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22 22:19:46

点击下载

作者:《名家推荐世界文学名著宝库》编委会编

出版社: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论语

论语试读:

导读

谭旭东,北京师范大学文学博士,中国传媒大学艺术学博士后。曾担任北京师范大学团委副书记,现为北京北方工业大学中文系副教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目前中国最活跃的新锐文学批评家、青年儿童文学学者、少儿出版研究专家和儿童文学作家、诗人。已出版8部童诗集、8部文学理论批评著作,主编、翻译童书近200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多家媒介曾撰文评价其创作成果和学术研究成果。曾获北京师范大学励耘学术奖一等奖、全国优秀少儿图书奖、冰心儿童图书奖、冰心儿童文学新作奖、《儿童文学》杂志“十大魅力诗人”奖等。2009年被评为北京市首批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论语》一直是受人欢迎的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不过,近年来由于北师大教授于丹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的播讲,而更受读者瞩目。《论语》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论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与《大学》、《中庸》、《孟子》、《诗》、《书》、《礼》、《易》、《春秋》等并称“四书五经”。通行本《论语》共二十篇。《论语》的语言简洁精炼,含义深刻,其中有许多言论至今仍被世人视为至理名言。作为一部优秀的语录体散文集,《论语》以言简意赅、含蓄隽永的语言,记述了古代教育家孔子的言论。《论语》中所记孔子循循善诱的教诲之言,或简单应答,点到即止;或启发论辩,侃侃而谈;或富于变化,娓娓动人。《论语》又善于通过神情语态的描写,展示人物形象。孔子是《论语》描述的中心,“夫子风采,溢于格言”;书中不仅有关于他的仪态举止的静态描写,而且有关于他的个性气质的传神刻画。此外,围绕孔子这一中心,《论语》还成功地刻画了一些孔门弟子的形象。如子路的率直鲁莽,颜回的温雅贤良,子贡的聪颖善辩,曾皙的潇洒脱俗等等,都称得上个性鲜明,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孔子因材施教,对于不同的对象,考虑其不同的素质、优点、缺点、进德修业的具体情况,给予不同的教诲,表现了一个长者诲人不倦的可贵精神。《论语》也有自己的糟粕或消极之处,但它所反映出来的两千多年前的社会人生精论,富有哲理的名句箴言,是中华民族文明程度的历史展示。即使今天处在改革开放、经济腾飞、文化发展的时代大潮中,《论语》中的许多思想仍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和时代价值。北宋政治家赵普曾说过“半部《论语》治天下”,可见,融合了古人智慧的《论语》是一部不可多得的中国传统文化读本。

学而篇第一

《学而》是《论语》的第一篇。本篇内容涉及多方面,但主要以论学为主,特别强调读书与做人之间的密切关系,强调学以致用,以及仁、孝、信等道德范畴。

人不知而不愠

[1][2]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3][4]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1]子:古代指有学问的人,意思相当于“先生”,这里特指孔子本人。《论[2]语》里“子曰”中的“子”都是指孔子。说(yuè):同“悦”,高兴,喜悦的[3][4]意思。愠(yùn):生气,恼怒。君子:《论语》中的君子指的是学问很高,道德修养很好的人。译文

孔子说:“学习到的知识按时去温习它,不也是很高兴的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也是很快乐的吗?别人不了解我,我也不抱怨,不也是很有君子风度的吗?”导读

学习的过程,其实是很快乐的。当我们把学过的知识不断地巩固,让它在脑海里形成体系,兴许还能悟出一些新东西,这怎么能不让我们感到欣喜呢?有朋友从远方来看望我,说明他是把我常记心怀,更是对自己待人态度的一种肯定,同时也验证了我的个人价值,这怎能不让我感到衷心的喜悦呢?也就是说,一个人唯有诚心与人交往,才会有真诚的朋友,才会源源不断地“有朋自远方来”。当别人不了解自己的学问,而我心里却始终很淡定,不更能显示自己开怀纳人的大度吗?即使怀才不遇时也不怨天尤人,并保持一种坚定的信念,不也是一个君子的标准吗?

孔子的教导让我们感知到:真正的快乐,其实是保持心灵的宁静,并好好珍惜当下实实在在的拥有。譬如与朋友共享一本好书,或共饮一杯好茶,这些都是生命中温暖而惬意的时光。论语故事 不抱怨的秘诀

村庄里住着一位年轻人,他有个怪癖,每次与人争执时他都会飞快地跑回家,然后绕着房子和土地跑上两圈。年轻人工作非常勤奋,天长日久,他的房子越来越多,土地也越来越广。可无论房地有多大,只要与人争执,他仍然会绕房子和土地跑两圈。这让人们感到非常疑惑。可是不管别人怎么问他,他都一句话也不说。就这样,日子一天天过去。直到有一天,他变得很老了,他的房地占据了大片村庄,附近也没哪个人比他更富有。可是只要与人争执,他仍然会绕着土地和房子跑上两圈。

由于他步子慢,两圈过后,天都快黑了。有一天,他的孙女央求他告知为什么生气时就会绕着土地跑上两圈。他经不住孙女的恳求,终于说出了这个秘密。他说:“年轻的时候,我和人抱怨争执就绕着房地跑两圈。那时我边跑就边想,我的房子这么小,土地这么少,哪有时间、哪有资格去跟人家生气,一想到这里,气就消了,于是就把所有的时间都用来努力工作。”

这时,孙女又问道:“爷爷,你年纪这么大了,已经是村庄里最富有的人了,可为什么还要绕着房子和土地跑呢?”

他笑着说:“我现在仍然会生气,可是在绕着房子和土地跑两圈时,我边走边想的是,我的房子这么大,土地这么多,又何必跟人抱怨、计较呢?一想到这儿,气也消了。”

书外论语一个人对生活是怎样一种心态,关键在于他本身。孔子所说的,“人不知而不愠”不正是如此吗?不要抱怨世界怎样,不要抱怨别人怎样。一个人,无论何时何地,只要保持一种乐观的心态,就会发现这个世界其实很美丽。一个自爱、自强的人,应该是每时每刻都积极进取、朝气蓬勃的。

巧言令色,鲜矣仁

[1]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1]令:美,善。色:脸色。令色:这里指谄媚的脸色。译文

孔子说:“满嘴花言巧语,一副讨好人的模样,这样的人具有的‘仁德’是很少的导读

这是一幅伪君子的画像,孔子对伪君子的鄙弃之情溢于言表。儒家崇尚质朴,强调人的言行应当一致,极力反对花言巧语。孔子从仁的角度提醒人们,对花言巧语的人要提高警戒。

吾日三省吾身

[1][2][3]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4][5]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1][2]曾子:孔子的学生。名参(shēn),字子舆。三:不表示确数,有多次的[3][4]意义。省(xǐng):检查,反省。为(wèi):替,给。忠:尽心竭力。信:诚[5]心。传:传授知识、学问。译文

曾子说:“我每天反省自己多次,替别人办事尽心尽力了吗?同朋友交往真心对待了吗?老师传授的知识用心温习了吗?”导读

自省是儒家道德修养的一种方式,同时也是完善自己的过程。它的目的无非有两个方面,一个是如何做人,另一个是如何处世。

当然,一个人能做到正确地剖析自己,无疑是十分困难的。当别人对他有看法时,倘若放不下自私的架子,是难以做到“三省”的。因为我们都不能忽略这样一个事实,那就是一个人在乎别人对他的评价,远胜于他自己对自己的评价。相反,在自私的有限空间里,做到“三省”的人,应该是对自我认识的一种超越了。

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1][2][3]

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1]道:治理,管理。乘:(音shèng)意为辆,这里指古代军队的基本单位。古时四匹马拉一辆车,称为“一乘”。车上有士兵三人,车下有步兵七十二[2]人,后勤人员二十五人,共计一百人。千乘之国:泛指诸侯国。敬:慎[3]重。爱人:这里指人民。以时:根据一定的时节。译文

孔子说:“治理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要谨慎处理政事,讲诚信,节省财用,爱惜百姓,并根据一定的时节征用他们,不耽误农时。”导读

孔子的学说有爱人的意思,泛指爱一切人。

在这里主要是对统治者而言。在治理国家方面,孔子讲了三个方面:节省财用,爱惜百姓,不违农时。

在我们现在看来,它仍是一个合理的政策,对农业发展有重要的借鉴价值。论语故事 放牧治天下

在很久以前,有一次黄帝带着随从外出到贝茨山见大傀,途经一座大山时,半道上迷了路,这时他们巧遇一位放牛的牧童。

黄帝便上前问道:“小孩呀,贝茨山要往哪个方向走,你知道吗?”牧童说:“知道呀!”说着顺便指了路向。黄帝又问:“那你知道大傀住哪里吗?”他说:“这还不知道啊!”黄帝吃了一惊,笑了笑,便随口说道:“你小小年纪,什么事都知道,不简单啊!”接着,黄帝开玩笑地问道:“你知道如何治国平天下吗?”令人惊奇的是,这个牧童说了这么句话:“我知道呀,就像我放牧一样,只要把牛养好了,除去它的坏性子,那一切就好了!治天下也是这样的,不是吗?”

