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叶类蔬菜病虫害诊治原色图鉴(第二版)(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20 21:26:05

点击下载

作者:吕佩珂、苏慧兰、李秀英 主编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绿叶类蔬菜病虫害诊治原色图鉴(第二版)

绿叶类蔬菜病虫害诊治原色图鉴(第二版)试读:

一、菠菜病害

菠菜猝倒病

症状 该病是早春播种菠菜上的主要病害,俗称“烂倒”。主要为害幼苗的嫩茎。子叶展开后即见发病,幼苗茎基部呈浅褐色水渍状,后发生基腐,幼苗尚未凋萎已猝倒,不久全株枯萎死亡。开始苗床上仅见发病中心,低温、湿度大条件下扩展迅速,出现一片片死苗。菠菜猝倒病

病原 Pythium aphanidermatum(Eds.)Fitzp.,称瓜果腐霉菌,属假菌界卵菌门腐霉属。一般在年平均气温高的地方猝倒病病原P. aphanidermatum 出现频率较高,此外,Pythium myriotylum Drechser(称群结腐霉菌)也可引起菠菜猝倒病。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防治方法参见后文“芹菜、西芹猝倒病”。

菠菜心腐病

症状 主要为害菠菜的茎基部,叶、茎和根均可受害,种子带菌的菠菜发芽后未出土即染病,出土后幼苗茎基变褐、缢缩、引致猝倒或腐烂,造成缺苗断垄。菠菜心腐病病株

病原 Phoma tabifica Prillieux,称甜菜茎点霉,属真菌界子囊菌门茎点霉属。

病菌形态特征、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防治方法参见后文“叶菾菜黑脚病”。

菠菜株腐病

症状 菠菜株腐病又称立枯病,是苗期重要病害。刚出土幼苗染病,子叶开始萎蔫,后植株从根际处倒伏或枯死;大苗染病,下部叶片黄化,茎基部产生椭圆形暗褐色病斑,主根呈黑褐色腐烂,致植株逐渐干缩枯死、倒伏在土面上。菠菜株腐病田间为害状

病原 Rhizoctonia solani Kühn,称立枯丝核菌AG-4菌丝融合群,属真菌界担子菌门无性型丝核菌属。该菌可分做十多个菌丝融合群,其中AG-4、Bsp-5是引起该病的病原菌,AG2-2引起根腐病,AG2-2担孢子还可引起叶枯病。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防治方法参见番杏褐腐病。

菠菜枯萎病

河南安阳一带4~6月播种、6~8月上市的淡季菠菜,生长发育处在高温期,又称耐热菠菜或反季菠菜,常发生根腐病,且有逐年加重之势。

症状 这茬菠菜4~6叶期至收获前侵染根部,主根和侧根顶端或侧根基部变成褐色至黑褐色,维管束导管也变褐是鉴别该病的主要特征。发病重的受害主根、侧根脱落,外层叶片先变黄萎蔫,后向内扩展,造成全株枯死。

病原 Fusarium oxysporum f. sp. spinaciae(Sherbakoff)Snyder et Hansen,称菠菜尖镰刀菌,属真菌界子囊菌门镰刀菌属。菠菜枯萎病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前茬收获后再种一茬菠菜,重茬面积逐年扩大或施用了未腐熟有机肥,土壤中积累了大量病原菌为该病发生提供了菌源的条件。病菌在气温24~28℃、土温10~28℃、相对湿度高于90%时侵入植株,为害严重。5~8月气温逐渐升高,降雨也多,田间湿度大对病原菌繁殖和侵入有利,且菠菜处在高温高湿条件下,管理跟不上,抗病力下降,易诱发该病。

防治方法 ①选用较抗病的菠菜品种,如华菠1号、安菠大叶、荷兰比久大叶菠菜等。②与瓜类、茄果类、豆类蔬菜进行2~3年轮作。③精细整地,施用腐熟有机肥。④进入6月播种的采用垄作或条播,不可过密,注意通风。雨后及时排水,适时追肥,忌偏施、过施氮肥,发现病株及时拔除。⑤药剂防治。a.种子用种子重量0.3%的2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拌种。b.药剂处理土壤。播种前每667m用50%多菌灵1.5~2kg,与细土混匀后撒在畦面上耙入土中。c.发病初期喷淋70%恶霉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54.5%恶霉·福可湿性粉剂2700倍液或32%唑酮·乙蒜素乳油350倍液,每667m灌250~300ml。

