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复变译思想考(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20 10:12:31

点击下载

作者:黄忠廉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严复变译思想考

严复变译思想考试读:

前言

被奉为“译圣”、“中国译学之父”的人,本应成为研究焦点,本应成为个案研究的对象。然而系统、全面、真实地研究翻译家严复的变译思想,却姗姗来迟,说来叫人心酸。

严复是翻译家,而非翻译理论家。他从实践中提出了自己的思想,并一以贯之,付诸实践,却无暇使之深化、系统化,只发出了几声感叹,那是来自翻译实践的真情实感,好比远祖劳动时发出的“吭唷”声,是语言劳动起源的假说,却非语言系统本身。严复“信达雅”与“达旨术”是翻译理论的源泉,却非译论本身。

百年来,“信达雅”极受关注,受屈受难也极多,严复生前没有过多回应,书信也未系统讨论翻译。而后人争辩了百余年,对“信达雅”三字经分解者有之,整合者有之,另作他解者有之,唯独细读严译者不多。直到21世纪之交有人比较系统地从严译出发考察他的翻译思想,才拨开严译思想的迷雾,捅开那一层薄薄的窗纸。

对严复的研究,笔者始终没有释怀,尤其是最近看了几份研究严译的文献,觉得严复还被人曲解着。十多年来,我将《天演论》原文、严译和中国科学院1973年的全译输入计算机,逐字逐句比较,条分缕析,彻底还严译以真面目。笔者以事实说话,进而理性思考,形成《严复变译思想考》的写作思路。严复的翻译活动最早可追及1878年,比译《天演论》要早15年。据考,严复始于全译,享誉于变译,从译一生,变译盖过全译,变译思想胜出,有其深刻的社会文化背景。

考究严译思想的实质,才知“达旨术”是变译的策略,“信达雅”是变译的思想,二者并非矛盾关系,而是自我统一,自成体系。

百年辨难与辩难使严译研究看似热闹,实则冷清。这是精神的孤独,文化的孤独。严译未遭误解,至少不曾失真;一旦误读,不仅失真,还会误人,让后人穿行于译事丛林,迷失方向,韶华付诸东流,使得译论研究停滞不前,令人扼腕长叹。

严译思想如同烛光,吸引人们深掘下去,提出新的理论观点。十多年来,我们受严复变译的启发,对变译做了系列研究,如规律层面的《翻译变体研究》(2000)、理论层面的《变译理论》(2002)、学科层面的《科学翻译学》(2004)和《应用翻译学》(2013)、译才培养层面的《俄汉翻译开发基础》(2007)和《英汉双向变译实践教程》(2014)、方法论层面的《翻译方法论》(2009)和《译学研究批判》(2013)。现在回过头来,把严译作为个案研究,实属现象层面的研究。所有的认识都基于严复《天演论·上卷》的分析,用解剖麻雀的方式,以严解严,听其言,观其行,以期透彻地展开译家个案研究。

做个案研究,有个缺点,就是只能就事说事,不能人为地求全面,只能就其深挖,个案所无的不能强加,因而就会显得不全面,却会显得真实,凸显特色,是鲜明的“这一个”。

严译八大名著是一座富矿,《严复变译思想考》只是对其译作及其思想做的阶段性的发掘,因而所得有限,仅以此抛砖引玉,以期与更多学人一同淘金。第一章重识严复的翻译思想

思想是理论的原料,但不等于理论。由思想产生理论要历经一系列的提升过程:产生感性认识、确立翻译思想、验证翻译假说和形成翻译理论。为重识严复的变译思想,本书拟从《天演论·上卷》入手,辅以其他几部译著,建立全译与变译平行对比语料库,进行穷尽性剖析,以揭示严复变译思想的真谛。第一节 思想与理论一、翻译思想≠翻译理论

有人把严复对翻译的认识称为理论,更有人把他称为翻译理论家,这都有些失当。

在别的研究领域,严复充其量被视作思想家,很少被誉为理论家。到了译学界却被抬为理论家。说到底,严复是翻译家,变译大师。一位翻译家说的一些理性的话,还不能上升为理论;至于话中蕴含的理论元素,也只是思想火花。严复对翻译的态度和思考,至多是一种思想。相对而言,思想如同火花,闪烁如星,理论好比火焰,成片成柱。

严复虽有翻译思想,但算不上翻译思想家,更称不上翻译理论家。

严复的翻译思想主要集于《天演论·译例言》,而“译例言”是译完《天演论》后的些许想法,是整个《天演论》翻译活动在其意识中的反映,经过思考产生的结果,属于理性认识。这一思想虽未理论化,但很明确,并行之于严复后来的翻译实践,符合严复由内籀(归纳)至外籀(演绎)的过程。

有翻译思想就一定是翻译思想家吗?不是。翻译思想家除了深入研究翻译、提出独到的见解外,还要使自己的思想自成体系,使之系统化,唯有如此,才能成为翻译思想家。

为什么说严复的翻译思想称不上理论呢?翻译理论是从翻译实践中概括出来的、系统的知识和原理,翻译家的几点想法并不成系统。只言片语之后,严复也未曾深入阐发,倒是留下许多空间给后人。后人可以史海钩沉,总结理论,那已不是严复的理论,而是严复翻译思想在翻译理论形成过程中的历史贡献。

