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下心来,发现自己(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20 02:09:26

点击下载

作者:孙亮

出版社:中国纺织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静下心来,发现自己

静下心来,发现自己试读:

前言

有人说过这样的话,人生的冷暖取决于心灵的温度。然而现今社 会,忙碌的、紧张的生活让很多人生活在对明天的恐惧中:我会不会失 业,这个月的房贷又该还了,我好像又老了……这些恐惧如果一直纠缠 着我们,哪有快乐可言。

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多烦恼就是因为我们想得太多,有些问 题甚至是平白无故、杞人忧天,而正因为如此,我们变得忧心忡忡、焦 头烂额、身心俱疲。回过头想,我们谁也无法预料到明天,我们所能掌 控的只有当下。

的确,爱胡思乱想的人无非是沉湎于过去或过于关注未来。研究人 员经过研究证实,那些总是沉湎于过去,特别是对自己以前的遭遇愤懑 不平或者是懊悔不已的人,健康状况远远不如普通人,他们对疼痛更加 敏感,而且更容易生病。看到这里,也许有人会认为自己应该着眼于未 来。研究人员同样证实,过于关注未来发展尽管不会损害你的健康,但 是却会阻碍人们享受自己当下所拥有的一切。只有那些努力享受当下, 从过去的经历中汲取经验并且合理地计划未来的人,才是最健康、最快 乐的人。实际上,过于纠结往事,会使人们的心灵背负沉重的包袱,无法得到放松。

安东尼·罗宾在演讲的时候对年轻人说:“今天才是我们生活的日子,也是我们在历史上唯一生存的一段时间,所以,所谓‘美好的古老时光’指的就是今天。只有今天,才是属于我们的时代。我不曾向你们诉说悲惨的一面,也不曾向你们描绘美好的一面,更不会向你们灌输过度的克服生存危机的乐观思想。我唯一想要告诉你们的是,生活中,每一个人都无法避免变化和挫败。”由此可见,对于任何一个试图克服生存危机、更好地生活的人而言,都必须让生命回到现在。

可见,无论是过去还是未来,对于无关紧要的小事,我们都要少想,尤其是那些让你不快的事情,这样才能放下心灵包袱,才能专注于手头事,才能更积极地去做事情,也让心理垃圾无处遁形。

当然,我们都不是圣人,对于生活、工作乃至人生路上出现的一些烦恼,难免会产生负面情绪,难免多想。此时,不妨提醒自己,静下来、缓一缓、换一种心态,内心里提醒自己少想一些,调整心态,换个角度想想问题,让自己能够排除杂念,多积累积极向上的能量。

可以说,本书就是这样一本心灵指导用书,本书从生活中的具体情境出发,为人们提供摒弃不良想法、避免胡思乱想的方法,从而帮助生活中的你积聚更多正能量,获得你想要的未来。编著者2017年10月第1章

自我反省,发现问题,你是否总是想得太多

身处于世,我们难免因为尘世中的琐碎事件而影响心情,我们的烦恼会不断增多,然而,细心的你可曾发现,对于很多烦恼,如果我们不去理睬,随着时间的流逝,久而久之,就会自动消除。而实际上,我们生活中的很多烦恼和痛苦都是因为想得太多,比如,焦虑、担忧、苛求完美、空想太多等,为此,我们都需要自我反省,看看自己是否因为顾虑太多而给自己平添不快。烦恼皆自找,所有的烦恼都是想出来的

有人说,世界上最难得到和最容易得到的东西都是快乐。快乐不需要理由,不快乐却有无数借口。快乐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智慧。快乐的人最聪明。然而,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会遇到一些烦恼,我们常常被这些烦恼困扰着,而事实上,这些烦恼都是我们自找的,因为我们想得太多,一个喜欢胡思乱想的人才给自己找麻烦,你可以追寻美好的生活,可以追寻甜蜜的爱情,但你绝不可以自寻烦恼。

可以说,一个简单的人总是能淡化烦恼、寻找快乐,他们豪爽,爱交际,朋友多;他们兴趣广泛,不会无所事事;他们爱运动,因为运动是快乐的添加剂,会直接带给人快乐;他们生性乐观豁达,积极进取,知足常乐;他们抗挫折能力强,他们总认为困难是暂时的,相信乌云遮不住太阳……

每个人都有七情六欲和喜怒哀乐,同样,人也有烦恼,这是避免不了的。但不同的人对待烦恼的态度却是不同的。比如,积极乐观者,一般很少自找烦恼,而且善于淡化烦恼,善于从烦恼中发现快乐之事。而悲观失望者却总是喜欢无病呻吟,一旦有了烦恼,忧愁万千,牵肠挂肚,离不开,扔不掉,活的有些窝囊。

可见,大多时候,人的烦恼都是自找的,有些问题其实根本不是烦恼,而是我们想得太多。举个很简单的例子,你已经是一名主管,管理着很大一批人,但你却一直觊觎经理的职位,让你没料到的是,这一职位却被一名资历不如自己的人拿到了,你心里很不痛快。不过你忽视的一点是,主管的职位已经是很多人羡慕的了,再说位高烦恼多,经理也有经理的烦恼,而且经理的烦恼未必少。还有的人为钱而烦恼,有了一万想两万,有了两万想三万……还是烦恼,可惜你除了想过钱多有钱多的得意,有没有想过钱多有钱多的烦恼,钱少的或许没有钱多的那么神气,但钱少的也没有钱多的那么多担忧,平民小户没有大富人家对盗贼绑架的担心,恐怕也少有为争夺家产使兄弟反目,甚至相残的悲哀。

当我们在为种种苦恼之事感到失落甚至掉泪时,其实快乐就在身边朝我们微笑。做一个快乐的人其实并不难,拥有一个幸福的人生也很简单,只要我们不自找烦恼。

从前,佛祖遇到了一个不喜欢他的人,这个人连续几天都跟着佛祖,并用各种方法辱骂佛祖,但奇怪的是,佛祖似乎没听到这些似的,从不跟他计较。这个人很纳闷儿,并问佛祖是怎么做到的。

佛祖反问道:“若有人送你一份礼物,但你拒绝接受,那么这份礼物属于谁的?”

