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创新成功之路——面向中国企业的全过程精益管理创新(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20 17:50:51

点击下载

作者:齐二石,刘亮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管理创新成功之路——面向中国企业的全过程精益管理创新

管理创新成功之路——面向中国企业的全过程精益管理创新试读:

前言

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瞩目的成就,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位,但进入21世纪以后,如果还单纯地依赖高投资、高消耗和廉价劳动力资源的粗放式经济增长方式将难以为继。那么,如何实现集约化的经济增长方式,实现“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变,将是理论界的研究热点与难点。管理创新作为创新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导管理者依据组织内外环境的实际情况、环境变化和需求,通过主动改进已有的、守旧的、僵化的、不适时的管理思想、管理制度、管理流程、管理方式等,实现高质高效完成组织目标的一整套理论、方法和技术。管理创新的实施不仅对国家宏观管理的确立具有指导意义,更对企业变革生产方式与管理模式,实现中国创造,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价值。

本书在较为系统地介绍了创新理论及管理学的产生及其发展历程相关内容的基础上,结合时代背景系统阐述了管理创新的概念、管理创新的工具及面向全过程的企业管理创新理论,并对企业管理创新的最新动态进行介绍。本书结合实际,注重理论与方法的系统介绍,分析总结了企业管理创新的相关难点及其工具、方法应用的流程,对指导管理者在管理实践中摆脱传统束缚、实现管理模式的变革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本书可以帮助读者掌握管理创新的概念及原理,了解企业全过程精益管理创新的相关内容,掌握面向全过程的企业管理创新的相关知识、工具和方法,进而培养管理者的创新意识,指导管理者管理创新实践。

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参考和借鉴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在此谨向有关作者致以衷心的感谢。由于篇幅及其他原因,在本书最后的参考文献中可能有遗漏,敬请谅解。另外,本书还得到了天津市科学技术普及项目“管理创新方法科普手册创作及其辅助软件开发”(10KPZM01SY012),科技部创新方法工作专项“管理创新关键技术方法工具集开发与企业应用推广”(2010IM040300)的支持。非常感谢他们。

天津大学博士生张璐、赵馨智及安徽工业大学张洪亮老师为本书做了大量的文献整理及文字校对工作,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管理创新是一个紧随时代不断发展的研究领域,涉及诸多个学科,由于编者水平有限,书中可能还存在不妥或不成熟之处,敬请各位读者批评指正。编著者2012年11月于天津大学第1章 绪论

创新是一个国家和一个民族兴旺发展的不竭动力。全世界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不懈发展离不开人类对社会认知和社会实践的不断创新。1784年瓦特发明蒸汽机引发了工业革命,1990年在美国信息技术革命推动下的新经济带来世界经济的飞速发展,都说明了创新能力在经济发展中的决定性作用。伴随着20世纪以来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全球化的深入,创新理论、创新活动的内容不断被诠释。20世纪初,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Joseph.A.Schumpeter)在他的著作《经济发展理论》中首次提出“创新”的概念并将其定义为企业家将一种从未有过的新的“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组合”引入生产系统的整个过程。此后“创新”被广泛用于各种领域,包括技术创新、企业文化创新、制度创新、营销创新、组织形式创新、管理创新、企业间合作形式创新、金融创新、概念创新、产品工艺创新等,都与创新的概念联系在一起。鉴于创新理论的实践指导性,创新理论已成为现代学术界的一个热门课题。1.1 时代背景

纵观世界经济的发展历史,工业化是世界各大国(或者某些中等发达国家)实现现代化进程的必经阶段。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创新的革命方兴未艾,自1976年以蒸汽机为标志的产业革命开始,直到19世纪30年代,英国完成了纺织工业的机械化;到19世纪70年代,以发达的纺织业和机械制造业等为代表,英国成为了全球最主要的工业品消费国和供应国,确立了其“世界工厂”的大国地位,当时其制造业产品产量约占世界总量的2/5,且这种地位一直维持到19世纪末,直至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前,英国的“世界工厂”地位开始逐渐衰弱。美国自南北战争后到第一次世界大战,铁路的大规模发展带动了制造业的迅猛发展。1894年,美国的制造业总产值已为英国的两倍;1929年,美国的制造业产品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比重达到43%,而同期英国制造业产品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比重下降为9%。从20世纪初到20世纪60年代,美国成为继英国之后的又一“世界工厂”。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日本经济经过20多年的发展,到20世纪70年代,其国民生产总值超过英、法等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同时也成为了世界经济发展史上的第三个“世界工厂”。进入21世纪后,日本仍然认为制造业是经济发展的主体,高度发达的信息化也离不开高度发达的制造业,制造业永远是需要加强和促进发展的基础产业。而美国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就认为制造业已成为“夕阳工业”,于是便把科技发展的重点转移到高技术和军用技术上,这使得其国际竞争力开始逐步下降。

