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后旅游恢复重建规划理论与实践研究——以汶川大地震为例(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20 14:29:08

点击下载

作者:游勇

出版社:四川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灾后旅游恢复重建规划理论与实践研究——以汶川大地震为例

灾后旅游恢复重建规划理论与实践研究——以汶川大地震为例试读:

序言

地震是一种危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破坏性极大的突发性自然灾害。近年来频发的地震灾害给我国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也使“敏感而脆弱”的旅游业遭受了极为严重的打击。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省汶川发生里氏8.0级特大地震。汶川地震及其带来的滑坡、崩塌、泥石流、堰塞湖等大量次生灾害对四川旅游业造成了巨大影响,大量的旅游资源、旅游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遭受毁灭性破坏,四川旅游安全形象受损,境内外旅游业界和游客对四川旅游的信心遭受打击,到四川旅游的需求下降,四川旅游业的恢复重建面临艰巨挑战。但在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国内各界和国际社会的积极援助下,经过顽强努力,四川取得了抗震救灾斗争的重大胜利,实现了灾后恢复重建“3年任务2年基本完成”的辉煌成果,旅游业也率先成为灾区最先恢复的先导性产业。

在灾后旅游业恢复重建的过程中,恢复重建规划对于明确灾区旅游业的恢复重建任务、推动旅游业恢复重建工作的有序开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成为了灾后旅游业实施恢复重建工作的依据和规范,指导灾区旅游业发展的基本蓝图。特定时期、特定背景下编制的灾后旅游业恢复重建规划,在规划的前提储备、规划的系统性方面还存在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总体规划与片区规划、专项规划之间的关系也有待进一步协调。为此,回顾此次规划工作过程,及时总结其中的经验和教训,据此形成更加科学的灾后旅游业恢复重建规划体系,以应对今后旅游业可能发生的灾害具有重要意义。

本书首先对四川汶川地震旅游业的损失情况进行了介绍与评估,提出地震既损毁了部分旅游景区(点)、旅游设施等,造成了有形的物质损失,同时,地震和余震又给旅游者造成巨大心理阻碍,严重影响了旅游市场信心,且需要较长时间恢复,这种因社会心理影响而产生的无形损失难以估计;另外,根据产能损失理论以及旅游业地震灾害损失的范围界定,以五个维度、十九个指标构建了“旅游业地震灾害损失评估维度与指标体系”,对“5·12”汶川地震旅游业灾害损失展开了定量研究。

其次,对灾后旅游业恢复重建规划的开展情况及成果进行解读。从全省总体规划、阿坝州片区规划、景区规划、村镇规划四个层面,对灾后旅游业恢复重建规划的内容、框架结构以及特点进行了解析;着重分析了《四川汶川地震灾后旅游业恢复重建规划(2008-2010)》编制的过程与焦点、规划的内容与框架、规划的亮点与不足。

再次,回顾了当前国内外灾后恢复重建规划的经验,总结了灾后旅游业恢复重建的成功案例,综合分析了灾后旅游业恢复重建方面的研究成果。并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综合运用跨学科的理论,以环境承载力理论、耦合理论、产能损失理论、文化再生理论、后危机管理理论为基础,构建了地震灾后旅游业恢复重建理论分析框架。分析了兼顾短期应急策略和长远战略、兼顾国家规范标准和特色创新、体现旅游业的整体产业属性和先导产业属性、兼顾灾区旅游生产能力恢复与整体市场振兴灾后等旅游业恢复重建规划的特殊属性。提出了灾后旅游业恢复重建规划的一般框架设想,这个一般框架设想强调注重各级各类规划的衔接与融合,科学评价受灾情况及灾后旅游资源体系,明确灾后旅游恢复重建的宏观战略,进行系统的空间、市场恢复、生态、文化、心灵恢复的规划,重视与规划配套的公共政策研究;并提出,灾后重建规划绝对不是一次性的、简单的恢复重建规划,还包括重建后的发展振兴规划,需要在重建的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地修正,因此,建立灾后重建规划“编制—实施—中期评估与调整—后期发展振兴规划”的动态机制是十分必要的。

第四,系统分析了“5·12”汶川地震对羌族地区的经济、文化、社会生活造成的影响,对羌族旅游业发展造成的破坏及带来的重建机遇,以文化再生理论为基础,指出旅游业对文化繁荣重建的促进作用,以羌族文化保护、传承与重建为例,探讨灾后羌族地区旅游业恢复及发展问题。

第五,论述了旅游危机事件及其特征,以后危机管理理论为指导,分析了参与旅游危机管理的行为主体及其作用,指出了当前我国旅游危机应对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从建立完善的旅游危机预警系统,建立常设性的旅游危机管理机构,完善公共信息披露制度,建立旅游危机管理信息沟通机制,建立有效的协调联动机制,重视信息化管理、研究和引导市场需求,提高旅游业自身免疫力,构建多元化的危机转移机制,提高公众的危机意识等方面以及就灾后旅游业危机应对体制与机制进行了探讨。本书作者第一章导论

地震是一种危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破坏性极大的突发性自然灾害。自20世纪以来,地球进入地震多发时期,全球多个国家或海域出现了震级高、破坏性极大的强烈地震,并引发海啸,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地震不仅会破坏现有旅游产业的运转,而且可能摧毁旅游业赖以生存的旅游资源和基础条件,给旅游者造成的不安全心理也会长期影响旅游市场的振兴。灾后旅游业恢复重建规划是旅游应急管理体系的关键环节,是受灾地区恢复旅游产业功能、科学合理重建与发展、恢复市场信心、重塑旅游形象的前提,由此,对地震灾后旅游业恢复重建规划的理论与实践进行研究十分重要,具有积极的意义。第一节研究背景及意义一、研究背景

我国幅员辽阔、地理环境复杂,全国位于地震烈度大于或等于7度的城市占城市总数的45%,其中100万以上人口的大城市占70%,在广阔的高烈度区内生活的人口已接近9亿。近年来频发的地震灾害给我国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也使“敏感而脆弱”的旅游业遭受了极为严重的打击。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省汶川发生里氏8.0级特大地震,震源深度约为14公里,最大烈度达到11度,地震造成的重灾区达到10万平方公里,涉及19个市州,极重灾县和重灾县达到51个。汶川地震及地震带来的滑坡、崩塌、泥石流、堰塞湖等大量次生灾害给四川旅游业造成了巨大影响,大量的旅游资源、旅游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遭受毁灭性破坏,四川旅游安全形象受损,境内外旅游业界和游客对四川旅游的信心遭受打击,到四川旅游的需求下降,四川旅游业的恢复重建面临了艰巨的挑战。但在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国内各界和国际社会的积极援助下,经过顽强努力,四川取得了抗震救灾斗争的重大胜利,实现了灾后恢复重建“3年任务2年基本完成”的辉煌成果,旅游业也率先成为灾区最先恢复的产业。

