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健有为(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20 10:22:00

点击下载

作者:李奎

出版社:现代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刚健有为

刚健有为试读:

序言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

我国经过改革开放的历程,推进了民族振兴、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中国梦,推进了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文化是立国之根,实现中国梦也是我国文化实现伟大复兴的过程,并最终体现在文化的发展繁荣。习近平指出,博大精深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我们要认识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特色,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自信。

如今,我们正处在改革开放攻坚和经济发展的转型时期,面对世界各国形形色色的文化现象,面对各种眼花缭乱的现代传媒,我们要坚持文化自信,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传承和升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

浩浩历史长河,熊熊文明薪火,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滚滚黄河、滔滔长江,是最直接源头,这两大文化浪涛经过千百年冲刷洗礼和不断交流、融合以及沉淀,最终形成了求同存异、兼收并蓄的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也是世界上唯一绵延不绝而从没中断的古老文化,并始终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中华文化曾是东方文化摇篮,也是推动世界文明不断前行的动力之一。早在500年前,中华文化的四大发明催生了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和地理大发现。中国四大发明先后传到西方,对于促进西方工业社会发展和形成,曾起到了重要作用。

中华文化的力量,已经深深熔铸到我们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中,是我们民族的基因。中华民族的精神,也已深深植根于绵延数千年的优秀文化传统之中,是我们的精神家园。

总之,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是中华各族人民五千年来创造、传承下来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其内容包罗万象,浩若星汉,具有很强文化纵深,蕴含丰富宝藏。我们要实现中华文化伟大复兴,首先要站在传统文化前沿,薪火相传,一脉相承,弘扬和发展五千年来优秀的、光明的、先进的、科学的、文明的和自豪的文化现象,融合古今中外一切文化精华,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民族文化,向世界和未来展示中华民族的文化力量、文化价值、文化形态与文化风采。

为此,在有关专家指导下,我们收集整理了大量古今资料和最新研究成果,特别编撰了本套大型书系。主要包括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名扬世界的科技工艺、异彩纷呈的文学艺术、充满智慧的中国哲学、完备而深刻的伦理道德、古风古韵的建筑遗存、深具内涵的自然名胜、悠久传承的历史文明,还有各具特色又相互交融的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等,充分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文化底蕴和强大民族凝聚力,具有极强系统性、广博性和规模性。

本套书系的特点是全景展现,纵横捭阖,内容采取讲故事的方式进行叙述,语言通俗,明白晓畅,图文并茂,形象直观,古风古韵,格调高雅,具有很强的可读性、欣赏性、知识性和延伸性,能够让广大读者全面触摸和感受中国文化的丰富内涵,增强中华儿女民族自尊心和文化自豪感,并能很好继承和弘扬中国文化,创造未来中国特色的先进民族文化。2014年4月18日

精神之源——自强不息

西周时期,文化维新体现人本文化,而先秦时期诸子所开创的文化大观正是西周时期人本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他们的政治、文化饱含着深切的忧患意识和经世济民志向。春秋战国时期第一次社会转型与文化重构过程中,孔子以“三达德”为核心教育弟子,孟子以自强不息的生命智慧养育浩然正气,墨子的“非攻”与“兼爱”,荀子坚信“人定胜天”等,都是从人本主义立场,强调了人的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基本品质,以至成为了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历史根源。

自强不息的精神源头

“自强不息”源自《周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它要求人们应当自强不息,自胜自立;同时也勉励人们穷则思变,积极改革,奋发图强。《周易》的诞生地是现在河南安阳南10千米处的羑里城,这里是商纣王囚禁周文王而演《周易》的地方。商纣王为什么囚禁周文王?周文王又是怎样推演著成《周易》的呢?这话要从头说起。

那是在商纣王的时候,周族还是渭河边上的一个部落。按照当时“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周部落首领姬昌被商政府封为“伯”。这时的姬昌还不是周文王,“文王”之名是汉代以后才叫起来的。■《周易》书影■ 周文王 (前1152年~前1056年),即殷商西伯,又称“周侯”,周季历之子。先秦时期贵族有姓有氏,男子称氏、女子称姓。故周文王虽姬姓,却不叫姬昌。“姬昌”一说在东汉时期成型,后世因之。传在羑里根据伏羲氏的研究成果继续演绎《易经》八卦。

周伯姬昌由于修养出很高的德行,对治理国家也有很高的见地和办法,仅仅3年时间,天下就有三分之二的诸侯国归属了他。为了总结先王治理天下的德与失,姬昌认真考察先贤圣王得天下的原因,以及昏王暴君失天下的根源,他一一写下来,存放在明堂,让自己和后代牢记。

商纣王看到天下诸侯纷纷归附姬昌,心里非常忧虑,他忧心忡忡地对重要羽翼崇侯虎说:“我与周伯姬昌竞争,现在他越来越强大,如果要纵容姬昌这样下去的话,恐怕有一天他要来对付我。”

