质的反义词是表面,也可以说是不重要的细枝末节。

以前的时代,商业飞速发展,企业间的竞争及组织的动力机制比较简单,即使没有深度思考也不会造成什么严重的问题,因为世界整体发展的现实掩盖了很多问题。而且当时的世界也比现在简单得多,事物的本质也更容易捕捉。

然而,如今看不到大规模增长,能否深度思考将使结果产生巨大的差别。而且随着信息化的发展,世界变得愈加复杂。信息泛滥的时代,反而难以看清什么才是真正重要的。

各种关键词映入眼帘,于是我们很多时候都觉得自己已经明白并且停止了思考。可以说信息化的发展使本质愈加难以琢磨。

身处信息泛滥的洪流,如果囿于细枝末节或者表面,无论花费多少时间,都无法得出逻辑清晰的答案。

当今时代,要进行与结果紧密相连的思考并做出基于此的决定,深度思考且不囿于眼前的信息及表层现象是非常重要的。本书中把这种思考方法称为“深度思考法”。

不仅仅是咨询顾问行业,对于大部分商务人士来说,通过清晰的逻辑推理来得出结论的思考方法在今后也会变得越来越重要。当今时代,“深度思考”是不可或缺的。MIT,从系统动力学中学习

我初次接触这种思维方式,认识到深度思考的重要性,是在麻省理工学习“系统动力学”课程的时候。

系统动力学是 MIT 的明星课程之一,有着极具特色的立场——即不囿于表面现象及细枝末节,发掘事物背后隐藏的模型及动力机制。“什么事情会引发那种现象?”“隐藏于背后的模型是怎样的?”“今后,这个模型会产生怎样的动力机制?” 通过系统动力学的课程,我逐渐掌握了这样的思考方式和技巧。

本书所介绍的深度思考,会着重描述这种系统动力学的思考方法。这种思考方法对现在的咨询业务,即问题设定及问题解决大有助益。

本书以 MIT 的系统动力学理论为基础,结合我自身的经验,介绍深度思考的方法。本书的结构

第 1 章《想不到大家都不爱深度思考》,是在介绍“深度思考法”之前,让读者认识到日常生活中的我们有多么不爱思考,又或者思考问题只想到表面。这一章会列出 9 个思维定式,希望大家对比一下自己是否也有这样的思维定式。

第 2 章《深度思考是什么》,会介绍本书中“本质”这个词的意思,并简要说明深度思考的基本思考方法、提升方法等。本章详细介绍的深度思考基于的是 MIT 系统动力学的思考方法。

第 3 章《深度思考的步骤①建立模型》,将正式开始解说深度思考法。这一章会详细解说建立模型的方法论及要点。着眼于产生现象的模型,以寻找根本性的解决途径。

第 4 章《深度思考的步骤②解读动力机制》,将介绍如何沿着长长的时间轴对模型产生的结果进行观察,掌握其动向及最终归宿。为了不陷入治标不治本的解决方式,认清动力机制是重中之重。

第 5 章《深度思考的步骤③寻找改变模型的对策》,将基于此前制作的模型及动力机制,介绍能提出条理清晰且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对策的方法论及要点。

第 6 章《深度思考的步骤④行动,从实践中获取反馈》,将运用第 2~5 章介绍的深度思考的方法处理实际问题,以“新产品开发”“营销改革”为例进行案例分析。

最后的第 7 章《掌握深度思考的训练方法》,将介绍一些能够提高深度思考精确度的日常训练方法。成为能够通过深度思考取得成果的商务人士

深度思考对各种各样的商务场景都大有益处。具体来说,在“了解问题所在”“明确应采取的措施”“说服相关人士”“获得相关人士的认同”“将想法付诸实践”“解决问题”等诸多方面都能发挥明显作用。

这些都是商务实践中非常重要的问题。灵活运用深度思考法,面对这些难题就能够迎难而上,更好地解决问题。希望大家在商务实践中也能够灵活运用深度思考法。

希望本书能对大家多少有所启发,帮助大家深度思考问题,找出条理清晰的答案并取得成果,成为优秀的商务人士。第 1 章想不到大家都不爱深度思考——阻碍深度思考的 9 个思维定式1.1  为什么经过思考还是得出逻辑不通的答案“认真思考”“花时间思考”与深度思考并无关联

大家都认为“我在思考”。几乎没人会觉得自己“什么都没有思考”。然而当被问及“是深度思考吗”,能够自信回答“是”的又有几人呢?

