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的革命(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22 00:10:22

点击下载

作者:卜玉强

出版社:台海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消费的革命

消费的革命试读:

前言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中高速增长的新常态。由于世界经济仍处于深度调整之中,外需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存在较多的不确定性。因此,我们如果想要保持经济较高水平的增速,实现经济有质量的增长,就要以消费拉动、服务业带动和内需作支撑。可以说,消费已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最大潜力所在。

同时,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互联网电子商务飞速发展,国民消费能力不断得到释放,消费者的身份、话语权及需求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主流消费群体的消费需求开始从温饱型向品质型跃迁。

从某种意义上讲,任何消费都是对人的某一种需要的满足,生命过程其实就是进行消费的过程,而人类从事生产的最终目的也是消费。只有消费才是经济的原动力,消费者才是市场经济的主人。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使得大量新的商业实践成为可能。在新零售业态、新支付方式、新消费渠道、新消费模式、新消费理念等各个方面都开始出现变革和升级的时候,一些新现象、新业态、新模式促使人们开始重视并思考消费的本质。“新消费”概念是近几年比较火的一个词,它的出现将加速推动整个商业模式的蜕变。传统的生产组织方式、营销模式将发生颠覆性的变化。消费革命的本质是产购一体化的结盟,必将催生一个新角色的诞生,那就是为厂家与消费者建立链接的中间平台。于是,一种新型的商业主体—消费商应运而生。

在引领消费升级的过程中,消费商模式能够产生强劲的助推力。在这一新型商业营销模式下,消费者的消费行为被视作一种投资行为。他们通过分享自己的消费体验进行产品营销,从而成为消费商,能够参与利润分配,与生产者共享产品销售利润。此时消费者不再只是处于消费链末端的被动者,已然成为下一个消费链前端的参与者。消费不再是一种单纯的支出,还能够产生经济收益。

同时,消费商将在厂家与消费者之间起到桥梁作用,降低双方沟通成本,实现无缝对接。对于生产厂家来说,解决了宣传、销售问题,降低了人力、宣传和物流管理成本,厂家致力于生产、研发,回归生产本质,提升核心实力;对于消费者来说,则为其提供优质产品,创造分享获益渠道,实现消费获益,多方共赢。

本书兼具理论性、通俗性和可操作性的特点,通过具体生动的事例和深入浅出的分析告诉读者,消费的革命到底是什么?消费商到底是什么?它有哪些特点?它和传统的生产商、经销商有什么关联与区别?消费商模式在实际运作中的方法、技巧是怎样的?消费商平台怎样构建新的商业生态?商家又是怎样在这个新的商业生态中赢得市场的?消费者在这个新生态里又能把握怎样的商业契机?

书中还对消费商共享平台以及目前火爆的共享经济案例进行深入剖析,指出其成功的奥秘所在,并对消费商营销实战攻略进行具体分析和介绍,使人们从理论和实战层面深入了解消费的革命,并能成为一名成功的消费商。第一章认清消费的本质

消费者的消费开始从物质层面上升到精神层面,消费者不再单单追求商品的功能是否齐全,很多时候,他们开始关注商品是否能满足自己的精神需求。他们也不再仅仅关注商品的数量是多还是少,更多时候,他们开始关注商品的品质是否够好,能否体现自己的品位。1.1大历史视野下的传统商业消费活动

从大历史视野来看,作为商业活动重要构成部分的消费行为,常常受到当时历史条件下的社会生产力和科技水平的影响。人类从群居生活发展到家庭生活,从物物交换发展到货币交易,时代和历史的发展,使得人与商品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

人类最早的商业活动是以物物交换的形式来实现的,那时,人们无法自给自足,但为了生存,只能进行物物交换。人们把自己不需要的物品拿到集市上去,然后换回自己急需的物品。在等价交换的基础上,交换双方既是交易者,同时又是消费者,此时双方的地位是平等的。

后来,由于物物交换的不便性和缺乏市场公平性,货币产生了。货币出现以后,货物生产者和使用者之间在时空上产生了分离。但是,货物的买方与卖方的角色十分清楚了,用货币来购买货物的无疑就是消费者。

据考证,“商人或商业”中的“商”,最初是一个原始部落的名字。其部落位于今河南省商丘的南部地区,部落始祖名叫契。因契跟随大禹治水有功被封于此。契的第十代孙名叫王亥。王亥从事牧业而擅长经商。他驯服牛来充当长途贩运的运输工具,史称“王亥服牛”。

王亥去世后,商族人沿其传统,利用牛车、马车的便利条件从事部落间的物品交换,以获取财富。王亥的第四代孙子成汤灭了夏,将都城迁到殷,故商又称殷。而商人仍自称为商。

外部落的人看到商族用牛车、马车拉着货物远道而来,进行以物易物的经商活动,就会大声叫喊:“商人来了,商人来了。”最初这个称呼还是“商族人”的意思,后来“商人”的寓意就演变成了经商做生意的人。

古代的商业,由于地区间、人与人之间信息闭塞和交通不便,只能依靠对稀缺资源的掌握与转移实现巨额利润。这样就造就了一批又一批历史上富可敌国的巨贾豪商,如陶朱公、吕不韦等。这时,作为贩卖方的商人与购买方的消费者就构成商业活动的双方。

在这个时候,消费者能买到什么商品、价格多少,往往不能由自己决定,而要听从贩卖方即商人的。在这种商业模式下,消费者往往处于相对被动的一方。

宋代的时候,商品经济发展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城市人口大量增加,独立的商业中心开始出现,手工业生产技术及生产率不断提高,坊市界限被打破。作为纸质货币的“交子”开始出现了,交子的出现大大提高了商业贸易的支付能力。

银行在中国的大规模发展,其实是西风东渐的结果。银行因其资本的雄厚、经营网络的庞大、管理运营方式的先进而逐渐取代票号,运营至今。金融资本对商业活动的影响力是非常大的。在资本力量左右商业贸易后,消费者的地位和作用逐渐增强。后来,在构成资本的诸多要素中,又出现了消费资本的概念。宋代的交子

总的来讲,在传统的商业模式中,生产者依然占据着主导地位。产品提供方在一次次的变革中实现着财富的累积,而消费者只是单方面的货币输出。金融行业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引发了人们投资意识的改变和提高,同时,也教会了人们一些简单的投资方法。但此时,投资和消费从根本上来讲仍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经济活动。