世界各国都重视通过教育提供人才、科学知识等方面的保障以推动技术创新,依靠自主创新实现技术超越。只有技术领先才能在世界市场中具有竞争优势,真正实现赶超,故技术创新是工业发展的根本。各国工业化历程都证明:科技创新是一个国家的立国之本。虽然后发国家都曾在工业化过程中积极引进先进技术,但其工业化的完成最终只能依靠自主创新。实现民富国强是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和人民共同追求的目标。一些国家主要依靠自身丰富的自然资源来增加国民财富,如中东产油国家;一些国家主要依附于发达国家的资本、市场和技术,如一些拉美国家;还有一些国家把科技创新作为基本战略,大幅度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形成日益强大的竞争优势,这一类国家称之为创新型国家。目前中国正处于工业化加速发展的时期。在这样一个发展阶段,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转变必然是一个艰苦、长期的过程,未来转型的任务十分艰巨。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转变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应有之义,也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所在。改革开放之后,中国主要依靠高投资、高消耗和廉价劳动力资源实现了9.8%的年均经济增长率,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位,主要工业品产量居世界第一位,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工厂”。然而这种传统的粗放式的经济增长方式已经无法适应我国现阶段的经济发展,我国必须转变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加快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转变。

管理创新作为创新理论中的一个关键分支,在社会、企业管理中逐渐扮演着重要理论指导角色。管理创新俨然成为影响我国经济与企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议题,管理创新逐渐成为影响现代企业生存发展的关键。如今“中国制造”的身影无处不在,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中国正在为全球生产着越来越多的商品。然而欧美国家一直把持着高新技术产业,中国不少本土企业只不过是替他人做嫁衣裳的“汗水工场”,大部分的高科技出口产品,要么直接来自外资在华的企业,要么只是得到了外方的技术授权。可见,处于全球产业链末端的中国,变“中国制造”为“中国创造”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在过去30多年的时间里,中国人让“中国制造”风靡全球,而在未来的30多年里,中国将沿着自主创新这条路,实现“中国创造”,挺进创新型国家的行列。我国在20世纪70年代末引入“创新”理论以来,相继在1999年颁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和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2003年召开了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研究工作研讨会,2005年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报告提出要大力提高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2006年出台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科技规划纲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决定》和《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纲要(2006—2020)》,直到2007年十七大报告中提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政府在新时期把创新尤其是管理创新作为我国国家发展的战略。创新已被社会生活宏微观的不同层面所接受,无论是国家战略高度还是地方政府、企业都已经认识并高度重视创新在当今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巨大作用。

当今世界正向信息化时代迈进,各行各业都追求信息化管理,而中国企业大部分还是传统管理方式,既令人遗憾,又显示了中国企业管理的落后;中国有几千年的管理经验,但某些国人却追求“洋管理”,成为洋买办,真是可悲;我们需要吸收、消化、借鉴国外有用的技术知识、管理信息,继承、发展、创新我国传统的技术知识、管理信息,进而在利用古今中外管理理念、融合的技术知识、管理信息的基础上,发明创造、积极创新,变“中国制造”为“中国创造”,变“制造大国”为“制造强国”。我们的正确态度应该是:既不排外,又不崇洋,而是中外结合、创造人间奇迹。贴有“中国制造”标签的各色商品早就占据了大小商场与超市货架的每一个角落。这些生活必需品已将中国商品和外国人的日常生活联系在一起,但中国商品缺乏技术含量、利润率低。通过30余年的发展我国企业在技术和设备等硬实力方面一直加大投入,许多行业中关键技术居世界前列,然而在企业管理和企业治理方面我们一些企业依然存在诸多问题:产权不明、体制问题、管理官僚化、管理方法落后等。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甚至一个企业的发展不仅依靠先进的技术和设备,而且还要依靠管理制度的创新、管理方法的引进、管理组织的变革等。自主创新能力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实力与国家能力的最重要指标,只有在自主创新方面持续占有突出地位的国家,才能跟上世界经济、技术发展的潮流,在世界经济中占有一席之地;自主创新能力也是企业核心竞争力,只有注重培养自主创新能力的企业,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1.2 创新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1912年,熊彼特出版了著名的《经济发展理论》一书。在书中,他提出了“创新”的概念。在论及创新过程时,他首先假设在一个均衡的经济体中,没有创新的存在,并将其作为论述创新的逻辑起点。但在这个经济体中,存在着外生的科学与发明,存在着将发明引入生产系统的潜在动力——创新收益。这种潜在的收益激励着企业家去从事创新活动,将资源的旧组合引入到新组合中。于是出现新的生产方式,即创新产品与创新的工艺。创新者由此获得创新的垄断收益,这吸引了更多的模仿者进入,导致创新的扩散,创新的租金也随着创新产品价格的回落而耗散,经济体系从旧的均衡走向新的均衡。伴随这一过程的是新企业的诞生与旧企业的毁灭,或称之为“创造性的毁灭”。

熊彼特对创新过程的理解,主要是把产品创新与工艺创新作为同一过程来描述,但是他确实把握了创新过程的本质规定。创新—模仿—再创新—再模仿,这种周期性的间断的创新活动,不断地推动着经济的发展。经济发展的过程,本质上就是从创新到模仿的技术推动过程。尽管在20世纪40年代,他的观点有了较大的改变,创新过程包括了内在的研发,技术发明部分具有了内生的性质,但是伴随经济发展从创新到模仿的过程仍然是经济理论的核心部分。创新(innovation)一词起源于拉丁语里的“innovare”,意思是更新、制造新的东西或改变。熊彼特提出的创新包括以下5个方面的内容:(1)创造一种新的产品,也就是消费者还不熟悉的产品,或者已有产品的一种新的特性;(2)采用一种新的生产方法,也就是在有关的制造部门中采用未通过经验检定的方法,这种新方法不一定非要建立在科学新发现的基础之上,它还可以是以新的商业方式来处理某种产品;(3)开辟一个新的市场,也就是有关国家的某一制造部门以前不曾进入的市场,不管这个市场以前是否存在;(4)取得或控制原材料或半制成品的一种新的供给来源,不论这种来源是已经存在的还是第一次创造出来的;(5)实现任何一种新的产业组织方式或企业重组,比如造成一种垄断地位,或打破一种垄断地位。