菠菜褐点病

症状 叶上产生圆形病斑,边缘褐色,略隆起,中央渐变灰褐色,稍凹陷,后病斑上产生黑色霉层,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菠菜褐点病

病原 Heterosporium variabile Cooke,称菠菜煤斑瘤蠕孢,属真菌界子囊菌门瘤蠕孢属。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病菌以菌丝在病部潜伏越冬。条件适宜时产生分生孢子进行侵染,遇有温暖多雨天气易发病。

防治方法 ①收获后及时清除病残体,减少田间初始菌源。②采用配方施肥技术,合理密植,适时适量浇水,雨后防止田间积水。③发病初期喷洒40%多菌灵悬浮剂500倍液或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900倍液或40%氟硅唑乳油5000倍液、560g/L嘧菌·百菌清悬浮剂600倍液

菠菜尾孢叶斑病

症状 又称白斑病。主要为害叶片。下部叶片先发病,病斑圆形或近圆形,边缘明显,直径0.5~3.5mm,初期病部中间退绿,外缘淡褐色至紫褐色,扩展后逐渐发展为白色斑,湿度大时,有些病斑上可见灰褐色霉状物,即病菌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干湿变换激烈时,病部中间易破裂,有的长出灰色霉状物。菠菜尾孢叶斑病

病原 Cercospora beticola Sacc.,称甜菜生尾孢,属真菌界子囊菌门尾孢属。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以菌丝体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翌春产出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蔓延,进行初侵染,侵入寄生后病部又产生分生孢子进行再侵染,不断扩大为害。生长势弱、温暖高湿条件易发病,地势低洼、窝风、管理不善发病重。

防治方法 ①选择地势平坦、有机肥充足的通风地块栽植菠菜。适当浇水,精细管理,提高植株抗病力。②收获后及时清除病残体,集中深埋或烧毁,以减少菌源。③发病初期喷洒27.12%碱式硫酸铜悬浮剂600倍液或1∶0.5∶160倍式波尔多液、40%百菌清悬浮剂6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隔7~10天1次,连续防治2~3次。

菠菜链格孢叶斑病

症状 叶斑圆形或近圆形,边缘褐色,中部淡褐色,直径0.3~1cm,多个病斑常融合成不规则形大斑,病斑中部生深青褐色霉层。

病原 Alternaria spinaciae Allesch et Noack,称菠菜链格孢,属真菌界子囊菌门链格孢属。菠菜链格孢叶斑病菠菜链格孢叶斑病病菌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防治方法参见辣根链格孢叶斑病。

菠菜灰霉病

症状 主要为害叶片。初生浅褐色不规则形斑点,后扩展成淡褐色润湿性大斑,并在叶背病斑上产生灰色霉层,即病菌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发病严重的病叶变黑褐色腐烂,干燥条件下失水发黑,可见很多灰色霉状物。菠菜灰霉病

病原 Botrytis cinerea Pers.:Fr.,称灰葡萄孢,属真菌界子囊菌门葡萄孢核盘菌属。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北方病菌在病残体上越冬。翌春产生大量分生孢子,进行传播。南方病菌分生孢子借气流和雨水溅射传播进行初侵染和再侵染,由于田间寄主终年存在,侵染周而复始不断发生,无明显越冬或越夏期。该病属低温域病害,分生孢子耐干能力强,在低温高湿条件下易流行,温暖高湿条件下,病情扩展也较快。

防治方法 ①选用迟乌叶、东湖菠菜等耐湿品种。②加强田间管理,避免低温高湿条件出现。低温不仅削弱了植株生活力,低温持续时间长,植株长期处在不死不活的状态,抵抗力弱,遇有高湿很易感染灰霉病,因此要千方百计提高田间或棚室温度并降湿,是防治该病根本措施。③菠菜收获后及时清除病残体,集中烧毁或深埋。④合理浇水和施肥,雨后及时排水,防止发病条件出现。⑤发病初期喷洒50%嘧菌环胺水分散粒剂800倍液或55%嘧霉胺·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50%啶酰菌胺水分散粒剂1500倍液。

