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辈子很长,要活出高级感(巩俐、董卿、刘玉玲、董明珠、屠呦呦等一致践行的生活态度)(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19 01:15:54

点击下载

作者:吴静思

出版社: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一辈子很长,要活出高级感(巩俐、董卿、刘玉玲、董明珠、屠呦呦等一致践行的生活态度)

一辈子很长,要活出高级感(巩俐、董卿、刘玉玲、董明珠、屠呦呦等一致践行的生活态度)试读: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一辈子很长,要活出高级感 / 吴静思著.-- 北京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2019.8

ISBN 978-7-5057-4808-8

Ⅰ. ①一… Ⅱ. ①吴… Ⅲ. ①女性-成功心理-通俗读物 Ⅳ. ①B848.4-49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9)第185868号

书名 一辈子很长,要活出高级感

作者 吴静思

出版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发行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经销 北京时代华语国际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010-83670231

印刷 唐山富达印务有限公司

规格 880×1230毫米 32开

8.5印张 140千字

版次 2019年11月第1版

印次 2019年11月第1次印刷

书号 ISBN 978-7-5057-4808-8

定价 46.00元

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西坝河南里17号楼

邮编 100028

电话(010)64678009第一章聪明女人活得更有“高级感”♀“高级感”,关脸什么事?

* 只有“高级脸”才配称为“高级感”?

* “高级感”女人的共性

1929年5月4日,在比利时的首都布鲁塞尔,一个女婴诞生了。

她的父亲是一位银行家,母亲是贵族后裔,出生在小康之家的女孩自小过得不错,生活富足。她按部就班地读小学、学芭蕾,远离饥饿和劳苦。但这样的运气并不是一直都有的。

在她6岁时,父亲就因为信仰抛弃了她和母亲,远走他乡,她跟随母亲回到母亲在荷兰的娘家,本想获得一丝安稳,但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被纳粹占领的荷兰让她们难以如愿。由于母亲的家族被认为带有犹太血统,原本十分富裕的母亲一家被视为帝国的敌人,不但财产被占领军没收,她的舅舅还被处决,母女俩的贵族生活就此结束,从此被迫过着贫困的生活。

究竟有多贫苦呢?她的儿子在回忆录中写道:“她告诉我们她的哥哥是如何吃下狗粮的,因为除此之外没有别的可吃。其他人吃郁金香的鳞茎,因为没有蔬菜。当时的面包都是绿色的,因为没有可以磨成面粉的小麦,只能用豌豆粉来制作面包。有时候我的母亲需要一整天都躺在床上,通过看书来忘记阵阵袭来的饥饿。”

更悲惨的是,她不仅要承受身体上的痛苦,还要承受精神上的痛苦。她成为首席芭蕾舞女演员的梦想从此破灭了。虽然她在很小的时候就开始练习芭蕾舞,即便是在战争时期也一直没有中断,但在那样的浮沉社会,想要安心接受专业训练很难。所以,当战争结束后,她拜访名师刻苦学习,但老师告诉她,她已经错过了练习芭蕾最佳年龄,不管她在训练中多么努力,已经定型的动作基本上不会发生改变。此外,与当时所有的男芭蕾舞演员相比,她也太高了。那个时代的男芭蕾舞演员都比较矮小,在与她搭档时没有力量完成最基本的托举动作。而且,长时间的饥饿影响到了她肌肉的发育,与那些在战争期间可以维持正常生活与训练的女孩相比,她确实不具备竞争性。

这世上,比没有梦想更痛苦的是曾经有过梦想,却难以实现。

俗话说,上帝为你关上了一扇门,必然会为你打开一扇窗。她的芭蕾舞梦想破灭了,但演艺之路却朝她挥手,谁也没想到这个家庭破碎,瘦弱的、饱受战乱饥苦的女孩将来会成为一代巨星。姣好的面容和长期练舞所带给她的气质,让她顺利成为一名演员。她当过兼职模特,跑过龙套,演过一些小角色和舞台剧,三四年后就被伯乐慧眼识珠,从欧洲到美国开辟了自己的新天地。《罗马假日》《蒂凡尼的早餐》《窈窕淑女》等经典银幕形象让她成为当之无愧的头号女星。

她就是奥黛丽·赫本。集奥斯卡最佳女主角、托尼奖最佳女主角、美国电影金球奖最佳女主角和美国演员工会奖终身成就奖等多项荣誉于一身的女演员。

如果奥黛丽·赫本止步于此,她最多算是一位著名的女演员,容貌出众、塑造过经典形象、拿过大奖的女星在演艺圈大有人在,但她在病逝25年后还被人津津乐道,让人愿意把一切有关美好的形容词都放在她身上,自然不只是因为她演艺事业上的成功。

1998年,美国电影学会(American Film Institute,简称AFI)要从500名20世纪美国电影界的明星中,评选出50名最伟大的明星,要求必须在1950年之前已出道,男女各25名,奥黛丽·赫本名列第三位。这个奖项是对她为演艺事业做出贡献的褒奖。1992年12月,当时的美国总统克林顿为她颁发了“总统自由勋章”,这是美国最高的平民荣誉,向在科学、文化、体育和社会活动等领域做出杰出贡献的平民颁发。

不仅如此,在她病逝后的第10年,2002年5月,联合国儿童基金(1)会在纽约总部为一尊7英尺高的青铜雕像揭幕,雕像名为“奥黛丽精神”(The Spirit of Audrey),以表彰赫本为联合国做出的贡献。

为什么从美国总统到联合国都去表彰和纪念这位女演员呢?

50多岁时,奥黛丽·赫本逐渐淡出影坛并出任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爱心大使,开始不遗余力地唤起社会对落后国家儿童生存状况的关注。因为她曾在战乱时受其恩惠,所以不遗余力地奉献自己。

在这个职位上任职的她并没有走形式、捞名声,而是身体力行去贡献自己的力量。她利用自己的影响力不时举办音乐会等募捐活动,在公开场合发表演讲,不顾战乱和传染病的危险,看望一些贫困地区的儿童。她的足迹遍及埃塞俄比亚、苏丹、萨尔瓦多、危地马拉、洪都拉斯、委内瑞拉、厄瓜多尔、孟加拉等亚非拉国家。

她曾在1989年发表著名的演讲《和你在一起》, 去控诉不平等的国际经济秩序对贫穷国家的掠夺,声讨贪婪自私的发达国家罔顾千百万贫困儿童生命健康的行为;她挺身为全世界弱小无助的儿童说话,为那些因战争而伤残,因饥荒而奄奄一息,因缺乏饮用水而衰弱,因缺乏维生素而失明,因社会不公正而流浪的亿万儿童说话;甚至在1992年底,奥黛丽·赫本还拖着重病之躯赴索马里看望因饥饿而面临死亡的儿童,在当地展开考察并实施救援。其实,当时她已经患上癌症,身体非常瘦弱,却仍半蹲在地上,喂孩子们吃饭。回到美国,检查后发现癌细胞已经扩散到她的腹部。

