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了解的科学真相(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20 16:16:38

点击下载

作者:谭一泓,魏刚

出版社: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你不了解的科学真相

你不了解的科学真相试读:

前言

与一个世纪前的生活相比,如今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强烈地被科学技术左右。无论是衣食住行,还是休闲娱乐,科学已经深深地融入我们的社会中。

智能手环、营养配餐食品、速干面料服装、物联网家电、绿色节能建筑、智能手机、无人驾驶汽车、功能饮料,等等,可以说,从起床到入睡,每个人的每一天都离不开科技。

但是,当我们正享受科技带来的便利时,是否真的了解其背后的科学原理呢?当我们约定俗成地认为一些事本该如此时,是否注意到有些似是而非的流言正打着科学的旗号在我们的生活中传播呢?

古人云,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探究事物的本质和原理不仅可以满足我们的好奇心,还是科学的目的与功用所在,可以让我们在面对纷繁复杂的世界时,时刻保持独立客观的精神,保持清醒的头脑和敏锐的判断力。

可喜的是,近年来,以《中国科学报》为代表的一些科技类媒体始终坚持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在对各种现象的科学解读和对流言的去伪存真方面做了大量扎实而细致的科普工作。

基于此,编者在《中国科学报》近年来有关科学原理解析和科学真相探究的相关报道基础上,经过重新梳理和编辑,最终汇编成这本《你不了解的科学真相》。

该书由中国科协支持出版,力图给读者呈现更多生活中的科学真相。这些真相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既有与人们息息相关的衣食住行,如:木耳、百合是肺部清洁剂吗?空挡滑行真的省油吗?茶具决定了茶香吗?LED灯伤眼吗?又有让人们感到困惑的科学问题,如:太空育种食物是否安全?社交行为也会“传染”吗?音乐的产生早于语言吗?引力波对人体有辐射吗?人类DNA仅8.2%有用吗?更有人们感兴趣的心理谜题,如:恋爱中的人更易说谎吗?从众不是一种病,别小看了第一印象,等等。

为了保证科学严谨,编者在编撰本书的过程中,使选取的内容大多经由相关领域权威专家进行深入浅出的解读,以便给出在生活中存在模糊认知的各类问题的正确答案。

由于一些科学原理的解释专业性较强,非本专业的读者在阅读时难免会感到生涩,为了更好地达到科普传播效果,编者在梳理编撰过程中,考虑到读者的大众化与广泛性,在保证不违背科学原理的基础上,尽量将这些专业词汇用较通俗易懂的语言加以修饰,使文章更具有可读性。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随着自媒体的出现和普及,知识传播的渠道越来越广,传播的速度也越来越快,对于知识难免出现真假难辨的情况。但愿读者阅读此书后可以理清生活中的一些模糊认知,拨开迷雾看到科学的真相。木耳、百合是肺部清洁剂吗胡珉琦

近年来,北京不时出现大范围的雾霾天气,空气污染严重。前去医院就诊的呼吸道疾病患者也是络绎不绝。与此同时,各种“清肺食谱”开始在网上被广为流传,木耳、雪梨、百合等所谓的“清肺”食品一时间成了抢手货。然而,清肺食物与清除吸入肺部的颗粒物之间究竟有什么关系?

据了解,到目前为止,学界还无法确定污染空气的细颗粒物究竟会对人体产生多大的危害。但可以肯定的是,这些细颗粒物进入呼吸道后,会刺激并破坏气管黏膜,导致气管黏膜杀灭病毒、细菌以及抵抗它们进入肺部组织的功能下降。因此,普通人可能出现咳嗽、气管炎等症状,而那些患有哮喘、慢性支气管炎等呼吸系统疾病的人,其自身抵抗力本就比较低,细颗粒物还可能造成肺部感染,引起气短、胸闷、喘憋等不适,甚至出现急性加重反应。

不过,中国中医科学院教授吉军向《中国科学报》解释,“清肺”一词本身出自中医理论,它的含义是清除肺火、肺热,这与清除肺部颗粒物完全是不同的概念。而从结构角度来看,食物是通过消化道进入的,不可能对存在于肺部的颗粒物进行物理清除。因此,清肺食物不是肺部的吸附剂、清洁剂。

吉军表示,在中医看来,肺部的症状可以分为肺气虚、肺阴虚、肺热、痰浊阻肺等,而引起肺热的原因,包括天气燥热、饮食辛辣以及自身体质造成的内火比较旺盛,等等。目前,并没有发现肺热与雾霾之间存在什么联系。“如果所有人都使用清肺食物,而不是根据每个个体肺部的表现类型,对那些并没有肺热症状的人而言会适得其反,”他指出,“饮食计划必须根据每个人的体质来制订,仅根据是否是雾霾天来制订,未免太笼统了。”

当然,中国营养学会临床营养分会主任委员李淑媛表示,对于那些已经出现咳疾的患者,食用一些木耳、雪梨、百合是可以起到止咳润肺的作用的。而针对普通人,她建议可以多补充一些富含维生素A或者胡萝卜素的食物,比如动物肝肾、蛋黄、全脂奶、胡萝卜、深绿叶菜等,因为它们可以提高呼吸道黏膜的抵抗力和修复力。“至于防止细颗粒物对肺部产生伤害的最佳办法,只能是物理隔离,比如戴口罩或者减少户外活动时间”。《中国科学报》(2013-03-22第11版《真相》)一心多用会让大脑变“笨”吗胡珉琦

众所周知,在32位的Windows操作系统中,计算机可以同时运行多个进程,而每个进程也可同时执行多个线程,效率惊人。与之类似,人类也越来越习惯于“一心多用”,同时操作几个任务,或者在几个任务之间来回切换。人们倾向于将自己保持在多任务执行的状态,无非是为了提升工作效率。然而,生理心理学研究显示,这么做也许适得其反。人脑每次只能处理一个任务

一边给上司写邮件,一边与组员进行视频会议,或许还在同时处理着月末报表,这恐怕是当下诸多都市白领的工作状态。不过,就在你为自己惊人的“战斗力”而沾沾自喜的时候,你的大脑也许早就提出了抗议,而你的实际工作效率也远没有自己想象的高。

人脑在处理一个任务时,涉及注意、知觉、记忆等能力,这样的认知活动是进化出前额叶的高级灵长类动物才拥有的。而对大脑科学的研究显示,前额叶处理问题的习惯倾向于每次只处理一个任务。

