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科活血利水法的研究(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23 09:01:17

点击下载

作者:彭清华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眼科活血利水法的研究

眼科活血利水法的研究试读:

前言

活血利水法是以具有活血化瘀、利水渗湿作用的方药,治疗血水互结或血瘀水停病证的方法。尽管该治法目前在内科部分疾病的治疗中得到较广泛的应用,但我们通过查阅“民国”以前的眼科专著和其他综合性著作中的眼科部分,未见有关眼科疾病采用活血利水法治疗的理论论述;同时分析“民国”以前出版的如《银海精微》《外台秘要》《太平圣惠方》《原机启微》《秘传眼科龙木论》《证治准绳》《审视瑶函》《医宗金鉴·眼科心法要诀》《目经大成》等70余种医籍中眼科方剂5800余首(不含药味相同的重复方剂),也未见一方能体现活血利水的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至20世纪90年代前出版的眼科书籍及1988年以前在学术期刊上发表的学术论文,也未曾有人明确提出用活血利水法治疗眼科疾病。自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我们在国内首次提出眼科水血同治的理论以后,采用活血利水法治疗眼科疾病已被眼科医生所熟知,并在眼科临床逐步推广,但就该法在眼科应用的理论基础、基础实验研究和临床应用,目前国内尚无相关论著进行全面总结。为了进一步推广应用眼科活血利水法,特编写《眼科活血利水法的研究》一书。

近20年来,我们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博士学科点专项基金、中国博士后科研基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研基金、湖南省人民政府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科技厅科研基金、湖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湖南省中医药科研基金、湖南省研究生创新基金及湖南省高层次卫生人才“225”工程领军人才培养项目等40余项科研及人才培养基金的资助下,从基础实验和临床研究等方面,对运用活血利水法治疗青光眼、视网膜脱离、玻璃体积血、视网膜静脉阻塞、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眼外伤等眼科疾病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其研究内容曾先后获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和二等奖、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湖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等部省科技奖励26次、厅局级科技奖励7次。经专家鉴定,其学术水平达国内同类研究的领先地位,部分研究达国际先进水平。本书将从眼科活血利水法的形成与理论基础、常用方药、基础实验研究、临床应用等四方面,系统介绍作者及其团队对眼科活血利水法的研究成果。

本书分为四章。第一章论述眼科活血利水法的形成与理论基础。本章从《黄帝内经》关于活血利水法的论述、《金匮要略》对活血利水法的阐发、《温病条辨》有关水血相关的论述、《血证论》有关水血同治的论述、后世医家运用活血利水法举隅等方面,论述活血利水法的发展概况;从生理上水血同源、病理上水血互累、治疗上水血同治等方面,论述活血利水法的理论基础。第二章为眼科活血利水法的常用方药。分为活血利水法常用药物、活血利水法常用方剂两节。第三章为眼科活血利水法的基础实验研究。在本章中,论述了作者及其所带领的学科团队采用活血利水法或以活血利水法为主,对实验性急性和慢性高眼压、实验性玻璃体积血及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实验性视网膜静脉阻塞、实验性视网膜脱离模型的影响,包括眼组织结构、细胞凋亡、炎性因子、分子机制等,分别对每个实验的材料与方法、结果与分析、讨论、附图和参考文献进行介绍。第四章为眼科活血利水法的临床应用。对作者采用活血利水法治疗眼外伤(包括眼睑挫伤、外伤性前房出血、视网膜震荡伤、视神经挫伤、内眼手术后角膜水肿)、玻璃体积血、青光眼(慢性高眼压、开角型青光眼、抗青光眼手术后、外伤性前房出血继发青光眼)、视网膜静脉阻塞、视网膜动脉阻塞、视网膜脱离复位术后、单纯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中心性渗出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黄斑囊样水肿、Coats病、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经验进行临床总结,每节编写形式不拘一格,有的是临床观察病例的总结,有的是典型医案,有的则是作者采用活血利水法治疗该病的方法介绍。

全书共附图片374张,表格近100个,并附有他人应用活血利水法治疗眼科疾病的研究情况,活血利水法在其他学科的应用,活血利水法研究相关科研课题资助情况、相关科研奖励情况和发表的相关论著论文目录。

本书的主要特点有:①该书是国内第一本论述关于眼科活血利水法的专著;②该书是对眼科活血利水法从源流、理论基础、方药、基础实验、临床进行系统论述的专著;③该书学术性强,且图文并茂,参考文献齐全。我们期望通过本书的出版,进一步在眼科推广应用活血利水法,为眼科医生在临床中提供一种新的治法,以进一步提高眼科疾病的临床疗效,为人类视觉健康做好服务。

本书获2016国家科学技术学术著作出版基金的资助。

本书的出版,得到湖南中医药大学及第一附属医院和中国中医药出版社的大力支持。中日友好医院金明教授、成都中医药大学段俊国教授、广州中医药大学李志英教授、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孙河教授、天津中医药大学梁凤鸣教授及我校李传课、秦裕辉、曾明葵、张明亮等教授,就本书的编写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在此一并致以衷心的感谢!

本书在编写中,力求科学性、系统性、实用性和可读性,但由于作者学术水平和能力有限,书中有错误或不足之处在所难免,恳请国内外同行专家批评指正,以便重印或再版时进一步补充、修改和完善。湖南中医药大学 彭清华2017年10月于长沙第一章 眼科活血利水法的形成与理论基础第一节 活血利水法的发展概况

活血利水法作为中医的一种经典治疗方法,它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岁月。总结而言,主要包括了:《黄帝内经》的奠基阶段,《金匮要略》的论治阶段,《温病条辨》的发展阶段,《血证论》的深入阶段;后世医家等也在不同的疾病中广泛应用这些理论,并取得良好的效果。接下来,我们就从上述几个历史阶段来探讨活血利水法的治疗情况。一、《黄帝内经》关于活血利水法的论述

作为中医理论的渊源,《黄帝内经》中的大量理论论述,奠定了水血相关的理论基础,并对后世血水同治以及活血利水治法的提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一)提出血水来源一致,同出自水谷精微,化生于脾胃