而奥黛丽·赫本这份全身心地投入的工作薪资仅有1美元。

在她去世后,长子成立了以母亲名字命名的儿童基金会,在全球范围内继续奥黛丽·赫本的公益事业。如今,在儿子的经营下,奥黛丽·赫本儿童基金会拥有了更为广泛的公益项目:索马里、苏丹、埃塞俄比亚、卢旺达的儿童教育事业,美国新泽西州建立的第一家奥黛丽·赫本儿童家园,为那些身体上和情感上受到创伤的孩子提供一个完善的、友好的治疗环境;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美国分会也与之共同创立了一个10年的“儿童入学计划”,其目的是让世界各地的120万失学儿童重返校园。

这一切的发生都源于一个叫奥黛丽·赫本的美丽女人。

与其说奥黛丽·赫本是个美丽的女人,毋宁说她是个充满“高级感”的女人。因为她令人久久怀念的不只是音容笑貌,更多的是她大爱的心和付诸的行动。“美丽”很多时候被用来称赞外形出众,但“高级感”超越、升华了美丽,特别是高尚的心灵和行动。

只可惜“高级感”常常被狭隘化。♀只有“高级脸”才配称为“高级感”?“高级感”这个词真是太火了!当下,我们对女性美丽的最高评价应该就是“高级感”了。过去我们夸一位女性会说漂亮、清纯,有气质,但在“高级感”这个词面前,这些词都略显单薄。漂亮的女人也许不够聪慧,清纯的女人也许不够有气场,而有气质的女人通常都代表相貌平平。但只要把“高级感”这个标签贴上去,这个女人就是360度无死角的美好了。

她的相貌一定辨识度很高且这个长相还不容易过时;

她一定相当有衣品,懂得最适合自己的搭配;

她的气质略显冷淡、疏离,这也恰好证明了她有着洞若观火的机警;

她一定有着不俗的事业,在摸爬滚打中练就了一身智慧与本领。

总之,“高级感”是当下夸奖一位女性最时尚的词了。

但可惜的是,很多人往往最先从一个女性的外貌来定义她是否值得甚至是有资格被贴上“高级感”的标签。

当我们说起“高级感”时第一时间想到的是她有没有一张“高级脸”。

很多谈“高级感”的文章指出首先你得有一张“高级脸”才有资格被称为“高级感”,而何谓“高级脸”也有一些明确的、约定俗成的标准。比如:

你的脸型是不是符合马夸特模型?

马夸特模型是美国整形外科专家史蒂芬·马夸特(Stephen Marquardt)利用黄金比例建立的一个理想美貌模型,适用于所有种族,称之为马夸特面具(Marquardt Phi Mask),越接近这个模型的脸型就被认为长相越好看、越和谐,此模型也被作为医学整形界的参照标准之一。

除了脸型之外,“高级脸”对其他方面也有严格规定,鼻子不一定要高但要小巧,鼻翼也要窄。因为鼻子是五官中骨骼感最明确的一官。“高级脸”美女的身材一定要高挑、纤细。“高级感”透露出一种稀缺,而稀缺的东西总是自带高冷气质。

皮肤、牙齿、头发一定是精细保养和打理过的,脖颈和脚踝一定要美,总之在那些“看不见”的地方更要下功夫才符合“高级感”的理念。在服装、妆容的色调方面“高级感”也有标准,可以概括为“莫兰迪色系”,其中以衍生出的“高级灰”最为著名。

莫兰迪色系始于意大利著名的版画家、油画家乔治·莫兰迪,作为一位基因里都带着炙热爱情与浪漫的意大利人,莫兰迪却终身未婚,也没有任何可考的爱情故事,一生过着孤寂、平凡的生活,而这种生活又反过来影响了他的艺术风格。他摒弃了玄学化的球体、多面体,经常以生活中的日用品为参照物,把生活中的杯子、盘子和瓶子置入极其单纯的素描之中,以造成奇特、简洁、和谐美的氛围。而他几乎从来不用鲜亮的颜色,在他的画面上,每一个色块都是灰暗的中间色。这种风格衍生出了现在的莫兰迪色系。简单来讲莫兰迪色系就是在色彩中加入一定比例的灰度,增加颜色的质感。

所以,鲜艳的、有视觉冲击感的颜色往往不会和“高级”二字挂钩。当我们谈起一个女性的穿着很高级时,在她穿衣搭配的色系方面一定是以灰、黑、驼色为主。

以上是人们对于高级外表的描述,那么高级的生活,又是什么样的呢?

活出“高级感”才能美得更高级。一、不论男女,都能活出“高级感”

看过《我在故宫修文物》这部纪录片的人一定会对里面的钟表修复专家王津印象深刻,在我看来,他就是男性“高级感”的代表之一。

年近六旬的王津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古代钟表修复技艺的第三代传承人,进入故宫工作已经40年,每天早八晚五,几十年如一日,已经陆续修复和检修了二三百件钟表。在纪录片里,他戴着放大镜、皱着眉头、专心修复一座铜镀金乡村音乐水法钟的神情被公认为“赏心悦目”。从十五六岁“继承”爷爷的岗位进故宫开始学习修钟表到现在,王师傅择一事行然后钟情一生,伴随着嘀嗒嘀嗒的钟声度过一辈子。

修钟其实不是个“美差”,需要经常与灰尘打交道,在办公室一坐就是一天。而且传统的钟表修复讲究用煤油清洗机械构件,修表人的双手必须长年累月地浸泡在煤油里,有时候一洗就是一个小时,非常伤手、熏鼻子。更“要命”的是,花费数月时间以为修复了一座钟,所有工序都完成了,但装上就是不走,就得拆了重新检查,有时候一个小毛病能琢磨好几天。

没有莫大的热情和专注的品性是不可能成为一位钟表修复大师的。无论身处顺境、逆境还是苦境,都能够在当下安于内心,专注自己眼前的事,认真去解决当下的每一个细琐而又重要的问题,那种呈现在脸上的忘我专注的神情就是一种高级感。这种神情,是不分性别的美好。二、比“高级脸”更动人的是一颗高级的心

无论多出色的先天容颜,多先进的医学,我们的容貌总会有枯朽的一天。当曾经“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的美女不再年轻,那么该拿什么让自己活得高级呢?

有这样一位女性,她只有小学文化,至今81岁的她从未走出过台湾,却被香港中文大学授予社会科学博士学位,在2011年被美国《时代》杂志(TIME)评选为2011年度全球百大最具影响力人物之一,她就是慈济慈善事业基金会的创办人证严法师。

慈济慈善事业基金会发展至今已半个世纪,涉及慈善、医疗、教育、人文、国际赈灾、骨髓捐赠、环保等多方面,在亚洲、美洲、欧洲、非洲的54个国家与地区设有分会,是非政府组织的慈善机构。

证严法师俗名王锦云,1937年出生在台中县清水镇。幼年时便被过继给叔父。1943年底开始,盟军多次轰炸日本占据的台湾地区。为了逃命,王锦云同养父母经常去防空洞避难,一路上亲眼看见房屋在战火中焚毁,乡亲们伏尸街头。在动荡的时代面前,人的生命卑微如草芥,战争带来的痛苦让年仅8岁的王锦云顿悟人间的苦难,自此,她开始接触佛法。

