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慰我的画(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23 00:01:05

点击下载

作者:(韩国)禹智贤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安慰我的画

安慰我的画试读: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安慰我的画/(韩)禹智贤著;王品涵译.—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9.4 

ISBN  978-7-5596-2935-7

Ⅰ. ①安⋯ Ⅱ. ①禹⋯ ②王⋯ Ⅲ. ①随笔-作品集-韩国-现代 Ⅳ. ①I312.665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9)第036568号

安慰我的画

出版监制:辛海峰    陈    江   

产品经理:小    芋

责任编辑:李    伟

特约编辑:杨    凡

责任印制:赵    明    赵    聪

营销支持:安玉竹    祁    悦    宋莹莹    宋玲云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北京市西城区德外大街83号楼9层   100088)

     

北京联合天畅文化传播公司发行

天津光之彩印刷有限公司印刷   新华书店经销

字  数 186千字  

开  本 880mm×1230mm  1/32

印  张  9.5

版 印 次 2019年4月第1版  2019年4月第1次印刷

书  号 ISBN  978-7-5596-2935-7

定  价 58.00元

版权所有 翻印必究 印装差错 负责调换浙江大学出版社发行中心联系方式:(0571)88925591;http://zjdxcbs.tmall.com推荐序 艺术作品中的温暖生命文化大学心理辅导学系助理教授台湾师范大学美术系兼任助理教授江学滢

多年前,第一次在纽约现代美术馆(Museum of Modern Art)看见凡·高的《星夜》(The Starry Night)真迹时,我感受到一股从作品中散发出来的隐形力量。这股力量首先吸引着观赏者向前迈步靠近作品;观赏者进而仔细观看时,又有另一股力量从画面中散发出来,不断地把观赏者往外推。在这两股力量推拉之间产生的巨大的视觉吸引力,一直从画中每道具有流动感的线条上溢开,从每个角落蹿出,让丰富变化的色彩盈满莫名的能量。

这种吸引力让观赏者驻足更久,更专注地看着这幅作品。渐渐地,力量缓了下来,画面上的线条隐隐地动了起来,主动引领着观众进入这幅画,感受初夏夜晚的凉意。村里的人们都回家了,只有观众如旅人般在村路上行走,体会这神奇的夜色。这幅作品完成于1889年6月,正是凡·高精神疾病发作,住在圣雷米疗养院期间,他是在医生允许下外出作画的。

凡·高画中强大的情绪能量,通过独特的色彩、线条、造型、形式、风格等样貌,吸引着观赏者。不同的艺术作品,各有不同的情感表达形式,并不一定都像凡·高的作品般具有强大的情绪吸引力。这些创作者的内在情感,有时是内敛而隐微的,有时则满溢正向积极的精神,真实反映了创作者的生命样貌。这些无法言喻的感受,都以艺术的非语言形式,展现在观赏者面前。

身为观赏者的我们,时常担忧自己看画的先备知识不足,无法从认知的层面理解作品。当我们急着寻找作品说明时,可能会遗忘了作品本身具有的述说力需要我们用“心”去观赏。当我们用心走入创作者的心灵世界,也正与其进行跨越时空的心灵交流;通过观赏作品而连接起自我的生命阅历,则带给我们深刻的情感体验。而牵动人心的作品,不尽然是艺术评论者笔下的世界名作,也可能只是一幅名不见经传的小品,但其所触发的深刻情感足以升华成无言的泪水。

作者禹智贤在《安慰我的画》这本书中,不只是谈论画作的背景故事,也分享了许多个人在看画时同感共鸣的心灵体悟,书中引用的作品虽不完全为一般人耳熟能详,但每一幅画在她的感受与体会下,在在皆令人动容;加上译者王品涵优美的诠释,相信能让读者更真切地体会与个人生命经验和感受紧密连接的艺术观赏历程。

当我们面对每一幅艺术作品时,我们的视角与艺术家创作时的视角几乎是相同的,无论时空如何更替,通过艺术连接起来的生命感动与情绪体验,都将带领我们深刻地了解作品,也更了解自己。绘画,一份触目可及的慰藉作家、节目主持人谢哲青