思想不等于理论,理论家是具有很高的理论修养和理论水平、能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专家。以严复为例,他在军事学方面应该很有理论学养,对社会科学也颇有钻研。汉英双语,他是精通者,高超的运用者,而翻译理论他并未系统学习过,只能说其双语修养高深,翻译艺术高超,但并不一定说明翻译理论水平高。翻译大师不一定是理论大师,翻译理论大师也不一定是翻译大师,诚如语言学大师不一定是语言大师。

翻译思想不等于翻译理论,但蕴含理论元素,可以走向理论。严复的翻译思想也是如此。二、从思想到理论的历程

思想不等于理论,混淆了二者,小则分不清研究对象的层次,大则失去将思想提升成理论的机会,失去创建理论的源泉。严译研究一百多年来便是明证,从思想到理论必须历经一系列过程,二者正是这一过程的两端。(一)产生感性认识

翻译实践产生的问题或矛盾总要逼迫译家思考,解决问题的过程形成最初的感性认识。最初的感性认识和思考凭借系统、严谨的表述,才能成为思想。翻译家的感性认识来源于翻译实践和相关知识背景,如傅雷在大量的翻译实践中认识到译与画(尤其是中国画)相通,于是借用中国画论说翻译,感觉文学译作与原作之间有神似之感;钱锺书古今相承,中西贯通,译文出神入化。他还受林纾无痕妙译的启迪,悟出文学译作与原作之间有达意化形之妙。(二)确立翻译思想

翻译思想是对翻译实践的认识的系统表述,是早期翻译阶段思考的小结和概括,由若干概念构成论述体系。思想的论述主要以概念为基础,有时通过判断和推理等基本抽象思维形式而展现。由此看来,在此阶段对翻译的思考主要立足于认识概念阶段,辅之以判断过程,但缺乏严密的逻辑推理过程,至多能定位于翻译思想,如傅雷的“神似论”、钱锺书的“化境说”等。

翻译观必须有体现其核心思想的概念。譬如严复“信达雅”,分为三个概念,多数学者认为其中核心概念是“信”,只有少数人,如王宏志(1999)等认为是“达”。观念已具理论的基本雏形,但还不是理论本身。严复翻译思想至多是一种“达旨观”,而且就此打住了,没有经过下面的假说验证和理论推演的两个环节。“严复虽然没有一部翻译理论专著留世,但散见于他写的译例言、序言、按语、书信及其他著作中关于翻译的大量言论,已经具有了相当的体系性。可以说,这些虽然还不具备完整理论形态的翻译见解,集中国历史上翻译观点之大成,有承前启后、推陈出新的作用,因而有待我们做进一步钩沉注1发微和整理分析的工作。”(三)验证翻译假说

假说的灵魂在于它是“姑且认定”的一种判断,是真是伪,还有待论证。假说是思想和观念的升华;人们将思想和观念以命题的方式提出,再证实或证伪。无论是证实还是证伪,都表现为概念之间的推导,最终结果要么正确,值得推广;要么偏颇,需要改进和完善;要么完全错误,必须重新思考。(四)形成翻译理论

理论可从假说发展而来,以假说为基础。假说一旦得到证实和证伪,就会得到发展和修正,理论的概念推导比假说的逻辑推演性更严格,理论对现象的本质认识比假说更深刻、更明确,理论的论述体系比假说更完善;理论比假说更能接受实践的证实和证伪。比方说,把“信达雅”与“达旨术”定于变译范围内,对其内在逻辑关系进行推演,建立其论述体系,一个丰富的严复变译思想体系必定会脱颖而出!第二节 重识严复的翻译思想

我们曾对严复做过重新认识,随着变译理论研究的深入,我们认为有必要对严译实践与理论问题做更深入的个案研究。一、重识的缘起

严复1895年早春前后开译Evolution and Ethics,暮春停笔,《天演论》初稿1895年3月由陕西味经售书处最早刊印,1897年连载于《国闻汇编》,1898年由湖北沔阳卢氏慎始基斋私自木刻印行问世,1905年由商务印书馆正式出版。百余年来,不少人专论或涉及严复及其翻译思想,在他们看来,“信达雅”似乎成了其翻译思想的全部。但果真如此吗?其翻译思想还有无挖掘的必要?在严译名著出版百十年来,重读严译名著,重识严复的翻译思想,能发现以往研究视野未及之处。这对中国译界,乃至世界译坛,或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二、重读与重识

1987年读研时,出于对译史了解的需要,笔者读了《论严复与严译名著》。受国内译界舆论的影响,笔者仅认识了严复的“标准”——“信达雅”,这大概是由于当时翻译实践不足而无检验真理的标准的缘故吧!20世纪90年代,有了口笔译实践,再次捧读《论严复与严译名著》,并参阅严译作品,笔者顿觉石门洞开,发现了历史背后的真实:严复翻译思想远不止于翻译的标准。“信达雅”被捧上天也好,被批得体无完肤也好,只代表其思想的一部分,而更丰富的内涵却被历史尘埃给淹没了。由重读严复走向重识严复,探得更为可贵、却很少为人关注的翻译思想,从而找到了远非译界所宣传、所了解的严复。三、意外的收获

