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派中医内科丁甘仁流派系列丛书——秦伯未学术经验集(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19 23:24:36

点击下载

作者:陈丽云,陈丽云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海派中医内科丁甘仁流派系列丛书——秦伯未学术经验集

海派中医内科丁甘仁流派系列丛书——秦伯未学术经验集试读:

版权页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秦伯未学术经验集/陈丽云,孙增坤主编.—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海派中医内科丁甘仁流派系列丛书)

ISBN 978-7-117-25007-8

Ⅰ.①秦… Ⅱ.①陈…②孙… Ⅲ.①秦伯未(1901-1970)-生平事迹②中医内科-中医临床-经验-中国-现代 Ⅳ.①K826.2②R25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7)第260538号人卫智网 www.ipmph.com 医学教育、学术、考试、健康,购书智慧智能综合服务平台人卫官网 www.pmph.com 人卫官方资讯发布平台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秦伯未学术经验集

主  编:陈丽云 孙增坤

出版发行:人民卫生出版社有限公司       人民卫生电子音像出版社有限公司

地  址:北京市朝阳区潘家园南里19号

邮  编:100021

E - mail:ipmph@pmph.com

购书热线:4006-300-567

制作单位:人民卫生电子音像出版社有限公司

排  版:人民卫生电子音像出版社有限公司

制作时间:2018年3月

版 本 号:V1.0

格  式:mobi

标准书号:ISBN 978-7-117-25007-8

策划编辑:崔长存

责任编辑:崔长存打击盗版举报电话:010-59787491 E-mail:WQ @ pmph.com注:本电子书不包含增值服务内容,如需阅览,可购买正版纸质图书。海派中医内科丁甘仁流派系列丛书编委会

总 主 编 严世芸

常务秘书 徐 燕

委  员 (按姓氏笔画为序)

     王庆其 王羲明 邓跃毅 朱生樑

     孙增坤 严世芸 李其忠 何立群

     陈丽云 胡鸿毅 袁灿兴 徐 燕

     蒋梅先 韩 政 潘华信主编简介

陈丽云,女,教授,医学博士,上海中医药大学医史教研室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上海中医药大学科技人文研究院副院长。现为中华医学会医史分会常务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医史文献分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医学会医史分会主任委员,上海科技史协会副理事长,世界中医药联合会病案分会常务委员。上海儒学理事会理事,《中华医史杂志》编委,《中医药文化杂志》常务编委,主持和参加课题10余项,目前主要从事医史文献和中医药文化等方面的教学和研究。发表论文30余篇,副主编、主编教材著作多部。

孙增坤,男,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学博士、中西医结合博士后,上海中医药大学教师。中国中医药学会养生康复分会委员,上海市康复医学会肿瘤康复分会委员。

从事中医基础理论方向的科研工作,参与国家级课题2项,主持市局级和大学课题4项,相关论文发表在医学核心杂志。主编出版书籍一本,参编大学教材3本。内容提要

本书是“上海市振兴中医三年行动计划——海派中医丁氏内科流派传承研究”项目支持的课题成果之一。

全书分4个篇章:上篇“生平史略”,介绍海派中医秦伯未之生平;中篇“学术钩玄”,“理想”部分介绍秦伯未的学术生涯及其为中医所作贡献,“学术”部分介绍秦伯未在中医理论方面的创见;下篇“医案医话”,介绍秦伯未的临床疾病理论和病案举隅;附篇“流派速览”,介绍秦伯未的学术传承及研究成果。

本书可供中医及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师、中医院校师生、海派中医研究者以及中医爱好者参考阅读。秦伯未处方秦伯未书法秦伯未画作总  序

鸦片战争以后,1843年上海被迫开埠,设立租界,列强割据,华洋杂居,形成了帝国主义掠夺和文化侵蚀的一种政治权利形态,但也冲破了封建传统文化羁绊,促进了西学东渐的中西文化的冲撞和交融,以及经济、社会发展格局的根本性变化,使上海很快成为远东金融中心、远东商贸中心,以及城市人口85%来自全国各地和世界各国的移民城市,是公认的世界四个国际化大都市之一。

上海发展形成的人文特点及对医药需求的增长,给中医医疗和中药实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全国各地中医流派、地方医派的贤才和中医学子纷至沓来,汇集沪上,成为人文荟萃之乡,名医辐辏之地。在上海城市环境和文化土壤的催化下,孕育和造就了海派中医,出现了学术思想交融,学术观点争鸣,中医西医汇通、医疗技艺交流,中医医院与中医学校林立的生动局面,形成了“发皇古义,融会新知”“开放包容,和而不同,兼收并蓄,不拘一格,鼎新而变,领风气之先”的鲜明特色,为我国中医的发展添加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丁泽周 (字甘仁)先生,顺潮流而动,于19世纪80年代来沪寻求发展。丁家三世从医,先生承家业,学医于江苏武进孟河镇,初学于纡塘马绍成,继则师承一代宗师马培之,并时与族兄丁溪松问学。学成之后,始悬壶于孟河,后客寓苏州,再东迁沪渎,设诊于上海仁济善堂,问道汪莲石、余听鸿、唐容川、张聿青诸名家,过往甚密,撷取各家之长,轩岐之学得以交融升华,造诣日深,医道大昌,一时煊赫,名噪海上。

丁甘仁先生孜孜矻矻,追学不倦,勤奋严谨,一丝不苟,深得同道赞誉。其重理论而崇临床,精专博学,形成了鲜明的学术特点:尊经典,博众长,融时论,援古证今,别开生面;破“寒”“温”对峙格局,倡《伤寒》《温病》统一法门;杂病证治,主以《伤寒》《金匮》方论,兼采各家,首重脾胃调治;外感热病证治,宗《伤寒》之法,而不拘仲景之方,攻补相宜,肺胃同解;重痰湿致病,擅用化解痰湿诸法;崇尚和缓归醇,常变有度的临床风格,用药重辨证,贵轻灵;不囿临床分科,内、外、妇、儿、喉各科兼长,堪称典范。此外,先生虽繁忙诊务,却着意立说,著作颇丰,有《医经辑要》《脉学辑要》《药性辑要》《喉痧证治概要》《丁氏家传珍方》《丁甘仁医案》等多种著作刊行,皆脍炙人口之作,深得同道青睐。先生乐善好施,孙中山先生曾以总统名义赠予“博施济众”的金字匾额,其大医精诚,可见一斑。

丁甘仁先生不仅是中医理论家、临床家,而且是近代中医教育的先驱者。1913年,先生会同夏应堂、谢观诸同道在全国医药联会上提议筹款集资兴办中医学校。经反复与当局请愿,成功立案,于1916年8月23日“上海中医专门学校”正式挂牌,成为我国第一家经由政府正式注册的中医学校。学校请谢利恒任校长,汇集一大批医理精深、学问渊博、临床高超的中医名家担任管理和教学工作,并就课程体系、教材、教师及教学制度等方面的建设工作进行全面探索和实践,开创了中医近代学校教育的先河,使中医人才培养走出了单纯家传师承的狭小天地,为我国近代中医教育作出了卓越贡献。在洋洋千言的办学“宣言书”中,详述了创办中医学校的目的,计其大要有四:“国粹之可虞也”;“生命之攸系也”;“气质之不同也”;“利权之外溢也”。发出了“唯有争胜,奋起振奋”“竞争乃出,优胜劣败”的呐喊,表达出了“昌明医学,保存国粹,中体西用”“要求中医之发达,必先陶铸中医之人才,要陶铸中医之人才,必多设中医之学校,使本正源清,而后有良好种子”的办学宗旨,并立“精诚勤笃”校训。凡此,抒发了丁甘仁先生及其同道面对欧风美雨,中医危亡而痛心疾首的情感和忧虑,以及与之抗争的决心和韬略,其心系国粹的中医情结,由此可鉴。

