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语文应用系列:唐诗在作文中的应用(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22 22:55:42

点击下载

作者:何明,曹阳

出版社:辽宁人民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课外语文应用系列:唐诗在作文中的应用

课外语文应用系列:唐诗在作文中的应用试读:

再版说明

近几年,中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呼声很高,2017年9月起,中小学语文教材发生了重大变化。新教材加大了传统文化内容,目标是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力求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辽宁人民出版社于2002年出版的“课外语文应用系列”丛书可以说预测了这种变化,早于十几年前就开始关注学生阅读兴趣与语文素养的培养。丛书出版16年来颇受小读者喜爱。为更符合新语文教材的培养目标,针对中学语文作文这一难点,丛书作者对书的内容作了修订,以使得这套以“语文的功夫在课外”为出版理念的中学生写作应用丛书更符合未来发展的需要。现择其中的10个品种推出。

本套丛书共10本,重点在“课外”和“应用”。其中的《宋词在作文中的应用》《古诗在作文中的应用》《唐诗在作文中的应用》《文言文在作文中的应用》等国学经典应用品种将赏析寓于应用,助小读者爱上国学、应用国学;《精彩人物描写在作文中的借鉴》《精彩景物描写在作文中的借鉴》《精彩心理描写在作文中的借鉴》《精彩议论在作文中的借鉴》《现代诗歌在作文中的应用》《名人名言在作文中的应用》等写作方法借鉴品种则是通过对名家名著的精彩文章片段的引用和点评来提升中学生的审美品位,进而形成写作直觉。

对于中学生作文来说,如何想,如何写,如何生动,如何感人——如丛书主编王毅教授所言:这一切在根本上是一个长期修炼的事情。所以,有心的小读者可将这套书当作阅读索引,循着这条线索,去发现一片阅读的森林,通过阅读,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

时光荏苒,匆匆16年。当年的总策划赵炬先生和责任编辑之一王瑛玮女士已退休,但我们初心不变,愿以微薄之力助小读者们笔下生花!

再版序

转眼之间,这套丛书初版竟是16年前,如今有了再版的社会需要,令人感慨而高兴。

当年,组织这套书的撰写,我们就有一个基本的想法:从根本上讲,作文是一个人综合素质和能力的体现,从容而又自信地写出一篇自己满意、别人欣赏的好文章,这是积累、发展、逐渐成熟的水到渠成、瓜熟蒂落。然而,在这个自然过程中,能否有意识地增加一些助力?能否较具操作性、指导性和实用性地去滋养和提高中学生的作文素养?

2017年新版的国家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它作为“学生在积极的语言实践活动中积累与构建起来,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语言能力及其品质,是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获得的语言知识与语言能力,思维方法与思维品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体现”,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等几个方面。

对照之下,“选择从思路、角度、技巧、语言、风格等方面对中学生作文有较大启发空间的材料,密切结合中学生作文所需要的精神、思考、气质、语言、表达技巧等基本因素,从这个角度把所选的文化遗产中的营养和启发说出来,把写作所需要的思维和灵性说出来”,“分析和阐释这些文化珍品形成的思路、表达的技巧、风格的突出、语言的质量,分析那些作家、思想家从什么角度来理解人生、评说人生,如何独特地、富有感染力地表达自己这种理解和评说的,中学生在自己的作文中可以怎样借鉴应用,起到素质培养和具体启发兼有的作用”,本套丛书的宗旨倒是与此吻合。

语文的重要性、体现语文素养的作文之重要性,今天终于得到了它应该得到的重视。2012年至2014年,在各省区统一采用全国试卷之前,我曾连续三年担任辽宁省高考语文命题组组长,推敲拟定作文题目时,如何激活与考查考生的读书积累、思维素质和语言表达,是反复斟酌、思考再三、最费脑筋的。现在,不仅仅是各类考试中“得作文者得天下”,而且在信息海量涌现、自媒体蜂起、人们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空前活跃的这个时代,必然是质高者胜出,平庸者湮没。“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希望这套丛书能对中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起到一点作用。王 毅2018年5月于南国

写在前面的话

中学生的作文,老师非常强调,社会非常重视,其重要性鲜明地体现在中考、高考等各种考试之中。想一想,这当然是有道理的。从小学到高中,学了十几年的语文,无论是学生自己还是社会的期待,一般都不会要求你去孤立地分析、讲解字、词,或者是做语法分析,要的是你整体性的、综合性的使用语言文字的能力,这除了口头表达以外,在课堂上、在考场上、在实际生活中,很多时候就是看你的文章写作了。而文章写作对于中学生来讲,似乎又呈现着两种截然相反的状态。

