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意观察(《行为心理学》后全新的趣味行为心理学普及读物。比读心术有效,比攻心术长远!)(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22 21:29:35

点击下载

作者:朱建国

出版社: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刻意观察(《行为心理学》后全新的趣味行为心理学普及读物。比读心术有效,比攻心术长远!)

刻意观察(《行为心理学》后全新的趣味行为心理学普及读物。比读心术有效,比攻心术长远!)试读:

前言

很多人都会有一些莫名其妙的举动,即使循规蹈矩的人,偶尔也会做出令人难以理解的事情。可以说,在正常人的世界里,时刻存在着怪诞行为。不仅如此,某些司空见惯的举动,我们习以为常,不以为怪,但如果稍作思考,就会恍然发现其怪异之处。为什么人们会见怪不怪呢?各种怪诞行为背后,到底是什么在起作用?

本书的任务,就是解答以上疑问。其实,生活中一些怪异、荒诞的言行,都是符合心理学规律的,并不是太难理解。本书搜集了我们普通人的各种怪诞言行及心理,涉及工作、生活、两性、人际交往、信仰、娱乐、消费等诸多方面,既包括不同的方面,也包括不同层次的问题。

人类几千年来,对于外部世界的认识已经很广泛和深入了,但对内心世界的了解还很有限。我们能够看清的部分,只是整个心理世界中极小的一部分;而且,很多自以为看清的部分,其实并非真相。真相与我们虚幻的认识之间的不和谐,催生了行为心理学。

我们这本书,知识性与趣味性并重。阅读本书,你会发现,很多貌似正常的事情,并不是看起来那样,而是别有意味。本书会帮我们打开一个全新的视角,发现生活中更多的真相。《刻意观察》向我们描绘的世界,是一个让你感到意外的、离奇的世界,但它更真实。正如英国心理学家理查德·怀斯曼所说:“真相比虚构更离奇。”第一章心理状态你喜欢什么颜色?

颜色似乎有某种微妙的力量,可以改变人的内心想法。以下是色彩心理学有意思的研究成果。

● 波利菲尔大桥是伦敦泰晤士河上的著名建筑。它原本是黑色的,一度成为自杀者的必选之地。英国议会决定把桥身漆成绿色,结果自杀者减半。

● 用餐时,我们会有意无意地避开蓝色、紫色或黑色的食物,这些颜色的食物会让人想起有毒或是腐败变质的东西。餐厅的桌椅也多是橙红色,少见黑色、白色或蓝色。

● 看到蓝色的车子就要当心追尾。因为蓝色属于冷色调,给人相对较远的感觉。看到蓝色车子时,你已经离它很近了。

● 保险柜大多是黑色的,因为黑色沉静,使人感觉安全系数比较高。

● 咖啡厅多用橙色的灯光,而不用青白色的荧光灯。因为橙色灯光和夕阳相似,有镇静的效果,荧光会使人头脑清醒,丧失趣味。

色彩因为其作用过程不可见而显得神秘。稍懂物理的人都知道,颜色的本质是一种能量波。不同的波长进入眼睛,产生不同的视神经反应,再给人不同的心理感受。既然是携带能量的,颜色就不仅以光线形式影响人体,也可以穿透衣服作用于人的皮肤。色彩无处不在,任何人都能从中吸收一定的能量。而人体本身也是一个能量体,两种能量相互作用,身体必然也会有所感应,比如体温和体液的细微变化。从这个角度说,盲人也可以感知颜色变化,只不过刺激十分微弱,大脑可能意识不到。

颜色给人的心理感受,也与经验有关。人在自然中生活,经常见到某一颜色的事物,就会把事物本身给人的感觉归因到这一颜色本身。我们看到红色想到火焰和血液,看到蓝色想到天空和海洋,看到绿色想到原野与田园。不同的色彩让人产生听觉、触觉、味觉等方面的不同联想,进而影响人的情绪。波利菲尔大桥原本是黑色的,让人感到压抑、严肃,而绿色让人感到轻松自然、生机勃勃。我们可以反利用颜色对心理的作用,来改善心情。比如,脾气暴躁的人可以把房间漆成蓝色或者绿色,舒缓紧张的情绪;郁郁寡欢、闷闷不乐的人在橙色、红色房间中,心情会愉悦很多。

色彩心理学将色彩分为红黄蓝绿,称为四原色。红和绿,黄和蓝,各是一对心理补色。心理补色是这样的:当你看着一个红色色块的时间超过40秒,再看空白处,会看到一个蓝色的色块;反过来,会看到红色色块。事实上,就算注视着一个单一色块,它的颜色也会变化。这其实都是能量在波动。颜色还可以带来更为剧烈的生理反应。在红色环境下,人的脉搏会加快,血压升高,情绪也比较激动。有研究显示,红色会使人心跳加速17%,所以心脏病病人尤其要避开红色。而在蓝色环境中,人显得比较平静,脉搏平稳,血压正常。

颜色亦有冷暖之分。红、橙、黄属于暖色,令人兴奋愉快;绿、蓝、靛、紫等冷色则会使人心情趋向安静,也让人没有精神或忧伤。

不同颜色给人不同的距离感。人感觉红色近在眼前,而蓝色较远。

色彩让人产生时间错觉。日本色彩学家原田玲仁曾做过一个试验。他让同一批人分别进入蓝色系和红色系墙壁的房间,看在哪一种环境下人们先出来。结果红色房间的人40分钟就出来了,而蓝色房间的人用了70分钟。人在红色等鲜艳的颜色充斥下,会觉得时间变得特别慢,而蓝色相反。所以,我们很少看到有人在快餐店里面等人。

最能刺激食欲的,是红色与黄色。灰色让人没有食欲,而蓝色是最让人没有食欲的颜色。

对颜色的喜好,反映在一个人的性格上。喜欢绿色的人(可以称之为“绿色的人”,下同)往往社会意识比较强,态度认真,能与周围的人和睦相处,但警惕性非常高。红色富有激情和魅力,“红色的人”情绪起伏较大,动手比动脑子快。“蓝色的人”有很强的团队协调能力,为人也谦虚谨慎,但比较固执己见。黄色代表理性,“黄色的人”上进心强、喜欢新事物、讨厌一成不变,喜欢无拘无束,有点孩子气。白色给人冷冰冰的感觉,“白色的人”大都有单纯美好的向往,对恋爱和事业有很高的要求,并有完美主义倾向,也容易对人冷淡,所以特别容易孤独。“灰色的人”做事干练,知识丰富,总为别人着想,面对阻碍时能够冷静思考,但也容易陷入思维怪圈。“黑色的人”善于打动人心,能很好地处理各种局面,但也有逃避心态,害怕别人评论自己。粉色显得温柔,大多匹配女性。“粉色的人”通常有良好的家教,爱幻想,容易受到伤害。

我们应合理利用颜色,来指导更加健康舒适的生活和人际交往。睡眠不好的人卧室应多采用白色和淡蓝色,因为两者都具有催眠作用。身体疼痛时,多看看绿色,因为绿色可以缓解精神紧张和肉体上的疼痛。为什么自己的心情自己做不了主?