四川灾后重建所产生的现象与成果引起了广泛关注,众多领域的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对“四川灾后”现象进行了研究,总结了关于旅游业灾后恢复重建的经验、模式和理论。但从现有研究成果来看,从旅游规划角度对汶川地震灾后旅游业恢复重建进行系统总结与研究的文献还很少。基于上述背景,本研究拟以环境承载力理论、耦合理论、产能损失理论、文化再生产理论、后危机管理理论为基础,采用“国内外灾后重建理论、方法、经验—灾后重建规划理论研究—实证研究”的技术路线,以汶川地震灾后旅游业恢复重建为案例,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对其进行较为系统的研究,以期为灾后旅游业恢复重建提供指导和借鉴意义。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当前,对灾后旅游重建规划进行研究是一个新兴课题,理论体系不太成熟,实践经验和研究成果较少,本研究可对这一课题进行有效的补充。(一)研究目的

1.为灾后旅游业恢复重建规划提供指导和借鉴

通过对已经实施的四川旅游业恢复重建规划进行分析研究,总结经验与教训,寻找亮点与不足,为四川更好地开展旅游业后续恢复重建工作提供理论支撑和政策建议,同时也为类似的灾后旅游业恢复重建规划提供指导和借鉴。

2.尝试为灾后旅游业恢复重建规划编制提供一般的技术规范和标准

通过研究灾后旅游业恢复重建规划及实践,明确灾后旅游业恢复重建规划的目的、特性、解决的核心问题等基本环节,明确规划的基础理论、基本框架、规划重点、实施政策、对策建议等重要内容,构建灾后旅游业恢复重建规划编制的一般技术规范和标准,为其他灾后旅游业恢复重建规划的编制提供借鉴。

3.作为一名旅游从业者,为灾区恢复重建尽一份社会责任

汶川地震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作为一位旅游管理的专业人员,有义务和责任对灾区旅游业的恢复重建规划进行研究,以科学的规划指导灾后重建,通过灾后重建的成果缅怀遇难者。(二)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实践经验已经证明,建立灾后重建规划的理论和方法体系对于应对重大灾害问题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日本等国家已经有一套比较成熟的灾后重建规划的理论和方法体系,而我国在灾后重建规划,特别是灾后旅游业恢复重建规划仍缺乏系统化的理论依据和技术规范,几乎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尽管汶川地震灾后重建顺利实现了“3年任务2年基本完成”的目标,但重建过程中仍暴露出一些问题,影响了灾后旅游业恢复重建的科学、有序推进。因此,加强灾后旅游业重建规划的理论基础研究,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灾后旅游重建的规划原则、方法以及一般技术规范,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2.实践意义

2008年5月23日,国家旅游局和四川省人民政府组织编制了《四川汶川地震灾后旅游业恢复重建规划(2008-2010)》,2008年8月12日,《规划》获批准,成为指导四川省旅游业灾后恢复重建的法定文件。从四川灾后重建的中期评估看,《规划》对旅游业的灾后重建的实践指导作用开始显现,在2009年的中期评估中,《规划》中的旅游项目除少数调整外,绝大多数项目得到实施,《规划》对灾后重建的实践指导作用得到充分体现。灾后重建完成后,在《规划》的基础上,又编制了地震灾区旅游业发展振兴规划,成为对旅游业灾后发展振兴的纲领性文件和依据。第二节主要研究内容一、研究的主要内容

本研究主要从旅游规划的角度,以四川汶川地震灾后旅游业恢复重建为案例,从理论和实证两大方面进行研究。(一)地震灾后旅游业恢复重建规划基础理论框架

灾后旅游业恢复重建是旅游业发展的特例,它既有重大自然灾害灾后恢复重建的一般规律,又有不同于其他产业恢复重建的特殊性。本研究在回顾当前国内外灾后恢复重建规划经验,以及灾后旅游业恢复重建成功案例等基础上,提出了本研究的理论基础、研究方法和技术路径等基础性理论构架。(二)四川汶川地震灾后旅游业恢复重建规划实证研究

基于本研究的理论构架,结合四川汶川地震灾后旅游业恢复重建的实例,对理论进行检验和完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灾后旅游业恢复重建规划构架的实践探讨

在重新认识和评估灾后旅游资源的基础上,整合灾后重建旅游规划内部各要素,明确规划的重点,建立一套旅游灾后恢复重建规划的规范框架体系和技术路线,以此指导生产力布局与产业结构调整规划,旅游项目产品的恢复建设规划,旅游市场恢复振兴规划,政策保障措施规划等。

2.地震灾后旅游业损失评估体系研究

简要回顾了国内外地震灾害损失评估体系和方法,界定了旅游业地震灾害损失的范围、类型。基于产能损失理论,构建旅游业地震灾害损失评估指标体系、指标、经济损失计算方法,并以汶川地震为例进行了实证评估研究。

3.灾后旅游文化资源的保护和传承

5·12汶川地震使藏、羌等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业遭受了严重打击,文化资源受到严重破坏。本研究基于文化重建理论,以羌族文化保护、传承与重建为例,探讨灾后旅游文化资源的保护与传承问题。

4.灾后旅游业的危机应对体制与机制

灾后旅游恢复重建规划是一种应对危机的应急性规划。本研究基于后危机管理理论,就灾后旅游业危机应对体制与机制进行探讨,分析应参与旅游危机管理的行为主体,指出当前我国旅游危机应对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一)构建灾后旅游业恢复重建规划的理论基础

在全程参与灾后旅游业重建规划编制和灾后旅游业重建实践的过程中,作者对灾后旅游业重建规划的科学性进行了实践检验和深刻反思,借此对规划赖以依存的理论基础进行了探讨,本书首先从环境承载力、耦合理论、文化再生产等方面构建灾后旅游业重建规划的理论基础,以增强规划的科学性。(二)提出灾后旅游业恢复重建规划编制的新框架

在依据国务院汶川重建条例的基础上,兼顾《国家旅游规划通则》、《旅游发展规划管理办法》的技术规范要求,作者提出了具有普适性的灾后旅游业恢复重建规划编制的框架,以期能够指导由灾难性事件引起的旅游业恢复重建规划的编制。(三)构建旅游业地震灾害损失的评估体系

