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忙什么(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15 19:45:21

点击下载

作者:索达吉堪布

出版社:天津博集新媒科技有限公司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你在忙什么

你在忙什么试读:

前言

曾经有人跟我说,他跟妻子可以两三天不联系,但手机离开一刻就坐立难安。手机比家人还亲。

他这句话,的确反映了一种时代状况:人与人的感情越发淡化,对外物的依赖越来越强。

在过去,一个人衣食无忧,有个舒适的生活环境,就没有太多物质上的要求。而今,信息爆炸,各种欲望扑面而来,每个人不仅在外面不停地忙,内心也特别忙,忙了一辈子,最后却不知道自己到底在忙什么。

因此,寻找让心宁静的智慧,此时尤为重要。这种智慧,在佛教中俯拾皆是。

佛教虽然历史极其悠久,但其智慧并没有过时,处处散发着鲜活之力,如同穿越千年的灵丹妙药,功效没有任何改变。

为了让更多知识分子了解这种智慧,近年来我去过近百所高等院校,没有拿任何讲稿,直接用心与心交流——交流自己在过去三十年中对佛法的感悟和修证,告诉他们怎样面对人生的点滴。

不少人听后,说受益很大,再三劝请我汇集出版。于是,我从以往整理的演讲资料中,抽出部分内容重新编辑,以此献给忙碌的你。

身体的忙碌,根本在心。但愿由此你能得到佛教中的宁静心灵,减少无意义的忙碌,活得更加淡定。索达吉2015年1月24日

障碍我们的,不是财富,

是对财富的执著。

本章为索达吉堪布在北京大学的演讲 2012 07·14

刚才一位老师给我献了条哈达,作为缘起。

献哈达是藏族的传统,藏族人如果做重要的事情,一定离不开哈达。也许你们对藏地的文化不太熟悉,若能对此,尤其是藏传佛教,有一定认识,应该会对你的人生有利。

当然,这样说,并不是劝你去学藏传佛教,信仰是个人的自由。不过,在遇到一些新鲜事物时,随时保持好奇心和探究的态度,这一点很有必要。对心有驾驭能力,才叫成功

今天的主题,也许有人会想:“禅是佛教境界,财富是世间话题;一个要远离执著,一个要锐意进取,二者怎么能达到统一?”

其实不难。因为企业管理,最高层是精神管理。如果以禅的思想管理好自心,财富管理很容易成功。

现代社会,人人都想成功。但你是否想过,成功的真正标准是什么?

所谓成功,不单单是有钱、有地位、有名声。对心有驾驭能力,经常有满足感,方可称得上成功。这一点,修禅就很容易获得。

什么是禅?《六祖坛经》这样定义:外离相,内不乱。简单讲,就是让心远离外境纷扰,处于平静中。

这样的状态,什么人可以得到?任何人,无一例外。不做让自己后悔的决定

试想,假如我们时常心绪不定,浮躁、焦虑、悲伤、欢喜……各种错综复杂的心态此起彼伏,此时,处理任何事情、做任何决策,都可能出现偏差。而心平气和下所做的抉择,通常比较明智。

许多人都有过这种经历:与别人吵架时口不择言,过了两三天,冷静下来又后悔莫及:“唉,那天在气头上,言行太离谱了,现在怎么找个台阶下?”

如果把禅当成习惯,就不容易犯这种错误。虽然严格上讲,安住于法性才叫禅,但对一般人而言,心境平和,行住坐卧不离这种状态,无论坐车、上班、在家都能如此,也可称为是禅。

禅对身心调整有极大的作用。如今在西方国家,人们对此十分关注。有些人通过禅来调整心态,不但身心愉悦,事业也取得了成功。像苹果之父乔布斯,提起他的成就,不得不提到禅。他每天坐禅,启发灵感,增加决策力。在做重大决策之前,都先打坐一会儿。当心定下来后,直觉会非常清晰、敏锐。狂心歇了即快乐

禅,分为世间禅、出世间禅。

出世间禅是一种高深境界。只有大成就者,像汉地的惠能大师、藏地的米拉日巴尊者、印度的龙猛菩萨等,才可以证得。这种禅,我们或许望尘莫及,这辈子再努力也不一定能到达。但世间禅,只要自己肯付出,完全能够获得。

有了禅的境界,很容易认识万法的真相。当然,认识万法真相有两种途径:一是依靠自己的智慧,再加上师的指点,经过漫长时日的研究,最后发现真理;另一种就是凭借禅修,让心进入最细微的状态,从而显露出本有的智慧。古代禅师们选择的多为后者,像六祖惠能,一个字也不认识,更谈不上广闻博学,却依靠禅的力量而大彻大悟,获得了无与伦比的智慧。

禅为什么有这种力量?《楞严经》中讲得很明白:“狂性自歇,歇即菩提。”我们的心犹如大海,巨浪滔天时不可能映现出月影,风平浪静才可以。同样,当内心躁动不安、妄念此起彼伏时,智慧也无法呈现,只有以禅修令心性平息,才可能瞥见本具的菩提。

当然,这种境界,并非人人都有。假如你对此感兴趣,可以看看与禅有关的经典,如《金刚经》《法华经》《楞严经》。同时,每天尽量抽出时间禅修,观一下自己的心。若能如此,慢慢也有现见心性的机会。心理垃圾不要积太厚

其实,现代人应该说有点可悲。跟过去相比,如今物质条件是极好的,像我小时候喜欢吃的糖,现在的孩子根本不放在眼里。但遗憾的是,人们的内心却不如以往平静了,焦虑、浮躁、抑郁等此起彼伏。

尤其现在是商业时代,人人都在追求财富最大化。然而,世事无常,有些人在投资得利时,能日进斗金,但失利时,一夜间也可以血本无归。人生的大起大落,有多少人可以从容面对?

禅在此时正是灵丹妙药。

日本京都大学的佐藤幸治教授,在《禅的效验》一文中说:禅可以安定情绪,增进思考力,增强内心的忍耐力。

我们若能在晨起后、入睡前,稍微打坐几分钟,让心安住,久了,心就会处于积极的状态中,安乐时时充满,连做梦都会是美梦。反之,假如没有这种境界,只有一颗狂心的话,纵然你钱财再多、地位再高、事业再大、相貌再美,也不可能真正快乐。

现在大多数人忙忙碌碌,为的是什么?无非就是为了快乐。可他们在追求的路上,往往事与愿违——生活琐事多、工作压力大……一堆说不清的烦恼。

这时候该怎么办?

