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你盛得下悲伤,也输得出力量(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14 17:59:29

点击下载

作者:Jenny乔

出版社:天津人民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愿你盛得下悲伤,也输得出力量

愿你盛得下悲伤,也输得出力量试读:

※版权信息※书名:愿你盛得下悲伤,也输得出力量作者:Jenny乔排版:辛萌哒出版社: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时间:2018-01-01ISBN:9787201125152本书由北京博采雅集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第一辑生活如诗,需要你空灵的巧思好日子就是把平凡活出诗意

我的办公桌上有一张明信片,是同事思思从法国寄来的。明信片上是一间巴黎街角的咖啡馆,门前有一张木质座椅和一辆红色的脚踏车。旁边有一行手写的小字,是高晓松的那句:人生不只有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她知道我喜欢收集明信片上的邮戳。但因为工作忙,每年我都没有太多时间去旅行,所以大部分时间里我只能坐在办公室里遥望远方。不过还好,生活总有些诗意。

而这些都是思思教我的。过去的我完全是另一副模样。生活粗糙而无趣,每天上班下班

走同一条路,吃饭点同样的菜,办公室里堆满了杂乱的文件。那时,我的脑子里只想着好好工作赚钱,等有一天有了足够的钱,我就可以过上好日子,花园洋房、锦衣玉食,想走就走,没准还能躺着数钱。

在我心里,诗意和远方只属于钱。没钱的时候,生活只有落魄和苟且。可思思不这么想,她每次来我的办公室都唉声叹气,这哪儿是

人待的地方。确实,如果你去过思思的办公室,一定会觉得我这里难以忍受。

去过她办公室的人无不惊叹,一张干净的办公桌摆放着各种花花草草,各式各样的茶壶茶杯,一面墙上贴满了明信片和家人的照片,走进去,扑面而来的永远是一股淡淡的清香,每天都有不同的味道。

我问她,为什么用那么多杯子。她说不同的茶要用不同的杯子,绿茶用玻璃杯,乌龙用紫砂壶,红茶用瓷杯。我指了指那些五颜六色的马克杯问她,这些是干什么用的。她淡淡一笑说,配衣服用。

想起自己拿着一个超市的赠品杯子在茶水间进进出出的场景,顿时想找个地洞钻进去。

思思就是这样一个精致的女人,按心情打扮,按季节喝茶。起初,大家都以为思思是个不愁吃喝的富二代。后来,当知道

她只是个普通的打工妹时,几乎所有人都说她矫情,明明赚不了多少钱,还浪费在这些没用的东西上,一杯茶而已,用什么喝不一样。可是,就是这一个杯子的差别,藏着一辈子的差距。

很多人说,诗意的生活只属于少数人,要么是敢于追梦的勇士,要么就是叱咤风云的人生赢家。在温饱线上挣扎的自己根本没有资本谈论诗情画意。然而,真正决定一个人生活品质的不是钱,而是

态度。大千世界,从不缺少美,唯独缺少愿意寻找又懂得欣赏平凡之美的心。

思思从不在意别人的闲言碎语,而是泰然自若地过着自己的小日子。她在公司旁边的一个老旧小区租了个一居室。但即便是租来的房子,她也一点不凑合,每次搬家之后,她都要把房子粉刷一新,阳台上有各种花草,还养了一缸漂亮的热带鱼。她家的角落里有一个咖啡台,台上放着她花了几千块钱买的意式咖啡机,墙上挂着马克杯。每个周末,她都坐在阳台的摇椅上一边喝咖啡一边看书。

这么多年,她都是身边那些单身姑娘们的骄傲,因为她比任何人过得都滋润。

很多人的精致是做给别人看的,如果在那些别人看不见的时刻都过得精致,那才是你对生活最真实的态度。

蒋勋说,美是对生命的关心。每个人都习惯了追着时间跑,忙到没有时间去感觉周围的一切。忙的时候,心就忘了。心灵不丰满,生活才会千疮百孔。

而美的头号敌人就是将就。人们经常标榜自己绝不将就,可随着越来越忙碌,时间越来越少,往往不自觉地就接受了将就。

羡慕别人的私人花园,可自己连买束花都犯懒,还学会了安慰自己反正花终归是要谢的,买了也是浪费。羡慕别人白里透红的好气色,可自己连好好化个妆的时间都不想花,还自欺欺人地说“反

正也没人看得见”。而日子变坏往往就是从这一刻开始的。现在,很多人觉得品质就是贵,很多朋友跟我说,连饭都吃不

上的时候,何谈美感。每次我都会用蒋勋的生活美学来反驳。潮流对美的定义是品牌,而你对美的认知才是品味。村上春树发明了“小确幸”这个词,即微小而确实的幸福。他

说没有这种小确幸,人生只不过像干巴巴的沙漠而已。思思有个手账本,里面除了密密麻麻的工作日程、读书计划,

还有很多笑脸贴纸,她说自己每天至少要写出三件生活里的小确幸。我笑她傻,她笑我痴。

后来,我的确开始赚大钱了,过上了很富裕的生活,但越来越忙,越忙越懒,生活依然一团乱。更重要的是,我觉得自己麻木了,失去了生活的感觉。再也无心研究一日三餐如何搭配,随手抓起饼干、三明治充饥,也再没心思看看身边的人和事,经常有同事跑来感叹北京终于有蓝天了,我才发现西山竟然若隐若现,我已经不知道有多久没有抬头仰望过蓝天了。

大概没有了天空的寥廓,心变得越来越窄。那时,我才彻底醒悟,不是平凡的生活缺乏诗意,而是我们粗糙的心剥夺了它的美感。

在你吃到美味食物的那一刻,在你被初春一夜花开感动的那一刻,在你为新家买来花花草草的那一刻,生活早已充满诗情画意。它一点也不伟大,甚至比你我更平凡。

很多人觉得诗意和美感是女人的特权,而我最欣赏的两个最懂得生活的人却都是男人。一个就是蒋勋,第二个就是松浦弥太郎—被称作日本最会生活的男人。

作为日本老牌杂志《生活手帖》的主编,他要求员工9点上班,

下午5点半必须准时下班。周末绝不可以加班,要安排时间和家人朋友在一起,因为只有懂得生活的人写出来的东西才能让读者懂得生活,所以他要求杂志的每一页都“让人幸福”。

他写过一本书叫作《今天也要用心过生活》。其中有一句话戳中我们心窝,越是忙碌的时候,越应该认清真正重要的事情是什么。“苟且”的次数逐渐积累,一点一点地侵蚀你的生活,不知不觉间你的世界就全变了样。

我想起公司的一个同事,过去是个活得极其精致的妹子。从外套到内衣,从洗发水到护手霜,都是精挑细选的。可是,结婚之后,她却完全变了,每天下班忙着回家做饭,周末也宅在家里洗衣做家务,更可怕的是她对生活再也没有了要求和期待。

我们都学着她不再去买超市的便宜货了,她却开始在超市淘换快过期的打折商品。过去中午问她想去哪里吃饭,她总是挑轻食餐厅,说既有营养又对身材好。如今你问她想吃什么,她总是找那些又快又便宜的地方,完全不顾味道如何。每天嘴上说得最多的两个字就是:随便。

