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面话就应该这样说(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18 11:06:48

点击下载

作者:孙锴

出版社:中国华侨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场面话就应该这样说

场面话就应该这样说试读:

前言

卡耐基说过:“一个人的成功,约有15%取决于技术知识,80%取决于人类工程——发表自己意见的能力和激发他人热忱的能力。”口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纵观中国五千年悠久历史,有人站在巅峰指点江山,有人一生郁郁不得施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承认,“嘴巴硬”就是一种真本事。从古至今人们要想成就一番事业,都得需要有一副好口才。赤壁大战前,诸葛亮在东吴智激周瑜、舌战群儒、说服孙权,靠的正是自己的雄辩才能。

然而不得不说,很多人都缺乏语言上的天赋,即使后天勤加锻炼也难免有所不足。因此,你还需要掌握一种特殊的技巧——场面话。

提到场面话,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打官腔、假话、空话、废话。抱着这种思想的人,是大错特错的。场面话不是虚伪的敷衍,而是多少年来人们总结出的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金玉良言。

场面话究竟有多重要,场面话是否真的能为你打开一个崭新的天地?不妨思考一下,生活中,免不了要与陌生人打交道,那么,怎么才能让人一下子接受你,不踩对方的雷区呢?你需要场面话。在试图说服别人,使人接受意见或者改变观点时,你必须懂得运用场面话。这些时候,并不是高谈阔论或者口吐莲花就能为自己带来好的开端,反倒是通俗、合适的场面话,更能有效地拉近你和他人的距离。

本书以“方便、实用”为原则,全方位、多角度地阐述了说好场面话的重要性,教你怎样把场面话说得恰到好处。掌握了书中的这些说话技巧和方法,你就能在任何场合,面对任何人从容不迫、潇洒自如。本书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可谓有效提高说话能力和说话技巧的首选读本。▶▶第一章人情话是最好的场面话◆ 说人情话首先要会察言观色

古往今来,无论君子小人,无不爱听好话,有时当事人十分懊恼或不快时,只要旁人说几句得体的人情话,便云开雾散了。一次,解缙与朱元璋在金水河钓鱼,整整一个上午一无所获。朱元璋十分懊丧,便命解缙写诗记之。没钓到鱼已是够扫兴了,这诗怎么写?解缙不愧为才子,稍加思索,立刻信口念道:“数尽纶丝入水中,金钩抛去永无踪,凡鱼不敢朝天子,万岁君王只钓龙。”朱元璋一听,龙颜大悦。

还有南朝宋文帝在天泉池钓鱼,垂钓半天没有任何收获,心中不免惆怅。王景见状便说:“这实在是因为钓鱼人太清廉了,所以钓不着贪图诱饵的鱼。”一句话说得宋文帝拿起空杆高兴地回宫了。

相反,唐朝的孟浩然,早年即显示出超人的才华,且名传京师,也很想到政坛上去一展身手。却因为一时不慎,将话说错,而导致一生不第。他与王维友好,王维在内置值班时约孟浩然诵读自己的诗作。不料,诗中有“不才明主弃”一句,惹怒了玄宗。玄宗以为孟浩然是在讽刺他不分贤愚,埋没人才,孟浩然不但没得到什么官做,还惹怒了龙颜。孟浩然是个明白人,他知道这一下仕途更加无望了。“当路谁想假,知音世所稀,只应守寂寞,还掩故园扉。”于是告别友人,离开长安回到故乡过起了隐居生活。此后,孟浩然由儒而道,在山水田园诗作中倾诉痛苦,消磨时光,抒发“且光杯中物,谁论世上名”的感叹去了。坦然地放弃仕途上的功名利禄,而选择寂寞平静,保全了一世美名。

俗话说:“出门观天色,进门看脸色。”观天色,可推知阴晴雨雪,携带行具,以免受日晒雨淋。看脸色,便可知其情绪。面部表情的色彩不同,其情绪也不同。学会察言观色,实在是不可忽视的说话办事之道。《三国演义》中第七十二回诸葛亮智取汉中,曹操收兵于斜谷界口驻扎。操屯兵日久,欲要进兵,又被马超拒守;欲收兵回,又恐被蜀国耻笑,心中犹豫不决。适庖官进鸡汤。操见碗中有鸡肋,因而有感于怀。正沉吟时,夏侯惇入帐,禀请夜间口号。操随口曰:“鸡肋!鸡肋!”传令众官,都称“鸡肋”。行军主薄杨修,见传“鸡肋”二字,便教随行军士,各收拾行装,准备归程。有人报知夏侯惇大惊,遂请杨修至帐中问曰:“公何收拾行装?”修曰:“以今夜号令,便知魏王不日将退兵归也:鸡肋者,食之无肉,弃之可惜。今进不能胜,退恐人笑,在此无益,不如早归;来日魏王必班师矣。故先收拾行装,免得临行慌乱。”夏侯惇道:“公真知魏王肺腑也!”遂亦收拾行装。于是寨中诸将,无不准备归计。当夜曹操心乱,不能稳睡,遂手提钢斧,绕寨私行。只见夏侯惇寨内军士,各准备行装,操大惊,急回帐召惇问其故。曰:“主薄杨德祖先,知大王欲归之意。”操唤杨修问之,修以鸡肋之意对。操大怒曰:“汝怎敢造言乱我军心!喝刀斧手推出斩之,将首级号令于辕门外。

通观此事,实在不是曹操之过,一方面杨修“恃才放旷”屡屡地触犯曹操之忌,有卖手段和奴高压主之嫌;另一方面,打铁看火色,曹操进退无计,正是有气无处放的时候,杨修出风头耍小聪明,到头来,难免聪明反被聪明误了。

杨修因一句话丢了性命,是因为在不恰当的时机,对不合适的人说了不该说的话。在当时曹操犹疑不定、心里烦躁的时候,即使你不能给他出主意,说两句人情话使其稍安勿躁才算恰当。◆ 人情话促成大事情

人情话并不都是虚虚飘飘地闲扯谈,有的人情话并不是两嘴一开一闭就能说出来的,而是需要一种宽阔的胸襟和做大事的气度。所以在某些特定条件下,从某些特殊的人嘴里说出的一席人情话让人觉得有千钧之重。大家对《三国演义》中刘备摔孩子收买人心的一段情节耳熟能详,说的是赵云大战长坂坡,九死一生救出少主刘禅,当他从怀中把仍在熟睡中的刘禅抱给刘备时,刘备接过来,“掷之于地曰:‘为汝这孺子,几损我一员大将。’”这句话可说掷地有声,有十个赵云,其耿耿忠心也早被包圆了。果然,赵云“泣拜曰:‘云虽肝脑涂地,不能报也。’”

豁不出孩子套不住狼,关键是豁出孩子。这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因为他要付出很大的牺牲。

春秋战国时,孟尝君派他的门客冯谖去薛地替他收债。临走时冯谖问孟尝君:“收完债买些什么回来?”孟尝君说:“看我家少什么就买什么吧!”冯谖到了薛地,召集所有向孟尝君借债的人来。核对借据以后,就假传孟尝君的命令,将所应收债钱统统赐给了借债的人,然后将借据全部烧掉了。薛地的百姓都呼“孟尝君万岁”。冯谖很快返回了齐国,孟尝君奇怪他怎么回来得这么快,问道:“债都收完了吗?”冯谖说:“收完了。”孟尝君又问:“买了什么回来?”冯谖说:“您说看您家缺少的买,我看你房中藏有大量珍宝,外面犬马很多,美女也无数。只有一件缺乏,那就是义,所以我就私自决定为您买了义回来。”孟尝君不以为然:“买义有什么用?”冯谖说:“目前您只有薛这一小小的封地,但却不爱护薛地的百姓,只知从那里取利。因此,我假托您的命令把借债都赐给了百姓,烧掉了借据,百姓们都非常感激您,这就是我为您买的‘义’。”孟尝君此时不明白怎么回事,心中不大高兴。