对于为数不多的一些中学生来说,作文并不是难受的事情,尤其是那种自己想写的“课外作文”,它是快乐,是享受,是一种自我实现、自我满足和自我升华。这大约就是真正意义上的作文了,与文学家们的文学创作相比,在本质意义上已经开始相通了。用纸和笔,把自己想说的话说出来,甚至是把自己脑海里、心灵中此刻并不那么清晰定型的感受和思绪整理出来,固定下来,越是去整理它、固定它,就越发现自己的感受竟是如此丰富、细腻、微妙,自己的思绪是如此复杂,起伏变化,直通向一个令自己也吃惊的深处!诚如作家冯骥才所言,这在本质上真是一种生命转换的过程,即把最深刻的生命——心灵,有姿有态、活生生地呈现出来。这过程是宣泄,是倾诉,是絮语,是呼喊,又是多么快意的创造!对于一些现在已经在写长篇小说、在出诗集的中学生来说,他们已经进入这种境界了。

然而,对于更多的中学生来说,作文却是苦差事,是不得不做,所以只好敷衍了事的事情。其实,很多时候,语文老师在布置作文题时,为了让同学们有话可说,不至于太搜肠刮肚,给的已经是相当宽泛灵活的题目了,如“记一件有意义的事”“写一个熟悉的人”“自己去过的一个好玩的地方”“一本书的读后感”等。可是,有多少同学,面对这样的题目,仍然觉得脑中空空,束手无策,无话可说,或者是无从说起,仍然是件皱着眉头、烦得不得了的苦事。

关于作文,中国古人讲过的最经典的话,恐怕就是“有大法无定法”“运用之妙,存乎一心”了。这话等于没说,但又是句大实话,一切总结出来的作文套路在根本上都是不解决具体问题的。这就正像所有兵书上的战法不能够保证一位将军去打胜仗,纸上谈兵的话,还要吃大败仗;也如同现在那些著名股评家建议的操作要诀,决不能保证每一位股民照此办理就笃定赢钱。仔细想一想,人生中的方方面面,恐怕没有什么是可以依赖“定法”的。前几天,中央电视台报道,说有人搞出了快速生成一篇文章的作文电脑软件,只要你输入自己要写的题材、主题、文体或者是别的什么要素,这个软件就可以飞快地从它的语料库中合成出一篇文章来。电脑当然是很了不起的东西,它依据人所提供的逻辑,靠着它自身快得惊人的资料整理和排列速度,的确可以在几百万、几千万甚至几亿、几十亿的文字中快速地找出与你这篇文章要求相关的材料来,这些材料,如果靠你自己去读、去找、去记的话,可能需要一个月,或者是一年;它还可以按照人所安排的某一角度的理性逻辑,把这些材料整合为有头、有尾、有中间的一篇文章。不过,这到底是由人的心灵涌出,情感发酵而成的文章呢,还是同一个题目千篇一律的资料汇编和整理呢?作文,在观察生活、积累素材、发展思想、沉淀情感的基础上,在具体写作时,说到底是一个“想”和“说”的质量问题:如何想得清楚、想得透彻、想得独到、想得灵动,想到栩栩如生、诚挚感人的程度;如何能够把所想到的这一切说得明白、生动、到位,甚至在“说”的过程中补充和发展了“想”。这一切在根本上是一个长期修炼的事情。

然而,“有大法无定法”“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并不意味着我们作文水平的提高就完全只能是一个自然过程。中外文学史上、思想史上那些已有定评的优秀文化资源,它们的存在,对它们的熟悉和领悟,进行必要的分析阐释,无疑会对中学生作文过程的“想”与“说”起到激活和引导的作用,辽宁人民出版社组织编写的这套丛书,用意就在这里。唐诗、宋词、古典诗歌、现代诗歌、古典格言、优秀文章中的议论说理、感情抒发,以及优秀文学作品中的景物描写、人物描写、心理描写,一共10种,构成了这套丛书的材料篇,除此而外,还有关于作文构思和技法的两种书,构成了这套丛书独具特色的构思篇和技法篇,使这套作文系列具有极强的知识系统性、实用性和指导性,这里需要强调的是:

