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临证手记(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18 15:40:59

点击下载

作者:刘越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中医临证手记

中医临证手记试读:

版权页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中医临证手记/刘越撰.—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

ISBN 978-7-117-16907-3

Ⅰ.①中… Ⅱ.①刘… Ⅲ.①中医学-临床医学-经验-中国-现代 Ⅳ.①R249.7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3)第047448号人卫智网 www.ipmph.com 医学教育、学术、考试、健康,购书智慧智能综合服务平台人卫官网 www.pmph.com 人卫官方资讯发布平台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中医临证手记

撰  者:刘 越

出版发行:人民卫生出版社有限公司       人民卫生电子音像出版社有限公司

地  址:北京市朝阳区潘家园南里19号

邮  编:100021

E - mail:ipmph@pmph.com

制作单位:人民卫生电子音像出版社有限公司

排  版:人民卫生电子音像出版社有限公司

制作时间:2019年4月

版 本 号:V1.0

格  式:mobi

标准书号:ISBN 978-7-117-16907-3

策划编辑:李丽

责任编辑:李丽打击盗版举报电话:010-59787491 E-mail:WQ @ pmph.com注:本电子书不包含增值服务内容,如需阅览,可购买正版纸质图书。1991年 作者(左)与关幼波先生摄于北戴河1991年 作者(左)与贺普仁先生摄于北戴河1994年11月应邀参加海峡两岸特色医疗交流恳谈大会。请柬上签字(左至右):关幼波 董建华 王雪苔 尚天裕傅世垣 袁锡印 赵绍琴台北 陈庚申 林振昌 康有谅头痛

她第一次来诊,坐我诊桌旁,说她头疼得厉害,以前也发过,但这次特重,说话声很低,有时两肘支在桌上,双手捂着头两侧,低着头,不说话,也不回答我的问话,或只轻声喃喃:“头疼得厉害。”

这种头疼,比身体其他处的疼更难耐受,也必影响到病者的思考和言语,便不再问。

我为她诊了脉:脉象弦滑而紧,两关尤甚。

我看了舌象:舌面红点散布,光亮,病在胃。

我告诉她:紧脉见于尺部沉取,表明宿疾病深,或得于产后受风,头部卫护欠佳,为风吹袭;或睡卧当风,睡卧时近头处若有一小缝隙,因风吹入,即可造成此证;或可得于月经期洗头后,外出为风所吹;或洗头后用湿毛巾裹头,均可致此证。

脉象弦紧,必因寒为患;又弦滑,必痰火相扰。舌象病在胃,病当因饮食伤胃、痰火凝滞而扰动痼疾。

这些,大约她已不能听进去了。她这时唯一的希望和要求,就是能尽快止住她的头疼。

她喃喃低语:“这次太厉害了,我都没法活了。”

她双手抱着头,又说:“实在太疼了,已耐受不了啦。”声音微弱,低沉而缓慢。

我说:“我完全能理解你目前的痛苦,尽量为你解除,要想治疗见效快些,先用针刺治疗。”

她听说要“扎针”,皱着眉头望着我说:“不扎不行吗?我一听说扎针就害怕。”

我解释:“扎针不痛,我们扎针,手法很轻,不会让你感到痛的。”

她仍然说:“我怕。就再也没有别的办法吗?”

我说:“我们是中医,只有针灸、中药治法;除针刺疗法,其他的治法要慢些。”

她看到躺在诊床上正在行针的一位病人,隔了一会儿,终于下了决心,说:“那就扎吧!”

她30岁,此次与丈夫同来,家中有两个孩子。

这时,丈夫鼓励她:“扎吧!”

她躺在诊床上,嘱咐丈夫:“你回去吧,别到处野,回家看着孩子。”

她或许不愿让丈夫看到她扎针时的情景,也惦记着家中的孩子。

母亲的心,孩子是她心上时时的牵挂。

针后,她说:“也没觉得怎么痛,扎之前害怕,因前次头痛,医生给扎针,用大粗针。”她伸开掌指比着:“这么长,扎进去特别痛,后来还肿起,好几天也没消肿,头还照样疼。从那以后,下决心不再扎针,一提扎针就害怕。若是今天这样扎法,也觉得没什么可怕的。”

这次给她用毫针轻刺,又用梅花针叩打,又给她开了一剂中药:祛风、止痉、理气、化瘀的配方。

次日,又来诊,她说:“昨日扎针后,头疼减轻,到吃中饭时还好,可到下午2点,头疼又加重,胃痛也加重,吃的药全吐出,怎么办?”她对吐出的药表示出非常惋惜之情。

她哀伤痛苦地说:“还有什么办法呢?”

我说:“吃的中药又吐出,是吐病不吐药,药的作用仍然存在,且正与病相搏。”

她的胃疼和头疼,同属“风痉”。这种疼,剧烈而使人恐惧难耐。

这次针后,又给她做了穴位敷贴,用敷贴以巩固针刺的效果;又开了一剂中药,以疏滞解郁。

第三日上午,她来了,说:“昨天回去后,头疼、胃疼都好了。”她脸上有了笑容,又说到此次发病原因:“我考虑:发病前,曾去北京玩,又吃了辣椒,这次发病这么厉害,就可能和这吃辣椒刺激太厉害相关,以前发病都没这么重。”又追思病因说:“可能产后头部没包好,受了风,那时也不知注意,哪想到会落下这么个病根。”又问:“这以后,还会发吗?”她还有心中的疑虑。

我告诉她:“这种病要除根,是很难的,也不是一般的方法和吃药所能达到的。要注意尽量减少发作、减轻发作,倒是可能的。更进一步地治好,也是可能的。”

她问:“那要怎么办?”

我说:“经过几次发病,你已经有了许多对病发作的认识,知道了引起发病的原因,比如受凉、受风、烦躁、上火、劳累和一些刺激性食物、一切特异敏感的食物,都应避免。另外逐渐对头部加强按摩锻炼,用5个手指自前向头后梳,达颈根部,开始可轻用力、次数少些,以后渐用力和增加次数。”我说着,用手比着以手指向头后梳的样子。

她也跟着做了2次,并说:“这倒还容易做到。”面露微笑。

我说:“对此法,不能急于求成,这需要长久的工夫。”

她问:“多久?”

