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子的真相(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20 02:13:44

点击下载

作者:何新

出版社:现代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诸子的真相

诸子的真相试读:

出版前言

“何新谈中国文化”(三卷)汇编了何新先生早期迄于晚近的一系列国学研究之学术成果。内容包括神话学研究、文史考释、古天文历法学、经学、孔学、诸子学及中国上古史诸领域之研究。此为第二卷。

何新先生于古学之研究,视野宽阔远大,涉猎多种学科。所涉所考,皆钩沉稽隐、遍探故实,而征引宏博,议论发微极为深入。其主要研究方法,则以训诂为主,包括文字、音韵等方面的大量知识,同时涉及了甲骨文、金文、神话学、考古学、古天文学、古历法学、古典哲学、中国上古史等难度较高之领域。

何新先生凭借深湛学术功力,对千年以来困扰无数学者的未解之谜,基本予以破译,使人有豁然解悟之快意。同时,作者以训诂方法打通古语今语之异,古音与今音相推,雅言与俗语互参,本义与新义转相阐发,再经典雅流畅之文体翻译之,有起古人于冢下之神奇,读之如有见古人之貌、聆古人之语的亲切感。中国文化之古老传统与脉络,通过故纸堆的勤奋梳理和细密甄别,于兹乃彰然可寻。

何新先生的古学研究,打破了20世纪下半叶以来经学研究长期因循守旧的局面,结束了传统经学门户壁立、零散不整、难成系统的平庸状态,突破了传统的以经说经、蹈袭旧论而基本在经籍之范围打圈子的陈旧模式,大大开拓了国学研究的宽广道路,展示了小学训诂这门古老传统学术深厚而强之生命力,使人领略到伟大华夏文明非凡的历史魅力。

综览此三卷,作者以小学为术,问大道之学,灵活运用人类学、文化学、宗教学、神话学、语言学、考古学、天文学、地理学、历法学、哲学、文学、历史学等多种人文学术成果,打通了经学与史学之道脉,既有切合古义而独具风格的白话翻译,又有征引宏博、逻辑严密的朴学考证和分析。作者涉猎驰骋于经、史、文、哲之间,做到既复原经典文本之古义,又借此推考上古中国社会之历史。在方法上,则既有对传统学术的有机吸收和继承,又从更为宏大的角度革新了经学研究之旧法。

【还原真实的孔子】

为孔子正名

孔子号称“中国古代第一圣人”。但实际情况是:几千年来,《左传》以及《史记·孔子世家》,没有几个人能真正读懂、读通。所以孔子生平中的一些基本事情,始终没有被搞清楚。

我在我的《孔子年谱长编》中考证指出,孔子的生平事状表明,孔子毕生不是一个脑残学者,不是一个迂腐的书呆子,也不是所谓的教书匠。这全是后世他的敌人或者愚蠢的读书人对他的栽赃或者误解。历史中真实的孔子,是一个智商、情商都极高的超人。

孔子的确很博学,而且他学以致用,并非为学术而学术的傻子。事实上,历史中的孔子,之所以名震当世,是因为他是一位卓越的改革家、政治家和军事家。

作为军事家,孔子生前既以成功的实战,也以兵学而知名(所以一些国君不断向他请教军事问题,如卫灵公)。孔子指挥过胜利的实战,即鲁国击败叛乱的季武台之战。其门下弟子如冉求、子夏都知兵,而再传弟子吴起则是战国初期最著名的战神。

许多人以为孔子是一个伪君子、伪道德家。其实“三纲五常”是汉人董仲舒的创造(为伪君子朱熹所光大),与孔子学说没有多大关系。

孔子本人并不恪守纲常。他编著的《诗经》风流倜傥,诗篇中有偷情也有野合,春情荡漾。他声称“诗无邪”,其实那是他的幽默——诗中多多藏邪。

在私生活中,他与妻子离婚,几乎接受南子的勾引,庄子曾打趣他见到南国美少女就与之调情。孔子是一个非常有人味的人,而不是那种道貌岸然的伪正人君子。

在政治上,孔子多次试图与造反作乱者结盟。

而且孔子离经叛道的这些事迹,一一见诸信史及百家言。但许多大讲孔子的人,却似乎全然无视,把这些都看作是离经叛道不可置信之言。而他们所塑造的那个道貌岸然的孔子,才是一个混蛋孔子,是早已被“五四运动”所推翻的陈腐偶像孔子——想重新再塑造也是不可能的!什么心灵鸡汤,笑话而已!

几千年来关于孔子的一个最大笑话,就是流传甚广的一种胡说八道,认为孔子的脑壳像一个水盆,周边高中间下凹,也就是个残疾脑壳云云。原因是一个“圩”字自王肃以下被误读了千年。还有什么从土里挖出一只活羊(坟羊)来找孔子之类胡说八道的谰言,许多人竟然也都相信。

诸如此类的谬说流传上千年,至今仍然被某些讲坛人物津津乐道,真是脑壳也长了个大水盆。由此可见,中国古代历史和古典学术虽然深不可测,然而世俗所谓“国学”以及所流行宣讲的,大部分都是垃圾与糟粕!

我认为,概而言之,孔子何以伟大而且颠扑不破?是因为以下原因:

——孔子是一个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无比巨大影响的社团的创始者和组织者。而这个社团其实是有意识形态、有政治纲领、有组织系统的原始政党——儒党。【附注:东汉末年的党锢事件、明末的东林党事件,都是儒家结党造成的著名政治历史事件。】

——孔子创造的儒家这个社团,传承两千年历久不衰,汇聚了中国历史上历代最优秀的知识精英和政治精英。他们都以他为旗帜和领袖。

——孔子是一个卓越的政治家、改革家、军事家,他曾经发动政治改革,曾经指挥过作战,而且取胜。

——孔子是一个伟大的学者、学问家,他为后世保存传承了上古以来的华夏书面文明。孔子是他那个时代时最具智慧并且最博学的人。

——孔子晚年从事教育工作,但是仍然通过对学生的影响而间接介入于时代政治。他组织了一个分层级的会员团体,直到他死后,这个团体仍然代代相传。

——孔子是一个人格高尚的人,具有纯洁的情操、博大的胸怀、仁爱的情感。

【附录】

孔子的简明生平

孔子(前552—前479年),中国春秋末期伟大的政治家、改革家、军事家、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政治社团的创始人。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后期的鲁国人,先祖为殷商贵族。孔子生于鲁襄公二十一年(前552年,一说为前551年)。

孔子出身卑贱,是被遗弃于主流社会之外的一个贵族的私生子。童年失父,早年丧母。母亲死后,被埋在野死之所(乱葬岗子)。但当他知道父亲的贵族墓地后,就掘出母亲而与父亲合葬。

孔子年轻时曾为鲁国贵族季氏做家臣,干过许多下贱的行业,做过“仓庾吏”(管理仓廪)与“乘田”(放牧牛羊的),后来做过管理工程的小司空。他曾说:“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

孔子身材高大,有“长人”的别号,而且据《淮南子》的记载,他精于体育和武术。

后来孔子离开鲁国而游学四方,流浪飘零近十年。此十年间,孔子交往了各国贤人,曾经拜师老子和子产。他从周朝的都城洛阳收集到一批古代文化典籍进行研究,终于成就伟器。他一生学无常师,好学不厌。孔子曾自我评价说:“圣者吾不能,学不已而教无倦也。”