崇侯虎说:“周伯姬昌的确是个不凡的人,他所作所为都在行仁义之举,而且善于谋略。他的太子姬发勇敢又果断。中间有个儿子叫姬旦的恭敬节俭而又了解天下。正像大王您说的那样,如果纵容了他们,日后我们就有忍受不了的灾祸;如果放纵了他们,日后我们就会有国灭身亡的危险。趁他们还没有真正成大气候,应该及早想办法制服他们。”

商纣听信崇侯虎的谋划,最后,趁周伯姬昌到朝廷觐见之机,把姬昌囚禁在羑里这个地方。姬昌有家难回,有国难投,心潮起伏,思绪万千,遂下决心泰然处之。他面对着伏羲八卦,自强不息,尽自己平生学识,专注地投入推演先人伏羲的八卦。姬旦 即周公旦,又称“叔旦”、“周文公”,为周文王第四子,周武王之弟。是周代历史上第一代周公。周武王去世后,周成王年幼,由周公摄政当国。其时发生“三监之乱”,他奉命出师,三年后平叛,并将国家势力扩展至东海。

相传在上古时,伏羲氏创造了先天易,也叫“先天八卦”;神农氏创造了连山易,也叫“连山八卦”;轩辕氏创造了“归藏易”,也叫“归藏八卦”。说起来,以上从伏羲到神农到轩辕,就是一种文化的传承,但是也没有这一方面的专人去收集整理。

姬昌发现,伏羲的八卦包含了变与不变的道理,“八”能生六十四,六十四又何尝不能生出四千零九十六来,四千零九十六再生出……如此往复,它包含了诸多偶然性、或然性及必然性。

与此同时,“易”,是用数的变化来表示的,这就有了数理在其中;而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那些卦辞与爻辞,上至天文地理,下至人伦道德,森罗万象,无所不包,它汇聚了先人广博的知识和深邃的智慧。于是,姬昌开始对伏羲八卦进行潜心推演。羑里 称作“牖里”,在今河南省安阳市汤阴县北的羑里城遗址。羑水经城北东流。羑里城是姬昌拘而演《周易》的地方。姬昌被囚7年,将伏羲八卦推演为六十四卦,著成《周易》一书,于是羑里便成为《周易》也即中华文化之源的发祥地。后人为纪念这位伟人,在城址上修建了文王庙。

姬昌推演八卦有两个必要条件:一个是数字;一个是蓍草。其中数字是与人类成长、发展、进步密切相关的,也是《易》的玄关。玄关 原指佛教的入道之门,现在泛指厅堂的外门,也就是居室入口的一个区域。专指住宅室内与室外之间的一个过渡空间,也就是进入室内换鞋、更衣或从室内去室外的缓冲空间,也有人把它叫作“斗室”、“过厅”、“门厅”。玄关后被借指为事情的关键所在。《系辞传》记载:“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天数五、地数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和;天数二十有五,地数三十;凡天地之数,五十有五。”这一段话告诉人们,姬昌以1、3、5、7、9为奇数,为阳、为天;2、4、6、8、10为偶数,为阴、为地。奇数之和为25,偶数之和为30;5个奇数和5个偶数的和为55。

姬昌推演八卦所用的数字,是以天地为依据。这些数字揭示了一个最基本的数学常识概念。这10个数字的构成,是天、地、人,以至宇宙万物的千变万化所不可能离开的,它为人类揭示宇宙未知的奥秘开辟了道路。

就这样,由天才的姬昌被囚羑里的偶然事件,演化成了一部变化莫测的千古奇书《周易》的必然诞生。■ 伏羲画八卦图

后来,《周易》这部书经过周公和孔子两个伟大人物的推论解读,才留传了下来。经过历代传承,《周易》已成了诸子百家之源,被誉为“群经之首”。《周易》所说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意指君子处事,就应该像天那样高大刚毅而自强不息,自我力求进步,永不停止。其实,这句话不但是姬昌自己身处困境,自强不息推演《周易》精神的真实写照,更体现了我国古代思想家对道德主体性的深刻理解,体现了儒家所说“得众动天”、“强我中华”的进取精神。

在古代传统道德中,自强作为道德精神和规范,其主体不仅是指个人,而且也是指人民、国家和民族。“天行健”本身就是一种永恒的运动和变化,因此,“自强不息”也就意味着永不满足现状,不断改革进取,应时以变,以开创之势治国、平天下。《周易·革》记载:天地变改,四季得以形成,商汤、周武变改桀、纣的命运,既顺从了天的规律,又适应了百姓的愿望,革卦变改之时的意义是多么重大呀!