一年以后,齐王疑忌孟尝君,就免了他的宰相职位,让他到薛地去。结果薛城的百姓扶老携幼,远远地都来迎接他,这时孟尝君才明白冯谖买“义”的深意。

大同小异,作为领导者,身边没有一两个忠士是不行的。所以,领导者都习惯说一些收买人心的人情话来获得他人的忠诚。

秦穆公就很注意施恩布惠,收买民心。一次,他的一匹千里马驹跑掉了,结果被不知情的穷百姓逮住后杀掉美餐了一顿。官吏得知后,大惊失色,把吃了马肉的300人都抓起来,准备处以极刑,秦穆公听到禀报后却说:“君子不能为了牲畜而害人,算了,不要惩罚他们了,放他们走吧。而且,我听说过这么一回事,吃过好马的肉却不喝点,是暴殄天物而不加补偿,对身体大有坏处。这样吧,再赐他们些酒,让他们走。”过了些年,晋国大兴入侵,秦穆公率军抵抗。这时有300勇士主动请缨,原来正是那群被秦穆公放掉的百姓。这300人为了报恩,奋勇杀敌,不但救了秦穆公,而且还帮助秦穆公捉住了晋惠公,结果大获全胜而归。

看来,领导跟下属办事也要学会收买人心,只有笼络住了下属的心,才能更好地让下属心甘情愿地为自己效力。

当然,有些人情话好像分量并不显得多么重,但因为是在特殊人物的嘴里说出来,尽管轻描淡写,却也能收奇效。

一次,宋太宗在北陪园饮酒,臣子孔守正和王荣侍奉酒宴。二臣喝得酩酊大醉,互相争吵不休,失去了臣下的礼节。内侍奏请太宗将二人抓起来送吏部去治罪,但是太宗却派人送他们回家去了。

第二天,他俩酒醒了,想起昨晚酒后在皇上面前失礼,十分后怕,一齐跪在金殿上向皇帝请罪。宋太宗微微一笑,说:“昨晚,朕也喝醉了,记不得有这些事。”

宋太宗托辞说自己也醉了,不但没有丢失皇帝的体面,而且使这两个臣子今后也会自知警戒。宋太宗装糊涂,既表现了大度,又收买了人心。

这是一个“洋老板”关心体贴中国雇员的故事:广州一个叫李度的人,应聘进了一家合资饭店。李度的妻子分娩那天,他向洋老板请假半天,老板得知其请假的缘由后,再三表示,不必担心目前工作多人手少的问题,可以多放几天假,回家陪陪太太和儿子。一次,李度的妻子和儿子均生病住院,过度的劳累致使李度在一次工作时间内睡着了,洋老板为此十分生气,叫其卷铺盖回家。而当他得知李度睡觉的原因后,则自责不已:“我脾气不好,请您原谅我。”他“命令”李度立刻放下所有的工作回家料理家务,照顾妻儿。3天后,李度来饭店工作时,洋老板送给他一辆漂亮的童车,唯恐其不接受,还撒谎说:“这车是朋友送给我的,现转送给您,节假日里,希望您偕妻子一道,用这辆车带孩子出去玩玩,并请接受我这个英国老头子对您全家的良好祝愿。”李度闻之早已泪水盈眶。自此,他与洋老板的关系越处越好,工作中则更是“死心塌地”地干。

大人物也好,小人物也罢,这种让人从心里感动的人情话都应该多说,这样会给自己的人际关系创造一个良好的氛围。◆ 日常交往少不了人情话

日常生活中,有的人说话过于随便,不分场合地口若悬河说个不停,可对有些该说的话却惜语如金。就拿朋友交往来说吧,在一起时间长了,彼此之间常会互相帮忙,完事之后,一句人情话适时递上:“张哥,昨天那事你受累啦,咱哥儿俩这关系感谢的话我就不多说了。”“大李,孩子这么大了,你还给他买玩具干吗?他喜欢得不得了,可以后你这当叔叔的也别太惯着他,哪天来我家尝尝你嫂子包的荠菜馅饺子。”这时候帮你忙的人感觉到自己的好意被你领受了,心里自也受用。

其实,朋友也好、亲戚也好,帮个忙、送点礼是常有的事,人们做这些事的时候跟求人办事不同,并不是想从你这里得到些什么好处,甚至于因为关系铁会很乐意帮忙,他所要求的也并不是等额的回报。这时候,如果你总认为这是理所当然,没有一句表示的话,人家怎么知道自己的好意是不是已被你接受?要知道,再要好的关系,既然受了别人的施予,就要作出及时、明确的表示,当然,一句恰到好处的人情话也就足够了。

陈溪大学毕业后在北京当公务员,妻子是北京人,结婚的时候他们曾到妻子的叔叔家作客,叔叔婶婶对这个一表人才的侄女婿很是欣赏。叔叔是一家国企的老总,俩人坐到一起很能谈得来,一来二去,夫妻俩去岳父岳母家去得少,反倒是叔叔家去得勤。

可是最近陈溪发现叔叔婶婶的态度有了很大变化,对他们越来越冷淡,有时候他们说要去看二老甚至遭到拒绝,二人百思不得其解。后来还是岳母替他们解开了这个谜团,叔叔家经济条件较好,有别人送的好烟好酒以及单位里发的一些东西常让他们带回家。前段时间陈溪曾提到想调到一个更有前途的部门,也是叔叔通过关系帮他办成的。但是,就妻子这一边来说,可能觉得是自己的叔叔这么亲的关系,就陈溪这边来说,可能觉得这些对他们不过是举手之劳,因此,事前事后始终没说什么人情话。婶婶有意无意地跟岳母提起,叔叔为此很是生气,说他们不懂人情世故,不值得别人帮忙。二人一听连忙上府谢罪,才算挽回一点局面。

在这里,陈溪夫妻就是犯了不重视人情话的错误,想当然地认为自己心里的感激人家一定知道。所谓话不说不明,即使人家知道,天长日久,帮完了忙总也听不到你一句人情话,心里也会疙疙瘩瘩的。

鉴于此,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就要刻意培养自己多说人情话的好习惯。

第一,使用日常生活中的见面语、感情语、致歉语、告别语、招呼语。早晨见面互问“早晨好”,平时见面互问“您好”。初次见面认识,主方可用“您好”、“很高兴和你认识”,被介绍的一方可用“请多帮助”、“请多指教”。分别时说“再见”、“请再来”、“欢迎您下次再来”。特定情况的告别可用“祝您晚安”、“祝您健康”、“祝您一路顺风”、“实在过意不去”。有求于人说声“请”、“麻烦您”、“劳驾”、“请问”、“请帮助”。对方向您道谢或道歉时要说“别客气”、“不用谢”、“没什么”、“请不要放在心上”。