上海中医专门学校办学凡32年,共30届,869名毕业生。1926年先生谢世后,由次子丁仲英、长孙丁济万,以及夏应堂主持学校工作,并于1932年改名为“上海中医学院”。学校硕果累累,桃李天下,如丁济万、程门雪、黄文东、秦伯未、章次公、严苍山、王一仁、许半龙、陈存仁、张伯臾、沈仲理、裘沛然、童少伯、徐嵩年、韩哲仙等等当代名医,皆师出丁甘仁门下,承丁氏之学,蔚然有“丁派”之誉,是海派中医中最具影响力的流派。在丁氏内科流派诸多弟子之中,有成为新中国成立后上海中医学院第一、二任院长者;有成为国家卫生部顾问者;有成为上海市文史馆、上海市中医文献馆员者;而成为上海中医学院及其附属医院、上海市及全国诸多中医医院、中医学院、中医研究机构的资深教授、主任者更是不计其数;有的弟子更是名噪港台、海外,等等,不一而足。在中医学术方面,他们砥砺潜行,锲而不舍的追求,在继承的基础上,通过长期医疗实践的积累和体悟,探赜索隐,钩深致远,守常善变,取得了与时俱进的发展,在各自的临床领域中,形成了自身的学术风格和特色,进一步丰富了海派中医丁氏内科流派的学术内涵,深刻影响着上海乃至海内外中医学术传承与发展。同时,他们也为高等中医教育、各级中医院的建立与发展,为中西医结合工作的开展,为中医人才培养等方面对中医事业发展作出了应有贡献,其功莫大焉。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领导下,在全国各地重启了中医师承教育工作,并与高等中医药教育及高层次中医药人才培养相结合,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由此应运而生的是对地方医学流派的继承、整理和研究工作也得以如火如荼地开展。上海在市政府、市中医药发展办公室组织领导下,领风气之先,在全国率先全面开展对上海中医学术流派——海派中医的发掘研究工作,并积极支持各学术流派的基地建设,其集流派学术特色研究总结、流派团队培养、流派优势病种特色门诊的设立、流派相关文献的集成等等为一体,促进海派中医各学术流派学术经验特色的弘扬和发展。丁氏内科流派在先后二期上海市中医药事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中得到市政府的重点支持,并通过论证,根据是否具备研究条件的实际情况,遴选了丁氏内科流派内六个分基地建设项目 (黄文东、严苍山、张伯臾、童少伯、徐嵩年、韩哲仙),以及六个学术思想研究项目 (丁甘仁、程门雪、秦伯未、章次公、陈存仁、裘沛然)。尽管遴选过程中,不乏存在遗憾之处,有些较有影响的丁氏内科流派的医家因找不到传人或缺乏可查考资料而未能立项研究,如许半龙、王一仁等,殊深痛惜。然而,就当前研究项目而言,大致已能反映丁氏内科流派学术特点及其发展的基本面,尚属幸事。

在近六年的研究中,各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项目负责人及其团队均不辞辛劳、长途跋涉,寻根访踪;焚膏继晷,爬罗剔抉、穷搜冥索,搜集遗秘,补苴罅漏,集腋成裘;刻苦研究,译慎不拘,刮垢磨光,去粗存精,全面总结,宣明往范,昭示来学……凡此,其有耗于呕心沥血,无累于名利得失,专心致志,几经寒暑,编著成以。其中,旧居家貌、传承谱系、先贤年谱、医案医话、医论学说、经验特色、文献影像,一应俱全,于继承与弘扬丁氏流派学术经验,功不可没。

200余万言,计12分册的煌煌著作——《海派中医内科丁甘仁流派系列丛书》,将付剞劂,面市问世。该书是首部反映丁氏内科流派医学全貌,又切合实用而富有研究价值的集成性著作,为今后深入研究、总结、弘扬丁氏流派学术经验奠定了基础。于此,心存感激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创导,上海市政府、上海中医药发展办公室的鼎力支持,也深切感动于丁氏内科流派研究团队全体同道的不懈努力,成就该书的铸成。纵然我们付出了艰辛,但深知遗阙错谬之处尚属难免,祈同道仁人点拨赐教,以臻完善。严世芸二〇一七年八月前 言

近代上海是全国医学的中心,上海当时由于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吸引了大批中医人才来沪发展,其中便有孟河医派的丁甘仁。丁甘仁先生曾获孙中山先生以大总统名义题赠的“博施济众”金字匾额,其医德医术也因此蜚声海内外,成为中医界最有影响力的名家之一。丁氏为了能更好、更快、更多地培养中医人才,传播中医知识,便发起创办了上海中医专门学校,开创了中医新式学校教育之先河。

1920年,时年19岁的秦伯未进入丁甘仁先生创办的上海中医专门学校学习,成为了学校最优秀的学员之一。他出身儒医世家,是北宋词人秦观的第二十七世孙,八世祖秦裕伯是受朱元璋敕封的上海城城隍神,现仍供奉于上海城隍庙中。秦伯未受家风影响,从小便熟读儒家典籍,功底深厚,诗词书画皆通,并在祖辈影响下研习中医。进入丁氏创办的学校后,很快便脱颖而出。1924年,秦伯未从上海中医专门学校毕业,开始了为中医奋斗的人生历程。

秦伯未求学和参加工作之初,正是社会发生深刻变化时期。19世纪中叶以后,随着西方教会和传教士到来,科学原教旨主义大行其道,中国传统文化受到西方文化的猛烈冲击,传统中医药亦是如此。西医学快速传入中国,开办西医学校、医院,翻译出版西医书籍,吸收中国留学生海外学医,迅速改变了中国的医疗格局,给中医学带来了猛烈的冲击。服务中华民族两千年的中医,在科学原教旨主义的影响下,废止传统文化,废止中医之声甚嚣尘上。中医人则开始了救亡图存的不懈努力。

秦伯未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他不仅是一位出色的临床医生,在出版和编辑、医学教育等方面也表现出过人的天赋,并具有极强的社会活动组织能力。他筹办书局,主编的《清代名医医案精华》为当时影响力最大的中医书籍之一,热度延续至今;他参与创办的《中医世界》吸引了当时几乎所有中医界大家为之撰文;他筹建中医学校,并开创了中医函授教育先河;在改革中医教材,开展中医现代教育方面,在其老师丁甘仁的基础上迈进了一大步;他的著作中大量运用图表,通过对古医籍篇章条文的统筹把握,将中医医理条分缕析,使其更加通俗易懂,便于医学院校普及学习,亦方便大众对中医的理解和认同;他所提出的“主次见证递进法”“治疗处方公式”等,体现了他在中医理论教育方面的大胆创新和尝试。秦老一生还留下了大量的著作、论文、诗词,经他编纂或亲自撰写的文字达千万之巨,称其著作等身,名副其实。以上这些与其过人的天赋、不辞辛劳和对中医的满腔热忱是分不开的。

