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的故事(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20 08:42:34

点击下载

作者:姜瑞云

出版社:河北人民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唐诗的故事

唐诗的故事试读:

序言

唐代(公元618—907年)是我国古典诗歌发展的全盛时期。唐诗是我国优秀的文学遗产之一,也是全世界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灿烂的明珠。尽管离现在已有一千多年了,许多诗篇仍然广为流传。

唐代知名的诗人很多,像李白、杜甫、白居易等都是世界闻名的伟大诗人。除他们之外,还有其他无数的诗人,像满天的星斗一般。现存成书于清代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的《全唐诗》中,收录姓名可考的唐代诗人就有2200多人,诗歌48900多首,已是蔚为大观。但这个数字远非唐诗的总数目。后经几代学者辨伪辑佚,汇成《全唐诗补编》,新增6300多首佚诗。至此,可考存世唐诗已达55000多首,所涉诗人3700多位。这个数字仍然不是唐诗的总数目,唐诗补遗工作近年来也陆续有之。但是,我们已经可以通过存世唐诗,大致了解唐诗的风貌了。

唐诗的题材非常广泛:有的从侧面反映当时社会的阶级状况和阶级矛盾,揭露封建社会的黑暗;有的歌颂正义战争,抒发爱国思想;有的描绘祖国河山的秀丽多娇。此外,还有抒写个人抱负和遭遇的,有表达儿女爱慕之情的,有诉说朋友交情、人生悲欢的等等。总之,自然现象、政治动态、劳动生活、社会风习,甚至个人感受,都逃不过诗人敏锐的目光,成为他们写作的题材。在创作方法上,既有现实主义的流派,也有浪漫主义的流派,而许多伟大的作品,则又是这两种创作方法相结合的典范,形成了我国古典诗歌的优秀传统。

唐诗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唐代的古体诗,主要有五言和七言两种。近体诗也有两种,一种叫做绝句,一种叫做律诗。绝句和律诗又各有五言和七言之不同。古体诗对音韵格律的要求比较宽松:一首之中,句数可多可少,篇章可长可短,韵脚可以转换。近体诗对音韵格律的要求比较严格:一首诗的句数有限定,即绝句四句,律诗八句,每句诗中用字的平仄声,有一定的规律,韵脚不能转换。古体诗的风格是前代流传下来的,所以又叫古风。近体诗有严整的格律,所以又称它为格律诗。

唐诗的形式和风格是在集前朝大成的基础上,推陈出新的。它继承了汉魏民歌、乐府传统,大大发展了歌行体的样式;它以前代五言、七言古诗为基础,孕育出叙事言情的长篇巨制;它不仅扩展了五言、七言形式的运用,还创造了整饬优美的近体诗。近体诗是当时的新体诗,它的创造和成熟,是唐代诗歌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它把我国古典诗歌的音节和谐、文字精炼的艺术特色,推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为古代抒情诗找到一个最典型的形式,至今还为人们所喜闻乐见。

因此,无论是汲取前朝大成推陈出新,还是独树一帜地创作蕴含情思韵味的格律诗,唐代诗歌可以说是中国古代各朝代中诗歌发展的典型代表。文学史上有“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之说,用一个朝代来代表诗歌,可见唐代是中国古典诗歌成就最辉煌的时期。

一、柳公权三步成诗

柳公权(778—865年),字诚悬,唐代著名书法家,京兆华原(今陕西铜川市耀州区)人。官至太子少师,世称柳少师。柳公权书法以楷书著称,与颜真卿齐名,人称“颜柳”。他的书法初学王羲之,后来遍观唐代名家书法,认为颜真卿、欧阳询的字最好,便吸取了颜、欧之长,在晋人劲媚和颜书雍容雄浑之间,形成了独创的笔体,称为柳体,以骨力劲健见长,后世有“颜筋柳骨”的美誉。柳公权是名臣柳公绰的弟弟。他在12岁时就可以写得一手好文章,而且还以一种极为遒劲流美和饶有疏荡之气的书法韵度为人欣赏。

其实柳公权小时候字写得不好,常常受到老师和父亲的批评。他虚心听取别人的教诲,经过一年的勤学苦练,他写的字有了很大进步,受到了老师的表扬。表扬的次数多了,柳公权也觉得自己很了不起了。有一天,柳公权和几个小伙伴举行写大楷比赛。他很快便写好了一篇,满以为稳拿冠军,脸上露出得意的神色。一位卖豆腐的老人见柳公权这么不谦虚,于是就想给他泼点冷水。老人走过去对他说:“华原城里,有个人用脚写字,写得比你还要好。”

柳公权自然是不信,而且很不服气,第二天一大早就赶到华原城。他亲眼看到那位无臂老人用左脚压住铺在地上的纸,用右脚夹住毛笔,龙飞凤舞地写对联,写出的字比自己不知要好多少倍。他冷静下来想了想,觉得自己写的字真是算不得什么。他诚恳地对那位无臂老人说:“柳公权愿拜您为师,请老师告诉我写字的秘诀。”无臂老人沉思片刻,给他写了四句话:“写尽八缸水,砚染涝池黑,博取百家长,始得龙凤飞。”老人解释说:“这就是写字的秘诀。我用脚写字,已经练了50多个年头了,磨墨练字用完八大缸水,每天写完字就在半亩大的池塘里洗砚,池水都染黑了。可是天外有天,山外有山,我的字还差得远呢!”

柳公权牢牢记住老人的话。从此以后,他更加勤奋地练习写字。他搜集了许多古代书法家的字,反复琢磨,吸取各家的长处。他经常登门拜访当时的书法名家,向他们虚心求教。他还时常请同学、亲友、陌生人指出自己书法上的不足。柳公权在书法领域不停地刻苦钻研,终于成为当时的大书法家。

后来,柳公权进士及第,官任右拾遗、侍书学士,最后累封到河东郡公,太子少师,太子太保。柳公权从小接受《柳氏家训》关于“德行”的教导,其人生、书艺都具儒家风范,柳公权的“笔谏”,成为后世士大夫的一种“典范”。有一年,皇帝唐穆宗在一座寺院里,看到了柳公权写的字,心里十分喜爱,很想见一见他,在一起谈论谈论书法。正巧,没过多久,柳公权从自己做官的地方夏州(现在陕西北部)来朝廷办事。唐穆宗听说柳公权来了,就让他来见自己,把他留在朝廷里做了右拾遗(负责给皇上提建议的官)。

一天,唐穆宗和柳公权在一起谈论书法,唐穆宗向柳公权请教说:“你的字写得笔法端正、刚劲有力,可我却写不了那么好,怎样用笔才能把字写好呢?”听了唐穆宗的问话,柳公权想:“我早听说皇上整天吃喝玩乐,不理朝政。我何不借这个机会劝劝他呢?”【柳公权书法作品】

于是,他对唐穆宗说:“写字,先要握正笔。用笔的要诀在于心,只有心正了,笔才能正啊!这跟国家大事是一个道理,不用心是不行的啊!”

听了柳公权的话,唐穆宗知道他是借讲笔法规劝自己,不由得脸红了起来。

后来,皇帝换成了唐文宗。有一天,唐文宗同几位大臣在一起谈论国事,柳公权也在场。当大家说到汉文帝很注意俭朴的时候,唐文宗举起自己的衣袖让大家看,并有意自夸地说:“这件衣裳已经洗过三次了,它现在还穿在我的身上。”在座的一个大臣听了马上奉承说:“陛下的俭朴胜过了汉文帝呀!”

其他几位大臣也跟着随声附和起来。只有柳公权在一旁一句话也不说。唐文宗见了有些不高兴,就问柳公权:“你怎么一句话也不说呢?”