本套丛书并不是一般性地谈论这些文化资源本身的内容和意义——尽管这一层也很重要,而是充分考虑中学生作文水平的切实提高,更注重分析和阐释这些文化珍品形成的思路、表达的技巧、风格的突出、语言的质量,同老师一道分析那些作家、思想家是从什么角度来理解人生、评说人生,是如何独特地、富有感染力地表达自己这种理解和评说的,中学生在自己的作文中可以怎样借鉴应用。这对中学生作文将起到素质培养和具体启发两个方面的作用。选择从思路、角度、技巧、语言、风格等方面对中学生作文有较大启发空间的材料,密切结合中学生作文所需要的精神、思考、气质、语言、表达技巧等基本因素,从这个角度把所选的文化遗产中的营养和启发说出来,把写作所需要的思维和灵性说出来。这就是本套丛书想要达到的目的。再换句话来说,它不重在那些大师(或者名作)想了些什么或者是说了些什么,而重在他们(它们)是怎样去想、如何来说的,我们希望这会对中学生的作文有更为切实的帮助。

想法听起来似乎还可以,但实际效果如何呢?在作文水平的提高上做一些操作性、步骤性的事情,这常常费力不讨好,而且很冒险,往往为那些妙笔生花的文章高手和文学家所笑。但我们考虑得更多的是中学生。我们期待着来自中学生和中学语文老师,还有专家的中肯批评。

爱国与忧民

不破楼兰终不还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

爱国,是一种根植于每个人内心深处的崇高情感,我们深深地爱着这片生于斯、长于斯的土地。爱国,不同的时代会被赋予不同的含义。和平年代,爱国可以表现在努力学习和工作上,让我们的祖国变得更加富强美好。可是在战争年代,爱国则意味着无条件地听从国家的召唤,用生命和鲜血捍卫祖国的尊严。在唐诗中,有很多爱国诗篇的绝唱,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就是其中之一。

诗人首先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战地长卷。我们的视线在青海湖的上空聚焦,看到那层层弥漫的乌云,那横亘在河西走廊的绵延不绝的雪山。就是在这里,唐朝的官兵曾一次又一次地打退了吐蕃军队的进攻。越过那终年积雪的雪山,看到的是一座与玉门关遥遥相望的荒漠中的孤城,玉门关以外就是突厥的势力范围了。这一系列的景物描写实际上是对西北边陲的一个鸟瞰。我们仿佛置身边关,将要去感受刀光剑影和战火的洗礼。然后作者由环境描写直接转为抒情,将士们百战沙场,铠甲磨穿,凭着坚强的意志发誓不彻底击溃敌人不归故里。“欲安其家,必先安于国。”诗中的将士们“忧国忘家”,真正把自己的生死和祖国的兴亡联系在一起了。“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楼兰是汉朝敌国,此诗以汉喻唐。)这誓言掷地有声、雄健有力,突出地表现了爱国志士们捍卫自己的家园、誓灭强敌的英雄气概。爱国,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可歌可泣的爱国故事俯拾即是。如西汉的霍去病在抗击匈奴、保家卫国的边疆战场上,马不卸鞍、衣不解甲地度过了一生。汉武帝为了表彰他的功绩,下令为他建造一座豪华府第,让他去看看。他说道:“匈奴不灭,无以家为也。”清代的左宗棠督办新疆军务时,已经做好了战死的准备,让人抬棺木进军,经过艰苦的战争,终于迫使沙俄改订了条约,收回了属于我国的领土……在写作关于爱国主义题材的文章的时候,我们可以引用以上这些事实论据来支持论点。

圣人不利己

圣人不利己,忧济在元元。

黄屋非尧意,瑶台安可论。陈子昂《感遇三十八首(其十九)》

这是一首劝谏君主如何善用为君之道的诗。其中尤以“圣人不利己,忧济在元元”著称于世。从字面上我们不难理解这句话的意思。圣贤的君主,不会只顾一己之私利,他会时时忧虑黎民百姓的疾苦,济困扶危,这是一种爱民思想的体现。全诗如下:

圣人不利己,忧济在元元。

黄屋非尧意,瑶台安可论。

吾闻西方化,清净道弥敦。

奈何穷金玉,雕刻以为尊。

云构山林尽,瑶图珠翠烦。

鬼功尚未可,人力安能存。

夸愚适增累,矜智道逾昏。

唐太宗李世民曾说过:“水可载舟,亦能覆舟。”历代统治者都十分重视与平民百姓的关系。他们极力推崇“爱民如父母之爱子、兄之爱弟”的做法,而且还得出了“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为政之道,以顺民心为本,以厚民生为本,以安而不扰民为本”,“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论断。只有人民才是历史的主人,谁要是忽视了人民的力量,就一定是自取灭亡的。