龙猛菩萨在《大智度论》中告诉我们:“禅为清净水,能洗诸欲尘;禅为金刚铠,能遮烦恼箭。”意思是,禅就像清净的水,能洗净欲望的尘埃;禅又像金刚铠甲,可以遮挡烦恼的毒箭。

所以,适当地禅修,能有效化解这一切。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早晨起床后先要洗漱,晚上睡觉前也要洗漱。身体都需要如此洁净,那心在一天中受的染污更多,为什么忘了给它也洗个澡呢?若能养成禅修的习惯,心的垃圾就不会越积越厚了。拥有一个修禅的身体

禅修不但对心有好处,对身体也有显著效果。它虽无法保证你不衰老、不死亡,却能极大地提高身体素质。

日本的医学博士长谷川卯三郎在《新医禅学》中写道:禅修对治疗高血压、胆结石、结核病、胃下垂、失眠症等12种疾患有帮助。

医学家也发现,心态会直接影响健康。生活中曾听人说,有人原本没什么大病,但被医生误诊为癌症后,万念俱灰,最后竟真的死于癌症。

如今,中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如何提升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是人们非常关注的话题。很多人年老后有孤独感,物质上虽然富足,心却很难快乐起来。假如能养成禅修的习惯,平时经常观心,心就不会那么孤寂无聊,身体的健康指数也会提高。

尤其对于老年痴呆这一疾患,禅修有极好的预防和治疗作用。目前在美国,六十岁以上的老人中,老年痴呆患者越来越多。若以禅修来刺激大脑,能够开智慧、安心神,令记忆越来越增上。

我有一位上师,今年已是八十高龄,但依靠禅修的力量,思维依然敏捷,头脑十分清晰,最近还完成了一部30万字的佛学巨作。

在青藏高原,常可以看到七八十岁、年逾百岁的老人,身体非常健康。就气候、物质等方面而言,藏地远远不如汉地,可是,因为藏族人喜欢禅修、持诵心咒,内心相对清净,直接或间接避免了许多疾病,从而拥有健康和长寿。

再过几十年,我们都会步入老年行列。到了那时,我们会是什么样?这个问题也该尽早考虑。欲望,满足了也是苦

禅修与身心的关系,其实十分深奥,蕴含着人类的许多秘密。若能对此有所认识,我们定会受用无穷。

过去有许多哲学家、文学家、科学家,在各自领域有着不同成就。他们这一切,多多少少离不开“禅”。

为什么?

浮躁的心只能认识浅显的事物。当心静下来之后,进入细微的状态,才可能触及深邃之理。这与禅定非常相似。“禅”来自梵语,中文意思是“静虑”,即波动的心达到平静状态,如此会见到事物的真相。你若不信,晚上也可以静坐一会儿,在此过程中,或许会领悟一些平时觉察不到的东西。

如今许多人一生都在奔波,从来没有观察过自己的心,也从未留出时间想想:人活在世上,除了成家立业、功名利禄,还有什么更值得追求?

很多时候,他们为了名利,像蚂蚁一样忙忙碌碌。自己的欲望得不到满足,会心生痛苦;得到满足了,新的欲望又继之而起,如此欲望永远无法止息,这也是一种苦。

在此过程中,许多人纷纷倒了下去。这样的命运何时会轮到自己?谁也不清楚。

据保守统计,二十多年来,成功企业家中有1200多人自杀。这是什么原因?就是他们的心比较脆弱,不懂福祸相依的无常之理。

其实,福与祸是不定的。当你特别痛苦时,好像一切已没有希望,但过了一段时间,或许又柳暗花明;当你特别风光时,似乎阳光都很灿烂,但这种美好也可能转瞬即逝。如同一些成功人士,得意时,无数人围绕承事;失势时,又有几人肯看一眼。人生至此,真的需要内心有一种力量。

我们如果注重禅修,对增强心力就极有帮助。我认识一位老修行人,曾蒙冤入狱很多年。他说这是一段非常好的修行经历,因为无人打扰,每天可以自在地禅修,心特别快乐,遇到任何逆境都能坦然面对。可是,当他被释放出来后,经常有人恭敬、供养,见的人多,琐事也多,道心反而不如以前了。

所以,大家也应该反思:到底什么才是有价值的?毒蛇和黄金

人人都认为有钱是好事。实际上,钱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比如,没钱的时候,和家人的感情特别融洽;有了钱后,关系反而大不如前,各种烦恼此起彼伏。

钱给我们带来的问题,有时候会比想象的多。佛经中就有一个故事,讲到了金钱的过患:

一天,佛陀和阿难外出化缘,看到路边有一块黄金。佛陀说:“毒蛇。”阿难见后也说:“毒蛇。”随后他们就离开了。

附近一个农夫听后,好奇地去看,发现他们口中的毒蛇竟然是黄金,大喜过望:“这些沙门真愚!你们不要,我要。”非常开心地将金子拿走了。

从此,农夫再也不去种田,每天和朋友们吃喝玩乐。好景不长,因为这块黄金,他惹上了官司,被关进监狱。此时,他才幡然醒悟:原来黄金真是毒蛇。

可见,钱是个复杂的东西。当我们拥有时,一定要对它有正确的认知,如此,才有可能妥善管理。

早在2500多年前,佛陀就对如何管理财富有详细说明。如《善生子经》中,佛陀告诉我们,应当将收入的50%用来经营事业,25%用于衣食生活,25%储蓄以备应急。

遗憾的是,很多人不懂这个道理。他们投资比较冲动,事先没有合理规划,凡事只看好的一面,不看坏的一面,以致最后血本无归。更可悲的是,还有些人就像赌徒一样,本钱不多,却举债投资,亏本后没能力偿还,最终把自己逼上了绝路。

所以,管理财富需要智慧。遇到任何问题时,既要有最好的期盼,也要做最坏的打算——凡事都应退一步想:若是失败,我该怎么办?

这种智慧,以禅修可以激发出来。美国高盛集团的高管乔治,在理财方面极为出色,之所以如此,归功于他三十多年的禅修史。他每决定一项重要投资之前都要禅修。他有一部私人飞机,常利用乘机时间闭目打坐。他还鼓励下属亦如此,并专门为他们建立了禅修中心。

在国外,许多大企业都有禅修中心。要知道,现代企业若想具备强大的凝聚力,只靠物质刺激,效果比较有限。优秀的企业文化,尤其是对心灵有益的禅,会更好地调动大家的积极性。

曾有人问我:“禅修不是要闭关吗?企业搞这些,不影响经营吗?”其实,禅修不是让你放弃工作,天天闭门打坐,它不但可以跟工作结合起来,而且,能让你工作得更惬意。你赚的钱,70%是给别人花的

人有了财富后,不能只顾自己享受,还应该想到帮助别人。

佛经中说:财富是五家共享的东西——“王臣以法令取之,盗贼以非法夺取之,不肖后人以放逸衰败之,水火溺焚而毁坏之,由人共取由天没收之。”所以,我们一辈子拼命积攒的钱,死后会落到哪儿去,谁也说不准。

我看到网上有一段话,写得很有道理:一部高档手机,70%的功能是没用的;一款高档轿车,70%的速度是多余的;一幢豪华别墅,70%的面积是空闲的;一屋漂亮衣物,70%是闲置没空穿的;一生赚再多的钱,70%是留给别人花的。

可见,累了一辈子,争了一辈子,自己能用上的也不过30%。明白了这一点,趁我们还有掌控钱财的能力时,应将它尽量用在有意义的事上。

什么是有意义的事?