菠菜茎枯病

症状 主要为害种株,初在茎上形成大小不等的梭形或不规则形灰色斑,边缘黑褐色,大小差异较大,病部生出许多小黑点,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器,严重的病斑环绕茎一周,致病部以上叶片萎垂,病株根部皮层多腐烂,严重的枯死。菠菜茎枯病菠菜茎枯病病菌菠菜茎点霉1—分生孢子器;2—产孢细胞;3—分生孢子

病原 Phoma spinaciae Bub. et Kreig.,称菠菜茎点霉,属真菌界子囊菌门茎点霉属。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病菌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器随病残体在土壤中或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在种子上越冬。条件适宜时产生分生孢子进行初侵染和再侵染,温暖高湿易发病,采种株发病重。

防治方法 ①收获后及时清除病残体,以减少菌源。②对采种田要加强管理,雨后及时排水,防止湿气滞留。③发病初期喷洒20%噻菌铜悬浮剂500倍液或78%波·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40%双胍三辛烷基苯磺酸盐可湿性粉剂700倍液。

菠菜白锈病

症状 主要为害叶片。初在叶背面产生白色疱状小脓疱,直径1~5mm,对应叶面呈浅黄色至灰白色,边缘不明显,后期病斑表皮破裂,散出白色粉状物,即病菌的孢子,病斑多的叶片黄枯。该病广西已有记载。菠菜白锈病叶背白色疱斑

病原 Albugo occidentalis G. W. Wilson,称西方白锈,属假菌界卵菌门白锈菌属。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在温暖地区,寄主终年存在,病菌以孢子囊借气流辗转传播,完成其周年循环,无明显越冬期。白锈菌在0~25℃均可萌发,潜育期7~10天,故此病多在纬度或海拔高的低温地区和低温年份的低温季节发病重。

防治方法 ①进行隔年轮作。②菠菜收获后,清除田间病残体,以减少菌源。③选用无病种子或用种子重量0.3%的35%甲霜灵拌种。④注意田间排渍,疏株通风。⑤发病初期喷洒69%烯酰·锰锌可湿性粉剂700倍液或64%恶霜·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70%锰锌·乙铝可湿性粉剂700倍液、72%霜脲·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隔10天1次,连续防治2~3次。

菠菜叶点病

症状 又称菠菜斑纹病、褐斑病。主要为害叶片。叶片上生淡褐色至暗褐色近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直径3~5mm,病斑边缘色较深,后期病部生少量小黑点,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器。这些小黑点大部分埋藏在寄主组织里,肉眼难于看清。菠菜叶点病病叶

病原 Phyllosticta chenopodii Saccardo.,称藜叶点霉,属真菌界子囊菌门叶点霉属。分生孢子器球形,直径约50m×3m。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病菌以分生孢子器随病残体在土壤里越冬。翌春条件适宜时产出分生孢子,借风、雨进行初侵染和再侵染。天气温暖多雨或田间湿度大或偏施过施氮肥发病重。

防治方法 ①收获后及时清除病残体,集中烧毁或深埋。②合理密植,适量灌水,雨后及时排水。③发病初期喷洒70%丙森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50%甲基硫菌灵悬浮剂600倍液、70%代森联水分散粒剂600倍液。④种植菠杂9号、10号早熟一代杂种。

菠菜霜霉病

症状 该病广布菠菜种植区,主要为害叶片。病斑初呈淡绿色小点,边缘不明显,扩大后呈不规则形,大小不一,直径3~17mm,叶背病斑上产生灰白色霉层,后变灰紫色。病斑从植株下部向上扩展,干旱时病叶枯黄,湿度大时多腐烂,严重的整株叶片变黄枯死,有的菜株呈萎缩状,多为冬前系统侵染所致。

