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解设施草莓高产栽培与病虫害防治(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23 12:58:26

点击下载

作者:韩柏明、解振强、黄晨 主编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图解设施草莓高产栽培与病虫害防治

图解设施草莓高产栽培与病虫害防治试读:

前言

果树产业是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搞好果树生产对发展农业经济、保障果品供给、改善人们生活、增加农民收入、出口创汇、绿化荒山、调节气候等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果树生产属园艺范畴,自古以来人们对“三园”(果园、菜园、花园)比较器重,通常对其精耕细作,巧施技艺。随着名优稀特新品种的采用,品种结构的不断优化,设施保护栽培的不断兴起,果树单位土地面积收益也随之大幅度提升,加之果树的大面积推广发挥出了其独到的生态与休闲观光的功能,因此,果树生产在我国的经济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尽管近些年来我国果树产业呈现高速发展态势,总面积、总产量、年递增率已跃居世界之首,成为果品生产大国,但还存在着许多失衡、失调、失控之处,许多地方存在技术管理落后与盲目发展果树的“果树热”之间的突出矛盾,制约着我国果树生产的持续发展。在果树发展爆发性热潮中,由于果园投入严重不足、管理跟不上、技术人才匮乏等问题,存在建园质量差、栽培技术体系不健全、适龄果园不投产、单位面积产量低、果品质量差等不足。

为了服务果树生产,并对其提供科学技术指导,我们根据实践经验,结合大量文献资料编写了一套12个分册的《果树栽培修剪图解丛书》:《图解设施葡萄高产栽培修剪与病虫害防治》《图解设施草莓高产栽培与病虫害防治》《苹果高产栽培整形与修剪图解》《图解梨高产栽培与病虫害防治》《柑橘高产优质栽培与病虫害防治图解》《石榴高产栽培整形与修剪图解》《蓝莓高产栽培整形与修剪图解》《猕猴桃高产栽培整形与修剪图解》《图解桃杏李高产栽培与病虫害防治》《核桃板栗高产栽培整形与修剪图解》《图解设施樱桃高产栽培与病虫害防治》和《图解设施西瓜高产栽培与病虫害防治》,该丛书以现代生物科学理论为基础,结合果树生长发育规律及果树栽培基本理论,并根据不同地区果树生物学特性以及作者多年在果树高产优质栽培中积累的经验和最新研究成果,通过图谱直观地讲解果树树体管理、果实管理、设施栽培、土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整形修剪等高效栽培的实用技术,并利用最新研究成果解释了实用技术的可靠性和科学性。该丛书不仅能给科技工作者提供参考,也能为果农提供新的高产栽培实用技术,从而为果树生产提供科技支撑,是一套实用性很强的果树高产优质栽培技术用书。编委会2016年8月前言

草莓(Fragaria×ananassa Duch.)属于蔷薇科草莓属草本果树,果实营养价值高,富含维生素C,外观艳丽,产量高;草莓促成栽培上市早,结果期长(12月~次年5月),由于正值水果淡季,价格高,效益好,是冬季栽培的主要水果,广受种植户喜爱。

草莓栽培方式和用途较多,既露天田间种植,又进行温室、塑料大棚种植;既应用于直接鲜食,又应用于制汁、制酱和速冻加工等,且草莓又是上佳的观赏材料。

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草莓为代表的反季节水果有了长足发展,截至2017年年底,我国草莓面积达2到200万亩(1亩=667米)左右,年产量突破200万吨,产值约300亿元人民币。因此,草莓已成为农业种植结构调整的主要产业之一,涌现了以江苏句容、安徽长丰、吉林奢岭、浙江建德等县区为代表的“草莓特色小镇”,草莓种植业成为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主导产业和先行产业。

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和人民需求的不断提高,草莓生产已从追求产量向量质并重的方向发展。因此,在此产业背景下,有必要编写草莓高效生产及病虫害防治图书资料,为从业者提供借鉴。