正确认识地震灾害对旅游业造成的损失的内容,即旅游资源和设施设备“硬损失”、市场和信心“软损失”两个方面;明确市场和游客信心恢复是旅游业区别于其他一般行业或产业的恢复重建的特殊性;客观认识灾后旅游资源的构成;科学选择评价方法,从而构建科学的旅游业地震灾害损失评估体系。(四)提出旅游文化资源的保护与传承模式

基于文化再生产理论,客观认识地震对灾区原有文化资源造成的破坏和文化重建带来的机遇,提出灾后旅游文化资源的保护与传承模式。(五)构建旅游灾害危机应对的一般机制

就如何建立和完善“灾后防灾、灾后减灾”的机制和体制,从而实现“灾后无灾”,提出可行性的建议和方案。第三节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一、研究方法(一)宏观与微观分析相统一

宏观分析国内外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规划的基本经验和成果,借鉴旅游业恢复重建案例的成功经验,指导我国灾后旅游业恢复重建工作。微观分析主要针对四川省汶川地震灾后旅游业恢复重建对个案的解剖,从中寻找带有一般规律性、经验性的方法并加以总结推广,进而提出我国灾后旅游业恢复重建规划编制的理论基础和一般技术规范和标准。(二)理论与实证分析相结合

规范的理论分析是本研究的基础,本研究基于环境承载力理论,引入耦合理论、产能损失理论、文化重建理论、后危机管理理论,借鉴其核心思想,用于指导灾后旅游业恢复重建规划研究。实证分析方面,本研究拟选择四川省灾区典型的案例区域,对灾后重建规划实施和建设情况进行抽样调研,重点开展灾区规划与重建过程、规划实施效果研究,以检验并完善理论,实现两者有机结合。(三)定性与定量相结合

定性研究主要通过实地调查和访谈、参与式观察、问卷调查等方式进行,侧重于灾后旅游业恢复重建规划的规范性框架、生产力布局和产业结构调整、文化资源保护与重建、危机应对机制等问题的研究。定量分析侧重于灾后旅游业损失评估体系、规划编制的一般技术和规范的研究。二、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本研究的技术路线总体思路为:案例研究—理论研究—实证研究(见图1-1),体现为从个案中分析研究,形成系统理论,最终理论为实践服务的指导思想。具体分为案例和现场研究、问题提出、理论研究(论理形成)、理论完善与创新、指导和运用实践5个阶段。

1.案例和现场研究阶段。对《规划》的内容和实施效果进行研究,包括现场调查研究、各类数据统计、政策分析,确定研究内容,开展相关资料的收集整理。

2.问题提出阶段。针对四川旅游业恢复重建规划实施与产业重建的现实情况,结合文献综述,在当前国内外旅游业灾后恢复重建规划规范与标准研究相对较少,以及灾后重建的“后灾后”时期如何建立危机应对体制机制的背景下,提出旅游业灾后恢复重建规划研究的内容、本质属性,如何构建重建规划的一般标准和规范,如何完善危机应对体制机制,以及旅游业恢复重建的理论与实践如何创新等问题。图1-1 研究技术路线示意图

3.理论研究阶段。基于环境承载力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念,采用耦合理论、产能损失理论、文化再生产理论、后危机应对理论等对旅游业恢复重建规划展开研究,并对已有成果进行丰富和完善。

4.理论完善阶段。在现有理论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四川的实践,丰富和形成研究成果,包括灾后旅游业恢复重建规划编制的一般标准和规范、灾后旅游业损失评价体系、灾后旅游文化资源的保护和传承机制、旅游业恢复重建体制和机制的创新研究等。

5.实践运用阶段。基于本研究的理论框架,对四川地震灾后旅游业恢复重建规划进行实证分析,在实践中验证研究理论成果,并对四川旅游业的恢复重建提出建议和意见。第四节研究难点和创新点一、研究难点

地震灾后旅游业恢复重建规划在我国尚属一个全新的课题,国内外可借鉴、参考的文献资料、经验方法很少,属于开创性的探索研究,诸多难点需要突破和解决。

首先,旅游业灾后恢复重建规划本身具有特殊性。其特殊性体现在:(1)它包括了灾后恢复重建阶段和发展振兴阶段,各阶段的重点任务和要求存在较大差异,既要体现应急性,又要具有长远性;(2)灾后旅游业恢复重建规划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在数据资料收集、要素集成、产业融合、部门协调等方面存在一定困难。

其次,目前,旅游规划的体系不完善,如何在符合现有规划要求和基本规范的前提下,构建旅游业灾后恢复重建规划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

第三,如何构建具有普适性的灾后旅游业恢复重建规划的技术流程和技术标准是一大挑战。二、研究创新点

1.从环境承载力理论、耦合理论、产能损失理论、文化再生产理论、后危机管理理论五个方面对灾后旅游业恢复重建规划的理论基础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为制定科学的重建规划提供了理论支撑。

2.提出了旅游业恢复重建规划的基本要素和规划框架体系,对国内外现有旅游规划和产业规划的标准与规范进行了研究与比较,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补充和完善,进而提出了旅游业恢复重建规划新的基本内容和成果形式框架。

3.构建了旅游业地震灾害损失评价指标和体系,进而可从定量上客观、有效地指导灾后经济损失评估。第五节本书章节安排

本书共分为八个章节,安排如下:

第一章:导论。介绍研究的背景、目的意义、主要内容、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难点和创新点等。

第二章:旅游业地震灾害损失评估体系研究。在综述国内外关于地震灾害损失评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引入产能损失理论,界定旅游灾后损失评估范围、类型的基本内容,构建灾后旅游业经济损失评价维度、指标体系,并以四川为例进行实证分析。

第三章:对灾后旅游业恢复重建规划的开展情况及成果解读。通过解读《四川省汶川地震灾后旅游业恢复重建规划(2008—2010)》,简略分析了具有典型性的灾后旅游总体规划的案例、技术路线。

第四章:灾后旅游业恢复重建规划相关研究综述。综述了国内外灾后恢复重建规划的典型案例及积累的经验;分类梳理了旅游业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规划研究的内容。

第五章:地震灾后旅游业恢复重建规划基础理论。简要论述了本研究运用的主要理论,并分析了灾后旅游业恢复重建规划的特殊属性。基于耦合理论,提出灾后旅游业重建规划编制的一般规范和标准。

第六章:灾后旅游文化资源的保护和传承研究。基于文化重建理论,以灾后羌族文化旅游资源保护为例,探讨旅游业与文化保护的相互影响,以及灾后如何实现羌文化的传承与重建。

第七章:灾后旅游业危机应对机制与体制研究。基于后危机管理理论,分析当前我国旅游危机应对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旅游危机管理的对策。