如果有人回答“是”,就可以进一步探寻:“那么,你是怎样思考的?”如果回复是“认真思考”“花时间好好思考”,那很有可能并没有深度思考。认真思考是理所当然的,并不值得特意提起,花时间思考这件事也与“深度思考”没有太大关系。那么,深度思考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我们将针对这一点展开详细解说。

从下一章将开始详细叙述深度思考,这里首先希望大家意识到,其实有很多人都是只从表面而非本质去思考问题。谁都有因“思维定式”而产生的偏见,这大大妨碍了我们深度思考问题。阻碍深度思考的 9 个思维定式

在我从事咨询行业及与企业相关的工作经历中,见过很多人冥思苦想却得不出条理清晰的答案。这些人往往头脑聪明,却因为被思维定式束缚而无意中放弃了深度思考,最终只能得出逻辑不通的答案,事业上也无法取得好的成绩。

要进行深度思考,首先要了解思维的定式,从而认识到自己容易陷入何种思维定式。

根据我长年的观察,思维定式大致分为 9 种(图表 1-1)。大家有怎样的思维定式呢?了解自己,认识自己的思维定式是形成深度思考的起点。以下将针对各种各样的思维定式稍做说明。图表 1-1 | 思维定式的分类1.2  初级的思维定式思维定式① 因果倒置

不理会现象背后的本质,反而以现象作为原因去回答。这种因果倒置的思维定式简单且大肆蔓延,是最常见的思维定式。“好累啊”→“休息一下吧”“A 产品销量不佳”→“必须想办法卖掉”

这样轻松直接地思考,就很可能是陷入了因果倒置的思维定式。

诚然,累了需要休息。但这只是治标不治本,很可能稍事休息后仍会再次疲劳。或许是因为失去了对未来的目标而产生的疲惫感,也可能是因为肝脏出现病变。若是如此,需要的并非是休息而是治疗。

同样,A 产品销量下降,可能是因为市场已经发展成熟,到了比起销量更重视利润的阶段;也可能是因为必须开发新产品的时期已经到来,A 产品面临淘汰,甚至是 A 产品性能不佳,考虑到售后成本,停止销售才是一个好的选择。

单纯以现象作为原因去回答,无非是掩盖了隐于现象背后的本质。这样绝不能找到条理清晰的答案。思维定式② 满足于普通解

第二个思维定式是指工作生活中遇到不得不解决的问题时,只停留在原先普通的解决方式。这其实与因果倒置的思维定式相关。

比如分析减肥总是失败这个现象的一部分原因时,就是“满足于普通解”。“长胖了”→“减少食物的摄入”“做运动吧”

像这样把现象作为原因的普通解答看似对谁都适用,但当事人却只能燃起三分钟热度,想好好努力却不能采取具体的行动付诸实践,又或者不能长久坚持。

如果减肥失败的真相是自己刻意忽视肥胖的事实,那么比起“减少食量”“做做运动”,在玄关放置体重计,每天出门前或回家后让体重“可视化”,这样具体的解决方法更有效。每天都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体重超标,总有一天会酿成大病,也许自然就生出动力开始采取行动了。

还有,如果头脑能够意识到走路一小时才能减去一块蛋糕(400 卡路里,相当于 50 克脂肪)的热量,也许就会觉得可怕而吃不下了。希望大家想到的是这样具体的答案。

商界也有很多思考止步于看似对什么都适用的普通解的情况。思考停滞,事物便无法前进。普通解并不是具体对策,所以即使想前进也是力有不逮。

我想大家在制订企划案或者商业计划时,都很容易陷入这个思维定式。其实检查是否犯了这个错误很简单。把自己制订的企划案或商业计划的主语替换成其他人或企业,从第三者的视角再度观察。如果这时并没有什么不适合的感觉,那很可能就是对谁都适用的普通解。这个普通解一定是极为肤浅、无趣、想当然的答案。

在日常商务中,想要解决问题、提升业绩、深度思考,找出因时因地、因人制宜的具体解决措施是不可或缺的。1.3  陷入两难窘境的思维定式

现在介绍那些努力阅读商务书籍、训练思考方法的人容易陷入的思维定式。

为什么说是“两难窘境”呢?因为越是想努力提升思维能力,反而越有思考变得肤浅的风险。思维定式③ 依赖框架

依赖框架,这个思维定式是指沿用某个框架进行信息整理并到此为止。使用框架进行信息整理,会隐约觉得自己思考了也理解了,就停止了进一步思考。

例如,商业上经常使用的框架中有一种 SWOT 模型。S(Strength:优势)与 W(Weakness:劣势)、O(Opportunity:机会)与 T(Threat:威胁)分别组成两轴,构成一个 2×2 的矩阵。这是信息整理的有效框架,但仅仅如此的话并无意义。

框架终究只是辅助思考的工具,而不是可以导出答案的自动机器。原本使用框架是为了观察“那会怎样(So what?)”“为何会那样(Why so?)”,这对深度思考非常重要。

要想理解并活用 SWOT,至少需要将自身的特点——即优势和劣势(SW),与外部环境的机会和威胁(OT)相结合,推导出 4 种策略。进一步说,理解形成 SWOT 之前的因果,思考未来又将产生怎样的动力机制,才是最重要的。仅仅从框架中抓取一个面是不足取的(图表 1-2)。图表 1-2 | SWOT 的本质意义

学习很多框架后,自然就想试着使用。这并非不好,而且通过使用框架整理信息,可以快速整理好相应的资料构成。

依赖框架这一思维定式的危险之处在于,通过信息整理本身所获得的成就感,仅仅来自信息整理而非思考。

本来应该助力于深度思考的框架反而使思考停止,偏离了深度思考。思维定式④ 范围适应

范围适应是指着眼于事物分类以寻找解释的思维定式。这在日常生活中很常见,比如下面的对话。“他太爱较真了”→“因为他是理科生嘛”“那个人真是风度翩翩啊”→“那个人好像毕业于××大学哦”