翻开近、现代中国译史,论及严复翻译思想的学者,大多讨论过“信达雅”,推崇者为之欢呼,质疑者攻击“达”或“雅”。大概因为这种热闹,他们较少潜心比读严译名著,反复研究的也就是令严复叫苦不迭的三个字。不过,也有明察者,他们细究严译名著,提出了不少真知灼见。现概述并讨论他们的意见,也许能醒人耳目,还原一个完整的译才严复。《天演论》每篇译完之后,严复常加案语,发表己见。严译作品凡170余万字,其中,严复的案语有几百条,约占翻译文字的1/10。案语或诠释,或补充,或指出原书的缺点,加以评说,或联系国内外(尤其是国内)实际,借题发挥。如在《法意》的案语中他常常联系注2中国当时的现状加以申论。——同时代的许多人并未多读严复的文章,却非常注重他的译文及其案语。严复的案语旁征博引,解说详明,多为适时而发的感叹,因人因事而加的评语,随机插入的阐述。正是通过变译,他才能表明自己的政治态度,提出自己的政治主张,阐发自己的思想。严复的译文是译、评、释、写等行为的杂糅,不是道地的全译。像他那样在翻译中突出自己的思想,在历史上是少有的。其价值何在?只有以此为前提,才能研究其翻译思想。

严复将许多自己的论述融入译文中,一面介绍西学,一面仍不忘弘扬国故。傅斯年批评说严复不曾对作者负责,只对自己负责。我们认为,他实质上是对读者负责。正如张岂之、杨超所言,人们读《天演论》,似乎并不怎么在意原作的生物进化原理,反被严复救亡图存注3的大声疾呼所深深震撼。——这是译与写,还有译与评的共同效应,其效果恐怕是全译所不能企及的!

在《群学肄言》里有的地方增加了原文所无词句,不仅未改变原意,反使原文意思更显明通达,译文语言更流利顺畅;《天演论》案语多次提到达尔文(Darwin)《物种起源》、斯宾塞(Spencer)《综合哲学》、马尔萨斯(Malthus)《人口论》以及苏格拉底(Socrates)、亚里士多德(Aristotle)、伊壁鸠鲁(Epicurus)等人注4的学说,在不少地方加以介绍和阐释。贺麟说,严复译《穆勒名学》,实际上是想把培根、洛克开创的英国经验论搬过来,所以在《穆勒名学》案语中经常提到培根、洛克及其学说。——这是译中有写,译中有编,译述与综述结合;原著已不再是原本,而是多本的融合; 在这种背景下,能谈今人所理解的“信达雅”吗?!

严复曾写道:“中间义旨,则承用原书,而所引喻设譬,则多用己意更易。盖吾之为书,取足喻人而已,谨合原书与否,所不论也。”注5——在此,严复采用了全新的翻译方法,不拘于原文原例,采用国人所解的实例,以助理解。这可算是改译或译写。作为利用国外信息的一种手段,难道不可堂堂正正地存在,受到翻译理论的关注,而只能被视为旁门左道,弃之不用?后人能仿效吗?把这种方法总结出来,相信会有其用场。

严复像其他近代的先进人物一样,在向西方寻求真理的时候,并不是原封不动地输入,而是有所取舍,进行改造,最大限度地将译作与中国现实问题结合起来。他结合中国时局所译的《天演论》只是《进化与伦理》的一半,《穆勒名学》不及原书一半。《天演论》的特点恰恰在于不是赫胥黎(Huxley)原作的忠实译本,而是有选择、有取舍、有评论、有改造,根据现实对原作“取便发挥”的变译本。——《天演论》能有巨大影响,原因也在于此,它对外国思想的译介没有生搬硬套,而是力求服务于当时中国的需要。这正是目前广大译者翻译科技文献所采用的“摘译法”、“编译法”、“阐译法”等,文学作品也部分地采用。

吴汝纶在《天演论》序中称严译:“其书乃骎骎与晚周诸子相上注6下。”这是对严译语言的褒奖,并不是关涉双语转换与变通水平的评价。比读严译与原作,发现其文笔很美,其义不信,这种现象又该如何对待?游离于原作却又受读者欢迎的译作有无存在的必要?一种从信守原语文化到趋向译语文化的审视态度妥当与否?值得三思。

对严译名著,冯友兰说得更为率直:“严复翻译《天演论》,其实并不是翻译,而是根据原书的意思重写一遍。文字的详略轻重之间大有不同,而且严复还有他自己的案语,发挥他自己的看法。所以严复的《天演论》并不就是赫胥黎的《进化论与伦理学》(《天演论》的原名)。其中的进化论和不可知论,在内容上和赫胥黎的原来的理注7论,并不是完全相同。”——由此看来,《天演论》含有改译、译述、编译,甚至是综述(其中顺便介绍了其他学术思想)、述评等成分,也就是说,《天演论》已不再是大家潜意识中的全译了。严复“所言”被研究再三,“所为”则被遗忘殆尽,当言行不一致时,以“所为”为研究的根本,恐怕是个案研究要遵循的更高原则。