无论是古代的君主,还是现代的官员,为政一方都应该本着一颗爱民之心真正地造福于民,中国历史上爱民的典范很多。诸如行德爱人的赵宣子,杀骡救人的赵简子,尝药救人的钟离意,赈灾济民的范仲淹,他们都以民为先,设身处地地为民众的利益着想。当代的例子就更是举不胜举了,如人民的儿子焦裕禄,无私利他的好战士雷锋等。同样,人民也永远不会忘记他们的名字。就像诗人臧克家写的:“有的人/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有的人/把名字刻入石头想‘不朽’。给人民做牛马的/人民永远记住他!把名字刻入石头的/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以上这些论据,同学们可以在写关于爱民这一题材的议论文中尝试用之。

宁为百夫长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杨炯《从军行》

这首诗描写了一位书生从军和参战的全部过程。前方战报频传,激起了一位读书青年的爱国热情,他不愿再将青春年华消磨在笔砚之间,于是决心投笔从戎开始军旅生涯。在战场上英勇作战,既为报效祖国,立功扬名,更是一种唐代诗人的心灵追求。同时他们也从壮美的边塞,从铁血军旅中获得了澎湃的诗情,这直接促成唐代边塞诗的蓬勃发展局面。

这是一首抒写爱国情怀的诗,而“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正是一个爱国的宣言。我们在写爱国题材的作文时可以引用这句话,非常有说服力。关于爱国的主题,许多名家也有自己的观点,曹植有“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范仲淹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陆游有“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文天祥有“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谭嗣同有“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林则徐有“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秋瑾有“拼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周恩来有“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些语句或体现了对国家、民族、人民前途命运的关心,或体现了一种高度的责任感和强烈的忧国忧民情怀,或体现了一种无所畏惧、视死如归的牺牲精神。在写作中,这些理论论据都可以为我所用,借以阐明观点。

商女不知亡国恨

烟笼寒水月笼沙,

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杜牧《泊秦淮》

这是一首表达爱国忧民之情的小诗。诗的开头,以景物描写入题,渲染出一片淡雅的水边夜色,幽静而朦胧。在这样的夜色中,诗人的船停泊在秦淮河边。这里是著名的娱乐场所,秦淮河两岸到处是一片歌舞升平。“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在这酒家林立的地方,不时传来歌女们演唱《后庭花》的歌声。作者听到这样的歌声,不禁慨叹:“当今国家有难,国力衰微,这些天天吃喝玩乐的人,不为国家效力,只是沉浸在酒色和靡靡之音中。长此以往,国将不国了。”作者在表达这种思想的时候,并没有直接怒斥这些腐朽分子,而是通过对歌女们不知时事地演唱《后庭花》这样的亡国之音来进行反讽,嘲笑了那些醉心于声色的大臣们。同时,也从对这些人的批判中,表现出作者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爱国忧民是中学生习作中一种较为普遍的题材,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来切入写作。如可以写岳飞的“以身许国,何事不敢为”,可以写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可以写丰子恺的“宁做流浪汉,不当亡国奴”,可以写肖邦的“爱祖国高于一切”,还可以写列夫·托尔斯泰的“要尽可能做一个对祖国有用的人”等。这些豪言壮语都能表现热爱祖国、关心人民的主题,同学们在写这类题材时可以参考。

安得广厦千万间

八月秋高风怒号,

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飞渡江洒江郊,

高者挂罥长林梢,

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

忍能对面为盗贼,

公然抱茅入竹去。

唇焦口燥呼不得,

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

秋天漠漠向昏黑。

布衾多年冷似铁,

娇儿恶卧踏里裂。

床头屋漏无干处,

雨脚如麻未断绝。

自经丧乱少睡眠,

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

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安史之乱中,诗人杜甫逃亡到四川,一直无栖息之所,穷困潦倒。上元二年(760)的春天,诗人终于在成都浣花溪畔盖起一座茅屋。虽然又小又破,但终究有了一个可以避风的港湾,一家人终于可以安顿下来。哪里知道,时至八月,一夜秋雨过后,草堂上的茅草随风而逝。眼见着自己唯一的“家产”毁于一旦,内心当然悲痛万分,辗转难眠,于是写下了这首《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全诗以纪实的笔法写成,我们仿佛看见一个白发苍苍、病魔缠身的老翁眼睁睁地看着怒号的秋风一层又一层地卷走自己屋上的茅草。那茅草或被风吹到对岸,或高挂树梢,不多的几束能捡回的还被邻里村童抢着抱了去。老人只能拄着拐杖在寒风中瑟瑟发抖,独自叹息……

