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历代名医名著珍本精选.第三卷(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20 11:54:37

点击下载

作者:刘德荣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福建历代名医名著珍本精选.第三卷

福建历代名医名著珍本精选.第三卷试读:

版权信息书名:福建历代名医名著珍本精选.第三卷作者:刘德荣排版:昷一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时间:2016-05-01ISBN:9787513229166本书由中国中医药出版社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序 言

福建历史悠久,历代医家辈出。古代名医当首推三国之“杏林始祖”董奉,然闽医学之真正兴盛发展则从宋朝开始。医学的发展始终受经济、社会、政治、文化、哲学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宋初福建因偏居东南一隅,不仅未受五代末期战火之波及,反而因部分北方中原贵族避乱入闽,人才教育与科技文化均得到长足的进步。而开放的海外贸易政策,则促进了以泉州刺桐港为主的“海上丝绸之路”的福建商贸经济的发展;建阳、福州等地蓬勃发展的刻书业,使大量书籍得以翻印并传播开来;福建各地纷纷创办书院,培养了大批的儒家子弟;南宋时朱子理学更是以福建为阵地,是闽学之代表,大兴新说,影响深远。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自宋代开始,许多著名的福建医家及颇具特色的医著不断涌现,如苏颂《本草图经》、何希彭《圣济选方》、钱闻礼《伤寒百问歌》、朱端章《卫生家宝产科备要》、杨士瀛《仁斋直指方论》、宋慈《洗冤集录》等;明代有熊宗立《勿听子俗解八十一难经》与《名方类证医书大全》、聂尚恒《奇效医述》与《活幼心法》、萧京《轩岐救正论》、袁学渊《秘传眼科七十二症大全》等;清代有陈修园《南雅堂医书十六种》,黄庭镜《目经大成》,陈梦雷《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郑奋扬《鼠疫约编》《疹症宝筏》《热霍乱辑要》《增订验方别录》诸书,陶思渠《十二经方议秘要》,邓旒《保赤指南车》,卢思诚《症治备览》,陈恭溥《伤寒论章句方解》等;至民国时期则有吴瑞甫、包识生、温敬修、胡友梅、李健颐、孙崧樵等诸贤勤奋撰述,医籍甚丰,在学术界具有一定影响。前辈医家苦心撰写的大量医学著述,莫不是他们学术经验之记录,至今仍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但遗憾的是因种种原因,他们留给后人的这批医学著作,近二三十年来重新整理刊行的不多,流传不广,以致省外医界对闽医知之甚少,或今之学者和临床医生欲学习前贤经验而鲜见其书,实令人扼腕。因此,系统整理尚未出版的福建重要中医古籍,诚为继承古代名医经验和发展今天中医学术的迫切需要,也是我省中医学界一项责无旁贷的任务。

我与福建中医药大学刘德荣教授曾几次商议整理福建中医古籍事宜,期望未出版的重要古医籍能尽早得以整理。刘德荣教授多年来致力于福建医史医家研究及古医籍文献整理,他与中医医史文献专业老师们一起,承担原福建省卫生厅(现福建省卫生计生委)“福建历代名医名著珍本整理”的科研项目,从存世近百种的福建历代中医古籍中,经过反复论证、认真筛选,从而确定对《伤寒百问歌》《卫生家宝方》等18部尚未出版过的重要古医籍进行整理校勘。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刘教授的课题组已圆满完成省卫生计生委下达的整理福建中医古籍的任务,今书稿已整理完毕,定名为《福建历代名医名著珍本精选》,拟汇编分为三卷本。余闻之甚慰,为省卫生计生委课题的完成和前贤名著将得以出版而感到高兴。

由福建省卫生计生委筹划、审定和出版的《福建历代名医名著珍本精选》一书即将与大家见面了。该书整理的中医古籍,是宋代至民国时期12位医家的代表作,涵盖各科,这是我省古医籍整理又一项告罄的有意义的工作。主编刘德荣教授索序于余,欣而阅之,深感此书出版,确有助于闽医学之学术研究及经验之传承,故乐为之序。福建省卫生计生委副主任 福建省中医药学会会长 福建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阮诗玮2014年1月编选说明

福建地处东南沿海,历史悠久,文化传统源远流长。自万寿岩远古人类的发端,昙石山新石器文化产生,先秦古闽越族的形成,至汉唐以后中原汉文化的不断传入与交融,宋元明清海上交通的发达和近代西方文化的影响,使福建文化在漫长历史发展中,不断丰富和发展了自身的内涵,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而独树一帜,同时也逐渐形成了具有闽越特色的地方医学。千百年来,福建历代劳动人民和医药学家为我省医疗健康事业做出过重大贡献,推动中医学术向前发展。历代医家在长期与疾病做斗争中积累了丰富的医疗经验,留下一批颇有特色的医学著作,这批古医籍不但是医家们的经验总结,而且部分医书远传日本和东南亚地区,促进了周边国家医学的发展,有些医书还具有世界影响,在医学发展史上占有一定地位。福建历代中医古籍与中原文化和岐黄医学息息相关,密不可分,是祖国医学宝贵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古医籍的整理、校注和出版,对发掘祖国医学遗产、弘扬古代医家的学术经验,具有重要的意义。虽然20世纪80年代后省内外一些出版社曾出版过福建古代医家如宋慈、苏颂、杨士瀛、朱端章、陈修园的部分医书,但数量甚少,福建多数医家的医学著作尚未整理出版。因此,系统整理尚未出版的福建重要中医古籍,不仅具有发掘中医药伟大宝库、弘扬古代名医学术的重要意义,而且是福建中医学术发展的需要。根据《中国医籍考》《中国分省医籍考》和《全国中医图书联合书目》的不完全统计,已知存世的福建历代中医古籍有近百种。这批古医籍是古代医家留给后人的宝贵财富,急待整理与总结,以满足当前中医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的需要。

多年来福建省卫生计生委重视历代中医古籍的整理,阮诗玮副主任亲自筹划和全面指导整理校勘工作,组织医史文献专业人员分期分批整理我省重要中医古籍,且多次与课题组商议校勘细则及医籍选定。根据省卫生计生委领导的指示精神,本课题组在刘德荣教授主持下,精选了福建历代名医的部分代表作,以三次科研课题立项,经过数年的整理校勘而汇编成《福建历代名医名著珍本精选》三卷。《福建历代名医名著珍本精选》是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闽籍或在闽从事医疗活动的医家近百种存世的著作中,经过反复论证,遴选出18部尚未整理出版的重要中医古籍进行整理校勘。这批中医古籍在中医学术史上均评价较高,省内外具有一定影响,在当时流传较广。选编的18部重要中医古籍,既有中医基础理论研究、阐发仲景学说,又有反映中医临床名医的医疗经验和医家高尚医德,这批古医籍与原先已整理出版的福建四大名医及朱端章、陈梦雷、黄庭镜等医家著作互补,基本能体现福建历代中医学的主要成就,比较全面反映福建省中医药发展的历史概貌。

这批整理校勘的福建中医古籍,现以历史朝代先后为序汇编成集,并根据古医籍的篇幅字数而分为3卷。每卷书目编排如下:

第一卷:《伤寒百问歌》《卫生家宝方》《活幼心法》《奇效医述》《秘传眼科七十二症全书》《轩岐救正论》。

第二卷:《勿听子俗解八十一难经》《名方类证医书大全》《伤寒六书纂要辨疑》《婴儿论》《症治备览》。

第三卷:《伤寒论章句方解》(增订)《验方别录》《鼠疫约编》《疹症宝筏》《删补中风论》《新订奇验喉证明辨》《四时感症》。

本课题组人员先后查阅《全国中医图书联合目录》《中国医籍考》《中国分省医籍考》和部分地方史志文献,查找这18部古医籍最早及较好的版本,分别确定校勘的底本、主校本和旁校本,并严格按照通行的古籍整理原则和近几年来出版部门古医籍整理的相关规定进行认真整理校勘,对书中所涉及的中医基础和临床医学、医家名方的内容均详细参阅中医经典著作《内经》《难经》《伤寒论》《金匮要略》和历代医家名著的有关内容,均认真进行核对或注释,尽量做到校勘准确无误,既忠于原著,不随意更改,又文理通顺,表达明确,力求校勘医书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本次对18部古医籍的整理,以校勘为主。原书多为繁体字竖排本,现统一改为规范简化字横排本,并采用现代标点方法进行句读。校注原则详见各书校注说明。

福建中医古籍珍本整理和课题的完成,是在省卫生计生委领导的关心和指导下开展工作的,福建省卫生计生委中医处、福建中医药大学科研处和中医学院等有关同志在课题立项和研究方面也给以多方帮助,在此深表谢意!本书的出版又得到省卫生计生委的大力资助和中国中医药出版社的热情支持,谨此并致以衷心的感谢!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本书的整理校勘的缺点错误在所难免,敬请读者批评指正。福建历代名医名著珍本整理课题组2014年1月伤寒论章句方解清·陈恭搏 著俞宜年 杨家茂 周春茂 周春权 整理内容提要《伤寒论章句方解》为清代陈恭溥著,刊行于清咸丰元年(1851)。全书分为六卷,一至四卷按照伤寒六经条文的章句,结合陈氏自己数十年研究伤寒学之心得和多年的行医经验,详加注解,并附六经病脉病的理论。卷五、卷六为《伤寒论方解》,是解释《伤寒论》的各个处方,阐述每个处方的药物组成以及用方心得体会。最后附以《伤寒论》的各种针灸法。校注说明

1.本书有清咸丰元年辛亥(1851)本、咸丰四年甲寅(1854)本、咸丰五年乙卯(1855)本,以及1957年排印本。 此次整理以陈氏后裔家藏咸丰年间木刻版本为底本,兼参宋本《伤寒论》、成无己《注解伤寒论》、张隐庵《伤寒论集注》、张令韶《伤寒论直解》、陈修园《伤寒医诀串解》《伤寒论浅注》 等书。

2.底本繁体竖排,现改为简体横排。 原书中的异体字、错别字径改为通行规范字。底本无标点符号,今以现代标点方法进行标点。

3.底本中的双行小字(注文),今统一改为单行,字号较正文小一号。

4.凡底本目录与正文标题不一致者,均酌予改正。

5.底本中的方位词 “右” 均改为 “上”。

6.底本引用《伤寒论》 原文,个别文字略有差异,如无关宏旨者,不予改动。

7.对底本中的药名,依据权威药典,尽量规范统一。

8.底本 “证” 与 “症”“征” 通用,“鞕” 与 “硬” 通用,本次整理未予改动。“痓” 字,据钱超尘教授考证,当是 “痉” 字,亦未予改动。 请读者注意。

9.原书一至四卷篇首题有 “侯官陈恭溥章句门人刘孝春校” 几字,卷五、卷六篇首有 “侯官陈恭溥著,长男让玉校” 几字,为统一体例,现一并删去。

10.本书序言、凡 例、目录和卷五、卷六(即《伤寒论方解》 上下卷)及跋由俞宜年、俞白帆整理,卷一、卷二由杨家茂、周春权整理,卷三、卷四由俞宜年、周春权整理。陈恭溥与《伤寒论章句方解》《伤寒论章句方解》 是清代医家陈恭溥的代表作。

陈恭溥(约1770—?),号退翁,清代侯官(今福建省福州市闽侯县、福州市一带)台江人。 他生活的时间大约是在清代嘉庆、道光、咸丰年间,确切的生卒年月尚无法考证。 从其所著的《伤寒论章句》 的封面 “台江陈恭溥定”,及陈之好友、福州西门外著名藏书家何广熹为之作序的首句中 “台江世医陈退翁出所撰《伤寒论章句》 嘱序,受而读之窃喜……” 可确定陈氏是福州台江人,并且出生于中医世家。 他少年时即习举子业,好博览医学,其父授以成无己《注解伤寒论》,后又熟读各家注解,对《伤寒论》 的每句每字,都有精深的研究。 后来,他遨游祖国各地,美丽的山川、奇异的花木、丰富的药物,使他的眼界更为广阔,心胸更为开拓。

游历归来后,他一直在台江悬壶,济世救民,以岐黄之术著称于时。 其治病用药,一宗仲景之法,一用修园 “取法乎上” 之术,卓然自成一家。 特别是他以数十年的临床心得,撰写《伤寒论章句方解》 一书,显示其扎实的中医学理论基础与不菲的临床经验。《伤寒论章句方解》 全书分为六卷,一至四卷按照伤寒六经条文的章句,结合陈氏自己多年的行医经验,详加注解,并附六经经病脉病的理论; 卷一为《辨太阳病脉证篇(上)》,卷二为《辨太阳病脉证篇(下)》 和《附太阳经气经脉说》,卷三为《辨阳明病脉证篇》《附阳明经气经脉说》《辨少阳病脉证篇》《附少阳经气经脉说》《辨太阴病脉证篇》《附太阴经气经脉说》 等6篇,卷四为《辨少阴病脉证篇》《附少阴经气经脉说》《辨厥阴病脉证篇》《附厥阴经气经脉说》《辨霍乱病脉证篇》《辨阴阳易差后劳复篇》《辨痓湿暍脉证篇》 等7篇,卷五《伤寒方解(上)》、卷六《伤寒方解(下)》,均为解释《伤寒论》 的处方,最后附以伤寒病的各种针灸心法。 陈恭溥编本书的目的是 “较之修园,浅而又浅,期与及门,易于领会”,使学习《伤寒论》 者,得到更通俗的指导。 对《伤寒论》 各方,主张灵活应用,而不拘泥于六经,故对中医临床、授徒,均有很大的帮助作用。

该书刊行于清咸丰元年(1851),在1956年福建省中医药展览会上,该书原版木刻本曾在会上展出,引起省内外不少观众的重视,要求刊印。 所以,福建省中医药学术研究委员会在1957年特予重排刊印,发行全国各地。

清代学者何广熹在序言中对陈恭溥的学术成就评价颇高: “退翁积数十年熟读精思之力,于每章每节以揭其大旨,使读者有以析每篇之条理; 一言一字必究其义蕴,使读者有以识病情之所以然。 每经必详明其经气,每方必论断其功用,使读者灼然有以辨证而施方。 又兼本草、针经之未必皆通也,并附药性及穴法焉。 其发明古书以引掖后进,虽未必尽无遗蕴,亦可谓费苦芳心矣。”以下试对陈恭溥的学术成就做比较详细的论述。

一、推崇经典,重视继承

陈恭溥的学术特点是重视中医经典著作的学习、研究与继承,尤其是对《伤寒论》做过深入的研究,他主张学习中医必须从经典著作入手,不可贪图捷径,只读一些方书,便想行医,冀图幸中。换句话说,要继承中医的学术体系,要练好基本功,充实理论基础,这种治学方法无疑是正确的。陈氏的这种学术见解鲜明地反映在他撰写的自 叙中,据其表述,由于(他)阅读《伤寒论》学者注解诸书,对成无己的《伤寒论注》“窃以为未合仲景之旨”,程应旄、方有执等人的著作“虽各有发明,亦不无遗义”。柯韵伯的《伤寒论翼》:“深叹其识之密而见之超也,然又有恃聪明强为臆说耳。”张令韶的《伤寒论直解》、张隐庵的《伤寒论集注》、陈修园的《伤寒论浅注》虽各有千秋,但仍感意犹未尽。出于对中医事业的高度责任感,他“数十年寝食是书,亦颇有所心得”,所以撰写此书,为后世学者阐明《伤寒论》的要旨,融会它的精神,吸取它的精华。