没过多久,她的婚姻就亮起了红灯,对生活再也没有要求的她,对另一半来说也就失去了吸引力。

其实,想想不难理解,婚姻不是扮家家酒的游戏,而是两个人一起朝着一个共同的方向努力,可是其中一个人却不停地说随便、没关系、无所谓,另一个人只会觉得既乏味又无趣吧。

记得第一次看《一人食》的时候是在出租车上,当时就有想哭的冲动。平时自己吃饭的时候,不是随便买个三明治,就是叫个外卖盖饭,绝对不会自己开伙。可是,那个短片里的人,竟然为自己做出如此精致的一顿饭,有菜有肉,有颜值又有品质。

你过得多认真,就会多幸福。因为,你对待生活的态度就是你热爱生活的程度。

相信很多人对《穿Prada的女王》里的Miranda印象很深刻。当年,这部电影给我最大的冲击就是人过得糙不仅会生活不幸,

事业也会很糟糕。

印象最深的一幕是Miranda为新一期杂志试装,因为一件天蓝色的腰带和下属发脾气。在菜鸟Andy眼中完全没有差别的两条腰带,在Miranda和设计师眼中却是如此不同。

她说,其实你不明白那条腰带不是蓝色的也不是青绿色的,实际上它是天蓝色的。这种蓝色曾经在时尚界创造了千万美元的价值。一种颜色就是一种态度。精致的人觉得她人生里的每一个部分

都不能随意,而粗糙的人往往会在不经意间妥协了自己的全部。精致的不仅是一件衣服的款式或是一支口红的颜色,而是你对生活是不是还有热情和向往。

这几年,一个风靡亚洲的新行业开始兴起:整理咨询师。我对这个行业的兴趣是从一本书开始的。这本书叫《怦然心动的人生整理魔法》,作者是日本人气整理师藤麻理惠,入选过美国《时代周刊》评选的“全球最具影响力100人”。

这本书也是思思送我的,说再也看不下去我那个杂乱的房间,不知道我是怎么活下来的。

想想真是如此。一个人的家里藏着她生活的样子。和很多女孩一样,过去我都是出门风风光光,家里却乱作一团。杂乱的心,带来杂乱的生活,而杂乱的生活组成了杂乱的人生。

看着思思,我经常在想,生活看上去如此公平,它让我们生活在同样的世界里。可它也是极不公平的,它不肯给我们同样的视野和心境发现这个世界的美好。好日子需要的不是赚钱的能力,而是把平凡的日子过成诗的本事。而最重要的是你得学会对生活有追求、有热情、有感觉。生活不在远方,更不在诗里,它就在眼前,在每一个你活得漂亮的日子里。成功就是把生活过成喜欢的模样

这些年,身边的闺蜜们陆陆续续地都当上了妈,聚会的话题也从美容健身变成了育儿早教。我们的言谈之间,只有一个结论,养孩子很贵。

现在的父母比过去更不容易。过去,父母担心孩子没有一技之长,没钱养活自己。可如今的父母还要担心孩子快不快乐。过去的富养有钱就行了,现在的富养还得有安全感。要求高了不少。

一个闺蜜说,她不奢望孩子以后有什么大出息,只要平安健康地长大,快快乐乐生活就好。

此言一出就遭到了另一个闺蜜的强烈反对。她说,现在社会压力这么大,环境那么容易让人焦虑,怎么可能独善其身。所以,必须要努力赚钱,以后把小孩送出国。国外环境好、福利好、压力又小。

我曾经也是这么想的,富贵可以买来好日子,钱可以让人远离

浮躁世故、让人压力爆棚的环境。可是,这些年一路走一路看,我却发现,其实好日子远不是富

贵那么简单。

有一年夏天,去意大利旅行的时候,我遇见了Candy,一个三十几岁的单身女人,是我在当地的导游。Candy在意大利已经待了快10年了,这几年中国游客越来越多,作为资深导游的她赚了不少钱。她知道我是从北京来的,一路都在问我北京现在什么样了,还不停地给我看她自己在网上搜集的北京老照片。

我能想象,这些年,她有多想家。我问她怎么不回北京,或者至少回去看看。她说,回北京赚不到这么多钱。在这里一年到头没个休息,带

着客人在欧洲四处跑。每次想回家的时候,都跟自己说,再忍忍,等赚够钱再回去。虽然苦几年,等回去就可以享福了。

我又问她打算赚够多少钱再回去。她突然沉默不语了。

前几天,她的朋友圈里发了几张雾霾下的北京的照片,还写着两个字:想念。距离我第一次见到她到现在已经有五六年的时间了。时常听到身边的人说起,没钱的日子过得有多憋屈,多难受。

可是,有了钱,你也未必能过上富贵的日子。富贵不是一种天赋,而是一种能力。你无法通过赚钱或者改变

生活环境而自然而然地获得这种能力,它需要学习和培养。真正成功的人,不仅有赚钱的能力,更懂得如何用钱把日子过

成自己喜欢的模样。

我的大学同学里有个出名的“钱串子”,在她眼里,满街都是商机,今天给同学推荐点兴趣班,明天在学弟学妹中间卖笔记本,总有不少零花钱。她最喜欢说的一句话就是坚持不住的时候,拿出一百块钱来闻一闻。上班之后,她依旧如此,比谁干活都拼命,上下班都要拉个顺风车。

我和“钱串子”上大学的时候没什么交集,却因为她在我家小区租了一间房,慢慢和她熟悉起来了。我哥不喜欢她,经常说我怎么能和这个眼里只有钱、世俗又功利的人交朋友。

这也是这些年我听过不少人对她的评价。不过这些人都没去过她的家。很多人觉得这么爱钱的姑娘一定活得很吝啬,她从不买高档化

妆品,也从不买奢侈品,所有的衣服都是简简单单的通勤款。可是,所有去过她家的人,都对她另眼相看。

一进门,角落里就有一个咖啡台,有手冲咖啡的各种器皿,意式咖啡机,墙上挂着一排排精致的马克杯,像咖啡馆里的海报。客厅里挂了几幅黑白的人像插画,冰箱上是她收集的各种贴纸。阳台有一个摇椅,旁边是她种的各种花草。

你很难想象,这是一间出租房。每个周末,她都要花一整天的时间打理这个家,把杯子一个个

刷干净,给那些花花草草做美容,完全不是她随时随地都要赚钱的风格。

有一次,我好奇地问她,怎么舍得花钱装修别人的房子,还浪费那么多时间在家务劳动上。

她说,如果没有这一天,剩下那六天她根本坚持不了。那是她小时候梦里的样子。

我的脑海里经常浮现出她端着咖啡在摇椅上的样子,幸福大概不过如此。

很多人最初为了过上渴望的某种生活而努力赚钱,但是赚到钱的时候却突然忘记了自己曾经的渴望,被束缚在一种所谓优越的生活里,成了钱的奴隶。

人们常说,没有钱谈不上生活,因为好日子都很贵。的确,但是如果没有花钱的能力,也不知道如何用钱买到自己想要的生活,恐怕离真正的富贵还有很大的差距。

我在迈阿密旅行的时候遇见过一个黑人姑娘。她出生在美国南部,和很多年轻人一样,她想周游世界,过一种自由自在的生活。但是小时候,父母经常跟她说,想要自由,你要有赚钱的能力。于是,她努力认真工作,比她所有的男同学、白人同学都优秀,从贫民区