画中,有一名孱弱的女子,孤独地坐在荒野之上。她回头凝望,仿佛屋子里有什么事情在等着她响应,但是,你隐约可以感觉到,有某种不寻常发生在女子身上。没错,她的确不良于行,幼年时期所罹患的脊髓灰质炎,剥夺了她正常行走的能力。要回到屋内,女子唯一能做的,是伸出双手,一寸一寸地往回爬……

这幅名为《克里斯蒂娜的世界》(Christina’s World)的蛋彩画,是美国新写实主义画家安德鲁·怀斯(Andrew Wyeth)于1948年完成的创作。枯黄的大地、苍白的天空,怀斯以出色的透视技法,铺展出虚旷而孤寂的空间氛围。画家曾在一次访谈中,深刻地为我们述说他的想法:“虽然克里斯蒂娜的身体受限,但她的精神力量依旧强韧……她个人无比坚定的意志想征服的,不仅仅只是眼前的干涸,更是这看似毫无希望的世界……”

看着这幅画,我不由得想到欧洲启蒙时代的荷兰伟大哲学家斯宾诺莎(Baruch Spinoza)在《伦理学》中所言:“希望是一种不稳定的快乐,这种快乐源自我们对未来某件可能不会发生的事情之结果抱持想象或怀疑的观念。”依照斯宾诺莎的看法,所有的希望都是虚妄,都是建立在不稳定现实之上的楼阁,希望叠得越高,往上爬的兴奋也越强烈;相对地,当现实发生地震时,也就摔得越深,伤得越重。斯宾诺莎告诉我们,要降低失望所带来的伤害,最好的方式是减少错误的期待;更进一步地说,所有的希望、期待都是错误,唯有消除希望,才能彻底“离厄厌苦”,获得真正的超脱。

回想我们年少时,一切都新鲜,似乎一切也都美好。我们都听过师长的告诫:世界是残酷的,现实是冰冷的,而生活是日复一日的单调无聊……但是,青春无敌,那些柴米油盐还很遥远,这些德惭凉薄也不存在,我们唯一拥有的,是涂抹在心中,对未来无尽的想象。

渐渐地,我们发现,大人世界的海洋,比学生时代的游泳池更加汹涌,也更加危险,我们收起张扬的羽翼,板起脸孔,学会在人群中隐藏自己……因为我们知道,太过张扬的自己,可能为身边的人带来困扰。“长大成人”,在某个程度上可以理解成学会压抑、削弱自己的感情;对远大未来的希望,是风中摇曳的烛火,是现实祭坛上的牺牲。有些人甚至关闭自己所有的感知,不去想,也不去感受,认真地告诉自己:希望是海市蜃楼的幻觉,是天真无邪的幼稚。“这世界是美好的所在,值得我们为它奋战。”(The world is a fine place and worth fighting for)海明威在小说《丧钟为谁而鸣》(For Whom the Bell Tolls)里写下这个掷地有声的句子。我想,怀斯只同意海明威所言的后半部分!我们贬低希望的同时,也失去一个值得憧憬的未来,失去义无反顾的动力。

通过《克里斯蒂娜的世界》,我们重拾对未来小小的心动,每一种可能的累积与实现,正是引领着我们通往幸福的青鸟。即使挣扎求生,也不能放弃希望。

这正是艺术带给我们的疗愈,一份触目可及的慰藉。这也是作者禹智贤在《安慰我的画》一书中所传递的感动——从日常生活的角度出发,通过细致亲密的文字叙事,让我们重新与“美”相遇,从而在发现陌生自我的艺术旅程中,学习如何与世界和平共处。走进画中纾忧解惑青田七六文化长水瓶子

看画展欣赏西洋美术作品,最常见的说法就是要了解希腊神话、基督教、但丁的《神曲》,并熟知历史事件,才能看透一幅画背后的意义。这样说起来,若要欣赏绘画,真的非得学富五车不可,这根本不是释放压力,而是增加烦恼。

经常听到很多人会说:“一定要加油哟!”这让我们在繁忙的工作与生活中承受更大压力,此类适得其反的想法所在多有。去博物馆、美术馆欣赏艺术展览,到底可不可以提高美学鉴赏能力,开拓更美好的人生?人与人难解的关系,是否真能在绘画中寻求答案?