二、普及中医,扩大影响

陈恭溥在自 叙中写道:“是书较之修园,浅而又浅,期与及门,易于领会,安敢出而问世哉?”显而易见,陈氏撰著此书并非只求出版发行,沽名钓誉,也并非要与陈修园争个高低,只是为了让后学易于领会,掌握中医经典著作,这种治学精神迄今仍是难能可贵的。“章句”即章节与句读(句子和分句末尾的停顿处,古人叫“句”;句中语气停顿的地方,古人叫“读”)。“夫人之立言,因字而生句,积句而为章,积章而成篇”(《文心雕龙》),陈恭溥用传统分章析句的方式来解释《伤寒论》的意义,即如他在自 叙中所说:“爰述二张之分章分节者,依每章每节之义以明之,每句每读逐字以详解之。”《伤寒论章句方解》以深入浅出,明白晓畅为特点,读者易于领会,一学就懂,学能致用。他用科普形式将《伤寒论》介绍给后学,使初学者不因经文古奥而畏葸退缩,明白“仲景之道,至平至易;仲景之门,人人可入”(柯韵伯)。所以,陈恭溥的门人刘孝春对陈氏著作颇为倾倒,尝谓“遍阅注《伤寒》者廿余家,求之白璧无暇者盖鲜……(此书)其文义浅明者不加训释,文法古奥者逐字详解,必使学者一览洞然”。平心而论,陈恭溥在中医科普学领域的地位远不及陈修园,但他的《伤寒论章句方解》一书比陈修园的《伤寒医诀串解》《伤寒论浅注》确实更通俗易懂,更切合实用。他对发扬祖国医学,普及中医知识,无疑有不可磨灭的贡献。

三、得其环中,以应无穷《伤寒论》的精华在于诊治大法,掌握诊治大法,以法统方,则临证自能得心应手、左右逢源。陈恭溥深明个中奥秘,他的方解(五、六卷),很能体现中医辨证论治精神。王有树赞赏说:“使学仲景者奉为圭臬,循是以辨证而施方也。”方解往往三言两语便能揭示《伤寒论》方的功用要点,如桂枝汤:“宣达阴阳,调和营卫,解肌达表,能发能收之方也。”葛根汤:“两解太阳,阳明合病之方也。”麻杏石甘汤:“清肺热定喘逆之方。”《伤寒论》不仅可应用于伤寒病,亦可广泛应用于内伤杂病。不仅仲景著作中记载甚多,而且一向为历代医家所公认。但是,一针见血地提出这一观点,不仅张令韶、张隐庵、陈修园等大学问家未曾有过,即便是医圣张仲景本人亦未曾言明。陈修园主张看病与读书结合起来,陈恭溥与之见解略同,不过,后者“扩古方以便时用”(刘孝春语),尤为突出。陈恭溥则在自 叙中声明“方则无分六经以汇解之,其所以不分六经者,恐后学拘于六经而方之用不广也。”而在方解部分,则反复强调某方不仅可用治伤寒病,也可用于内伤杂病,如“伤寒开手第一方”——桂枝汤,“谓之杂病调和气血方也无不可”;麻杏石甘汤“凡病后余热入肺或有实热者皆可用之”;“救急神方”四逆汤,“凡经脉虚寒、生阳将绝者皆用之”等等。陈氏传世医案不多,但管中窥豹,仍可约略窥测其善用伤寒论方的大家特色。陈氏这一见解,对后世学者很有启发意义,远者不说,即如现代《伤寒论》学者万友生先生应用柴胡桂枝汤、桂麻各半汤治疗流行性出血热,通脉四逆汤治疗低血压休克,当归四逆汤治疗周围神经炎,附子汤治疗慢性肾盂肾炎,炙甘草汤治疗频发性室早;俞长荣先生撰写专文《<伤寒论>方治杂病》,结合自己的学习体会与临床经验,用半夏泻心汤治疗失眠,白虎汤治疗热痹,小建中汤治疗胃脘久痛(慢性胃炎)。诸如此类,印证了陈氏见解的正确、可信。

古代中医科普著作为数不多,《伤寒论》学方面的尤其鲜见,《伤寒论章句方解》是其中出类拔萃的一部。所以,此书既出,便受到同时代及后世学者的关注。就笔者阅读范围所及,有关史书评述,如著名医史学专家俞慎初《中国医学简史》(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年版)评介本书“能使学习《伤寒论》者获得更通俗的指导,故该书对临证、授徒皆有很大帮助”,此书将陈氏列为清代伤寒学派著名医家。当代学者叶发正先生在其学术专著《伤寒学术史》(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1版)中将陈恭溥列为研究《伤寒论》的“经典派”,并以专文论述,“陈氏运用考证方法来研究《伤寒论》,在伤寒学术史上独占一席,其成就自不可没”。此外,《中医大辞典》(李经纬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中国医籍通史》(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福建省卫生志》、俞慎初《闽台医林人物志》(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傅延龄《伤寒学术流派》、刘德荣教授《福建医学史略》(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等书籍对陈恭溥及《伤寒论章句方解》的学术成均做过评价。王序一

仲景《伤寒论》医学之准绳也,自宋成无己后,为之注者代不乏人。然人各其指,家各其学,群言淆乱,论谬相承,甚则穿凿附会,繁衍曲释,注愈多而仲景之意愈晦,此陈退翁先生《伤寒论章句方解》之所由作也。先生幼习举子业,及壮遨游江湖间,各地之山川草木悉足以扩其闻见,拓其心胸,退而以岐黄之术见,应手生春,十全为上,是真神明于仲景之法而有以窥伤寒之秘。故其解也,择必精,[1]语必详,条分缕析,绝无支离蔓衍之谈,洵 能于柯韵伯、张隐庵 [2][3] 、张令韶 外卓然自成一家。其有功于仲景岂浅鲜哉?夫吾闽自陈修园先生而后,业医者亦知取法乎上,然高言仲景之学而《伤寒》[4]一书曾未涉其藩篱,鳃鳃 焉执一百十三方以为杀人之具,真仲景之罪人耳!

得先生是注,以正其妄,破其迷,使知学仲景者当究其精微而不徒窃其糟粕,庶伤寒之旨益明而仲景之渊源于以不坠也欤![5][6]道光二十有六年岁在柔兆敦牂 相月 愚弟王有树拜序

[1]洵(xún):诚然,确实。

[2]张隐庵:张志聪,字隐庵。清代著名医家。著有《伤寒论集注》。

[3]张令韶:张锡驹,字令韶。清代医家,钻研《伤寒论》,撰有《伤寒论直解》6卷。

[4]鳃(xǐ)鳃:恐惧貌。

[5]柔兆敦牂(zāng):农历丙午年,此指公元1847年。柔兆:天干中丙的别称,用以纪年。敦牂:十二支中午的别称,用于纪年。

[6]相月:指农历七月。王序二

仲景《伤寒论》医学之准绳也,闽中医家向尝人异其学,迨余年伯陈修园先生以儒医擅名,始独笃信仲景,复著《伤寒论浅注》,以发明其义蕴。于是,学医者皆知以仲景为法,惟《伤寒论》义理,王肯堂谓其如神龙出没、首尾相顾、鳞甲森固,非初学所能骤通其解也。世之读是书者又不能好学深思,辨其经气之所以分,审其病情之所以异,第取百一十三方而杂投之,毫厘差谬,动辄误人,是真仲景之罪人耳!乌足与言仲景之法哉?

