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能量的活法:走出心灵牢笼,不做心念的囚徒(华夏万卷)(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23 09:40:31

点击下载

作者:成杰

出版社: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正能量的活法:走出心灵牢笼,不做心念的囚徒(华夏万卷)

正能量的活法:走出心灵牢笼,不做心念的囚徒(华夏万卷)试读:

序言

五光十色的城市里,行色匆匆的人群中,有忙碌奔波的人,有辛苦赚钱的人,有痛并快乐着的人,还有只知烦恼却不知忘忧的人。

如果你在做一件事之前,或是做了一件事之后,总在考虑别人怎么想、怎么说、怎么看待你,害怕听到否定的声音,有时为了迎合别人的赞同、认可,而违背自己的意愿,那么很糟糕,你就是“他人思维”的奴隶。

如果你总是感觉自己很渺小,做任何事都没有信心,经常抱怨生不逢时、天不遂人愿,认为周围的人都在跟你作对,把所有的客观障碍都归结到别人身上,认定自己天生没有成功的命,那么很可惜,你就是“悲观主义”的奴隶。

如果你总是在为逝去的岁月和错过的机会忧伤、后悔,总觉得很多事就应在特定的阶段去做,错过了就没有机会了,如果你心里认定,创业就是年轻人的事,人过四十天过午,走过了青春的岁月,容颜老去了,就无法再谈爱情了,那么很遗憾,你就是“为时太晚”的奴隶。

如果你总在循规蹈矩地生活,不习惯走出自己的生活范围,不喜欢尝试带有风险的活动,不愿意做别人没有做过的事,一旦改变了某些生活方式就会惴惴不安,遇到困难和挫折就茫然无措、悲观沮丧,经不起一点雨打风吹。那么很不妙,你就是“安全感”的奴隶。

如果你因为一朝被蛇咬,就十年怕井绳,遭遇一次失败就否定自己的才能,就不愿意重新踏上新的征程;如果你的眼睛里容不下一点错误,不管是别人犯下的还是自己造成的,你都懊恼不已;如果你为了避免失败,你就拒绝去做一切事,避免发生尴尬和遗憾。那么很悲哀,你就是“害怕错误”的奴隶。

此外,你还可能是“完美主义”的奴隶,“恐惧”的奴隶,“贪婪”的奴隶,等等。

我们时常抱怨生活压力大,过得不开心,活得不自由,体会不到幸福,不明白生活到底是怎么了,那么,不妨思考一下:你究竟为谁活着?你做的一切是否遵循了内心的意愿吗?你顺利做完了多少最想做的事?你还有多少心愿在被无休止地搁浅?

如果你回答不上来这些问题,如果你感到茫然无措,那么请静下心来读读这本书吧!

本书将用最朴实的文字,最关爱的声音,告诉你生活的真谛,告诉你如何重新找回心灵的自由。

切记:一个人把握自己的内心世界,胜过把握这个世界!

最后,衷心祝愿每一位读者在未来的生活路上能够随心所欲地生活。成杰80后演说少帅巨海集团董事长中国十佳培训师世界华人演说家俱乐部主席第一部如何掌握自己的时间和生活

当你不知为何忙碌,变成一只迷途的羔羊;当你因为畏惧他人的目光,牺牲自己真实的想法;当你为了外界的种种,不敢坚守自己内心的信念……或许,你真的需要停下来想一想:是什么操控了你的心?谁是你人生这幕戏的导演?谁又是你这部自传的主角?

想挣脱心灵的藩篱,第一步就是要掌控好自己。你的人生是你生命的剧本,不是你父母的续集,更不是你子女的前传,也不是你朋友的番外,你就是你,这就是“你”的人生!追求你的生活,寻找你的唯一。01.你为谁而活

你为谁而活?

此问题一出,便可见“人生百态”。

有人笑而不语,心中早有定数。借用亦舒的话来说:“何必向那些‘不值得证明的人’证明什么,生活得更好,乃是为你自己。”

有人嗤之以鼻,不屑回答。他们的生活只有一个目标,那就是只为自己而活。罗曼·罗兰说过:“一旦自私的幸福成为人生唯一的目标,人生就变得茫然、没有目标。”

还有更多的人,听闻此话,而后感慨万千。他们明知道生活本该是自己的,可偏偏掌控不了生活之舵;明明追求闲适安逸的生活,却给自己找了无比辛苦的工作;明明渴望充实自己,却不断怀疑自己所做事情的意义,在“不情愿”的牵引中痛苦挣扎。

对于“笑而不语”的人,人们大多也会笑而不语,心生敬畏。知道生命的意义所在,有做人做事的底线,向值得的人证明自己,和不值得的人挥手告别,乃是智慧。

对于“嗤之以鼻”的人,多数人也会嗤之以鼻,只为自己活的人注定是渺小的,过于自私的人也活不出精彩,因为缺少思想的高度和广度;对于“感慨万千”的人,我们也有必要反思一下——为什么他们不能为自己而活?谁在左右他们的人生?

日本京碧寺的山门前有一块匾额,上面写着4个大字:第一义谛。这是200年前洪川大师留下的手迹。这看似简单的4个字,却让洪川大师反反复复写了85遍。

洪川大师向来追求完美,做事严谨认真,弟子们深受其影响,其中有一个弟子可谓是有过之而无不及。据说,当天洪川大师写这4个字的时候,那位弟子恰巧在旁边磨墨观看。大师每写一遍,这位弟子都摇摇头,总觉得不够完美,不是这个撇写得短了,就是那个捺写得长了,大师只得反反复复地改。

一晃,半天的工夫过去了。洪川大师耐着性子一连写了84遍,却都没有得到弟子的认可。后来,弟子去了厕所,洪川大师总算松了一口气——终于不用再被那双挑剔的眼睛盯着了。于是,在心无所羁的心境下,大师自由地挥就了第85遍“第一义谛”。

弟子回来后,看到师父的字迹,不禁赞叹:“师傅,这幅字简直是精品啊!”

一个人如果不能跟随自己的意愿走,使自己的心被别人牵引走,活在别人的世界里,就会使心情无法平静,潜能得不到发挥。往往别人无意间的一句话、一个眼神、一个动作,就会让我们难以释怀,心中久久不能平静。更有甚者,别人对自己稍有一些不满的言辞,心里就结了疙瘩,怎么也平复不了,必须得找个机会证实自己不是别人所想的那样,才能舒服一点。与其说是压力“绑架”了我们的生活,不如说是错误的思维禁锢了我们的灵魂。

人之所以成为“心奴”,是因为人们在这个大环境中给自己制定了一套标准、一个设限,生活的好坏常常由他人评判。人人都在鉴定别人的成功,给别人贴标签,唯独不能静下心过自己的生活。似乎最好的、最幸福的、最值得肯定的生活法则是:大家期望你过的生活、你走的路,恰好是你自己喜欢的,如此最好。只是人生的岔路口那么多,谁能保证从始至终一切如愿?谁能保证别人喜欢的就是自己喜欢的?面对分歧,该如何抉择?