柳公权看着唐文宗,神情严肃地说:“陛下,您作为天子,最重要的是要选用那些有才德的人,罢免那些没有才德的人。让应该得到奖赏的人得到奖赏,使那些应当受到惩罚的人受到惩罚,这才是天子最宝贵的美德呀!穿件洗过的衣服,固然很好,可不过是细微的小事啊!”唐文宗听了柳公权的这一番话,想了想,觉得很有道理,就高兴地说:“现在文官中最高贵、最荣耀的官职就是中书舍人(负责起草朝廷文告的官)了,您已经担任了这个官职,按理说,我不应该再让你去当谏议大夫这样的小官了。可是因为您正直敢言,有诤臣的风采,所以请您再兼任谏议大夫的官职,好让您能够常常提醒我。”第二天,唐文宗就发布了命令,让柳公权兼任谏议大夫。

柳公权还擅长撰写诗文,而且能在极短的时间内构思并创作出颇为可观的作品来。可是他这方面的才能似乎不大为一般人所了解。

有一次,柳公权跟随文宗在未央宫里观赏景致,并随时处理一些事务。文宗忽然说起他有一桩喜事儿,公权忙问有何喜事。文宗笑答:“眼看冬天就要临近了,朕给边境将士刚刚把冬衣赏赐完,就要给他们赏赐春衣了。”公权一听,这果然是一件大好之事,因为这对于边境地区的安宁将会起到一定的安抚作用。作为关心国家大事的柳公权,对此自然很高兴,于是他连忙向皇帝道喜称贺。

而爱好文学的文宗则一脸嘻笑着说:“至于祝贺朕嘛,爱卿这次应当用诗歌才对!”当时在场的宫女们也在一旁附和说:“柳学士您是该写诗祝贺祝贺皇上这件大喜事儿的呀!”公权看了她们一眼,和蔼地报以一笑,不出三步便作了一首五言绝句《应制贺边军支春衣》:【唐文宗】

去岁虽无战,今年未得归。

皇恩何以报,春日得春衣。

挟纩非真纩,分衣是假衣。

从今貔武士,不惮戍金微。

宫女们见柳公权在赋成此诗时,丝毫不见有什么困难,当时遂一再惊叹地尖叫着:“柳学士,您真是太厉害了呀!”曹植七步成诗,而柳公权三步之内成诗,这不是比那个曹子建还要高明吗?

二、李白赋诗兴酒家

李白出生于盛唐时期,他的一生中绝大部分都在漫游中度过,曾游历了大半个中国。25岁时只身出蜀,开始了漫长的旅途。南到洞庭湘江,东至越州,寓居在安陆(今湖北省安陆市)、应山(今湖北省广水市)。十年的游历,却一事无成。之后他继续北上太原、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东到齐、鲁各地,并寓居山东任城(今山东省济宁市)。这时他已结交了不少名流文士,创作了大量优秀的诗篇。

李白不愿应试做官,希望依靠自身才华,通过他人举荐走向仕途,但一直未得人赏识。他曾给当朝名士韩朝宗写过一篇《与韩荆州书》,以此自荐,但未得回复。直到天宝元年(742年),因友人的推荐,李白被召至长安,供奉翰林,文章风采,名震天下。当初,李白因才气为唐玄宗所赏识,后因不能见容于权贵,在京仅三年,就弃官而去,仍然继续他那漂荡四方的流浪生活。安史之乱发生的第二年(756年),他感愤时艰,参加了永王李璘的幕府。不幸,永王与肃宗发生了争夺帝位的斗争。永王兵败之后,李白受牵累,流放夜郎(今贵州境内),途中遇赦写下《早发白帝城》。晚年漂泊东南一带,投奔族叔当涂县令李阳冰,不久病逝。

李白有一件喝酒的小故事。

有一年,冬天刚到,寒气袭人。住在采石矶的李白常到街头的一家酒店买酒喝。这店是一个姓鲁的财主开的,人们都叫他鲁老板。别看这鲁老板表面对人和颜悦色,骨子里却是个奸险之人!他家用的几个酒保个个累得弯腰驼背,但是到头来都被他踢出门外,不给工钱。

这天,李白又走进酒店。躺在椅子上的鲁老板捻着胡子,眯着眼,笑呵呵地打量着李白,心想,这个穷写诗的离开京都几年了,带来的钱兴许花得差不多了。李白头次进店,他笑脸相迎,现在,他估计也榨不出多少油水来了,脸色就一次比一次难看。他暗示小酒保别理李白,可酒保偏偏热情地为李白斟酒。临走时还把上等美酒给李白灌上一大壶。这回,说什么也不能便宜李白了!他站起身,走到李白身边,说:“小店屋檐太低,酒池太浅,经不住翰林这样的大酒壶!”

李白明知上回给的钱还够买几次酒,现在看鲁老板这副模样,不愿同他争辩,就从怀里取出最后一锭银子往柜台上一扔,“啪!”震得鲁老板两眼发花,满面乌云立时消散,浮出一片笑容:“有眼不识江底浅,没想到李翰林还有这么多酒钱。”他转身吩咐酒保:“快,找大人钱!”

李白一挥袖子:“算了,别找了,下次再来!”鲁老板两眼眯成一道缝,一个劲地说:“是,是!”

第二天黄昏,李白又来了,酒保又为他满满灌上一壶酒。第三天,第四天,李白每天一趟,鲁老板很不耐烦,他算算李白丢下的银子,再有个把月也差不多了,就用花言巧语支开酒保,偷偷地往李白酒壶里兑水。

李白喝了几口,觉得味道不浓,也没说什么。以后每次来,鲁老板总装得特别热情,亲自为李白灌酒,暗地里却把水多加一倍。一天又一天,李白若无其事。后来鲁老板干脆给李白灌上满满一壶凉水。李白还以为是酒,高高兴兴地回到船上,拎起酒壶往杯子里倒,一闻,味道不对。喝一口,“呸”地吐了出来!一看,才知是又浊又浑的江水。他气坏了,想找店主理论去,又一想,和这种人没法讲理!可是采石矶一带就这一家酒店。求他施舍,更不行!就是在皇帝老爷面前,李白也不会低三下四,更何况对这样的小人呢!【李白醉酒图】

更深夜静,他翻来覆去地睡不稳。想写点诗,写不出。这么多年了,酒和他结下了不解之缘。一壶酒下肚,他便暂时忘记愁苦。把雾蒙蒙的世界,看个清清楚楚。可是如今,在这满目凄凉的采石矶头,连唯一能使他解闷的酒都没有了!“李白斗酒诗百篇”,没有酒,就写不出诗。他叹了口气,静听着房檐下淅淅沥沥的雨滴声,心都要碎了。

有一天,他在江岸徘徊,路过一间茅舍,一位两鬓全白的老人家,朝他点头微笑,热情地请他到屋里坐。一进门,老人朝着李白便拜:“感谢救命大恩人!”