严复在《天演论·译例言》里自责道:“题曰达旨,不云笔译,取注8便发挥,实非正法。”如同王克非所总结的:“由于特殊摄取的需注要,严复不循翻译之正法,而采用他自称的‘达旨’或‘译述’。”9他将这种“译述”分为“加、减、改、案”四种。严复的翻译用心良苦,也如王佐良所言,严复翻译的重要性可能比我们已经认识的还要大,而他所采取的翻译方法也可能另有深意。——果然是“非正法”,却又为何处处用之?!时过百年,我们不仅要研究他所说的、也是广大译人所珍视的“正法”,更要研究这种“非正法”,“正法”变为“非正法”的深刻背景也许比方法本身更能叫人生趣。1997年我们称“非正法”为“翻译变体”(后来简称“变译”),翻译变体很大程度上能切实地指导有效地开发利用国内外信息。据以上所述和笔者的思考,严译名著还可总结更多、更具体、更宏观的变译方法——摘译、编译、译述、综述、述评、阐译、译写、改译、参译、仿作等。四、几点认识

经典因年代久远,多汗漫不清,或因时代变迁,世风多变,经典的思想被后人所歪曲、增删,真伪难辨是一问题,众说纷纭又是一问题。严复几乎从未完整地译过一部作品,为了译介域外学术思想,同时阐明自己的思想,真可谓是“宁为玉碎,不为瓦全”。而一个世纪以来,多数人研究严复的翻译思想,却是抱残守缺。他们为什么对真实的严复视而不见呢?这不是完整的严复,也不是真正的严复。

重读严复,有以下几点认识:

第一,研究译家的翻译思想,只有读其译著,才可深究真谛。否则,对其人其说也只能是一知半解。重识严复,最大的收获在于:其翻译思想的另一半“非正体”——变译是亟待挖掘的宝贵财富。

第二,重识严复所得的变译方法显然不同于通常的全译方法,它是更宏观的翻译手段,虽“非正法”,却是在特定条件下、特定程度上更具特效的方法。严复具体是如何操作的,需要详细而深入的研究,这是比“信达雅”更能指导实践的翻译策略,因为只有实在的实践策略才是切实可行、具体可用的。

第三,对严复所用的“达旨术”在方法论上很有总结的必要,更须切实地研究其具体操作的理据,将其作为理论研究对象,以丰富中国的翻译理论。

第四,要研究译家的所言,更要研究译家的所为,对其所为有所思,才能有所得。严译虽不是全译,却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因此有必要考究其独特的翻译思想。

第五,研究翻译历史,是为了更好地在翻译理论上把握现在,昭示未来。20世纪之交严复独特的“达旨术”跨越一个世纪,为21世纪的翻译活动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这已不再是一般意义上的翻译方法,而将成为文化输入与输出的重要方法之一,进入人类翻译思想宝库并予以发扬光大。第二章严复变译思想实质考

基于严复《天演论》变译语料库、对七大变通策略进行考察,可以考证“达”在“信达雅”中的中心地位:为“达”即为“信”,而严复之“信”是部分“信”于原作,更多的是取信于读者;为“雅”即为“达”,同样是为取悦于读者,“辞达而已”。而包含增、减、编、述、缩、并、改的“达旨术”是严复“做”《天演论》的策略。“达”贯穿于“信达雅”和“达旨术”,将二者有机地联系起来;为“达旨”,必求“通”,为求“通”,必求“变”,“达”是严复变译思想与行为的灵魂,以之为中心可建其变译思想体系。第一节 “达旨术”:变译的策略

本节不细论严复变译方法,只谈他所用的七大变通策略,即“达旨术”。暂不定义“达旨”,先看严复《天演论·上卷》使用变通策略的情况。一、变通策略概览“我们研究‘信达雅’说是为了用于翻译实践。‘信达雅’作为翻译原则应否肯定,要从实质上加以分析研究,而不必在考校用词上做功夫。固然,名实必须要相符,立名十分重要,但如不究其实而徒务注10其名,则似无多少理论价值。”沈苏儒这段话立论不错,但若真要循实正名,他是循什么“实”呢?在其《论信达雅——严复翻译理论研究》第六章“从翻译的实践看‘信、达、雅’”中,他用例并非取自《天演论》或其他严译名著,而是其他人的全译作品,因此无法切中“信达雅”的要害。解铃还须系铃人,以严解严才是良策,即用严复的达旨实践考察其变译思想,尤其是以滋长“信达雅”思想的《天演论》为根基,进行研究分析,才更具说服力。

总体来说,严复共用了增(写、释、评)、减、编、述、缩、并、改七大变通策略,据附录三可整理出Evolution and Ethics变译与全译单位对应及变通策略表。(见表1)表1 Evolution and Ethics变译与全译单位对应及变通策略二、“达旨术”之一:增