搬到了富人区,但却始终无法得到自己想要的自由。于是,她把房子高价租了出去,每个月拿着租金四处游历,喜

欢一个地方,就停下来再找份工作,一边打工一边玩,自己还开了一个博客,写下自己一路的见闻,收获了不少粉丝。

显然,富贵和钱有关,但和安全感更相关。大部分人都出生在平凡的家庭,有为生活劳碌奔波的父母。即便是大富人家,也未必能给孩子多少安全感。

说实话,没有经历过富贵的父母很难懂得怎么给子女真正的富贵。所以,很多时候,小时候缺的营养,长大了你得自己补。

电视剧里经常出现一种悲剧的人生。小时候,因为穷,被同学歧视排挤,长大之后,即使事业有成,

心里也难免留存着被人嘲笑鄙视的阴影,也因此更加担心失去已经拥有的东西,这种恐惧比一无所有的时候更可怕。

人们努力赚钱,无非是想得到真正的自由,不必仰人鼻息,不必寄人篱下,有更大的选择权。但是,被钱束缚住的生活,也不过是另一种形式的被动。

真正的富贵,是可以选择任何一种生活状态的自由,坐得起头等舱,挤得了公交车。消费得起米其林餐厅,也能享受得了路边摊。买得起爱马仕,也穿得了粗布衫。简单一句话,我的人生,不是钱说了算。《与神对话》里有一句话我印象最深,人生不是一个发现的过程,而是一个创造的过程。而绝大多数的人或许连“发现”的境界都达不到,不过是应付生活而已。

钱,应该让人获得越来越多的自由,否则再多的钱也不过是金钱对你的嘲笑。而世上的好日子只有一种,就是把生活过成自己喜欢的模样。过好日子需要有翻篇儿的能力

生活里,大多数人的生活都是平淡无奇的,但在这些看上去同样的日子里,总有一些人比另一些人的日子过得好。

有人说,好日子都是钱堆出来的,没有经济实力,谈不上生活品质。也有人说,好日子靠情商,情商高的人什么样的日子都能过成诗。其实,我仔细观察了一下身边那些日子过得好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点:会翻篇儿。

现在很多人在说起告别过去的时候喜欢用清零这个词,我不是特别喜欢,总觉得清零有一种否定过去的意思,但其实无论一个人多努力,都很难完全摆脱过去。所以,翻篇儿这个词显得更实在。它是一个人知缺陷却能包容缺陷的能力。

高中同学悦悦毕业之后去做了心理医生,经常和我聊起生活压力。她最喜欢说的一句话就是:现在的人太会折磨自己了,总是被

各种错误困扰:别人的错、自己的错和生活无可奈何的错。前几天吃饭的时候,我们聊起最近持续火爆的热门话题“出轨”。

当然我们讨论的并不是人是不是一定会出轨或者出轨是不是符合人类的天性,而是很多人看待出轨这件事的时候角度多少有点片面。

悦悦说,这些年她见过不少因为遭遇出轨而向她求助的客户,很多人听到伴侣出轨后的第一反应是要离婚,而冷静之后就开始考虑到底要不要离婚。

其中有个姑娘,是个两岁孩子的妈妈。她是个很理性的人,在丈夫出轨之后,考虑到孩子还小,又不想让父母担心,所以在丈夫低头认错之后决定不再离婚。但是,不离婚并不代表日子可以顺利地继续,她开始变得紧张兮兮,总是觉得丈夫形迹可疑。

她最终找到了悦悦这里。不过因为咨询费很贵,她来了两次就再没有出现。悦悦摇头叹气说还没帮她找回翻篇儿的能力。

她说,几乎每一段婚姻都可以分为两程,以包括出轨在内的各种问题为分界线,前半程是愉快而难忘的,后半程至少是让人失望的。而一个人的日子能不能过得好,并不取决于在分界线上你向左走还是向右走,而是当你开始走上这条路的时候,是不是能克制自己不去想另一条路上的风景。

想想还真是如此,日子能不能过好和离婚与否没有关系,重要的是你能不能学会接受一段有瑕疵的婚姻。

虽然如今明星出轨的新闻已经不足为奇,但我至今仍然记得马伊琍的那句“婚姻不易,且行且珍惜”。讲真,我欣赏她的态度。如今还能和文章一起出演电视剧,一起赚钱养家。这不是对婚姻或者孩子负责,而是对自己的选择负责。

所谓好日子,从来都不是完美的日子,它只是在你选择接受的限度之内可以达到的最好状况。就像很多人说的,面对出轨的另一半,就像穿着一双进了沙的鞋子,既然你选择了,无论多难受,你都要穿着它前行。

有时候,与纠结原谅别人相比,人也会抓着自己的失误不放。这也同样考验翻篇儿的能力。

过去上学的时候,一到考试,我就很紧张。而且经常会被一种状况困扰,只要前面的题做得不顺利,到了后面就会越来越困难。

不知道你有没有过这样的感觉,整场考试的发挥完全依赖前十分钟的状态,做题顺利时有如天助,做题不顺时坎坷整场。搞不好,第一场考试还会影响后几场。

那时候,老师和家长都说,做完了就要让它过去,不要来回地翻卷子。但我还是时常忍不住回想之前某一道拿不准的题目。

对于自己,让过去的错误过去,也并不容易。而一个人翻篇儿的能力越快,生活品质就会越高。

我身边就有一些朋友在这方面有一种天赋,他们好像与生俱来

有一种正确的归因能力。记得在TED女性系列演讲中有一个人让我印象深刻,演讲人是个印度裔的美国女政客,她讲述了自己竞选失败的经验,而这次演讲的题目是“做勇敢的女孩”。

她提到教她Java编程的教授发现的一个有趣的现象,当男生们遇到难以应付的实验时,他们会说:“教授,我编的程序出了点问题。”而女生们则会说:“教授,我出了问题。”她继而提出了我们的教育体制中存在的问题:男人被教育要勇敢,女人被教育要完美。所以,男人向外归因,女人向内归因。

其实,每个人都会出现归因偏差。这种偏差造成了我们生活中很多过不去的心理难关。

几年前,难得看到了一部喜欢的国产心理学电影《催眠大师》,讲述的就是一个自我宽恕的故事。人在本能上的自私和道德上对无私的要求,造成了严重反差。

结局,莫文蔚的那句“没有人能够原谅你,除了你自己。”大概经常回响在很多人的耳旁。

你能不能适时包容自己在两难时做出的选择,决定了你在心理上能给自己多少支持。你越快接受自己,就会越快翻篇儿。

经常和朋友聊起人生的困惑,其中最让人惆怅的是令人冷笑的命运。明明没有人犯错,却写不出一个好的结局。比如爱上了一个错的人:一个相恋八年却走不下去的男人,一个背负着沉重的家庭

责任却真心相爱的女人。依稀记得一部电影里的男女主角经常吵架,每次和好的时候,

都会有一个仪式,重新介绍彼此。可是,转过头来,还是逃不过回忆里那些陈芝麻烂谷子的碎碎念。

这个仪式挺不错,可是,你心里是不是真的翻过这一页才是重点。

曾经听到一个比喻,心是一块田,回忆就是养料。放在土里就能滋养你,你偏要把它刨出来,变成垃圾。回忆意味着你在反应,翻篇儿意味着你在创造。

我们家每年都会在墙上挂日历牌,一天一页,上面写着当天适宜做的事和禁忌。每天早上起来,第一件事就是撕掉昨天那一页。好日子也离不开这种翻篇儿的能力,不是让你忘记过去的那个人、那件事,而是把它深藏在心里,以一种成熟的态度面对当下的生活,必要时也要训练自己,不要把那些你已经选择接受的过去再翻来覆去、没完没了地回忆,困住当下的自己。千万别再说你想过平淡的生活

