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园讲通鉴:这才是秦汉(爱奇艺国学励志脱口秀节目《谷园讲通鉴》“秦汉史”结集成书,经史结合,正史精讲,这个历史很励志)(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23 02:48:51

点击下载

作者:谷园

出版社:天地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谷园讲通鉴:这才是秦汉(爱奇艺国学励志脱口秀节目《谷园讲通鉴》“秦汉史”结集成书,经史结合,正史精讲,这个历史很励志)

谷园讲通鉴:这才是秦汉(爱奇艺国学励志脱口秀节目《谷园讲通鉴》“秦汉史”结集成书,经史结合,正史精讲,这个历史很励志)试读:

自序一

历史是生活的老师

有道是,计划赶不上变化。这也算是一条历史经验吧。

我本来计划只写八本国学励志书,分别是关于曾国藩和“四书”、《易经》、“黄老”、《庄子》《韩非子》《史记》《资治通鉴》的。要把这些最重要的国学经典的老酒装进励志书的新瓶子,接上地气,让普通老百姓都能看得懂、学得会,我就算功德圆满了,既为往圣继绝学,又开创了一个新的图书门类——国学励志。

按照这个计划,写完《吃透曾国藩》《人生四书》《简易经》之后,我就应该接着写道家的黄老。写到十几万字时,我感觉得调整一下。因为道家出于史官,道家的理念得用历史来验证和支撑,如果没写过历史方面的书,上来就写道家,会单薄,不让人信服。

于是,我把计划中对《资治通鉴》的解读提前。之所以不是《史记》,是因为王立群讲《史记》比较有名,易中天讲《三国》比较有名,没人讲《资治通鉴》比较有名,我希望自己是那个人。

然后,写了四十多万字的书稿,写到了南北朝,大致还得四十多万字,可以写完。这时,开始担心这么厚的书没人买。

怎么办?改变计划,做视音频。

当下基于电视与互联网的视音频技术的发展,对中国文化传播意义非凡。我认为,中国文化在一百年前经历了一次大变化,从文言文过渡到白话文。现在,又经历一次大变化,就是从文字过渡到视音频。文言文好比马车,白话文好比汽车,视音频好比动车。我要让国学经典接地气,就得把马车上的东西,搬到汽车上,也搬到动车上。

于是,在黄骅电视台的支持下,有了这个中国首档国学励志脱口秀节目《谷园讲通鉴》。现在您拿在手上的这本书,是被我改到吐血的终极文字版。我先前写的那四十多万字初稿是非常简洁的风格,适合出书,不适合演播,做节目时完全推倒重写;写出演播稿来,现场录制时还要调整;录完后,节目制作时还要修订,时不时得插入个“谷园补白”;然后,从节目再还原成书稿的形式,又费了很大的功夫;最后,按出版标准,编辑还要修改。

在这个艰苦的过程里,内容更加严谨了,同时,计划又变了,想法更大了。

本来,只计划把《资治通鉴》里精华精彩的思想和故事从头到尾串下来,让它生动好看,也就完了。可是,一旦做成节目,一期期地播放,就希望每一期节目的内容都是越丰富越好,越生动越好,越有思想越好,越准确越好。

于是,很自然地,内容不再局限于《资治通鉴》,而是着眼于《史记》等第一手史料,还有相关的各种国学经典。《资治通鉴》则成为一个讲述的框架,一个筐。您会看到,很多直接引用文言文的地方,标注的都是《史记》中的出处。后面,直到汉武帝之前的内容,也都会是这样的,我把大半部《史记》都装进了这个筐里。

以第一部《这才是战国》来讲,不少内容是从《战国策》里选的,《资治通鉴》中没有。在讲到吕不韦和韩非子时,则花了很大的功夫讲《吕氏春秋》和《韩非子》。我把这三部经典中的精彩思想也都装进了这个筐里。

我这样做,其实有人早就帮我做好了背书,就是英国哲学家柯林伍德,他有句名言: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我就是在讲一部有思想的历史。

这也正是中国传统的历史观。中国史家的宗师是孔子,孔子作《春秋》为的是微言大义,建立中国人的价值传统。司马迁著《史记》为的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司马光编《资治通鉴》为的是教给皇帝如何治国平天下。二十四史不是人物事件的罗列,不是故事会,而是中国人曾经的思想、智慧、精神的总结。用曾国藩的话讲,就是:经济之学,诸史咸备。历史是经世济人的思想学问。

还有一位给我背书的哲学家是意大利的克罗齐,他讲: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中国人爱讲,以史为鉴。把历史当镜子,照见的肯定是当下的自己。立足当下,既是研究历史的态度,又是讲历史的手段。我尽量多地把当下的元素,包括热门的人物、事件、电影,甚至段子,也都装进这个筐里,让历史变得更加亲和、生动。

历史本来离我们也不远,秦皇汉武踩过的大地,仍然在我们脚下。很多表面的东西可能变了,而更多本质的东西都没变。

克罗齐还讲过一句西方的老话:历史是生活的教师。

这跟我的国学励志理念非常契合。历史包含着海量的人生经验,教给我们怎样思考和解决生活所面临的各种问题。

以我自己为例,我是一个小城中的小人物,像上蔡的李斯一样,过着平凡的日子,揣着伟大的梦想。

李斯怎么办呢?他怎样追求梦想,实现人生价值呢?他分两步走:先是学习,拜荀子为师,努力提高自己的学识;然后上到更高的平台上,继续学习,等待机会,等机会一到,他有能力抓住,就成功了。

我也可以这样。为了生计而努力的同时,坚持学习;而互联网就是一个更高的平台,我把书和节目搬上了互联网,在这个平台上继续努力。

我真诚地感谢黄骅电视台节目组,感谢天地出版社编辑团队,感谢爱奇艺和蜻蜓FM的朋友,感谢黄骅市委领导,感谢张洪瑞、关世杰、王英明、曹胜高等前辈,谢谢你们的支持与包容。

最后,再打两句小广告吧。

一是,宣传我的国学励志理念的:

激励精神、广求智慧,让国学经典接地气。

二是,宣传《谷园讲通鉴》的:

最牛的人、最酷的事儿、最经典的智慧、最极致的精神,上下千年、生死兴衰,尽在谷园讲通鉴。

谷园讲通鉴,这才是历史。

刘邦让身处底层的我们看到希望

这是上承战国时期,《资治通鉴》记载的第二段历史:秦汉时期。

严格来讲,这个时期是从公元前221年秦朝建立,到公元前202年刘邦即皇帝位。然后就是西汉了。

不过,《谷园讲通鉴》不单纯是讲历史的发展,更主要是讲人,讲那些历史上最牛的人怎样处理各种关系和问题,然后又是怎样一步步走向成功,以及最后怎样的结局。这些对于我们自己的人生会是一种参照。所谓“国学励志”的意义就在于此。

秦汉时期出了很多牛人:秦始皇、陈胜、项羽、刘邦、李斯、韩信、张良、范增、田横、郦食其、张耳、陈馀等等,都有非常精彩的故事,要么励志,要么发人深省。

这些牛人中的主角,当然是刘邦。

刘邦是一个底层崛起的样本,他的故事让身处底层的我们看到了希望。

刘邦出生在一个小县城下面的小村庄,没有任何背景,没有文化,也没有什么机会,更没赚到钱,甚至很可能在他四十岁之前都没娶上媳

自序二

妇。家人都不待见他。有一次去大嫂家吃饭,大嫂见他来了,赶紧拿起饭勺来刮锅底,嘎嘎嘎地响,那意思:饭已经吃完了,你别进来了。他的父亲也总骂他:你怎么就不能跟你二哥学学啊?老老实实种地养家吧!