最难能可贵的是,诗人的处境已经苦楚不堪了,但并没有怨天尤人,而是想到了普天下所有与自己有着同样命运的人,最后发出了“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宏愿,表现出了诗人崇高的理想和忧国忧民的情感。这与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有异曲同工之妙。

功名只向马上取

火山六月应更热,

赤亭道口行人绝。

知君惯度祁连城,

岂能愁见轮台月。

脱鞍暂入酒家垆,

送君万里西击胡。

功名只向马上取,

真是英雄一丈夫。岑参《送李副使赴碛西官军》

唐朝是一个强盛的王朝,但始终战事不断,边患无穷。当时的读书人怀着对祖国的一片赤诚,心仪金戈铁马,情系壮美军旅,纷纷走出书斋,奔赴战场。这首诗就是诗人岑参在好友赴前线时的一首送别之作。

尾句“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堪称千古名句。它是诗人对临行好友的勉励:“请你在战场上英勇杀敌,在戎马沙场上求取功名吧!做一个真正的男子汉大丈夫。”语言豪迈健朗,完全没有送别诗中常见的低落情绪。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到诗人的一种价值取向,只有在战场上建立功勋才是真正男子汉的所为。这也让人联想到,南宋的爱国诗人陆游,也曾向往着过“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的军旅生活,也曾立下过“一身报国有万死”的誓言。怀着精忠报国之志的抗金英雄岳飞,他的名句“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我们也并不陌生。这些都反映了诗人报国的拳拳赤子之心。“祖国”这一词在英语里叫作“motherland”,可以直译为“妈妈的土地”。我们常常把祖国比作母亲,作为她的儿女,每一个炎黄子孙都知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道理。当祖国母亲遭受外族蹂躏的时候,真正的男子汉会英勇地挺起胸膛,站出来,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维护祖国的和平。因此我们写作中,把这个名句用在歌颂那些为祖国的安宁甘愿牺牲自己的青春与生命的志士和英雄们再合适不过了。

理想与情操

直挂云帆济沧海

金樽清酒斗十千,

玉盘珍馐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

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

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

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

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三首(其一)》

李白虽然很有作诗的天赋,却不善于政治投机。他的才能被发现后,入长安翰林院做官,诗人本来以为可以有机会施展政治抱负,大展宏图,却因为不会攀龙附凤,不久就被唐玄宗“赐金放还”。这首诗就是他即将离开长安时,在好友为之送行时的酒宴上写下的。面对眼前的好友、丰盛的宴席,举起酒杯又缓缓地落下了,欲言又止,心中茫然。原因何在?在人生的道路上“冰塞川”“雪满山”,现实却是那样的无情,不由得慨叹“行路难,行路难”。可是在惆怅之余,诗人忽然想到了在磻溪垂钓的姜子牙,也想起了因为梦见自己得到汤王重用而实现志向的伊尹。于是诗人情绪有了一个极大的转折,由悲伤彷徨转为了乐观自信,终于摆脱了在歧路中彷徨的苦闷,直呼“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他相信尽管人生的道路充满坎坷,但只要努力,一定有一天能挂上云帆,乘风破浪,横渡沧海,到达理想的彼岸。“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一句,以它那非凡的气势成为流传至今的名句。我们读后不免会被诗人坚持理想的雄心壮志所感染。俗话说“人无志而不立”,没有远大的理想,一个人是不可能有所作为的。高尔基说:“一个不知道明天该怎么办的人是不幸的。”理想就如不灭的灯塔,我们就好像海上航行的水手,我们的航程是靠它指引的。正如雨果所说:“生活好比旅行,理想是旅行的路线。失去了路线,只好停止前进。生活既然没有目的,经历也就枯竭了。”没有鸿鹄之志,陈胜又怎能在大泽乡揭竿而起,掀起了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没有造福于全人类的理想,爱迪生又怎能给世界带来一片光明?举不胜举的例子告诉我们,理想是一个人在身处困境之时的信念支撑,是一个人的灵魂。

一览众山小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杜甫的《望岳》被誉为“绝唱”,并刻石为碑,立于泰山的山麓之上。

泰山呀,你究竟是何等的景象呢?从齐到鲁,到处碧色可见。(你)凝聚着大自然的神奇秀美,把山南、山北分隔成昏暗和明亮两个天地。云气迭起,令人胸怀激荡。目不转睛地看着归鸟,令人感到眼角欲裂。(我)一定要登上泰山的顶峰,那时候周围的群山一定都会显得渺小。