黄帝原以为他什么都不懂,听后,赞叹不已。

书外论语这个小孩从生活中悟出的道理,虽然简单,却更能让人理解治国平天下的方法。这与孔子所说的“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有异曲同工之妙。爱护百姓,保证他们的日常安定,同样是治国平天下的最好方式。

弟子入则孝,出则弟

[1]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2]有余力,则以学文。”[1][2]弟子:此处指年纪幼小的人。文:指古代文献。主要有诗、书、礼、乐等文化知识。译文

孔子说:“年幼时在父母身边要孝顺父母,出门就要尊敬兄长。做到言行谨慎,博爱大众,亲近那些有仁德的人。做到这些之后,如果还有余力,就去学习文化知识。”导读

做人首先要有品德修养,然后才能谈得上学习文化知识的价值。换句话说,如果一个人要学习文化知识,要精通学问之道,只有从做人的根本原则出发,才能学有所成。

孔子的教育是以道德教育为中心,书本知识是摆在第二位的。当一个人拥有了良好的道德修养之后,如果有闲暇的时间,可以去学习文化典籍,增长文化知识,让自己向贤者看齐。

过则勿惮改

[1][2][3]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4]者。过则勿惮改。”[1][2][3]重:庄重,稳重。威:威严。忠信:忠诚信义。无友:无,同“毋”,[4]不要。友,作动词用,交朋友。过:作动词用,犯过失。惮:害怕。译文

孔子说:“君子如果不庄重,就没有威严,即使学习的东西,也难以固守遵行。为人处世要以忠诚和信义为主要品德,不要和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有了过错要不怕改正。”导读

一个人如果给人随随便便的感觉,确实很难有威严。同时,在书上学习到的品德,恐怕也难以遵行了。

不要和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的问题,这在当时是相对而言。一个人并不是只和比自己好的人交朋友,如果真是这样,谁都没朋友可交了。圣人所说的,不外乎是怕受到不好的影响。也就是说,要求我们在交朋结友的过程中,应着眼于别人比自己好的方面。只有这样,才能在交友的过程中看到自己的不足,从而不断提高自己,完善自己。

关于犯错方面,孔子提倡有了过错,不要怕改正,这是对人性的一种宽容,也是孔子的善良所在,爱心所在。

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1][2][3][4]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5]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1][2]子夏:孔子的学生。姓卜,名商,字子夏。贤贤:第一个“贤”字作动词,尊重的意思。后一个“贤”作名词,指有贤德的人。易色:轻视容[3][4][5]貌。此处就夫妻关系而言。事:作动词用,侍奉的意思。致:奉献。交:交往。译文

子夏说:“尊重有才德的贤人,不重容貌;侍奉父母,能尽心竭力;服侍君主,能献出自己的生命;与朋友交往,说话诚实不欺。这样的人,虽然说没有读过什么书,我也一定要说他是学习过的了。”导读

一个人有没有学问,学问的好坏,主要不看他的文化知识,而是要看他的道德修养。这好比当今社会,衡量一个人的标准,并不是看学历,也不是看文凭,而是看他的言谈举止与品质修养。也就是说,即使一个人没有学习过什么,但他能做到孝、忠、信等传统伦理,你能说他没有文化知识,没有道德修养吗?殊不知,他所拥有的这些道德修养,其实就是人生的最好老师了。论语故事 三个母亲只有一个儿子

有一天,一位大师和三个母亲坐在村头的一口水井边聊天。这三位母亲很健谈,无意中她们分别谈到了自己的儿子。

第一位母亲说,我的儿子很能干,心灵手巧,不比其他孩子差,我很安心;第二位母亲说,我的儿子很会唱歌,其他孩子没人比他唱得好,我坚信他将来会是个大艺术家的;第三个母亲听了前面两位母亲的话后,不由得低下了头,很腼腆地说,我的儿子很平凡,没什么过人的天赋,我很担心。

大师沉默许久,没有说话。过了一会儿,三位母亲各自提着一只沉重的水桶,准备回村子做饭招待大师。这时候,三个儿子都跑来了,准备接自己的母亲回家。

第一个儿子,连翻了几个筋斗,博得周围人的一阵喝彩;第二个儿子,唱出的歌声,惟妙惟肖,也赢得连连的掌声;惟有第三个儿子,不说话,只是默默地跑到母亲跟前,替她把那桶水提回了家。

这时,三个母亲分别问大师:“你觉得我们的儿子怎么样?”大师笑了笑,没说什么,只问了她们这么一句话:“你们的儿子?可我只看到一个儿子而已呀!”

书外论语在这个故事当中,大师看到了三个孩子对待母亲的不同态度。其实,在日常生活当中,一个人对父母的孝顺态度,不能只有外表的花俏言行,真正的孝顺之道,还必须有付诸行动的爱。孔子所说:“侍奉父母,能尽心竭力。”不正是这样的初衷吗?

敏于事而慎于言

[1][2]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

[3]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1][2][3]就:靠近,接近。道:道德。正:修正。译文

孔子说:“君子在饮食上不求饱足,在居住上不贪求舒适,做事勤劳敏捷,说话谨慎小心,接近德才兼备的人并不时地修正自己,这样就可以称得上是好学了。”导读

在一般人看来,食求饱,居求安,是人的生理需求,此话并不错。但在艰苦的条件下,就不应以奢侈的生活标准为要求,过分贪图安逸,贪图享受。除此以外,一个人还应注重精神品质的提升,不能仅仅满足于物质的追求。

因此,孔子提出一个人如果做到了以下这三个方面:追求精神境界的升华,多做事少说话,以他人为“镜”来修正自己。那么,就可以称得上是好学的人了。

贫而无谄,富而无骄

[1]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2]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3]知来者。”[1][2]谄(chǎn):奉承,巴结。何如:怎么样。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摘自《诗经·卫风·淇澳》。有两种解释:一种认为切、磋、琢、磨分别指加工兽骨、象牙、玉、石头为器物的工艺,引申义则指学者做学问和修养自己离开了切磋琢磨就不能成器。另一种解释则认为切、磋是指加工牙骨的工艺,切开了还得磋(锉平);琢、磨是指加工玉石的工艺,琢(雕刻)了还得磨(磨光[3]滑)。引申义则指学者做学问和修养自己要精益求精。赐:孔子对子贡的称呼,孔子对学生都是直呼其名。诸:相当于“之余”。往:过去的事,已知的事。来:未来的、未知的事。译文

子贡说:“贫穷而不阿谀奉承,富有而不骄傲自大,(这种人)怎么样?”孔子说:“这也算可以了。但比不上虽贫穷却乐于完善自己,虽富裕却重视礼节的人。”子贡说:“《诗经》上说:‘像对待兽骨、象牙、玉石一样,切磋它,琢磨它,精益求精。’讲的就是这个意思吧?”孔子说:“赐呀,我现在可以和你谈论《诗经》了,告诉你已知的事,你可以举一反三,并从中领会到未告诉你的事。”导读

贫而乐道,富而好礼,这是一种理想的人生境界。在平时的教育当中,孔子就经常把这样的思想灌输给他的学生。

从这段话当中,我们明显可以看出子贡是一个聪明的学生。他能够独立思考,举一反三,进而领会到老师的意思,所以得到了孔子的表扬。从中,我们还可以看出孔子鲜明的教学主张。“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一个人虽然穷困但不去巴结讨好人,虽然富有了但不得意忘形,不以财傲人。这些都是一个正直的人应该达到的基本要求。但真想达到这种境界,谈何容易?面对贫富的差距比较,一个人是很难保持心理平衡的。它需要精深的修养,进而上升到对礼乐之道的精神追求,比如生活中一份简单的纯真快乐等等。这些都是人生高度的一个跨越,看的就是你是否拥有一颗淡然的心。

不患人之不己知

[1][2]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1][2]患:担心,忧虑。不己知:“不知己”的倒装,意思是不了解自己。译文

孔子说:“不要忧虑别人不了解自己,而应当忧虑自己不了解别人。”导读

这两句话是孔子教给学生的为人处世之道。

我们可以这么想,别人不了解我,我还是我,对我自己并没有什么损失。所以,这与孔子《论语》开篇所说的“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是遥相呼应的。即使别人不了解自己,也没必要忧虑不安,更没必要怨天尤人,耿耿于怀。只要我们以此及彼,就会真正感知到,在我们了解别人的过程中,同样也是让别人了解自己的过程,这并没有什么损失的呀!论语故事 挖井

有两个和尚,分别住在两个相邻的山庙里。他们每天都会在同一时间去山下的一条小溪挑水,久而久之,两个人很快就成了要好的朋友。不知不觉,时间一天天过去了,一晃就是三年。

忽然有一天,左边这座山的和尚没有下山挑水,右边那座山的和尚就想:“每天做功课很累,他大概是睡过头了吧?”他并没有在意。出乎意料的是,第二天过去了,第三天过去了……转眼间一个月过去了,左边这座山的和尚还是没有下山挑水。右边那座山的和尚疑惑不解,终于按捺不住自己的好奇心,决定去看看他。

当他来到左边这座山庙时,大吃一惊,因为他的老朋友正在庙前打太极拳,丝毫不像一个月没喝水的人。他便好奇地追问道:“你这一个月是怎么喝水的?”

左边这座山的和尚朝后院的方向指了指,说:“这三年来,我每天做完功课后都会抽空挖这口井。”

书外论语生活中,我们花了很多时间做自己的事情,却少有时间去了解朋友。孔子所说的“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就说明了这样一个浅显的道理:一个人如果只知道了解自己的世界,对朋友的世界却一无所知,那该是多大的损失呀!

