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经济学(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22 12:51:09

点击下载

作者:郑健壮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微观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试读:

版权信息书名:微观经济学作者:郑健壮排版:上官雅弘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0-01-01ISBN:9787308079983本书由浙江大学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前 言

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深入,我国社会对应用型、复合型和创新型人才的需求不断提升。本套教材就是根据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而编写的,其目的是希望为经济类及管理类学生学习经济学提供一本比较适用的教材。《微观经济学》是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商学院组织编写的系列教材之一,是浙江大学城市学院院级精品课程建设的重要成果。微观经济学是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的核心和基础课程之一。教材是教学内容的重要体现,是人才培养质量的基本保证。高等教育要达到其培养目标,建设高质量的教材至关重要。因此,精品教材建设是精品课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微观经济学》的编写坚持了以基础理论为依托、知识应用为重点的写作思路。首先,在基础理论上,从消费者到生产者,从企业到市场,从生产到分配,每一章都力求交代清楚一种理论,并努力使微观经济学在整体上具有逻辑的连贯性。其次,在案例上,每一章都精心安排开篇案例,引出主题,中间配合若干个专题案例,并在每章最后用案例分析结尾,力求做到理论内容生动有趣、深入浅出。本书既保持了微观经济学教材原有的理论体系,又强调对原理的应用,通过深入的表述和案例分析,引导学生从枯燥的理论学习转变为积极地对现实经济问题深入思考。

综观全书,其主要特色可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定位明确。根据应用型本科教育的特点,以介绍系统理论为基础,以培养学生应用能力为目的,着力培养学生应用基本理论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二是内容新颖。及时反映和汇集新观点、新知识,积极吸纳学科的前沿动态、社会经济发展的热点问题,使学生以新的视角和思路去思考和分析问题。力求吸收和反映本学科最新的研究成果,反映社会经济发展的最新要求。三是突出实用。概念准确,简明扼要,语言表述通俗易懂,通过大量案例及习题,帮助学生对相关原理理解和把握。尽量避免使用和少用复杂的数学工具和模型,使学生易于理解和接受相关知识和理论。四是增大案例比重。在编写中注重中国国情,拓宽案例来源的渠道,努力使微观经济学的一般原理与中国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通过运用实例和案例来阐述经济学基本原理和理论,所以很适合应用型本科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使用。

全书分为六篇,共14章,即市场基本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者行为理论、市场结构理论、要素市场理论和市场失灵、政府干预理论。从结构上来看,全书以市场为核心,围绕市场的形成、市场的运行和市场失灵展开。

本书的编写者由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商学院长期从事经济学课程教学和相关理论研究的老师组成。本书由郑健壮教授担任主编,胡卫中、黄宇驰担任副主编。具体编写分工为:郑健壮(第1、2章)、胡卫中(第12、13章)、黄宇驰(第8、10章)、杨海锋(第4、5章)、谭岚(第6、7章)、王石河(第3、14章)、朱建安(第9、11章)。在编写过程中,王石河博士花费了许多精力对全书的体例进行了统一。全书最后的审稿由郑健壮、胡卫中和黄宇驰共同完成。

本书在研究写作过程中参考了大量国内外文献,在此我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由于编写时间和水平的限制,本书中肯定存在许多欠缺和有待改进的地方,希望专家、读者批评指正,以期日后进一步完善。郑健壮2010年8月第1篇基本市场理论第1章导  言本章学习要点

1.了解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2.熟悉经济学的若干个基本概念;

3.掌握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方法;

4.了解经济学在日常生活和经济管理工作中的作用。【开篇案例】经济的诸多含义

英文“economy”的词源:英文中economy源自古希腊语οικονομlα(家政术)。因此,“economy”本来的含义是指家庭理财的方法,到了近代扩大为国家的治理,为了区别于之前的用法也被称为“政治经济学”(Political Economy)。

古代汉语中的“经济”:我国早在公元4世纪初的东晋时代已经正式使用“经济”一词。“经济”在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意思是“经世济民”、“经国济物”,也就是治国平天下之意。如清代作家沈涛所著《交翠轩笔记》卷一:“〔施彦士〕所著有《海运刍言》,论海运始末利害甚悉,儒生之有真实经济者。”说的就是,施彦士有治理国家的才能。

中文“经济”的语源是日译西文:西方经济学于19世纪晚期传入中国,最初,“economics”被直接译为“富国策”、“生计”、“理财学”等词。首先用汉字“经济学”翻译“economics”的是日本人,后来中国人把这个西文日译的词“译”回了中国。

现在,“经济”一词有着丰富的含义,可以理解为生产或生活上的节约、节俭;也可以理解为个人的生活用度,家境富裕程度;还可以理解为国家管理的各种经济事务和经济制度等。我们学习的经济学则把“经济”理解为资源的有效配置。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我们谈到“经济”,那么一般是指国家或者国际上的经济形势。比如,中国经济从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近30年来一直保持着2位数的高速增长;2008年发端于美国的次贷危机演变成了全球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经济问题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理论提示:从财富的管理到财富的生产,从资源配置到人类的选择行为,从一国到全球,经济学研究范围越来越广泛,外延越来越扩大。1.1 什么是经济学1.1.1 经济学的概念

经济学是研究在使用或不使用货币的情况下,将有其他用途的稀缺生产性资源,在现在或将来生产各种物品(Commodities),并把物品分配给社会各个成员或集团以供消费之用的一门科学。简单点说,经济学就是研究资源的有效配置的科学。

以人们对住房的需求来做个简单的分析吧。我国20世纪60年代,人们把手表、自行车等作为重要的消费目标;80年代,把彩电、冰箱等作为追求目标;而90年代以来,人们把住房作为新的追求目标。但是作为生产住房的重要资源——土地资源是稀缺的,随着住房需求量的增加,可建住房的土地减少,因此导致房屋价格的增长,而人们用以购买住房的资金却是有限的,因此这是我们需要用经济学思想去解决的问题之一。1.1.2 经济学的产生

人类已有的资源按照人们使用是否需要代价,可以分为两类:自由物品(free goods)和经济物品(economic goods)。对于人们而言,前者是可以无偿使用的,诸如空气、天然水等;后者则必须是有偿使用的,诸如汽车、房子等。