第二,养成对人用敬语、对己用谦语的习惯。一般称呼对方用“您”、“同志”,对长者用“大爷”、“大妈”、“先生”,不要用“喂”、“老家伙”、“老太婆”、“老头”等。对少年儿童用“小朋友”、“小同志”、“小同学”,不要用“小家伙”、“小东西”等。称呼别人的量词用“位——各位、诸位”,不要用“个”。对自己或自己一方的人可以用“个”。例如:对方问:“几位?”自己答:“×个人。”

第三,多用商量语气和祈求语气,少用命令语气的语词或无主句。如“您请坐”、“希望您一定来”、“请打开窗户好吗”。“请××同学回答”、“请让开一些”。这样的语词和气、文雅、谦逊,让人乐于接受。

第四,说话要考虑语言环境。即不同场合,不同情况,谈话人的不同身份,谈什么事情,需要用什么语词、语调和语气。因为同一个语词用不同的语调和语气在不同的场合、情况下会产生不同的效果。例如“对不起”这一个语词,因说话人的语调、语气不一样,可以是威胁、讽刺,也可以是表示歉意。又例如商业工作者出于工作和礼貌需要,见矮胖型的女顾客应说“长得丰满”,见瘦长体型的女顾客应说“长得苗条”。其实“丰满”和“苗条”是“肥胖”和“瘦长”的婉转说法,但前者易为别人接受。其次,要考虑不同的对象。在我国,人们相见习惯说“你吃饭了吗”、“你到哪里去”。有些国家不用这些话,甚至习惯上认为这样说不礼貌。因此见了外国人就不适宜问上述话语,可改变为“早安”、“晚安”、“你好”、“身体好吗”、“最近如何”等。

第五,注意说话的空间和时间。谈话人的身份各异,如果是长者、上级、师辈,谈话的距离太近和太远都是失礼的。男女同志之间谈话,距离则不宜太近。说话的时间过长(使人疲倦、厌烦),过多对方不明了意思,中途停顿(意思表达一半就不说了),都是不礼貌的。

总之,要根据时间、地点、对方的身份(年龄、性别、职业等)以及和自己的关系,多说并恰当地选择人情话和礼貌用语。◆ 真诚才能说好人情话

人情话是虚话这不假,但如果你以十二分的真诚去说,以贴心贴肝的关心态度去说,人情话也能透出浓浓的人情味,让人感动不已。

只要你真正关心他人,就会赢得他人的注意、帮助和合作,即使最忙碌的重要人物也不例外,也是在这种条件下,你说话的分量才会越来越大。要做到这一点也许并不难,你只须真诚地说几句关心人的人情话就行了。

你知道谁最得人缘儿吗?也许你在外面行走的时候就会碰见它。当你走到距离它10米附近时,它就会向你摇头摆尾,如果当你停下来摸摸它的头,它就会高兴地向你表示亲热。而且它的这些表现绝对没有不良企图:既不会向你兜售房地产,也不会向你奢求什么。大家都应该知道这是谁了吧——一只可爱的狗。

不知你是否想过,狗是不用工作而能谋生的动物。牛得产奶,母鸡得下蛋,但狗却什么也不用做,只是对你表示亲热。它从没读过心理学,凭着其天赋和本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凭借着对人表示诚心诚意的亲热而赢得了许多朋友。可是,如果是一个人,却很难在一两年内,为吸引别人的注意而交到知心朋友。

我们都知道,有些人终其一生地向别人搔首弄姿,目的是为了引起别人的注意,其结果是徒费力气。因为人们根本不会注意到你,人们注意的只是自己。有人曾做过这样一个有趣的调查,在电话通话中,哪一个字是最常用的。调查结果是“我”字。所以,在人际交往中,你的人情话绝不能放过任何一个“我”。

在塔夫特总统任职期间,罗斯福有一天到白宫访问。恰巧那天总统和夫人外出不在,罗斯福对待下人的真诚便真实地流露出来。他热情地叫着每一个老仆人的名字,和他们打招呼,连厨房里洗碗盘的女仆都不例外。当他见到在厨房里干活儿的艾丽斯时,他问她是不是还在烘烤玉米面包。艾丽斯说她有时会做一些给仆人吃,但楼上的人并不吃。罗斯福就大声说楼上的人真不懂品味,在他见到总统的时候一定要这么告诉他。艾丽斯用盘子盛了一些玉米面包给他,他拿了一片边走边吃,并且一路和工人、园丁打招呼。曾经在白宫做过40多年的老仆人爱科·胡佛含着热泪说,这是他两年来唯一感到快乐的日子。

罗斯福有个侍仆叫詹姆士·阿摩斯,他写了一本名叫《仆人眼中的英雄——西奥多·罗斯福》的书,书中讲了这样一件事:他太太因为从没见过鹑鸟,于是有一次向总统先生问起鹑鸟长得什么样子,当时总统先生非常详尽地描述了一番。没过多久,他们农舍里的电话响了,他太太跑去接,原来是总统先生亲自打过来的,他在电话中告诉他太太,如果现在从窗口向外看的话,也许可以看到有只鹑鸟正在树上唱歌。他每次到农舍来,都要和他们聊天,即使看不见他们,也可以听到他喊:“安妮!詹姆士!”

哪一个雇工不喜欢这样的老板?哪一个人不喜欢这样的人?

我们常常忘了人与人之间最宝贵的资源,就是朋友关系——生活的框架告诉我们要保护自己,多做可能多错,热心多会受伤。于是我们宁可自扫门前雪,被动一些,甚至对人漠不关心,或者只是说一些无关痛痒的人情话。一个人可以聪明绝顶、能力过人,但若不懂得借由真诚和积极、热心来培养谐约的交际关系,他的成功就得付出事倍功半的代价。就拿说话来说,你的言辞无论多么悦耳动听,但如让别人感觉不到你的真诚,一切都会徒劳。◆ 感情是“联络”出来的

同学关系是非常纯洁的,有可能发展为长久、牢固的友谊。因为在学生时代,人们年轻单纯,热情奔放,对人生、对未来充满浪漫的理想,而这种理想往往是同学们共同追求的目标,曾几何时,彼此在一起热烈地争论和探讨,每个人的内心世界都坦露在别人面前。加之同学之间朝夕相处,彼此间对对方的性格、脾气、爱好、兴趣等能够深入了解。

即使你在学生时期不太引人注目,交往的范围也很有限,你也大可不必受限于昔日的经验,而使想法变得消极。因为,每个人踏入社会后,所接受的磨炼均是百般不同的,绝大多数的人会受到洗礼,而变得相当注意人际关系的重要性。因此,即使与完全陌生的人来往,通常也能相处得好。由于这种缘故,再加上曾经拥有的同学关系,你可以完全重新展开人际关系的营造。换言之,不要拘泥于学生时期的自己,而要以目前的身份来展开交往。

谁没有几位昔日的同窗?说不定你的音容笑貌还存留在他们的记忆中。千万不要把这种宝贵的人际关系资源白白浪费掉。从现在开始,你就要努力地去开发、建设和使用这种关系。

同学关系有时的确能在关键的时刻帮上自己一个大忙。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平时一定要注意和同学培养、联络感情,人情话该说的时候要递上,只有平时经常联络,同学之情才不至于疏远,同学才会心甘情愿地帮助你。如果你与同学分开之后,从来没有联络过,你去托他办事时,一些比较重要的关乎他的利益的事情,他就不会帮你。