病原 Peronospora farinosa (Fr.:fr.) Fr. f. sp. spinaciae Byford,称菠菜霜霉,属假菌界卵菌门霜霉属。孢囊梗从气孔伸出,大小250~450μm,无色,分枝与主轴成锐角,分枝3~6次。孢子囊卵形、无乳状突,卵孢子球形。该菌只为害菠菜。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病菌以菌丝在被害的寄主和种子上或以卵孢子在病残叶内越冬。翌春产出分生孢子,借气流、雨水、农具、昆虫及农事操作传播蔓延。孢子萌发产生芽管由寄主表皮或气孔侵入,后在病部产生孢子囊,进行再侵染。分生孢子形成适温7~15℃;萌发适温8~10℃,最高24℃,最低3℃。气温10℃、相对湿度85%的低温高湿条件下,或种植密度过大、积水及早播发病重。菠菜霜霉病系统病株菠菜霜霉孢囊梗和孢子囊

防治方法 ①早春在菠菜田发现系统侵染的萎缩株,要及时拔除,携出田外烧毁。②重病区应实行2~3年轮作,加强栽培管理,做到密度适当、科学灌水,降低田间湿度。③发病初期喷洒60%唑醚·代森联水分散粒剂1500倍液、500g/L氟啶胺悬浮剂1800倍液或52.5%恶酮·霜脲氰水分散粒剂1500倍液、70%锰锌·乙铝可湿性粉剂500倍液、250g/L嘧菌酯悬浮剂1500倍液,隔7~10天1次,连续防治2~3次。

菠菜炭疽病

症状 主要为害叶片及茎。叶片染病,初生淡黄色污点,逐渐扩大成灰褐色,圆形至椭圆形病斑,具轮纹,中央有小黑点。采种株染病,主要发生于茎部,病斑梭形或纺锤形,其上密生黑色轮纹状排列的小粒点,即病菌分生孢子盘。

病原 Colletotrichum dematium(Pers.:Fr.),称束状炭疽菌;C. spina-ciae Ell. et Haslst. 称菠菜炭疽菌,均属真菌界子囊菌门无性型。菠菜炭疽病菠菜炭疽病病叶(郑建秋供)菠菜炭疽病菌束状炭疽菌分生孢子盘与分生孢子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以菌丝在病组织内或黏在种子上越冬,成为翌年初侵染源。春天条件适宜时产出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由伤口或穿透表皮直接侵入,经几天潜育又产生分生孢子盘和分生孢子进行再侵染。降雨多、地势低洼、栽植过密、植株生长不良发病重。

防治方法 ①种植菠杂9号、10号早熟一代杂种;从无病株上选种;播种前种子用52℃温水浸20min,后移入冷水中冷却,晾干播种。②与其他蔬菜实行3年以上轮作。③做到合理密植,避免大水漫灌;适时追肥,注意氮、磷、钾配合。④清洁田园、及时清除病残体,携2出田外烧毁或深埋。⑤棚室可选用6.5%甲硫·霉威粉尘剂每667m1次1kg喷粉。⑥露地于发病初期喷洒2.5%咯菌腈悬浮剂1000倍液或250g/L嘧菌酯悬浮剂1200倍液、30%戊唑·多菌灵悬浮剂700倍液、25%咪鲜胺乳油1000倍液、250g/L吡唑醚菌酯乳油1500倍液,隔7~10天1次,连续防治3~4次。

菠菜丝囊霉黑根病

症状 播种后7天左右,叶片上出现黄变症状,植株停止生长,下叶明显黄化;扒开根部可见主根、侧根已褐变,严重的已变黑。菠菜丝囊霉黑根病病株

病原 Aphanomyces cochlioides Drechsler,称甜菜猝倒丝囊霉或螺壳状丝囊霉,属假菌界卵菌门丝囊霉属。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该菌是土壤习居菌,侵入菠菜根组织后迅速繁殖释放出游动孢子,借雨水或灌溉水进行再侵染。根组织内产生的卵孢子,随植株病残体留在土壤中,成为下茬菠菜等寄主的侵染源。地势低洼积水或湿度大、气温低于20℃易发病。