在编写过程中,我们试着将自己置身于秦老所处的那个对于中医人来说风起云涌的时代,去认识这位老人,除了有感于秦老的成果之多,贡献之大,还会发现秦老是一位可爱可敬、极具个人魅力的老人。他热爱自己的事业,是公认的理论大家“秦内经”;他性情爽直,诗词风流,获赞“八绝奇才”;他对中医无比热爱,虽因谏言获罪,但临终诗作仍对中医的明天寄予无限希望。

今天的中医学,进入了一个发展的大好时机,中国传统中医药文化不断继承,并创新发展找回自信,超越前人。回首老一代中医人为中医所作的抗争和奋斗,我们这代中医人除了不忘初心,还需要更多的勇气和努力。

本书是“上海市振兴中医三年行动计划——海派中医丁氏内科流派传承研究”项目支持的课题成果之一。编写中,我们主要收集了以下几方面资料:①秦伯未后代或学术传人口述的音频视频资料;②地方志和校史相关资料;③秦伯未所编写的书籍、期刊、论文、讲稿等;④后世学者的研究论著和论文。通过考据和文献互证,确定入选材料的真实性。全书分4个篇章:上篇“生平史略”,介绍海派中医秦伯未之生平;中篇“学术钩玄”,“理想”部分介绍秦伯未的学术生涯及其为中医所作贡献,“学术”部分介绍秦伯未在中医理论方面的创见;下篇“医案医话”,介绍秦伯未的临床疾病理论和病案举隅;附篇“流派速览”,介绍秦伯未的学术传承及研究成果。

本书所载录的内容,受编者水平所限,无法反应秦老生平和学术贡献的全貌,疏漏之处,敬请批评指正。陈丽云 孙增坤2017年8月上篇 生平史略抱愁似烟树,况值暮秋天。落叶黄不扫,夕阳红欲然。孤怀着何处,幽兴托无弦。寂寂同游意,孤洲共此年。——秦伯未《秋感和黄太玄先生》一、生平简介孟河源流

海派中医是近代中医史上一个极具特色的历史现象,形成于近代之上海,并与上海整个城市的近代史一起发展。

上海中医始于唐代,兴盛于宋末明清,而“海派中医”是在近代上海特定的社会、经济、文化背景下形成的,具有特定内涵和地域特色的医学学术派别。

近代上海是个移民城市,吸引着大批名医来到上海,如费绳甫、丁甘仁、夏应堂、汪莲石、丁福保等一大批名医,逐渐形成了内、外、妇、儿、针灸、推拿等医家流派,造就了海外闻名的医学大师丁甘仁、夏应堂、周雪樵、朱南山、石筱山等。

当时中医内科影响最大的流派为丁氏流派。丁甘仁 (又名丁泽周)是清末民国时期的著名医学家。丁甘仁医术精湛,品德高尚,乐善好施,对病家不分职位高低、不论富贵贫贱,均一视同仁,为大众所敬仰。当年孙中山先生曾以大总统名义赠予“博施济众”金字匾额,以示表彰。丁甘仁先生是孟河学派中对当今中医药的发展最具有影响的人物。

丁甘仁先生医术精湛,临床活人无数。丁氏认为用中医传统的传承方式不能更快、更多的培养中医人才,便开创了中医新式学校教育之先河,发起创办了上海中医专门学校。上海中医专门学校为当时中医界较早的一所具有近代性质的学校,影响较大。丁甘仁参与授课,第一任院长为谢观,所聘教师还包括曹颖甫、夏应堂、谢立恒、顾实①秋、郑传笈、汤逸民、赵缦卿等,皆“一时医界俊彦”(裘沛然语)。其办学以振兴中医为己任,宗旨明确,理念开明。丁氏主张在教学中不能排斥西医,也不应该以各种学说为桎梏,主张治学之道应“由博返约”,且治学严谨,对学员的要求非常严格。学校先后招收全②国各地的弟子学生,达数百人,培养了中医后继人才。由于办学有方,声名鹊起,闻风而来的求学者遍及全国各地,引领了创办中医学校教育之风。①王琼,金芷君.《上海中医专门学校名学生医论》选萃[J].中医文献杂志,2013(5):52.②何时希,李经纬.有关上海中医专门学校创立的考证说明[J].中华医史杂志,1998(4):35.

学校培养出了一大批对后世影响深远中医大师,如程门雪、章次公、秦伯未,以及黄文东、张赞臣、王一仁、严苍山、张伯臾、王慎①轩、陈存仁等,皆为近现代中医的代表人物。①王凤岐,王雷,吴大真.薪尽火传——从秦师伯未对孟河学派的发扬谈中医的传承[J].光明中医,2009,24(2):220-223.

秦伯未先生是这其中的佼佼者之一。他与其他同时期的中医名家最大的区别就是,他不但看重临床诊病,直接为病家解除病痛;他还将自己的视角放在了中医本身所存在的问题,因此他还关注其所处历史时期下中医的处境,用一个更高的视角、更加理性的态度看待中医,在中医传播、中医教育、中医思想等领域,做出了卓著成就。儒医世家

1901年7月21日,农历六月初六辰时,秦伯未生于上海陈行的一②个儒医世家。按其宗谱分析,秦伯未为北宋著名文学家秦观 (少游)的第二十七世孙,为江南秦氏后代。八世秦裕伯被朱元璋敕封为上海城隍,至今供奉在上海城隍庙中。既至清代,祖父秦乃歌为晚清国学生,又是一代名医,工于诗词、古文,曾出版过医学著作,并精于临证;伯祖父秦荣光主持陈行事物,并且是一位开明人士,曾开办三林书院,一改传统私塾之教育模式,除教授国文外,还引入了英语、法语、物理、化学、体育等课程,在当地拥有极高声望;父亲秦锡祺传承家学,儒医皆通,为邻里乡亲解除病痛,医德高尚,驰誉医林。秦伯未天资颖悟,自幼学习勤奋,从小在善文精医的祖父教导下诵读医书。少年时熟读儒家典籍和中医药启蒙著作,跟随父亲通读中医典籍,同时在祖父及父辈的熏陶下对诗词、书法、国画、金石均有兴趣。②《上海陈行秦氏支谱》,1983年陈行公社编志组翻印。《礼记》有云:“医不三世,不服其药。”医家的医学成就,常常与其家族传承紧密相关。秦伯未自幼生活在开明而崇儒尚医的乡绅家庭,耳濡目染,继承家学渊薮,为日后中医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丁门三杰

1919年,秦伯未进入名医丁甘仁创办的上海中医专门学校学①习,为学校的第四届生源。①《上海中医专门学校历届毕业同学名录》(阮望春整理)载,秦伯未为1920—1924年第四届生源;而其弟子吴大真等在多篇序言及论文中所提秦的在校时间为1919—1923年,蒋熙德《孟河医学源流论》中采用此说法。

在学校新式的教育影响下,秦氏自励勤勉,广涉典籍,加上家学底蕴自幼聪颖好学,秦伯未入校便受到丁甘仁、曹颖甫等医学大家的垂青。秦伯未师从丁甘仁,学业也同时深受学校其他两个主要学者的影响,一个是学校教务长曹颖甫;另一个是学校的第一任院长谢观。并且,他还与曹颖甫结成了亦师亦友的深厚情谊,秦伯未曾对其后人深情的回忆,青年时期的秦伯未和同窗章次公、许半龙经常下课后去拜访曹颖甫,继续向老师讨教学术问题,有时则谈诗论文。传秦伯未能够背诵《黄帝内经》全文,有深厚的《内经》理论功底,同时期的章次公则对《伤寒论》,二人并有“秦内经”“章伤寒”之雅誉。早在求学期间,他和王一仁参与了丁甘仁发起的很多项目,编辑杂志和中医药协会的工作,并踊跃参加学术活动。及至毕业时,不仅医学,其诗词、绘画、篆刻、书法都已蜚声校内,与程门雪、章次公并称丁门