20世纪50年代开始,卖方市场逐渐形成,人们的日常生活必需品都要通过票证来购买。那个年代,商品的稀缺造成了消费者的被动和消费者对自身权益的忽视。这时的消费是消耗性消费,消费者单方面付出货币,售卖者提供商品或者货物,在一买一卖之间,消费者和商家形成的是一种钱货两清、互不相关的关系。中国通商银行

而改革开放以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得到了充分的发展,买方市场逐渐形成,消费者不再担心物质和资源的匮乏,开始有了消费的选择权,并逐渐掌握了消费的话语权和主动权。这时候,市场竞争日渐激烈,生产者或者商家需要深入探究消费者的内在需求。此时,作为生产者或者售卖者,他们更多地会考虑消费者的诉求,千方百计想做出满足消费者需求的产品。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商品的产能和市场规模逐渐走向饱和,商业竞争更加激烈。厂家和商家使出了浑身解数,企图吸引消费者群体的注意力,激起他们的购买欲望。厂家和厂家之间因为同质化的竞争造成了产品压库滞销,所获利润下降。

与此同时,不恰当的市场竞争也造成了厂家在开发和设计产品时的创造力降低,很多时候,厂家设计出来的产品不能满足消费者精神层面和物质层面的需求。

此时,消费者和生产者开始共同深挖消费的本质,他们发现原来消费才是促进生产力发展、提升社会经济活力的本源。这一点恰恰和过去生产决定消费的情况完全不同。

新时代下,消费不再由生产决定,而生产却要由消费决定,没有消费就没有生产。与此同时,消费者终于觉醒,他们此时才知道自己才是市场经济的主人,他们开始关注自己应得的权利和利益。商家也发现,原来消费者才是他们最重要的同盟。当两者都觉悟的时候,双方开始尝试着寻找方法发生连接和关系,开发消费价值,谋求共同利益。1.2移动互联网时代,消费行为发生了重大变革

每一次消费的升级都会带动一大批新的经济业态和新的消费模式的崛起。

美国《华盛顿邮报》2018年1月11日发文章称:如今中国人与美国人购买的东西一样多,这是颠覆世界的“游戏改变者”。

与此同时,日本瑞穗银行预测,2018年中国国内零售额将略超5.8万亿美元。与十年前相比,这是令人瞠目结舌的增长,当时中国的零售额仅为美国的1/4。中国迅速增多的中产阶层正迫切希望购买品牌服装、汽车和手机等各种产品。如今中国的上海被时尚界称为“东方巴黎”。

近几年来,我国的国民消费能力正在不断提高,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有数据显示,2017年前三季度,全国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64.5%,同比增长2.8个百分点。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消费的贡献程度最高。

应当说,2017年是新消费全面变革的一年。就拿一个日常生活中的人来说,他可以骑着共享单车,到现代化的购物中心去看电影,在影院门口输入代码或者直接扫描二维码,取出订好的电影票。看完电影吃晚餐,手机自助点单,扫码自助买单,并且还有优惠。简单的操作充分体现了新零售业态、新支付方式、新消费渠道、新消费模式、新消费理念等各个方面的变革和升级。

消费者的消费开始从物质层面上升到精神层面,消费者不再单单追求商品的功能是否齐全,很多时候,他们开始关注商品是否能满足自己的精神需求。他们也不再仅仅关注商品的数量是多还是少,更多时候,他们开始关注商品的品质是否够好,能否体现自己的品位。新型的消费模式目前已在多个领域迅猛增长,并且有持续加快的趋势。

消费领域的融资情况持续活跃,品牌消费、线下连锁和模式创新的电商成为投资人的大爱。2017年11月12日零点,全球电商平台的单日成交额新纪录定格在1682亿元。这是天猫“双十一”当天全天成交额。

而2009年“双十一”诞生时,阿里巴巴的交易额只有5200万元。可见,2017年“双十一”网购成交额较九年前增长了三千多倍。海外媒体不禁感叹:“中国正在经历一场消费革命。”天猫“双十一”全天成交额1682亿元

在中国制造不断崛起的背景下,中国的产品通过电子商务平台正以其质量、性能、价格的优势以及与日俱增的口碑效应,赢得全球消费者的青睐。

2017年,“共享经济”成为财经热词。消费者利用“互联网+”创造了很多新业态,线上平台也为消费者带来更多的发展机遇。这充分表明消费者的身份、话语权及需求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在消费升级的趋势下,“新消费”的概念正在浮出水面,并将加速推动整个电商行业的蜕变。

2017年11月6日,网易公司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丁磊在一篇题为《新时代 新消费 新模式》的专题演讲中,首次提出了“新消费”这个词。“新消费”是一个完全以用户为中心的新概念,“新消费”概念的提出,恰好将网络购物的核心重新转移到消费者身上。“新消费”即“所有零售形式的演变,不论从服务、销售,还是陈列方式,都源于对用户需求的理解”。在全球品牌迎合中国消费者的大环境下,新消费概念中“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更为现实地切中了用户的真实需求。

中国消费者正在逐步成为全球消费市场新的主宰,越来越多的电商平台和海外品牌都看中了中国这一个庞大的消费市场。为此,满足消费者在格调、品质、功能性上的迫切需求就成了必要。

马云的“新零售”,从某种程度上讲是“由人到货”的模式。消费者基于自身需求或是受到消费刺激,主动完成购物体验。而“新消费”则是“由货找人”的模式。在这个模式中,消费者居于“上帝”的位置,货物服务于人的需要。买卖成功的关键是商品能否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显然,“新消费”模式带有一种人文主义色彩,体现了消费者的尊严。

正是基于“新消费”概念中消费者地位与角色的转变,一场以消费者为主导,以消费分享为要点的“新消费”革命正在逐渐形成。1.3新的商业模式促使消费领域发生了变化1.常见的电商实践模式

进入互联网时代以后,高科技的迅速发展对现代商业发展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商业模式也因此产生重大的变革。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物质资源的极大丰富,消费者的身份、话语权及需求也在发生变化。

消费者由原来的被动消费向主动消费转变,由以前的有什么就买什么,到我选择买什么,再到我要什么商家就生产什么的方向发展。消费不再是一种单纯的消耗,而是更深层面的生产,消费推动生产,消费推动经济的发展。