本书内容从草莓产业背景入手,介绍了草莓品种、栽培设施、种苗繁殖、设施草莓栽培管理技术、病虫害及防治方法等。同时安排了草莓早熟繁苗技术实例作为典型案例供读者参考。

本书立足通俗易懂,尽可能为读者提供较为详尽的参考资料。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时间仓促,难免存在缺点和疏漏,恳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编者2018年3月第一章 设施草莓生产概述

草莓是一种有较高经济价值的小浆果,近几年在国内发展很快,特别是保护地栽培面积迅速增加,目前,我国草莓栽培面积已达10万余公顷,居世界首位。但产品总体质量不高,除品质较差外,有害元素及有害化合物污染和农药残留超标已成为比较普遍而且严重的问题,这不仅对消费者的身体健康构成了威胁,也成为困扰和制约我国草莓出口的主要因素。草莓生产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在加入WTO后,我国草莓产业面临很大的机遇。发展草莓产业,生产无公害草莓即可保证消费者身体健康,也能大幅度提高草莓质量,增强我国草莓出口创汇能力,提高整个产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无公害草莓是指产地环境、生产过程和质量符合无公害草莓产品标准和规范的要求,经认证合格获得认证书,并允许使用无公害农产品标识的草莓。

草莓除露地栽培外,因植株低矮很适合设施栽培,如地膜覆盖、小拱棚、塑料大棚、塑料日光温室等,以此达到提早成熟的目的。用设施栽培草莓,做到提早开花结果是比较容易,但得到理想的经济产量就并不简单。它牵涉到品种、株行距、温湿度条件、休眠情况以及秧苗质量等许多因素。

设施栽培所用品种,应选用适宜在弱光照、低温和高温多湿条件下生长的浅休眠品种,目前红颊、丰香、宁玉、明宝、章姬、枥木少女、甜查理等都是比较适合于设施栽培的品种。

种苗的质量问题对设施栽培来说非常重要。因为设施栽培短期内就要求植株开花结果,而草莓果实发育期甚短,仅30~60天,在这期间植株既要生长,又要结果,短时期需要消耗大量养分,若能采用优质壮苗。草莓的丰产就有50%以上的把握。所用的优质壮苗从形态方面要求是新茎粗壮、叶柄正常长度、叶片肥厚、全株重在35克以上,根系发达且重量要求接近植株总重的40%的秧苗。

培育出优质壮苗以后,定植前带土起苗,尽量做到边起苗边定植。定植前做畦尽量采用高垄形式,株行距依品种及栽培目的而定,一般为(15~25)厘米×(25~35)厘米。为防止杂草,应于畦面用黑色地膜覆盖,也可以喷洒除草剂。一、草莓设施生产的意义(一)草莓的营养和保健价值

草莓具有丰富的营养成分。草莓浆果柔软多汁,色泽鲜艳,酸甜适口。香味浓郁,营养丰富,备受消费者的青睐。据测定,在草莓鲜果中,含糖6%~12%(包括果糖、蔗糖、葡萄糖等)、有机酸1%~1.5%(包括柠檬酸、苹果酸、氨基酸等)、蛋白质0.4%~0.8%、无机盐0.6%、果胶1%~1.7%、粗纤维1.4%;每百克果肉种含钙31.2毫克、磷40.2毫克、铁1.08毫克、维生素C50~120毫克、维生素B10.02毫克、维生素B 0.02毫克。其中,维生素C含量比柑橘高3倍,比苹2果、葡萄高10倍以上。在日本,草莓被称为“活的维生素丸”。草莓果中所含的营养元素是人体所需要的,且很容易被人体吸收,因此,草莓浆果营养价值很高,属高档水果。

草莓具有很高的药用和医疗价值。草莓鲜果味甘甜、性凉、无毒。具有润肺、生津、化痰、健脾、补血、化脂等功效,对肠胃病和心血管病也有一定的防治作用。草莓浆果中所含的维生素和果胶物质,对缓解便秘和治疗痔疮、高血压、结肠癌等均有疗效。经常服用草莓汁可治咽喉肿痛,草莓汁还有滋润营养皮肤的作用。经研究发现,草莓中含有一种“草莓胺”的物质,对治疗白血病、障碍性贫血病有较好的疗效。此外,草莓对防治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和脑出血也有很高的临床价值。经常食用草莓果,对积食胀痛、胃口不佳、营养不良或病后体弱消瘦是极为有益的。草莓汁还有滋润皮肤的功效,用它制成各种高级美容霜,对减缓皮肤皱纹有显著效果。(二)草莓的经济价值1.草莓的市场价值