帮助他人。

当然,像比尔·盖茨、李嘉诚那样,把身家的一大半拿去做慈善,一般人可能做不到。但如果你赚了100万,拿出5万、10万去帮别人,这还是可以考虑的。

假如你信不过一些慈善机构,那不必假手于人,可以亲自去做。千万不要因为各种信任危机,就轻易放弃自己的爱心。

在我们平时不太关注的地方,贫穷的人非常多。对你来说可能不算多的钱,却可以改变有些人的命运。比如,没钱读书的孩子,有了你的帮助,他的人生或许从此不同;交不起医疗费而挣扎在死亡边缘的病人,有了你的帮助,他的生命或许会得以延续……

其实,钱的价值就在于运用,是当金钱的主人还是奴隶?这是值得思考的事。现场互动

问:我们应该怎么打坐?

堪布:佛门有句话:“念佛不在嘴,参禅不在腿。”形式不是最重要的,关键在于心。

当然,姿势调得好,禅修的效果会更好。打坐时,可以采取毗卢七法的要诀:双腿跏趺坐,两手结定印,身体挺直,两肩放松(两臂展开,不要内收),头稍前倾,眼睛微睁,舌抵上颚。以这种坐姿禅修,心比较容易调伏。

我们在起床后或临睡前,若能抽出五到十分钟禅修,烦乱的心就能逐渐调整过来。

问:我在寺院经常看到四个字:不二法门。请您开示一下“不二”的涵义。

堪布:所谓“不二”,是超离了有无、是非等二元对立,开悟境界就是如此。这种境界不可思议,说“有”也不对、说“无”也不对,不能用思维分别,无法用语言描述。

问:您一直鼓励我们修行,我想知道,修行是为了什么?

堪布:我希望大家通过修行,让此起彼伏的分别念停下来,认识到万法实相,之后利益一切众生。

成佛,不是为了自己幸福,如果为了自己而修行,这没有太大意义。幸福是建立在利他基础上的,所以,希望你们以实际行动利益众生。

问:怎样才能做到“参禅不在腿,念佛不在嘴”?

堪布:这句话是从究竟上讲的,但对初学者而言,参禅还是要盘起双腿,佛号也要一句一句念。

到了最高境界时,可以不必执著这种形式,只要随时不忘观心,行住坐卧都是修行。

问:在我看来,禅是一种境界,禅修是达到这种境界必需的过程。这种理解对吗?

堪布:对。禅确实是一种境界,这种境界有高低之分,有世间的四禅八定,也有出世间住于空性的禅定。禅修的目的,就是要达到禅的境界。

对于禅,现代人有各种描述,甚至还将其用于茶文化、炒股票等。虽然佛法本来就可以融入生活的方方面面,不过,禅是什么味道,还需要自己去品尝。

问:我想提高自己的语言能力,请问,如何才能做到心、脑统一侃侃而谈?您是用大脑还是用心说话?

堪布:不用脑,嘴巴是说不出话的;不用心,也说不出有感觉的话。我在演讲时,心、脑都用了,但主要是心。

我今天讲的,就是从心发出的肺腑之言。希望大家通过禅修,让疲劳的心得以休息,不要每天忙碌地活着。心安宁了,才能快乐。

美国人做过一项研究,得出的结论是,学者用脑说话,修行人用心说话。这二者有什么区别?用脑说话,没有自己的体验,只是强记各种数据、案例,然后加以复述;用心说话,引用的案例不一定多,依靠的是自身体悟的境界加以发挥。

我尽量向后者看齐。

若问佛:“应当如何对待爱情?”

佛不会劝所有人出家,也不会让所有人学佛。

佛会说:对情不要太执著,否则一定会带来痛苦,

这不是别人强加给你的,是作茧自缚。

本章为索达吉堪布在厦门大学的演讲 2012 02·23

今天的题目比较特别,刚才在教室门口,不少人就议论。作为一名出家人,在你们面前谈“情”说“爱”,似乎有点班门弄斧。因为我去过不少高校,见很多年轻人把爱情当人生的根本大事,甚至可以为之生、为之死,这种态度促使我决定跟大家聊聊这个话题。佛陀真的不懂爱吗?

为什么很多人把爱情当成一切?

看一下现在的音乐、影视作品就能知道大概答案,那些内容里大多离不开情爱的元素,在这种大环境下,爱情在人们心中成了圆满人生的代名词就不足为奇了。

理智思考一下,你们都知道,爱情有保鲜期,而且很短。我看过一些这方面的资料,有说三个月,有说一年,最长的时间也就是三年。保鲜期一过,两人之间就少了吸引力,更多的时候是开始挑毛病,看缺点。所以,佛陀一再告诫:爱情看似妙不可言,但在它背后,潜藏着的是无常、痛苦。

有人可能会想:“佛陀哪懂什么爱?你们这些人为了出家抛弃亲人,够冷酷无情!”实际上,佛法对感情的态度,不绝情、冷血,而是告诉众生执著的可怕。

2500多年前,释迦牟尼佛离开妻儿,选择出家,这种辞亲割爱,不是不负责任,也不是只为自己解脱,而是为众生寻求离苦的方法。

佛陀对情并非一味否定。在《杂阿含经》《增一阿含经》《善生经》中,佛陀讲了很多夫妻之间的伦理法则,并没有劝所有人都断爱出家。

不过,情归根结底是一种执著,执著就会带来痛苦。假如你爱上一个人,刚开始会觉得非常浪漫,日子长了会发现,苦多于乐。

有人可能对我的说法不以为然。假如你没品尝过爱情的味道,这样想情有可原,但那些过来人,对于个中滋味,应该深有体会。

有一则故事,讲一个未婚的人和已婚的人谈论爱情:

未婚的人认为,爱情是最伟大的魔术。古希腊的一位国王,他爱上一尊少女石像,从此魂不守舍,天天守着她,求她嫁给自己。精诚所至,这石头雕的少女居然活了,毫不犹豫地投入了国王的怀抱。

已婚之人听了这话,摇摇头:“爱情并非你想的这般动人。南朝时,刘瑱的妹妹嫁给了鄱阳王。不料鄱阳王因罪被诛,刘妹十分伤心,从此大病不起。气息奄奄之时,刘瑱请人画了幅画,画上的鄱阳王正亲昵地搂着一个美女照镜子。刘妹见后勃然大怒,从此不再伤心,很快病愈。”

只用一幅假画,就使热气腾腾的爱,瞬间变成了咬牙切齿的恨,这说明什么?