人类社会有个基本矛盾,即资源(经济物品)的有限性和人类欲望的无限性。一方面,相对于人类的无限欲望而言,人类已有的资源不管怎样都太少了;另一方面,由于客观和主观的原因,这些有限的资源又得不到充分的利用。因此,如何合理地配置和利用有限的资源,就成了人们所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也导致了经济学的产生。

上述问题可以引申出经济学产生的三个基本问题:稀缺性、选择和资源利用。后面两个问题均由第一个问题决定。

人们生产所需要的各种资源(资本、人力资源和自然资源等)永远是有限的,这种资源的有限性被称为稀缺性(scarcity)。资源的稀缺性既包括绝对稀缺性,又包括相对稀缺性。一方面,资源稀缺性是绝对的,它存在于人类社会的任何时期和任何地区,只要有人类社会就会有稀缺性。另一方面,资源稀缺性是相对的,相对于人类欲望的无限性而言,再多的资源也是不足的。这里要注意的是,经济学所说的稀缺性是指相对稀缺性。

想要将有限资源用于满足人类无限欲望,就必须对资源的使用作出选择。所谓选择(choice)就是要决定如何用有限的资源去生产物品以更好地满足人类的需求。因为,资源稀缺性的存在使我们所拥有的资源不能满足人类所有的欲望,必须按照一定的准则来研究先满足什么后满足什么,这个过程就是选择。从这个意义上说,经济学也是一门研究人类社会面对稀缺性如何作出选择,并预测影响选择的条件是如何变化的科学。所以,经济学又被称为“选择的科学”。在作出选择时,一个重要的原则就是要使从这种选择中所得到的收益与为此而付出的代价达到平衡。要在尽可能的范围内实现这种平衡,实质上就是最优化(optimizing)或经济化(economizing)的过程。最优化或经济化就是最好地利用有限的资源。所以,最优化或经济化是作出选择的基本原则。

经济学研究的“选择”至少有以下三个重要的问题:生产什么与生产多少、如何生产(即用什么方式和方法生产)和为谁生产。第一个问题的解决与效益有关,也就是怎样使人们得到最大的满足;第二个问题的解决与效率有关,即怎样生产可以获得最大的投入产出比;第三个问题的解决与公平有关,涉及社会全体成员之间的收入分配和相对满足程度。上述三个问题可以理解为经济学的基本问题。三个基本经济问题的实际解决过程,可以因社会经济制度、传统历史习惯、经济组织决策者的价值观等不同而不同,而且和解决问题的时间、地点等条件有密切关系。

人类社会一方面面临资源的稀缺性,另一方面又存在着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的现状。所谓资源利用就是人类社会如何更好地利用现有的稀缺资源使之生产出更多对社会有用的物品。(1)1.1.3 经济学的形成和发展

1776年世界发生了两件大事,这两件大事影响着后来两百多年的历史。一个是乔治·华盛顿发表了《独立宣言》,成为了一个新国家(美国)的父亲;另一个是亚当·斯密博士(1723—1790)出版了里程碑式的著作——《国富论》。《国富论》的诞生开创了古典经济学的历程。亚当·斯密不会无缘无故地发表其系统的经济学思想,而是受到他那个时代许多进步思想的启迪。主要包括:(1)启蒙运动所代表的对科学、理性和经济个人主义的无限信任的追求。(2)荷兰心理学家伯纳德·孟德维尔(1670—1733)的“贪心、贪婪和奢侈产生了大量公共财富”的思想,对于亚当·斯密“看不见的手”的思想产生了巨大的影响。(3)法国大法学家和哲学家查尔斯·孟德斯鸠(1689—1755)“温和的商业”(gentle commerce)的思想、法国经济学家弗郎索瓦·魁奈(1694—1774)著名的“自由放任,自由通行”的口号、法国经济学家理查德·坎梯龙(1680—1734)所提出的(2)“供给和需求的自动市场机制”和法国经济学家雅克·杜尔阁(1727—1781)自由贸易等思想都对亚当·斯密“自由放任”的思想产生了巨大的影响。(4)亚里士多德的“私人财产将给予人们实践仁爱和慈善的机会”,加尔文教义所赞扬的节俭和勤奋工作的思想对他的“劳动价值论”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国富论》的主要思想可以简单归纳为以下五个方面。第一,每一个人的行为动机,主要在于利己(“看不见的手”的作用),个人自私有助于推动整个社会的福利;第二,分工是提高生产率的关键;第三,物品的价值等于其能够购买或者能够支配的劳动量(劳动价值论);第四,只有在对内对外的商业不受到任何的限制的前提下(“自由放任”(Laissez-faire)),才能使一个国家得到充分的发展和繁荣;第五,经济学研究的核心应该是增加财富而非分配财富。《国富论》认为,世界的繁荣必须具有三个条件:自由(生产和交换产品、劳动和资本的权利)、自我利益(从事自己的业务并迎合他人自我利益的权利)和竞争(在产品和服务的生产和交换中竞争的权利)。

约瑟夫·熊彼特在哈佛大学曾经说过,除了马歇尔(英国人),“世界上最伟大的四个经济学家中,三位是法国人”(马克·斯考森,中文版,p45)。约瑟夫·熊彼特所指的三位法国人分别是指:里昂·瓦尔拉(1834—1910)、安东尼·古诺(1801—1877)和弗郎索瓦·魁奈(1694—1774)。他们三人在古典经济学中均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瓦尔拉提出了一般均衡理论,古诺最早发现了需求曲线并证明了垄断者如何在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这一点上实现了利润最大化,魁奈发明了“经济表”。

其实,熊彼特忽视了一位伟大的法国经济学家,他就是法国第一(3)位政治经济学教授——让·巴蒂斯特·萨伊(1767—1832)。萨伊的伟大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他发现了一个非常关键的生产要素,并命名为“企业家”(entrepreneur)。其次,他提出了有别于亚当·斯密“劳动价值论”的“主观效用价值论”。他认为,是效用而非成本决定产品的最终价格或价值(但他没有发现边际效用论)。最后,萨伊提出了他的“市场定律”。他认为,创造需要的不是货币而是产品和服务的生产,后人将其概括为“供给创造其自身的需求”。他认为,经济的下降阶段不存在一般性的“过剩”,而是生产的“方向错误了”,增加产量将导致更多的消费支出。(4)