水与血同源,又互相化生。《素问·经脉别论》曰:“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水精四布。”由此可见,人体内的水产生于脾胃;而人体内的血,亦为脾胃吸收水谷之精微所化生,正如《灵枢·决气》所述:“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灵枢·痈疽》云:“津液和调,变化而赤为血。”因此,水与血俱源于饮食水谷,化生于后天脾胃。津液在脉外,血在脉中,但是它们之间是可以互相化生的。津液可以渗过脉管进入脉中,与营气结合,变化而赤为血。这说明血和水的生成都来源于水谷之精气,生理上二者相互资生、相互转化、相互为用。同时,津液又是血液的重要组成部分,故有“津血同源”之说。(二)提出血水循行输布规律类似,可以相互转化《灵枢·邪客》曰:“营气者,泌其津液,注之于脉,化以为血。”而血脉中的液体,一旦与营气分离,渗出脉外,自然就成为津液,进而出于腠理,便为汗。因此,有“汗者,血之液”之说。《素问·经脉别论》曰:“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说明了水是因气而流动输布的。血的循行亦离不开气。《素问·六节藏象论》曰:“肺者,气之本。”循行于周身的血脉,均要汇聚于肺,在肺气的推动下,使血液得以布散全身。因此,水与血均倚气而输布循行。

水和血都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津液对肌肤、孔窍、脏腑、骨髓、骨节等有濡养的功能。《灵枢·决气》曰:“腠理发泄,汗出溱溱,是谓津……谷入气满,淖泽注于骨,骨属屈伸,泄泽,补益脑髓,皮肤润泽,是谓液。”《灵枢·五癃津液别》曰:“津液各走其道,故三焦出气,以温分肉,充皮肤。”血对机体亦有滋养濡润的功能。《灵枢·平人绝谷》曰:“血脉和利,精神乃居。”说明了血对精神的滋养作用。《素问·五脏生成》曰:“肝受血而能视,足受血而能步,掌受血而能握,指受血而能摄。”指出血的滋濡对机体感官和运动功能作用亦大。血对机体生命活动的维持,诚如《灵枢·营卫生会》曰:“中焦亦并胃中,此所受气者,泌糟粕,蒸津液。化其精微,上注于肺脉,乃化而为血。”“以奉生身,莫贵于此。”综上所述,可见水与血皆有形而主静,属阴,对机体都有滋养和濡润作用。(三)提出水血病理相关,相互累及

水的生理情况是指津液,而水的病理状态是指水饮痰湿。津与血,不仅同生互化,而且生理功能相似,均具有滋润和濡养的作用。病理上,血的一部分渗出脉外而成水液,为病理之水;水湿凝聚阻碍血运,亦可致瘀。《素问·脉要精微论》云:“肝与肾脉并至,其色苍赤。当病毁伤,不见血,已见血,湿若中水也。”因此,血液过度耗伤的人,必同时耗伤津液,津液亏虚,汗出无源而汗少;反之,津液耗伤过度的人,化血无源而血少。故《灵枢·营卫生会》曰:“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揭示了血竭津枯,津亏血涸的相关病理。

水与血的输布循行均倚气机流畅。当气机阻滞不能布津或帅血时,势必影响血或津的正常循行布散,从而导致相关的病理过程。《灵枢·百病始生》曰:“温气不行,凝血蕴里而不散,津液涩渗,着而不去,而积皆成矣。”当阳气不能温煦血脉,血凝聚蕴里不得布散,津液亦涩滞不行,留着而不消散,于是积证就形成了。《灵枢·刺节真邪》曰:“津液内溢,乃下留于睾,血道不通,日大不休,俯仰不便,趋翔不能。此病荥然有水。”当津液内溢,留积在阴囊中,引起血脉不通,瘀血阻滞,则阴囊水肿日渐增大,诸症也就随之而起。《黄帝内经》的这些论述,又进一步阐述了水阻血瘀、血滞水遏、水血搏结的相关病理机制。《黄帝内经》还指出,当水停引起血瘀时,常可反映于血脉的体征。《灵枢·水胀》曰:“水始起也,目窠上微肿,如新卧起之状,其颈脉动。”又曰鼓胀为“腹胀,身皆大,大与肤胀等也,色苍黄,腹筋起”。“腹筋起”,杨上善“筋”作“脉”,系指腹部有青色络脉暴露如筋。“脉为血府”,其水肿病之“颈脉动”;鼓胀病之“腹筋起”,均揭示了水停血阻的病理征兆。(四)提出水血疾病治法相辅相成,兼治则效彰

水血病理相关,决定了二者治疗的相辅相成。当水液敷布失常、水遏血瘀时,其治疗如囿于见水治水,则力有不逮。此时,必须水血兼治,其疗效才相得益彰。故《素问·汤液醪醴论》对水肿病提出了“平治于权衡,去菀陈莝”的治则。《灵枢·小针解》对此指出:“菀陈则除之者,去血脉也。”可见,“去菀陈莝”,除攻逐水邪外,尚包括去除郁结于体内的瘀血。《黄帝内经》还制定了水证治血的方剂。《素问·腹中论》曰:“有病心腹满,旦食则不能暮食,此为何病?岐伯曰:名为鼓胀。帝曰:治之奈何?岐伯曰:治之以鸡矢醴,一剂知,二剂已。”《日华子本草》曰:“破血。”醴即酒类。《景岳全书》曰:“盖酒为水谷之液,血亦水谷之液,酒入中焦,必求同类,故直走血分。”可见,鸡矢醴当为活血利水之剂。《黄帝内经》针对水证治血,还明确提出了可用取血络放血的针刺疗法,使水肿消退。意即用针刺治疗肤胀和鼓胀时,首先用针泻其疾血的络脉,然后再根据虚实来调理经脉。说明此是以刺恶血的方法,疏通经络,治疗水肿病,可谓是活血利水法之滥觞。除《素问·汤液醪醴论》记载对水气病治疗“可缪刺其处”外,《灵枢·水胀》还进一步指出:“肤胀鼓胀,可刺邪?岐伯曰:先泻其胀之血络,后调其经,刺去其血络也。”论述了对肤胀和鼓胀,可先泻除充盈有瘀血的络脉,然后再调理经脉,以去其血络上的瘀血,从而取得治疗肤胀、鼓胀的效果。《灵枢·营卫生会》曰:“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故人生有两死,而无两生。”故对于失血、血虚患者,不能妄夺其汗;对于脱汗者,也不能用动血之品或针刺放血等疗法,进而寓示了血竭忌汗、汗脱忌劫血的禁忌。二、《金匮要略》对活血利水法的阐发

医圣张仲景在《黄帝内经》的基础上,对水饮痰湿以及津血的病机治法,进一步进行了发展。仲景首先揭示了水血相关的理论渊源,阐述了“血不利则为水”、水遏血病及血水并病等血水相关的病理机制,然后指导了具体治法,归纳为忌汗秘血、衄以代汗、调津凉血、养血利尿、养血利水等多条治法。(一)阐述了血水相关的病理机制