爱情是无常的。

佛教论典《四百论》中讲,无常的东西一定会变化,有变化的事物就无法让人安乐,因此,凡是无常的东西,本性皆为痛苦。你到底爱他什么

佛陀曾提醒弟子,不要轻信你的念头,念头根本不可信;不要迷恋美色,否则祸患无穷。如云:“慎无信汝意,意终不可信;慎无与色会,色会即祸生。”

遗憾的是,许多人不知道,也不相信这点。比如他们觉得某某明艳动人,这其实也是一种错觉。若用智慧分析,就会发现自己喜欢的,只是一堆骨肉而已。这堆骨肉从头到脚再仔细剖析,你会恍然大悟:“原来我爱的、思念的,居然是这些东西。”

泰国有一位尊者叫阿姜查。一次,他和两位来自西方的比丘坐在车里。忽然,他回头对一位美国比丘说:“你在想念洛杉矶的女友。”

美国比丘大惊失色。

阿姜查说:“你给她写信,让她寄一样非常私人的东西给你。等你想她的时候,可以把它拿出来。”

美国比丘问:“出家人可以这样做吗?”

阿姜查说:“当然可以。让她给你寄一瓶她的屎,等你想她的时候,就拿出来闻一闻。”

这话看似在开玩笑,其实阿姜查是在说人体的不净。不仅女人的身体如此,男人的身体也是同样。

昔日,摩登伽女爱上佛陀的弟子阿难,她跑到佛陀面前,求佛陀让阿难还俗与自己成婚。

佛陀问摩登伽女:“你爱阿难什么?”

她陶醉地说:“我爱他明亮的眼睛,爱他英俊的鼻子,爱他迷人的耳朵,爱他甜美的声音,爱他高雅的步伐,我爱阿难的一切。”

佛陀告诉她:“阿难的眼睛中有眼屎,鼻中有鼻涕,口中有唾液,耳中有耳屎,身体内有屎尿,哪一个值得爱?”又叫人把阿难脏臭的洗澡水端出来,对她说:“既然你那么爱阿难,把它喝下吧。”

摩登伽女吓了一跳,仔细想想佛陀的话,觉得挺有道理,爱念当下就息灭了。

爱情,是经不起风雨的泡沫,轻轻一碰就会破碎。假如没有认清它的本质,泡沫破了便失望、绝望,乃至自杀,这是不明智的选择。

在藏地,人们也追求爱情,但不会过分地赞美它,更不会视为生命中的唯一。可是在汉地,人们把爱情渲染得无以复加,原本它没那么惊天动地,但被虚构的浪漫情节包裹着,不少人就迷惑了,甚至疯狂了。直至有一天这层包装被撕开,他们才痛苦地发现:爱情不过如此。一切都是为了“我”

人们在爱情中动不动就山盟海誓,但承诺得再动听,最爱的还是自己。对方让自己快乐了,就愿意跟他朝朝暮暮;对方如若背叛了自己,便会因爱生恨。

香港有则新闻,不知道你们是否知道:一对情侣,女的说要分手,男的不肯,就杀死了女友。他用尖刀在她的心脏狂插十几下,再砍下了她的头。事后记者问:“她已经死了,为何还要砍下她的头?”他冷冷地回答:“我要确定她真死了。”

有人说:爱情,是人性自私中的最高境界。所有爱情都是“我”爱你,因为有“我”,才有爱。一切都是为了“我”,不是为了爱。

恋人间的关系十分微妙,只看今生,不了解前世,很多现象难以解释。按佛教的观点,你对某人一见倾心、情有独钟,这绝非是一种偶然,而是源于前世的宿债——对方要么是来讨债的,要么是来还债的。

如果对这种因果一概否定,在面对感情问题时,会遇到许多困惑。佛陀的爱

与这种自私的爱相比,佛陀的爱不带任何条件,对象是一切众生。有人觉得不太可能,但这就是佛教中提倡的爱。不仅佛陀具有,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做到。

科学可以让物质世界更强大,但不一定能让人更幸福,若每个人都懂得调伏心的秘诀,才有可能获得幸福和自由。早在几千年前,佛陀就认识到了这一点,并进行了细致宣说,希望大家在空闲时,了解一下这方面的道理。

如今,许多大学生对爱情比较盲目。有些人学历虽高,但搞不懂一些关键问题,在感情上受到一点打击就放弃自己,这样的话,就算读破万卷书又有什么用?

且不谈成佛、度众生等高深境界,仅就现实生活来讲,若能懂得一些佛理,比如“一切都是无常的”,心态也会有所改变。

许多人在年轻时,一直为了爱情、名利而奔波,从来没有寻求过关于生命的真理。直到最后一刻,才开始考虑:“人死后,生命会不会延续?还有下一世吗?下一世我会变成什么?”但此时考虑这些,已经来不及了。独生独死,独去独来

在空性中,一切不存在,爱情也不例外;但在世俗层面,佛陀并不反对正常的感情生活。

若问佛:“应当如何对待爱情?”佛不会劝所有人出家,也不会让所有人学佛。佛会说:对情不要太执著,否则一定会带来痛苦,这不是别人强加给你的,是作茧自缚。《无量寿经》中讲:“人在世间,爱欲之中,独生独死,独去独来。”我们出生时是独自一人,死时也是孑然一身,没有谁能永远陪伴自己,所以不要认为“没有他,我就活不下去”。

有些人明明懂这一点,就是不愿意接受。讽刺的是,越是害怕失去,越有可能失去。

今天,我在这里只是想提醒一下,希望你们在追求爱情时,心里要有一些关于无常的准备。佛教中这方面的智慧教言有很多,比如《入菩萨行论》,里面讲了如何放下自我、化解执著,是不可多得的一部好书。

假如你有时间,最好能从中找寻一下人生的方向。否则,心里全是自私和执著,一定不会幸福。现场互动

问:我是中文系2009级的。“情”这个东西,经常困扰青少年,引发许多犯罪,现在已成了严重的社会问题。由于我们缺少社会历练,无法控制身心,经常有一些极端行为。请问,青少年该怎样调整自己的心?

堪布:这几年来,我之所以经常去一些大学演讲,就是想用自己的一点力量,让更多年轻人了解人生的真相,尤其要明白“情”是什么。

假如爱情十全十美,只给人带来快乐,当然值得赞叹。但实际上,它的背后隐藏着许多痛苦之因。这一点,无论在传统文化还是佛教典籍中,都有详细论述。

如今许多年轻人为情自杀,究其原因,就是没认清爱情的真面目。以前在藏地,从来没听说过“失恋”“殉情”这些词,但现在随着一些影视剧的热播,藏族年轻人也开始为情所困。

我年轻的时候,也有贪欲和执著。现在,虽谈不上有什么修行的境界,可是通过思考历史上发生的事件,或者依靠佛法来观察自心,对感情的本质有了真切的了解,慢慢就可以摆脱这些困扰。

年轻人特别需要这方面的认识。若能如此,就算你有一些贪执,它也不会带来极大痛苦,更不会让你选择结束生命。

问:我是行政管理专业2011级的。您说因为执著爱情才痛苦,放弃执著痛苦就不存在了,那您对善的追求也是执著,它是否会造成痛苦?是否应该放弃?