②三杰。②一说“丁门三杰”为程门雪、秦伯未、许半龙 (蒋熙德)。另有秦伯未、程门雪、许半龙、王一仁“丁门四仁”之说。

1923年,秦伯未于以该届第一名毕业,同期的还有严苍山、许半龙、陈耀堂等,他们日后都成为了影响时势的中医名家和社会名流。南社题名

秦伯未的童年正值清末,儒道家学,使他接受的非常好的中国传统文化启蒙教育,在祖父及父辈的熏陶下对诗词、书法、国画、金石均有兴趣。

秦伯未15岁即有诗作,进入恩师丁甘仁的中医专门学校学习后,“初学于丁师门下,丁师首先要求背诵《古文观止》中的220篇文章,每天一篇,天天如此。尤其《出师表》《桃花源记》《前赤壁赋》《后赤壁赋》等,更要求背得滚瓜烂熟,一气呵成。当时觉得乏味,却不料古文程度与日俱增,从此博览群书亦觉易也”,打下了坚实的古文基础。秦伯未还工于书法,有赵之谦之风,行笔工整,蝇头小楷亦浑匀流丽;此外,对小篆、北魏书也下过功夫,其隶书推崇杨藐翁,至今上海城隍庙大殿上有一副对联,便是他早年墨迹。秦伯未30岁即有《秦伯未诗词集》印行,40岁时将其增订补辑为《谦斋诗词集》七卷,共344首,文采飞扬。并且善于绘画,喜画梅、兰、竹、菊,尤喜画荷,并有不少吟绘荷花的诗画。秦氏集诗、书、画、印于①②一身,早年加入柳亚子创立的南社,其诗律之细,构思之速,常为人所赞颂,有“南社题名最少年”之誉。从他与社友的唱和,可以看出一名老中医的文字功底和儒雅风流。如1932年发表于《中医指导录》中的《寄柳亚子》:“无边哀怨荡回肠,莽莽天涯道里长;三十载文恣笑骂,百年功罪待评量。”还有另一首寄胡朴安者:“二十年来大道存,编年纪事费评论;死生名节千秋重,肝胆文章一代尊。尽有伧夫争得失,已无余子剩乾坤;萧萧风雨鸡鸣夜,有客沉吟正断魂。”在缅怀故友纪念钱季寅逝世,回顾他的音容笑貌时写道:“三世年华一瞬过,交情如水奈愁何;半生事业书城拥,独向医林挽逝波。小筑深山夜读书,新诗成卷听清誉;当时粉本愁重展,春尽花残处士庐。有深山读书图,岁暮天涯动客愁,江千一别竟千秋,闲情逸致今消歇,冷落城南马上侯。”与其学生张孝桓女士常以唱和诗:“咏絮才华复见之,闲情宛转袅柔丝;西昆嗣派今何在,空剩人闻酬唱诗。结念义之与献之,深闺春静写鸟丝;自从紫石移文后,不羡苏家锦字时。坟籍当年恍忆之,不堪旧事乱如丝;山头烽火江边月,夜夜愁添杜老诗。卅年旧梦问何之,赢得飞霜上鬓丝;为笑名心消不得,一帘红雨祭残时。”另有几篇祝贺同道悬壶开诊的诗篇:《毛君祖谋悬壶诗以贺之》:“偶看经验集,湖上忆枫山;年少才华永,心宽身世闲;渊源明理沦,诗酒更追攀;青主师门近,相期日往远。”《贺冯佩华女士悬壶》:“结念楚瞻氏,传家有锦囊;寄居浏水阔,会饮上池旁;腹内诗书富,壶中日月长;更看吟兴健,格律拟初唐。”《贺钟亚光女士悬壶》:“独具须眉气,前程未可量;才华追咏絮,医学接长桑;珍重壶中客,勤搜肘后方;会看行道日,橘井永留香。”①柳亚子:1887—1958,江苏吴江人,清末秀才,在沪参加中国教育会、爱国学社、同盟会和光复会。主编《复报》,参加发起组织南社。又曾任《天铎报》主笔。一生所作诗词万首以上,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著有《柳亚子诗词》《柳亚子诗选》行世。②南社:为辛亥革命时期进步的文学团体,1909年由柳亚子、高旭、陈去病发起,在苏州成立,宗旨在于宣传民主革命,社名有“操南音不忘其旧”之意,社员达千余人。1923年社团停止活动,社员所作诗文,共辑为《南社丛刻》一书,共22集。

秦氏晚年仍强调学医者多宜学文史知识,正如所言:“专一地研讨医学可以掘出运河,而整个文学修养的提高则有助于酿成江海。”同窗程门雪更是曾评价秦伯未为“医文诗酒、金石书画,八项皆工”之八绝奇才。

20世纪30年代初,秦氏还曾为当时的中国医学院写过一首院歌,登载在《中国医学院第四届毕业纪念刊》(1933)上,是我国最早的一首中医学院院歌。歌词是:中国医学院院歌

春风暖,桃李开,吾院何多才,启迪炎黄绝学,灿烂散光辉,如琢如磨更栽培,前程共期千里独步国医坛。

讲座设,经歌扬,橘井长流芳。阐发轩岐垂训,富丽复堂皇。如切如磋费商量,前程共期无限永峙春申江。

歌词语言优美,对中医事业充满了信心和希望。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生机勃勃的感觉,鼓舞人心。医林巨匠

1924年,秦伯未从上海中医专门学校毕业,他为中医奋斗一生的帷幕也正式拉开了。他不仅是一位出色的临床中医,在出版和编辑、医学教育等方面也表现出过人的天赋,并具有极强的社会活动组织能力。

在丁甘仁的主持下,1924年,秦伯未与同窗丁济万、程门雪等一起参与筹建了上海中医书局,该数据出版了大量的中医书籍、刊物。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秦伯未主编的《清代名医医案精华》,此书一经刊出,便广受欢迎,民国期间便被重印3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迄今经正规渠道至少已被刊印4次。他与方公溥主编的期刊《中医世界》亦为同时代的影响最大的中医杂志,当时几乎所有名医都为该期刊撰稿,并影响了当时中西医话语权博弈的形势。

教育方面,秦伯未参与了创办学校、管理教学、改革学制、编写教材、课堂授课等所有环节,不遗余力地培养中医人才。自1924年①毕业,即留校任教,直至其去世,履任上海、北京多校教职。据其学生记述,秦伯未奉调到北京后,主动从原卫生部宿舍搬出,举家迁居北京中医学院 (现北京中医药大学)家属院内,并承担起大量临床工作。每周两个半天门诊、两个半天查房,丰富的临床经验使得他的教学理论分析透彻、案例内容充实,深得学生好评。据学生回忆,秦伯未还常常晚饭后去教室,向学生讲解日间诊治的病例。并在中医教学、中医函授教学和普及中医知识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是我国最早开办中医函授教育的创始人之一,在继承与发扬中医事业、培养中医人才方面,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甚至可以说,秦伯未为中医改革、中医教育所作的贡献,影响了中国近现代中医教育的发展路径。①杨杏林,陆明.上海近代中医教育概述[J].中华医史杂志,1994(4):215-218,194.