人有时可以控制自己的心情,但有时自然环境也能决定人类的心情。

当我们听到“今天天气好晴朗……马蹄溅得落花香”的歌声时,也会被它带得欢快起来。当读到李贺的“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的诗句时,也会跟着升起肃杀、紧张之情。这还只是间接感受。当一个人身处秀丽的崇山峻岭之中,会驻足畅快呼吸,或者放声大喊。旅游是改善心情的好方法。

清新明朗的天空能给人带来好心情,是因为身体处在其中,感觉到无比舒服。天空的光线、温度、气味,都给身体以柔和的刺激,人体内的各种循环无比流畅,就会有愉悦的感受。阴天的时候,温度低、气压高、光线暗,人体的机体调节功能失调,容易出现烦躁、郁闷等消极情绪。

空气中的气味是影响人心情的一个重要因素。大自然运动不如人为产生的芳香或刺鼻气味多。淡淡的清香使人身心享受,臭、骚、膻等气味可能让人瞬间兴致全无,甚至出现身体反应,比如打喷嚏、呕吐、头晕。当一种好闻的气味过浓时,也可能令人反感,比如浓郁的香水味。

除了空气,环境也很重要。宽敞的地方使人更放松,更能接受各种信息。人们在宽敞的房子里比在狭小的房子里更容易彼此产生好感。这是美国环境心理学家格里菲特研究发现的。如果你想说服某人,最好选室外。开阔的场地给人一种心胸开阔的感觉,让人愿意敞开心扉,接受别人的意见。而且在户外,各种声音、色彩、气味的刺激很多,人的五官受到刺激,注意力就会分散。

人们喜欢接近晴空万里的大自然,这是在趋利避害,也是受原始的欲望驱动。希腊哲学家说,宇宙万物都有回归原始位置的欲望。所以,石头会滚下山崖,沉入大海;树叶最终回到泥土之中;人走得越远越久,越思念家乡。人是从自然中进化而来的,每一个细胞都是自然的赐予。当他接近大自然时,就会有回到母亲怀抱的安全感,心生愉悦,怡然自得。

几乎所有的生物都喜欢水。科学家发现,人类起源于海洋。人们亲近水,有在回归的意味。

有时候,人反而在阴雨天心情更开朗。此时,他是在寻求刺激。喜欢享受刺激的人,更钟爱狂风暴雨。但大多时候,或对大多数人而言,更喜欢风和日丽、晴朗的天气。虽然人类进化过程中,也有乌云密布、风雨交加、电闪雷鸣的时候,但相比风和日丽的天气而言,还是少的。所以人们更习惯于晴好的天气,身处其中会更愉悦。再者,在差天气里,人生病的概率会上升。

宽敞明亮、空气清新、鸟语花香或优美乐曲相伴的环境,还会让人暂时忘记生活的压力。人生而有压力,因为脱离了自然,得不到回归;为了跟随社会进步,人必须有各种行为,在没有成果之前,也一直有压力。此时,回归大自然,享受好天气,能让压力得到短时释放,自然就会快乐起来。

自然界中的人,心情会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而心情又能带动人想法的变化。按照唯物主义的观点,人所有的心理活动都起止于神经反应,都有其生理机制。精神必须依托于物质,也许有一些心理现象还没有科学的解释,但它们不能脱离机体存在。自然环境的变化会影响机体,当然也会作用于人的心情。没有空间界限会让人失控

经常开车堵在路上的人,可能会患上路怒症。路怒症的表现是:开车骂人,随意压线、超车、按喇叭。在车水马龙的旧金山,一天下班高峰,路上大堵车。堵的时间很长,突然有个人跳下车,拿出手枪一路射击过去,打死了12个无辜车主。这个人没有任何暴力行为的记录。

● 一早起来,精神抖擞地出门,却被车站几十个同路的人吓怕。当那辆熟悉的公交车缓缓开过来时,却发现车上的人比等车的人还多,而且前胸贴后背,好像整辆车都被压弯了。此时简直有点绝望。

● 街市上人来人往,当人被挤得行动不便时,人只想尽快离开,一点消费欲也没有了。

● 很多打人事件发生在嘈杂、拥挤的公共场所,比如车站、购物广场、公交车。

在拥挤的环境中,因为空气燥热、难以流动,人会眩晕、呼吸急促甚至窒息。再加上声音嘈杂和肢体触碰,于是人开始烦躁不安。时间越长,情况越严重,肾上腺素分泌量持续增加,最后人可能会精神崩溃,或行为失控,做出疯狂举动。

人在拥挤的环境中情绪爆发、行为失控的原因,可以细分为几个方面:第一就是拥挤。人人都渴望有一个单独的空间,这个空间只属于自己和亲密的人。当别人进入这个空间时,就是蓄意冒犯。对拥挤恐惧的人,简直就不能身处人多的地方。第二,拥挤必然嘈杂。有人声,也有机器声。我们的耳朵自然难以接受噪声。人多就会声音大,再好听的声音,分贝过高都是噪声。即使是细微的、聚集起来也不至于太响的声音,人也无法承受。因为它会单一、持续地刺激耳朵。耳朵的接收能力有限,同时播放10首优美的音乐,人也要崩溃。第三是视觉刺激。和听觉一样,视觉的接收能力也是有限的。尤其当我们和亲朋好友一起忽然被冲散时,那就要大海捞针,不胜烦躁。第四是温度。冬天还好,可以暂时取暖,但时间一过,也会开始觉得恶心。第五,讲卫生的人都知道,人身上每时每刻都携带着多种细菌,处在人群之中,就可能会互相传播细菌。最后,有的人身体有小缺陷,害怕自己的丑态暴露在别人眼前。

我们是否会产生拥挤感,这要看我们的容忍度和心情。原本工作压力大,可能一进入群体就受不了。心态好的人会这样安慰自己:挤挤没有什么,人本来就多嘛,不挤就别办事了,一会儿就过去了。人在拥挤的环境中,容易暴露内心的丑态,有人就专门抓住这样的机会观察人性,积累素材。

女性在社会交往中有更高的合群动机,所以在近距离内有更大的亲和力。男性的竞争动机更强,因而和他人距离过近,可能激发其攻击性,也会产生消极情绪。

在西方人看来,一只手臂的距离,就是人与人之间最合适的距离,超过就是挑衅。心情不好,怎么办?