总之,自强的道德精神,包含着改革进取的内容。自强不息,变法强国,革故鼎新,改革进取的精神,它贯彻于《周易》始终,成为了中华民族贯彻古今的优秀传统。阅读链接《周易》是“三易”之一,《周易》包括两部分即《易经》和《易传》,有时简称《易》,在祖国传统文化宝库中占有重要的席位,被誉为群经之首。《周易》是一部论变法的奇书。《周易》的变法序列是用形象表达出来的。受远近诸事物变化的启迪而揣度天地万物变化的奥秘,并把其效法成形象,以透析其本质和规律,达到把握万事万物基本运动规律及其相互关系是作卦画的初衷。显示了《周易》属于形象思维性质的最原始的本质属性。

孔子教育弟子勇毅力行

周文王推演而成《周易》后,其中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精神被历代发扬光大。最初将这一精神用于实践的,是春秋时期的儒家创始人孔子。

作为一个伟大的教育家,他认为,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为此,他以仁、智、勇“三达德”为核心教育弟子,要求弟子做到勇毅力行,至死不变。这是孔子思想的基本内容之一,也是儒家文化的重要内容。■ 青年孔子像■齐馈女乐孔子出游图陶鬲 古代陶制炊器。新石器时代晚期出现。在商周时期继续流行。其形状多为侈口、圆腹、3个袋状足,有的颈部有双耳。使用时,在3个袋状足下直接燃火煮食。后来,随着灶台的广泛使用,陶鬲的腿的功能逐渐被淡化,遂演变成为锅釜,也就是所谓“破釜沉舟”的“釜”。“三达德”的养成重在勇毅力行,坚持到底。孔子在教育实践中始终贯彻这一精神要旨。

有一次,孔子和弟子们优游讲学于郊野。听说附近住着一位远近闻名的老农,年已70岁,身体健康,勤劳俭朴,遇事礼让,附近百姓遇到大小事都去找他询问,有什么纠纷口角也请他出面调解,只要他说一句话,问题就解决了,便很想前去拜访他。

孔子一行找到了老农的居所。只见房屋虽小,但墙壁用泥抹得平整光亮,屋顶茅苫盖得整齐严实,屋内屋外打扫得干干净净。孔子和弟子进入屋内,只见老人腰背挺直,正在厨房用陶鬲煮饭。见到这些不速之客,老人连忙放下炊具,躬身相迎。

孔子向老人介绍了自己的身份和来意。接着问道:“老人家,你还有什么亲人吗?”

老人答:“有一个儿子和儿媳、孙子。”

孔子又问:“你这么大年纪了,为什么不同他们一起生活呢?”

老人说:“他们孝顺我,好的东西常常先给我享用,孙子也经常来看我,身上的衣服全是儿媳做的。现在我自己还能自理,若和他们生活在一起,就加重了他们的负担,所以就自己独立生活了。”

孔子说:“这也算得是父慈子孝了!”

老人随即取来盂,装着饭吃了起来,边吃边说:“香啊!甜啊!先生你看这饭是多么香啊!你不嫌弃的话,也请你尝尝。”

孔子高兴地接过老人送上的饭,恭敬地祭天地后,也跟着有滋有味地吃了起来,就像在吃国君分给他的祭肉一样。

老人又为每人盛了一盂,孔子边吃边赞赏地说:“好啊,真是又香又甜的美食!”吃完饭后,他们又和老人闲聊了一阵,才起身告辞。祭天 是华夏民族最隆重、最庄严的祭祀仪式。华夏民族自古就有“敬天法祖”的信仰,在华夏先民眼中,天地哺育众生,是最高的神。祭天是人与天的“交流”形式。祭天仪式通常由“天子”主持。通过祭天来表达人们对于天滋润、哺育万物的感恩之情,并祈求皇天上帝保佑华夏子民。■孔子因膰去鲁图颜回 (前521年~前481年),14岁即拜孔子为师,此后终生师事之。在孔门诸弟子中,孔子对他称赞最多,不仅赞其“好学”,而且还以“仁人”相许。历代文人学士对他也无不推尊有加,宋明时期儒者更好“寻孔、颜乐处”。

在路上,子路问老师:“先生,陶鬲和盂是最粗陋的炊具器皿,用它煮的饭食是最低下的饭食,先生如何吃得这样高兴呢?”

孔子说:“一个喜欢劝谏君王的臣子,其必然时时想着的是君王;一个孝顺的儿子,当他拿着美味的佳肴后,必然先想到的是他的父母;一个想为百姓做好事的人,也必然是和百姓想的一样。今天,我不是看他的炊具器皿是否尊贵,而是看他待人的态度,老人虽已年迈,但有那样健康的心态对待他人,享受人生,真的令人如沐春风啊!他的那份热情难道不感染你吗?”

颜回说:“从他的盛情就可看出,他是个道德高尚的人啊!”

孔子接着说:“知足常乐,心地坦坦荡荡,这种高尚的人寿命将会很长。这就是仁者不忧啊!”■孔子匡城蒙难记图■孔子论孝图

一天,孔子带着子路、子贡、颜回路过农山。农山险峻高耸,景色秀丽,孔子师徒即登山一游。登上山顶后,孔子望着壮丽山河感叹说:“登高望远,令人心潮澎湃,你们各自来谈谈心中的志向吧!”