这个人答:“属于原本送礼的那个人。”

佛祖微笑着说:“没错。若我不接受你的谩骂,那你就是在骂你自己。”

这个人恍然大悟,摸摸鼻子走了。

这里,佛祖要告诉我们的是,只要你对别人给你的烦恼采取不理不睬不接受的态度,那么无论别人如何谩骂你、如何对待你,都影响不了你的快乐,夺不走你的高兴。也就是说,生气其实就是拿别人的错误来惩罚你自己,真正的受害者也是你自己。因此,不要扰乱了自己的心,烦恼往往都是自找的。只要学会自我屏蔽,不胡思乱想,任何人都破坏不了你的好心情。

美国心理治疗专家比尔·利特尔经过研究认为:一个人若有以下心理或做法,必定会促使其自寻烦恼、无事生非:

1.总把问题的症结放到自己身上。

你是不是认为不喜欢你是因为你的原因?你是不是认为同事被上级领导批评也是因为你的原因?把消极原因都归结于自己,那么要不了多久,你就会烦恼成疾。

2.自影自怜,认为自己是殉难者。

比如,你可能经常会听到家庭中的主妇们会这样抱怨:“没有一个人真正心疼我,对我们家来说,我不过是个仆人而已。”而男人们也会抱怨道:“我的骨架都累散了,谁也不把我当回事,大家都在利用我。”要知道,经常这样想,必定会使你烦恼异常,而且还能使周围的人感到讨厌,令你的感觉变得更糟。

3.只做白日梦。

最可怜、可悲的人莫过于那些总是做白日梦的人,如果你不重新调整你的目标,那么,那些无法实现的目标同样让你烦恼不断。

4.制造隔阂。

你不懂得怎么“讨好”别人,你从未赞美过他人,总是挑刺儿、埋怨,好与人争论,这是制造隔阂、自寻烦恼的“妙法”。

5.只看到消极面。

不要总是把眼光放在你曾经受到的多少次冷遇上,也不要总是计算自己吃了多少次亏,如果你这样做,你就会运用这种消极的思想方法来给自己制造烦恼。

6.总是拖延问题。

问题一旦出现,你就要解决,因为此时解决很容易化为乌有,而如果你采取拖延的方法,那么,问题只能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最后一发不可收拾,因此不要认为“如果错过了解决问题的时机,索性再往后拖拖”。这样,只会使问题变得更糟,必定会导致你的愤怒和苦恼埋在心底几个月甚至几年。

可见,做一个快乐的人其实并不难,拥有一个幸福的人生也很简单,只要我们摒弃以上心理或做法。要知道,世界上没有一个人因烦恼而获得过好处,也没有一个人因烦恼而改善过自己的境遇,但烦恼却在随时随地损害着我们的健康,消耗着我们的精力,扰乱着我们的思想,减少着我们的工作效能,降低着我们的生活质量。不必焦虑太多,让心安静下来

德国的一位哲学家曾讲过这么一段话:没有什么情感比焦虑更令人苦恼了,它给我们的心理造成巨大的痛苦。而焦虑并非由实际威胁所引起,其紧张惊恐程度与现实情况很不相称。因此,通常来说,焦虑是无谓的担心。我们要彻底摆脱使人苦恼的焦虑,就要选择平静身心。其实,只要我们凡事不多想,一般事过境迁,焦虑情绪便会自行缓释,不可过于担心!

林太太是个大忙人,她有一家洗衣店需要经营,还得照顾丈夫和儿子,为此,她每天忙得焦头烂额,但她却懂得调节自己的心情。“我的兴趣比较广泛,只要是一切美的事物,我都喜欢。也许正是如此,在我工作、生活中遇到困难,感到太疲惫、太压抑、太困惑时,这些都能转移我的注意力,以免我胡思乱想。”

她说:“有时候,人不一定要赚到很多钱才会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我没赚到太多的钱,也没花太多的钱,一样得到快乐。在我工作遇到‘瓶颈’时,为了让自己不因为工作的困顿压倒自己,我每天都会花半个小时的时间去弹钢琴,我很庆幸,父亲在我很小的时候就让我学会了体会音乐的力量。”

我们毕竟是吃五谷的凡人,哪会不遇到烦心的事呢?但只要我们保持内心平静,那么,无论外在世界怎么变化莫测,我们都能坦然面对,做到不为情感左右,不为名利所牵引,从而洞悉事物本质,完全实事求是。

现代社会,面对激烈的竞争,面对瞬息万变的环境,那些内心焦虑的人往往看不清楚真正的自己,也就不能及时察觉自身的缺点,不能用最快的速度修正自己的发展方向,也必然会在学业和事业中落伍,被无情的竞争所淘汰。

而现实生活中,一些人在人生发展的道路上,并不能静下心来,焦虑的他们把命运交付在别人手上,或者人云亦云,盲目跟风。他们忽视了自己的内在潜力,看不到自身的强大力量,甚至不知道自己到底需要什么,不知道未来的路在哪里。于是,他们浑浑噩噩地度过每一天,一直在从事自己不擅长的工作,以至于踟蹰不前,一直无所成就。

别忘了,在闹市中,要想做到不断进步,就要放下焦虑的情绪,让心安宁下来,只有这样,才能够发现自己的缺点或者做得不够好的地方,然后加以改正,使自己不断进步,并能够扬长避短,发挥自己的最大潜能,从而获得成功。

对此,我们应积极寻求克服焦虑的的心理策略,如下面一些自我调节的方法或许有助于你早日摆脱焦虑。

1.尽可能地保持心平气和

有句俗语叫:欲速则不达。要摆脱焦虑最忌急躁,当然,对于那些有焦虑症的患者,这是有一定的难度的。

2.必须树立起自信心

那些易焦虑的人,通常都有自卑的特点,遇事时,他们多半会看低自己的能力而夸大事情的难度。而一旦遇到挫折,他们的焦虑情绪和自卑心更为明显,因此,我们在发现自己的这些弱点时,就应该引起重视并努力加以纠正,绝不能存有依赖性,等待他人的帮助。有了自信心就不害怕失败,如果十次之中成功了一次,就会增添一份自信,焦虑也退却了一步。

3.做好最坏的打算

谚语常说:“能解决的事不必去担心,不能解决的事担心也没用。”这样一想,你会发现,在最坏的情况面前,也没什么可忧虑的,那么,你也就能变得积极了。

4.挖掘出引起焦虑和痛苦的根本原因

研究发现,很多焦虑症患者患病是有一个过程的,他们的潜意识中长期存在一些被压抑的情绪体验,或者曾经受到过某种心灵的创伤,并且,这些焦虑症状早以其他形式体现出来,只是患者本人没有对自己的情况引起重视。因此,生活中的我们,一旦发现自己有焦虑情绪,就应该学会自我调节、自我调整,把意识深层中引起焦虑和痛苦的事情发掘出来,必要时可以采取合适的发泄方法,将痛苦和焦虑的根源尽情地发泄出来,经过发泄之后症状可得到明显减缓。

因此,我们始终要记住,人生在世,很多事我们控制不了,但我们可以决定自己的心态,以乐观、积极的心态面对,那么不好的机会也会成为好机会。如果用消极颓废、悲观沮丧的心态去对待,那么,好机会也会被看成是不好的机会。

总之,人生的平淡和起起伏伏都是一种生命的轨迹,而只有内心平和的人才能体味其中的真谛,因此,我们不妨以平常心看待生活,用心去享受简单生活中的快乐、幸福!独立思考,别什么都听别人的

可能你经常会产生疑问:“为什么我总是碌碌无为?”但你想过没有,你主宰了自己的大脑了吗?你是否在工作中人云亦云呢?对于未来的职场前景,你有自己的规划吗?可能一到需要选择的时候,你还是会轻易地听了别人的话,顺了别人的心。其实你应该懂得“鞋子合不合适只有自己知道”。别人的意见只能是个参考。如果别人的意见轻易地左右了你的决定,那只能是你的错,不要事事都听别人的,你应该多听听自己的。