自西方工业革命后,铁道的铺设使人类凭借火车得以快速移动,绘画上随之而来的改革,就是描绘的主角从天上的神祇、宗教的圣人,改变为平民百姓。画家更把画架背在身上,搭着火车到处取材写生,田园风景画于是兴起。与保守学院派对抗的印象派画家们,不只让光影跃上了画布,在现代化交通工具、建筑与设施之外,画作背后所刻画的,更是工业革命后人与人之间的紧迫感。

读完这本书,你会大为舒缓,原来欣赏印象派之后的作品竟是如此疗愈。作者先是分析人生中面临的低潮情绪,例如孤寂、忧伤、疏离、等待、渴望等,然后具体描述一幅画的情境,带入艺术家生活的背景,或是旁征博引当代大师的名言,默默把众多的信息无痛地置入读者脑中。或许这些大师的名字并非重点,重要的是这些话语和绘画是否能带给我们某种启发,让我们的人生有所体悟与收获。

在书中,我最喜欢的画作是犹太裔画家夏加尔的《埃菲尔铁塔下的新婚夫妻》。或许您还不太了解这位画家,对犹太人来说,日落是一天的开始,婚礼往往是此时才进行的,而新人则在宛如帐篷的“华盖”内,接受大家的祝福。在夏加尔的画中,充满了童年的记忆、传统的礼俗,令人印象最深刻的是每个人都轻飘飘地飞了起来,这样恒久的爱,一眼就能看出。

以前的人们,往往通过宗教信仰寻求慰藉,到教堂去看圣画,并由神职人员解说,以暂时寻得心灵的解脱。后来,艺术的普及让人人都得以欣赏,无须在神话故事、宗教教义上打转。而这本书的诠释,进一步开拓了艺术欣赏的视野,在人生打结的时刻,若能通过画作以第三者的不同角度进行思索,说不定就能因此解开烦恼与疑惑。

艺术可以不需要那么严肃、专业,只要让人看得开,放宽心,就有它的价值。请翻开这本书,放松、自在地让画里的世界走入您的心中。自序 与自己面对面的时光,看看画

在我们的一生中,要承受难以计数的各种苦痛。为了活得无愧于心,为了成为好人,为了看起来强悍,为了得到更多的爱……忍了又忍,挨了又挨,咬牙撑过每一天。面对不见尽头的试炼过程,无论如何都必须为了保护自己拼命挣扎。

如同世事在冥冥中自有安排,我们总是得面对不幸一口气席卷而来的时刻;偶尔忘却自己为何而活,根本不晓得该怎么走下去的时刻;不知还会遭遇多少伤心事,一切安慰的话语再也起不了作用的时刻……在这些时刻,我会选择投入画里。

世界让眼泪聚集,而画作让眼泪坠落。每当想要逃离世界,我会选择凝视画作,以度过这段时间。既然再难过都得承受,看画便成了我安慰自己的方式。画,温暖地抚慰了总是感到厌烦、疲惫的心。每次看着画,都能从中获得新的力量。蕴藏着许多故事的画作,开阔了你我对世界的理解;引发共鸣的画中情境,为你我的心注入一股暖流。

画作不会告诉我们任何答案或提供解决的对策,它只会提问:“你觉得呢?”“此刻你心里在想什么?”画作抛出的问题,让我们不得不去寻觅答案。通过这些过程,我们得以全然地面对深藏心底的伤痛,体会跨越伤痛的出路,领悟与伤痛共存的方法;即使伤痛永远无法消失,至少也能学会让它伴随自己前行。

看画,是发现内在的自己。画,发掘了内心深处,带着我们前往过去难以抵达的陌生境地。所谓的“看画”,是令人恐惧又喜悦的冥想时刻,是窥视内在世界的深呼吸,也是面对内隐自我的过程。聚精会神地凝视画作,让我们倾听内心的声音,开启透析别人与自我的内在慧眼;最终,敲醒僵化的生活,逐渐引领我们迈向随心所欲的人生。

本书虽以客观事实为叙述背景,内容却极其主观。阅读前,不需具备任何相关知识或学问,只要此刻感到难过、孤单、需要慰藉,便可以走进画中的世界。对于画,不是学习,而是理解;不是分析,而是感受。绘画的根本角色,是让人感悟生命仍有延续的价值。看画,能启发你我对那些无甚意义、不确定却既存的事物产生想象空间。如果通过这样的思考过程能唤醒面对人生的喜乐,对我们而言岂不是获益良多?