从《乌托邦》开始,哲学家们梦想着没有战争、没有犯罪、没有贫苦的美好社会。在斯密学派的学者们追求普遍富裕的自由经济社会的时候,他的两个门徒却对其理论提出了新的挑战。马尔萨斯和李嘉图对斯密的理论提出的挑战标志着经济学从古典经济学开始向新古典经济学的转变。(5)

1798年,马尔萨斯(1766—1834)在他32岁的时候匿名出版了《人口论》,其基本思想是地球上的资源不能与不断增长人口的需要保持一致。作为历史上最富有的经济学家,马尔萨斯最亲密的朋友——大卫·李嘉图(1772—1823)同样背离了老师“和谐增长”模型(关注经济增长),强调经济成果如何在不同群体(工人、地主和资本家)之间的分配和阶级冲突,开创了理论和历史相分离的研究方法,提出了纯粹演绎推理基础上的数学分析。另外,被称为古典经济学最后一位杰出学者——穆勒(1806—1873),在1848年(即与《共产党宣言》发表的同一年)出版了他的经济学教科书:《政治经济学原理》。由于同样关注分配(把生产和分配完全隔离开来),而被称为支持萨伊定律的彻底李嘉图主义者。

工业革命使经济学陷入困境。一方面,斯密没有完全构建一个科学的理论体系阐述在价格体系下生产者和消费者是如何相互作用使整个社会达到更高的生活标准。另一方面,李嘉图和穆勒他们尽管发展了生产成本理论,但是更多地关注财富的分配。1871年,三位经济学家(英国的杰文斯(William Stanley Jevons(1835—1882))、法国的瓦尔拉斯(Léon Walras(1834—1910))和奥地利的门格尔(Carl Menger(1840—1921))各自独立发现了边际效用理论并领导了“新古典主义”的“边际革命”,他们将斯密的理论和边际分析的方法结合起来,实现了生产和分配的统一,解决了经济学的“价值悖(6)论”,开创了经济学的“奥地利学派”。“奥地利学派”的理论贡献不仅在于提出了“主观价值”、“个人效用”和消费者在经济活动中(7)的重要性,更重要的是关注企业家的行为和在经济活动中的重要性。

毕业于剑桥大学数学系的弗雷德·马歇尔(1842—1924)是彻底完成让古典经济学成为新古典经济学的历史使命的学者。他实现了杰文斯的愿望,成为经济学历史上第一位将《政治经济学》改变为《经济学》的人。他认为,影响经济是自然规律而非国家政策,经济演化是渐进的,所以开创性地引入了需求曲线、弹性、均衡等概念,并创造了推进斯密模型数量化和斯密“经济增长”的发动机(需求原理、价格决定、生产成本、短期和长期均衡)。

时间跳跃到20世纪30年代,由亚当·斯密创建的,经过边际革命的修正、马歇尔和奥地利学派提炼的经济学,已经是危机四伏。残酷的经济危机使经济学家对于自由放任经济学和资本主义调节经济的能力提出了质疑。在微观方面,1933年,哈佛大学出版社出版了张伯伦(Edward H.Chamberlin,1899—1967)的《垄断竞争理论》,剑桥大学出版社出版了罗宾逊(Joan Robinson,1903—1983)的《不完全竞争经济学》,两位学者同时提出了在市场上存在着从“完全竞争”到“完全垄断”的不同竞争水平的“不完全竞争”。在宏观领域,同样毕业于剑桥大学数学专业的凯恩斯(1883—1946)(马歇尔的学生),在1936年模仿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出版了著名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把古典理论作为“特例”纳入了他的理论体系。到1948年,另外一个“剑桥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的保罗·萨缪尔森(1915—)出版了具有非凡意义的经济学教科书《经济学》。萨缪尔森成名的原因不仅是他普及了凯恩斯的经济理论,而且他使经济学成为纯粹的逻辑科学。

在20世纪的经济学历程中,有两个“暗流”是必须考虑的,其一是“回归斯密”,其二是“历时的思考”。在“回归斯密”的过程中,取代凯恩斯主义恢复古典经济学的代表人物是米尔顿·弗里德曼(1912—2006),他认为“看不见的手推进进步的效力比看得见的手治理衰退的效力更大”(马克·斯考森,中文版,2006年,p389)。当然在这个方面,不仅有弗里德曼,还有哈佛大学的曼昆(Gregory Mankiw),在他的《经济学原理》中,古典模型变成了“通”论,而凯恩斯主义模型则变成了一个“特例”。“历时的思考”就是按照演化(演进、进化)的思想来研究经济学的问题。达尔文(1809—1882)的思想对于科学、宗教和哲学,包括经济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赫伯特·斯宾塞(1820—1903)就认为,社会不应该违背自然法则,最弱的成员应该失败,这样可以消除(8)不聪明和不勤奋的个体而促进社会的进步。耶鲁大学教授萨姆纳同样认为,自由资本主义天生与进化法则相一致。在斯宾塞和萨姆纳的带领下,演化经济学在1890年至1914年到达了顶峰(马克·斯考森,中文版,2006)。其后由于进化论被滥用,演化经济学出现了一段时间的衰落。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演化经济学东山再起。其间,奥地利经济学家哈耶克(1899—1992)开始使用他发明的“自发秩序”的概念,用演化的方式讨论市场过程。1982年,美国经济学家纳尔逊(Richard Nelson)和温特(Sidney Winter)出版的《经济变迁中的演化理论》,进一步发展了经济演化理论。1.2 经济学中的几个基本概念【专题】水和钻石,哪个有价值?

人们通常把是否拥有钻石作为其富裕的标志。现在年轻的女孩在结婚时一般都需要一个钻石戒指作为爱情和财富的象征,而其他富贵人士更把钻石饰品作为其身份的符号。讲到这里,大家一定有了这样一种感觉:钻石的价值远要比其他商品来得高。但我们是否考虑过这样一种情形:当我们在沙漠地带迷路的时候,当我们需要大量的饮用水以维持我们生命的时候,我们却没有水,那时我们身边即使有许多钻石又有什么用呢?

人们不禁要问,水和钻石,到底哪个更有价值?