当前的电商贸易实践有以下几种模式:(1)O2O零经销商模式

O2O模式,即Online To Offline,又称离线商务模式,是指线上营销、线上购买或预订带动线下经营和线下消费。这种模式将线下的商务机会与互联网结合,让互联网成为线下交易的前台,这个概念最早来源于美国。O2O零经销商模式

电子商务具有全天候、低成本、高效便捷的特点,能够对供求信息进行快速传递和即时反馈,使得上游供货方与下游零售店铺之间形成直接交易。厂家产品信息快速到达各零售店,而零售店铺的订单实行集中采购,厂家针对实际订单量进行规模化生产。这样就减少了中间环节,产销环节大为缩短,市场更具有定向化的流通特质。最重要的是价格体系得到了保护。(2)精准对接模式

这种模式主要适用于国内市场,针对的对象是重点消费品。通过对店铺和厂家进行认真分析和挑选,将那些市场关注度较高、销售业绩较好的店铺和那些产品设计和质量都得到市场认可的厂家一一纳入视野,供销双方进行精准对接,从而降低店铺经营者从海量信息中获取进货信息的难度,使得交易双方的匹配与对接高效快捷地完成。(3)信息共享模式

这种模式的最大特色是在上下游产销链条之间,搭建起数据信息共享的桥梁。这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主要是为生产厂家适时提供店铺采购产品的数据情况。店铺每次购货都会有积分,并享有一定的优惠待遇,从而使客户关系进一步绑定。

另一方面,厂家商品存货信息实现与店铺购货信息共享,从而有利于店铺随时了解厂家库存情况,甚至本地区其他店铺存货信息,以便于采购和同城调货。对于生产厂家来说,则可以方便地管理整个销售环节的存货情况,并依据销售实际的动态数据进行生产、采购、库存等。从而大大降低生产经营成本,并能有针对性进行市场开拓和开展营销活动。(4)产销端口集成对接模式

在这种模式下,电子商务平台与实体店铺签约,将零售店铺的采购业务交给电商。然后,再由电商平台代理零售店铺来挑选合适的生产厂家进行采购。

电商平台将厂家拓展业务和零售商采购业务的两个端口实现集成化对接。在这样的电商模式下使实体店采购货物效率提高,而厂家也能迅速找到销售渠道,实现产购对接。

这几种商业模式通过电子商务平台和大数据,将生产者与消费者的距离迅速拉近,甚至零距离。不过,这些做得还远远不够。在互联网经济时代,只有进一步深挖消费本质,推动消费革命,才能更深层次地推动生产,激发经济活力。2.商业领域正在发生新的变革

当前,商业消费领域正在发生十分显著的变化。主要表现在:(1)网购电商平台功能十分强大

电商平台与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金融等相关联。超级电商平台占用了用户的大部分时间和精力,牵引着人们的时尚潮流,引导着人们的消费观念。(2)消费者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

80后和90后是消费的主力,他们更加注重品质与个性化。80后和90后是伴随着互联网长大的一批人,他们长时间受到互联网的影响,脑海中不可避免地具有超前的个性化思维,而这种个性化思维在不自觉中就会催生新的商业模式。

根据有关数据显示,80后和90后每天平均上网时间是3~5个小时,而网购的时间就占据了50%以上。80后和90后正在或者说已经成为消费的引擎,很多时候,他们喜欢分享,愿意分享。不管是车子还是房子,他们都愿意分享。慢慢地,分享经济就产生了。(3)消费渠道更多、更新、更加便捷

百货商店及大卖场辉煌不再,百货商店以及一些老店同比下降严重。再加上,电商平台上卖的东西都比较便宜,因此,人们都愿意去电商平台上买东西。毕竟,便宜才是硬道理,是颠覆市场的核心要素。(4)消费者行为习惯出现了新特点

市场经济发展越来越快,用户注意力的持续时间却越来越短。很多时候,人们不会再按部就班地看完一部电视剧,而是按照自己的喜好,选择快进。由于人们消费方式和行为的转变,商家或者生产者的营销方式也开始讲究“短平快”了。

现在中国很多年轻人会花大量时间泡在网络社交群里,他们在网络社交群里的活动对很多品牌的互联网“裂变式传播”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我们常常会发现有趣的一幕:企业纷纷在自己的官网上设立论坛或社群,供消费者在上面讨论,希望消费者对产品的使用留下意见和建议,这样,生产者才能及时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并做出相应的改变。

如果产品让消费者感到满意,他们就愿意花高价去购买这款产品;如果产品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他们就会拒绝消费。从这个角度来看,此时,消费者仿佛真的成了“上帝”。

很多消费者都很乐于参与到这种讨论中去。他们指出产品的缺点,还积极主动地提出改进方法。在这个过程中,消费者共同参与和打造了产品,因此,新的产品在生产制造过程中,也有消费者的功劳。这时候,消费者已经不再是单纯的消费者,他们参与了生产过程。当产品做出来后,他们更愿意去买这款产品。因此,他们的消费又可以称为生产型消费。

可见,新消费革命就是要让消费者拥有选择权,有消费的自由,有定价的权利,有定制的权利,真正满足消费者的个性需求。

生产型消费模式正日趋走向成熟,甚至进入急剧裂变的阶段。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主要是因为生产型消费者在参与产品生产的过程中,萌生了经营意识和财富理念。消费者知道,每个人都可以创造财富,既然能够以资本生钱、以钱生资本,再从资本生钱,那么也能以钱生钱。一旦时机成熟,他们就能从生产型消费者转变成一名商人—消费商。

真正的消费革命,在于消费者与生产者实现利益捆绑,消费者也成为商品产销利益链条上的重要一环。消费者不再只是产品和服务的被动使用者,他们也可以参与到商业的运作中来,成为产品和服务的推广者和经营者。当他们获得商业利润的时候,消费商就诞生了。1.4详细解说三种不同类型的消费

美国著名的广告大师李奥·贝纳曾经说过一句话:“占领市场必先占领消费者的心灵。”这句话成为无数生产者和经营者的座右铭。然而,你真的了解消费者的消费需求吗?