由于草莓生长周期短,通过保护地促成栽培和植株冷藏延迟及异地早熟栽培,基本上可以达到周年生产,周年供应市场。依据市场需求,调节上市时间,可以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在每年的元旦和春节期间,设施草莓鲜果在市场上销售的价格较高,经济利润可观。即使在5~6月份,上市的促成栽培的草莓鲜果,每千克的价值也不会低2于10元,设施草莓产量一般在2000千克/667米左右,无论是从价格还是从产量来看,草莓都是一种经济价值高的果品。2.草莓结果早、见效快、适应性广

目前,在果树的栽培中,草莓是结果最早、见效最快的水果。在我国的北方日光温室种植,草莓的定植时间一般是在8月初~9月份,1月份草莓就可以成熟上市。

草莓从定植到采收只有7~8个月的生产周期。在南方地区周期更短,一般要求在北方地区育苗,因为南方地区气温较高,草莓不容易花芽分化,每年的9月上中旬把花芽已分化好的草莓苗运往南方定植,12月份至翌年1月份草莓果即能上市;近年来,浙江地区依靠山里阴凉的气候条件,大量繁殖草莓苗,提供给周边地区生产草莓,种苗质量及产量均表现优良。3.草莓植株矮小,适宜与其他作物套种、轮作

草莓具有发达的须根,且分布较浅,植株矮,耐阴性比较强,可与其他作物间作套种。在北方地区,草莓与大葱、其他果树、玉米等作物套种。设施草莓在南方地区,可与水稻轮作,不但能充分利用土地面积和保护地栽培设施,而且能大幅度增加单位面积的收益。草莓与各类作物的套种生产模式都可以获得双丰收,经济效益也很高。一些草莓与其他植物套作、轮作的例子如下:(1)草莓-水稻轮作 在水稻产区或土地资源较少的地区草莓与水稻轮作较为普遍,在建德草莓产区曾出现“千斤粮,万元钱”传说,即种一季水稻获得500千克以上产量,再种上草莓可以获得万元以上收入。水稻一般选择早熟单季水稻品种“金优402”,8月上旬收割,亩产量达500千克左右,是理想的轮作品种。8月中旬以后可以进行土壤消毒和整地作畦,9月上中旬草莓定植。第二年4月下旬草莓采收后把部分草莓植株翻入田内作绿肥,灌水沤制7天后再整田插秧。(2)草莓-苦瓜套种轮作 杭州下沙、建德等草莓产地,选择草莓、苦瓜轮作,经济效益显著,亩收入达到2万元以上,杭州下沙产区亩收入达到3万~4万元,最高可达5万元以上。草莓种植和苦瓜套种时间和方法为,草莓于9月上中旬栽植,11月下旬草莓开始采收,翌年4月下旬结束。选择“大麻子青皮”苦瓜良种,1月中旬催芽,温室内采用培养钵育苗,于3月中下旬套种到草莓地,套种行距5米,株距1.5米,每标准大棚(0.3亩)种两行,栽种90株,4月底苦瓜开始投产后,淘汰草莓,苦瓜进入正常生长生产,7月下旬至8月上旬采收结束,亩产可收5000千克。4.市场空间庞大,内外销齐增长

草莓果实除鲜食外,还可以用于加工,如草莓酱、速冻草莓、草莓汁、草莓罐头、草莓蜜饯、草莓酒等,还可以作多种冷饮、糕点、糖果的添加物。草莓在国际市场的潜力很大,速冻草莓既可以化冻后鲜食,又利于加工前的长途运输,还可以长时间保持营养品质不变,因此是国际市场需求量较大的一类加工原料水果。据统计,我国草莓的出口量由1994年的0.60万吨增加到2007年的9.19万吨,较13年前增加了15倍以上,占世界草莓加工出口量的四分之一。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最大的草莓生产及加工出口国。