我不敢妄言自己能对任何人发挥慰藉的作用,然而,我们的相同之处、我们毫无差异的部分、所有人都必须各自承受伤痛而活着的事实,才是我真正想传达的讯息。此外,我也想告诉大家,观赏画作是能带领你我面对伤痛的方法之一。一如画作抚慰了我,我只希望通过书中介绍的画作,也能带给任何人一点儿小小的慰藉。

这本书能够顺利面世,需要感谢太多太多曾经给予帮助的人。首先,诚挚感谢事事费心、尽力协助一切事务的ENTERS KOREA代表理事James Yang和组长朴宝英;感谢Chek Poong出版社毫不犹豫地采纳、信任笔者企划案的代表理事李希哲,以及细心修润稿件的编辑部次长赵日东。真心感谢始终鼓励与支持不完美的我的朋友、同事、前辈、家人,以及一辈子爱护、相信、陪伴我的父母,并向你们致以最高的敬意。最后,谨将本书献给所有需要慰藉的人。

痛苦终将过去,美丽却能长存。——雷诺阿日常——如画,想要停下脚步的日子幸福,就在微不足道的小事之中。期待着终将到来的至福,而非执着于总会离去的不幸。今天,就能感受“当下”的幸福。活着,不就是真正幸福的人生吗?在画里,学会与悲伤共存看画的人有各式各样的理由,而我主要是为了得到抚慰。我甚至会选择非常悲伤的画,希望与画中人物的哀戚产生共鸣,然后自我劝勉,从中得到慰藉。

人生在世,谁都可能陷入难熬的低谷

独自走在空荡的深夜街头,放眼望去,尽是大门紧闭的商店。霎时,雨水滴滴答答坠落,眼前渐渐雾成一片。气喘吁吁的呼吸声和紧促的心跳声围绕着我,我仿似无头苍蝇般奔跑着,突然停下了脚步。这时,我才懂了:孤独,是紧闭的心;心,是涌生的悲伤;悲伤,是眼泪。

人生在世,任谁都可能遭遇痛不欲生的时刻:被这牵绊,被那挂碍,最终自然一事无成,爱情、工作、朋友、家庭……通通不尽如人意,坏事仿佛看准了时机,一口气接踵而来。像瑞士视觉艺术家费迪南德·霍德勒(Ferdinand Hodler)的《厌倦人生》(Tired of Life)一样,挣扎于煎熬的生活,再也挺不起疲惫身躯;像荷兰画家文森特·凡·高(Vincent van Gogh)的《悲哀》(Sorrow)一样,深陷人生低谷,却被不得不继续活下去的痛苦压得肩膀瑟缩;像法国画家埃德加·德加(Edgar Degas)的《等待》(Waiting)一样,再怎么等待、忍耐,生活仍旧无止境地重复……让人绝望不已。这些时候,我们总是苦苦挣扎,穷尽办法只为摆脱一切。

不久前,我打了通电话给从小同甘共苦的莫逆之交,通常只要一个眼神或声音,我们就能知晓彼此的想法或情绪。我想听见新婚的她幸福洋溢的声音而拨了电话,期待沉浸爱河中的她能让自己的心情好过一些……“你在哪里?在干吗?”“哦,我在百货公司,想来买几件内衣……”听见她缓慢地吐露出“买几件内衣”的瞬间,我有种“啊,一定出了什么事”的感觉。

一般来说,刚结婚的新娘买漂亮内衣是再寻常不过的事,但她却是每逢不顺心就会采购许多内衣的人。在我脑海中浮现她说过的话:“看一看、摸一摸漂亮的内衣,然后穿上,就像是一份安定情绪的礼物。”

这是她抚慰自己心灵的方式;而当我需要安慰时,我会看画。

看画的人有各式各样的理由,而我主要是为了得到抚慰。发生难过的事时,我喜欢听悲伤的音乐,看悲伤的电影,借机痛快地大哭一场,然后感到通体舒畅。看画时,我甚至会选择非常悲伤的画,希望与画中人物的哀戚产生共鸣,然后自我劝勉,从中得到慰藉。

威尔汉姆·哈莫修依——以极简线条呈现虚无心灵

我静静地坐在房里,一页接着一页翻阅画册。在看到丹麦象征主义画家威尔汉姆·哈莫修依(Vilhelm Hammershoi,1864—1916)的《卧室》(Bedroom)这幅画时,我停顿了下来,凝望着画中卧室里的女人好一会儿。