明朝的张居正有句名言:“天下之事,虑之贵详,谋之贵众,行之贵力,断之贵独”。当断不断,优柔寡断,往往错失良机,贻误全局。切忌“筑舍道旁,无时可成”。

人应该是独立的,独立行走,使人类脱离了动物界而成为万物之灵。我们的成长过程就应该是一个逐渐独立与成熟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培养情商的过程,高情商的人通常都有自己的主见,而不会人云亦云。

其实,许多事例证明,别人给予你的意见和评价,往往不是正确的。

音乐家贝多芬在拉小提琴时,他宁可拉自己的曲子,也不愿做技巧上的变动,为此,他的老师曾断言他绝不可能在音乐这条道路上有什么成就。

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4岁时才会说话,7岁才会认字。老师给他的评语是“反应迟钝,不合群,满脑袋不切实际的幻想”。

大文豪托尔斯泰读大学时因成绩太差而被劝退学。老师认为他“既没读书的头脑,又缺乏学习的兴趣”。

如果以上诸位成功人士不是走自己的路,而是被别人的评论所左右,那他们就不会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

我们不难发现,社会上,就是有一些富家子弟,他们受到了教育的“温室效应”的毒害,教育的“温室效应”主要是指受教育者受到家庭、社会、学校尤其是家庭方面的过分溺爱,造成他们任性固执、追求享受、独立性差、意志薄弱、责任感淡漠等弱点的社会现象。对于他们来说,破除对他人的依赖极为重要。

我们也应该获得启示,凡事靠自己,形成独立的性格,才能真正成长成一个顶天立地的人。为此,要培养自己做事有主见的性格,如果你是一个有依赖性的人,那么,从现在起,你必须学会自控,学会独立面对各种生活问题,为此,你需要做到:

1.明白求人不如求己的道理

面对人生的困境,你要懂得,求人不如求己。总想着依靠他人的帮助,总想有人能在危难时搀扶你一把,你永远也无法完成任何伟大的事业。只有自主的人,才能傲立于世,才能力拔群雄,也才能开拓自己的天地。潜能激励专家魏特利曾说过这样的话:“没有人会带你去钓鱼,要学会自立自主。”

2.不要总是指望他人的帮助

不可否认,人生在世,总要或多或少地依靠来自自身以外的各种帮助,比如父母的养育、师长的教诲、朋友的关爱、社会的鼓励……可以说,人从呱呱坠地那一刻起,就已开始接受他人给予的种种帮助。然而,许多人却把自己立身于社会的希望完全寄托在父母和朋友的身上。这样的人,显然不可能在生活上自立自强、在事业上有所作为。有句话说:靠吃别人的饭过日子,就会饿一辈子。

3.不要再随波逐流

我们要有主见,就不能凡事都随大流,碰到挫折便畏缩不前,盲目地听从别人的意见,这样就失去了“自我”,失去了个性,成为别人的尾巴,听别人摆布。或者为了满足他人的爱好,而不惜天天戴着精心制作的假面具,违背自己的人格,失去了做人的主体而成为奴隶,这样的活着有什么意义,有何价值呢?

如果你想在职场做出一番成绩,就必须全面、正确的认识客观事物,通过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去粗取精的过程,抓住事物发展的规律,结合自身的条件,制定符合实际的理想和奋斗目标,在实施中根据客观事物的发展变化修正理想和目标,使人生幸福之路永远长青。

4.要学会独立思考

聪明的女人都有独立思考的习惯,她们不会人云亦云,而是会用自己的大脑去思考。而相反,即使你貌若天仙,却给人一种没大脑的印象时,你的魅力也会顷刻间荡然无存。

5.有主见并不是固执己见

我们要有主见,不是孤家寡人,不是坚持错误,更不是不听别人的意见。恰好相反,坚持主见就是要虚心的听取接受正确的意见,有则改之,无则加冕。善于把个人主见讲给别人听,取得别人的认同支持和帮助。从实践中来再到实践中去,不断的升华个人主见,使得个人主见不断的完善和发展。

英国历史学家弗劳德所说:“一棵树如果要结出果实,必须先在土壤里扎下根。”同样,一个人首先要学会依靠自己、尊重自己、不接受他人的施舍、不等待命运的馈赠。只有在这样的基础上,才可能获取成就。用行动说话,别幻想太多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不难发现一个现象,很多成功人士并不是高学历者,那些高学历者也并不一定能成功,这是为什么呢?其实,这与他们对待梦想的态度和行为不无关系。低学历者更注重实践,为了目标,他们制订好计划,然后一步一个脚印地努力,而一些高学历者则太过注重理论知识,他们在行动前会幻想太多,而行动的少,这种现象在开放的社会已经较为普遍,我们并不是说这是一种必然,但从一个侧面可以看到,光想不做是不会有好的结果的。

曾经有哲人说过,“梦想指引我们飞升”。 我们都知道梦想的伟大力量,但把梦想变为现实只有一个方法,那就是行动。

那么,活在当下的人们,如果你希望自己成为一名成功者,就从现在开始,你就得放下空想,给自己规划一个详细的人生目标,并按照自己现有的自身条件去为之奋斗。只要你这么想了,也这么做了,那么你的人生最终就是成功的。否则,你永远只能“做梦”,而无法实现“梦想”。

看古今中外历史上的每一个伟人,无不是既拥有超前的思想和超凡的行动力,并通过发挥自己的优势而赢得荣誉的。一句话,行动促就梦想。说一尺不如行一寸,也只有行动才能缩短自己与目标之间的距离,只有行动才能把理想变为现实。成功的人都把少说话、多做事奉为行动的准则,通过脚踏实地的行动,达成内心的愿望。

要知道,任何人不会随随便便成功,要成功,就要突破,就不能安于现状。想有突破,就要从现在开始,一步一个脚印,逐步提高自己,抓紧时间,奋斗进取,你就能拼搏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同时,当你跨过人生的沟坎之后,你会发现,原来,一切困难不过是前进路上的小石子,轻轻一踢,它们就滚开了。

的确,“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大到国家,小到个人,万事万物都得由小到大。或许你现在做着看似不着边、没有前景的工作,但我们要坚信,事物发展的道路是迂回曲折的。巴纳德说过,“机会只偏爱那些有准备的人”,成功的秘诀在于开始着手,现在就采取行动,决不拖延,行动高于一切!把握现在的瞬间,从现在开始做。心动不如行动。“一切用行动说话”,这是我们每个人应该记住的,仅仅只有理想是不够的,理想必须付诸行动,如果没有行动,那理想永远只是空想,只是空中楼阁,海市蜃楼,那么遥不可及。

生活中的人们,也许现在的你也有很多梦想,你可能希望自己能成为一名著名企业家、人民教师、歌唱家等,但无论如何,你要知道,理想不同于妄想和幻想,目标要切实可行,行动要脚踏实地。这样,你离你的梦想就不远了。

因此,不管你的梦想多么高远,先做触手可及的小事。梦想是一个大目标,你需要做的是完成每天的小目标,这样,你朝大目标就进了一步,每进一步,你就会增加一份快乐、热忱与自信,你就会消除一份恐惧,你就会更踏实,就会从积极的思考获得成为积极的领悟,那么,就没有一件事情可以阻挡得了你。痛快决定,想得太多只会让你迟迟不敢行动