子路忙趋前说:“我愿那前面宽旷的平原上,有一大队手执刀、枪、斧、钺的人马,呼啸着朝我杀来,在这样的阵势前面,我一人敢于仗剑杀敌,得地千里。”

孔子说:“仲由,你真是勇士啊!”

子贡接着说:“赐愿出使齐国和鲁国。这两个国家将要大战于广大平原,正当两军对峙之时,我敢站立于两军阵前,凭三寸不烂之舌,消弭战事,解除两国战争带来的痛苦。”

孔子说:“端木赐呀,你的确能言善辩!”

两人听了孔子的评说后,颇感高兴。子贡 (前520年~前456年),即端木赐。是孔子七十二贤之一,“孔门十哲”之一,他是孔子的得意门生。他利口巧辞,善于雄辩,而且有干济才,办事通达,善于经商之道,为孔子弟子中首富。孔子去世前子贡未能赶到,孔子去世后,子贡守丧6年,为孔子弟子中为孔子守丧最长者。夏桀 又名“桀”、“癸”、“履癸”,商汤把他谥号“桀”,凶猛的意思。夏代第十七代君主。文武双全,赤手可以把铁钩拉直,但暴虐无道。商汤在名相伊尹谋划下,起兵伐桀,在鸣条之战中击败夏桀。后又被汤追上俘获,被放逐而饿死。

而颜回却默然不语。孔子便招呼道:“回啊,过来,你也来谈谈吧!”

颜回回答说:“论文武之事,他们两人都已说过,我在这些方面远不及他们,我还有什么可说的呢?”

孔子说:“他们虽然都说了自己的愿望,但我还是想听你的志向啊!”

颜回说:“回曾听说过那极香的薰草和臭味难闻的莸草是不能同藏于一个器皿之中的,贤君尧和暴君夏桀是不能共同治理一个国家的,这叫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回只希望得一个圣明的君主,我就去忠诚地辅佐他,并在广大的百姓中,全面施以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的教育,引导他们的行为遵循礼乐,使国家的城郭可以不修而无忧患,沟池不修而无人逾越,把剑、戟、斧、钺等兵器全用来铸造农具,把那些作战用的牛马都放于水草丰富的原野上,使每个家庭再无离散的忧虑,使天下千秋万代免除战争祸根。这样,那仲由也用不着一人陷阵了,赐也不用那样滔滔雄辩了!”■孔子收徒图■ 孔子杏坛讲学

孔子听后高兴地说:“回啊!你的愿望真好,这就是智者不惑啊!”

子路一时不明白孔子的意思,便问:“先生,我们都说自己的志向,你认为哪个符合你的心意呢?”仁德 儒家道德修养内容之一,指致力于除害爱人无私的崇高道德。仁是从执行政策的角度上考虑的,德是从执政者的品行上考虑的。仁德就是说一个有着良好品质的领导者采用的一系列符合人民意的政策。

孔子极目远眺,神色肃穆地对着3个弟子说:“我的愿望是实现一个人民安居乐业,天下永世太平的大同世界,使‘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颜回所说的才是我的真正愿望啊!”

孔子一行从农山回到馆舍,大家还在议论不休。孔子今天特别高兴,他看到了颜回的仁德之心,也批评了子路的蛮勇,冷落了子贡的巧辩。

子路对先生今天的告诫没有想通,不太心服,他暗想:先生过去曾说过“勇者不惧”,我也是个勇者不惧的人,为什么今天不赞同我的观点呢?

于是他径直地去找孔子,问道:“先生,您不是说勇者不惧么,而且还赞誉勇者有坚忍不拔的精神,勇往直前的力量!然而,先生今天在评论弟子的志向时,似乎与您过去的说法矛盾啊!”子路 (前542年~前480年),即仲由,字子路。孔子得意门生。他以政事见称。性格爽直率真,有勇力才艺,敢于批评孔子。他做事果断,信守诺言,勇于进取。他一生追随孔子,保护孔子,积极捍卫或努力实践孔子的思想学说,对儒家的贡献、对后代的影响很大。■ 孔子问礼老子图

孔子说:“仲由呀,我说的‘勇者不惧’,是有道德标准的。这个标准就是‘义’,要依义而行。否则,就会恃勇逞强,给自己、给别人、给社会带来无穷后患!”

子路又问:“一个好勇的人就会出现后患吗?”

孔子说:“若是一个人血气方刚而不具有仁德,一旦别人对他怨恨,他就会凭自己的勇猛而激发作乱的。”

子路又问:“那有仁德的人不是也崇尚勇吗?”