变译之“增”的策略具体包括“写”、“释”和“评”。(一)写

所谓“写”,指在译作中加写与所译部分相关的内容。

看整个《天演论》笔势豪放,开天下奇译之先,可知严复实为变译奇手。标志之一是严复不仅将原作了然于心,融会贯通,还将原作的内容译得自然顺手,无雕琢之感,所写与所译接合自然,都是极好的文字。

据我们做的语料库统计,严译《天演论·上卷》至少有202处对原作施以“写”的策略,其语表形式有词、语、小句、复句、句群与段,以词语和句子为多;写的方式有承前启后式加写、引申式加写、总结式加写、同类加写等;写的功用有承上启下、反复强调、显示层次、显示逻辑、增加可读性、深化内涵、减轻读者理解负担、介绍背景、取便发挥等。

1.“写”的单位“写”的单位,指相对于原文在译文中纯加写的内容单位,有词、短语、句、句群和段。(1)词

增词是为了与其他词构成短语,或者为了修辞或描写另一词,增加了原文的内涵,使译文显得比原文更丰富多彩。如:注11

原文Ⅰ段8:(1a)As a natural process,of the same character as the development of a tree from its seed,or of a fowl from its egg.注12

导言二段2:(5)夫拔地之木,长于一子之微;垂天之鹏,出于一卵之细。

减去“As a natural process,of the same character”等之后,严复添“拔地”以修辞“木”,加“微”以描写“子”之细小,添“垂天”以修饰“鹏”,加“细”以描写“卵”之微小。这些限定修饰语为原文所无,却增强了译文的形象与生动。(2)短语

短语的加写,与词的加写一样,只是作为概念的表现形式更加繁复,增加的内涵更丰富。如:

原文Ⅸ段2:(1)Social organization is not peculiar to men.

导言十一段1:(7)虽然,天之生物,以群立者,不独斯人已也。

原文是第2段的首句,严复将原文段2与段1合并了。本来段落划分就有逻辑关系,原文另起一段,通过语篇关系看出段2是段1语义的转折。所以严复合段后,为显示逻辑关系,加写了“虽然”,这是加词。接着,他又加写了“天之生物”,这是一个大概念,潜含于“is not peculiar to men”,把原文所指的社会组织即人类组织置于整个生物界,而下文讨论的是人之外的其他动物的“善群”。所以,加写的短语显得立足点更高,好比增大了背景,再用“以群立者,不独斯人已也”译述原文,语势有破竹之感。(3)句

句子,包括单句和复句,是构筑语篇最灵活的加写单位,与前后句之间的关系最易建立,因此加写句子,要么填补逻辑链,以便读者理解原作;要么上引下接,将前后内容连贯起来;要么补充内容,扩大原作的内涵。如:

原文ⅩⅤ段2:(4)But the practice of selfrestraint and renunciation is not happiness,though it may be something much better.

导言十八段1:(27)是故成己成人之道,必在惩忿窒欲,屈私为群,此其事诚非可乐,而行之其效之美,乃不止于可乐。

严复加了单句“而行之其效之美”,且将“it may be something much better”译作“乃不止于可乐”。为什么“乃不止于可乐”呢?原文似乎隐含了什么,不补不足以让读者明白。严复读懂了,他认为“惩忿窒欲,屈私为群”虽不可乐,但行之有效,结果出人意料,因此虽不乐,但远胜于乐。将原文的逻辑关系推理出来,使读者一目了然。再如:

原文Ⅰ段3:(1)Yet nothing is more certain than that,measured by the liberal scale of time-keeping of the universe,this present state of nature,however it may seem to have gone and to go on for ever,is but a fleeting phase of her infinite variety;merely the last of the series of changes which the earth's surface has undergone in the course of the millions of years of its existence.(2)Turn back a square foot of the thin turf,and the solid foundation of the land,exposed in cliffs of chalk five hundred feet high on the adjacent shore,...

导言一段2:(8)京垓年岁之中,每每员舆,正不知几移几换而成此最后之奇。(9)且继今以往,陵谷变迁,又属可知之事,此地学不刊之说也。(10)假其惊怖斯言,则索证正不在远。(11)试向立足处所,掘地深逾寻丈,将逢蜃灰。

导言句10为加写,句8—9是原文句1的译述,而句11的“试向立足处所”更是设立情境,“试向”轻轻一试,便将读者引入证据之中,比原文突兀地说“Turn back”要来得自然妥帖。更重要的是加写句10,将前文的常理或不刊之说与眼前的事例结合起来,以“假其惊怖斯言”承接上文,以“则索证正不在远”引出下文。(4)句群

句群的加写便于连续说理,利于思想的铺陈。句群式加写多半位于段首或段末,位于段中的较少。如:

导言二段2:(1)且伊古以来,人持一说以言天,家宗一理以论化。(2)如或谓开辟以前,世为混沌,淴湣胶葛,待剖判而后轻清上举,重浊下凝;又或言抟土为人,咒日作昼,降及一花一草,蠕动蠉飞,皆自元始之时,有真宰焉,发挥张皇,号召位置,从无生有,忽然而成;又或谓出王游衍,时时皆有鉴观,惠吉逆凶,冥冥实操赏罚。(3)此其说甚美,而无如其言之虚实,断不可证而知也。