结尾两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颇具有启发性和象征意义,可以看到诗人不怕困难、勇于攀登、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在写作中可以用来说明要有所成就,就要有奋勇前进、不畏劳苦的精神。只有登临绝顶,才能欣赏那峥嵘百态的怪石,挺拔多姿的奇松;才能领略那“群峰下伏”“旭日东升”“晚霞夕照”“黄河金带”“云海玉盘”的奇观。就这一主题,我们还能想到什么例证呢?宋代文学家王安石说:“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看来,无志者只能拜倒在山的脚下,望“山”兴叹,止步不前;志不坚者只能半坡流连,畏难而退,前功尽弃,中途而废。

登山如此,治学也是同样的道理。举世闻名的数学家陈景润立志登上数学研究的高峰,他整日身居陋室,废寝忘食,潜心研究,终于采撷了数学皇冠上的明珠。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这里点到为止。同学们应该在平时注意把这样的论据归类与整理,到临场时才能将一切为“我”所用。

扶摇直上九万里

大鹏一日同风起,

扶摇直上九万里。

假令风歇时下来,

犹能簸却沧溟水。

世人见我恒殊调,

见余大言皆冷笑。

宣父犹能畏后生,

丈夫未可轻年少。李白《上李邕》

李白的诗以构思奇特、气势雄浑著称于世。被誉为“诗仙”的李白,作品大多颇富浪漫主义色彩,想象奇特,令人赞叹不已。在他的诗作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诗人以大鹏的形象来自比,借以抒发自己远大的理想抱负。《上李邕》就是其中的一首。

大鹏是指传说中的大鸟。《庄子·逍遥游》:“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李白在青少年的时候就有“斗转而天动,山摇而海清”的远大理想。他受了庄子《逍遥游》中大鹏形象的启发,在诗人的想象里,大鹏是英雄形象的代表,是自由的象征。虽然后来李白遭遇到了政治上的失败——被唐玄宗“赐金放还”,也曾感慨万千,作诗云:“大鹏飞兮振八裔,中天催兮力不济。”比喻自己的翅膀被折断,而无力飞翔了。但沉沦不符合李白的个性,自信坚强是诗人骨子里抹不去的东西。我们从“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中更多地看到了诗人虽遭谗被贬却仍满怀着翻江倒海的豪情壮志——大鹏(我)有朝一日驾着暴风腾空而起,盘旋而上,可直上九万里的云霄,即使风停降落,还能振翅掀起海中的波涛,构成波澜壮阔的气势。

我们可以用李白诗中的这一名句来比喻凌云的壮志、坚定的信心,也可以用来歌咏崇高的理想。当然,“扶摇直上九万里”是夸张的写法。但正是这种“心在旷野志在天”的精神力量,会给我们战胜困难的力量。如果周恩来没有“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宏志,中国可能就少了一位名垂青史的领袖。军事奇才拿破仑曾说:“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太多的例证告诉我们,树立远大的理想,是成功的前奏曲。

少年心事当拿云

零落栖迟一杯酒,

主人奉觞客长寿。

主父西游困不归,

家人折断门前柳。

吾闻马周昔作新丰客,

天荒地老无人识。

空将笺上两行书,

直犯龙颜请恩泽。

我有迷魂招不得,

雄鸡一声天下白。

少年心事当拿云,

谁念幽寒坐呜呃。李贺《致酒行》

有时一件小事可以改变一个人一生的命运。才华横溢的诗人李贺当年竟以避父“晋肃”的名讳这样一个所谓的理由,被剥夺了参加进士考试的资格。这样的打击对于一心想入仕途的他来说可谓重创,一种压抑、郁闷的情绪难以排遣,于是有此作。