这种对话是典型的范围适应,即从事物所属范围寻找原因。这种情形下的范围是“理科生”和“××大学”。

但是细细想来,理科生也有很多不较真的,文科生也有很多认死理的。××大学也有土里土气的人,其他大学也有优雅的人。

在商界,范围适应的例子也是屡见不鲜。“A 公司貌似业绩不佳”→“A 公司从事装配行业,这是没办法的事啊”“B 公司好像总是招不到优秀的员工”→“因为 B 公司是中小企业嘛”

装配行业中当然也有很赚钱的企业,能招聘到优秀人才的中小企业也不在少数。很多时候大家觉得理所当然的事情,实则不然。

范围适应的思维定式最大的问题在于将逻辑基础建立在世间传言上,而不是通过自己的大脑思考。

按范围进行分类,绝不是逻辑性地说明。因为这并没有直接回答“为什么”。思维定式⑤ 思考止于关键词

不深入思考问题,而只是一味追逐好看的关键词是十分危险的。因为这样很容易让自己有已经明白的错觉,从而停止思考。这就是由于关键词导致停止思考的思维定式。

要提升“差异化”“竞争优势”“价值提供”“顾客满意度”……用这些话总结是欠缺具体性的。“核心能力” “BPR” “CRM”……非常重要,这样说出来的瞬间,思维就已经局限在抽象的层面上了。

追逐关键词很容易让人陷入似乎懂却实际什么都不太懂的陷阱。

例如一度非常流行的“蓝海战略”对疲于市场过度竞争的企业来说,是很抓人眼球的词汇。可是具体到去哪里、寻找什么,仅仅一句“寻找蓝海吧”实在让人费解。

我们应该为客户寻找价值创新,而“蓝海战略”这个词除了冠冕堂皇以外并没有什么实际内容(我这么认为)。我认为蓝海战略的真正意图是通过具体的、缜密的思考找到新的附加价值,而绝不是一句话。

当然,我绝不是在否定关键词。

经过深思熟虑后的具体的关键词是很有意义的。因为比起关键词本身,有意义的是为找到关键词而进行探索的时间、付出的努力以及思考的过程。

如果思考的过程是由组织全员参加并成为全体共同的认知及基点,那么这个关键词便有了更为重大的意义。思维定式⑥ 执着于初步假设

接下来要说的是执着于初步假设的思维定式。

这是能够进行假设思考的人才会形成的思维定式,具有一定高度,可以说是逐渐适应了有效果有效率的思维方式的人才会落入的圈套。

原本假设是需要随着新的信息及发现不断进化的,可一旦执着于这个思维定式,就会封闭进化的道路,摆脱不了最初的假设,从而使思考停留在刚刚发现的本质的“一角”,而无视本质的“全貌”。

典型的症状是在议论中频繁使用“但是……”“然而……”“可是……”,这显然是固步自封于自己的假设之中。

举例来说,你假设生产产品中的成品率高、残次率低与增强本公司的成本竞争力、实现高利润率相关。然后有人针对这个观点表示“国外的其他制造商虽然产品成品率很低,但也有成本竞争力,利润也不错”。对此,你最好不要用“但是国外制造商的劳动力成本低,是规模经济效应”之类的话进行反驳,以此回避问题。

希望你能接受对方的观点,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扩展、深化自己的思维,考虑“高成品率对成本是否有较大影响”“自己公司与其他公司对成品率的定义是否一样”这样既包含对方观点,又对验证自己的假说有帮助的问题才是上策。

也许国外制造商可以把不合格商品作为二线品牌在发展中国家销售。所以即使表面看起来成品率很低,只要瑕疵不严重,仍然可以销售获利,结果利润率反而不错。

如果是这样,自己公司应该做的就不是提高成品率,而是好好考虑经营方针及经营策略。

不拘泥于初步假设,就可以吸收新的想法和发现,从而有更多的可能得到更好的答案(图表 1-3)。图表 1-3 | 产品成品率低,但利润率高?专栏①宝洁公司的一次失败经历企业亦存在“执着于初步假设”而导致失败的案例。这里介绍宝洁公司的一个失败经历。几十年前,在我还是小孩的时候,宝洁公司的“全温度适宜”洗衣粉在日本发售,并且举行了大规模的促销活动,至今我都对那个广告记忆犹新。这款洗衣粉的卖点恰如其名,无论热水、温水还是冷水,在所有温度即“全温度”下都可以去除污渍。在小孩看来,这真是一个不可思议的广告。为什么我家一般只用冷水洗衣服呢(现在的家庭也还是这样吧)?为什么要用“全温度”作为卖点呢?又为什么要特意强调用热水洗呢?这款洗衣粉其实是美国的热卖商品。由于水质原因,在美国用冷水洗涤很难去除污渍,所以用热水洗衣服很普遍。因此如果可以不用热水而直接使用冷水洗涤的话,会很便利。然而这个卖点并不适用于普遍用冷水洗衣服的日本。理所当然,结局并不美好。由于执着于美国的成功模式(初步假设),以优秀的市场营销闻名于世的宝洁也有过这样的失败。1.4  不得其门而入的思维定式思维定式⑦ 忘却思考的初衷