我和闺蜜Ann每周至少有一天中午会走很远到CBD商圈外的一家餐厅吃饭。老实说,那根本不能叫一个餐厅,就是一个普通的外地夫妻开的面馆,铺面很小,却很干净,店里经常放着李宗盛的歌。中午,在那里吃饭的大多是周边开店的店主和附近学校的学生。我和Ann是那里的常客。

面馆老板看上去四十多岁,是一个特别质朴的人,很少说话,总是默默地把煮好的面端上来,笑着让我们品尝。他做的面味道每次都有点不同,他常搭配不同的调味料和配菜,更有趣的是,他的面很好看,有时候用黄瓜或者萝卜削一朵花,有时候用蛋花、调料和香菜拼凑一幅画。

老板娘的性格正好和他相反,爱说话,还是个大嗓门,每次还没走进店里,就听见她的声音,直到我们离开,她依然说个不停。

话题从邻里之间的吵闹,到不断飙升的菜价,再到孩子的未来。我看得出来,他们来北京没多久。我一直以为他们是因为生活

所迫,为了生计才来北京打工。直到有一天,我在面馆里见到一个西装革履的男人开车送来好几箱水果,我才知道,他们的儿子年纪不大就在家乡搞了个绿色养殖场,是十里八乡有名的企业家。

我好奇地问老板娘为什么不在家里享清福,要到北京来受罪。老板娘笑着说,在家待着,每天除了打牌、聊天就是看电视,太无聊了。过两年,他们还要去别的地方开面馆的分店呢。

在从面馆回办公室的路上,我跟Ann说:“这才是有钱人的生活。”Ann笑着摇了摇头:“这才是有钱人的思维。”“是啊,要不人家怎么能教育出那么成功的儿子呢。”我也不

禁感叹起来。

Ann又问我:“你说,我们为什么那么喜欢去那家面馆?”“也没有多喜欢吧,每周才去一次而已。”我想也没想地回答她。“咱俩从来没有去过一家餐厅这么多次。”显然Ann并不满意

我的答案。

我想了一下,的确是,我们去过北京很多出名的餐厅,但没有一家让我们如此频繁地光顾。这家面馆就是有一种独特的魅力。

有一次,我们去了一家楼下新开的西餐厅,完美的环境、高雅的音乐、彬彬有礼的服务员。菜品很棒,我和Ann却吃得一点都不

开心。我们都感叹,没有了面馆老板充满诗意的面和老板娘的侃侃而谈,好像连午餐都失去了活力。

面馆里,有创业路上的艰辛,有市井生活的多彩,有对生活的沮丧,也有对未来的憧憬,有甜蜜也有苦涩。但在这家西餐厅里,每一个服务员和每一个客人都只是淡淡地笑。

从小,爸妈就常跟我说,我们不指望你有什么大成就,只要平平淡淡的就好。上学的时候,他们从来不要求我必须考第几名,只是说,保持中等就好。大学毕业找工作的时候,他们也只是说,稳定就好。所以,一直以来,我对生活的态度就是平淡就好。Ann也是如此,在这个充满竞争、欲望和压力的职场里,我们尽量躲避竞争、排斥变动。以前,我们总说,以后退休了要找一个山里的房子,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

但最近,不知道是生活枯燥单调的感觉突然到达了顶峰,还是面馆夫妻对待生活的态度刺激了我和Ann,我们最近谈得最多的话题变成了激情和活力。

前几天,在网上看了一个方励的演讲《感谢你给我机会上场》。在这场演讲里,他说了一句很经典的话,深得我心:惜命的方式,不是用来养生的,而是用来折腾的。

我不知道方励是谁,于是去搜索了一下他,吓了我一跳。他的人生完美地印证了他的话:折腾。二十几岁才考上大学,学的是地

球物理专业,做过深海打捞,是2002年辽宁大连5.7空难黑匣子的打捞者,他也做电影制片,是《观音山》《后会无期》的制片人。他发起参股的有二十多个公司,其中跟电影相关的有五个,再加上一个航拍公司。因为爱好太多,他舍不得睡觉。他就是传说中的那种一辈子玩着就把正事都干了、钱也赚了的人。他的生活并不清闲,却比很多人轻松很多。

他说,地球历史的单位是百万年,人类有文字记录的历史才几千年,如果按一百年的最小单位来算,大部分人连这个最小单位都活不到。所以要珍惜生命,而珍惜生命最好的途径就是把生命淋漓尽致地燃烧透了,不要去养生,养生就是在等死,你一养生就是在等死。人生就是一个旅行,每天都是未知的,我们才可能做梦,一个没有梦想的生命是不可能有激情的,没有激情的生命,你要它干吗?

我也认识一个像方励一样的人,是个娱乐公司的编导,她每天只睡四五个小时,却神采飞扬,日夜飞奔在各大院线的首映礼和明星演唱会上统筹、采访、做后期。她忙得不亦乐乎,最近她们公司投资了几部电影,她又跑到大沙漠里去拍电影了。闲暇时间,她也马不停蹄地去世界各地游历玩耍,现在想想,她的一辈子可能比我的两辈子都要丰富多彩。

我突然发现,其实所谓平淡的生活,就像把自己圈养在一个笼

子里一样,看似爱惜,其实是一种剥夺。以前我衡量一份好工作的标准是能否养活自己,是否稳定,有没有前途。现在我把这个标准改成:它是不是能让我感到兴奋、喜悦、充满成就感,更重要的是,它能否让我每一天都过得不一样。

昨天,Ann接受了公司的委派,从下个月起,她要去深圳开始新的生活了。几个月前,老板就问她要不要考虑去一个在深圳的办公室工作,锻炼一下自己。我知道,那是一个改变的机会,Ann却一直很犹豫,如今她终于决定了。

我们都以为人生的挑战是克服障碍实现目标,但其实真正的人生出现在我们根本未曾预见的地方。就像芭芭拉·安吉丽思曾说的,最终决定你是谁的,是如何应对那些不期而遇的事,如何挺过那些不曾预料的困难,以及如何走出看不见的地方。

无动于衷的生活,绝非成熟,更像是一种逃避。我相信,一辈子能活出的精彩,一定藏在某个未知的角落里,唯有激情和活力能够将我们带到那里,而平淡恰恰摧毁了它们。人生如同一个游乐场,我们可能花了很多钱才买到这张票,不尽情地玩耍一番,难免会遗憾。

所以,千万别再说,你想要平淡的生活。不是生活苦,而是你太入戏

我妈前阵子经常晚上偷偷拿着个耳机到卧室去打电话,一聊就是一个多小时。刚开始,我没太在意,渐渐我发现,每次打完电话,她都会情绪非常低落。

不用猜,又是我妈那个远嫁的老同学。年轻的时候,她远嫁他乡,和父母隔着好几千公里,感情越来越淡。如今,北京的老房子拆迁了,也没她的份额。

丈夫是个粗犷的西北汉子,不会说甜言蜜语,对她更不知道怎么体贴呵护。她辛苦操劳地把儿子养大,如今儿子娶了媳妇,好像成了别人的家人。年纪大了,想回北京,却无处落脚,只好和兄弟姐妹争房产。

我妈觉得老同学一辈子太苦了,尽心尽力地帮她找律师打官司,连饭也不吃就听她诉苦。放下电话就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不说话。