孔子说:“一个有道德的人崇尚勇敢的,但崇尚勇敢时却把正义看作头等要紧的事。”

子路在众弟子中是最好勇又好义的,然而偏于意气用事也是一个缺点。孔子对他这一点非常忧虑,不时予以告诫,今天也是针对子路这个弱点而说的。

孔子见大家再没说话,便笑着说:“我的主张如果行不通,只好驾一条独木舟漂流到海外去归隐,到那个时候,恐怕能跟随我的只有子路了!”三军 古代所说的三军是指前、中、后三军。前军一般是先锋营负责开路、侦察,应付小规模的战斗,带部分军需物资。中军就是统帅所处的大军,当时作战的大部分作战兵种,包括骑兵和步兵。后军主要就是全军的主要军用物资、工匠,以及大量的民工。儒家 又称儒学、儒家学说,或称为儒教,是以奉信以孔子为先师,以“儒”为共同认可符号,各种与此相关、或声称与此相关的思想道德准则,是中华文明最广泛的信仰构成。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在鲁国讲学,以“诗、书、礼、乐、易、春秋”之六经为经典,奠定了儒家的最早起源。■ 孔子修书

子路听到这句话,有点急不可耐的样子。孔子见状指着子路笑着说:“子路的武功、勇气都超过我,但是他的脾气也超过我啊!”

子路又问:“先生,假使您打仗,您带哪一个?您总不能带颜回吧?他营养不良,体力不够,您总应该带上我吧?”

孔子听了子路的话笑了,他对子路说:“你像一只发了疯的老虎一样,站在河边就想跳过去,跳不过也想跳,这样有勇无谋怎么行?像你这种脾气,要打仗绝不带你,要带一定要带能做到‘临事而惧,好谋而成’的人,遇事谨慎小心、深谋远虑的人,才能统帅三军啊!”

众弟子听了先生这番教诲,都受益匪浅。

孔子意犹未尽,他接着说:“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才必有勇,勇国不必有仁。”

子路今天也深受启发,暗暗反省过去的鲁莽行为,内心愧疚起来。■ 孔子说教

孔子看出了他的心思,慈爱地对子路说:“仲由呀!你的性格坦诚,敢想敢问,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先生就是喜欢你这样的人啊!一个道德高尚的人要做到3点,这就是‘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可称之为‘三达德’,你要随时用这3条来要求自己啊!”

子路说:“请先生放心,仲由一定这样去做!”

子贡说:“这3条不正是先生品德的自我写照吗!”大家都高兴地笑了起来。

孔子以“仁、智、勇”为“三达德”,并以此来教育弟子,使“三达德”成为儒家传统思想的一部分。其中仁是核心,智所以知仁,勇所以行仁,三者形成智、情、意一体的德性。

儒家一贯推崇勇德。孔子把勇作为践履仁德的条件之一,认为勇必须符合于礼义,并能智勇双全。勇德,作为传统道德的基本规范之一,强调的是勇毅力行,是人类社会带有共同性的传统美德。■ 孔子画像

在我国传统伦理文化中,表达勇的道德品质的概念还有刚、毅等。其内容主要包括体仁能慈、行义循礼、明智善断、临危不惧、知耻力行等。

直观地解释,“勇毅”就是做事有胆量、有勇气、有毅力;“力行”就是身体力行。由此可见,人格的完善,社会的进步,重心不在于言,而在于行。

勇毅与怯懦相对立,也与蛮勇、冒险相区别。勇毅只有从一定的原则和目的出发,即同“义”联系起来,才具有道德价值。

总之,“勇毅力行”是中华民族在践履道德方面所具有的德性和德行,或者说是在道德意志方面所体现的美德。阅读链接颜回跟随孔子周游列国,过匡地遇乱,在陈、蔡间遇险时,子路等人对孔子的学说都产生了怀疑,而颜回始终不渝,并解释道:“老师的理想很高,学问很深,所以才不被一般世人所理解、采用,这正是他们的耻辱。”孔子听了很高兴。公元前481年,颜回先孔子而去世。孔子对他的早逝感到极为悲痛,不禁哀叹道:“噫!天丧予!天丧予!”自汉代起,颜回被列为孔门七十二贤之首,有时祭孔时独以颜回配享。

孟子自我培养浩然正气

■ 孟子画像

自强不息精神被孔门弟子用于实践后,儒家的主要代表之一孟子继承了孔子的衣钵,他强调“善养吾浩然之气”,体现了自强不息的生命智慧。孟子是战国时期邹国人,是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他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为“孔孟”。

孟子思想的形成,是和他母亲的教育分不开的。是孟母的言传身教,才使得孟子逐渐成为一个彪炳千古的儒学大师级人物。■ 孟子重孝图

孟子很小时就失去了父亲,母亲守节没有改嫁。孟母对孟子的教育很是重视,管束甚严,希望有一天孟子能成才为贤。

一开始,他们住在墓地旁边。孟子就和邻居的小孩一起学着大人跪拜、哭嚎的样子,玩起办理丧事的游戏。孟母看到了,就皱起眉头:“不行!我不能让我的孩子住在这里了!”孟母就带着孟子搬到市集。