我说:“也很难给出一个明确的时间,三五年可能是达不到,但做一天就有一天的效果,三五年不行,十年、八年的做下去,你会渐渐有更深的体会的。”

她说:“好,我就按你说的做下去,十年、八年,再多,我也能做到。”

看得出:她心情轻快地离开了诊室。鸭蛋引起的

想吃咸鸭蛋,买了几次,觉得和以前所吃的味儿不同,疑虑就多了:用食用盐腌的?还是用的工业盐?这盐可是要被鸭蛋吸收进去的。又,蛋黄变了样,有的竟如土白色,饲料又有了什么变化吧?又,为了保质期,加了些什么防腐剂?又,为了调味道,又加了些什么“调味品”?这些调味品是天然的,或是“化工制品”?这些莫明其妙的东西,被鸭蛋吸收,再进入人体后,无疑是为害不浅。现代许多奇异的病,或者它们难辞其咎吧?

种种忧虑,纷至沓来,有这些想法的人,应非少数,于是,市场上有了“土法腌制咸鸭蛋”,而这“土法”,是为适应购买者的心理呢?还是真实的传统土法?似也难可信。

诸多思虑之下,决心自己腌制。腌咸鸭蛋也很简单:鸭蛋洗过,晾干蛋皮,开水煮盐化待凉,将罐子洁净后,放入,再加少许白酒,这样腌成的鸭蛋,蛋黄必出油。腌咸鸭蛋一般不必加调料,若加花椒少许亦可。白酒选择要真品。

在住处附近,便有农贸市场,逢“赶大集”之日,总可买到鲜鸭蛋的。但也有讲究:对“饲料鸭”就得多加考虑饲料里有没有添加剂。然,要求得农村“散养鸭”的鸭蛋,也有可能。或许这种散养的鸭子并非经饲料喂养,其实这也多少有些心理的自我安慰和推断。

这日,在农贸市场“地摊”,见一三十多岁妇女,面前有一筐,筐中有鲜鸭蛋,筐后有一四五岁的小女孩在那里守着,和她妈妈并蹲在那里。

这正是我心中想寻求的那种鸭蛋。我站在她们面前问:“自己家养的鸭子吗?”

女人站起来说:“自己家养了4只鸭子,这是想来卖了,换几个钱。”

小女孩手把着筐,一直仰脸望着我们在说话。她大约还不能明白我们谈话的内涵。

女人说,鸭蛋20个,又问:“都买吗?”

我说:“是。”于是给了女人钱,就蹲下拿鸭蛋:一个个由筐中取出,再小心放入我带去的一个提兜里。

这时,小女孩惊慌而疑惑地望望我的脸,又仰脸看看她的妈妈。

我不停地把鸭蛋一个个取出,小女孩就又不断地把她两只瘦弱的小手捂着其余的鸭蛋。小筐里的鸭蛋渐少,小女孩闪动着惊慌的眼神。她的小手,这时捂着筐中最后的4个鸭蛋。她仰起脸,望着妈妈,终于哀声地哭了:“妈妈——,我们的鸭蛋。”哭声哀怨伤痛,泪珠一串串在脸颊上淌下,嘴里还不停地哀告:“妈妈——,我们的鸭蛋。”

她已经放弃了手中捂着的那4个鸭蛋。她已站了起来,仰脸向妈妈不停地哀诉。

妈妈安慰她:“别哭,这鸭蛋卖了,妈妈就去给你买糖,买花布,做花衣裳。”

小女孩还是哭诉:“妈妈——,我们的鸭蛋。妈妈——,我们的鸭蛋。”

我感到这是人间最哀怨的哭声,这是人间感到无助而绝望的眼泪,在这小女孩心上流淌,也在我的心上流淌。

筐中还剩下那4个鸭蛋,我没有再拿。我站起,女人见此情形,和我说:“家里养4只鸭子,都是她照护着:每天关窝,放鸭子,喂食,都是她,鸭子和她很亲近,一见她到院中,就呱呱地叫着到她跟前。鸭子下的蛋,也是她每天由窝里捡来,都放在屋里一个小木箱里,每天不知把鸭蛋(一个)、(两个)、(三个)用手指点着要数多少遍呢。”

这时,我感到心中酸楚,我也要流泪了,我强作欢颜,对小女孩说:“别哭啊,爷爷逗你玩的。”又说:“你看,爷爷又把这鸭蛋放回来,爷爷留给你的。”我已蹲下,把鸭蛋又重新放回筐中。

这鸭蛋是她人生幼小心灵上的希望啊。

小女孩不再流泪,仰脸望着妈妈,妈妈用手抹着她脸上的泪痕。

女人问我:“那你不买了?”

我说:“买,我已经买过了。”她望着小筐里的那20个鸭蛋。

我说:“现在,这些鸭蛋是我送给孩子的。”又和女人说:“这鸭蛋就别再卖了,拿回去,留给孩子吧。给孩子买点什么她喜欢的,就回去吧。”

女人点头,眼中湿润。她左手提着鸭蛋筐,把鸭蛋用一个布袋盖上,右手拉着小女孩,对我说:“若不是她常闹肚子,也不会来卖这鸭蛋。有时犯,就总要给她买些小药吃。”

听到“常闹肚子”的话,立刻引起了我的思索,几十年执业医门的生涯,我不由立刻警觉起来,又竟像在诊室里面对患者那样问了起来:“是受凉了吧?”

女人微皱眉头:“也不是,平时没有的,说不定什么时候,说肚子里难受,有时还咕咕响,这就要去拉,过后也会好,可常犯。”

这时我想到:肚子难受,又会响,这原因应和饮食有关,就又问:“吃的不合适吧?”

女人思索说:“农村里,也都是平时吃的那些东西,也看不出和吃的有什么关系。”

我又问:“凉的?热的?”

女人知道我问的意思,说:“农村里,不顾这些,有时凉的热的也吃也喝,也不见咋样,可有时这病突然就来了。”

这时,我想到鸭蛋,便问:“你们也腌咸鸭蛋吃吗?”

女人说:“也腌。有4只鸭子,家里咸鸭蛋是常有的。”

这时我的思索中闪起一道光亮,问:“孩子也吃咸鸭蛋吧?”

她略微显出笑容答:“那是了,鸭蛋黄多是给她。”

我又问:“你家常吃红薯吗?”

她似有些疑惑不解地说:“红薯是这里人家都常吃的,我家当然也是。”

我又问:“那吃咸鸭蛋的时候,同时吃过红薯吗?”

她似在思索地答:“有吧?有时饭桌上有咸鸭蛋也有红薯。怎么?这不对了?”