与同学保持联系的方式和机会有很多。

1 祝贺有喜事的同学

有空给远在异地的同学们打打电话,发个电子邮件,询问一下对方近来的工作、学习情况,介绍一下自己的情况,相互交流一下,这是很有必要的,这点时间绝对不能节省。碰上同学的人生大事,如果有空最好亲自参加,如果实在脱不开身,也应该有所表示,否则,就会失去一个联络感情的绝好契机。

对方有困难的时候,更应加强联系,许多人总喜欢向同学汇报自己的喜事,而对一些困难却不好意思开口,应该去掉这些顾虑。

2 安慰陷入困境的同学

当听到同学家有人生病或遇上不幸的事时,应该马上想办法去看看。平日尽管因为工作忙、学习重没有很多时间来往,但朋友有困难鼎力相助或打声招呼,才显示出你们之间的深厚情谊来。“患难朋友才是真朋友”,关键时刻拉人一把,别人会铭记在心。

3 积极参加同学会

现代社会里,人们都已经充分认识到同学之间交往的重要性,为了大家经常保持联络、加深合作,在一些或大或小的城市里,“同学会”已成为一种时髦,这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方法。一年一小会,五年一中会,十年一大会,关系愈聚愈坚,愈聚愈紧,彼此互相照应,“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这真是中国所特有的人际关系,它说明了同学关系已跃入了一个更高的层次,不受时间所限,不受空间所限,只要有“聚”,那份关系,那份情,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以人情话结交老乡关系

搞好老乡关系是非常重要的,不仅可以多些朋友,最重要的是可以获得许多有用的东西,也许一辈子都会受益无穷。最起码,可以为你在有求于人时提供一条“跑关系”的线索。

当今社会人口的流动性很大,许多人离开家乡到异地去求职、谋生。身在陌生的环境里,拓展人际关系有一定的难度,那就不妨从同乡关系入手,打开局面。

在外地的某一区域,能与众多老乡取得联系的最佳方式是“同乡会”。在“同乡会”中站稳了脚跟,跟其他老乡关系处得不错,那就等于交结了一个关系网络。也许,有一天,你就会发现这个关系网络的作用是多么巨大,不容你有半点忽视。

民国年间,由于军阀割据,因此各个集团,为维护自己的势力,老乡受重用则显得意义重大。

阎锡山是山西五台人,当时山西就流传出一句话:“会说五台话,就把洋刀挂。”阎锡山重用五台同乡,山西省政府的重要位置,大多被五台人占据。陈炯明是广东海丰人,他做了广东都督后,大用海丰人,省政府里到处都能听到海丰话。孔祥熙是山西人,他在他的金融系统重用山西人,理由则是“只有山西人会理财”……

生活在现代社会中的人也不可忽视老乡的作用。罗某是个早年离开家乡出外闯荡的游子,现在异乡成家立业,家庭生活美满,但美中不足的是,罗某一直因没回家乡而感到遗憾,哪怕在这里能碰上几个老乡也好,思乡之情可见一斑。

恰在这时,同在这个城市的另外几位老乡,他们深感有必要成立一个“同乡会”,定期聚会,加深感情,有什么事大家以后可多加照应。

罗某一接到邀请,毫不犹豫地加入到其中积极筹划、联络老乡,把这个同乡会当成了自己的“家”,成为“家”中领导之一。

经过两年的时间,同乡会终于发展到了具有近500人的规模,罗某也等于多认识了近500人,这些老乡,各行各业,贫穷富贵,兼容并包,用罗某自己的话来说:“我现在办什么事非常方便,只需一个电话,或打声招呼,我的老乡都会为我帮忙,而我也随时帮老乡的忙……”

正是因为罗某充分认识到同乡会的重要性,他才会积极、主动地去结交各式各样的老乡,才会有了这么大的一个关系网,这于己、于他人又何止是些许方便呢?

所以,结交好老乡关系,对于帮助我们办事成功,作用不可低估。

中国的老乡关系是很特殊的,也是一种很重要的人际关系。既然是同乡,那涉及到某种实际利益的时候,一般都会考虑“近水楼台先得月”。也就是说,会习惯按照“资源共享”的原则,给予适当的“照顾”。

既然中国人对老乡有特殊的感情,学会利用同乡关系,不仅可以多几个朋友,更重要的是办事儿时能得到关照,万一自己在外面有了什么麻烦,也可以有“声讨”别人的资本。那么,该怎样利用老乡关系呢?人情话也就在这时又派上了用场。

1 利用乡音作人情话的契机

既然是老乡,就必须有共同的特点存在于双方之间,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乡音”。

清朝末代的大太监李莲英的发迹可以说是运用了此种技巧。

李莲英出身贫苦,个子瘦小,若以当时清朝宫廷太监的标准来衡量,他是根本不够资格的。可一次偶然的机会,李莲英听说在宫廷中有一个太监是他老乡,且是同一村的。于是李莲英大胆地去找了这个老乡。

李莲英当时很穷,没有钱买东西去送礼。他知道这位老乡很重乡情,但怎样才能引起老乡的注意却一直困扰着他。

终于,他想出了一个办法。一天,他瞅准了正好这位老乡出来当值时才去报名,然后用一口地道的家乡话说出了自己的姓名与籍贯。李莲英的这位老乡听了这声音,身体不由得抖了一下,遂抬头看了看眼前的这位小老乡,心里暗暗记了下来。

后来,在这位老乡的帮助下,李莲英做了慈禧太后梳头屋里的太监,以梳得一头好发型深得慈禧宠爱,最后成了慈禧太后面前的大红人。

李莲英只说了几句话,就博取了对方的注意与好感,但要注意的是,这几句话是家乡话,是乡音,而对方也恰巧是同乡人,且又同处异乡,在这种情况下,李莲英轻而易举地争到了一个名额就不足为奇了。

用家乡话作见面礼,可以说是独树一帜的,它不需要物质上的东西。在这儿,有一点相当重要,那就是运用这种方法的场合,最好是在异乡,因为在异乡才会有恋乡情绪,才会“爱乡及人”,这时再来个“他乡遇老乡”,哪有不欣喜之理。对方离乡愈久,离乡愈远,心中的那个情就愈沉、愈深。因此,越是这种情况,越要运用“乡音”这种技巧,你就会得到老乡所给你的种种好处。

2 利用“乡产”作为人情话的契机

在与老乡打交道时,一般人都会有这样一种想法:既为同乡,理应帮忙,如还用礼物与之,这不太俗了吗?这种想法在某种特定意义上来说,是有一定道理的,但就广义来说,则是谬论。

老乡与其他关系不同之处在于,老乡之间的关系是以地域为纽带的,有一份“圈子”内的情存在心上。“乡产”也许是很普通的东西,本身并不贵重,但在“乡产”上所包含的情意却非“乡外人”能看得出来、体会出来的,它会起到勾起老乡思乡之情的作用,然后会在这种感情的支配下,对你这位老乡“另眼相待”,照顾有加。你再适时加上一句“老家的东西,尝个鲜儿”之类的人情话,效果更佳。

3 利用乡情作为人情话的契机

一个人,无论是出自什么原因,离开家乡,离开生他的土地,也许开头并不感到有什么难过,但时间一久,或在他乡碰到不习惯的生活习俗,或遇到挫折,他就会感到家乡的亲切,家乡的美好。也许,这个时候,一个人才会深深地感到,自己对家乡有割不断、丢不掉的感情寄托,那是支持着游子出外去闯世界的精神依靠。