梳着利落发型、穿着淡雅黑礼服的女人站在窗前,看起来宁静而孤独,漫溢着朦胧的神秘感,整理好的床铺硬挺挺地伫立在她两侧。也许因为还是尚未破晓的清晨时分,偌大的窗边并未绘出任何光晕。女人的视线望向下方而非前方,她正看着什么,在想些什么呢?虽然只看见背影,但是发型、穿着以及身体的剪影,早已充分透露出她的悲伤。

无声胜有声,背影也是如此。只能靠别人的双眼观察到的背影,或许就像我们永远难以看见也无法面对的悲伤内心。看着她的背影,才让人恍然大悟,原来这份悲伤,极其安静、无声无息地镶嵌在每个人的生命中。从女人身上可以感受到内心的混沌挣扎,这样的表现非常诗意,压抑的情绪反而让人更强烈地意识到她的难过。相较于全盘呈现,隐藏更能激发好奇与想象。仿佛冻结且难以捉摸的忧伤,牵引出更深层的共鸣。《卧室》|1890年|73cm×58cm威尔

我顿时忆起法国文学巨匠米歇尔·图尼埃(Michel Tournier)在摄影散文集《背影》(Vues de dos)中所写的一段文字:“不知为何,背影的孱弱,反而更具冲击力;简洁,反而更具说服力。背影会说话,哪怕只看见一半或四分之一,也能听见铿锵有力的话语……”

哈莫修依的画风与心灵真正走向虚无,并以空房间作为画作场景,是从他迁居至丹麦的哥本哈根之后开始的。他与同行画家的妹妹伊妲结婚,两人自巴黎蜜月旅行归来,哈莫修依便如火如荼地寻觅落脚处。他想找一间弥漫老旧、古典气息的房子,于是刻意前往发展程度偏低的旧城区。一心想找到理想中住所的他,甚至拒绝接受设有冲水马桶的屋子。好不容易觅得合意的公寓,他还亲手将墙壁、地板漆成灰白色与深褐色,而且只在家中放了沙发、桌子、一架钢琴等几样极简化的家具。

将住所视为工作室的哈莫修依,会为了作画随时改变家具的摆设配置,甚至会依此决定妻子所站的位置。《卧室》这幅画中的女人,就是他的妻子。妻子和家,也成为哈莫修依作品的主要取材对象。“线条”是哈莫修依画作最主要的重点。谈及“线条”时,他曾说道:“我选择‘线条’成为自己画作的主题,并将其视为构建图像的要素,紧接着则是‘光’。我并非不重视‘色彩’,甚至会努力地想要呈现色彩的协调性。然而,若非得从中择一时,我终究会选择‘线条’。”

除了《卧室》,在哈莫修依绝大多数的作品中,都可见到将线条以水平与垂直并列表现的手法。例如在他的代表作《室内,1898》(Interior,1898)中,覆盖着桌子的白色桌布,与摆放于后方的黑色梳妆台,两者互相对称;而直向垂落的窗帘,平衡了整幅画作。另外,完成于1908年的《室内》(Interior),在充满18世纪荷兰风情的屋内,妻子坐在椅上的背影,则通过反复描绘的直线与横线,呈现空间的透视感。

忧伤的背影,渴望的或许只是心有灵犀

评论家们一再以哈莫修依的画作隐晦不明为抨击理由,使他屡遭策展单位拒绝,随后他即因不受丹麦艺术界认同,渐渐被世界所遗忘。然而,自19世纪80年代起举办的巡回展览,又让哈莫修依重新引发了大众的关注。其中的特出之例包括:英国演员麦可·帕林(Michael Palin)收藏了他的画,并赞美其“巧妙融合了爱德华·霍帕(Edward Hopper)与约翰内斯·维米尔(Jan Vermeer)的绝妙之处”;奥地利诗人莱纳·马利亚·里尔克(Rainer Maria Rilke)也曾表示:“他的作品拥有深长而缓慢的呼吸。当人们总算读懂他的画作时,便能从画中激发‘艺术的重要性与本质为何’的思考。”差点儿因画作模糊不清的氛围而遭遗忘并消失的画家哈莫修依,终于再度受到世人瞩目,重拾应有的声望。