到了市集,孟子又和邻居的小孩,学起商人做生意吆喝的样子。孟母认为:“这个地方也不适合我的孩子居住!”就又带着孟子去靠近杀猪宰羊的地方去住。

在这里,孟子便学起了买卖屠宰猪羊的事。孟母知道了,又皱皱眉头:“这个地方依然不适合我的孩子居住!”于是,他们又搬家了。

这一次,他们搬到了学校附近。每月农历初一这个时候,官员到文庙,行礼跪拜,互相礼貌相待,孟子见了一一都学习记住。孟母很满意地点着头说:“这才是我儿子应该住的地方呀!”文庙 是纪念祭祀伟大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祠庙建筑,在历代王朝更迭中又被称作“夫子庙”、“至圣庙”、“先师庙”、“先圣庙”、“文宣王庙”。其数量之多、规制之高,建筑技术与艺术之精美,在我国古代建筑类型中,堪称是最为突出的一种。■ 孟子画像

孟母三迁以后,虽然为儿子的成长创造了良好的环境,但并没有因此放松对儿子的严加管教。她认为,如果主观上不勤奋努力,还是难成大器的,应该抓紧对儿子的教育。在孟母的悉心教导下,孟子勤奋学习,掌握了丰富的知识。

后来孟子拜孔子的学生为师,学成以后,以士的身份游说诸侯,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没有得到实行的机会。最后退而讲学。

孟子是孔子思想的正统的继承者,他不仅授徒讲学,培养出了乐正子、公孙丑、万章等优秀的学生,还与弟子一起著书立说,著《孟子》7篇。

作为一代儒家宗师,孟子非常重视修养。在心性修养方面,孟子从“性善论”这一根本思想出发,注重以“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来锻炼意志,以“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标准来衡量是否为“大丈夫”,培养自己的浩然正气。

在《孟子》篇卷3公孙丑章句里,有孟子与学生公孙丑这样一段对话。孟子的学生公孙丑问孟子说:“老师,我大胆问一句,按现在话说就是你有什么本事和专长呢?”诸侯 是古代中央政权所分封的各国国君的统称。周代分公、侯、伯、子、男五等,汉朝分王、侯二等。周制,诸侯名义上需服从王室的政令,向王室朝贡、述职、服役,以及出兵勤王等。汉时诸侯国由皇帝派相或长吏治理,王、侯仅食赋税。

孟子说:“我懂人,我懂人的性情是如何的,我知人情世故。我善于培养、养育我的浩然之气。”

公孙丑又问孟子:“老师,我再大胆问一句,什么叫作浩然之气呢?”

孟子回答说:“很难用言语表达与讲述它。它就是一种气,而这种气,是一种至极而正直之气,唯正直才能刚大,而能洞察识微,合于神明,所以很难说清楚它。”孟子进一步指出:“要培养这种气,就要培养自身的道德与正义,不要做不好的事来损害它。这样久而久之,则可使其气,滋蔓塞满于天地之间,布施德教没有穷尽。”“气”是一个哲学概念。我国传统哲学思想中,它表达了一个蕴涵在天地间,能使万事万物具有运动变化动力的能量,这种能量的总和,就称为“气”。气聚而成形为物,气动而使事物产生运动变化。

孟子浩然之气中的“气”,是指人身的,但是又能与天地相通相合的。他说的气里,包含了“气”作为一种根本性能量而推动了天地运行变化所产生的现象与规律,以及这种天地运行变化的现象与规律对人的影响。这种天地运行变化的现象、规律和性质,以人文思想与观念来解释,就是天地的精神。■ 《孟子》

孟子的浩然之气是配义与道而生出的,是人身集合、积累了正义才能产生出来的,是内而出的,不是非正义的东西可以取代、取得的。他认为,人的行为不符合道义时,就必然没有力量,而必软弱。傅说 (约前1335年~前1246年),殷商王武丁的至高权臣大宰相。传说为筑墙的奴隶,他所创造的“版筑”,即俗称“打墙营造技术”,是古代建筑科学史上的巨大成就,是人类建筑史上的巨大进步。后来举以为相,他的治国方略,改变了商代持久的没落。■ 孟子雕刻像

为了培养浩然之气,孟子强调意志的磨炼。他举古人的例子了证明这一点。如舜从田野之中被任用,傅说从筑墙工作中被举用,胶鬲从贩卖鱼盐的工作中被举用,管仲从狱官手里释放后被举用为相,孙叔敖从海边被举用进了朝廷,百里奚从市井中被举用登上了相位。

所以,孟子认为:“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意思是说,上天将要降落重大责任在这样的人身上,一定要首先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经受饥饿,以致肌肤消瘦,使他受贫困之苦,使他做的事颠倒错乱,总不如意,通过那些来使他的内心警觉,使他的性格坚定,增加他不具备的才能。