我说:“可能毛病就在这里。这咸鸭蛋是不能和红薯同时吃的,吃了就会出毛病。”

她说:“还有这样一说,我们也不知道啊,哪里会知道这些,反正能吃的就吃,怎会知道不能同吃呢。你这么一说,才知道这孩子的病就出在这上面了,以后可得注意呢。这回好了,不然,还不知道要闹到哪一回呢。”

这是她朴素纯真的心声。

她左胳膊腕上挎着装鸭蛋的小筐并用手扶着,右手拉着小女孩。我望着她们的背影,渐渐在市场内往来的人群中远去。

食物相克之说,是来自传统的生活经验,而其中有的仍未能为人们知晓。如鸭蛋与红薯相克,就不是吃鸭蛋的人都知道的,而这两种食物,在进食时遭遇的机会也比较多。

鸭蛋和红薯相克,不宜同食,而鸭肉也与红薯相克,不宜同食。以前,市场上鸭肉不普遍,吃鸭肉的人不多;现在,由于人们对鸭肉营养的认识渐增,鸭肉类市场供应渐多,人们食用也渐多。当此之际,当餐桌上有了鸭品食物时,就不要忽略了红薯在餐桌上的存在。因红薯食用也较普遍,就要小心鸭肉和红薯同食相克的危害。

食物之间相克,多发生在动物类食品与植物类食品同食,尤以水产物与菜蔬相克为多,如蟹、螺、、鲭、鳝、鲫、鳗、蛤、虾、河豚等,又如猪、牛、羊、狗、鸡、鸭、雀等为次。遇有此类食品时,即应小心其与菜蔬及果类(如李、瓜、石榴、蒜、木耳、橘等)食物相克。

又屡见有肾炎病患者,其中多有进食牛肉韭菜馅饺子或包子的常行经历,后,亦见其病丧于此。而这些人又多命丧于肾病。常食牛肉共韭菜者应谨慎。又,羊肉与韭菜之间亦应有避讳。

或谓:鸭蛋和红薯之间究竟产生了怎样的有害作用机制?又,牛肉和韭菜同食,又是怎样的?

这应是另一个范畴。

对这样的事,须我们谨慎应对。谨慎是有益的、无害的。孕脉

诊室窗台上,摆着一盆“万年青”,翠绿的叶片舒展,深红的花朵挺立,我向窗望去,会看到它,也会看到窗外波澜壮阔的大海无涯。

已到下班时,诊室已没有患者,我整理着诊桌上的书纸物件。

这时,进来一男一女,都三十多岁的样子。女人手中拉着一小女孩、约五六岁,二人坐在我诊桌旁。男人对我说:“她胃痛,不想吃饭。”

我点头说:“好,看看。”

我来到这滨海的企业职工医院不久,企业有职工数千,他们是我第一次见。男人面容清瘦黝亮,是历经风日吧;女人则脸颊微瘦,疑虑的目光,显露着忧郁的病容。女人把站着的小女孩搂在胸前。小女孩惊疑好奇的眼看着我,显露着生疏而拘谨。

自他们进门来,我打量着女人的面容行止,知她为看病而来。望诊,这是面对患者时接诊的第一步功夫,尽量以此感知其体内病变:面色、目光、动止,无不示征病患。

我望着女人问:“病多久了?”这是接诊的第二步。我是这里中医科的中医,问诊是不可少。

而当患者一走进诊室的门,医者所见所得印象,心中应是已有了感知。由所见而有所感,心中已有所知。

中医界前辈们的德操,中医大家,都曾告示我们:这第一感知,对医者是最为重要的,常是:当第一眼看到患者时,医者的心中,已掠过这样的思维活动:

这是一位什么样的病人?

患者已病了多久?

患者的病位在哪儿?五脏?六腑?肢节?

患者的病是怎样得的?七情?六淫?因于内?因于外?

患者已有怎样的治疗过程?对来此就医有怎样的信心?有疑虑吗?

而接诊的医生,经过这“第一眼”的感知,对上面这些思考,已有了初步的答案。

这样的答案是怎样得出来的?是看到面容的色、泽,润、透,表、里?还是感受到患者目光所散射出来的话语?这目光,无疑是在叙说着患者内心深处;展示着身体的全部“家底儿”,肢体的、脏腑的、情志的、水、火、阴、阳。而五脏六腑之精华,皆上注于目。这无异于人的一部“说明书”,可见的以至那些不可见的,可寻的,不可寻的,均可获悉。

这样的答案,并非空穴来风,但也并不像“几何学”那样具有“因为”、“所以”的逻辑可以因循。这是两者心灵碰撞的感知,有可见的,也有不可见的。

中医临诊,经长期这样的磨炼,反复印证、浸融、提纯,而建立起自有特色的方法论,形成自己的方程式。在这始一接触患者,在这望诊的闪念中,对病情约已得十之六七,或达十之八九;病情、病证,甚至用药及预见的效果,患者须经治多久,能治好到什么程度,都会因这望诊对患者的始现,而在医生的心中、意识中出现,又并非用“意”,而是自然的了。

这时我已感到女人病不在“胃”。

男人微侧着脸望着女人说:“有几个月了吧?一两个月?”似向女人征询。

女人对我似望非望地微点一下头,表示认同。

我问:“大便怎么样?正常?”因诉胃痛,食欲差,对大便情况也是应问的。

女人又微点头,眼光对着诊桌。

我感到女人不爱说话,对“大便”之类的问话,可能难于表述,但点头,应表示正常,也就可以。

我又问:“以前有胃病吗?”对胃病,是新病?或是旧病?也应在问诊中获知,由此可进一步理出病因:饮食?情志?或起居?

在问诊中,不断对自己所得的望诊印象进行检验:肯定?否定?继续着诊断的修正。

女人又微点头,表情淡漠,唯只点头而已。

病人中,有的不愿谈说自己的病,或是烦郁,或是羞涩,或是对看病的疑虑,或没有看病的经历,或来自偏僻山区,都有可能。医生应该理解,不可强求顺己之意。

我说:“看看脉吧。”女人伸出左手,手腕搭在脉枕上,我以中三指轻寻女腕“寸口”部,心中立时豁然:

这时,我感觉到指下脉搏跃动如揉珠,显露着旺盛而活跃的生机,一个新的生命已经萌芽,在萌发,在孕育;下证应可排除:

若有寒,脉应紧,浮,沉;

若有热,脉当浮洪,沉洪;

若虚,脉当芤,濡;

若痰,脉当滑而涩;

若积,脉当牢;

若情志,脉应见弦……

诊断尚须再进一步,我说:“看看舌?”女人张口,舌微伸,显示气血调和,并无内伤,亦无外感时气所侵。

我又说:“看看右手。”女人右手伸过来,搭在脉枕上。右脉也在我指下跃动而流利地涌滑而过,犹如一个新的生命唱着歌在我的指下走过,并不显示病征。

男人见我诊完右手脉,投来关切的目光问:“怎么样?”