这是段首纯粹加写,但与原文内容并非无关。与导言二段2句1—3相关的原文Ⅰ段8句1b讲了各种创世说,导言段2句1—2讲的正是三种创世说,而导言二段2句3是对句1—2的评论,加写与翻译丝丝入扣。又如:

原文Ⅰ段1:(3)On the contrary,it furnishes us with conclusive reasons for thinking that,if every link in the ancestry of these humble indigenous plants had been preserved and were accessible to us,the whole would present a converging series of forms of gradually diminishing complexity,until,at some period in the history of the earth,far more remote than any of which organic remains have yet been discovered,they would merge in those low groups among which the boundaries between animal and vegetable life become effaced.

导言二段1:(6)假由当前一动物,远迹始初,将见逐代变体,虽至微眇,皆有可寻,迨至最初一形,乃莫定其为动为植。(7)凡兹运行之理,乃化机所以不息之精。(8)苟能静观,随在可察。(9)小之极于跂行倒生,大之放乎日星天地;隐之则神思智识之所以圣狂,显之则政俗文章之所以沿革。(10)言其要道,皆可一言蔽之,曰:天演是已。(11)此其说滥觞隆古,而大畅于近五十年。(12)盖格致学精,时时可加实测故也。

导言句6是原文的缩译或译述。句7—12位于导言二段1的末尾,为严复所加,以照应段落主旨,也是点明主题“天演”。加写的句7—12,衔接巧妙:句7点明前面句6的实质;句8揭示运行的机制,随时可察。在此严复把生物天演推至人类天演,是他自己的思想;句9是从大小空间角度以隐显方式去验察;句10又是高度概括,实为再次点明主题“天演”;句11指明此理源于古代;句12则为之提供科学依据,旨在让读者信服这一古今不刊之说。(5)段

段的加写,一般位于节首或节末,旨在承上节或几节内容,或者启动下一节。各节末尾的案语纯属加写。此外,严译本文中加写在各节前面的有:导言三段1、导言十段1、导言十六段1。看其中一例:

导言十段1:(1)天演家用择种留良之术于树艺牧畜间,而繁硕茁壮之效,若戾左契致也。(2)于是以谓人者生物之一宗,虽灵蠢攸殊,而血气之躯,传衍种类,所谓生肖其先,代趋微异者,与动植诸品无或殊焉。(3)今吾术既用之草木禽兽而大验矣,行之人类,何不可以有功乎?(4)此其说虽若骇人,然执其事而责其效,则确然有必然者。(5)顾惟是此择与留之事,将谁任乎?(6)前于垦荒立国,始设为主治之一人,所以云其前识独知,必出人人,犹人人之出牛羊犬马者,盖必如是而后乃可独行而独断也。(7)果能如是,则无论如亚洲诸国,亶聪明作元后,天下无敢越志之至尊;或如欧洲,天听民听,天视民视,公举公治之议院,为独为聚,圣智同优,夫而后托之主治也可,托之择种留良也亦可。(8)而不幸横览此三洲六十余国之间,为上下其六千余年之纪载,此独知前识,迈类逾种如前比者,尚断断乎未尝有人也。

句1—2与“导言六·人择”相关,句3—6与“导言七·善败”、“导言八·乌托邦”相关,都是对前面三节的概括。句7假设能按理想去做,则欧亚大兴,能择种留良。句8则纵观历史,横览全球,进而否定句7的假设,可见人择之难,以此进入导言十的主题——“择难”。

2.“写”的方法(1)承前启后式加写

承上启下可能发生在句与句、句群与句群、段与段、节与节之间,反言之,加写的内容可能串起句与句、句群与句群、段与段、节与节,更有可能是这些单位之间的交叉关系。如:

原文Ⅹ段4:(2)One of these is the mutual affection of parent and offspring,intensified by the long infancy of the human species.

导言十三段1:(7)夫物莫不爱其苗裔,否则其种早绝而无遗,自然之理也。(8)独爱子之情,人为独挚,其种最贵,故其生有待于父母之保持,方诸物为最久。

严复加写内容,作为导入语,有些现在看来可能多余,当时在严复却是必要。句7是铺垫,先从万物爱其苗裔说起,不爱则绝种;句8接着论人,用“独爱子之情,人为独挚”将原文句2核心内容窄化了,原文为父子互爱,严译缩小为“爱子之情”。这是句与句之间的衔接。又如:

原文Ⅰ段5:(5a)And in the living world,one of the most characteristic features of this cosmic process is the struggle for existence,the competition of each with all,the result of which is the selection,(5b)that is to say,the survival of those forms which,on the whole,are best adapted to the conditions which at any period obtain;(5c)and which are,therefore,in that respect,and only in that respect,the fittest.