理论提示:经济学家从供求均衡理论和边际效用理论解释这个悖论。学习任何一门学科,都需要从基本的概念体系入手。1.2.1 经济变量

经济变量就是指经济系统运行过程中随时都可以发生变化的量。比如在分析企业经济运行过程中,企业的成本、工资、利润都是经济变量;在分析区域经济发展运行态势时,区域的GDP、GNP以及它们的增长率也是经济变量。在经济分析和研究中常用的变量包括内生变量和外生变量、存量和流量。

按照斯泰纳(1981)的观点,内生变量就是“一种理论内所要解释的变量”,外生变量就是“一种理论内影响其他变量,但本身由该理论外的因素所决定的变量”。简单而言,内生变量是指经济体系内的因素所决定的变量,外生变量是指经济体系以外的因素所决定的变量。例如,投资、消费等在由国民收入、利息率这些经济体系内的因素决定时就是内生变量,而人口在由生物、自然、社会等经济体系以外的因素决定时就是外生变量。

存量是指一定时点上存在的变量的数值,其大小与时间维度无关;流量是指一定时期内发生的变量的数值,其数值大小与时间维度有关。例如,人口量一般是指某一时点上的变量,称为存量;国民收入是指某一时期内发生的变量,则称为流量。1.2.2 效用

效用(utility)是指消费者在消费商品和服务时所感受到的满足程度。效用与人的欲望总是联系在一起的,消费者只有对某种商品和服务有欲望时,对于消费者而言,该商品和服务的消费才有效用。

总效用(total utility)是一个人从消费某些物品与劳务中所得到的总好处或总满足程度。总效用的大小取决于个人的消费水平,即消费的物品与劳动数量越多,总效用一般就越大。

随着物品消费的增加,边际效用的变动是正的,但在递减。边际效用之所以是正的是因为,消费者进行消费是为了获得某种满足,即获得效用,在一般情况下,消费者如果感到增加的效用已不能给他带来满足,就会停止消费。换言之,只有消费的增加使他的满足程度增加,他才会增加消费。但边际效用又是递减的,对这种现象经济学家从心理学的角度作了解释。效用是消费者的一种心理感受,消费某种物品实际上就是提供一种刺激,使人有一种满足的感受,或心理上有某种反应。消费某种物品时,开始的刺激一定大,从而人的满足程度就高,但不断消费同一种物品,即同一种刺激不断反复时,人在心理上的兴奋程度或满足必然减小。1.2.3 机会成本和会计成本

资源有多种用途,可以生产不同的产品。当我们作出选择,决定生产某种产品来满足某种欲望时,必须放弃另一些产品的生产和其他欲望的满足。在衡量一项选择是否实现了最优化时可以根据机会成本这一概念。机会成本(opportunity cost)是作出一项决策时所放弃的其他可供选择的最好用途。例如,某人有10万元资金。可供选择的用途及各种用途的收入是:开商店获利2万元,开饭店获利3万元,炒股票获利3.5万元,进行期货投机获利4万元。如果某人选择把10万元用于期货投机,则放弃的其他可供选择的用途是开商店、开饭店和炒股票。在所放弃的用途中,最好的用途是炒股票(可获利3.5万元)。所以,在选择进行期货投机时,机会成本就是放弃炒股票;或者说,选择进行期货投机获利4万元的机会成本是所放弃的炒股票的获利3.5万元。在进行选择时,机会成本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概念。

在理解机会成本时要注意这样三个问题:

第一,机会成本不同于实际成本,它不是在作出某项选择时实际支付的费用或损失,而是一种观念上的成本或损失。例如上面所举的例子中,某人作出进行期货投机选择时机会成本是放弃炒股票,或者说获利4万元时机会成本是放弃获利3.5万元。但这不意味着为了获利4万元,必须实际支出3.5万元或损失3.5万元。10万元的资金只能在进行期货投机获利4万元与炒股票获利3.5万元中选择其一,因为资源是有限的。“鱼与熊掌不可兼得”,你选择了一个,就必须放弃另一个。这种情况下,你作出一项选择时,机会成本并不是实际支出或损失,仅仅是观念上的损失,或放弃的另一种可能性。

第二,机会成本并不全是由个人的选择所引起的。其他人的选择会给你带来机会成本,你的选择也会给其他人带来机会成本。例如,当你在夜晚享受“卡拉OK”时,你所放弃的宁静就是这种享受的机会成本。这时,你还会使别人得不到宁静,别人被迫放弃的宁静就是你这种选择给别人带来的机会成本。

第三,机会成本是作出一种选择时所放弃的其他若干种可能的选择中最好的一种。例如,在运用10万元资金的选择中,当选择了期货投机时,所放弃的用途有开商店、开饭店和炒股票三种,其中最好的一种用途是炒股票(在这三种可能选择的用途中获利最多),所以,进行期货投机的机会成本是放弃炒股票,而不是其他。【专题】会议的机会成本

企业经常忽视他们的一个最重要的机会成本,这就是他们的高级雇员的时间。根据一家私营机构对美国最大的1000家企业的200名老总所做的调查,老总们估计在他们每天的工作时间中,平均15分钟用于打电话,32分钟用于阅读或抄写不必要的备忘录,72分钟用于不必要的会议。假设这些老总们每年的平均工作时间是48周(休假4周),每周工作5天,那么他们用于打电话的时间就是60小时,读写备忘录用128小时,而不必要的会议就占288小时!

也许读者会觉得,这些数字顶多算是某种有趣的描述,并不是精确的估算。试问,有谁能预言即将召开的会议纯粹是浪费时间?无可否认,每个会议都具有一定目的,通常我们只能在会后对会议的必要性下结论。要命的是,企业在安排会议的时候,常常因为不必为参加会议的人额外付钱,便相信会议的成本为零。他们忘了,如果不开会,这些薪水很高的老总们会去做别的有用的事情。

如何纠正人们对会议成本的认识,加强与会者的紧迫感,进而提高会议的效率?有人提出了一种简便易行的方法,就是在会议室显眼处设置一块计时牌,预先录入每个与会者每小时的薪金数额,从他们到达会议室的时刻开始计时,累计并显示全体与会者的薪金消耗数额,直到会议结束。

举例来说,20个时薪平均为45美元的行政人员参加的会议,每小时的成本就是900美元。此外,我们还可以加上诸如会议室的使用成本和传达开会通知的费用等项目。有了这块分秒必争的计时牌,“时间就是金钱”便真正成为一种压力。试想,当薪金数字跳到四位数时,还有哪个大老板愿意继续付钱让一群职员毫无成效地空坐下去?还是长话短说为妙,趁早结束会议,把职员送回各自岗位上为公司多干活吧!