王锦云23岁时,正值壮年的养父因脑溢血去世。至亲死别之痛,使王锦云心中浮现了对生老病死的疑惑,一本《梁皇宝忏》,让她参悟生死之道,“万般带不走,唯有业随身”,从此开启了寻佛之心,25岁的她自行落发。

年轻的证严法师对修行的理解,仅限于参天禅地。她独自一人在小木屋中席地而居,身边仅一套《法华经》,一幅西方三圣像。每天子夜起身早课,白日顶笠披蓑种些瓜果,遇到青黄不接时就挖些野菜度日。与传统佛法丛林中那些接受善信居士供养的僧尼比较,她坚持不受供养,不做法会,也不化缘,日夜与青灯古佛相伴, 苦行自惕。

直到1966年3月,证严法师因探病前往一家医院,听闻那里有一名难产妇人走了8个小时的山路,却因付不起8000块新台币的保证金,留下一摊血后又被抬回家,失去了救治机会。台湾当时的医疗缴费制度是必须先付保证金,才能入住医院。

证严法师心中绞痛不已:贫由病起,病因贫生。同月,三位天主教修女来访,面对证严法师的侃侃论道,修女质疑:佛教既然这么好,为什么没有落实到社会人群呢?而是靠西方来这里盖医院,建学校,办养老院和孤儿院?

这话宛若当头棒喝,将证严法师猛然唤醒,她的内心受到极大冲击。自此她放弃小乘的独善其身,转而积极入世、行善济贫。

万事开头难。证严法师召集5名弟子、30位信徒,成立“佛教克难慈济功德会”。师徒几人种花生、打毛线衣、缝制饲料袋来维持日常开销,证严法师还定下“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戒律,要求常住弟子每天做6双婴儿鞋,一天24块钱,一个月720块钱,作为救难基金。

第一个月,她们救助的是一位福建老太太,她因战争与丈夫两岸相隔,二战结束后,她冒险跨海寻夫,可等待她的却是一具冰冷的遗体。老太太因此滞留在台湾,无亲无故,晚年终日卧床,饥寒贫病缠身。慈济会每月赞助她300元生活费,又花300元为她请了一个看护,直至四年后替老太太圆满送终。

慈济功德会的善名渐渐传开,慕名行善的人越来越多,济助的个案也越来越多。证严法师的俗家养母拿出存款,又向银行贷款,买下十几亩土地,建造“静思精舍”,让这些出家僧众有地可耕,有屋可住。渐渐地,人们知道了一门叫“慈济”的慈善事业。

1978年证严法师从一床、一被、一台仪器开始募捐,到1986年历经8年耗资8亿,终于有了第一座佛教医院——慈济医院。从一开始慈济医院就定下了“免缴住院保证金”的创举,这个举措最终促使“卫生署”决定,全省医院废除缴纳保证金这项制度。而后几年,她又创立了慈济护理专科学校、慈济医学院,以及慈济中学、小学、幼儿园。

50多年来,从抗洪救灾,到地震救助,从捐助希望小学到捐赠骨髓,慈济慈善基金会都一马当先。在国际上的济助更是不胜枚举:1991年,孟加拉国遭洪水侵袭,14万人死亡,慈济发起募款,协助孟加拉国重建;“9·11”事件后,纽约警方迅速封锁了周边区域,只有三个团体被批准进入现场救灾,慈济就是被批准进入现场救灾的团队之一。慈济这个援助过69个国家的团队,从30多人起步,到如今全球47个分会,1000多万会员,200多万志工,他们当中有市井小民,有当红明星,有富商巨贾,也有权威人士。

证严法师也许没有一张当今社会青睐的“高级脸”,但她创办并发扬光大的慈济基金会救下万千苦难、抚慰无数人心,她的“高级感”不在脸而在心。再高级的脸总会被时间打败, 被流行的新趋势淘汰。唯独拥有一颗高级的心灵才能在流逝的时光和无数变迁中留下回响和痕迹。三、“高级感”,是在自己的心中为别人留一块地方

你穿衣懂得搭配,懂得上妆调色,懂得运动以保持身材,懂得抑制脸部表情,这些只是“高级感”的皮毛,真正的“高级感”除了体现在外形上,还应该呈现于你的工作、你的爱情、你对家庭的责任与付出、你对父母的态度、你对孩子的教育、你对朋友的担待、你接人待物的各方面。

安妮·玛丽·斯劳特这个名字对很多人来说有些陌生,但她被誉为“美国第一职业女性”,被评为全球最迷人的女性之一。她是普林斯顿大学伍德罗·威尔逊公共与国际事务学院的第一位女院长,2009年初出任美国国务院政策规划司司长,是时任国务卿希拉里的左膀右臂,也是担任该职务的第一位女性。她在事业上可谓非常成功。斯劳特有两个上中学的儿子,丈夫也是普林斯顿的终身教授,两人感情很好,事业上也互相支持,怎么看都是事业家庭取得平衡的杰出女性。

可谁能想到这样一位杰出的女性,她上中学的大儿子因为长期挂科、逃学、冒犯他人最后被勒令休学。一切都要从斯劳特离开家庭前往华盛顿任职开始说起。

为了让儿子们能继续享受好的教育资源,不离开熟悉的社区环境,同时也不用让丈夫疲于奔波,斯劳特选择把家庭留在新泽西,自己开始了每周末往来于华盛顿和新泽西的赶路生活。这意味着她一周有五天都是和孩子、丈夫分开的,只能周末体验一下家庭的欢愉,而且这种欢愉也经常因为突发的国际事务被打断。

因为缺少母亲的陪伴,两个孩子的教育状况急转直下,大儿子叛逆,小儿子也因为刚入中学不适应新环境过得很辛苦。斯劳特在任期满两年后本来要被提拔到更重要的职位,但她考虑再三最后还是拒绝了邀请,放弃了自己的野心,回到了普林斯顿大学,回到了家庭去照顾、陪伴她的孩子们。

安妮·玛丽·斯劳特在《我们为什么不能拥有一切》这本书里说:“只要我的两个孩子在读大学前还需要我,我就会留在他们身边陪伴他们。”

如何兼顾事业与家庭一直是女性面对的艰难课题之一,本以为像安妮这种在事业上取得辉煌成就的女性一定是把工作放在第一位的,毕竟很多在事业上取得巨大成就的女性(其实也包括男性)都曾牺牲了个人生活和家庭。可安妮之所以受到欢迎,甚至打动了不少女性,原因就在于她没有像很多成功女性那样呼吁大家“身为女性,你要更有野心,向前更进一步”,然后留下怨声载道的伴侣和问题百出的孩子在身后,不知所措,备受煎熬。

安妮告诉女性,没关系,你选择把家庭放在第一位,为此暂时牺牲、放慢个人事业是可以被接受的,不应该受到指责。你把更多的温暖和空间留给家庭和他人,而不是仅仅留给自己的事业心、野心,这种心中有他人的人性关怀同样也是“高级感”。♀不同的美丽,相同的“高级感”

北京时间2018年3月23日凌晨,“世界杰出女科学家”颁奖典礼在法国巴黎举行。我国古生物学家张弥曼院士荣获2018年度“世界杰出女科学家奖”。该奖项从1998年创办至今已有21年,张弥曼是第6位获此殊荣的中国女科学家。这也是该奖首次授予古生物学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官网中报道称:“她在化石记录方面的开创性工作,开启了对水生脊椎动物如何适应陆地生活的新见解。”