医圣张仲景在《黄帝内经》的基础上,将血水相关的病理机制进一步丰富和系统化。《金匮要略·水气病》论述了“血分”,明确提出了“血不利则为水”的病理学思想。而且医圣秉着临床实践的原则,在一些具体疾病中,详细阐述了血水相关理论是怎么影响这些疾病病机的。如《金匮要略·水气病》第十九条:“少阳脉卑,少阴脉细,男子则小便不利,妇人则经水不通;经为血,血不利则为水,名曰血分,此病难治;先病水,后经水断,名曰水分,此病易治。”这一条文,阐明了由于血病而累及于水病,即“血不利则为水”。就《金匮要略》的本义而论,是指因下焦阳衰寒盛,胞中之血凝而不行,故月经不利,由此而继发的水肿,其原因在于血,故将之称为“血分”。《金匮要略·水气病》第二十条曰:“经水前断,后病水,名曰血分。”可见,仲景已对血病致水和水病致血早有明确的划分,丰富了《黄帝内经》病机学说,并且对症状及预后有深刻的认识。后世《丹溪心法》曰:“痰挟瘀血,遂成囊。”《景岳全书》曰:“而痰涎皆本气血……津液败而气血即成痰涎。”《证治准绳》曰:“痰积既久……瘀浊臭秽无所不有。”《血证论》曰:“血积既久,亦能化为痰水。”均是对这一思想的继承与发展。虽然妇人独有其生理特点,某些疾病的发生有特殊之处,但是对于“血不利则为水”来说,则非专指妇科而言。唐容川谓:“女子要血循其常,男子亦要血循其常。”“男子则血之转输,无从觇验,女子则血之转输,月事时下。”因妇人有经水可尔,故知血分不利而积渐阻滞,则水病乃成,易于辨认而已。(二)阐述了血水同治的治法思想,并提出了示范性方剂

张仲景明确提出“血不利则为水”的病理学思想之后,率先使用“活血利水法”,并不局限在水肿、经闭两证,凡缘于水、湿、痰、饮、瘀血所致诸如腹满、腹痛、呕吐、泄泻、黄疸、癃闭、痰饮、悬饮、溢饮、支饮、癥瘕、积聚、心悸、胁痛、痛经皆可运用。凡血分病变或水分病变,不论其临床上有无明显涉及血分或水分的征象,都可采用这一治法。另外,仲景所用利水法不单纯指利尿而已,还包括逐水、渗湿、燥湿、化痰、发汗等法在内,是个广义的概念。因此,活血利水法也不应当是单一的含义,而应是血水并治、痰瘀并治、湿瘀并治等法的统称。同时张仲景还在《金匮要略》大量篇幅中都涉及“活血利水法”的方剂。

血水同源,血水同病,故作为病因及病理产物的瘀血与水湿痰饮也是同源的。因而,活血对利水有利,而利水则对活血有利,故血水同治。血水同治在《金匮要略》中包括活血并利水、活血促利水、利水促活血三种治则。1.活血并利水

对血水互凝致病、痰瘀并重者,需活血化瘀与燥湿化痰、利水并重。(1)鳖甲煎丸:在《金匮要略·疟病脉证并治》治疗痰浊瘀血所结成疟母的鳖甲煎丸中,既用了大黄、虫、桃仁、牡丹、鼠妇、蜣螂等活血破瘀药,又用了半夏、射干、葶苈、石韦、瞿麦等利水消痰药。其具体治疗方法在《金匮要略·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中则表现得尤为显著。(2)当归散、白术散:妇人妊娠,气血津液聚集于下,以化育胎儿,因而容易影响到气血津液的运行而致瘀血水湿为患。仲景针对妊娠养胎明确指出:“妇人妊娠,宜常服当归散。”“妇人养胎,白术散主之。”当归散中当归、川芎为理血药,黄芩、白术为治水药。而关于芍药,《神农本草经》谓之“除血痹”“利小便”;《名医别录》谓之“通顺血脉”“散恶血,逐贼血”“去水气,利膀胱”,可见,芍药具有活血与利水之功。白术散中,白术燥湿,川芎活血。两方均是活血利水并重,体现了仲景血水同治的治疗思想,验之于临床,也是行之有效的。2.活血促利水

仲景继承了《黄帝内经》的治疗思想,并进一步丰富内容,广泛用于水肿病及其他病证的治疗。(1)蒲灰散:在《金匮要略·消渴小便不利淋病脉证并治》篇治疗小便不利的蒲灰散中,药味“蒲灰”诸注不一,通过文献考证及临床体会,笔者认为“蒲灰”似“蒲黄”,《药性论》载蒲黄可以“通经脉,止女子崩中不注,主痢血,止鼻衄,治尿血,利水道”。由是观之,“蒲灰散”以活血祛瘀之力,疏利水道瘀浊败质,恢复机体气化功能,使小便通利。程云来曰:“滑石、蒲灰,利小便,消滞血药也。”蒲灰为活血化瘀之品,滑石利水功良,且此方在《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篇中又主“厥而皮水者”,可见蒲灰活血对滑石利水通小便有很好的促进作用。(2)当归贝母苦参丸:《金匮要略·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中,当归贝母苦参丸以当归活血,助利尿通淋。(3)茵陈蒿汤、大黄硝石汤:《金匮要略·黄疸病脉证并治》中茵陈蒿汤及大黄硝石汤中均有大黄,《神农本草经》谓:大黄“主下瘀血、血闭”,其清血分瘀热作用对于利湿退黄是有利的。(4)真武汤:真武汤中的芍药,考证《神农本草经》,其能“除血痹、破坚积、止痛利小便”;《名医别录》谓其“通顺血脉,去水气”;《本草疏正》称之“收阴气”。综其作用为通血脉和益阴气,而止痛利水正是通血脉作用的结果。真武汤证,表现虽有水,但根本却在心血方面,一则心阳不足,鼓动无力,二则血脉不足,血行不利,要治水必先解决这两个根本问题。附子能振奋心阳,推动血行;芍药能疏通血脉,正是二者的密切配合才能使血液正常运行。西医学证实真武汤证多数是心衰引起的水肿,治疗的关键是强心,强心就意味着活血,如果单纯利水而不活血,就不能取得良好效果。(5)五苓散:五苓散中桂枝,为活血促利水之品。(6)肾气丸:肾气丸在《金匮要略》中主治虚劳、痰饮等病。后世以之用于水肿病,凡药证合拍者,无不随手奏效。是方地黄逐血痹,牡丹皮活血祛瘀,桂枝调和营卫,附子温通血脉,诚如张锡纯曰:“肾气丸为补肾之药,实兼为开瘀血之药。”将补肾与活血通络融为一体,其用药之精,妙不可言,且又开治疗水肿病之一法门。3.利水促活血