当一个人处在悲伤情绪之中,他越是告诉自己“快点从悲伤之中走出来吧”,越是难以实现;为了一件事正在愤怒,告诫自己“千万要忍住,不要迁怒于人”,此时如果有人上前搭话,自己会无端地把火发在他身上;有人夸奖自己了,心里好高兴,但是提醒自己“不能露喜,那样就显得骄傲了”,可就算不笑,自己也无法遏制得意的神情。

心中的悲喜,是外界环境变化引起的自然反应。强行压制,是反自然的,当然不能成功。改变心情有两种方法:第一是改变身体环境或外界环境;第二是让某种心情在情绪上得到释放。下面介绍三种比较有效的具体方法。

第一,给身体补充水份。给喝水是延年益寿的一个因素,也是亮丽皮肤的基本原则。多喝水,既是为了健康,也是为了美丽。这些我们已经耳熟能详,但我们不知道的是,喝水还有利于调节人的心情。

身体摄入、接近或排出水的活动,都能改善一个人的心情。女人分手了,舍不得,大哭一场之后,觉得舒服多了。男人郁闷时,往往会出门去跑步,通过出汗把郁闷“蒸发”出来。洗澡、游泳和淋雨,虽然开始不适应,过一会儿自己就会陶醉其中。喝水、喝饮料、喝牛奶,我们都能感觉到顺着咽喉滑下的畅快。我们已经知道,人类起源于海洋。这都要归功于水无可比拟的流动性。

专家通过多年的研究发现,当人长期处于同一状态下时,就容易产生负面情绪,适当地改变一下自己的状态,心情就会产生积极的变化。人对负面情绪有自我防御功能,那就是激素的平衡调节。大脑制造出来的内啡肽被称为“快活激素”,而肾上腺素被称为“痛苦激素”。人在一成不变的状态下,情绪会越来越糟,就是因为两者的平衡被打破,肾上腺素占了上风。而喝水这个动作能降低肾上腺素,并最终排出体外。这样就阻断了负面情绪,给人提供了一个喘息的机会,以完成人体防御机能的自我调整。炎热的夏天,人们很容易心情烦躁,如果多喝水,不仅可以补充水分,而且可以及时调整心情。如果同时辅以体力劳动,效果会更好。此外,总有一些遭遇会让我们瞬间紧张或激动难耐,此时肾上腺素也会飙升,喝水也能使人镇定下来。

喝水的作用不仅在于调节或平复情绪。英国杜伦大学的研究发现,学生在考试前喝一杯水,可以提高认知能力,在考试中的表现更出色。对于上班族,在压力过大或需要做出决定之前喝杯水,也可以使头脑变得清晰。上班族可以每个小时喝一次水,每两三个小时排一次尿。

第二个方法是绘画。绘画已经成为一种艺术治疗方法。它能够产生作用,是因为人内心的酸甜苦辣都可以通过绘画这一形式展现出来。运用投射技术,绘画疗法可以进入人们的无意识层面,探究人格特质和不易察觉的内心冲突。

一幅自己创作的画,就是自己的精神世界。

某学校请心理老师开导一名忧伤的女学生。这个心理老师让这个女学生画画。女学生画出来的图像是:一间小房子孤零零地立在中间,两边各是一座大山。心理老师分析,中间的小房子可能是女学生自己,居于两旁的可能是她的爸爸妈妈。该女生听完竟哭了起来。原来她的父母离婚了,并且有了各自的家庭。她觉得自己像是多余的人,父母不再爱自己了。

绘画能否产生治愈功效,关键在于绘画者能否从图画中自我觉醒,意识到只有自己能改变自己。如果不能觉醒,遇到一个知音也有同样的功效。俞伯牙奏《流水》,可能只是在表达一种情怀,不是什么消极情绪,但如果一直没有人欣赏,他也会郁郁寡欢。所有的艺术品,无论是直接展现作者心境,还是再现外界环境,都是发自内心的输出,都需要一个接口和通道释放出去。当然,有的人可以在完成一件作品时就释然了,也就是自我觉醒,这是比较高的领悟。

第三个方法在老年人中比较常见,那就是养狗。养狗也是一种心理疏导。调查发现,不养狗的心脏病患者在病发后的死亡率是养狗的人的9倍。可见,与狗朝夕相伴的人的身体素质会有所提高。因为带着狗散步,对自己也是一种锻炼,与爱犬之间的互动游戏也会增强自己的运动。从心理上说,抚摸、抓挠、拍头这些动作,也是在镇定自己。狗又是一个十分称职的听众,我们的烦恼和心事都可以向它倾诉,不用担心泄露出去。从人际交往来看,养狗是一个很轻松的话题,能轻易打开和陌生人的交谈。基于以上这些因素,养狗的人能更好地适应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压力,大大减少负面情绪出现的概率。但要注意的是,不是所有的宠物都和狗一样,具有舒缓心理的功能。狗的独特性在于它的憨厚可爱,善解人意,这是某些动物无法比拟的。

总之,心由境生,改变心境的也只有外界环境。如果不能改变环境,就要尽量疏导心情。本节只列三种方法,其他途径也是异曲同工。换发型真的就是换心情吗?

人在理发后会很不适应,感觉周围的人都在嘲笑自己。理发的心境不只这么简单,理发的过程是奇妙的心路历程。大部分人对自己的头发都特别在意,也会长时间保持一个发型。去剪头发的时候,总是会对理发师详细说明该怎样修剪。我们会在担心和期待中看着理发师工作,他们能否按照我们的要求修理我们的头发会改变我们的心情。快快乐乐地去理发,如果自认为理得难看,高昂的心情就会低落下来;好郁闷啊,去理个发吧,如果理得很满意,坏心情就会一扫而光。

还有一种情况,抱着尝试的心态去换一个全新发型,结果自己看着满意,别人见了也称赞,人会在那一天,甚至更长的时间里都很高兴。而即使有其他不满意的情况(极为失望的情况除外),也只是暂时的,当人适应后,又会“自恋地”高兴起来。总之,理发会让人心情愉悦。

关于快乐有两种论调:一种认为,快乐是建立在金钱等物质基础上的。没有钱怎么吃饭?没有钱睡在哪里?别人开着车出去玩,自己连高档一点的消费场所都去不了,这样的生活不可能快乐。另一种论调是,快乐是精神感受,与金钱等物质无关。后一种论调更积极一些。因为物质消费最终带来的仍是精神感受,如果可以用经济的办法直接影响精神,又何必非要抬高所谓的生活档次呢?

人的精神世界比物质世界丰富千万倍。人们追求物质享受,是因为追求精神享受太难了,或者说是懒得思考。人们的认识是有限的。先不说精神,就是耳闻目见的物质世界,我们用一生的时间也认识不完。一旦人开始反思自己的内心时,就更觉得心力不支。况且内心的收获,不像物质世界一样,可以有一个数字化的衡量标准。所以人们只好专挑软柿子捏,从追求物质开始。当然,任何一个人都同时有精神追求,不然人和机器就没有区别。

在物质生活中,通过变化地享受,也可以找到快乐。但是由于人的资产有限,或勇气有限,不能走得太远去旅游,也不能无所禁忌地去游玩。结果往往是蜗居在一个地区,过着几乎一成不变的生活。就算这种日子舒适安逸,人迟早也会厌倦,精神萎靡,千方百计地逃离。其实,绝大部分人应该努力侧重精神层面的享受。

外形的改变真能对内心起到这么好的作用吗?美国的一些研究人员通过对某间监狱里的一些面容有损伤的犯人进行整形,并对他们出狱后的表现进行跟踪记录,发现整过形的犯人再次犯罪的概率比没有整形的犯人小得多。

快乐或悲伤都是心境的内容,我们无法进入心境把消极情绪和情感赶走,但是可以通过改变外在形象使快乐的心情进入心境,挤走悲伤、抑郁、焦虑。越不想发生的事越会发生——瓦伦达效应