第八章:研究结论及展望。对灾后旅游业恢复重建规划编制的经验进行了总结与展望。第二章旅游业地震灾害损失评估体系研究

汶川地震造成四川省至少68712人遇难,17921人失踪,许多基础设施被严重破坏,直接经济损失达8451多亿元。作为四川省支柱产业的旅游业也遭受了巨大打击。2008年四川省旅游收入占全省GDP的比例由2007年的11.6%跌至1.4%。“5·12”地震对四川省旅游业造成的经济损失究竟有多大,旅游业是否恢复等问题有待研究。

有关“5·12”大地震给四川省旅游业造成的影响的相关研究,学者们多从危机对目的地形象的影响、景区基础设施毁坏及游客数量影响、四川旅游地灾害风险评估与对策研究等方面进行了分析,但对地震损失的定量研究成果较少,还未展开地震灾害对旅游业造成损失的评估体系研究。而合理地评估地震造成的经济损失,可为政府部门采取紧急救灾措施提供科学依据,为灾后重建规划工作提供基础性数据和决策依据。因此,研究旅游业地震灾害损失评估体系,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章节基于产能损失理论,以“5·12”大地震对四川省旅游业造成的损失为例,尝试构建旅游业地震灾害损失评估体系。第一节国内外关于地震灾害损失评估的研究综述一、国外关于地震灾害损失评估相关研究进展

日本、美国是地震多发的发达国家,对地震灾害的研究起步较早,1960年代以来,总结了地震经济损失方面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有效地指导了发展中国家的相关研究。

国外在地震的经济影响研究内容上有两大特点,一是侧重于量化研究,如经济损失评估模型的建立和应用(如美国的 FEMA);二是多关注与其经济生活密切相关的行业。究其原因,与他们经济发展特点相关: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高,经济发展呈现出高度一体化趋势,各行业之间联系非常紧密,其中,房地产、金融、债券和保险业等行业十分发达,且与经济生活密切相关,当其中任何一个行业的经济受到挫伤,就会牵一发而动全身,引起其他行业的连锁反应。类似于地震这样的特大灾难,对经济活动的影响巨大,因此,研究者们多关注地震对上述行业的经济影响。(一)80年代研究进展

20世纪80年代,美国综合国内优秀地震工程、结构工程等方面的专家经验,集成了一个专家系统,由 FEMA(美国联邦紧急事务管理局)开发“一致地震破坏(Consensus-opinion earth-quake damage)”方法,这是一套用计算机模拟的方式来评价地震经济影响的方法。其评价步骤如下:首先设定一次地震,分析出依据烈度而定的评估地域内的地震特征;然后按照结构特征、经济功能进行较为细致的分类,结合经专家讨论得出的一致经验,对某烈度下的DPMS(破坏概率矩阵)分析,评估区域内结构、设施设备被地震破坏的情况;接下来通过经验估计七种破坏力对各类结构造成的损失比,评估区域内结构的重置价值,计算出评估区内结构和设施的直接经济损失。最后,依据专家给出的设施设备功能恢复时间函数,并将生命线系统的影响作为影响因子,综合评估出因停产、减产对经济造成的最终损失。

同时代的日本学者Eiichi Kuribayash, Osamuheda也在定量评估地震长期影响方面做出了贡献,他们通过分析历年来地震灾害的统计资料,进行回归关系的分析,提出了计量经济学模型,用来预测地震经济损失。此模型通过评估地震直接经济损失,间接计算地震对生产、投资、消费等方面的间接经济影响,以及相应的市场供求方面的变化。

到了1980年代末期,学者们对地震经济损失影响的第二阶段进行了研究。美国 FEMA 引入 Wilson提出的内部区域产业模型,对地震间接经济损失做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但这种投入产出分析(Input-Output Model, IO 模型)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因为它没有考虑到地震灾害前后,社会经济体的活动和商业联系是处于不断变化中的,企业若采用柔性生产或调整合作伙伴等措施,则可降低地震造成的经济损失,所以,IO 模型所得评估值一般比实际损失要高。日本学者 Kozuhiko, Kawashima等在地震间接经济损失评估方面提出,可以以直接经济损失为基础,利用工业各个部门间相互关联的关系,考虑各类设施、原材料、商品的破坏情况,以及灾后投资重建等方面的影响,综合对地震间接经济损失作出评估。

地震间接经济损失评估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在时间和空间上的界定较为复杂:从时间上来看,不仅包括灾害发生当时,还包括灾后较长一段恢复时期;从空间上来看,不仅包括直接受灾的区域,还包括灾区以外的其他区域;从影响范围上来看,涵盖了社会经济的各个行业。又由于社会经济活动本身的各个环节、各个层次的关联性强,复杂易变,因此使地震间接影响评估工作变得更加复杂。基于此,越来越多的学者试图从区域整体经济结构、长期经济影响等角度来进行评估,使地震灾后间接经济损失的评估范围从空间和时间上得到了延展。(二)20世纪90年代研究进展

20世纪90年代,学者们开始关注地震对灾区经济的长期影响评估。美国FEMA在80年代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地理信息系统基础软件为平台,与NIBS(National Institute of Building Science)合作开发了地震灾害评估软件包(HAZUS)。此软件包的数据库中储存了美国各州建筑物的缺省数据,以方便用户进行数据分析使用。在具体运行上,它以地理信息系统(GIS)为运行平台,由用户设定初始地震,软件则开始分析,评估出一系列的损失结果,用户可依据这些结果,建立地震预案和应急措施,并为未来的地震减灾、灾后援助等一系列工作商量对策措施。相较于以前的 ATC-13分析法,地震灾害评估软件包(HAZUS)在地震震动特征参数上使用定量的峰值地面运动PGM(Peak Ground Motions)进行结构易损性分析,得出各类结构的易损性曲线,有利于更合理地评估地震对灾区经济的长期影响。

除了对地震间接经济损失评估方面的研究,国外研究机构还就地震间接损失类型进行了分析。美国自然灾害费用评估委员会(Committee on Assessing the Costs of Natural Disaster, 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提出在灾后较短时期内,间接损失有如下三类:一是销售、工资或利润方面的损失,主要因为商业结构遭到破坏,物质产品销售链条暂时性中断;二是进货/出货损失,这是由于生产设备、设施以及物质环境遭到破坏,从而导致上、下游产业停产造成的;三是多重(Multiplier)或涟漪效应(Ripple Effect)造成的损失,即由于企业被迫停减产,企业利润和员工收入减少,其相应的支出和消费也会缩减,乘数效应的作用相应减小,进而形成对相关企业生产力新一轮的削减。有数据统计表明,地震间接损失会随着灾害等级的增大而增大。二、国内关于地震灾害损失评估相关研究进展(一)地震直接损失评估研究