因此,在游子的记忆深处,有一块属于家乡的领地,也许,现实的生活会暂时把这块领地掩盖起来,而一旦触及到了这块领地,那一股思乡潮就会源源不断地涌泻出来,如闪电一般,充满游子的大脑,触及记忆的神经。

如此看来,要与一个久离家乡的老乡处好关系,有一种特有效的技巧就是:运用你的语言技巧,与老乡谈起家乡的话题,以此来触动他的思乡情绪,达到共鸣,从而使老乡之间的关系更近一层。▶▶第二章适当“说谎”也是一种场面话◆ 生活中离不开“谎言”

梭罗曾经说过:“我们离不开谎言,因为,那是我们通往老实的最短捷径。”

的确,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说真话,有时反而没有比说谎话的人更容易被人称作老实的,原因是只要你说的这个谎话对别人有利,那么别人必定会说你很老实,否则,不就是等于承认他并没有你说的那么好吗?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有些人之所以喜欢听好听的谎话,主要是因为他们宁愿你说谎话欺骗他,哄骗他,也不想听到会让他心里受到伤害的真话。

有一个小男孩,在父母的教诲下总是显得非常的礼貌,遇到喜欢的食物也知道要谦让别人,周围的人们都夸他聪明、懂事。有一天,家里来了一位客人,小男孩也同平常一样将自己手中最大的苹果送给客人吃,客人也一边称赞他,一边接过了苹果。可是当这位客人刚刚咬下第一口苹果的时候,小男孩就“哇”地一声哭了出来,边哭还边说:“你凭什么吃我的大苹果?你凭什么吃我的大苹果?”客人在莫名其妙的同时也尴尬万分。原来,从前家里来客人只是接过食物之后就重新放回盘子里,很少有人去真地吃它,男孩也就养成了习惯。可是,这次见他自己喜欢的食物却真的被别人占有了,他自然不愿意接受这个事实。可见,人性就是如此,所以在生活中,就要处处给自己留有余地,如果你太过于老实地说出对自己不利的真话或者作出绝对真实的举动,通常就会被人称作笨蛋,因为只有所谓的笨蛋才会那么毫无保留地将自己暴露在别人的面前。◆ “说谎”也是一种智慧“撇开道德的标准,谎言就是一种智慧。”真理和事实是客观的,说与不说一个样,只有谎言才能体现出“人文色彩”。

生活离不开谎言,有些时候,你不能不说谎;在一些非常时刻,甚至只有说谎,才会更加圆满。《最后一片叶子》是美国作家欧·亨利的一篇短篇小说,它的故事是这样的:

在某医院的一个病房里,身患重病的病人房间外有一棵树,树叶被秋风一刮,一片一片地掉落下来,病人望着落叶萧萧、凄风苦雨,身体也随之每况愈下,一天不如一天。她想:当树叶全部掉完时,我也就要死了。一位老画家得知后,被这种悲戚深深打动了,他用画的树叶装饰树枝,使那位濒临死亡的女病人坚强地活了下来。

在我们的生活中,也不乏这样的事例,作为医生,面对一个生命垂危的重症患者,经常会宽慰他,对病人说:“只要配合治疗,很快就会康复。”

而几乎没有一个医生会对病人说:“你根本没有希望了,很快就会死。”同样,作为病人亲友的人,在去探望病人时,即使知道他活不了几天了,也要与医生配合,把谎撒下去,让病人满怀信心地接受治疗。因为生命本身有时是会创造奇迹的,即使没有奇迹出现,让病人充满希望地多活两天也是一种人道主义精神的表现。这个时候,你不撒谎,还能怎么办?

在医疗方面,谎言必不可少;在教育方面,适当的谎言也会对人产生积极的影响。

教育学家通过研究发现,教师如果善用美好的谎言鼓励学生,学生则会树立信心,并且真正有所进步。

曾经有人做过这样的试验:

把能力相当的初一年级学生分成3个小组,第一组经常给予表扬与称赞;第二组经常给以责备和拒绝;第三组既不给以表扬和称赞,也不给以责备和拒绝。

给3个组以相同难度的数学练习题做,这个实验连做了一个星期,得出的结论是:第一组学生的成绩在不断上升;第二组学生一开始有进步,中途就停滞不前了,学习效果不好;第三组学生前三天成绩上升,以后成绩变得直线下降。可见能使学生实力倍增的谎言格外受到欢迎。

大学教授们经常要给自己的学生写推荐信,这些推荐信可能是用来向国外学校申请奖学金,可能是用来到人才市场上参与激烈的职业竞争,如果学生的确是顶尖的人才,那便不必多说,照实写来就是了。倘若教授诚恳地指出该学生不是出类拔萃的顶尖人才,通常接受推荐的一方就可能理解为该学生是个差劲的学生。如果这样做,他可能就会伤害这个学生,使其失去深造的机会或难以找到工作,甚至对其一生的命运都会产生不良影响。所以,教授们提笔写推荐信的时候,必定在其中夸大学生的成绩和能力。你可以认为这是在撒谎,但撒这样的谎是必要的。

还有一类谎言是社交礼仪中必须说的奉承话,这些话里大都含水分、夸张、空话连篇,听着那些千篇一律的空话、套话,虽然心里并不一定十分愉快,但人类缺少这些空话与谎话,社交礼仪就无从谈起了。

有这么一个故事:

王员外家添了个孙子,在满月酒的那天,来了许多庆贺的宾客,大家都看着孩子在有意无意地闲谈。

李秀才说:“令孙将来一定福寿双全,飞黄腾达,富贵荣华,光宗耀祖!”

罗秀才说:“人都是一样的,这孩子将来也会长大、变老、死去!”

李秀才受到热烈的欢迎,被奉为上宾,而罗秀才则受到客人的鄙视、主人的嫉恨与冷遇。

难道罗秀才说的不是实话吗?当然是实话,可是实话是不中听的。相反,李秀才说的极有可能是假话,一个人“福寿双全”是很难的,但就是假话讨得了主人的欢心,因为主人正是这么期望的。

礼节性的语言和奉承话可给人们的幻想与虚荣心带来极大的满足,使人从困境与艰难中摆脱出来。它让人觉得自己在别人的生活中是受到尊重与重视的,因此它在生活中也是必不可少的,所以卢梭在《忏悔录》中说:“我从没有说谎的兴趣,可是,我常常不得不羞愧地说些谎话,以便使自己从不同的困境中解脱出来。有时为了维持交谈,我迟钝的思维、干枯的话题迫使我虚构一些事情以便有话可说。”

林语堂先生也曾说过:“什么是中国人的教养?我一直苦苦思索,于是发现了以下3点:一,说谎……;二,具有像绅士那样说谎的能力;三,以幽默感理解自己心境的平静,并且对地球上的任何事物都不过于热衷。”

人,总是要面对生活的。生活中,真实是重要的,真诚更加重要,这对人生、对社会无疑是有更大价值的。然而,我们所处的社会是纷繁复杂的,大家都是凡人,都期望能出人头地。每个人心中都有这样或那样的欲望和念头,不加选择,不分对象,不分场合把什么都和盘托出,那只会被人当成“笨蛋”来看,只有把握一定的原则,把握好其中的分寸,你才会成为一个受人欢迎的人。◆ 学会“编造真实”