消费的真相是什么呢?加尔布雷斯,美国经济学会会长,他一生都在致力于市场经济研究。在他看来,市场是生产者的市场,生产者制造什么,消费者就消费什么,消费者始终处于一种被动的局面中。为此,他提出了“生产者主权”这一概念。

与加尔布雷斯的观点不谋而合的是中国古代传统的消费思想,这个消费思想的代表人是战国时期的商业天才白圭。白圭和加尔布雷斯一样,都认为消费者是市场中的被动者,而市场主权在生产者手里。于是他介入市场,进行转手倒卖粮食和手工产品的商业运作。

在白圭的商业运作中,消费者依然处于被动的局面当中,经销商带给他们什么,他们就接受什么。消费者的权益依然没有得到保障。这也给人们造成了一种假象:消费者主权并不存在。

然而,我们仔细分析后发现,在这场商业运作里,无论是粮食还是手工产品,也都是白圭所需的日常用品,白圭也是消费者,但是比起其他手工业者和农民等消费者,白圭的消费资本更低,他的这种消费通常被视为流通环节,总是被人们忽视。通常情况下,人们只看到表面上的消费,即消耗型消费。1.消耗型消费

在传统的观念中,一提到消费,人们就会想到消耗型消费。消耗型消费,是以失去资金为代价的一种消费。消费者处于产品链的末端,他们的购买行为只是单纯的消费,付出去的资金不会转换成任何资本进行再次财富增值。这种消费为消费者带来的唯一好处,就是能满足消费者自己的需求。除此之外,再无其他。

这种消费活动主要是通过购买者使用货币购买生活必需品来实现的。非但不能给消费者增值,还会导致消费者的财富减少,所以消费者对于这种消费总是保持着冷静、慎重的克制状态。

对消费保持冷静与克制状态的消费被称为理性消费。理性消费的思想,最早萌芽于四五千年前的奴隶社会时期。在此之前,社会中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没有市场贸易,每个人的消费都是相同的。但从奴隶社会开始,大多数生产资本被富人占有。富人为了扩大财富,穷人为了获得生活必需品,于是商品交换和市场贸易出现了。

后来,社会出现了贫富差距,因此消费也有了差别。占有大量资本的富人在消费方面,表现得极尽奢靡;而占有资本较少或者几乎为零的穷人只能通过努力劳作,才能获得极少一部分货币。因为获得的货币极少,所以他们不得不在消费上精打细算,以此艰难地维持生存。

当时的社会主流思想也对理性消费观起到了引导作用,很多名流为此发言,其中最著名的便是孔子的那句“公食贡,大夫食邑,士食田,庶人食力,工商食官,皂隶食职,官宰食加”。这句话很清楚地指出等级差别造成了消费差别。富人可以尽情挥霍货币,任意享受资本;而穷人却必须勤俭节约,才能满足日常的消费。至圣孔子

孔子在消费观上持两种态度:一种态度是主张人们在礼仪方面的消费要舍得、要张扬。《论语·八佾》记载:“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子曰:‘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这句话的意思是:子贡提出去掉每月初一日告祭祖庙用的活羊。孔子说:“赐,你爱惜那只羊,我却爱惜那种礼。”孔子还有一种消费观是主张俭朴的消费。

表面看来,孔子的这两种消费态度是相互矛盾的,其实,不然,孔子这种消费思想是根据经济能力来决定的,它从道德方面对民众的消费行为进行约束。两千多年来,这种理性消费思想一直主导着人们的消费观。

这种理性的消费观一直潜存于中国几千年的市场经济交易中,直到互联网时代兴起,消费的力量才被显示和挖掘出来,人们才发现,消费不只是消耗,它可以变成一门商业,每个消费者都可以成为一名消费商。2.投资型消费

在消费商崛起之前,消费市场中除了消耗性消费之外,还有一种消费名为投资型消费。所谓投资型消费,是指消费者为了获得额外收益而产生的消费。前文提到白圭的消费其实就是投资型消费的雏形。

通常情况下,人们只关注到白圭的转手倒卖,将他对商品的转手倒卖视为完全的商业行为,殊不知,白圭也会消费这些产品。但在几千年后,有人注意到白圭的那种表象消费行为背后其实还存在着另一种消费形态,后来,人们对这种消费形态加以探索和研究,最终形成了投资型消费。炒房是投资型消费中最经典的一种案例。

炒房投资早在汉朝时就已经萌芽,但是,重农抑商的权贵萧何非常鄙视这种投资型消费行为。而且,他也担心这种炒房投资行为会引起市场兼并土地现象的发生,因此,他“置田宅必居穷处”,而且所建房屋从不维修院墙,看上去就是普通的农家小院。

萧何的这种做法,其实用意颇深。萧何曾经说过一句话:“如果子孙有出息,会从其中学会我俭朴的消费方式;如果子孙平庸,也不用担心房屋豪华而被他人抢夺。”他的这句话对他的后世也影响深远。

从萧何对他后世子孙的教育中,我们可以看出,汉朝时期的炒房投资行为的收益其实是很大的,而这种炒房投资行为也是很受民众喜爱的。

到了唐朝,炒房投资消费已经发展成全民认可的一种消费行为,就连皇太子也参与了进来,与民众一起炒房。“顺宗在东宫,舍钱三十万,为(贾)昌立大师影堂及斋舍。又立外屋,居游民,取佣给。”这是《太平广记》中的一段有关于唐顺宗的记载,在他还是皇太子的时候,就已经看好炒房投资消费了,于是,他出资造宅,并以租赁收取房租的方式获得利润。

投资型消费让一批人首先富了起来,这批因投资而富起来的人尝到了投资的甜头,他们拥有了资本,于是,他们开始大肆地消费,而消费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其实也是一种投资,因为投资,这一批富人又会获取更大的资本。而穷人呢,他们没有资本去进行投资,也就不能获得资本,更不能获得消费,没有消费也就不能有投资,以此类推,循环往复。于是,穷人只能在勤俭克制中进行消耗型消费。

时至今日,炒房已经从投资型消费的鼎盛时期跌落下来。房地产带来的经济消费泡沫引发了金融乱象,普通民众连消耗型房产消费都不能拥有了。鉴于这种现象的出现,政府出台相关政策,给楼市定价,从而弱化了房地产投资属性,炒房投资消费也趋于终结。