第 7~9 条的思维定式,是在思考的入口处原地踏步。陷入这种思维定式的人往往意识不到自己其实并没有在思考。

首先,第 7 条思维定式是忘却思考的初衷,也可以说是过分沉迷于工作,反而丢失了本来的目的。

比如在进行信息收集和整理时,会不知不觉把信息收集和整理当作目的,而忘记了为什么这么做。为了收集信息而收集信息,想法却不知道跑到哪里去了,这样只能一直停留在事物表面。

又或者是太热衷于分析,陷入为分析而分析的误区,从而忘记了究竟是为支持哪种论点而进行的分析,得出大量前后矛盾的分析资料。这种事情在新的咨询员中屡见不鲜。

不仅是制作资料,偶尔也会有人在说话中忘记目的。

比如在会议上发表冗长的讲话时,说着说着就忘了究竟想说什么,也就是说想传达的信息不明确。这样的逻辑真是太糟糕了。

对于陷入这种思维定式的人,分析资料也好,说话也好,他们经常被问到:“所以你究竟想说什么?”忘记初衷的结果是大脑停滞,身体在机械地运转。思维定式⑧ 偏重过程

第 8 个思维定式是指错把“执行程序”当作思考。下面的对话是典型的例子。

当上司问“你认为顾客真正的需求是什么”时,如果你回答:“我认为通过问卷调查可以看出顾客需求”“我会做些准备在下次会议上说明”,便是落入了偏重过程的思维定式。

又或者在营销活动中,上司询问“那个新市场开拓的事情怎么样了”时,如果你回答“下周还会进行一次访问,到那时再进行更详细的方案说明”,当然是不行的。

之所以说这样的回答不行,是因为只说明了操作过程,对真正应该回答的问题却没有做一点实质性的解答。回答内容空洞、只把脑子用在过程中,并不是真正的思考。

可能你会在潜意识里有一种错觉,认为在执行程序的过程中答案会自动出现,但这绝无可能。

只有通过认真思考做出的回答才是言之有物的。

拿新市场开拓来说,如果你回答“我想是价格层面有些问题,价格适度下调应该能解决问题”,部长应该会放心很多。因为这个回答包括了具体对策,而不是单纯的操作流程。

还有,当被问及顾客需求时,上司希望得到的回复类似这样:“顾客真正需要的是应对速度而非应对方式,这应该能在顾客调查问卷中有所显示。”可以看出,这就是通过大脑思考得出的假设。

首先必须摆正态度,用大脑明确要思考的内容,而仅仅是熟悉程序、机械操作,并不能得出条理清晰的结论。思维定式⑨ 失去独立思维

所谓失去独立思维,是指不知不觉中懒于自己思考,而更多地倚赖他人的想法。

陷入这个思维定式的人经常说:“……是这样吧”“如果……的话,是这样吗”“是这样呢”。

没有深入思考,对自己的想法没有自信,就会对别人(特别是上司)的话做出如上回复。

当你发表“我觉得客户对 A 产品失去新鲜感了,所以 A 产品销量不佳”的看法,上司回复“不是因为这个,是因为竞争对手的 B 产品抢了我们的市场份额”,如果你这时立即附和“这么说来,其他公司的 C 产品说不定也卖得不错……”,那么你的思考已经不知所踪了。这就是陷入了全盘接受对方观点、失去独立思维的状况。

如果发生如下对话,那就绝望了。对方:“也许我们必须改变工作方法。”你:“是啊,现在的工作方法效率不太高……”对方:“话说回来,我们的管理层制定的政策确实挺糟糕的。”你:“对啊,果然还是管理层的问题吧……”

这几乎就是一唱一和地说相声,但稍微留意一下,就能听到大量这类的对话。1.5  认识自己的思维定式,培养深度思考的习惯执锤者视万物为钉

前文介绍了 9 个大家都很容易陷入的思维定式。

①因果倒置和②满足于普通解,是最初级的问题。

刚刚介绍过的最后三点,⑦忘却思考的初衷,⑧偏重过程,⑨失去独立思维,是在思考的入口止步不前。

比较棘手的是③依赖框架,④范围适应,⑤思考止于关键词,⑥执着于初步假设这四点。

正如上文所述,这四点恰恰是刚开始学习思考方法和经济学模式的人特别容易陷入的思维定式。面对这几个思维定式,大家处于越是努力学习,越是容易陷入的两难窘境。

翻看了逻辑思维法,就什么都想试着分解;学习了 SWOT 模型,就什么都要先按 SWOT 模型整理;记住了 2×2 矩阵,又什么都用 2×2 矩阵计算。这些确实是强有力的工具,但思考驻足于此就本末倒置了。正所谓是拿着锤子的人,看什么都像钉子。然而锤打钉子却不能解决问题。

在面试有志于投身咨询行业的年轻人时,我常进行案例讨论。这时,刚开始学习逻辑思维的“执锤者”多半会从“提升销售额应该从两方面考虑,一是增加销售数量,二是提高商品单价。那么与销售数量有关的是……”开始陈述,这让我想到,他一定是刚刚拿起逻辑思维法的这把锤子。说实话,没有寻求进一步的思路拓展,不自觉地拿出“How to”腔调的人多少让我有些失望。