从标题《致酒行》中可以看出诗的内容与宴饮有关,开篇即写了一个劝酒的场面。诗中提到的“客”当然是诗人的自喻。诗人面对着杯中的酒,沉默不语。主人对李贺的遭遇表示了极大的同情,而且竭尽全力进行劝慰。先是举杯祝他身体健康,可是美酒好像并不能减轻李贺内心的痛苦。他幽怨地说道:“你听说过汉武帝时的主父偃的故事吗?他家里人曾为之折柳送别,而他辞别家人入关后,资用匮乏,屡遭白眼,我现在的境遇就和他相差无几呀。”主人听后,也引经据典,娓娓道来,开导说:“我倒是听说唐初的名臣马周年轻的时候也曾受地方官吏的侮辱,在去长安的途中投宿新丰,主人待他连商贩都不如。其处境狼狈不堪,很长时间也没有伯乐可以识他这匹千里马,那种不被人识的悲苦一定也不次于你。但是后来怎么样了呢?他却因替借寓的主人代笔写陈条,让皇上大悦,因此而时来运转,被破格提拔呀!”主人的话点到为止,只是客观地陈述了事实,言外之意则是劝导李贺不应因一事不成就灰心失望。只要有真才实学,胸怀大志,成功是早晚的事。李贺被主人的一席话惊醒,茅塞顿开,心中的感觉就好像“雄鸡一声”整个天都亮了起来。于是在结束全篇的时候感叹道:“是呀,我正值青春年少之时,就应该有凌云的壮志,怎能因一时的挫折而一蹶不振呢?没有人会同情一个只懂得唉声叹气的人啊!”“少年心事当拿云,谁念幽寒坐呜呃”,后来成为一个警句,用来规劝那些胸无大志,只知道怨天尤人,向命运低头的年轻人。古语说:“人无大志,不知其可也。”诸葛亮的名句:“志当存高远。”都时刻提醒着我们,一个人只有树立一个远大的目标,才能有所成就。

愿君学长松

太华生长松,亭亭凌霜雪。

天与百尺高,岂为微飙折。

桃李卖阳艳,路人行且迷。

春光扫地尽,碧叶成黄泥。

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

受屈不改心,然后知君子。李白《赠韦侍御黄裳(其一)》

在封建社会,如果想在官场周旋,很少有人能不逢迎、讨好权贵。韦黄裳就是其中之一。李白这首诗作于天宝年间,旨在鞭挞像韦黄裳之类的趋炎附势的小人。

西岳华山上生长着千年古松,亭亭如盖,几经风雪,仍岿然挺立。百尺之躯怎能因为微风而折枝呢?桃花和李花凭借它们鲜艳的颜色来卖弄风情,行路的人常常被它们所迷惑,但是当春光不再的时候,桃李的花瓣就零落成泥了。希望大家都来做华山上的苍松吧,千万别去做桃李那样的俗艳之人呀。因为只有经历挫折打击而不改其志的人才是真正的君子。

正直无私,浩然正气,不逢迎谄媚权贵世俗,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重要的组成部分。这首诗把“华山松”和“桃李”进行了鲜明的对比,说明了有自我尊严、正直无私的人是能够经历风雨洗礼的。而那些谄媚的人只能得意一时,有很强的讽喻和警世作用。

这里再举一些重节气的理论论据供同学们在写关于此种题材的议论文时参考。《论语·述而》中说道:“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孔子又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汉代刘安曾云:“正身直行,众邪自息。”宋代的林逋有言曰:“见善明,则重名节如泰山;用心刚,则轻生死如鸿毛。”汪莘也说过:“铁可折,玉可碎,海可枯,不论穷达生死,直节贯殊途。”古代谚语中更有“疾风知劲草,严霜识真木”的说法……

此马非凡马

此马非凡马,房星本是星。

向前敲瘦骨,犹自带铜声。李贺《马诗二十三首(其四)》

有一篇题为《瘦马铜声》的通讯,写的是云南省边检站站长赵应林,家里一贫如洗,女儿患病住院连1000元的医疗费都交不起,却拒收了14万元贿赂的事迹。这篇通讯歌颂了一个真正的共产党员坚持党性不受金钱诱惑的凛然正气,文章的标题就是从李贺的这首诗中化用来的。

诗人李贺空有一身才气却无处施展,不得重用,壮年抑郁而死,因此他的诗多是苦吟,我们能从诗中体会到诗人怀才不遇的情绪。这首诗表面写马,实际上是以马自喻,来写自己。古人认为不平凡的人应来自天上的星宿。诗中的马是由房星下凡而来的,可见素质不凡,卓尔不群,却因其貌不惊人、瘦骨嶙峋而不被重用,无人能识。但如果你走近它,敲敲它的骨头,你会听到铜声悦耳。原来它有着一副铜铸的硬骨头。虽然诗人也好像这匹瘦马一样处境凄惨,但终不会为逢迎谄媚而改变操守。

我们在作文中就可以引用:“向前敲瘦骨,犹自带铜声。”来比喻那些甘于寂寞,不贪图物质上的享乐,保持人格的尊严,坚持操守的人。同时可以作为论据的还有很多事例。如古代齐国一次大荒年,有个名叫黔敖的人,大发善心,在路旁设一个舍饭摊,救济逃荒过路的难民。他看见一个小伙子饿得快要倒下了,就拿着食物向他嚷道:“嗟,来食!”谁知道那人怒目而视,直到饿死也不肯吃施舍的食物,于是传为“饿死不食嗟来之食”的佳话。再如明代的民族英雄于谦,他一向主张“名节重泰山,利欲轻鸿毛”,把自己的俸禄都用来救济灾民,每次进京的时候绝不给上级官员送礼。有人劝他,不带钱,带点山西特产也行呀。他却说:“我只带两袖清风!”同学们如果能在写作中引用上述例子,一定会很有说服力。