秦伯未曾有诗云:“拼将热血勤浇灌,期卜他年一片红。”这也可以看作是他一生之座右铭。秦老一生所著书籍60余部,论文400余篇,诗作300余首,据统计经秦老编纂或亲自著述的文字达千万字之巨,在那个出版业和出版技术不甚发达的年代,这样的数字足以让人震惊。称其著作等身,名副其实。

创办学校,改革中医教育;著书立说,倾心学术传承;办刊撰文,为中医摇旗呐喊;辛劳奔走,组织和参与影响的中医重大事件;醉心临床,为病家疗疾祛病。纵观秦老的一生,他对中医发展、中医教育和中医现代化的影响,在整个医学史上也是首屈一指的。坎坷医路

秦伯未先生治学与处世一直秉持一种坦诚的态度,例如学术上,他讲释自己对于某一理论的看法,从不故弄玄虚,也绝不模棱两可,总是抱着一种非常谦虚的科学探讨态度,简明而直接的发表他对问题的看法。其履职卫生部,谏言政府时亦是如此。可能正是这种性格,注定了在动乱年代,秦老晚年医学和人生之路的坎坷。

秦伯未及其同时代的一大批近现代名医大家,他们的学术活跃期①大约在20世纪20年代至50年代。其时,中国整个社会正经历着深刻的变革。风雨飘摇,可以说是对那个时期国家民族和中医命运的最好概括。中医界的众多有识之士,怀着对中医的拳拳赤子之心,为中医发展不懈努力。尽管时运艰难,但仍让世人看到了,服务了整个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传统医学,在如此艰难的世道中仍然焕发出了希望之光。①乐凌.孤岛时期上海中医研究[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3.

然而,秦伯未的医学生涯并非一路坦途。秦伯未倾注了大量心血的《中医世界》期刊是民国时期最有影响力的中医杂志,曾被时人称为“中医出版之牛耳”。自民国十八年六月 (1929年6月)创刊至民国二十六年八月(1937年8月)停刊,共出版了12卷67期。该刊以中医为主体,确立了“化中医为世界医”的宏图远志和精诚务实的学术风格。《中医世界》坚持按时出版,并逐步成熟和完善,成为了中医人宣传和交流的阵地。1937年8月,中日淞沪会战爆发,影响了一代人的《中医世界》被迫停刊。1947年,当时国民政府教育部一度下令停办与秦伯未有深厚渊源的上海中医专门学校和他一手参与创建的上海中国医学院。无奈之下,秦氏又辗转受聘于丁济万、朱鹤皋开办的上海市中医师进修班,并担任教员。进修班学程为6个月一期,一共办了三期。之后又由于内战动乱,被迫回到陈家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受卫生部邀请,秦伯未于1955年北上出任卫生部中医顾问、中国中医研究院 (现中国中医科学院)学术委员等职。后又被选为中医学会副会长,国家科委中药组组长,药典编辑委员会委员等职。并履任第二、三、四届全国政协委员。秦氏从医和学习的年代正是中医命运风雨飘摇之时,外界对中医的质疑和非议不断。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医学的地位虽有较大改善,但中医发展仍受到制度和社会氛围的桎梏,秦氏至晚年仍为中医学的发展完善和医学事业的进步而建言。而这种言辞恳切、切实可用的建言,在“文革”期间被认为是对政府的非议,秦伯未与其他一起上书中央①的五位中医学者都被错误地批斗、打倒。①1962年7月秦伯未与于道济、陈慎吾、任应秋、李重人联名写信《对修订中医学院教学计划的几点意见》,上书卫生部,意在解决中医教育存在问题。

1966年,受到“文革”冲击,秦伯未被冠以“反动学术权威”的帽子,在北京中医学院被打倒,惨遭批判。回溯秦老的生平,他遭受批斗可能与其苏联访学义诊、五老上书、中医科普宣传等经历有关 (后两者被其弟子和后世研究者所证实)。在肉体和精神的双重折磨下,秦老的身体状态每况愈下,先是被诊断为大叶性肺炎,后又确诊为肺癌。

秦老晚年曾仿陆放翁《示儿》作诗一首,以铭其志,以诉其憾:

死去原知万事空,生前殁后此心同;待到国医复兴日,家祭勿忘告乃翁。

生命垂危之际,秦老曾说:“人总是要死的,死也不怕,但未能把我对中医学习的心得经验全部留下来,这是我终生的遗憾。”1970年1月27日,这位对近现代中医教育产生深刻影响,甚至对中医命运产生重要影响的教育家、出版家、一位光明磊落的学者、一位极富人格魅力的中医大家,在潦倒中病逝于北京。附:“五老上书” 文稿对修订中医学院教学计划的几点意见②

我院五六年级学生即将毕业了。这是我国第一批中医正规大学的毕业生,是中医教育的一件大事,是贯彻执行党的中医政策的又一次胜利。无疑地他们将负担起继承和发扬祖国医学的重大任务。唯这批毕业生的质量,虽然看来基本上能够达到培养目标的要求,但如果严格说起来,特别是在中医学术水平方面,还有不足之处,还不够理想。因此我们认为有必要吸取几年来的教学和临床实践过程中的一些经验加以改进,使今后更为符合要求,培养出质量更高的中医后继人才。②北京中医学院。

据我们了解,我院这批毕业生的中医学术水平,对常见疾病一般说可以独立诊治,对某些疾病已达到一定的疗效,对中医理论、概念虽然较明确,但能熟读熟记的较少;掌握的方剂、药物也还不够。特别是阅读中医古书尚有困难,运用理法方药、辨证施治处理疾病尚欠正确,看来基本功打得非常不够。

似乎要用成为一个“高级中医师”的标准来衡量,还嫌不足。这班毕业生在毕业实习和写毕业论文时,自己感到空虚,一再要求补课,并提出补课的具体内容,如《内经》需要讲某些篇的原文,在写论文时,提纲拟好了,文献资料的搜集还不熟悉;有的想到某一理论,但不知出于何书,感到似是而非,在毕业实习时,有时老师说一方剂,学生开不出药味,甚至连方名还不知道等等。总的看来,中医理论和临症还学的不深不透。

根据以上情况,中医学院教学计划,实有讨论修改的必要。为了培养质量更高的中医后继人才,为了对党和人民负责,根据几年来我们在教学和指导临症实践中的经验,结合个人的一些看法,提出下列意见和建议:

一、过去的一点经验

据我们了解,过去从师学医,老师选择对象,首先要求文章要通顺。拜师以后,头两年学习内容主要是诵读,如《内经》(多数读《内经》节本)、《伤寒论》《金匮》,以后脉诀、药性、汤头等书读得烂熟,甚至要求某些注解都要能记住,同时为老师抄方;第三年以后,老师重点讲解和指出必读书籍,一面钻研,一面为老师作助诊工作,一般是半天临症半天读书,五年期满,老师认为有足够自行开业的能力时,才同意出师。如没学好,也可能要更长时间才出师的。出师以后有个别家庭经济好的,并不积极挂牌开业,还要从名中医“参师”,这种参师学习,时间不是太长,三个月或五个月,以能接受老师独特的学识经验为主。清代著名医学家叶天士,曾从十七位老师学习,就是采取的这种方法。这是过去中医带徒弟的一种较好的方式。这样带出来的徒弟质量较高,将来的成就也较大。