不过,人们在炒房中也明白了一个道理,消费不只包括消耗型消费,还包括投资型消费。

在炒房的过程中,普通民众的理财意识诞生了。在消费的过程中,他们用理财意识主导消费,各种投资型消费也应运而生。炒股、买基金、买收藏品等消费行为,都是投资型消费。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理财意识的普及,投资型消费已经成为一种大众化的消费方式。

投资型消费和消耗型消费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投资型消费,最终的落脚点是在消费上面,它用来消费的那部分资金没有马上终止消费行为,而是继续保持消费状态,在这个状态中使资金得到增值。投资型消费的投资者大多是企业或个人。3.生产型消费

随着互联网的兴起,各种电子商务平台问世,传统的市场经济模式也因此被改变,人们的消费观念也随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电子商务平台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经纬度,在这个平台上,消费者不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只要自己喜欢、需要,就能购买到手。人们也不再听凭市场的“摆布”。企业生产什么,消费者就消费什么的模式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但是,在以生产者和经销商为主导的市场经济中,消费者依然处于弱势地位,依然是弱势群体,没有从根本上获得消费公平。

那么,如何达到公平消费呢?这是近二百年来西方经济学家们所探讨和研究的问题。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约瑟夫·斯蒂格利茨是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他是全球过去半个世纪以来,经济学领域影响最深远的经济学家之一。他说:“竞争市场可能会带来很不公平的收入分配,这会使得一部分人缺乏赖以生存的基本生活资料。”

与斯蒂格利茨的观点遥相呼应的是美国的另一位经济学家阿瑟·奥肯。他提出了公平消费的解决办法:“在平等中注入一些合理,在效率中注入一些人道。”

在两千多年前,中国也有人一直在关注公平消费这个问题,这个人就是墨子,他的很多思想在当时已经超越西方的经济学家们。

墨子在《辞过》里说:“富贵者奢侈,孤寡者冻馁,虽欲无乱,不可得也。”这句话的意思是:倘若消费不公平,富人就会消费奢侈,穷人则无金钱消费,那么,社会安定将无从谈起。

为了实现公平消费,墨子提出了解决的办法,这个方法是消除消费悬殊。但是千百年来,人们通常都把推动市场经济发展的功劳归功于生产资本,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消费者的力量,从而导致对消费者不够重视,因此公平消费的问题始终无法解决。

互联网时代的商业贸易活动打破了传统的市场经济体系。一旦消费者有了选择权,以生产者为核心的商业模式就不复存在了。在新的商业模式中,无论是服务还是产品质量,或者说产品功能,都应当以消费者为核心。“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大胆创新更要公平发展。而正是遵循着这样的指导思想,互联网创新升级为市场经济的公平性和消费者的经济权益提供了保障。利用互联网平台,让买家和卖家共享应得的剩余价值,是保障市场公平分配,推动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必然趋势。1.5消费升级促使消费商的产生

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品牌已成为一个国家、一个企业实力与形象的重要标志。

企业拥有了品牌就拥有了市场。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全球化浪潮下,只有紧紧抓住互联网发展的新机遇,以振兴民族品牌、企业自主品牌为己任,进一步推动新消费革命,实现消费观念和消费方式的创新升级,才能为快速成长中的民族企业建立、打造优秀自主品牌,抢占品牌先机和高端市场,提升整体竞争力和品牌美誉度,实现“品牌先赢”,从而走向卓越。

未来的消费趋势是由消费者主导的,企业若想长久发展,必须拥抱消费者。因此,企业必须坚持以消费者为中心,让更多消费者感受到商品质量和价格带来的购物幸福感。

所谓“消费升级”就是消费观念升级引发的消费需求由低层次往高层次的升级,由此还会引发消费群体和消费结构的升级,引发产品和服务朝着“品质、品位、品格”的方向升级,不断打造新的流行品牌,最终引发整个社会和商业生态的变革。

譬如新零售代表“盒马鲜生”,它既是超市,又是餐饮店,也是菜市场,消费者可到店购买,也可以在盒马App下单;它可以快速配送:门店附近3千米范围内,30分钟送货上门。“盒马鲜生”低调筹备两年多,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到店走访,从此“盒马鲜生”的新零售模式被推到了聚光灯下,正式成为阿里巴巴旗下继淘宝、天猫、菜鸟、蚂蚁金服之后的又一新成员。

喜茶,芝士奶盖首创者,有别于市面上制作粗糙、茶汤廉价的传统奶盖,喜茶专注于呈现来自世界各地的优质茶香。喝过喜茶的消费者都对它赞不绝口。

喜茶是即饮界的新贵、排队界的传说、网红界的招牌、创业界的黑马,卖的不仅是一杯茶,更是一种用户体验、一种特殊的茶文化情怀。喜茶的消费群体多是90后,喜茶推广的营销理念完全契合90后的消费心理。可以说,口口相传的口碑式营销是喜茶成功的关键。而喜茶也是线上线下分享式消费中十分成功的案例。

消费升级正在成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在新消费的框架内,回归品牌、体验和品位正在成为一种不可回避的购物原则。

新中产阶层崛起后,一部分消费群体明显倾向于经过“筛选”的优质互联网服务,他们要购买的往往是所谓的“完品”,包括产品、品牌、体验,更喜欢购买有品质的产品,更喜欢有品格的品牌,更喜欢有品位的体验。

为了快速接受前沿的知识,眼光挑剔的年轻消费者会选择《罗辑思维》这样的媒体;为了找到好看的电影,他们懒得自己费力地去挑选,会直接从有关电影推荐的网站平台上获取。

由于网站平台上有时也有很多虚假的信息,因此,他们更愿意在已经经过筛选和精简化的产品中选择。这对消费商们来说,是一个值得关注的消费新动向。准确地来讲,从消费者角度出发的“新消费”“分享消费”就发端于此。消费商应该充当海量商品消费的筛选者、精简者,优中选优,分享和推荐有品质、品格和品位的商品。

在引领消费升级的过程中,消费商模式能够产生强劲的助推力。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消费商的存在为人们节省了很多时间和成本。为什么这样说呢?主要是因为消费商亲自试用过消费者所需要的产品或者服务,他们客观、真实的评价会让好的产品继续生存,差的产品被淘汰出局。

消费商模式的核心理念正是“分享消费”,而这也是经过人们体验消费后的产物。这种对特定高端品牌的社群共享、价值认同和情怀连接,便是消费商最典型的营销理念。因此,在消费升级中应运而生的消费商模式,必将对中国民族品牌战略产生深远影响。案例中国十大商人