堪布:执著有两种:一种会带来痛苦,比如感情、财物,本来不值得追求,你执著它,就会产生烦恼;另一种不会带来痛苦,比如你追求善法、利益他人,虽然这也是执著,到了最高境界也要舍弃,但暂时来讲,它是需要的。

就像有两种船:一种非常安全,可以载你过河,船到岸上就不用了,但正在过河时,不可缺少;另一种是危船,不仅无法渡你过河,还会带来危险,这种船要远离。

同样,我们的执著有好的,也有不好的。好的执著暂时可以利用,最后应该放弃,而不好的执著必须立即放弃。

问:我是金融系2008级的。两个年轻人相爱,但因为家人阻挠,使他们不能在一起。在此过程中,既要考虑亲情,又不能放弃爱情,应该怎么抉择?

堪布:当亲情和爱情发生冲突时,我觉得,最好是做各方面的努力,尽可能跟家人沟通,做到既不伤害他们,也保护自己的爱情。

当然,这种矛盾不一定能在短时间内解决。不管怎么样,做事不能太冲动,只要努力争取,应该会找到比较好的出路。

现实中,有些家长刚开始不同意子女的选择,后来经过调解,慢慢也能接受,这种情况有很多。

问:我是国贸系2009级的。佛陀说一切皆空,那么,修大乘佛法的上师发菩提心,想利益一切众生,是否说明他心中还有“情”?

堪布:作为大乘佛法的修行人,若证悟了万法皆空,自会放下一切执著,但没有这种境界之前,发菩提心、利益众生的过程必不可少,这种“情”不会障碍他。

我们证悟空性,是要利益众生,还是利益自己?有智慧的人会选择前者。也只有断除了自我爱执,才能顺利地明心见性。

在修菩提道的过程中,万法皆空与度化众生的关系一定要弄清楚。要知道,在实相中,万法了不可得;在现相中,一切显现却存在。就像做梦,尽管梦境是假,但没醒之前,梦中的痛苦要解除,梦中的快乐也要追求。

同样,站在空性的角度,度化众生是一场梦。但没有证悟之前,暂时还不能放弃。

佛教不是神秘主义,是现实主义。

它并非充满玄妙的神话,而是指出如何面对情绪、

衰老、疾病、死亡,让我们乐观,不再忧郁。

本章为索达吉堪布在香港科技大学的演讲 2011 11·24

今天的主题,我很喜欢。现在是科技时代,你们是科技大学,此时此地探讨科技与佛法,有不一般的感觉。

爱因斯坦讲过:“没有信仰的科学是跛子,没有科学的信仰是瞎子。”他为什么这样说?

以我的理解,科学若离开信仰的引导,对人类会弊大于利,最终,它走不快也走不远,犹如跛子;反之,假如信仰经不起科学验证,其教义很难令大众信服,学修者也常有各种疑惑,如同盲人。

这位科学先哲在那个年代说的话,我认为,在当今时代,也有必要引起重视。若能体会其中涵义,或许,有助于解决这个社会的失衡。

哪方面的失衡?

人们追求物质的节奏太快了。不少人声称“时间是金钱,效率是生命”,结果怎样?不说别的,就人的步速来看,英国一份报告说,现在比10年前快了10%。若是这样快下去,可能连休息时间都没有了。每天如此忙碌,人们却没得到预料中的安逸,反而越来越不快乐。

缺少内心的引导,在追求物质的过程中,许多匪夷所思的事情也会发生,比如毒奶粉事件、苏丹红鸭蛋事件、孔雀石绿鱼事件……尤其是科技一旦掌握在不信因果的人手里,为了满足自己膨胀的欲望,什么事情都做得出来。

若想扭转这种现状,佛教可以提供一些方法。

作为一个佛弟子,我不管去大都市,还是偏僻地方,都会给大家讲佛教道理。之所以这样做,主要是自己从中得到了利益,同时也很清楚,我得到的这一切,正是现代人最需要的。爱因斯坦的回信

今天的社会,人心纷纷投向名利,对生命的思考日渐减少,烦恼越来越多。那么,解决之道在哪里?

1950年,有位19岁的大学生给爱因斯坦写信,提出一个疑问:“我不知道是谁把我降生于世,不知道世界是什么,也不知道我自己是什么……我发现自己被缚在这个宇宙的一隅,不知道为什么把我放在这里,而不是那里……”

收到来信后,爱因斯坦很快回了信。他肯定了这个年轻人的思考,但同时又告诉他,这样提问“不可能有合理的答案”。

爱因斯坦说,一个人活着,重要的是问自己“怎样度过一生”,这才合情合理。他认为,答案应该是:“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尽量满足所有人的愿望和需要,建立人与人之间和谐美好的关系。”

若想达到这一目标,他说:“需要大量的自觉思考和自我教育。不容否认,在这个重要的领域里,开明的古代希腊人和古代东方贤哲们所取得的成就,远远超过我们现在的学校和大学。”

爱因斯坦认为,“古代东方贤哲们”的思想可以解决人生问题。这其中,我最熟悉的,就是释迦牟尼佛。我最怕的,是对伤害我的人失去慈悲心

我学佛的时间很长,虽然学得不好,但看的佛教典籍比较多,显宗的、密宗的,藏传的、汉传的、南传的都看。越学,越觉得佛的智慧不可思议。

不管时代如何变迁,佛陀的理念都适合每一个人,永不过时。

比如说“慈悲”。佛陀的慈悲,遍及任何众生,不论人或是动物。(有人认为:“植物也有生命。佛教不让杀动物,对植物也该如此。”其实,动物与植物的差别很大,二者虽然都叫“生命”,但植物并非由五蕴组成。)

人的天性中,与生俱来就有悲悯心,即使你不信佛,当看到一个众生被残害,也会自然流露出不忍。所以,佛陀的慈悲观很适合人类。纵然科学再发达,也不可能离开它。

慈悲引申出来,可以说非暴力。它并不带有政治意味,是佛陀对修行人的教诫。《毗奈耶经》中说:“人若打我,我不还打;人若骂我,我不还骂;人若嗔我,我不还嗔;人若毁我,我不还毁。”这种处世原则,就是非暴力。人类需不需要呢?答案应该是肯定的。

有人认为这样做太懦弱,被欺负就应该反抗。其实,以暴制暴,只能让争斗升级,在今天看来,战争不论对国家还是个人,有百害而无一利,安忍才是解决争端的最佳方式。

甘地曾说:“我的价值观很简单:真理,非暴力。”所以,在世界的任何角落,慈悲都是需要的。

当然,慈悲是一种境界,不是每个人都有。只有明白了为何要慈悲、怎样拥有慈悲,才能真正做到慈悲,坦然放下仇恨。

有一位堪布,曾蒙冤入狱很多年。被释放后,一位大德问他:“你在监狱里,最怕的是什么?”他回答:“我最怕的,就是对那些伤害我的人失去慈悲心。”

这句话令人动容。换成是我们,身处那样的环境,最害怕的会是什么?