如果你像小说《装在套子里的人》的主人公别里科夫一样,每天心神不宁,心里默念着“千万不要出什么乱子”,可能真的就会像他一样,经历很多“乱子”。

在小品《相亲》中,赵本山在发表演说前,黄晓娟安慰他说:“你别紧张。”赵说:“嗯,我不紧张。”然后开始演说:“我叫不紧张。”观众大笑。“空中飞人”瓦伦达擅长高空走钢索,有很多精彩的演出。然而,在一次为政府官员和多家媒体表演中他不幸坠落身亡。他的妻子回忆说:“我就知道他这次一定会出事。因为他上场前不停地说,只许成功,不许失败。以前,每次成功的表演,他只专注于走钢丝这件事,而不去管这件事可能带来什么。”

心理学家把这种患得患失的心态命名为“瓦伦达效应”。此效应的结果就是,心里反复念叨不要发生的事,反而发生了,即不期然而然。

为什么会有这种结果?一名射手开枪时反复告诉自己,不要打偏,他往往会打偏。因为大脑已经想象出打偏的情景。看似事与愿违,其实是心想事成。

这种“不期然而然”,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期待自己不要说错某句话,或者不要做出某个举动;另一种的行为主体不是自己,而是他人,比如上面的“出乱子”。我们分别给出解释。

哈佛大学心理学家丹尼尔·魏格纳,倾注了大量精力对自我为主体的“不期然而然”进行了研究。他发现,这种行为都是发生在一瞬间,话是脱口而出,动作是一瞬间不自主完成。这是内心压力在作怪。当我们竭力希望避免自己说某句话、做某个动作时,会给自己下相应的命令,也就是给自己施加压力,这是下意识的。他的结论是,重压之下,我们可能会朝着自己竭力避免的方向前进。这样理解起来会更轻松:某句话或某个动作,本身就是一条指令。我们的意识可以判断出执行这一指令是否合适,合适就执行它,不合适则不执行。这其实是很自然的。但是,对于不合适的指令,我们还会有意地给自己再下一个命令,来监督自己,不要执行它。承受这种压力时,原先的指令不会像我们期待的那样消失,而是反抗或者说是逃脱。一旦压力过度,它就会以极快的速度通过潜意识表现出来,快到我们的意识来不及察觉,只能事后“恍然大悟”。

大脑不听自己命令,也不全是瞬间体现。情侣分手后,越是想忘记对方,越难以忘记,这就是一个长时间的过程。当我们想要忘记某个人时,心里会先形成这个人的印象,然后告诉自己“不要再想他”。是你先想了他一遍,才尝试去忘掉他,这其实又加深了记忆,所以越是想忘掉的人越忘不掉。努力压制某种想法会导致这种想法更为强烈的报复。我们的大脑有点笨,不能直接在记忆中删除印象,而是先提取出来,再否定它。生活中的一些小事比较容易忘记,但是融入情感的记忆就难以忘记了。唯一的办法,也许只有不想要忘记这件事。

一个团队之中也会出现这种怪事。众将附议,诸葛亮无奈之下令马谡守街亭,但同时令王平协助,其实是监督。虽然说马谡失守街亭主要原因是他刚愎自用,但是,假设在马谡决定扎营山上之时,王平默然走开,马谡问他“身为裨将,为何不进言”时,他只说“将军自有高明判断”,结果会怎样?可能此举不会使马谡回头,但至少不会加速他做出错误决定,更有可能使他醒悟,诸葛亮担心的事也许就不会发生。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启示:忠言不必逆耳,甚至可以是沉默。

至于另一种“不期然而然”的情况,是我们选择性地记住了巧合事件,而忽略大量非巧合事件。比如,你和朋友苦等某人,他没有来,又联系不上。你预感他出事了。去他家的路上,其实你心里告诉自己:“千万不要有事。”而当朋友安慰你说:“不会有事的,你别自己吓自己了。”你的回答大多是:“肯定出事了!不然他早该来了。”同样的事,你欺骗自己,却耸人听闻。我们再以面试为例。假设你的学历真的拿不出手,你会在心里默念:“最好不要问我学历。”但这种问题一般都会被问到。如果被问到,你会在心里说,到底还是问了;如果没有被问到,你会心想,默念真灵。前者是恐惧,后者是心理暗示,但对你都是刺激,你都会记住的。当然,这和朋友出事的严重性是不一样的。

在潜意识作用下,很多时候我们难以控制自己的言行,对此不必焦虑,放松心情就可以“避免”不好的事。如果预料到了远处的事,就冷静面对,做最坏的打算,尽最大的努力。没有必要再骗自己,这样,应验不会失落,幸免太过喜。坐电梯,大家都爱看数字

● 几乎每一个人在乘坐电梯时,都会不时盯着显示板上的楼层数看。有的人一直看着,直到走出电梯;有的是看一下,看看别的地方,过会儿再看一下;有的心里会默念16、15、14,然后看看是不是和自己心里的数吻合。走出电梯时,往往有两种情况:到一层或者低层的人,步子比较悠闲(早上着急上班的除外);到高层的人,步伐较快。

● 地铁的座椅都是几个连在一起,在起点站乘车时,你会发现,众人一拥而上,都会先选一排座椅两端的座位,最后坐中间的。

● 在酒店、咖啡厅,当座椅有高大靠背时,人们更偏爱里边的位置,不喜欢外面的位子。

上述这些偏好,我们都曾目睹或经历,但你可能不知道,它们都源于人渴望私人空间的共同心理。

准确来说,私人空间不只在人类中存在,其他动物中也有。刺猬实验就证明了这一点。

把一群刺猬关在一个寒冷的空间里,观察它们的行为。由于难以忍受寒冷,刺猬们会聚拢起来以互相取暖。可是,由于身上带刺,太过靠近时,它们又会被周围同伴刺痛,就不得不分开。距离过远时,又被寒冷逼得靠近。如此反复几次,刺猬们终于找到了一个合适的距离,既不会感觉到冷,也不会被刺痛。

在这个实验中,刺猬们自然形成了私人距离。在这一点上,人就是一只刺猬,心里有一个私人空间,与他人保持一定的私人距离,才会感觉到舒适。需要指出的是,这一私人空间不是自己主动创造的,是自然形成的,也就是说,它是潜意识里的东西。

按一个人与其他人交往的亲密度,大致可以分为三种:陌生人、朋友、亲人。在公共场合,与这三个层次的人的私人距离是:陌生人3.6~7.5米,朋友0.4~1.2米,亲人0.45米以下。一般来说,一个人的私人空间大小是:前后0.6~1.5米,左右1米。

电梯空间比这个空间略小。所以,当人进入电梯时,其实是与他人的私人空间出现交集,也可以说是他人侵入了自己的领地。虽然知道没有人会伤害自己,但是,心里还会感到不舒服。在电梯里时,我们会尽量避免与陌生人哪怕一丁点儿的身体接触。在一定程度上说,这就是如坐针毡,我们渴望快点“逃出去”,所以就会特别关注电梯升降到了第几层。如果还没有到自己的目标楼层,就会在心里默念数字,希望快点到。

乘电梯看显示板的表现已经解释清楚了。其他情况也是因为私人空间受到侵犯而产生的焦虑和恐惧,或者是防止私人空间被侵入,或者是避免侵犯别人的空间。

乘坐电梯的同时,我们心里已经知道,自己是在悬空状态中,这也会带来不安,楼层越高越是不安。它与“私人空间效应”共同起作用,促使人急切地走出电梯。而一层相对高层安全,人们出来时,自然比高层更安然一些。