对于利水以促进活血,《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即明言:“去水,其经自下。”而具体治疗方法,在《金匮要略·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篇中多有体现。(1)桂枝茯苓丸、赤小豆当归散:“证病”下血,为瘀血停滞、血不归经所致。仲景治之以桂枝茯苓丸,主治瘀血症痼下血。茯苓在本方中的含义很深,方中茯苓,《神农本草经》谓之“利水便”。《名医别录》云:其主“膈中痰水,水肿淋结”,皆谈其利水之功,而无活血之效。然而却将其用于化瘀消癥的方子中,与活血主药桂枝相提并论于方名,其一说明茯苓在本方中的地位是必不可少的;其二说明活血与利水的关系,目的是活血,但必须借助于利水,活血利水缺一不可;其三示意后人不要轻易去掉茯苓。其余如使用具有活血化瘀作用的赤小豆当归散,每次仅服“方寸匕”。若单用当归不过养血而已,但由于配入了利水的赤小豆便成了活血良剂。可见利水的重要性,实为必不可少。由此,说明利水对活血的促进作用是非常重要的,不可轻废。(2)当归芍药散:“妇人怀妊,腹中痛,当归芍药散主治。”不通则痛,不荣则痛,且妇人以肝为先天,肝为血脏,故妇人腹痛多与血虚血瘀有关,在治疗上当以调理经血为主。《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中仲景但言“腹中痛”“妇人腹中诸疾痛”,并未明确提出有水证,而治之以当归芍药散。方中,当归、川芎活血养血,芍药血水并治。三、《温病条辨》有关水血的论述

明清时期温病学派开始兴起,认为温病是感受温热邪毒所致,其病变过程是以伤阴为主,尤其重视阴液与气血的关系,从而创立了卫气营血辨证法,为中医理论的发展又创造了新成果。《温病条辨》是温病学中集大成者之著,为明清医家吴瑭所撰,前后花了六年时间,主要致力于叙述温热邪毒伤阴后调理阴血的方法,正如《温病条辨》杂说篇“汗论”中指出:“本论始终以救阴精为主。”该书还附有《杂说》《解产难》《解儿难》等篇,亦多涉及阴血不足。《意园谈医书笔记》亦认为此书提出的治法重在“清润以救阴液”,故本书对水血相关的问题论述颇为详细。(一)从更多具体角度论述了血水相关的病理机制《温病条辨》杂说篇“汗论”中说:“汗也者,合阳气阴精蒸化而出者也……以阳气为运用,以阴精为材料。”因此,汗为人体阳气蒸化津液出于体表而成。《温病条辨》解儿难篇“小儿痉病螈病共有九大纲论”中指出“汗多亡血”;《温病条辨》解儿难篇“疳疾论”中亦曰:“汗多而营血愈虚。”由于水血相生,因此,汗出过多势必耗血。反之,亡血亦可致津液不足。故《温病条辨》解产难篇“产后三大证论三”中指出,产后血虚虽出现筋脉、神志、津液三方面的不同病变,但其“亡血伤津则一”。《温病条辨》治血热的方药中,均伍以生津壮水之品,提示了气分之邪热是通过伤津而渐入于血分的;而邪热入血之后,又进一步导致伤津,亦提示了水血相关的病理链关系。

水和血是维持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基础,在温病病理发展变化的过程中,当机体水和血耗散时,自可危及生命。《温病条辨》下焦篇三十七条指出,暑邪深入厥阴,“下利血水”,是脾土衰败、肝木乘克、正气虚弱、邪气炽盛的“上下格拒”的危险征象。《温病条辨》上焦篇十一条还进一步指出:“太阴温病……若吐粉红血水者死不治。”该书自注云:“至粉红血水非血非液,实血与液交迫而出,有燎原之势,化源速绝。”其血为粉红,说明血虚已极,而水亦耗竭,故为“死不治”,并称此乃“温病第一死法”。(二)进一步发展了血水同治的具体治法