台江退翁先生幼习举子业,即好博览医书,及壮遨游湖海间,见闻益广,退而以岐黄之术著,其治病用药一宗仲景之法,复能神明而变通之,以故应手生春,十全为上,真可谓善学仲景者矣。余素多病,与先生交最熟,因出其所注《伤寒论》见示,其中章解句释缕晰条分,[1]读之豁人心目,无扞格 不通之患,较之柯韵伯、张隐庵诸家注解尤为简明易晓,窃叹先生之学有心得,洵足以羽翼医圣、嘉惠后学也。[2]先生一生精力尽于此书,今年近古稀,犹惓惓 以活人为念。程子云:一命之士苟存心利物于人,亦必有济。先生其以此书出而问世,[3]使学仲景者奉为圭臬,循是以辨证而施方焉,庶天下咸登于寿域 ,而先生济物之心亦可以慰矣乎。是为序。道光二十有六年岁在柔兆敦牂相月愚弟王有树拜撰

[1]扞(hàn)格:相抵触。

[2]惓(quán)惓:恳切。

[3]寿域:原作“寿寓”,据文义改。序

台江老医陈退翁出所撰《伤寒论章句方解》嘱序,受而读之,窃喜其先得我心,而叹其用心为良苦也。古有生知之圣,按人身六气制汤液,方传而法不尽传。张长沙著《伤寒论》始分经,而配以方法。顾每篇之条理隐而不现,则其书为难读;用方言所当然,鲜言病情之所以然,学者泥其法止毫厘千里,则其方为难用。注家至张隐庵肢分节解、脉络贯通,可谓能发医圣之蕴矣。而识解超妙,旨趣渊微,有非初学所能领会者。余多病,颇涉猎医书,尝欲因缘隐庵之章节,断其句,而注以浅明之解,俾初学者读一言而晓一言之义,触目了然,则必乐诵习而精其法度,庶人人能读而能用焉。方恨有志未逮,不意先我而行之者即退翁也。退翁积数十年熟读精思之力,于每章每节必揭其大旨,使读者有以析每篇之条理;一言一学必究其义蕴,使读者有以识病情之所以然;每经必详明其经气,每方必论断其功用,使读者灼然有以辨证而施方。又兼本草、针经之未必皆通也,并附药性及穴法焉,其发明古书以引掖后进。虽未必尽无遗蕴,亦可谓弥费苦心矣。昔朱子因程子所定《大学》《中庸》,补其缺略、著章句,今退翁因隐庵书精益求精,务使便读而易晓,与昔贤注经之例将毋同,而题《伤寒论章句》亦庶乎其可也。遂定此书名而为之序。道光戊申冬日肫过何广熹书于西湖西畔之大梦山庄自 叙

余自弱冠辍举子业,先君子授以成氏《伤寒论注》三复之,窃以为未合仲景之旨,即欲拈笔自抒己意以发明之,缘遭际之艰而未逮,后又读程、方、吴、魏诸家注解,虽各有发明,亦不无遗议。读柯韵伯之《论翼》,深叹其识之密而见之超也,然又有自恃聪明强为臆说者。及读张令韶之《直解》,而伤寒之章节明。再读张隐庵之《集注》,阐仲景造论之心,合天人之理,发轩岐之秘,蔑以加矣。而余解《伤寒》之念谢不敏矣。近陈修园之《浅注》出,可谓集群贤之大成。余何人,敢易于著笔哉?是愿又灰之十余年。今余老矣,顾念数十年寝食是书,亦颇有所心得,苟以一隙之明得参前贤末议,亦为幸事,故不揣鄙陋,爰述二张之分章分节者,依每章每节之义以发明之,每句每读逐字以详解之,至于方则无分六经以汇解之,其所以不分六经者,恐后学泥于六经而方之用不广也。虽然,余述是书较之修园浅而又浅,期与及门易于领会,安敢出而问世哉?[1][2]

植庭王君见而许可,肫过何君赐以书名,勖 余授梓 ,第恐才偏学疏,多所挂漏,其有未当之处,实望后之君子明以教我。[3][4]咸丰辛亥 花朝 退翁陈恭溥自叙

[1]勖(xù):勉力,勉励。

[2]授梓:交付出版。古时用木板印刷,雕刻印书的木板叫梓,因此把稿件交付刊印叫付梓、授梓。

[3]咸丰辛亥:即公元1851年。

[4]花朝:农历二月十二日谓之花朝,俗传是日为百花生日。凡 例

——神农尝百草,已开后人用药之门;黄帝君臣问难,已阐天地合人身之理;伊尹著《汤液》,已肇后世品方之用;汉张仲景合三圣而著作《伤寒论》,即五经之有《四书》也。业儒者不可不读《四书》,业医者可不读仲景书乎?知先读仲景书,后参以各家言,斯为有本之学,若徒事旁门,纵博闻强识亦为无本。

——《伤寒论》之篇次及各篇之长短详略,前贤论之已详,依张隐庵先生所定,诚为至当不易,可为万世法。

——是书之分章,悉依二张之定,间有一二应分者分之,盖起语有更端之意也。应合者合之,盖言有所未尽之意也。

——每节之下,解其论证处方之大意,亦依张隐庵先生之说,间有自得于心者,亦剖而出之,益以见圣经与贤传之相为发明也。

——凡注解经书,必明句读,一句数字中,有合说者,有分说者,明其句又必明其读也。如太阳提纲之头项强痛句,若只说头痛项强,则项岂无痛者乎?若说头项皆有强痛,则头岂有强者乎?厥阴提纲之心中疼热句,若说心中凡有疼皆有热,则厥阴病有心中疼而不热者,亦有热而不疼者。略举二者,以见句读之不可不明,囫囵吞枣之解,未免贻误后学也。

——伤寒诸方,通治六经百病之方也。若泥为治伤寒之方,而其用不广。盖天地不外此六气,人身亦不外此六气。外感内伤,皆病在六气之内,审其何气之病而用何方,则何必拘拘以某方在某经篇中哉。

——《伤寒论》不可泥为卒病之书也。试观桂枝汤一方,首节为风中肌腠之用,下章为脏无他病之用,又为形作伤寒之用。夫风中肌腠卒病也,其脏无他病,与形作伤寒,则非卒病矣。小柴胡一方,上节为伤寒中风之用,下节为血弱气尽之用。举此二方,可以悟矣。[1]

——王晋三先生选注 中有伤寒方评,在晋三先生以为道前人所未道,然亦有随声附和处,今更为勘语,以断其方之用,使学者知所扩充,较之歌括,稍有裨益。

——读《伤寒论》宜先明六气之标本,六经之起止,方有头绪。近日之读是书者,开口则曰某经,及究其某经之所以然,则茫然不知。今以各经之旨,附于各篇之后,宜熟读之,则开卷了然。