这些文化典籍,主要即五经“诗经、易经、礼经、尚书、春秋”,以及现在已经失传的古乐经谱。

孔子“三十而立”,三十岁开始授徒讲学。

春秋时,众多私学创设,不但打破了“学在官府”的传统,而且实际上,这些社团也都是干预政治的社团(所以子产不毁乡校)。

孔子组织的儒者社团,成员包括各种精英人物以至三教九流人物。儒者并非一个单纯的学术社团,而是一个具有政治目标、意识形态以及完备组织体系的政党性团体。

春秋时期,天下四分五裂,列国争战。鲁国处于四战之地,委曲求存依附于晋、齐、楚、吴等大国。在内政方面,鲁国自宣公以后,国君失去权威,政权操纵在以季氏为首的三家贵族(即“三桓”——季氏、孟氏、叔孙氏三家)手中。

鲁昭公初年,“三桓”瓜分了鲁君的财政和军权,后来又驱逐鲁昭公,迫其流亡至死。

但是,三桓家族自己的家内实权,则又被掌控着三家领地、农奴和税赋的一些强悍的家臣(即阳虎、公山不狃、侯犯、公敛处父等人)所控制,从而形成了“公室失政,政出私门,权在家臣”“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的局面。

孔子的社团,正是在这种乱世中发展起来的,其政治影响力日益增大。于是齐国、鲁国、卫国以及楚国的许多政治势力,都曾经试图争取孔子的支持,或者建议与孔子联手做事。孔子也秘密地与阳虎、赵简子、佛肸等野心家交往,试图推动社会的变局。在齐国时,齐景公准备赐给孔子一块领地,但是被国相晏子所阻止。

鲁定公九年(前501年),鲁定公任命孔子为中都宰,这一年孔子五十一岁,开始从政。“政行一年,四方则之”。鲁定公遂擢升孔子任鲁国司寇(总检察官)。

鲁定公十年(前500年),齐国邀约鲁君到齐鲁边境的郏谷举行盟会,意在使鲁国成为齐国的附属国。鲁君命孔子作为鲁国司礼官出席盟会,且作为司仪主持仪式。

事前,孔子认为“有文事者必有武备,有武事者必有文备”,预先部署军队有所防范。

齐景公想利用此会,以武力劫持鲁国君臣。结果这一图谋在会盟时被孔子粉碎。郏谷盟会后,孔子还运用影响力迫使齐国归还已侵占多年的郓、、龟阴三处鲁国邑田。

鲁定公十二年(前498年),鲁定公命孔子出任代理国相(当时鲁国国相是季氏所世袭)。任相后,孔子立即发动一系列政治改革,总目标是以“克己复礼”的名义加强鲁君地位,削弱三桓家族的势力。孔子以乱法为名,诛杀了反对其改革政令的精英人物少正卯。

为加强鲁君地位,孔子命弟子子路和子羔推行“堕三都”的计划。为反对孔子这一计划,季氏家臣公山不狃发动叛乱,率军攻击都城曲阜。叛军势头强大,把国君和季氏围困在季氏家中的武子台上。孔子亲自指挥鲁军平乱,击败了公山不狃的叛军。

其后,季氏的费邑与叔孙氏的后邑的高城都被拆毁。

但孟孙氏的家臣公敛处父,拒绝拆毁孟家领地成邑的城墙。孟孙氏也在暗中支持。鲁定公亲自率军前往攻城,围之不克。于是齐国派军队出动压到边境上,准备支援孟氏。外来威胁迫使鲁君不得不退军。

自从孔子任国相后,所推行的一系列集中君权、强国强军的新政,使东邻齐国感到恐慌。

由于担心鲁国强大会威胁齐国利益,齐君派人赠送好马和美女给鲁定公与季桓子,表示修好,要求鲁国驱逐孔子。季氏答应了齐国的要求。鲁定公得到礼物后,即终日宴乐,不上朝听政,不再信用孔子。

每年的国家大祭后,按礼制应当把祭肉分赠给国中的贵族。但在季氏授意下,唯独不给孔子馈送。孔子明白自己已经失败,遂带领弟子颜回、子路、子贡、冉求等数百人离开鲁国这个“父母之邦”,开始了长达十四年之久的流离生涯。这一年孔子五十五岁。

孔子先来到卫国,受到卫灵公的礼遇。孔子在卫国会见了卫灵公的宠姬,即当时著名的迷情美女南子。这次会见引起弟子子路和许多后世人的猜疑。

但是,卫灵公盛情接待孔子,绝不是由于仰慕他的学问,而只是想利用他的政治和军事才能,帮助自己控制已经分崩离析的内政。但是孔子却拒绝与卫灵公全面合作,特别是不愿在军事方面与他合作。后来卫国爆发内乱,孔子就离开了卫国。

此后孔子还去过陈国、曹国、宋国、郑国等许多小国。

宋国大司马桓魋认为孔子是一种政治威胁,想杀孔子,孔子逃离宋国。

其后,孔子多次往返在陈、蔡、卫、楚之间,屡次遭逢变乱,有时狼狈得“惶惶如丧家之犬”。这时,有远大抱负、试图效法先人一飞冲天的楚昭王邀请孔子去楚国,准备重用他。

由于对孔子及其社团(诸弟子)的政治力量深为恐惧,陈、蔡贵族阻止他去楚国,把孔子及弟子们围困在陈、蔡边境。饥寒交迫、绝粮七日,这是孔子平生遭遇的最大一次危机,他的党团差一点就解体。最终,他们得到楚兵的援救,得以解脱。

到楚国后,楚昭王准备赐给孔子一块领地,但是,惧怕孔子及其社团政治力量的贵族权臣予以阻挠。卫灵公死后,卫灵公的孙子继位,命人邀请孔子回来。孔子又回到了卫国。

鲁哀公十一年(前484年),齐军侵略鲁国,兵临曲阜城下。

战前,鲁国国相季康子派人与孔子联络,请求孔子的社团给予帮助。孔子派弟子子贡出使诸国为鲁国求援,又派擅长军事的弟子冉求回国帮助鲁军作战。

这一年春季,齐鲁两军在曲阜郊外展开大战。冉求率领鲁军战胜齐军。

战胜后,季康子问冉求何以如此善战知兵,冉求答是学之于孔子。于是季康子派人以鲁君名义迎聘孔子。孔子遂回到鲁国,时孔子六十八岁。

孔子走后,把子路留在卫国,出任卫国蒲邑大夫。不久卫国内乱,晋国干预,子路作为受孔子之托留守在卫国护持年幼的卫国君王的人,为保护卫君,在一次血战中被叛军杀死。

孔子归鲁后,鲁人尊之为“国老”。

孔子晚年退出政治活动,致力于整理研究古代华夏文献和教育子弟。他的许多弟子后来在各国成为著名政治家。例如子夏,在孔子死后教学于魏国,魏君文侯是其弟子,建立了著名的西河学派。魏国是战国初期最早发动改革、富国强兵的国家。

鲁哀公十六年(前479年),孔子在曲阜去世。

从孔子一生活动看,他绝对不是一介书生或文人,而是一个卓越的政治家、改革家、军事家、思想家。

孔子之所以伟大,以此而已!可笑古今千年以来,中国知识界可以说完全误读了孔夫子!【何新按:现代被洗过脑、头脑简单的人经常人云亦云地嘲笑孔子,说他惶惶如丧家之犬,是统治者的奴才。他们不过是以自己的奴才地位想象历史人物而已。】

其实在历史中,孔子是中国历代皇朝的神主。自刘邦以下,历朝历代皇帝(不论汉族还是异族)很少有不祭祀孔子,不对孔子的牌位俯首下跪、参拜如仪的。

孔子是统治者们的奴才吗?当然不是!孔子是中国历史中唯一一位真正的无冕之皇帝,即所谓“素王”——以一介布衣而为草根无冕之王。这种现象,是中国历史中不可思议的一个奇迹!