在地铁,人人不抢中间的座位,是因为两侧的位子有一边是没有“私人空间”的玻璃或铁杆,能更好地避免与他人接触。同时,坐在中间也会打扰到他人,比如睡着了头靠在别人肩膀上。

在酒店或咖啡厅,由于高靠背的座椅本身已经为人们创造了一个相对封闭、有安全感的个人空间,人的恐惧或防御心理明显减弱。而靠外边的位置,可能会被传菜员或来往的人碰到,所以人们会下意识地避开它。

那么,为什么人会产生私人空间心理呢?这是源于人的天性。人类在长期与自然斗争的过程中,对永远未知的自然产生了巨大的恐惧。这种恐惧遗传了下来,所以人们在心里渴望通过接近来获得安全保障;人在与自然斗争的过程中,也养成了勇于开辟的性格和奔向自由空间的渴望,这些也遗传了下来,所以人在获得一段时间的安全后,又希望独处。这两种天性是矛盾的,只能在时间上交叉实现。最终和刺猬一样,找到一个相对安全又不太受干扰的私人空间。但是请注意,这只是一个不太受干扰的空间,与人内心想要的自由空间还差很远,甚至可以说,人类永远无法获得这个自由空间。

现代高度文明的生活方式,也加剧了人们对自由独处的渴望。城市人口密度大,生活节奏加快,由此形成了巨大的心理压力。于是,人人在心里渴望到开阔空间,释放压力。

事实上,即便是一个人单独乘电梯时,也会对狭窄的空间产生焦虑和不安,害怕自己出不去。当这种担心或害怕变得比较严重时,就是狭窄空间恐惧症,也叫幽闭症。在大城市,5%的人有狭窄空间恐惧症。他们对电梯、浴室、储物间甚至会馆等相对封闭的空间,有莫名其妙的恐惧。长时间待在里面,他们会表现出心慌、眩晕、视力减退、浑身发抖的症状。

当然了,狭窄空间恐惧症不全是因为城市生活压力大或者过度渴望自由。更大的病因是个人的早期恐惧经历,他们把早期恐惧经历置换到电梯这样的环境中。当然,这种置换而来的恐惧不限于电梯等封闭环境,还有其他多种环境。

经常受私人空间支配的人会逐渐形成习惯,最后也有患上狭窄空间恐惧症的危险。不过,只要我们有意克制,就可以摆脱它的控制。既然已经在城市里生活,这种方式是避免不了的,只能坦然面对。如果不能换到相当开阔的环境,就适应它吧,试着和周围的人交流,不能整天“宅”在家里。

此外,考虑到人人都有私人空间,日常独处和人际交往中也要尽量避免“侵犯”他人。即使是夫妻,长期亲昵也不好,最好是时而拉开适当的距离。不要好奇别人的隐私,同时也要保护好自己的秘密。第二章恐 惧为什么有的人天生怕蛇,有的人却更怕刀?

恐惧是一种负面心理体验,也是人体的自我保护机制。恐惧起源于原始人类,是人的生存本能对死亡的抗拒。最初的恐惧是人在死亡时的心理体验。人在意识到自己要死亡时,就开始有了恐惧。后来,活着的人生病、或遇到各种危险、时,也离死亡很近,基于本能对死亡的抗拒,人类恐惧的范围就扩大到任何与死亡有关的事物和行为。这是一种以偏概全的自我防御。在后来人类与自然斗争的过程中,恐惧对象的范围再次得到扩大。人们发现,在未知的事物中都包含着危险因素。但是,由于其未知性,人无法预先判别什么是危险的,什么是安全的,只好再次以偏概全,对未知的事物都有某种程度的恐惧。

有的恐惧是后天的,有的是先天的。对锋利匕首的恐惧就是后天的。当它离我们一米之外时,我们不怎么会害怕,只有近在眼前才会有意识地闪躲。人一生下来就害怕蛇,即使远在三米之外,也希望它走得越远越好。把玩具刀和玩具蛇摆在从来没有见过刀和蛇的小孩面前,小孩子会本能地避开蛇,有可能伸手去玩刀。

我们知道,刀对人的伤害比蛇来得快,来得猛。按照人类趋利避害的本性,应该是更害怕刀子才对。

人类对蛇的恐惧由来已久,源于从祖先那流传下来的基因。在远古时代,人类以捕猎采集为生。受医疗条件限制,被一条毒蛇咬到,大多时候会死亡。不是所有的蛇都有毒,以人类的智慧,完全可以分辨有毒蛇和无毒蛇。但是在远古时代,生产力低下,人们生存尚且难保,没有经验去分辨有毒蛇和无毒蛇。再者,蛇虽然经常毒死人,人毕竟不是天天有这样的遭遇。所以原始人类只好以偏概全,有毒无毒都害怕。

新几内亚岛上的人似乎是个例外,蛇根本吓不到他们。原来,新几内亚岛和世界其他地方不一样,那里的蛇非常多,而且还咬死了许多人。可以说,从小时候起,新几内亚人就与蛇为伍。他们遇到的蛇三分之一有毒,渐渐地他们学会分辨有毒蛇和无毒蛇,并且时常抓没有危险的蛇来吃。

从刀子这一方面也可以得出同样结论。刀子是人类为了生活发明的。它一问世,人们就熟悉了,甚至没有发明之前,就已经成竹在胸。再者,人发明的事物,人对它的可控性更强。

现在我们抗蛇毒血清,蛇对我们已经不像原来那样危险,按理不至于恐惧,但这毕竟是很近的心理体验,还不至于改变原来的恐惧基因。也许再过几千年,人类不会像今天见到蛇一样,吓得倒退三步了。

可见,再恐惧的东西,只要我们掌握了一定的技巧,也可以淡化本能的恐惧。刀子的危害虽然严重,但正确利用后,其切割物体的功能会给生活带来很大的便利。因此人们逐渐熟悉刀,并学会了规避刀可能带来的危险。为什么遇到意外的第一反应是僵立不动?

人越是在紧急时刻,越会表现出原始人类的特性或者本性。

按照常理,动物躲避危害,遇到危险,都要第一时间避开。事实却不是这样。当一辆车驶向我们时,我们不是拔腿就跑,而是先僵立在原地不动,过一会儿再跑开。古代,战争的双方浩浩荡荡奔至交战区,马上要刀兵相接了,可是,在十几丈远的地方,双方开始慢下来,最后停下来,摆开阵势。有的小宠物,看到镜子里的自己,先直愣愣地看着,一动不动,过几秒,忽然如临大敌,后退几步。

包括人类在内的所有动物,处理意外情况的行为顺序都是先冻结,再逃跑或战斗。人们面临重大事件的行为顺序,也和意外情况相似,先冻结,再行动。比如上述战争现象。其实,冻结效应还可以更普遍。回想一下,今天早上穿了一件新衣服,到公司时,平时不怎么爱说话的同事夸了一句“真漂亮”,你是不是先愣一下,然后不自然地说“谢谢”?出门时想起没有锁门,会不会恍然大悟地愣一下,然后回去锁门。