水与血在病理上的密切相关,决定了其治法的相通。《温病条辨》杂说篇“活血论”指出:“治水与血之法,间亦有用通者,开支河也。有用塞者,崇堤防也。”因此,《温病条辨》在治水与血的方剂中,有利尿以止血、逐瘀以消水、补气以生津、补气以摄血等法。正因为水与血治法相关,故《温病条辨》下焦篇二十二条用桃花汤既可治里虚之“下利稀水”,又可治其“便脓血”。《温病条辨》还论述了水血相关的7种治法:1.血亏忌汗法《温病条辨》中焦篇七十五条曰:“疮家湿疟,忌用发散。”疮系血脉间病;血脉必虚而热,然后生疮;既成疮之后,疮疡流出的脓液又系血液所化。因此,疮家血液本虚,患湿疟后若再发汗必更耗血液,筋脉失去血的濡养势必发痉。从而提示了血亏兼表证,不可径以发汗,以免汗多更耗其血。2.存津济血法《温病条辨》上焦篇六条云:“太阴风温,但咳,身不甚热,微渴者,辛凉轻剂桑菊饮主之。”该方后云:当其邪“在血分者,去薄荷、苇根”。又该篇四条云:“太阴风温、温热、温疫、冬温……但恶热,不恶寒而渴者,辛凉平剂银翘散主之。”该方后云:“衄者,去芥穗、豆豉。”盖温邪袭于血分,或血热,或出血时,即当保存津液以济血。考荆芥,《神农本草经疏》曰“发汗”;豆豉,《本草纲目拾遗》曰“发汗”;薄荷,《唐本草》曰“发汗”;苇根,《医林纂要探源》曰“渗湿利水”。可见,去其诸药,乃为忌汗、忌尿,以免伤津,正所谓保津以济血也。《温病条辨》上焦篇十六条强调温病发斑者,“禁升麻、柴胡……防风、羌活、白芷、葛根、三春柳”。此乃温邪郁于肌表血分而发斑疹,禁用诸药,亦避汗以伤津燥血矣。3.生津凉血法《温病条辨》上焦篇十条曰:“太阴温病,气血两燔者,玉女煎去牛膝,加元参主之。”温热邪气炽于气分,伤津而致血热,“气血两燔”,生津壮水可挫血分之热。方中麦冬,《中药大辞典》曰“生津”;玄参(元参),《中药大辞典》曰“生津”,皆偕石膏、知母以清热生津凉血。《温病条辨》上焦篇四十一条曰:“太阴伏暑,舌赤,口渴,汗多,加减生脉散主之。”此邪热入血而津液已伤,方中沙参、麦冬、五味子亦生津滋水以凉血。《温病条辨》上焦篇十六条曰:“太阴温病……发斑者,化斑汤主之。”温邪热毒蕴于肺胃,发于阳明肌肉而为斑。化斑汤系白虎汤加玄参、犀角,白虎汤、玄参皆清热生津以凉血。4.养血生津法《温病条辨》上焦篇五十八条曰:“诸气郁,诸痿喘呕之因于燥者,喻氏清燥救肺汤主之。”燥邪耗伤肺胃津液,致肺气不肃降而气逆上冲,胸中满、气喘,治以辛凉甘润之清燥救肺汤。方中在清肺热、养肺胃津液的同时,加入阿胶以补血,旨在补血以生津。当然,津亏之甚亦致血枯,故方后云:“血枯加生地。”加生地黄以补血,血充则津沛也。5.活血滋汗法《温病条辨》上焦篇三十九条云:“太阴伏暑,舌赤口渴,无汗者,银翘散加生地黄、牡丹皮、赤芍、麦冬主之。”此暑邪深伏,至秋冬感邪而发的太阴伏暑,乃邪在血分表实证。邪遏血瘀,阻津外泄而为汗。方中生地黄,《神农本草经》曰:“逐血痹。”偕牡丹皮、赤芍以活血凉血,血行津畅,更以银翘散透泄而汗解矣。6.活血利水法《温病条辨》解产难“产后瘀血论”曰:“……呕逆腹胀,血化为水者,《金匮》下瘀血汤。”产后败血上冲,出现呕吐气逆、腹部胀满,是血化为水之证,方中均系活血化瘀之药。其中,虫,《本草从新》曰“消水肿”;大黄,《药性论》曰“利水肿”,皆活血化瘀以利水之法。7.利湿止血法《温病条辨》上焦篇三十二条曰:“暑温寒热,舌白不渴,吐血者,名曰暑瘵,为难治。清络饮加杏仁苡仁滑石汤主之。”此湿热伤于肺络,血出之后,阴分已伤而湿热之邪仍在,故以清络饮清肺络之热,加杏仁、薏苡仁、滑石利湿,湿去络宁,血归其道而吐血止。《温病条辨》下焦篇六十六条曰:“久痢带瘀血,肛中气坠,腹中不痛,断下渗湿汤主之。”乃气分湿热袭于血分,血受湿热壅遏,被逼妄行,以致久痢“带瘀血”,治以渗湿止血法。本方樗根皮,《本草备要》曰“治湿热为病”;赤苓,《中药大辞典》曰“行水,利湿热”;猪苓,《中药大辞典》曰“燥土利水”。诸药渗利湿邪,湿去热泄,血亦安其道而便血可止。《温病条辨》中焦篇九十一条曰:“滞下红白,舌色灰黄,渴不多饮,小溲不利,滑石藿香汤主之。”此暑湿内伏,三焦气机阻滞,致“小溲不利”“滞下红白”。方中滑石、通草、猪苓、茯苓皮亦淡渗利湿,湿邪得去,滞下红白亦止。四、《血证论》有关水血同治的论述

清代的唐容川在前辈医家“血水同源、血水相关、血水同治”的大量论述基础上,通过自身的归纳总结认为:水为先天精气所化之阴液,血为后天胃气所化之阴汁,二者“相济相养”“相倚而行”,因此著作《血证论》。(一)提出了血水二者病理上的一致性《血证论·胎气》说:“血与水皆阴也。水为先天阳气所化之阴液,血为后天胃气所化之阴汁。”《血证论·汗血》又说水与血“原互根互宅,阴分之血盛,则阳分之水阴自然充达。阳分之水阴足以布护灌濡,则阴分之血愈为和泽”。从而揭示了水血之间“本相济相养”的密切关系,戊与癸合,就充分体现了这一点。癸者,天癸也,乃先天肾中之动气,化生癸水。戊者,中宫戊土也,乃后天水谷之海,化气取汁,变赤为血。当癸水至于胞中,水为阳气所化,阳倡而阴必随之,血者阴也,随冲任两脉输于胞中。血之应水而下,合于癸水,即为《血证论·经血》所论之“戊与癸合”。

唐容川在《血证论》中,明确提出血水二者在病理上的一致性——“水宁则血宁”。意思是水液匮乏则血液匮乏,水分凝滞则血分凝滞,阴液湿寒则血亦不温,水分枯竭则血必燥热;如同《血证论·遗精》中所述:“病血者,未尝不病水;病水者,亦未尝不病血也。”

唐容川认为,吐血的后果是“既伤阴血,又伤水津”。《血证论·阴阳水火气血论》认为血虚“即是水虚”。因此,血证常不离乎水。他指出:“若病血而又累及于水,则上而喘欬,外而肿热,下而淋浊。”常见“吐血咳血,必兼痰饮……失血家往往水肿,瘀血化水,亦发水肿”,“淋秘亦有下鲜血者”。他还阐述了血病及水,其水之为病的临床表现,如《血证论·肿胀》中所述:“水蓄胞中,则为尿结。水淫脾胃,则为胀满。水浸皮肤,则为水肿。”

唐容川洞察到“水虚则精血竭”,“水不足以濡血,则血燥”的病理变化,指出“阳分之水阴不足,则益伤血之阴”。因此,当“气分之水阴不足,则阳气乘阴而干血……故汗出过多则伤血,下后亡津液则伤血,热结膀胱则下血”,强调凡此乃水病而累血也。

唐容川分析了水血互病的机理。他认为,水即化气,火即化血,水血不偕,气火失调,是二者互病的一大原因。他指出若水虚则火旺伤血,如《血证论·脏腑病机论》说“水虚,则火不归元……心肾不交,遗精失血”。“水不济火,则血伤”,若血虚气热则伤津,如《血证论·痰饮》所说“上焦血虚火盛,则炼结津液,凝聚成痰……下焦血虚气热,津液不升,火沸为痰”。《血证论·脉证死生论》说“血伤火灼,肾水枯竭”。若气化太过与不及,亦耗血伤津,如《血证论·经血》所述:“气亢则水竭,而血不濡,热证于是乎生矣。气寒则水冷,而血不运,寒证于是乎生矣。”《血证论·脏腑病机论》说:“血结亦病水,水结亦病血。”如“热结膀胱,则尿血。尿乃水分之病,而亦干动血分者,以与血室并居,故相连累也。”