告别“心奴”的生活,实则是告别错误的思维。过属于自己的自由人生,在坚持大原则的同时,要想不被任何人和任何思想束缚,就必须重新正视自己的人生,改变以往错误的生活方式、思考方式,最终解开精神的枷锁。

从现在开始,学习为自己而活。当心底的声音与外界的声音相抵触时,请你记住:别人的目标不重要,别人的道路不重要,别人的价值观不重要;不要被信条所惑,盲从信条是活在别人的生活里,你应该有自己的信仰;不要让其他人的意见淹没了你内在的心声,因为没有人比你更了解自己的情况;倾听自己内心的呼唤,你的内心与直觉知道你真正想成为什么样的人;你的生命只有一次,你不能活成别人希望的样子。

再者,你的生活不因别人的不满而改变,不因别人的称赞而变得顺风顺水,别人的不满和称赞只会改变你的心境,那么为何不忽视别人的看法,而让自己更加快乐呢?02.其实,别人都很忙

我们先来做几个生活场景的假设。

第一个假设:你在车水马龙、熙熙攘攘的路上一不留神摔了一跤;

第二个假设:参加朋友的聚会时被提及陈年糗事,恰好心仪的人也在场;

第三个假设:某天早上犯懒,蓬头垢面地走出家门,不料遇见多年未见的故人。

如果这一切都是真的,你会作出怎样的反应?相信一定会有不少人对此尴尬不已,甚至数天以后回想起来还觉得脸上发烫,心里一再嘀咕:

——在众目睽睽下摔了一个大跟头,太丢人了!看到自己摔跟头的人,一定拿这个当茶余饭后的“消遣”了,下回再走在那条路上,会不会被人认出来?

——被心仪的人知道了自己的“糗事”,精心营造的完美形象全没了,在他(她)面前我简直就像一个滑稽的“小丑”,以后该怎么和他相处啊?

——与故人就这么碰上了,多年前彼此还较着劲,看谁日后过得更好,可今天自己蓬头垢面的样子,唉,不用说了,他一定认为我混得不怎么样!

这些对他人想法和行为的想象,有多少是真实的、客观存在的呢?借用一本有趣的书名来说,“你以为你以为的就是你以为的吗?”

其实,你不是演员,也没那么多观众。在川流不息的人群里,谁会记得某年某月某日的某条街上,曾经有一个不相识的你在此摔了一跤?别人讲你“糗事”的时候,或许那个“心仪之人”正走神呢,直到大家哄然大笑他才回过神来,根本什么都没听见!不期而遇的故人,每天不知道有多少重要的事要做,哪有时间去想什么时候和你有过什么约定,更没工夫回想你的形象,说不定你那天穿的什么衣服他都不记得呢!

我们感到生活很累、心很累的时候,往往是因为想了太多无谓的东西,在意太多不值得在意的东西。时时为别人的看法担心、害怕、烦恼、焦躁,其实真的没有必要,你不是别人的生活重心,没人会花费所有的精力一直关注着你。相反很多时候我们刻意地把事情想得太糟糕了,于是一直关注着,有意无意地做了许多事,露出了马脚,才导致事情往更坏的方向发展。

我的朋友小A一直以来都是个心思细腻的人,活得过于“小心翼翼”,可谓敏感至极。曾经与她非常要好的一位朋友,如今人在天涯。以前,他们总在MSN上诉说衷肠,分享彼此的喜悦哀伤,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彼此之间好像断了联系。

有几次,她看到对方在线,可对方都没有理会自己;自己主动打招呼,对方的回答也少了些许热情,这让她痛苦不已。她说对方一定是觉得她烦了,之前她总是和对方讲自己心里的烦心事以及过往的生活给她带来的伤害,她想对方一定是懒得听她唠叨,懒得给她安慰了。

事实上,小A的那位朋友当时正在准备一个重要的考试,整个人压力很大,根本无暇顾及其他的事,而小A的顾虑,完全是她的“一相情愿”。

小A相当然不相信“对方很忙”这个事实,她认定一定是自己哪儿出了问题,惹对方不悦,于是一再试探性地追问对方缘由,还有意无意地指责对方这样做给自己带来的情感伤害。最后,弄得那位朋友着实有点烦了,他无奈地告诉小A:“为了考试的事我已经焦头烂额了,我只不过想自己静一静,真的想不通,你为什么非要把自己牵扯进来?你所说的那些事,我从来就没想过!”就这样,一对原本没什么隔阂的朋友,真的有了隔阂。

幸好,这件事之后,小A总算想明白了一点,很多时候自己的苦闷,并不是因为别人做了什么,而是太高估别人对自己的关注了。

走出自己设置的心灵圈套,小A才发现曾经的自己竟然如此可笑——朋友没有和自己联系,想象着朋友对自己不满,刻意疏远自己,可实际上朋友真的很忙,他只是无暇顾及;老板突然留自己加班,想象着老板一定是觉得自己工作业绩不好,是有意“惩治”自己,可实际上老板很忙,他只是需要多一个帮手;同事这两天没有叫自己一起吃饭,想象着他是因为奖金的事对自己有意见,可实际上同事很忙,他的母亲昨天进了医院。

其实,这个世界上很少有和你一样在意自己,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重心”,或许这个“重心”是年迈的父母、是美丽的妻子或者老公、或者是可爱的孩子……我们的耿耿于怀,很多时候都是多余的。

别把自己在他人心中的地位看得太重,茫茫人海,每个人都把自己看轻一点,让心灵得到些许的宁静,这才是轻松之道。03.比较,是一种错误

法国哲学家柏格森说:“虚荣心很难说是一种恶行,然而一切恶行都围绕虚荣心而生,都不过是满足虚荣心的手段。”

我认识的一个人——罗格过得实在太“辛苦”了,所有与其亲近的人都这样认为,唯独他自己浑然不知。

照理说,罗格的日子过得其实不算太坏。他是一家公司的销售经理,每月收入不低,家庭和睦,家人健康,可惜他心底隐藏的一些东西,总是促使他做一些“违心”的事。

罗格原本打算在当地买个70平米的房子,首付30万元,剩下的钱可以按揭,月供3500元,依照他和太太的收入来计算,他们的生活质量不会受太大影响,而且70平米的面积足够一家三口居住。可就在一次朋友聚会上,罗格却改变了主意。

喝酒聊天中,他听闻周围的几个朋友相继都买了房,地段不错,房子宽敞。其中一位友人,经济状况还不及罗格和他太太。罗格顿时觉得自己也该买个大房子,毕竟置业也是一辈子的事,别人收入不如自己却敢背着比自己还重的担子,自己为什么不能?罗格又联想到,如果朋友们到他家里做客,挤在那狭小的客厅里,着实有点“憋屈”。就这样,罗格最终决定买一个90平米的房子,月供从3500元变成了5000元。

罗格“如愿”买了大房子,但是每月也要“如期”多还1500元的贷款。这时候的他,心理平衡了,因为终于能够和朋友“平起平坐”,甚至比朋友还略微高了那么一点。可是后来他又听到一个消息,那个消息又让他的心理彻底失衡了。

那个买了大房子、收入不如自己的朋友,买房之前在他岳父的帮助下做了一笔投资,而且即将拿到一大笔钱。人家敢出大手笔,是因为人家心里有底。罗格突然觉得自己有点傻,买个大房子干嘛呢?当初那70平米的房子不是挺好的吗?

