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要学的Photoshop风光人文摄影后期技法(不附带光盘)(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21 01:33:30

点击下载

作者:钟百迪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一定要学的Photoshop风光人文摄影后期技法(不附带光盘)

一定要学的Photoshop风光人文摄影后期技法(不附带光盘)试读:

前言

有句话说,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那摄影与后期是否也是这样呢?

我从2007年从事摄影培训到如今,踏遍了国内33个省摄影胜地以及国外10个热门摄影胜地,发现喜欢用摄影方式去旅游的人井喷式发展,但是很多人都是拿起相机就去,拿起相机就拍摄,经过系统培训的摄影爱好者少之又少,他们拍摄了大量的照片,效果却非常平淡。而一部分爱好者,虽然掌握了一些Photoshop后期技巧,总想技高一筹,却又无从入手,往往调整不到心目中理想的效果,无法抓住数码摄影的脉搏。

本书就从如何对一张照片进行有效处理,使之变废为宝等入手,以点带面,层层分析,让摄影爱好者既能快速掌握数码影像处理方法,又能有效地把控作品品质,为大家前后期创作提供一片广阔的天地。

本书的主要内容及层次结构

本书共11章,从前期问题解惑过渡到后期案例分析,从一张照片处理思路入手,前期后期互相结合,覆盖面广,摄影爱好者常遇常拍题材基本都包涵在内。从原理规律入手,授人以渔,通过对照片问题的分析,做到触类旁通,而且集合摄影圈各大摄影师及各摄影比赛的常见风格,简单后期技巧,让大部分作品重新焕发光彩,从而让更多人掌握摄影技巧。

读者对象分析

1.零基础,喜欢旅游摄影的爱好者。

2.掌握一定的后期基础,但是无法达到心目中的调整效果者。

3.各大摄影协会的会员以及从事数码后期培训的爱好者。

4.遇到摄影瓶颈的摄影爱好者。

5.从事摄影职业的摄影师或者平面设计人员。

本书特色

1.编者拥有大量的摄影培训与旅游带队创作实践。

2.书中案例的选择从摄影爱好者摄影创作出作品需求的前后期思路入手,结合过去3年与现在摄影圈子,揭秘各大协会与摄影比赛风格的思路。

3.方法简单有效,有规律可循,有利于触类旁通。

4.书中的技巧、方法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检验,很多都是目前摄影圈第一次公布的独家技巧,简单有效,一针见血,让摄影爱好者对数码后期不再恐惧,作品更加出彩。

多媒体光盘

随书的光盘案例实际操作,具有较高的学习价值和使用价值。光盘中收录了实例中的素材和PSD源文件,方便读者查找和练习,还有实例视频教学录像,帮助读者有效练习掌握方法。

摄影与后期结合,是一个认知与积累的过程,所谓教学相长,随着经验与教学的积累,必定会出现更好的方法与效果。希望业界人士能够为本人提出宝贵意见,以便后面做出更好的教材,帮助更多的摄影爱好者。

我深知摄影与后期需要坚持实践交流,所以大家可以通过QQ群(10860555)以及我的个人网站(www.zhongbaidi.com)与我进行交流,这里有我的教学心得与拍摄经验,并希望能够互相学习,共同进步。编者2014年7月

第1章 风光人文摄影的前期准备

其实我们都有一个摄影梦,希望用自己手中的相机,将自己喜欢的东西定格。只要时间以及经济上允许,大部分摄影爱好者,大概都是喜欢背上自己的相机出去一边旅行一边拍摄的。在旅行摄影过程中,除了感受他乡风土人情,增加见识外,其实我们都希望能拍到不错的摄影作品。待时间流逝,回头看自己的摄影路途,发现写满了一页一页的回忆,那种感觉多么美好。最重要的是在跟朋友分享的过程中,既愉悦了他人,又开心了自己。

所以,我们应该做好每一次旅途的准备,做到有备无患,拍出大部分朋友都能喜欢的摄影作品。

1.1 时间的选择

时间有春、夏、秋、冬的更替,中国每一处的摄影景点也有它的时间更换,所以在时间点上的选择,我们最好能够按照拍摄季节去旅行拍摄。

比如,我们经常拍摄的坝上,如果你喜欢秋色,那你应该秋天去;如果你喜欢冬景,那就应该在1到2月份去。同一个拍摄点,不同的季节有不一样的画面效果(见图1-1和图1-2)。

再如,云南东川的红土地(见图1-3)、北疆的喀纳斯、内蒙古的额济纳旗,都是很明显有着拍摄时间要求的拍摄点。在这里我附上了我们中国摄影胜地景点最适合的拍摄时间表,大家有空可以多出去拍些照片,因为只有拍好了照片,我们的后期技巧才能够派上用场!图1-1图1-2图1-3

1.2 器材的准备

关于器材的问题,首先我们不主张“器材党”,我认为作为准备要出去拍摄照片的,玩了一段时间摄影的朋友,至少都应该有一台单反相机。

按照实践经验,这里常说的器材更多的是指镜头。我们不能期望一“镜”走天下!

比如,在拍摄广角冲击力的时候,如果我们没有广角镜头,那我们是很难容纳环境信息量大的照片的。通过广角的取景构图,我们可以让读者看到一个广阔的禾木秋色早晨,如图1-4所示。

所以,出去旅行摄影,我认为有一个广角镜头是非常必要的。

再如,长焦镜头,在出去摄影拍照片的时候,我们更多时候需要长焦镜头;而我们很多朋友刚开始出去都为了方便,只带了一个中焦镜头。其实我觉得带广角镜头与长焦镜头是最合适的。图1-4

这就涉及换镜头的问题,除了在沙漠,以及寒冷的天气换镜头比较痛苦外,换一个镜头并不是很麻烦的事。有时候摄影更多是思考与观察的行为,没有必要搞得匆匆忙忙。如果我们没有带长焦镜头,是很难拍摄到如图1-5所示的效果的。所以,我们在摄影旅游中,应该尝试不同焦距的摄影镜头,去获取我们需要的效果。

现在越来越多的摄友开始带两个相机去拍照片,很简单,就是为了少换镜头。如果有一天你也带着两个相机去拍照片,那恭喜你,你已经进入摄影人的行列了!图1-5

1.3 三脚架

首先,这里所讲的三脚架不是你买相机的时候送你的那个三脚架,而是摄影意义上的三脚架。在拍摄风光的时候,最美的时间是日出前后的一个小时,以及日落前后的一个小时。在这个时间段内如果我们没有三脚架,很难用手持相机拍摄出理想照片。所以,如果你喜欢风光摄影,还想拍出不错的大片,梦想跻身“大师”行列,那你还是买一个三脚架吧。如图1-6所示绸缎式的流水,这样的照片曝光至少需要10~30秒,我们要想拍摄这样的慢快门题材的摄影作品,若没有一个稳固的三脚架,是很难拍出这样的效果的。图1-6

1.4 快门线

为什么我们会谈到这个快门线呢?大家都知道单反相机是用反光镜取景的,所以我们在用超过200mm以上焦距的镜头拍摄照片的时候,反光镜上升的一瞬间,我们的图像是会抖动的,如果用手按快门,就会加剧这个抖动,若我们的快门再比较慢,那我们用长焦镜头拍摄的照片便会不清晰。这时,很多摄影师都会利用预升反光板、稳固的三脚架,还有就是使用快门线。