为政篇第二

本篇主要内容涉及孔子“为政以德”的思想、如何谋求官职和从政为官的基本原则、学习与思考的关系、孔子本人学习和修养的过程、温故而知新的学习方法,以及对孝、悌等道德范畴的进一步阐述。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

[1][2]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1][2]北辰(chén):北极星。共:同“拱”,环绕、环抱的意思。“众星共之”:指天上的群星围绕北极星旋转、运行。译文

孔子说:“用道德来治理国政,就会像北极星那样,处在自己的位置,四周会有众多的星星环绕它。”导读

以德治天下,这是贯穿每个盛世王朝的精髓,可以说它是一条亘古不变的真理。国君用德来治天下,就是德政。与之相反的,就是暴政了。翻开中国古代历史,暴政永远是遗臭万年的。孔子的比喻十分好,德政就像是处于中心位置的北极星,宛若一颗粲然的明珠,吸引着众多的星星环绕在它周边。孔子坚信,一个执政者如果能对百姓推行德政,那么百姓的心就会向着他。德政正是儒家极力推崇的治国理念。

从心所欲,不逾矩

[1][2]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3][4][5]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1][2][3]有:同“又”,“十有五”即十五,这里指十五岁。立:自立。天[4][5]命:上天的意志,人不能左右的事情。耳顺:辨别真假是非。不逾矩:不越过法度、规矩。译文

孔子说:“我十五岁时,就立志做学问;三十岁时,学成自立;四十岁时,明白了很多事情,没有了疑惑;五十岁时,深知万物都有天命;六十岁时,能分辨所听到的话,不觉得不顺;到了七十岁,即使随心所欲也不会越出法度。”导读

这段话是孔子追求自由人生的一种回顾,同时也是他对自己每一段人生境界的自我报告。古语云“人生七十古来稀”,说的就是古代七十岁高龄的人并不多见,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孔子对自己能够活到七十岁还是很知足的,因此他能看淡万事万物,做到内心的自由。

其实我们可以试想一下,一个人真到了七十岁,还能有什么呢?或者说,还能做些什么事情?孔子说他七十岁才达到自由的境界,而这种“自由”却是以时间的消退为代价换来的。也就是说,七十岁修行的过程是漫长的,一个人即使随心所欲,没什么非分之想,但想成为圣人还是不易的。论语故事 接受失去的

传说在一个偏僻的小村庄附近的山上住着一个大师,据传他有一个特别灵验的水泉。每到春天时,水泉就常会出现各种神奇的迹象,并且泉水还可以医治各种疾病。因此,常有村民向大师求治。

忽然有一天,一个少了一条腿并拄着拐杖的老者,一跛一跛地走过村庄。旁边的村民见了,觉得很奇怪,心想:他只有一条腿,难道他要向大师祈求再有一条腿吗?

老人迈着蹒跚的步子,一跛一跛地向山上走去。看见路上的行人,他也一句话没说。老人来到山上后,大师带着同情的口吻问:“你是想让我再赐给你一条腿吗?”老人听后,诚恳地对大师说:“我不是要向你祈求有一条新腿,而是祈求你帮助我,失去一条腿后,我怎样过日子。”

书外论语生命有限,学会接纳既成的事实,为没失去的东西感恩,同样能让生活继续充实下去,并把不完美最小化。孔子所说的“从心所欲”,就是教人要有一颗淡如止水的心,学会感恩周围的一切。不管人生的得失与否,我们要做的就是,让自己的内心无时无刻不在充满着轻松,让生命永远染上绚丽的光彩。

色难,曾是以为孝乎

[1][2]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3][4]馔,曾是以为孝乎?”[1][2][3][4]色:脸色。弟子:年幼者,通指晚辈。馔:吃喝。曾(zēng):作副词用,“竟然、难道”的意思。译文

子夏问孔子什么是孝。孔子说:“子女在侍奉父母时,能常保持和颜悦色是件难事。遇事的时候,子女去效劳;有好吃好喝的东西,让父母来享用,仅仅做到这些算作尽孝吗?”导读

孔子的“色难”二字,一语道破了敬亲的难处。

与其说“色难”,倒不如说是心难。孝是出于内心的,对待父母的爱,同样要发自内心。如果侍奉父母时,只知道让他们衣食无忧,却没有良好的态度,这就是违背孝的根本。

因为任何表面的做作都不会是发自内心的真诚,天长日久必定暴露无遗。由此可见,对待父母的诚孝,只有出自内心的和颜悦色才是真正的孝。论语故事 戏彩娱亲

春秋战国时期,有一位隐士叫老莱子,在世道混乱之际,他为了避乱,带着双亲躲到了蒙山南麓。他们自耕自足,生活过得十分艰苦。为了孝顺父母,他把好吃的尽量留给双亲。父母得病时,他也是日夜坚守在双亲床头,并诚心向天祈祷。

即使老莱子到了七十岁,他也从不承认自己已经老了。他经常穿着五颜六色的衣裳,手持拨浪鼓,如同小孩子一样,奔走在屋前屋后戏耍,目的就是为了博父母开怀。

有一次,为了给父母送茶水,在进屋的门槛上,不小心滑了一跤,他怕父母伤心,干脆就躺在地上,学小孩子哭,逗得父母大笑不止。后来,关于老莱子孝顺父母的故事,在当地广为流传。

书外论语老莱子的孝顺之道,不光是让父母衣食无忧,考虑更多的是能让父母喜笑颜开,这是他为子女者的最大诚孝。孔子一再强调“色难”,说的就是真正的孝顺之道是要保持内心的和颜悦色,这种脸色不是装出来的,而是内心情感的自然迸发。

温故而知新

[1]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1]温故:温习旧知识译文

孔子说:“通过温习旧知识,并从中悟得新知识,就可以做别人的老师了。”导读

孔子在这里讲的是什么样的人配做老师。论语开篇就讲:“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如果把它放在这里来理解就一目了然了。学习的乐趣在什么地方?就在“温故而知新”。

孔子为什么说“温故而知新”的人就可以做老师呢?当一个人从旧知识里获得了新认知,他也就获得了一种掌握知识的新方法。用通俗的话说,即无师自通。如果再假以时日,他就有能力做别人的老师了。

从中我们可以感知到,老师不仅仅要传授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获取知识的技能。换而言之,好的老师总是致力于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这种能力从哪儿来?就从自己的身边而来,从“温故而知新”中来!

学而不思则罔

[1][2]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1][2]罔(wǎng):通“惘”,迷惑无知的样子。殆(dài):危险。译文

孔子说:“只学习而不去思考,就会毫无领悟;只思考而不去学习,就会困惑无知。”导读

真正做学问的人应该把学习与思考相结合。如果一个人只知道一味地读死书、死读书,而不懂得思考,充其量也只是个读死书的书呆子。尽管书读的很多,但没有自己的主见,也就没有真正进入书中的世界,如同没读过一样,时间长了,就会迷惘了。

相反,一个人如果只知道苦思、空想,而不去吸收新知识,同样也会陷入虚空的世界,成为空想家,一无所得。因此,孔子主张既要读书又要思考。学是入书,思是出书,出入有道,这才是读书乐趣的真谛所在。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1][2][3]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1][2]

由:孔子的学生,姓仲,名由,字子路。诲:教导。女:通“汝[3](rǔ)”,你。是:这,这样。译文

孔子说:“仲由啊!你明白我教你求知的正确态度吗?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真正的做学问啊!”导读

孔子在这里讲的是做学问的正确态度。

求知最忌讳什么?自欺欺人,不懂装懂。孔子实事求是,他说的这一番话是针对子路而言。因为子路是一个自信心极强的人,但常常自信过头,强不知以为知。从中我们还可以了解到,孔子讲的许多理论其实都是有根据的。也就是说,读书求知,“不知为知”其实是没必要的。自己不知道的,只要抱着求知的正确态度,虚心向人请教,都是可以知道的。殊不知,一个自以为什么都知道的人,如果不知道自己的无知,实是最大的无知呀!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1][2][3]

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小车无,其何以[4]行之哉?”[1][2][3]信:信誉,信用。(ní):车辕前面横木上两端的木销子。大车叫做。[4](yuè):与相似,没有、就不能驾牲口,车子就不能前行。何以:即“以何”,凭什么,靠什么。译文

孔子说:“一个人不讲信用,真不知他怎么立身处世?这就好比大车没有套横木的,小车没有套横木的,它靠什么行走呢?”导读

孔子认为,信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基础。从儒家传统来看,信是伦理准则之一。孔子的比喻生动而贴切,车子没有和就不能前行,如同一个人没有了信,在社会上便寸步难行。

无论如何,一个人做人也好,处世也罢,哪怕是为政也千万不要认为失信于民无关大局,“言而有信”是其关键所在。论语故事 三把斧子

传说在一个古老的村庄里,住着一个穷人。他有一位老母亲,身体不是很好。为了攒钱给母亲治病,他常常天没亮就去山里砍柴,然后再挑到集市上去卖。就这样,日子一天天过去了。

有一天,他到山里砍柴。在一个池塘边,他发现有一棵大树,于是便用劲砍了起来,忽然一不小心把斧子甩进了池塘里。那把斧子是他父亲传给他的,他一直视若珍宝。正在他伤心之际,山神出现了。“这把金斧子是你掉的吗?”山神拿出一把金斧子问穷人道。“不是的,那不是我的呀。”穷人答道。“这把银斧子应该是你掉的吧?”“不是的,那也不是我的呀!”

这时,山神边说边把他刚掉的铁斧子拿了过来,问道:“这是你刚才掉的斧子吗?”“是的,这正是我刚才掉的斧子!”穷人点头答道。

最后,山神说道:“孩子啊,你很诚实,我这些斧子都给你吧!”说完,便把三把斧子递给穷人。然后,山神乘着一股白烟消失在了天空中。后来,穷人变成了一位很富有的人,他母亲的病也治好了,他还娶了一位很漂亮的妻子,从此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书外论语山神最后把三把斧子都给了穷人,理由是穷人很诚实。穷人原本可以说金斧子和银斧子都是他的,但如果他真那样说了,恐怕山神最后一把斧子也不会给他。这就说明诚信是多么重要!