在水血并病中,唐容川以水或血病之先后,来判断是水病及血还是血病及水。如吐衄是胞中血分之病,遗精是胞中水分之病。先吐血而后遗精,是血病累及于水;先遗精而后吐血,是水病累及于血。同时,唐容川还以水血是否并病来决定预后。《血证论·淋浊》指出:“单病血,不病水者易愈,以水调,则其血虽病,犹有水以濡之也……水病则无以濡血,而血证亦因以难愈矣。”《血证论·汗血》指出:“先水肿再吐血者,不治,以水病不可重伤其血也。”(二)进一步发展了血水同治的具体治法《血证论》说“血既变水,即从水治之”,“水病累血,故治水即是治血”。在血水同治中尤其强调治水,认为治水是治疗血病的必要条件;又因气是通调水道、津液输布的必要条件,因此唐容川提出了“凡调血,先须调水”的血证治水之法。其调水之道,除径从水治外,尤当治气。盖“水化于气”,“病水而即病气”。故“治气即是治水,治水即是治气”。治气者,“或调气中之水以滋血,或调血中之气而利水”。此外,肺脾两脏与气机运行的关系极大,故血证治水又当兼治脾肺。其具体方法如下。总体来说,《血证论》是在治血的基础上,灵活融入治水的方法,以达到血水同治之目的的综合治疗方法。1.血水同治止血法(1)滋水止血法:《血证论》指出,吐血症见夜则发热,盗汗梦交,耳鸣不寐,六脉细数芤革者,乃因肾经水虚火旺所致。滋水制火,火不迫血妄行则血自止。故治以滋水止血,以“地黄汤,加蒲黄藕节阿胶五味治之”,“庶几肾中之水,得以充足”而瘥。(2)化水止血法:肾居下焦,其气下行,水出膀胱。若肾气逆行,反载膀胱之水上行则为痰。故水泛为痰牵动胞血而致咯血,此时若滋水止血,水液转化为血液,血溢经络,自当出血不止;此时应化水止血,以“仲景猪苓汤,化膀胱之水,而兼滋其血,最为合法”。使膀胱之水不泛,自不惹动胞室之血而咯血遂愈。(3)祛痰止血法:《血证论》云:“痰饮者,水之所聚也。”故血证治水,亦可治痰。痰夹瘀血,阻碍气机;治不祛痰,痰瘀胶结,气滞伤络,血不能止,故当祛痰止血。用“通窍活血汤,加云茯苓、桔梗、杏仁、桑皮、丹皮、尖贝”。“治肺之痰,又是治咯血捷法”,可选太平丸、紫菀散、保和汤等涤除肺痰以止血。(4)凉水止血法:血热则行,血冷则凝。吐血由血热妄行所致者,凉水可遏制其血妄行之势,血不循于经外,血当自止。故用凉水止血法。《血证论》云:“或用急流水,或用井华水,取冷则凝之义。芩连诸药,亦即冷止之义。”(5)补气升水止崩法:崩中虽是血病,而实因气虚也。气陷则水随之泻,水陷则血随之崩,治当升其下陷之水以塞流。因气可化水,亦可升水,故须补气升水以止崩,正如《血证论》中所述:“服补气之药,以升其水,水升则血升矣,补中益气治之。”2.血水同治宁血法(1)清气滋水宁血法:太阳经之热不得发越者,必为鼻衄也。而欲治鼻衄者,当以治肺为主,法宜清泻肺经之火以滋水宁血。可用“人参泻肺汤,加荆芥、粉葛、蒲黄、茅根、生地、童便”。(2)滋脾润津宁血法:脾虚不运,不能升达津液,以奉心化血,渗灌诸经。因此,脾经阴虚,津液枯、血不宁所致唾血者,或胃经遗热,气燥津伤,宜滋利脾阴以润燥宁血,以麦冬养营汤,加蒲黄、阿胶。甲己化土汤,加生地黄、天花粉、人参、寸冬、藕节、侧柏叶、莱菔汁、枳壳。(3)补肺生水宁血法:《血证论》认为,未有吐血不伤肺气,而“肺伤则津液枯竭”。治当补肺气,盖气旺则能生水,肺气宣降,水津四布,水足则血宁而不妄行。故主张“初吐必治肺,已止,尤先要补肺”,以补金生水以宁血,用“辛字润肺膏,滋补肺中阴液”,“清燥救肺汤主之”。3.血水同治补血法(1)滋癸补血法:癸乃先天肾中之动气,化生癸水。女子十四,冲任两脉即通,将心火所化之血,转输入胞,与癸水交合,水从血化,是为月信。故妇人血虚,系肾中天癸之水不足者。治当滋天癸之水以生血,“宜左归饮加菟丝、龟板、阿胶、麦冬、五味、苁蓉”。(2)滋水濡血法:“水病则无以濡血,而血证亦因以难愈矣。”“血热者,水之不足也。”血分有热者,乃气分之水阴不足以濡血,故令血热。如仅补血以濡,不壮其水,则犹扬汤止沸,缓不济急;如此时补充阴水,即可缓其燥热煎耗血液之势,且水血相生,血得水养而濡。故治当滋水濡血,以“四物汤,加天冬、麦冬、黄芩、花粉、柴胡、阿胶、牛膝等药”。4.血水同治活血法(1)逐水活血法:瘀血在经络脏腑之间,可结为癥瘕。如系血中裹水,或血积既久,化为痰水所致者,设囿治其血,不浚其水,未中水遏血瘀之肯綮。故治当逐水活血,宜“大黄甘遂汤,或秘方化气丸”。瘀血流注,和妇人经水不利,瘀血化水,如为肿胀,此水分血分之病也,与杂证水肿有别。故在遵阳水、阴水辨治中,“再加琥珀、三七、当归、川芎、桃奴、蒲黄以兼理其血,斯水与血源流俱治矣”;如为血臌,当水血兼治,“五皮饮,加当归、白芍、蒲黄、丹皮、桃仁,治之”。又败血干脾,发为水肿,则从水治之,“五苓散,加蒲黄、丹皮以利之”。(2)温水行血法:唐容川指出:“血寒者,水不温也。”盖血分有寒者,乃气分之水凝湿滞而不化,故血濡滞不流通也。常见妇人经水后期,色黯淡质清冷,兼小腹绵绵疼痛,遇冷尤甚,此水冷血凝,故治当温水行血,以“四物汤,加茯苓、甘草、桂枝、黑姜、附子等药”,或用“吴茱萸、细辛、桂枝、艾叶”。五、后世医家运用活血利水法举隅

活血利水法适用于因瘀血内结,血行不利所导致的水肿病。后世医家谙熟其理、精于斯法者,于临证时衍化推广,多有发挥。现录数则略示之。

妇科方面:蒋示吉《医宗说约》:“有血分证,妇人先经水断绝,而后四肢肿满,小便不通,此血瘀水道,以通经为主,宜小调经散(琥珀、没药、当归、桂心、白芍、细辛、麝香为末,生姜汁黄酒调服)。”《产宝百问》曰:“产后四肢浮肿,由败血乘虚停积,循经流入四肢,留淫日深,腐坏如水,故令面黄,四肢浮肿……服小调经散。”此皆因血行不利所致水肿,若单纯投以利水之品,其效不著,必须治以活血化瘀之法,血行则肿消。