在拍摄B门的时候,利用快门线可以控制我们快门的时间,这对于拍星轨或者长时间曝光的题材来讲是非常有必要的。通过快门线控制B门摄影,拍摄星轨照片,不再是难题,如图1-7所示。图1-7图1-8

1.5 渐变灰

我们在拍摄海边风光,或者逆光的风光时,为了使天空与暗部细节一起体现,常常不得不选择渐变灰,可能有些人会说,我可不可以选择后期合成,这个当然没有问题,但是如果我们的作品可以在前期完成的,那就没有必要将其放到后期。图1-8与图1-9所示是没用渐变灰与用渐变灰滤镜的不同效果。图1-9

1.6 减光镜

减光镜也叫中灰密度镜、中性灰度镜,或简称灰度镜、ND镜,其主要作用是减少光量进入相机。我们常见的国外大片基本都是利用减光镜打造的。图1-10与图1-11是没有用减光镜与用了减光镜的不同效果,我们可以明显看到画面效果的差别还是挺大的。图1-10图1-11图1-12

1.7 偏振镜

偏振镜,也叫偏光镜,简称PL镜,是一种滤色镜。偏振镜的出色功能是能有选择地让某个方向振动的光线通过,在彩色和黑白摄影中常用来消除或减弱非金属表面的强反光,从而消除或减轻光斑。

由于偏光镜也可以减少1~2挡曝光量,因此它在某些场合下可以替代ND2、ND4中性灰度镜的作用。图1-12所示是没有用偏振镜的,我们可看到画面反光特别厉害,而图1-13所示是用偏振镜之后的效果,可见,画面细节还原很多,色彩也表现出盎然春意!图1-13

第2章 风光人文摄影拍前解惑

随着单反相机与微单相机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接触摄影,只要慢慢接触摄影,我们多少都会接触到一些摄影术语,比如光圈、快门、ISO等,也会有越来越多的人问,什么时候我应该用什么样的光圈,为什么我的曝光有问题,为什么我的照片偏色,为什么我的照片不够锐,等等。

这些问题都是初学者易遇到的问题,都是因为初学者缺乏实践而产生的。所以,本章节挑选了大家在初学摄影的时候都会问的问题并对其给予解答,这些答案是教学与实践总结所得,希望大家在今后摄影实践中去验证它们的正确性,同时不断完善。

2.1 我应该用什么样的光圈

相机买回来之后,因为大部分都是用自动挡拍摄,所以人们往往对光圈快门没有什么概念,尝试去看说明书的时候,才发现光圈竟然有那么多相关参数,但是这些数字代表什么?什么时候用这些参数呢?很多人都会产生疑问。而面对一幅照片,往往也会被人问:“这个照片你用了多少光圈?”或者,到了一个地方拍摄,“我应该用什么光圈”是想得最多的一个问题。

要弄白用什么光圈,我们就要弄懂什么是光圈,光圈有什么作用。2.1.1 只考虑光线的时候应该用什么光圈

光圈只有两个作用,第一个作用是控制进光量,所以当我们拍摄照片的时候,在只考虑光线的情况下,那么我们可以问自己,当时拍摄的光线够不够,如果光线不够,我们是不可以将光圈调大。(说明,本文以进光量作为标准,进光量大的叫大光圈;进光量小的叫小光圈。)

图2-1所示是一张曝光正确的照片,在这个基础上,我们保持快门、ISO不变,你会发现光圈变大了,照片曝光过度了,如图2-2所示;如果我们将光圈缩小,照片的曝光就不足了,如图2-3所示。所以,当大家问应该用什么光圈的时候,首先你要弄清楚自己调整曝光量的原因,如果涉及进光量,那你要问自己照片是过暗还是过亮,然后相对应调整光圈。图2-1图2-2图2-32.1.2 只考虑景深的时候应该用什么光圈

光圈的第二个作用是控制景深。我们常说光圈小,景深深;光圈大,景深浅。如果懂得这个原理,那么我们在拍摄照片的时候,就可以根据所要拍摄的题材究竟是需要用深景深还是需要用浅景深来作调整了。

想拍出清晰的深景深,我们当然用小光圈,比如F8、F11、F16、F22。

想拍出模糊的浅景深,我们当然要选择大光圈,比如F1.8、F2.8。图2-4所示是为了避免杂乱的背景对人物主体的干扰而采取大光圈之后,背景虚化,突出画面的人物的效果。这使得读者的注意力更加集中。图2-4

2.2 我应该用什么样的测光方式

在胶片时代,为了准确曝光,我们往往需要测光表,但是数码时代,数码相机将测光系统在安装数码相机身上,所以我们拍出来曝光相对准确的照片是没有问题的。我应该用什么样的测光方式?这个问题,其实主要是为一些缺乏实践的初学摄影爱好者作一下解答。

很多人觉得按一次快门,照片曝光就是绝对准确的曝光。其实,这是不正确的。

所以往往这就是暴露了我们是理论主义者。为什么这样说呢?

因为我们已经处在数码数码时代,我们拍摄了一张照片,如果觉得曝光有问题,是可以通过相机的加减曝光来控制照片的曝光情况的。而很多人没有意识到这个步骤,所以以为用了相对应的测光方式,就一定能拍出曝光绝对正确的照片,其实这是一个理解误区。

测光方式大概有三种:平均测光方式;中央重点测光方式;点测光方式。

理论来说,我们应该是根据画面的受光情况来选择不同的测光方式,但是实际上,我们拍摄的数码照片,不管是用什么样的测光方式,我们都可以通过增加或者减少画面的曝光补偿来进行转换。如图2-5所示的环境的照片,不但顺光,而且光线比较均匀,所以这样的照片不管用什么测光方式,曝光基本都不会差到哪里去。图2-5

但是图2-6所示属于受光不均匀的照片,这时很多摄影爱好者就会问,以什么地方测光,用什么测光方式,所以大家记住下面的话:当我们的照片光线复杂的时候,以次亮的地方作为曝光标准就可以了。图2-7所示就是以暗的地方作为曝光标准了,所以画面过曝。对于这样的情况,下一步的操作应该是减少曝光,而不是问用什么测光方式。因为这时不管用什么测光方式,都可以通过曝光补偿的加减来控制画面的曝光。因为就算你用再准确的测光方式,我们的照片的曝光也没有绝对的曝光标准。图2-6图2-7

2.3 我应该对什么地方对焦

为什么那么多人问这个问题呢?其实也是因为初学缺少实践。而且更多人问这个问题来源于使用大光圈的时候,因为使用大光圈,所以画面的焦平面是非常小的,这就导致在对焦距离比较远的时候,画面经常出现跑焦的情况。所以,我们在用大光圈拍摄照片的时候,最好能控制好拍摄距离。

如果我们是用F8以上的小光圈拍摄照片,那么由于小光圈控制深景深的原因,一般不存在跑焦问题,这时只要对主体对焦,按下快门就可以了。为了让画面景深前后清晰,我们一般都用小光圈拍摄,而用小光圈拍摄如图2-8所示的照片,对任何一个地方对焦,照片都是清晰的。如果你用了小光圈拍摄这样的照片,画面还是虚了,那不是对焦问题,而是抖动所致。图2-8