换了大房子,罗格买车的计划就得往后拖。每次和朋友聚会,原本只需要半小时的路程,他也要打车前往,总怕别人说他过得“寒酸”。事实上,根本没人在意他是怎么来的,他只是内心太过于担心有车的朋友提及“他为什么不买车”这件事。许多次,许多不必要的花销,在虚荣心的“唆使”下,就这样花出去了,面子背后的苦涩,只有罗格自己最清楚。

当然,他的“辛苦”还远不止这些。生活中和朋友比收入、比房子,工作上事事想争得最好,时时要显得比别人高明,罗格太在意自己在他人眼里的形象了,无形中给自己施加了很多压力。在这种心理的驱使下,他已经把自己推上了一个永不停歇的、痛苦的人生轨道。

生活中不止一个罗格,他们的生活似乎并不是为了自己活得好,而是为了比他人活得好。他们似乎也不知道自己追求的到底是幸福,还是比别人幸福?

心理学家认为:“与人比较,无论是相互比较还是其他形式的比较,都会有一定的误区。一旦陷入这种误区,某种程度上会影响到我们的一生。”既然如此,我们何不换一种思维模式生活?

生活在大千世界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和特点,都有适合自己的生活空间与方式。可能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与他人比较,比他人强时心里就会稍稍欣慰些,有一种优越感;比他人差就会略显失落,盲目地想与人看齐。生活中,后者的情况占了大多数。可事实上,这样的比较都是片面的,也没有任何意义,因为你总是看到其中的一面而忽视了另一面。

有人拿着丰厚的薪金却因为劳累过度而患病;有人事业发达却在情路上跌跌撞撞;有人才貌双全可家境不堪;有人家财万贯却是子孙不孝、勾心斗角……每个人的生命,都被上苍划了一道缺口。不要觉得他人都比你强,也不要觉得自己比他人都差,过自己喜欢的日子就行,何必拿他人当参照物?

把他人的标准当成自己生活的尺度,只会永远生活在他人的阴影里,因为你永远达不到他人的高标准。生活中,要学会尽量克制自己的攀比心,经常这样告诉自己:不去羡慕别人的荣华富贵,告诉自己我能拥有的就是最好的,因为这是我得到的;努力去创造生活的精彩,享受这个充满喜悦感动的过程;保持一颗平常心,在人生的竞技场上,不要跟他人比较,你自己就是主角;不以结果论好坏,不以收获论成败,认真体悟付出带来的价值。

人生要追求幸福,而不是要追求比他人幸福,大千世界,永远有胜你一筹的那个人。用“比较”来生活,说起来好笑,做起来其实很可悲。04.你想要的是什么

想要什么,对于很多人来说,只是一个念头而已,闪念过后,生活还是一如既往。理想和现实的矛盾,在当今愈演愈烈。“慌乱”的城市中,有多少人还在坚持最初的梦想?有多少人还在朝着既定的目的地前行?有多少人在认真度过每一天,没有在浑浑噩噩中浪费时间?有多少人知道生命之舟要驶向何方,从不随波逐流?当寂静的夜来临,躺在床上,放松自己的时候,我们是不是也该问问自己的心:我想要的到底是什么?

生命的可贵在于它不是无限的,但它又给了我们充分的时间在未知中创造精彩。

有些人原本有梦想,只是在日复一日的生活里,从忙碌变得迷茫,走了很远很远的路之后,却不记得当初为了什么而出发。这大概就是人们常常说的“迷失”。

固然,世间的诱惑随时都可能出现,外界的干扰随时可能扑面而来,重要的是我们是否有一颗坚定的心、一个坚定的原则,循着自己的心走自己想走的路。如果内心不够坚定和强大,又何以阻挡来势汹涌的浮躁之潮呢?坚定自己的信念和追求,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点。

当然,也有些人从来就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从未自主地掌控过生活,他们会在权威面前低头,会被情感绑架,会受世俗的束缚,一辈子都在演绎着“傀儡”人生。他们总是这样说:“我不喜欢现在的工作,可我得靠它生活”、“让我换工作,我也不知道自己能干什么!只能先凑合着做了。”

试问:人这辈子或许不到百年,花费大部分的生命去干一件不快乐的事,是不是有点可惜?一句“为了生计”“为了安逸”,或是“为了前途”,都不足以作为借口,人生的前途绝不是在自己不感兴趣的事业上,唯有想做的事才是你真正的追求所在;做自己想做的人,那才是生命的价值所在。

很多人抱怨自己过得不自由、受限制,不能随心地生活。实际上,不是生活压榨了自由,而是我们不懂得生活。记得洪晃在做客搜狐“写意人生MBA课堂”时说过一段话:“我们长大的时候永远有人给你限制,但如果你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就会很自由;如果你永远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总是希望从别人那里得到什么,就不会自由。”

选择对于人生而言很重要。当你选择在意他人的脸色,在意他人的否定和质疑,那么你注定无法静下心来思考你想要的,也注定无法心无旁骛地追寻你想要的。同理,要想做到不受外界因素的干扰,不迷失、不迷茫,那就必须想清楚自己要什么,然后循着这个方向走,把它当成你思想和行为的中心,如此你便可以知道哪些东西是你不用烦恼的,哪些意见是你不用在意的,因为这些和你的目标无关。

有人曾经问过一个奇怪的问题:“为什么西游记中要选择唐僧做‘头领’?”周围的朋友苦思冥想了半天,也没能得到正解。提问者笑谈:“那是因为唐僧是知道方向的人。一路上甭管是妖魔鬼怪,还是美人国的国王,甭管猪八戒是不是经常怂恿大家散伙过好日子,唐僧只知道自己要去的地方是西天,要做的事情是取经,这个信念不可动摇。”

听他这么一说,众友人顿时豁然开朗。是啊,西游记不正是现实的缩影吗?生活中的各种困难就如同妖魔鬼怪,美女国王就如同美色金钱和种种诱惑,八戒的抱怨和丛恿就像是旁人喋喋不休的看法,这个时候对于我们来说,知道自己是谁,自己要干什么,比什么都重要。

当然,这种选择必须是主动的,如果掺杂着哪怕是少许的被动,也如同是接受命令。一旦强烈的意念占据了整个心灵,那么纵然在途中遇到了麻烦或阻碍,也可以勇敢地去面对,排除万难,继续向前,不会让问题越积越多,也不会让问题麻痹了思想、阻止了脚步。

知道方向的人才会走向人生的终点。既然人生没有方向,谈终点更是枉然。认准你想要的,倾听你的心声,相信一切皆有可能。就像歌中唱的那样:“不要让任何人告诉你,你该怎样对待世界或它该怎样对你,要跟现在一样随心!”把握自己的前进方向,知道自己要去哪儿,全世界都会为你让路。05.这辈子你是谁

每个人都在生命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而这些角色很容易让人迷失。这辈子,你是谁?

2011年11月24日,我在北京接受了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著名主持人、“金话筒”奖得主青音老师两小时的广播节目专访,在专访一开始,青音老师作了如下一段开场白:

他用了10年,从在刺骨寒风里摆地摊儿卖报到今天的100多本畅销书作者;

他用了10年,从曾经的迷茫无措到今日在几万人的演讲台上挥斥方遒;

他用了10年,从60多天找不到活儿衣食无着到今天成为中国培训业的领军人物;

他用了10年,从一个一天只有5块钱收入的小餐馆服务员到今天的过亿身价。

他叫成杰,一个从大山里走出的80后,一个成功的企业家,如今的他正在实现着捐助101所巨海希望小学的梦想。

某大学外国文学课的教授在谈到“自我”与“他人”之间的关系时,感慨道:“人生有很多角色,很多人只顾扮演着‘父母的孩子’‘子女的父母’‘爱人的伴侣’‘老板的下属’‘别人的朋友’,唯独忘了‘自己’这个角色。可那些角色究竟是别人要你演的,还是你自己决定要演的?你演的是别人,还是你自己?太多人总想着自己是谁的谁,可实际上,我们首先该‘是’的人,当是我们自己!”