总之,学中医要有相当的中文水平,这就对钻研医学文献打下了基础。有二三年的诵读功夫,使中医的一些基本理论和具体方药皆能烂熟于胸中,应用起来就能左右逢源,得到豁然贯通之妙。这种诵读的基本功,如果建立的深厚,将终身受用不穷。再有二三年时间的半天临症和半天读书,有较长的临症时间,对四时多变的多种疾病,都有机会接触和亲手诊治的经验。一些真才实学的中医都是这样学习来的。

从上述经验来看,中医学院的毕业生,主要是学习中医的时间太短,六年制的中医学院,实际上学习中医只有三年。用三年多的时间要求学好中医,时间上显然是不够的,此其一;在教学方法上,中医学院是按照现代正规大学的办法,实践证明优点很多,但忽略了过去教学的某些优点,如要求学生背诵和指导读书方法等,因之,学生没有练好基本功,此其二;高中生的古文程度太差,医古文仅数十学时,又未尽要求背诵,是以不可能突破文字关,此其三…… (以下缺如)

二、培养目标问题

中医学院培养目标是高级中医师,学制是六年。这两点应该肯定,不可动摇。政治、体育课不在讨论范围。主要问题在于中医、西医课的对比和内容的具体安排,普通基础课,生理、化学课是为西医课服务的,医古文课是为中医课服务的。中医院校加西医课,其目的在于:使现代的中医师,具备一些自然科学和现代医学的基本知识,为将来医学科学研究工作打下基础,这是必要的,也是可以理解的。但必须在保证学好中医的前提下加西医课。过去的教学计划,两年半学完中医课,两年半学完普通课和西医课。中西课时数 (不包括临床)的对比是1∶1,这似乎是培养中西兼通的教学计划,因而西医没学好,中医也没学深透,因此培养目标就需重新考虑了。

我们意见:用一年半时间学习中医基本理论和临床,用三年的时间学习中医临床各科结合实习。共四年半学习中医,另一年半学习普通课 (包括古文)和西医学课。这样大体上可以保证学好中医。课程具体安排另作讨论。

原订的中医学院教学计划培养目标:“具有现代医学知识”建议改为“具有一般的现代医学基本知识”,对学生专业具体要求仅“能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一句,不够具体,需再讨论补充。

三、中医课程内容安排问题

中医学院现行教学计划所设置的15门中医专业课程,通过六年来的教学实践还是适合的。尤其是卫生部直接领导的五个中医学院所编的讲义,有系统有条理,简明扼要,文字浅近,对目前一般高中生水平来说,还是适合的。因此我们认为这15门讲义,基本上还可以用。不过为了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并与教学时数的增加相适应起见,都有重新安排补充教材的必要。例如增加到488小时,是不是原来的《内经讲义》不适用了呢?我们认为原讲义仍然适用,因为它简明浅近,新入学的高中生容易接受,可以在70~80小时内讲授完毕,使学生对《内经》有了一个总的概念,也是对祖国医学理论有了一个大概轮廓。然后再精选《素问》《灵枢》两书里的原文 (也可删节)100篇左右,在300小时左右精讲,务必将每篇大的原则,细的节目解释得清清楚楚,解释的深度应按各篇具体情况而定,它可以适当地详细,足够地理解到彻底分析每个前缀、后缀,单词、术语、思想或思想群。通过这样较精确的深度,从而获得中医学术基础理论的实质。其它各科也可以按此类推,适当地选授一些与该科有关的原文。这样讲义和补充教材相辅而行的优点有三:首先是充实了讲义的内容,大大加强了讲义的深度。其次是增强了学生阅读古代著作的能力,给他们今后钻研的一把开关的钥匙。第三真正保证了教学质量,使教与学方面都获得不同程度的提高。现在北京中医学院毕业班学生,脑子里装有不少似是而非、似懂非懂的东西。例如他们经常讲“肝肾同源”,问他如何同源?没有一个同学能在基本理论中找到答案。有的看到“肝为妇女之先天”一语,竟以为妇女身上真有个与男子不同的“先天”似的。所以最近绝大部分学生提出补讲《内经》原文的要求,甚至有的还提出具体要讲《至真要大论》《调经论》《灵兰秘典论》。这就是他们最近在临床上深感理论不多,理论不深,联系不起来,解释不下去,因此才提出这种急不可待的要求。根据这种情况,如果不采取讲义与教材相辅而行的办法,很难设想今后学生的质量是否可以提高。

四、大力提倡 (包括背诵的)读书风气,练好基本功

根据学习中医的特点,单靠课堂讲授还不解决问题,课堂讲授的时间加得太多也不是最好的办法。最好是除课堂讲授以外要有充分的时间由老师带领指导学生读书,把“指导读书”一项正式列入教学计划的时数之内,只有课堂讲授与指导读书并重,才能学得更深更透。

中医学院应大力提倡读书风气。当然,在学校学习期间,都可以叫做读书,这是广义的。我们所要提倡的读书,不仅可以帮助记忆,还可以帮助理解,许多不懂的东西,可以读之使懂,不通的可以读之使通,“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就是这个道理。从语言发展史讲,人类是从口头语到书面语,这是丰富知识最有效的办法。中医学院究竟该读些什么书呢?除15门讲义以外,我们认为各科都应增授“原文”的补充教材,这些教材一般是可以读的,例如精选的《内经》原文百篇、《伤寒论》原文、《金匮要略》和《本草》原文等等,均可以读。读书的内容,应分做精读和泛读两种,精读不仅要求背诵,要读得深,读得细,读得透彻,还要翻来覆去地玩味,深思研究,甚至包括批注、做笔记等。泛读在一定程度上不要求那么深透,或者读懂了,或者能背诵了,或者是有一个较深的概念就行了。这两种读法可以相辅而行。只有精读没有泛读,所见者少;只有泛读,没有精读是无根之木没有基础。有了精读在语言文字方面下了功夫,便具有最基本的阅读能力 (例如词汇量、语法现象等),才可以进行泛读,精泛并举,是完全必要的。因此读书虽是一种方法,是学生自己的事,但一定要有安排和指导,我们所指出的新的学时计划,其中就安排了指导读书的时间,在这时间内教师要去亲自指导,主要指导学生如何读,包括选材料、个别讲解、组织讨论、做笔记、背诵等。因此,指导读书时间的重要性,并不次于课堂讲授。强调了这个时间的重要性,明确地列入教学计划,不能为任何时间所占有,才能保证练好“基本功”。

五、怎样突破文字关

中国文学与中国医学向来有密切的联系,历代的医学家大都是具有很好的文学修养,因而他们的著作能流传于后代,而文学家也必然阅览过医学书籍。如《黄帝内经》是当作“子”书读的。远的例子不举,近年医家如曹家达、陈无昝、恽铁樵和陆士谔等,他们对中国文学均有著作。学习中医,不突破文字关,必不可能深造。“医古文选”这门课,就是为提高阅读中医古书而设立的,其用意甚善。唯过去课时太少,所选内容有局限性,而又没有要求精读背诵,因之达不到要求。我们建议,医古文选的内容须大大扩充,可选100篇左右的古文和60篇左右的医古文。其中还要包括一部分音韵学常识,熟悉和掌握一些词汇、意义等,同时要求学生在课余写些毛笔字,以便养成书写端正的习惯。