2.4 我应该用什么样的ISO

ISO可以增加照片的曝光量,但是是以牺牲画面的画质为代价的,体现在噪点上。ISO越高,噪点越明显。随着数码相机降噪能力的提升,我们可以用到的ISO越来越高,但是还是有个极限。

在拍摄大部分风光的时候,我们一般控制在ISO100至ISO400,目的是保证画面的细腻度。图2-9与图2-10所示分别是用ISO800与ISO3200拍摄的,与图2-11相对比,就可以看到高ISO的杂色是非常明显的,所以为了使照片得到更好的画质,大家能用最低的ISO,就用最低的ISO。图2-9图2-10图2-11

如果是为了拍摄弱光人物,那我们可以大胆地提高我们相机的ISO,但是也不能高得太离谱,比如,我们可以使之控制在2000到6400之间。如果ISO太高,那画面一般受损严重,就只能看小图,用处不大。在拍摄如图2-12所示这样的弱光人物时,不妨把ISO提高到2000到3000,这样就能够保证画质了。图2-12

2.5 我应该用什么焦距段拍摄照片

很多摄影爱好者常会问我应该带什么镜头去拍摄之类的问题。根据我们现在拍摄的大部分摄影圣地来说,大家满足好16mm到300mm这个焦距段就好了。

但是,如果是跟家人出去旅游,那最好的焦距段是24mm到105mm。如果是摄影创作,那16mm到35mm,70mm到300mm这样的焦距段是比较合适的。设想一下,我们在手工之余,发现天边出现美丽的云彩,当时如果你只有广角镜头,那么我们拍出的画面就会显得没有重点,而如图2-13所示换上长焦,整个画面云彩的气势就会衬托出来,如图2-14所示。可见,如果我们没有完善的焦距段镜头会痛失多少好照片!图2-13图2-14

第3章 风光人文摄影构图手法规律总结

假设所有摄影爱好者拍摄照片的时候都懂得对焦,那在曝光正确的情况下,构图的精彩往往会让一张照片脱颖而出。好的构图能够让你的作品一下子就抓住读者的注意力,引起共鸣。

随着摄影实践的增加,拍摄内容题材的多样性,很多摄影爱好者开始混乱,不知道怎么拍摄照片才能使其像大师拍摄得那么精彩,看了太多方法反而无所适从,这里把构图手法的共性提炼出来,目的就是希望大家可以对一个题材、一张照片学会分析思考,然后掌握拍摄手法,拍出更多让自己让他人满意的作品来!

本章节的所有构图手法,在风光人文中都是最常用的手法,只有先掌握了大众审美的构图规律,才能少走一些弯路,并进而创新、前进。

3.1 天空构图

为什么我们把天空作为一种构图规律呢?摄影的确需要创新技巧,但是所有的创新技巧都离不开规律,人们常常分析一张风光照片的构图,为什么这张这么美丽?构图有什么特别?其实,拍来拍去只有两种风光照片,一种是有天空的风光作品,另一种是没有天空的风光摄影作品。下面我们就一步一步来分析拍摄天空作品时需要注意什么,不拍摄天空的风光作品又应该注意什么。3.1.1 我的天空有没有云彩

拍摄风光照片的时候,首要考虑的就是是否应该将天空取景进来。如果将天空拍摄进来,那这个天空肯定要有层次,这个层次主要表现为丰富多变的云彩。有层次,有丰富云彩的天空可以为我们的照片增添精彩的视觉氛围,如图3-1所示。图3-13.1.2 如果没有云彩天空有没有色块

图3-2所示是江西婺源月亮湾的一个场景,当时是冬季,没有夏天那样的云彩层次,但是作者还是将天空拍摄了进来,因为虽然没有云彩,但是天空有纯色块。判断一个风光照片是否取景天空,首先应考虑有没有云彩,其次应看没有云彩有没有色块,比如蓝色、红色等我们常见的色块,如果有,我们就可以取景天空构图。图3-23.1.3 没有云彩,没有色块,一般不取景天空

图3-3所示是在可可托海拍摄的一张照片,因为天气不佳,天空既没有云彩也没有纯色块,如果把天空拍摄进来,惨白的天空不但会占去画面大部分的面积,而且一点层次也没有,这无疑是风光照片的一个大忌。在这种情况下,除非是为了后期换天空,否则天空没有必要取景进来。图3-33.1.4 如果不要天空,我们即可进行没有天空的风光照片

当天空没有层次,没有色块的时候,我们是没有必要拍摄天空的,这样我们就可以拍摄另外一种没有天空的照片。这个时候我们就要考虑好画面点、线、面的组合,比如图3-4,我们避免拍摄天空,而以树林的秋色与流水形成一种对比,均衡画面。这是不拍摄天空的风光照片构图时的一种技巧!图3-4

3.2 三分法构图

三分法是最基本的构图法,多应用于有天空的风光照片。三分法构图也可以叫做黄金分割与九宫格构图,往往以天空与地面的平行交线作为水平线,然后思考拍摄过程中应该将这个水平线放在照片的1/3处还是放在照片的2/3处。遇到这类情况,我们应该按照以下思路进行思考。3.2.1 将水平线放在不同位置分别拍摄,然后进行对比选取

通常我们在拍摄的时候,如果没有特殊原因,是有足够的时间拍摄水平线在不同位置的照片的。

因为有对比才有好坏!如果你只拍摄一张照片你会后悔,因为你缺乏了对比,如果你把照片的所有情况都拍摄了,那你可以选择的余地就很多了。

图3-5与图3-6所示,就是将水平线放在不同位置拍摄的,这样一对比,图3-5所示的天空比较多,给人比较平稳的感觉,图3-6所示的水平线比较高,则给人一种压迫感。照片没有对错,如何选取,看大家对照片需求如何。

但是如果只是拍摄一张,就没有了对比的感觉,那么摄影经验积累当然也会变少,这就是我们经常拍摄照片却做不出判断的原因之一。图3-5图3-63.2.2 什么情况下将水平线放在照片的1/2处

三分法构图只是一种延伸,我们可以想一下,如果我们拍摄的风光具备对称性构图时,我们是不是可以将水平线放到照片的1/2处?但是很多摄影爱好者对此并没有概念,其实你会发现拍摄水平线的照片无非就这三种,你都拍了,就知道是什么样的感觉了,如果没有拍过,看到照片只是想当然地说将水平线放到中间会怎样对摄影技术的提高帮助不大,唯有实践才会有发言权。

如图3-7与图3-8所示,画面倒影与主体基本对称,这时我们采取对称性构图,是非常具有必要性的。图3-7图3-8

3.3 趣味点与九宫格结合

九宫格把画面按水平方向在1/3,2/3位置画两条水平线,按垂直方向在1/3,2/3位置画两条垂直线,画面中构成一个井字(所以也叫井字法构图),井字的四个交叉点就是趣味中心。我们拍摄的风光照片,理想的情况下应该有一个趣味点,这样能够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拍摄这样构图的照片,我们可以参考以下拍摄思路。3.3.1 在画面符合九宫格的情况下,是否可以增加趣味点