八佾篇第三

本篇内容主要涉及“礼”,孔子表达了他的伦理思想、政治道德主张以及主张维护礼在制度上、礼节上的种种规定。本篇重点讨论如何维护“礼”的问题。

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1][2][3]

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1][2]季氏:指当时鲁国三大权门之一的季孙氏。八佾(yì):古代乐舞行列,一行八人叫一佾。按照周代礼制的规定,天子举行乐舞用八行人,叫八佾,诸侯用六佾,大夫用四佾,士用两佾。季氏为大夫,却用了八佾,这是对天[3]子之礼的不敬。孰(shú):疑问代词,什么。译文

孔子谈到季氏时,说他在自家庭院里举行天子规格的八列歌舞,倘若我们这都可以容忍,还有什么不可以容忍的!导读

礼乐是孔子伦理道德思想体系中的一种。春秋末期的孔子为维护周朝礼制作了不懈的努力,他最痛恨的就是“礼崩乐坏”的局面,因此,他怎能不发出如此沉重的感叹呢?季孙氏用八佾舞于庭院,是典型的破坏周礼的事件,孔子对此表现出了极大的愤慨。“是可忍,孰不可忍”,当这句话出自“温良恭俭让”的孔圣人之口,可见孔子对此事的态度是痛心疾首的。当然,这句话并不是说孔子在发脾气骂人,其意思是说季氏怎么忍心做这些事呢?

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

[1][2][3]

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1][2]射:射箭。这里指射箭比赛,是古代的一种礼仪。揖(yī)让而升:揖,拱手作揖,古代的一种礼节。揖让而升,是说在登堂比赛前先相互作揖表示[3]谦让,然后才登堂比赛。下而饮:比赛完后,下堂饮酒互相祝贺。译文

孔子说:“君子没有什么可争的,如果一定要说有,那也是射箭比赛吧!登堂比赛前相互作揖谦让,赛完后又下堂饮酒互庆。这样的竞争,是很有君子风度的。”导读

孔子在这里讲的是竞争的风度问题。正当的君子之争,应该是一种娴雅的气质、宽阔的胸怀之争。

在日常生活中,竞争是不可避免的,唯有人的情感意志能赋予竞争的不同价值和意义。比如有的人重视竞争的结果,有的人重视参与的乐趣。也就是说,君子无所争,有争的,仍是一个人的修养积淀,只有公平而理性的竞争才是君子之争。论语故事 画家和道士

传说有一位画师,技艺十分精湛。有一天,他想画耶稣,可是找遍整个镇子,就是找不出一位像耶稣的人,最后他在一个禅院里找到了一个打扫庭院的道士,照他的样子画了耶稣像。

画师完成耶稣这幅画后,名声蜚起,那位道士也获得了不菲的报酬。过了很长一段时间,有人对画师说:“你既然画了圣人耶稣,也应该画一位魔鬼撒旦才对呀!”画家听后,认为很有道理。但是到哪里去找一位丑陋的人呢?画师冥思苦想。后来他想到了监狱,于是就去那里寻找理想的人选。令人惊奇的是,他还是选了那位道士。

正当画师告诉道士要将其画为魔鬼时,道士大哭起来。这时画师就问他:“你为什么哭呢?”道士说:“你画圣人时选的是我,现在画魔鬼选的还是我!”画师不解地问:“你怎么会这样想呢?”

道士娓娓道来:“我自从得到那笔钱后,就去花天酒地,钱很快就花光了,后来我遏制不住自己的欲望,就去偷、去抢、去骗……最后,变成了现在这个样子!”

书外论语人性具有两面性,善是一面,恶是一面。儒家主张君子修身养性,就是要我们压制住内心的魔鬼,让自己走上人生正途。孔子说“君子无所争”,如果真要争,争的是什么?争的就是战胜自己的欲望,以及自己的修养风范。一个人应该把努力提高自己的修养当做终生追求,这才是真正的君子之争。

孰谓鄹人之子知礼乎

[1][2]

子入太庙,每事问。或曰:孰谓鄹人之子知礼乎?入太庙,每事问。”子闻之,曰:“是礼也。”[1]太庙:太祖的庙。周公旦是鲁国的始封之君,所以,鲁国的大庙就是周[2]公的庙。鄹(zōu):鲁国的一个小城邑,在今山东曲阜。鄹人之子:指叔梁纥(hé)的儿子,即孔子。译文

孔子到了周公庙,凡事都要问一问。有人说:“谁说叔梁纥的儿子懂礼呢?他进了周公庙,什么事都要问人。”孔子听到这话后,就说:“这个就是礼呀!”导读

孔子是一个知礼的人。在他看来,向别人请教,同样也是礼。因此他每次进入太庙,对礼的细节都要过问清楚,这反映了孔子谦虚好学的精神。他不仅要求学生这样做,还放下架子,自己做表率。

旁人很疑惑,其意思是说,你既然懂礼,为什么还要问呀?殊不知,对自己不知道的问题,敢于承认其不足,敢于不耻下问,不就是最懂礼的人吗?换而言之,“自知其无知”同样是谦虚做人的一门大学问。

射不主皮,为力不同科

[1][2][3]

子曰:“射不主皮,为力不同科,古之道也。”[1]射:射箭,这里指比赛当中的射箭,而不是指战场上的射箭。皮:古时[2][3]用兽皮做成的箭靶子。为(wèi):因为。科:类别。译文

孔子说:“比赛射箭时不一定要射穿箭靶子,射中就行了,因为个人的力气大小不一样,这是自古以来就有的规则。”导读

任何规则的制定,对于每个人来说,首先应该做到公平、公正。在仪射的过程中,它的比赛规则也应该合乎礼仪的基本要求。既然比赛比的是准不准,也就不能提出比力气的不合理要求,毕竟仪射不等同于战场上的拼杀。射箭如此,为人处世何尝不是如此?如果一个人对别人太过苛求,不正是一些不合理要求的具体体现吗?

事君尽礼,人以为谄也

[1][2]

子曰:“事君尽礼,人以为谄也!”[1][2]尽礼:礼数周全。以为:认为。译文

孔子说:“侍奉君主,完全尽到做臣子的礼节,别人却往往以为这是在谄媚讨好!”导读

古代重视君臣之礼,孔子的一生更是如此。即使是在周礼瓦崩之际,孔子还是为维护周礼做着不懈的努力。周朝到了孔子时,很少有人奉行君臣之礼,以至于孔子“事君尽礼”反被认为谄媚讨好。这就是不被人理解的难处了。因此,孔子对此大为感慨。再想想我们自己,立身处世,当自己不被人理解时,还有什么想不通的呢?

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1][2][3]

定公问:“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对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1][2][3]定公:鲁国的国君,姓姬,名宋,定是谥号。使:使唤,使用。如之何:如何,怎样。译文

鲁定公问孔子:“君主使唤臣下,臣子侍奉君主,应该怎样做呢?”孔子回答说:“君主应该按照礼的要求去使唤臣子,臣子应该按尽忠的原则去侍奉君主。”导读

古代重视礼仪,重视忠的名分。而礼又是一种双重的尊重。

礼与忠是儒家政治中对立而又统一的范畴。

君主对臣下行礼,即礼贤下士,从而得到臣子由衷的敬仰,之后才有了臣子的尽忠可言,即上有礼,下有忠。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忠”是指忠于自己的职守。

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1][2]

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1]《关雎(jū)》:《诗经》的第一篇,是一首爱情诗。描写男主人公追求心上[2]人的忧思,并想象追到后的快乐。淫:放纵,放荡。译文

孔子说:“《关雎》这首诗,快乐而不放荡,悲哀而不伤感。”导读

孔子在这里又谈到了《诗经》。他对《关雎》的评价,实际上是想表达他对情感控制的看法,体现了他“思无邪”的审美观念。《关雎》是描写男女爱情的诗篇,孔子认为凡事应该讲究“中和之美”。

任何情感的表达都要合宜,有度,即无论哀与乐,都不应该过分,这样才有真情可言,才有价值可言。

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1][2]

哀公问社于宰我。宰我对曰:“夏后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3]以栗,曰:使民战栗。”子闻之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4]咎[1][2]社:土地神。这里指的是社主,即土地神的牌位,用木头制成。宰[3]我:孔子的学生,姓宰名予,字子我。栗(lì):前面一个“栗”指栗树;后[4]面一个“栗”是指害怕得发抖。遂(suì):已经完成。谏(jiàn):纠正。咎(jiù):责备。译文

鲁哀公问宰我有关祭祀土地神用的牌位木料之事。宰我回答说:“夏代用松木,殷代用柏木,周代用栗木,栗木的用意是想让老百姓战战兢兢。”孔子听到这话后说:“已经做了的事不必再说它了,已经做成的事就不必再劝阻了,已经过去的事就不必再追究了。”导读

孔子倡导的政治理念是以德治国。宰我回答鲁哀公的前几句话都很对,唯独“使民战栗”的解释让孔子不满意,因为它不符合德政爱民的思想。而周朝是孔子推崇的朝代,所以孔子不高兴。

古时立国都要建土神庙,周代确实用栗木做土神牌位,宰我那样说,孔子也不好正面批评宰我。孔子说了三句话,意思都很接近,用“既往不咎”来形容已经够了。也就是说,一个人犯了错,只要他改正了,不要再去提,正所谓“泼出去的水收不回”,这充分体现了孔子的宽恕精神。论语故事 瓜秧的故事

春秋战国时期,楚国和梁国交界,两国边界上各设街亭,各有兵卒驻守。在边界的空地上,楚梁两国的亭卒各自种上了西瓜。

楚国的亭卒懒惰,既不勤浇水,也不勤锄草,因此瓜秧长势不大理想。而梁国的亭卒勤劳,瓜秧长得甚好,地上是葱绿一片。这就惹得楚国的亭卒们十分嫉妒,于是他们趁着某个无月的夜晚,来到梁国的瓜地里使坏,扯断了许多瓜秧。