在生活中,相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或目标,也就是一个指引人们行动的方向,然而,最终能达到自己目标的却是少数,大部分人还是一生庸庸碌碌。究其原因,是很大一部分人缺乏立即执行的精神。他们在行动前,就开始产生焦虑:万一失败了怎么办,这样永远都不会有什么成功,只会与目标渐行渐远。所有的成功者都必定有着果断的执行力。可能一直以来,你认为自己是个勇敢的人,但一旦要到真正可以表现自己勇气的时候,却左右迟疑、不敢付诸实践。其实,这不是真的勇敢。因为勇敢不是停留在言语上,而是要放手去做的。

同样,在我们现实的工作中,一些人就是因为想的太多而迟迟不敢着手做手头上的事,他们宁愿承认自己没有做到足够的努力,也不愿意承认自己能力不足,他们为自己寻找各种借口,到最后,他们就能名正言顺地不必承担失败的责任。

尼采说:“世间之恶的四分之三,皆出自恐惧。是恐惧让你对过去经历过的事苦恼,让你惧怕未来即将发生的事。”的确,我们任何人只要做到不念过往、不畏将来,才能变得勇敢。

很多时候,消除恐惧的方法只是做个痛快的决定,只要想做,并坚信自己能成功,那么你就能做成。

现在,你是否觉得,你的担心简直是无聊至极呢,那么,现在你还担忧什么呢?

因此,我们发现,其实,消除焦虑、立即行动乃至获得成功的钥匙就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只要我们积极主动一点,那么,幸福与快乐触手可及。在做事的过程中,一些人总是担心失败后的情况,因此产生了不必要的焦虑和拖延行为,但实际上,我们谁也不必去预料明天,我们要做的就是把握当下。别傻了,绝对的完美是不存在的

在我们生活和工作的周围,经常有这样一些人,他们为人处世处处小心,总是认为自己做事没做到完美,他们对自己要求过分严格。因为他们过于认真、拘谨,苛求自己,他们思虑太多,所以他们生活得很累。他们总有这种表现,以高标准来要求自己的他们一旦某件事没有做到无可挑剔的程度,那么必定是吃不好也睡不好,总觉得心里不舒服。这种人就是我们常说的完美主义者。然而,我们更清楚的一点是,这个世界上并没有完美的人,也没有完美的事。

伟伟是一名医生,今年已经三十五岁了,虽然他帅气、多金,且工作好,但是与他同龄的小伙伴们的孩子都能打酱油了,他相过不下一百次的亲,周围的亲戚、朋友都替他着急,但他总在回答:“不急,我相信我总能找到那个对的人的。”而当别人问他为什么没看上相亲对象时,他的答案更是千奇百怪,比如“她戴眼镜,视力不好,我怕以后会影响下一代”“她没一米六五,带出去太没面子了”“逛街的时候她总买高档商品,这样的女人太拜金了”……最后,就连那些最要好的朋友,也不敢为他介绍对象了,因为他实在太挑剔了。

和故事中的伟伟一样,我们的生活中,这样对择偶条件太过苛刻的人实在不少,当他人已经走入婚姻殿堂时,他们还徘徊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不知何去何从。身为完美主义者的他们,对于自己的行为的解释是:“没有遇到对的人。”然而,那个完美的人真的存在吗?当然不存在!其实,爱情随时可能会到来,怕的就是因为你的完美主义而打了退堂鼓。

其实,这样的人在我们工作的周围也不少,他们之所以要求自己做到完美,多半与对自己过高的期望有关联,他们十分在意周围人对自己的评价,他们害怕一旦做的不好,会被人嘲笑或者让自己没面子。他们在执行的时候,总是在不停地问自己:“如果再换一种方法呢,是不是更好?”结果,他们总是在尝试寻找最完美的方法。

其实,人生不可能事事都如意,也不可能事事都完美。追求完美固然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但如果过分追求完美,而又达不到完美,就必然会产生浮躁。过分追求完美往往得不偿失,而且会变得毫无完美可言。

一个被劈去了一小片的圆,想要找回一个完整的自己,到处寻找自己的碎片。由于它是不完整的,滚动得非常慢,从而领略了沿途美丽的景色,它和虫子们聊天,充分感受到阳光的温暖。它找到许多不同的碎片,但都不是原来的那一块,于是它坚持着寻找。一直到有一天,它实现了自己的心愿。

然而,作为一个完美无缺的圆,它滚动得太快了,错过了花开的时节,忽略了虫子。当它意识到这一切时,它毅然舍弃了历尽千辛万苦才找到的碎片。

这个例子告诉我们:正视缺憾,拒绝完美,才令我们完整。因此,日常生活中的人们,不要太苛求自己了,允许自己犯错,你会发现,你才会活得轻松。

的确,追求完美,这是一种追求进步的表现,如果人们都满足于现状,那我们将会止步不前。因此,可以说,追求完美并没有什么不好,相反,很多时候,精益求精对我们的能力、知识、经验等方面都大有益处。然而,当你已经形成一种追求完美的习惯后,你会发现,你做事的效率反而降低了。

要知道,我们不会因为一个错误而成为不合格的人。生命是一场球赛,最好的球队也有落后的时刻,最差的球队也有辉煌的一刻。我们的目标是——尽可能让自己得到的多于失去的。那么,过分追求完美的人该如何去调整呢?

不要苛求自己。你不要总是问自己,这样做到位吗?别人会怎么看呢?过分在乎别人的看法就是苛求自己,你会忽略自己的存在。

要改变自己的观念。你需要明白一点,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事,保持一颗平常心并知足常乐,才是完美的心境。换一种新的思路,即尝试不完美。

要改变释放方式。当你心情压抑时,你要选择正确的方式发泄,比如唱歌、听音乐、运动等,并且你要抱着一种享受的心态直到心情发泄,这样你很快会感受到快乐。

让一切顺其自然。不要对生活有对抗心理,过于较真的人,他们会活得很累,因此在思考问题时要学会接纳控制不了的局面,接纳自己经历的事,不要钻牛角尖。

总之,人生是没有完美可言的,完美只是在理想中存在,生活中处处都有遗憾,这才是真实的人生。事实上,追求完美的人是盲目的。“完美”是什么?是完全的美好。这可能么?哪里来的“完全”?更不要提“完美”了。既然没有“完美”,那又何必多想?立即执行吧!第2章接受现实,告别抱怨,不满的情绪是沉重的负累

现实生活中,总有人一味沉溺在已经发生的事情中,不停地抱怨,不断地自责。这样一来,将自己的心境弄得越来越糟。这种对已经发生的无可弥补的事情不断抱怨和后悔的人,注定会活在迷离混沌的状态中,看不见前面一片明朗的人生。为此,对于既定状态,我们都要学会接受现实,然后告别抱怨,才能卸下沉重的负累。珍惜眼前幸福,别活在幻想中