在哈莫修依的《卧室》中,卧室与其被视为日常且私人的休息居所,毋宁说更像密闭、隔绝而孤单的空间。盘旋于整幅画中的灰色调与平静的淡彩,即用于呈现内心世界的伤悲;如果静静地窥探这个弥漫沉默气氛的空间,便能体会跃然于画布之上的空虚感受。

卧室里的女人自始至终凝望的,是唯一能与世界贯通的窗户。不知怎的,我总觉得她真正需要的,或许是与某个人看似微不足道的心有灵犀吧?我再次想起一幅画能带来的慰藉力量……今天的我,也在心中描绘着卧室里的她。我深吸一口气,然后吐出。无论悲喜,下个清晨总会降临无论身在何方,总会迎来清晨;无论是谁,终究要面临清晨。不要忘记,明天的太阳自会升起,我们能做的只有学会鼓舞自己,每天尽力而为。

流转奔波中,皱纹越来越多,心越来越累

近午的早晨,电话铃声响了起来。“是我……现在可以见个面吗?”“现在不是上班时间吗?”“我刚刚辞职了。”“什么?为什么突然……”“你来我家一下。”

铁定是发生什么事了。我匆忙处理好手边的事务,抵达她家时,只见她独自呆坐在关着灯的漆黑房间里。垂坠的双肩之间弥漫着浓郁的惆怅;若有所思的双眼,没有定向地游移着。她嘲弄着自己的脆弱,只是空洞地笑着,仿似要斩断所有念头地苦涩干笑。

我担心地赶紧询问:“到底发生什么事了?”嘴里说着“没事”的她,看起来却很“有事”。

即便是接受过权威业界杂志专访,堪称是知名室内设计师的她,也同样背负着生活的重担。曾经深信只要努力工作就终将迎来梦想中的生活,却只有持续的痛苦日复一日袭来;比谁都更用心,事事尽求完美,时间却大幅改变了一切——皱纹越来越多,心越来越累。唯一不变的只有未曾间断的改变,最后甚至浑然不觉变化的存在,只是任凭时间流逝。

房内四处散落着她为了治疗失眠与胃食道逆流所服用的安眠药与各式药包。为了见客户,她总是踩着高跟鞋东奔西跑,以致脚上满是伤口,一道道都像是双脚发出的哀号……心疼的我皱紧了眉头。

此刻我总算明白,平常有意无意间抱怨生活辛苦的她,根本不是承受着甜蜜的负荷,或只是无病呻吟。此时什么也做不了的她,看起来无比狼狈,长长地叹了一口气。苦涩而落寞的心情,甚至渗进了我的胸口,感觉好痛……

被人抓住了肩膀使劲摇晃,漫无目的地熬过一天又一天后,偶尔也会怜悯起那个闷闷不乐、含辛茹苦的自己。苦撑着随时都像会死于窒息或遭到碾毙的每一天,始终发不出任何反抗的声音,却得孤军奋战地面对无力抵挡的人、事、物。

厌倦了“有空一起吃饭”的场面话,那不过是几年都见不到一次面的人所捎来的客套讯息。总是没来由地心生烦躁,涌起反胃的感觉;因为无法理清内心纷乱,终日挂着什么都看不顺眼的表情过活。有时甚至不知道为何而活,遗忘了该怎么度日。然而,最令人绝望的是,自己总有一种预感,或者说确信——就算到了明天、后天,也不会比现在更好,全然不会有任何改变。

有些清晨,就跟黑夜一样。有些日子,一点儿也不期待清晨到来。甚至有些时候,恐惧清晨的降临。而那一天,她所迎接的清晨,就有如爱德华·霍帕的画。

爱德华·霍帕——细腻刻画现代人的疏离与孤寂

美国写实主义画家爱德华·霍帕(1882—1967)格外喜欢描绘清晨的景色。最先让人想起的作品,就是在空无一人的巷弄里,仅有阳光虚无洒落的《星期日清晨》(Early Sunday Morning),以及《城中清晨》(Morning in a City)里,沐浴后以枯燥、乏味的神情展开一天生活的裸女。《晨阳》(Morning Sun)则描绘一名坐在床上迎接清晨的孤独女子,这不只是霍帕最著名的作品,也是电影《雪莉——现实的愿景》(Shirley:Visions of Reality)的故事背景,电影海报即是以此画为蓝本而设计的。《上午十一时》|1926年|71.3cm×91.6cm爱德华·霍帕