如果画面仅仅是面与线,而缺乏一些画龙点睛的点,那这样的照片就不是最优秀的。在运用九宫格构图或者三分法的时候,我们应该尽可能创造条件让画面出现趣味点。

图3-9在拍摄过程中本来是没有人的,但是作者等了一会儿,在当地居民走过时作者赶紧按下快门,这样有了人物的衬托,画面便更加醒目,而且人物也能够衬托出胡杨的高大茂密。图3-93.3.2 趣味点适合在什么位置

既然我们前面提到拍摄照片时应尽可能地抓取趣味点,那么我们拍摄趣味点之后应该如何摆放这个点呢?这里的建议就是结合九宫格,将这个点放在九宫格的结合点,如图3-10所示,我在拍摄的时候,这个画面人物一直从左边走到右边,我都拍摄了,最终选择了这张。图3-103.3.3 时间允许的情况下,我们应该将趣味点放在四个交叉点的位置上各拍摄一张,以方便进行比较,积累摄影经验

学习摄影除了要有合适的方法外,最重要的就是要多参与实践。图3-11和图3-12所示是作者在新疆昭苏拍摄的日出,图3-11将蒙古包放在右边拍摄,作为九宫格的一个趣味点,图3-12又将这个蒙古包放在左边,作者这样做的目的就是希望通过对比,得到他想要的。如果作者不拍摄,那其就失去一个积累经验的机会!图3-11图3-12

3.4 线条构图

另一种没有天空的风光照片,我们会发现其基本都是利用了线条构图来组成画面的基本元素。因此,学习了线条构图,我们在拍摄风光摄影的过程中就多了一个备选方案。线条构图是组成一张照片最基本的手法之一。不同线条在画面中产生的情绪与引导是不一样的。风光照片的线条构图有以下规律。3.4.1 对角线构图

对角线构图本身营造的是一种流动的感觉,在拍摄图3-13的时候,作者利用光线在山丘的投影组合成对角线,与画面中奔跑的马照应起来,营造出一种动感效果。图3-133.4.2 O形线条

圆形构图会给人一种完美闭合的感觉,能营造出类似360°的效果。图3-14用宽屏拍摄难以把炼油厂的夜景表现出来,所以作者就采取了一种圆形构图,让画面呈现出一种唯美感。图3-143.4.3 Z形与S形线条

Z形构图在拍摄风光中经常用到,它是S形的反方向取景,在拍摄这些线条构图时,我们一定要把色彩与光线都考虑进来。图3-15就是利用傍晚的光影与色块组合成Z线,凸显出红土地的线条美,用来延伸画面的空间感的!S形构图在拍摄路、河流时常用到,有利于拓展画面的空间视觉感,如图3-16所示。图3-15图3-163.4.4 放射性线条

在表现一些开放性与力量感的冲击力时,我们可以利用放射性线条构图。图3-17所示,为了表现胡杨的高大唯美,采用放射性线条构图,就有了冲击力,而且视角新颖,一下子就抓住了读者视线。图3-173.4.5 W形构图

其实对于大自然,我们只要善于利用长焦截取环境当中的一部分构图,这对于我们的照片还是给人意向不到的感觉,因为构图时需要摄影师发现的眼光。当时拍摄长城,很多人并没有考虑到W形线条构图,自然就拍不出图3-18所示的效果。如果我们熟记几种线条构图,并且逐一拍摄,根本就不用担心拍不到好照片了。图3-18

3.5 前景构图

不管是拍摄有天空的风景照还是没有天空的风景照,前景构图都可以结合两者来使用。前景构图可以引导读者视线,增加画面的空间感与立体感,从而让照片更加富有感染力。不能只是为了前景而前景,拍摄前景构图时应该思考以下几点。3.5.1 这个前景会不会抢主体

前景是摄影中常用的手法,图3-19是在那拉提空中草原拍摄对面雪山,前面没有牛羊作为前景,如果只是将水平线一放,空空的草地什么也没有,那么画面就会显得很空洞,所以作者就利用前面的黄花作为前景,引导读者视线,从而使画面显得更加有立体感了。如图3-193.5.2 这个前景占到画面比例的多少最合理

前景构图不能太少,也不能太多,图3-20在普者黑拍摄的早晨洗菜少女,作为上方的树叶,作者就没有取景太多,因为取景太多会把天空遮挡住,这样就会喧宾夺主了,因此拍摄前应该考虑好前景在画面中的比例。图3-203.5.3 前景拍摄完毕之后,应该拍摄一个没有前景的照片,进行对比,以便积累摄影经验

我经常在拍摄一种构图的时候,给自己一个参考,比如前景构图,我拍摄完毕之后,我会考虑,如果没有前景会怎样呢?同时也去拍摄一张,如图3-21与图3-22所示,通过拍摄前景构图可以知道,有前景的油菜花能够给我们更强的真实感,能够让我们对现场环境的油菜花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知效果,而没有前景构图的画面就显得非常疏远。图3-21图3-22

3.6 对比构图

对比构图,可以延伸出非常多的摄影手法,比如大与小的对比、多与少的对比、明与暗的对比、冷与暖的对比、虚与实的对比。对比是摄影照片产生激烈矛盾的一个摄影手法,让读者印象深刻。因此在这里强烈建议大家要随时随地思考如何进行对比手法的拍摄。因为有对比才能知道好坏,通过对比能让我们的选择更加明智。拍摄对比构图的思路如下。3.6.1 这个照片可以用对比手法吗

吴哥窟,这个世界奇迹如何才可以表现出它的伟大?去过的人很多都会拍摄笑脸,而没有考虑过怎样才能将这个笑脸的大表现出来,图3-23是作者在远处等待当地的佛学院学生游玩的时候抓拍到的一个场景,人物的小与建筑的大,很明显形成了对比,让我们感受到现场建筑的壮观!图3-233.6.2 对比构图的照片如果能够结合三分法构图、九宫格构图或者前景构图,那这个照片会更加耐看

我们拍摄大与小的对比,就要适当考虑小与大的位置,一般我们要学会将小的东西结合好九宫格构图。图3-24所示为将人物放到右边的九宫格构图与左边的建筑形成了大与小的对比的同时还形成了均衡构图。图3-24

3.7 质感的应用

在人文摄影过程中,质感的人文肖像摄影是最常见的。通过光线表现皮肤质感纹理,能给观众读者一个强烈的视觉感观,直观强调主体的特性。质感表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特点。3.7.1 以特写为主,突出人物脸部表情

常见的人文摄影都离不开一个暗背景色及人物表情特写。我们都知道,一个人的生活状态是显示在脸部的,所以给某个人的表情神态作特写往往会产生较强的艺术效果。图3-25所示就是在吴哥窟一个村子拍摄的,老人脸上忧愁的表情,正是对生活担忧的反映!