其它如:体育活动最好安排太极拳,如有条件,气功课可提前上,使学生在长时期锻炼过程中,既有深刻的体会,又可达到强身保健作用。

最后,建议在卫生部领导下,召集全院教师和学生代表开一次较长时间的教学会议,共同讨论。以上意见,仅供参考。秦伯未,于道济,陈慎吾,任应秋,李重人

纵览意见书全文,皆为言辞恳切的教育改革提议,但在那个动荡的年代,秦伯未等五位老人最终还是因言获罪。

·1978年9月8日,卫生部召开规模庞大“秦伯未平反昭雪大会”,号召学习他献身中医事业的精神,肯定了他对中医事业的功绩。

·1982年,时任卫生部长崔月犁批示:五点意见很好,可以解决中医后继乏人乏术问题。如果召集全国中医学院教改会议,应当把这篇建议发给大家参考讨论。二、秦伯未年谱

1901年7月21日出生于上海陈行。

1916年考入江苏省立第三中学。

1919年入上海中医专门学校,在名医丁甘仁门下攻读中医。

1921年创办上海中医书局,自编医书医刊,校订古籍,整理出版。

1923年毕业后,留校任教,并在上海同仁辅元堂应诊,以治内科杂病见长,对虚痨痼疾尤精。

1924年任江苏中医联合会编辑,后又创办新中医社,主编《中医世界》。

1927年与王一仁、章次公、王慎轩、严苍山等创办上海中国医学院,任教务长、院长,教授《内经》及内科。主编《中医指导丛书》

1928年与杭州王一仁、苏州王慎轩等创办“上海中国医学院”,亲自编著《国医讲义》(6种)、《实用中医学》(12种),并授课及指导实习。

1928年出版《清代名医医案精华》《读内经记》(中医书局)。

1929年任全国医药代表大会秘书,抗议国民党政府取消中医的决议。

1929年出版《百病通论》《内经类证》(中医书局)。

1929年,和许半龙共同主编《家庭医学杂志》。

1930年,创办中医指导社,主编《中医指导丛书》《中医指导录》杂志,开展学术交流和社会咨询,社员遍及国内外。出版《诊断大纲》《实用中医学》《痨病指南》《国医小史》《家庭医学丛刊》(包括《验方类编》《百病通论》《药性提要》《诊断大纲》《饮食指南》《丸散易知》)(中医书局)。

1931年印行《秦伯未诗词集》。

1932年出版《群经大旨——内经》《内经病机十九条之研究》(中医书局),编撰《治疗新律》。

1934年出版《秦氏内经学》《医林初集》(中医书局)。

1938年创办中医疗养院,设内、外、妇、幼等科,有病床百余张,作为学生实习基地,并 (1939)创办《中医疗养专刊》。

1941年,将《秦伯未诗词集》增补为《谦斋诗词集》七卷。

1950年在上海人民医院应诊。

1951年任上海第十一人民医院中医科主任。

1952年出席华东及上海市中医代表会议。

1954年秦氏受聘任上海市第十一人民医院中医内科主任。

1954年任卫生部中医顾问。

1955年调任卫生部中医顾问

1956年9月,受聘兼任北京中医学院顾问、一级教授。其后被选任中华医学会副会长、国家科委中药组组长、全国药典编纂委员会委员,还被推选为全国第二、三、四届政协委员。①

1957年赴苏联会诊、讲学。出版《金匮要略简释》(人民卫生出版社)。①一种说法为1953年。吴大真、王凤岐认为赴苏联讲学应该为1957年,此处采用此说。

1958年当选为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央委员、第三届全国政协委员。

1959年任北京中医学院学术委员,并从事内科临床工作。

1959年出版《内经知要浅解》《中医入门》(人民卫生出版社)。

1960年赴蒙古国会诊、讲学。

1960年,作为全国高等中医院校系列教材总编审之一,参加第一版的编审工作。

1962年,作为全国高等中医院校系列教材总编审之一,参加第二版的编审工作。

1962年与李重人等“五老上书”,向卫生部提出了加强中医理论基础的建议。

1963年应邀安徽讲学,出版《中医临证备要》(人民卫生出版社)。

1964年当选为第四届全国政协委员,出版《谦斋医学讲稿》(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66年,被错误地受到批判,被打倒。

1967年,患肺炎,同年被查出患肺癌。

1970年1月27日晚8时逝世,享年69岁。年谱部分参考文献

1.余瀛鳌.一代宗师学验传世——纪念秦伯未先生诞辰100周年[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1,35(12):4-5.

2.卢祥之.秦伯未——才华横溢的医学家[J].前进论坛,2006(12):33-34.

3.吴伯平.忆秦伯未老师的治学精神[J].山东中医学院学报,1981(1):1-5.

4.王凤岐,吴大真.秦伯未先生传略[J].国医论坛,1987(2):14-16.

5.上海县县志编撰委员会.上海县志[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

6.上海文史资料委员会.海上医林[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

7.上海市闵行区政治协商委员会.闵行文史[M].1999.

8.周凤梧,张奇文,丛林.名老中医之路 (第三辑)[M].济南:山东科学技出版社,1985.

9.张乃清.陈行史话[M].上海:春申潮报编辑部,2000.中篇 学术钩玄一、理想盖一种事业之发展,不在空名义,而在个个人勤勉……不为个人谋利益,为整个国医界谋争存——秦伯未《中医世界》第四卷第二十期化中医为世界医

清末民国,在改良主义思想影响下,西方医学大举传入,中医学也开始受到猛烈地冲击和挑战,饱受质疑、诟病和诋毁,几至政府强行以行政手段废止中医。在风起云涌的废止中医浪潮中,从事中医的有识之士,都对中医学的命运表现了强烈的忧虑。他们通过各种途径向外界宣讲中医,努力证明着中医的存在价值。这些有影响力的中医学者,从宏观视角认识了中医、西医各自的特点和优劣之处,更坚定了他们发展中医的决心。而在这个进程中,他们也或主动或被动地成为了“中西医汇通派”。

秦伯未自恩师丁甘仁的上海中医专门学校毕业后 (1924年),正式拉开了他为中医奋斗一生的帷幕。他既是一名出色的中医医生,同时又兼教育家和出版家,在宏观把握方面表现出了惊人的“天赋”。早在他求学期间,他就和同窗丁济万、程门雪及戴达甫一起参与筹建上海中医书局。书局出版了当时中医药界名士的作品。1926—1934年,8年间他撰写或编辑了36本书,大部分都是针对大众读者的介绍性的读本或是对中医典籍的学习辅助书籍,这其中很多成为现代中医的经典之作。

1929年,中医在与西医的对抗中取得了一些胜利。3月,秦伯未又启动了另一个出版项目。他的远见卓识使他敏感地察觉到大力推广中医的时候到了。于是他成立了新中医社,出版一本新杂志《中医世界》,与方公溥任杂志编辑。在他们的努力下,《中医世界》成为中医界最为著名的出版机构。那一时期,几乎所有名医大家都为该杂志撰文。秦氏高瞻远瞩,雄心勃勃。该杂志每天前面的封面上都印着世界地图,封面题写着几个大字——“化中医为世界医”。(一)中西医“汇通”