导言一段3:(8)以天演为体,而其用有二:曰物竞,曰天择。(9)此万物莫不然,而于有生之类为尤著。(10)物竞者,物争自存也。(11)以一物以与物物争,或存或亡,而其效则归于天择。(12)天择者,物争焉而独存。(13)则其存也,必有其所以存,必其所得于天之分,自致一己之能,与其所遭值之时与地,及凡周身以外之物力,有其相谋相剂者焉。(14)夫而后独免于亡,而足以自立也。

导言句8为总说,一体二用。句9旨在与原文接上,先说天演于万物皆然,于生物尤甚。句10释“物竞”,句11讲如何“物竞”,加写“或存或亡”,指明物竞结果,接着传达结果“其效则归于天”。句12顺接上句解释“天择”,句13解释“天择”所存的理由,“必其所得于天之分,自致一己之能”为加写的内因,“与其所遭值之时与地,及凡周身以外之物力,有其相谋相剂者焉”为原文转述,是外因。句14再次加写,强调天择而立世的结果。总体看,句8—9为写+译,以与前面句5—7“虽然,天运变矣,而有不变者行乎其中。不变惟何?是名天演”相衔接,同时又可启动下文。再如:

原文Ⅵ段6:(1)Every forward step of social progress brings men into closer relations with their fellows,and increases the importance of the pleasures and pains derived from sympathy.

导言十三段2:(12)凡此皆感通之机,人所甚异于禽兽者也。(13)感通之机神,斯群之道立矣。

严复将原文段5与段6并入导言十三段2,导言句12起衔接作用,是过渡句。句13才是原文段6句1的译述。而句12的“凡此……”实指原文段5所述的内容。句13的“感通之机神”引出下文(见附录三),且后面均围绕它展开。这是段与段之间承上启下式衔接,超出段与段之间的衔接,则进入节与节之间的衔接。且看一例:

导言十三段1:(1)自营甚者必侈于自由,自由侈则侵,侵则争,争则群涣,群涣则人道所恃以为存者去。(2)故曰自营大行,群道息而人种灭也。(3)然而天地之性,物之最能为群者,又莫人若。

句1是上一节“导言十二·人群”的概括,句2是上节正文句30的重复,这是承上;句3则点明“最能为群者”即人类,这是过渡。为何“能群”?则由整个“导言十三·制私”作答,这是启下。句1—2纯粹是加写,是节与节之间的衔接手段。(2)引申式加写

引申式加写,即从原文语料或事理出发,引出一定的说理文字,深化读者对原文的理解。如:

原文Ⅲ段2:(1a)But if,following up this admission,it is urged that,such being the case,the cosmic process cannot be in antagonism with that horticultural process which is part of itself...

导言五段1:(1)难者曰:信斯言也,人治天行,同为天演矣。(2)夫名学之理,事不相反之谓同,功不相毁之谓同。(3)前篇所论,二者相反相毁明矣。(4)以矛陷盾,互相抵牾,是果僢驰而不可合也。(5)如是岂名学之理,有时不足信欤?

导言句1为原文的编译或译述,导言句2—5是引申式加写。由句1严复似乎担心读者看出矛盾,于是引出逻辑学规律,即同一律。导言四(见附录三)所论对象相互矛盾,用心的读者如严复者会拷问其逻辑性,提出质疑,所以句2—5是对问难者的学理性回答。由此可见,严复常常是站在读者的角度进行加写。又如:

原文Ⅹ段1:(4)And,as in the hive,the progressive limitation of the struggle for existence between the members of the family would involve increasing efficiency as regards outside competition.

导言十二段1:(6)盖惟泯其争于内,而后有以为强,而胜其争于外也,此所与飞走蠕泳之群同焉者也。

严复用“飞走蠕泳之群”代替“蜂群”,把家庭成员之争模糊为“争于内”,上升为人群或人类社会之争,概念的内涵发生了变化。另外他还加写了“而后有以为强”,于前一句是顺因导果,于后一句是补因接果。(3)总结式加写

总结式加写,是严复基于原文的内容,接续性地加写部分内容,往往带有总结性质,篇幅不大,却简明扼要。如:

原文Ⅲ段2:(2b)And,as is the case with every other artificial thing set up in the state of nature,the influences of the latter are constantly tending to break it down and destroy it.

导言五段2:(4)独是人力既施之后,是天行者,时时在在,欲毁其成功,务使复还旧观而后已。(5)倘治园者不能常目存之,则历久之余,其成绩必归于乌有,此事所必至,无可如何者也。

导言句4画线部分是对原文的译述,比原文更显豁。而“务使复还旧观而后已”是对原文的续写,是总结。句5是从人的角度对比续写,指出人治不持之以恒,日长月久,则前功尽弃,所写的是同一道理。再如:

原文Ⅳ段4:(1)If the fruits and the tubers,the foliage and the flowers thus obtained,reach,or sufficiently approach,that ideal,there is no reason why the status quo attained should not be indefinitely prolonged.(2)So long as the state of nature remains approximately the same,so long will the energy and intelligence which created the garden suffice to maintain it.