英国著名作家、戏剧家萧伯纳曾经说过:“我开玩笑的方法,就是编造真实。编造真实乃是这个世界最有情趣的玩笑。”的确,编造出来的真实往往更具吸引力,而且如果能运用得当,它还会给你带来巨大的收获。《三国演义》中,张松欲献四川地图与曹操。曹操看不起矮小、貌陋的张松,拂袖而去。曹操的主簿杨修是一位能言善辩的人士,斥责张松的同时,傲慢地声称曹丞相具有雄才,并出示曹操撰写过的兵法书籍《孟德新书》来佐证。谁知张松博闻强记,将书接过看了一遍,便熟记于胸,而后大笑道:“这本书连我们蜀中的三尺小童,都能够背得,你怎么能说是“新书”呢?这是战国时无名氏所作,曹丞相盗窃以为己有,也只能骗得了你这样的人物!”杨修驳斥说:“丞相私藏的书,虽然已经成帙,但是并没有流传开来。你说蜀中小儿暗诵如流,是在欺骗我吧。”张松立即表示:“你如果不信,我现在就背给你看。”于是将《孟德新书》从头至尾背诵一遍,并无一字差错。杨修大惊,得知此事的曹操也纳闷:“莫非古人与我暗合?”竟然下令将这本书撕碎之后烧毁。于是让杨修领张松来见他。

在这场交锋中,张松之所以能够灭曹操、杨修的傲慢气焰而获胜,就在于成功编造了一种“真实”,将本来没有的情况当做客观事实推出,并得到了对方的信任,最终达到了自己的目的。

而要想让这种编出来的事实真正发挥出它的作用,就需要巧妙地把握好这两个步骤。具体说来,就是:

1 要编得合情合理,让对方真假难辨

在你编造某种真实的时候,要尽量显得合情合理,不能与现实生活的差距过大。要编得大致符合当时、当地、当事人的实际情况。

在交往的过程中,如果对方对你抱有某种程度的戒备与警惕,对你所说的一切也会本能地产生怀疑。这就更需要在编造时,在合理上下些功夫。有时,不妨来一点真真假假,造成一种虚虚实实的混沌局面。如张松的“无名氏”,不说具体,让你莫测高深。这时,对手的知觉是“实亦实,虚亦实”。于是,也就自然而然地相信你编造的全部内容,而落入圈套。

2 表达要疏而不漏,态度诚恳

表达形式是言语。同时,应当辅以情感、神态、动作、语调等的帮助。对手对你所编造内容的接受程度,取决于对你表达的内容感知与理解的深浅。自己的表达越明晰、越确切、越执著、越有诱惑力,对手的感知与理解力就越强,从而,导致其产生错觉的概率也越高。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为了孙刘联合抗曹,在劝说周瑜时,便编造出“曹操征伐江南,是为了得到二乔”之说。而为使周瑜深信不疑,其示意就相当细致周密,先是将曹植《铜雀台赋》中的“连二桥于东西兮,若长空之虫带虫东”,改为“揽二乔于东南兮,乐朝夕之与共”,巧妙地移与二乔。激起周瑜大怒后,又佯作惶恐之状,连称:失口乱言,死罪,死罪!之后,又故意劝他“事须三思,免致后悔”。这样才巩固了自己所要达到的目的。

因此可以说,表达是在操纵对手的知觉。一旦开始编造,摆在自己面前的是,既要千方百计地调动对手的情感,使他对自己建立起足够的信任,又要竭尽全力地维护自己的虚拟,使对手没有任何怀疑的余地。要让对方明白:如果不相信你所说的,那么,便会给自己带来麻烦;只有相信你所说的,自己才能获得利益,迫使他只能作出“相信你所说的”这是唯一选择。

为了更有效,还可以利用人们对共同点具有的认同心理,站到对手的角度上,设身处地地为对手的利益说话,使对手感到自己是为他好,双方的利益是一致的,并适当地使用一些缓解对方警惕性的言语。如诸葛亮的“事须三思,免致后悔”;现代社会诸如“考虑到我们双方的利益”、“这是人人皆知的”、“早就如此”、“聪明的人都会这样做”之类。如此,对手的防线最终会崩溃,自觉不自觉地会相信你所说的话。

有一年在贵阳举办的中国国际名酒节上,外省的一家经贸公司与贵州一家酒厂谈判,酒厂就成功地运用了这个方法。该公司欲订购白酒10吨。但贵州的酒厂如林,名酒如云,各家竞争相当激烈。究竟订哪家的,委实举棋难定。

他们在与这家酒厂的洽谈中,对于这么一宗大生意,厂家掩藏起内心的兴奋,平静而又抱歉地说:“对不起,我们今年的货早已订完了。已开始订明年的。如果你们需要,我们设法给你们安排明年早一些的。”听了这一席话,公司当然大出意外:“是吗?前天你们还在大拉客户哪!”厂家随即摆出一副赤诚:“商场如战场嘛,你们是聪明人,会不懂?那是我们的一种策略。众所周知,我们的酒是根本用不着‘拉’的;更何况过了一天,情况还会不变?这不,今天一清早,广东一家公司才将今年的最后一批10吨全部订完。你们可以去问问他们嘛!”此一说果真有效,公司有些急了:“是的,听说你们的酒好,我们才慕名而来。我们来一趟也不容易,能不能通融一下,先挪给我们一些?”厂家故作难状。

公司更加着急,好话说了一大堆。厂家这才以关怀、同情的口吻说道:“既然你们要与我们长期合作,考虑到我们的长远利益,我们可以给其他客户做做工作,每家匀出一点,给你们凑足10吨。”

公司大喜。厂家更大喜了。

编造出的“真实”,由于经过周密思考和精雕细琢,往往更具有可信度,虽然这是一种谎言,但从某种意义上讲,只要你的谎言合乎情理,它比真诚更能打动人,它是人们交往与沟通的一种生活必须。无论是在工作上还是在生活中,无悖于道德的谎言都会为你赢得更多的好处。

如果你能本着真诚的原则,编造出他人容易接受而又不伤害其他任何人利益的谎言,那是你的高明。你完全没有必要固执于“绝对诚实”。相反,你若本末倒置,即使“真诚”也会遭人唾弃。◆ 用适当的“谎言”保护自己

在动物的世界里,“示假隐真”是很重要的生存法则。

有一种瓢虫,当你用手碰它时,它就停止不动,连脚都缩了起来,任凭你怎么拨弄它,它就一副死样子,可是过了一段时间后,它又开始走了!

有一种鸟,在它孵卵的时期,若有外敌入侵,它会先佯装与外敌搏斗,翅膀扑棱了几回后,便假装受伤,跌跌撞撞地“败走”,外敌受到这个动作的吸引,会过去追逐这只败鸟,等外敌远离鸟巢,“败鸟”立刻迅速逃走,于是巢中的卵获得保全。

正是通过这种制造假象的手段,动物才能世代繁衍,维持起码的生存空间。同样在人生的丛林中“示假隐真”也有利于保存实力和争取先机。

明朝朱元璋当上皇帝后,一改当皇帝前那种爱护百姓、礼贤下士的作风,而是性情暴躁,杀人如麻。大批功臣宿将都被他杀了。洪武15年,朱元璋又建立了锦衣卫这个特务组织,随便抓人、杀人。

但皇太子朱标却很仁慈,见父皇乱杀人,心里很不赞成。而朱元璋见自己年事已高,一心想训练太子将来做皇帝的能力,常常要太子按自己的意图处理政务。所以父子总是有意见分歧,弄得满朝文武百官左右为难。

有一天,朱无璋让御史袁凯送案卷给太子。

太子接过案卷一看,见父皇又要杀许多人,心中很难过。他叹了口气只在案卷上写上几句话就交给袁凯呈父皇。

朱元璋见太子在案卷上写道:“父皇陛下!依儿臣之见,以仁德结民心,以重刑失民心。望父皇三思。”

朱元璋看后脸色一沉。他突然问袁凯:“朕要杀人,太子要从宽,你说谁对?”