不过,北京大学心理系教授沈政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这并不意味着大脑完全不可以进行多任务工作,前提是,要对不同的任务性质进行区分。

他说,大脑处理任务信息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自动加工的,不需要占用太多心理资源,比如吃饭、听音乐,这类任务同时进行难不倒大脑。

另一种则是程序加工,需要注意力,需要大脑去控制,比如阅读、写作、绘画,等等。可是,大脑的注意广度是有限的,每一瞬间只有一个注意焦点,而就人脑的短期记忆来说,每一瞬间也只能记住7±2个数字。大脑在处理这类任务时,几乎是很难“一心多用”的。

不过,如果某些任务在内容上或者空间上存在某种联系,那么大脑处理时它们就可以相互支持,例如会议速记、同声传译等。相反,如果它们之间完全不相干,或者空间距离太远,那么多任务工作就会失去效率。

此外,沈政还提到,在程序加工的任务类型中,诸如打球、开车、打字等,虽然在学习阶段需要耗费大脑大量的精力,可一旦通过长期的训练和记忆固化为某种内隐的能力,或者说变成一种条件反射,那么,它们需要的意识、注意等心理资源也就减少了,大脑处理这类任务也几乎变成了自动加工的模式。因此,开车聊天、打字听音乐同时进行也就没什么难度了。“需要指出的是,尽管人类并不适合进行多任务工作,但这种能力还是因人而异的,它与个体先天的大脑结构、功能,以及自身生理特性有关。”沈政补充道。多任务工作影响记忆力

科学家曾在美国联邦航空局和密歇根大学进行过一系列研究。实验者要求被实验者做出不同难度的代数题和几何题,并记录他们脑部的核磁共振数据。结果表明,在同等条件下,处理多重任务比单独解决问题花费了更多的时间。即使被实验者在遇到最简单、最熟悉的问题时,没有分散注意力时的工作效率还是远远高于分散注意力时的工作效率。

可沈政还表示,多任务工作的负面效应不止于此。当人们正在进行多项任务时,大脑需要在不同的任务之间来回切换,损耗大量资源,从而直接影响人的记忆力。因为,短期记忆是需要通过固化才能转变为长期记忆的,任务切换显然会影响记忆的固化。

此外,长期让大脑处于这种高压状态,容易产生一种叫皮质醇的压力激素。曾有研究对一组老年人的皮质醇含量进行了6年以上的测试,结果表明:如果老年人的皮质醇含量一直处于高值,那么他们在记忆力测试中的表现就比皮质醇含量中、低程度的人要差。此外,老年人长期暴露在高皮质醇含量之下,大脑中掌管学习与记忆部分的海马区要比正常情况下小14%。

而伴随记忆力下降的还有创造思维的抑制。哈佛商学院曾调查过数千名创新项目参与者的日常工作模式,研究发现,那些长时间集中精力进行一项工作的人表现出了更高水平的创意思维能力。反之,习惯于多任务执行的人,总是不断被分心,他们表现出的创造思维能力也要低得多。

管理心理学还认为,多任务工作会导致情绪紧张,使大脑处在应激过度和高负荷的紧张状态,从而降低工作满意度,甚至导致人际关系冲突。调整注意力平衡最关键

既然多任务工作的实际效率并不高,还有诸多负面效应,为什么人们依然愿意选择这种工作方式呢?事实上,多任务工作也并非一无是处。

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执行多任务让人感觉很爽很有效率,经常令人情绪高涨。如果你本身已经动力不足,多重任务将带来新的刺激,一定程度上能够提升注意力。

如果你在思考一个难题时思维停滞不前,不妨起立放松一下身体或者听听音乐,也许能够刺激新思路的产生。

如果说多任务工作并不是人们此前认为的最佳时间管理方法,我们究竟该如何合理安排自己的工作、提高效率呢?

沈政认为,首先是要根据对注意力需求的多少、重要程度的不同,以及相互间的关联度,对手头的各项任务进行区分,而后再进行组合分配,确定哪些任务必须单独完成,哪些可以同时进行。

管理学认为,人们在一天的工作日程中,有必要保留一些完整的时间,过滤掉一些不重要的信息,用来专心执行对个人而言最为重要的任务。

同时,对大多数人来说,工作需要张弛有度,因为让大脑获得休息是创造性学习与思考的一个关键因素。试想,在大脑已经超速运转的情况下,再增加任务只能让事情变得更糟。

在沈政看来,找到所谓最佳的时间管理方法,同样是因人而异的。因此,关键是要在自己的大脑中设立一个注意力的指挥官,时刻感受自身注意力的状态,不断调整直至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节奏,从而达到注意力的平衡。《中国科学报》(2013-03-29第11版《真相》)金银花与山银花药性相悖吗马佳

金银花泡水喝,可以缓解嗓子疼痛、预防感冒,这已经是民间普遍接受的土方。一些常用的中成药里,金银花也经常被当作一味主药入药。一种与金银花名字非常相近的植物——山银花,由于凉茶、维C银翘片含毒事件也开始被人们认识。与备受欢迎的金银花相比,山银花更多地被看作廉价的替代品,甚至假药的罪魁祸首。

2013年3月26日,央视《经济半小时》曝光了广东宝山堂制药有限公司涉嫌使用山银花枝叶提取维C银翘片干浸膏的事件。广东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相关负责人说:“目前已基本查明,宝山堂制药有限公司违反委托合同,涉嫌使用山银花的非药用部位投料生产维C银翘片干浸膏,伪造生产记录和有关单据以达到规避监管的目的,手段隐蔽、影响恶劣,给公众用药安全带来隐患。”

而购买广东宝山堂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维C银翘片干浸膏的广西盈康药业有限公司,又将这种用山银花枝叶加工的原料制成维C银翘片,药品说明中却明确表示药品含金银花成分。

维C银翘片的李鬼事件才结案,凉茶(凉草茶)中用山银花替代金银花的现象又被曝光,并有凉茶生产企业的内部人士向媒体透露,市面上的很多饮品声称含有金银花成分,此种做法,更多是作为一种营销手段,实际上饮品中金银花的含量很少。一字之差“火气”不同