你所不知道的青年孔子

【导读】

孔子贫穷、勇敢、智慧、幽默,能收服黑道人物,善于理财经商。“孔门”是一个抱有救世宗旨的政治社团。

一、子曰:“吾少也贱”

各种史料记载均表明,孔子的少年、青年时代“贫且贱”。

孔子自己也曾经自述说:“我幼年生于贫贱,不得不自谋生活,所以会做许多下等人才做的事,而士君子就不可能去做这么多事。”

孔子幼年家境贫贱,所以他很早就领悟了人生及世态。

据儒家经传,周代极为重视贵族子弟的培养和教育,建立了成熟的学宫制度。周礼规定:贵族子弟八岁入小学,十五岁入大学。但是少年孔子却没有入这种贵族之学的资格。

孔子成年以后曾回忆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所谓“志于学”,就是有志向往学习。但由此可见,在十五岁以前,孔子没有机会接受当时贵族子弟必经的成为“君子”的正式启蒙教育。

事实上,如果说孔子“十五志学”仅仅是向往于学习,那么直到十七岁后,孔子才发愤苦学和外出游学。将这种励志过程同孔子的出身联系起来,可以看出如下的因果关系:孔子幼年无父,少年丧母,十七岁时由于出身微贱而遭受鲁国贵族季氏的管家阳虎的羞辱。于是孔子明白了自己虽似乎有贵族之血脉,但身为私生子并没有作为贵族嫡脉子弟的“士君子”的资格,出身血统也不能得到贵族社会的承认。此后,孔子立志要自我修养,学习本领。孔子曾经说自己“三十而立”,也就是到三十岁乃学有所成,形成独立的人格。《史记》说孔子身材高大,“长九尺有六寸,人皆谓之‘长人’而异之”。荀子说:“仲尼之状,面若蒙魌。”(《荀子·非相》)可知孔子之头颅特大,有如戴着面具。

总之,孔子仪容魁伟,相貌与众不同。那么世俗所传鞠躬佝偻、谦和平庸之孔子像,盖多失真矣!

二、“多能鄙事”

孔子在少年及青年时期,为谋生计,曾从事过多种卑贱的职业——即所谓“鄙事”或“贱事”,以至备受社会的侮辱和歧视。所以成年后的孔子曾对弟子们这样说:“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

此语中所谓“贱”,就是指社会身份的卑贱。所谓“能”,有耐受之义,也有技巧之义——多技曰“能”,善忍曰“能”。所谓“鄙事”即卑贱之事。

孔子还曾经说自己“吾不试,故艺”。《说文》:“试,用也。”《诗经·小雅》:“私人之子,百僚是试。”《传》:“试,仕也,职事也。”艺者,才艺也。这话的意思以今语解之即:“我因为未被起用当官,所以有多种才艺。”试通仕,即当官。

由先秦两汉留下的许多传说资料看,孔子确乎有多种谋生应变的本领(“艺”)。传说孔子平生的生活别具一格,既能享受珍馐美食——“食不厌精,脍不厌细”,也能忍受清贫生活——“饭疏食,饮水”,吃粗粮、喝凉水,而且“乐在其中”。如果困乏了,孔子可以弯起胳膊当枕头入睡。《礼记》说孔子的爱犬死了,按当时的习俗,至少也应该找一张旧车伞盖把狗的尸体包裹埋掉,可是孔子很贫穷,没有车,连一张旧伞盖也没有,只好用一条破席子卷着把死狗埋掉。

由于自幼从事体力劳动,孔子锻炼得力气很大,据说能用双手折断城门的门闩。孔子奔跑起来速度很快,据说能追上狡兔。但孔子却并不以自己的力气大作为炫耀之资——“孔子之劲,能拒国门之关,而不肯以力闻。”(《列子·说符》)

孔子青年时代曾经为贵族季氏管理粮仓和牧场,所以懂得牛羊之习性——也就是说孔子少小时候可能做过牧童。传说孔子“善御”——善于驾御马车,会使用弓箭等武器,也会弹奏各种乐器。孔子箭术很精,曾演射于矍相之圃(地在今山东曲阜孔庙西侧),“观者甚众,如堵墙”。(《礼记·射义》)

孔子故乡的达巷党人曾讽刺孔子说:“大哉孔子,博学而无所成名。”意谓:大而无当的孔子,号称博学却没有一术精通成名。孔子听说以后,对他的弟子说:“吾何执(执,艺也)?执御乎,执射乎?吾执御矣。”意思就是,究竟什么是我所擅长的呢?驾车还是射箭?我认为我善于驾车。

此外,孔子精通乐理,善鼓琴,而且知音律。据说孔子甚至能从妇女的哀哭声中会意,协拍出曲调的格律。

三、圣人无常师

从十五岁至三十岁这十五年间,即孔子的整个青年时代,正是他学习知识、培育理想以及形成人格的重要时期。可惜,史料中有关这段时间里孔子事迹的记载,却近乎空白。我们只能根据前人留下的若干片段记述,对此作出一些推测。

孔子自言,他是从十五岁起,开始励志自学。后世说孔子学无常师。他自己也说:其师无所不在——“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实际意味着,孔子毕生都坚持着励志自学,博采多师,自我修养。

卫国大夫公孙朝曾经问子贡:“孔子究竟自哪里从学?”

子贡回答:“文武之道并没有丧失。因此,高明者自能习得大道,不高明者也能学习小道。孔子在哪里学习?难道非要有专门的老师吗?”公孙朝是卫国的高门贵族,他提出这个问题颇有挑衅性。而子贡的回答十分智巧——“大道自在,无所不能学”。但其实这只是一种遁词。既然大道自在,人人都可以通过自学而领悟文武之道,那么你子贡又何必拜孔子为师呢?

事实上,孔子平生曾参拜过许多私淑之师,见诸文献的如郯子、子产、老聃、孟苏夔、苌弘、靖叔(乐)、师襄子等,皆为当世之达人,是当时贵族阶级中的佼佼才俊及有德者。

据《史记·孔子世家》说:“孔子之所严事:于周则老子,于卫蘧伯玉,于齐晏平仲,于楚老莱子,于郑子产,于鲁孟公绰。数称臧平仲、柳下惠、铜鞮伯华、介山子然贤,孔子皆后之,不并世。”又说孔子:“学礼于老子,学乐于苌弘,学琴于师襄子。”

然而,有一点是重要的:孔子并不是贵族出身,所以孔子少年时没有资格进入当时各国为贵族子弟(“国子”们)所专设的国立学校——即所谓“社宫”“泮宫”“辟雍”。孔子一生,主要都是依靠刻苦自学而转益多师,最终成为一位大学问家的。

四、丰富的人生体验

孔子年轻时是一个非常社会化的人物,而不是一个只会向隅苦读的书呆子。这种经历和阅历,使他成年后能应对三教九流,甚至能同社会上的无赖之徒、乃至各种小流氓打交道。实际上,孔门学团诸弟子的社会来源和成分是颇为复杂的。

楚人东郭子思曾问子贡说:“你们孔门内三教九流之徒都有。为什么孔子什么人都肯收留呢?”