时年82岁的中科院院士张弥曼曾被全世界最权威、最有名望的学术期刊之一《自然》(Nature)撰文介绍她的科研成就,她是首位获此荣誉的中国科学家。2011年和2015年她曾分别荣获芝加哥大学、美国自然博物馆吉尔德研究生院荣誉博士学位,并在2016年获国际古脊椎动物学界最高奖“罗美尔-辛普森终身成就奖”。

张院士还是瑞典皇家科学院外籍院士。瑞典皇家科学院成立于1739年,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科学院之一,每年诺贝尔物理、化学、经济三个奖项的评选就由这个机构负责。目前它在全世界只有175名外籍院士,张弥曼就是其中之一。荣誉等身的张院士可谓是一位不折不扣的“古人”,她的研究领域涉及古鱼类学、古地理学、古生态学,解释了人类长久以来关心的问题: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

曾有一位颇有影响力的瑞典古生物科学家提出,包括人类在内的陆地脊椎动物都是由总鳍鱼类进化而来的观点,这一学说得到了业内人士的认可。而张院士花了数十年时间采用各种实验手段证明这类鱼没有内鼻孔,无法离开水呼吸,根本不存在上岸生活的基础。这一发现颠覆了世界古生物界的认知理论,从而掀起了对四足动物起源的新一轮探索。

张院士与古化石相爱了一生,从这些化石的身上去探索地球、人类以及各种生物的起源、变迁和消亡。她还根据地层中的化石样本准确提出石油的成油地质时代,为当年国家成功开发大庆油田提供了科学依据。

但钻研古生物学这门学科不仅是个“冷板凳”,还格外辛苦,对自己不“狠”的人是做不出成就来的。

为了寻找化石,张院士每年有好几个月需要驻扎在荒山野岭。一个人挑着35公斤的行李和工具,每天徒步走20公里山路。更有过为了工作,40天无法洗澡,身上长虱子,老鼠直接从她脸上爬过的经历。为绘出一张模型图,不吃不喝连画15小时也是常有的事。领奖时82岁高龄的她也依旧没有停止工作。7年前她接受采访时曾说:“我剩下的工作时间也不多了,会握着这些古化石工作,直到一生结束。”

颁奖时让在场所有嘉宾都格外动容的是张院士的这句话:“感谢家人,尤其是女儿。在她只有一个月大的时候,我把她交给了她的外婆,当我把她接回来时,她已经10岁了。”

像张院士这样优秀的女性在取得巨大成就、做出巨大贡献的背后有多少艰辛只有她自己清楚。

其实,无论是外表的高级,还是内在的高级,都有一种共性——舍得对自己下“狠手”。

维持一张“高级脸”难道很容易吗?当然不是。它需要你数十年如一日地呵护肌肤、控制身形、拿捏表情、考量衣着和举止。如果是明星,为了追求“高级感”,甚至还要刻意去挑选一些角色来营造。而把外在“高级感”升华成精神、品行和力量的人付出的更多。可能要像奥黛丽·赫本一样远赴贫困地区,像证严法师一样不忘初心数十年如一日地去募捐,像安妮·玛丽·斯劳特一样“放弃”自己很看重的一些东西来保护家人,或者像张院士那样牺牲“小我”去实现“大我”。

你得先成为一个“狠”女人,才能活出真正的“高级感”。♀好女人与狠女人

如果有来生,你有没有想过不再投胎做女人?

说实话,我曾有过。

我从自己的身边和书中看到了很多榜样和偶像,她们自强、独立、聪慧、得体、有作为,各有千秋,但有一个共性,那就是生而不易。

这种不易首先源于先天的生理设定。从每个月注定有那么几天的疼痛,到生产的危险、哺乳的疲惫,这些“苦果”几乎伴随女性一生。除此之外,这种“不易”还有在时代的进步下对女性提出的更高要求。现如今“上得厅堂,入得厨房”已经不是完美女人的代名词了——你不但得做得了一手好菜,还要肌肤吹弹可破;不但要身材曼妙纤细,还要能教育出天使宝贝;不但要能抓住伴侣的心,同时还能在职场上有所作为——最好是可以去纳斯达克敲钟,同时还要美到连林青霞、张曼玉都“羡慕嫉妒恨”。

还有,似乎老天对女性都不太“友好”,时间对女人总是格外残忍。十几、二十岁时我们被称为女生,三十几岁以后,我们就被叫作“阿姨”,迈入50岁就变为了世人眼中的“大妈”。这样想来,虽然事事人们都说“女士优先”,然而我们被公认、被宠爱、被认为魅力四射的时间也就只有短短十几年。

偏偏有些媒体还喜欢雪上加霜,尤其是某些热衷于煽动情绪的公众号,似乎都很乐意把女性塑造成“受害者”的形象。

比如,谈及爱情、婚姻,总是会出现这样的文章:《女人,不要做爱情的奴隶》《10种女人婚姻注定不幸福,终究会离婚!》,似乎女人天生就容易被爱情俘虏,在婚姻中得步步为营,否则一不小心就“被离婚”了;而但凡男人出轨,身为另一半的女人,不是为家操持累成黄脸婆,就是醉心于事业不够贤惠,好像始作俑者通通都是女方。

再比如,谈及职场,就会冒出无数文章教女性如何平衡工作和家庭,如何突破职场天花板、防止性骚扰,让人觉得女性身处职场,身边处处都是雷区。

再比如,谈到我们女人偏爱的保养美容,让人耳熟能详的文章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想方设法忽悠你买化妆品、保养品;另一类是嫌弃你不够精致、优雅,比如《25岁的你还在穿两百元的衣服吗?》《不给自己集齐七色口红还算女人吗?》......

总之,无论是受传统社会文化的影响还是媒体的偏颇描写,女性过去给我的感觉是辛苦的、脆弱的、软弱的、需要被保护的,我们一不留神就会被这个世界伤害。

的确,世界很残酷,从身体构造来说女性的确是“易碎品”。所以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社会都以“保护”之名,希望女人们能以家庭为重,以丈夫孩子为先;婚前以父母为大,婚后视公婆为重。这时,社会要求女性要勤劳、节俭、朴素、贤惠、温柔——至于身为女性的意识、理想、追求、事业、爱好、身份都不重要。

你也许会说,这些都是老皇历了,不会发生在我们“80后”、“90后”女性身上了。但事实真的如此吗?