无论是药用,还是作为凉茶饮料,寒性的金银花在其中起到的都是清热、降火的作用。从中医角度看来,被作为替身使用的山银花药性则刚好相反,趋向于温热性。因此,饮用含山银花的凉茶,火气不降反升。

但记者发现,在《中国药典》中对于山银花和金银花功能和主治的描述是一致的,都有清热解毒、疏散风热的作用。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副研究员徐常青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山银花在地方药典中,以及民间也是被作为相同药效的药材使用。

金银花趋于寒性,因此对于一些比如胃寒的病人就不适宜,服用后容易出现胃疼、腹泻等症状。根据目前的一些检测,山银花至少不像金银花一样寒,而是趋于温性或者热性的,如果上述症状的人使用山银花替代金银花,就不会出现腹痛、腹泻的症状,但药用效果远不如金银花。“由于山银花的趋热性,如果感觉上火,使用了山银花,可能反而会更上火。”徐常青说,“民间虽然有将山银花代替金银花使用的情况,但主要是在没有正品金银花的情况下临时替代使用。”《中国药典》在2005年改版之前一直是金银花(忍冬)与山银花(灰毡毛忍冬)混用,改版后金银花的使用范围已经明确,但对山银花的使用范围却没有明确规定。因此,山银花如果在药品中替代金银花,就会被认定为假药。检验成分不等于有效成分

徐常青说:“《中国药典》中规定金银花中含有绿原酸和木樨草苷两种检验成分。但它的有效成分不只是这两种,比如还有些挥发油类和黄酮类。中医是一种经验医学,与西医不同的地方就是,它是多靶点起作用,不同成分的作用机理不一样,往往是多成分一起共同作用。因此,金银花的作用就比较复杂。《中国药典》中规定的这两种检验成分,主要是因为其比较容易检验,可用以评价药材的质量和区别药材。”

2010年版《中国药典》对金银花规定:“绿原酸照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绿原酸不得少于1.5%。木樨草苷照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木樨草苷不得少于0.05%。”

金银花中的木樨草苷成分在山银花中含量极低,木樨草苷有较强的呼吸道杀菌作用,因此,木樨草苷也就成了区别金银花与其同科植物山银花等在疗效上的主要差别的重要因素。

此外,金银花中的绿原酸,在很多药材中都有,徐常青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实际上,很多其他的中药里含有的绿原酸比金银花还多。他说,比如杜仲叶子当中含有的绿原酸达到了3%~5%,其在艾蒿中的含量还多5%,但并不能因此将杜仲的叶子或者是艾蒿当作金银花去用。栽培差异导致价格天壤之别

金银花最早是用叶片入药的,后来发展到用花蕾入药。现在有些厂家用金银花的叶片枝条提取一些有效成分,或将其入药,但是花蕾中含有的有效成分是最高的。

金银花是忍冬科木质藤本植物,其名出自《本草纲目》,忍冬花初开为白色,后转为黄色,因此得名。

在我国,金银花从北方的黑龙江到南方的海南都有分布。徐常青告诉记者,在药用的栽培上,山东平邑与河南封丘的金银花质量更好,作为中药更地道。

相对于山银花,金银花的种植与采摘都要复杂一些。

金银花药用价值最高的部位就是花蕾,花蕾在太阳升起后就会很快开放,一旦开放,药用价值就会迅速下降。因此如果种植金银花,采摘量就会很大,并且每天都要采摘。

而山银花的特点是花蕾不会开放,“所以很多地方更愿意种植山银花,一次性采摘就可以”。徐常青说,“这也导致金银花的产量比起山银花低很多,造成生产成本高,从而价格也更高。目前金银花的价格在每500克50~80元,而山银花只要10元左右。”

这就导致一些药厂非法使用山银花替代金银花生产维C银翘片等药品以降低成本。但若非经过大量的临床验证,证明山银花与金银花有同样的药用效果,这种替代就属非法。《中国科学报》(2013-04-19第11版《真相》)空挡滑行真能省油吗魏刚

随着油价上涨,开车的人都开始琢磨各种省油的技巧。记者身边许多朋友都养成了见红灯挂空挡滑行的习惯,据说这种方式非常省油。不但开手动挡汽车的有此习惯,就是一些开自动挡汽车的朋友,在长下坡路段也会从D挡换到N挡。这样做真的省油吗?此种做法是否还会带来其他的安全隐患呢?

吉林大学汽车工程学院车辆工程系教授雷雨龙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说,这是一个常见的误区。人们通常认为,在挂空挡、切断发动机动力(发动机不熄火)的情况下利用汽车惯性进行滑行可以省油。但这只是指过去的化油器式发动机汽车,而现在大部分汽车都装配电喷式发动机了。

过去装配化油器式发动机的汽车在空挡滑行时确实可以实现省油,因为化油器发动机一直处于供油状态,在空挡滑行时,发动机只要维持700转/分钟的怠速状态,供油量就是最低的。

而现在汽车普遍装配的电喷式发动机是由电脑根据发动机的工作状态来决定喷油量的。这时发动机空挡滑行并不比挂挡滑行省油。

因为电喷车在挂挡滑行时如果转速过高会自动停止喷油,比如车辆正以3000转/分钟的转速高速运转,司机突然松开油门,车速降低,发动机转速下降,这时,行车电脑会控制喷油嘴停止喷油,此时发动机缸体内没有燃油喷射。直到发动机转速降到1200转/分钟时,喷油才恢复正常。从减速断油到正常喷油的过程是有一段时间的,这段时间实际上是比较省油的。

但是如果突然在高速时挂到空挡,此时发动机转速会立即跌到怠速状态,行车电脑此时并不会停止喷油,而会控制喷油嘴按怠速状态喷油,与挂挡滑行相比,喷油没有停止过,所以并不省油。

为了验证,记者特意在上下班的路上用一辆1.6升排量、手动挡的汽车进行试验。加满油后,第一天遇到下坡和红灯就空挡滑行;然后再加满油,第二天遇到上述路况都采用挂挡滑行。经测算,第一天的油耗为7.9升/百公里,第二天的油耗为7.6升/百公里。当然,空挡滑行由于没有发动机的牵制作用,滑行距离要比挂挡滑行长一些。