李白呆立着,不知是怎么回事。老汉含泪诉说道:“我姓纪,老家幽州。那年遭灾荒,我和老伴带着孩子上山剥树皮。忽然出现两只吊睛白额大虎扑上来,把我那老伴吃了,我和孩子吓得魂不附体。多亏先生正好漫游到那里,飞起一箭,连射死了两虎,我父子俩才死里逃生。”李白听了恍然记起,连忙扶起老汉说:“算不了什么,老人家赶紧起来吧。”老汉说:“多少年来,为了报恩,我一直在暗地里跟着你,除了你在京都时,我进不了皇宫外,从金陵到庐州,从宣城到采石,我一直跟在你身边,捕鱼,打柴。”李白听了,热泪盈眶,一把拉住老人的手,摇晃着,亲切地问:“您的孩子呢?”老人顺手一指:“喏,在酒店里帮工。”

李白正想把鲁老板以水当酒的事对老人说,老人打断了他:“我已听孩子讲啦。那号人,什么事干不出来?”说罢,从屋里抱出一大坛子酒,“来,仙人,请开怀畅饮吧!”老人拍拍胸,“往后,你喝的酒,全由我这老头子包啦!”李白乐得不知如何是好,憋了多天的酒瘾,一下子全冲了出来。他等不得老人拿菜,端起杯来一饮而尽,饮着饮着便醉了。他眯着醉眼,跌跌撞撞地跑到门外“联璧台”上,叫人拿笔。老人知道李白诗兴来了,赶快递上准备好的笔墨纸张。李白遥望滚滚的大江、如血的落日,提起笔,一挥而就,写下了《望天门山》: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老人伸出颤抖的手,捧起墨迹未干的草书,奔回茅屋,恭恭敬敬地贴在墙上。【李白】

打那时起,这间普通的茅屋可热闹起来了。过路的,打柴的,捕鱼的,都想进来看看墙上的诗,有的抄,有的背,一传十,十传百。有的还千里迢迢,专门来欣赏这首诗。有人问起是谁写的,老汉总是竖起拇指,自豪地对大家说:“是诗仙李白的手迹!他是喝了我酿的酒,才写出这般好诗的呀!”

一听这话,南来北往的人都争着到这里坐下喝两盅,细细品味着这醉人的美酒,领略着诗人创造的意境。后来老汉开起了酒店,不分日夜,除了为李白酿酒,还用辛勤的劳作为旅客洗去一路的风尘。从此,“太白酒家”的店号就亮了出来。

那个鲁老板听说姓纪的老人酿酒手艺高超,生意兴隆,一肚子不快。加上小酒保也回到太白酒家去了,闹得自家酒店门庭冷落,酒客越来越少,气得他吹胡子瞪眼。左思右想也没法子,只得叫仆人捧着几只大元宝,外带两坛美酒,亲自到江边去拜访李白,目的是想请他也为自己写一首诗,撑撑门面。李白一眼看出这位鲁老板的来意,冲他摆摆手:“你家酒池太浅,经不住我一口喝啊!”说罢把手一扬,叫船夫开船,只见竹篙一点,小船轻轻离开江岸,朝江心驶去了。鲁老板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嘶哑着喉咙喊道:“仙人哪仙人,你停停,有话好说,好说!”跑了几步,被石头绊了一下,“扑通”一声倒在沙滩上。不久,鲁家酒店关门了,而纪老汉的“太白酒家”生意则一天比一天红火。【李白塑像】

一年后,老汉不幸病故,李白悲痛欲绝,把酒洒进长江,整整哭了三天三夜,并且写下一首悼念老汉的诗:

纪叟黄泉里,还应酿老春。

夜台无李白,沽酒与何人?

可见,李白与酿酒老汉的情谊多么深厚!

千百年来,沿江一带,许多大大小小的酒店总以“太白酒家”“太白遗风”作为店号,用布写好,挑在门前廊下。这小小的招牌就代表了百姓对诗人李白的深深的怀念。

三、王播寺中蹭饭

王播(759—830年),字明敭,原籍太原(今太原)。其父王恕,曾任扬州(今江苏扬州)仓曹参军,遂以扬州为家。王播生于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年),卒于唐文宗大和四年(830年),唐德宗贞元十年(791年)考中进士,同年又应制举贤良方正科,成绩优异,补盩至(今陕西西周至)尉。

在任期间,王播剖断狱讼,明察秋毫,深得御史中丞李汶的赏识,并推荐其任监察御史。当时,官场黑暗,政治腐败,贿赂公行。王播身为监察御史,刚正不阿,不畏权贵,曾冒着丢官的危险弹劾了污吏云阳(今陕西境内)丞源咸季,遂擢升为侍御史。

贞元末年(804年),王播得罪骄横的京兆尹李实,被贬为三原(今陕西富平西南)县令。他任职期间,即使县中豪强犯法,也以法绳之,不予宽宥,年终考课,政绩为“畿邑之最”。

唐顺宗即位,任命王播为驾部员外郎。他执法严明,严厉打击不逞之徒,政绩突出。擢任工部郎中,知御史杂事。后来,王播出任长安县令。当时,正值关中饥荒,诸镇禁止粮食出境。王播奏明朝廷,下诏令各地赈援畿辅,关中地区的老百姓赖以渡过饥荒。王播屡迁刑部侍郎、礼部尚书等职。

从唐宪宗元和六年(811年)起,王播一直兼任诸道盐铁转运使,负责运送朝廷征收的财赋收入,因其政绩突出,为同僚所称赞,并多次得到皇帝的表彰。

元和九年(814年),唐宪宗下令讨伐淮西(治今河南汝南)强藩吴元济,各路官军紧急出动,军需供应异常紧张。兼任盐铁转运使的王播推荐深通“泉货盈虚”的程异为副使,驰赴江淮督促财赋,朝廷对淮西用兵三四年而“兵得无乏”。王播对淮西战争的胜利作出了贡献。

元和十三年(818年),王播受宰相皇甫缚的排挤,调离中央,去偏远的剑南西川(治所在今四川成都)任节度使。他所兼任的盐铁转运使一职由程异继任。这次贬谪,对他是一个沉重的打击,于是他一改过去几十年的为人作风,专以逢迎权贵为务。

在唐穆宗、唐敬宗、唐文宗三朝,王播居官十年,并曾两次出任宰相,这一切是凭苛剥人民、贿赂皇帝和宦官而取得的。

唐穆宗一即位,立刻贬逐了奸相皇甫缚。王播在西川闻讯,“大修贡奉,且以结赂宦官,求为相”,很快被召回朝廷,担任宰相。当时,河北三镇(卢龙、成德、魏博)相继复叛朝廷,在此事关国家安危的重大问题上,宰相王播竟一言不发,因此被免相,调任淮南节度使(治所在今江苏扬州)。当时正值淮南遭受特大旱灾,老百姓穷困潦倒,他却加剧盘剥敲诈,“民皆怨之”。唐敬宗朝宦官王守澄专权用事,王播“广求珍异”贿赂之。为了得到唐敬宗的擢拔,他还在盐、铜税内,巧为苛敛,以“羡余”名目每月向皇帝进奉,年达百万余缗。唐文宗继位以后,王播自淮南入朝,向唐文宗“献玉带十有三”,“进大小银盌三千四百枚,绫绢二十万匹”。因此,唐文宗又提拔他担任了宰相,进封为太原郡公。一直到大和四年(830年),王播病死,年72岁。王播虽然有随波逐流、随势沉浮的劣行,当时已为士大夫所唾弃,认为他以“奸邪进取”,“不存士行”,但是他毕竟出身寒门,从小孤贫,凭着刻苦勤奋,以文辞自立,所以他“居官强济”“勤于吏治”,往往人所不堪胜任之事,他却反以为乐。例如,他在淮南节度使任上,比较注意水利工程的维修和兴建,使漕运从此畅通无阻。这也是王播为后人所怀念的一个重要原因。

王播年少时家庭条件很不好,所以爱好读书的王播便只得到当地一个名叫惠昭寺,又叫木兰院的僧寮里借读。【今位于扬州石塔路街心绿地内的惠昭寺】

该寺院就餐有一个规定,那就是一日三餐的吃饭时间都固定在寺僧敲钟之后。一天中午,正沉浸在读书乐趣中的王播,腹中响声不断。但是今天非常奇怪,寺院里此时居然还没有敲响开饭的钟声!一开始王播不好意思去问今天到底怎么了。于是就又沉浸到了书中去。他自然知道,只有把自己沉浸到书中以便学到更多的知识,才是最好的办法。王播又把书卷温习了一遍后,才听到有钟声在敲响。