第二天,梁国的亭卒发现此事后非常气愤,叫嚷着要把楚国的瓜秧也给扯断。后来有人把这件事上报给了当地县令宋就。宋就对梁国的亭卒说:“我理解你们的心情,如果把楚国的瓜秧扯断,那当然是既痛快又解气。可是你们想过没有,既然别人做得不对,那么你们为什么还要跟着学呢?这不是太狭隘了吗?”亭卒们听后认为很有道理,就问宋就该怎么办。宋就说:“你们去帮帮他们,让他们的瓜秧好起来。”梁国的亭卒听后,就去照做了。

过了一段时间,楚国亭卒们的瓜秧果然是一天比一天好,他们就觉得很奇怪,于是暗地观察,后来发现原来是梁国的亭卒每晚偷偷地给他们的瓜秧浇水。看到这种景象后,楚国亭卒们自觉惭愧,于是就把这件事上报给了楚国国君。楚王听后,特备厚礼让人送到梁国,以表歉意。结果,原本是敌国的邻邦,竟成了友好的朋友。

书外论语宽容其实是一种美德,它能反映出自身的人格修养。梁国亭卒们以德报怨,显示了他们广阔的胸襟,这才有了后来楚梁两国成为友好的邻邦。孔子说的“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正是一种宽容的精神,一种宽阔胸襟的体现。在日常生活当中,如果一个人整天纠结于别人的错误,始终想着别人做错了什么,这不仅会给自己增添许多麻烦,而且还会使自己走入狭隘,不得前进,这实是一种巨大的损失呀!

里仁篇第四

本篇主要内容涉及义与利的关系问题、个人的道德修养问题、孝敬父母的问题以及君子与小人的区别。这一篇包括了儒家的若干重要范畴、原则和理论,对后世产生了较大影响。

里仁为美

[1][2]

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1][2]里:做动词用,居住。与下文的“处”同义。知:通“智”,聪明,明智。译文

孔子说:“居住的地方有仁厚风气才好,择居不选在有仁厚风气的地方,怎么算得上是明智呢?”导读

这里讲的是一个人所处的环境对他道德修养的影响。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就是以仁为标准,历史上“孟母三迁”的故事,即是体现了“里仁为美”的思想。

所以孔子认为住家选在有仁厚风俗的地方,时间长了,耳濡目染,多少会受到仁者的影响,人不想向善都难。

换句话说,“择不处仁”没有达到仁的要求,也就是不明智的选择了。

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1][2]

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1][2]苟:假如,如果。志:立志。恶:恶行。译文

孔子说:“如果一个人立志修养仁德,不想向善都难。”导读

孔子在这里强调的是修养仁德的重要意义。当然,并不是说一个人只要立志修养仁德就没有邪恶了,但总不至于有坏处吧?“志”是以仁为目标,其中有一个过程。也就是说,仁的修养是长久的,立竿见影不太现实。当一种长期的、向善的力量在支撑一个人的时候,人的本能反应是不会拒绝这种善,从而让人有意识地避免邪恶。孔子之言,不外乎是强调这种修“善”的重要过程罢了。

人之过也,各于其党

[1][2][3][4]

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1][2][3][4]过:过错。党:类别。斯:那么,就。仁:通“人”。译文

孔子说:“人所犯的过错,是有各种不同的类别。观察一个人所犯的过错,就可知道他是哪类人了。”导读

孔子在这里教我们如何观察和了解一个人。人犯的过错是有类别的,是小人之过,还是君子之过,这跟他所处的社会环境密切相关。因此,孔子认为从一个人的过错、过失中可以识别人,这是一种很有意思的观察人的方法。人犯错是无法避免的,重要的是,自己要从犯错的类别中知道应该遵行什么样的途径去修正,使自己达到仁的要求,这才是最重要的。

朝闻道,夕死可矣

[1][2]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1][2]朝:早晨。夕:傍晚。译文

孔子说:“早晨得知了真理,即使晚上就死去也没什么遗憾!”导读

孔子在这里倡导了一个观念,即生命的价值在于追求真理。而“道”的含义又是很大的,具体说来,应该是一种人生的价值取向,即活着的意义就是对“道”的最好诠释了。

我们知道,孔子的真正学问是讲“仁”,如果联系起来,“道”就应该是“仁”的应用了。只要一个人知道了人性是向善的,并始终以善为追求目标,无论结果如何,都是没有任何包袱的。

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1][2][3]

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1][2][3]耻:作动词用,“以……为耻”的意思。恶:粗陋。足:值得。译文

孔子说:“读书人立志于追求真理,如果以恶劣的衣食为耻辱,那就不值得同他谈论什么了。”导读

安贫乐道是孔子的一个基本思想。真正立志求知的人,是不会忍受不了粗食布衣的艰苦生活的。探求真知更是需要这种历练,方有所获。换句话说,一个迷恋于物欲、贪图享乐的人,还有什么心志去专心求知。孔子的话无非是要提醒我们,真正的求知态度是不以物欲为转移的,否则“志于道”便是空谈。论语故事 饺子皮

从前,有一位很富有的公子哥,他特别爱吃肉馅饺子,几乎天天都要吃。但他有一个坏习惯,就是他只吃饺子里的肉馅,不吃皮。

他总是背着家人,把饺子皮丢到院墙外去。然而,这种优越的日子并没有持续多长时间。在他十几岁时,一场突如其来的大火把他家烧得一干二净,他的父母也相继病逝。身无分文的他,生活突然没了保障。加上他又没有什么技能,靠自己谋生也很困难。出去讨饭吧,他又觉得是一种羞辱。邻居家的老伯倒是非常好,每餐都给他吃一碗面糊糊。这时他对大伯说:“我会好好读书,将来考取功名感谢你。”

大伯对他说:“你不用感谢我呀。这些面糊糊都是当年你丢的饺子皮。我把它们捡起来晒干后就装了起来,本来是想备不时之需。”

富家子弟听后,怅然良久,不知说什么才好。

书外论语生活是最有情的,同时,它又是最无情的,适者生存,优胜劣汰。富贵不一定长久,人应该懂得去追求物质以外的东西,获得精神上的升华。即使身处逆境,也仍要泰然处之。孔子所提倡的“安贫乐道”同样说明了这个道理。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1]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1]喻:明白,领悟。译文

孔子说:“君子领悟的是大义,小人懂得的只是私利。”导读

同君子谈事情,应该谈道德上该不该做,如果觉得不该做,那么君子考虑的不只是自己,还想到了他人,这就是一种大义了;而小人考虑的只有自己,只有利,心里从没他人。这就是做人的两种境界。当然,如果把这个观点拿到现代,恐怕就行不通了。因为天下人忙的是利。但孔子的智慧就在于提出了君子与小人的界线,即以仁为标准,坚持取之有道。孔子的话可以理解为,君子被大义说服行仁向善,小人被利益打动行私向恶。论语故事 仁爱之心

这是发生在某个小镇上的真实故事。有一位孤独的老人,膝下无子,身体也不太好,于是他决定搬到养老院去。为积累资金,老人做出了一个不得已的决定,就是出售现有的住宅。如果身体健康,他是不会轻易卖掉这栋陪他度过大半生的住宅的。

由于住宅设计漂亮,占据的地理位置也相当好,因此购买者蜂拥而至。住宅的价格也在不断攀升,由最初一万美元的底价迅速攀升到了十万美元。

后来,老人旁边走过来一位衣着朴素的年轻人,他弯下腰,低声对老人说:“先生,我很想买这栋住宅,可我只有一万美元。但是如果您把住宅卖给我,我保证您会依然生活在这里,并让您天天都快快乐乐的!我以后都会照顾您,请相信我!”

老人颔首微笑,最终把住宅以一万美元的底价卖给了他。

书外论语在生活当中,一个人所具备的良好品质和德行,尽管它不会每时每刻都给他带来现实利益,但它却能赢得别人的尊重和掌声,这是一种无形的价值。小人与君子的差别就在这里了。孔子的教导让我们懂得:真正有修养的人,为人处世不一定要轰轰烈烈,只需要拥有一颗仁爱之心就可以了。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1][2]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1][2]齐:向……看齐,并进的意思。省(xǐng):反省。译文

孔子说:“见到贤人,就应该想着如何向他看齐;见到不贤的人,就应该学会自我反省,不要让自己同他一样。”导读

万物都是相生相克的,没有美,也就无所谓丑。所以善是不善的老师,不善是善的“镜子”。因此,孔子教导我们,看见有仁德的人,就应想想自己如何做,才能同他一样。看见不仁德的人,同样要想想自己是不是也有他那样的毛病,如果有,就要想着如何改进。天下没有完美之人,不完美也没有关系,只要改过向善,并不是说不能走向完美。

公冶长篇第五

本篇内容以谈论仁德为主。在本篇中,孔子和他的弟子们从各个侧面探讨仁德的特征。本篇名句有“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也”“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

三思而后行

”等。这些思想对后世产生了较大影响。

虽在缧绁之中,非其罪也

[1][2][3]

子谓公冶长:“可妻也。虽在缧绁之中,非其罪也。”以其[4]子妻之。[1][2]公冶长:孔子的学生,复姓公冶,名长,齐国人。妻:这里做动词[3]用,嫁给……做妻子。缧绁(léixiè):捆绑犯人用的长绳子,这里代指监狱。[4]子:古时的“子”可兼指女儿,这里指孔子的女儿。译文

孔子谈到公冶长,说:“可以把女儿嫁给他。他虽然进过监狱,但那不是他的罪过。”于是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他。导读

公冶长虽然有过牢狱之灾,但并不是他自己的过错。这表明孔子对公冶长的为人心里有底,同时也说明了公冶长是被冤枉的。当然,孔子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他,并不是仅凭这一点。我们知道,孔子考察人是有一套方法的,因此在孔子的心里,公冶长至少具备仁德。要不然,孔子怎么会轻易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他呢?