我轻松地说:“很好。”

这样的回答,当然不能使他们满足,也不能明白这笼统含混的“很好”究竟是什么。我看到男人凝思追索的表情,又对女人发问:“月经怎么样?”我望着男人,期待他的回答。我想到女人可能不会回答我这样的问话。

男人面向女人发问,女人避开了他的目光,也没有回答。

男人微显笑容,表露着他对女人理解的心境。

我微笑着对男人说:“怀孕了吧?”

男人听后,微露笑意,似轻意又肯定而自信地说:“怀孕,那不可能。”

这时,我立即感到,话已有失。男人的否定和自信,应是最切实际的:或已经绝育,种种可能都涌上心头。我立即向他解释,力图挽回已说出的“怀孕”将可能造成的影响和不良的后果,向他说:“中医脉诊,是仅凭医生指下的一种感觉,这是中医的实践经验,但也难免受诸多方面的混淆,而且病人是无法看到这医生手指下的感觉;要确切的,应是去看妇科,做尿妊娠试验,也是很简单和方便的。”

男人又提出要求:“你再给仔细看看,到底是不是怀孕?”他希望能更慎重些,可以理解,也是对中医这种传统诊法——脉诊的信赖。

我又再诊了一次脉。

诊后,男人急切地问:“怎么样?还是怀孕?”他的目光在我的脸上找寻着答案。

我说:“是的,从脉象上看,和方才还是一样,应该是怀孕。但要可见的诊断结果,还是应去妇科,验个尿,也很方便的。”我想到:也偶有绝育手术后再怀孕的。

这时,男人面露微笑,平静又和气地说:“医生,我告诉你吧,这是我的妻子,我知道她不可能是怀孕,肯定不是怀孕,她这是刚从农村家里来,你还是给她开些药,治治胃病吧;她不想吃饭,明摆着有胃病了。”又说:“我已出差在外半年多,刚回来,怀什么孕!”

我听后,不禁惊愕,知“怀孕”这话失当了。然我对怀孕的脉象也颇自信;但男人不在,这其中,令我立即十分焦虑。

我说:“就先开些治胃的药吧。”“怀孕”的话,不可再为引申。我按妊娠反应开了和胃的药方。

男人点头说:“谢谢你,医生;妇科检查,也还是要去的。”

他们离去,我心中却忐忑不安,不知他们夫妻间发生了什么,而这又将发生什么。他们夫妻间这突然出现的问题,令我感到十分不安。这是一对恩爱夫妻,和睦家庭,暴风雨就要来临吗?他们铸就的感情大坝,将决堤和崩溃吗?人生的不幸,就这样向他们奔袭而来吗?那他们的小女孩又会落得怎样的境遇?

反复的思虑,时时在我心中起伏。

三天后,也是快下班了,那男人又来到诊室,并提着一盆“万年青”花,进屋径直把花盆放到窗台上,面带笑容对我说:“医生,要下班吗?”

我即答:“是,就要走了。”

他说:“那我们一起走。”显然,他不是来看病的。

我说:“好的。”

刚要走,可又想起窗台上的盆花:“可是,你的花?”示意他带上。

他说:“不,这是我们两口送给你的。”

我们离开医院,沿着滨海大道,向职工住宅区走去。

入秋的海边,夕阳西挂,海风有了凉意,海浪一排排不停地涌向岸边。

他开始说了:“我们去做了妊娠试验,她确是怀孕了,你的诊断很对。”又半玩笑地说:“中医就这么神奇,这三个手指往病人手腕上一搭,就知道病人肚子里边的事。”

我说:“这是古老的传统,一代一代传下来的,也有它的道理,不然怎会一直流传?”

我又有些歉意地说:“那天我是欠考虑,有些轻率。”

他忙说:“不,你的诊断没问题。不过,她怀的是我的孩子,我的妻子怀的孩子,不是我的又是谁的?当然是我的孩子。”又说:“她若生个男孩,我们就有了一儿一女;若生个女孩,就姐妹俩,做伴,我这女儿已六岁了。”又说:“她吃了你开的药,觉着胃里好多了。”

又深沉地说:“我妻子是个老实人,她带着女儿在农村挺难的,我不应把她一个人留在那里,我没能很好地照顾她。这次,我不让她回去了,我们感情很深。她不想留这个孕,要去‘做掉’,我想不必那样,我没有同意。”

又说:“我那天说话,也是轻率。”

我也疑惑地说:“我也不记得你说了些什么。”

他微笑说:“感谢你的理解。”

我说:“没什么事儿。”我的心在翻腾。

他仍是微笑,我们分别,看他的背影渐去。我想:“他的心就像大海,有这样的男人,是可信赖的,可依靠依托终身的,是幸福的。”我又想到他送来的“万年青”。

后来,傍晚的海边,我常看到他们带着女儿悠闲地走着。

医界前贤有谓:医者知医,亦必知人情,知社会情,以人浸淫情中,处社会中,医者不可恃医为术。孕脉,可不慎欤?故对来诊者,每有孕脉征,皆嘱其尿检做妊娠诊断。

然,也并非全能如是,因中医所诊得的孕脉,涵括着诸多内情。

中医看病,诊查脉象的方法称为脉诊,又称切脉、诊脉、按脉、持脉,这些称谓有些“书卷”气,或有些“文绉绉”。现实中,平民百姓早已把“切脉”这种诊法直称为“看脉”。

当那三个指头搭在腕上时,那三个指头便是医生的眼睛。医生由这个“眼睛”看到了病情所在,以至看到过去,看到未来,看到那里边的种种活动:喜怒哀乐,欲念和挫折。

脉诊是我国最早创用的诊断方法,在王叔和撰著《脉经》之前,在秦汉之前,以至春秋战国的医籍中已有记述。这古老而神奇的用三个指头在病人手腕寸口部诊病的方法,已经在医生们的临证实践中施行,并已成熟。王叔和集取《黄帝内经》、《难经》以及张仲景、华佗等有关论述,分门别类,阐明医理,结合临证经验,列述三部九候、寸口脉,以及伤寒、热病、杂病、妇儿病的脉证,总结出24种脉象。

李时珍《濒湖脉学》又将脉象发展为二十七脉,李士材再增入疾脉,合为28种。

而医生临证,所诊得的脉征,究竟是什么?又何以由此而断定疾病?后人,对此有着不断的探寻与研讨。中医的脉法、脉学,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发展、前行。