青海也有一位大德,在那个年代天天被批斗。每次他去接受批斗之前,都默默发心:“愿我以今天安忍的功德,利益打我的人,乃至一切众生。”被打的时候,守护自己的心不生嗔念。打完以后,再将功德回向给那些人,有时间就默念一遍《普贤行愿品》,实在没时间,就念一些短的回向文。

他把磨难当作一种修行,并以“三殊胜”摄持——最初发菩提心、中间不执著、最后回向善根。如此,那一段批斗和折磨,反而令他的修行迅速圆满。

可惜的是,这种理念,当今很少有人懂得。勿待老来方学道,孤坟多是少年人

今年QS亚洲世界大学排行榜中,香港科技大学位居亚洲第一(香港大学第二,新加坡国立大学第三,日本东京大学第四,香港中文大学第五,北京大学第十三,清华大学第十六,台湾大学第二十一)。从排名来看,你们在教育方面是顶尖的。但只要是人,就离不开生死,除了科学知识,不知你们对操控生死的心性可有什么认识?

前美国总统尼克松说:“我们已经征服外太空,却无法征服人们心里的太空。”

的确,科学工具再发达,也只能观测外在的物质。而对于内心领域,不借助修行,根本无法解开其神秘面纱。

我很羡慕寂静山林里的修行人,他们舍弃了舒适的生活,每天处于觉悟中,享受着心灵的快乐。虽然我们暂时还没有这种条件,但若懂一点佛陀的教义,譬如利他心的道理,并用于生活当中,就会减少很多执著,遇到什么都想得开,这也算一生最大的收获。

所以,对每个人来说,了解佛理,都是极为必要的。哪怕以好奇心也可以。

有人说:“我现在忙于家庭、事业,暂时没有时间,等老了再说吧。”

但到了那时,你精力不济、心智糊涂,因缘可能已经消失了。古大德曾谆谆告诫后人:“勿待老来方学道,孤坟多是少年人。”

这个时代,不少年轻人已开始对佛教感兴趣。前不久,我们举办了第一届世界青年佛学研讨会,有来自于全球各地的学生参加。其中很多人通过信仰,的确体验到了一些不可思议的事实。

当然,作为一个理智的人,若想认识佛教,光凭这些是不够的,还应该寻找理论支持,最终达到智慧的提升。学与修的离与合

佛教最重视的是智慧,然而许多人却不知道,学佛仅停留在形象上,只不过是为了保平安。这是相当遗憾的。

学佛能不能保平安?

当然能,但这不是根本。最根本的,是了知佛陀的独特智慧,而不是办个皈依证,参加个佛教仪式。

要想了解佛陀的智慧,离不开佛典。我推荐大家学习《入菩萨行论》《大圆满前行》《菩提道次第广论》等。若能边学边修,这是最好的方式。

如果不学就修,很容易走偏。萨迦班智达说:缺少听闻佛法,只是盲修瞎炼,来世会变成没有智慧的旁生。因此,我们首先要明理。比如打坐,就要先弄清楚:为什么要这样做?怎样才能让心静下来?静下来有什么作用……道理上明白了,再修就会非常稳妥。

如果只学不修,也体会不到佛法的深层境界。《楞严经》中讲:听闻很多佛法,若不修行,跟没有听是一样的,犹如口中念着食物的名字,不吃终究不会饱。就像有些人,把佛经讲得精彩绝伦,却从没有实修过,甚至都没有认真思考过。这样,即使是讲了一辈子,习气也很难改变。

因此,若想领悟佛法,一定要实实在在地学,踏踏实实地修。

最后,借用虚云老和尚的一句话,祝福大家:心田不长无明草,处处常开智慧花。现场互动

问:生长在21世纪的年轻人,对佛法没有太大兴趣。怎样让年轻人了解佛法、接受佛法?

堪布:让他们感受到利益很重要。

当今学佛的人群中,确实中老年居多,年轻人看重眼前的生活,大多数觉得佛法跟自己无关。不过,在我看来,即便想过好眼前的生活,佛法的理念也必不可少。

这几年来,我去一些大学推广佛法,并不是想用教义控制哪一个人,也没有政治、经济等目的,只想与大家分享佛教中的真理——不了解佛法的,尽量让他了解;已经了解的,劝他不要停留在表面上,要不断深入。

其实,年轻人接受佛法也分阶段:刚开始,比较排斥;中间,稍微有点好奇,半信半疑;最后,得到了利益。若能真正感受到利益,谁还不愿意接受?

问:我对佛法很感兴趣,但您说只感兴趣不够,还要修行。我该怎么修?

堪布:修行要有次第。

你可以学习《大圆满前行》,里面有细致的讲解。比如先修“人身难得”,把握好这个人身的定位;再修“寿命无常”,知道人终归一死,死期又不定,如此就会有紧迫感,精进修行;接着是“因果不虚”,人死后随业力而投生善趣、恶趣,故一定要断恶修善;然后是“轮回过患”,不论生于善趣、恶趣,统统是轮回,不是解脱,所以要从中出离……就这样,一步一步往上修,打下稳固的基础。否则,直接就修最高的法,听起来是不错,但很难从根本上断烦恼。

要断烦恼,乃至解脱轮回,一定要有空性智慧。这种智慧,依靠上述基础才生得起来。只是烧香拜佛、做善事,虽然是有功德,却无法断除我执,仍要在轮回中流转。

藏地有部论典《三主要道论》,其中讲了解脱的三个要点:出离心、菩提心、无二慧。无二慧就是空性智慧,这才是最重要的。

如今很多人学佛,只注重一些表面善行,这远远不够。想解脱的话,还是要学习和修行一些窍诀。

问:我是科大的学生,对佛法半信半疑。我想问:人是怎么来的?谁创造了人?是佛吗?

堪布:根据佛教《俱舍论》,人并非如“进化论”所说,是从猿猴演变来的,没有那么简单。一个人或者一个生命,都是经历了漫长的流转,才呈现出现今的这种状态。

当然,人也不是谁创造的。不是神,也不是佛,是随各自的业力而生。

问:我现在的研究不顺,很心烦,怎样用佛法来帮助自己?

堪布:祈祷佛应该会有帮助。但祈祷是不是一定能达成所愿?也不一定,还要看你的因缘。

就像去医院看病,有些病医生能治好,有些病则效果不大。既然有些病治不了,那还要不要看医生?当然要。祈祷佛也是这个道理。

我们在遇到不顺时,祈祷佛一定有加持。至于能改善多少,就看自己的信心和福报了。

问:我是商学院的。在这样一个越来越复杂的时代,西藏文化、藏传佛教会不会受到冲击?

堪布:这个时代,不可否认,外来文化对西藏的文化和佛教确实有冲击。不过,短期内应该不会有大的问题。

因为藏地的文化主要保存在寺院里,而这些寺院,大多在深山里,没有对外开放。而且,它的传承持有者——许多德高望重的格西、堪布,也一直住世。加上藏族人本身就重视学修佛法,不管是出家人、在家人,都把佛法视为如意宝一样,不可能轻易舍弃。

当然,也有一部分藏族人,去了汉地或国外后,羡慕那里的生活,整天摆弄自己的衣服、头发,信仰慢慢消失。与之相反,西方倒重视起这些来,开始关注藏地的文化及佛学。

到最后,我想这些藏族人的心,还是会回来的。从汉地到西方,再回到自己的故土。

问:我是工学院的。您在书上说:佛教的精髓是大悲和智慧。如果“大悲”是指大悲心、菩提心、恻隐心、同理心,那么,“智慧”又是指什么?