草木有本心

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

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

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张九龄《感遇十二首(其一)》

张九龄曾经官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中书令,在任期间敢于直谏,为官清廉,被称为“贤相”。但后来却被奸相李林甫所陷害,最终被贬荆州。这首诗便是在荆州时所做的。题目为“感遇”即指对自己的遭遇有感于心而寓于言。诗中我们可以看到诗人运用比兴的手法来言志,抒发了自己高尚的气节和情操。

春天的兰草葱郁繁茂,秋天的桂花清雅脱俗。它们都在适合自己的时间尽情吐露着芬芳,展现着欣欣向荣的生命活力。一阵清风吹过,那居住在山林中的美人,闻到了随风飘散的花香,于是来坐观赏。但是,兰桂的芬芳本是出于本性,又何求美人的赏识与攀折呢?“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用来比喻贤人君子的洁身自好,本分做人,并非借此求得他人的称誉,来加官晋爵。也表明了诗人进德修业,不求闻达,不求显赫的节操。

古今中外,有多少人在功利面前蜂拥而上,丧失了自己的人格,又有多少人一味追逐钱财,抛弃了精神上的追求,虽然脂厚肠肥,虽然宝马香车,但脑子里是绝对空虚的。这种人已经失去了真正的自我了。今天当我们吟起张九龄这首诗的时候,不得不被诗人那种坚定的气节所打动。

写作关于歌颂坚定的气节、高尚的情操的作文题时,可以引用这首诗,同时还有一个故事,也是一个好的例证。那就是“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做县令时,体恤民情,爱民如子。他因大灾之时,私自为百姓开仓放粮而被革职。临行前,郑板桥向潍县的百姓赠画留念,画上题诗一首:“乌纱掷去不为官,囊橐萧萧两袖寒。携取一枝清瘦竹,秋风江上作鱼竿。”从此,郑板桥回乡以画竹为生,度过了他贫寒却很有气节的一生。他一生只画兰、竹、石。因为兰四时不谢,竹百节长青,石万古不败,正是郑板桥倔强不驯的性格写照……同学们也可以把它作为参考,选择使用。

学习与进步

劝君惜取少年时

劝君莫惜金缕衣,

劝君惜取少年时。

有花堪折直须折,

莫待无花空折枝。杜秋娘《金缕衣》

这首诗,全用白话写成,意思非常好懂,旨在劝说人们尤其是青少年,要珍惜时光。千金散尽还可复来,可是大好的青春错过了,是任何金钱所无法补偿的。盛开的鲜花,在它娇艳欲滴的时候,就尽管采摘下来。不要等到花落之时,再去折那无花的空枝。那时只能悔之晚矣。

时间对每个人都是公正的,谁对时间越吝啬,时间就对谁越慷慨。显然这首诗可以作为论证惜时的有力论据。当然,我们还可以想到许多名家分秒必争的事例,从而作进一步论证。例如,鲁迅先生以“时间就是生命”的格言律己,笔耕不辍,终成一代名家;巴尔扎克每天用十六七个小时如痴如狂地奋笔疾书,即使累得手臂酸疼,双眼流泪,也不肯浪费一点时间,为人们留下了《人间喜剧》这笔珍贵的遗产;爱迪生一生有一千多项发明,有的发明要经过上千次试验,他连续常常工作24小时甚至36小时,最终给全世界带来了光明;爱因斯坦76岁时得了重病,当时一位朋友问他还需要什么东西时,他说“我只希望还有一点时间让我能把一些书看完”;齐白石老人画的虾,形神兼备,气韵生动,有人问他的“秘诀”是什么,他笑着回答:“不曾一日闲过。”总之,这些例子不胜枚举,相信会对同学们写作思路的拓宽提供一点帮助。

一寸光阴一寸金

读书不觉春已深,

一寸光阴一寸金。

不是道人来引笑,

周情孔思正追寻。王贞白《白鹿洞》“一寸光阴一寸金”,现在被更广泛地用于俗语式的警句当中。它告诫和警示人们,时间是多么的宝贵,青春又是多么的易逝。其出处便是这首王贞白的《白鹿洞》。

我们常说:“寸金难买寸光阴。”时间正因为其不可重复,不能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