人活着不能太自私,要通过自觉的努力和行动来履行自己的义务和责任。责任和义务伴随着我们生命的始终,这是无可厚非的。身为人子,我们要感恩养育自己的父母,要报答他们给予我们无尽的爱;身为人夫,要担负起家庭的重任,不辜负妻儿期望的眼神,努力为之创造物质层面上的舒适与满足;身为人友,需要在对方遭逢大难的时候伸出援手……任何人都不愿意败坏自己的声誉,我们的内心深处都有一份良知,这份良知促使着我们去履行职责。但是,活着不仅仅是为了满足别人的期待,良知不足以成为忽略“自己”存在的借口。

在别人眼里,S小姐是多么幸福啊!她多才多艺、相貌出众,嫁了一个家境好的老公,还有公婆帮忙料理家务……这样的生活,多少女人求之不得。可是,她内心的苦楚只有自己最清楚。

S小姐从小并不喜欢乐器,可在父母的严厉要求下,她还是硬着头皮学了小提琴。这一学就是15年。高考时,她曾想报考国际贸易专业,可遭到了家人的强烈反对,最后还是听了母亲的话,上了一所音乐学院。

工作后,她交了一个男友,父亲却不同意。父亲百般阻挠,她最终还是妥协了,在亲戚的介绍下,和一个大学老师结了婚。

结婚后,她和丈夫本来有自己的一套房子,可公婆非要他们搬过去一起住。她知道婆婆是个挑剔的人,本不想每天住在一起,怕生出什么矛盾,自己不开心,也惹婆婆生气。可耐不住老公的劝说,她还是强颜欢笑地和公婆住到了一起。

30岁生日的那个深夜,S小姐想到自己过去的这些年里,似乎每一次重要的决定,都是别人替自己拿主意,她总在照顾着周围人的情绪,力争要做父母的乖女儿,做婆婆的好儿媳,做丈夫的好妻子,生怕惹得别人不高兴。这人生仿佛不是她自己的。那个做义工行走世界的梦想,那个曾经在摩天轮里山盟海誓的恋人,一切的一切,都成了遥远的梦……她背对着丈夫,留下了一行行眼泪。在咸咸的泪水中,她突然下了决心:换一种活法,做一回自己!

有句话说得好:“你的生命就像你的家,在里面住一辈子的人是你自己。不要因为你的不坚持、你的不坚定,让别人进来布置。”人活着,不是为了迎合别人而沦为心奴,活着的首要任务当是做自己。

尽管这一生中会有无数人对我们说:“做你喜欢的事,做你想做的事。”可是要真正做到这一点,实在太难了。大多数的时候,会有一个声音左右着你:“你应该用功读书,这样才不辜负父母的期望。”“你不应该辞职,你还要靠这份工作维持生计。”“你不该置别人于不顾,他们会怎样想你这个人?”即便你隐隐约约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想做什么,这些外来的杂音仍然会与你心中的想法“纠缠”,频频地与你内在的意愿“打架”。很快你的内心妥协了,违背了意愿做你不喜欢的事,渐渐地你就成了自己不想成为的人。

直到有一天,你真的静下心来回首过去的那些事,才不免有些懊悔和自责,感叹很多决定似乎做得太仓促了。纵然那时的你已经在某一方面做得很好,甚至很成功,但你的内心依然无法释怀。

人生路上,需要为别人付出,但不能丢了自己。当压抑来袭时,认真地想想,你所做的是别人期待的,还是自己乐于做的,如果是前者,那真的不必一直背着这个包袱,不要被周围的议论和指责声左右,不要被所谓的“应该”“责任”牵绊住手脚,想好自己认定要做的事、要成为的人,认真地做一回“自己”。完成了自己的角色定位,努力演好自己的角色,人生这幕戏才能写出更多的情节。

问问自己的心:我到底想要什么?我有多少时间是在循着自己的心生活?如果连这一点都想不明白,如果一辈子没能循着心做事,那么这辈子可就真的是“白活”了!06.少有人走的那条路

科学家曾经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

把一只蜜蜂和一只苍蝇分别装进一个透明的玻璃瓶中,然后把瓶子平放,平底朝着窗户。结果蜜蜂一直盯着瓶底,试图在那里找到出口直到力竭倒毙,而那只苍蝇则不安分地在瓶子里乱飞,不到三分钟它就穿过另一端的瓶颈,获得了自由。

在人生某个特定的阶段里,我们有可能是瓶中的蜜蜂,也有可能是瓶中的苍蝇。起初并不知道出口在哪儿,看不到哪一条路才是捷径。这时候如果坚持做蜜蜂,一味地按照传统思维来想问题,认定能看到窗户的那一头有出路,狭小的“瓶颈”无法提供生存的出路,那就大错特错了。

很多时候,我们都想当然地认为,在面临选择的时候,走一条符合常理的路才是对的。如果有人硬找一条少有人走的路一猛子扎下去,周围人一定觉得匪夷所思,他们可能会说:“这个人脑子坏掉了。”“不知道他是怎么想的”。“除了他,不会有人做出这样的事”。

然而,很多事不到最后,谁也不知道结果如何。很多时候,我们以为自己在路上,别人都没上路或者走在自己的后面,可是后来的某一天,我们发现别人和自己走的根本不是一条赛道,那条路的终点也有着别样的风景,那样的人生精彩度并不逊于自己。

一个绰号叫“包子”的男生,在大学毕业时做了件令人瞠目结舌的事。当时,有一家报社通知他去做记者采编,可他没去,跟着几个中学时候的朋友到某电子公司做推销员了。不管是同学还是家长都不能理解。他学中文的,过去一直说想当个作家,怎么跑去搞推销了?那时的“包子”看起来是有点一意孤行,可七八年后的今天,没人再说包子“脑子进水了”,因为他已经是某电子产品的大区代理了。

这样的事情还有很多。你也一定听过或见过类似的事:上学时笨得要命的同学,如今日子过得挺滋润,事业上也小有成就,而那些当年成绩名列前茅的一拨人,其中一大半无非还是在某家公司里上班,朝九晚五;那个当初只考个专科的女生,如今已经靠着自己的能力成了某家培训学校分校的主任,可谓是风生水起,可那个读了热门经济系的同学,迎面就遭遇了金融危机……

生活就是这样,很多看似“理所应当”的事,往往最后都没有“如愿以偿”,反倒是不被看好的那些人和事,最后给人带来了惊讶和惊喜。可能某些结局让你感到郁闷,因为打破脑袋也想不到会发生这样的事,现实总是以最直接的方式,毁灭你所有的想象力,让你不禁为自己的短见而汗颜。

我们是不是也该从别人的故事里感悟到一点人生道理?有时候,我们之所以碌碌无为,不是能力的问题,也不是缺少机会,而是心里给了自己太多的约束,不敢打破潜在的世俗规则,无法找回真正的自我,从而不敢迈出那“非常规”的第一步。