我爸倒是冷静,提醒我妈,不会劝人就别劝。别人家没劝好,自己家先劝没了。

我妈这才清醒了一点,找了个借口不接阿姨的电话,慢慢才恢复了正常。

这是一个经典戏码:一个受害者,一个拯救者,合写了一出苦情剧。受害者依赖拯救者的救赎,拯救者需要受害者证明自己的全能。

两个人入戏太深,无法抽离,所以陷入一种盘根错节的关系。而更可怕的是,你根本不知道自己是怎么掉进一个角色里,竟然一夜之间变成了自己唾弃的样子。

前两天,一个刚失恋的朋友在微信上跟我哀叹自己情路坎坷。她身边从来不少桃花,她也很容易爱上一个人,每次都觉得对方是真命天子、灵魂伴侣,最后却往往是遇人不淑,不是有妇之夫让她糊里糊涂当了小三,就是不想对她负责的渣男。她沮丧地说,这辈子可能要孤独终老了。

我知道,她不会,因为她根本受不了一个人过日子。果然,没过两天,她的头像就换成了和一个男孩的合影。

和每次谈恋爱一样,她的朋友圈开始充斥着浓浓爱意,照片、感叹、分享,除了爱情再也没有别的话题,每天换着花样约会,朋友聚会上再也见不到她的身影。总之,和失恋的时候判若两人。

据我观察,那些把爱情当作人生全部的女孩通常过得都不太好。

这也是为什么大多数人的初恋都不太成功,太入戏,就会忘了适可而止的道理。入戏太深的一个后果就是界限不清。

爱情也有额度,花得越狠,透支越快。所以,很多亲密关系里的苦日子,都是从“我中有你,你中有我”开始的。

在这方面,闺蜜Sisi是一个高手。她的择偶标准第一条就是不要太黏。很多追过她的男孩都死在

了用力过猛上。曾经有一个条件很好的男孩喜欢她,她自己难得满意,大家都觉得她这次终于可以修成正果。没想到相处了一个月,还是不行。

男孩每天早晚找她聊天,微信秒回,周末随叫随到,她觉得有点不对劲,她跟男孩表示工作忙不用总是找她聊天。男孩没懂,还一直说没有什么比她重要。终于,Sisi在男孩提出要每天接送她上下班之后崩溃了。

身边很多人都说她有亲密恐惧症,有福不会享。她只是笑着说,不想让他一次把爱用光。入戏太深,爱得越狠,心也就凉得越快。爱要天长地久,一次不能太多。

所以,婚后的她,依然和先生约法三章,每周至少有一天不联络,做自己的事。

生活里,我发现越独立的人越不容易入戏,起初会觉得这些人有一种冷漠和疏离,但相处久了,却觉得舒服,他们不会用关心让

你觉得有负担和压力,也不会在你哭诉时陷入你自编自导的剧情。入戏太深造成的第二个问题就是角色混乱。有一次,在一个电视节目上看到一对夫妻来调解。这是典型的

男主外女主内的家庭,丈夫在外打拼多年,事业有成,家里终于有了点起色,妻子却突然说要离婚,孩子也对他怨声载道。

整场节目中妻子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他把我当成他的下属了。

角色混乱的典型。每个人的一生都要扮演很多角色,你却深陷某一个角色,用同一副面孔、同一种态度对待所有的关系,因此才会顾此失彼。

角色混乱会引发很多婚姻和家庭问题,比如孩子独立之后父母不懂得如何得体地退出,比如不成熟的男人把老婆当成亲妈。

入戏太深,就会忘了自己只是一个演员,在人生的每个阶段落幕之后,无论表演得多成功,你也得谢幕告别。否则,还有一个更严重的问题:缺少自我价值感。当你把自我价值等同于人生成就时,就会陷入角色,无法抽离。

这一点,每个人都应该深有体会。年关将至,伴随着返乡大潮的是回乡的焦虑。很多人说一想起

自己事业无成、没有对象、前途渺茫,就不想回家,害怕面对闲言碎语,更不想面对父母失望的眼神。

以前,我也这样,跟自己说三十岁前要实现经济自由,找个心爱的人结婚,诸如此类。但现在,这些目标一个也没有实现。

我以为我会很沮丧,却发现一点也不。相反,我很喜欢现在的生活,虽然不能经济自由,但我能养活

自己,想买的东西我随便买,买不起的东西我攒钱买。找不到相爱的人就继续找,不妥协也不将就。

其中的改变和一个好友分不开。几年前,她辞职打算出国读研究生,准备了大半年的材料,想

上一所常春藤大学,前后加起来浪费了将近一年的时间,但最终还是被拒了。

朋友们听说了,都说带她去发泄一下,她却一点也不在意,找了份工作,打算来年再战。去年,她刚从康奈尔商学院毕业。

经常有人问我,为什么同样面对挫折,有些人的自我修复力就能特别强。入戏太深的人,会把角色当成自己,所以别人拒绝你的成果,甚至拒绝你的能力时,你就会因为失望自暴自弃,而你放弃的恰恰是自己的潜力。

自我价值感高的人,最明显的一个表现就是不会因为别人拒绝他的过去,就主动把未来也扔了。

讲真,一个人不能太依赖别人,更不能依赖自己的角色,因为人生一切的得失都不会长久,抽离才是一种能力。不要等到被踢下

舞台那一刻才反应过来自己是个演员,我们都应该开始培养这种能力。

一个好方法就是为自己设立界限,给自己留点独处的时间。在这段时间里,卸下所有的面具,摆脱所有的角色,看看你有没有喜欢这个一无所有的自己。

我们和别人的关系、和世界的关系,甚至和自己所扮演的角色之间的距离都不能太近,无论你把角色演得多好,入戏太深都会让人生苦难重重。既然是自己的选择,就不要责怪生活

每个人的身边都有这么一种人,总是觉得别人过得比自己好,仰望着人生赢家,哀叹自己一无所有。

天秤女小L就是这样的人。每次聊天,她必说,老天真不公平,有人一无所有,有人却把好事都给占了。

让她天天这么自怨自艾的是自己的女老板,一个美女CEO,三十几岁,年薪百万,老公靠谱,婆媳和睦。有颜值、有才华,还有财产。

完全符合她心目中人生赢家的标准:内心外表,两手都要抓。事业家庭,两手都要硬。

这样的标准看起来很高,可是放眼望去,身边还真有不少。见到美女,你觉得这人长得这么好看,智商一定不高吧,结果

发现人家是名校学霸。见到女老板,你觉得人家事业有成,一定是

单身吧,结果发现人家老公呵护、孩子乖巧。

小L是个小会计,25岁之前励志要嫁个大款,25岁之后发誓要自己当老板,当不了人生赢家,至少也要赢一把。

过去,她觉得女人要嫁得好,所以上大学忙着谈恋爱。同学们泡在图书馆的时候,她天天陪着男朋友吃喝玩乐,学霸们拿着3.9的成绩横扫招聘会的时候,她却抱着手机在宿舍里哭。

后来,她说男人不靠谱,女人还是得靠自己,所以每天熬夜加班,玩儿命干活,朋友越来越少,社交基本没有。人家恩恩爱爱、卿卿我我的时候,她一个人吃泡面,叫外卖,晚上回家连个等门的都没有。

她总说自己不顺,生活总是不配合。每次听她哭诉,我的脑海都默默地飘过一句话,你能怪谁呢。当一个人无法解释自己的失败时,就会怪罪生活。不停地追问,

为什么是我。可是回头看看,哪一步不是你自己的选择?谁把刀架在你脖子上了吗?