邦有道不废,邦无道免于刑戮

[1][2]

子谓南容:“邦有道,不废;邦无道,免于刑戮。”以其兄之[3]子妻之。[1][2]南容:人名,姓南宫,名适(kuò),字子容,孔子的学生。废:废弃,[3]弃之不用。兄之子:哥哥的女儿,即孔子的兄长孟皮的女儿。译文

孔子谈到南容,说:“国家有道的时候,他有官做而不会被废弃不用;国家无道的时候,他也会避开而不致受刑罚。”于是把哥哥的女儿嫁给了他。导读

孔子对晚辈的婚配人,选择的是有真才实学的人。孔子对南容极其肯定,认为他深谙处世之道。即使是在混乱的年代,南荣也懂得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懂得明哲保身。当然,这并不是说他滑头,而是说他以仁要求自己,懂得运用智慧,不同流合污,避免杀身之祸。因此,孔子觉得南荣很可靠,便将兄长孟皮的女儿嫁给了他。但无论如何,“邦有道不废,邦无道免于刑戮”的处世之道着实不易。

吾斯之未能信

[1][2][3][4]

子使漆雕开仕。对曰:“吾斯之未能信。”子说。[1][2]漆雕开:人名,姓漆雕,名开,字子开,孔子的学生。仕(shì):旧时[3]称做官。吾斯之未能信:即“吾未能信斯”的倒装。信,信心。斯,代[4]词,指做官的事。说(yuè):通“悦”,高兴,喜悦。译文

孔子让漆雕开去做官。漆雕开回答说:“我对做官还没有信心。”孔子听了非常高兴。导读

孔子为什么高兴?人贵有自知之明。漆雕开不去做官,说明他对自己能否胜任这个官职还没有准备好,他能清醒地认识自我。

当然,这里面可能还有另外一层意思,就是说漆雕开对做官有所了解,他认识到了自己与想做的官位还有所差距。但无论是哪一种情况,我们都可以看出漆雕开的谦虚谨慎、不急功近利的做事原则。这正是孔子乐意见到的,所以孔子听了他的回答非常满意。论语故事 找回自己

一位禅师在寂静的树林中坐禅,斑驳的阳光在树梢间婆娑着,几只小鸟在树林中穿梭,偶尔发出悦耳动听的鸣叫声。

倏忽间,远方传来一阵争吵声,禅师越听越清楚,原来是一对男女在吵架。过了一阵子,一名女子向他这边跑了过来。她跑得飞快,以至于没有发现禅师。又过了一阵子,一名男子也向他这边跑了过来。禅师看他很生气的样子,就问:“我有什么可以帮助你的吗?”“你有没有看见一名女子从这里跑过去?”男子生气地问道。“有什么重要的事情吗?你为何生这么大的气呢?”

男人望了望整片树林,徘徊许久,不知怎么是好。然后,他很愤怒地说:“那个女人和我分手后,偷去了我所有的积蓄,我当然很生气,肯定不会放过她的!”“找那个逃走的女人,与找你自己,哪个更重要?”禅师问道。男人很疑惑,不知这到底是什么意思,一时愣住了。“找那个逃走的女人,与找你自己,哪个更重要?”禅师望着男人的眼神,重复地问道。最终,男人低下了头。他明白了禅师的意思,脸上也露出了惊喜的神色,怒气也消了。

书外论语“认识你自己”这是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苏格拉底常说的。一个人要做到自我认识真不易。心志的磨砺,环境的忧扰,让人很少能感到心灵的自由。孔子主张一个人要做到自我认识,无非是想让我们还原一个真实的自己,并最大限度地避免在世俗的潮流中将本性迷失。

弗如也,吾与女弗如也

[1][2][3]

子谓子贡曰:“女与回也孰愈?”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4]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子曰:“弗如也,吾与女弗如也!”[1][2][3][4]女:即“汝”,你。孰:谁。愈:胜过。弗:不。译文

孔子对子贡说:“你与颜回相比谁更优秀?”子贡回答说:“我怎么敢和颜回相比呢?颜回听到一件事可以类推十件事,我听到一件事只能类推两件事。”孔子说:“你是不如他,我和你都不如他!”导读

颜回是孔子最得意的学生,他悟性高,善于独立思考,谦虚好学,所以孔子很喜欢他。子贡同样是一个高材生,但当孔子让他与颜回比谁更优秀时,子贡发挥了他的幽默和聪明,说得极为得体。因为子贡心知肚明,他知道颜回是孔子最推崇的学生。当然,也有另一种可能,就是子贡有谦虚精神,他知道自己与颜回有差距。

根据当时的对话情景,我们可以推知,孔子应该是很高兴的。他既为子贡的谦虚高兴,也为自己拥有颜回这样的学生而高兴。因此,他说了一句“吾与女弗如也”。而这同样可见孔子的谦逊风范。

朽木不可雕也

[1]

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也!于予与

[2]何诛?”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3]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1][2](wū):粉刷工具,也作动词用,指把墙面抹平。诛(zhū):责备,谴[3]责。是:代词,此,这。译文

宰予大白天睡觉。孔子说:“腐烂的木头不能再雕刻什么了,粪土似的烂墙再怎么粉刷也粉刷不好!我对宰予还有什么好责备的呢?”

又说:“起初我看一个人,听了他说的话就相信他的行为;现在我看一个人,听了他说的话还要观察他的行为。这是由于宰予的事而改变的。”导读

宰予大白天睡觉,孔子为什么会有如此严厉的批评呢?先来说说宰予是个什么样的人。在孔子的弟子当中,宰予是他不喜欢的学生之一。

宰予是一个能言善辩的人,是我们前面提到的孔子极为反对的“佞”。

读遍整部《论语》,我们发现孔子是很少发怒的,“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也”是他少有的一次大动肝火。孔子之所以生气,无非是说宰予喜欢偷懒,学习不认真,抑或是宰予自以为学好了,不谦虚上进,大白天睡觉正好被孔子逮了个正着。于是,孔子才有了“听其言而观其行”的态度转变。敏而好学,不耻下问[1][2]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3]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1][2]孔文子:姓孔,名圉(yǔ),字仲叔,谥号“文”,卫国大夫。敏:勤[3]勉。不耻下问:不把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作为羞耻。译文

子贡问道:“孔文子凭什么得到‘文’的谥号呢?”孔子回答说:“他勤勉好学,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所以被谥为‘文’。”导读

孔子在这里讲到的是一个人做学问应当具备的求学精神。

关于谥号“文”的说法,《逸周书·谥法解》列了经纬天地、道德博厚、学勤好问、慈惠爱民等多种品德,也就是说,凡是有这些品德之一的都可以谥为“文”。孔子回答子贡的提问时,讲到孔文子“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的精神正好符合谥号“文”的要求。

孔子认为,一个聪明的人爱好学习实在不简单,因为聪明的人往往以为自己的学问学够了,不懂“天外有天,人外有人”的道理;孔子还认为,倘若一个人能认识到在知识面前人无尊卑之分就更不简单了,因为知识和人不一样,它是不分地位和辈分的。三思而后行[1][2]

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1][2]季文子:人名,复姓季孙,名行父,鲁国大夫,谥号“文”。再:第二次。译文

季文子遇事总要考虑多次才去做。孔子听到这种描述,说:“考虑两次,也就可以了。”导读

凡事多考虑总比少考虑好,但孔子为什么不赞同季文子“三思”的做法呢?如果对一件事情考虑过多,可能会导致优柔寡断,犹豫不决,什么也做不成。所以孔子认为,考虑两次就可以了,该怎么做,就怎么做。需要提醒的是,现代人往往把“三思而后行”当做是孔子的教导,实在是张冠李戴。

孔子无非是想提醒人们,做事不要犹豫不决,不要把大量的时间花在无谓的思想斗争、得失权衡之中,正所谓“当断不断,反被其乱”,有时候想多了,反而会适得其反,错失行动的大好时机。

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1][2][3]

子曰:“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1][2]宁武子:姓宁,名俞,卫国大夫,谥号“武”。知:通“智”,才智。[3]愚:做动词用,这里指装傻。译文

孔子说:“宁武子这人,在国家太平时,便发挥他的聪明才智;在国家黑暗时,便做出一副愚笨的样子。他的那种聪明别人可以赶得上,他的那种愚笨却没人赶得上。”导读

国家有道还是无道,并不是个人所能控制的。在国家政治黑暗时,明哲保身不失为一种处世方法。我们不主张以个人的生命去反抗黑暗,那无疑是鸡蛋碰石头,毫无意义。有一句话说的就是,难得糊涂。在生活当中,必要时,我们还是得装装糊涂,有时太过聪明,反而会招致怨恨。总而言之,不管是有道还是无道,处世不易!