袁凯本已吓得心直跳。听到皇上发问,他脸上急得冷汗直冒。如何回答呢?一个是皇帝,一个是太子怎敢说谁不对呢?

这袁御史是松江华亭人,字景文。他博学多才,诗也做得好,写过一首白燕诗,故人称“袁白燕”。他确是聪明过人,心中一急,倒是急出话来,他叩头答道:“微臣愚见,陛下要杀,乃是执法;太子要赦,乃是慈心,都有道理。”

这一答,满朝文武无不暗暗称赞,就连朱元璋也暗暗称是。

当袁凯和文武百官刚松了一口气时,却猛听朱元璋手拍御案,怒气冲冲地站了起来,指着袁凯骂道:“你这个老滑头,竟敢在朕面前两边讨好。我先斩了你,看还有谁敢在朕面前花言巧语!”

这一下吓得百官手足无措。袁凯更是吓得脸色苍白,瘫倒在殿上。幸亏还有几位胆大的大臣跪着替袁凯求情,朱元璋才没有杀袁凯。

袁凯退朝回到家里,饭也没吃,倒床便睡。他的妻子见此状便问究竟出了什么事。

古话说:“伴君如伴虎。”袁凯叹了口气说,“为了贪图做官,今日弄得性命难保;要在松江华亭多好”!妻子吃了一惊,连忙追问原因。袁凯把今日在朝中所发生的事一说,伤心地叹了口气:“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今日虽躲过,难逃明日。”

妻子愤恨地说:“看来今日朱皇帝和秦始皇差不多了!”“秦始皇?”袁凯口中喃喃地念道,忽然想到秦二世逼要赵高女儿赵艳容,赵艳容装疯的故事……

第二天早朝,朱元璋要找袁凯的岔子,一上来就召袁凯,谁知叫了两声,都无人答应。袁凯没有上朝。

百官又都吓了一跳。“袁凯哪里去了!”朱元璋怒容满面。“派人去袁家看看,看他为何不上朝?”朱元璋喝令道。

不一会儿,去察看袁凯的人上殿奏道:“启奏陛下,袁御史疯了。”“什么!他疯了?”朱元璋怔了一下。“是的,”来人又奏:“他昨晚一会儿哭,一会儿笑,砸锅掼碗,打人骂人,乱蹦乱跳,嘴里又胡言乱语。折腾一夜,把家里的东西摔了一地。”

朱元璋冷笑道,“昨日还是好好的,到晚上就疯了,这老家伙又耍什么花招?疯了也给我绑到殿上!”

袁凯被绑上殿,只见他披头散发,满脸黑灰,衣衫被撕破,浑身沾满了粪污。到殿上,他呆呆直立,不参不拜,不禀不报,两眼向上翻。“他真疯了!”百官摇头叹息道。

朱元璋半信半疑地说:“来人,拿木钻钻他一下,看他是真疯还是假疯!”

木钻在袁凯手背上钻了一个洞,鲜血直流,而袁凯却毫无反应。“这老头儿真疯了,带出去吧!”朱元璋挥了挥手。

袁凯木头似地站在那里,没有丝毫反应。两人将他送回家里,却躲在门口偷看。只见他进门后,不喜不怒,却学狗爬叫,血弄得满脸都是。两人回朝禀报朱元璋。朱元璋仍不放心,第二天再派亲信前往察看。只见袁凯趴在地上又滚又叫,手里捧着一团屎往嘴里塞。那亲信一阵恶心,只看一会儿就回宫复命,肯定地说袁凯真疯了。

朱元璋听了笑着说:“也罢,不管这老儿真疯假疯,既吃屎就当他真疯了。”

其实,袁凯是假疯。他料定朱元璋决不轻易放过他。朱元璋的亲信来察看前,事先叫妻子用炒面拌糖稀做成屎状,放在篱笆旁。亲信以为他真的把屎吃掉了,时间一长,袁家人呈报回乡养病,朱元璋也不愿意再给疯子发俸禄,也就准了。袁凯终于用装疯这一招儿骗过了朱元璋,捡得一条性命回到自己的故乡——松江华亭,得了个善终。

袁凯装疯卖傻虽然吃了些苦头,但是,这点苦头和丢掉性命比起来,又算得了什么呢?像这样的假象常常能够混淆对方的判断,从而有效地达到自己的目的。

也许有人会说,弄虚做假,不是君子的做事原则,但问题是,如果死了,败了,自认为君子或被人称为君子,又有什么意义呢?聪明的人都懂得审时度势的道理,如果不分条件,一味地坦诚,只会把自己送上绝路。◆ 说话太直易得罪人

其实“直言直语”本来是人性中一种很可爱、很值得大家珍惜的特质,因为也唯有这种直言直语的人,才能让是非得以分明,让正义、邪恶得以分明,让美和丑得以分明,让人的优、缺点得以分明。但在人性的丛林里,“直言直语”却是一个人的致命伤。

如果你不掩饰自己的情绪,不管什么场合,也不问对象是谁,不考虑说话会引起什么后果,心里有什么就说什么,直来直去,想说啥就说啥,结果无意中便得罪了人。

老实厚道的小李是一个公司的中级职员,他的心地是公认的“好”,可是一直升不了职;和他同年龄、同时进公司的同事不是外调独当一面,就是成了他的顶头上司。另外,别人虽然都称赞他“好”,但他的朋友并不多,不但下了班没有“应酬”,在公司里也常独来独往,好像不太受欢迎的样子……

其实小李能力并不差,也有相当好的观察、分析能力,问题是,他说话太直了,总是直言直语,不加修饰,于是直接、间接地影响了他的人际关系。

喜欢“直言直语”的人说话时常只看到现象或问题,也常只考虑到自己的“不吐不快”,而不去考虑旁人的立场、观念、性格。他的话有可能是一派胡言,但也有可能是鞭辟入里;一派胡言的“直言直语”,对方明知,却又不好发作,只好闷在心里;鞭辟入里的直言直语因为直指核心,让当事人不得不启动自卫系统,若招架不住,恐怕就怀恨在心了。所以,直言直语不论是对人或对事,都会让人受不了,于是人际关系就出现了阻碍,别人宁可离你远远的,眼不见为净,耳不听为静。

喜欢直言直语的人一般都具有“正义倾向”的性格,言语的爆发力、杀伤力很强,所以有时候这种人也会变成别人利用的对象,鼓动你去揭发某事的不法,去攻击某人的不公。不管成效如何,这种人总要成为牺牲品,因为成效好,鼓动你的人坐收战果,你分享不到多少;成效不好,你必成为别人的眼中钉,是排名第一的报复对象。