——论中有宜刺者,有宜灸者,其针艾之穴法,前人少有详解,今随穴以解之,则不谙针灸者,亦可依此而施治焉。

——平脉辨脉及可与等篇,修园以非仲景本论,不加注解。予谓学者,宜先熟入此书,则进而读隐庵《集注》。末卷释解平辨脉、可不可诸法,甚为明晰,余不敢再赘一词。

[1]选注:指王晋三所著《绛雪园古方选注》。卷 一辨太阳病脉证篇上

太阳之为病, 为字宜玩,言非太阳自为之病,乃风寒伤于太阳而为之病。 脉浮, 太阳主外,故脉象浮。 头项强痛 头太阳之高。阳表,项太阳之经脉。强独言项。痛,兼言头项。 而恶寒。 病太阳通体之本寒。

第一节言脉与经气、经脉之病,为太阳篇之总纲。以下言太阳病,必见此一端之脉与证,方为太阳病。

太阳病,发热, 病太阳之标热。 汗出, 表阳开也。 恶风, 病太阳通体之本寒 。脉缓者, 风性柔故脉缓,然必兼浮。 名为中风。 点出病名。

第二节辨风伤太阳之肌腠。以下凡有汗者,皆为太阳肌腠之病。

太阳病,或已发热, 标阳已呈。 或未发热, 标阳未出。 必恶寒, 本寒外呈。 体痛, 寒伤太阳通体之肤表。 呕逆, 太阳主神机,内逆则呕。 脉阴阳俱紧者, 阴阳指尺寸言,亦指左右手言,紧为阴阳相搏,然必兼浮。 名曰伤寒。 又出病名。

第三节辨寒伤太阳之肤表,以下凡无汗者,皆为太阳肤表之病。

伤寒一日,太阳受之, 示人一日起太阳之旨。 脉若静者, 静谓安于其经也,或浮缓,或浮紧,皆为静。 为不传。 言二三日仍见此脉,则不传于他经。 颇欲吐 ,乃少阴病之温温欲吐,与呕逆相似而非。 若躁烦, 手足不安,烦心胃不安。 脉数急者, 数与缓相反,急与紧有别。 为传也。 见此脉证,则传他经。

第四节以脉证辨其病之传不传,则知正气口自传,而病气或传或不传矣。

伤寒二三日, 二日阳明主气,三日少阳主气。 阳明、 不恶寒,反恶热。 少阳 口苦咽干目眩。 证不见者, 言无此脉证。 为不传也。 上节言传阴,此节言传阳。

第五节指明正气传、邪气不传之义。 邪即病也。

上第一章凡五节,统论太阳脉证、经气,中风、伤寒传阴传阳之总纲。

太阳病,发热 似太阳之标阳。 而渴,不恶寒者, 似阳明证。 为温病。 乃冬伤于寒,春发为温之病。 若发汗已, 发太阳之表汗。 身灼热者, 似汗后反发热之真武证。 名曰风温。 乃冬伤于风,至春而发为风温病。 风温为病, 历申风温之脉证。 脉阴阳俱浮, 与阳浮阴弱异。 自汗出, 风为阳邪主开,故与太阳中风同。 身重, 邪干太阴。 多眠睡, 邪壅少阴之神机。 鼻息必鼾, 邪近厥阴之颃颡。 语言难出, 邪涉手少阴心主,此脉阳而证涉阴,故不可下与火。 若被下者, 下则伤下焦之阴脏。 小便不利, 阴伤液也。 直视 元神伤也。 失溲; 三焦伤也。 若被火者, 以热不退,以火迫汗,则伤太阴血肉。 微发黄色, 肉被火伤则土色外现。 剧 言被火之甚者。 则如惊痫, 并伤筋脉。 时瘈疭, 手足搐搦如惊。痫之状。 若火熏之。 其色焦黄,不止微发黄。 一逆尚引日, 一误尚能迁延时日,用药救治。 再逆促命期, 再误则不可救矣。再下、再火皆为再误,不特用火即误,用热燥之药亦与误火同。由是治温病与风温,须用养液作汗,持邪外出之法,而非麻桂等方所可治矣。虽不出方,意在言外。

此紧承上章示人辨温病与风温,非太阳中风之证治。以下凡论本经而参以证,皆此意也。

上第二章,论《内经》冬伤于寒,春发为温,并风温之病不可作暴感风寒而误治也。

病有发热恶寒者, 标阳先呈。 发于阳也, 指太阳。 无热恶寒者, 标阴先呈。 发于阴也。 指少阴。太阳、少阴标本之经也。 发于阳者,七日愈, 阳法火。 发于阴者,六日愈, 阴法水。 以阳数七, 火数七 。阴数六 水数六。 故也。 阴阳皆以其自旺之时而愈。

此一节提太阳、少阴寒热标本之大纲,以阴阳之数而定其愈期。

太阳病,头痛 太阳为诸阳之首,头为诸阳之会。 至七日以上自愈者, 七日乃正气来复之期,正旺则邪自退矣。 以行其经尽故也。 六气一周,谓之经尽 。若欲作再经者, 正不能胜邪,则病再作。 针足阳明, 再传又至阳明,故针阳明之解溪、三里二穴。 使经不传则愈。 堵截所传之路,邪去则不传而愈。按外邪始传,多在经气,再传多传经脉,针所以治经脉之法也。下仿此。

此一节提出“行”字、“传”字,须知正气为行,邪气为传。因以知正气强而病邪自退也。

太阳病欲解时, 有服药而解者,有行其经尽而自解者。 从巳至未上。 巳午未乃太阳正气自旺之时,人之正气藉天之正气为助也。

此一节明正气自旺之时能却邪气。

风家,表解 热退寒罢。 而不了了者, 内邪未尽解,正气未全复。 十二日愈。 得重阴之数,则阴自旺阳气和,则愈。

此一节明余邪未尽,阳得阴解之义。

上第三章凡四节,皆论太阳之愈期。

病人身大热 其热烙手。 反欲得近衣者, 热欲近衣,故谓之反。 热在皮肤寒在骨髓也。 以热欲衣验之。 身大寒 其寒如冰。 反不欲近衣者,寒在皮肤热在骨髓也。 以寒欲去衣验之其真寒假热、真热假寒,学者于此所当明辨。

此承上章太阳、少阴、标本、寒热之辨,示人认真吃紧处,非太阳夹杂少阴证也。[1]

上第四章申明太阳、少阴相为表里,从本从标 之义。

太阳中风, 风为阳邪。 阳 寸脉。 浮 风性动。 而阴 尺脉。 弱 风体柔。 ,阳浮者,热自发, 阳邪合太阳之标阳。 阴弱者,汗自出 经云:阳加于阴则汗。 啬啬恶寒, 啬啬,微恶寒貌。 淅淅恶风, 淅淅,淅沥也 。翕翕发热, 翕翕,聚而不散之貌。 鼻鸣 呼吸不利。 干呕者, 三焦不和。 桂枝汤主之。 按:阳浮阴弱为病脉,发热自汗为病证,啬啬、淅淅、翕翕为病情,鼻鸣干呕为病形,脉证情形悉具,所以为桂枝证之提纲。

此一节备言脉证为桂枝汤之总领。

桂枝汤方

桂枝 三两,去皮  芍药 三两  甘草 二两  生姜 三两  大枣 十二枚,擘

上五味,㕮咀三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适寒温,服一升。服已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温覆令一时许,遍身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除。若一服汗出病差,停后服,不必尽剂。若不汗,更服依前法。又不汗,后服小促其间。半日许令三服尽。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时观之。服一剂尽,病证犹在者,更作服。汗不出者,乃服至二三剂。禁生冷、黏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