防治方法 ①选择高燥或平坦地块栽植菠菜,注意平整土地,下水头不宜积水。②与甜菜、莙荙菜、根甜菜等要进行轮作,不宜连作。③大暴雨后及时排水,防止田间积水时间过长。④发病初期喷淋15%恶霉灵水剂400倍液或60%唑醚·代森联水分散粒剂1500倍液、72%霜脲·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30%苯醚甲环唑·丙环唑乳油2000倍液。

菠菜病毒病

症状 病株呈花叶状或心叶萎缩,老叶提早枯死脱落或植株卷缩成球状。田间症状常因毒源不同而异。黄瓜花叶病毒侵染,表现为叶形细小、畸形或缩节丛生。芜菁花叶病毒侵染,叶片形成浓淡相间斑驳,叶缘上卷。甜菜花叶病毒侵染,表现明脉和新叶变黄,或产生斑驳,叶缘向下卷曲。

病原 黄瓜花叶病毒(CMV)、芜菁花叶病毒(TuMV)或甜菜花叶病毒(BtMV)单独或复合侵染。甜菜花叶病毒属马铃薯Y病毒科马铃薯Y病毒属,粒体线条状,大小730nm×12nm,产生颗粒状核内含体。稀释限点1000倍,体外存活期24~48h,致死温度55~60℃。主要由桃蚜和豆蚜或汁液接触传病。菠菜病毒病病株菠菜病毒病1—黄瓜花叶病毒;2—芜菁花叶病毒;3—甜菜花叶病毒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病毒在菠菜及菜田杂草上越冬。由桃蚜、萝卜蚜、豆蚜、棉蚜等进行传播蔓延。在田间,黄瓜花叶病毒和芜菁花叶病毒往往混合发生为害,形成相应的症状。春旱或秋旱年份,根茬或风障菠菜及早播地、窝风处或靠近萝卜、黄瓜发病重。

防治方法 ①田间铺、挂银灰膜条避蚜。②及时清洁田园,铲除田间杂草,彻底拔除病株。③选择通风良好,远离萝卜、黄瓜的地块种植。做到适时播种,避免过早。遇有春旱或秋旱要多浇水,可减少发病。④施足有机活性肥或腐熟有机肥,增施磷、钾肥,增强寄主抗病力。⑤提倡采用防虫网,防治传毒蚜虫,特别是入冬前尤为必要。⑥发病初期喷洒病毒病纯化剂绿地康(抗病毒型)100倍液或30%盐酸吗啉胍可溶性粉剂900倍液或2%宁南霉素水剂500倍液或0.5%香菇多糖水剂300倍液,隔10天1次,连续防治2~3次。

菠菜根结线虫病

症状 植株生育初期,幼根因被根结线虫的2龄幼虫钻入根部组织细胞,致根部形成肿瘤,影响水分及养分的吸收。地上部呈现黄化症状,1个月后2龄幼虫发育成成虫,条件适宜时成虫产下的卵很快孵化成幼虫游移在土中。有些埋藏在组织中的卵孵化后,幼虫就地在组织里成长,由于根结线虫的刺食,钻来钻去造成很多伤口致组织坏死,植株生育不良或全株死亡。

病原 Meloidogyne incognita(Kofoid et White)Chitwood,称南方根结线虫,属动物界线虫门。病原线虫雌雄异形,幼虫呈细长蠕虫状。雄成虫线状,尾端稍圆,无色透明,大小(1.0~1.5)mm×(0.03~0.04)mm。雌成虫梨形,每头雌线虫可产卵300~800粒,雌虫多埋藏于寄主组织内。菠菜根结线虫病南方根结线虫(陈利锋原图)1—2龄幼虫;2—雌成虫;3—雌虫前端;4—雄虫;5—雄虫头部;6—雄虫尾部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菠菜根结线虫以2龄幼虫和卵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翌年气温升高后,越冬卵孵化为幼虫,继续发育并侵入寄主,刺激寄主根部细胞增生形成根结。幼虫发育到4龄后交尾产卵,雄虫离开根结进入土中很快死亡,留在根结里的卵孵化出幼虫,进入2龄后,又入土进行再侵染或越冬。土温25~30℃、持水量40%发育快,连作地发病重。