思考方法或者框架终究只是工具。我们应该使用工具,而非被工具使用。机械性地让信息符合工具,是不可能实现深度思考的。首先要认识自己的思维定式

以我的经验,大部分人都有 3~4 个思维定式。如果想深度思考,得出条理清晰的答案,就必须先了解自己的思维定式,让自己不陷入表面性的思考。

如果感觉自己正在思考的东西“因果倒置”了,就试着努力寻找其他答案。意识到自己沉溺于关键词,就试着不用关键词去说明问题。察觉到自己满足于用框架整理,就试着舍弃框架从其他角度切入,甚至创造属于自己的新框架。如果初步假设不能使思考进一步深化,就想想反例,试着否定自己的初步假设。这么做一定会有效果。

从行动上具体改变是克服思维定式的有效手段。人类其实是意志很薄弱的动物,比起通过改变意志去改变行动,改变行动更容易改变意志。第 2 章深度思考是什么——从模型及动力机制来思考现象2.1  得出逻辑不通的答案的原因基于现象思考所以失败

这一章将阐述深度思考的方法。

序言中提到要得出与成果相关、条理清晰的答案,深度思考问题是非常重要的。

在信息泛滥的当今世界,不被表象迷惑,要始终关注事物本质,探索“背后发生着什么”“为什么会这样”,才不会被信息所左右,以致答案因果倒置、逻辑不通。

寻找答案时后退一步,转向事物本质,可能会效果更好、效率更高。

不过深度思考很难自然地做到。我自己也曾疏于深度思考,所以经历了多次失败。下面简单讲讲我的亲身经历。约会时惹女朋友生气的原因何在

工作告一段落,好不容易有机会约女朋友出来享受闲暇时光,准时抵达约定地点后,女朋友问今天有什么安排。“今天看个电影吧,哪部电影好呢?”

因为女朋友之前说过想看电影,我很自然就这么回答了,然而她却忽然不高兴了。“为什么非要看电影啊,难得今天天气这么好,又是周六白天,人家想去游乐场嘛。”

为什么事情会变成这样?

是因为单纯地想到女朋友之前的话,便做出了下意识的反应,而没有考虑实际情况。女朋友之前确实说过想看电影,但那是工作日的晚上。她是出于想要有意义地度过工作日夜晚这样有限的时间,才提出看电影。

而今天是休息日的白天。休息日白天和工作日晚上,这个大前提就不一样,女朋友的想法当然会发生变化。

针对工作日晚上这一限定条件,女朋友多半会想如何充分利用时间更有意义地度过,而休息日白天则会想做只有这时才能做的事,也就是说思考的出发点大为不同了。认真回想一下,女朋友问的其实是“今天天气不错,又是休息日,打算做什么?”我应该回答 What(做什么)而不是 Which(看哪部电影)(图表 2-1)。图表 2-1 | 今天做什么?没有深度思考而导致失败

这个糟糕的经历是因为我曲解了女朋友的意思,没有认真考虑“女朋友想做什么”,所以做出了错误解答。问题不在于“没思考”,而在于自认为是颇有理据的思考,却得出了逻辑不通的答案。

不仅是个人,企业也常常因错认本质而导致失败。大家或多或少都有过这种经历,即觉得自己公司的策略“哪里有点怪”。尽管策略都是经过深思熟虑制定的,但不知道为什么,就是感觉哪里不对劲。

夏普的液晶电视部门曾犯过这样的错误。夏普的龟山工厂拥有制造液晶电视最尖端的技术,夏普将此品牌化,推出“龟山标准”这一品牌,而这是错认本质并做出错误的应对的典型例子。

液晶电视与模拟设备不同,是数码产品,很容易被山寨,且性能上差距不大。实际上,在液晶电视界,韩国企业后来居上,生产出相同品质的产品并畅销世界各地,这是不争的事实。

而顾客最重视的是分辨率和屏幕尺寸,不是品牌。

这就意味着很难把液晶电视这一产品自身作为一个品牌,推出品牌后也很难保持长期的竞争优势。然而夏普却强势推出了“龟山标准”。

确实有过电视厂家推出电视品牌并大获成功的案例,比如索尼的特丽珑(显像管电视)。也许夏普是意识到了这一点才推出“龟山标准”,但不得不说这是一个失败的策略,因为过去与现在的商业本质并不一样,甚至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

过去的电视是采用模拟技术制造的,很难仿造,性能差异明显,而且韩国企业也不具备很强的竞争力。当时正值市场飞速扩大、经济高速增长的时期,顾客对优质产品的需求日渐强烈,品牌化便是基于这个本质制定的有效策略。

而如今竞争及市场结构已经发生巨大变化,夏普不应该采用同样的策略。

在这个案例中,夏普只看到了液晶电视飞速畅销这一现象,却忽略了事情的本质。2.2  通过“模型”及“动力机制”捕捉本质本书对“本质”的定义

前文没有阐明多次出现的“本质”究竟是什么,在这里我们将重新对此加以定义。“本质”是什么,其实很难解释。电子词典是这么说的:“事物本来的性质或者形状。事物赖以存在的性质、要素。”