理论提示:不必要的会议难以控制,重要原因在于人们忽视了机会成本。1.2.4 经济利润和会计利润

在经济学中,我们会一再遇到“利润(profit)”这个概念。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接触到的利润概念往往是会计意义上的,在经济学中利润是指经济利润(economic profit),与会计利润(accounting profit)有着显著的差异。会计利润是指企业的总收益减去所有的显性成本或者会计成本以后的余额。显性成本是指企业为获得生产所需要的各种生产要素而发生的实际支出,主要包括支付给员工的工资,生产中购买的各种原材料、零部件和燃料等。在经济分析中提到利润时,是指企业获得的所有收益中扣除土地、劳动、资本等所有生产要素的全部机会成本之后的剩余。机会成本是指厂商生产某种产品或服务的代价。在会计利润的计算中没有考虑隐性成本,也就是企业使用的早已占有的并非购买亦非租用的要素进行生产而导致的机会成本,在会计记录中体现不出来,但经济分析中必须考虑这部分成本。

归纳一下上面的分析,可以得到如下几个等式,由此也可以清楚地看到几个概念的区别:会计成本=显性成本经济成本=显性成本+隐性成本=会计成本+隐性成本会计利润=总收益-显性成本=经济利润+隐性成本经济利润=总收益-经济成本=总收益-(显性成本+隐性成本)=总收益-(会计成本+隐性成本)

因此,在会计核算中经常会对利润高估,虽然企业没有直接支付使用自有资源的代价,但在经济分析中则必须考虑这项成本,所以,经济学中所指的利润最大化是经济利润最大化,而不是会计利润最大化。1.3 经济学的分析方法【专题】两种表述有差异吗

一些科学家认为,几个世纪以来烧煤炭和石油增加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的含量,并引起最终摧毁这个星球一系列生命的气温升高。针对上述问题,一种表述是“我们的星球正在变暖是因为空气中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增加”,另外一种表述是“我们应该减少对煤炭和石油这类产品的使用”。

理论提示:上述两种表述,它们的差异性在哪里?在本节中,我们将学习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方法,具体包括:实证与规范、个量分析和总量分析、边际分析和最优化分析方法等。1.3.1 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

我们先来看一个例子,它是关于减税和削减社会福利的争论。这种争论实际上涉及两个问题,一是“减税和削减社会福利会使人们更勤奋地工作”;二是“税收和社会福利应该削减”。这两种表述,第一个是关于“是什么”(what is)的表述,这在经济学上称为实证表述(positive statements);第二个是关于“应该是什么”(what ought to be)的表述,这在经济学上称为规范表述(normative statements)。

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实证表述是对现象的客观描述。当然它可能是真实的,也可能是虚假的。这种表述是真实的还是虚假的,可以根据客观事实进行检验。规范表述是对现象的主观看法。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价值判断标准,对同样的事实会有截然不同的看法。对这些看法,你可以同意,也可以不同意。科学并不解决规范问题,这并不是说规范问题不重要。恰恰相反,规范问题是所有问题中最重要的。无论是科学家还是普通人,对规范问题不会没有自己的看法。现实中的许多决策也要以这些看法为依据(例如,当政府决定是否减税和削减社会福利时,就要根据人们对是否应该这样做的看法)。但是,科学本身并不能解决规范问题,具有丰富科学知识的人并不一定是具有优秀道德规范的人。

对一种实证表述看法的争论最终可以通过认真观察和度量来解决,但对一种规范表述看法的争论却不能用这种方法来解决。现实中对解决规范问题的争论并没有一个确定的规则。一般来说,当人们对规范问题的争论影响到某项决策时,只有用政治的或立法的手段来解决。在一个集权政治体制中,这种争论往往是由最高统治者作出裁决。在一个民主政治体制中,这种争论往往由议会以多数原则来解决。无论采用哪种方法,我们都是在政治领域,而不是在科学领域内解决有关规范问题的争论。科学家可以,而且往往也会对解决政治生活中的规范问题争论作出贡献,因为对客观现象正确的实证表述是人们提出自己看法的基础。但是,科学与政治是完全不同的。科学家对他所研究的问题应该有自己的看法,但这些看法并不是科学家本身的一个组成部分。

以实证表述为内容的经济学称为实证经济学(positive economics),以规范表述为内容的经济学称为规范经济学(normative economics)。

在经济学发展中,经济学方法论有一个从规范向实证转变的过程。1.3.2 实证分析过程【专题】公园门票跌价的启示

2001年夏,苏州乐园门票从60元降到10元。一时间,趋之者众,10天该园日均接待游客量创下历史之最,累计实现营业收入400万元以上。

10元门票引来25万人。

盛夏的苏州乐园,十分过瘾地火了一把。“火”是自7月20日傍晚5时点起来的。这是该园举办“2001年仲夏狂欢夜”的首日,门票从60元降至10元。是夜,到此一乐的游客竟达7万之多,大大出乎主办者“顶多3万人”的预测,这个数字,更是平时该园日均游客数的15至20倍,创下开园4年以来的历史之最。

到7月29日,为期10天的“狂欢夜”活动落下了帷幕。园方坐下来一算,喜不自禁:这10天累计接待游客25万余人,实现营业收入400万元以上,净利润250万余元……

这些指标,均明显超过白天正常营业时间所得。“火”一把的关键,是原先60元一张的门票陡降到10元钱。非但如此,每位到乐园过“狂欢夜”的,凭门票,还可以领到与10元门票同等价值的啤酒、饮料和广告衫等。

需要说明的是,白天购60元门票入园后,园内的多数活动项目就不再收费;而购10元门票入园后,高科技项目和水上娱乐项目等仍要适当收取一点费用。这样算下来,园方至少可以保证自己不赔钱,何况还有那么多厂家的支撑。消费者算算,也比60元一张门票值,因为,有些游客只是参与部分娱乐项目的消费,甚至只是晚间出来纳个凉、吹吹风,尤其是三口之家,更是觉得这样划算,总共花30元就能享受凉爽的空气、新鲜的啤酒、精彩的演出、美丽的焰火、免赠的礼品,太实惠了!厂家更精——做了广告,推销了产品,还培育了潜在的消费群体。总之,大家都赚了。(资料来源:摘自http://ciobbs.enet.com.cn/thread-2868960-1-1.html,《公园门票降价或涨价的启示》,2007-2-26)