拍摄这一类的表情的照片,通常都会利用点测光,用大光圈来虚化人物,营造画面的电影感,如图3-26所示。图3-25图3-263.7.2 最好是逆光,侧光为主勾勒人物轮廓,增强人物立体感

如果能够让我们的照片更加吸引人,我们一定不要放过光线的抓取了。有一句话是“摄影是用光的艺术”,所以有光的照片肯定比没有光的精彩,而逆光肯定会比顺光更加优秀,更加吸引人!如图3-27所示,在逆光情况下,把烟雾都衬托出来,整个画面的立体感与色彩感都非常具有生活感。图3-273.7.3 能够直接反映地域或者民俗文化的特征更好

在光线优先的条件下,我们还要把当地最具有特色的人文、最具有特色的文化表现出来。图3-28是在缅甸拍摄的当地的一个船夫,其他人都穿着衣服,而他身上的文身就非常吸引人,所以作者就把这个场景拍摄了下来,展现缅甸民俗文化!图3-28

3.8 框架构图的体现

良好的框架构图能把观众的视线引向框架内的景物,突出主体,有助于将主体影像与风景融为一体,赋予照片更大的视觉冲击。拍摄框架构图时需要注意以下要点。3.8.1 框架构图其实是前景构图的一个具体应用

尼泊尔的汽车是全世界有名的,因为上面挂饰很有特色,当时拍摄这个司机,我们同时在车,同时行走,他就一直注视着我,为了表现他的神秘感,作者采取了框架构图,顺便把车也表现一点,就是希望观众能够对照片有一些解读与思考,如图3-29所示。图3-293.8.2 尽量尝试竖构图与横构图的尝试,以进行对比,积累摄影经验

我们在取景的过程中,总会遇到不同景别的应用,如图3-30与图3-31所示,作者在拍摄时画面中的少女一直来回走动搬运东西,作者就从横构图与竖构图不同角度进行了拍摄,而从不同角度多拍摄,这是我觉得很多摄影爱好者最薄弱的,因为大家总以为好照片是一次拍摄完毕的,其实好照片背后一定会付出很多实践。图3-30图3-31

3.9 开放性构图的应用

开放性构图在人文摄影中用得非常多,比如《国家地理》杂志的摄影师,在拍摄人文的过程中,就大量采取了开放性构图。开放式构图适合于表现动作、情节、生活场景为主题的内容,它能让画面留有思考空间,让读者进行联想!3.9.1 开放性构图保持画面的均衡感

图3-32是作者在尼泊尔创作的一个场景,大人很高,如果大人与小孩都拍摄,那么整个照片就会显得非常普通,那怎么才能既将小孩凸显出来,又将大人信息表现出来呢?当时作者采取了开放性构图,这也是很多人文摄影师最常用的手法。通过比较不同的开放性构图,作者最终选取了图3-32,因为大人的两手与小孩跟画面形成了对称性构图,显得画面非常均衡。而图3-33就显得大人的信息不够完整,图3-34的画面就显得太大,没有将小孩凸显出来。图3-32图3-33图3-34

3.10 弱光的应用

在胶片时代,弱光摄影是很多摄影师所不喜欢的,主要是因为会受限于胶片的宽容度,但是今天,数码相机的高感光度、低噪点则又让很多人喜欢上了弱光摄影。在拍摄人文过程中,用弱光摄影创作,能够让我们的照片明暗对比、冷暖对比同时俱备,而且画面因为光线的集中也能够产生独特的厚重感与具有感染力的色彩。

弱光摄影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尽量使用大光圈拍摄,比如F2.8,F3.5(图3-35)。图3-35

2.可以使用ISO1600至ISO3200,有时候用到ISO6400也不为过(图3-36)。图3-36

3.如果是手持拍摄,尽可能控制在手持快门拍摄,以避免拍出模糊的照片。

4.用Raw拍摄可以让我们对高ISO带来的噪点进行减少处理。

第4章 风光人文摄影常见问题

学习摄影都需要经过一个过程,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如果能借鉴前人总结的一些经验,那我们便能够避免一些错误,这对我们提高摄影技术是非常有帮助的。摄影首先是一个技术过程,然后是一个艺术的过程。在这些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问题,相信将这些问题的共性总结出来,这对任何一个摄影爱好者来说都是有帮助的。

来到一个场景,怎么拍,拍什么,涉及的是想法与灵感的问题,而想法与灵感是依靠我们通过理论指导实践去积累的。所以在本章节中,我希望摄影爱好者,在拍摄风光与人文中,首先避免走进我们常见的误区,然后再一步一步走出精彩。

4.1 惨白的天空

当我们真正静下心来的时候,我们把以前自己觉得漂亮的摄影图片,把我们心底里面喜欢的样片拿出来认真看看,的确,这个圈子只有两种风光,一种是没有天空的风光,一种是有天空的风光,毕竟摄影他是一个认知的过程,今天你懂得别人不一定知道,比如说光圈快门,在一个摄影学院里面,只要是新学员必须要普及这个问题。同样在今天很多人说为什么我拍的照片不够你的漂亮,那我觉得一张好的风光摄影作品,首先要把天空这个问题认识清楚。

在拍摄一张风光摄影作品前,你应该问自己,我应该拍摄天空吗?为什么要拍摄天空?这个天空云彩的层次丰富吗?如果没有丰富的云层,那有没有纯色呢?云彩不够丰富,也没有纯色,我们就建议不要拍摄天空,一张优秀的风光片的天空从来都不是惨白的。摄影作品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我们拍摄摄影作品也是一样,没有绝对,但是既然我们喜欢摄影,那我们都应该往拍摄出大家都喜欢的摄影作品这个目标实现。

图4-1所示,虽然构图可以,但是天空惨白,这是风光摄影中最致命的误区,但是我们生活中很多摄影爱好者是不知道这个误区的,所以导致很多人拍出来的天空缺少了细节。

同样的场景,如图4-2所示,天空云层丰富,这个才是及格的风光作品。如果再低要求一点,那么我们非要拍摄有天空的风光照片,那大家就要保证至少要保证天空是有纯色的,如图4-3所示,虽然没有丰富的层次云层,但是至少也是一个色块。纯蓝、纯黄、纯红都是常见的色彩。图4-1图4-2图4-3

4.2 错误的拍摄时间点

摄影也需要经验,初学者一般缺少经验,往往以为有了技术就能拍出好作品,其实很多时候经验的分享可以帮助我们快速拍出好的摄影作品。比如在这个圈子,我们经常看到一张美丽的照片色彩非常漂亮,但是很多人以为这个是因为后期厉害或者是技术厉害,他不知道除了我们前期构图漂亮,还要在合适的时间点才能够拍到。

真正的拍摄时间黄金点是日出、日落前后的一个小时,这个时间段拍摄的风光照片色彩是最漂亮的。这并不是说其他的时间点不能出作品,只是说对于初学摄影的人,如果在合适的时间点拍摄照片,那么拍摄出优秀的摄影作品的成功率会高很多。

图4-4所示是一个薄云遮天的下午,大概在4点的时候,作者拍摄的一个画面,这个画面有趣味点,有天空,构图问题也不大,但是画面就是很普通,是什么原因呢?就是缺少了艺术的色彩,那艺术的色彩是通过日出日落前后一个小时。所以我们一直等,等到日落的时候,整个天都出现了火烧云,这个时候作者在同一个场景又拍摄了一张照片,如图4-5所示。可见,很多时候不是你拍不出好照片,而是你没有在合适的时间去拍摄。图4-4图4-5