我们对太多事都抱着“想当然”的态度,总觉得读书就一定要考上好的大学,如此才不枉费十几年风寒酷暑的付出;总觉得一定要赚很多钱才能证明自己的实力和价值,才能告诉周围人你过得挺好;总觉得身在职场一定要在某个年龄段坐上某个职务才算得上成功;总觉得聪明外向的孩子以后一定能够在社会上如鱼得水,而闷不作声的内向者一定会眼睁睁地看着机会溜走;总觉得高起点的人,终点也不会太差……

赶快停止这种“想当然”吧!依照规律来判断一件事可以少走很多弯路,但很多时候它会束缚你的思维,让你少了想象力与创造力,遇到一件事、一个机会,只会直接按照往常的经验和印象来进行判断,而错过了其他可能性。如此一来,即便内心闪现过想尝试那一条少有人走的路,可行动上仍然是迟缓的,因为不敢打破内心的框框,更不敢逾越那道“定式”的鸿沟。

其实,何必活得如此“小心”呢?生活中真正能够把你限制住的,只有你自己。心灵空间是无限的,至少有亿万种可能的变化,而人生旅途中的选择也不止一个。只要勇敢地打破藩篱,敞开心扉,你就会看到不一样的景色,活出不一样的人生。

少有人走的那条路,如果你挡不住它的“诱惑”,那就鼓足勇气走下去,因为人生从来没有半途而废的“幸福”。07.人生需要坚定

每个人都有一段属于自己的“沉香”,重要的是谁能从一而终地相信自己。

有个富翁,一直担心自己死后,唯一的儿子会因为继承了大笔的财富而好吃懒做、不肯奋斗,最终坐吃山空甚至招来厄运。因此,他想趁自己身子骨还好的时候,给儿子一点人生的启迪。他把儿子叫到跟前,讲述了自己年轻时艰辛的奋斗历程,希望用自己的经历鼓舞儿子,让他懂得靠自己打拼未来。

听到父亲动容地讲述,儿子非常感动,决定独自一人去寻找财富。他独自跋山涉水,历经千辛万苦,终于在一片热带雨林找到了一种能够散发出浓郁香味的树木。这种树木非常奇特,把它放到水中,它不会浮在水面上,而是沉到水底。他相信,这一定是价值连城的宝贝,于是满心欢喜地带着香木到市场去卖。

大概是人们从未见过这样的树木,而且从外表上看,谁也看不出香木的独特之处。一连几天下来,他的香木根本无人问津,可他旁边卖炭的老头,生意却很红火。一车木炭,半天的功夫就全卖光了。

一开始,富翁的儿子还信心满满,觉得自己的宝贝肯定能够卖个好价钱,只是需要点儿时间让大家了解它的好处。可是,半个月过去了,眼看着别人的木炭每天都能卖上一车,可自己的树木一直被人冷落,他有点儿着急了。一个月之后,他彻底改变了自己的初衷,把香木全都烧成了木炭。结果,烧成的木炭很快卖完了,他高兴地拿着自己卖炭的钱迫不及待地回家见父亲。

听了儿子的讲述,富翁老泪纵横,深深地叹了口气,说:“孩子啊,你烧成木炭的香木,可是世上最珍贵的树木——沉香木。你只要切下一小块磨成香粉,它的价值就远远超过那一车的木炭啊!”

或许,父亲真正感叹的不是儿子少赚了多少钱,而是他没能守住自己的“沉香”,让原本最珍奇的香木变成了最为平常的木炭。

有人喜欢走捷径,深谙变通,一条路走不通马上就换一条,结果呢?折腾半天,大半生过去了,一条路也没走完,一件事也没做好。放眼望去,在我们的身边,每天有多少人正在重复上演这样的故事?要选择一条自己的路并不难,但要把这条路坚定地走下去却不容易。哪怕只是在最后的一步退缩了,结果依然是失败,因为目的地只有一个。

活出自我,需要有一个不可或缺的元素——坚定。说到“坚定”这个词,让人不由自主地想起日本的木村阿公,风靡一时的《这一生,至少当一次傻瓜》写的正是他的故事。木村阿公发明了奇迹苹果,不施农药,不用肥料,却比任何高级品种的苹果都甜;一个切成两半的苹果,放两年都不会腐烂,它只会像枯萎了一般慢慢缩小,最后变成淡红色的小干果。别人都说木村很努力,可他知道一个人一旦为一件事疯狂,总有一天他能从中找到自己想要的答案。选定了自己的路,就要坚定地走下去,不管遇到怎样的挫败,听到怎样的质疑声。

在美国,有一个著名的电台广播员,名叫莎莉·拉斐尔。她在30年的职业生涯中,曾经被辞退过18次。然而,她不畏惧,也不沮丧,而是每次都放眼最高处,确立更远的目标,坚持走自己选择的路。

最初,美国大部分无线电台认为女性无法吸引观众,所以没有一家电台愿意雇佣她。她好不容易在纽约的一家电台媒体谋求了一份差事,可没过多久又遭到了辞退,说她跟不上时代。莎莉总结了失败的教训之后,又向国家广播公司电台推销她的节目构想。电台那边虽然答应了她,可提出她必须先在政治台主持节目。她起初犹豫过,因为自己对政治了解的不多,害怕很难成功。但另一方面,坚定的信心又促使她去大胆尝试。

她对广播并不陌生。在节目中,她利用自己平易近人的作风和自己的长处,大谈即将来临的7月4日国庆节对于她有何意义,并与听众展开互动,让他们也来谈谈感受。听众很快就对这个节目来了兴致,莎莉也从此一夜成名。

如今,莎莉·拉斐尔已经是自办电视节目的主持人了,还曾两度获得重要的主持人大奖。谈起自己的成功经验,她说道:“我被人辞退过18次,本来会被这些厄运吓退,做不成我想做的事。结果相反我让它们鞭策我勇往直前。”

瞧瞧,这就是一个坚持走自己的路的人,不因为18次的拒绝而怀疑自己的选择,认定了就要走下去。相信自己的选择,坚持走自己的路,是一种勇气,更是一种境界。想要炫出自己的精彩人生,就该有这种态度和这股韧劲。08.“影子”的故事

迷失自己、活在别人的影子中,这个人一旦走开,你又到哪里寻找自己的“影子”呢?人生任何时候都要有自己的“影子”。

读中学的时候,父亲带梅丽到一位友人家里做客。友人的女儿比梅丽年长五六岁,人长得漂亮,说话也和气,一来二往,梅丽和她就成了朋友。

那时,梅丽发现那位姐姐很喜欢穿紧身牛仔裤,有些裤子肥了,她就从里面沿着裤线把它缝起来,梅丽亲眼看她这样“加工”过。回家后,她也效仿着这样做,可惜她的身材穿紧身的裤子并不好看。那位姐姐喜欢某当红明星的歌,梅丽也跟着买那位明星的光碟,听着自己不太喜欢的歌曲,却假装自己也很喜欢,认为这是“流行”的代言。那位姐姐说自己读书的时候,总要放着音乐心里才踏实,梅丽也试着这么做,可一连几个晚上都静不下心来……她知道自己在刻意模仿对方的一些行为习惯,因为懵懂的她那时打心眼里认为那位姐姐漂亮、能干,而潜意识里也想成为这样的人。