王播一个箭步冲向了食堂,但是午饭早就已经开了。原来寺院已经厌倦他在这里吃闲饭了。他狠狠地瞪了偌大的食堂一眼,当即返回住处收拾他那简单的行李,并在寺院墙壁上愤然题写了一首诗,然后就头也不回地大踏步走了。

二十多年过后,王播做了大官,有一次恰好被派往江苏任军政长官。一天,他忽然想到去当年借住过的寺院看看,那儿到底发展成什么样儿了。早已闻知王大人要来“视察工作”的木兰院寺僧们,便手忙脚乱起来,把王播当年居住过的地方修葺一新不算,寺院僧人还迅速把他当年愤然写下诗作的墙壁,轻轻地用拂尘掸去浮尘,然后用上好的碧纱把它覆盖起来,免得它再次受到灰尘的侵蚀。

王播威严十足地来到这座曾使他蹈厉奋发的寺院时,真是百感交集。猛一抬头,他却发现自己那讽刺诗都受到这等优待,而自己当年却吃不上一顿顺心饭,更使他感慨万千!思潮翻滚的王播命人拿来笔墨,当即题写了下面这首令他更为惆怅的著名诗作:

上堂已了各西东,惭愧阇黎饭后钟。

二十年来尘扑面,如今始得碧纱笼!

然后,他便长叹一声,怅然离去。

四、到处逢人说项斯

杨敬之,字茂孝,祖籍虢州弘农(今河南灵宝)人,安史之乱中移家吴(今苏州)。唐代文学家杨凌之子。生卒年均不详。宪宗元和二年(807年)考中进士,之后被任命为右卫胄曹参军。文宗尚儒术,以敬之代郑覃为国子祭酒。后来杨敬之又兼任太常少卿。杨敬之的两个儿子杨戎、杨戴也在同日登科,时号“杨家三喜”。有一次,杨敬之写了一篇《华山赋》给韩愈看,韩愈看了以后大加赞赏。李德裕对杨敬之也十分欣赏。最后,杨敬之做到了工部尚书兼祭酒一职,之后便去世了。敬之以文学扬名四海,好与文人雅士结交。李贺、项斯、濮阳愿皆为其忘年之交。

也许正是由于自身特别幸运之故吧,经常得到许多名流嘉许的杨敬之,对于热心提拔后进文人也可谓不遗余力。一旦见到写有好诗文的青年人,他就会非常欣喜,然后便向他人极力推荐。其中最有名的一个人叫项斯。项斯以他横溢的才华得到了杨敬之的赏识和推荐,并很快脱颖而出。【项斯画像】

江东人项斯,字子迁,开始时在朝阳峰隐居。在此期间他用功读书,希望自己有朝一日能有所作为,好为国家多作贡献。然而,他居然孤独地度过了三十来年而未能如愿。但他就是能耐得住寂寞,依然在山泽间从容啸咏不辍。文宗开成年间(836—840年),项斯的声名已是不小了,而且他也很受著名诗人张籍的称赏。唐代诗人爱写送宫人入道诗,尽管汗牛充栋,却都不怎么出色,只有项斯的该类诗作是拔尖儿的。其诗有云:

愿从仙女董双成,王母前头作伴行。

初戴王冠多误拜,欲辞金殿别称名。

将敲碧落新斋磬,却进昭阳旧赐筝。

日暮焚香绕坛上,步虚犹作按歌声。

一天,国子祭酒杨敬之一见到项斯的诗文作品,当即便大为赞赏;同时,他还按捺不住兴奋,写了一首诗赠给项斯——

几度见诗诗总好,及观标格过于诗。

平生不解藏人善,到处逢人说项斯!

杨敬之的诗,《全唐诗》仅存二首,其中这一首极为后世传诵,并且因为众口争传,逐渐形成人们常用的“说项”这个典故。“几度见诗诗总好”,是说杨敬之之所以知道项斯,是从项斯的诗歌中了解的。欣赏项斯,正是因为他的诗写得好。等到见到了本人以后,又惊叹项斯的仪容气度不凡,才能品德更是高尚,比其诗歌又好上千倍,心中更为悦服。于是敬之决定奖掖后进,揄扬人善。其中也不乏寓意希望能够自作表率、劝导世人,能多些伯乐发掘有才能的人士。这首诗满怀热忱地推荐了一个“未为闻人”的才识之士。杨敬之虚怀若谷,善于发掘人才。得知之后,既“不藏人善”,且又“到处”“逢人”为之揄扬,这种品德值得赞赏,特别是怀才不遇的文人墨客,也希望如项斯一般遇到自己的伯乐。【杨敬之】

如此一来,项斯的名声就更大了。不久,他便考取了进士,而且他的排名还在许多人之前。应该说,这跟杨敬之的大力推荐是分不开的。然而令人遗憾的是,项斯后来的官运并不怎么亨通,只是做到润州丹阳县尉而已,而且他在任上时便去世了。

令人庆幸的是,后世却因杨敬之这首赠诗中的语词概括出一个熟语“说项”来让人们长期使用。“说项”即是向人说好话、讲情的意思。也因为杨敬之的推荐和这个故事,项斯成为台州第一位进士。他的诗歌也逐渐被人关注,在《全唐诗》中就收录了整整一卷,共八十八首,被列为唐朝百家之一。

五、冷暖人情《竞渡诗》

卢肇(818—882年),字子发,江西宜春文标乡(现属分宜)人,唐会昌三年(843年)状元,先后在歙州、宣州、池州、吉州做过刺史。所到之处颇有文名,官誉亦佳。他虽然是唐相李德裕的得意门生,入仕后并未介入当时的“牛李党争”,故一直为人们所称道。

卢肇有一好友,名叫黄颇,字无颇。江西宜春人。二人都非常有文采。有一次,卢肇和好友黄颇一同参加进士考试。在出发之前,当地的太守单独邀请黄颇吃饭。卢肇家里很贫穷,而黄颇家境富裕。因此这个太守只看好黄颇的前途,欲跟黄颇事先“拉关系”套近乎,因此对黄颇非常热情,但是对卢肇却非常冷漠。见此情景,出身贫苦人家的卢肇自然也就无话可说了。他只暗暗地叹了口气,“人穷志短”这句俗话,虽然未必真能把他击倒,但世俗的力量有时也真的很强大,这个理儿卢肇无疑是十分明白的。他遂在心里暗暗地较劲:在即将到来的考试里一定要取得好成绩,让这位太守大人看个真切!卢肇骑着小毛驴默默前行,黄颇在亭内赏乐饮酒,卢肇却在城外十几里的地方苦苦等待。

事实上,卢肇一直是一个非常有志向的年轻人。一次在送弟弟去读书时,他就曾经写有七绝诗以明心志,其诗云:

去日家无担石储,汝须勤若事樵渔。

古人尽向尘中远,白日耕田夜读书。

艰难困苦自然阻拦不了他那奋发图强的进取心,即使在一些登山访问寺庙这样极其普通的事情里,他也仍然不忘自己的使命和愿望:

祝融绝顶万余层,策杖攀萝步步登。

行到月宫霞外寺,白云相伴两三僧。

但现在,眼前这位势利的太守大人却把自己冷落了,这不是明摆着瞧不起我卢肇吗?我卢肇家庭条件虽然很差,但我有文才,有志向,更为重要的是我还有高尚的品德操守呢!卢肇这样一想,便毅然地踏上了进京赶考之路。【竞渡图】