对于自动挡汽车,雷雨龙也不建议空挡滑行。因为自动变速箱是靠液力变矩器来传输动力的,也就是用旋转的变速箱油来推动涡轮旋转,把发动机的动力传给驱动轮。空挡滑行时自动变速箱的油泵无法正常地供油进行润滑,会使变速箱内部温度升高,造成损坏。尽管有的自动变速箱有过热保护功能,但还是建议只在停车等待信号灯时移到空挡,而行驶时不要空挡滑行。

除了不能省油外,空挡滑行还会造成巨大的安全隐患。一辆汽车在高速行驶中,遇到紧急情况,必须迅速刹车。这时,如果挂着挡,车轮、传动系统、发动机紧密结合在一起,发动机对车轮有牵制作用,达到辅助刹车的效果。但如果此时是空挡滑行,发动机无法牵制车轮的惯性,刹车就只能完全依靠刹车盘与刹车片之间的摩擦来进行,所以会导致刹车片过热,刹车效率降低。

还有一些大型运输车辆的刹车系统采用“气刹”,即通过空气压缩机,将空气储存起来。空气压缩机是靠发动机的动力来运行的,空挡滑行的时候,发动机处在怠速运转状态,发动机的转速很低,无法长时间满足空气压缩机的要求,而在下坡滑行的时候会经常使用刹车,空气会很容易用光,从而造成制动失灵,这是非常危险的。

同时,现代汽车的刹车、转向助力都依靠液压油工作,这些系统工作的前提是发动机在运转。空挡滑行时,发动机转速较低,如果节气门有积炭,就容易突然熄火,从而导致刹车油泵、转向助力油泵停止工作,使汽车瞬间失去刹车和转向功能,这在高速行驶时是非常危险的。《中国科学报》(2013-04-26第11版《真相》)气温升高能否导致病毒变异马佳

2013年4月24日,在卫生计生委和世界卫生组织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世界卫生组织墨尔本流感合作中心主任安妮·凯尔索(Anne Kelso)表示,对于H7N9不能轻易放松警惕,春季来临和气温的上升,也许会导致疫情出现新的特征和病毒变异。

气温升高是否会触发病毒变异,增加人传人的危险?H7N9甲型禽流感病毒依然蒙着一层神秘的面纱,各地的研究人员都在密切关注H7N9疫情的发展,寻找病毒变异的蛛丝马迹。气温升高导致变异无公认结论

南方科技大学生物学系副教授贺建奎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通常来讲,随着气温的升高,流感病毒的活性会下降,传播能力也会下降。“但是气温升高,尤其到夏天,病毒是否会变异,或者变异更快,等等,都是没有公认结论的。”

对于世卫官员的讲话,贺建奎的理解是,病毒的变异需要时间的积累。当春、夏季来临,气温升高,病毒感染能力下降时,人们对它的关注就有可能慢慢减弱,相关的防范也会减弱。在秋季来临之前还有四五个月的时间,在这段时间,如果病毒发生了变异并有一段时间的积累,就有可能在秋季气温下降时,病毒发生很大的变异,从而导致更大范围的传播和感染。“因此,我认为,重点在于不能因为气温升高病毒传播力下降而使我们疏于防范。”

贺建奎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外部环境对于病毒变异的影响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是用药。由于很多病毒都有耐药性,在用药的过程中,病毒在变异时自身会有一个选择过程,即向着耐药的方向发展。二是人的差异。不同的病毒感染不同的人,表现也会不同。“在南方、北方,或者欧洲,比如H7N9,如果这种流感病毒的一些细小分子对于某一人群有很好的感染力,它就会选择这一人群进行扩展。”尚未发现最关键的变异

贺建奎所在的研究小组于2013年4月5日从全球共享禽流感数据倡议组织(GISAID)获得了4个H7N9甲型禽流感的基因组。2013年4月7日,他们发现,其中一个来自上海病人体内的H7N9病毒已经发生了不小的变异。

H7N9病毒只有560个氨基酸,但是这个上海病人H7N9病毒的H蛋白基因已经发生了8个氨基酸变异。在墨西哥猪流感暴发早期,开始的两周病毒只发现2个变异,而H7N9发现8个变异,说明这种病毒的变异能力比较强。

贺建奎对《中国科学报》记者说:“到目前为止,我们发现的变异还维持在8~9个。包括浙江方面的一些研究,以及日本的一些研究报告,其中确实有一些未知的突变可能导致H7N9在哺乳动物中更易传播。”不过他告诉记者,他们还没有发现最关键、最核心的变异,目前的这些变异只能说是边缘的。因此目前无法对H7N9未来是否会在人与人之间进行传播下结论。

2013年4月14日,北京市卫生局接到北京市疾控中心报告,在对北京市首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确诊患儿的父亲贩卖家禽相关人群的主动筛查监测中,发现一名竹姓男童的H7N9禽流感病毒核酸呈阳性。虽然这名男孩携带病毒,但没有发现任何症状。

对此,欧盟疾控中心首席科学家安古斯·尼克(Angus Nicoll)认为,这是一个鼓舞人心的发现,它说明部分人群或许对H7N9病毒存在免疫力,如果通过血清学的检测加以判断,将有利于提高人类战胜这个病毒的能力。

不过,贺建奎认为,H7N9甲型禽流感病毒在人体内有2~3天的潜伏期,不能确定发现时病毒是否还在潜伏期,也不能确定这个病例是否会发病。而且,即使是确实无症状,人是不是对H7N9产生了抵抗力,个例也很难有说服力,必须通过反复验证。监控重于预测

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科学家曾光对目前的疫情表示,通常情况下,在可预见的时间内去观察病毒的变异很难,也许很快会发生,也许10~20年内也不会发生。并且,病毒的发展方向也很难观察,有向人传人的方向变异的可能,但也有向相反方向变异的可能。“为了公共卫生安全,必须对H7N9进行密切观察,”他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发现变异就立即采取措施。中国卫生系统的流感监测系统和农业部的监测系统已经非常完善,当在新的病例中发现明显人传人的可能时,就能够及时发现病毒的变异。从农业部的角度,一旦发现禽类的死亡,也能及时发现病毒是否有人传人的可能。”