一年后,那位姐姐随父母搬家去了外地,她们之间的联系少了,而梅丽也逐渐回归到原来的样子:扔掉那些“紧身”牛仔裤,换上舒服的运动装;不再崇拜某明星,把那些光碟换成了贝多芬的交响曲;读书的时候不再放任何音乐,静静地享受文字给心灵带来的宁静与安然,她突然觉得这样生活心里挺舒服的。

那时的梅丽,并不懂得什么叫做“自我”,只是知道生活得开心不开心、舒服不舒服。到现在,再回忆这段往事,她不免觉得自己可笑,甚至觉得自己愚钝,但同时也很庆幸,盲目的效仿只是发生在自己不经世事的年岁里,她还有足够的时间和机会去改正错误的思维方式。

卡耐基说:“整日装在别人套子里的人,终究有一天会发现自己已变得面目全非了!”的确,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特质,西施的特质就是美,她哭,她笑,她皱眉,都是一样的美。可怜的东施硬生生地把西施的特质安放在自己身上。或许东施本来没那么丑,只不过是她扭曲了自己的个性。

模仿别人可能会暂时赢得别人的注意,但你为之付出的代价就是失去自己。当你有一天想要发出自己真实的声音时,猛然发现已经没人能够接纳你了,你只能永远做一个虚无的影子。丢了自己,这是一件多么悲哀的事。

每个人都是这个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个体,有着其他人不具备的能力和天赋,根本用不着去羡慕谁、嫉妒谁,更没有必要去模仿谁。尽管每个人都渴望穿着华丽的外衣以显示自己的美丽和威严,但若用别人身上的光来编制这件外衣,借助别人的特质来展示自己,那么你的人生就不受自己的控制了,而是成了虚荣心的傀儡。

把别人的挑剔视为对自己的否定,而后有意无意地被动地改变自己,往往不能让自己如愿。英国哲学家洛克说:“每一个人的心灵都像他们的脸一样各不相同,正是他们每时每刻地表现自己的个性,才使得今天这个世界如此精彩。”看看那些坚持做自己的人吧,他们总能带给人以力量。

卓别林开始拍电影的时候,那些导演都坚持要他学习当时一个著名的德国喜剧演员,可真正让卓别林成名的不是模仿,而是他创造出了一套自己的表演方式。

索菲亚·罗兰,高鼻、大嘴、瘦颏、高颧,这是自然赋予她的一系列不规则的组合。可是她都坦然接受,毫不掩饰。自从事影视业的那天起,她就出于自然的本能,只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发型、衣服和保健品,她曾说:“我谁也不模仿,不去奴隶似的跟着时尚走,我只要求看上去就像我自己!”她不够完美,可她依然成了世人眼中美得像梦一样的女人。

秉持本色才能拥有与众不同的韵味,才能成为一个让人一见难忘的人。而刻意模仿、临时突击则难以从根本上改变个性,弄不好“画虎不成反类犬”,成为效颦的东施,反而不美。

在人才济济、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人更应该适时地展现出自己与众不同的迷人个性,才能从人群中脱颖而出,显示非凡的气质和魅力,赢得别人赏识的目光。个性的力量,你不可不晓。09.活着,要安然自若

曾经读过一则寓言。

一群青蛙在高塔下玩,其中一只青蛙提议说:“咱们从来都没去过塔尖,今天一起爬上去看看吧!”众青蛙同意了,它们相伴往塔上爬。

刚刚爬了一会儿,有只平时好吃懒做的青蛙说:“我不爬了,又渴又累的,爬这个有什么意思啊?我想回去睡觉了。”见它撤退了,一只青蛙也跟着停了下来,紧接着,三只、五只、十只,慢慢地几乎所有的青蛙都停了下来。

唯有一只小青蛙,还在缓慢地坚持着。不管底下的青蛙怎么鼓噪它下来,怎么嘲笑它愚钝,它都置若罔闻,坚持向塔尖爬去。过了许久,小青蛙终于爬到了塔尖。这时所有的青蛙都不敢嘲笑它了,而是在心里暗自佩服。

看到这里,你可能以为这就是一则讲述“坚持”的寓言故事。可末尾的一句话,却令很多人惊诧——那只爬上塔尖的小青蛙其实是个聋子,它根本听不到任何的议论与嘲笑。

坚持是一种韧性,若能够在嘲笑中安然自若地坚持,却是莫大的智慧。我们来到这个世上,是为了实现自身的价值,而非迎合别人,更不是为了受困于他人的冷嘲热讽。毕竟,不管我们怎么尽心尽力去做事,也未必能赢得所有人的欢喜,又何必花费时间和精力讨好别人,让别人的态度牵绊着自己脚步?

林肯当选美国总统的那一刻,整个参议院的议员都显得很尴尬。因为当时美国的参议员们多数都是出身名门望族,在上流社会有一定的地位和影响力,唯独林肯——这个他们即将要面临的总统,是一个鞋匠的儿子。

第一次在参议院演说之前,就有人计划着羞辱林肯。果然,当林肯刚刚站上演讲台的时候,一个傲慢的声音就出现了:“在你开始演讲之前,希望你记住,你是一个鞋匠的儿子。”听到这句话之后,在座的人都笑了,他们虽然没能打败林肯,可看到他被人嘲笑,心里也暗自高兴。

林肯很淡定,当笑声停止后,他不卑不亢地说:“我谢谢你让我想起我的父亲。他已经过世了,我会永远记住你的忠告,我永远是鞋匠的儿子,我知道,我做总统永远无法像我父亲做鞋匠那样做得那么好。”

紧接着,他把目光投向刚刚说话的那个参议员,说:“我知道,我父亲以前也曾给你的家人做过鞋子,如果你的鞋子不合脚,我可以帮你修正它。虽然我算不上伟大的鞋匠,可我从小就跟父亲学会了这门手艺,我还是能做点什么的。”

说完这番话后,他用温和的目光扫视在座的参议员们,诚恳地说:“对于参议院里的任何人都一样,如果你们穿的那双鞋是我父亲做的,而它们需要修理或改善,我一定会帮忙。只是我无法像他那么伟大,他的手艺是无人能比的。”

这番话说完后,林肯流泪了,而全场也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

还有一件事,也是关于林肯的。

道格拉斯竞选总统失败后,一直对林肯耿耿于怀,总想找机会报复一下。终于,机会来了……

一天,道格拉斯在某公共场合遇到林肯,他不冷不热地说:“林肯先生,记得我刚认识你的时候,你是一家杂货店的老板,站在一堆杂物中卖雪茄和威士忌。那时你也算是个有风度的酒店招待啊!”