子贡回答:“木匠门前多杂木,名医门前多病人,智者身边多愚氓(眯)。”

孔子听说这个问答后回应说:“我以大道教诲天下,什么样的人都不拒绝,所以人员自然很杂啊!”

当时有一位著名的江湖大盗颜涿聚(是子路之妻兄)横行于鲁卫之间,孔子也曾经收之于门下而作为弟子。

孔子一生曾经历各种艰难困苦的环境,仍然经常保持着乐观心态和坚强的人格力量。这种耐受力显然都是从他早年的艰苦生涯中磨炼形成的。

孔子认为做人必须具有原则,这个原则一是“仁”,二是“义”。根据孔子对“仁”的诠释,“仁”的原则就是利人、爱人、助人。而“义”者,仪(表)也。义的原则就是仗义,坚守准则——要敢于承担责任。【据孟子诠释:“义者,宜也。”所谓“宜”,即“应然”,即“当然”。略相类于德国近代哲人康德所谓“道德理想”之“责任感”。“义”,就是坚守准则、承担责任。】

孔子认为,若违背仁与义的原则而贪求富贵,还不如一无所有地系身于清风白云。

从《论语》《礼记》《说苑》的记述中可以看到,孔子对于人生甘苦具有极其深刻的感悟和体验。孔子留下了许多警句格言,后来成为历千百年而不朽、至今仍家喻户晓的至理名言。例如:

——“一死一生,乃知交情。一贫一富,乃知交态。一贵一贱,交情乃见。一浮一没,交情乃出。”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云云(均见《说苑》)。

这些格言警句的提炼,显然与孔子复杂丰富的人生经历有关。

孔子晚年曾说:“先知道礼乐的是野人。后知道礼乐的是君子。如果讲实用,则我追随野人。”(“先进于礼乐野人也。后进于礼乐君子也。如用之,则吾从先进。”)这一段话两千年来未得到经学家们的正确读解。只有了解孔子之上述贫贱的出身背景,我们才能理解孔子何以以“后进礼乐”来贬抑“君子”,反而愿意追随有“实用”价值、“先进于礼乐”的“野人”。【附注:杨伯峻《论语译注》译此为:“先学习礼乐而后做官的是未曾有过爵禄的一般人,先有了官位而后学习礼乐的是卿大夫的子弟。如果要我选用人才,我主张选用先学习礼乐的人。”杨氏译文乃本清人刘宝楠《论语正义》之说略有取舍。说多曲解,不可据。孔疏曰:“先进、后进,谓仕先后辈也。礼乐因世损益,后进与礼乐,俱得时之中,斯君子矣;先进有古风,斯野人也。”则略可参证。】

五、孔子称管仲拯救了华夏

管仲是齐桓公的国相,是春秋时最杰出有为的政治家及思想家。以今日的观点观察之,管仲实际也是一位政治改革家。

管仲,名夷吾,颍上(今安徽阜阳东南)人。管仲出身卑微,曾经经过商,而商人是当时贵族所看不起的贱业。年轻时,管仲曾三次求仕为吏,都被官府拒于门外,认为他不具备仕的资格。管仲曾三次被征役去打仗,但他都临阵脱逃,因此管仲被当时的人们看不起。

管仲有一个朋友,是齐国宗室贵族鲍氏家族的公子鲍叔牙。鲍叔牙是公子小白的家臣,他知道管仲很有本领。

齐国国君死后,公子小白与其异母兄公子纠争夺君位的继承权。结果是公子小白获胜,即位即齐桓公。而在争夺王位的这场政争中,管仲是公子纠一方的人。公子纠试图发动反对齐桓公的政变失败,支持公子纠的管仲也被囚禁。

于是,鲍叔牙营救管仲,而且将他推荐给齐桓公。齐桓公释放管仲,起用管仲担任齐国之国相。管仲执政后,对齐国内政进行了一系列重大改革。管仲在内政上削弱贵族,将公社井田土地划分于私家,承包给农民。

西周晚期,中国周边大陆地区发生持续性的旱灾,导致北方、西北及东北草原的荒漠化,草原地区的游牧民族戎狄东迁南进于中原,压迫周王朝以及中原地区的华夏各国。

周幽王时,周王朝在戎狄的压迫下,不得不放弃都城长安而东迁洛阳,建立东周。

春秋四百年间,蛮戎夷狄大规模入侵中原,当时其人数及军事力量都强大于华夏诸国。自东迁以后,周王室本身已经没有军事能力率领诸侯对抗北方戎狄和南方蛮族(包括楚、越民族)的入侵。

在这种严峻的外部形势下,管仲最重大的国策,就是扶助齐桓公打出了“尊王攘夷”的旗号。所谓尊王,即尊周天子,借周天子号令联合统领华夏列国;所谓攘夷,就是率领华夏族联合起来抵御周边蛮族及夷狄的入侵。

在管仲的辅佐下,齐桓公组织率领华夏族联盟,存卫救邢,伐戎拒楚,打退了进逼威胁中原的夷狄蛮戎,使中原华夏族各国免于被夷狄游牧民族所蹂躏。

因此孔子高度评价齐桓公、管仲的“尊王攘夷”政策——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若不是有管仲,我们现在都要披头散发改穿蛮族的服装了。

孔子曾经批评齐桓公有“不仁”之行,但他认为那只是私德之小节。而“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这才是政治之大节。

孔子以同样的历史观念评价管仲。

子贡曾经与孔子论史,子贡认为管仲不是好人,因为他背叛了旧主人公子纠,又反过来辅佐旧主人的仇人齐桓公。

孔子回答说:“正是由于管仲辅佐齐桓公,使齐国称霸于诸侯,挽救了天下,使我们至今受其恩惠。如果不是由于管仲,我们现在可能都披散头发、前襟左掩(指穿夷狄之服),成为夷狄之属民了。”

孔子在评论管仲时还阐述了他关于“仁”作为政治价值的独特见解。

孔子批评管仲富拟公室,筑“三归之台,塞门,反坫”。他认为,根据周礼,这些都是诸侯才享有的待遇,而管仲却僭越了。所以孔子说,管仲不知“礼”。“若“管仲知礼,孰不知礼?”但是,孔子却说管仲知“仁”,管仲是“仁人”。

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就此评论说,孔子之所谓“仁”,是一个极其重大的价值观念。对门人子路、冉求、公西赤以及令尹子文、陈文子等一时贤达,孔子都不曾称许其为“仁”。只把“仁”的评价授予管仲——这就是因为管仲辅佐了齐桓公,救援了生民百姓。

孔子对管仲的这种评价,许多弟子们感到不理解。子贡就曾经与孔子辩论说:“管仲不能算仁者吧?他做了不少坏事!”(“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

但是孔子回答说:“如果连管仲这样的政治家都不能算仁者,那么世间还有谁能算仁者呢?因为管仲施政大济天下苍生,救万民于水火,为生民立命!他的大仁是千秋万代的楷模!”