因此曾光认为,目前来说,监测比判断更为重要,预测都是有限度的。理论推测需要强大的监测系统密切监测做依据,早发现早采取措施。

多方专家研究表明,在H7N9禽流感病毒的8个基因片段中,H7片段来源于浙江鸭群中分离的禽流感病毒,而浙江鸭群中的病毒往上追溯,与韩国野鸟中分离的禽流感病毒同源;N9片段与韩国野鸟中分离的禽流感病毒同源;其余6个基因片段来源于H9N2禽流感病毒,这种病毒源自上海、浙江、江苏等地的鸡群。但没有证据证明H7N9就是“中韩混血”。《中国科学报》(2013-05-10第11版《真相》)是什么导致同性恋魏刚

5月17日是国际不再恐同日,这一纪念日源于1990年5月17日,世界卫生组织(WHO)将同性恋从精神病名册中除名。

同性恋是指一个人在性爱、心理、情感上的兴趣主要对象均为同性别的人,无论这样的兴趣是否从外显行为中表露出来,这些对同性产生性冲动和情感向往的人被称为同性恋者。

现代科学研究显示,各种少数性倾向和精神病理不存在任何内在联系,所以同性恋不是一种精神疾病或心理障碍,只是一种不同于大多数人的性取向。

那么这种性取向究竟是怎么形成的?生理因素、家庭因素以及社会因素对这种性取向的形成又有哪些影响呢?

中科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员尹文刚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同性恋从形成原因上看,分为三种:一是天生的,也就是生理因素影响的;二是后天的,也就是社会、家庭环境影响的;三是综合的,就是在生理上有同性恋基础,但开始并没有显现,在之后的社会生活中,在某种特定的环境下被诱发。

在尹文刚看来,由于生理原因形成的同性恋较多一些。有的是大脑结构造成的,比如,美国《内分泌学》杂志上刊登的一项研究结果称,研究者发现在羊群中存在着同性恋公羊,而且这些同性恋羊脑部控制性生活的区域比异性恋羊的要小,这些区域被其他脑功能区挤占。

还有的是因激素分泌造成的,比如,科学家曾做过实验,在猴妈妈怀孕时为其做B超,当发现怀的是小母猴时,给猴妈妈注射雄性激素。经过一段时间的注射,小母猴出生后,尽管外形、生殖器官是母猴的形态,但是其性格和表现却有公猴的倾向。

有的学者认为同性恋是遗传影响的,比如有的女孩生来就不喜欢洋娃娃和花裙子,而喜欢刀枪和汽车。

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生理因素对性取向的形成有较大的作用。如果胎儿期生殖腺中男性荷尔蒙缺乏或过多,或者中枢神经系统的性别特定分化出了问题,以及成长过程中男性的荷尔蒙过少,都会使性取向发生变化。

中国性学会专家委员会主任徐天民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同性恋不单纯只是生理因素造成的,它也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

尹文刚也指出,家庭因素也是形成同性恋的原因之一。由于生理的需求和亲子的互动,婴儿期至儿童期经由大人的接触、抚育和照顾,逐渐发展出对自己身体的基本态度,并培养出对自己性别取向的整体认识。如果在这一阶段,家庭抚育方向发生变化,就会对个人的性取向产生影响。

尹文刚在做心理咨询时,曾碰到这样一个案例:一个年轻女性,有非常强烈的同性性取向,甚至要做变性手术。经过了解,原来在这个女性的童年时期,父母非常喜欢男孩,从她出生起,就把她当男孩来养育,给她穿男孩的衣服,理男孩的发型,带她参加男孩喜欢的运动和游戏。随着年龄的增长,不知不觉中,她对性别角色认知产生了混乱,体会了更多男性的社会化经验,在她眼中,自己就是个男性,因此,更愿意和女性交往。

还有一些学者将同性恋倾向归因于儿童时期的压力,特别是家庭中有一个强势、过度保护的母亲配上一个软弱、无力而又有敌意的父亲,会使得男孩缺乏对男性形象的适当认同;或者家中有多位女性成员,在耳濡目染中,使男孩的思想、行为和气质趋向女性化。

在尹文刚看来,同性恋的产生也有社会环境的因素。特定的单一性别的环境,会对个体的性取向产生影响,异性恋就有可能变为同性恋。比如在军队、监狱、远洋货轮的环境下,由于异性很少或没有,而其中个体的性能量又积累到一定程度,就有可能出现同性恋倾向。

还有的是在与异性交往中情绪受到创伤,而在同性那里得到安慰。行为主义学派认为,个体在环境的影响下,机体内部经过一系列活动会做出反应,经过多次刺激强化,个体最后形成一种行为,且不易消退。如果某个人生活工作的环境中有同性恋者,那么理论上,这个人通过学习和模仿,也会成为同性恋。

那么能否认为,过去同性恋很少,而现在同性恋增多,是社会环境的变化造成的呢?对此,尹文刚并不认同。在他看来,同性恋自古就存在,无论是中国还是外国的古代文学作品中都有关于同性恋的描写。只是在过去,社会对同性恋的接受程度还不高,所以有关新闻我们就听到得少,而随着社会进步,对同性恋人们已逐渐接受,因此近几年关于同性恋的新闻就多起来了。

科学研究表明,不仅在人类社会中存在着同性恋现象,至少在130种脊椎动物中也都存在着同性恋行为或者同性性行为。因此,尹文刚指出,同性恋与异性恋一样,只是人类性取向的一种。现在,社会绝大多数人都能正确、宽容并理性地看待同性恋。但由于相对保守的思想和传统的性别角色观念,部分人对同性恋的认识和了解较为狭隘,这些歧视、排斥同性恋者的舆论给同性恋者造成了很大的心理压力。

相信随着社会不断发展,人类性活动与家庭繁衍之间将不再紧密联系,不同的性取向也将被社会所接纳。《中国科学报》(2013-05-17第11版《真相》)脑力训练能否让人更聪明马佳

一些刺激实验的证据明确了记忆训练可以让人们更加聪明,这也点燃了网络上的一些大脑训练项目,比如风靡世界的Lumosity。在国内,各种记忆力培训的广告也在媒体上宣传得热热闹闹,通常都是某某大师研究出的空前绝后的记忆方法,可提高人们尤其是学生的记忆力。

如果在网络上搜索Lumosity,我们也会发现有很多中国网友询问是否有该项目的中国版本。

正如这些训练的期待所愿,经过训练的志愿者在记忆考试以及快速在复杂场景中定位的能力都有提高,美国印第安纳大学—普度大学哥伦布分校的心理学家托马斯·雷迪克(Thomas Redick)这样说,但这些训练并不能转化成更高的智力测试分数或者多任务处理测试分数。他的相关研究发表在《实验心理学·综合》杂志上。