他活了四十年,最好的年华都混过去了,乏善可陈,一点出彩的事儿也没有做出来,出丑的事儿倒是不少,要么欠人家酒馆的钱不还,要么跟人打架被官府追捕,要么把人家的肚子搞大却不能娶人家。

这样的人会有未来吗?

有一次,他去咸阳,看到了秦始皇豪华气派的出行车队,羡慕得要死,心想:大丈夫当如此,这才是男人啊!我得奋斗!

可是,他奋斗又能奋斗成什么样子呢?还不错,人到中年时,他考上了公务员,当了一个亭长。放在今天,大致是一个副乡长,或者是一个乡村的派出所所长。有了这个身份,才终于娶上了媳妇,一边种地,一边上班,过上了正常的贫贱夫妻的生活。

这样的日子过了没几年,他在48岁一次执行公务时,出了大差错,犯了死罪。怎么办?逃亡吧,安稳日子过不了了,他丢下年轻的媳妇、年幼的孩子,逃进了大山里。

这样的人生,还会有转机吗?这种处境,这个年纪,接下来,能凑合着活着就不错了吧。谁会想到,就是一个这样的人,三年后带着大军攻入了秦帝国的首都,七年后成了皇帝!

刘邦当皇帝后的情况是怎样的呢?如果因为秦汉时期结束了,本书的内容就此打住,不接着把他讲完,大家一定会感觉意犹未尽。

所以,本书一直讲到了公元前195年刘邦去世。这仍然不是他完整的结局,他完整的结局,还包括他最爱的戚夫人和几个儿子,都被他媳妇吕雉害死,这就到了公元前181年。

这样的人生,你怎么看?

史上最牛的皇帝和丞相

公元前221年,39岁的秦王嬴政统一天下。这也不全是他自己的功劳,这是秦国数世攻伐——从公元前362年商鞅变法那会儿开始,秦孝公、秦惠王、秦武王、秦昭王、秦惠文王、秦庄襄王,然后到嬴政,一百四十年来,就跟接力赛跑似的,一棒传一棒才完成的事业。

李雪健演过一回嬴政,那个电影里有个情节,就是讲这个意思。那时,还没灭六国,嬴政每天出入宫门,门口都站着一个小太监,只要见到嬴政来了,就大喊一声:嬴政,你忘记秦国历代先君一统六国的大愿了吗?嬴政就扯着嗓子喊一句:我没忘!

有时我自己冒傻气也这么喊两声,有种发泄的感觉,挺痛快的。

不过,真实的历史上,喊这一嗓子的,不是嬴政,而是吴王夫差。

战国最酷的事儿,莫过于嬴政一统六国。

春秋最酷的事儿,莫过于吴越恩仇。

很多人都知道,越王勾践被吴王夫差打败后,去给夫差当马夫,卧薪尝胆,最终灭了夫差。其实,在此之前,勾践就曾打败过吴国,而且还把夫差的老爹阖闾打死了。于是,夫差发誓复仇,《左传》里是这样写的:

夫差使人立于庭,苟出入,必谓己曰:“夫差!而忘越王之杀而父乎!”

则对曰:“唯,不敢忘!”

三年乃报越。——《左传·定公十四年》

寥寥三十来个字,神完气足。实在比《资治通鉴》写得好,比《史记》写得也要高明。苏东坡说过,论写文章,秦汉以后跟先秦没法比。

接着说嬴政。统一天下之后,第一件事干什么呢?

正名。以后,你们别管我叫秦王了,这名太小。

今名号不更,无以称成功,传后世。——《史记·秦始皇本纪》

咱现在干这么大,还叫小卖部,那哪儿行啊,得叫超市!叫公司也不行,得叫集团!这才跟咱的事业匹配。

这不无道理。人能不能成功,事业能不能传世,确实跟名字有关系。所以,作家常会起个笔名。比如,我就随便说几个名字,你凭感觉,判定一下谁的文章写得好?鲁迅、茅盾、曹禺,周树人、沈德鸿、万家宝。

好了,你感觉感觉吧。

或者再简单点,现在有两个外国姑娘,一个叫伊丽莎白,另一个叫萨达姆,你可以约一个,你约谁?

肯定会约伊丽莎白吧。这就是名字的意义。

再比如,拿书法家来讲,启功为什么有名,欧阳中石为什么有名。写得好,只是一方面,名字好,有个性,也是关键。

还说嬴政。他不叫秦王,那叫什么呢?

李斯等大臣们帮着想:大王,上古最牛的是三皇五帝,三皇即天皇、地皇、泰皇,五帝即黄帝、颛顼、帝喾、帝尧、帝舜。其中,泰皇最尊贵,您就叫泰皇吧。

嬴政感觉还是差点:我给修改一下吧,不是三皇五帝嘛,我干脆,皇也要,帝也要,我就叫“皇帝“——”德兼三皇,功过五帝”。

活着称皇帝,死后叫什么谥号?按以前,谥号的选定是根据一套固定的谥法的,比如秦孝公、秦昭王,这个“孝”“昭”可不是随便起的,都有讲究。

嬴政觉得这样太麻烦,不好,要改革。

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史记·秦始皇本纪》

于是,嬴政史称“秦始皇”,其实是个谥号。

他后面传到万世了吗?当然没有,秦二世而亡。但这不影响秦始皇本人的伟大,这一点,随便翻一下历史地图册就可以知道。

夏朝时期的地图上,还只是一个个分散的小黑点,标示着一些散居的原始部落而已。商朝的“小黑点”比夏朝密集多了。西周的“小黑点”更密集,但还是分散的一个个小城邑的感觉。秦朝才真正使其成为一个完整的版图。

秦始皇缔造了现代意义上的完整统一的中国。

那么,这个全新的帝国或者说天下该怎样治理呢?能不能继续套用此前夏、商、周的做法,把天下划分成若干诸侯国,分封给儿子们、功臣们各自去镇守、管理,也就是所谓的封土建侯。

秦始皇的儿子们、功臣们当然都乐意这样,都去当诸侯国君,多爽。丞相王绾便极力主张,实行封建制。

秦始皇问他的大红人廷尉李斯:你什么意见?

李斯反对:皇上,封建制不好。拿周朝来讲,它是封建制,弄出那么多诸侯国来,整天互相掐,把整个天下弄得乱腾腾的,结果不就亡了吗?咱可不能再走这条老路,好不容易统一了天下,再给分开,不能这样。皇子们、功臣们,可以赏赐金银财宝,不要再封土建侯了。

秦始皇点头:有道理,不能再走回头路!那么,咱怎么弄呢?李斯,你拿个方案吧。

于是,李斯被任命为丞相,领导了秦朝郡县制体系的建设。

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史记·秦始皇本纪》

划分天下为三十六个郡,大致相当于现在的省,每郡设三大长官:郡守、郡尉、郡监。一个管行政,一个管司法,一个管监督。这跟现代社会的行政权、司法权、立法权三权分立已经很接近了。

这样,一个统一的政体大框架就出来了。然后:

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史记·秦始皇本纪》

用教科书里的话讲,就是秦始皇统一了法律制度,统一了度量衡,统一了文字。“车同轨”是什么意思呢?有种说法讲,当时使用一种原始的轨道交通,就跟现在的火车似的,车轱辘都是轧着固定的木制轨道跑的,不是直接轧在土路上。车同轨就是把车轮轴距都给统一了,这样一来,全国各地的轨道交通便能统一连贯起来。《史记》还记载了,秦始皇修了三条“驰道”——马车可以在上面奔驰的道路,类似今天的高速公路,加起来有数千里之长。