针对上述案例,请同学思考公园票跌价的理由以及公园赚钱的原因。

理论提示:在本节中,我们将学习经济理论和经济模型这对基本概念,并从这对基本概念出发阐述经济学分析和研究经济问题的基本程序。

在希望使用经济学方法去分析和研究经济问题之前,我们有必要了解经济学分析问题的基本程序。了解这个基本程序,其中一个主要目的是培养大家对于分析经济问题的经济学素养和技能。1.经济理论与经济模型

经济学家所研究的经济现象必须是可以观察并能够度量的。目前各类机构每天都提供大量的经济信息,这些信息就是对各种经济现象的观察与度量的结果。但是,经济学家的任务并不仅仅是描述现象,或对这些现象进行分类度量,而是要对这些现象作出解释并发现规律。为了完成这些任务就需要我们提出经济理论与经济模型。

经济理论(economic theory)是可以使我们解释并预测人们经济选择的一般规律或原理,而提出经济理论往往需要我们通过建立与检验经济模型(economic model)来进行。

模型有两种:一种是具体的模型,它是我们可以看到的真实的事物。这种模型的目的是使我们对真实事物有直观的认识。另一种模型不是具体的。我们无法看到真实事物,但可以根据模型来判断它所代表的真实事物的基本特征。经济模型属于后一类模型。

经济模型并不是详尽地描述现实生活中发生的一切经济行为。在建立经济模型时,我们只集中注意那些解释经济现象的重要变量,而略去其他细节,因此模型一般没有真实事物那么复杂。一个模型应该包括什么变量和撇开什么变量并不是任意的,而是有意识地认真考虑的结果。

经济模型有两个组成部分:假设与含义。假设(assumptions)是建立模型所适用的条件和基础。含义(implications)是模型的结果。一个模型假设与含义之间的联系是逻辑推理的过程。

经济模型的建立是根据以下四个基本假设而进行的。

第一,人有自己的偏好。经济学家所说的偏好(preferences)是表明人对某种事物喜爱或厌恶,以及喜爱与厌恶的程度。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偏好来判断某种状况比另一种状况好、更差,或者是同样。例如,一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偏好来判断,是一片面包和没有奶酪的组合好呢,还是1/4片面包和4盎司奶酪的组合好。

第二,人被赋予固定数量的资源和可以把这些资源转化为产品与劳务的技术。经济学家所说的禀赋(endowment)是指人所拥有的资源,而技术(technology)是指把这些禀赋变为产品与劳务的方法。

第三,人的经济化。人们选择如何使用自己的禀赋时,其目的是为了尽可能地使自己的状况更好,这种选择被称为理性选择。理性选择(rational choice)是在所有可能的选择中能最好地达到出选择者的目的的那种选择。每一种选择,无论在旁观者看来多么愚蠢,在经济模型中都可以解释为理性选择。

第四,人们的选择是协调的。一个人选择购买某种东西就必然相应地有另一个人选择出卖同样的东西。一个人选择从事某项工作就必然相应地有另一个人选择雇用该人去从事这项工作。个人选择的协调既可以通过市场机制进行,也可以通过行政指令机制进行。

经济模型的含义是各种价格和数量的均衡值。均衡(equilibrium)是每一个人都处于最优时的状态。这也就是说,所有的个人都根据自己的偏好和既定的资源、技术与信息作出了最好可能的选择。均衡是一个经济模型的解或结果。

经济理论是经济模型与现实世界之间的桥梁。经济理论是模型的概括,它可以使我们理解并解释过去,以及预测未来的某些情况。经济理论是在建立与检验经济模型的过程中发展形成的。

可以用图1-1说明用模型形成理论的过程以及模型、理论与现实之间的关系。图1-1 模型、理论与现实

图1-1的整个过程可以简单表述如下:首先是建立模型,即提出假设并推导出含义,然后用模型的含义来作出关于现实世界的预测,并根据事实进行检验。预测与检验形成了理论的基础。如果预测与事实不一致,那么,或者放弃原来的理论,以更好的理论取代之,或者对模型的假设和含义进行修改,即建立新的模型。经济学本身对我们如何建立更好的模型提供了指导,它使我们可以迅速找出以前忽略了的偏好、禀赋、技术或协调机制的某些方面,从而作出更好的假设,得出更正确的含义。在图1-1所表明的理论形成过程中,作出假设与得出含义属于模型的内容,现实就是所要解释的经济现象或事实,理论包括作出预测与检验预测,正是理论把模型与现实联系在一起。2.经济学分析问题的基本程序