导言六段1:(20)使其果实材荫,常有当夫主人之意,则爱护保持之事,自相引而弥长;又使天时地利人事,不大异其始初,则主人之庇,亦可为此树所长保,此人胜天之说也。

通过原文内容的增减,引出结论“此人胜天之说也”,这是一种逻辑归纳。同理可见导言六段1句22中的“此天胜人之说也”,二者形成理论上的前后照应。(4)同类加写

同类加写,指相同或相似内容的补充加写,往往可以产生内容丰富、语势夺人的效果。如导言十四段1“今天下之言道德者,皆曰:终身可行莫如恕,平天下莫如絜矩矣。泰东者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所求于朋友,先施之。泰西者曰:施人如己所欲受”中,只有最末一句才是原文的内容,而前面“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用的是中国典故,也属于同类加写,与西方的观点相似,一东一西,给读者全面周到的印象。再看一例:

原文Ⅵ段3:(2d)Mechanical engines would supplement the natural strength of men and of their draught animals;(2e)hygienic precautions would check,or remove,the natural causes of disease.(3)With every step of this progress in civilization,the colonists would become more and more independent of the state of nature;more and more,their lives would be conditioned by a state of art.

导言八段1:[(10)屈则治化不进,而民生以雕,是必为致所宜以辅之,而后其业乃可以久大。(11)为“是故民屈于寒暑雨旸,则为致衣服宫室之宜;民屈于旱干水溢,则为致潴渠畎浍之宜;民屈于山川道路之阻深,而艰于转运也,则有道途、桥梁、漕挽、舟车”,](12)致之汽电诸机,所以增倍人畜之功力也;致之医疗药物,所以救民之厉疾夭死也;为之刑狱禁制,所以防强弱愚智之相欺夺也;为之陆海诸军,所以御异族强邻之相侵侮也。(13)凡如是之张设,皆以民力之有所屈,而为致其宜,务使民之待于天者,日以益寡;而于人自足恃者,日以益多。

导言句11—12由原文与加写构成,句式整齐,形成很强的语势。导言八段1第11句写人类与自然的抗争,严复觉得原文内容不够深刻,于是又加写了“为之刑狱禁制,所以防强弱愚智之相欺夺也;为之陆海诸军,所以御异族强邻之相侵侮也”,将内容上升到法制,上升到国防,这是人类社会的内部抗争。严复译尽了衣食住行,又写足了法制国防,在导言句13里再次加写“凡如是之张设,皆以民力之有所屈,而为致其宜”以弥补结论之不足,使之与前面句10遥相呼应,自我圆通。

3.“写”的功用(1)承上启下

一般说来语篇都有承上启下的机制,而语际转化有时需要采用一些关联手段,以便原作内容能更好地为译语读者所接受。关联手段中,除了关联词语,更多的是关联句;段落虽说较能发挥承上启下的作用,但因篇幅较长,用得较少。如《天演论》“导言十六·进微”(见附录三)第1段全是加写,整段为“进微”一节开篇,且一段之中两处点明“进微”的主题,即句16“是故天演之事,其端恒娠于至微,而为常智之所忽”与句21“天演之效,非一朝夕所能为也”。在《天演论》中承上启下的功用更多地由所加写的词、语、句完成。如:

原文Ⅻ段1:(1a)Under the preceding heads,I have endeavoured to represent in broad,but I hope faithful,outlines the essential features of the state of nature and of that cosmic process of which it is the outcome,so far as was needful for my argument;

导言十五段1:(1)上十四篇,皆诠天演之义,得一一复按之。“上十四篇,皆诠天演之义”是原文的译述或缩译,同原文句1a一样有承上作用,而严复加写的“得一一复按之”为原文所无,却能起到比原文更好的启下作用。再如:

原文Ⅰ段10:(1)With none of these have I anything to do,at present,except with that exhibited by the forms of life which tenant the earth.

导言二段2:(14)姑就生理治功一事,撫略言之。(15)先为导言十余篇,用以通其大义。(16)虽然,隅一举而三反,善悟者诚于此而有得焉,则管秘机之扃钥者,其应用亦正无穷耳。

导言句14有详述原因与引领全篇的作用,句15则为加写,告诉后面有十余小节。(2)反复强调

反复强调,用于着重突出某一思想。原文本无反复,而译者从不同侧面几度反复书写同一内容,具有层层递进、步步加强的作用。这一方式有如新闻写作中的三度反复。严复在《天演论·自序》中说过:“且于自强保种之事,反复三致意焉。”除采用其他变通手段外,“写”是他常用的策略。如导言一段3句10—14按物竞天择的因果顺序既译又写,而句15—16则反其道,按天择物竞的顺序由果索因,讲明事物因优势而独存,最终促成天择。再看一例:

原文Ⅱ段2:(2)The energy localised in certain human bodies,directed by similarly localised intellects,has produced a collocation of other material bodies which could not be brought about in the state of nature.

导言四段1:(17)大抵天之生人也,其周一身者谓之力,谓之气;其宅一心者谓之智,谓之神。(18)智力兼施,以之离合万物,于以成天之所不能自成者谓之业,谓之功,而通谓之曰人事。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