隔壁家住着一对老夫妻,阿姨五十几岁,容光焕发,每天早上跟老姐妹去公园跳舞,下午在家练字,每年过节都给我们送春联。

而叔叔则负责在家扫地做饭。老两口有一对儿女,各自都有了家庭,每到周末,家里就充满欢声笑语。

邻居们都羡慕阿姨命好,丈夫体贴,儿女孝顺。可是,谁也不知道,她年轻的时候多精明能干。

在那个吃大锅饭的年代,二十几岁就辞职下海,帮一个私企老板开拓北京的床品市场,干起活来比男人都带劲儿,老板赏识她,经常带她出国考察。可就在老板说想把北京的业务交给她打理的时候,她却拒绝了,因为她怀孕了。

她向老板坦诚未来不能像之前那么拼命苦干了,如果老板觉得不合适,她就辞职。老板劝她,让父母帮忙照顾一下,小孩子也就这两年最难养,等长大点就不需要你了。

她却说,想亲自带孩子认识这个世界。最终,老板让她走了。她只好去找了一份薪水只有过去一半的

工作,为了多点时间陪伴孩子。当初,很多人都说她傻。如今,看着女儿挽着她的手出去买菜的时候,人们又都羡慕她命好。

说实话,我从不相信这个世界上有人能够什么都有。那些看上去风光无限的人生赢家,你只是不知道他们究竟舍弃了什么而已。

但即便同样是取舍,也能分出人生成败。成功的人都知道自己选择了什么,而失败的人,却总是觉得被生活拉扯。

从某种程度上说,老天是公平的,它给了每一个人选择的机会。但它也是不公平的,它没有给每个人看见这种机会的能力。

身边总是有女性朋友哭诉生活不如意。

朋友A抱怨自己为丈夫付出了很多,容忍了他的很多缺点,丈夫却不愿意为她分担生活的重担,不能多陪陪她。可是,当初明明

就是她自己选择了一个一心扑在事业上的男人,说喜欢他的努力上进。没人说一定要男主外女主内,但你既然选择了主内,就别抱怨。朋友B被婆家逼得受不了,生了小孩,却突然发现失去了自己的生活,每天夜里给孩子喂奶,吃不好,睡不好,看着身边人周末逛街喝茶,她却只能在家看孩子。可是,当初明明就是她自己受不了唠叨。没人说,三口之家才能幸福圆满,但既然你选择了生小孩,

就别后悔。

朋友C一次次地原谅了男友,去年还是结了婚。总想领了红本,他就能收心。没想到,还是出轨了。她哭着说自己遇人不淑。可是,当初明明就是她自己耳根子软,舍不得又放不下。每个人都觉得自己能当渣男终结者,可最后往往还是遍体鳞伤。

不是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留不住的永远最珍贵,而是人永远不想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不想负责的时候,就会责怪生活亏欠自己。其实,仔细想想那些抱怨生活的人,无非两个原因:第一,看不见自己手中的选择权。第二,不知道自己到底选择了什么。

人生是一场长跑,跑得快的人跑不远,跑得远的人快不了。每种跑法都能赢,但你得知道自己在哪一条赛道上跑。

生活从来不会强迫你,它只会给你出难题:选项我都给你了,你自己琢磨吧。人永远不会无路可走,那些所谓的绝路,不过是不

想承担后果。

曾经看过一个新闻,一个男孩被父母管束得很严,除了学习,什么也不会。性格孤僻,也没有什么朋友。后来,好不容易找到一个心爱的女孩,想结婚父母却死活不同意。他跑到了楼顶,向全世界宣布自己已经走投无路了。

其实,他不是没有选择,和女孩分手或者对父母说不,无论哪一个选择的结果他都承受不了。所以,去玩儿了撒泼耍赖的把戏。

也有人说,自己选择了,但结果却和自己想象的大相径庭,所以得出一个结论:人总会变的。

但是讲真,一个人到了一定年龄,即使变也很难出圈。

不是红玫瑰最终变成了蚊子血,白玫瑰变成了饭粒子,而是她们原本就是如此,只是你假装看不见,才让生活最终变成了围城。

遗憾是成长的同义词。没有遗憾的人生既不真实又不完整。选择或许没有对错,但有一种选择一定会让你抱憾终身,那就是你选择了别人的路。

然而,这却是很多人的选择,因为这条路最简单轻松,没有非议,没有评判。但这条路上悔恨几乎成为必然,因为放弃了自己的选择权,从而追随了大众品味。

村上春树谈起跑步时说,不管全世界其他人怎么说,我都认为自己的感受才是正确的。无论别人怎么看,我绝不打乱自己的节奏。

节奏,就是一个人的主心骨。有了自己的节奏,你自然不会轻易受到别人的影响。

小L说,她不喜欢最近很火爆的《荼蘼》,因为讨厌这种人生AB面的选择。她说现实里,明明有那么多人生赢家都是全能选手。一个人如果足够了解自己,就不难取舍。那些人生赢家们不是什么都有,而是懂得扔掉那些不重要的东西。他们有自己的节奏,不会因为别人说机会难得就奋力追逐,也不会别人说你已经足够好

了就停下脚步。前阵子,韩国“国民妖精”李孝利的农妇照火爆网络。2013年,

34岁的李孝利以一场低调的婚礼把自己嫁给了一个所有人都觉得长得丑的男人。那个在舞台上光芒万丈的性感女神挥挥手就成了济州岛上一个摘果子、做泡菜、养狗喂猫的农妇。

你能说,哪一个她更美吗?所以说,一般人和女神差的绝不仅仅是一张脸。人生赢家们从来不抱怨,不是因为他们没有遗憾,没有悔恨,

而是明白每一条路都是自己的选择。因为知道自己时刻都有选择,并且深刻地明白每一个选择会带

来的结果,所以,即使遗憾或者悔恨,即使结局不美好,他们也不会让生活为他们的失去背黑锅。你的冰箱里藏着你生活的模样

前阵子,一直在追《鬼怪》,有一集印象很深。一个死去的女孩去找能看见鬼的池恩倬,拜托她帮忙把冰箱填满。

女孩是在准备复习考试的时候累死的,她担心妈妈去她的住处收拾遗物时发现冰箱里空空如也,她的苦日子也就穿帮了。

池恩倬答应了,买了各种食物和饮料,放进她的冰箱,还帮她把床铺整理好。妈妈来的时候,看见满满的冰箱,心里有了一丝安慰。

不得不感叹金恩淑编剧对生活的洞察,几年前同样的一幕也发生在我的身上,只是没到生死这一步。

几年前,我去美国读研究生的时候,基本过得就是这样的日子。那时候,我们的必修课都是和美国学生一起上,老师语速快、口音重,从来不顾及我们这些外国学生,所以上课经常听不懂,每个人都拿着一根录音笔,回去听个三四遍,才能把笔记补齐。

每天,三点一线,宿舍、教室、图书馆。吃饭基本都是10分钟之内可以搞定的快餐,连去餐厅点菜都觉得耽误时间。偶尔去超市采购,买回来的东西也基本坏在了冰箱里,寿命最长的就是从中国城买回来的10美元一袋的速冻饺子。

可是,我妈每次打电话的时候,问我的第一句话就是今天吃的什么。

我只好胡编乱造,从红烧排骨到油焖大虾,从pizza到意大利面。我妈每次都惊叹,出国果然最能改造人。

然而,谎言最终还是在寒假她去看我的时候被拆穿了。去机场接她之前,我来了一场大扫除,把家里的每个角落都整理得干干净净,想着迎接我那个挑剔又心疼我的妈。

可是,当刚放下行李的妈妈打开冰箱的时候,我彻底傻眼了。一个塑料袋里不知道是什么东西,飘出一股恶臭……已经不记得我有多久没打开过冰箱了。这种视觉效果可能比空空如也更差。我妈的眼泪在眼眶里打转,