太阳病,头痛 病太阳之高表,补上节所未言。 发热,汗出,恶风者, 解同上节。 桂枝汤主之。

此节补言头痛之桂枝证。

太阳病,项背强 病太阳之分部。强,劲也,急也。,背脊不舒,如短羽鸟欲飞不飞之貌。 反汗出恶风者, 强则不柔宜无汗,今有汗故谓之反。 桂枝加葛根汤主之。

此节补言项背强之桂枝加味证。

桂枝加葛根汤方

桂枝 三两,去皮  芍药 三两  甘草 二两,炙  生姜 三两,切  大枣 十二枚,擘  葛根 四两[2]

上六味 以水七升,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不须啜粥。余如桂枝将息及禁忌法。

太阳病,下之后, 凡言下者,不必泥用药下之,即自下利亦谓之下。今医少有用下者。 其气上冲者, 太阳之气根于少阴,自下而上。下后气能上行,则根气不因下而殒。 可与桂枝汤。 如前法。 若不上冲者, 则根气因下而殒。 不得与之。 当如下文,知犯何逆之法。

此节辨太阳之气在上在下,以审其可与不可与。

太阳病三日,三阳为尽,已发汗,若吐、若下、若温针, 温针,火针也。 仍不解者,此为坏病, 坏,误治也,非败坏之谓。 桂枝不中与也。 凡言桂枝,指桂枝汤而言。 观其脉证,知犯何逆, 审其或误汗、吐、下、温针之逆于何经,见何脉证。 随证治之。 其治法散见于各章之下。

此承上文,明辨桂枝不中与之总领,示人勿以似桂枝而误用之,乃审证处方慎重之至意。

桂枝本为解肌, 肌,肌里,非皮腠也,提此一句,唤醒后世学者须谨记之。 若其人脉浮紧, 非浮缓。 发热汗不出者,不可与之, 叮咛戒慎之词。 当须识此, 识,记也,认也。 勿令误也。 重言以叮咛之。

此节重言叮咛桂枝之用,示人之意益深切矣。

若酒客病, 酒客皮毛空疏,邪中之先伤皮毛,未入肌理,且中胃虚而多湿。 不可与桂枝汤, 桂枝开肌理,开则邪入中胃,故不可与之。 得之则呕, 中胃虚不受甘味,故上逆。 以酒客不喜甘故也。 申明所以不可与之故。

此节辨不特病非桂枝者不可与,即其人素不宜桂枝亦不可与。慎重之意。

喘家 承上文气上冲而言。 作,桂枝汤加厚朴杏子仁佳。 亦有病太阳合肺而喘者,亦用此法。

此节申明桂枝证有兼喘者之加味。

凡服桂枝汤吐者, 此言不特酒客,凡其人血络素伤者,在所慎用。 其后必吐脓血也。 血络素伤,以辛热之品投之,辛走气热伤络,故必吐脓血也。

此承上文得之则呕之变证,亦示人慎重之意。

上第五章凡九节,皆论桂枝本为解肌,非皮毛脉络之剂,且明桂枝不可与之法。

太阳病,发汗, 过多之逆。 遂漏不止, 漏,漏泄也,阳气外驰,津液漏泄。 其人恶风, 表阳虚也 。小便难, 伤州都之津液。 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 伤筋脉之津液。 桂枝加附子汤主之。

此节辨汗后亡阳漏汗之证,而出其方治也。

桂枝加附子汤方 即桂枝汤原方加附子 一枚,炮

太阳病,下之后, 误下之逆。 脉促, 数时一止谓之促。阳也,阳气内结,不能贯通也。 胸满者, 太阳之气从胸出入,误下则伤太阳之气,致阴伤于内,阳伤于外,不能从胸出入,故脉促而胸满也。 桂枝去芍药汤主之。若微 脉微。 而恶寒者, 阳气内外皆虚。 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主之。

此节言误下亡阳而出其方治也。

桂枝去芍药汤方 即桂枝汤原方去芍药

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方 即桂枝汤原方去芍药加附子 一枚,炮

太阳病,得之八九日, 汗吐下之法皆施而不解,此误治之逆。七日来复于太阳,八日阳明,九日少阳。 如疟状, 寒热往来。 发热恶寒, 太阳证不解。 热多寒少 ,阳气盛于阴气。 其人不呕, 脾胃自和。 清便欲自可, 三焦颇和。 一日二三度发, 日出而阳气微,少阳之所主也;日中而阳气隆,太阳之所主也;日入而阳气衰,阳明之所主也。此言三阳皆受邪。 脉微缓者, 微为阴,缓则和。 为欲愈也。 阳得阴和故愈。 若脉微 微而不缓,阴不和阳。 而恶寒者, 表阳外虚。 此阴阳俱虚, 脉微为阴虚,恶寒为阳虚。 不可更发汗、更吐、更下也。 一误岂容再误。 面色反有热色者, 或有阳气未尽虚者。 未欲解也, 阳邪怫气,余郁未尽。 以其不能得小汗出, 余邪未尽,只宜小汗。 身必痒, 阳气怫于身。 宜麻黄桂枝各半汤。

此节辨病太阳合三阳之表气于外者,而出其方治也。

桂枝麻黄各半汤方

桂枝 一两十六铢,去皮  芍药 生姜 切  甘草 麻黄 各一两,去节  大枣 四枚,擘  杏仁 二十四个,汤浸,去皮尖及双仁

上七味,以水五升,先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一升八合,去滓。温服六合。

太阳病,初服桂枝汤, 治本按法。 反烦, 烦主心病,心主经脉,病经气而及脉也。 不解者, 治经气未治经脉故不解。 刺风池、风府, 二穴名。先通其经脉。 却与桂枝汤 再治其经气。 则愈。

此节辨病太阳将入于经脉宜刺证。

服桂枝汤,大汗出,脉洪大者, 此脉若加渴欲饮水,则白虎证,兹必有恶风恶寒之兼证。 与桂枝汤,如前法。 即方中再服之法。 若形似疟,日再发者, 一发为肤表,再发为肌理。 汗出必解, 解表宜兼解肌。 宜桂枝二麻黄一汤。

此节辨太阳之肌表相持如疟之证治。

桂枝二麻黄一汤方

桂枝 一两十七铢,去皮  芍药 一两六铢  麻黄 十六铢,去节  生姜 一两六铢  杏仁 十六个,去皮尖  甘草 一两二铢,炙  大枣 五枚,擘

上七味,以水五升,先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日再服。

服桂枝汤,大汗出后, 承上文而言,若见后证。 大烦渴不解, 过汗伤胃津之逆。 脉洪大者, 亦如上文脉。 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此节承上文,同是脉洪大以有无烦渴以施治。

白虎加人参汤方

知母 六两  石膏 一斤,碎,绵裹  甘草 二两,炙  粳米 六合  人参 三两

上五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汤成,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太阳病,发热恶寒,热多寒少, 似阳气有余于外。 脉微弱者, 阳在外,脉宜浮,今反微弱。 此无阳也。 言此在外之阳为假,故曰无阳 。不可发汗, 不可发在外假阳之汗。 宜桂枝二越婢一汤。

此节辨标气外盛、本气陷脾之证治。

桂枝二越婢一汤方

桂枝 去皮  芍药 甘草 各十八铢  生姜 一两二铢,切  大枣 四枚,擘  麻黄 十八铢  石膏 二十四铢,碎,绵裹

上七味㕮咀,以水五升,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本方当裁为越婢汤、桂枝汤,合之饮一升,今合为一方。桂枝二越婢一。

服桂枝汤,或下之, 二者得法则愈,不得法则逆。 仍头项强痛, 经脉不舒 。翕翕发热, 经气不和 。无汗, 肌表不和。 心下满, 邪拒于中。 微痛, 未大实。 小便不利者, 三焦不和,脾不转输 。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主之。