防治方法 ①培育无虫苗。②进行轮作倒茬。③播种或定植前利2用夏季大棚休闲期选晴天把土壤深翻30cm,每667m撒氰氨化钙50~100kg,再覆盖4~5cm长的麦秸1000kg后浇大水闭棚15~20天进行高温闷棚,温度达60℃可杀灭根结线虫。④药剂处理土壤,播种2前15天每667m用10%噻唑膦颗粒剂或0.5%阿维菌素颗粒剂2kg,加细土40kg混匀后撒在地面,深翻25cm,可达控制效果。应急时也可2在发病初期用0.8%阿维菌素微胶囊剂悬浮剂0.96g/667m灌根。持效期14天左右。

二、番杏病害

番杏 学名Tetragonia expansa Murray,别名夏菠菜。是番杏科番杏属中以肥厚多汁嫩茎叶为产品的一年生半蔓性草本植物,原产澳大利亚、东南亚、智利一带,主要栽培在我国的热带和温带。我国南京于1946年引种成功,现已作为名优蔬菜在一些地区种植。

番杏尾孢白点病

又称白点病。各地均有发生,是番杏生长后期为害较重的病害。

症状 主要为害叶片。后期老叶上产生圆形病斑,中央白色或灰白色,边缘深褐色,有时病斑四周退绿发黄,直径1~3mm。严重时,叶片上布满病斑,致叶片变黄干枯后枯死。

病原 Cercospora tetragoniae Chupp,称番杏尾孢,属真菌界子囊菌门尾孢属。番杏尾孢白点病典型症状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病菌以菌丝块或分生孢子在病残体上越冬。翌年春天,条件适宜时产生分生孢子,借雨水溅射进行传播。分生孢子萌发后产生芽管,从气孔或直接穿透寄主表皮侵入,经7天左右潜育出现病斑,发病后病部又产生分生孢子进行多次再侵染。该病喜高温高湿条件。病菌发育适温为25~28℃,分生孢子萌发适温24~25℃,适宜相对湿度为90%以上。棚室内湿度高、叶面有水滴病害扩展迅速。

防治方法 ①采用高畦栽培,不可过密,施足有机肥,并注意氮、磷、钾配合,避免施氮过多,注意增施磷钾肥。②棚室栽培的要注意放风散湿,防止高温持续时间长,提倡小水勤浇,雨后及时排水,适时早间苗、早定苗,及时采收,注意铲除田间杂草。③发现病叶及时摘除,携出田外深埋或烧毁。④发病初期喷洒40%多菌灵悬浮剂600倍液或77%氢氧化铜可湿性粉剂600倍液、10%苯醚甲环唑微乳剂900倍液。

番杏灰霉病

症状 主要为害叶片、叶柄、茎蔓等部位。叶片染病,多始于叶尖或叶缘,病部初呈水渍状黄褐色至暗褐色,病叶表面产生灰褐色霉层,即灰霉菌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叶柄、茎蔓染病,产生与叶片类似的症状。番杏灰霉病

病原 Botrytis cinerea Pers.:Fr.,称灰葡萄孢,属真菌界子囊菌门葡萄孢核盘菌属。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防治方法参见莴苣、结球莴苣灰霉病。

番杏褐腐病

番杏褐腐病是保护地或露地番杏生产上常发生且又普遍的重要病害,常造成幼株或成株成片腐烂。

症状 幼苗染病,常引起幼苗立枯而死。成株染病,常从植株下部的茎叶开始出现水渍状腐烂,严重时呈暗绿色或灰褐色腐烂,湿度大时,病部生有白霉,即病原菌的菌丝体。

病原 Rhizoctonia solani Kühn,称立枯丝核菌,属真菌界担子菌门无性型丝核菌属。番杏褐腐病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该菌主要以菌丝或菌核在病株上或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和存活。只要有适宜发病的条件,气温25~30℃,湿度高,菌核需有98%以上高湿条件持续一定时间才能萌发,遇有抗病力弱的寄主很易侵染而发病。生产上土温过高或过低,土质黏重,有利该病发生。