人们常说,人生就是一次旅行,在这一过程中,只有翻山涉水,不惧艰辛,走过忧郁的峡谷,穿过快乐的山峰,趟过辛酸的河流,越过滔滔的海洋,才能走到生命的最高峰,领略美好的风景。诚然,我们不能否认这一点,但人的一生是短暂的,我们若把眼光总是放在前面的事物而错过了眼前的美景,那么只能空留遗憾。现实生活中的很多人,他们一直信奉勇往直前的原则,对未来充满幻想,但生活毕竟是真实的,我们只有珍惜眼前,才不会造成年华不应时的遗憾。

曾经有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凉爽的午后,一位渔夫在海边晒着太阳、打着盹儿,这时,一位来此度假的富翁从他身边走过,吵醒了他,二人攀谈起来。

富翁说:“老兄,这么好的天,你一定打了不少鱼吧。”渔夫摇摇头。“您不舒服吗?”富翁关切地问。“没有,我的身体非常好。”渔夫站起来,伸了伸懒腰。

富翁很疑惑地问:“那您怎么不去打鱼?”“我已经打过了。你看,我的筐里有四只龙虾,还捕到了二十几条青花鱼,我甚至连明后天的鱼都打够了。”

富翁激动起来:“但是您为什么不多打一点呢,如果您能每天出海两次、三次,甚至四次……您就能捕到更多的鱼啊!”“打那么多鱼干什么?”渔夫问。“打了鱼,就可以变卖,换成钱,然后买一条渔船,出海去捕更多的鱼,再赚更多的钱。”富翁对自己这样的商业计划感到十分骄傲。“赚了钱再干什么?”渔夫仍显出那副无所谓的样子。“组织一支船队,然后就能赚更多的钱。”富翁心里直笑渔夫的愚钝不化。“赚了更多的钱再干什么?”渔夫已准备回家了。“开一家远洋公司,不光捕鱼,而且运货,浩浩荡荡地出入世界各大港口,赚更多更多的钱。有朝一日您还可以建一座冷库,盖一座熏鱼厂……您甚至可以坐着直升机飞来飞去找鱼群,用无线电指挥您的渔轮作业。您可以取得捕大马哈鱼的权利,开一家活鱼饭店,无需通过中间商就直接把龙虾运往巴黎,然后……”富翁兴奋得说不出话来。

渔夫拍拍他的背,好像是拍着一个呛着的孩子:“然后怎么样?”

富翁被渔夫激怒了,没想到自己反倒成了被问者:“当然是为了享受生活!”

渔夫笑了:“我每天钓上几条鱼,其余的时间嘛,我可以在暖和的阳光下打打盹儿,还可以眺望大海,看看朝霞,欣赏落日,会会亲戚朋友,悠哉游哉。我已经在享受生活了,只是您照相机的喀嚓声把我打扰了。”

富翁和渔夫,究竟谁的快乐才是真的快乐,我们不得而知,因为每个人的人生价值都各有不同,但从中我们得知一个道理,有时候人们苦苦追寻的目标,却远不及当下已经拥有的生活,在渔夫看来,富翁奋斗了一生,所追求的幸福生活,自己正在享受着:钓鱼,晒太阳,与老婆孩子过着平淡悠闲的日子。区别只在于,富翁度假之后,需要回到他的公司,继续经营他的产业,渔夫则继续他几乎一成不变的生活。

不得不说,人是一种有着美好憧憬的动物,年轻的时候,我们总是想着等到老了以后,得到了许多物质的满足,再去好好享受,去环球旅行;当我们有了孩子的时候,总是惦记着让子女好好享受。至于自己到底需不需要享受,自己什么时候享受,却从不去认真考虑。所以,事实上,很多人都不会享受。享受生活归根结底是一种心境。享受的关键在于寻找快乐的人生,而快乐并不在于其拥有多少、获得多少、生活质量如何,而是在于其怎样看待周围的人和事情,怎样让自己的有一颗接纳一切快乐事物的心。

的确,生活中常常打扰我们,让我们感到不安的,往往是那些莫须有的幻想,我们总是在羡慕别人,希望自己能过上同样的生活。有时候还饱含了一种对未来生活的幻想,当然,渴求改变现有生活并没有什么过错,但如果你因此而忽视了现有生活的美好的话,就有点得不偿失了。

事实上,我们拥有的幸福才是真实的:

我们不会担心自己的孩子在上学的路上是否会被绑架;我们不会看到陌生人就会恐慌害怕;我们不会想象自己的另一半会不会因为金钱的关系而与我们对簿公堂;股市风云对于我们小老百姓们没有任何的损失,我们看不到金融危机的来临对我们的挫败,因此我们简单并快乐的生活着。

总之,我们每个人,对于现在的生活,都应持有知足的心态,放下对于别处的风景的幻想吧,我们都有自己的天空,有自己的土地,有自己的蓝天,有自己的快乐,有自己的幸福,不去羡慕别人,这样你的生活才会变得悠然平静,从容不迫!懂得知足是最大的福气

在不少现代人的认知中,自己身体健康,有一份稳定的职业,每个月都有收入进账,家庭圆满,与恋人关系和美,不用为柴米油盐和疾病伤痛等杂事操劳费心,就是生活得“比较好”的状态。当然,有些人还有更高的要求,认为这还不是让他们心满意足的状态。即便对于那些初入社会的年轻人来说,关于如何生活才会快乐这一问题,不同的人也会有不同的答案。当你只花500元就能买到精致的衣服时,你仍然会迫不及待地用半年薪水去换一款高档服装;虽然你已经住上了让很多人都羡慕不已的两室一厅,但你还想买一套100多平方米的复式新居……但得到这些后,就真的幸福了吗?是的,人的欲望本来就没有止境,因此,要让自己真的幸福起来,还得需要你做到知足,知足才能常乐。

陈云大学毕业后就考入了一家事业单位,在外人看来,她拥有一份好工作,有着靓丽的外表,还有个对她好的男朋友,大家也都很羡慕她。可是,一直以来不知道为什么,她都是那样的闷闷不乐、郁郁寡欢。可是,经过一次事情之后,她心中的那些郁结都打开了。

那次,一个在深圳打工的姐妹为了能让她快乐起来,就邀请她去深圳玩一趟。千里跋涉,坐了一天一夜的火车。在一个阳光灿烂的清晨,灰头土脸的陈云终于出现在来车站接她的好友面前。看到朋友衣着得体,容光焕发的样子,她更觉自己的卑微。

和朋友见面后,朋友和陈云聊起了自己刚来深圳的那段日子。那年,她独自一人来到这人生地不熟的大城市。初来乍到的她,东奔西跑了好多天,但却找不到一份工作,眼看带来的钱越来越少,她急的焦头烂额。这时,有个好心的人告诉她,某地有个叫张奶奶的老人,办了一个让外出人员临时居住的地方。在那儿住一个晚上只要两元钱,便宜!朋友找到了那里,住了下来。后来才在一个工厂找到一份活儿。做了几个月,觉得活儿重,又没多少钱,就不想做了。后来,有个工友说:你如果有那么三两万的,就去把当地人的出租房包下来,再租给外出打工的人,做个二房东。如果运气好的话,能挣一些钱的。受此点拨,她心动了。于是,从亲朋好友那儿借了一点,加上自己的一些私房钱,第一次包了一幢房子来管理。一年下来,除了开销还真挣到了两万多块的钱。脚跟站稳后,她把那下岗的哥哥和在家中务农的表姐表弟们都带出来了。