1926年完成的《上午十一时》(Eleven A.M.),则是以淡然的笔触传神呈现现代人眼中死气沉沉的清晨。在这幅画里,有一个坐在蓝沙发上凝视窗外的女人。我们无从得知她究竟在看些什么,只知道女人的眼神正望向画面以外的某处。挂在墙上的相框和古色古香的抽屉柜,给人厚重感觉的桌灯和复古的木椅,红桌上散落着两本随意放置的书,而且从窗外的建筑外观推断,此处应是住宅公寓,而非饭店。

米色外套随手挂在女人右边的椅子上,从稍微烫过的卷发和穿在脚上的黑皮鞋来看,此刻的她应是舍弃了该上班的时间,一屁股坐进了沙发。既然画作取名为已来不及上班的《上午十一时》,想必这些都是正确的推测。是什么让她呆坐在沙发呢?

阳光拉长了影子。光线越是席卷而来,越是扩大内心的紊乱。晨曦悠悠映照,女人却被不可言喻的彻底孤独所缠绕。在接近真空状态的静谧中沉思,危险得仿似只要轻碰一下,她就会瞬间粉碎一地。即使散落的头发让人看不清她的表情,从那孤单、寂寞的眼神中,也能隐约察觉到她厌烦都市生活的空荡内心。身边没有任何人的空虚感,世界好像只剩自己一般,女人的模样,凄凉至极。极度悲惨的孤寂、内在翻腾的心境,画面停留在完整呈现情绪的刹那。比起渺茫的深夜,更像是黑暗的清晨。

霍帕笔下的清晨景色,描绘着所有现代人都曾经历的孤独。面无表情的脸庞、没有焦点的眼神,画里早已习惯空虚生活的女人,与现实中的你我极其相似。霍帕的安定人生看似毫无曲折,但从他如此细腻地刻画现代人疏离寂寥的内在,似乎也能推敲出他不安定的内心世界。

霍帕曾如此谈论自己的画作:“我并不打算描绘社会的面貌,我仅仅是想描绘自己罢了。”不以社会观察者的角度,而是以画中人物的视角来作画,就是如此才让画作更贴近真实,也更能引起众人共鸣的吧。

希望,就是某种层面的等待清晨降临

霍帕的画往往存在着双重性。虽然画中的女人活着,呼吸着,时间却像静止一般;温煦的朝日,透露着冰冷的感受;耀眼的晨曦,却一点儿也不明亮。一如这世界不会永远冰冷或温暖,也不会永远漆黑或光明。虽然身处同样的空间,女人却像是脱离了背景而活,宛如被隔绝于世界;以窗户分隔室内与室外,如同内在自我与社会化自我的隔阂。恰如英国作家阿兰·德波顿(Alain de Botton)在《走访动物园》(On Going to the Zoo)一文中所述:“爱德华·霍帕的画虽然悲伤,却不会让我们变得悲伤。”霍帕描绘出现代人内心的悲戚,反而能因此带给我们力量与慰藉。

任谁也无法保证明天清晨会发生什么事。又见清晨,清晨总是充满磨难。不要忘记,明天的太阳自会升起,我们能做的只有学会鼓舞自己,每天尽力而为。美国诗人亨利·朗费罗(Henry Longfellow)说过:“希望,其实就是某种层面的等待清晨降临。”无论是阳光灿烂的清晨、朦胧欲晓的清晨、郁郁寡欢的清晨……永远不会有清晨不再来临的日子。无论身在何方,总会迎来清晨;无论是谁,终究要面临清晨。

知道这个事实之后,或许,我们会愿意继续支撑着自己走下去。长伴左右,心灵的秘密基地无论什么样的音乐都拥有独特疗效,通通摆进药店贩卖似乎也不为过。有些歌曲,仿似一缕烛光在漆黑的夜晚抚慰人心;有些音乐,适合在人生低潮之际反复聆听。

画里传来的悦耳琴声,让人心醉神迷

和煦阳光普照的午后,我随兴在钢琴椅上坐下。满身疮痍的旧钢琴,却承载着我满满的珍贵回忆。掸了掸铺满灰尘的乐谱,我轻柔地摆动起手指。有些琴键无论多用力敲击,都仍然沉默以对;有些琴键则索性完全陷落,毫不打算回复原位。尽管费了一番力气才能边看着乐谱边蹩脚地弹奏,依然觉得能够奏出和弦的手指很是神奇。