什么也没说,开始给我擦冰箱。那天晚上,我吃了半年来第一顿家常饭,有我最爱吃的西红柿炒鸡蛋,好吃得快哭了。

我妈说,就算一个人,日子也不能过成这样。女孩的冰箱和脸一样重要。

后来,每次看到冰箱的时候,我都觉得它在那里嘲笑我。

打开冰箱,亮了。关上冰箱,又黑了。

和我差不多。每天出门把自己打扮得光鲜靓丽,生怕别人不知道自己过得多好。关上房门,啃面包、吃泡面,反正谁也看不见。

然而,却只有在那个你能看见的角落里,才有你对待生活最真实的态度。而这个态度里藏着一个你不愿意承认的答案,你到底是不是真的爱自己。

以前,我一直觉得一个人怎么凑合都行,菜做少了,洗菜、开伙、刷碗太麻烦。多做几个菜,又吃不完,不如买个三明治省事。后来,隔壁住的同学嘉嘉给我上了深刻的一课。

嘉嘉是广东人,老爸是个厨师,从小耳濡目染,做得一手好菜,煲得一手好汤。每个周末,她要做一大桌子菜,召唤同学们去她家吃。住在她隔壁的我,绝对是最受益的一个,隔三岔五地去她家蹭汤喝。

她平时和我一样忙,却总能忙里偷闲煲个汤。每次,我问她哪儿来的那么多时间煲汤,她总说,一点也不麻烦,一边看书一边就做了。然后认认真真地给我讲一遍。她甚至把汤料分成小包送给我,告诉我直接扔进去就行。

可是,我还是一次没做过。不重要的事,多简单,都嫌麻烦。但她从来不怕麻烦,不仅换着花样做,而且每个季节用的食材

都不同。从她那里,我第一次知道,吃东西不是看心情,而是看季节。我妈和我一起生活的那一个月的时间里,我重新找回了生活。

一个人的时候,吃饭是为了活着,如果不吃不会饿死,我可能真的会直接跳过这一部分。

但每天吃着妈妈做的饭,看着整整齐齐码放着新鲜蔬菜水果、各种饮料和零食的冰箱,我突然有一种莫名的幸福感,凌乱的生活好像都被梳理整齐了。

于是,我开始观察其他人的冰箱,当然还是从嘉嘉开始。她的冰箱上贴满了她在各地旅行时买的冰箱贴和写满日常的便

利贴。“某年某月某日,天气预报说今天下雨,出门记得带伞。”“某年某月某日,今天用××的方子炖的薏米老鸭汤不够入味,

下次换一种配方。”“某年某月某日,晚上记得把西蓝花炒了,放的时间太久了。”打开冰箱,每个格子里放着不同的东西,她甚至把蔬菜都贴上

标签,清楚地知道哪些菜快要过期了。嘉嘉说,冰箱就是她的宠物,不仅要好好照顾,还要陪它说说话。

那也是我第一次知道,冰箱不只是用来装东西的。因为对冰箱难以割舍的爱,嘉嘉说她连想结婚都是因为爱上了

老公的冰箱。

嘉嘉的老公M先生是个年轻有为的商界精英,是一家上市公司的管理层。M追求嘉嘉的时候,她一口拒绝了,理由是他们不是一

类人。

她说,每个事业有成的人都声称自己热爱生活,但接触之后,这些人只会在高档餐厅里点红酒牛排,满口鄙夷在厨房里一起做菜的趣味。他们只会去进口超市买昂贵的食材,却根本不懂得怎么用这些食物变出好心情。

嘉嘉最讨厌的一类人就是不懂生活。她说,赚钱是为了让日子过得更舒服,可是很多人会赚钱,却不会舒服过日子。和这种人过日子,不可能幸福。所以,她很排斥M先生这种忙忙碌碌,经常加班到深夜的男人。

但有一天,她突然发现M先生发了一条朋友圈,是他在家里招待朋友的照片,照片的背景里有他的冰箱。

那是一个双开门白色大冰箱,和她的一样贴着各种各样的冰箱贴和便利贴。

她突然对他的看法改观了。两个人慢慢接触之后,嘉嘉越来越发现,他就是她在找的人。每次说起M先生的冰箱,嘉嘉就赞不绝口,她说从来没见过一

个人的冰箱比她的更干净。每次看着那些码得整整齐齐的新鲜蔬菜、果汁、牛奶、鸡蛋,她就可以忘了这个男人所有的缺点。

果然,去年M先生辞职了,嘉嘉把老爸从广东接来,全家一起开了一家私房菜馆,生意很火爆。

嘉嘉的这番“冰箱看人论”深得我心。冰箱里也藏着一段婚姻的未来。爱情炙热,生活平淡,两个人想携手一生,至少要生活态度一致。

生活中的衣食住行,食是根本。过去人们没有冰箱的时候,只吃新鲜的食物,反而生活品质很高。现如今,冰箱延长了食物的寿命,却加深了人们对它的忽视。

曾经听到过一句话,从冰箱里食物的腐烂程度,能看出一个人心里的温度。一个人的日子过得好不好,冰箱绝不会撒谎。

所以,在《鬼怪》里,死去女孩的妈妈见到冰箱里满满的饮料和食物时,得到了一丝欣慰,至少女儿曾经过得不错。

很多人说,没钱的时候谈不上生活品质。但这本身就是对生活的莫大误解。高品质的生活,不是你花了多少钱去享受生活,而是花了多少时间和心思去经营生活。很多人喜欢花大手笔去置办家居用品,置办明星同款的餐桌橱柜,然后,把它们变成冷冰冰的摆设。但是,冰箱不吃这一套。你不给它足够的关注,它就会用腐烂

的味道吸引你的注意力,直到有一天你被迫和它打交道。我常常觉得,懂得照顾冰箱的女人,日子不会过得太差。她们

或许并不富有,但她们懂得制造浪漫快乐的记忆。她们或许没什么成就,但她们能在琐碎的生活里,用一顿美味的晚餐抹去爱人一天的疲惫和失落。所以,想要被生活疼爱,我们得先学会爱自己的冰箱。女人是一个家的味道

有一天大半夜,哥哥突然发微信问我:“你给你嫂子买的香薰蜡烛是什么牌子的?”

我一愣,心里感觉有点不对劲。我哥平时是个粗心大条的男人又是直男癌初期,从来不打听这些女儿家的事。我和嫂子每次聊起买东西,他都是一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表情,总说多花点钱买书好不好。

没想到,他这次却主动跑来问我。我把牌子告诉他之后,他又追问我是在哪儿买的,一副誓不罢

休的态度。

我说:“你先别买,我这里还有,下次见面给你拿点。”结果第二天,他就说要请我吃饭,地方随便我挑,唯一的条件

就是带着蜡烛去。

我挑了一间很贵的西餐厅,他坐在我对面,头发泛着油光。他拿起蜡烛翻来覆去地看,好像验货一样地放在鼻尖轻嗅。

我笑着问他:“是真货吗?”他心满意足地点了点头说:“是这个味儿。”“什么味儿?”我挺好奇,他怎么突然对这种女人的东西有兴

趣了。

他突然脸一黑,声色俱厉地来了一句,大人的事儿小孩儿少管。回家之后,我把这件事说给爸妈听,妈妈一句道破:他是想你

嫂子了。

我这才恍然大悟,嫂子回娘家过年了,掐指一算,走了得有一个多星期了。人不在身旁,味道就成了一种念想。闻香识女人,每个女人都有自己钟爱的味道,而这种味道会在某一天不知不觉忽然成为一个家的味道。少了它,再奢华富贵的生活都会显得枯燥单调。小时候,我住在胡同里,每天放学回家,刚走到胡同口,就知道谁家晚饭又做了什么好吃的。于是,和小伙伴搬着小板凳坐在人