当然,生活中还有很多这样的案例,比如说拍摄夜景,如图4-6所示,用了广角拍摄,但是画面就是一张普普通通的建筑照片,只是一个再现的过程,没有通过摄影语言表现出来而等天再暗一点,天空还有云彩的时候,用慢快门效果去拍摄都市车流,通过灯光来衬托闹市的夜景,静中有动,虚实对比,一幅绚丽的夜景作品就出现了,如图4-7所示。这就涉及时间点的把握了。图4-6图4-7

4.3 色彩暗淡

光线、线条、影调、色彩是一幅摄影作品最基本的摄影语言。也就是说,当判断一张照片是否为摄影作品时,首先要看其是否具备摄影语言。就好像修辞手法一样,什么样的句子才叫比喻句?有“仿佛”、“好像”等关键词的句子才叫比喻句。因此,如果你拍摄了一张照片,怎样才能叫他摄影作品呢?那我觉得首先要具备摄影语言。

数码相机本身技术条件的不完善,以及大自然中环境的影响,都会导致我们的照片出现色彩暗淡的效果。

当自己的照片色彩不够通透的时候,要采取一定的后期技术去还原修复,否则照片仍将是一个非常普通的画面效果。

图4-8是一个简单的长城表现,为什么呢?就是缺少色彩。那为什么同样一个地方,自己拍摄的就很普通,而别人的照片就非常有艺术感非常吸引人呢?其实就是因为我们没有对数码照片本身的色彩进行还原。图4-9所示的画面的色彩冷暖对比就非常明显,画面也非常透。图4-8图4-9

同样道理,大家可以看看图4-10,画面本身构图非常好,光影也不错,但是为什么画面效果还是出不来呢?与图4-11相比,差距巨大。什么原因呢?这里就涉及润饰照片的技术了。在数码时代,我们需要对照片进行润饰。图4-10图4-11

4.4 缺乏趣味点

有一个成语叫画龙点睛,联系到摄影上来,就是说画面中要有个趣味点,以让我们的照片活起来,生动起来。特别是在拍摄风光照片的时候,很多摄影朋友拍完照片就算数,也没有思考过自己的照片缺少什么,所以当然也不能做到前期拍摄的思考。我在这里能够做到的就是一而再再而三提醒广大摄影朋友,我们的照片尽可能地去找个趣味点。摄影时在按快门之前建议大家多问问自己,我这个照片有没有趣味呢?如果有趣味点该怎么放?然后跟我们前面讲到的三分法构图结合起来!

图4-12是我们在新疆伊犁拍摄的一个风光照片,有雪山,有草地,但是画面就是过于单调,正在这个时候,一只小羊走了过来,于是我们猛按快门,拍摄了图4-13所示的照片。大家可以对比一下,你会发现图4-13的画面生动了很多。图4-12图4-13

同样,吴哥窟,很多人慕名来到这里,但只拍摄了一堆石头回去,其实如果我们能从摄影角度思考一下,那肯定会拍出不错的作品。比如图4-14,只是拍摄了吴哥窟笑脸的一个侧面,很难衬托出这个建筑的伟大。而图4-15,扫地的佛学院的学生就是画面的趣味点,将其跟建筑放在一起非常醒目,人的小与建筑的大形成对比,让我们能够通过照片感受到吴哥窟的奇特!图4-14图4-15

4.5 缺乏冲击力

为什么在这里要强调冲击力呢?因为有时候冲击力就是一个谜一样,不到按下快门的一瞬间,我们是不知道这个画面的效果是怎样的,同时有冲击力的照片,永远都能够让人们耳目一新。这个就像一个惊喜一样,在今天摄影爱好者大军队伍越来越多的时候,基本没有什么题材是大家没有拍摄的,所以时刻记住去掌握一些让画面出彩的摄影手法就非常重要。

但是冲击力具备的要素是什么呢?

首先就是广角,其次是画面一定要靠得近。

比如图4-16,作者当时采取了广角拍摄,但是这个只是容纳了画面比较大的场景,而且只是一幅表现赶鹅的场景,没有特别之处。而图4-17,用低角度靠近这群鹅,当这群鹅走过镜头的时候,作者采取了连拍,且为了表现一种动静结合的效果,作者试用了一定的快门。

通过对比我们明显发现,具有冲击力的照片需要我们去寻找角度,去接近我们的拍摄对象。图4-16图4-17

图4-18是作者在采风路上遇到的一个场景,这个画面很普通。后来作者靠近了这个瓜的前面,等瓜农取瓜的时候连拍,通过广角近距离营造画面的冲击力,便拍出了如图4-19所示的画面。该画面因为具有冲击力而更加具有感染力!图4-18图4-19

4.6 背景杂乱

前面我们说到光圈问题,很多摄影爱好者没有了解好自己的拍摄题材,也没有了解好光圈的作用,所以总是喜欢问用什么光圈?然后就是一阵乱按快门。特别是表现在拍摄人文的时候,比如在拍摄一个人物的肖像时,应考虑到背景的干扰问题。

比如图4-20,很明显右边的人抢了我们的主体,人文摄影如果要突出表现主人翁的衣着、神态、表情,那我们就应该让画面尽量减少干扰的因素,这时我们可以拉近焦距,采取大光圈的背景去表现人物,如图4-20所示。这样的手法展示能让我们的画面主体突出、干净。图4-20图4-21

另外,我们要学会变换角度,如图4-22所示,当采取高角度拍摄的时候,背景物品光影明暗不一致,导致我们的画面非常凌乱,这个时候我们可以变换不同的角度,去寻找干净的背景。如图4-23所示,我们采取了平拍角度,对画面进行了取舍,利用远处的暗背景与景深的结合,更加突出地表现出了人物劳作的场景。图4-22图4-23

4.7 前景应用不当

虽然说前景可以引导读者视线,增加画面的空间感,但是如果我们拍摄的照片前景应用太过于凌乱,那么它反而会影响视线,导致照片变得非常普通。

如图4-24与图4-25所示,目的都是利用前景去表现远处的雪山,但是图4-24的前景的花太零散了,只有几朵,而且花的前面还有很多杂草挡住了视线,见图4-25,我们通过找到合适的前景,有一定的节奏与规律去延伸视角,从而保证了画面的平衡。因此,如果要采取前景构图,就一定要把握好前景的度。图4-24图4-25

4.8 花絮式拍摄

在喜欢上摄影之后,第一次出去,看到国外新奇的东西,看到国外的生活就感到非常惊讶兴奋,以至于看见什么就拍摄什么,也忘记了构图,也忘记了什么变现手法,以致看照片的时候才发现,这里也乱,那里也乱,最后整个照片就是杂,想而且裁剪吧,结果前期没有做好思考,所以怎么裁剪照片还是乱,如图4-26所示。人物也不完整,就是一幅街头看到的场景,这个表现什么呢?就是说我来了这里,给你看看这是什么,就是一种图片式的说明,完全没有考虑过摄影手法的应用。