从国内市场需求量来看,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鲜食的需求量不断扩大,优质无公害草莓的生产更是供不应求。我国的草莓生产已进入稳步发展的新阶段,栽培技术日趋成熟,商品生产逐步扩大,果品质量不断提高,前景非常广阔。二、草莓设施栽培的生产现状和发展趋势(一)世界草莓设施栽培的生产现状和发展趋势1.世界草莓生产现状

草莓适应性强,世界上绝大部分国家都有栽培。世界各大洲中,草莓生产状况各有特点。欧洲草莓产量总体增加,法国和英国的产量近几年有所下降,西班牙是目前欧洲草莓生产量最大的国家。草莓栽42培面积在5000公顷(1公顷=1×10米)以上的欧洲国家有波兰、俄罗斯、德国、西班牙、南斯拉夫、土耳其、意大利、乌克兰、法国,其中波兰草莓栽培面积最大。北美洲的草莓主要用于鲜食。北美洲的产量主要来自美国,加州是美国最大的草莓产区。墨西哥的草莓产量在北美洲居第二位,主要出口到美国;加拿大的草莓生产呈下降趋势。亚洲的草莓主产国是中国、日本和韩国,主要采用温室和大棚进行保护地生产,以鲜食为主。日本草莓生产多集中在关东、关西、四国、九州和东海这些气候较温暖的地方。日本和韩国用于加工的冷冻草莓主要靠进口。但近十多年来,随着中国草莓生产的迅速崛起,面积迅速扩大,亚洲将逐渐成为世界草莓的主产地。非洲的草莓生产发展很快,尤其是摩洛哥利用其温暖湿润的地中海气候条件,大力发展草莓产业,成为非洲草莓产量最大的国家。埃及是非洲草莓栽培面积最大的国家,最近几年从美国引进了优质高产新品种,提高了种植利润,栽培面积逐年增加,生产的草莓主要向欧洲和海湾国家出口。2.世界草莓销售与流通

随着世界草莓产业的不断发展,草莓销售与流通的格局也有了一些新的变化。

草莓的主要进口市场是欧盟和北美,发达国家在世界草莓总进口量中所占的份额虽从20世纪80年代的99%以上下降到目前的95%左右,但草莓的国际市场主要在发达国家的格局没有改变。在出口方面,1995年以前发达国家占有草莓国际市场90%以上的份额,以后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中国、墨西哥、摩洛哥等)的草莓出口显著增加,截至2016年年底已占有世界草莓市场50%以上的份额。

在欧洲冷冻的草莓市场上,波兰保持着其草莓出口霸主的地位。2016/2017年度波兰出口冷冻草莓总量达到了9.7万吨,比上一年度减少了21%,即下降了约2.6万吨。美国草莓进口量逐渐增加,2016年美国进口冷冻草莓总计达22万吨,比2015年增加9.3%。美国从墨西哥进口的冷冻草莓数量最多,大约20.05万吨,占美国进口总量的99.5%;同时期,美国进从中国进口的草莓数量达0.9万吨。中国向日本出口草莓呈现上升趋势,2015年日本,从中国进口2.9万吨,占日本进口总量的71%。(二)我国草莓设施栽培的生产现状和发展趋势1.我国草莓生产的现状

我国野生草莓资源十分丰富,改革开放以来,草莓以其周期短、见效快、经济效益显著、适于保护地栽培等优势成为我国果树产业中发展最快的新兴产业。1985年全国草莓的栽培面积仅有3300公顷,占当年世界草莓面积的1.67%,2017年年底增加到13万公顷,占世界的41.8%,总产量突破400万吨,年出口草莓10万吨左右。中国各省市均有草莓栽培,但主要集中在河北、山东、辽宁、安徽、江苏、四川、浙江、河南。草莓产量前8名从多到少的省市是河北、山东、辽宁、江苏、安徽、浙江、河南、四川。草莓单产前8名从多到少的省市是辽宁、山东、河北、江苏、上海、浙江、安徽、四川。2017年全国草莓平均单产为24吨/公顷,比2001年提高10.58%,而山东、河北、辽宁草莓平均单产均在30吨/公顷以上,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据《中国果树志·草莓卷》记载,中国草莓品种已达到246个,其中从国外引入的品种近220个,中国选育的品种30余个。20世纪70年代后期至今,中国从国外大量引种,一些优良新品种很快在生产上得到推广,并成为中国的主栽品种。中国草莓栽培是各种栽培方式并存,如:露地栽培、小拱棚半促成栽培、普通大棚半促成栽培、塑料大棚促成栽培、塑料日光温室促成栽培、塑料日光温室半促成栽培等并存。