今天,咱们国家的高铁、高速公路也是世界上最长的,这是有传统的、有原因的。什么原因?就在于咱们国家太大、人员分布太广、物资太多,整个国家系统要完全流转起来,交通就必须够发达。这是统一的一大项。

总之,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实际上代表着政治的统一、经济的统一、文化的统一。中华民族的大一统,在秦始皇这,打下了一个大基础。

秦始皇和李斯还推进了两项大举措:一是,把原来六国的兵器都收到咸阳销毁,化成铜水,铸成大钟,还做了十二个铜人,每个铜人重达12万斤。这叫偃武修文,马放南山。以后天下太平,不打仗了,兵器用不着了;二是,

徙天下豪富于咸阳十二万户。——《史记·秦始皇本纪》

把原来东方六国的豪门富户都迁至咸阳。为什么?省得他们在下面闹事,弄到眼皮子底下好管理,也方便中央收租收税。这叫强干弱枝、强本弱末,用现在的话讲,就是加强中央集权。

在整个建国创制的过程中,李斯的才能得到了充分发挥和展现。他可不是只会玩间谍战,只会在老同学背后捅刀子。他比韩非更伟大,韩非是动嘴的,是纸上的理论;而他是实干的,他在按他的思想去实践,把思想变成现实。思想家写的是书,实干家写的是什么?是历史,是直接影响并创造历史。而且,李斯的才情也不比韩非差,他前期可能有自卑心,嫉妒韩非,但后期他在不断成长,鲁迅就曾讲:秦之文章,李斯一人而已。

何止文章,李斯的书法也很了不起。

刚才说了“书同文字”,那这是什么意思?这说明当时六国的文字写成什么样儿的都有。如果没有秦始皇的统一,各国最终就得使用不同的文字,就跟现在日本、韩国、越南的文字似的,虽然同出于汉字,但演变来演变去,便分道扬镳了。而文字不同了,文化也就不同。各自有了各自的文化认同之后,就真统一不了了,中华民族的苦难就更无尽头了。后面五胡十六国的情况,便能证明我所言不虚。

那么,书同文字,同成什么样的文字呢?得有个标准的样本吧?有,就是小篆。

小篆正是李斯所创。当然,不可能是他自己一个人干的,估计也是领导着一个班子,对原来的字体做了简化规范,形成了小篆。

李斯亲自用小篆写了一套识字课本《仓颉篇》,作为标准字向全国推行,可惜这个版本没有流传下来。不过,他亲笔书写的几块碑,包括峄山刻石、泰山碑、会稽刻石等都传了下来,成为后代无数文人学习小篆的法帖,影响十分深远。

可以说,李斯是中国最早的书圣,比王羲之还牛。因为,王羲之同时代,还有很多书法高手,而整个小篆书体就是李斯所创,起码传下来的,就他一人的作品。

那么,刻着李斯小篆的这几块石碑是干什么的呢?都是给秦始皇立的。

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后,前后五次巡游天下,到峄山、泰山去封禅,还到会稽等各地视察。走到哪儿,就立块石碑,刻上字:秦始皇到此一游——差不多这个意思吧——写些歌功颂德的话。

封禅是怎么回事呢?封是祭天,禅是祭地。就类似是跟天地汇报一下:我把天下打下来了,以后,上面的,天管;下面的,地管;中间的就归我管啦。

对于秦始皇的五次巡游,后世很多人不赞成,认为秦始皇是暴君,没事找事,给老百姓增加负担,劳民伤财。实际上,秦始皇可不是出来玩的,出来这一趟,很辛苦,跟现在坐着专机、专列的一样,那是坐在马车里,颠簸劳碌,也有危险。有次车队走到一个叫博浪沙的地方,咣当一声,一个大铁锤从天而降,差点就把秦始皇砸死,砸在旁边的副车上,给砸了个稀巴烂。怎么回事?有刺客!

谁这么大胆?这是哪路英雄?这个,咱以后再讲。

还有一次,秦始皇乘船渡江,忽然狂风大作,差点把船刮翻。秦始皇大怒:这片归谁管?

手下赶紧打听,一会儿,回来禀报:启禀皇上,这片归湘君管。

这湘君是郡守吗?不是。是船政管理、交通部长吗?也不是。是个神仙。旁边山上有个湘君祠,供着湘君。

秦始皇问:他是哪路神仙啊?敢跟我过不去!

手下:启禀皇上,湘君是尧帝的女儿,舜帝的夫人,就葬在这江边的山上。

秦始皇:好了,甭说了,我管她是谁的家属呢,她管这片是吧,你们去,把这山上的树全部砍光。她竟敢跟我过不去,我也不让她好受。

确实是暴君做派。秦始皇的这一面,咱们放到下回再分析。我主要还是说,秦始皇巡游天下是个苦差事,他完全是为了工作,用胡亥的话讲:

先帝巡行郡县,以示强,威服海内。——《史记·秦始皇本纪》

他就是要让天下人都看看皇帝的威仪,让那些六国遗民臣服。

只不过事与愿违,这个作用并没起到,反而起了反作用。这一点,以后再说。

秦始皇巡游是为了工作,不巡游时,在咸阳宫里,照样非常勤政,《史记》讲:

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上至以衡石量书,日夜有呈,不中呈不得休息。——《史记·秦始皇本纪》

天下之事,事无巨细,秦始皇都亲自抓。每天批阅的公文要用地磅称,不分白天黑夜,日清日毕,批不完不睡觉。

说这段话的是谁呢?是两半仙方士,侯生和卢生——这两位都是帮着秦始皇求仙问药的。这又是秦始皇让人诟病的一大问题:迷信神仙,妄图长生不老。他身边弄了很多半仙,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找神仙、找神药。

不能因为这个就说秦始皇多么狂妄。咱们不能用今天的眼光去看历史中的问题,他就是那个时代的人,观念就是那个时代的观念。连孔子都讲:敬鬼神而远之。《论语》里还记述了学生向他请教怎样“事鬼神”,即跟鬼神打交道。《资治通鉴》中也提到,齐国、燕国的鬼神观念就格外浓厚,齐威王、燕昭王这样的战国雄主都组织过大量人力去找神仙、找长生不老之药。

可是,上哪儿找去啊?找不着,又没办法交差。怎么办呢?就得弄点东西回来,应付一下。有一次,卢生回来便说:皇上,神仙虽然没找到,但找到一道神谕——一道图谶、谶语,就是一种神秘的预言,五个字:

亡秦者胡也。——《史记·秦始皇本纪》

灭亡秦国的是胡人。

这还了得?打!

公元前215年,也就是统一之后的第四年,秦始皇派大将蒙恬率领三十万大军北击胡人。把胡人全部赶到了黄河以北,然后继续打,打出来的地盘,又新设了好几十个县。随后,蒙恬主持着,开始修建万里长城,西起临洮,东到辽东。

这其实也无可厚非,前面赵国、燕国为了防胡人,都修过长城,后面历朝历代也都在修长城,这就跟人家住房要修个院墙似的。这当然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弄得老百姓压力山大,但这个投入值不值得呢?咱也不能把古人想得太傻,不值得,还修它做什么?这个问题,以后咱也会细说。

另外,南方也在打。秦始皇把社会上的闲杂人员,什么逃亡的、要饭的、走街串巷做买卖的,都召集起来,凑了十几万人,把南越地区都给打下来,并入版图,新设了桂林、南海、象郡等几个郡。这些地方,当时都是蛮荒之地,有些原住民,估计人数也不多。秦始皇一想:这么大地,别空着啊,干脆,我给你迁点人去吧。良民留下,不是良民的,挑出五十万来,都迁到南越。