对于这样的初学者,我们只能建议在拍摄阶段多跟带队老师沟通学习,多看其他摄影师街头的作品,以增加自己的拍摄灵感!图4-26

第5章 我的照片曝光不足或者曝光过度怎么办

一张照片的曝光没有绝对的标准,很多摄影师都是根据多年的摄影经验来控制一张照片的曝光,但是初学者毕竟经验有限,况且就算再有经验,因为电脑屏幕质量参差不齐,如果没有一定的理论依据作为标准,仅依靠经验,这样主观因素太多了,虽然我们摄影是一门相对主观的艺术,但是一张照片曝光的基本判断标准,我们还是应该掌握的。

本章节通过一套有效的对比手法,让大家对照片的判断不再有恐惧心理。

5.1 照片直方图深度解读

我们拍摄的照片叫位图照片,就是说是有像素点的照片,将一张照片在Photoshop里面放到无穷大,那些小方框我们称之为像素。像素是组成图像的最小单位。

我们平时说“这个照片有2000万像素”,就是说这个照片是由2000万个像素点组成的。组成照片的像素点的亮度一共有256个亮度级别。这256个亮度级别是从0到255。

像素点的亮度值为0的时候,我们就说这个像素点是黑色的。像素点的亮度值为255的时候,我们就说这个像素点是白色的。

假定一张照片的像素是25个点,如图5-1所示,组合成这个照片的像素点,亮度值为0的像素有5个,亮度值为110的像素有7个,亮度值为160的像素有8个,亮度值为255的像素有5个。

我们执行菜单【窗口】|【直方图】命令,如图5-2所示,我们选择“明度”通道,选择“扩展视图”,这样我们就可以看到这个只有25个像素的照片的直方图样貌了。为了让大家更好地理解直方图,我们可以将图5-2简化成图5-3。在图5-3中,我们可以看到直方图的横向表示像素的亮度值,纵向表示亮度值上像素的数量。

通过图5-3我们知道,直方图是用来反映组成一张照片中像素的明暗分布的。通过直方图我们可以判断这个照片像素分布的亮度区域,通过亮度区域的山峰状可以判断一张照片的明暗。图5-1图5-2图5-3图5-4

如图5-4所示,我们选择一张照片的“明度”通道来观察直方图,目的就是避免颜色的干扰,通过判断像素的明暗来判断照片的曝光度,因此我们平时用色阶的直方图来判断照片的曝光度是不准确的,因为色阶的直方图是包含颜色在内的。在直方图的扩展通道,我们还可以看到一部分数据,这部分数据对我们了解图像像素的明暗分布也有帮助。“平均值”是指图像的平均亮度值,以128为中间值,值越高则照片整体越偏亮,值越低则照片整体越偏暗。“标准偏差”反映图像的对比程度,标准偏差越小,图像的对比就越小,反之对比就越大。“中间值”是指将图像所有像素的亮度值从小到大排列后,位置在最中间的数值。如果遇到偶数,就取偶数后面的数值。“像素”就是组成照片的总的像素,只有在高速缓存级别为1的时候,所体现的像素总数才是正确的数字。“色阶”就是鼠标指针所在位置的亮度值,亮度值范围是0~255。“数量”指鼠标指针所在位置的像素数量,即某一亮度值像素的数量。“百分比”是从最左边到鼠标指针位置的所有像素数量除以图像像素总数得到的一个数值。

通过本小节的总结,相信大家对直方图有了一个非常形象深刻的理解。下面章节我们就利用直方图作为我们调整照片曝光的镜子,通过案例来加深、巩固知识点。

5.2 照片曝光不足时直方图解析

我们面对一张照片,有时候可能光线影响液晶屏幕,从而影响了我们对照片曝光度的判断,但是通过直方图我们就可以避免这些环境的影响,在直方图下,一张曝光不足的照片,说明组成这张照片的像素亮度值大部分偏暗,所以照片看起来曝光不足。

如图5-5所示,如果屏幕亮度设置太亮,我们是不能判断这个照片是否曝光不足的,但我们可以通过直方图来判断这个照片是否曝光正确。

执行菜单【窗口】|【直方图】命令,打开如图5-6所示的窗口,我们可以看到图5-5所示的直方图,像素的峰状大部分集中在暗部,高光部分基本缺少像素,因此我们需要对照片的像素的亮度值重新定义,以恢复照片的高光。图5-5图5-6

5.3 混合模式滤色恢复照片曝光不足

Photoshop里面调整照片曝光不足的工具有很多,图层混合模式里面的滤色就是其中的一种。图层混合模式滤色的作用,就是提亮画面像素的亮度值,它提亮的区域是整体提亮,所以比较适合受光均匀的照片。如果一张照片受光均匀,但曝光不足,那我们就可以通过滤色来提亮画面。

01 打开第5章\5.3混合模式滤色恢复照片曝光不足\曝光不足图片素材。

02 因为必须有两个图层以上才能激活图层混合模式的作用,所以按住键盘上的“ctrl+J”,得到“图层1”,如图5-7中圈住的部分。图5-7

03 将“图层1”的混合模式改为“滤色”,如图5-8中圈住的部分,这个时候我们看到画面都亮了起来。

执行菜单【窗口】|【直方图】命令,通过对比查看滤色之前照片的直方图样貌(图5-5)与滤色之后照片的直方图样貌(图5-9),可以看到像素峰状整体往右边移动,整体集中在亮部区域,说明我们重新定义像素的亮度值成功!图5-8图5-9

5.4 照片曝光过度时直方图解析

一张照片曝光过度,说明这张照片的像素亮度值整体偏亮,它的像素峰状集中在亮部偏右区域,如图5-10所示。有时候我们用肉眼不一定能够判断照片的亮度值有没有超出范围,这时可以执行菜单【窗口】|【直方图】命令,查看照片的直方图,如图5-11所示,通过直方图我们发现,照片的暗部像素缺失,像素集中在直方图的高光部分,所以我们对于照片需要重新定义照片像素的亮度,还原照片的曝光度。图5-10图5-11

5.5 混合模式正片叠底恢复照片曝光过度

与图层混合模式滤色相反的一个作用就是正片叠底,如果我们的照片整体曝光过度,那我们就可以通过压暗工具来压暗画面,从而重新定义画面像素亮度值。工具很多,这里我们先来应用图层混合模式正片叠底来恢复照片的曝光过度。正片叠底适合用来压暗画面整体过曝的照片,快速有效。

01 打开第5章\5.5混合模式正片叠底恢复照片曝光过度\曝光过度图片素材。

02 按住键盘上的“ctrl+J”键,得到“图层1”(图5-12圈住部分),目的是激活图层混合模式的作用。图5-12

03 将“图层1”的混合模式改为“正片叠底”,如图5-13圈住部分。这个时候我们可以看到照片整体细节恢复,亮度被重新定义,为了能够正确判断照片的曝光是否修复,我们可以通过对比一下直方图。

图5-11,是调整前的直方图样貌,图5-14是调整后的直方图样貌,通过对比,我们看到照片像素亮度值峰状已经往左边偏暗部分移动,说明我们定义照片亮度值成功。图5-13图5-14

5.6 利用阈值检测照片细节是否损失

我们调整一张过暗或者过曝的照片,除了要重新定义像素的亮度值外,还要考虑到细节问题。一张照片曝光度的还原,必须要考虑到画面的细节层次是否完美,因为像素亮度值的调整直接关系到印刷输入的时候照片的细节是否完美呈现。