孟子进一步强调,人经常犯错误,然后才能改正;内心困苦,思虑阻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这一切表现到脸色上,抒发到言语中,然后才被人了解。士 “士”,上古掌刑狱之官。为贵族阶层,多为卿大夫的家臣。春秋末年以后,逐渐成为统治阶级中知识分子的统称。战国时期的“士”,有著书立说的学士,有为知己者死的勇士,有懂阴阳历算的方士,有为人出谋划策的策士等。

孟子还提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真知灼见:在一个国内如果没有坚持法度的世臣和辅佐君主的贤士,在国外如果没有敌对国家和外患,便经常导致灭亡。这就可以说明,忧愁患害可以使人生存,而安逸享乐使人萎靡死亡。

为了培养浩然之气,孟子强调应该有“大丈夫”志向。《孟子·滕文公下》记载: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意思是说,高官厚禄收买不了,贫穷困苦折磨不了,强暴武力威胁不了,这就是所谓大丈夫。大丈夫的这种种行为,表现出了英雄气概,显然是一种浩然正气。“贫贱不能移”是人的理想、道德和一切做人的准则。这句话的真正意思是在告诫穷人:贫贱是很容易移的,恰如“富贵不能淫”实际上富贵是很容易沾染上淫的恶习一样,贫贱很容易使人将贫贱当作不可替代的理由,放弃理想、放弃道德、放弃一切做人的准则。百里奚 (约前700年~前621年),为百里傒简作,也称“百里子”或“百里”、“百里氏”。秦穆公时贤臣,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百里奚辅佐秦穆公称霸,对以后兼并六国结束分裂局面打下基础。■ 孟子说齐国

因此,穷人更应该有精神上的寄托,给自己的道德筑下“防洪堤坝”。无顾影之忧,光明磊落,活得旷达,简单明了,一切非议传谣,自然风止。这种浩然之气,令人景仰钦羡。

培养浩然之气的过程,也就是加强道德意识的过程。这种气是通过长期道德实践的积累从内心自然产生的,不是凭偶然几次合乎道德的行为勉强袭取的。孟子甚至认为,只要培养得法,这种气就会变得伟大而刚强,并且四处扩散,上下流行,充塞于天地之间。这充分体现了孟子强调道德作用的思想以及他的学说中具有的神秘主义因素。

孟子的“浩然之气”具有丰富的内涵。它源于孟子性善论的哲学思想及这种哲学思想影响下的独特个性,它以儒家道义为内容,以道德情感为动力。

同时,它也是孟子物质生命活力和精神心理活力的表现,其灌注于《孟子》作品全篇,就形成了孟子的文字具有磅礴雄浑的气势。

孟子的“浩然之气”学说,造就了我们民族最可敬的中流砥柱般的代代精英,他们以救世者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创造着灿烂的思想文化,推动着中华文明不断向前发展。阅读链接有一次,孟子的妻子独自一人在屋里,叉腿躺在床上。孟子进屋看见妻子这个样子,就向母亲说要把她休了。孟母说:“这是你不讲礼仪,不是妇人不讲礼仪。《礼经》上说,进门前要先问屋里谁在里面,进厅堂先高声传扬让里面的人知道,进屋时必须眼往下看。而今你到妻子闲居休息的地方去,不声不响地进屋看到她的样子,这是你不讲礼仪。“而不是你的妻子不讲礼仪。”孟子听了孟母的教导后,认识到自己错了,再也不敢讲休妻的事了。

荀子坚信人定胜天

荀子是战国后期的著名思想家,也是儒家重要代表人物之一。在古代思想家中,荀子是主张“人定胜天”的杰出代表。他也以自己的方式,体现了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荀子从小就非常聪明,10岁已有神童美誉,学问很好。长大后曾北游燕国,但是很可惜,没被燕王赏识。到他50岁时,由于齐襄王招纳贤士,许多学者都前往齐国讲学,加上齐国以藏书丰富出名,所以荀子也被吸引前往齐国。■ 荀子

荀子在齐国待了几年,很受齐王尊敬,被封为“列大夫”,当了齐国的顾问。因为他年纪比较大,学问又好,因此他在53岁至七八十岁间,曾三度被众人推选为“祭酒”,就是飨宴时酹酒祭神的长者。■ 荀子画像

齐国当时有些气量狭小的人不免眼红,到处说荀子的坏话。齐王听信谗言后,渐渐和荀子疏远。荀子决定离开齐国。

这时,荀子已是81岁的老翁了,心情沉重万分。听说楚国的春申君爱好贤士,决定到楚国去。春申君仰慕荀子美名,决定请他担任“兰陵令”。没想到运气坏得很,有个人向春申君进谗言,春申君考虑之后,终于辞退荀子。

荀子经过秦国,拜见了秦昭王。此时秦昭王正和范雎设计攻伐天下的“远交近攻”阴谋,对荀子讲的大道理提不起一点儿兴趣,荀子只好回到赵国。荀子走后春申君很后悔,派人到赵国四请荀子,并且再三赔不是,最后拗不过春申君的好意,荀子又回到楚国当兰陵令。