据美国科学与公众社团《科学新闻》2013年5月9日报道,雷迪克的调查属于有关大脑训练的不断增长的科学数据的一部分。而大脑训练常常由于关系到一些企业利益而受到推动。

虽然有一些研究者认为,大量的证据说明记忆训练确实可以加强推理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关于这种结论也有很多怀疑,记忆训练真的有这么广泛的影响吗?长期以来,关于记忆训练的科学争论一直存在。

不过也有一些没有争议的数据,很多人在进行过大脑训练后感觉到自己变得聪明了。在最新的研究当中,23名完成整个Lumosity训练的志愿者中的10位表示,该项目帮助他们提高了日常生活中的思考能力、多任务能力以及注意力。

但是,科学家们认为,即使一些参与者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更强的能力,但这很可能仅仅是源自他们相信脑力训练对他们是有帮助的。

雷迪克的团队研究了73名青年人,年龄在18岁到30岁之间,他们被分为3组。第一组完成20项提高工作记忆力的训练项目,为时大约6个星期,具体内容是记住并比较几组信息。这种工作记忆的训练在很多商业脑力训练项目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在训练任务中,志愿者要盯着电脑屏幕,在各种斑点中寻找突然出现的块状。每一个块状出现时,志愿者都会听到一个辅音字母。之后,志愿者被要求在看到一个块状出现时,就在键盘上敲下与之同时出现的辅音字母。根据个体的表现不同,训练还会增加难度,比如同时匹配之前看到的2~4个块状与字母的组合。美国马里兰大学的心理学家苏珊妮·耶吉(Susanne Jaeggi)曾在2008年发表研究报告称,这种训练形式可以提高受试者的推理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二组志愿者接受的20项训练,目标是提高在相似形状组成的巨大阵列中找到特殊形状的能力。这一组主要是为了对比不同的记忆训练是否会导致提高的能力类型不同。而第三组没接受任何训练。

在两组接受训练的小组中,志愿者在所受训练的项目中能力确实有所提高,但在智力测验以及海量信息的记忆测验中却没有任何提高。

但耶吉认为,参与者在记忆训练之前没有接受足够的指导和练习,而且雷迪克的研究组也只给志愿者有限的时间完成一系列缩编的标准智力测试,这也许会限制分数的提高。

不过雷迪克依然坚持,在更加大量以及更长期的研究完成之前,不应该假设记忆训练可以让人变得更聪明。《中国科学报》(2013-05-31第11版《真相》)调控下丘脑,寿命有望轻松过百魏刚

自古以来,人们遍寻延年益寿的偏方,长命百岁一直是人们的梦想。究竟是什么控制人的衰老,有没有一种方法增加人的寿命呢?

美国爱因斯坦医学院分子药理学系蔡东升教授及其研究团队发现,在大脑中的下丘脑有一个信号通道,通过刺激或抑制该通道可以加速或减缓衰老。这一发现如果应用在人类身上,有可能为我们开启一扇久已渴望敲开的大门——延缓老年病的发生,以及实现真正的延年益寿。

蔡东升发现,小鼠的下丘脑中有一种叫作核转录因子(NF-kB)的蛋白质复合物,这种物质随着小鼠的衰老会变得更加活跃,而过分活跃的NF-kB会造成下丘脑的一种调控性激素神经肽(GnRH)水平降低,结果会让小鼠逐渐表现出全身性的衰老。

研究人员发现,GnRH是一种刺激神经后形成的化学物质,当研究人员对小鼠的下丘脑注入GnRH时,小鼠体内便会加快神经的再生,使得衰老过程随之变慢。而启动NF-kB通道,则会导致GnRH水平下降,从而使神经再生减缓。研究人员在一段时期内每天对年老的小鼠注射GnRH,结果发现这一手段能减缓小鼠因衰老而导致的认知能力下降。GnRH的水平在精子和卵子的发育中扮演核心角色,不仅对小鼠,对人类的生殖也起着关键的调控作用。“GnRH通常与控制生殖周期有关,现在看来,它也有助于保持青春。我们的研究提供了通过干预下丘脑从而延缓衰老的介入策略。通常我们认为小鼠与人类的下丘脑构造很相似,虽然不能拿人来做实验,但我们有理由相信,NF-kB水平也是人类衰老调控系统中的一个关键因素。理论上,通过抑制NF-kB水平,提高GnRH水平,有望让人类的平均寿命延长。”蔡东升表示。

既然GnRH在生殖系统的调控上起着重要的作用,那么新研究是否表明生殖力与寿命长短关系密切呢?

蔡东升认为,生殖与寿命的关系还需要更深入的研究。也许有上百种分子影响着人类走向衰老的步伐。现在可以知道的是,与GnRH激素水平相关的NF-kB蛋白在调控衰老的速度上起着重要的枢纽作用,可谓是开关性的蛋白。

但他同时也指出:“衰老和死亡是自然规律,不可能被完全阻止,但可以在合乎科学规律的范畴内加以优化,从而达到健康长寿的目标。”《中国科学报》(2013-06-07第11版《真相》)反应能力可以代表智力水平吗马佳

不知道是因为害怕,还是单纯的好奇,人类似乎一直在关注自身智力的发展趋势,这会关系到人类未来的命运吗?继2012年11月,美国的科研人员从遗传学上论证了我们的智力可能因基因突变导致水平降低并代代相传,如今欧洲三个国家的科研人员又给这一说法增加了筹码。

瑞典于默奥大学、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和爱尔兰科克大学的研究人员对比了19世纪维多利亚时期欧洲人与现代欧洲人的反应速度,发现男性与女性的反应时间均有所延迟,分别从183毫秒和188毫秒延迟到了253毫秒和261毫秒。而他们认为,反应时间是一般智力的可靠指标,研究人员由此估计人类智商指数以每10年1.23点的速度下滑。这也就是说,从19世纪的维多利亚时代到现代,人类智商指数下降了14点。

反应能力可以代表智力水平吗?记者带着疑问,通过电子邮件采访了本项研究的负责人、瑞典于默奥大学心理学系博士迈克尔·伍德利(Michael Woodley)。反应能力符合智力的生物基础