我国对地震破坏影响的研究多见于各种目的的宏观调查,但在地震经济损失调查评估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第一份地震经济损失的调查报告始于1979年对江苏溧阳地震的评估。经过10多年的发展,我国在灾后调查中逐渐重视现场地震灾害损失的评估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果,出版了专门性的指导书籍。如1998年出版的《地震现场工作大纲和技术指南》一书中,第四章就专门介绍了现场地震灾害损失的评估方法:在抽样调查的基础上,得出评估所需的损失比和破坏比,再按照各类别汇总求和得到总损失。在此基础上,我国学者对其不断完善和总结,积累并吸收全国各地在灾害评估中的实践经验、听取相关行业工作人员的意见和建议,以《地震灾害预测和评估工作手册》(国家地震局震害防御司编,1993)和《地震现场工作大纲和技术指南》(中国地震局,1998)为总体指导,于2005年颁布了国家标准《地震现场工作第4部分:灾害直接损失评估》,对《地震现场工作大纲和技术指南》做了调整和完善,例如,提出简易房屋的概念,调整了破坏等级及对应的损失比等参数的划分和取值。(二)地震间接经济损失评估方法研究

我国在地震间接经济损失方面的研究还处于探索研究阶段,未形成较为成熟的方法和体系。目前所使用的方法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经济学模型,常用的有投入—产出模型(IO 模型)、区域经济动力学模型、可计算的一般均衡模型等等;另一类是经验统计模型,研究上多利用统计关系来评估,如间接损失与直接损失的统计关系、间接损失与GDP的统计关系等。

但上述两类模型在具体应用中也存在一定困难。经济学模型需要研究者掌握专业的经济学理论和方法才能理解其中复杂的经济概念和模型,具体分析过程中,需要凭借大量的经济统计数据作为分析的基础,但实际操作中很难得到较为详尽的经济统计数据。而经验模型应用的困难主要是因为地震灾后的经济损失统计工作较少做长期跟踪调查,因而缺乏足够的样本,不利于保证统计检验的信度和效度,导致统计模型中的回归系数准确性降低,加之影响经济损失的因素众多,也容易导致回归系数偏大,与实际损失有一定偏差。

周光全等人(2004)尝试用“受灾人口”来评估地震经济损失。此方法在整理历史资料的基础上,理清受灾人口与地震经济损失之间的关系,从而实现了对灾后经济损失的快速评估。但由于不同地区受灾程度受到各自社会经济发展程度的影响,因此该方法所得到的结果与地震现场评估结果存在部分偏差。

基于上述困难和现有的研究条件,目前我国在地震间接经济损失评估方面主要研究停产、减产损失,通过简单的经验统计,用企业的日均产值或日均产值减少额乘以企业实际的停减产时间来计算,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三)地震损失实证研究

部分学者以我国1990年代以来发生的几次大地震为例进行实证研究,探讨如何评估地震经济损失。以唐山大地震为例,王中宇等人(1995)研究了其对唐山、天津两地固定资产的破坏与生产能力损失之间的关系,以及对社会产生的长期影响。赵直、尹之潜(2001)通过分析唐山地震灾害的数据资料,提出了评估灾后某地(一个区域或某个城市)由于停产、减产而导致的经济损失的方法。

以2005年8月5日会泽5.3级地震为例,周光全(2007)使用新国家标准模拟评估了地震中房屋的经济损失,评估损失值大于原标准下的评估值,前后产生差异的原因在于当破坏等级被合并后,对应的损失比提高了,新标准下的评估损失值更符合地震损失的实际情况。

以2008年“5·12”地震为例,部分学者就其对灾区造成的间接经济损失进行了评估。都吉夔(2008)等人提出了利用灾区各市(县)的GDP数据进行地震灾害间接经济损失的评估方法。通过综合分析第二、三产业的经济数据、震害系数、企业生产和服务业营业恢复时间等因子进行评估计算。叶珊珊、翟国方(2008)引入国外的IO模型对灾后间接经济损失进行调查和评估,尤其是专门就旅游业等非生产性服务业受到的损失进行了评估。数据表明,首年地震造成的直接和间接损失超过1万亿人民币,随着灾区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的陆续展开,经济损失将会进一步增加。三、述评及研究展望

国内外对于地震直接经济损失的研究均已形成了较为稳定的、系统的评估方法,但仍然存在无法整合社会经济这一整体进行评估的不足;而在间接经济损失评估时由于涉及领域广泛、受影响时间较长、各经济体间联系复杂等原因,很难得出较为精准的结果,因而其评估方法也仍然处于探索和研究之中。第二节旅游业地震灾害损失的界定和构成一、旅游业地震灾害损失的范围界定

地震灾害损失评估,指地震发生后,在短时间内估算出地震所造成的损失,包括人员伤亡、建(构)筑物和生命线系统的破坏、地震次生灾害、经济损失和无家可归人数等。具体内容包括地震经济损失和地震人员伤亡的评估。其目的在于根据地震损失的大小,决定救援的规模,为政府部门采取紧急救灾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旅游业地震灾害损失评估范围既与地震部门开展的灾害损失评估统计数据有一定重合,也有自己行业的特点,主要针对旅游产业生产基础条件、产能受损情况等经济损失开展调查、统计、分析与评估。具体而言,其评估范围包括旅游景区设施、宾馆饭店设施、地方旅游行政管理机构、旅行社设施以及旅游城镇的旅游服务设施的经济损失。二、旅游业地震灾害经济损失的类型划分(一)直接经济损失与间接经济损失

地震经济损失主要分为两大类:直接经济损失和间接经济损失。前者一般指地震对社会物质财产破坏而造成的经济损失,具体涉及房屋等建筑物、室内财产、各种基础设施设备等方面。后者主要指地震发生后,由于生产暂时停止或减少,扰动了原有平衡的经济系统,降低了外部投资,由此产生的一系列经济损失表现为直接损失造成的后续影响,具体涉及停减产损失、产业关联损失、救灾直接投入费用和投资溢价损失四个方面。