说着说着,朋友就带着陈云来到刚开始她住的地方。到了那个地方后,陈云看见一个弄堂,一扇大门打开着,简陋且零乱的房间里铺满了草席和被子。有几个妇女正席地而坐,在那儿边聊天,边打着毛衣。聊到高兴处还哈哈大笑起来。陈云想,住在这有点像《包身工》住的地方也笑得出来?真不明白她们是怎么想的。

陈云忍不住就问其中一个妇女:你们出来打工,住这样的地方不觉得苦吗?女人听了这没头没脑的话,就上下把陈云打量了一下,才说:我不感到有什么苦呀,比起那些成天躺在床上,连吃饭拉屎都要靠别人的人来说,不知要幸福多少倍!怎么说呢?我们有力气,能干活。能吃能睡,能说能笑。多好!经过交谈才知道,女人来自贵州,先是在一家医院侍候一位瘫痪病人,不久前那位病人过世了,又正逢要过年了,找不到事做,就住到这儿来了。女人几句朴实无华的话确实让陈云感动。

现在的陈云已经变得开朗、快乐多了。时过境迁,她经常会想起那个贵州女人的话。

这个故事也让我们认识到压力来自于我们自身。幸福和快乐与否并不在于我们生活的环境有多好,也不在于金钱有多厚,学识有多高。而在于我们的心境,心境好了,哪怕你一无所有,也会因为拥有清风明月而幸福而快乐。就像那位贵州妇女。生活在那样的苦境中,也能拥有努力生活所带来的欣喜,觉得自己是快乐幸福的。

生活中,可能很多人都曾经有过这样的经历:

很多年前,你的生活很是窘困,那时你会想,世界上最幸福的人会是什么样呢?在疑问中你可能不知不觉为自己今后的幸福建立了目标。

一、能有自己的住房和一部私家车。

二、自己做一个小店的店主,使生活相对过的安逸一些。

三、有一个年轻貌美的妻子和一个可爱的儿子。

四、实现了一个目标并取得一定的成绩。

可能这四种幸福的向往会在后期的工作和生活中一一实现,可你真的感到幸福了吗?你是不是觉得自己,依然每日在不知所措的情况下活着,是不是觉得自己的目标还没有实现?那些短暂的喜悦过后,你是不是依然觉得自己所有的努力和奋斗并不能真的让你感受到快乐?

对此,你思考过没有?如果你没有那么多的追求,懂得享受当下的幸福,那么,又会是什么样的心情呢?

哲人说过,生活中缺少的不是美,而是发现美的目光,其实,同样,生活中缺少的不是幸福,而是人们不懂得放下,只有放下无止境的欲望,保持一颗平常心,学会享受阳光雨露,训练自己对幸福的敏感,才能感知幸福。

生命只有一次,而且时间是有限的,人生在世只有短短的几十年而已。所以,每个人都应该珍惜自己的生命,在有限的时间里不要让自己太疲惫,要让自己过得快乐一点。人活一世为了什么?就是为了快乐,快乐是人生最大的财富。为什么要抱怨,抱怨不如改变

生活中,我们常常听到一些人抱怨“哎!每天都在重复这些工作,真是浪费生命!”“为什么每次都让我去处理这些事!”“什么时候才能给我涨点工资呢”……他们对工作似乎一点也不满意,而实际上,你在抱怨不满时,应该做适当地反省。为什么自己会有这样那样的不满?是不是因为自己做得不够好?从这些方面来说,对现状不满,才能让你产生努力寻求改变的欲望,所以,欲望也可以作为一个加速器,加速自己的成功。只要你能够通过抱怨看到自己的缺点,你就会进步。

事实上,聪明人懂得通过抱怨来反省自己,接纳生活,让生活变得更美好。抱怨自己聪明的人,看到自己的缺点,一定会更加努力。

同样,处于某种环境下的人们,当你因为抱怨环境太糟糕而一味地拖延的时候,为何不选择通过立即行动来改变自己呢?为何抱怨工作环境不好、薪水不高、老板不够和蔼呢?为何不反思自己是否做的已经到位、是否有着高效的执行力呢?

我们先来看下面一个故事:

在美国的一所小学里,有这样一个班级,这个班级的学生比较特别,他们一共有26人,都是失足的孩子,他们有的进过少管所,有的吸过毒,总之是让老师和家长失望透顶。

在这个班级成立后,一位叫菲拉的女老师接手了。在她给学生们上的第一节课上,她并没有如人们想象的那样整顿班级纪律,而是在黑板上给孩子们出了一道选择题。让孩子们根据自己的判断选出一位在后来能够造福于人类的人。她列出3个候选人:

A 笃信巫医,他有多年的吸烟史,嗜酒如命,还有两个情妇。

B 有正经工作,但却不珍惜,每天睡到中午才起床,钟爱酒精,每天都要喝一斤多的酒,还吸食过鸦片。

C 曾有过辉煌的历史,是国家的战斗英雄,不吸烟喝酒、坚持食素,从不违法。

结果大家都选择C。

菲拉公布答案,A是富兰克林·罗斯福,连续担任过四届美国总统;B是温斯顿·邱吉尔,英国历史上最著名的首相;C是阿道夫·希特勒,法西斯恶魔。

孩子们看呆了,不明白为什么结果会是这样,接下来,菲拉满怀激情地告诉大家:“孩子们,一个人,无论他的过去是荣誉还是耻辱也好,那只能代表过去,最重要的是他的现在和将来,只要你从现在开始决定做你想成为的人并为之努力,你就能成为一个了不起的人。”

菲拉的这番话,改变了这26个孩子一生的命运。其中,就有今天华尔街最年轻的基金经理人——罗伯特·哈里森!

的确,菲拉教师的话是正确的,过去的生活,不管如何辉煌和暗淡,都随着时光如流水般逝去。要知道,纠结于过去,是很难洒脱地走向美好明天的。一个人,只有学会放下对环境的坏情绪,适应环境,才能有意识地改变自己,最终改变命运。

在现代企业里,总是有一些人对待工作抱有消极倦怠的态度,对待工作内容总是能拖就拖,要问到为何不积极工作,他会反驳:“底层员工,就这么点薪水,没热情努力工作。”那么,既然如此,为何不努力工作、成为你羡慕的高层管理者?再比如,一些人抱怨自己经济能力差所以没有去找女朋友,那么为何不努力改善经济状况?其实,归根结底我们还是要记住一句话:你改变不了环境,但你可以改变自己;你改变不了事实,但你可以改变态度。

当然,勇于尝试需要人们有一种开拓进取的精神,鲁迅先生曾经说过,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所以他十分赞赏“第一个吃螃蟹的人”,那些在人类前进道路上披荆斩棘的人。