六、孔子反对世袭世亲制度

西周之宗法制,是一种世亲制。官爵父子相承,并且只能传给嫡长子,出身贵族而非嫡长子的庶子没有官爵之继承权。

东周以后,社会上非出身贵族嫡系的庶子人数大量增多,他们要求在政治上与贵族中的嫡长子们分享权力。由此发生了“用贤”与“世亲”的政治之争。

在孔子就此与齐景公的谈话中,实际反映出“选贤制”(禅让的本质)与世亲世贵的“世袭制”(即家天下、私天下)两种制度的对立。反映出用贤与世官制的对立,即庶民民主观念与贵族世袭体制的对立。

七、智者乐水,仁者乐山

在青年时代的浪游生涯中,孔子曾登临齐鲁之境的雄伟山岳——作为五岳之首的泰山。

泰山雄伟拔起于华北平原之上,东临沧海,北饮黄河。

泰山在上古被视为天山、圣山——昆仑山(详见何新《诸神的起源》)。泰山地区是黄河流域华夏古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泰山古称岱岳、太岳,被尊为“五岳之首”。传说自神农时代即以泰山为神山——东部的“昆仑”(通天之山)。《史记集解》记:“天高不可及,于泰山上立封禅而祭之,冀近神灵也。”古代中土帝王登基之初,多来泰山举行封禅(祭祀社坛)的大典,昭告天地。先秦时期有七十二位君主到泰山封禅。泰岳主峰海拔1600米,故“孔子登泰山而小鲁”。

事实上,孔子一生对自然山水之美一直都有极深刻的感悟。他曾说:“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曾经有弟子问孔子:“为什么智者喜欢看水?”孔子答:“水顺缘地势而行进,遇高则止、向低而流,好像水有智慧会进行选择。水流动中,不会遗漏任何缝隙,好像智慧的无所不通。那么水啊,不正是智慧的象征吗?”

弟子又问:“那为什么说仁者喜欢看山?”孔子答:“山体是那么博大,包容着草木千万种。大山让各种不同的飞鸟、走兽都生育于其间。那么山啊,不正是仁善者的象征吗?”

有一次孔子游泰山时,遇到一位名叫荣启期的隐士。这是一位老人,年事已高,孤独行走于野外,穿着鹿皮衣服,边走边敲打着乐器吟唱,一副悠闲快乐的样子。

孔子好奇而问:“老先生您这么大年纪了,怎么还这么快乐啊?”——难道您不知道自己已经面临死亡吗?

老人回答说:“天生万物,唯贵于人。而我能做人,这难道不是快乐之事吗?男女有别,以男为贵,而我作为男人,这不也是快乐之事吗?”

老人又说:“不知有多少婴儿,生下来还没见到太阳、月亮就已死在襁褓之中。而我今已行年九十五,却仍然健康地生活着,这不是

第三

件快乐之事吗?“我很贫穷。但人生下来本来就一无所有,贫穷不是正常之事吗?每个人总有一天会死,死亡是一切人生命的终结之点。我以守常之道而自然走向归宿,有什么理由不感到快乐呢?”

老人的话使孔子受到感悟,孔子感叹地说:“您讲得真好,做人就应该活得像您这么快乐啊!”

八、用智慧收服子路

在年轻时代的这次漫游期间,孔子一个重大收获是收服了他最重要的一位门徒——子路。

孔子一生招收了数千名弟子,其中上百位人物因有名望或建立功业而传世,然而其弟子中最著名者则当数子路、颜回、子贡、子夏、冉有、曾参等十数人。而从年轻时代到晚年几乎追随相伴孔子一生的,则唯有子路。

子路,或作季路(子、季通),名仲由,史书中无记其姓氏(仲是排行),表明其出身非显贵之族。传说子路原是卫、鲁边境卞邑的一个“野人”,后人即以其地望为氏,所以或称曰卞氏。春秋时所谓“野人”,有横行狂野之义,也有出身夷野(夷狄之族)之义。

子路之妻兄弟名颜涿聚,是一位横行于卫、鲁、齐之间的著名侠盗(后来也师从于孔子)。

子路比孔子小九岁,在孔子诸弟子中,年龄应属于较大的。子路认识孔子时二十来岁,当时孔子也仅三十岁左右。

子路出身似非华族。春秋时,山东半岛乃是华夷多种文化及不同种族杂居之地。其中有姜姓夷(羌族之莱、黎分支),又有山戎、羽夷及燕狄诸异族。《史记》说:“子路性鄙。”鄙,古音通“强”,强悍也。《史记》又说子路“好勇力,志伉直”,即好勇斗狠,喜欢使用暴力,性格强悍执拗。

据《史记》描写:年轻的子路穿戴着夷狄之人的奇装异服,把公鸡毛插在头上,身着猪皮制作的古怪衣裤——当时这都是非华夏族的“夷人”之装束。

孔子是在旅途中与子路偶然相遇的。子路看不起孔子,于是就找碴儿欺负(“陵暴”)孔子。但是孔子巧妙地设下了一些圈套,最终以智慧征服了子路。

究竟孔子是如何驯服子路的?史无详记。但是,据说在子路年轻时,他所崇拜的人是当时齐国一位著名的大力士、勇士孟贲。

孟贲,春秋时齐国之武士,以勇力著称。据说其猛力能同时搏倒两只斗牛。还有传说谓:“孟贲,古之勇士。水行不避蛟龙,陆行不避豺狼。发怒吐气,声喝动天!”

而在《淮南子》中有一段记述谓孔子曾与勇士孟贲比武。孟贲竞走捷步如飞,快得超过野兔,而孔子却巧妙地胜过了他。孟贲与孔子较量力道,他用尽蛮力也打不开城门,而孔子却用计谋使紧闭的城门关锁折断。这次比武的结局使孟贲羞愧难当。

有理由把上面这两个故事联系起来。可能正是由于孔子与孟贲的比武折服子路,于是子路服气,乃改装易服,甘愿追随孔子成为门徒,向其学习智慧。

子路喜爱剑术,经常佩负一柄长剑。而孔子则不以为然,要子路摘掉。子路不同意,说:“腰佩长剑,何其雄哉!”

孔子说:“长剑之雄,不过只敌数人。剑术不如学术,因为唯学术之利,方能贯穿千万人之心。”于是子路领悟,表示:“敬而受教!”

后来《史记·项羽本纪》记项羽不愿学剑,愿学兵法为“万人敌”,与此故事则如出一辙。

九、“上士杀人用笔头”

但是事情多有反复。据汉人刘向《说苑》记,子路跟随孔子后不久,大概忍受不了孔子的许多束缚,失去了往日横行草野的自由。子路后悔,想摆脱孔子,甚至想杀死孔子。

于是流传有这样一个故事:

在浪游的旅途中,一天,孔子命子路去山泉汲水,子路途中遇到一只老虎。子路力大,倒提虎尾,杀死了老虎。他将死虎的虎尾扭下,揣在怀里,提水回来见孔子,告诉孔子自己的遭遇和杀死老虎的事。

但孔子对他说,这样杀死老虎并不算很高明。这话令子路非常不高兴,以至怀疑孔子是明知山涧处有虎,还让他去打水;又不让他杀死老虎,也许其实是要害自己。

于是子路就问孔子:“那么你认为该怎样杀老虎才算高明?”(“上士杀虎如之何?”)

孔子说:“上流之士杀虎,必须斩断虎头。”

子路又问:“那么中流之士该怎样杀老虎?”(“中士杀虎如之何?”)