尽管经济学中不存在刻板的经济分析程序,但是经济学家在构造和运用理论时却遵循着一些约定俗成的程序。它们一般由以下五个主要步骤所组成。(1)明确问题。这是经济分析的首要环节。人类的经济活动是各种因素相互交叉依赖和影响的复杂体系。经济学家常常需要首先明确自己感兴趣或需要重点给予研究的主要问题,以便把它们从现实复杂的经济关系中相对地分离出来,集中力量给予单独的考察和处理。正是由于不同的经济学家集中于研究不同的经济现象和问题,使得经济学发展出多种不同的学科分支。即使在同一经济学分支中,经济学家仍然需要在同一个大的经济问题中分离和明确若干小的问题作为特定阶段的研究对象,以此不断深化对复杂经济现象的认识。例如,以企业经营管理决策问题为研究对象的管理经济学还要明确和划分出生产决策、成本决策、定价决策等范围更小的问题。只有问题的边界十分明确,才能引导更深入的分析,并且也可以避免同其他相关问题重叠,以至引起结论的混乱。(2)制定假设。即使确定了研究的集中点,但经济变量之间的复杂联系仍然使得研究工作十分复杂和困难。为了使得复杂的社会经济现象易于得到集中分析处理,常常需要制定和运用假设。使用假设的目的在于简化问题,使问题变得易于处理和分析,从而得出一些有意义的结论。比如,经济学家在分析某两个主要经济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时,通常假设所有其他相关因素保持不变,以便能清晰地说明主要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合理地制定假设,对于正确地分析问题有着重要意义。因此,假设应能合理地代表现实世界的情况,符合现实经济现象最基本的或最大量的事实。(3)构造模型。所谓构造模型,是企图用一种简单易懂、简便易行的方法来说明一个特定体系的基本特征,而它又紧密联系实际,以帮助得出有实际意义的结论。构造模型的方法,在多种学科的研究中得到广泛运用。模型的构造要求在制定正确假设的条件下进行适度的抽象。抽象度过低和抽象度过高都不利于经济分析的进行。根据研究的对象以及研究方法的不同,人们可以构造不同类型和不同形式的模型,比如逻辑模型、行为模型、理论描述模型、数学分析模型等。在经济分析中,常常综合地使用多种形式的模型。(4)推断预言。人们针对特定问题制定的假设和构造的模型结合在一起,就构成了所谓的理论。一种理论包含着对现实世界中现象或行为的可以接受的解释或指导。理论在特定的假设下,通过模型确认了各种变量之间的因素关系和逻辑联系,因此它应当具有对现实世界的解释能力和预言能力。尤其是后者。经济学家建立模型或理论的目的,不仅注重于对现实世界的解释,更关注于对现实世界未来发展的预测。因此,运用假设和模型来推断和预言某一经济现象的未来发展或一般趋势,就成为经济分析另一个重要的环节。(5)检验评价。一种理论是否正确,必须受到检验。当一种理论通过制定假设、构造模型并得出预言后,对其多阶段检验评价过程也就开始了。能够评价预言的准确性是构造正确扎实的假设和模型的基本特征。如果理论提出的预言与所观察的事实相符,说明该理论的假设和模型是合理的,可以成立的;如果所观察的事实与预言相矛盾,则表明假设不成立或者模型不合理。3.实证分析的具体方法(1)个量分析和总量分析。微观经济学主要采取个量分析法,即广泛利用能够反映单个消费者、单个生产者、单个市场等特征的经济变量来作为分析的基本素材,从事微观经济活动的研究。宏观经济学主要采取总量分析法,即广泛利用能够反映整个经济活动水平的总需求、总供给、社会就业量等经济量来作为分析的基本依据,从事宏观经济活动的研究。当然,个量与总量的划分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在实际中存在着许多介于这两者之间的经济量,它们相对于微观经济学所用的个量似乎属于“总量”的概念,但相对于宏观经济学所用的总量还是属于“个量”的范畴。(2)边际分析。边际分析是新古典经济学产生的一个标志。所谓边际分析,就是借助这种函数关系,研究因变量随着自变量的变化而变化的程度,以比较经济效果的一种分析方法。边际分析是基于各种经济现象之间存在一定函数关系这一基础上的。

传统的经济分析方法,一般采用平均分析的方法。它是根据业已发生的事实,计算出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联系的平均值,然后以这种反映过去的平均值来推断将来出现的情况。它是对过去既成事实的总结,是一种对过去的分析。只有当因变量同自变量总是成正比例变化时,这种方法才是有效的。但事实上,经济现象中因变量与自变量之间的变化很多都是非正比的。因此,用过去的平均值来分析和决定现实问题,造成失误的可能性很大。而边际分析正克服了这一缺点。按照边际分析原理,人们决策时,主要应当考虑的是由于决策而引起的投入量新变动的边际产出或边际效果。这种边际值才能准确反映决策的直接后果,它应当是决策分析的主要依据。边际分析区别于传统的决策分析方法,成为经济学最基本的分析工具。

要掌握边际分析的原理和方法,首先应准确理解和掌握边际的概念。边际的概念可以从它的经济含义与数学含义及其结合上来加以理解。

①边际的经济含义。所谓边际(margin),就是边缘、额外、追加之意。它被人们用来揭示两个具有因果或相关关系的经济变量之间的动态函数关系。当某一经济函数中的自变量发生一个微小单位的数量变化时,因变量因此而发生的相应的数量变化值,被称为该因变量的边际值。例如,企业的销售收入是其产品销售量的函数,在某一既定的销售水平上,产品销售量再增加或减少一个单位可能使销售收入增加或减少的货币额,就称为在特定销售量条件下的边际销售收入。可见,边际在经济分析中是特定经济函数关系的产物,它揭示的是某一经济变量在相关变量影响下所发生的边缘性变化的状况。在社会经济生活中,边际关系广泛存在。在企业经营决策分析中,可以将边际的概念应用于产量、收入、成本、利润等经济变量,以分析和考虑这些经济变量在相关变量影响下最后一个单位的变化情况。这些变量的边际变化趋势,大致可以分为逐渐增加和不断减少两种基本的情况。比如边际生产成本,当产品生产量超过一定限度时,随着产量的不断增加,每增加生产一件产品的边际成本将呈递增的趋势;而一个工人劳动时间不断增加所带来的边际产品,则将会逐步减少。边际的概念和关系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找到大量的例证,比如一个消费者在连续吃下三块面包后吃第四块面包时的感受(称为边际消费效用),或者一个学生在连续学习三个小时后再进行第四个小时学习时的边际学习效果,等等。

②边际的数学含义。从数学的角度看,所谓边际就是某一连续函数的导数。它反映的是自变量的微小变化对因变量的影响。设x为自变量,Δ表示其变化量,y=f(x)为因变量,Δ表示其变化量。则xy因变量y受自变量x变化影响的边际值为。当f(x)为连续函数且可微时,y=f(x)相对于x变化的边际值就是f(x)对x有导数:。即y对x的导数等于在Δ趋于零时比值的极x限。导数作为原函数的变化率,准确地揭示了边际的含义。之所以用反映两个变量微变化值比较关系的导数来作为因变量的边际值,正在于它反映了因变量的边际变化是受自变量的单位微变化值的影响而产生的,说明边际是函数之间变化关系的产物。

边际的概念实际上是它的经济含义和数学含义的有机统一。边际分析实质上就是在把有关经济变量的相互关系转变成特定的经济数量函数关系的前提下,分析和判定自变量最后一个单位值的变化可能引起的相关变量的变化方向和幅度。

③总值、平均值与边际值的关系。在经济学的分析中,经常要用到总值、平均值与边际值的关系。例如,消费者行为理论中涉及总效用、平均效用和边际效用,生产理论中涉及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成本理论中有总成本、平均成本和边际成本,利润理论中有总利润、平均利润和边际利润等。这些量之间的关系相当重要且有用,下面以总利润、平均利润和边际利润为例来说明总值、平均值与边际值的关系,这些关系对于其他量之间的关系也同样适用。