内科方面:陈修园《金匮要略浅注》载有用泽兰治疗蔡本谦水肿垂死复生验案。此因泽兰“通九窍,利关节,破宿血,消癥瘕,消仆损瘀血,其走血分,故能治水肿”。曹颖甫诠释了《金匮要略》“血分”病理,并拟定了处方,以“麻黄附子细辛合干姜、甘草参用单抵当丸”。《医学衷中参西录》记载了用活血化瘀方药治疗“血臌”的经验。已故名老中医赵锡武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时认为:“水和血有密切关系,水肿病人在直接利水不效的时候,根据病情加用活血药,往往收到较好效果。”上海中医药大学王玉润教授通过对肾小球肾炎水肿的治疗,体会到“温肾汤药和活血养血药一起使用,复发机会较少”。

从广义而言,“水”“饮”“湿”同类,所以活血利水法在“痰饮”与“湿病”中也有应用的机会。《血证论》云:“盖人身气道,不可有壅滞,内有瘀血则阻碍气道,不得升降,是以壅而为咳,气壅即水壅,气即是水故也,水壅即为痰饮。”“痰水之壅,由瘀血使然,但去瘀血则痰水自消,宜代抵当丸(大黄、莪术、甲珠、桃仁、红花、当归、牛膝、牡丹皮、夜明砂)加云茯苓、法半夏。轻则用血府逐瘀汤加葶苈、苏子。”唐容川此论,实为活血利水法的引申发挥,扩大了其运用范围。《湿热病篇》三十四条载用地鳖虫、鳖甲、穿山甲、僵蚕、柴胡、桃仁治疗湿热证。这是薛生白针对暑热之邪伤人,病久不解,出现“气钝血滞”“脉络凝瘀”“心主阻遏,灵气不通”的病理体征,投以“破滞除瘀”之品,使络脉通则邪亦得解,湿热证方有向愈之机。《说文·广部》:“瘀,积血也。”“凝血”“血栓”似属瘀血范围内的病理改变。山西中医研究所采用活血化瘀、清热解毒的益肾汤(当归、赤芍、川芎、红花、丹参、桃仁、益母草、金银花、白茅根、板蓝根、紫花地丁)治疗慢性肾炎。动物试验表明,益肾汤能“提高做了输尿管瘘的狗的酚红排泄率,这可能是因活血化瘀药能解除平滑肌痉挛、扩张血管、增加血流量”。这些微观研究,对进一步揭示活血利水法的机制,有所启悟。

但我们通过查阅“民国”以前的眼科专著及其他综合性医籍中的眼科部分,未见有关眼科疾病采用活血利水法治疗的理论论述。同时分析“民国”以前如《银海精微》《外台秘要》《太平圣惠方》《原机启微》《秘传眼科龙木论》《证治准绳》《国医百家简明眼科学》《眼科易知录》《景岳全书》《审视瑶函》《秘传眼科七十二证全书》《一草亭目科全书》《异授眼科》《眼科百问》《眼科秘传》《医宗金鉴·眼科心法要诀》《目经大成》《目科正宗》《银海指南》《眼科集成》《目科捷径》《眼科锦囊》《眼科金镜》《眼科切要》《秘传眼科纂要》《孙真人眼科秘诀》《眼科阐微》《眼科家传》《眼科奇书》《不空和尚目医三种》《东垣十书》《外科正宗》《刘河间医学六书》《儒门事亲》《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等70余本医籍中眼科方剂5800余首(不含药味相同的重复方剂),未见一方能体现活血利水的治法。新中国成立后至20世纪90年代前出版的眼科书籍及1988年以前在学术期刊上发表的学术论文,也未曾有人明确提出用活血利水法治疗眼科疾病。参考文献

[1]聂天义.《内经》水血相关论探讨[J].四川中医,1992(6):1-2.

[2]张丽萍.《内经》痰瘀相关理论初探[J].陕西中医函授,1996(1):4-6.

[3]吴仕骥.浅议活血利水法[J].天津中医,1988(6):26-28.

[4]聂天义.仲景水血相关论治探讨[J].江西中医药,1989(5):51-53.

[5]高磊,郑胜,焦静.从津血同源探讨《金匮要略》血水同治思路[J].吉林中医药,2009,29(9):737-738.

[6]江涛,唐大晅.《金匮》活血利水法临证应用及其思考[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4,18(2):83-84.

[7]成诚,张成新,赵翡翠.《金匮》活血利水法探讨[J].新疆中医药,2000,18(3):8-9.

[8]滕历梅,张丽娜.《金匮》血水同病及血水同治浅探[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3,17(1):25.

[9]聂天义.《温病条辨》水血相关证治探讨[J].江西中医药,1995,26(2):51-52.

[10]聂天义.水血攸相关 治水赅治血——唐宗海论血证治水[J].上海中医药杂志,1987(2):44-45,48.

[11]聂天义.唐容川血证治水法探讨[J].河南中医,1988(1):20-21.

[12]彭清华.眼科活血利水法的基础研究[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29(5):14-18.第二节 活血利水法的理论基础

水,指津液或水液;血,指血液。自《黄帝内经》开始,就认为水血相关,水病可以治血,血病可以治水,即水血同治。一、生理上水血同源《灵枢·痈疽》曰:“肠胃受谷……中焦出气如露,上注溪谷,而渗孙脉,津液和调,变化而赤为血。”《灵枢·营卫生会》亦曰:“人受气于谷,谷入于胃……中焦亦并胃中,出上焦之后,此所受气者,泌糟粕,蒸津液,化其精微上注于肺脉,乃化而为血。”上述经文说明水与血均来源于饮食水谷精微,化生于后天脾胃,故有“津血同源”之说。同时,水与血又互为生成之源。《灵枢·邪客》说:“营气者,泌其津液,注之于脉,化以为血。”说明营气分泌的津液,渗注到经脉之中,便化为血液。血液循经流行,在一定的条件下,血液中的部分水液成分可渗出于脉外,与脉外的津液化合在一起,成为津液的一部分,如“汗者,血之液”之说即属此类。水和血都有滋润和濡养的作用,故在功能上也是相关的。《难经·二十二难》说:“血主濡之。”《灵枢·本脏》说:“血和……则筋骨劲强,关节清利矣。”《灵枢·决气》说:“腠理发泄,汗出溱溱,是谓津……谷入气满,淖泽注于骨,骨属屈伸,泄泽,补益脑髓,皮肤润泽,是谓液。”同时,血中的津液渗出脉外,与脉外的津液合为一体,从而起到濡泽皮肤肌腠等作用;脉外的津液渗入脉中,加入血液运行,起着充盈和滑利血脉的作用。