古往今来,每个朝代都会出现几位颇具传奇色彩的商界巨子,他们腰缠万贯、富可敌国,甚至还能跻身政界,影响朝堂。这些商界巨贾们所经历的财富人生成为后人无法超越的经典。

陶朱公:忠以为国;智以保身;商以致富,成名天下。

陶朱公,春秋末期人,即历史上的范蠡。范蠡因为辅佐越王勾践灭吴复国而名垂史册。功成名就之后,他化名姓为鸱夷子皮,泛舟五湖,遨游于七十二峰之间。其间三次经商成巨富,又三散家财,自号“陶朱公”。他曾被称为历史上弃政从商的鼻祖和功成身退、下海经商的成功典范。《史记》中记载“十九年中三致千金,再分散与贫交疏昆弟”,他赚了钱就从事各种公益事业,获得了“富而行其德”的美名。几千年来,他已成为从商之人效仿的楷模。后人称他:“忠以为国;智以保身;商以致富,成名天下。”后代许多做生意的商人皆供奉他的塑像,称之为“财神”。

端木子贡:能言善辩的中国最早儒商

端木赐,字子贡,是孔子的得意门生,被尊为儒商鼻祖。在孔门十哲中以能言善辩闻名于世。同时,他精明强干,办事通达,善于经商,曾经在曹国、鲁国之间经商做生意,积累财富以致千金,为孔子弟子中少有的商界奇才、致富能人。

据说,他曾自费乘着高车大马奔走于列国,说齐、存鲁、霸越、亡吴,颇有纵横家的风范。当年孔子东游时所费财资,也全部为子贡所出。孔子曾称其为“瑚琏之器”(古代宗庙中盛生黍的祭器,常用来比喻有立朝执政才能的人)。后世所传“端木遗风”,是指子贡遗留下来的诚信经商风气,即“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白圭:第一个把经商当作学问的人

白圭,字圭,名丹,东周洛阳人。他是最早的经商理财理论的鼻祖。他曾在魏惠王属下为大臣,善于修筑堤坝,兴修水利。名相李悝还曾向他求教过致富秘诀。白圭经商速战速决,不误时机。他把经商理论概括为四个字:智、勇、仁、强,并以“人弃我取,人取我与”和“知进知守”的理财思想为后人所看重和借鉴。中国古代商人把他奉为“商祖”。宋景德四年(1007年),真宗封其为“商圣”。

吕不韦:一位把政治当生意做的商人

吕不韦是战国时期阳翟的豪富巨商。当时,他常常往来各地,以低价买进高价卖出的经商方式,积累起千金家产。他以“奇货可居”闻名于世,一生中最得意的大手笔是结识秦流亡公子嬴异人,并资助其回国即位,即秦庄襄王。吕不韦担任相国,从而成功实现由商从政的转变,登上人生的顶峰。他还组织门客编写了著名的《吕氏春秋》,留下了“一字千金”的成语。他被后人誉为“最成功的文化传播人”“广告业的老祖宗”。

沈万三:富有传奇色彩的江南第一富豪

沈万三是元末明初江南巨富。本名沈富,字仲荣,俗称万三。沈万三通过开展海外贸易而迅速成为“资巨万万,田产遍于天下”的江南第一豪富。沈万三把苏州作为自己重要的经商地,周庄就是因为有了沈万三才成为江南著名古镇的。

明初,朱元璋定都南京,修建都城时,沈万三资助朝廷三分之一的费用,可见当时的他富可敌国。朱元璋封了沈万三的两子为官。但不久,沈万三因其孙卷入蓝玉之案,被朱元璋发配充军云南,财产没收。沈万三的财富来源很大一部分是海上贸易所得,所以,他也算是历史上最早的国际贸易商人。至今,苏南、浙北、安徽一带仍广泛流传着关于沈万三发财、豪奢、田产、经商以及家庭生活诸方面的故事和传说。

伍秉鉴:名扬海内外的世界级豪商

伍秉鉴,字成之,号平湖,祖籍福建。清代广东十三行怡和行的行主。在经营方面,伍秉鉴不仅在国内拥有地产、房产、茶园、店铺等,他还在美国进行铁路投资、证券交易,并涉足保险业务等领域。他同欧美各国的重要客户都建立了紧密联系,并依靠超前经营理念在对外贸易中迅速崛起。

伍秉鉴在当时西方商界享有极高的知名度,成为洋人眼中的世界首富。西方学者称其为“世界上最大的商业资财,天下第一大富翁”。1843年清政府令行商偿还《南京条约》规定的300万元外商债务,他独自承担100万。

胡雪岩:慈禧亲授红顶戴和黄马褂的红顶商人

胡雪岩,本名胡光墉,幼名顺官,字雪岩,出生于安徽徽州绩溪,近代“徽商”中的代表人物。胡雪岩最初在杭州城仁德钱庄做伙计,后来又在杭州设银号,又入浙江巡抚幕。太平军攻杭州时,胡雪岩从上海运军火、粮米接济清军,为左宗棠所赏识。1866年,胡雪岩协助左宗棠创办福州船政局。在左宗棠调任陕甘总督后,胡雪岩主持上海采运局局务。

胡雪岩为左宗棠大借外债,筹供军饷和订购军火。依仗湘军权势,他在各省设立阜康银号二十余处,并经营中药、丝茶业务,操纵江浙商业,资金最高达二千万两以上。胡雪岩还获得慈禧亲授的红顶戴和黄马褂,成为历史上的第一位“红顶商人”。

王炽:一代钱王,富可敌国

王炽,字兴斋,云南弥勒县虹溪人,晚清赫赫有名的巨商之一,人称“钱王”。

王炽成立“滇南王四”马帮,专门在各地做“互通有无”的生意。他与旅渝滇商合营“天顺祥”商号,来往川滇互贸,积累了大量的财富。他还投巨资于刚兴起的银行票据汇兑行业,随后又与席茂之在昆明合资开设“同庆丰”商号,在当时全国22个行省中的15个行省以及香港、越南、马来西亚等地均设立了分行,被誉为“执全国商界牛耳”之云南金融业的开山鼻祖。