如果你以为生在新时代,就可以在身为女性的“标签”下松那么一口气,那你可大错特错了。几千年来对于女性的物化与偏见,那些变相的“三从四德”和条条框框,就在我们身边,它们是如此细微,如此让人习以为常,而有时甚至连身为女人的我们自己都无法察觉到。

我曾以为这些变相的“三从四德”“夫唱妇随”等条条框框已经不会出现在我们这代人身上了,但事实告诉我,也许我们对那些“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的说法嗤之以鼻,但还有许多针对女性的束缚,以人情世故等各种各样的面目,让我们不得不从。而最可怕的是,那些条条框框,虽然不是以《女德》《列女传》等形式宣之于卷,但还是以“好女人守则”的伪装,流传至今。

想要做个世人眼中的好女人?那么你就要接受这个词语中暗含的标签:“母亲”“妻子”“伴侣”“保姆”等等。每一个标签都会让你忙得不可开交,直到忘却你还是你自己,你有自己的人生要过。

所以我说,做个好女人,不如做个“狠”女人。♀什么是“狠”女人

首先,“狠”女人最爱的人是自己。因为她们懂得要先照顾、料理、疼爱好自己,才能有更好的状态去爱亲人、伴侣、孩子、朋友以及其他事物。

其次,“狠”女人的思想比身体更独立。也许她们还是会假装拧不开瓶盖向心爱的人示弱,但在重大问题的抉择上,她们不盲从,不任性,有自己的见解和选择,并能承担得起后果。

还有,“狠”女人大都多了几分叛逆。我想结婚时就会结婚,我想单身时也无所畏惧;我生孩子是出于爱,我不想生时不会为了传宗接代而被公婆或父母勉强。

以及,很重要的是,对“狠”女人而言,工作的意义是非凡的,它不再只意味着格子间里朝九晚五的难熬时光、防不胜防的明枪暗箭,以及按月打入卡中的工资。在“狠”女人的世界里,工作是体现自我价值的一个重要渠道,她们会拼尽全力去对待,只为实现、表现自己在这个世界上存在的意义。

总之,“狠”女人一定是充满爱的。她们爱自己,爱思考,爱工作,也爱家庭,最重要的是,她们热爱自己的人生。她们作为女人,一定是全力以赴,以至于她们对一切都是“狠”的,不留任何遗憾的。能活成这样的女性,不会去羡慕男人的自由自在和诸多优待,更不会把自己的遭遇归咎于自己的女儿身,因为她们能够收获更精彩的人生、更丰富的阅历和更饱满的情感。

我之所以希望自己能活成一个“狠”女人,很大程度上首先源于我家中的女性长辈的影响,她们不同于那个时代的大多数女人,并没有走“寻常路”。

我的奶奶,55岁退休后还经营着一家台球厅,想着如何运用自己尚好的健康去提升生活质量;我的姑姑,在50岁时学会了开车,退休后兼着一个公司采购的工作,开车绕着全国转,至今十几年过去了,还坚持工作。我妈在中年时期就赚够了一辈子的养老钱,虽不至于大富大贵,但完全可以过得随心所欲一些。可她没有选择吃喝玩乐“善待自己”,而是用多出来的精力去研究理财产品、做投资。

我们家的每一位女性看上去都有点辛苦,甚至“自虐”,明明可以安享许多年轻人都渴望的退休生活——旅游、遛娃、跳广场舞等等,但她们身体力行地教我做一个“狠”女人该有的样子,那就是她必须是强大、独立的。

也许,正是有了这些有点另类又接地气的榜样,我才会说,我们完全可以让自己成为一个“狠”女人。这种期待并不像天边的云彩一样不着边际,我们只需要对自己的事业更热忱一点,对自己的感情更热烈一点,对自己的生活更期待一点,就完全可以成为自己理想中的高级女人。♀如何评价“30岁的女人”

其实,和许多人一样,变“狠”这件事曾经只出现在我的想象和向往中。

在30岁以前,我和丈夫管管是上海无数普通小青年里的一分子。我们也会觉得上下班两小时的通勤很辛苦,没完没了地加班很烦人,每个月要还五六千的房贷很有压力。但我俩工作还算稳定,感情非常甜蜜,并且也算是在这座城市有了根。那时,周末和节假日我们会泡在电影院看最新上映的影片,排一两个小时的队吃一顿口碑“爆棚”的日本料理,或者在上海有文艺范儿的小路上随便找一家咖啡馆闲聊、发呆,待腻了上海,就跑去周边的苏杭两地吃吃喝喝玩玩,日子很是安逸。

但偶尔,我也会问自己:“这就是我想要的生活吗?”

我没有答案,因为同无数迷茫的人一样,我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有些长辈告诉我,人生就是要追求稳定,过日子嘛,太平就好;同龄人也会说,你挺棒的啊,从三线城市奋斗到了大上海,在这里扎根、立足,做着自己喜欢的工作,有着甜蜜的感情,你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呢?

我曾经也属于“没什么追求”的人,平时最大的爱好和消费就是看书和买书。而一次偶然的机会,我看到阿富汗唯一一位女性国会议长法齐娅·库菲《我不要你死于一事无成——写给女儿的17封告别信》时,我被她伟大的抱负、坚定的信念和勇敢的精神深深感动了。

从那开始,我明白了,对一个女人来说,最大的野心也许不是你能够成为某家公司的高管或拥有多少财富,而是你敢于一直突破自己,就像库菲在书中写的那样:“把目标放高,你永远无法估计一个人的爆发力能达到什么程度。如果一开始就已经设限,那么,这一辈子,你很可能就没有了爆发的欲望,何来高度、深度、宽度可言?”

合上书后,我想,也许我的人生还可以折腾出点什么。我发现,就在自己边安逸边迷茫的生活里,我已经迎来了30岁。

许多人特别喜欢拿30岁来“做文章”,尤其是针对女性——“30岁,你应该累积了一定的个人财富。”“30岁,你应该建立一个完整幸福的家。”“30岁,你的头脑应该更成熟。”“30岁,你应该有了相当的阅历。”......好像30岁是个重要的关卡,两边有着成功与失败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

其实,我并不想拿“30岁”说事儿,在我看来,这个数字应该和18岁、56岁没什么区别,但也许是巧合吧,30岁时我的生活里真的发生了一件大事,它让我过去安逸的小日子变得面目全非,甚至按照一些“标准”来说,我的30岁大大退步了。这件事就是:我和丈夫管管决定出国读书。

我很想为做出这个决定找一些精彩的理由,或者触动人心的故事,但事实就是,这个看上去有些不可思议的决定背后的初衷颇为平淡:上海很好,但我们想去更大的世界看看。

申请出国的整个过程比想象中顺利。管管被全美排名前40的高校的神经工程学博士项目录取,并获得了全额奖学金;在同一所学校我也找到了与之前的工作颇为对口的职业咨询(Career Consulting)专业。当录取通知书、签证都已经办理好并拿在手里时,我俩发现除了向前迈进已经不可能再去多想什么了。就这样我们把父母当作宝的工作辞了,告别了我们曾经热爱的生活,变成高龄学童,来到了美国。

我知道自己距离“狠”女人还差很远,但能够勇于折腾,“偏离”原本的轨道和预想,我想是一个不错的开始。

30岁出国读书,这件事有点“不正常”,主要是年龄因素在其中。所谓“在其位,谋其政”,同理可得:在其岁,做其事。很明显,许多人认为返校全职读书这件事不是30岁的人该干的。而且,我和管管都是普通人家的孩子,30岁辞职出国读书,没了工资,没了养老保险,没了医保,并且之前累积的人脉、结交的圈子、取得的工作成绩等一切都被归零。难怪长辈们会觉得我俩“不务正业”。