一个指令一个动作地跟随乐谱弹奏,不知不觉间,内心的不协调也渐渐沉淀,美妙的旋律萦绕着空荡荡的心。一如作曲家伦纳德·伯恩斯坦(Leonard Bernstein)所言:“音乐,替无法命名的事物命名,甚而传达不可言喻的一切。”连自己都不知该如何定义的情绪,音乐却像早已通晓般,要我“别担心”。

钢琴,是印象派画家十分喜爱的素材。法国画家古斯塔夫·卡耶博特(Gustave Caillebotte)在《钢琴课》(The Piano Lesson)中,呈现两名女子并坐演奏钢琴的画面;爱德华·马奈(Édouard Manet)以《弹钢琴的马奈夫人》(Madame Manet at the Piano)描绘曾是自己钢琴老师的妻子苏珊娜·里郝夫;还有皮埃尔·奥古斯特·雷诺阿(Pierre Auguste Renoir)笔下无数与钢琴相关的作品,如《弹钢琴的女子》(Woman at the Piano)、《弹钢琴的少女》(Girls at the Piano)、《弹钢琴的伊凡娜与克里斯廷·勒侯罗》(Yvonne and Christine Lerolle at the Piano)。凡·高也在自杀那一年画下了《玛格丽特·嘉舍弹钢琴》(Marguerite Gachet at the Piano)。《奏鸣曲》——光与色在韵律中相拥起舞

以钢琴为主题的画作数不胜数,而其中又数美国画家蔡尔德·哈萨姆(Frederick Childe Hassam,1859—1935)的《奏鸣曲》(The Sonata)所表现的情感最为丰富。这幅画绘于哈萨姆留学巴黎返国后,埋首创作印象派作品时期,巧妙呈现了时刻变幻的光影瞬间。《奏鸣曲》|1911年|69.6cm×69.6cm蔡尔德·哈萨姆

暖洋洋的阳光洒落的窗边,倚着一架偌大的黑色钢琴。身着白洋装的女子坐在钢琴椅上起手演奏,悠扬琴声环绕房间的每一个角落。置于钢琴上的透明花瓶晶莹剔透,瓶里的花朵也愉悦地欣赏着演奏。此时,窗帘随着窗外吹进的凉风摇曳,女子的裙摆也乘风舞动。远处隐约的鸟鸣与沙沙作响的树叶声,仿佛搭配着女子的琴声,正举行一场管弦乐演奏。结合光与色的韵律,栩栩如生地构建出缤纷、浪漫的画面。

留法时深深为印象主义着迷的哈萨姆,将其与美国的写实主义结合,形成自己独有的画风。这种风格逐渐发展成美国传统的印象主义,而后他也与志同道合之士组建“十人画会”(The Ten American Painters)团体。哈萨姆与威廉·梅里特·蔡斯(William Merritt Chase)、埃德蒙·查尔斯·塔贝尔(Edmund Charles Tarbell)、托马斯·杜因(Thomas Dewing)等人在纽约卢埃尔画廊举办首场成员联展,并借此结缘,开启随后二十余年互相扶持、推广美式印象主义发展的岁月。

一如他乐于被称为“光与空气的画家”,哈萨姆极为重视环绕于空气中的光线。细看他笔下光线与色彩的柔美律动,耳边仿佛也响起悠扬的钢琴旋律。

哈萨姆凭借着漫溢着律动感的笔触的作品,在19世纪红极一时,不但获得普罗大众的喜爱,销量也屡创佳绩。他的画作至今仍是世界最大艺术品拍卖会苏富比和佳士得卖得最好的作品之一,成交价甚至创下美国绘画第三高的纪录。

哈萨姆的作品深受许多知名人士喜爱。美国前任总统奥巴马的白宫办公室里,就挂着哈萨姆的《雨中大道》(The Avenue in the Rain),画中描绘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市民要求坚持孤立主义的美国政府参战,而聚集在纽约第五大道的情景。瓶内黄花散发着耀眼光芒的《繁花之房》(The Room of Flowers),也因为被企业家比尔·盖茨以两千万美元买下而引发热议。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