一般来说,暗部的像素亮度值如果达到0~3,我们基本就可以定义为黑色了,这部分的像素不会再有细节的明暗层次分布;亮部的像素亮度值如果达到了250~255,我们基本就可以定义为白色,这部分的像素在日常印刷喷绘输出时基本是纯白色,也不会再有细节层次了。

因此,恢复照片的曝光度之后,我们需要用一个工具来帮助我们判断照片高光与暗部细节是否完美,是否损失严重。这个工具就是阈值。

在阈值工具里面,我们输入一个像素的亮度数值,阈值就会以这个亮度数值为界限把照片的像素分为黑白两个区域。

01 图5-15是我们将一张曝光过度的照片恢复之后的效果,那现在这个照片的高光与暗部恢复的细节是否符合我们的需要呢?这个照片细节有损失吗?仅仅依靠肉眼,依靠直方图的亮度值峰状还不够。图5-15

02 打开第5章\5.6利用阈值检测照片细节是否损失\阈值检测照片素材,建立“阈值”调整层,如图5-16和图5-17所示。图5-16图5-17

03 在“阈值”调整层的对话框中输入“255”,如图5-18圈住部分所示,这个时候我们看到黑色的画面出现大面积的白色区域,白色区域表明这部分是没有细节的,是一个纯白色的色块。也就是说,输入“255”最亮的数值,画面就已经出现那么多的白色区域,更加不用输入“250”了,那样白色区域出现的范围会更大,这个照片白色部分细节丢失会更加严重。图5-18

04 在“阈值”对话框输入“3”,这个时候我们看到白色的画面没有出现黑色的区域,说明了照片暗部细节不是纯黑色的,而是有层次的,如图5-19所示。图5-19

一般来说,通过“阈值”的检测,能够让我们对照片的判断更加客观,更加准确。当我们输入“250”的时候,黑色画面出现了白色的区域,如果这个白色区域面积很大,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对照片的高光细节进行再次修复,修复不了就说明细节丢失了。如果我们输入“3”,白色的画面出现了黑色区域,就证明照片的暗部细节丢失了,这时要尝试着看是否能够恢复,恢复不了就只能放弃了。

如果黑色区域与白色区域只是出现零星的像素点,那这种损失的程度一般是可以接受的,毕竟照片曝光也没有绝对。所以,照片的损失程度通过阈值能够很形象地展示在我们面前,而不是通过肉眼或者凭经验,很多摄影爱好者刚开始是没有经验积累的,应该通过科学有效的方法来控制照片的细节。

5.7 色阶调整照片曝光度的利与弊

我们经常看到这样一个场景:一个看起来非常有经验的人,按住键盘上的“ctrl+L”,跳出色阶工具,然后移动色阶工具的几个按钮,一张照片瞬间就变得通透漂亮了。很多人觉得很神奇,不由得赞叹其后期技术之强。

其实,一般不推荐用色阶来调整照片的曝光。为什么呢?

01 首先,用色阶的直方图来判断一张照片的曝光情况是不精确的,因为色阶的直方图是RGB直方图,而不是明度直方图,所以当看到色阶的直方图爬墙时,就说这张照片的曝光有问题,是错误的。如图5-20所示,如果从它的色阶直方图看,这个照片暗部像素爬墙(图5-21),那按照很多人的理解,就是这个照片暗部细节损失了,其实是不是呢?可以看这个照片的明度直方图(图5-22),你会发现其实照片暗部细节非常好,并没有损失。

那以哪个为准呢?肯定是以明度直方图为准,因为照片的曝光情况不涉及颜色的参与,而色阶的直方图是RGB直方图,是涉及颜色的。所以我们今天一定要抛弃利用色阶直方图判断照片的曝光情况,用明度直方图判断照片的曝光情况才是正确的。不知道大家之前在这个误区走了多远呢?图5-21图5-20图5-22

02 图5-23是一张偏暗灰的照片,很多摄影师调整时会调出色阶工具,将色阶的几个暗部,高光按钮进行拖拉调整(图5-24),看到画面效果差不多了,认为这就可以了。图5-25就是在图5-23的基础上根据摄影师对照片的主观判断得到的效果。这样做对不对呢?图5-23图5-24图5-25

其实,摄影本身就是一门艺术,本来主观意识就是非常强的,因此是没有对与错之分的。但是,这样纯粹靠主观经验进行调整,对初学者是最可怕的,因为他们没有经验,没有可以依靠的标准,所以这样的做法往往套到初学者身上,就失效了。

03 从照片细节完美还原角度来说,我们调整照片的曝光度应该尽可能是重新定义照片的像素亮度,而不是合并像素。如图5-26所示,按照以往大家常做的方法,将色阶的暗部按钮从0移动到42的时候,就意味着这个照片从0到42亮度的所有像素都将合并到0;同样,如果将色阶高光按钮从255移动到140的时候,就意味着该照片从140到255亮度的像素都合并到255。图5-26

通过本章节案例的解读,我们认识到可以用色阶工具来调整照片曝光度,虽然有几个按钮使用起来非常方便,但是色阶调整是以合并像素为代价的,虽然我们肉眼看不出很细微的区别,但是这要依靠主观并且合并像素的方法却长时间占据这个摄影圈,主要就是引导与解读上错位导致,所以笔者在这里建议:少用色阶调整照片的曝光。要想完美体现照片细节,我们应该遵循的科学有效的方法是重新定义照片像素的亮度值。

5.8 曲线调整照片曝光度的利与弊

01 前面我们建议少用色阶调整照片的曝光度,那我们应该用什么工具呢?在这里推荐曲线。

图5-27圈住的部分,相当于色阶的暗部与高光(图5-28红色圈住部分)。曲线界面的对角线就相当于色阶的中间调的按钮。只不过曲线上面我们可以确定14个点,而色阶只有一个按钮。图5-29方框框住的输入亮度条,相当于图5-30方框框住的输入亮度条。通过对比,我们可以发现色阶有的优势曲线都有,而曲线有的功能色阶不一定有。图5-27图5-28图5-29图5-30

02 而且,曲线还有一个非常实用的功能。很多时候面对一张曝光有问题的照片,如果用色阶工具调整画面,那会使画面整体发生变化,但是用曲线调整照片,我们可以做到局部目标调整。

打开第5章\5.8曲线调整照片曝光度的利与弊\曲线案例照片素材。图5-31是一张没有经过调整的照片,照片整体偏灰,图5-32则是通过曲线手势目标方法重新调整照片像素亮度后得到的效果。二者的区别显而易见。图5-31图5-32

03 执行【图像】|【调整】|【曲线】命令,选中曲线手势(图5-33),然后在画面高光的区域按住鼠标不放,这个时候曲线界面就会产生一个实心点,如图5-34所示,这个点就是我们要调整的局部。向上移动,画面就会在我们目标曲线处最先提亮。

同样,在画面暗部按住鼠标不放,向下移动,画面就会在我们目标区域最先压暗,如图5-35所示。

只要我们不动曲线的高光与暗部,我们就既对图像进行了画面像素亮度的重新定义,不合并照片像素,又得到想要的调整效果。这才是调整照片曝光度最合理的方法。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