必有忠信如丘者焉

[1]

子日:“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1]十室之邑(yì):只有十户人家的城邑,形容人极其少。译文

孔子说:“就是十户人家的小地方,也一定有像我这样忠诚信实的人,只是他们不像我这样好学罢了。”导读

许多人聪明有加,但因缺乏好学精神,枉费了天生之才;有些人看似平淡无奇,笨头笨脑,但却踏踏实实,认真弥补其不足,一步一步向前迈进。古语说“勤能补拙是良训”,无论天生的资质如何,后天的修养才是最重要的。孔子之所以成为圣人,没有其他的,好学而已。至于忠诚信实,做到并不难,难的是,想明白其中的道理,却需要好学精神呀!论语故事 苏格拉底收徒

有一个年轻人,非常想做古希腊大哲学家苏格拉底的学生。他遍访各个街头巷尾,最后打听到了苏格拉底的居住地。当他赶到苏格拉底的住所时,很兴奋,便强烈地恳求苏格拉底收他为徒。“亲爱的苏格拉底先生,你收我为徒吧!”年轻人说。

苏格拉底说:“你真想做我的学生,也可以!但是你必须答应我一个条件,你得先跟我跳到河水里去。”

年轻人心里很疑惑,但又不敢问,还是照做了。

苏格拉底跳进河水中后,不管三七二十一,抱住年轻人的头就使劲往水里按。年轻人不明白怎么回事,连灌了好几口河水。这时,苏格拉底又猛地骑在年轻人的脖子上,继续往下按。年轻人喝了一肚子的水,如果再喝下去,恐怕就没命了。

他顾不得那么多,猛地把苏格拉底掀下了水,然后往岸上爬。上岸后,他气喘吁吁地对苏格拉底说:“你为什么要这么做,难道想淹死我吗?”“我收的学生应该是求知欲望非常强烈的人。”苏格拉底说道。

书外论语好学的精神是什么?即一个人有改其不足的强烈愿望,但却很少有人能真正明白其中的道理。孔子的好学,正是在无止境中去学,因为他觉得自己知道的不够,所以他要去学,他要去追逐“无止境”这个漫长的过程。总而言之,好学能战胜无知,问题是你愿意立志成为这样的一个人吗?

雍也篇第六

本篇前半多评论人物,后半多泛论人生。本篇里有数章谈到颜回,孔子对他的评价甚高。此外,本篇还涉及“中庸之道”“恕”的学说、“文质”思想,同时还包括如何培养“仁德”的一些主张。

雍也可使南面

[1]

子曰:“雍也可使南面。”[1]雍:人名,姓冉(rǎn),名雍,字仲弓,孔子的学生。译文

孔子说:“冉雍可以出任卿大夫一类的官。”导读

古代面向南面为尊位,天子、诸侯和官员听政都是面向南面而坐。孔子认为一个人从政,要想做个廉政爱民的好官,具备良好的仁德是必须的。在孔子的弟子当中,以德行见长的冉雍就是其中一位。所以孔子对冉雍很有信心,认为他可以去从政做官。

居简而行简,无乃大简乎

[1][2]

仲弓问子桑伯子。子曰:“可也,简。”仲弓曰:“居敬而行简,[3]以临其民,不亦可乎?居简而行简,无乃大简乎?”子曰:“雍之言[4]然。”[1][2][3]子桑伯子:人名,生平不详。简:简约,不烦琐。无乃大:表反问,[4]“难道不是”的意思。大:通“太”。然:对,正确。译文

仲弓问起子桑伯子。孔子说:“这个人不错,处事简要。”仲弓说:“心存恭敬,行事简要,像这样来治理百姓,不就可以吗?但如果心存草率,又行简办事,岂不是太简单了吗?”孔子说:“冉雍啊,你这话说得对。”导读

冉雍能对老师的话进行申述,说明他很有见地。孔子认为冉雍说得很对,可见孔子也很赞同为政者“居敬行简”的做派。从中我们还可以看出,孔子听了冉雍的话后,马上就意识到了自己说的“可也简”也过于简单。也就是说,用简单的方法还能把事情办好,固然值得肯定,但如果办不好,就可能给人一种敷衍了事的形象。可见,做事光靠简单是不行的,结果的好坏,可以看出一个人负责与不负责的分别。这也让“简”的本质含义进一步扩大了,值得人去深思。

不迁怒,不贰过

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1][2][3],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1][2][3]迁:转移。贰:重复。亡(wú):通“无”,没有。译文

鲁哀公问:“你的学生中谁比较好学?”孔子回答说:“有个叫颜回的很好学,他不把怒气发泄到别人身上,不犯同样的错误。可惜年龄不大就去世了,如今再也没有这样的人了,我再也没听说过好学的人了。”导读

孔子说颜回好学时,并没有用秉烛夜读、悬梁刺股之类的形容词。相反的,孔子只说了颜回“不迁怒,不贰过”这两个重要品质,可是,它又让人觉得与好学的问题扯不上关系。

孔子为什么这么说呢?这就是人生修养的问题了。好学的人,最起码要具备好的德行,谦虚、谨慎、内心淡定、情绪不易受外物影响,等等。“不迁怒”正是这些重要品质的体现。而“不贰过”就是不犯重复的错误,即一个人能正确认识自己的缺点,敢于改其不足,这同样也是好学品质的要求。总而言之,孔子号称弟子三千,精通六艺者七十二人,却说出“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这样的话,可见在孔子看来,三千弟子中,除了颜回,能做到好学的,没有第二个人了。如果把颜回“不迁怒,不贰过”的品质当做是好学的标志,我们还敢轻易说自己是好学的人吗?

君子周急不继富

[1][2][3][4]

子华使于齐,冉子为其母请粟。子曰:“与之釜。”请益。[5][6]曰:“与之庾。”冉子与之粟五秉。子曰:“赤之适齐也,乘肥马,[7][8]衣轻裘。吾闻之也:君子周急不继富。”[1][2]子华:人名,姓公西,名赤,字子华,孔子的学生。冉子:字子有,[3][4]亦称冉有、冉求。釜(fǔ):古代容量名,六斗四升为一釜。益:增加,增[5][6]添。庾(yǔ):古代容量名,二斗四升为一庾。秉(bǐng):古代容量名,十六[7][8]斛(hú)为一秉,十斗为一斛。适:往,去。衣(yì):穿,作动词。周:救济。继:接济。译文

子华出使齐国,冉有替子华的母亲向孔子请求给些小米。孔子说:“给他六斗四升。”冉有请求增加一些。孔子说:“再给他二斗四升。”结果冉有给了他八百斗。孔子说:“子华到齐国去,坐的是肥马驾的车,穿的是又轻又暖的皮袍。我听说过,君子只救济别人的穷困,而不是去帮助富人更富。”导读

这里有一段背景,孔子为官时,他的学生子华到齐国去做大使,冉有和子华是同学,两人关系甚密。当冉有替子华的母亲向孔子要些实物分配,即安家口粮时,冉有却假公济私给了几乎一年的口粮,远远超过老师所规定的,孔子因此很不高兴。“乘肥马,衣轻裘”孔子认为子华家境很好,馈赠一点,表表心意即可,再说了,子华到齐国后,完全有能力养家。所以孔子用“君子周急不继富”来教育冉有,其意思是想表明,君子要做的是雪中送炭,而不是锦上添花。论语故事 瞎子打灯笼

傍晚,有一位行人走在漆黑的路上,他被路人连撞了好几下,扰得好不心烦。这时,他看见有人打着灯笼向他走过来,于是他便踮起脚尖张望。

当灯笼越来越近时,他听见有人说:“这个瞎子有毛病吧,自己看不见还打着灯笼,逗人玩呢!”

行人听了这话,更加疑惑了。当瞎子走到他旁边时,行人上前问道:“你真是盲人吗?”“是的呀!”那人答道。

行人又好奇地问道:“你什么都看不见,为什么还要打着灯笼呢?”“我打着灯笼并不是想让别人以为我不是盲人,我听说到了晚上,人们会和我一样看不清事物,所以我就打着灯笼出来啦!”“你的心地真好呀!”行人感叹道。“不,你说错了,我为的是我自己啊!”盲人解释道。

行人越发好奇了,问道:“你说这话让我很意外呀!我想知道你这样做是为什么,可以告诉我吗?”“你刚才过来有被人撞到吗?”盲人说。“有呀!我都被好几个人撞到了!”“这就对了。我是盲人,什么也看不见,我打灯笼不光是为了照亮别人,同样也是为了让别人能看见我,这样他们就不会因为看不到我而碰到我了!”盲人说道。

书外论语一个人行善的关键是要明白所行善的对象。即使你的善行暂时没被人理解,但你同样会感染到他人。你在帮助别人的同时,也是在为自己谋下善的种子,天长日久,势必破土而出。孔子教导我们应做的是雪中送炭,即给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以帮助,这才是一个人应当具备的真品格。

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

[1][2]

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1][2]三月:泛指时间长。日月:泛指时间短。译文

孔子说:“颜回嘛,他的心灵能长久地不违背仁道。其余的学生只能在短时间里做到了。”导读

生命的有限注定人生并不完美,也就注定追求完美的过程也是有限的。一个人行仁向善同样如此,偶尔做一两回好事并不难,难的是能长久地做好事、长久地行仁。

巴尔扎克有一句话说得很好,“目标的力量在于持之以恒。”对于一个立志修行的人来说,恒心其实比什么都重要。如果一个人对行仁的信念到了牢不可破的地步,并肯付出实践,那么他就胜过任何仁者的本色。

总而言之,只有心与仁的结合才是人生正途,才是不违背仁道的根本。

一箪食,一瓢饮

[1][2]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1][2]箪(dān):古代盛饭用的器皿,竹制,呈圆形。堪(kān):忍受。译文

孔子说:“颜回是多么有贤德呀!一竹筒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巷子里,别人都受不了这种生活的忧愁,颜回却依然自得其乐。颜回是多么有贤德呀!”导读

颜回乐的是什么?孔子在这里没有明说,但我们却可以看出他讲述了“安贫乐道”的思想。“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说明颜回生活清贫,过得很苦。如果是普通人,恐怕很难在这样的环境中过下去。因此,孔子认为颜回能不受物质左右,潜心修行,乐在其中,实是难得。于是,他对颜回称赞有加。

换而言之,真正的人生修养,靠的是内在条件,而不受外在条件,诸如物质、名利、富贵等因素的影响。

力不足者,中道而废

[1]

冉求曰:“非不说子之道,力不足也。”子曰:“力不足者,中[2][3]道而废。今女画。”[1][2][3]说:通“悦”,喜欢,高兴。女:通“汝”,你。画:通“划”,这里指划地自限,故步自封。译文

冉求说:“不是我不喜欢老师的学说,而是力量不够。”孔子说:“力量不够的人,在中途走不动时才会停止,可你现在却是划地自限不愿前进。”导读

走不走得到是能力问题,走不走却是态度问题,所以当冉求同老师谈心得时却受到孔子的严厉批评。

冉求的意思是说,“老师,你的学问太高深了,我能力有限,掌握不了,你的许多要求我也难以达到。”孔子痛斥的理由也很简单,“你还没做,就打退堂鼓,你那是自甘堕落!”