探索者研讨着脉动的频率、节律、充盈通畅的状态、动势的和缓、波动的幅度,探求着28种脉象和病证的关联,以揭其秘。

脉这个字,以前写为“脈”,早先更有“衇”或“”。“脉”字在简化之前已有通行,与“脈”字异体同字,是“脈”的俗字。“”是反“永”,“永”意长流水。有释:“永”为水的主流,反永即支流。或解象为:“永”似树之主根,而反永即侧根。若更早些,“”与“永”为同一字之异体。

简化字颁行后,“脈”以“脉”通行。

甲骨文、金文中,“”与“永”为一字之异,篆书则分为二。“”、“衇”示血行人体中,分支如流。

又“衇”字,或从“肉”字偏旁,示血行人体肉中;以“肉”为形符,以“”为声符。肉偏旁字本作“肉”,《石经》改作“”,其中二笔相连,以异于“月”本字,后径作“月偏旁”了。

这表明,中国古代商周时期,先民们已有了对脉的认识,《黄帝内经》中更明晰地记述着中医脉学的发展和延续。

现代,妇科检验胎孕的方法,确切而简便易行,普及城乡,妊娠确诊,皆应以此为是。中医妊娠诊断,已走入历史。历史在发展、在前进,而中医妊娠气血盛衰的脉诊,也就有了新的内涵,是在妇科检验确诊后的内涵。说脉一、经脉

中医诊脉,现通称“看脉”或“把脉”。所谓的“脉”,是经脉的俗称,指人体内气血运行的通路。《灵枢》:“经脉者,所以行血气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

又:“十二经脉者,人之所以生,病之所以成。”

又:“经脉十二者,伏行分肉之间,深而不见。”

古人分经脉为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六经,六经又分别手足,为十二经。以直行之干线为经脉;由经脉系出之网络全身各部位之分支,称为络脉。

脉之始:始于足少阴肾——少阴不司气化,少阴之气,有阴有阳,随六气之阴阳而上下左右。

脉之主:手少阴心——诊寸尺之阴阳,征少阴之上下。

脉之征:五脏营气、卫气、宗气之循行——以此而知五脏的阴阳、气血、虚实、寒热、表里、升降的顺逆。

寸口脉动数:动五十次无代,即五脏气行为常,不足五十为脏病。代,脉来中止不能自还,或平脉中现乍数乍疏之象。

经脉一昼夜五十周营运周身,以营五脏精气。

经脉是人体生理及病理之主,是中医诊断与治疗的重要途径。

然而,这十二经脉,至今仍然不能为人所见。

十二经在人体内行运的路线图,早在《灵枢》中即已标明,而这样的经脉图又是依据什么标示出来的?这样的问题,不断吸引着国内外学者们的思考和探索:

在远古时代,这样的经脉图是怎样画出来的?依据为何?来历又为何?

因为十二经脉在人体内的运行,至今,人们用现代的手段仍然不能看到,但实践却证明它的存在和精确。这也是中国传统医学独特的体系和精深之处,表明它是人性的,而不是物性的,表明着它的实践性。

中医,有幸能按寻到这十二经脉,能触摸到这十二经脉。在当今之世,或在那历史的岁月,也只有中医有这样的幸运。这须以传统中医的认知和方法,才能用三个手指头感觉到它,用三个手指、用“心”、“神”看到它,这就是“看脉”。

人们或皆可触摸到腕部桡动脉的搏动,然而,那所感到的只是血管的搏动,而不是经脉。

或可设想:中医历代有人具洞视脏腑之术。《史记》有载:扁鹊从长桑君学,能视垣一方人,以之视病,尽见五脏癥结。

战国时,宋之良臣文挚,并洞明医道,而有视内之术。曾为人视疾,令背而立,从后视之,见其心病,治之遂愈。

宋代章济,也能洞视五脏,不失毫发。

历代医家有此术者,见于史籍所载,有十数人。

似此,对脏腑、经脉、病位、病态可为目见,这样,能画出十二经脉图,也就不言而喻,应是必然的了。他们具有非常人的视觉功能,能见常人之所不能见。

又人身之经脉,有正有奇,以手足三阴三阳为正经,即十二正经。此外之任脉、督脉、冲脉、带脉、阴跷脉、阳跷脉、阴维脉、阳维脉八脉,皆不拘于经,称奇经八脉。《难经•二十七难》:“凡此八脉者,皆不拘于经,故曰奇经八脉也。”其内容最早亦见于《素问•骨空论》等篇。

奇经八脉具联系十二经脉,调节气血阴阳之功能。

明代李时珍撰《奇经八脉考》,列叙历代有关奇经八脉的循行、主病、辨脉及治法,为后代所推重,视为绳墨。二、寸口

寸口又名气口、脉口,是两手桡骨头内侧的诊脉部位。寸口显现脏腑气机、经脉的常与变,属手太阴肺经。《素问》:“气口成寸,以决死生。”《难经》:“寸口者,脉之大会,手太阴之脉动也。”“五脏六腑之所终始,故法取于寸口也。”《脉经》:“从鱼际至高骨,却行一寸,其中名曰寸口。”“从寸至尺,名曰尺泽。”“寸后尺前,名曰关,阳出阴入,以关为界。”

手足六经之经脉,会于寸口。

手太阴肺经:主五脏之气——手太阴肺经为手足六经之所主,寸口为五脏精气循行之会。脾输五脏精气,循经脉见于寸口,诊寸口可知五脏之气。

手太阴肺经:百脉朝会——手足六经,十二经脉,皆交于手太阴肺经,百脉朝会,乃经脉之大会,诊寸口,可知十二经脉之气。

诊寸口,审视脉象,可知脏腑及十二经脉之气,而知人体之常与病。《素问》中所确认的寸口脉诊部位,与十二经脉及脏腑定位,延续至今,为中医临证之大法。《素问》中所论述的脉诊以审视经脉之气及脏腑之气,确立了脉诊的基本法则,是中医脉法最早的记载,虽历代不断发展和丰富着脉法的理论和实践,但基本上仍未离《素问》中所确立的法则。