地震的经济损失可从短期影响和长期影响两方面来考虑,为了评估的及时性和易操作性,我们主要对震后30天内的经济损失进行预测评估,即关注短期内地震灾害对经济的影响。

旅游业地震直接经济损失主要指旅游产业基础设施设备、旅游业管理机构、旅游服务集散中心和旅游服务支撑中心设施破坏等造成的损失。旅游业地震间接经济损失则主要指因旅游景点、设施的破坏致使旅游业停减产,以及由于旅游产业链遭到破坏等而造成的旅游收入损失,旅游业抗震救灾投入费用等。(二)有形损失与无形损失

旅游活动的开展有赖于旅游资源、旅游设施、旅游服务三大基本经济要素的密切配合。地震损毁了部分旅游景区(点)、旅游设施等,造成了有形的物质损失。

由于旅游产品其本质是一种无形的服务性产品,具有“不可转移性”、“生产、交换、消费同一性”、“不可储存性”、“脆弱性”等特殊性,因此旅游产品的经济价值只有当旅游者到达旅游目的地,消费了旅游服务后才能实现。地震导致旅游活动突然停止或减少,造成了无形的服务经济损失。

此外,地震和余震给旅游者造成巨大心理阻碍,严重影响了旅游市场信心,且需要较长时间恢复,这种因社会心理影响而产生的无形损失难以估计。第三节旅游业地震灾害损失评估的理论和方法一、旅游业地震灾害损失评估的理论基础(一)产能损失理论(capacity loss theory)

产能(Capacity)指生产能力,指在计划期内,在既定的组织技术条件下,企业参与生产的全部固定资产,所能生产的产品数量,或者能够处理的原材料数量。生产能力是反映企业所拥有的加工能力的一个技术参数,也可以反映企业的生产规模。

产能损失概念的提出,最初用于指工业、企业因停产、减产而造成的损失。所谓停减产损失,是指企业、工厂由于受到某种形式的直接破坏,使资本和劳动力减少,导致生产能力下降,进而造成的一系列经济损失。地震灾害破坏了产业部门内企业资产,造成人员伤亡,企业在流失资产和劳动力恢复之前,暂时丧失全部或部分资产的运作能力,使生产经营活动不得不暂停或减少。例如,某个工厂的主要厂房、设施设备遭到破坏时,不得不暂时停止生产,这就破坏了产品的采购—生产—销售链条;又如某商业企业,若营业场地遭到损坏,在营业场所修复或更替之前,就不得不全部或部分停止经营,导致经济损失。

停减产损失和产业关联损失是地震间接经济损失中的主要组成部分。其中,因地震直接破坏造成的停减产损失为第一次间接经济损失;因产业部门之间的经济平衡关系受到影响,导致流通领域、部门之间的供求关系受到影响而引起的产业关联损失为第二次间接经济损失。

目前,有关停减产损失的界定仍存在一些争议,部分学者认为地震直接破坏造成的停减产损失应纳入直接损失的统计范畴,也有部分学者认为应当纳入地震间接经济损失统计中。本研究中的统计倾向于把企业停减产损失归于地震间接经济损失。

不仅地震灾害会直接影响企业停减产,人们对于地震的心理认知也会影响企业产能。这是因为灾民对灾后的震情趋势抱有各种揣测,担心还会有地震再次发生,这不仅造成旅游从业人员不去工作,更造成旅游者的心理恐慌,造成无形的市场信心损失。这也是灾后旅游业重建规划中资源损失评估不同于其他规划的损失评估的特殊之处。(二)产能损失理论对旅游业地震灾害损失评估的借鉴意义

产能损失理论虽然主要用于研究生产有形产品的工业、企业,但对生产无形产品的旅游产业而言同样具有借鉴意义。从供给角度而言,旅游产品指旅游经营者凭借旅游资源、旅游交通设施、宾馆、饭店等有形的物质载体,向旅游者提供的以满足其旅游活动需求的各种物品和服务的总和。可见,旅游产品的生产也需要凭借一定的物质生产要素,旅游资源、旅游设施等“资产”的破坏将直接使旅游活动中止,立即造成大部分旅游企业减产和停产,导致经济产出损失。

除此之外,旅游产品的生产过程又不完全同于其他产品的生产,其区别在于以下四个方面:一是消费者的流动性。没有旅游者来到旅游目的地,所有产品都无法实现其价值;二是产品价值的不可贮存性;三是生产、交换与消费的同时性;四是消费的预订性也即产出的延滞性。(三)旅游业产能损失的三阶段理论

依据企业产能损失的相关研究成果,结合旅游业发展特点,本文将旅游业产能损失变化过程表示为急剧下降、停滞、回复上升和超越三个阶段,如图2-1所示。图2-1 旅游业产能损失三阶段图示

1.急剧下降阶段

表示为图2-1中A-B时段。由于突如其来的地震,使大部分旅游景区(点)的旅游活动戛然而止,旅游产品的生产与消费同时结束,旅游经济产出急剧减少或停止。伴随着余震以及次生灾害的影响,受灾面积可能进一步扩大,在对未来灾害无法预期及控制的情况下,相关部门也采取稳妥的应对措施,禁止部分或全部旅游活动的开展,进一步导致了旅游业产能的迅速下降。

2.停滞阶段

表示为图2-1中B-C时段。由于旅游资源、旅游设施、旅游服务系统等基础条件的破坏,旅游供给能力在较短时间内难以恢复。在地震灾区,特别是重灾区的旅游企业,几乎全部处于歇业状态。此阶段,仅仅有少部分受地震影响较小的区域继续营业。此外,旅游者心理上缺乏安全感,恐震心理导致其不敢前往灾区或附近区域进行旅游,从而使旅游业产能维持在较低的经济产出水平运行。

3.回复上升和超越阶段

表示为图2-1中 C-D-E 时段。其中,在 C-D 时段,由于地震灾区的灾后恢复重建工作陆续展开,基础设施逐步恢复,各景区也积极开展重建振兴工程,为旅游业的恢复运营提供了基本保障。同时,在政府等相关部门的统一领导和指挥下,旅游局、旅游协会连同旅游企业、旅游景区(点),展开一系列旅游危机应对措施:认真做好危机公关,重树安全旅游形象;采取优惠促销策略,稳定并扩大客源;积极对外营销宣传,重建旅游新契机;变危机为机遇,新建旅游增长点等等。通过这一系列举措,地震对旅游业的负面影响得到了有效的控制。随着灾难的远去,地震带给人们造成的心理恐慌逐步减弱,旅游市场信心渐渐恢复,游客数量逐步回升,旅游业进入恢复发展阶段。当旅游业产能上升到 D 点时,达到了震前产能水平。