总之,我们在历史地图册上看到的秦朝版图,不是统一了六国就成了这样的。而是统一六国之后,秦始皇又经过好一番征伐才打下来的。

秦始皇和李斯开创的这套大一统的中央集权的制度,包括经济、文化的统一,是被历代因袭的。两汉、隋唐、宋元明清的皇帝怎么治天下?主要的,还是用秦朝这套政法。这个底儿是秦始皇给打下的。这算是软件方面。

硬件方面,就是疆域,也是秦始皇给打下的底儿。

所以,不论后人怎么骂秦始皇,就凭这两条,他都当之无愧是史上最牛的皇帝、最伟大的皇帝,NO.1,没有之一。

李斯也同样了不起。一个好汉三个帮,秦始皇的军功章上一少半也得是李斯的,作为大政治家、大学者、大书法家这样复合型的人物,后代极少有。拿司马光来讲,他也是大政治家、大学者,但书法一般般,政治作为跟李斯也差得很远。

好了,这两位,咱先捧到这;下回,咱再摔摔他们。

秦始皇是个暴君吗

上回说到,有两个方士,一个卢生、一个侯生,给秦始皇找神仙,找长生不老之药。肯定找不着呗,怎么交差呢?就想各种办法应付,今天说,皇上啊,我找到一条谶语,“亡秦者胡”;明天又说,我找到一本神书;后天又说,有什么什么线索。最后,实在应付不了,怎么办呢?

散布谣言。说,之所以找不着神仙,这都得怪秦始皇自己。秦始皇太世俗了,太贪恋权势,每天批阅那么多文件,都得“衡石量书”,什么事都不放手,尘缘太重,神仙不待见这样的人,所以就躲着,不让我们找着。

撂下这话之后,两人溜之大吉。

这事搁谁谁不生气啊,把秦始皇气得够呛。

还有一个著名的方士徐福,也把秦始皇气得够呛。他忽悠秦始皇:海中有三神山,蓬莱、方丈、瀛洲。您给我拨几艘大船,外加几千童男童女,还有各种花销费用,我带着出海给您找神山去。

结果,一去不回,据说去了日本。他出海的地方叫(guàn)兮城,就在我的家乡黄骅。

总之,新恨旧怨加在一起,秦始皇就怒了:杀!

犯禁者四百六十余人,皆坑之咸阳。——《史记·秦始皇本纪》

把相关的460多个人都给活埋了。这就是著名的“坑儒”,也就是秦始皇的千古罪行之一。实际上,这里面有很多细节需要澄清。

首先,秦始皇杀这些人,不是不分青红皂白,逮过来就推坑里的。《史记》中记载,秦始皇在听说侯生、卢生背地里说他坏话时,“大怒曰”:

吾前收天下书不中用者尽去之。悉召文学方术士甚众,欲以兴太平。——《史记·秦始皇本纪》

我前一年,就是公元前213年,把“天下书不中用者尽去之”,把不中用的书都给收上来烧了——这是说“焚书”,在坑儒之前——我烧的都是不中用的书,没实用价值,我留它们干吗,把人都给看神经了,看成近视眼啊。我这绝对是好心好意,绝不是为了毁灭什么。相反,焚书之后,我就把全国各地的“文学方术士”都召集来,想让他们来辅助我,开创太平之世。可是呢?

方士欲练以求奇药。——《史记·秦始皇本纪》

其中一些方士,不帮着我研究治国理政,却非要给我找什么长生不老的神药。那,找就找呗。可是呢?

今闻韩众去不报,徐福等费以巨万计,终不得药,徒奸利相告日闻。——《史记·秦始皇本纪》

韩众,也是一个方士,找着找着就跑了。那个徐福,在这方面花费的钱就更多了,最终药也没找到,带着三千童男童女,好几十艘大船,还都装备着弓弩什么的,一去不回了。

而且,每天就光听这些“文学方术士”之间互相告发了,这个说那个怎么怎么着,那个说这个怎么怎么着。这种文人的德性,太让人厌恶了。

卢生等吾尊赐之甚厚,今乃诽谤我,以重吾不德也。——《史记·秦始皇本纪》

卢生、侯生,我够尊重他们了,赠予他们的金银财宝不计其数,可是他们竟然背地里诽谤我,坏我的名声。

诸生在咸阳者,吾使人廉问,或为妖言以乱黔首。——《史记·秦始皇本纪》

其他的,据我调查,也没干好事,好多妖言惑众的,忽悠老百姓(秦朝管老百姓叫黔首)。

总之吧,这些人太可恶了,真该杀!

逮过来就杀?没有。秦始皇虽然恨这些人,但还是要走法律程序,派御史把这些人抓起来,挨个审问,结果这些人又是一通互相告发、互相咬。具体有没有刑讯逼供、屈打成招,咱就没法深究了。反正,最后按着法律程序,审出460多人有罪。《史记》讲:

犯禁者四百六十余人,皆坑之咸阳,使天下知之,以惩后。——《史记·秦始皇本纪》

注意后面这几个字啊,“使天下知之”,这不是秘密处决,是特别公开的,就跟当年商鞅在河边举行公审大会一样,要的就是杀一儆百的震慑作用。

这个处置太严厉了,多数人可能罪不至死。不过,这就是法家的风格,重轻罪。

那么,这些“文学方术士”是不是儒生呢?是不是儒家流派的人呢?

确实是。杀他们的时候,皇长子扶苏曾给这些人求情,提到一点,就是“诸生皆诵法孔子”,意思是这些人都是学孔子的。自然就是儒生。

可是,怎么儒家还搞这些求仙问药的事呢?以我们现在的认识,这应当是道家,或者什么阴阳家干的。怎么回事呢?

章太炎、胡适都讨论过这个问题,都没讲清楚。

钱穆在《国史大纲》里有个说法:儒家其实有两大分支,一是齐学,一是鲁学。

齐学流于怪诞,其病在不经。

鲁学流为训诂,其病在尊古。

这个解释挺好的。那些半仙方士,确实是儒家的,只不过,是属于齐学这一派的,他们就是研究这种怪诞不经的学问的。

这样的儒生被“坑”了,就坑了吧。他们总是装神弄鬼的。

后来,鲁学这一派慢慢成了儒家的主流,尊古,重视教育和文化传承,还是很不错的。

一般人不知道这个区别,便以为这么好的儒家,怎么能给坑了呢,秦始皇真是大暴君。

好了,说完了坑儒,咱再说说焚书。

坑儒前一年,有一天,秦始皇大宴群臣。大臣们分组来向秦始皇敬酒。其中有七十位博士——跟现在的博士是两码事,当时是掌管书籍文典、通晓史事的一种官职,类似皇家顾问、大秘,这帮人来给秦始皇敬酒。有个领头的拍马屁,他说:皇上,您废除封建制,推行郡县制,这个改革太好了,老百姓们都叫好,自古以来也没有您这样的功德!

秦始皇听了挺美,很受用。

可是,有个叫淳于越的博士开腔了:皇上,我有一言,您别不爱听。您只看到分封诸侯国之后的互相攻伐,没有看到他们之间也是彼此支撑的。以后,真要有个田氏代齐那样的事发生在朝廷,您就得干瞪眼,因为外部没有支撑,皇室子弟们都没有封地兵权,谁都阻止不了。商朝、周朝,正是因为实行封建制,才能传国上千年之久。所以,封建制是有好处的,总之:

事不师古而能长久者,非所闻也。——《史记·秦始皇本纪》

传统的那些东西也是有用的,做事情您要是光图创新,而不尊重传统,不学习前代的经验,那就长久不了。

刚才那谁,那都是拍马屁,您别听他的,他不是忠臣。

秦始皇的心里一下子就沉重了:这个淳于越说得不无道理,这样吧,各位爱卿,大家一起再议议这个事。

别人没怎么着,李斯反应很激烈,一下子就急了,因为,郡县制是他极力主张的。心说:你淳于越读了几本破书,一书呆子,竟敢来非议我?