晚清名臣李鸿章曾称其为“犹如清廷之国库也”。英国《泰晤士报》曾对百年来世界最富有的人进行统计,排在第四位的便是王炽。

盛宣怀:中国实业之父

盛宣怀,秀才出身,原为李鸿章幕僚,清末洋务派代表人物。他负责总办全国电报业务,承办汉阳铁厂、江南制造局等实业。通过开厂办厂,他的家族聚集了大量财富,经统计其财富高达1349万余两银圆。

盛宣怀还创造了11项“中国第一”,分别是:第一个民用股份制企业—轮船招商局;第一个电报局—中国电报总局;第一个内河小火轮公司;第一家银行—中国通商银行;第一条铁路干线—京汉铁路;第一个钢铁联合企业汉冶萍公司;第一所高等师范学堂—南洋公学(交通大学);第一个勘矿公司;第一座公共图书馆;第一所近代大学—北洋大学堂(天津大学);创办了中国红十字会。

张謇:热衷教育的状元实业家

张謇,字季直,号啬庵,祖籍江苏常熟。他是清末状元,主张“实业救国”,是近代著名的“状元实业家”“状元商人”。他是中国棉纺织领域早期的开拓者,创办大生纱厂与垦牧公司致富,但他热心兴办教育。张謇一生创办了20多个企业,370多所学校,为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以及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第二章消费商应运而生

消费的目的是换取需要。但这并不是以消费资本为主导的市场经济中消费的最终目的。能够更好地体现消费资本价值的消费行为是投资,也就是在消费的同时,还可以赚钱,这也是消费的最终目的。2.1消费资本是一股巨大的资本力量

当人们意识到消费在推动国家、地区和企业的经济发展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时,人们便对它重视起来。而就在这时,人们也发现,消费并不只是被动的消耗,消费其实也是一种资源。它和生产资本一样,对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一直以来,人们只把市场经济中的资本,视为单一的货币资本。即使是在成立公司的时候,人们也只以投资金额的多少来确定股东的控制权的大小。那么,在这样的意识形态下,知识投入和购买投入都被忽略不计了。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知识资本在市场经济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位置。放眼望去,经济市场中的产品大多都是由知识创造出来的,此时,知识资本开始被人承认和接受。在公司中,人们不再只是以投资金额来决定控制权,投资人也可以凭着知识产权在股东中占据一席之地。《公司法》第27条规定:股东可以用货币出资,也可以用实物、知识产权、土地使用权等可以用货币估价并可以依法转让的非货币财产作价出资;但是,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不得作为出资的财产除外。

此时,知识资本和货币资本终于可以站在同一平台上,享受市场的膜拜了。但是,人们依然没有认识到消费的重要性。1825年,第一次经济危机在英国爆发。

在随后的一百多年里,人们又经历了无数次的经济危机:1857年美国金融危机、1973年欧洲石油危机、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等等。一波又一波的经济危机将人们从“繁荣的春天”带到了“肃杀的寒冬”。此时,人们才开始认真观察市场,寻找引起危机的根源。

在总结经验之中,人们认识到消费也是市场经济中的一大资本。它与知识资本、货币资本同为市场经济的三大组件,三者并驾齐驱,从而拉动市场经济这匹“骏马”。

著名经济学家陈瑜教授的《消费资本论》一书中,是这样给消费资本定义的:“消费资本是以消费形态表现的资本。它包括在产品和服务的消费过程中,所有由消费者创造的市场力量及其价值表现。”也就是说,消费者不再只是消费链末端的承受者,它也是消费链前端的参与者。拉动市场经济的三匹“骏马”

思维转换,行为也就随之转换。消费者的消费,不再只是把消费的资金变成不能再增值的商品,它完全有可能把消费的资金变成一种投资。当消费能够成为一种投资时,消费资本的力量就显现出来了。

随着知识资本的加入,市场经济进入产品相对过剩的时代,此时,消费者便成了市场的主导者。消费者的货币投向哪里,哪里的市场就能获得繁荣,被购产品的企业也能得到发展。在这个过程中,消费资本就出现了。

简单地说,在市场消费中,消费者在某一家企业持续购买产品,那么等到消费金额积累到一定总量的时候,消费者一直以来所花费的金钱就会在企业中释放出价值来。这就是消费资本。不过,这个消费资本是狭义消费资本,因为它是消费资本总量在一定时期内在企业中释放出来的现值。

相对于狭义的消费资本,还有广义消费资本。广义消费资本,是指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创造的市场力量及其价值的总和。

市场经济三大组件中所说的消费资本,是广义的消费资本。而消费者个体的消费,是狭义的消费资本。无论是广义消费资本还是狭义消费资本,都有一个量化。

陈瑜教授说:“消费资本量化是一个学术界非常重大的前沿课题。”他在研究这个课题后得出两个结论:1.广义消费资本的量化

企业和消费者是消费过程的主体,产品或服务是消费过程的客体。广义消费资本的量化需要综合考虑消费过程中的各个要素,建立庞大的测评指标体系,其中基本的要素包括企业、产品、消费者、营销策略和市场等,并在此基础上予以细分。2.狭义消费资本的量化

消费者的消费额是企业利润的主要来源。因此,狭义消费资本量化测评的基本思路是,企业把消费额中扣除销售成本和生产成本之后的余额,作为消费者对本企业的投资额,并按一定的时间间隔将相应的利润返还给消费者,使消费者享受投资成果。

个体消费汇集在一起,构成市场经济消费。一旦个体拒绝消费,那么消费资本就会终止,市场经济也就会陷入困顿。

2005年,我国的城乡居民存款高达14000亿元。但同一时期,地方财政和企业经济都宣告短缺,出现银行存款高居不下和地方经济止步不前的并存现象。这就是消费资本被消费者个体控制引起市场经济困顿的最鲜明的一个例子。

事实上,消费资本的力量一直都在,只是它长期处于淡化的状态,没能引起人们的重视,所以导致经济危机接二连三地发生。现在,当人们挖掘出消费资本,并加以投资转化,消费资本的力量就赫然出现在人们眼前了。消费资本的力量巨大,但怎样释放这种力量,并将它量化,是人们一直思考的问题。2.2消费资本引发的第三次经济革命—消费革命1.第一次经济革命:发展经济,共同富裕

美国的罗兹·墨菲是一位亚洲历史学家,他对中国的历史非常了解。说起现代中国经济的时代划分,他说:“历史时期的划分,永远是所有历史学家的一个难题,历史时期的命名,也同样棘手。”