堪布:智慧有两种:一是懂得取舍并接受真理的智慧。比如你们大学生,有了智慧才能求生,否则连工作都不好找。佛教中也提倡这种智慧。

但最根本、最重要的,是通达万法实相的智慧。跟了解不同,它是一种大彻大悟。这种悟道的智慧,才是最高深的。

问:佛教讲业力、讲因缘和合,那业力是怎样发挥作用的?

堪布:佛教认为,一个人的苦乐,是以善业和恶业作为“因”,与众多复杂的“缘”结合以后形成的。你种下什么因,就会生什么果。

恶业,好比有毒的种子,它会产生有毒的果——苦;善业,好比妙药的种子,它会产生妙药的果——乐。果的不同,来自于“因”。起辅助作用的,则是“缘”,就像阳光、水、土等。

举个例子:兄弟姐妹几个人,他们的父母都一样,但各自的性格、才华、工作、遭遇,却截然不同。这些差别的“因”在哪儿?就是他们从前世带来的业力,而不在父母身上。父母对他们来说,只是“缘”而已。

这个道理若想弄明白,需要深入佛教的典籍,在理论上思考清楚,再从实际生活中,方方面面地观察一些现象,这样你会有进一步的认识。

问:对年轻人来讲,四谛、十二因缘以及空性观等哲学思想很有吸引力,可是一看到经典里这个佛、那个菩萨,就觉得离我们很远,不太相信。请问,这些是真的吗?

堪布:是真的。释迦牟尼佛在2500多年前,确实来过这个世界。不过,他不是神,而是来传法的,把真理介绍给世人。他的思想也留在文字上,被后人称为佛经,这些你们都看到过。所以,佛陀一生的事迹不是神话。

四谛、十二因缘或空性观,就是佛陀的代表思想。从古到今,许多人依此学习、修行而开悟,看一些大德的传记也知道,他们的境界绝非凡夫可比。追随者尚且如此,佛陀、观音、弥勒等佛菩萨的功德,又怎么会是假的?如果你一边学着佛的思想,一边又否认佛的存在,这好像有点矛盾。

当然,怀疑是可以理解的。由于不了解佛法,加上环境的影响,对一些超胜境界很难生起信心,这也情有可原。但年轻人学佛,不应止于自己可以接受的部分。对于未知的领域,不能因为不相信,就否认它的存在。

问:我是香港中文大学哲学系的,一直想全面了解“如来藏”。请问,应该从哪里着手?

堪布:你可以先看几部最根本、最精要的经论:《如来藏经》以及弥勒菩萨的《宝性论》、麦彭仁波切的《如来藏大纲狮吼论》、觉囊派的《山法论》。

这些显宗经论中,都对如来藏做了细致阐述。

问:我是金融系的职员。在香港这个大都市,人人都忙着赚钱。生活虽然享受,但压力很大,我们该如何对治心里的烦恼?

堪布:不仅香港,内地也是一样,人们越来越忙,每天都在接电话、打电话,想静一静也很难。其实,每个人应该放慢脚步,看看自己在做什么。人生的意义并不只是赚钱,许多人在为钱忙碌的同时,生命不知不觉就走到了尽头。到那时再回头一看,以前追求的好多东西,原来都是虚幻无实的。

要减少烦恼,最好的方法是知足少欲。其实,快乐并非来自于钱财,现在大多数人的苦恼,不是因为没有钱,而是因为不满足。俗话说“知足常乐”,这的确是至理名言。

知足并不是一种消极,而是一种不强求。假如你没有赚钱的缘分,就随遇而安;有机缘,也可以多赚点儿。但赚钱不要只为自己享受,还应该帮帮吃不上饭的人。

有了这种心态,你会快乐地生活,该做的做,该赚的赚,但烦恼肯定少很多。

问:我是机械工程系的。请问,“境由心生”是什么意思?

堪布:“境由心生”是唯识的观点。意思是,内外的一切显现,都是由心产生的。这就相当于做梦——梦里没有真实的东西,一切都是心的造作。那“境”存不存在?存在,但只是幻象而已。

若要弄懂这一点,可以研究一下《唯识二十颂》《唯识三十颂》,还有《楞严经》《楞伽经》等。懂了以后,你会知道“三界唯心,万法唯识”,万事万物是我们的心被无明遮蔽后呈现出来的一种迷乱相。

问:佛教说“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如果色是空的,比如说蚂蚁这个色相,既然是空的,为什么要对它生慈悲心?慈悲心本身也是空的,又何必执著善恶?

堪布:因为“空”即是“色”——空并非什么都没有,还是会显现一切色法。“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是中观的基本思想,也是《心经》的核心内容。

在实相中,也就是在佛菩萨的境界面前,在万法本体这一层面上,色与空无二无别。但从现相的角度,在世俗的一般显现面前,色不是空,空不是色。所以,对于实相和现相,一定要分开层次理解。

这就像在量子力学中,观察瓶子时,它是由夸克、亚夸克等微尘组成,但在显现上,也就是当我们用眼睛看的时候,看见的是不是微尘?不是,是瓶子。眼睛为什么看不到?因为这是两种层面,不能混为一谈。

所以,当看到蚂蚁时,它的本体是空,但我们还没有证悟空性之前,应该缘它的苦乐修慈悲心;慈悲心的本体也是空,但在显现上,善和恶会导致不同的果报,因此要断恶、修善。这是世俗层面的规律,每一个人活在世上,都脱离不了这个规律。

这方面的道理,如果对佛教有全面的了解,理解起来会比较容易。

问:我是人文学部的。听您讲座、看您的书,我有种感觉:您是把藏传佛教、汉传佛教、显宗、密宗结合起来,进行传播和交流的。请问,您是出于什么因缘来做这件事的?

堪布:说到“因缘”,唯有佛陀的智慧才能彻底了知,所以我也不清楚。像你在香港科技大学读书,这件事看似简单,但在它背后,也有很深的因缘。这种因缘让爱因斯坦来说,不一定说得明白。

站在这里,我只想把佛法介绍给大家。太虚大师说过:“科学愈发达,佛教的真意愈显。”当佛陀所揭示的真理因为科学证明而变得更加明晰之时,人们会发现内心的真实需要,此时,佛教对人们的利益也最为深刻。

尤其是年轻一代,如果没有佛教理念的加持和约束,我担心有些人会做出极端的事情,甚至危害整个社会。虽然我做不了什么,也利益不了谁,但算是一种小小的使命感吧,我常常去一些大学做交流。

在此过程中,我一直觉得自己是个学生。有人叫我“老师”“堪布”,很惭愧,不要说老师,即使当学生,我也不太合格。只不过一想到佛教这么好,现在人们又这么需要,就不由自主地站了出来。

问:不同宗派之间,对佛法的理解有差异,您有没有遇到过别人的反对或攻击?您是怎么面对的?