虽然地震给当地旅游业带来了巨大损失,但同时也产生了一些新的旅游资源,成为旅游经济新的增长点,如地震遗迹、温泉、堰塞湖等等,可用于开展地震主题旅游。另外,特色旅游、教育资源也将成为灾后旅游重点打造的资源,可以宣传地震科研价值和防震科普意义,同时也可以纪念震中遇难的数万同胞,弘扬以人为本、众志成城的抗震精神。因此,若能变危机为机遇,借地震灾区认知度提高之契机,树立新的旅游景点和品牌,则能重新激发起人们前往旅游的热情,推动灾区旅游业超越发展。二、旅游业地震灾害损失评估方法

地震灾害损失评估,是基于地震灾害及次生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与物质破坏的经济损失的调查、统计基础而进行的分析评价。其结果将为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规划工作提供基础性数据,为灾区政治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决策依据。因此,灾害损失评估工作要坚持科学严谨、实事求是的原则,要坚持规范评估与实际调查相结合的方法,要尊重受灾地区政府、企业、群众的意愿并遵循旅游行业发展规律,尽可能做到不瞒报、不虚夸、实事求是与理性地调查、统计、分析、评估。(一)旅游业地震灾害损失评估指标体系

有关地震灾害损失的评估,迄今尚没有建立统一规范的指标体系,本书拟建的指标体系是在参考现有各项指标基础上,进一步系统、深化、扩展、延伸,形成以地震灾害为中心的指标系列,再进行实际的调查分析后确定的。在建立地震灾害评估指标体系时,遵循了“代表性原则”、“可行性原则”、“系统性原则”、“综合性原则”、“可比性原则”,以及“独立性”、“相对稳定性”、“科学性”、“可操作性”等基本原则和要求。

根据旅游业地震灾害损失的范围界定,评估指标体系主要涉及旅游业发展的基础,共计五个维度、十九类指标,如表2-1所示。表2-1 旅游业地震灾害损失评估维度与指标① 各维度中指标名称相同的采用同一指标编号。② 农业旅游示范点以及已形成规模的乡村旅游点,纳入景区统计。(二)旅游业地震灾害经济损失计算方法

1.直接经济损失的计算方法(1)评估依据

直接经济损失评估以两个方面为基础:一个基础是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地震现场工作第四部分:灾害直接损失评估》(GB/T18208—2005)开展调查和计算;另一个基础是开展大密度的、尽可能详细的实地调查作为损失评估的支柱。同时参考国内外学术界关于地震灾害经济损失评估方法的研究成果,结合地震灾区旅游发展的实际状况进行分析。数据来源主要为地震灾区旅游局上报并经当地政府核准签章的损失统计数据。(2)价值损失计算方式

根据国家标准《地震现场工作第四部分:灾害直接损失评估》(GB/T18208—2005),采用重置成本计算法。

重置费用的依据:

●查询公开出版的行业标准

●咨询业界专家

●网上询价

●咨询供应商

●物价局公布的价格

核准的重置费用已考虑了各地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根据灾区旅游景区、宾馆饭店等项目建设的实际情况选取中等标准平均价格。

按照规定,军事设施另作评定,文物古迹破坏未作定量的货币折算,列出了文物部门的文物修缮的费用。(3)计算模式12

直接经济损失=∑(n , n ┅)*RC

其中:1

n——旅游景区总损失量2

n——宾馆饭店总损失量3

n——县、市旅游局总损失量4

n——旅行社总损失量5

n——旅游城镇接待设施总损失量

RC——重置费用(单位价格)

2.间接经济损失计算方法(1)旅游行业产能损失的计算方法

地震灾害不仅造成地震当日全行业直接经济产出损失,也导致此前消费预订额亦即经济产出量全部损失,通常仅预测评估地震灾害在短期内(通常是震后30天内,具体时间可根据灾区震后恢复重建工作效率而定)所造成的经济损失。

鉴于旅游产品与其他产品生产的区别,其日产量不是一恒定的具体数字,因此在计算方式上,以上年同期旅游产能为基数,采用平均指数法计算前三年增长率,以此确定地震当月的旅游产能。(2)旅游产业关联损失

旅游产业包含了“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与其他行业有很强的关联性。地震灾害破坏了旅游产业链,景区、宾馆饭店、旅游商品生产销售企业、旅游地接社、组团社和旅游交通服务企业等所有围绕旅游产业开展活动的机构,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短期难以恢复,旅游行业的这些间接损失难以用货币准确衡量。而目前国内外也尚无具体的评估方法,一般是根据经验,在直接损失数额上乘以一定的系数来大致确定损失额。

根据世界旅游理事会1993年的统计数据,全球平均旅游乘数为2.5,但各国旅游发展程度不一样,乘数效应有差异。我国“七五”期间的旅游乘数效应已达3.7,故本文采取的旅游收入乘数为3.7。(3)抗震救灾投入费用

包括各级政府、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旅游企业在救灾过程中投入的费用、救灾物资等。(三)损失等级评估

按三种不同损坏程度统计,包括整体受损情况的损坏率、单体受损情况的损坏率,作为判断功能丧失程度与重置费用的依据。

房屋等设施按照完全损坏、中度损坏、轻度损坏三级划分:

●完全损坏:损坏比为80—100%

●中度损坏:损坏比为50%左右

●轻度损坏:损坏比为20%

部分设施设备按照基本完好、破坏、毁坏划分破坏等级:

●基本完好:轻微损坏,不影响继续使用

●破坏:丧失部分功能,可以修复

●毁坏:丧失大部分或全部功能,无法修复或已无修复价值(四)综合分析评价

地震间接损失是必然存在且具有较长时间的影响,但当地震直接经济损失与当地 GDP 的比小于8 %时,由于该地区经济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使得间接经济损失并不明显。而当地震直接经济损失与当地GDP的比大于8 %时,地震间接损失就较为明显;地震间接经济损失的大小与直接经济损失和 GDP 之比二者之间的关系不是呈简单的线性关系,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因为产生地震间接经济损失的因素十分复杂。一般来说,地震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越大,相应的间接经济损失也越大;发生于经济发达地区的同等烈度的地震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和间接经济损失都比经济不发达地区的绝对值要大,这主要是因为发达地区经济活动内部的相互依赖性更加紧密。但是在地震发生后,外界经济介入不大的情况下,发达地区的经济系统自我调节能力要高于不发达地区,使得发达地区在直接经济损失不大的情况下间接经济损失反应并不明显。