经脉是血气之光——气导血行。

经脉气动——脉行随气而动:阴随阳行,阴合于阳。

经脉是气息之应——气息相应运行。

经脉气动——阳中阴:始于肾,先天之气;资于胃,水谷之气,以资营气、卫气、宗气;依赖于吸入之天气,以合于天,应于天。

诊脉必执着于审视十二经脉之气及脏腑之气,以至合于天之气,时时心中有“气”的审视和探寻。三、脉法大要

脉法大要——运动,环转,平衡。《黄帝内经》的基本内容,其核心、大要就可以归结为这六个字——运动,环转,平衡。

运动、环转、平衡也是对宇宙基本内涵和特性的概括。

运动、环转、平衡的宇宙特性,概括了“天”、“地”,也概括着生存在天地间的“人”,也概括着天地间一切生物和物质的特性。

运动、环转、平衡也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特性,包括生理的、病理的,物质的以至精神的,机体的以至思维的。这也是“天人相应”的基本概括。

脉法大要,即以脉诊审视人体内的运动、环转、平衡。

经脉内涵,即脉诊所求精、气、神。

诊脉之根——以尺为根(精)

诊脉之本——以胃气为本(气)

诊脉之势——以形态为势(神)

无根,势亦衰,不能久,病还挽。

无胃气,则本标皆受害,尚可培育。

势失常,当求其本源。

1.阴阳——脉诊总纲:审视阴阳合化运动之平衡

以脉势形态审视阴阳盛衰之运动平衡:

阳脉——大、浮、数、动、长、滑。

阴脉——沉、涩、弱、弦、短、微。

以脉位审视脏腑阴阳运动之平衡:

阳脉位——关前,属腑。

阴脉位——关后,属脏。

以脉势审视阴阳平衡之顺逆:

阳病,阳脉小——逆。

阴病,阴脉大——逆。

阴阳俱动而协调——顺。

阳病,见阳脉:数、滑、长、浮、紧——顺。

阴病,见阴脉:短、涩、沉、迟、伏——顺。

阳病,见阳脉——邪盛,顺,可调。

阳病,见阴脉——邪盛,阳衰,逆。

阴病,见阴脉——阳衰,可调。

阴病,见阳脉——阴阳不济,逆。

阴阳盛衰的转化——阴阳之平衡、环转、运动。

天之阴阳转化——平衡、环转、运动。(鸡鸣——辰时,俗为公鸡啼鸣“头遍”时)(平旦——太阳刚出来,或为清晨)

人体之阴阳:阴阳表里内外气血相输——以应天之阴阳。

阴阳各经,有血气之多少,乃天生人之常:

太阳——血多,气少——阳极阴生。

少阳——血少,气多——阳已生,阴未动。

阳明——血多,气多——太阳、少阳相合。

少阴——血少,气多——阴未盛,少阴为生气之源。

厥阴——血多,气少——合冲任,阳微。

太阴——血少,气多——阴极阳生,阴衰。

阴阳六气,合人身十二经脉:阴阳并交,表里相应——足、手,三阳三阴。

手足三阴三阳,合人身十二经脉之气血,则知气血之阴阳。

阳主表,阴主里——知表阳所在,即知里阴所在。

阳明——为十二经脉之长,气血盛:多气多血。

三阳——以胃气为本:视气。

三阴——以神气为先:视血,神以血行。

六经阴阳

太阳——为父,为表之经,护生于外,高尊之长。

阳明——为卫,为表之维,卫诸部,御诸邪。

少阳——为纪,为表之游部,布络诸经。

太阴——为母,为里之经,长养滋生。

少阴——为育,为里之维,生由此始。

厥阴——为使,为里之游部,外合三焦。

阴阳循行、交属:

三阴三阳,皆合五行,交属相并,通行五脏。

太阳——少阴,皆具水火之气。

阳明——太阴,皆具金土之气。

少阳——厥阴,皆具木气。

六经之脉,即十二经脉之行,皆会于寸口。审视寸口脉象,可知人体阴阳之盛衰,人体阴阳平衡之变,脏腑阴阳气血平衡之变。

2.五行——人体的平衡环转运动

以五脏肝心脾肺肾为木火土金水,联系经脉,构成人体的自然整体,以五行的生克构成人的机体五脏、经脉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揭示了人与自然的统一,即“天人相应”的中医理论核心。

天地——宇宙在运动环转中平衡。

太阳、地球、月球——在宇宙运动环转中平衡。

宇宙万物运动环转平衡的特性——圆。

圆是宇宙万物运动环转平衡的结果:太阳、地球、月球都有了“圆”的特姿,以至于宇宙间一切物质的运动,因环转而平衡,就都具有了“圆”的特性。

而这种环转、平衡运动形成的缘由就是它们之间的关系:

太阳与地球相生相克,既相吸引,又相拒斥;但是在吸引中拒斥,在拒斥中吸引。若没有太阳与地球的“相生”,地球将离却太阳,飞去,不知将飞向何方;若没有太阳与地球在相生中“相克”,地球将奔向太阳,也早已毁灭了。

而地球与月球相生相克,一如太阳与地球的吸引与拒斥。

因此,我们地球人才有幸能看到太阳和月球。它们在环转与平衡的运动中,按时行过我们的中天:太阳像火一样炽烈,月球却像冰一样清纯,这就是“火”与“水”之源。

中国古代的医者、智者,将它们称为“太阳”与“太阴”。古文中,“太”与“大”,并与“泰”常通用,意同。

而太阳与地球的相生、相克,即相吸、相拒,是缘由地球表面是“阴”是“水”,而地球内芯却是“火”是“阳”。地球是水火之体,其内芯炽烈之“阳”,与太阳之“阳”相拒;而地球体表之“阴”,却与太阳之“阳”相吸。因此形成了太阳与地球的相吸引又相拒斥的“生”与“克”的关系:既不能因吸而扑向太阳,又不能因拒斥而离去。

而太阳是在宇宙中环转运动,就也引动了地球的环转运动。它们之间,像有一种无形的传动系统制约着它们的环转运动的轨迹,使它们达到平衡。

月球的阴阳,“水”“火”的特性,也一如地球与太阳的生克拒斥。地球之“阴”虽与月球之“阴”相拒斥,而地球的地芯之“火”却构成了与月球“水”的相生与吸引,于是就有了地球与月球之间平衡的环转运动。

天覆地载,万物方生。人生天地间,即生在宇宙太阳、地球、月球的运动、环转、平衡中,从而人也有了这种运动、环转、平衡的特性。天地间一切生灵、万物,莫不具有这样的特性。

五行——经脉

五行木火土金水是构成宇宙的基本物质,在相互生克中依存。

五行木火土金水也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在相互生克中依存,并使人自成一“小天地”。