因此本质是事物之所以成为事物的,极为重要、基础的东西。但这个解释过于笼统,使人摸不到头脑。

对于本质是什么,我在 MIT 留学接触到系统动力学时,才第一次感觉接触到了核心。

系统动力学是通过隐藏于现象背后的“模型”及“动力机制”去捕捉本质的综合学科(图表 2-2)。图表 2-2 | “本质”=“模型”ד动力机制”

模型是指产生某种现象的结构,包括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

比如给孩子买了参考书后,孩子的成绩提高了,不能简单地认为:“买参考书”→“成绩提高”

造成成绩提高这个现象的是:“买参考书”→“小孩子(用这个参考书)学习”→“成绩提高”

这个模型才是恰当的。了解了这个模型,就知道即使不买参考书,通过别的途径让小孩子学习的话,成绩也能提高。

所谓动力机制,是以长远目光观察模型产生的现象,以及今后将会产生怎样的结果及动向,即会出现怎样的模式。假设有这样一个模型,每天的学习时间延长 1 小时,偏差值就能提高 1 分。那么顺着这个简单的模型,学习时间延长 2 小时,偏差值就能提高 2 分。

那么学习 10 小时会怎样呢?可能偏差值会暂时得到提升,但绝不会长久,反而很可能造成厌学、挫败感,致使偏差值下降。像这样通过较长的时间轴观察模型产生的结果及动向就是所谓的动力机制。

在现象的背后,一定存在着引发现象的模型和动力机制。作为这个模型及动力机制的结果,现象得以展现在我们眼前。

通过这样的方法理解本质,将更加明确深度思考的意义。要进行深度思考,就必须反复思考隐于现象背后的模型及动力机制。2.3  MIT 斯隆商学院与系统动力学研究经济学的世界最高学府——MIT 斯隆商学院

在这里简单介绍一下 MIT 斯隆商学院。

MIT 是位于美国东海岸马萨诸塞州剑桥市的理工类大学,与波士顿市隔查尔斯河相望。

斯隆商学院是 MIT 中进行经济学研究教育的学院,当然也有 MBA 课程,培养出了大批优秀的经济领袖。

因为是理工类大学,斯隆商学院一开始的基本课程是工程管理(技术管理、生产管理、运筹学等),充斥着与数字相关的科目。

大约 20 年前,我在斯隆商学院读了两年的 MBA 课程,就在那时初次接触了系统动力学。系统动力学的历史与特征

系统动力学最早可以追溯到 20 世纪 50 年代。以 MIT 的 J.福瑞斯特教授提出的计算机仿真为起点,将现象作为系统去全面捕捉的研究方法开始日益发展壮大。

1972 年罗马俱乐部发表了《增长的极限》这一揭示“人类危机”的研究报告,自此开启了系统动力学的新纪元。这份报告指出,持续增长的人口、枯竭的自然资源、被破坏的环境终有一天会导致地球毁灭,并将人类如何在资源有限的地球持续生存作为一个重大课题。

为寻找这个答案所使用的方法即系统动力学。

他们运用系统动力学理论建造了一个仿真的“世界模型”,从而能够在计算机上模拟人类社会。自此,便对人类警钟长鸣。《增长的极限》一文的主要观点“由增长到平衡”在当时引起了巨大的震动。彼时欧美日等发达国家还处于高速发展时期,谁都认为未来一片光明。而这个观点在 40 年前就看清了地球资源的有限性这一本质,成功预见了现今面临的问题,至今仍未过时。

系统动力学就这样通过在计算机中制作“世界模型”,来解读人类社会的“模型”与“动力机制”,成功得出了本质性的答案。不还原要素,从全局捕捉

从另一种意义上讲,系统动力学亦具有创新性。以往的科学方法论注重的是要素还原主义,而系统动力学则是基于俯瞰全局的角度,并未进行分解,这与此前所有的科学方法论都是背道而驰的。

要素还原主义的基本方针是将复杂的事物逐一分解,找出构成要素并分别理解,以此理解整体。这是科学的基本研究方法。

比如在物理世界里,将分子分解成原子,原子分解成原子核与电子,最终分解成构成物质的最小单位——基本粒子,再借此窥探宇宙全体。这种方法确实效力惊人,但也有一些问题。

拿苹果来举个简单的例子。苹果是什么呢?一个苹果的重量约为 300g,热量是 150kcal,糖分是 40g,主要成分是水,约占 85%,碳水化合物约占 15%,蛋白质占 0.2%……依还原主义的方法就是这样进行说明。

另一方面,苹果经过这样一步一步分解之后,本质发生了改变,已经不再是苹果了。分解成一个个构成要素后,苹果作为植物或者水果的本质便消失了。要想真正了解苹果这个事物,不应该局限于分解,以苹果之所以是苹果的角度看待才是最重要的。

商界同样适用。从人才技术、组织结构、指令体系、审批流程等方面进行分析,去了解一个组织,在某种程度上确实可行。但有时即使这样也仍有未解之处。比如针对丰田汽车为什么可以改进到那种程度这样的问题,如果用刚才的方法进行分解,思路就会受到限制。以组织中各种要素之间的关系、动力机制为着力点,从全局思考的角度才是重要的。