所以,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该委婉含糊时,就不要直白。

在日常交际中,总会有一些人们不便、不忍,或者语境不允许直说的话题,需要把“辞锋”隐遁,或把“棱角”磨圆一些,使语意软化,便于听者接受。比如,当你不赞成别人的某种做法时,你要巧妙地借助语气助词,把“你这样做不好”改成“你这样做不好吧”。也可灵活使用否定词,把“我认为你不对”改成“我不认为你是对的”。或者用和缓的推托,把“我不同意”改成“目前,恐怕很难办到”。这些话,都能帮助你取得良好的沟通效果,而不至于得罪别人。

对人方面,少直言指陈他人处事的不当,或纠正他人性格上的弱点,这不会被认作“爱之深,责之切”,而会被看作和他过不去。

比如某甲认为同事小敏的衣服难看,便马上对她说:“腿短而粗的人不适合穿这种裙子。”结果,小敏脸一沉,扭头便走,留下某甲发愣。或者某甲当着处长的面指点小张说:“你的稿子里错别字很多,以后要仔细些。”

实话固然是实话,但不久后却隐约有人传言,某甲惯于在上级面前打击别人,抬高自己……

倘若如此,某甲恐怕会意识到自己的真诚并不那么受人欢迎,既然这样,又何苦呢?◆ 过于真实只会陷入绝境

有这样一个故事:

从前,有一个爱说大实话的老实人,什么事情他都照实说,所以,他不管到哪儿,总是被人赶走。这样,他变得一贫如洗,简直无处栖身。最后,他来到一座修道院,指望着能被收容进去。修道院长见过他问明了原因以后,认为应该尊重“热爱真理,说实话的人”。于是,把他留在修道院里安顿下来。

修道院里有几头已经不中用的牲口,修道院长想把它们卖掉,可是他不敢派手下的什么人到集市去,怕他们把卖牲口的钱私藏腰包。于是,他就叫这个老实人把两头驴和一头骡子牵到集市上去卖。老实人在买主面前只讲实话说:“尾巴断了的这头驴很懒,喜欢躺在稀泥里。有一次,长工们想把它从泥里拽起来,一用劲,拽断了尾巴;这头秃驴特别倔,一步路也不想走,他们就抽它,因为抽得太多,毛都秃了;这头骡子呢,是又老又瘸。”“如果干得了活儿,修道院长干吗要把它们卖掉啊?”结果买主们听了这些话就走了。这些话在集市上一传开,谁也不买这些牲口了。于是,老实人到晚上又把它们赶回了修道院。听完老实人讲述完集市上发生的事,修道院长发着火对老实人说:“朋友,那些把你赶走的人是对的。不应该留你这样的人!我虽然喜欢你的老实,可是,如果老实过了度就只能是个蠢才!所以,老兄,你滚开吧!你爱上哪儿就上哪儿去吧!”

就这样,老实人又从修道院里被赶走了。

其实,故事中“老实人”的遭遇并不是偶然的,现实生活中也不乏类似的例子。

阿文最近和他的老婆关系相当紧张,前几天甚至传出要“离婚”的消息,本来挺亲密的小两口,怎么突然之间要离婚呢?原来只是因为阿文在不经意间说出了一句过于真实的话。

那天下班很早,两个人吃过晚饭就靠在沙发上欣赏正在热播的青春偶像剧,影片里男女主角正爱得如火如荼,女主角深情地问对方:“你到底爱不爱我?”男主角随即说道:“我当然爱你,因为你是我身体的一部分。”阿文听了这句话后,自言自语道:“好!这是个具有智慧而又带点禅意的回答,简直堪称经典。”阿文的老婆听他这么说,上下打量了他一眼之后,便不断地拷问阿文:“你是不是也把我当成你身体的一部分呢?”阿文被问烦了,只好敷衍地回答说:“你当然是我身体的一部分了。”阿文以为这样回答就可以交差了,谁料他的老婆听完之后却并不满足,而是继续问他:“那么,我到底是你身体的哪一部分呢?”老婆本来是想听几句甜言蜜语的,可是,阿文却无奈地笑了笑,想逃避这个问题,老婆再三地追问,情急之下,阿文只好将真实的答案脱口而出,他诚恳地对老婆说道:“你是我的盲肠!”可想而知,听到这个答案之后,失望至极的老婆会有什么样的反应。

其实,当你面对别人,尤其是你的另一半对你打破沙锅问到底的时候,千万别在情急之下,就将心中那个“正确的答案”脱口而出,因为这个“正确答案”可能会让你吃足苦头,就像上面故事里的那个可怜的阿文一样。

生活里没有绝对的真实,如果你什么事情都实话实说,只会给自己制造出一大堆麻烦,甚至会与整个社会格格不入。比如说,我们常见的一些商品的广告词中从来不会有“本品有……缺点”之类的话,世间万物本来就不是完美的,你又何必像那位老实人一样把自己完全地暴露在别人面前呢?

谎言就像是生活的调味剂,在适当的时候说出来的谎言,饱含真诚,散发出温暖的光辉,能让说谎者与被“骗”者共享欢快。而过于真实只会让你身边的人“吃不消”,对你敬而远之了。◆ 有很多“谎言”是善意的

许多事情要想达到目的,就不能直来直去,适当地制造一点假象,才能让人际交往得以顺利地进行。曾经有3位日本人代表日本的一家航空公司与美国的一家飞机制造公司谈判。日方作为买方,美方作为卖方。美国公司为了抓住这次商业机会,挑选了最精明、干练的高级职员组成谈判小组。谈判开始时,并没有像常规谈判那样双方交涉问题,而是美方开始了产品宣传攻势。他们在谈判室内张贴了许多挂图,还印制了许多宣传资料和图片。他们用了两个多小时,3台幻灯放映机,放映好莱坞式的公司介绍。他们这样做,一是要加强自己的谈判实力,另外则是想向3位日本代表做一次精妙绝伦的产品简报。在整个放映过程中,日方代表静静地坐在那里,全神贯注地观看。放映结束后,美方高级主管不无得意地站起来,打开了电灯。此时,他的脸上挂着情不自禁的得意笑容,笑容里充满了期望和必胜的信念。他转身对3位显得有些迟钝和麻木的日方代表说:“请问,你们的看法如何?”不料一位日方代表却礼貌地微笑着说:“我们看不懂。”

这句话大大伤害了美国主管此时的心情。他的笑容随即消失,一股莫名之火似乎正往上顶。他又问:“你说你们看不懂,这是什么意思?哪一点你们看不懂?"另一位日方代表还是有礼貌地微笑着回答:“我们全部没弄懂。”美国主管又压了压火气,再问对方:“从什么时候开始你们不懂?”

第三位日方代表严肃、认真地回答:“从关掉电灯,开始幻灯简报的时候起,我们就不懂了。”

这时,美国公司的主管感到了严重的挫败感。他灰心丧气地斜靠着墙边,松开他价格昂贵的领带,显得是如此地心灰意冷、无可奈何。他对日方代表说:“那么,那么……那么你们希望我们做些什么呢?”3位日方代表异口同声地回答:“你能够将简报重新来一次吗?”美国公司精心设计、安排的幻灯简报,满以为日商会赞叹不已,从而调起他们花大价钱购买的欲望。可是正当美国公司为他们的谈判技巧和实力沾沾自喜的时候,日方代表的“愚笨”和“无知”使他们突如其来地感到沮丧,而且日方代表还要求重新放映幻灯片,这种拖延时间的办法,又使他们的沮丧情绪不断膨胀。等到双方坐下来谈判的时候,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