目前,中国草莓市场是国内鲜销和冷冻出口。保护地生产的草莓绝大多数用于产地城镇和周边城市的鲜销鲜食,而大部分露地草莓和少量保护地后期小果则用于冷冻出口及加工成其他产品。中国冷冻草莓出口量在出口果品中占重要地位。2.我国草莓设施栽培的发展趋势

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我国草莓产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我国离世界草莓强国还有很大的距离。从草莓品种选育、良种苗繁殖、栽培管理技术、病虫害防治、鲜果采后储运保鲜各环节看,我国与国外先进国家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另外,我国草莓生产的专业化、集约化和机械化程度还很低。(1)品种选育 世界各国地理位置不同,土壤气候差距很大,因此,都需要选择适合本国的草莓品种。美国是世界培育草莓品种最多的国家,美国培育的抗病品种和浅休眠品种除本国栽培外,也被墨西哥、埃及、以色列、西班牙、法国、意大利等国利用;荷兰、比利时和意大利培育的新品种也正得到普遍栽培。日本培育的品种主要在本国以及邻国韩国和中国南方栽培使用,而我国自己培育的优良草莓品种还很少,优良特性低,品种市场寿命短,需要加快这方面的工作。(2)大力推广无病毒苗 由于我国草莓长期连作,并很少应用无病毒苗更新换代,因此生产上病毒侵染严重,造成生长势衰退,产量下降。其中,草莓斑驳病毒、草莓皱缩病毒、草莓轻型黄边病毒、草莓镶脉病毒已在我国老产区感染较重。先进发达国家已基本上实现了无病毒苗栽培,在我国推广纯正优质无病毒苗已势在必行。目前我国正在通过组织培养生产无病毒苗,并在生产上开始推广应用。(3)供应周年化 草莓市场需求表现,一是优质需求,二是淡季需求。因此,应努力实现草莓周年生产和周年供应。充分利用品种特性,采取各种栽培、保鲜技术,提早或延迟草莓上市期,发展前景广阔。(4)开发省力低耗栽培措施 种植草莓较为费时费力,在日本由于其劳动强度大,造成后继乏人,全国种植面积逐年递减。目前日本已开发的省力措施有棚式育苗、高空采苗、高架栽培(含营养液栽培)等。我国北方日光温室栽培需卷帘、盖帘、除雪、加温等,劳动强度比南方塑料大棚更大,因此减轻劳动强度也将是我国研究的一项课题。安装卷帘机、滴管设备等大大减轻了劳动强度。同时由于采收任务繁重、人工费也越来越高。因此,在欧美、日本等地出现的自采草莓园也将在我国尤其大城市更多出现。(5)产业化生产 国外草莓早已完成产业化,生产上实现了专业化、集约化和机械化。虽然我国现已成为世界草莓生产大国,但远未成为草莓生产强国。突出表现在我国草莓良种繁育、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治、储运保鲜各环节与先进国家差距很大,而且各环节没有实现专业化分工;我国农户拥有土地面积小,不但无法跟美国、加拿大果农比,甚至不如荷兰、比利时和日本这些小国的农户,因此个体农户没有规模效益;只有部分地区在整地做畦时使用农机具,在育苗、分苗、定植、收获等项作业很少使用专业化农具,生产效率很低。(6)加强加工产业发展 从适宜加工的草莓品种选育入手,发展产前、产中、产后与加工保鲜相关技术,从而推进加工型草莓的发展,促进加工产品产量、质量的提高,为我国草莓的加工产品出口创汇打好坚实基础。第二章 草莓的栽培生物学特性