系统动力学注重的正是这一点。2.4  捕捉复杂事物的模型及动力机制当心轻松赚大钱的机会

囿于眼前的表象,对黑匣子般的模型与动力机制视而不见,无论投入多少时间精力(输入)去思考,期待的结果(输出)也不会出现。乍看有些道理、实质还是“逻辑不通”的答案,是不能帮你取得成果的。

系统动力学为黑匣子般的模型与动力机制带来了曙光。

以身边的事情为例,声称可以轻松赚大钱的投资大半都逻辑不通。运用系统动力学仔细思考,就会发现轻松赚大钱这类事情根本不成立。

如果真有这样轻松赚大钱的机会,跟谁都不说,自己一个人闷声发大财多好,为什么特意要塞给别人去做呢?轻松赚大钱这一模型本身就有问题。

退五十步说,就算是因为自己没钱所以才召集别人一起做,如果真有轻松赚大钱的机会,那么钱自然会越来越多,又何苦去特意劝说别人呢。

进一步想,这原本就是自相矛盾的。自己知道轻松赚大钱的机会,为什么还会没钱?这个模型早就无法说通了。

再退一百步说,假设轻松赚大钱这个模型是真的,这时就产生一个新的疑问,钱究竟从何而来?在不发掘新资源的情况下,这世间大半是零和游戏。考虑到动力机制,如果很多人都知道有这个机会,每个人赚的钱就会大幅度减少,这个模型很快就有了破绽。

像这样通过模型与动力机制进行思考,自然就明白轻松赚大钱之类的事情并不存在。被这种事情所骗,别说是得到与输入相对应的输出,很可能结果都是零甚至是负的。所以,绝对不能对黑匣子视而不见。

反过来说,其实越复杂的事物,用模型与动力机制来思考的话就越简单。因为复杂事物的构成要素太多,即使进行分解,那庞大的数量也足以令人望而生畏。位于输入与输出之间的本质

请看图表 2-3。“输入→输出”之间的黑匣子才是本质。通过对黑匣子的模型与动力机制进行简明的捕捉,便可以发掘“条理清晰的答案”。图表 2-3 | 位于输入与输出之间的“本质”

第 3 章之后会对此进行详细的说明,在此先要对“模型”及“动力机制”有个清晰的印象。2.5  模型是什么剥离细枝末节后精简的概念图

首先,模型是剥离无用的细枝末节后的一张抽象图。对模型进行思考,就是通过右脑的作业使精简的概念图形化。

系统动力学把模型称为“因果循环图”、“因果连锁图”,通过圆形或矩形展示构成要素,辅以箭头表示相互关系。本书简单地称之为“模型”,做法与系统动力学一脉相承,也是用圆形或者箭头等来表示。

以企业竞争为例(图表 2-4)。假设自己公司(A 公司)为提升销售额增加了广告宣传费的支出,销售额因此得以增长。随后,受此影响,销售额缩减的 B 公司也增加了广告宣传费,销售额也随之增长。之后 A 公司再次增加广告宣传费以提升销售额……如此循环下去,竞争日益激烈,两家公司都唯恐影响业绩而不去削减广告宣传费,广告战的模型便由此产生了。图表 2-4 | 广告费日益增长的模型

这时,广告内容及手法都是不重要的细枝末节了。只要模型不改变,循环就会一直持续到双方精疲力竭。同样的模型也适用于新产品开发周期的短期化、营业网点的扩大、折扣战等。这可以说是与竞争相关的基本模型。

所谓从模型思考,就是这样将想法用图形的方式简明扼要地表现出来。2.6  动力机制是什么模型随着时间流逝产生的运动及结果“思考动力机制”是指引入时间轴,观察模型会随时间出现怎样的动态。从刚才广告费日益增长的模型中可以看出,随时间流逝广告宣传费在交替增长的动力机制(图表 2-5)。思考动力机制的关键是看清楚模型中的因果连锁,并想清楚将会产生怎样的模式。当然,此外还有数不胜数的模型,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模式。图表 2-5 | A公司与B公司广告费的动力机制

如果把动力机制作为微观经济学中“价格”的决定因素之一,就可以从一个独特的视角进一步深入理解。

微观经济学认为价格是由供需关系决定的。这种理论给人一种价格是静止的、由一点来决定的印象。

而系统动力学则是引入时间轴,如图表 2-6 所示去捕捉供需与价格的动力机制。图表 2-6 | 价格决定要素的动力机制

需求增长导致价格上涨,价格上涨又导致供给增加、需求减少,继而价格又随之下降。这样一来,需求又会增长。在这种连锁中引入时间轴,就可以看到波动的模式,从而实现不是以静止的“点”,而是以变化的动力机制去重新捕捉价格。2.7  理解动力机制,模型的改变与问题的真正解决紧密相连只改变现象会导致事态进一步恶化