水和血的生理关系,为历代医家所阐发。金·李东垣指出“血与水本不相离”,就像“阴与阳原无间隔”一样。元·朱丹溪在论述肉桂功用时指出其“味辛属肺”,能“生水行血”;明·李时珍则进一步指出肉桂能“引血化汗”。肉桂这种水血的双相调节功能,从另一个侧面论证了水血相关。明·缪希雍认为:“水属阴,血亦属阴,以类相从。”《景岳全书》认为,水赖血液以行,指出“血流灌溉一身,无所不及,津液得以通行”。清代医家从本草学角度对水血相关的研究更趋活跃、深刻。《本草述》说心主血,火降气通,则“血和而水源畅也”。《本草求真》通过在诸血之中入以三七的实验,观察到“血化为水”的现象。《本草述钩元》说:“盖血即真阴之化醇,其化和而水之自畅。”《本经疏证》说:“盖气血皆源于脾,以是知血与水同源而异派。”《本草思辨录》在论述“发为血之余”时,强调“血者水之类”。清·周学海在《读医随笔》中说:“夫人身之血,如胭脂然,有色有质,可粉可淖。人血亦可粉可淖也。其淖者津液为之合和也。”血犹舟也,津液水也,水津充沛,舟才能行,说明血的正常运行需津液的运载;反之,血亦涵津,血循经不止,有利于津液的调节运行。清·唐容川《血证论》更指出:“血与水皆阴也,水为先天阴气所化之阴液,血为后天胃气所化之阴汁。”又说:“血得气之变蒸,变化而为水。”“水为血之倡,气行则水行,水行则血行。”均阐述了水与血二者之间在生理上相互倚伏、互相维系的密切关系。二、病理上水血互累《灵枢·营卫生会曰》曰:“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揭示了血竭津枯,水枯血虚的相关病理。《素问·调经论》曰:“孙络水溢,则经有留血。”《灵枢·百病始生》曰:“温气不行,凝血蕴里而不散,津液涩渗,着而不去,而积皆成矣。”《黄帝内经》的这些论述,奠定了水遏血瘀、血滞水停、水血搏结的病机理论,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金匮要略》所言“经为血,血不利则为水”,指出了血与水的病理因果关系。《脉经》说“经水前断,后病水,名曰血分……先病水,后经水断,名曰水分”,提出了水血并病先后辨证的关键。《圣济总录》认为“经血壅闭则水饮不化”,可致妊娠子肿。《仁斋直指方》说“下焦蓄血,与虚劳内损,则便尿自遗而不知”,揭示了下焦瘀血与二便的病理关系。《严氏济生方》说“血热生疮,变为肿满”,指出了疮毒内攻,熬煎血液成瘀,终致水行不畅导致水肿。元·朱丹溪指出小便不通可出于“血虚”;金·李东垣认为“不渴而小便不利者,热在下焦血分”;《神农本草经疏》说“血蓄膀胱,则水道不通”,论述了血虚、血热、血瘀均可引起小便不通。《本草逢原》针对《神农本草经》谓丹参治心腹邪气肠鸣幽幽如走水等症,指出此“皆瘀血内滞而化为水之候”。大便溏泄,《医林改错》说“不知总提上有瘀血,卧则将津门挡严,水不能由津门出,由幽门入小肠,与粪合成一处,粪稀溏,故清晨三五次”,“用膈下逐瘀汤逐总提上之瘀血,血活津门无挡,水出泻止”。此说法虽欠妥,但所论瘀血致水液偏渗肠间作泻则为临床所有。鼓胀,清·石寿堂《医原》说“盖肝郁则热,热则燥,燥则血不流通而结,血结则不独血滞于中,即水饮亦无由吸摄,不能循其常道,下输膀胱,故蛊胀多水”;《医门法律》说“胀病亦不外水裹、气结、血瘀”;《张氏医通》指出“血薄血浊能致水”。水血相关,不仅表现为前述血病及水,还可表现为水病及血。《医碥》说“先病血结而水随蓄者”,亦“有先病水肿而血随败者”。《重订广温热论·清凉法》认为,“因伏火郁蒸血液”,使血中津液耗竭,“血被煎熬而成瘀”。《读医随笔》指出“津液为火灼竭,则血行愈滞”。

唐容川《血证论》则根据“血积既久,其水乃成”“水虚则精血竭”的病理基础,强调了“血病而不离乎水”,“水病而不离乎血”的病理关系。并明确指出“病血者,未尝不病水;病水者,亦未尝不病血也”,“失血家往往水肿,瘀血化水,亦发水肿,是血病而兼水也”,较之历代医家所论尤为全面而中肯。现代研究表明,瘀血的形成不单为血液循环的障碍,同时也是水液代谢的障碍。因此在讨论瘀血时,决不能忽视水的动态,血与水之间具有微妙关系。另有研究证实,肝硬化患者腹水组与无腹水组都反映了瘀血的血液流变学变化,且腹水组的红细胞电泳时间、血沉及血沉方程K值的异常变化都较无腹水组严重。从而提示在整个病程中,瘀血在先,瘀血发展到一定程度,才能演变为水肿。可见在病理上水病可以影响到血病,血病亦可以影响到水病,从而为水血同治提供了病理依据。

总之,血虚水亏、水匮血竭、瘀能阻水、水可致瘀、瘀水搏结、水血互戕,此水血相关病理在临床是屡见不鲜的。既然水与血相关是以气为枢纽,那么,水血相关病理亦与气滞、气虚,特别是阳气虚衰,休戚相关。阳气虚衰,既可引起血脉瘀滞而致瘀血,亦因无力输布运行水湿而致水停;瘀可阻水,水阻瘀甚,终致瘀水互结,或痹阻经络,或阻碍脏腑功能,诸证悉起。在脏腑病变中亦常衍变为水血相关病机。凡心主血,而“血不利则为水”;肝藏血,主疏泄而司小便;脾统血,主运化水湿;肾为水脏,主藏精,而精血互生,肾又主二阴,故五脏病变常可出现血瘀水停诸证。水在病理过程中,常可衍变为饮、痰、湿等病理产物;而血在病理中多表现为各种出血证以及血虚、血瘀、血热、血寒等。治疗痰、饮、湿的中药多有治疗血分病证的作用;而治疗血分病证的中药又多兼有治疗饮、痰、湿的作用,足见水血相关病机十分复杂。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