熊彼特(Schumpeter,1967)通过对经济发展的深入观察,划时代地提出了创新是经济增长最重要的驱动力的论断。创新在引入一种新的生产力的同时也对旧的生产力进行破坏,从而促进经济的发展。后来的学者在对技术创新的动态性进一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路径依赖理论和技术生命周期理论。路径依赖理论指出由于规模经济、投资不可逆性和技术相互关联性的影响形成了一种正反馈和自我强化的机制。该理论认为,创新是把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关于生产要素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其目的是获取潜在利润。这种新的组合包括:①引进新的产品或提供新质量的产品;②引用新技术;③开辟新市场;④控制原材料和半成品新的供应来源;⑤引进新的生产方法和实现工业的新组织。

根据学者许庆瑞的观点来看创新理论的发展阶段,创新理论的发展主要经过以下3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以熊彼特为代表的创新理论,关注的是单个企业的创新行为。20世纪70年代末,冯·希伯尔研究了技术创新过程中企业间的相互作用,形成了第二阶段创新理论。1987年,弗里曼首次提出国家创新系统的概念,主要对技术创新的环境和支撑制度进行研究,代表着第三阶段创新理论的形成。

从创新发展模式来看,20世纪50年代以来技术创新的研究共经历了6种具有代表性的模式。(1)线性技术推动模式。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期,该模式的技术创新主要来自应用研究的科学发展到技术发展和企业中的生产行为或者是更多的研究与开发;但限于当时有限的生产能力,市场因素往往不被关注。(2)线性需求拉动模式。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到70年代,该模式强调市场对创新的引导作用,这一时期竞争明显增强,企业更多地关注如何利用现有技术进行创新以求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企业的产品生产过程逐渐开始重视市场对技术的推动作用。(3)技术与市场的交互模式。20世纪70年代末期到80年代中期,研究表明,面对技术和市场的相互联结,技术推动型与需求拉动型创新模式已显简单,不足以满足更高级别的创新需要。(4)链环模式。由S.Klineand N.Rosenberg于1986年提出。(5)一体化/并行模式。20世纪80年代早期至90年代早期,进入这一时期后,企业生产开始关注战略上的管理,虽然在交互创新模式中已有信息反馈环节,但在逻辑上这仍然是一个连续的过程。该模式的特点在于强调各种职能间的同步进行和职能集成。(6)系统集成与网络模式。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今,随着技术的进一步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意识到新产品开发的周期长短已经成为提高企业竞争优势的重要因素。因此,企业要在时间上取得竞争优势就必须充分利用先进的现代IT技术和各种电子化工具(主要是网络工具)来辅助企业的各项创新活动。

在以上6种创新模式中,前两种模式属于离散的、简单的线性创新模式,此种类型的创新模式反映不出技术创新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也不注重创新过程中各个阶段的相互联系;后4种模式的发展逐渐打破前两种创新模式的局限性,开始注重创新过程中各个阶段之间的相互联系,尤其是一体化/并行模式和系统集成与网络模式的出现,更加体现了与现代信息技术和管理技术的密切联系。1.3 管理学发展历程

管理(management)是指为了实现组织的或者个人的预期目标,以人为中心对人的活动和行为进行协调的一系列活动。管理的含义主要包括以下4个方面的内容:(1)管理的各项工作存在于组织中;(2)管理工作的重点是对以人为中心的各项管理;(3)管理是为了实现组织既定目标的一系列活动;(4)管理的工作本质是协调。

由以上可知,管理的含义就是制定、执行、检查和改进等过程;首先制定计划包括规范、规定、标准、制度、方法等;其次是执行,就是按照既定计划去保质保量地完成工作;再次是检查,在执行的过程中就某些问题检查更正或者进行结果与计划的对比,找出不足和差距;最后是改进,改进在管理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和地位,针对检查发现的问题进行纠正并制定相应的纠正和改进预防的措施。管理传统的定位是指通过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及创新等手段,结合人力、物力、财力、信息等资源,以期高效地达到组织目标的过程。广义的管理是指应用科学的手段安排组织社会活动,使其有序进行。对“管理”的理解每个从事管理工作或研究的人都会有不同的体会、理解和定义。