此节辨太阳之气内陷、脾不转输之证治。

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方

芍药 三两  甘草 二两,炙  生姜 茯苓 白术 各三两  大枣 十二枚,擘

上六味㕮咀,以水八升,煮取三升,温服一升。小便利则愈。

伤寒脉浮,自汗出, 似桂枝证。 小便数, 脾不转输,非桂枝证。 心烦, 君火为病,非桂枝证。 微恶寒, 似桂枝证。 脚挛急, 厥阴为病,非桂枝证。 反与桂枝汤,欲攻其表, 里证多而表证少,不当与而与,曰反。 此误也, 误汗为逆。 得之便厥, 阴伤不相顺接。 咽中干, 厥阴中见之证。 烦躁, 手足少阴之证。 吐逆者, 太阴阳明之证。 作甘草干姜汤与之, 用分治法。 以复其阳。 救太阴之逆。 若厥愈足温者, 太阴逆退。 更以芍药甘草汤与之, 救厥阴之逆。 其脚即伸。 厥阴逆退。 若胃气不和,谵语者, 谵语,少阴君火心家病也,胃络上通于心,胃气不和故谵语,此少阴之逆。 少与调胃承气汤, 救少阴之逆。 若重发汗复加烧针者,再误亡阳,四逆汤主之。 救亡阳。

此节辨病似桂枝而邪入于里阴误治之变证,以施救治之法也。

甘草干姜汤方

甘草 四两,炙  干姜 二两,炮

上㕮咀,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分温再服。

芍药甘草汤方

白芍药 四两  甘草 四两,炙

上㕮咀,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分温再服之。

调胃承气汤方

大黄 四两,去皮,清酒浸  甘草 二两,炙  芒硝 半升

上二味㕮咀,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内芒硝,更上火微煮,令沸。少少温服之。

四逆汤方

甘草 二两,炙  干姜 一两  附子 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

上三味㕮咀,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再服。

问曰: 设问答以申明上文。 证象阳旦, 阳,阳春;旦,平旦。皆生长之时也。桂枝汤能生长气血,亦名阳旦。 按法治之 与桂枝汤。 而增剧, 不愈反加证, 厥逆, 一也。 咽中干, 二也。 两胫拘急 三也。 而谵语。 四也。 师言:夜半手足当温,两脚当伸。后如师言。何以知此? 疑思问。 答曰:寸口脉浮而大, 上文只言浮,不知浮中见大。 浮则为风 ,似桂枝证。 大则为虚, 故非桂枝。 虚则两胫挛, 明其虚则厥阴经脉虚。 风则生微热, 故似桂枝 。病形象桂枝, 不知者,所以与桂枝汤。 因加附子参其间, 此句疑在增桂,令汗出之下。盖增桂者,重与桂枝汤也;令汗出者,重发汗也,故下文有亡阳之句。其加附子者,加附子于甘草、干姜之间而成四逆汤也。 增桂令汗出, 重发汗之误。 附子温经, 言四逆汤启生阳、温经脉也。 亡阳故也, 重发汗之故。 厥逆, 阴阳不相顺接。 咽中干, 津液不能上输。 阳明内结, 胃络不和。 谵语,烦乱, 病及君火。 更饮甘草干姜汤, 和其土气则津液上输于咽。按:此句有更饮二字,可知前言附子为四逆汤,先服一剂明矣。 夜半 一阳来复之时。 阳气还, 得天时助之而还。 两足当温, 土气复。 胫尚微拘急, 木气未和。 重与芍药甘草汤。 和其木气。 尔乃胫伸 ,木气和。 以承气汤,微溏, 和其胃络。 则止其谵语, 胃络和则心气亦和。 故知病可愈。

此节设为问答,申明上文误治之变证。

上第六章凡十节,一气相承,皆论太阳之气从肤表而肌腠,从肌腠而外行于三阳,内行于三阴,出入升降,如环无端,以明太阳主一身之义。

太阳病,项背强, 循背俞而入经脉。 无汗 皮毛不开。 恶风者, 太阳本寒。 葛根汤主之。

此辨太阳循经脉合于阳明之证治。

葛根汤方

葛根 四两  麻黄 三两,去节  桂枝 二两,去皮  芍药 甘草 各二两,炙  生姜 三两,切  大枣 十二枚,擘

上七味㕮咀,以水一斗,先煮麻黄、葛根,减二升,去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不须啜粥,余如桂枝汤法将息及禁忌。

太阳与阳明合病, 合病者,一时同病也,循背俞合于阳明。 必自下利, 阳明主阖,阖折反开故利。 葛根汤主之。

此承上文明合阳明有自下利之证。

太阳与阳明合病,不下利, 阖不折, 但呕者, 邪涉胃府而上逆。 葛根加半夏汤主之。

此承上文亦有不下利但呕之证,加味以治之。

葛根加半夏汤方 即葛根汤原方加半夏 半升,洗

太阳病桂枝证, 宜从汗解。 医反下之, 下之为逆。 利遂不止, 下伤中土,从太阳之开而陷下 。脉促者, 阳隔于外,阴伤于内。 表未解也, 以脉促而知之。 喘 太阳之气未殒。 而汗出者, 势有外达。 葛根黄芩黄连汤主之。

此节明不应下而下中土虚、阳热陷下之证治。

葛根黄芩黄连汤方

葛根 半斤  黄芩 三两  黄连 三两  甘草 二两,炙

上四味,以水八升,先煮葛根,减二升,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分温再服。

上第七章凡四节,论太阳分部之表阳,从上而下,复从下而上,从外而内,复从内而外也。

太阳病,头痛, 病太阳之气在上。 发热, 病太阳之气在外。 身疼, 病太阳通体之气。 腰痛, 病太阳之俞。 骨节疼痛, 经云:节之交三百六十五会,神气出入之所游行。太阳主神气,其三百六十五骨节皆属太阳。此病太阳之神气。 恶风, 病太阳之本寒。 无汗 毛孔闭而不开。 而喘者, 太阳合肺,共主皮毛,皮毛闭则肺气不通。 麻黄汤主之。

此论寒伤太阳之表气而无汗之麻黄证。

麻黄汤方

麻黄 三两,去节  桂枝 三两,去皮  杏仁 七十个,去皮尖  甘草 一两,炙

上四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半,去滓。温服八合,覆取微似汗。不须啜粥,余如桂枝法将息。

太阳与阳明合病,喘 太阳合肺,阳明主燥金,亦合肺,故合病亦有喘。 而胸满者, 太阳之气从胸出入,阳明之气从胸布化,此合病在胸者,太阳不能出入,阳明不能布化,故合而满。 不可下, 此证有疑,喘满有可下者,误下则太阳之根气殒,阳明之合折,故特戒之。 宜麻黄汤。

此与上章合病同而见证异之治法。

太阳病,十日已去, 来复过三阳而入阴。 脉浮细 浮而见细,有阳入于阴之象。 而嗜卧者, 阳入于阴,荣卫气和也。 外已解也。 无发热恶寒等证。 设 设言也。 胸满 太阳之气不能外达。 胁痛者, 且逆于胁,不能从枢以达表。 与小柴胡汤; 转枢以达表。 脉但浮者, 无胸满胁痛证。 与麻黄汤。