在美国生活至今,回过头去看看两年前的选择,我不是没有怀疑和动摇过,但若说真正后悔做出这个选择,却从未有过。这个世界存在30岁的标配人生吗?也许有吧,但说句任性的话,我不遵守又能怎样呢?“标配”都是别人定义的,内心的满足才真正属于自己。

来美国后我开始靠写字为生,管管的奖学金足够支持我俩每月的开销,但吃穿用度到美国后价钱与国内相比都要乘以7,我不想生活过于拮据,而且也始终惦记着儿时的写作梦,所以我开始给一些媒体、公司写专栏、文案,赚稿费,也因此认识了不少编辑、读者朋友。

我听到过不止一位朋友这样概括我:“哦,你就是那类‘30岁辞职出国读书’的人吧?”然后,大家会颇有兴趣地让我聊聊国外的生活,当初怎么做出这个决定的,重回校园的感受等。

我会告诉大家,我居住的小镇子是个大学城,空气很好,天很蓝,秋天的树叶有绿,有黄,有红,色彩斑斓;这里的居民都很淳朴、热情,会主动和你打招呼,停下来与你聊聊天;学校的建筑很漂亮,绿植很养眼,有4万名高校学生在此就读,所以这是一个安全、灵动又充满活力的地方。

大家听完后都表示很羡慕,感觉像到了世外桃源,平时可以潜心静读,闲时可以拥抱自然。没错,的确是这样,但我没说的是,我们在美国的求学还有另外一面。

刚安顿好的第一周,我给学院的院长发了一封邮件(每个老师都有固定的办公时间,用来解答问题),希望能了解一下项目的特色,并听取一些求学建议。院长人很好,耐心听我叽里呱啦讲了一堆后,面带微笑地对我说:“Phoebe(我的英文名),我给你的第一个建议是,好好练习英语口语。”

虽然当时我的脸上带着微笑,但内心超级受伤。院长讲得很对,我口语确实很烂,但亲爱的院长大人,你知道吗,为了这次约谈,我鼓了多大勇气,做了多少心理建设?我的邮件改了三次才敢发给你,我把要谈的内容写了草稿、拟了大纲,完成这一切我才敢敲开你办公室的门,结果一张嘴就“破功”。

没办法,在异国生活就是会这样,你得习惯自己先变成“聋哑人士”(至少初期是这样)。我们在国内学英语的时间不算短,加上申请出国时通过了英语考试,以为自己英语至少还算过得去。但在国外开始生活后才发现,能像在国内那样用成年人的方式自由沟通是一件奢侈的事。你得适应对方在听完你讲话后一脸困惑地看着你,你得适应不停地听对方问“Pardon”然后连比带画地重复刚才说的话,你得适应语言、文化障碍带来的前所未有的沉默和孤独。

出国前,我的工作是培训师,每天做咨询、讲课、演讲,需要说很多话、见很多人。但在这里,能让我顺利交谈的人只有丈夫管管。每次和外国人开口讲话前,不夸张地说,我都心惊胆战。我的生理年龄是30岁,但在当地人眼里,我的沟通水平也许只有3岁孩童的水平。

这种阻碍不仅会让你感到孤独,更重要的是,它会让你害怕开口、交流,久而久之,你会变得不善沟通、疏于人群、远离社会。一个人,如果脱离了社会只活在自己的小世界里,那和他不存在于这个世界也没有多大差别。

既然已经发了誓去做一个“狠”女人,我当然不允许自己变成透明人,所以我必须改变现状。

为了适应不同的口音,我专门挑来自不同国家的老师的课去旁听,印度的、意大利的、日本的,现在想想还觉得挺可笑,别人学英语都要学最纯正、最地道的,而我在不同教室间来回奔波,只为了听那些不地道的口音。没办法,在美国生活的,又不是只有美国人。

为了练习口语,除了参加读书会,定期去社区咖啡馆做志愿者,有橄榄球比赛时主动请愿帮忙卖吃的外,我会在大马路上、图书馆门口等一切公共场所,只要看到有空闲、有善意的人就跑上去搭讪,聊天气,聊食物,聊上海(这是外国人很想去的城市之一)。我想和我打过交道的老外们,一定会一改“东方人内敛、害羞”这个陈旧的看法。

在美国的生活遭遇了太多艰难:重新学习语言,搬家时要化身“女汉子”开着大卡车轧马路,大冬天楼上漏水整张床被淋湿,两人只能铺着单子睡在地上,以及为了省钱在二手店里找乐趣......每一个困难袭来时,我对自己的选择都有过怀疑和动摇,但每每克服后,我知道,自己又一次做到了,变强大了。

所以,偶尔有人说我:“你去了趟美国不见得将来就会发展得更好,说不定以后会后悔啊。”也许吧,但至少我现在没有为自己度过的30岁而后悔过。

30岁的女性在任何一个年代、国家来看的确都不能算年轻,而长辈们更是有一套标准答案等着去评价我们。在他们看来这样的30岁才算正常:有个老实的、会过日子的丈夫;孩子已经到了能打酱油的年纪;从事着一份收入不必高但稳定、清闲的工作——例如老师或公务员——然后省吃俭用给孩子存钱以后上好学校,帮孩子们付首付。

这种生活并非不好,但就这样变老下去的人生未免有点可惜。

这个世界不乏“脱轨”的女性,比如著名的节目主持人、女企业家杨澜,在当年主持《正大综艺》达到主持事业巅峰的时候选择卸下光环赴美深造;还有,美国超模克莉丝蒂·杜灵顿,14岁就走红于模特圈,各大品牌代言接到手软,10年T台生涯却在最红的时候急流勇退淡出时尚圈回到象牙塔学习,后来成为EMC公益组织的创始人,致力于解决全球孕妇、产妇的健康问题。

女人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真正变老的呢?答案一定不是30岁,除非你从此让自己处于休眠、停顿状态。如果我们没有放任自流,没有停止学习(不一定指书本学习),没有放弃对更好、更美的人与事物的追求,一直处于自我更新、自我升级的状态,怎会老去呢?♀你可以很柔软,但请让自己的内核强大且坚硬

一个热爱自己人生、拼命向上的女性,何止不会老。懂得自我更新、升级的女性,她的价值必然也会随着年岁增长而增加。

这种增值可以用经济实力来衡量。比如,正常情况下,你在30岁时赚的钱应该会多于20岁;你的存款也会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让你 “手里有粮,心里不慌”;而更能赚钱的你也一定更懂得怎么花钱。

但增值远不止于此。内核的强大才是我们比年轻时更值钱的根本。

我始终相信每个人都有一个内核,它可以是“三观”、能力、责任、阅历、认知......总之,任何人的一生都是依靠这个内核的力量走下去的。而能够保持自身价值随年纪同步增长的女性,那强大的内核应该体现在三方面:

第一,勇气。

很多人认为人的勇气只是属于 “青春时的特权”。比如你可以轻易爱上不该爱的人,即使他是渣男也没关系,因为你还年轻,还有回头的机会;比如你可以辞掉一份不喜欢的工作,因为你是年轻人,选错了是正常的,时日还长,可以慢慢试错;甚至你可以说自己“抽烟喝酒打架文身依然是好女孩”,因为年轻嘛,做这些也不算太出格。