孔子说:“中士杀虎提虎耳。”

子路再问:“那么下流之士该怎样杀老虎?”(“下士杀虎如之何?”)

孔子嘲弄说:“下士杀虎捉虎尾。”

这话大概气坏了子路。于是,子路将虎尾丢向远处,偷偷捡起一块磻石(大石头)自言自语:“夫子知虎在水边,而使我取水,是欲杀我也!”

子路回来又问孔子:“那么您可知道上士是怎样杀人的吗?”(“上士杀人如之何?”)

孔子说:“上士杀人用笔头。”(“上士杀人用笔端。”)

子路又问:“那么中士杀人如之何?”

孔子说:“中士杀人用嘴巴。”(“中士杀人用语言。”)

子路再问:“那么下士杀人如之何?”

孔子说:“笨蛋杀人才用大石头。”(“下士杀人用磻石。”)

子路被孔子说破心事,便将磻石抛向山涧,转身向孔子施礼谢罪。

孔子笑了,称赞子路勇于改错,“闻过则喜”:“错,就不要怕改。”(“过,则勿惮改。”)

十、孔子认为德行须以利益为基础

关于孔子与这位颇具个性魅力的弟子子路,还流传着许多有趣的逸事。表明在孔子与这位学生之间,实在有一种特别深厚的友情交流关系。

例如,有一天,天是晴日,孔子要出门,让子路备齐雨具。出门后,果然遭遇了大雨。子路问孔子,夫子何以知道今天将会下雨?孔子告诉他,昨夜有乌云将月亮和毕星连在一起。

过了几天,子路在晚上看天象,月亮和毕星又被乌云连在一起了。而

第二

天孔子正好要出门,于是子路就为他备齐雨具。但出门时,孔子却说不需要带,后来天果然并没有下雨。于是子路感到困惑,请教孔子。

孔子回答:“那一天,毕星是在月亮的阴侧,所以第二天会有雨。而昨夜,毕星是在月亮的阳侧,所以虽然也有乌云,却不会下雨。”

事实上,孔子也许是想使子路明白,同样的道理,要视乎不同的具体情境才能成为有效验的真理。

另有一则逸事是,有一天,子路穿了一身新衣服来见孔子。孔子说:“子路啊,你怎么这么骄傲啊?看长江之水,从源头上最初流出,好像还浮不起一个小酒杯。等它流到入海口,没有大船,就别想横渡。为何如此?不就是因为不断有新的水流汇入到江中吗?而你穿着这么亮丽的衣服、神情骄傲,天下还有谁敢与你做朋友呢?”

于是,子路回去换了衣服,谦卑地来见孔子。

孔子说:“仲由,你记住!我要告诫你:出言应谨慎而不可轻发议论,行动应谨慎而不可轻于表现。扬扬得意,乃是小人之态!”“君子对知道的事就说知道,不知道的事就说不知道,言语要诚实。能做的事说能做,不能做的事就说不能,行为要诚实。像盗跖那种人,虽然名望很大,但君子不会尊重他,因为他的行为不循于礼义啊!所以君子不侥幸而行事,不取巧而言说,不虚伪以求名,正如《诗经》所说:‘不争竞也不怯懦,不骄傲也不卑微’,一切都要做到恰如其分!”

盗跖是当时啸聚山林横行于东方的一位著名大盗。孔子特地向子路提及他,劝子路不要效仿他,可能因为子路本来是很崇拜盗跖的。

子路的水性很好。有一次,子路跳入河中,救起一位落水者。那个人为报答救命之恩而赠送一头牛感谢子路,子路却不想收。孔子说:“收下吧,给他人做个榜样——做了好事会有好的回报,这样,鲁国人以后就都会乐于助人!”

有趣的是,若干年后,子贡也救助了一个人,那人赠金酬谢,但子贡拒绝了他。孔子知道后说:“这样很不好。因为助人却没有利益,以后就不会有人愿意主动助人了。”

这两则逸事表明,虽然孔子说过“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但是孔子并非一个空讲道德的伪君子或者道德绝对主义者,他也是深深懂得实际利益对于人类行为具有的诱导作用的。

子路虽然刚强粗鲁,但却是一个心地十分坦率直爽的人。他后来追随孔子近四十年,成为孔子身边一位最忠诚的卫士,也是孔子最亲近的友人、兄弟和门徒。子路几乎一生追随孔子。孔子曾感叹道:“衣衫褴褛立于达官贵人的珠光宝气之中而能不亢不卑、坦然自处、依然故我,无欲无求所以也无所畏惧——这就是子路!这就是即便面对千万人也敢于特立独行、我行我素的子路。”

十一、观海羡东夷

孔子浪游中途经泰山,还曾经遭遇这样一件事:

在深山中行进时,一个妇人悲痛的哭声,引起了孔子注意。他从车上站起来,扶着车栏仔细听,命子路停车下去看一看。子路在山坳中看到一个妇人在一座新坟前哭祭。子路问她何人去世,家里发生了什么不幸的事情。妇人悲切地说,墓里埋葬的是她年轻的儿子。她家从远方迁居此地,但此山有凶猛的老虎,以前她公公被老虎咬死,后来丈夫也被老虎咬死,现在她的儿子又死于虎口。

子路问:“那为什么你们不离开这里呢?”

妇人说:“因为只有这深山老林中,才没有官府的苛捐杂税啊!”

子路回来把妇人的话告知孔子。孔子心绪久久不能平静,对弟子们说:“你们要记住这件事,苛政凶猛过于老虎啊!”

在浪游的旅途中,孔子还曾遇到过一个有趣的捕雀人。孔子发现他捕到的都是一些黄口小雀,就问他:“为什么你只抓黄口小雀,却不抓大雀?”

捕雀人回答说:“大雀易惊而难被抓,黄口小雀贪饵而容易被诱惑。”

孔子又问:“那么难道始终抓不着大雀吗?”

捕雀人答:“若是黄口小雀跟从大雀,就都不易被抓。若是大雀跟着黄口小雀,那它就好抓了。”

孔子听后对子路说:“君子好比黄雀。如果跟错了人,也会身陷罗网的。”(“君子慎所从。不得其人,则有罗网之患。”)

在齐国游历时,孔子曾前往海滨,眺望东海。面对苍茫无际的海洋,孔子赞叹说:“沧海何以能大?是因为它身居于下位啊!”(“大哉河海乎,下之也!”)

孔子在胶东半岛上隔海遥望海对面的“东夷”(朝鲜)。殷商王朝亡国后,商朝的王子箕子逃亡到朝鲜,许多贵族中的贤者也追随箕子前去,所以当时人们都说“东夷多君子”。

孔子眺望远方,说:“我也想到九夷去住。”

有弟子说:“听说那里很穷!”

孔子说:“只要有君子住在那里,穷不穷又有什么关系?”

孔子还说:“如果在中国不得志,我宁愿乘船漂流于海外,那时只有子路仍会跟随我吧!”

子路很高兴,扬扬自得。于是孔子揶揄他说:“可惜子路你虽然很蛮勇,却没有别的本事!”