两人参加唐武宗会昌三年(843年)癸亥科考试后,同时去拜访恩师李卫公。当时的主考官是王起,听说两人都很贤能。看完试卷后,评价说:卢肇有文学,黄颇能诗。王起遂以卢肇为状元,而黄颇为进士榜第三人。该科进士二十二人,试题为《风不鸣条诗》。

消息从京城传到了宜春:卢肇已经顺利考取状元了!去年那位并未邀请卢肇赴宴的太守自然慌了手脚,知道卢肇近日就要回家省亲,遂急忙赶到了城郊迎接卢肇驾临。当时正值端阳佳节,盛大的龙舟竞渡活动正要举行,太守便坚请卢肇同去参观这一盛事。卢肇思前想后,不由感到这人情世故的巨大反差,他当即赋诗一首《竞渡诗》:

石溪久住思端午,馆驿楼前看发机。

鼙鼓动时雷隐隐,兽头凌处雪微微。

冲波突出人齐譀,跃浪争先鸟退飞。

向道是龙刚不信,果然夺得锦标归。

这诗表面上是在写龙舟竞赛活动一事,但是其实,这不是卢肇对人生的深沉慨叹吗?

六、靠“鬼谣”中举

钱起生卒年不详,(751年前后在世),字仲文,汉族,吴兴(今浙江湖州市)人,早年数次赴试落第,唐天宝七年(748年)考中进士。

钱起初为秘书省校书郎、蓝田县尉,后任司勋员外郎、考功郎中、翰林学士等。因其曾任考功郎中,故世称钱考功,与韩翃、李端、卢纶等号称大历十才子。钱起擅长五言,辞采清丽,音律和谐。因与郎士元齐名,人称“钱郎”。时人为之语曰:“前有沈宋,后有钱郎。”

科举制度的兴起,对于许多贫穷无助、学而向上的民间子弟来说,是一种福祉。在唐朝,每到开科取士之际,就会有一支赶考大军,从四面八方聚拢了来,星星点点,沿途相继,汇成一支规模巨大的队伍,行进在奔赴长安的途中。因为路途的遥远,交通又不够发达,他们必须早早地出发,坐车,乘船,或者步行,常常是日出而行,披星而歇,日夜兼程。这些寒窗苦读的举子们,怀着登堂入室、一举成名天下知的梦想,跋山涉水,迈向皇城。

书生钱起,也是赶考队伍中的一员。他已经不止一次,往返在长安与故乡的路上。钱起已经前后历经数次考试,而且屡考屡败,每次都是铩羽而归。正如他自己所说,“献赋十年犹未遇,羞将白发对华簪”。考得白发丛生,但仍然没有放弃。那一年,钱起随人到京口(今江苏镇江),并住进了旅馆里。正感无聊的他便趁着皎洁的月光外出散步。忽然间,户外那悠远的吟诗声缓缓地传了过来,平时也喜欢吟诗的钱起不觉就仔细聆听起来。不知怎的,那人却一再地吟诵着这两句诗——

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

于是,钱起遂起来开门并缓缓地踱了出去,看看究竟是谁在吟诗。但大门一打开,却居然没有发现人。钱起心中深觉奇怪,凭着他那极强的记忆力,一下子就把这诗句给记住了,只是他心中并没有太拿它当回事儿而已。

玄宗天宝十年(751年),钱起参加“粉闱”考试,试题是《湘灵鼓瑟》,要求写作一首五言排律诗。这题目出自屈原《楚辞•远游》里的句子“使湘灵鼓瑟兮,令海若舞冯夷”。由于对《楚辞》的格外熟悉,因此他自然很高兴。但在真正构思写作时,却久久未能完稿。正在迟疑间,钱起忽然想起那天晚间户外吟诗声的韵脚不也属于“九青”部吗?而且,如果把那联诗用在自己这诗的结尾的话,不也是天衣无缝吗?想到这里,他很快便写成全篇,并提前交卷了。【钱起作品书影】

时任主考官姓李,把他眼前这份试卷拿了过来,并一再端详:

善鼓云和瑟,常闻帝子灵。冯夷空自舞,楚客不堪听。

苦调凄金石,清音入杳冥。苍梧来怨慕,白芷动芳馨。

流水传湘浦,悲风过洞庭。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

诗人在开头两句就概括题旨,点出曾听说湘水女神擅长鼓瑟的传说,并暗用《九歌•湘夫人》“帝子降兮北渚”的语意,描写女神翩然而降湘水之滨,愁容满面,轻抚云和瑟,弹奏起如泣如诉的哀伤乐曲。

中间四句,诗人张开想象的翅膀,任思绪在湘水两岸、苍梧之野、洞庭湖上往复盘旋,把读者带入一个神奇虚幻的世界。

动人的瑟声首先引来了水神冯夷,他激动地在湘灵面前伴乐狂舞,然而一个“空”字,说明冯夷并不理解湘灵的哀怨。倒是人间那些被贬谪过湘水的“楚客”,领略了湘灵深藏在乐声里的哀怨心曲,禁不住悲从中来,不忍卒闻。

接下来,诗人着意渲染瑟声的感染力。“苦调凄金石,清音入杳冥。苍梧来怨慕,白芷动芳馨。”瑟声哀婉悲苦,它能使坚硬的金石为之凄楚;瑟声清亢响亮,它可以响遏行云,传到那穷高极远的苍穹中去!【湘灵鼓瑟雕像】

瑟声传到苍梧之野,感动了寄身山间的舜帝之灵,他让山上的白芷吐出芬芳,与瑟声交相应和,弥漫在广袤的空间,使天地为之悲苦,草木为之动情。“流水传湘浦,悲风过洞庭”,这两句写湘灵弹奏的乐曲同舜帝策动的芳香在湘水之源交织汇合,形成一股强劲的悲风,顺着流水,刮过八百里洞庭湖。

至此,乐曲进入了最高潮,感情达到了白热化。凭借着诗人丰富的想象,湘灵的哀怨之情得到了酣畅淋漓的抒发和表现。然而全诗最精彩的还不在于此,令全篇为之生辉的是结尾两句: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旧唐书•钱徵传》附录的《钱起传》中称这十个字得自“鬼谣”,其实无非说这两句诗是钱起的神来之笔。

李考官一再摇头晃脑地轻声吟诵着,他完全被诗中这优美的意境征服了。就是后来在试房里休憩时,他还一再叹赏着,并对之拍案叫绝道:“像这样高妙空灵的结句,只有神物相助才能写得出来啊!”于是,李考官便把钱起置于高第。没过多久,钱起就被授予校书郎一职。此后,钱起诗名很盛,其诗多为赠别应酬、流连光景、粉饰太平之作,与社会现实相距较远。然其诗具有较高的艺术水平,风格清空闲雅、流丽纤秀,尤长于写景。在创作方面,又被称为“大历十才子之冠”,历来被视为十才子的代表而受到关注。

七、“诗高命蹇”说赵嘏

赵嘏,字承佑,楚州山阳(今江苏淮安)人,约生于宪宗元和元年(806年)。年轻时四处游历。会昌四年(844年)进士及第,一年后东归。会昌末或大中初年复往长安,入仕为渭南尉。约宣宗大中六七年(852年或853年)卒于任上。存诗200多首,其中以七律、七绝最多且较为出色。

赵嘏的诗很早就名满天下了。许多王公大臣也时常邀请赵嘏去做客,以表示对他的尊敬和推崇,但是他所担任的官职却一直很低。

那年秋天,心中郁闷的赵嘏在登览了京城长安后,写了一首七律,其中有“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之句。这首诗被大诗人杜牧看到,杜牧大为欣赏,并称赵嘏为“赵倚楼”。这可是一个极高的评价!