总之,任何不满意现状的人都需要明白一点:你只是缺乏改变现状的欲望,与其抱怨,不如改变,正如一个名人所说的:“如果你认为你处在恶劣的环境中,那么请好好地修炼,练好内功,等待爆发的日子。”调整心态,抱怨对工作百害而无一益

工作中,我们常常听到身边的人抱怨道:“哎!工作太累,天天都有做不完的活,连喘口气的机会都没有!”“看看我们公司的那伙人,那是什么素质,简直没法说!”……抱怨就像瘟疫一样在我们周围蔓延,愈演愈烈。在他们看来,他们似乎从没有遇到顺心的事,无论何时,你都能听到他们抱怨的声音,因为抱怨,他们不仅把自己搞的很烦躁,还无形中耽误了手头的事。

其实无论是工作还是做其他事,一旦抱怨产生,就对事情有了对抗心理,进而产生拖延心理,而拖延也会加重事情的难度,你便再度陷入糟糕的情绪中,于是,习惯性拖延症就逐渐形成了。我们发现,无论是正在学习的学生,还是在做事的员工,只要他们一开始抱怨,他们的效率就会缓慢很多。而实际上,抱怨对于事情的解决毫无益处,它只会让我们在忙碌中兜圈子,相反,如果我们能心平气和地正视问题,理清自己的思绪,那么,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的概率便会大大提高。

可见,无论我们做什么事,要想取得成绩,就必须要拿出全部的热情,如果你鄙视、厌恶自己的工作,对它投注“冷淡”的目光,那么,即使你正从事最不平凡的工作,你也不会有所成就。

为什么抱怨的人会说生活的这么累,因为他只看了自己的付出,而没有看到自己的所得。而不抱怨的人即使真的很累,也不会埋怨生活,因为他知道失与得总是同在的,一想到自己有所得,他就会感到高兴。的确,抱怨只会让我们浪费掉大把的时间,因为它会破坏我们原本积极的潜意识。你可能有过这样的体会,只要我们的头脑中有一丝抱怨的意识,那么,我们手中的工作就会不由自主地慢起来,然后为自己鸣不平、讨公道、甚至是抱怨老天不公。在这种坏心情的影响下,不仅我们的工作和生活都受到了影响,我们的心态也会改变,而真正的勇者,他们从不抱怨,他们总是能淡定、冷静地看待世界,审视自己,最终成就自己。

其实,没有一种生活是完美的,也没有一种真正让人满意的生活,如果我们能做到不抱怨,而是以一种积极的心态去努力进取,能做到珍惜时间的话,那么收获的将会更多。而如果我们一旦养成抱怨的习惯,那就像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与人无益,于己不利,于事无补,生活就成了牢笼一般,处处不顺时时不满。所以,每个人都应该认识到:自由的生活着,其实本身就是最大的幸福,哪有那么多抱怨呢?

一个女孩在生活和工作中遇到了不少烦心事,便向她的父亲抱怨,抱怨工作那么累,生活那么累,她的父亲并没有说什么,而是先把她带进厨房。

父亲先烧开了三锅水,然后在第一个锅放些胡萝卜,第二只锅里放一只鸡蛋,最后一只锅里放入碾成粉末状的咖啡豆,然后继续开火,烧水,沉默,什么也没说。

二十分钟过去了,他关了火,然后他拿来三个碗,把煮好的胡萝卜、鸡蛋、咖啡分别都盛出来放到不同的碗里。做完这些后,他才转过身问女儿,“孩子,你看见什么了?”

女孩回答:“胡萝卜、鸡蛋、咖啡呀。”“你先摸一下胡萝卜。”女孩照做了,她发现胡萝卜变软了。“你再把鸡蛋剥开。”将壳剥掉后,女孩看到是只煮熟的鸡蛋。

最后,父亲让女孩尝了下咖啡,品尝到香浓的咖啡,女儿笑了。她怯生问道:“父亲,这意味着什么?”

父亲解释说:“其实刚才,这三样东西都面临着同样的逆境——煮沸的开水,但面对逆境,他们却有不同的反应,你也看到了,胡萝卜在下锅之前是多么的强硬,但被煮了之后就变软了;鸡蛋原本是易碎的,蛋壳虽然起到保护作用,但却经不住摔打。最特别的是咖啡,被倒入沸水中后,它却能改变水。”

女孩若有所思,接下来,父亲说。“哪个是你呢?当逆境找上门来时,你该如何反应?你是胡萝卜,是鸡蛋,还是咖啡豆?”

从这个故事中,二十来岁的女孩们,你也应该有所启示。诚然,当下的你每天都会遇到一些让你烦心的事:这个月业绩不好被老板责怪,某次行业比赛中因为你的疏忽而影响整个团队的成绩。对此,你肯定很懊恼,但懊恼又有何用?不停地抱怨,不断地自责,你只会将自己的心境弄得越来越糟。

因此,无论你的情况如何,都不要抱怨,不要抱怨你的家境不好,不要抱怨你的工作太忙,不要抱怨你的爱人不够贴心……生活是你的朋友,不是你的敌人。生活总是有那么多的不尽如人意,就算生活给你的是垃圾,你同样能把垃圾踩在脚底下,登上世界巅峰。

事实上,没有完美的生活、工作模式,如果我们动不动就抱怨,而不是以一种积极的心态去解决问题,那么,这就等于拿石头砸自己的脚,于人于己于事都无益。选择太多,你可能一无所获

猎人追赶兔子时,如果同时出现两只兔子必定会舍弃其中一只,而专心瞄准另外一只,如果他两只都想捕获,在两只兔子之间来回折腾,结果必当是白费力气,一无所获。其实,在人生目标的选择上,何尝不是如此呢?

人生在世,我们面临的抉择实在太多。而有选择,自然就会有放弃。因为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如果你什么都想要,最终,你很有可能什么也得不到。那么,哪个会被你忍痛割爱?人生旅途中,经常会遇到岔路口,你又会何去何从?

的确,很多时候我们遇到的选项都是非常具有诱惑力的,但却不能同时拥有。在鱼与熊掌的选择中,我们往往会斤斤计较,患得患失,优柔寡断。但必须要明白的是,你必须学会抉择,学会舍得。生活的辩证法也告诉我们这一道理,“得”与“失”之间也是矛盾的统一体,在鱼和熊掌不可兼得时,你必须有取有舍。取就必须舍,舍了才能取。

有这样一个很有趣的故事:

在仙雾缭绕的山中,有一位仙子,她有伟大的神力,可以决定什么花开成什么颜色、什么样子。

有一朵蓓蕾,它非常美丽,很受仙子喜爱,仙子给了它优先选择颜色的特权。然而,令仙子失望的是,蓓蕾因为选择太多,又一直拿不定主意。在花季过了之后,仙子在山谷中发现了它——一朵未及开放便枯死了的蓓蕾,只是因为它选择太多却始终无法做出选择。

这朵蓓蕾为什么最终会凋谢?就是因为它什么都想得到,最终错过了花期。其实,我们人类何尝不是在重复着这样的悲剧呢?我们的一生会经常站在抉择的交叉路口,而且,很多时候,这些选择是单项的,比如学业上,填报志愿时你有两个都很喜欢的专业;就业后,你遇到了两份都不错的工作;到了适婚年龄,你周围的异性都让你很满意……当遇到多个选项、鱼和熊掌又不可兼得的时候,你有能力和魄力做出明智正确的抉择吗?