防治方法 ①用无病土育苗,不可过密,覆土厚度不可过厚。②2苗床土壤消毒,每667m用70%恶霉灵可湿性粉剂1.5~2kg或95%恶霉灵粉剂0.8~1.2kg拌堰土20~40kg,取2/3拌好的堰土撒在苗床上,1/3盖在种子上,防效优异。③用种子重量0.3%的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拌种。④发病初期喷洒50%福·异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30%苯醚甲环唑·丙环唑乳油2000倍液,隔10天再防治1次。

番杏链格孢叶斑病

症状 主要为害叶片。初在老叶上产生褐色小斑点,后逐渐扩展成3~5mm近圆形至不规则形黑褐色斑,湿度高时病斑上产生灰黑色霉丛,严重时病斑融合成较大斑块,致叶片干枯。

病原 Alternaria sp.,称一种链格孢,属真菌界子囊菌门链格孢属。番杏链格孢叶斑病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病菌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在病株上或随病残体在土壤中或种子上越冬。翌年出苗后,越冬的病菌在适宜条件下即可侵染番杏,此后病部又产生分生孢子,只要温湿度条件适宜,分生孢子借风雨进行传播,落到番杏叶片上后产生芽管,从气孔或穿透表皮直接侵入,经几天潜育,就会产生新病斑,在整个生长季节,再侵染可进行多次,致该病不断扩大。发病适温为20~25℃,相对湿度80%以上。

防治方法 ①棚室栽培番杏前,要用百菌清烟雾剂消毒,杀死棚中的链格孢真菌,可减少初始菌源。②使用无病种子,用种子重量0.3%的75%百菌清或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拌种。③合理施肥,增施磷钾肥,增强抗病力。④适时适量浇水、放风,把棚室的相对湿度控制在80%以下,可减少发病。⑤发病前喷洒25%嘧菌酯悬浮剂1000倍液或50%咯菌腈可湿性粉剂5000倍液或64%百菌清·锰锌可湿性粉剂2700倍液。保护地也可用10%百菌清烟剂熏烟,每667m用药250g。

番杏炭疽病

症状 主要为害叶片。叶尖、叶缘发病时,产生半圆形至楔形病斑,从外向内扩展。叶面上产生浅褐色病斑,圆形至近圆形,边缘褐色,病斑上略现轮纹,潮湿时产生赭红色小液点,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盘和分生孢子。番杏炭疽病病叶

病原 Colletotrichum sp.,称一种刺盘孢,属真菌界子囊菌门无性型炭疽菌属。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病菌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盘随病残体遗落在土壤中越冬或越夏。条件适宜时产生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从伤口侵入,进行初侵染和多次再侵染,温暖多湿的天气易发病。

防治方法 ①加强肥水管理,适度浇水,使畦面干湿适度,采用配方施肥技术,适时追肥,增强抗病力。②发病初期喷洒250g/L嘧菌酯悬浮剂1000倍液、75%肟菌·戊唑醇水分散粒剂3000倍液或25%咪鲜胺乳油1000倍液,隔7~10天1次,连续防治2~3次。

番杏菌核病

症状 番杏菌核病能侵染番杏植株茎、叶等。初发病时产生水渍状软腐,且在病部产生白色菌丝,迅速向上下扩展,且在病部产生鼠粪状黑色菌核。番杏菌核病

病原 Sclerotinia sclerotiorum(Lib.)de Bary,称核盘菌,属真菌界子囊菌门核盘菌属

病害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防治方法参见芹菜、西芹菌核病。

番杏枯萎病

症状 局部侵染,全株受害。发病株地上部呈缺水状萎蔫,检视根部变褐坏死,茎基部维管束变褐。湿度大时病茎上呈水渍状,并长出白色菌丝体,呈湿腐状。

病原 Fusarium oxysporum sp. spinaciae(Sherb.)Snyder et Hans.,称尖镰孢菌菠菜专化型,属真菌界子囊菌门无性型镰刀菌属。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