伍德利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英国人类学家、生物统计学家弗朗西斯·高尔顿(Francis Galton)和美国心理学家海伦·汤普森·伍利(Helen Thompson Woolley)在19世纪就简单反应时进行了数据收集。

简单反应时又称为A反应时,是指给被试者呈现单一刺激,同时要求他们只做单一的反应,这时刺激与反应之间的时间间隔就是反应时。比如说,短跑运动员在听到发令枪响后立即起跑,这就可以作为一个简单反应时任务。

伍德利与他的同事们将这些数据与1940年后的数据进行对比发现,人们的反应时间变得越来越慢。伍德利说,简单反应时与一般智力因素是对应的关系,“我们利用它们之间的对应关系计算出从19世纪到现在,人们智力水平的下降程度,相当于115年下降了超过13点,大约每10年1点多”。

但是,反应能力能够完全代表智力水平吗?伍德利在邮件中回复《中国科学报》记者道:“我们的研究分析表明,简单反应时是一般智力水平良好的指标。两者的相关性达到54%。”不过他也表示,反应时间也不是绝对的能够反映智力水平,或者可以作为智力的比率测量方法。

但与智商测试(笔试)不同的是,智商测试是一种等距量表,这就意味着,智商测试更适合比较具体时期、地点范围内的人群之间的差异,而不适合跨越时代比较不同几代人的智力,这是由于人们都是基于不同的文化和历史背景去理解智商测试中的问题。伍德利说,反应时则不存在历史与文化的影响,它们是对神经系统效率的纯测试,并且是智力表现中最基本的生物状态的反映,“比如加工效率和神经传导速度”。

因此,伍德利认为,反应时间是最理想的跨时代比较人类智力水平的方法,与智商测试相比更能体现人们实际在生物学上的变化。智力不受外力影响

对于人类的智商为何会下降,伍德利比较认同的观点是人类非优生学的生育对智力水平造成的影响。该观点认为,非优生学的生育习惯导致智商偏低的人群比智商高的人群生育后代的数量更多。由于智力是被高度遗传的,因此这导致一代一代的积累后,人们的智力也一代一代地降低。《中国科学报》曾在2013年1月刊登过美国研究人员从基因学角度研究人类智商下降的相关论文,并采访了国内相关专家。国内专家举出了表观遗传学的观点反对智商下降说,这一观点是说,父母如果不断学习并开发某方面的能力,那么后代的基因也可能获得这方面的表达,并且得到一代代的积累。如果没有这样的积累,可能会表现出后代的智力没有提升,但并不代表智力会退化。

伍德利对于这一观点认为,表观遗传的效果在人类中极其罕见,而且这种遗传不会超过两代到三代人。伍德利说:“而且,我也不认为后天的训练能够提高一个人的智力水平,因为智力是一把测量潜在基因品质的尺子,能够测量人们在他们的基因当中有多少坏的基因突变,低智力伴随着大量的不良突变,而高智力则很少有这种突变。”

作为基因质量测量标准,在历史上,女性在选择配偶时就会选择智力较高的男性。伍德利认为这也代表着智力很难受到外界环境的塑造,包括表观遗传的影响。詹森效应对峙弗林效应

即使是因为虚荣,人们也更加愿意接受弗林效应的结论:我们的智商一代比一代高。但以生物学为基础的研究却一直在给弗林效应和人类的虚荣泼冷水。伍德利在采访中也毫不客气地质疑了弗林效应,他说:“弗林效应就是以智商测试分数为基础的研究。因此,它与人们基于文化和历史背景而对试题的理解具有非常强的相关性。弗林效应无法表明人们确实变聪明了,只能说明人们在回答智商测试题时与他们祖辈使用的技巧不同了。因此弗林效应的研究仅仅是反映了环境与文化的效应而非生物学效应。”

也正因此,来自欧洲的这份研究报告认为,弗林效应反映出了智商在环境中的提升而恰恰掩盖了智力在遗传方面的退化。实际上,伍德利与其团队所持的观点源自另一派学术理论——詹森效应(Jensen Effect),即环境与遗传因素以不同的方式影响着智力,而遗传因素又直接影响着一些明确的指标,比如反应时间。

伍德利认为,反应时间高度符合生物学的影响,反应时间的延迟表明了生物学上的改变正在发生,并且正在降低我们大脑神经的效率,同时降低了我们的智力水平。

他们认为,从基因角度人们越来越笨,而唯一让我们还保持着人类文明的原因就是环境在不断地变好,但“糟糕的是,我们的环境已经停止这样做了”。

我们不断地探究大脑的秘密,为的是解开这些秘密并且尽可能地开发大脑的潜力,而我们关心自己的智力是提高还是降低到底是为了什么?伍德利认为,我们之所以对智力感兴趣是因为智力的高低对于生活是否成功有着非常准确的预言性,包括受教育程度、知识成就以及收入,等等,同时也预示着我们可能对社会作出的贡献。“在心理学上,智力水平比其他因素的预言更加有效,比如人格。”《中国科学报》(2013-06-14第11版《真相》)茶具决定了茶香吗杨孝文

英国人虽然每年喝掉1.65亿杯茶,但对于如何才能泡出堪称完美的茶,英国人却始终没能达成一致意见。几百年来,人们一直在寻找完美泡茶的秘密。现在,科学家终于找到了这个“完美方程式”。

究竟是使用茶杯泡茶好还是使用茶壶泡茶好,专家们对其可能仍存在异议,但有一点是他们均赞同的,那就是一次性茶杯绝对泡不出好茶。

伦敦大学学院教授安德里亚·瑟拉在提到茶叶的化学特性时说,泡出一杯完美的茶需要“耐心、爱与关怀”。他指出瓷茶杯或者茶壶的平滑表面不仅能够防止茶叶中的丹宁酸粘在杯壁或者壶壁上,同时也能让茶匙触碰时发出悦耳的声音。

瑟拉说:“你需要一个平滑的不透水表面,不能让丹宁酸粘到表面。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选择恰当的茶杯也是一种爱的表达。如果是和你的祖母一起喝茶,你绝对不能使用泡沫塑料茶杯。”