众人面面相觑,而后看着林肯如何应对这般嘲讽。林肯笑着说:“没错,道格拉斯先生说的是事实,我确实开过一家杂货店,而且道格拉斯先生是我最好的顾客。很多次,他站在柜台的那一端,我站在柜台的这一端。只不过现在的我早已经从柜台的这一头离开了,而道格拉斯却还顽固地坚守在柜台的那一头,就是不肯走。”

法国著名的女作家乔治·桑说过:“不要去报复自己所受到的屈辱,而应当把它们看成自己前进的动力,让屈辱激励自己。”当别人嘲讽你的时候,不要怕,试着这样做:

心理上要承受得住,人生无论是得意还是失意,都免不了会受到嘲讽,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不必让它牵绊你;遭到嘲讽时,不必一律排斥,全盘否定。善意的嘲讽会让你领会到有益的东西;面对恶意的嘲讽,可以不屑一顾,也可以像林肯对道格拉斯那样针锋相对地反击。

活得泰然是幸福。然而这种泰然必定是经历了太多之后,看透了、理解了、包容了,自己才能到此境界。心灵的坚定是强大的“基石”,有了它,任何“风吹草动”都和你无关。你的泰然会让你的脸上不缺少微笑。第二部你以为你以为的就是你以为的吗

命运这东西,难以说清。遇到顺心的,觉得是命好,遇到不顺心的,觉得是天意,仿佛人生就在沿着命运的既定轨道行驶。于是,好高骛远得不到结果的人觉得生不逢时;没能借着婚姻改变生活的人觉得命运不济;不敢面对只会逃避的人觉得就我倒霉……醒醒吧!还打算“骗”自己的心到什么时候?命运,不过是给自己开脱的理由和借口罢了,信命不如信自己,你命在你不在天!01.命运,主宰着谁

谁在主宰你的命运?上天?或者环境?也许人生的美好就在于此,你永远也不知道你的人生下一步将会是什么。曾在某书中看到过这样一则故事。

男孩的家乡在一个偏远的地区,那里盛行着一种说法:凡是夜里12点出生的男孩,这辈子非富即贵。之所以这样说也不是空穴来风。20多年前,有个夜里12点出生的男孩,学业和事业都很顺利,婚恋也很幸福,当地人都把他当成有力的例证,对此说法深信不疑。

A男孩身材不高,家境也不富裕,从懂事时起他心里就有一个疙瘩:我不是夜里12点出生的,再怎么努力也没用。他整天无所事事,随波逐流,学习上不刻苦,性格上也很孤僻。直到上了中学,依然如此。母亲见此,总是训斥他。终于有一次,他忍不住把心里的想法一股脑倒了出来,哭着顶撞母亲:“你为什么不在夜里12点生我?那样的话我就会不是现在这样了。”

母亲怔住了,没想到儿子竟然说出这番话。过了一会儿,她轻轻地说:“其实,你也是夜里12点出生的。我一直没告诉你,是怕你骄傲,怕别人的好话捧坏了你。你要知道,天上是不会掉馅饼儿的,如果你自己不努力,老天也不会帮你。”

A男孩听后,先是大吃一惊,接着便开始后悔自己从前的所作所为。他发誓:以后决不辜负自己午夜12点降生的这份幸运,决不辜负母亲的期望。

几年之后,男孩成了当地第一个考上清华的孩子,那时的他,已经完全相信自己是命运的宠儿了。临行的前一天晚上,母亲做了一桌丰盛的饭菜,并告诉他:“其实,你不是夜里12点出生的,我那么说只是为了给你鼓鼓劲儿。”

对于命运,有一种解释是:命中注定的某种劫。不管如何挣扎,都无法摆脱命运的束缚。然而,那个男孩的命运呢?为什么一个善意的谎言,就让他的人生拉开了新的帷幕?

或许,我们该借用J·E·丁格说过的那句话来解释一下:“命运不是机遇,而是选择。”

再来说说《风雨哈佛路》这部电影,它是根据美国“奇迹女孩”莉丝·默里的亲笔传记《Breaking Night》改编的。

莉丝生长在纽约一个不幸的家庭里,她8岁开始乞讨,15岁时母亲因为吸毒感染了艾滋病身亡,父亲酗酒进了收容所,外公不肯收留她,她只能流浪。

一直以来,她都成长在一个“脏乱”的环境里,周围的人要么吸毒,要么自甘堕落,就连她的亲姐姐也在步母亲的后尘。这个普通而又弱小的女孩,在伤心之余,涌起了一股信念——开始新的生活。因为母亲的离去,已经让她预见到如果自己就此沉沦下去的悲惨结局。

她用真诚争取到了进入中学的考试机会。她以非凡的毅力开始刻苦地学习,在别人眼里“修10门课,用2年时间,这不太可能,会把自己累死的”。可莉丝却说:“不,这才是活着。”17岁到19岁,两年的时间,她做到了,而且每门学科的成绩都在A以上。最终,她获得了一次免费到哈佛大学参观的机会。

在那个金色之秋,在挂满辉煌的树下,莉丝仰望着哈佛,决心要成为这里的一员。

听闻她的这个心愿,她最好的朋友(与莉丝的生长环境相同)泄气地说道:“莉丝,像我们这样的人,是不可能成功的,更不可能进哈佛。”“为什么不能是我这种人,他们有什么特别之处,是因为他们的出身?我尽力拼搏,不让自己沦落到社会底层,如果我更加努力呢?我现在离那层膜很近,触手可及。”

莉丝要证明给自己和世人看,人生其实可以改变。

1996年,上帝赐予了莉丝收获与喜悦。她的经历、她的真诚、她的一字一句,深深地打动了每一位评委,她得到了12000美元的奖学金,成功地进入了梦想中的学府。

讲了这么多故事,无非是想说明一点:人生和命运,其实可以改变,只要你愿意,只要你努力,只要你付出。如果你非要当“命运”的心奴,那么谁也帮不了你。

很多时候,命运之说让你迷茫,或许你努力了,却得不到想要的东西,或许你屡屡失败……无论怎样,既然活着,就“假设”命运是可以改变的吧。02.换一种安慰法吧

J小姐,有事没事总喜欢用星座来说事。双鱼的多情,狮子的霸道,天秤的亲切,水瓶的简单……在她眼里,似乎每个人身上都有一股特质,从出生的那天起就决定了,那是与生俱来、命中注定的,不为别的,就因为你是××座。

前不久,J小姐和几个朋友去游泳,只是练习漂浮,她却怎么也不敢放开手脚,心里一直害怕。不管朋友怎么劝说和安慰,她的双手始终不肯离开游泳池的边沿儿,一连去了三四次,也没太大进步。

T小姐也不会游泳,在朋友的鼓励下,她竟然勇敢地一猛子扎下去,感受身体慢慢飘浮起来的过程。起初,她也有点害怕,可没过多久她就克服了这种恐惧,开始能在水里扑腾两下了。连着来了两三次,虽然动作还不太标准,可基本上能游几米了。

朋友笑话J小姐:“哎呀,你太胆小了,还不如T啦!她还没有你练的次数多呢!可人家能放得开,我们都在这里,你怕什么?”

爱面子的J小姐,听到这番话心里挺不是滋味,她又开始拿星座说事:“这挺正常的,她是狮子座,果敢和胆略是狮子的特质,我是双鱼座,我可学不来。”

J小姐不知道这番话,究竟是用来回应朋友的嘲笑,还是在安慰自己的怯懦。

在公司里,J小姐算得上是个“红人”,她性情温和,易于相处,老板和同事都挺认可她,可J小姐工作得并不是很开心,总觉得累,因为别人很容易用感情融化她,让她听凭别人的支配。简单来说,就是不知道怎么向别人说“不”!