地震灾害对旅游业形成内部性与外部性两类影响。旅游业灾害损失的内部性表现为近期损失与中长远损失,难以精确计算。在综合分析评价旅游业地震灾害损失程度时,除了应依据经济损失的量化数值来判断,还应考虑地震给旅游市场造成的难以评估的无形损失,如旅游市场信心破坏、地震造成地价的变化而改变人民的迁居流向、地震造成环境的破坏、投资溢价损失等等。只有这样,才能较为准确地预测评估灾后旅游业的损失量,为灾后恢复重建规划工作提供可信的基础性数据,为灾区旅游业发展提供决策依据。第四节“5·12”汶川地震旅游业灾害损失评估一、“5·12”汶川地震震区旅游业基本情况

此次地震灾区是四川省重要旅游资源聚集区,包括都江堰——青城山世界文化遗产地、大熊猫栖息地世界自然遗产地、龙门山国家地质公园以及大批国家级、省级风景名胜区,国家级、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国家级、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藏羌民族文化走廊上的羌族与藏族民族文化保护村寨,文化部命名的文化之乡,民政部命名的长寿之乡,沿龙门山麓形成的自然生态旅游景区与农业旅游休闲度假旅游带。

2007年,这一区域包括成都、绵阳、德阳、广元、雅安、阿坝等六个市州的旅游总收入650亿元人民币,占全省旅游业总产值的56%;接待国内外旅游者8500万人次,占全省旅游总接待的46%;带动就业数十万人,尤其是近万家“农家乐”稳定了数以百万农民在本地就业,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起到很大作用。(参见附录,附表1《四川地震灾区成都等六个市州2007年旅游业产出统计情况表》)二、四川旅游业地震灾害损失评估工作安排

实地调查工作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为数据统计阶段。时间为2008年5月13日—31日,主要通过各市州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分项目、受损程度、受损数量、受损金额统计上报本地区旅游景区、宾馆饭店、县市旅游局、旅行社与旅游城镇地震灾害损失情况。

第二阶段为统计数据汇总与专家抽样调查阶段。时间为2008年6月3日—7日,主要工作一是汇总各地上报的统计数据,二是先后派出六个工作组进行现场抽查,或与规划组现场调查相结合,或根据统计数据进行受损程度抽查。

第三阶段为分析评估阶段。时间为2008年6月7日—10日,主要是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将汇总数据结合抽样调查情况进行分析、核准与评估,提交评估报告。三、四川旅游业地震灾害损失统计及计算结果

评估工作遵照国家旅游局、四川省人民政府下达的任务进行,即在各地区上报的灾害损失统计数据基础上,根据国家与本省的相关标准,进行核准分析评估,为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规划提供基础性数据。因此,本次评估既收集汇总了各地政府相关部门的统计数据,又派出工作组对各地受损情况进行抽样调查核实,并按照国家的相关标准对物质损失进行损失值核准。(一)旅游业地震灾害直接损失的统计结果

根据四川省19个市州(全省21个市州中泸州、攀枝花两市零损失,未报损)旅游局上报的统计数据进行灾害损失评估核准, 2008年5月12日地震灾害给四川旅游业造成的直接损失初步统计为465.92亿元。(见附表2《四川地震灾害旅游业直接损失统计表》及附表3-1、3-2、附表4、附表5、附表6、附表7)(二)旅游行业产能损失的计算结果

根据四川省旅游业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实际情况,旅游行业产能损失仅考虑5月12日—31日经济产出损失,计算模式如下:

旅游产能损失=M- X

M——预计2008年5月旅游总产出

X——2008年5月1—11日实际旅游产出

根据四川省旅游局统计数据,2007年5月全省旅游总产出为92.15亿元。按平均增长率计算,2008年实际增长率为24.4%,则2008年5月旅游总产出为114.63亿元人民币。

2008年5月1日-11日实际旅游收入为32.51亿元人民币。按旅游行业2008年5月产能损失的计算方法,实际损失产能为:82.12亿元人民币。(参见附表8《2008年5月四川省主要景区接待损失率统计表》、表9《近三年5月份四川旅游业经营情况对比统计表》。2007年,6个重灾区旅游收入分别是:成都414.4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1.8%;德阳58.19亿元,同比增长22.4%;绵阳80.94亿元,同比增长27.5%;雅安24.86亿元,同比增长33.9%;阿坝74.37亿元,同比增长20.4%;广元27.57亿元,同比增长30.7%,6个市州旅游收入平均增长26.1%)(三)旅游产业关联损失计算结果

根据旅游收入的乘数效应,2008年5月12日四川地震造成旅游业灾害的间接损失评估为:旅游业地震灾害直接损失465.92亿元 * 乘数3.7 = 1723.9亿元。(四)抗震救灾投入费用统计

在地震发生当日,为救援困在灾区的旅游者,四川省旅游局先后投入700万元人民币,阿坝州投入1300万元人民币,共计2000万元人民币。(五)四川省旅游业地震灾害总损失

据统计,截止2008年6月10日,四川省旅游行业地震灾害损失548.24亿元人民币,即旅游业直接损失465.92亿元 + 旅游行业产能损失82.12亿元 + 旅游产业关联损失1723.9亿元+抗震救灾投入费用2000万元,共计17787.24亿元人民币。四、旅游业地震灾害损失与恢复重建分析(一)按地震影响面分析

此次地震震中位于阿坝州汶川县境内,波及范围主要是阿坝、成都、绵阳、德阳、广元、雅安等六个市州。地震使该地区旅游业发展的基础条件遭受严重损坏,灾害直接损失总值为463.26亿元,占全省旅游业地震灾害直接损失总值的99.43%,相当于2007年四川全省旅游增加值(1217.31亿元)的38.05倍,为重灾区。其中:

1.阿坝州

旅游业直接损失值为167.05亿元人民币,其中包括景区94.6亿多元、宾馆饭店49亿多元、其他设施损失23亿元。总损失值相当于2007年阿坝州旅游业总产值(74.37亿元)的2.25倍、2007年阿坝州GDP(105.1亿元)的1.57倍。2007年,阿坝州旅游总收入相当于全州GDP的70.8%,其主导地位非常明显。对全州经济增长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此次地震灾害发生在阿坝州经济最为发展的地区,不仅对该地区工业设施、交通基础设施造成巨大打击,也阻断了九寨沟黄金旅游环线的公路通道,严重破坏了阿坝州多年来积累、建立起来的旅游经济发展基础,将对阿坝州经济的发展产生十分深远的影响。阿坝州旅游业基础设施的恢复重建将面临巨大的资金压力,而重塑“安全之旅”的市场信心的任务更是十分艰巨。

2.成都市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