堪布:有,但乐意接受。

假如我确实错了,你反对,我不会执迷不悟,一定恭恭敬敬地接受,这是佛教训练中的基本素质。可是,你若举不出合理的依据,我还是会很自信地坚持自己的观点。

如果由于观点的争执,升级到对我本人攻击,我也不会生烦恼。在我看来,在开放的心态中交流,是一种享受。即使有攻击,我坚持的若是真理,也不害怕。伽利略说过:“真理就是具备这样的力量:你越是想要攻击它,你的攻击就越是充实和证明了它。”

实际上,反对或攻击有时也是一种机遇,可以反省并提升自我。

发明机器,本想有更多休息时间,结果人越来越累;

发明手机,本想交流越来越多,结果人越来越孤单;

发明网络,本想让人更有智慧,结果智慧日益迟钝。

人们猜到了开始,却猜不到结果,这是因为忽略了什么?

本章为索达吉堪布在广西师范大学的演讲 2012 11·02

一进校园,在最醒目的地方,我看到了孔子雕像,也看到你们的校训“尊师重道,敬业乐群”,可见你们是个重视传统文化的学校。

这个时代,人心浮躁、混乱、复杂,非常需要传统文化知识。

尤其是如今科技太发达,有用的知识都在电脑里、手机中,存在大脑里的非常少。人们看到珍贵的教言,经常根本不记,只是把它拍下来存好,最关键的时候又用不上。曾在一次世界性的研讨会上,几乎所有发言者都在用PPT。中途突然停电,一位很有名的教授由于PPT放不了,在他拥有的时间里,也没有讲出该讲的内容。

科技能给我们带来方便,但太过依赖于此,只能让人心浮躁,有种非常危险的趋势。所以,传统文化也不能放弃。中国的传统文化,主要有儒释道三家,今天我用佛教的观点和大家谈谈,现代人应以什么方式减轻压力。生命不能承受之重

现在的大多数学生,除了考试、学习,感受不到什么压力。但毕业后,到了社会上,压力就会纷至沓来。

首先到来的,是就业压力。找到工作不够,还要找一份满意的工作。在工作中,要处理上上下下的各种关系,解决层出不穷的问题。接下来,是成家,供孩子、供老人、供房子、供车子……佛教中讲供养三宝,世人却要用一辈子“供养”这些,始终处于压力和不安中。

这些压力,能不能听一次讲座就荡然无存呢?

不可能。

那学了佛教等传统文化,对减轻压力有没有帮助呢?

的确有。因为我们的压力,有些必须要面对,有些则是自己添加的,在某种意义上,不一定要去承受。

认识到了这一点,就会明白传统文化对自己的意义。

现在很多年轻人,外表光鲜靓丽、神采奕奕,身上有各种高科技装备,似乎一副坚不可摧的样子。可在他们的内心中,承受力比较弱,面对痛苦和问题时,经常会显得力不从心。这种现象,其实是可以改变的。虽然现在是21世纪,但最适合他们的方法是,往前追溯,向古代先哲们学习。

你们校园里有孔子的像,他就是古圣先贤的代表之一。

孔子是公元前500年左右的人物,那一阶段,是整个人类文明崛起的时期。在中国,除了孔子,还出现了老子、孟子、荀子等一大批思想家。在西方,涌现了苏格拉底、柏拉图等诸多智者。当时的印度,诞生了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佛。他们的思想主张,都有文字可查,至今仍深刻影响着世界文明。

在物质和科技方面,古人肯定无法与现代人相比,但心灵方面,我们越向前行,越需要往回看,学习古人在做人、做事方面的智慧。当然,通过一个讲座或一本书,不一定能让你变化很大,但至少,也许会改变你对生命的某些看法,人生由此发生转变。你不会因为美景而少了压力

最近,很多城市的发言人说,自己所在的地方是“最具幸福感城市”。事实上,真要去住在那里,幸福指数也不一定很高。就你们而言,桂林山水甲天下,外人会觉得生活在这么美的地方很幸福,可长期住在这里的人,也许并没有特别的感觉,不会因为美景而少了压力。

有资料显示,中国是当今世界上压力最大的国家。前不久十一假期时,大概有七亿多人出门旅行。但因为人太多,有人长时间堵在路上,有人到了地方找不到住处,本想借假期放松一下,结果反而更疲惫。

这就是佛教说的“有漏皆苦”,很多东西看似快乐,本质上却是痛苦。就像一些有钱、有地位的人,外表看起来令人羡慕,但只有他们自己知道,自己有哪些不为人知的苦。

佛教中讲“苦”,并不是逃避,认真思维会发现,它所揭示的智慧符合人心,是一切万法的真相。即使不信佛,若能以此对待人生,也会活得自在、洒脱。否则,不懂这些的话,即便是不值一提的压力,也可能会把你压垮。所以,缓解压力需要一定的见识和方法。

当然,缓解压力的方法有很多,世间有世间的方法,出世间有出世间的方法。

世间的方法是什么呢?

有些人在压力非常大时,会找个善解人意的朋友或亲人,打电话倾诉一下;有些人干脆挑一本好书,沉浸其中,忘却烦恼;有些人则会听听音乐,用快乐的节奏驱除烦躁;也有人把事情放下,出去旅游,散散心。

还有一些不太好的方法。比如拼命喝酒,想一醉解千愁,或者去些不清净的场合,赌博、找刺激,用非法的方式让自己忘掉忧恼。

这些方法,其实只是在暂时转移压力,没有真正消除它。假如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长此以往,也许会出现一些不明智的举动。

曾有一则新闻说,有位大学教授,非常宠爱自己的女儿,但给她的压力也特别大,经常跟她讲,你一定要为我们家争光。女儿学习很努力,从小学到中学,成绩都名列前茅,高三的时候,稍微有点下降。高考时,她本想选个喜欢的专业,但这样可能考不上一类院校,二类院校完全没问题。父亲坚决不同意,说:“我一个大学教授,女儿考不上一流大学,我岂不很没面子?”在这样的压力下,女儿闷闷不乐,话也越来越少。临近高考时,一天早上,父亲发现女儿吃安眠药自杀了。枕边放着一封遗书,上面写道:“不孝的女儿离开了!我实在达不到你们的要求,没办法面对你们。感谢你们18年的养育之恩……”这样的结果,给家人带来的痛苦可想而知。

现在有些年轻人,不管是在感情上,还是在其他事情上,遭到一些不公平和挫折时,经常会想到自杀,或者做一些伤害自己的行为,这是很不理智的。要知道,获得人身非常不容易,假如没有好好运用,动不动就轻生,这实在是最糟糕的选择。

压力,是谁都必须面对的,对此没有必要逃避,而应用正确的方式解决。尤其是年轻人,工作后,会遇到更多让自己承受不了的事,这时一定要懂得如何调心。否则,心不受控制的话,很可能一直与痛苦相伴,甚至会得抑郁症。或者即使没生病,做的事情也非常过分,最终不但自己受苦,周围的人也跟着你一起痛苦。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