家门口闻闻味儿。李婶儿是整个胡同里做饭最好吃的人,尤其是红烧肉,做得一

级棒,肥而不腻,还总有一股清甜的香草味。李婶儿的儿子涛子是我的同班同学。他妈妈是所有家长里人缘

最好的一个,因为做饭实在太好吃了。全班人都羡慕涛子有个会做

饭的妈。每天中午,我们拿着自己的小饭盒争先恐后地冲到食堂去排队打饭,涛子却一个人爽歪歪地打开小饭盒,故意让菜香飘一会儿,然后在众人艳羡的目光里,一口一口地咀嚼着五颜六色的菜。

那时候,只要一说放学去他家写作业,大家都争先恐后,生怕去晚了,连骨头渣都剩不下。不少街坊都向李婶儿求教,这菜怎么才能做得好吃。我妈也经常问她,为什么同样的配方,不同人做出来的味道就是不一样。

以前我也不懂,长大之后开始自己做饭,才渐渐明白了这个道理。一个女人对待食物的态度决定了一道菜的味道。李婶儿总是耐心地在厨房里一待就是半天,从切菜到摆盘,即使是家常便饭,她也讲究色香味俱全,还用一个小本子记录了各种炒菜心得。

对她来说,让全家人都吃得健康美味是一种享受。而对大多数妈妈来说,做饭只是为了填饱家人的肚子。这些年,提起做饭,我听到过最多的评论就是:麻烦。

煲个汤要花好几个小时,太麻烦,所以干脆用速溶汤粉冲。一个人吃饭,做起来好麻烦,所以干脆叫外卖。

食物最懂人心,你愿意花多少心血,它就回馈给你多少香气。一个在食物上总是凑合的人,生活品质不会太高。

女人做的菜就是一个家的味道。一个愿意花时间研究食物的女人必定对生活有向往和热爱。这样的女人正是一个家的充电器。没

有什么比食物更容易让人忘记生活的苦,也没有什么比一顿好饭更能让人充满活力。

女人一定要活得有味道。无论你身边有没有一个他,都要许自己一个芬芳馥郁的生活。

这是一个朋友告诉我的。她遗传了妈妈的嗅觉和味觉,对味道敏感挑剔。去餐厅吃饭,

吃上几口,配料都能说出个大概。她从来看不上外面饭馆的菜,宁可饿着肚子,也从不将就。就算再忙,也一定会给自己做点好吃的。她对香水也很有研究,连衣服的颜色和香水味道的搭配都很讲究。

每次去她家,房间里一定有淡淡的花香,炉子上肯定煲着汤。难以相信这是一个独身女人的家。

有些人,就是有本事一个人活出一个家的样子。

她说每次不开心的时候,自己就钻进厨房,给自己做顿饭,整个人都变得神清气爽。

出国留学之前,我不会做饭。不是蹭学校发的免费pizza,就是在家煮速冻饺子。日子看上去丰富多彩,却总觉得少了点什么。

直到隔壁同学的房间里传来四溢的菜香,我才发现,原来是少了一点家的味道。大概就像《舌尖上的中国》里说的,中国人善于用食物来缩短故乡和他乡的距离。

不同味道有不同的功效,有些令人神清气爽,有些让人疲惫困倦。

女人也有这样的作用。有些女人能给一个家庭提神,有些女人却不停地给家人泄气。

我认识一个暖男,温柔体贴,但是性格软弱。娶了一个控制欲强又玻璃心的妻子,被折磨了很多年,两个人总是因为一些生活琐事争吵,妻子逼着他出去社交、发展事业,他却是个陶渊明的忠实粉丝。

他被折磨了很多年之后,终于离婚了。拿到离婚证的那天,他请我们吃饭。饭桌上,长舒了一口气感叹道,吃饭终于吃出香味来了。

后来他又再婚了,找了一个贤惠又容易满足的妻子,过起了知足常乐的小日子,一起种花,一起烧菜。

有人问,什么样的女人最美?引用我喜欢的女性作者李筱懿的书名,灵魂有香气的女子。再美的脸蛋也比不上高尚的灵魂,再好的身材也比不上一个好性格。

性格好的女人像玫瑰,香气四溢,把平淡的日子装点得多彩绚丽。性格差的女人像荆棘,给生活设置层层阻碍,让一个家庭步履维艰。

玫瑰从不为谁而绽放,但每一个和它擦肩而过的人都会因为它感受到生命的热情。

女人如花,她们的香气里藏着对待生活的态度,与男人无关,与爱情无关,与婚否更无关。她们只是暗自做了一个决定:即便生活亏欠自己的时候,也要坚持美好。强大如你,是否还有温柔生活的能力

有一次出差,在贵宾室里候机,遇见了一对母子。母亲一身名牌,一副Dior的墨镜,踩着目测10cm的高跟鞋,一只手拿着电话,一只手牵着一个背着MCM的小男孩。候机室里都是去出差的商务人士,这对母子的出现,让每个人都忍不住看上一眼。

妈妈整整打了半个小时电话,小男孩无聊地坐在地毯上划来划去,无所事事。她好像在开一个重要的电话会议,而且对方不太同意她的观点,同样一句话她要重复好几遍,声音也越来越大。

这时,空姐通知可以登机了。不过,显然她还没有胜利,所以迟迟不肯起身。小男孩听着空姐的催促,不停地拉着妈妈的手,示意她该走了。终于把妈妈弄烦了,她猛地起身,甩开小男孩的手,捂着听筒,冲小男孩嚷了起来,不知是因为冲力还是受了惊吓,小男孩摔倒在地,哇哇地大哭起来。

看得出来,这个妈妈一定是个强大的女人,独立、自信,她通电话的时候语气坚决,一点没有妥协的意思。

他们的目的地是海南,我猜是去度假的,忙碌的妈妈终于找到了时间陪儿子出去玩,于是准备好了五星级酒店、头等舱、阳光海滩,却好像忘记了一份相配的好心情。

我好像也看见了自己,为了不被人欺负,装出一副不近人情的样子;为了赢,抓着对手的小辫子不放;为了工作上解决不了的烦心事,嫌爸妈唠唠叨叨地追问我吃什么晚饭。《金枝欲孽》里如妃有一句经典台词:我16岁进宫,只学会了一个求生技能,就是谋算人心。我不是不想出去看看紫禁城外的生活,只是没这个本事。

凶狠强大成了人生标配,这样别人才不会来欺负你,你才有活出自我的资格,不经意间,却满身戾气。示弱成了懦弱,善良成了残缺,那些搏杀之后的戾气,更在不经意间留在了血肉里,让人失去了温柔生活的能力。

上初中的时候,我有个同学,总是独来独往,很少说话,也没什么要好的朋友,家长会上从没见过他的父母,也没人知道他们家是干什么的。直到有一次放学,我在老师办公室帮忙批作业,突然看见一张办公桌上放着的照片里竟然有他的身影,原来他妈妈是隔壁班的班主任。

得知我发现了这个秘密,他有点尴尬,好像妈妈是老师是一件很丢人的事。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