十二、私学的兴起

在经历了四五年的浪游之后,鲁昭公二十四年(前518年)前后,三十四岁的孔子回到了鲁国。

孔子三十岁左右即已经开始立学收徒。清末章太炎以来有一种看法以为,唯孔子首创“私学”,从而打破“学在官府”的传统,“变畴人世官之学而及平民,此风气实孔子开之。”

其实,私人讲学之风气,并非始创于孔子,至少在春秋中后期,私人授徒已成风气。这种风气发生的社会基础,是西周以来,贵族世袭制度之外,各国有自民间举胥吏用为下层文官之制度。国人中处于庶子身份的年轻人,通过这种举荐可以走入仕途。对于士族子弟,西周各国原本有官学、公学进行教育(这种官学即“学宫”“辟雍”)。

东周以后,王政衰微,官学在各国衰落,社会中有学识的士人遂招徒讲学,培养势力,于是各国有所谓“私学”的兴起。

晋国大夫叔向,门下弟子众多,因其势力强大,以至于已投拜其他人门下做弟子者,许多也改投到叔向之门下。

郑执政大夫子产,年轻时曾经从师多人。任郑国相之后,他去见老师时,仍和其他同门按年纪排座次,传为一时美谈。

又据《吕氏春秋·离谓》:郑国的大夫邓析收徒学打官司,只要交纳一定财物作报酬,就可以到他那里学习。“与民之有狱者约:大狱一衣,小狱襦袴。”“民之献衣襦袴而学讼者,不可胜数。”

孔子时鲁人有王骀,是个刑徒,因犯罪被砍掉一只脚,但是追随他的信徒众多——“从之游者,与仲尼相若”“与夫子中分鲁”。

因此,孔子的学生常季问孔子:“王骀是个被砍去了一只脚的人,而在鲁国跟从他学习的人却和先生的弟子相当。他站着不能给人教诲,坐着不能议论大事;弟子们却空怀而来,学满而归。难道确有不用言表的教导,身残体秽内心世界也能达到成熟的境界吗?他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孔子回答说:“王骀先生是一位圣人,我的学识和品行其实都不如他,只是还没有机会前去向他请教罢了。但我都愿意把他当成老师,何况学识和品行不如我孔丘的人呢!何止鲁国,我将引领天下的人向他学习。”

后来战国时代兴起诸子百家,百家争鸣,春秋时代的私人讲学风气实已开其先河。

十三、授徒讲学建立儒党

孔子是一个杰出的组织者。大约从三十五岁到五十岁这十五年的困顿生涯中,孔子以惊人之少的社会资源,竟奇迹般地聚集了一大批与他同样不得志、无背景的年轻人追随于他,从而组织起了一个被后世人称为“儒党”的社团。

孔子创学之初是没有名分的。只是在昭公二十四年以后,孔子才被鲁公任命而具有了宗社师儒的正式名分。孔子自周归鲁后门徒增多,可能与这一任命有关。因为此时孔子作为鲁宗社之胥相,已经有官禄可食,也有正式名分可以传习礼教,聚徒讲学。《周礼》中的宗社司祭兼职就是学官,负责教授贵族子弟书写、计算及礼仪制度;而宗社中的社田,其收租正可以养育这些入籍的子弟。

孔子讲学的目的,是培养“士君子”,也就是培养未来的从政者、政治家、演说家(言语者)、外交家和祭司(胥相)——“学而优则仕”。

孔子门下的这个学团,绝不是一种简单的收而教之、教而别之的收费性学校,而实际是一个具有政治宗旨(“克己复礼,令天下归仁”)、共同的价值观念(仁、义)、共同的理想和追求,且有严密的系统和组织,甚至具有某种人身隶属性(“一日拜师,终身为父”),人数颇为众多,而且有内部层级划分(领袖七十二,所谓七十二贤人,总人数三千)的雏形政党组织。

在孔子死后,他的许多弟子自立门户,也纷纷在各地招徒讲学,于是形成了战国时代诸子百家争鸣之势。

十四、孔子为“君子”之称号赋予新意义

孔子对学生的教育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孔子之教,在社会制度方面,是兴礼主义,以礼齐民即以伦理为教化。在个人方面,是倡导君子人格主义。孔子建树了以“君子”之道为规范的人格理想。孔子认为这种完美人格的建立依赖于君子的自我修养。后来,这种儒家的人格主义在曾参和孟轲的学说中得到了更充分的阐扬。

孔子学团中所招收的,主要是当时的贵族学宫中所拒收的庶子。

所谓庶子,别称即“竖子”。竖子在战国秦汉时代已成为一个骂人语,其意义略相当于“小人”“野人”或者“杂种”。

依据宗法制度,多数出身于贵族之家的庶子得不到爵位和资产的继承权,所以庶子无恒产。孔子曾经说:无恒产则无恒心。所以宗法贵族嫡脉们视自己为“君子”——君贵之子,却视诸庶子——“竖子”为“游士”(即“氓”,无业无归者曰氓,今语所谓“流氓”),而甚为鄙视。

但是孔子却针锋相对地提出了被赋予一种新的道德含义的词语——“君子”。

在周文化中,“君子”本来专指君之子——贵族之嫡脉,是一种尊贵的社会身份——唯有公侯贵族子弟方可以称为“公子”或者“君子”。然而孔子之所谓“君子”,则不是特指身份和出身,而是指学养和道德。

在孔子看来,无论任何人——即使出身于小人、野人,身份是“庶子”或者“竖子”,也有教无类。只要其修养有德,则这种人也可以成为“彬彬君子”。孔子使“君子”成为一种道德人格的美称,换句话说,单凭血缘关系、宗嫡身份并不能保证贵公子们成为“君子”、成为“士人”。《论语·宪问》篇中,有这样一段对话:

子路问:什么人能成为君子?

孔子说:只要严肃地修身。(“修己以敬”)

子路说:这就够了吗?(“如斯而已乎?”)

孔子说:不但修养自身,还要关怀他人。(“修己以安人”)

子路问:这就够了吗?(“如斯而已乎?”)

孔子说:不但修养自身,而且能安抚好老百姓。只要能做到这样,就可以超越像尧舜那样的圣人了。(“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

换句话说,士君子就是怀抱远大理想的志士仁人,他们不但修持自身而具有美德,而且能治国安天下。因之在孔子的理念中,“士君子”之道体现着一种具有至善美德的人格理想。曾子后来曾这样阐述这一理想:“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

我所重新认知的孔子

坊间讲述孔子生平之书甚多,但多为面貌相近因袭之作。对于孔子生平之了解,莫不沿袭20世纪初构建之旧说,视孔子为一不得志且不识时务之私塾先生而已。民国遗老硕儒如钱穆,所著《先秦诸子系年》堪称力作,但所著《孔子传》则舛谬殊多。

余著《孔子传》而对孔子之新认知,可概括为以下:

一、孔子不是先秦诸子之一子,而与老氏同为诸子之大宗师。盖战国后出现之墨、法、名、兵及术数阴阳等百家学皆可溯源于孔氏,这是孔子所以伟大以及高于先秦诸子,而于两千年间高处圣者地位之原因。

二、孔学在汉武帝后分道为“今文”经学与“古文”经学两端。两家倾轧势同水火,缠斗数百年,直到唐初才逐渐融合。其所争论的实质,绝不仅是关于“五经”文字、版本诠释之歧义,更是由于所据利益集团及政治立场之分野。

盖所谓“今文派”实乃庶子之学。崇“今文”者,主张学为政用,政治大一统,攘夷狄,尊君权,抑贵民,选贤良,废世袭——乃以今变古之改革派。今文学派认为孔子是所谓“素王”,是“托古改制”之“革命家”。其政术在孔门秘传言教之“微言大义”中,故以其秘传学说(所谓“家法”)为圣教。