此节设言太阳之气从枢达外、从外达表之义。

小柴胡汤方 见下

上第八章凡三节,论太阳主通体之表气,从胸外达,从枢外转,合阳明于膺胸之义。

太阳中风,脉浮紧, 浮为风,紧为阴阳相搏。 发热,恶寒,身疼痛, 风伤通体之肌表。 不汗出 皮毛不开,邪风内扰。 而烦躁者, 太阳与少阴相表里,不外出则内干少阴之气。 大青龙汤主之。 发其里阴之汗,达于皮毛。 若脉微弱, 表里俱虚。 汗出恶风者, 表阳式微。 不可服之, 当须识此。 服之 误服。 则厥逆, 阴阳不相顺接。 筋惕 惕,跳动也。厥阴主筋,太阳亦主筋,太阳液伤故筋惕。 肉,,动也。太阴主肉,少阴亦主肉,少阴不能合三焦以温肌肉,故肉。 此为逆也。

此节论太阳内干少阴而为大青龙证,并辨其不可服之脉证。

大青龙汤方

麻黄 六两,去节  桂枝 二两,去皮  甘草 二两,炙  杏仁 五十个  生姜 三两,切  大枣 十二枚  石膏 如鸡子大,碎

上七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取微似汗。汗出多者,温粉扑之。一服汗者,停后服。汗多亡阳遂虚,恶风,烦躁,不得眠也。

伤寒脉浮缓, 太阳之脉浮,太阴之脉缓。此病太阳而涉太阴者。 身不疼, 不病太阳之骨节。 但重, 而病太阳之肌肉。 乍有轻时 ,时从太阳之开则轻 。无少阴证者, 无烦躁。 大青龙汤发之。 上言主之,此言发之者,发太阴水谷之汗,多而无患也。

此节论太阳内干太阴亦为大青龙证。

上第九章凡二节,论太阳内干太少二阴而出大青龙汤之方治。

伤寒表不解, 外证犹在。 心下有水气, 本寒凌于心下。 干呕, 水气内逆。 发热, 表不解也。 或渴、 心下水逆不能输津。 或利、 水邪下移。 或噎、 冷气与水气相搏。 或小便不利, 水气逆而三焦不化。 小腹满, 水停膀胱。 或喘者 ,水气凌肺。 小青龙汤主之。 发热下有而咳。

此节论太阳病本脏膀胱寒水之气而为小青龙证。

小青龙汤方

麻黄 三两,去节  芍药 三两  五味子 半升  干姜 三两  甘草 三两,炙  细辛 三两  桂枝 三两  半夏 半升,汤洗

上八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伤寒,心下有水气, 承上文而言。 咳而微喘, 水邪射肺。 发热, 表不解。 不渴, 水气弥漫。 服汤已 服小青龙已。 渴者,此寒去欲解也, 服汤后渴为解,非上文未服之渴。 小青龙汤主之。

此申明上文小青龙为心下寒水而设。

上第十章凡二节,论太阳病本脏膀胱寒水之气,而出小青龙汤之方治。

太阳病,外证未解, 已服药者。 脉浮弱者, 即阳浮阴弱。 当以汗解, 可更发汗。 宜桂枝汤。

此节明桂枝汤能助血液而作汗。

太阳病,下之微喘者, 气上冲。 表未解故也, 太阳之气不因下殒 。桂枝加厚朴杏仁汤主之。

此节申明上章气上冲与加杏、朴二节。

桂枝加厚朴杏仁汤方 即桂枝汤加杏仁 五十枚, 厚朴 二两,炙,去皮

上七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

太阳病,外证未解,不可下也。 承上文而言。 下之为逆, 误也。 欲解外者,宜桂枝汤。

此节明外证未解,虽有下证,亦不可下。

太阳病,先发汗不解, 有再汗之法者。 而复下之, 为逆。 脉浮者,不愈, 治未得法。 浮为外, 申明非下脉证。 而反下之,故令不愈。 申明误下 。今脉浮, 太阳之气犹是向外。 故知在外,当先解外,宜桂枝汤。

此节以脉辨虽下后仍有桂枝证。

太阳病,脉浮紧, 与大青龙脉同。 无汗,发热,身疼痛, 与大青龙证同,但无烦躁。 八九日不解, 又过在阳明、少阳。 表证仍在,此当发其汗。 断治法。 服药已, 服麻黄汤 。微除, 小差也 。其人发烦, 三阳阳热并于君火。 目瞑, 阳气重,冲脉不能循阳明上从睛明穴而出。 剧者 烦甚也。 必衄, 鼻出血也。 衄乃解, 阳邪从衄而出。 所以然者, 申明其故。 阳气重故也, 三阳之气盛 。麻黄汤主之。 此句宜在此当发其汗之下。

此节论麻黄证在仍宜麻黄,勿顾虑其重阳。

太阳病,脉浮紧,发热,身无汗, 承上文而言。 自衄者 阳热并于血分,迫其上行, 愈。 血与汗同类,后人有以血为红汗者,故愈。

此承上文,亦有未服麻黄自衄而愈者。

二阳并病, 二阳,太阳、阳明也。并,归并也。先病太阳,后并于阳明也。 太阳初得病时,发其汗, 如法治之。 汗先出不彻, 病邪未尽出, 因转属阳明, 转,专属也,并则太阳犹在也。 续 后此也。 自微汗出,不恶寒, 此则为并。 若 更端也。 太阳病证不罢者, 凡有一点恶风寒,则太阳证未罢。 不可下, 未转阳明无下法。 下之为逆, 误也。 如此 言太阳未罢者。 可小发汗。 如麻桂各半之类。 设 又更端也。 面色缘缘正赤者, 缘缘,热色貌。 阳气怫郁在表, 太阳标阳外呈,乃汗出不彻之故,非转属阳明也。 当解之、 或辛凉以解之。 熏之。 或用外治之法。 若 又更端也。 发汗不彻, 同是前证。 不足言, 犹不但也。 阳气怫郁不得越, 言不但此也。 当汗不汗, 言其汗出不彻之时,当再汗而不汗之。 其人烦躁, 手足动扰,心胸不安,轻于少阴之烦躁者。 不知痛处, 太阳神机不清。 乍在腹中、 或涉于太阴。 乍在四肢, 或合于阳明。 按之不可得, 或游行无定处。 其人短气, 神机窒则呼吸不利。 但坐,以汗出不彻故也, 坐,实断之也。言此亦汗出不彻之变证。 更发汗则愈。 宜桂枝汤。 何以知汗出不彻? 究其所知之故。 以脉涩 涩,不流利也 。故知也。 以脉不流利,则知太阳之神机不流利。

此节论太阳汗出不彻,转属阳明,无下证,以脉涩而知其病形,宜更发汗也。

脉浮数者, 浮与数皆阳气在外。 法当汗出而解, 在外者宜汗。 若下之 ,误下为逆。 身重 脾气因下而伤。 心悸者, 心气因下而伤。 不可发汗, 汗非脾之水谷即心之血液,下伤心脾,若再发其汗,其害有不可胜言者。即脉虽浮数亦不可发汗。 当自汗出乃解。 血气自复而作汗。 所以然者, 究其不可发汗之故。 尺中脉微, 尺属阴,微为虚,脾气心血皆虚,寸关虽浮数,故尺独见微。 此里虚, 心脾为里。 须表里实, 寸关浮数为表实,心脾气血复则里实。 津液自和, 实则血气充。 但自汗出愈。

此节论尺脉微虽可汗亦不可发也。

脉浮紧者, 大青龙脉。 法当身疼痛 ,大青龙证。 宜以汗解之。 或大龙或麻桂。 假令尺中迟者, 寸关虽浮紧,而尺脉独迟。 不可发汗。 不当凭证,须凭脉。 何以知其然? 究其尺迟所以不可发汗之故。 荣气不足, 迟为血不足,荣主血,血中有气曰荣气。 血少故也。 汗为血液所化也。

此节论尺脉迟虽可汗亦无可发之义。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