人类社会对管理的研究以科学管理理论的形成为节点大致分为两个时期。第一个时期即在科学管理理论形成以前,可分成两个阶段:早期管理实践与管理思想阶段(18世纪以前)和管理学产生的初级阶段(大致从18世纪到19世纪末)。第二个时期以科学管理理论的形成为标志,第二个时期又分为古典理论阶段(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50年代初)和现代学派阶段(20世纪50年代至今)。具体来讲,第二个时期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阶段。1.3.1 古典管理理论阶段“科学管理之父”弗莱德里克·泰勒(Fredrick W.Taylor,1856—1915)是美国工业发展史上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作为把管理看成科学并且强调管理在生产过程中的重要工具和手段的第一人,泰勒对近现代工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从泰勒开始,科学管理理论被广泛地用到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等方面。在泰勒及其理论的影响下,传统工业得到了飞速发展并且为西方的组织结构设定了一个文化基础。在泰勒的不懈努力下,一种能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新的组织文化在西方国家迅速流行开来。此后,福特和艾默生继承并发展了泰勒先生的相关理论并付诸实践,他们的理论在大机器生产和流水线作业中获得了巨大成功。

泰勒提出了一种理性的模式用来规范并检验工作者的工作表现。工人在规定时间内依照预先细化并被验证为可行的工作安排领取报酬。这种工作定量系统使得组织管理和员工控制变得简单明确,同时也有效地鼓励了工人提高工作效率,并有效地通过流水作业的模式提高了20世纪初制造业的生产效率。根据现在自由和民主的观点,为工作设定苛刻的标准将不可避免的抑制员工创造力的发挥,并招致他们的反感。然而,事实证明在泰勒的时代甚至在他之后的几十年中,工作定量系统都是有效可行的。通过这一系统的应用,劳动者相信每天以最好的质量和最大的数量进行工作符合他们个人的长远利益,而他们的利益与雇佣者的利益不谋而合。组织中各方利益的结合与工作目标的结合确实可以提高工作效率。泰勒在他的钢铁厂中就工作定量系统进行了10年以上的试验,最终总结出如下7点优势:(1)降低生产成本,同时提高工人的工资;(2)打破工人之间的联合;(3)通过固定的标准来提高统一性与公正性;(4)促进劳资双方的合作;(5)通过设定不同的工作量,在不同工作环节中达到最高的生产率;(6)自动为每一岗位选择最适合的工作者;(7)建立了和谐无罢工的组织。

泰勒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车床前的工人”,其研究的重点为一个企业内部的某项具体工作的效率问题。法国“管理过程之父”法约尔从“办公桌前的总经理”的研究出发,以企业整体作为研究重点。法约尔认为管理理论是一套关于原则、标准、程序、方法为主要内容的完整体系,管理的理论和方法的应用不仅局限于大小企业,同样也应该适用于政府部门、军政部门以及社会团体。法约尔的著述很多,他于1916年出版的《工业管理和一般管理》一书作为其思想最重要的代表作,是其理论形成的标志。在法约尔之后,美国著名的管理学家孔茨和奥唐奈里奇在仔细研究这些管理职能的基础上,将管理职能分为计划、组织、人事、领导和控制5项,而把协调作为管理的本质。孔茨利用这些管理职能对管理理论进行分析、研究和阐述,最终得以建立起管理过程学派。孔茨是管理过程学派的集大成者,他继承了法约尔的理论,并把法约尔的理论更加系统化、条理化,使管理过程学派成为管理各学派中最具有影响力的学派。1.3.2 行为科学理论阶段

行为科学理论体系以著名的需要层次理论、双因素理论、期望理论等为代表。20世纪40年代,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了包括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的需要层次理论。马斯洛认为,人在不同时期不同环境中有5种不同的基本需要,这些需要构成一个“金字塔”型。他指出,只有当低级需要得到基本满足之后,人才会出现更高一级的需要,即人的基本需要是由低级向高级逐渐递增的,具有连续性和特殊情况下的跳跃性的特点。第一层为生理需要,包括衣食等基本要求即人类维持生命最基本的需要。只有当第一层生理需要得到满足以后更高级的需要刺激才能成为激励因素。第二层次为安全需要,是人类对保障自身安全的需求包括避免财产威胁、人身危害、艰苦严酷的监督、避免职业病侵袭等方面的内容。当第二层次得到满足以后更高的刺激才会成为激励因素,同时第二层次不再成为激励因素。第三层次为归属和爱的刺激,马斯洛把它归纳为人希望在组织中得到肯定和爱的需要以及同时对组织的认同感。第四层次为尊重的需要,马斯洛认为,尊重需要得到满足,能使人对自己充满信心,对社会满腔热情,体验到自己活着的用处和价值。第五层次为自我实现的需要。这是最高层次的需要,它是指实现个人理想、抱负,发挥个人的能力到最大程度,完成与自己的能力相称的一切事情的需要。也就是说,人必须做称职的工作,这样才会使他们感到最大的快乐。马斯洛提出,为满足自我实现需要所采取的途径是因人而异的。自我实现的需要是在努力实现自己的潜力,使自己越来越成为自己所期望的人物。

美国的行为科学家弗雷德里克·赫茨伯格提出了双因素理论(Two Factors The ory),把影响人们工作动机的因素总结为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他认为只有激励因素能够对员工的行为带来满意感的影响,而保健因素只会消除员工的不满但不能带来员工对工作的满意感。当保健因素经过努力得到员工的满意后,无论如何努力也不再激发员工工作的积极性,而激励因素是能够激发员工工作积极性提高劳动效率降低成本的关键因素。

著名行为科学家维克托·弗鲁姆最早提出期望理论(Expectancy The ory),他认为如果要激励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必须做到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让员工明确地知道工作能提供给他们真正需要的东西;其次把员工的欲望与绩效联系在一起;最后让他们知道只有通过努力的工作才能提高他们的绩效以实现他们的期望。1.3.3 现代管理理论阶段