森林里有一只淘气的猴子。一个周末,他来到一片桃树林,他一看,树上的桃子又大又红,看着就很好吃,于是,他赶紧爬上树摘了好几个。

他抱着这些大桃子,接着往前走,过了一会儿,他又看到一片玉米地。“多大多棒的玉米啊!我得带几个回去。”猴子这样想时,就已经扔下了手上的桃子,跑到玉米地里,马上掰了几个大玉米棒子,然后抱着玉米继续向前走。

又走了一段路,他又被眼前一片绿油油的西瓜地吸引,到处都是又大又圆的西瓜,他心想:“滚圆的大西瓜一定很甜,我得摘一个回去。”于是,他又扔下了那些玉米,赶紧摘了一个大西瓜,满心欢喜地往前走。

正当他准备回家的时候,却看到一只可爱的兔子从自己的身边窜过去,于是,他高兴极了,大喊到:“我要抓个兔子带回去!”

他满脑子都是小兔子,哪里还想要大西瓜,于是他又把大西瓜扔了,然后去追兔子了。追了好几个小时,他也没追上。最后,小兔子窜到另外一片树林里再也看不见了。小猴子想想,还是算了,不追了。

玩了半天,天渐渐黑了下来,小猴子有些害怕,赶紧往回走。回到山上,当妈妈问他带回什么东西时,小猴子两手空空地低下了头。

我们看完这个故事,肯定会取笑故事中的猴子,它总以为更好的东西总在前方,于是,不断地舍弃,到最后什么都没得到,只得空手而归。而其实生活中的我们又何尝不是犯了如此幼稚的错误呢?

虽然现在的年轻人有许多梦想,但缺乏围绕一个目标执着追求的精神,想功名利禄一锅端,尽收囊中。有的人一边经商,一边又想着从政,结果商路未走好,仕途又不得志。有的人从事学术研究,却心浮气躁,走歪路想发财,整天把心思用在引进资金上。结果是学术研究荒废,项目资金又无处落实。

事实上,对于任何人而言,要想有所成就就得果断地取舍,舍鱼而求熊掌,选择一个最能体现自身价值的目标,知道自己最能做什么,排除杂念,全身心地投入其中。而过多的欲望则导致一无所得,最终感到后悔而失落。

可能你会认为,摆在眼前的都是我的所爱,舍弃任何一个,都会让我痛苦。但你必须明白的是:只有果断地放弃其中之一,才会得到、拥有其中之一。只有做出选择,才不至于什么都得不到。选择是一门看似简单却十分有讲究的艺术。人的一生,就是一个不断进行选择的过程。选择的正误和效率,是一个人价值取向、思想水平、道德意识和判断能力的综合反映。版权信息COPYRIGHT INFORMATION书名:静下心来,发现自己作者:孙亮排版:燕子出版社:中国纺织出版社出版时间:2018-10-01ISBN:9787518052837本书由中国纺织出版社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第3章化繁为简,简单生活,想得太多只能让问题复杂化

人们常说,不如意事十有八九,面对生活,人们之所以痛苦、纠结,就是因为想的太多,或者求之而不得。其实,人生的很多东西都是强求不来的,我们只要做到心境简单,顺其自然,凡事不强求,就会发现心会变得更加安静,更加自由。因此,生活也会变得很简单,很容易就能够获得幸福的感受。少一分计较,多一分豁达

生活中,在一些人眼里,吃亏的老实人成了“傻瓜”、“无能者”的代名词,似乎吃亏是理所应当的。但我们似乎也注意到:那些愿意吃亏、让朋友占便宜的人总是有更好的人际关系,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中,他们也得到更多人的信任,有更多的升迁机会,也总是有更多的人愿意成为他们的朋友。其实,这句话印证了人们常说的“吃亏是福”这个道理,不计较得失、主动让步,让朋友多占点便宜,可能确实会带来利益上的损失,但却可能给你带来友谊、带来信任,而最主要的是我们获得了心灵上的充实感。

生活中,很多时候,人与人之间常为一些小利小益计较,得失心太重,反而会舍本逐末。的确,人性里都有自私的成分,都希望能占点小便宜,但正是因为这一点,如果你能满足对方的这些小心思,那么,他是能感受到你的大度和豁达的,自然愿意把你当朋友,久而久之,对方也会自知理亏,也不会再事事占便宜了。

古时候,有两个分别叫王黎和陈昆的人,他们是邻居,祖祖辈辈住在一起,一天夜里,王黎偷偷地将隔开两家的竹篱巴,向陈家移了一点,以便让自己的院子宽一点,恰好给陈昆看到了。王黎走后,陈昆不但没有追上去大骂一顿,反倒将篱巴又往自己这么移了一丈,使王黎的院子更宽敞了。王黎发现后,很是愧疚,不但还了侵占陈家的地方,而且还将篱巴往自己这边移了一丈。

陈昆的主动吃亏,让王黎感到相当内疚,他产生了“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的感觉,这就欠下了陈昆的一个人情,即使他还了这个人情,但是每当他想起时,他还是会内疚,还是会想法报答陈昆。

这个故事中,陈昆在看到邻居王黎的行为后,不但没有抓住机会“讨回公道”,反倒给对方更大的空间,表面上是陈昆吃了点小亏,但实际上因为他会吃亏,反而赢得了王黎的友谊和尊重。

与人打交道的过程中,那些做事太过认真,爱较真,或者说死心眼的人,在人际交往中总是吃不开。这就再次证明“吃亏是福”确实是一剂人生“良药”。

说起来简单,但现实中又有多少人能真正做到?在面对利益争端时,谁又能真正退一步?那些礼貌用语,比如“对不起”,“没关系”,“没什么”,又有多少人真的把它们记在心中了?世间有多少人为公车上的磕磕碰碰争得面红耳赤?为了一点蝇头小利,多少生意人争得你死我活?为了一点学术见地,又有多少人弃斯文于不顾?在那一刻这些人有没有想到“退一步海阔天空”的道理呢?

我们的世界那么绚烂,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任何人都不能把自己的思想强加于人,而我们又必须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和集体中,这就需要我们学会包容和宽容,展开胸襟,绽开笑脸,接纳天下事,这时,心灵便比大地更厚重,比天空更广阔。

那么,我们该如何做到退一步呢?这需要我们站在他人的角度来思考问题,或者多想想这件事情所带来的好处,凡事都有它的两面性。

其实,生活中有很多事都是我们所无法掌控的。大家都想占便宜,又哪里有那么多的便宜让人来占呢?保持一颗平常心,吃得起亏,也许真的会成为人生的一大幸事。在现代交际中,我们也要学会忍耐包容,即使自己吃点亏,也是一个很好的交际方法,这会让我们在对方眼里变得豁达、宽厚,让我们获得更深的友谊。这也会使对方更心甘情愿帮助我们,为我们做事。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