冻结反应是指,一旦感到威胁时,立刻保持静止状态。这是边缘系统为人类提供的最有效的防御方法。边缘系统是高等脊椎动物中枢神经系统中,由古皮层、旧皮层演化成的大脑组织,以及和这些组织有密切联系的神经结构和核团的总称。边缘系统通过与下丘脑及自主神经系统的联系,参与调解本能和情感行为,其作用是维持自身生存和物种延续。

为什么冻结是为了防御呢?第一时间逃跑不是更好的防御吗?看来不是的。这一防御机制要追溯到人类的原始时期。原始人类横跨了非洲大草原。在草原上,视野开阔,遮挡也少,彼此都暴露在眼前。这就使原始人类面临着很多大型食肉动物的威胁。他们发现,这些动物跑得比他们快,力气比他们大。最重要的发现是,很多动物,尤其是大多数肉食动物,对移动非常敏感。现在我们也知道一些生物常识,很多动物视觉不怎么灵敏,鼻子、耳朵却很灵。移动对动物的感官刺激比静止强烈。此其一。

其二,在动物对原始人类没有食欲的时候,人也不能妄动。草原的动物都十分机警,移动对它们也可能是攻击信号,为了避险,它们只好反击“想要攻击自己的人类”。

其三,我们还知道,有的食肉动物是不吃死尸的。所以,当两个小伙伴在森林遇到熊时,来不及爬上树的,只好在地上装死。

动物对静止的物体提不起兴趣或察觉不到,这一点被高级脊椎动物大脑的边缘系统发现并记住了。人类在漫长的迁徙过程中,形成了发现危险动物就先冻结一下的条件反射,最终生存下来。

这一条件反射到今天仍然存在,而且影响范围有所扩大。当我们面对可能对自己非常重要的场合时,有可能会屏住呼吸或轻轻呼吸。求婚时,男人问完女方“愿意嫁给我吗”之后,会逐渐地屏住呼吸,得到理想的回答才恢复正常。上班恐惧症

只有上班,才能挣钱,才能在这个社会上安身立命。这个道理我们都知道,也在不懈地努力中。有的人在开始努力和努力过程中出了偏差,他们害怕上班,或者在上班时充满不安,所以频繁跳槽,最终收获甚微。这就是上班恐惧症。

在高校毕业生中,害怕上班的现象频频发生。他们上班的时候想辞职,工作时好像有神经衰弱,上班变成了一种煎熬;换了一份工作,还没有干多久,就想试用期一结束就辞职。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他们过于看重自己的意见和需要,很少站在企业管理者或其他人的角度考虑问题。他们认为自己的专业知识过硬,足以应付相关技术和管理问题。然而就算是对口的工作,学校里学到的知识也不完全适用。一旦遭到拒绝或反驳,他们心里或有委屈,或有愤怒,或有恐惧。不认清现实、调整心态,即使换一份工作,也是同样的结果。时间一长,他们就会对工作本身产生抵触情绪,认为上班是一件苦差事。

这是有深层原因的。80后、90后的大学生,从一出生就备受家庭和社会关注,被视为掌上明珠和未来的栋梁。家长和社会为他们创造了优良便利的学习条件,同时敦促他们努力学习。大部分学生自己也努力,不是注重专业知识的学习,就是注重社交能力的培养。可能多多参加社交的更好一点,但无论怎样,学校的环境永远无法变成真实的工作环境。公司职员这一社会角色可能遇到的状况,永远不可能在一个人还是学生角色时,完全暴露出来。

此类上班恐惧症,多发生在性格内向、很少接触社会的毕业生身上。要解决问题,最好从自身出发,不要给自己定的目标太高,经常换位思考,不强求事事完美,融入集体。从企业角度说,应认识到其中的必然性,重视员工的归属感,尊重其想法。尽量从一开始就给高校毕业生安排他们感兴趣的工作,但一定给他们打下预防针,使其逐渐适应职场。

毕业生适应职场后,也有可能再得上班恐惧症。双休日过后员工尤其要注意这一点。

春节长假之后,小魏无精打采地来上班。但他脑子里总是浮现春节期间和朋友玩乐的场景,无法集中精力在工作上。一个月之后,症状总算好点了,最起码每天不“神游太虚”了,但是没有根除。每到周五下午,他就异常兴奋,对自己的要求又放松下来。周六不是拼命睡觉,就是在外面玩,还经常通宵。周日晚上,由于明天又要上班,心情异常紧张。到了周一,觉得特别累,害怕去上班,好像得了神经衰弱一样。

这种上班恐惧症非常普遍,所谓的“星期一综合征”也包含在其中。人就像一根橡皮筋,工作时拉得紧紧的,一到休息的时候就放松下来。休息日一结束,重新又被拉紧。这样反复放松和紧张,如果不能及时跟随着调节心理,很容易对上班感到疲倦和恐惧。一周循环的倒还好,时间一长可能会自动适应,怕的是偶尔有长假,进入长时间放松。此时进行主动调节,也有一定的困难。虽然名字叫作“上班恐惧症”,但它不一定只发生在上班族之中。事实上在学生中也存在类似现象。高中生的“工作”强度和密度都比上班族大,一旦放长假,更容易对学校敬而远之。其实生活压力无时无处不在,严格来说,人们早上不愿起床,也是一种上班恐惧症。

归根结底,是现代生活的节奏加快了,而放假时相对自由,生活节奏缓慢。如此一快一慢,身体和心理都难以快速适应。应对办法,就是双向调整:在工作和学习时,要学会放松,没有一劳永逸;在休息日或假期,要时刻知道,劳动是永恒的,休息是短暂的,也没有“一逸解百愁”。孤独和人际交往对某些人都很可怕

家庭、学校、社会,既可能造就独处恐惧,也可能造就社交恐惧。

独处恐惧的表现是,过分渴求亲近和归属;独处时感到不舒服,害怕自己照顾不了自己、充满无助感、想逃避;经常有被人遗弃的念头,感觉自己可怜;只要能时刻得到别人的温情,宁愿放弃自己的个人兴趣、人生观。恐惧独处的人会越来越懒惰、脆弱、缺乏自主性和创造性。在心理学上,独处恐惧被定义为依赖型人格。

害怕孤独一个相当重要的原因就是存在感被削弱了。正常情况下,独处和群处的人都有存在感。但只有孤独时,人才会最接近自己,存在应该更强。恐惧独处者忽略了自己许多真实的想法而去感受和迎合他人。他们以为这样或许会多一点存在感,其实没有。在群体中的恐惧独处者,找到的是一种虚假的安全感;要想找回存在感,恐怕只有克服独处恐惧,发现自己。

害怕独处和害怕被抛弃的感觉差不多,可以追溯到婴儿与母体分离时期。心理分析师安娜·黛巴海德认为,当孩子意识到自己和妈妈是两个个体,不可能永远在一起时,这种恐惧就存在了。虽然玩具可以填补妈妈不在的空白,但人还是会害怕黑暗、害怕孤独。这是本能。

与独处恐惧相对的是孤独综合征。孤独综合征患者的表现与独处恐惧者相反。这样的人经常离群索居,一旦身处群体之中,就感觉不自在。孤独综合征比独处恐惧更为常见,也可以称为孤独瘾。这一类人被称为孤独患者。孤独患者存在感特别强,思想复杂。