这些选择背后的资本往往与金钱、实力无关,而与勇气有关——那种“因为我年轻,所以我尚有勇气去选择”的力量。

的确如此。一些不需要负责任,不需要考虑后果,甚至无畏、鲁莽的选择的确只有拥有青春式的勇气才敢做出,并且它们往往不会招来非议和批判。

可如果到了一定的年纪再来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再来一次轻易把辞职信拍在老板办公桌上的举动,这时候,你得到的评价就不是“有勇气”了,而是“无脑”。

但这不代表上了年纪我们就该丢失勇气,恰恰相反,30岁的我们会比20岁时更有勇气——是那种面对困难解决问题的勇气。我喜欢这种勇气,它多了理性,少了任性;多了思考,少了情绪。

小希是我的好友,曾经她和父亲的关系一直很僵,因为父亲在她6岁时爱上了别的女人,抛弃了她和妈妈。临走时,小希哭着跪在地上抱紧父亲的腿,求他别离开。父亲扶起她,说了一句话:“关于爱情,希望长大后你能理解我。”

小希没办法理解。父母没离婚时,即便两人的感情算不上浓情蜜意,但这个家至少是完整的。而现在呢,餐桌旁的椅子有三把,茶几上的杯垫有三个,但家里只有她和妈妈两个人。小希曾发誓,这辈子都不会原谅父亲。这十几年来,只要是父亲来看望她,她就直接摔门走人;父亲来电话,她就直接挂断。

后来,小希遇到了爱她多于爱自己的另一半,两人恋爱、结婚,感情一直很幸福。偶尔,小希回忆起小时候父母尚未离婚时的样子——他们很少沟通,更多的是客人间的礼让而非爱人间的甜蜜,甚至在离婚的前一年,父母就分房睡。小希对父亲的那种憎恨有点动摇了。

后来她从病逝前的爷爷那里得知了父母的婚姻不过是一次孝子的成全。那时奶奶癌症晚期,她一直想在临死前看到唯一的儿子结婚,于是就托媒人介绍。奶奶相中了妈妈,妈妈也看上了爸爸,但爸爸对妈妈无感,无奈奶奶以死相逼,说没几天可活的了,唯一的心愿就是看到儿子结婚,才肯瞑目。爸爸无奈,只能应了这场婚约。

小希和我说,她对父亲的感情很矛盾,觉得他可怜、无辜,但想到妈妈还是被他抛弃了,心里没法释然。不过最终,小希还是和父亲重修了关系。她鼓足勇气和父亲见了面,试着放下自己的情绪和偏见,从一个被爱情包围的女人而非女儿的角度去听父亲解释、诉说。最后,她原谅了父亲。

小希说:“父母的爱情我无权控制与干涉,但我骗不了自己的内心。虽然我的妈妈是受害者,我也得承认爸爸也是受害者。一个选择去追求自己爱情的男人,我能责怪他一辈子吗?”

也许这就是长大后的勇气,能接受自己过去不能接受的事情。

第二,笃定。

其实笃定和勇气是相辅相成的,也许是你对自己的目标和选择更加笃定所以才更有勇气去面对、放手一搏。

笃定,就是少问为什么,多问怎么做;少一些情绪发散,多一点理性思考。

当然,这并不是说让你稀里糊涂一头扎进某事,连方向和目标都不清楚。虽然我觉得人生很难有绝对清晰的目标、绝对笔直的方向,迷茫和困惑会伴随我们一生,但30岁以后的笃定就是你不会对自己当下的行为和想法随便动摇。至少你很清楚,这个是你目前想要的、必须要做的,那个是你不能去碰触的、不必去想的。

剩下的时间和精力就是全力以赴去想怎么去实现,怎么去解决,怎么做得更漂亮。

我的前上司安娜就是这样一个人。

安娜是典型的处女座,这一点在她对工作拼命、做任务时“龟毛”的程度上得到了充分展示。正常人的工作时间朝九晚五八小时,安娜的工作时间是八小时之余再八小时;正常人休假的模式是旅行、看电影、吃大餐,安娜的休假模式是回邮件、接客户电话、改PPT兼顾旅行、看电影、吃大餐;普通人年终总结草草一写交差完事,安娜写7个版本后还在给自己挑毛病。

刚入职时,我以为她这么拼是要养家、还房贷,或者努力赚钱给父母养老用。

后来她女儿满月邀请大家去她家玩,我才知道她的家境相当不错,就算做一份薪资微薄的闲职也可以衣食无忧地住在豪宅里;丈夫对她也没什么要求,而安娜的父母更是退休高干,根本不需要她操心经济问题。

工作这么拼,不为钱,图啥?这个问题藏在我内心很久。后来相处久了某次与安娜闲聊,我问她:“你工作干吗那么拼啊?咱们公司薪水不算高,也不是按劳所得,你少见一个客户、少修改一版PPT也不会扣你钱,多做也不会给你加薪,你究竟图什么?”

安娜云淡风轻地说:“没什么为什么啊,工作嘛,不就是应该做好吗?”

是啊,哪有那么多“因为......所以”“原因是......”的解释呢?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的身份和角色也会增多,做好本职工作本就该是顺势而为的事,为什么需要特别的理由呢?

笃定是一种对自己的信任,它让你不轻易怀疑自己的选择、行为、想法,这种不轻易怀疑自己的潇洒真的需要时间的沉淀。

第三,豁然。

年轻的时候,我们会轻易去问自己、问别人:“他到底爱不爱我?”而到了一定年纪、经历了一些风雨后的女性根本问不出这样的问题,因为答案已经写在她们自己心里,我们无须自欺欺人或多此一问。

就像张爱玲与胡兰成的“倾城之恋”。她曾爱他“低到尘埃”,胡兰成与她尚且是夫妻时就移情别恋护士小周,张爱玲满心难过却也只能因为爱他而隐忍。后来,胡兰成又与范秀美相爱,至此张爱玲终于明白,两人之间的爱早已荡然无存。在几个月后,待胡兰成脱离险境,张爱玲的诀别信到了:

我已经不喜欢你了。你是早已不喜欢我的了。这次的决心,我是经过一年半的长时间考虑的。彼时惟以小吉(劫难)故,不欲增加你的困难。你不要来寻我,即或写信来,我亦是不看的了。

也许张爱玲终于明白了,爱或不爱与我是不是才女、你是不是滥情、我们是不是曾经相爱都无关系,爱时便爱,不爱时就永不再见。

所以,几年后,即便胡兰成误会了张爱玲写来的借书信函,以为还能旧情复燃,写了缠绵书信给张爱玲,她也能清爽、果断地拒绝:

兰成:

你的信和书都收到了,非常感谢。我不想写信,请你原谅。我因为实在无法找到你的旧著作参考,所以冒失地向你借,如果使你误会,我是真的觉得抱歉。《今生今世》下卷出版的时候,你若是不感到不快,请寄一本给我。我在这里预先道谢,不另写信了。爱玲

张爱玲曾在《半生缘》里写过一句话:“爱就是不问值得不值得。”这句话也是她与胡兰成的爱情写照:不问值得与否,只是爱你时,可以不顾一切;不爱时,便永不回头。“豁然”是一种智慧,它需要在见过一些人、经历一些事后才会来到你的身边。

勇气、笃定、豁然六个字看上去普通,但它们就是女性越来越强大的内核。这个内核不与年龄成正相关联系,但的确需要时光和阅历去反复打磨,你才能看到它被抛光后闪耀夺目的模样。♀爱情上独立不是不依赖,而是不被他人左右

先申明一点,提到“狠”女人时,请朋友们别把那种只醉心于工作、冰冷、强势,没有人情味或女人味的女性形象代入进来。“狠”女人首先是女人,没有几个女人不对爱情和婚姻充满期待。爱情和婚姻对“狠”女人来说非常重要。

但,她们没必要把爱情和嫁人这些事看作人生头等大事,甚至没有把结婚看作这辈子必须要做的事。

在我父母那一辈人看来,没有结婚生子的女人的一生是不完整的,这让我真的很想用我喜欢的女作家庄雅婷曾说过的一句话回击一下:“我又不是盘子,为什么要追求完整?”