他运了好几天气,给秦始皇写了一篇奏折:

五帝不相复,三代不相袭,各以治,非其相反,时变异也。——《史记·秦始皇本纪》

自古以来,三皇五帝都不一样,一个朝代有一个朝代的治理之法,各有不同,因为时代在变化,怎么能都用商朝、周朝的办法呢?淳于越这种愚儒,哪懂这个道理。

先把淳于越给批倒。

然后,李斯又把这个问题给上纲上线:淳于越其实就是要以古非今,拿古人那套学说,来否定今天的大好局面,惑乱人心。像他这种人还不少呢,大有人在。他们之所以敢这样做,根子就是他们读了乱七八糟的这派那派的书。

人闻令下,则各以其学议之,入则心非,出则巷议,夸主以为名,异取以为高,率群下以造谤。——《史记·秦始皇本纪》

每当国家推出一项政策,他们不是好好执行,而是拿着他们那套学说对这个政策品头论足,然后各种不满,各种批评,谁批得最狠、最能骂,谁就是名士、高人,老百姓们也不能明辨是非,就跟着起哄。

如此弗禁,则主势降乎上,党与成乎下。禁之便。——《史记·秦始皇本纪》

如果放任这种局面,那么皇帝、国家的权威就降低了,民间的这派那派就得坐大。所以,最好是查禁。

李斯绝对是辩论高手,他是玩了一种辩论技巧——诡辩。他没有去回应淳于越提出的问题,即一旦出现田氏代齐那种权臣篡夺皇位的情况,外部皇室兄弟都没有诸侯的势力,不能阻止遏制这个情况,怎么办。李斯没回应这个,而是直接去攻击对方,你非议政策这个做法就不对,就贬损了皇帝和国家的权威,这样一棍子把你这个人给否定了,你的说法、想法,自然就给否定了。

那么,怎样查禁呢?

李斯提出了方案:

史官非秦记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史记·秦始皇本纪》

所不去者,医药卜筮种树之书。——《史记·秦始皇本纪》

焚书这个事,是场文化浩劫。这一点,谁也给秦始皇、李斯平不了反。不过,作为当事人,他们肯定有自己的立场。

首先烧的是六国国史,除了秦朝历史,别国的国史都烧掉。这一手反证了历史的意义,现在日本或者台湾地区的民进党,没事就想从历史教科书上打主意,也是这么回事。没有历史,就没有了国家、民族的认同感。欲亡其国,先灭其史,狼子野心,何其毒也。

然后,《诗经》《尚书》和诸子百家的书要烧。用秦始皇的话讲,这些都是不中用的书。其中,《诗经》《尚书》较多涉及古代政治,经常被人拿来以古非今,尤其得烧。

那么,有没有不烧的书呢?有。就是中用的书,医药啊,占卜啊,农业种植啊,这些书中用,不烧。

另外,不中用的书,也并非全部烧掉,“博士官所职”即博士官手里的书可以留着,就是说,这些书皇帝还是可以看的,他的大秘、顾问们,还是可以参考的,只是不让老百姓们瞎掺和了。你们该种地种地,该做工做工,你要是士,既不种地,也不做工,有点文化想当公务员,好,“以吏为师”,你就好好学习国家法律法规就行了,别学那些乱七八糟的了。

于是,就焚书了。对于这场浩劫,我还是坚决批判的。

不过,明朝人陈继儒,即著名的《小窗幽记》的作者,他有两句诗:

雪满前山酒满觚,一编常对老潜夫。尔曹空恨咸阳火,焚后残书读尽无?

你光知道骂秦始皇焚书,可是,那些没焚的,传下来的先秦著作,你读过几本啊?你有资格骂吗?

其实,该传下来的,多数还是传下来了,各种藏呗,有藏墙里面的,有藏到名山里的,还有藏在坟墓里的。《汉书·艺文志》里编辑整理的前代图书有上万卷之多,多数都是先秦的。到今天传世的先秦著作还有六十来种。有多少人一本都没有读过?

焚书坑儒这个事,站在历史的角度,大政治家的立场,还是应当冷静审视的。秦始皇、李斯的本义,不可能是为了找骂,他们也是为了巩固统治,只是路子不对。因为,最终推翻秦朝统治的人,根本就不读书。

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唐·章碣《焚书坑》

刘邦、项羽根本不读书。你烧书有什么用呢?

那么,刘邦、项羽,还有他们前面的陈胜、吴广为什么要起来推翻秦朝统治呢?

这个问题的根儿,确实是在秦始皇这儿。虽然,那时候他已经死了——他活着的时候,偌大的帝国,一次动乱也没出现过,他镇得住。他死之后,就不行了,很快便压不住了,天下大乱。

为什么呢?钱穆讲:

秦代政治的失败,最主要的在其役使民力之逾量。——《国史大纲》

秦朝把老百姓用得太狠了。开疆辟土,打仗,几十万人;打完仗,还得修长城防守,又是几十万人。更要命的是修陵墓、修阿房宫,搭上的人更多。其实就是阴阳宅,中国人有点钱就往这上面造,秦始皇算是带了个坏头,他在这上面玩得比谁都大,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了。还有直道、驰道等大量的政府工程,用的人很多都是徒役,都是犯了法的。

哪儿那么多犯法的呢?这要看法律严到什么程度了。重轻罪嘛,《韩非子》里讲,商朝也用重法,有一条是“弃灰于公道者断其手”,把锅灰倒在大街上,这个罪,就得把手剁了。吐口痰,就劳教你三年。所以,犯人太多了,都去给国家白干活,而且都是非常艰苦的活,好多人累死或被打死了。

最后,老百姓们受不了了,要么战死,要么累死,要么被苛政逼死,索性造反。

所以,秦始皇的问题,究其根本,还是贾谊说的那句话:

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贾谊《过秦论》

打天下与守天下的方法是不一样的。守天下,得讲仁义,得仁爱。

秦始皇呢?恰恰没有仁爱之心,冷酷无情,对于死人没感觉。他这种性格适合去推动战争,有句话叫“慈不掌兵”,打仗就得死人,讲不得爱心。也适合搞法家,讲法不讲情。或者说,这也是法治的局限,长期在这种讲法不讲情的文化中,就会人情冷漠。

秦始皇的冷漠、冷酷无情,有一件事让我印象很深刻。

有一次,他发现,丞相李斯的随从有好多人,规格也太高了、排场也太大了。他很不高兴,可也没说什么。

结果,转过天来,再看李斯,后面没人了,随从都撤了。

噢,秦始皇想,闹了半天李斯在我身边有眼线,有点什么事就给他通风报信。查!看看到底是谁报的信。结果,谁都死活不承认。最后怎么办?就把那天在他身边的,知道他那天不高兴的人全部杀掉。

为什么这件事让我印象深呢?你想,打仗、修宫室陵墓死多少人,也都不在他眼皮子底下,跟他也不沾亲带故的,他不动心,这不算什么。而这次,他杀的,可都是身边人,都是亲信,朝夕相处的。正常人,即便小狗、小猫天天跟着,那也得有感情。可秦始皇说翻脸就翻脸,说杀就杀了,这就太冷血了。

还有,就是,后世别的皇帝都有个皇后、宠妃,有各种跟女人的故事。秦始皇在这方面,一点没有,史书里一点也没提到——他也没立皇后。搞得拍电视剧的都没法拍了,没有女一号。怎么办呢?生造。所以,1986版的电视剧里,孟姜女就跟秦始皇搞到一起了。实际,孟姜女只是个文学人物,到明朝,孟姜女哭倒长城的故事才成形。