继科学管理理论和行为科学理论之后,现代管理理论逐渐成为西方管理理论和思想发展的主流。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现代管理理论各学派如雨后春笋般相继出现。与科学管理理论等理论相比,现代管理理论的显著特点为派系林立,新理论、新方法、新构想不断出现。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哈罗德·孔茨在诸多派系中总结出11个学派,即管理过程学派、人际关系学派、群体行为学派、经验或案例学派、社会协作系统学派、社会技术系统学派、系统理论学派、决策理论学派、数学学派、权变理论学派、管理角色学派。科学管理理论与一般管理法的不同之处在于管理者承担了新的责任而且管理者的工作与工人完全不同。作为科学管理理论的最基本观点,管理者首先要做的是分析工作任务。依照泰勒的概括,分析工作任务着重解决3个问题:一要做什么;二怎样去做;三何时以及用多长时间去做。管理者的一切努力都是为解决这3个问题,这就是为什么科学管理理论也被称为任务管理法。

1.管理过程学派

管理过程学派又称管理职能学派或者经营管理学派。作为当代重要的主流学派之一,管理过程学派主要致力于研究管理人员应该做哪些工作以及如何帮助他们做好这些工作的问题。管理过程学派把管理看做组织中的一个过程,侧重说明管理工作实务。

2.人际关系学派

20世纪20年代兴起的人际关系学派又称为行为科学学派,其主要代表学者为斯伯格、马斯洛、梅奥等人。该学派的主要重点集中在人及其人的属性上,认为管理是通过人完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必然成为管理的重点,人际关系必然成为核心问题。如何处理好组织中的人际关系成为管理者必须掌握的要点和关键技巧。与泰勒视工厂为庞大的机器不同,该学派热衷于从心理学的角度诠释企业员工的心理动机和目的,重视员工间和员工与他人的关系,把管理中的人际关系艺术化。其理论为现代行为科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对管理理论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3.群体行为学派

德国心理学家库尔特·卢因于1944年首先提出群体动力学的概念,其理论主要用来描述群体中人际间的关系对社会效应的影响。此理论以社会学、心理学、人类学等为基础,强调管理系统中组织的行为模式问题,提出若要对群体行为进行研究必须紧密把计划、控制、人力、组织结构设计等连接起来,该理论也常被称为组织行为学。

4.经验或案例学派

以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为代表的案例学派注重通过分析尤其是案例分析研究实际工作中的管理问题。此学派认为通过分析、比较各种成功或失败的管理案例得到的经验,有助于现实中的管理者避免同类问题的产生和深刻理解管理的原理,并有助于帮助管理者有效的从事管理活动。

5.社会协作系统学派

切斯特·巴纳德作为此学派的创始人和代表人物,他把组织看成一个开放的系统,把组织分为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组织。他认为企业是一个受到环境影响和支配的有机体,他认为正式组织作为一个协作系统应包含3个基本要素,即共同的目标、协作的意愿和信息的联系。此外,切斯特·巴纳德对于激励的经济性思考以及把社会学引入管理中对学术界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6.社会技术系统学派

以英国管理学家特里斯特为代表的专家认为,研究管理中的社会问题和现象远远不够,他们认为技术系统包括技术、机器、方法等对生产效率的提升至关重要,所以需要把企业中的社会系统问题与技术系统问题结合起来综合考虑,以确保两个系统的协调共生。该学派的理论研究主要集中在工业生产和与员工密切的工业工程领域。

7.系统理论学派

系统理论学派的代表人物包括卡斯特(Fremont.E.Kast)和约翰逊(Richard A.Johnson)。他们从系统论观点出发把企业管理看做一个由人、物、时间、技术、信息、资金6方面构成的整体系统,人在这个系统中处于主体地位,其他要素受人的思维和行为的领导和支配。

在企业管理系统内部,又分为4个基本子系统。第一个是运行系统,即输入过程与输出过程。它又细分为物资供应系统、库存系统、采购系统、销售系统、市场开发系统等。第二个是控制系统,即指企业对各种有机要素的转化过程,包括生产系统、指挥系统、协调系统、计划系统、预测系统、决策系统、组织系统、质量系统。第三个是支持系统,即指企业内各后勤保证的过程,如职工福利系统、设备维修系统等。第四个是信息系统,即信息的收集、分析、研究、处理、传递的过程,包括信息收集系统、信息分析研究、处理系统等。企业的系统管理强调以整体系统为中心,决策时强调整个系统的最优化而不是强调子系统的最优化,它使管理人员不至于因为只注意一些专门领域的特殊职能而忽略了企业的总目标,也不至于忽略自己这个企业在更大的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系统管理理论的范畴、原理,还可应用于其他各种组织的管理,有助于组织管理的整体优化。

8.决策理论学派

以美国的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西蒙(Herbert A.Simon)为代表的决策理论学派认为,管理是以决策为特征,故所有管理理论应该以决策为核心而设立。西蒙提出的决策过程理论包括:首先是决策过程,包括确定既定目标、尽可能地制定各种行动方案和比较后做出选择;其次是程序和非程序决策,非程序化是指偶尔出现或者首次出现的没有先例的问题;最后是科学的决策过程中应该包含数学分析和计算机的方法和技术。