父母那代人的观念与我们有出入,得出这样的结论也就算了,可气的是同龄已婚的女同胞们也拆台,你一个人单着明明过得不错,她们非得凑过来说一句:“这么大年纪了还不找个男人嫁了,以后怎么办?”有些男同胞更过分,只要是适龄女青年尚且未婚的,在他们眼里就是“一定有问题”。

我曾就此问题采访过我身边的男性友人,他们当中有的是受过高等教育的留学海归,有的是根红苗正的“大院子弟”,有的是房产两位数的土豪之士,按理说财力、经历、见识都算拿得出手,可对女人结婚这件事的看法真是一点都没有进化,在他们眼里25岁以上还单着的女的,不是太“作”就是太“差”;而到了30岁如果还没有结婚,就认为“她这个人一定有问题”。

能有什么问题呢?有些女人不过是对爱情和婚姻更有要求,不想为了传统世俗的规则和七大姑八大姨的催促而将就罢了。这些女人往往更聪明,她们知道嫁人不难,但能够“嫁对人”其实是有相当大的难度的。说句俏皮一点的话,想要“嫁对人”,至少需要三个步骤:

第一步,找到那个“对”的人。

仅这一点就涉及非常深刻的自我认知。没错,首先不是了解别人,在嫁对人前你先要对自己有非常透彻的了解,如此才能进一步去界定何为“对”。

比如你要知道:

自己是什么样的人?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需要什么?能放弃什么?

拥有怎样“三观”的人才能与你合得来?

交往中的底线在哪里?

未来的计划或生活的趋势是什么?

对生活以及子女、父母等各种关系持什么原则?

.......

可惜很少有人愿意静下心来思考这些“费力不讨好”的问题,因为它们很难让我们即刻获益。但如果一个人连自己都不了解,又如何知晓什么样的人是适合自己的?何谓对的人?

这就好比在镜子前,没有物体,我们是不可能得出镜像的。一切对客体清晰的认识都是建立在清晰的本我认识之上的。美国婚姻问题专家朱利叶斯.温格在《幸福婚姻法则》中曾说过:“即使是最幸福的婚姻,一生中也会有200次离婚的念头和50次掐死对方的想法。”最幸福的婚姻尚且如此,更何况那些靠惯性和懦弱而非靠真爱走完一生的伴侣。聪明的女人一定明白,自己不想要这样的爱情。

第二步,能够顺利地嫁给他。

即使对自己的一切都明镜于心,也不代表就能和对的人在一起,因为这之间还有很重要的一个步骤:你是否能遇到并嫁给他。

有个故事说的是上帝造人,男人和女人原来都是同一个苹果。有一天上帝生气了,把苹果切成两半,扔到人间。男人和女人的结合,就必须先找到自己的另一半苹果。这个故事似乎想要赋予男女之情完整性、唯一性,好像一个人只能有最对口的那一半苹果,如果找不到,那这份感情还不够完美、有些遗憾。

你看,连神都喜欢赋予爱情最美好的样子。

其实我是不太相信“一半苹果”、缘分、命中注定等等这些把爱情神话了的传说和词语。虽然爱情是很“人本位”的感性事物,但在相遇、结合这些事上我更相信概率——没错,就是那些没有温度,也不浪漫的数字。

刘若英的《原来你也在这里》这首歌里有这样一句歌词“爱是天时地利的迷信”,“对的人”也许是某种迷信、信仰,但首先要有“天时地利”这个刚刚好的概率。

我相信两个人的相遇、相知、相爱背后靠的是概率,那个和你走到一起的人,一定比别人多了一些“胜出”的概率,或者在某方面拥有了较高的、被认可的概率;我相信爱情中没有“完美伴侣”这回事,更多的是相互补充、共同成长这种“偏比较级”的关系;我相信在爱情、婚姻的世界里不存在“高攀”这件事,能走在一起、共度一生的伴侣都是棋逢对手、势均力敌。

我的朋友小安嫁给了一个大家都认为“配不上她”的丈夫。小安是50强外企的一名中层干部,工作时间“996”(朝九晚九、一周六天),年薪40万;除此之外,她还有傲人的马甲线,参加马拉松不逊于专业选手;同时她还是两家时尚杂志的穿衣顾问。小安在众人眼中优秀如“女神”,但小安的丈夫大风则是一个典型的“经济适用男”——在国企只是一名小职员,工资微薄、工作略显平庸。也许是偏爱自己的朋友,我们都认为,没有家世又赚得不多的他能娶到小安,真是高攀了。而且,结婚一年后大风就辞职了,专职做家庭煮夫,在家伺候老婆。有些朋友私下里念叨,虽然我们不需要男人赚钱养家,但三十几岁就“家里蹲”似乎没几个老婆愿意吧。何况小安不是普通的女孩,那可是众星捧月的“女神”啊。

小安却无所谓,她的原话是:“大风开心就好,而且我也能吃得更好,何乐而不为?”

朋友们除了说大风上辈子一定是拯救了全宇宙这辈子才捡到了这样珍贵的老婆外,还能说什么呢。可接下来的发展还真让大家大跌自己的“有色眼镜”——“家庭煮夫”大风居然把伺候老婆这件事做得风生水起,不仅成了两性专栏作者,还因为做饭做得太好出了两本大卖的美食书,最近刚收到邀请去录制一档地方电视台的美食节目。“家庭煮夫”大风现在是朋友圈里的明星大风,但他还是一顿不落地给老婆研究菜品,用食疗维护老婆的美丽和健康,定期给老婆写信夸她、说爱她,节日和纪念日用心准备礼物。所有人都认为这场婚姻不平等时,只有小安知道大风并没有“高攀”她,是她刚刚好的另一半。

第三步,能够和“他”一直走下去。

恋爱容易,婚姻难;相爱容易,相处难。这大概道尽了一段完整爱情的艰辛。光是保持一段关系的完整性几乎就用尽全身气力了,更别说想要爱情接近完美模式会有多艰难。

如果你经历过爱情、经历过分手就已经觉得撕心裂肺,很难再爱了,那要维持一段婚姻只会比这个难成千上万倍。我并非危言耸听。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