后来,赵嘏的诗名越发响亮了,就连身居皇宫中的宣宗也都知道他。一次退朝后,宣宗便问宰相:“诗人赵嘏现在担任了什么官职吗?爱卿可把他的诗作拿来我看。”宣宗把赵嘏的诗集一打开,首先映入他眼帘的是一首《长安秋望》:

云物凄凉拂曙流,汉家宫阙动高秋。

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

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尽渚莲愁。

鲈鱼正美不归去,空戴南冠学楚囚。

这首七律,通过诗人的见闻,写深秋拂晓的长安景色和羁旅思归的心情。全诗意境深远而和谐,风格峻峭而清新。宣宗早已听说其中的名句,看完非常高兴,于是就继续看下一首《题秦诗》。正是这首诗,使赵嘏的官运从此不济。《题秦诗》中有这样一句话:

徒知六国随斤斧,莫有群儒定是非。

宣宗读了以后,认为他是借古讽今,不愿委以重任。渭南尉这样的小官,赵嘏一直做到最后也没有升迁,人们都称他“赵渭南”。后人为他可惜,说他是“诗高命蹇”。

这无疑是悲哀的。但更为悲哀的是,赵诗人的家事居然也陷入了窘迫的境地。

早些时候,曾经把家安顿在浙西的赵嘏,为了只身西上京城求取功名,便跟他的爱妾商量好,让她在家奉养他母亲。待功名一旦有了眉目,他便来接她和母亲到长安去。【《长安秋望》诗意图】

只是许多事情往往难以预料。中元节那天,鹤林寺里人山人海,远近的善男信女都来进香,以希企自身的愿望能够实现。赵嘏家里那容貌美丽异常的爱妾便也来到这里进香。

正当大家虔诚叩拜神佛之际,一位大官骑着高头大马从远处过来,一时间,众人走避不及。这大官一进来,一眼便瞥见了夹杂在众人堆里的赵嘏爱妾,随即吩咐手下兵士把她强行拉走。方丈见对方是权势极大的浙帅,竟也不敢去多嘴了。而众人更因不知就里,刹那间便都傻愣在了那里,呆立着不敢出声。

到了第二年,业已考取进士的赵嘏在获悉这不幸消息后,自忖还难以跟这浙帅相较量,就只有自怨自艾的份儿了。他一边含泪喝着苦涩的烈酒,一边低声吟道:

寂寞堂前日又曛,阳台去作不归云。

当时闻说沙吒利,今日青蛾属使君。

这首诗首句表达了自己失去爱妾的心情,次句说爱妾被掳一去不回,最后两句用蕃将沙吒利掠夺韩翃妾柳氏的故事来和浙帅的行为相比,痛斥浙帅的野蛮无人性。

由于该诗关系到赵嘏这么一个令人凄惨欲绝的身世,它很快便传开了。而此时,浙帅也听到了该诗,觉得自己也真是太过分了,遂派人把她送还给寓居在长安城里的赵嘏,并捎寄一封书信以表自己深切的歉意。赵嘏当时正好有事要到关外去,在途经横水驿之际,骑在马上的他凑巧跟这爱妾邂逅了。夫妻两人便抱头痛哭起来。然而谁能料到,这整整哭了一夜的赵嘏爱妾,第二天天一亮,竟再也没能醒过来。遭此骤然变故,赵嘏当即悲痛欲绝,并把她埋葬在横水北面容易被太阳照射到的高旷之地。

此后,赵嘏对爱妾的思念却越发深沉了。白日里他便觉得她美丽的身影不时在眼前晃动。在以后漫长的岁月里,赵嘏一直怀念这位爱妾,并为她写下这首脍炙人口的《江楼感旧》:

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

同来望月人何处?风景依稀似去年。

真是“风景依稀似去年”。不久,尚处在盛年的赵嘏终因悲痛过度而去世。

八、好诗成就李频

睦州(今浙江建德)青年李频(818—876年),字德新,唐寿昌长林西山人。长得非常清秀,他从小就非常聪敏,记忆力特强,少年时便写得一手好诗。李频从诗友方干那里获悉,姚合不仅有着不凡的诗才,还特别赏识别人的才华。居住在西山的李频觉得自己老住在乡下也不是长久之计,遂不远千里跑到杭州,请姚合给他的诗作出品评。

姚合是中国唐代杰出诗人,字大凝,陕州(今河南陕县)人,唐代名相姚崇曾侄孙。元和十一年(816年)进士,授武功主簿。历任监察御史,金、杭二州刺史、刑部郎中、给事中等职,世称姚武功。其诗派称武功体。姚合在当时诗名很盛,与刘禹锡、李绅、张籍、王建、杨巨源、马戴、李群玉等都有往来唱酬。与贾岛友善,诗亦相近,世称姚贾。擅长五律,以幽折清峭见长,善于摹写自然景物及萧条官况,时有佳句。但风格题材较单调,刻画景物较琐细。

在杭州太守府里,李频把自己的身世向姚公简单扼要地作了介绍,然后便恭恭敬敬地把随身携带着的诗文稿呈献给他。一翻开诗文集,一首题为《湘口送友人》的七律诗,直跃入姚公的眼帘。读罢,姚公不禁掀髯大喜道:“君有此诗才,来科考取进士,又有何困难哉!”李频一听,既惶恐又很兴奋地向姚公深表感谢,同时自谦地请姚大人多加指教。姚合点了点头,就莞尔吟起该诗来:

中流欲暮见湘烟,岸苇无穷接楚田。

去雁远冲云梦雪,离人独上洞庭船。

风波尽日依山转,星汉通霄向水悬。

零落梅花过残腊,故园归去又新年。“好诗啊,真是好诗!”姚合回味此诗,自言自语道:“首联对起的作法,自从老杜以后,真正能做到如此绾合自然的已属不多见。而且此诗先写湘水连天,正为离人独往凄凉一衬呢!如此幽情寓思,实乃精妙至极!”李频喜上眉梢,心想,人们传说姚大人惜才爱才,果然名不虚传!

此时,姚合手里拿着诗稿,严肃地凝视着李频并询问:“贤契可曾成家?”李频当即恭敬作答道:“回大人,小生由于一直攻读书史,尚且无暇顾及成家之事。”姚合大喜,道:“本官愿以小女为君侍奉箕帚,不知意下何如?”李频一听,兴奋不已,便向姚合深施一礼道:“多谢大人垂青!”因此,因为这首绝妙好诗,杭州刺史姚合便把爱女嫁给了青年诗人李频。

姚太守之所以把爱女嫁给诗人李频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颇为看好李频的人品,也许这才是姚合嫁出爱女的主要意图。事实上,此前杭州人郑巢因为颇富才华也曾得到过姚合的欣赏,姚合凡是外出登临游览,时常把郑巢携带在身边,但郑巢并没有成为他的快婿。

李频后来在做官时果然为老百姓做了许多好事。在任武功令时,当地强暴横行,他针对时弊,查明地方恶霸实情,陈报上司,予以严惩。适遇荒年,遂开仓赈济,并进而劝说百姓开发水利,引水灌田,使粮食丰收,人民安居乐业。李频的政绩传到朝廷中,唐懿宗奖以绯衣、银鱼,调京任侍御史,后升任都官员外郎。不久,李频上表自荐,请任建州(今福建建瓯)刺史。当时正值黄巢起义军从浙江衢州开山七百里过建州,又因唐王朝宦官擅权,藩镇割据,盗贼四起,县政不治,建州局势相当混乱。李频到任后,首先宣布政教条例,严肃官规,惩办盗贼,礼与法相提并行,使建州社会得以安定,民生安宁。