秦伯未从医和学习的年代正是中医饱受诟病之时,面对中医界前途的危险,秦伯未主张改进中医学,即建立“新中医”。然而由于认识到中、西医二者根本立足点的诸多异歧,秦氏认为“新中医应取之态度:心目中当以中医为主体,时时于中医本身上谋改进及创造,其步骤,当就中医固有学术,先加以切实之研究,缜密之考虑”(《现代国医》1931年)。到晚年时候,秦氏在经过丰富的临床实践后,仍认为对于临床上两种医学的诊治,当运用中医时面对西医诊断的疾病,必须根据中医的理法进行辨证,重新作出中医的诊断,西医的诊断只是作以参考。秦氏指出:“中、西医是两个理论体系,目前还没有汇通。因此,在现阶段,中医治疗必须根据中医的理论进行辨证施治,正如西医的治疗必须根据西医的理论作出确切的诊断后才能进行。中医绝不能按西医的诊断用药。”“存其所当存,汰其所当汰,于其所存者,复以校正或补充,使理论上、事实上两相妥恰,则精华自现,光采自浮,名之曰新中医,庶当无愧。若所剿袭西医,自诩为新,直西医化之中医耳,岂中医之新耶。”秦氏运用中医理论在治疗一些西医诊断出的疾病方面有很好疗效。而通过大量的临床实例,秦氏认为中医能够治疗不少西医诊断的疾病,这都是依据中医理论运用辨证论治的效果才得以见效,而不是单纯参照西医诊断,用药时对号入座。

面对中医生存处境的窘迫和业界的互相诋毁,秦氏一改中医界意气用事之风,指出了中医前途的危险性,并坚定自身信念和开明的学术态度,认为中医只有改革才能生存和进步。秦氏创办的中医期刊《中医世界》的第1卷第1号定为“阴阳五行讨论号”,邀集海内名家如章太炎、许半龙、陈无咎、方公溥等中医名家,讨论阴阳五行的渊①源、演变及学术价值。在该期“导言”中,秦氏写道:“若夫中医学术,最足使人迷蒙,而亦最足使人攻诋者,莫阴阳五行若。然阴阳五行之说,可信而不可尽信,不可信亦不可不信也。余于阴阳五行,因亦尝加深切之研究,觉其间自有条理,自具系统。”对阴阳五行说的流弊,秦氏基于自己的深切认识,进而发起讨论,集思广益,以图根本改进。在近代中医界,持这类观点的人不在少数。他们坚信中医学的科学性,反对用西医知识牵强的解释《内经》等中医典籍。秦氏对中西医的态度由此可见一斑。他指出:“中医的不进步,也可说中国学术界的不进步,都坐着陈陈相因,没有真知灼见,和切实的研讨,实为最可痛心的一件事。”(《医界春秋·怎样去改进中医学》1928年)秦氏认为改进中医学首先要进行态度上的转变,需要自信心。秦氏还曾就当时中医学界一些极端保守、冒进的做法提出要改进中国医①学。他认为:“一应当依着思想和知识,把眼界阔大,一切的执偏见摆脱掉;二应当努力在客观的式样里,把以前种种不切实际之观察和想念抛掉。”此外,不能“一般为吃饭而学中医”,应“抱着为中医而学中医的精神”(《医界春秋·怎样去改进中医学》1928年),才能有助于中医的进步。要塑造“新中医”:“……正如先总理所谓发扬吾固有之文化,且吸世界文化而光大之,又谓我们固有的东西,如果是好的,当要保存,不好的,才可以放弃,盖深愿于采取西说之前,先于中医学说加以考量,则本固枝荣,方能显出独立之精神,否则拔苗助长,自招其亡,此倘亦可为知者道,难与俗人言者乎?”语中微义充分显示了秦氏对传统中医的殷切之情和革新之志。秦氏早年曾仿西医教材体例编写的《实用中医学》,分生理、病理、诊断、药物、治疗、处方、内科、妇科、幼科、外科、五官科、花柳科十二部分,即是将传统中医学的理论,并采用新的方式(“间有一二西医籍辅之”)使之系统化、现代化的结果,“于中医界前途或亦不无小补云尔”。秦氏早期革新中医的思路即大致以此为例,一“以表现中医自具之真精神”,二“以表示中医无处不合科学”。《实用中医学·序》虽然其中某些说法仍有可商榷之处,但其所体现出的实质内涵在今天来看仍是很有卓识和远见的。①秦伯未.阴阳五行讨论号导言[J].中医世界,1929,1(1):23.①秦伯未.怎样去改进中国医学[J].中医世界,1928,2(5):21.

及至晚年,秦氏认识到,(虽然)中、西医是两个理论体系,目前还没有汇通,但中医依然可以对于一些西医诊断出的疾病正确地运用中医辨证论治原则进行施治,且多能取得很好的疗效。同时,宜在取得疗效以后与学通中医的西医同志合作,将西医治疗的效果缜密地对照一下,以检验中医学理论原则和技术的正确性。

如谈铁质与补血。秦氏对中西医皆有认识,善于融汇贯通,“何者能补血,必以熟地、首乌。执西医而问之曰,何者能补血,必以血质对,其词虽歧,而实则熟地、首乌等含铁质最富。二而一者也,是则中西医之方法不同,原理决不许背道以驰”。秦氏根据西方研究的观点,阐述了铁剂在人体中的作用,并对铁剂的使用宜忌作了阐述:铁剂有扩张血管之作用,没能使体温上升,及脉搏增加等现象,故于热病或心脏及循环器有病症者应忌用。咯血者以不用为宜。服铁剂若有通便不畅者,指出要食后服之。服铁剂忌用鞣酸,因鞣酸会与铁剂化合。

并认为:“从各方面观察,可知中医所称之补血药,与西医用铁质,意义实无二致,即调经之当归、川芎,无非利用刺激性以促进血液之新生;丹参、红花祛瘀生新,亦无非利用刺激性以使其血行及营养之佳良。凡熟地者,大便易溏。饵膏滋者,浓茶在忌 (茶与咖啡等,均含有鞣酸)。尤觉符节相合。此中医之惊人之发明,殊甚注意,或以为不科学者,直梦呓耳。”(《中医世界》1935年)(二)舆论阵地

医学期刊是医学学术和临床交流的平台,也是中医人向国人、向世界发声,捍卫中医的阵地。1920年到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这10余年间,是近代中医药期刊出版最活跃的时期。这不仅得益于新文化运动的普遍开展,促进了学术交流风气的形成。更重要的是近代中医药界反对北洋政府和南京政府排斥、废止中医政策的斗争集中在这一时期。中医药期刊不仅成为中医药界探索生存和发展的道路,交流学术信息的主要媒介,也是进行抗争的重要舆论工具。当时的中医药期刊出版已经具有相当水平,近代名医陆渊雷对此有评论说:“中医界每事落人后,独于出版杂志差可比踪欧美。”这些中医药期刊,不仅保存了大量的珍贵文献资料,而且直接促进了中医药近代化的发展。秦伯未是当时中医学期刊领域的佼佼者,他主持编撰了同时期中医界最有影响力的期刊,并亲自在这些期刊上发表文章,捍卫中医。

秦伯未所主持的中医药期刊,有着鲜明的特色,开放包容、科普学研价值极高,开创了近现代中医学术交流的新气象。秦伯未参与主持了《中医世界》《家庭医学杂志》《中医指导录》《中医疗养专刊》等4种中医药期刊的编辑出版,并在期刊上发表了400多篇文章。这其中,以《中医世界》影响最著。《中医世界》以中医书局为依托,汇集了一批中医界名人,凝聚了中医界的核心力量,一出版就受到各界赞誉。办刊一年,销售数量就从1000份增至5000份 (第二卷第七期)。编者言“吾道不孤,为之狂喜”。被当时中医界誉为“近代中医出版社之牛耳”。该刊在理论与临床上具有较高水平,颇有建树。《中医世界》为抵制“废中医案”与驳斥“废医存药”,“保存国粹,力挽狂澜”作出过不懈努力。秦伯未大声疾呼:“一国学术之盛衰,虽赖国人之自动奋发,亦端赖政府之有以提倡,故西医用种种方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