然而,孤独并不是人的本性。居住在拥挤而嘈杂环境中的人们,希望有一个独立空间,不被打扰,这是很正常的。人也确实在孤独时才认清自己。但是,人的基本属性是社会性。人只有在社会中,才能发现并证明自己存在的意义。人的社会性就是群集性。任何人类个体都在骨子里渴望与其他个体交往,并结成团体。研究人的社会性的心理学先驱是威廉·麦独孤认为,社会性是人类的本性之一,人在这个基础上形成了复杂的人类社会。

可见,孤独上瘾的人已经在背离本性。当然,他们不是心理有障碍,只是沉迷于孤独和思考。但是,两者过多,同时缺乏其他活动,可能会导致精神障碍,比如妄想和抑郁。

孤独患者与人交往时的不安再剧烈一些,变成恐惧,就是社交恐惧症。恐惧症原称恐怖性神经症,发作时常伴有明显的焦虑和自主神经症状。其表现是:过分和不合理地惧怕外人,并有意无意地回避;因为担心自己出丑,不敢当众讲话,不与人交流;自己意识到不正常,但仍然反复出现,难以控制。恐惧社交的人,独处时就会安心许多。

社交恐惧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后天形成的。社交恐惧是人格发展过程中,尤其是大学阶段难以避免的。习惯性的社交恐惧是个人人格发展不健全导致的,这就离不开家庭环境。恐惧社交的人应注意,不必在社交场合过分在意自己留给别人的印象,可以时不时采用最坏反问法——再糟糕又能糟糕到哪里去?

异性交往是社交的一个方面。在这一方面,也存在一些恐惧心理,那就是异性恐惧症。恐惧异性者,不敢与异性目光接触,不敢交谈,一交谈就面红耳赤、言语不清,接近异性就全身紧张。青春期的男孩女孩,逐渐开始接近异性,但往往表现出对异性的害羞。他们常常被看作是害羞老实。正常情况下,异性恐惧会在后期消除。但如果总是强迫自己不去看对方,内心争斗,想法古怪,就会越来越害羞、敏感、自卑,最后发展成异性恐惧症。

异性恐惧是一种心理倒错,本人恐惧的不是外界的异性对象,而是自己内心对异性的妄想。基于文化背景、家庭教育和个人经历,他们才去强迫自己不去幻想,不去看异性,不从视线中表现出幻想。但这样的强迫往往会失败,因为对异性的渴望是人的本能。

所有这些孤独恐惧、交往或群处恐惧,都可以通过暴露疗法来纠正。暴露疗法就是,把自己暴露在让自己不安的情境之下。人既渴望孤独又希望合群,能在其中找到平衡的人才会内心安宁。绝对安全时,也会恐高

说到恐高,肯定人人都不陌生。但是,如果说恐高是人类天生的心理特征,是一种自我保护机制,可能就有点难以理解了。

任何一个人都对高度有相当的恐惧。这是必然的。试想,如果所有人都对高度没有恐惧,人类可能就难以繁衍下去,因为高处比低处危险。更直接地说,从高处摔下来,更容易死人。除此之外,还有一点,使人对高处避而远之。那就是人类已经习惯用平行于地面的视角看事物,而在高处看时,其视线与地面是垂直的。举例来说,人在地面上看到汽车,会看到侧面;从飞机往下看,只能看到盖子。尽管都是立体的,但如果把水平视角下的身体平衡能力和方向辨别能力转换到垂直视角,必然是不适用的,他此时获得的视觉信息减少了很多(尤其是高度信息),此时的身体极容易失去平衡和方向感。这样就没有安全感,人需要尽快回到水平视角。以上两点,保证我们时时刻刻对高处的一定恐惧。

恐高不一定是恐高症。恐高症指的是,在正常人可以接受的高度范围内,有的人也焦虑不安,并表现出眩晕、恶心、食欲不振等症状。这个开始害怕的高度,无论是正常恐高,还是恐高症,都因人而异。有的人可能10米就觉得不安全了,但对于经常玩蹦极的人,可能100米也不足以令他发抖。然而,在恐高症患者那里,可能即使阳台的高度,也难以忍受,甚至会当场晕倒。正常人在高处时,只要确保绝对安全,或者不俯瞰地面,都不会担惊受怕。恐高症患者则不然,只要知道自己处在一个相当的高度,就会恐惧不安。

英国一项调查显示,现代都市人90%都恐高,而10%的人有恐高症。这应该归因于城市的各种强烈视觉冲击的高楼大厦。深究起来,这不是人口爆炸的结果。人们为了满足方便快捷的需要,生活必定要高度集群化。从进化角度说,现代人的恐高和恐高症,都是适应环境的结果,将来的城市人民能轻松地悬在千米高空俯瞰大地,也未可知。

大部分恐高症不是高楼大厦的副作用,而是因为个人的早期经历。动画片《秦时明月之夜尽天明》中,少年项羽不敢通过墨家禁地里的“猿飞”一关,就是因为儿时有从高崖坠落致伤的经历。他深刻记住了那一偶然事件,并在潜意识中认定,只要是悬崖或深谷,都会掉下去致伤或致死。在现代生活中,许多工作需要高空作业,可能有的人第一次登上塔吊不适应,就会得上恐高症。甚至有的人的恐高症,只是因为经历了一件危险的事,不一定是在高处发生。

6年前,马先生陪孙子坐海盗船,在船上受到了惊吓,当时感觉胸闷气短,出冷汗,四肢发软。从那之后,马先生连上楼也害怕了。两年前,他的恐高症加重了,只要超过二楼,他就会头晕心悸呕吐。

说到底,恐高还是一种紧张心理。而心理可以作用于生理,严重恐高会引起机体反应。人距离地面越高,越会担心坠落、摔伤或死亡。在向下看时,这种紧张心理会加剧,变成恐惧。在恐惧情绪下,对于高空作业的人,可能会出现失误;对普通人,还有心跳加速、血管收缩、暂时性血压升高的表现,严重的会恐惧致死,这是肾上腺素分泌量过多引起的。

我们有必要重点说说高空作业的工人。在选拔的时候,当然要选相对不恐高的人。然而,这种工作需要经常长时间在高空中,为了灵活操作,保护工具就不能用太多,几乎整个人都要悬空。只要保护工具安全性足够高,性命威胁倒是其次,重点是对工人心理的挑战。时间久了,可能身体平衡感的方向感会很好,但对高空的原始恐惧还是难以克服的,更多的是忍受。长期心理紧张,人会消化不良,免疫力下降,患高血压。这些是高空作业人员的职业病,对比实验发现,他们比正常人群患此类病的概率高出3~5倍。

有恐高症的人,可以通过对比上述工人的境遇,在心里调整一下。对于早期恐惧经历导致的恐高症,可以用行为主义疗法来治疗。有两种形式,第一是暴露疗法,把他们忽然强行安置到高处,使其适应恐惧,最终放松下来。另一种是系统脱敏疗法,其实就是分阶段实行暴露疗法,先把他们安置在恐高级别最低的环境中,然后逐渐升级,其目的也是放松紧张的情绪。恐惧的东西都不在眼前