李频初到建州时,曾有《之任建安渌溪亭偶作二首》诗:

入境当春务,农蚕事正殷。

逢溪难饮马,度岭更劳人。

想取烝黎泰,无过赋敛均。

不知成政后,谁是得为邻。

足见李频非常重视农业生产,同情民间疾苦。乾符三年(876年),李频病死任内。李频死后,建州父老选择吉日将他葬在“县之永乐洲”。又念及李频生前甚爱梨山风景,便在梨山建庙,用庙前大梨木刻成李频像,立在庙殿中,以供拜念。宋人有诗“建安梨岳老梨木,刻作唐朝建州牧”。庙今已荒废。【梨山祖庙(李频庙)】

九、贾长江恃才犯宣宗

贾岛(779—843年),字浪仙,唐代诗人。河北道幽州范阳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早年出家为僧,号无本,自号“碣石山人”。据说曾还俗参加科举,但累举不中第。唐文宗时被排挤,贬作长江主簿,世称贾长江。唐武宗会昌年初由普州司仓参军改任司户,未任病逝。

贾岛曾带着一肚子牢骚出家,虽身在佛门,却未能忘却尘世的烦恼。他在洛阳为僧时,寺庙规定午后不得出寺。然而他却觉得自由受缚,不能忍受。于是叹道:“不如牛与羊,犹得日暮归。”他为人非常执着,一旦向前,就不易回头。无论是为僧,还是还俗,都富有挑战性。

贾岛是苦吟诗人,行坐寝食,都不忘作诗,常走火入魔,惹出麻烦。据说曾出了两次交通事故。一次是骑驴过街,没注意行人。当时秋风萧瑟,黄叶飘零,便信口吟出“落叶满长安”之句。寻思上联,忽以“秋风吹渭水”作对,喜不自胜,结果撞上官府车马,被拘一夕。一次是去访问李凝幽居,于驴背上得“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之句。其中“敲”字又欲作“推”字,一时未定,神思恍惚。原诗如下:【贾岛画像】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不知不觉地,他就骑着驴闯进了大官韩愈的仪仗队里。韩愈问贾岛为什么乱闯。贾岛就把自己作的那首诗念给韩愈听,同时也把犹豫用“推”好还是用“敲”好的事说了一遍。韩愈听了,哈哈大笑,对贾岛说:“我看还是用‘敲’好,万一门是关着的,推怎么能推开呢?再者去别人家,又是晚上,还是敲门有礼貌呀!而且一个‘敲’字,使夜静更深之时,多了几分声响。静中有动,岂不活泼?”贾岛听了连连点头。他这回不但没受处罚,还和韩愈交上了朋友。后来再次碰上之后他就还了俗,又去应举。只是此后他仍然经过几次磨难,最终才如愿以偿。

贾岛写诗,以刻苦认真著称。这在他自己的诗句中也有所反映。如他在《送无可上人》诗“独行潭底影,数息树边身”句下就自注:“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秋。”“二句三年得”自然是夸张说法,但他吟诗常常煞费苦心却真有其事。也正是由于他的刻苦努力,才得以弥补其天分之不足,使他终于在众星璀璨的唐代诗坛赢得一席之地,并且留下许多佳作。

如他的《寄韩潮州愈》一诗:“此心曾与木兰舟,直至天南潮水头。隔岭篇章来华岳,出关书信过泷流。峰悬驿路残云断,海浸城根老树秋。一夕瘴烟风卷尽,月明初上浪西楼。”此诗写尽贾岛对韩愈的怀念和同情,并烘托出韩愈的光明磊落,境界宏阔。此诗音节高朗,情韵悠长,足见贾岛于平淡处见隽永的笔力。【僧敲月下门】

再如他的《下第》诗:“下第只空囊,如何住帝乡。杏园啼百舌,谁醉在花傍。泪落故山远,病来春草长。知音逢岂易,孤棹负三湘。”在此诗中,他沉重地抒写了自己落第后的痛苦心情。贾岛一生很不得志,孤贫潦倒,宦途极艰,所以,他的诗作也以描写孤峭幽静的境界为主。但有时也有慷慨激越之作,如他的《病鹘吟》:“俊鸟还投高处栖,腾身戛戛下云梯。有时透雾凌空去,无事随风入草迷。迅疾月边捎玉兔,迟回日里拂金鸡。不缘毛羽遭零落,焉肯雄心向尔低!”依然是雄心不改,壮志难磨,仍幻想着有凌空搏击的机会。他的思想中的这种激烈奋发的因素,还常常借助于旧将、老将的形象宣泄出来。如他的《代旧将》:“旧事说如梦,谁当信老夫。战场几处在,部曲一人无。落日收病马,晴天晒阵图。犹希圣朝用,自镊白髭须。”他的《代边将》:“持戈簇边日,战罢浮云收。露草泣寒霁,夜泉鸣陇头。三尺握中铁,气冲星斗牛。报国不拘贵,愤将平虏仇。”他的《剑客》:“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今日把示君,谁有不平事。”他的《逢旧识》:“几岁阻干戈,今朝劝酒歌。羡君无白发,走马过黄河。旧宅兵烧尽,新宫日奏多。妖星还有角,数尺铁重磨。”这几首诗无不是豪气满纸,风骨凛凛。只可惜贾岛有此壮志而无此机遇,致使他始终未能施展自己的才干,最后留下的只是他的诗作《长江集》。

贾岛的诗作与他的苦吟精神,在唐末五代还是很有影响的。如晚唐的李洞,就“酷慕贾长江,遂铜写岛像,戴之巾中。常持数珠念贾岛佛,一日千遍。人有喜岛者,洞必手录岛诗赠之,叮咛再四曰:此无异佛经,归焚香拜之”。又如南唐孙晟,也画了贾岛的像挂在壁上,朝夕礼拜。贾岛生前虽然信佛,恐怕也不曾想到他身后竟有人因他的诗作而奉他为佛。倘若他在天有灵,也一定会为他死后“成佛”而心满意足吧!

贾岛对写诗不但毫不倦怠,而且对于他自己所写的诗歌也是爱惜有加的。为此,他无意中还得罪了皇帝呢。

一天,他同几位诗友约好到当年居住过的青龙寺游玩。但左等右等就是不见朋友们到来,贾岛便把随身携带的诗稿拿出来,一边自我欣赏,一边作进一步的推敲、修改。【房山贾公祠公园的贾岛墓】

夜色已经毫不犹豫地降临,但诗友们仍没有到达。贾岛估计他们大约是不会来了,于是他和衣卧在几案上假寐,很快便睡着了。一觉醒来,贾岛却发现一个陌生人从他的衫袖底下抽走了诗稿在看。那可是我的心血呀——贾岛心里这样一想,便“呼”的一声站了起来,毫不迟疑地从那人手里一把将诗稿拽了过来,然后愤愤然说道:“看你穿的衣服这样鲜亮,长的又是如此肥头大耳的,就不是一块懂诗的料!”那人即便想要抢夺诗稿也来不及了,于是不再说什么,冷冷地看了贾岛一眼,下楼去了。【唐宣宗李忱】

事实上,这被贾岛讥嘲的陌生人,正是当朝宣宗皇帝李忱呵!宣宗素有微服出行的习惯,这会儿适值他改换便服,出来游览,来到楼下时,忽然听到有人在吟诗,就登楼上去。而此时的贾岛却因劳累过度睡着了,于是便出现了上文这一幕。