明明手里一堆事情没做完,却不好意思拒绝生病的同事发来的“求救”信号——帮我修改一份合同,我请病假了,客户急着要。于是,J小姐每次都只得帮忙,然后加班加点做自己的事。

明明周五晚上有点累,不想跟同事聚餐,可架不住别人的软磨硬泡,总觉得这时候拒绝别人有点太不给面子,只好是“硬着头皮”参加。她有时候也会抱怨一下:“为什么双鱼座要有这样的特质?真的好麻烦。”

每个礼拜,J小姐都会仔细阅读星座运势:“下个礼拜,感情上会有波动……工作上,可能与上司出现意见不一的情况……财运上,有意外的收入……”然后,下个礼拜的事就可想而知了,顺利的话还好,但凡遇到点挫折、委屈,或是与人发生矛盾,J小姐一定会归结到:“哇,星座说得实在太准了!”

也许你觉得J小姐是个过于神经质的人,不可思议,实属少见。可实际上,生活中还有很多J小姐的缩影,他们或许并不像J小姐一样“迷信”星座,但却和她一样有个“寄托”——寻求自我安慰、掩饰自身的不足、解释失败和错误的理由。

比如,某人感情上出了麻烦,认定是流年不利,忽又想起曾有人给他算过命说:“今年可能命犯桃花,但终究不是有缘人。”某人创业上遭遇失败,便开始抱怨说:“我命中注定就不是做生意的料,看了《走西口》我才知道,晋商之所以‘厉害’,那也跟世代承袭有关。我家里前几辈就没有做生意的人,我还是踏踏实实地找份工作吧!”

所谓星座运势、命中注定,无非都是一剂安慰药,暂时麻醉自己的心灵和头脑,逃避那些不想面对的事实。一个人习惯用这种方式来安慰自己,那么这辈子就只能在“他人的预测”和“自我的逃避”中徘徊了。

不过,在你用命运安慰自己的时候,也有人在向命运挑战。

命运对霍金够残酷吧?他17岁时考取了牛津大学,21岁时却患上了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症。医生说他最多只能活两年半,可他对命运说:“随你的便吧。我要努力做一些事,让生命留下一点辉辉煌。”一个两年半过去了,又几个两年半过去了,他还是坚强地活着。虽然他的脚不行了,手不行了,嘴也不行了,走路、吃饭、说话都由别人或机器帮忙,体重只有40公斤,可他的大脑还很行。他在大脑中想象着,论证着,推理着,计算着,思考着宇宙从什么时候开始……最终,他竟成了天体物理学家。

此刻,你相信命运之说,不如相信你自己的实力,人是可以挑战命运的,而且成功的概率很大。03.那些不可获得的追求

有位父亲,每次谈到儿子的工作,都是眉头紧锁。他的儿子大学毕业后,换了不少工作,可每份工作干的时间都不长,现在就干脆“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啃起老来了。

这个“啃老族”大学时期学的是建筑工程专业,毕业后到工地上做技术员,每天回家都抱怨:“成天跟黄土砖头打交道,又脏又累。”结果,干了不到两个月,就辞职了。

辞掉工作后,他跳槽到一家公司做经理助理,收入可观。年轻人跟着老板一起共事,也能长不少见识,学不少经验。可试用期刚过,他又开始挑起老板的毛病了,说什么“特别看不惯老板的为人”“他有时候也挺抠门的”,最后竟然因为一件小事和老板闹翻了,摔门而去。

同学知道他辞职以后,又给他介绍了一份医疗器械销售工作。不过,做这个需要自己开发客户,前期工资不高,他干了一个月,没有拉到一个客户,自己泄气不干了。

就这样,不到一年的工夫,换了好几个地方。父亲想说说他,可每次刚一开口,他就不耐烦地打断:“别说您过去那时候怎么样了,这都什么年代了,现在和过去不一样,现在就业形势多严峻呀,我们这一代人多倒霉啊,没生在那好时候……上小学的时候,读大学是免费的;上大学的时候,读小学是免费的;以前工作给分配,可现在一个好工作都难找,事业单位竞争就更激烈了!”“啃老族”把所有的问题都归结在客观因素上了,比如工作性质和社会环境,却偏偏没有反思自己的问题。为什么你做销售拉不到客户?为什么你拿着高薪还不满意?你找不到“合适”的工作,究竟是生不逢时,还是好高骛远?你现在“啃老”的状态,是被迫无奈的选择,还是工作受挫后感觉还是在家里最安全、最轻松?这样的局面,究竟是严峻的就业形势导致的,还是你自身的认识存在问题?

曾经看过这样一则寓言小故事,用在这里颇为恰当。有一只螃蟹,看见老鹰在天上飞,它也很想效仿,便请求老鹰帮忙。老鹰摇摇头,劝告它说:“你没有翅膀,飞不起来。”螃蟹不听劝,再三恳求,无奈之下,老鹰只能抓住螃蟹飞到高空中,然后把它扔下来。结果,螃蟹掉在岩石上,摔得粉身碎骨。

故事的寓意很简单,做人不能好高骛远,要正确认识和看待自己。每个人都应该有所追求,但这个目标应该客观实际一点,否则就会变成不可获得的追求,白费精力,最终一无所得,一事无成。还以那位“啃老族”为例,他的问题不是在“注定我们这一代人难以找到工作”,而是在“我理想中的合适工作要轻松、高薪、体面,我的老板要可亲可敬,公司内部少一点激烈的竞争,这份工作还要让我发挥最大的特长”。

可惜,这样的理想,就是不可获得的追求。不管走到哪儿,进入哪个行业,这些要求也无法同时满足,你只能就其中最看重的某一点进行选择,否则你只能放弃,或者被淘汰。世上并非什么事都十全十美,一味地用主观意识麻醉自己,注定会失败。换言之,世界上的许多成功不是偶然,它必定包含了成功者的智慧与付出;世界上的许多失败亦不是必然,它必定附加着失败者的错误与偏差。没有那么多的命中注定,一切都靠自己掌握,人生的现状都是一连串选择的结果。

有个女孩,在婚姻方面坚持她的理想主义,找对象总要求对方有海外关系,有高干背景,有高收入,还要仪表堂堂,性格温和,恨不得这个男人要聚集所有的优点于一身。最后,她找到了,可惜对方是个爱情骗子。被现实碰得头破血流,悔恨终身,这个时候能抱怨命运不公吗?所有的不幸都是当初的追求不切实际而酿成的。

所以,珍惜已经拥有的和能够得到的东西,为那些依靠自身努力而获得的财富自豪,它们才是真正属于你的。好高骛远,追求那些不可获得的,到头来不过是两手空空。04.摆脱心里的阴影

艾琳是个倒霉透顶的女人,高中没读完就稀里糊涂地辍学了,曾经结了两次婚,最后都以失败告终。这个一贫如洗,既没有工作也没有前途的单身母亲,拖着三个孩子几乎到了走投无路的地步。一次偶然的交通事故,让她结识了律师艾德,她本以为自己能得到赔偿,结果因为生活史以及粗鲁的言行而败诉。

命运对这个女人确实有点太不公道了。无奈之下,艾琳只能求着自己的律师艾德雇佣她,在律师事务所里做点事。出于同情和歉疚,没能帮她打赢官司的律师艾德,答应了她的要求。

在工作中,艾琳发现了一处房地产的医学记录,这让她觉得有点不对劲,她希望艾德支持她并与她一起调查此事。通过调查,她很快找到了线索,发现当地社区隐藏着重大环境污染问题,有一处非法排放的有毒污水,里面富含的致癌物质正在威胁当地居民的健康与生命,而负责供水的公司对此却敷衍搪塞。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