总之,秦始皇是孤独的、冷血的。

对于他的这种性格特点,后世有很多讨论。比如,郭沫若认为,亲政之前的秦始皇,“身体既不健康,又受人轻视,精神发育自难正常”。

怎么知道秦始皇身体不健康呢?《史记》里有一段。

前面讲过,秦始皇重用李斯大搞间谍战,其实间谍战最早不是李斯提的,而是尉缭。现在传世的有一部很著名的兵书,就是此人所写——《尉缭子》。秦始皇很欣赏他,拿他当朋友,见面都不行君臣之礼,平等相待,赏赐也很多。可是,尉缭却跑了。为什么?尉缭有段话:

秦王为人,蜂准,长目,挚鸟膺(yīng),豺声,少恩而虎狼心,居约易出人下,得志亦轻食人。——《史记·秦始皇本纪》

他给秦始皇——当时还是秦王——看相了。后世很多兵家人物都会看相的。他说秦王的相貌:蜂准,大高鼻梁;长目,大长眼睛;挚鸟膺,猛禽的胸脯,说白了就是“鸡胸”;豺声,说话的声音跟豺狼似的,呼噜沙哑。这样的人,多数都是寡恩少情,有虎狼之心的。他不行的时候特别能讨好人;等他得志时,就得吃人。

郭沫若从秦始皇的“鸡胸”和声音沙哑,推断秦始皇有类似佝偻病、气管炎之类的。

而且,史书里还提到,曾跟赵太后说过,等嬴政死了就让他跟赵太后生的儿子继位。当时嬴政不过二十来岁,这样讲,说明秦始皇的身体肯定不健康。他要好好的,能说等他死了如何如何吗?

秦始皇的心理,就更不健康了。三岁时就被抛弃,亲爹、假爹——吕不韦和嬴异人都跑了,只留下他和母亲赵姬孤儿寡母在赵国,在姥姥门上,也算寄人篱下。整个童年肯定没少受气,所以,赵国刚一打下来,他就亲自回了邯郸,把仇家全部杀光。可见,童年的怨恨他一天也没忘。

十三岁时当了秦王,也不能亲政,被吕不韦压着。他母亲又是跟吕不韦,又是跟,他也不知道自己到底是谁的儿子,背后得多少人议论。更主要的是,他的亲妈好像还跟站在一起,想害自己。你说,他还信谁。

最终,秦始皇便形成了一种报复性的人格,成为一个暴君。

那么,我一会儿说秦始皇伟大,一会儿又说他是暴君,一会儿又说他人格不行,我到底要说什么呢?我要说的就是一个道理:历史人物是复杂的,不是非黑即白的,看人要全面。

好了,下回讲秦始皇之死和他身后的大悲剧。

秦始皇身后的阴谋

公元前211年10月,秦始皇最后一次巡游,左丞相李斯跟着,还有一位右丞相留在咸阳主持政务。秦始皇还带上了他很疼爱的小儿子胡亥。《史记》中详细记述了这次的巡游路线:

从咸阳出发,经东南边的武关,进入原楚地,走了一个来月——可能走的是汉水,汉水是长江最大的支流。11月到达云梦泽,这是一个大的湖泊区,大致在今天武汉这块,就上了长江了。

然后,“望祀虞舜于九嶷山”,遥望远处的九嶷山,祭祀舜帝。因为舜帝墓就在九嶷山。

接下来就“浮江下”,坐着船,沿长江东下,到了丹阳上岸,奔钱塘,之后到达会稽山。在会稽山祭祀大禹,大禹葬在这里。李斯的会稽刻石,即为此时所立。

祭完大禹,秦始皇北上,经过吴地,即今天的苏锡常这块,然后到江乘,又上长江,向东出海。

说到这儿,你可能奇怪,长江出海口不是在上海吗,怎么跑北边去了呢?要不怎么说,沧海变桑田呢?两千年前的地理情况,跟现在比,变化太大。当时就是在北边,后来才改道到上海这边的。前面咱说的云梦泽,后来也都干了,早就没了。

秦始皇由海路北上,到了琅琊,在今天青岛南边。这时,他做了个梦,梦到和海神打仗,是个噩梦。之前徐福常说,之所以到不了蓬莱,找不回仙药,就是因为海神海怪作梗。所以,他的船上得装备强弩之类的武器。其实,他是准备打殖民地用的。到日本,得打原住民。

秦始皇不知道这个底细,正好做了这样的梦,便怒了,非要会会海神。海神什么样呢?怎么会?他手下有位博士说,就打那种巨鱼、大鱼就行,它大得出奇了,不是海神、海怪,也得是海神海怪的喽啰。

结果,船到芝罘(fú)岛附近时,就是烟台这块,真就遇到巨鱼了,可能是鲨鱼或鲸,秦始皇用连弩将其射杀。连弩是了不起的兵器,在冷兵器时代,大致相当于迫击炮。

最后,遂并海西,至平原津而病。——《史记·秦始皇本纪》“遂并海西”,这是说最后到了渤海的西边;“至平原津而病”,平原津是古黄河上的一个渡口,位置就在今天的德州。由此,可以分析出,秦始皇是从渤海西边,进入古黄河入海口,沿黄河而上。而这个古黄河入海口在哪儿呢?正是在我家乡黄骅。

历史离我们是这么近。

秦始皇在平原津病倒,继续西行,换陆路,在沙丘就病死了,享寿五十虚岁。沙丘在河北邢台广宗县内。生在邯郸,死在邢台,两地紧挨着,貌似也有宿命在里面。

这时,已经是公元前210年的7月了。

这一趟走了大半年,所以说,秦始皇的巡游是个苦差事。而且,如果他在宫中待着,生病能得到更好的救治护理,也许还能长寿些。

秦始皇生前特别忌讳说“死”,所以群臣没人敢跟他提身后事。

可是,他的陵墓一直在修,从十三岁即位就开始修,投入的人力物力比修长城、打匈奴还要多,可见他的观念里对死后的世界还是充满信心的,以为到下边去之后,还可以继续当皇帝。那他怎么还讳言死呢?挺奇怪的。

总之,因为秦始皇没有提前安排好传位的事,没有明确太子是谁。到病危之际,才仓促立下遗诏,装在“信封”里——那时的信封,可能是这样的:一卷子竹简卷起来,字朝里,外面拿绳子捆好,拴个扣。再在这个扣上沾上一团胶泥,在这个胶泥上盖上印章。只要拆开过的,这个印章就复原不了了。这个加了印章的胶泥就叫封泥,这是研究先秦书法艺术的一个重要载体。

当然,皇帝的信包装得可能更高级些,大致这么个意思吧。

秦始皇的这篇遗诏已经封好了,封泥,盖上玉玺,准备让使者给皇长子扶苏送去。可是,这封信还没交给使者,秦始皇就崩了——天子死曰崩。

于是,遗诏落在大宦官赵高手里。赵高当时是“中车府令”,是掌管着秦始皇车马出行的官,而且“行符玺事”,兼职保管秦始皇的玉玺。

始皇帝至沙丘,病甚,令赵高为书赐公子扶苏。——《史记·李斯列传》

就是说,秦始皇的遗嘱是赵高执笔写的。他又管车马,又管玉玺,又管执笔写这么重要的文件,用现在的话讲,就是“一秘”,绝对的亲信。职务未必多高,但权势不在丞相之下。

以后的历史,还要讲到很多这样的人物,就是一个宦官、太监,也有不是太监的,反正就是一个皇帝身边的人,也没多高的官位,但是非常牛,在皇权斗争中,他都是主角。

那么,赵高什么来头呢?《史记》这样讲:

赵高昆弟数人,皆生隐宫,其母被刑僇(lù),世世卑贱。——《史记·蒙恬列传》

他兄弟几个人,“皆生隐宫”,隐宫什么意思?《史记正义》中讲:古代被施了宫刑的人,阉割了,睾丸剌了,得在屋里面隐蔽休养百十来天,这就叫隐宫。秦始皇病危立遗嘱,结果遭篡改《史记索隐》里面讲:赵高的父亲是被宫刑的,然后他母亲和兄弟们也都没身为奴,而且小哥几个也都被阉割了。这就是“皆生隐宫”“世世卑贱”,是底层的底层了。

然后,《史记》又讲:

秦王闻高强力,通于狱法,举以为中车府令。——《史记·蒙恬列传》

那时还没统一六国,还叫秦王。秦王听说赵高强壮有力,又精通刑狱法律。

他怎么听说的呢?是听他的一个近臣说的,当时赵高在这个官员家里打杂,深得其欣赏栽培。后来在这个官员手下做刀笔吏,处理各种法律事务,展露了才干。然后,秦王就把他给召到宫里来了,提拔成中车府令,一干就是二十来年。

赵高还写得一手好字。前面讲,书同文,李斯写了一本标准的小篆字帖《仓颉篇》,其实不全是李斯自己写的,有一部分是赵高写的。

秦始皇还让赵高做他小儿子胡亥的老师,教胡亥书法和法律政策,可见他有多红。

这挺励志的,他从最底层一直走到了这样的位置。

那么,他是不是也有一种报复性人格呢?咱就不费这个脑子了。

接着说秦始皇那份遗嘱,上面写的什么内容呢?主要是这么一句话:

以兵属蒙恬,与丧会咸阳而葬。——《史记·李斯列传》

前面说过,秦始皇“坑儒”时,皇长子扶苏给这些人求情。当时,扶苏肯定跟秦始皇起争执了,秦始皇怒了:你别在我跟前了,别在咸阳了,你去北疆跟蒙恬防卫匈奴去吧。

但在秦始皇心里,还是挺认可扶苏的。所以,遗诏中吩咐扶苏把军队交给蒙恬,赶紧回咸阳,给他主持葬礼。这意思很明确,就是让扶苏继承皇位。

可是,赵高不是这么想的。他拿着秦始皇的这份遗嘱琢磨:绝不能让扶苏即位。扶苏要是成了皇帝,蒙恬跟扶苏那么好,蒙家不就更得势了吗?蒙家跟我是仇人啊!

此前赵高曾经犯过一个案子,蒙恬的弟弟蒙毅负责查办。当时,蒙毅给赵高定为死罪,幸亏秦始皇出面给保着,赵高才没死。所以,赵高恨蒙恬兄弟,便不想让扶苏即位。

那么,谁即位对他最有利呢?当然是他的学生胡亥。赵高在心里打了一通如意算盘:如果胡亥当了皇帝,我就是皇帝的老师了,我玩胡亥手拿把掐,那时候,大秦帝国不就是我的了吗?干!

怎么干呢?不能着急。当务之急,得把秦始皇驾崩这个事处理好,这得听丞相李斯安排。

秦始皇死的时候,守在身边的只有李斯、胡亥、赵高,还有五六个贴身宦官。其他随从的官员平时根本没机会见秦始皇,有什么请示汇报的事,都是通过李斯和宦官来回传话的。

李斯就召集这几个人开了个会:这个事一定要保密,咱们这是出游在外,咸阳那边一旦知道了皇帝驾崩,也没太子,还不知多少人要起来争夺皇位呢,非出大乱子不可,咱们能否回得去都难说了。

于是,都假装什么事也没发生,这几个人照常早请示、晚汇报,每天按时送饭、倒马桶之类的。

随后,尸体腐烂,臭了,怎么办呢?拉两车臭鲍鱼,来压这个臭味,掩盖这个事,咱就不细说了。总之,一边演戏,一边抓紧回咸阳。

赵高的计划,在路上就搞定了。

他先找胡亥:殿下,等回到咸阳,您大哥扶苏就当皇帝了。按大秦的政策,不封诸侯,也就没你啥事了。有啥想法不?

胡亥说:这,这有什么办法啊?

赵高亮出底牌:

臣人与见臣于人,制人与见制于人,岂可同日道哉!——《史记·李斯列传》

当皇帝跟当大臣,管人的和被管的,那可就差太多了。我有办法说服李斯,一起拥立您做皇帝,您敢不敢?

胡亥吓了一跳,又惊又喜,不过嘴上说:不不不,跟大哥抢皇位是不义;违背父皇的意志,是不孝。我不能做这样的事。

这孩子还不错,可是,好孩子架不住坏老师往坏里教。

赵高接过话来说:什么不忠不义啊,这是两回事。

大行不小谨,盛德不辞让。——《史记·李斯列传》

节操,确实很重要,但你要办大事,就不能拘于小节操;辞让是美德,但真正的高行大德,做事情,是不辞让的,当仁不让嘛。

乡曲各有宜而百官不同功。——《史记·李斯列传》

一个地方有一个地方的风俗,一个官职有一个官职的考核办法,凡事都不能一概而论。

总之,这会儿,您就先别拿道德来说事了。

中国文化可能就是这点不好,怎么说都有理。没有刚性的东西,太灵活,总能给自己做恶事、错事找到理由。赵高继续讲:

顾小而忘大,后必有害;狐疑犹豫,后必有悔。——《史记·李斯列传》

您要是因为这种“小节”而放弃,而犹犹豫豫的,将来“见制于人”时,就后悔也来不及了。

断而敢行,鬼神避之,后有成功!——《史记·李斯列传》

您只要当机立断,敢闯敢干,连鬼神都得给您让路,眼前的什么困难都会解决,最终就能成功。

您快下决心,干吧!

胡亥服了:老师,您说的太对了,我听您的。可是,您怎么去说服李斯丞相啊?现在父皇还没下葬,就去找丞相说这事,不妥吧?

赵高曰:时乎时乎,间不及谋!赢粮跃马,唯恐后时!——《史记·李斯列传》《史记》真不愧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啊,这一句话,把赵高那种兴奋与焦急一下都展现出来了。时机稍纵即逝,一旦错过,什么谋划都得泡汤。我整天就像带着干粮骑快马狂奔,就是怕被时机甩掉,就是要一直抓住它。

可能,每个创业者,每个奋斗中的人,都有类似的感受吧。

随后,赵高立即去找李斯,开门见山:丞相啊,皇帝的意思是立扶苏,可是,您知道扶苏为人刚毅勇武,连他爹都敢顶,对您主持的好多工作都有看法。他如果继了位,肯定得提拔蒙恬当丞相。我在宫里待了二十多年了,经历过朝中几次更换丞相的情况,还没见哪个被罢免的丞相最终能保住命的。

简单几句话,针针见血。李斯心里一惊,不过,他嘴上不服:赵高啊,你管好你自己就行了,我做我的忠臣孝子,生死由命。

赵高继续讲:

安可危也,危可安也。——《史记·李斯列传》

怎么能听天由命呢?这是智者说的话吗?安危是靠自己把握的。只要您和我达成一致,拥立胡亥,就可以转危为安。然后,丞相您可以一直做,子孙可以长保平安富贵。

而且,您同意也得同意,不同意也得同意。现在可是胡亥说了算,对吧?他要硬上,您挡得了吗?您要把胡亥也得罪了,可就两头都抓不住了。

来句痛快话,您打算怎么办吧?