9.数学学派

数学学派又称管理过程科学或运营学派。哈罗德·孔茨和西里尔·奥唐奈首先提出了这一理论。数学学派的主要思想是将管理理论同管理人员所执行的管理职能进行有效的联系。孔茨继承并发展了法约尔的理论,他认为管理人员从事的管理工作的职能具有基本相同的特点,并进一步把管理职能划分为计划、组织、协调、领导和控制5个方面,其中把协调看做管理的本质。

10.权变理论学派

创始于20世纪70年代的权变理论侧重随机应变,认为没有什么是一成不变的思想。该学派的理论基础为超Y理论。权变管理理论的运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计划的制定,强调在不同的环境中不同的情况下制定不同的计划,注意和区分计划的灵活性问题;其次是不同时期的同一家公司和不同行业的公司需要不同的管理模型和组织形式,因地制宜和因时制宜是公司取得成功的必要保证;最后,权变理论学派认为,世界上没有最好的领导方式也没有最差的领导方式,只有不适合的领导方式。

11.管理角色学派

加拿大教授亨利·明茨伯格(Henry Mint zberg)为代表的管理角色学派主要通过观察经理人的实际活动以明确经理人角色的各项内容,他认为若要提高公司工作效率以下工作必不可少:自觉地克服工作中的表面性;与下属共享信息;尽可能地利用各种手段和方法为组织整体目标服务;由两到三人共同分担经理职责;既要掌握具体细节,又要有全局观念;在非必需的工作中摆脱出来以规划未来;充分认识到自己在组织中的影响和作用,处理股东、政府、顾客等关系。1.4 管理的内涵及特点

美国管理学家詹姆斯认为,管理就是协调,即人际间关系的协调;西蒙认为,管理就是决策即管理的全过程都离不开决策。以英国管理学家特里斯特为代表的专家则认为,研究管理中的社会问题和现象远远不够,他们认为技术系统包括技术、机器、方法等对生产效率的提升至关重要。以上可见从事管理学研究和管理工作的专家对管理的定义和特点都有着自己的理解,他们都从不同角度在阐述管理的内涵和特点。我们在综合他们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对管理的内涵进行了归纳,包含以下几层含义:(1)管理是一个过程,管理是一个通过计划、组织实施、控制、改进等手段进行资源的最佳组合配置的过程。(2)管理的实现以组织为依托,管理与组织保持着密切的关系。管理的成功与否往往意味着是否在组织中实现组织目标。(3)既要掌握具体细节,又要有全局观念的管理者必须紧密把计划、控制、人力、组织结构设计等链接起来,既要体谅、团结和鼓励下属,又要主动分享权利、荣誉和信息。(4)管理的内容是实现资源配置的最佳组合。如今的管理不再只简单地强调人、物、财,还需要重视时间、信息、人际等资源。

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管理的内涵远远不止以上几点,在不同时间、不同国家、不同的管理者对管理的认知存在差异,因为管理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发展、循序渐进的过程。通过对管理理论发展和管理内涵的研究和理解,可以发现管理呈现出以下特点:(1)管理的特点既包含人与设备、资源等接触的资源属性又包含人与人之间交往沟通的社会属性。设备、资源、技术等自然属性又可隶属于生产力的范围,而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属性隶属于生产关系的范围,管理就是既要管好物也要管好人。(2)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是一个巨大的系统工程。由管理者、客体、被管理者等组成的管理主体,由管理媒介、管理对象组成的管理客体,共同组成了管理系统。管理的成功与否与管理系统的每个因素息息相关,管理者应确保管理过程中的稳定性、有效性。(3)管理是个程序化和感情化结合的过程。管理资源配置的管理制度、管理计划和管理章程对被管理者都是程序化的过程,然而人际间关系或人际交往又充满情绪化,不能靠程序化的规章处理每一个管理问题。这往往需要管理者的经验和智慧来协调。(4)管理是科学和艺术性的结合。学术界在研究管理问题的时候希望管理过程和管理活动能有据可循,能够把管理问题进行详尽的归纳总结,得出的结论用以指导后人;然而管理魅力在于管理活动同样具有艺术性,管理者在不同时期对同样问题的处理过程和结果可能不尽相同,这就是管理在实践中的权变性和灵活性。1.5 管理创新的提出

有人拟把管理与管理创新看成同一事或同一个过程,对此,本书认为不能这样简单处理,需要从内在关系上把握二者的定位。管理创新与管理有着密切不可分割的关系,同时又有区别,我们应将两者的关系弄清楚,才能更好地把握管理创新这一概念。1.5.1 管理与管理创新的内在联系(1)两者的目的是一样的。组织需要管理,也需要管理上的创新,两者的目的都是为了实现组织的目标——资源优化配置和效益最大化。(2)从历史的角度上看,管理创新是以管理为基础的。管理活动是伴随着人类实践活动的存在而产生的,管理创新的出现是为了管理活动能够有效地进行,并实现管理目标。可以说,没有管理活动也就不会有管理创新。(3)管理创新是管理职能的组成部分。在创新理论没有提出以前,人们没有意识到管理创新与管理的这一关系。在过去许多的管理学家的著作中(如古典管理学家、行为科学家等),几乎没有人提到管理创新是管理中的一个职能。实际上,从实践的角度来考察,人类的管理实践就包含着管理创新活动,并且在经济的发展中起着重要的基础作用。如今,管理创新活动越来越频繁,其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突出,使得人们不得不重视它,并使人们认识到管理创新已成为管理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管理的一个职能或功能。管理者不仅应具备管理能力,更强调管理者应具备管理创新的能力。1.5.2 管理与管理创新的区别