后来春申君去世了,荀子也98岁了,就辞了官,写了32篇文章,这就是传留后世的儒家名著《荀子》。春申君 (前314年~前238年),战国时期楚国公室大臣,著名政治家。与魏国信陵君魏无忌、赵国平原君赵胜、齐国孟尝君田文并称为“战国四公子”。楚考烈王以博闻、善辩的黄歇为相,封为春申君。

荀子的著作逻辑非常严密和严谨,充满科学精神,表明他是一个具有科学精神的人。他的科学观点是:自然界有自然界的规律,人类社会有人类社会的规律。所以不要用天象说人事。■ 荀子

荀子在《荀子·天论》中说道:天行有常,不以尧存,不以桀亡。

大意是说,自然界有自己的规律,不因为现在执政的是尧舜这样圣明的君主,自然界就可以怎么风调雨顺了。也不会因为现在执政的是夏桀、商纣王这样的昏君,就地震了,发洪水了。

从这种观点出发,荀子批评了当时人们对天的各种迷信。他认为:“天不下雨就去求雨,跳着求雨的舞蹈。月亮出现了月食,大家就拿着个脸盆出来敲,说天狗吃月亮,让天狗吐出来,敲不敲都吐出来。但这种仪式只是表达心愿,不可当真。自然界是有自己的规律,它是按照自己的规律,在那儿运动的。”

荀子把“天”直接解释为自然现象,提出自然界的生产发展是天地阴阳变化的结果,这种变化没有意志、没有目的。“天职”就是自然界自身的职能。人们看不见自然界在工作,但能看见自然界在变化,看见植物的生长,动物的生育。这是什么呢?是自然界本身具有的生机或功能。所以,在荀子这里,天就失去了它的神秘主义的色彩了。■ 荀子插图秦昭王 (前325年~前251年),秦惠文王之子,秦武王之弟。早年在燕国做人质,赵武灵王用计,由代郡的宰相赵固将他从燕国迎入赵国,再送到秦国去,继承秦国君王之位,是为“秦昭襄王”,又称“秦昭王”。

由此,荀子指出,社会的治乱兴亡,个人的贫穷与富贵,也与天无关。荀子把人类自己的力量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而人类这种力量与气概,他又把它提到了能与天地参的高度:“天有其时,地有其财,人有其治,夫是之谓能参。”

这种与天地参的气概,又是人区别于众多物种之所在。如果说孟子在我国古代思想史上最先树立了伟大的个体人格观念,那么,荀子便在我国古代思想史上最先树立了伟大的人类族类的整体气概。

荀子突出了人的主宰万物而与天地并立,无需任何神意干预的奋斗理想。这种理想不同于孟子先验的内在的道德修养,而是区别人禽族类的外在的社会规范,也不是个体自发的善良本性,而是对个体具有强制性的群体要求。所以,人世的治乱,由人类来解决。

那么,人类又如何做到“制天命”达到与“天地参”呢?那就是学习,要学习礼义。荀子从人性“恶”的观点出发,强调必须用“礼”来约束、规范、节度人的自然欲求。

荀子说,人性都是天生而成的,无论贤愚,或不肖之人,其本性都一样,礼义道德等社会规范,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受了教育以后才会有的,圣人也是学习而来的。荀子仍像孔子那样突出“礼”,但是他更突出人的自觉实践,这才是与天地参的基础。■ 荀子

在荀子这里还学习到包括接触自然界、正确认识自然界的功用,使其为人类服务。他认为不能指望天,不能指望自然界,只能指望自己。只能靠自己,而且要自强,按照科学的规律来办事情。

荀子认为,人们从自然界能得到气象的报告,知道什么时候会下雨,什么时候会出旱灾,因此人们可以选择一个最合适的时候去播种,去收获。还可以从土地那里知道,什么样的土壤适合种什么样的庄稼。也就是说,人们可以去认识自然,掌握自然规律,顺应自然规律来发展自己的经济,发展自己的生产。这是一种朴素的科学发展观。而且由这种科学发展观,他得出了人应该自强不息的结论。

这不但把孔子“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的经验之谈,提到极为重要的理论高度,而且它也成为荀子整个理论的脊梁骨架。

荀子提出“天人之分”,是为了突出人的实践精神,但并不排斥而是包含着对天与人事如何相适应,相符合的重视和了解,仍然有着“天人合一”的思想。

荀子“人定胜天”思想的提出,与当时的社会背景有着直接的关系。当时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水平有了提高,人类征服大自然的能力也大大提高了。新兴地主阶级关心生产并充满着改造自然改造旧的社会制度的信心。荀子的思想就是这一时代特点的体现。客观上,他对后世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荀子刚健奋斗的精神,赋予了“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以人的品德色彩,创造性地建构了一个完整的世界观,成为整个儒家最基本和最高的哲学典籍。■ 荀子语录

荀子刚健奋斗的精神对后世的理想人格的构成有深刻影响。他在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