不容易命名,但并不代表着难以划分。现代中国的经济,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从毛泽东领导人民“打土豪,分田地”开始,一直到1979年为止,是中国经济发展的第一部分。从经济上来说,这是中国的第一次经济革命。在这次革命中,所有人都在为实现四个现代化而努力。大家的共同目标是“发展经济,共同富裕”。

但因为错误地效仿了苏联的计划经济体制,导致经济缺乏后劲,从而引发了一系列经济问题:生产什么?怎样生产?为谁生产?这些问题的产生,使得当时的中国人很是茫然。

列宁曾经说过:“只要存在着市场经济,只要还保持着货币权力和资本力量,世界上任何法律也无力消灭不平等和剥削。只有实行巨大的社会化的计划经济制度,同时把所有的土地、工厂、工具的所有权转交给工人阶级,才能消灭一切剥削。”

这种对市场经济的片面认识使得当时的很多追随者完全摒弃市场的需求,一味追求经济上的“共同”,最能体现这一点的就是当时的“吃大锅饭”。

经济上“共同”了,但是人民并没有“富裕”起来,中国也因此进入三年困难时期,第一次经济革命也因此以失败告终。当然,第一次经济革命也是有其积极性的,它虽然未能实现“共同富裕”的核心目标,但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从此,中国进入了经济准备起飞阶段。

美国经济学家华尔特·惠特曼·罗斯托于1960年提出了经济成长阶段论,他说,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可以分为六个阶段,分别是传统社会阶段、准备起飞阶段、起飞阶段、走向成熟阶段、大众消费阶段和超越大众消费阶段。20世纪70年代末期的中国,正处于摆脱贫困落后、走向繁荣富强的准备起飞阶段。第一次经济革命“吃大锅饭”2.第二次经济革命: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

随着邓小平在南方的一声号令,中国迎来了改革开放,中国也因此开始了第二次经济革命。这次经济革命的核心目标依然是“共同富裕”,只不过,这次采取的方法是“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然后再实现共同富裕”。

2015年1月23日《人民日报》刊登了一篇名为《一些贫者从暂时贫困走向跨代贫穷》的文章,详细报道了中国经济的现状:收入差距扩大和财产差距扩大。这一现状也表明了中国目前的贫富两极分化现象非常严重。

2018年,改革开放正好四十年了,我国的经济在快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在日益提高,与此同时,贫富差距也在不断扩大。

文章中指出,2003年我国居民收入的基尼系数为0.479,2008年高达0.491,这之后的几年,基尼系数不断下降但贫富差距依然存在。

很显然,第二次经济革命中,“共同富裕”的核心目标依然没有实现。不过,第二次经济革命为中国经济的发展也带来了很多好处,那就是经济体制的改革—中国的经济体制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转型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与此同时,中国的经济就像一只张开翅膀准备高飞的大鹏鸟,只要时机合适,就会一飞冲天。这个时机,就是中国的第三次经济革命。而这次革命,采取的方法是—消费。3.第三次经济革命:消费的革命

1978年,正是中国经济第一次革命的末期,此时,我国的货币总量是0.11万亿元人民币。12年后的1990年,我国的货币总量增长到1.53万亿元人民币,12年的时间,货币总量仅仅增长了1.42万亿元人民币。2014年,我国的货币总量猛然增长到122.83万亿元。

这组数据清晰地展示了我国经济在这几次革命中的显著变化。尤其是2014年的货币总量,竟然达到1990年的80倍,更是超过1978年货币总量的1000倍。

货币总量,就是市场流通中的纸币总额。货币总量越高,意味着市场经济越繁荣。

那么,到底是什么使得2014年的中国市场经济如此繁荣呢?答案是消费!在这个产品“堆积如山”、严重过剩的时代,消费者主导着市场,只有消费者的购买力上升了,市场经济才会繁荣。因此可以说,消费决定着市场的兴衰。中国货币总量增长趋势图

前面我们也已经说到了,中国目前的贫富差距正在拉大,为什么贫富差距拉大却没有影响到消费者的购买力呢?

这是因为,现在的消费者和传统时代的消费者是不一样的。传统时代的消费者坚信消费就是耗损,始终秉持孔子的理性消费观,在个人消费上极尽克俭。但现在的消费者已经认识到,自己的消费行为是有价值的。他们愿意消费,让消费为自己增值。

那么,为什么说消费行为是有价值的呢?

我们先举一个例子。我们去商场购买一件商品需要花费1000元人民币,但这件商品的进价只有400元人民币,这就意味着中间的差价是600元人民币。在这600元的差价中,商家的各种成本费用加上应得的利润有300元人民币,那么还剩下300元人民币,而这300元人民币就是供人们砍价的部分,又名为利润空间。

如果说消费者相信产品的质量和商家的信誉,那么他就不砍价,那这300元人民币也就变成消费者的信任价值。只不过在以前的消费过程中,商家并不承认这一部分是消费者的信任价值,而是将它归纳到自己的原有利润中去,因此湮没了消费者消费能产生价值的这个事实。

消费行为都是有价值的。消费价值论的出现必然会引起一场经济革命。这就是消费为中国带来的第三次经济革命。那么,消费革命是怎样开始的呢?

从人们发现了消费资本那一刻起,人们的消费观念就开始发生变化了。作为市场经济的三大组件,消费资本、货币资本和知识资本一起肩负着市场经济发展的重任,那么,消费资本也应当参与企业利润和社会财富的分配。

意识到这一点之后,消费者们决定行动起来,将消费行为从耗损性消费转变为增值性消费。消费革命也就应运而生了。在这场革命中,消费者和商家都必须完成身份和心态的转变,只有这样才能获得消费革命的成功。

对于消费者来说,他们必须让自己从消费链的末端提升到消费链的前端,完成从耗损性消费者到消费性投资者的角色转换。

对于商家来说,他们要承认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的那一部分信任价值,并将这部分信任价值视为消费者在自己店里的投资。在后期的运作中,让这一部分信任价值增值,并把获得利润按比例回馈给消费者。

只要消费者和商家都完成心态和角色转换,消费革命就必然能够获得胜利。在这种共赢的局面下,中国经济革命一直提出的“共同富裕”的核心目标,也就自然能够实现了。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