虽然管理创新与管理有着密切的关系,但两者还是有着区别。(1)“维持”管理现状与“打破”管理现状的关系。在企业内外部环境没有发生巨变,不需要变革的前提下,管理活动基本上是一种“维持”现状的活动。这时,管理就是按既定的方式,不断重复地对资源的配置,管理是渗透企业经营活动始终的。管理创新则是“打破”现状的活动,当原有的管理思想、制度、程序、方式和方法不能适应巨变的内外环境时,原有管理已经不能有效的配置资源时,就需要管理变革和创新,采用更先进的、更适用的管理思想、制度、程序、方式和方法,达到最佳的资源配置。(2)管理活动具有相对稳定性、连续性,而管理创新则是变动的,是“破坏性的活动”,具有非连续性;管理活动是长期性的,而管理创新是阶段性的,是根据环境的变化和需要而产生的。(3)管理活动的风险性小,它是长期形成的一种定势,而管理创新的风险性大,它需要改变过去的管理定势,因此,会出现创新风险,当一种良好的管理创新愿望在付诸实施遇到阻力很大时,则管理创新易失败。第2章 管理创新概论

什么是管理创新?许多专家学者根据自己的研究给出各自的定义。在中国有两种代表性的观点。

第一种观点的代表人常修泽认为,“管理创新是指一种有效而尚未被企业采用的新的管理方式或方法的引入。管理创新是组织创新在企业经营层次上的辐射。经济史中企业产权结构的每一次变迁,都应伴随着企业管理方式的革命。最具代表性的一次管理创新是现代股份公司兴起后,出现的‘所有权与管理权的分离’,这种分离导致管理等级制度成为现代工商业的一个显著特征。管理创新的主要目标是试图设计一套规则和程序以降低交易费用,因为随着现在大批量生产的兴起,专业化和劳动分工的程度大大提升,导致生产过程中交换次数倍增,大量资源耗费到交易费上”。

第二种观点的代表人芮明杰认为,“管理创新是指创造一种新的更有效的资源整合范式,这种范式既可以是新的有效整合资源以达到企业目标和责任的全过程式管理,也可以是新的具体资源整合及目标制定等方面的细节管理”。

这两种观点的内容有些不同,但他们都是对熊彼特创新理论中管理创新不同层次不同角度的中国化。

郑郁认为,管理创新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运用现有的资源,依据现代科学技术力量,研究并运用新的生产经营过程,对传统管理思想、模式及相应的管理方式和方法进行改进、改造和改革,实现技术创新目的的配套系统工程。企业生产都清楚地表明,技术创新活动不是仅凭技术思想、技术发明和技术转化过程就能完全实现的,它必须依赖于企业中更为广泛的人力组织、资源与物资组织、资金组织、市场与营销组织等复杂有效的管理活动才能完成和实现。经常会看到在企业和经济的发展中有这样的情形发生,一种技术发明引起了明显的市场机会,但是经过企业的努力经营却不能实现理想的利润,或者同行业企业依赖于同样的技术基础,却表现出市场运行和利润获取的不同结果。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有些企业在发展,有些企业则亏损或倒闭,这就是管理在其中的重要作用。管理的方式与方法不是一次完成的,因而管理是一个不断发展变革的活动,也就是一个在动态中不断进步与发展的管理创新过程。管理创新与技术创新的目标是一致的,即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管理创新的动力来源却较为复杂,可分为系统外在动因和内在动因。外在动因表现为企业的发展与企业外部环境变化之间的相互作用,主要包括技术环境改变、市场竞争的压力、社会经济体制环境的变动、社会文化环境的变迁等;内在动因则是企业生产各要素之间的固有的和不断变动中的矛盾冲突而引起的,如劳资关系、劳酬关系、人机关系以及与人、财、物的运行结构等,还包括企业家某种个人需求特点与转变如扩张财富、心理满足、责任感与自我价值实现等。2.1 管理创新的概念

管理创新是“管理”和“创新”两个词的组合,它的内涵取决于管理创新二者的有机结合。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已不再仅靠生产要素就能够实现,企业需要经过不断的创新管理手段、管理方法、管理制度、管理模式等,才能持续保持企业强大的生命力。管理创新作为创新理论的重要部分,在实践中对我国宏观制度的确立、微观企业的战略指导具有重要的作用。国内外的学者对管理创新进行了广泛的研究。概括地讲,管理创新活动包含于产品研发、专利知识、集成物化、产品开发、生产准备到批量生产的产品全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其中,产品研发过程包含了从产品创意、概念设计到产品原型确认的整个设计过程。在研发环节之后,将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知识与非专利知识进行集成物化,并随即将产品推向市场并逐渐实现产业化,首先要自行或寻找合适的合作伙伴进行样件制作与确认,同时进行模具制作与工艺设计确认等工作以便为小批量生产做准备,之后将在产品开发阶段及生产准备环节进行小批量试装过程中发生的问题进行及时反馈并彻底解决,做到持续改善,以保障最终批量生产过程的顺利进行。在正式进行批量投产后,企业便进入了物料采购、生产制造、产品销售及售后服务的日常生产运作过程,创新活动也随即转向了支撑以上环节及物流服务领域的过程创新。