因此孔子教导我们,对于任何一件事情,先做才是正道。只有当自己实践了,才知道自己的能力有多大。退一万步说,即使做得不成功,那也总比停步不前要好。论语故事 拭去心灵的污垢

山庙里住着一位禅师和他的一位弟子。禅师每天都要坐在院前的石墩上读上一会儿《佛经》。

有一天,弟子对禅师说:“师父,我试着像你一样读《佛经》,可我一合上书,就忘得差不多了。这样能有什么收获呢?”禅师凝视了他一会儿,没有说话。然后,禅师起身走到院子的角落,拾起一个装过废弃物的空篮子,对弟子说:“你用这个篮子去后院井边帮我打一篮子水来吧!”弟子点了点头,便去了。

当他回来时,篮子里的水已经漏完了,他很疑惑地望着师父。禅师也望着他手里的空篮子,微笑着说:“你应该跑快一点,再去试一次吧!”弟子照做了。尽管他这次加快了速度,但是篮子里的水还是漏光了。他回来气喘吁吁地对师父说:“用竹篮子打水,根本行不通呀!”说完,他便去厨房拿了一只水桶过来。

可禅师还是坚持说:“我要的不是一桶水,而是一篮子水,你只是没有尽力,我相信你能行的,再去试试吧!”

这次,弟子已经知道竹篮子打水行不通,因此他跑得飞快,可无论他怎么努力,篮子里的水还是漏光了。他喘着粗气,走到师父面前说:“师父,你看看,根本没用,不信你来试试!”师父笑了笑,对他说:“你真的认为没有一点儿用吗?”“你自己看看,就知道了!”弟子生气地答道。“好,请你现在和我一起仔细看看这篮子!”禅师说。

在师父的引导下,弟子这次静下了心。他发现篮子与先前相比确实有了变化,少了很多污垢,更加干净了。这时禅师对他说:“这和你读《佛经》其实是一样的,你可能什么都没记住,但是,当你读《佛经》时,它依然在影响着你,并拭去你心灵上的污垢!”

书外论语世上的许多事情,结果我们是无法控制的,但我们却可以控制自己的行为和态度。如果在做某事之前,就先想着结果不好而不愿意去做,只会让自己受损失。孔子对冉求的教导很有寓意,“力不足者,中道而废。”如果你的心很宽敞,事前不先去计量结果,那么你所收获的远远大于止步不前。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1]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1]好(hào):喜爱。译文

孔子说:“知道它的人不如喜好它的人,喜好它的人不如以它为乐的人。”导读

孔子在这里没有具体指懂得什么,但它包括的内容应该是很广泛的,如学问、技艺等等,但最重要就是要“乐在其中”。它是一个人读书、做人、处事的最高境界。换句话说,世间的事情不在于你做得好不好,而是在于你是否真正感受到了参与的快乐。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1][2]

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1][2]知:通“智”,智慧。乐:沉浸在山水间与之俱化。译文

孔子说:“智慧的人喜爱水,仁德的人喜爱山;智慧的人喜欢动,仁德的人好静;智慧的人快乐,仁德的人长寿。”导读

山水各有千秋,智者和仁者陶醉其中,以它为赏心乐事,达到物我两忘、合二而一的境界,从而其乐无穷。想想世间的俗事,当你以智慧、仁爱的心态沉浸其中时,不也同样如此吗?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子贡曰:“如果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1]“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2]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1][2]病诸:病,忧虑。诸,“之乎”的合音。能近取譬:以自己打比方,推己及人的意思。译文

子贡说:“如果有人能广施恩惠给老百姓,并救济大众,这个人怎么样?可以称得上是行仁了吧?”孔子说:“这何止做到了仁,那简直就是圣了!连尧舜恐怕都觉得难以做到啊!至于说仁,不过是自己想有所作为也让别人有所作为,自己想达到的也想着帮助别人达到。能够将心比己,推己及人,这就可以说是实行仁的方法了。”导读

仁是儒家思想的基本体现,孔子在这里具体谈到了行仁的标准。

那什么是仁呢?“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是实行仁的重要原则。如果再推己及人,设身处地地为别人着想,即“能近取譬”便接近了仁。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行仁的过程是长久的,因为世上并不是一开始就有了仁、有了善,它需要人们从自身做起,从关注身边的事物做起,然后再进行修“善”的完善过程,从而最终达到“仁”的境界。

其实说到底,孔子努力实行仁,不过是想让人人都有一颗仁爱之心罢了。至于能否进入到“仁”的社会,这并不是他,乃至我们个人所能左右的。论语故事 造房子

有位老木匠在建筑行业干了三四十年,临近退休时,他坚持对老板说:“我想离开这里了,请你做好换人的准备。”

他的技术很出色,老板再三挽留,但木匠还是不为所动,坚持要回老家安享晚年。老板没办法,只得答应了。当老板问他是否可以帮忙再建一座房子时,老木匠很爽快地答应了。

在建房子的过程中,老木匠的心思已不在房子上,始终想着回家的事。因此,老木匠对房子的设计也不像以前那么严格,他偷工减料,做出的活儿也全无往日水准。老板看在眼里,并没有多说什么,只是在房子建好后,把钥匙交给了老木匠。“我把这座房子作为礼物送给你,现在它归你所有了。”老板很平静地说。

老木匠听后,不由得羞愧万分。

书外论语其实在生活中,我们无时无刻不在为自己或他人建造着某种归宿,这种归宿可能是外在的,也可能是内在的。孔子主张“能近取譬”,目的就是让我们多替别人着想。一个人只有积极地做好事,才会最大限度地避免消极地做坏事,当你用善行感化大家的时候,别人才会帮你走得更远。

述而篇第七

本篇提出了孔子的教育思想和学习态度。另外,孔子对仁德等重要道德范畴进行了进一步阐释。本篇有“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等名言警句。同时,本篇也是学者们在研究孔子和儒家思想时引述较多的篇章之一。

述而不作,信而好古

[1][2][3]

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1][2][3]述:传述,阐述。窃:私下。老彭:人名,即彭祖,商朝的贤大夫,前面的“我”表示孔子对彭祖的亲切之意。译文

孔子说:“传述而不创作,对古代文化笃信而喜好,私下里我敢与老彭相比。”导读

这里描述了一个典型的学者风范。孔子之所以“述而不作”,是因为他笃信古文化。他一直把自己当做是古文化的传承者,删诗书、定礼乐、修春秋、赞周易,即是证明。在他的实际活动中,他并没有对这些传统文化加以创作,而是力求保留其文化原貌。在教学的过程中,孔子也是以这些古文化典籍为准。作为一个传述圣人,孔子都如此重视传统,不知道那些认为古代东西落伍的人该有何感想呢?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1][2][3]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1][2][3]识(zhì):记住。诲(huì):教导。倦:疲倦,倦怠。何有于我哉:即“于我何有哉”的倒装,意思是,对我来说,做到了哪些呢?译文

孔子说:“默默牢记所学的知识,勤勉学习不觉厌烦,教诲别人不觉厌倦。对我来说,做到了哪些呢?”导读

孔子一生都在孜孜不倦地好学上进,这是他与常人所不同的。“默而识之”是对知识的一种积淀,古代的“识”是“记”的通用,也就是说,“识”是泛指,它要求我们本着处处皆学问的理念,对生活中碰到的各种知识要领会于心。“学而不厌”就是具体的学习态度。

孔子很谦虚,因此他对自己要求很高,他认为上面三点自己做得还不够好,这正印证了“学无止境”的说法。总而言之,一个人能做到上面孔子所说的三点,着实不简单。

志于道,据于德

[1]

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1]艺:指礼(礼仪)、乐(音乐)、射(射箭)、御(驾车)、书(写字)、数(算术)六种技艺。这里是古时贵族阶级教育、培养子弟的内容。译文

孔子说:“立志以道为追求,立身以道德为依据,修行以仁义为基准,玩习以六艺为陶冶。”导读

孔子在这里讲了四个方面的思想。从讲学的角度看,也可以说它是教学方针。“志于道”就是立志要高远,并以它为追求目标。在整篇《论语》中,孔子对于“道”从没有下过某种确切的定义。如果把道细分,无非就是人道和天道,而天道又是很抽象的。因此,这里的“道”更多的是指一种人生理想的追求。“据于德”就是要重视道德的价值,这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规范。“依于仁”是一种内在的修行,它是一种内心的自觉行为,只有立志行仁,才能最大限度地避免人生走歪道。“游于艺”是一个人情操的陶冶,更是一个人知识渊博的体现,这说明孔子的教学比较灵活,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了他轻松、快乐的生活旨趣。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