一个人对几种事物,有恐惧心理是正常的,比如悬崖、藏獒、匕首、迎面而来的汽车等。但是,有的人对没有安全威胁的事物也会恐惧,比如香蕉皮、足球等。

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他可能因踩到香蕉皮而滑倒并严重骨折过,被足球击中而鼻骨碎裂过。这样的经历会形成香蕉皮和足球会使人致残致死的错误认识。这还容易理解,但有的人的恐惧更为奇怪,看似无法理解。比如有人经历了一次公交车事故,自己垂死挣扎了两个小时终于获救,但是事后,只要一见到公交车就避之唯恐不及,宁可走一个小时的路去上班。这就是乘车恐惧症。

王先生今年42岁,在某企业做设计主管。他自己有车,但是只给家人开,自己坚持步行上班。倒不是绿色出行,而是他不敢乘车。原来,他之前坐公共汽车上下班,曾遭遇过一次危险事件。有一次下班回家,在十字路口处,公交车正要转弯,一辆载着孩子的电瓶车猛然抢道迎面转过来。公交车司机紧急刹车避让,才不至于酿成悲剧。但是,车上乘客没有提前做好准备,一下子全被甩到别处,有的还受伤了。王先生的腰部有轻度扭伤,这倒是小事,重要的是,他两天都惊魂未定。而且他发现,只要一上车,就焦虑不安,恶心想吐,从此宁愿步行一个多小时上下班,也不乘车。

上班恐惧症分为两种,一种是周末或假期过后,面临开学或上班倍感焦虑,上班时也心神不定;一种就是不敢去上班,害怕去了以后发生什么危险事件。后一种的成因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吓到了。一位银行职员,观看了美国“9·11”事件视频后,就对上班产生了极大的恐惧,开始不敢去上班,担心一去不回。勉强去了两天,一直提心吊胆,终于不堪其苦,辞职了。

大多数人都喜欢到广场游玩,但有一群人,他们不是压根不敢去,而是到了以后提心吊胆。这就是广场恐惧症患者。此类患者往往担心自己在广场或其他人多的地方昏倒而无人相助。其实他对广场环境的恐惧,是对即将发生在自己或亲人身上的危险情况的错误预感,所以才刻意回避或逃离恐惧情境。至于这种预感应验与否,结果都是偶然的,但是预感都来自之前的恐惧经历。

张小姐一年前坐地铁时,忽然感到一阵心慌,胸闷,呼吸困难。事后去医院检查,一切正常。刚刚放下心来,第二天又有同样的感觉,而且连续两次。从此以后,她再也不敢坐地铁了,生怕自己再次发作无法离开。还有人恐惧地铁,是因为他们曾经因故障被困很长时间,好像是从鬼门关走了一遭。

大多数人倾向认为,幽闭恐惧症是广场恐惧症的反面,其实不然。即使在开阔的场所,二者可能同时引发。虽然叫法上有明显差别,但要严格界定二者,有一定的困难。可能从现场表现来划分更为理想。广场恐惧症的一个表现是不敢到某种情境中去,另一种是去了以后心慌、耳鸣、战栗,不能把注意力从危险事件上转移;幽闭恐惧症的症状会更严重一点,比如恶心、眩晕等。严格区分二者的意义不是很大,关键是要弄清楚产生恐惧的首要原因。在婴幼时期就被父母要求单独睡的小孩、经历电梯故障的人、空难或地震的幸存者、地铁司机、各种矿工、火葬场人员,他们更容易患幽闭恐惧症。可以看出,一次恐怖经历可以使人患上幽闭症,长期接触容易发生恐怖事件的环境,也会使人患上幽闭症。对于地铁司机这样的特殊工作人员,如果患上幽闭症,自己受折磨不说,还可能会引起操作失误,危及更多人的生命。

大多数恐怖事件发生在光线较差的环境中。如果当事者对昏暗光线的记忆更多一些,就可能导致黑暗恐惧症。顾名思义,黑暗恐惧症就是害怕黑暗的环境。这种疾病可能形成于儿童时期。大部分婴儿有开灯睡眠依赖。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对灯光的依赖会消除,没有消除的依赖就是开灯睡眠癖。病症也好,怪癖也罢,大多数青少年或成人害怕黑暗,一种可能是因为幼年时期家人为了哄他钻被窝入睡,经常讲一些鬼怪故事。而鬼怪故事的发生背景,多是光线较差的夜间。

以上列举的几种恐惧症,有其共通之处:不是有个人恐怖经历,就是长期接触危险环境。这些事件,正常人都会害怕。但是请注意,应该害怕的是事件本身,而不是这个事物或环境。以鬼屋见到“恶鬼”面具为例,面具上的图形本身不可怕,鬼屋昏暗灯光也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认为“鬼”有可能会杀害我们。但是为什么大部分人没有相关恐惧症呢?因为人选择记忆的东西不一样。我们面对恐怖事件时,第一念头是对事件本身的恐惧,但是这一念头的时间很短,还来不及形成意识,就隐藏到潜意识中去了。而第二念头,是对恐怖事件发生时的事物和环境的恐惧,因其一直存在于视线之中,很容易被记住。如果把第一念头中对事件本身的恐惧忽略,只恐惧事物或环境,就可能会导致相关恐惧症。但也不尽如此,促成恐惧症还有一个重要动作,那就是把下次遇到的相同或类似情境,置换成之前的恐惧环境。或者说,恐惧症患者认为在之前情境中偶然发生的恐怖事件,这次必然会发生。

此类恐惧症有很多,比如蜘蛛恐惧症、蛇恐惧症、蟑螂恐惧症、彩票中奖恐惧症,等等。

治疗这类恐惧症的方法,是暴露疗法。这种方法具有强制性,或者叫“置之死地而后生”,就是让患者进入他害怕的情境,并适应其中。一个怕见光的人,肯定是很少见光的,把他暴露在阳光之中,让他不见也得见,他自己会找到适应方法。这样做确实有效,可能对于病人,有点残酷。最好的办法是,找到第一恐惧所在,引导他消除恐惧。有的病人把第一恐惧隐藏得特别深,此时可以用催眠疗法。消除恐惧的办法,就是接近恐惧

在看恐怖电影的时候,人会集中而强烈地体验到恐惧。然而,我们会发现,看同一部恐怖片的次数多了,就没有开始那样恐惧了。这个极端的例子给我们提供了治疗恐惧症的最佳途径。那就是,想要彻底消除恐惧,只有接近恐惧,熟悉恐惧对象。

3岁的彼得对白鼠、毛大衣、羽毛等白色毛绒状东西都很害怕,对青蛙、鱼和机械玩具也望而生畏。心理专家对彼得的治疗是这样的:让彼得置身于他害怕的这些东西面前,同时有其他的孩子陪伴,这些孩子对彼得恐惧的东西并不恐惧。结果彼得对这些东西的恐惧明显减轻。

这个实验证明:越是远离恐惧的对象,越会恐惧它;相反,如果面对它、接近它,会发现它没有想象中恐怖,对它的恐惧也会慢慢消失。

请注意这一疗法的环境:同时有其他的孩子陪伴,这些孩子对彼得恐惧的东西并不恐惧。为什么要有同伴陪着?原因有两个,其中一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