本书对管理创新概念进行了界定和含义的归纳,即管理创新是指为了实现共同的组织目标,管理者依据组织内外环境的实际情况、变化和需求,通过主动改进已有的、守旧的、僵化的、不适时的管理思想、管理制度、管理程序、管理方式和方法等,以期望保质保量完成组织目标并达到高效率、高质量、低成本的效果。此定义包含以下几层含义:(1)管理创新的主体是组织中的中高层管理者,中高层领导者、组织者在管理创新的推广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2)管理创新活动包含于产品研发、专利知识、集成物化、产品开发、生产准备到批量生产的产品全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3)管理创新的最终目的是实现组织的整体目标,而管理创新的目的是通过管理手段、管理方法、管理制度的更新和完善来提高组织效率、降低成本,使资源效用达到最大化。2.2 管理创新的领域及构成要素

管理创新的概念源于管理的概念,既然是创新就不能墨守成规,管理创新的范围也随时代的不同有所增减变化。管理创新的本质在于“创新”二字:第一,组织内资源的重新分配和整合充分考验着各层管理者的创新精神、意识和才能,尤其是对于非程序化的管理问题的处理更加凸显。因为在没有参考对象的非程序化问题上管理者往往只能凭借自身判断创造性地解决。第二,组织内外部瞬息万变的环境因素需要具有创新精神的管理者。管理者需要依据不断变化的环境,不断与其进行物质、信息、能量的交换,适时的进行局部或整体的调整。第三,伴随我国对创新事业的重视,尤其是2007年十七大报告中提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政府在新时期把创新尤其是管理创新作为我国国家发展的战略。在可持续发展成为当今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的驱动和潮流的时候,管理创新作为重要的手段必然受到国家、地方政府、企业和高校的重视。

目前学术界认为的管理创新范围主要集中在管理观念创新、管理模式创新、管理制度创新、管理机制创新、管理文化创新、管理方法创新等方面,有的学者还把组织创新、产品创新、战略创新、市场创新也融入管理创新的范畴。根据我们对管理创新的理解可将管理创新的领域界定为如下几方面:2.2.1 管理观念的创新

国内学术界对管理观念创新也有诸多研究,很多专家学者看重管理观念创新在管理创新中的地位,例如,芮明杰(1998)、冯务中(2001)、王连娟(2000)、李建鸣(1996)等学者都认同管理观念创新在管理创新中的基石作用。葛玉辉、娄洁民(1999)学者认为管理观念的创新是创新的灵魂,他们认为管理者应该追求与时俱进,追求管理活动中的持续创新,追求制度与现实的最佳组合。也有学者将管理观念创新称为管理思想创新,无论何种叫法,大家都是从创新的角度看管理。而我们提倡的管理创新中的各种管理制度、管理方法的创新都离不开观念的创新,都以观念的创新为依托,都是管理者思想解放的外在表现,因此提高企业家对管理创新的认识以及对观念的与时俱进显得尤为重要。企业家的素质往往关系企业核心能力和生存命运的重要基础。首先,国家应建立或鼓励建立优选企业家的机制、监督机制、深造学习机制等;其次,鼓励企业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发挥董事会等职能机构的管理职能;最后,以相应的法规为基础、以道德为准绳,净化行业的行业风气。

自20世纪以来,全球企业开始掀起一轮管理革新的浪潮,新的管理理念、新管理学派、新管理方法等应运而生。从我国来看,改革开放以来,传统的管理思维一直在现在的企业中显现,我们的企业必须放弃落后的经营管理思维,时代要求我们借鉴国外先进的管理思想,而这一切都需要管理观念的解放和转变。我们需要结合中国国情树立竞争观念、营销观念、人才观念、信息观念、效益观念、市场观念等各种新理念。现阶段我国面临的问题,尤其是国有企业一直笼罩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思想中及民营企业家管理理念、管理方法的缺失,导致企业走向困境的案例很多。现实中很多中高层领导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下海经商的私营企业领导,知识的缺失导致他们的战略不清晰、管理不规范、创新动力和意识不足。因此,我们在提倡管理创新的同时尤其注重对管理观念创新的重视,提倡企业家或者企业管理者通过管理视野和思路的扩展,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2.2.2 管理制度创新

管理制度创新是用创新的思维建立程序化的管理制度等硬性规定,管理制度创新既可以包括宏观层面的国家经济体制的创新,也可以包括微观层面的企业制度创新,企业管理制度创新既要有激励制度的创新也要有约束制度的创新。管理制度的创新对企业管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管理水平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有利于企业管理水平和企业绩效的提高,反过来也有助于对管理创新成果的巩固,有利于鉴定企业进一步推动管理创新的决心。企业管理制度创新包括企业内部管理制度的诸多方面,例如工资制度、人事制度、财务制度、生产制度等。世界上没有一成不变的管理制度,已经确定尤其是长期确定的制度容易陷入僵化、守旧和缺乏弹性的陷阱,因此,在实践中我们需要坚持制度创新。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