而“古文派”则是世家贵族之学。崇“古文”者,主张学、政两别为异途,政治行封建,和夷狄,尊世家,优贵民,不尚贤,世官世禄——乃以古非今之守旧派耳。古文学派认为孔子仅为一教师,所传乃周礼之古道。古文派以周公为最尊,主张彻底复古——法周公、崇周礼。古文学派的孔子是一个复古、守旧、尊贵族之礼的孔子。

故历史中实有两个不同面貌之孔子,一为今文派之“素王”(布衣之王者,即政治领袖),一为古文派之“师尊”。余窃以为,真实的孔子是两个孔子的合一。

春秋中后期,当时之主要大国几乎都相继发生了“庶子”(边缘贵族)篡夺“嫡子”(宗法贵族)之经济、政治权力的“庶子革命”。如晋国的赵简子、齐国的田氏、楚国的白公胜、鲁国的“三桓”及阳虎等。

由于孔子的主张是“克己复礼”,所以一般人们往往以为,孔子是一个保守派。其实,孔子作为一个私生子,其在四十岁以前,曾经是各国社会变革、“庶子革命”的积极支持者。在五十岁以后,才逐渐成为现存社会秩序(周礼)的维护者、保守派。

晚清廖平《今古学考》指出:“孔子初年之言,古学所祖也。孔子晚年之言,今学所祖也。”廖平将孔子思想划为前后期,是对的。而且他认为孔子前期保守、后期革命。康有为受廖氏启发,作《孔子改制考》,亦谓孔子后期著述思想主张变法,即“托古改制”。

孔子思想确实包含着“变革”与“保守”的两个矛盾方面,也的确可以划分为前后政治主张不同的两个时期。但是,我以为这两个时期的分野与廖氏及康氏的主张恰恰相反。

盖孔子之早年出身微贱(所谓贵族出身实有伪托之嫌疑),其用世变法之理念后来乃为“今文经学”一派所传承。盖得其旨者,子夏、荀子及战国法家以及西汉董仲舒、刘彻,至于清代之龚自珍、廖平、康有为也。

孔子中年在鲁变法改革失败,其后因反对“三桓”贵族而被逐离鲁国流亡多年,颠沛流离;归国后,与三桓贵族妥协而被鲁君聘为“国老”,年事已高,政治态度乃取妥协模糊之术,慎言政治;教诲弟子注重修身人格及君子之仪,此即所谓“克己复礼”。其修身人格之学,则传之曾参、子思一派,战国后其最著名之传人即孟轲——于是而有所谓“曾、思、孟”一派的儒家人格伦理学派。

孔子是思想家,也是政治家、军事家。孔子尚武而知兵学,则为俗儒及世人所鲜知,亦为后世王者所有意掩盖。实际上,孔子曾指挥过实战(前498年曲阜武子台之战),且取得大胜。故当其流亡时,齐、卫、陈、楚君均曾问以兵事。而且其弟子冉求、子夏皆知兵事。冉求打了胜仗,自称其兵学受之于孔子。战国著名兵法家吴起乃出子夏之门下,而为孔门隔代弟子,传有《吴起兵法》,与《孙子兵学》并称“孙吴兵法”而传世。

韩非云孔子死后“儒分为八”。实则孔道之大端实传于子夏及曾参二流,成为孔门儒学中的法术(即后世所谓外儒内法)一派以及修身伦理人格主义一派,而其旁流则演变于战国时代的法、名、墨、兵、农诸子学术也。

《史记·孔子世家》勘误、诠释及补证

【何新按】

《孔子世家》,为司马迁《史记》纪传体中最长的一篇。其所述孔子言行,大抵以《论语》为主,而旁采博搜传说逸闻。但简文错乱,史料驳杂,字句错落脱衍,年代混乱。

兹广采先贤考证,加以董理,调整文序,删其芜错,依年代重新编次。略作分节,使其易读。

余对司马迁《孔子世家》勘误之原文,收在何新所著《孔学三书》中,已经出版。这里发表的是本文最新的修订版。

第一

【原文】

孔子生鲁昌平乡,(属)陬邑。

其先,宋人也,曰孔防叔。孔防叔生伯夏,伯夏生叔梁纥。【译文】

孔子出生于鲁国昌平乡,(属)陬邑。

他的先祖是宋国人,名叫孔防叔。孔防叔生(孔)伯夏,(孔)伯夏生(孔)叔梁纥。【何新按:陬又作邹。故《庄子·天下》称孔子为“邹(陬)鲁之士”。地在今山东曲阜县东南之陬城。孔子成年后迁居于曲阜之阙里。《汉书·梅福传》师古注:“阙里,孔子旧里也。”】【原文】

纥与颜氏女【祷于尼丘】,野合而生孔子。【译文】

叔梁纥和颜氏的女子在尼丘敬神,在野外媾和,生下孔子。【何新按:《史记》原文作:“纥与颜氏女野合而生孔子。祷于尼丘,得孔子。”

崔適《史记探源》谓:“当作‘纥与颜氏女祷于尼丘,野合而生孔子’。上下文错杂而衍‘得孔子’三字云。”】【原文】

鲁襄公二十二年而孔子生。

生而首上圩顶,故因名曰丘云,字仲尼,姓孔氏。【译文】

鲁襄公二十二年,孔子出生。孔子生下来头顶中央隆起像丘陵,所以就取名叫“丘”,取字叫“仲尼”(纪念尼丘),从父姓为孔氏。【何新按:关于孔子生年有二说。《史记》谓生于襄公廿二年。而《公羊传》《穀梁传》《孔氏家谱》俱云生于襄廿一年。《公羊传》曰:“十一月庚子,孔子生。”《穀梁传》曰:“庚子,孔子生。”《春秋·鲁襄公廿一年》:“冬,庚辰朔,日有食之。”蒋伯潜以夏历推算周正,谓孔子应生于夏历八月二十七日。

原文:“孔子生而首上圩顶。”自魏王肃《孔子家语》以下均误读“圩”字。以为孔丘乃一残疾人,头顶中央下陷如坑也。其实,“圩”者,即邱,坟起之地也。水边地之隆起曰圩岸,圩者,高隆也。故《康熙字典》有说堤坝曰“圩”。】【原文】

丘生,而叔梁纥死。葬于防山,防山在鲁东。由是孔子疑其父墓处,母讳之也。

孔子为儿嬉戏,常陈俎豆,设礼容。【译文】

孔丘生下来,叔梁纥就死了。孔纥葬在防山,防山在鲁曲阜城的东面。但孔子并不清楚父亲的墓地,因为孔母隐讳这件事(以野合无夫而孕为耻,故讳言孔父)。

孔子幼年时做游戏,经常陈列俎豆等各种礼器,演习祭祀上的礼仪动作。【何新按:孔子是无父之孤儿,并且早年不知自己父亲是谁。《礼记·檀弓》:“孔子少孤,不知其父墓。”郑玄注:“孔子之父陬叔梁纥与颜氏女徵在野合而生孔子。徵在耻焉,不告。”

又按:儒者起源于祭司,祭司在《周礼》中亦称胥相。等级最低者即为人主持丧礼的小胥。孔子早年居住母族之里,其地多小胥及挽车夫。故孔子受影响而好演祭祀之礼也。】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