本书已经反复强调过,系统动力学是通过模型与动力机制来思考事物的本质。说到底,其实就是在出现问题、需要解决时,必须坚定立场,深入挖掘到引发问题的模型与动力机制。

本书最初就提到过,“因果倒置,把现象作为原因去回答是绝不可行的”,因为现象只是结果,并非原因。不解决原因就好比治标不治本,结果只造成了时间与精力的浪费。

何况,今天的解决方案也许会造成明天新的问题。

比如,便秘吃泻药不奏效就加大剂量继续服用泻药,结果导致腹泻。这样便秘的问题就变成了腹泻的问题。这是轻视模型中的时间延迟(药效出现之前的时间偏差)而造成的。

在财政赤字没有解决时发行赤字国债,只是把问题推后,让子孙后代去解决更大的赊欠问题。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面对同样的问题,由于时间轴上的位置不同,各个时代的人们总是对将会发生的事情不那么重视,对未来比现在缺少真实感。专栏②札幌啤酒企业有时也会忽略动力机制,即没有成功预测未来,没有准备好第二支箭、第三支箭,以致遭受数倍损失。日本札幌啤酒(现札幌控股株式会社)曾经发售过一款豌豆酿造的啤酒“札幌 Draft one”,这开辟了被誉为第三啤酒的新领域,销售额迅速提升。但不久后实力更强劲的麒麟、朝日等日本大型啤酒制造商也纷纷进军第三啤酒领域,竞争日趋激烈,札幌啤酒受此反作用力的冲击,业绩急剧下滑。这是因为没有及时射出第二支箭(或者说没有准备好第二支箭)所导致的失败。今天的解决方案(成功)也许会造成明天新的问题,换句话说,巨大的成功也会带来相应的巨大的反作用力,产生令业绩大幅度波动的动力机制。那么什么样的方案比较好呢?如果札幌啤酒适当抑制一下最初的成功,花更久的时间巩固“Draft one”品牌,也许就能大大削弱竞争对手加入竞争带来的冲击。这样一来,业绩震荡范围缩小,从长远来看,很有可能得到更多的利益。能改变模型就能解决问题

综上所述,解决问题的途径只有一条——改变模型,改变动力机制。如果想解决上文中 A 公司与 B 公司的广告战,必须努力思考,改变图表 2-4 的模型。

比如开发广告宣传意义并不大的新产品和新技术时,就可以和强有力的销售代理店合作,从广告战的泥潭中脱身。如果 A 公司、B 公司的产品属于耐用消费品,就在售后服务上下功夫留住顾客,甚至提供非本公司产品的维修服务来获得客户,通过多种手段改变模型与动力机制(图表 2-7)。图表 2-7 | 广告费日益上涨的对策(例)自主化改良的模型

让我们回想一下前言中我自己的失败经历。在 MBA 课程中出现的 A 公司与 B 公司的竞争中,应该关注什么样的本质呢?

B 公司通过技术改良带来了竞争力,此时应该注意的是技术改良是在哪里,以及怎样发生的这一模型和动力机制。

我被困于“改良是由企业进行的”这个常识,却没有看清另一个重要的部分——顾客也可以进行改良。企业可以吸收顾客的“输入”来提升自己的竞争力,与顾客共同持续性地发展,这个动力机制是我所忽视的。

顾客不仅是“输出”的对象,也是“输入”的源头。我之前没有意识到自主化改良的这一模型(图表 2-8),如果认真思考这个模型与动力机制,是可以找到正确答案的,甚至可以得到更好的方案,从而脱离独立开发的战略,加强开发部与营业部的合作,更好地吸收顾客的改良。图表 2-8 | 看不见的模型的部分与动力机制专栏③日本企业针对加拉帕戈斯化的对策以日本的“加拉帕戈斯化”为例,来感受一下从本质思考问题的重要性。所谓加拉帕戈斯化,是指日本独有的技术与服务等只针对日本本土市场进行发展,因而被世界标准淘汰,失去全球性商机的现象。这个名字来源于南美洲厄瓜多尔海域的加拉帕戈斯群岛,这个群岛与世隔绝,岛上的生物自行生长进化。日本本土的非智能手机被称为“加拉手机”也是来源于此。手机、数字广播、电脑、汽车导航等,加拉帕戈斯化的例子不胜枚举。手机业界亦已淘汰了“加拉手机”,如今智能手机采用的都是世界标准。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现象呢?有几个原因瞬间跃入脑海。可能是日本人热衷学习且擅长技术,所以渐渐就制造出技术含量更高的东西,又或者是日本人的要求太苛刻。这些想法确实有些道理,但很遗憾只捕捉到了现象的一部分。其实这个问题背后的实质在于“日本市场的大小”。因为日本市场比较广阔,所以使独立技术的进化成为可能。也就是说加拉帕戈斯化的现象背后存在这样的模型:“日本有巨大的本土市场”→“最初就没有认真对待全球市场”→“产生成本竞争力弱但技术含量高的产品”→“进军全球市场滞后”→“海外企业的产品成为世界标准”→“最终日本本土市场被海外企业占领”。正因如此,比日本人口少很多的韩国等国家几乎不存在加拉帕戈斯化的问题。继续这个思路,只要思考以日本为出发点、以日本为核心,就不可能从根本解决问题。必须最初就着眼于全球及新兴国家制定商业策略,而不仅限于眼前的日本。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