总利润是指厂商销售一定数量的产品获得的利润总额。平均利润是指厂商从单位产品获得的利润,定义式为:。而边际利

润是指产量变动一个单位时总利润的变化量,其定义式为:,Δπ表示利润的变化量,ΔQ表示产量的变化量,上面表达式中的后半部分是运用微积分的定义式,即当产量的变化趋于零时的极限值。

假设某厂商面对如下的利润函数:2π=-50+64Q-4Q

式中,π表示利润,Q表示产量。根据利润函数,可以很容易地求出平均利润函数和边际利润函数,即:

上面两个表示式中,Aπ表示平均利润,Mπ表示边际利润。

我们可用图形形式表达利润函数、平均利润函数和边际利润函数,如图1-2和图1-3所示。图1-2 某厂商的总利润曲线

从图1-2和图1-3可见,如果产量小于8单位,边际利润为正,进一步增加产量会增加利润,即总利润曲线还会上升;如果产量大于8单位,边际利润为负,进一步增加产量不但不会增加利润,还会减少利润,反过来,这时如果减少产量,利润反倒会增加。因此,当边际利润为零时(这时的产量为8个单位),总利润达到最大。图1-3 某厂商的平均利润和边际利润曲线

在图1-3还可以得出平均利润与边际利润的关系。在平均利润和边际利润曲线交点,两者相等,此时的产量为3.54单位。在产量小于3.54单位时,边际利润大于平均利润,从图中可见平均利润是增加的。而当产量大于3.54单位时,边际利润小于平均利润,平均利润是减少的。即在产量为3.54单位的左边,平均利润是递增的,而在其右边,平均利润是递减的,因此当产量为3.54单位时,平均利润达到最大。

我们结合图1-4来考察总利润和平均利润的关系,在图中总利润曲线上任取一点B,该点对应的产量水平为Q,利润水平π,联结B1点和原点O,可见线段BQ=π,线段OQ=Q,根据定义,这时的1111平均利润,即线段的斜率就是该产量单位的平均利润。同理,再在总利润曲线上任取一点D,可得平均利润,线段OD的斜率也是该产量单位的平均利润。于是,可以得出如下的结论:连接总利润曲线上任一点与原点连线的斜率就是平均利润,将这些斜率值描在以产量为横轴、以平均利润为纵轴的坐标系中,即可得平均利润曲线。图1-4 总利润与平均利润的关系图1-5 总利润与边际利润的关系

如图1-5所示,作总利润曲线的一条割线,交其于两点E和F,E点对应于产量Q和总利润π的组合,F点对应于产量Q和总利润π的1122组合,因此图中FG线段表示总利润的变化量Δπ,EG线段表示产量的变化量ΔQ,因此线段EF的斜率即为,由此可得边际利润Mπ。1同理可得整条边际利润曲线,当产量的变化量趋于零时,割线变为总利润曲线上一点的切线,由此可得如下结论:总利润曲线上每一点切线的斜率就是边际利润。(3)最优化方法。为了说明最优化方法,我们以企业经济活动为例进行说明。

经济学认为,企业管理的主要目标是要使企业价值最大化。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就要求企业在进行生产经营决策时,应根据其可能的条件,寻求最利于实现这一目标的行动方案。企业寻求和选择最佳行动方案的分析决策过程,即为企业决策的最优化。可见,最优化是对某一特定问题确定最佳可能解的过程。因此,最优化首先需要有明确而具体的目标,比如目标产量、目标利润或目标成本等,而不是笼统地对企业较长时期的总体目标或综合目标寻求最优解。其次,寻求最佳方案只有在企业拥有多个可行的备选方案条件下才有其适用性。如果可供采取的行动方案只有一个,那就不存在决策问题,也就不需要最优化。再次,所谓最优方案或最优解从根本上看仍然是一个相对的概念。这是因为人们受时间、精力、知识和财务资源等的限制,不可能提出一切可行的方案来供选择优化。因此,所谓最优化也只是在一组相对有限的行动方案中的选择。最后,最优化分析总是同有关经济变量的数量函数关系相联系,因此,数学分析模型和方法成为最优化的基本工具。

在企业决策最优化中运用数学方法,有如下一些基本的规则。

①最优化分析经常需要求解一个函数的最大值或最小值。比如确定企业一定时期实现的最大利润或所耗的最小成本。确定函数最大值或最小值特别简便有效的数学工具就是微分法。只要计算因变量的一阶导数,就可以确定达到目标函数最大或最小的自变量值,从而为确定最佳方案提供数学依据。采用微分法作为主要分析工具,为最优化分析同边际分析的有机结合提供了共同的基础。经济学中的边际分析实际上也是寻求最优解或者说谋求决策最优化的基本工具。

②多元函数的最优化需采用偏导求解的方法。例如,企业产品销售量通常是产品价格、质量、消费者偏好、收入水平、企业广告、营销方式等多个变量的函数。这些变量共同作用,综合形成某种结果。为了严格区别和确定全部销量中各变量单独变化所引起的销量增长最大值,则须借助数学分析中求解偏导数的方法。即先对某一变量求偏导数,其余变量暂时均视为常数;对逐个变量求偏导数,并使它们分别为零,确定使因变量函数如销量最大的值;满足所有偏导数为零的一组变量值,即为最优解。

③约束最优化。经济学所研究的问题,常常是在遵循某种约束条件下寻求经济效果最佳。约束最优化一般研究的问题是,在一定约束条件下,多种投入要素如何组合或同种资源在不同用途之间如何分配,以使目标利润或目标成本达到最佳。这时,最优化由简单的求极值问题转化为在特定约束下择优分配的问题;实现经济效益最佳的条件,由边际损益相等转化为各个边际收益都相等。这个相同的边际收益称为统一边际收益。择优分配原理指出:某一种资源利用的最佳点,是同一资源在不同用途中获得同样的边际收益。例如,一种限定数量的投入品X,用于边际收益率不同的三种用途A、B、C。如果A的边际收益大,人们自然就要将较多份数的X用于该种用途,以提高效益。但同时,边际收益是递减的。因此,当投入一定数量使A的边际收益低于B的边际收益时,人们自然将一些投入品X转移到B。以此类推,直到使X品投入到A、B、C三种用途的边际收益都相等时为止。此时,再通过调整来增加哪种用途的投入也不会再使总效益增加。这就实现了经济效益最佳。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