使用新鲜的水泡茶能够让茶叶完全释放出自身的清香,因为水经过多次煮沸会降低含氧量,同时也会提高水的硬度,从而产生白色沉淀。

茶鉴赏家西蒙·希尔表示:泡茶应使用新鲜的水,因为蒸煮的时间越长,水的含氧量越少,所能散发出的茶香也越淡。

此外,水的温度也很关键。水煮沸后应等上几秒钟再泡茶。不过,一些鉴赏家也认为硬度较高的水虽然在茶叶表面会形成残渣,但能泡出更美味的茶。高硬度的水在英国南部和东部比较常见。希尔说:“虽然听起来不太美妙,但这种做法能够让矿物质与茶叶充分发生反应,同时能产生不错的茶香。”

温度同样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专家们建议饮用者在水烧开后等上几秒钟再泡茶。对于比较“脆弱”的茶叶来说,例如绿茶和白茶,使用冷却到80摄氏度的水泡才不会破坏茶叶。瑟拉教授说:“水的温度提高10摄氏度,化学反应的速度便会提高一倍。以咖啡为例,100摄氏度的水泡咖啡会导致味道更苦。红茶对水温的要求不太高,但如果换作绿茶,便会破坏茶香。”

很多英国人最初喝茶时就往里面加奶,到了今天仍保持这个习惯。

希尔在切尔滕纳姆科学节上发表演讲时说:“茶叶在18世纪第一次被进口到英国,当时很多人买不起优质的骨瓷茶具。可用的茶杯经受不住沸水的高温,会导致杯子破裂,人们就采取了往里面加奶的方式。除了保护茶杯外,这种方式也能消除便宜茶叶的苦味。”

使用茶杯泡茶的口感不及茶壶。科学家建议使用茶杯泡茶的时间至少要3分钟,让茶香能够充分散发出来。

专家们建议的加奶比例在5%左右——如果使用茶壶泡茶,应该先加奶——这样有助于其与丹宁酸融合在一起,泡出更美味的茶。瑟拉说:“奶中的蛋白质与丹宁酸融合在一起,可以提高红茶的口感。”不过,直接往热水中加奶并非理想方式,应该是将茶水倒入奶中,如此才能泡出更棒的茶。

瑟拉说:“泡茶的仪式同样非常重要。使用茶壶和瓷杯泡茶的口感更佳,即使从化学的角度上说,你也应该这么做。”

泡出完美的茶的最后一个秘密便是耐心。如果喝太热的茶,不仅不会感受到茶叶的真正茶香,还会烫嘴。合理的做法是等上6分钟,让水温降至60摄氏度,这是最理想的饮用温度。《中国科学报》(2013-06-21第11版《真相》)毒瘾为何如此难戒扈中平

对于吸毒人员的戒毒,目前我国有公安机关强制戒毒和吸毒人员自愿到戒毒机构戒毒两种。近年来,国内一些强制戒毒机构也曾通过药物及非药物的方式对吸毒者实施彻底戒毒,但是效果并不明显,要不了多久,这些吸毒者就又走上了复吸的道路。目前研究发现,吸食海洛因的人,1年以内的复吸率要达到95%以上。

很多人都认为,吸毒者难以戒掉毒瘾,是他们的意志薄弱和长期形成的固定行为模式造成的。但是国内外的研究均已表明,大量吸食毒品会对大脑带来严重的损害,毒品已经改变了他们的大脑机能,“劫持”了大脑的动机系统,甚至改变了大脑的基因功能。

人脑中有百亿个脑细胞,它们之间相互联系,并形成网络。在脑细胞之间,存在着20~30纳米的空隙,被称为突触间隙。而脑细胞之间的联系,需要靠大脑分泌的一类叫作神经递质的特定化学物质跨越突触间隙,输送信息。

多巴胺就是一种极为重要的神经递质。研究发现,这种脑内分泌物质主要负责大脑的情欲、感觉,并将兴奋及开心的信息传递。

也正是因为如此,有很多脑科学家将多巴胺叫作人体内的“快乐分子”。研究人员发现,从吃巧克力到人与人之间产生情爱,所有愉悦的活动都能让大脑表面的沟壑释放多巴胺。同样,毒品也能刺激人的脑部产生多巴胺,这就是人会对毒品上瘾的原因。然而对很多长时间的吸毒者而言,由于毒品对大脑中“快乐机制”的刺激远远比人类正常生理活动的刺激快速、强烈得多,所以,久而久之,人体自身正常的“快乐机制”就会越来越平淡。于是,为了达到甚至超过原来的刺激程度,吸毒者就必须不断地吸毒,从外界获得“快乐物质”予以补充。

20世纪80年代国外已经有研究发现,冰毒等毒品的非生理性刺激在短期内会大幅促进多巴胺的分泌,但是时间长了,就会导致神经细胞的损伤、变性甚至是坏死,这样大脑中释放的多巴胺这类“快乐物质”就会不断减少,而吸毒者要维持正常或异常的欣快感就需要毒品的异常刺激了。

也正是这样的原因,吸毒者的毒瘾会反复发作。于是很多研究人员认为,吸毒上瘾是毒品反复作用于大脑后导致的慢性脑病。吸毒者每一次吸食毒品都会激活特定的脑区,并留下持久的记忆痕迹,这样即使在戒除很久的情况下,与吸食毒品相关的线索也能激活相关的脑区。近些年,国内外一些戒毒专家通过小白鼠吸食海洛因等毒品的实验也验证了这样的结论。

长期吸毒,受损的不仅仅是大脑。现实中很多长期吸毒者对其他事物常常感到索然无味。另外,吸毒者戒毒以后还会产生严重的戒断反应,例如吸食海洛因的人,在停吸以后就会浑身疼痛、流泪和打哈欠。这个时候如果周围的环境不能很好地帮助他的话,戒毒者极容易重吸毒品,这就是吸毒者戒毒后的复吸率一直居高不下的原因。

现实中的很多吸毒者就常常陷入恐惧、不安、焦虑及沮丧之中,而要排除这种状况,他们认为只有吸食毒品才能管用,但吸食之后他们面对的又是悲观和失望,毒品已经将他们带入了万劫不复的深渊。

与躯体依赖相比,吸毒者对毒品的心理依赖则更加顽固,由于心瘾难治,众多的吸毒者一旦染上了毒瘾,就终身戒除不掉。《中国科学报》(2013-06-28第10版《调查》)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