李斯也服了。

长话短说。赵高、李斯改了秦始皇的遗诏,改立胡亥。给扶苏的信也改了:你跟蒙恬带着数十万大军,那么多年没立什么功,还整天怪皇帝不把你立为太子,太不孝了,赐死!蒙恬在这中间也没起点好作用,失职,也赐死!

扶苏真信了。看来他对父亲真有误解啊。

蒙恬拉着他:这么大的事,咱再复个函,再请示一下。

扶苏说:这个玉玺印、文字文风、使者什么的,都半点假也没有,还请示什么啊?

真就自杀了。

为人父、为人子者,于此当有所警醒。怎么父子之间的误会这样深呢?

蒙恬不肯自杀,但也束手就擒,放下自己亲手带了十几年的三十万秦国主力军,坐上囚车。他想回咸阳见秦始皇,好好解释解释。

上哪见去啊。半路上也被弄死了。整个蒙家都完了。

这也可见秦始皇帝王手腕之强!要赐死你,你手下有三十万大军,也不敢反,连这想法都不敢有!

那么,蒙恬走了,这三十万边防军交给谁统领呢?交给蒙恬的裨将,即副将王离。王离就是战神级的王翦之孙、王贲之子。关于他,以后还有故事要讲。

回到胡亥、赵高、李斯,他们在公元前210年9月,拉着秦始皇的遗体,还有那两车鲍鱼回到了咸阳,将秦始皇安葬在骊山陵墓。

这座陵墓到现在仍是世界上最庞大的陵墓之一,只拿出陵墓里的一个兵马俑坑就是“世界第八大奇迹”,别的就不用提了。从嬴政十三岁当上秦王就开始修,统一天下后,更是征调了七十多万人继续修,总共修了三十九年。

七十多万什么人呢?《史记》中讲,是“隐宫徒刑者七十余万人”。隐宫,咱们刚才说了,就是宫刑;徒刑,多少年有期徒刑,多少年无期徒刑,关在监狱里不让出来,监狱里还有工厂,每天干活,这就是徒刑。说白了,就是七十万劳改犯,干这个活。并不是说,平白无故,你在家种着地就把你抓来修陵墓了。

不过,当时全国也就三千来万人口,七十多万服刑犯人,这个比例也确实太高了。我看了一个数据,说是2013年,美国服刑人员近160万,但它整个国家是3亿人口。你可以对比一下。

那么多人,建了那么多年,那得建成什么样啊?《史记》中讲:

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鱼膏为烛,度不灭者久之。——《史记·秦始皇本纪》

大致意思就是,在地下营造了一个小宇宙,有天空,有繁星,也有大地,有山河湖海,到处都是奇珍异宝,用蛙蛙鱼的油做的烛火,长明不灭。

所以,这个墓肯定是史上最让盗墓者向往的墓。

怎么办呢?

令匠作机弩矢,有所穿近者辄射之。——《史记·秦始皇本纪》

找了很多能工巧匠,设置了很多机关暗器,有盗墓者一触发就会被射死。

这些工匠们都知道这些机关,他们要盗墓怎么办呢?

就在安葬完了秦始皇,工匠们也把机关都安排好,闭合第一道墓门,工匠们出来再闭合第二道墓门时,外面的人直接把最后一道墓门落下,封死。这些工匠也就都死在里面了。

可是,这管用吗?

几年后,项羽打进咸阳,把地面以上的都给烧了,地面以下的也给挖了一通。

后来赤眉军、后赵石虎、唐末黄巢,据说都来挖过。

今天的兵马俑坑是考古大发现,也是世界游客非常热衷的观光点。站在秦始皇的角度,他肯定也不乐意吧,被人挖开,敞亮着,欣赏。这比被人偷看洗澡,估计要尴尬得多。

一座陵墓用七十多万人、三十多年去建,一个秦始皇嬴政怎么够埋呢?它埋葬的是整个大秦王朝。

而此时,那个埋葬大秦王朝的人,正在为他押送着来修陵墓的犯人一个个逃跑而发愁呢。

这是怎么回事呢?稍后再说。

秦朝历史的男主角

上回讲到秦始皇在最后一次巡游的路上驾崩,赵高联合李斯,改了遗诏,让秦始皇的小儿子胡亥继承了皇位。

胡亥从他爹身上别的没继承来,就继承了一样:残暴。

他接手皇位,面临的第一个问题是:他爹后宫的女人们怎么办?

虽然在秦始皇的历史里,没有女人的故事。但他作为皇帝,后宫当然有不少女人的。

后来的皇帝后宫动辄有成千上万的女人,这大概是皇权的一种表现形式。这么多女人,能怀胎生子的是极少数。这极少数的女人,母凭子贵,即便孩子当不上太子,也是皇子或公主,她在皇室里总算有一席之地了。可那些没有生过的,甚至没被皇帝临幸过的女人怎么办呢?皇帝死了,皇子即位了,她们都成了新皇帝的小妈了。新皇帝怎样处置这些小妈呢?

一般有四种方式:

最好的是遣散回家,爱嫁人就嫁人,爱怎么地就怎么地。这样的皇帝是不错的,多数都是这样的。

其次,是全部出家,当尼姑,或者都弄到皇宫外面一个什么地方,养起来,不能再嫁人了,老皇帝战斗过的地方不让别人来了。这样的皇帝也还过得去。

第三种比较狗血,新皇帝直接给收了。匈奴都这么干,很正常。华夏的皇帝这么干的,都是那种最荒淫的。不过呢,这也算一条活路,不是最坏的。

最坏的、最惨的是第四种,给老皇帝殉葬。

所以,很多清宫剧里,那些嫔妃们争风吃醋,打破了脑袋也要让皇帝多多临幸自己,就为的这个,为了将来自己能在皇室有一席之地。这种清宫剧,很多女人还都爱看,我就奇了怪了,一大帮小女人围着个老男人,天天这个那个的,这有多贬低女性啊!还爱看,真是理解不了。

胡亥选的正是第四种方式,后宫中凡未生子女的全部杀掉殉葬。

殉葬,实在是中国文化中很卑劣的一部分,由来已久。前面讲过宣太后——“芈月”就想让情夫魏丑夫殉葬。再往前,《诗经》里有一篇《黄鸟》,讲春秋时的秦穆公死后,让他三个贤臣殉葬:

交交黄鸟,止于棘。谁从穆公?子车奄息。维此奄息,百夫之特。临其穴,惴惴其栗。彼苍者天,歼我良人!如可赎兮,人百其身!——《诗经·黄鸟》

意思是:黄鸟交交叫,落在荆棘丛。谁在给穆公殉葬啊?原来是子车奄息。这位子车奄息是百里挑一的贤能人才啊,围观的人们都为他痛哭颤抖。苍天啊,为什么让这么好的人殉葬?如果可以交换,我们宁可自己换下他来。

还有一个挺有名的故事:吴王阖闾的女儿因为跟阖闾怄气而自杀。阖闾很痛苦,给这个女儿修了大大的坟墓,下葬时,找人搞来几只白鹤表演节目,边走边演,吸引了很多老百姓围观,都跟着下葬的队伍看,一直跟进了墓里面还看呢。阖闾在外面,咣当一下,放下巨大的墓门,把墓封死,这些看鹤的人便都跟着殉葬了。《墨子》也有一段话讲殉葬:

天子杀殉,众者数百,寡者数十;将军、大夫杀殉,众者数十,寡者数人。——《墨子》

墨子是春秋末、战国初的,从他这段话,可见当时殉葬之普遍。国君死了,就几十几百人殉葬;将军、大夫死了也有几十人殉葬。

太不人道了。很多人都反对,墨子讲这句话,明显也是反对殉葬。

另外,孔子也有一句著名的话: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