五行木火土金水是哲理的,医理的;是概念的,也是物质的。

五行木火土金水对应五脏肝心脾肺肾,联系经脉,显现了人体自然整体的特性,即相生与相克而相依存,是人与自然“天人相应”之一统性。

寸口——脏腑,经脉,表里,水火,生克。

左右——水火的循环:阴阳盛衰。

上下——升降的循环:脏腑生克。

表里——经脉的循环:内外脏腑的联通循行。

左——为水,火为温:水生木,肝左关;木生火,心左寸。

右——为火,水为涵:火生土,脾右关;土生金,肺右寸。

五行相生——上下看(六候脉法):

五行相克——左右看(六候脉法):

六候脉法上下看(肾脉为根:水火阴阳之元):

左寸与左尺同看——心火与小肠:看肾中水势,心肾之交。

右寸与右尺同看——肺阴与大肠:看肾中火势。

左关与左尺同看——肝肾阴:看肾中水势。

右关与右尺同看——肾脾阴:看肾中火势。

六候脉法左右看:

左右寸同看——火克金:看心肺风火;神。

左右关同看——木克土、土不疏:看肝脾盛衰;气。

左右尺同看——肾元:看肾中水火;精。

六候脉法,即以左右寸口之寸关尺看六部脏腑。

又,二候脉法:以左右寸口之关尺,看肝肾之元,看先天之本;看脾胃盛衰,看后天之本。

又,三部总看脉法:不分视寸关尺,而以寸关尺三部同看,以视整体气血之盛衰、病邪之强弱、正邪之胜负。

3.十二经脉——循行:环转运动平衡

十二经脉是人体脏腑、头躯、四肢、内外、上下、阴阳气血运动平衡的大环转,是整体的“天人相应”与大自然的统一,是理性的,也是现实的。四、脉诊

脉诊——十二经脉寸口之大会,知人体阴阳气血之常,亦知病势之变,及正邪胜负。

又:男人气盛,右脉大为顺;女人血盛,左脉大为顺。

脉诊——以十二经脉引领,审视人体阴阳气血五行生克的运动、环转、平衡,以及病脉正邪的胜负。

脉之根——在尺:肾之水火(精)。

脉之本——在胃气:缓脉(气)。

脉之势——在盛衰:邪与正(神)。

脉无根,势亦衰,不能久,挽难。

脉无胃气,本标皆受害,尚可调。

脉势失常态,当究本源,以复其常。

持脉神行——神在指上。

持脉存心——心在指上。

持脉忘息——呼吸在指上。

脉诊,似头绪纷乱,而经医者实践之磨炼,终能以指为心,神行指上,气交于脉,终能构建起自己心中的脉法框架,并不断充实和完善;现实中,医者的脉法,这种神思的指下功夫,各有自己的体验和特长。

脉诊,看似玄奥,或谓神奇,实有理可循,有道可循,皆从《素问》《灵枢》源起。五、孕脉《素问》:“阴搏阳别,谓之有子。”“手少阴脉动甚者,妊子也。”《脉经》妊脉:

左手沉实为男。

右手浮大为女。

左右手俱沉实,二男。

左右手俱浮大,二女。

尺脉左偏大为男。

尺脉右偏大为女。

左右尺俱浮,二男。

左右尺俱沉,二女。

又:

左疾为男。

右疾为女。

左右俱疾,妊二。

又:

得太阴脉为男。

得太阳脉为女。

诸述可概括为:

以左右论——左脉疾大、沉实:阳合于阴——妊男;

右脉疾大、浮大:阴合于阳——妊女。

左为阴,右为阳;沉为阴,浮为阳。

手少阴脉动甚——左脉疾大:阳合于阴——妊男。

阴搏阳别——左脉疾大:阳合于阴——妊男。

又,以脉“滑”为妊。

然外感病,每见“滑”脉。少阴脉滑,肺气盛,或为外感;太阴脉滑,脾气盛,每有外感。《灵枢》:

寸口脉滑——病进,六阴经病。

滑小沉紧——阴分邪盛,病重,在内。

浮滑——阳邪盛。

又,滑脉——主气,阳脉,胃气实。

滑而弱——元气衰。

滑弦——主痰。

滑芤——吐逆。

滑涩——蓄血。

寸滑——咳嗽,膈痰。

关滑——蓄食,肝脾热。

尺滑——淋痢。

滑脉现于多证,然皆非妊脉之“滑”。

妊脉之滑为“阴阳合”之征象,其有“大”、“疾”、“动”、“流利”、“沉实”、“如珠”诸象,而其核心在于阴阳气血合和的相生跃动之象,应是指下了了,自有一种境界的。六、常见脉辨

1.浮脉

浮为表脉,有表证无表脉,当解表;有表脉无表证,阳虚。

体虚受外邪,脉不浮,治用表药宜轻,防伤正。

阳虚恶寒,脉浮大似外感,切不可轻用表药发散,应甘温益阳。

2.弦脉

弦为肝脉,肝盛必侮脾。

脾气旺,可以滋养四脏,故脉以和缓为贵,以其饶有脾土之气。

脉弦硬,即脾气受伤而不能滋养四脏。

脉现弦象,必脾肺伤损。肺金清肃之气下行,肝木必不至恣横,即脉必不弦;脉弦,则肺金必伤。

3.数脉

脉甚数者,脾阴受伤,宜滋阴药中用甘草以引之归脾。虽系阴虚,亦必气虚有不能支持之象,当用人参佐玄参、甘草。

脉弦劲而数,肝阳亢甚,羚羊角可折。

脉弦大而数兼劲象:大为气虚,当益气补脾,平肝泄热,可用西洋参、羚羊角、丹皮、桑枝。

4.力脉

脉之真有力者,皆有洪滑之象,势作起伏;脉象弦直,无起伏之势,虽大而有力,实非真有力。

两寸脉微弱无轩起之象,为胸中大气下陷。

肾脉沉,用人参配附子,以鼓舞肾气。

肾脉弦,用生地伍白芍,或加龙骨养敛肾阴。

5.老人脉

老人脉虚大,有空松象,为常脉。

人年五十,阴气先衰,老人阴亏者多,治宜滋养真阴,柔和筋骨。

人生于阳,根于阴,阴气亏则阳自胜;又阳气生则阴自长,故宜补阳填阴,药用养生,宜西洋参、枸杞子、麦冬、灵芝、冬虫夏草。

培养元气之方药,宜简而纯,简则脏腑易受,气血易行;纯则温厚和平,可补偏救弊,自相灌注,生生不已。

6.女脉

女脉见弦,多郁。

女子多郁,气行不畅,郁则生热,故常摒甘草之甘缓,用香附之宣化;去川芎之温窜,加丹参之涵濡。

7.缓脉

缓脉示和缓从容之象,此元神强盛,胃气充足。

内伤久病,应以甘淡养脾胃生气为主,胃纳盛,运化有力,方能补养肺阴,调理肝肾。

补虚以扶胃气为主,养阴以生津为主。张锡纯医法

近代名医,盐山张锡纯先生,力倡阴血医学思想,有所创见,力行于临证实践而取得成就。一、阳常有余,阴常不足

脾胃与阴血:

张锡纯本《黄帝内经》、仲景之学,融丹溪、东垣之说,倡“阴常不足”而重在脾胃,以肝脾为中枢而重在阴血。“阳常有余,阴常不足”为张锡纯阴血医学思想之中心。

阳常有余指阳邪盛,指病邪;阴常不足指阴血虚,指人体正气。

宗《黄帝内经》“邪之所凑,其气必虚”之论:已病恒阳常有余,阴常不足,当调其阴阳;或滋阴以化阳,或泻阳以保阴,宜此治者,十之八九。

以外感言:伤寒、温病多阳余之患。伤寒中于阴经宜热药者甚少,而温病多为温热。

以内伤言:多阴虚阳盛。吐衄、淋痢、黄疸、肿胀、喘嗽等阴虚阳盛者,亦十之八九。

张锡纯临证,首重阴血盛衰,以滋阴、养阴、保阴为先。

滋阴:重在滋补胃阴。阴血乃生化之源,即其病确属阳虚为本,而当用补阳之药者,亦少佐滋阴,以“上焦阴分不虚而后可受参芪,下焦阴分不虚而后可受桂附”。

白虎汤、白虎加人参汤为所常用,认为其主证之烦与渴,多由阴虚,而人参虽非滋阴,于白虎汤中,能在邪火炽盛之时,立复其真阴,并“愿世之用白虎汤者,宜常有一加人参之想,而不必其脉现虚弱之象”,亦意在复阴。

用药,著中所见:

张锡纯用药以根类、籽实类为主,并多用调肝脾之品:

根类药占首位,53种;籽实类为次,46种。意在以其富浆汁之品,滋脏腑之阴。

余为:矿物类27种,动物类22种,花叶类所用最少。

根类药中,用次最多、占首位的是生山药,58次;其次为甘草52次,白芍50次;另为黄芪、白术等。

张锡纯滋阴,不在寒凉清润,而多用生山药,取其汁液浓稠,色白味甘,滋润阴血而补肺肾脾胃,通而敛,滑而涩,阴中有阳。在临证实践中表明了他的“阴血”医学思想。

临证重保阴,实由仲景一脉相承。他治寒温,白虎汤、白虎加人参汤,旬日之间常用数次,而承气汤恒终岁未尝一用,即证之宜重用寒凉者,亦必防泻。

他慎于汗法,以出汗之道,在调济其阴阳,听其自汗。强发其汗,无论汗出与否,病皆难愈。若病虽宜汗解,而当阴血虚时,则先育其阴,而后顾外感。二、肝脾相助,生化中枢

张锡纯以肝脾为阴血生化之中枢,其气化敷布,以溉周身;临证多从肝脾,以调治生化中枢。

张锡纯宗脾胃为后天之本、资生一身之说,而重于滋补胃阴,每于滋阴药中用甘草,引之归脾,又多以健脾阳佐之,助阳育阴。或以一味黄芪加于滋阴药中,补气助阴。

张锡纯以肝胆与脾胃相助,共为生化之中枢,补肝而治肝之虚,常用山萸肉,以其得木气最厚,能收敛元气,又具开通之力,性善补肝,兼通利气血。

又,认为平肝之法,能抑其条达之性,升散又伤气耗血,柔润则有碍脾胃,皆不常用。

虽肝气宜升,胆火宜降,然非脾气之升则肝气不升,非胃气之下降则胆火不降。

治肝之法,在升降脾胃,培养中宫,使气化敦厚,肝木自理;补脾胃之虚,即抑肝胆之盛。

其用白芍,取其入肝生血而滋胃阴;用桂枝,理脾胃而疏肝,皆其“阴血”医学思想所由出也。三、组方治本,用药取阴

张锡纯临证组方,重在发挥“阴血”生化配伍,组方法度,一宗仲景:品味少而寓意深,精当有法。

综观张锡纯166方品味组成:

其配伍寓意,每有新意:

用药,上溯《神农本草经》,继承发掘,不拘已云,重在发挥滋补阴血,调治肝脾为用:

山萸肉:救脱于肝,功效远过参芪。

生山药:滋真阴固元气,脾肾双补。

白芍:复阴而开通。

桂枝:性条达,能引脏腑真气上行,善降逆气,舒肝和脾。

柴胡:调肝气,且主心腹肠胃气结,推陈致新而消肿满。

连翘:舒肝郁,泻肺实。

生石膏:浮而能散,发实热之汗。

茵陈:得初春少阳生发之气,与肝木同气相求,泻肝郁而顺肝木之性。

羚羊角:角中木胎,性条达清凉而发表。

白茅根:畅气郁,清虚热而不伤脾胃。四、管见一斑:阴血——医法中心

张锡纯之学,所论平易而深邃;制方意深用简,多出新意。其源流:承古训,皈仲景,又兼融诸家,而以“阴血”为其医学思想之精髓。余每获启迪,临证常数为惊叹。有:

病例1

某男,36岁。胃痛,每于饭后发作,泛酸,喜温畏寒,纳减。病5年余,反复发作,有胃出血史。

舌燥无苔,脉涩,左关洪浮。

证属胃阴虚,气滞血瘀。

治以养阴血,理气,活血化瘀。

方:生山药30g   生龙骨30g   茯苓12g   甘草15g

当归9g   白芍8g   藿香6g   白蔻6g

神曲15g

3剂,每日1剂,水煎2次分服。

另:三七粉9g,每次1.5g,每日2次水送服。

服后证愈。

病例2

某男,38岁。胃痛胀无定时,中脘压痛,喜温畏寒,大便干。

舌红光无苔,脉浮洪微涩。

证属胃阴虚,血虚,气滞血瘀。

治以养阴血,活血化瘀。

方:生山药30g   生龙骨30g   茯苓6g   甘草24g

明党参24g   女贞子30g   阿胶12g   麦冬9g

苍术6g

3剂,每日1剂,水煎2次分服。

另:三七粉9g,每次1.5g,每日2次水送服。

服后证愈。

上2例,皆胃阴虚,血虚,胃火盛,气滞血瘀。以生山药、白芍、当归、女贞子养阴血,甘润生津;生龙骨、三七收敛化瘀。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