事后贾岛听人说起那陌生人就是当今皇上,吓得他两腿战栗不止,便赶忙跑到宫中去叩头谢罪。据说他后来被贬谪到长江担任主簿一职,就跟这事儿有着很大的关系。但贾岛却因此又多了一个文学史上的雅称:贾长江。

十、温庭筠恃才傲物

晚唐诗人温庭筠,字飞卿,公元812年出生,太原祁县人,是唐太宗朝宰相温彦博的后裔。温庭筠从小聪明过人,是个有名的神童,写起文章来常常洋洋洒洒数万言。可惜,温庭筠相貌丑陋,平时又不修边幅,邋里邋遢的,所以人送绰号“温钟馗”。因为,钟馗相貌长得丑陋,也很有才华。所以,用“钟馗”比喻相貌丑陋又有才华的温庭筠是再恰当不过的了。

温庭筠年少聪颖,擅长鼓琴吹笛,他曾说:“凡是有弦的东西,都能弹响;凡是有眼儿的东西,都能当笛吹。”

此外,温庭筠同其他有成就的诗人一样,自幼勤奋好学,尤其擅长诗词。他才思敏捷,写诗文从来不打草稿,只要叉八次手,八韵的辞赋就写成了,因此人送绰号“温八叉”。这一点连与他齐名的李商隐都十分佩服。有一天,李商隐为一联“远比赵公,三十六年宰辅”冥思苦想找不到合适的对句。温庭筠听了,立马对出“近同郭令,二十四考中书”,李商隐听了啧啧称奇。

不过,像温庭筠这样有才华的人,却怎么也考不上进士。温庭筠于开成四年(839年)开始应举,曾几次应试,都名落孙山。原因要从温庭筠乐于“救数人”讲起,即在考场帮助左右的考生。一次,沈询主春闱,他知道温庭筠有“救数人”的绰号,特意将温庭筠特别对待——召温庭筠于帘前试之,温庭筠因此大闹起来,搅扰了场屋。虽有沈询严防,但温庭筠还是暗中帮了八个人的忙。当然,这次考试他又没中。从此之后,温庭筠便绝了这门心事,不再涉足名利场。

考场救人,虽属不该,但从这里可看出温庭筠的才能。同考场救人一样,温庭筠还帮过相国令狐绹的忙。

当时唐宣宗喜欢《菩萨蛮》,令孤绹暗自请温庭筠代自己写《菩萨蛮》词献给皇上,并嘱咐温庭筠千万不要泄露出去。而温庭筠却将此事传了开来,令狐绹大为不满。温庭筠看不起令狐绹没有才学。一次,宣宗赋诗,上句有“金步摇”,不能对下句。于是让未第进士对之,温庭筠以“玉条脱”对之,宣宗很高兴,予以赏赐。令狐绹不知玉条脱之说,问温庭筠。温庭筠告诉他出自《南华经》,并说,《南华经》并非僻书,相国公务之暇,也应看点书,言外之意说令狐绹不读书。他又曾经对人说“中书省内坐将军”,嘲讽令狐绹无才学。令狐绹因此更加恨他,上奏说他有才无德,不应该让他中举。由此可知,温庭筠一直未中第,非其才学不高,而是他恃才傲物闯下的祸端。就这样,温庭筠不但一直没有中举,反倒落下了品行不好的名声。

温庭筠搅扰场屋后,被贬为随州随县尉,这是一个小得不能再小的官。后徐商镇襄阳,温庭筠被辟为巡官,此时他已56岁。在襄阳,温庭筠与段成式、周繇等交游酬唱。在襄阳待了几年时间,徐商诏征赴阙,温庭筠随后也离开襄阳,去了江东,此时他已61岁了,62岁那年冬又回到了淮南。此时的温庭筠,虽诗名颇著,但已自潦倒,不检行迹,“与贵胄裴減、令孤滈等蒲饮狎昵”。当时令狐绹出镇淮南,温庭筠因其在位时曾压制过自己,虽是老相识,也不去看他。后来,温庭筠因穷迫乞于扬子院,醉而犯夜,竟被巡逻的兵丁打耳光,连牙齿也打折了。他将此诉于令狐绹,令狐绹并未处置无礼之兵丁。兵丁极言温庭筠狭邪丑迹,说他品行怎么坏。因此,有关温庭筠品行极坏的话传到了京师。63岁的老翁,被打折了牙齿,并且落了更坏的名声,温庭筠只好亲自到长安,致书公卿间,申说原委,为己雪冤,随后即居于京师。

咸通六年(865年),温庭筠任国子助教,次年,以国子助教主国子监试。曾在科场屡遭压制的温庭筠,主试与众不同,严格以文判等后,“乃榜三十篇以振公道”,并书榜文曰:“右,前件进士所纳诗篇等,识略精进,堪裨教化,声调激切,曲备风谣,标题命篇,时所难著,灯烛之下,雄词卓然。诚宜榜示众人,不敢独断华藻。并仰榜出,以明无私。”将所试诗文公布于众,大有请群众监督的意思,杜绝了因人取士的不正之风,在当时传为美谈。

但此举又给温庭筠带来了不幸。他完全以文判等,且榜之于众,已遭权贵不满,又所榜诗文中有指斥时政,揭露腐败者,温庭筠称赞“声调激切,曲备风谣”,更为权贵所忌恨。所以,宰相杨收非常恼怒,将温庭筠贬为方城尉。因主持公道而招忌被贬,所以纪唐夫送其赴方城时,诗云:“且饮绿醁销积恨,莫辞黄绶拂行尘。”又因为温庭筠恃才傲物,蔑视权贵,纪唐夫又诗云:“凤凰诏下虽沾命,鹦鹉才高却累身。”遭受此次打击,再次被贬,年事已高的温庭筠在这年冬天抑郁而死,《唐才子传》云“竟流落而死”。一代才子,困顿失意而死,千载而下,人共憾之。

当时的权贵可以排挤、压制温庭筠,使他仕途多舛,生活坎坷,却压制不了温庭筠的才华。作为晚唐著名诗人,温庭筠诗词俱佳,以词著称。温庭筠的诗词在思想意义上虽大多无较高的价值,但在艺术上却有独到之处,历代评论家对温庭筠诗词评价甚高,温庭筠被誉为花间派鼻祖。王拯的《龙壁山房文集忏庵词序》云,词体乃李白、王建、温庭筠所创,“其文窈深幽约,善达贤人君子恺恻怨悱不能自言之情,论者以庭筠为独至。”周济的《介存斋论词杂著》云:“词有高下之别,有轻重之别。飞卿下语镇纸,端己揭响入云,可谓极两者之能事。”又载张惠言语云:“飞卿之词,深美闳约,信然。飞卿醖酿最深,故其言不怒不慑,备刚柔之气。”“针缕之密,南宋人始露痕迹,花间极有浑厚气象。如飞卿则神理超越,不复可以迹象求矣。然细绎之,正字字有脉络。”刘熙载的《艺概》更云:“温飞卿词,清妙绝人。”

温庭筠在词史上的地位,确是非常重要的。《花间集》收温词最多,达66首,可以说温庭筠是第一位专力填词的诗人。词这种文学形式,到了温庭筠手里才真正被人们重视起来,随后五代与宋代的词人竞相为之,终于使词在中国古代文坛上蔚为大观,至今仍然有着极广泛的影响。温庭筠对词的贡献,永远受到后人的尊敬。

温庭筠的诗,写得温婉清丽,备受世人推崇,《商山早行》诗之“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更是不朽名句,千古流传。相传宋代诗人欧阳修非常赞赏这一联诗名,曾自作“鸟声茅店雨,野色板桥春”,但终未能超过原意。【《温飞卿诗集笺注》封面】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