品种在生产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根据市场的变化和草莓产业的特点来不断地调整优化品种配置,才能取得理想的经济效益。根据产地条件决定草莓品种及栽培模式选择。这些都是必须考虑的,品种除了决定着产量、质量,还决定了销售情况。种什么品种在什么时候上市?什么品种搭配着种可以合理安排上市?什么品种需求量最大?这些都决定了种植后的销售情况。品种合理,上市时间恰当,需求量大,可以大大降低销售成本、提高价格,显著提高效益。目前草莓品种按用途主要分为鲜食型、加工型和兼用型等;按栽培方式和时间主要分为露地栽培、早熟栽培、半促成栽培、促成栽培和延迟栽培等。一、草莓的植物学特征

草莓是多年生草本植物,植株矮小,呈半匍匐和丛状生长,株高20~30厘米,株冠径30~40厘米,草莓植株由根、茎、叶、花、果实等器官组成。其中,茎由根状茎和匍匐茎组成。(一)草莓形态特征

草莓各部分形态特征见图2-1。图2-1 草莓植株形态(许瀛之;房经贵绘制)(二)根系

草莓根系是由不定根组成的须根系,着生在短缩茎上,主要分布在表层土壤中,具有固定草莓植株、从土壤中吸收水分、供应植株生长所需要养分的功能,所以说根系生长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草莓的产量和品质。1.根系的组成和分布

草莓植株根系属茎源根系,由短缩茎上发生的初生根及初生根上发生的侧根组成。一般健壮植株可发出20~50条初生根,多的可有100条以上。初生根上生长无数条侧生根。草莓根的构造由表皮、皮层和维管柱三部分组成。

草莓根系在土壤中分布很浅,一般分布在距地表20厘米深的表土层内。新根为白色,随着根的老化,颜色由白转为褐色,最后变黑枯死。初生根寿命一般为一年左右,但是结果过多时寿命变短。当其生长到一定粗度后,就不再加租生长,加长生长也逐渐停止。初生根变褐时,尚能发出一些侧根,当初生根变黑时,就不能发出侧根。新茎于第二年成为根状茎后,须根就逐渐衰老枯死,而由上部的根状茎再长出新的根系来代替。随着新茎部分的不断升高,发生不定根的部位也相应升高,甚至展出地面,因而会影响新根产生和正常生长。因此,需要采取培土护根措施,以使植株健壮生长和安全越冬。2.根系的生长动态

在整个生长期,根系都生长,以春季生长最旺盛,其次是晚秋,因此草莓根系一年有2~3次生长高峰。早春,根系生长要比地上部分生长早10天左右。当气温上升到2~5摄氏度或10厘米深的土层低温稳定在1~2摄氏度时,根系开始生长,此时主要是上一年秋季发出的白色越冬根进行延长生长。以后随气温的回升,地上部分花序开始显露,地下部分逐渐发出新根,越冬根的延长生长渐止。当10厘米地温稳定在13~15摄氏度时,根系生长达到第一次高峰。随着草莓植株开花和幼果膨大,根系的生长逐渐变缓。有些新根从顶部开始枯萎,变褐色,甚至死亡。直到7月上旬,进入高温长日照时期,有利于草莓的营养生长,在腋芽处会萌发大量的匍匐茎,新茎基部也会产生许多新根系,根系生长进入二次高峰。9月下旬至越冬前,由于叶片养分回流运转及土温降温,营养大量积累并储藏于根状茎内,根系生长形成三次高峰(图2-2)。在有些地区,7~8月地温过高,根系只有4~6月和9~10月两次生长高峰。图2-2 草苗根系年生长动态3.根系生长与地上部的关系

根系生长高峰与地上部生长高峰大致呈相反趋势。萌芽至初花期,地上部分生长缓慢,地下部分越冬根的延长生长迅速,新根大量发生。随着地上部分展叶、开花与坐果,地上部分对水分和养分的需求增加,根生长缓慢,到果实膨大期,部分根会枯竭死亡。秋季至初冬,由于叶片养分的回流运转,地上部分生长缓慢,根系生长再度出现高峰。据实验观察,根系发育与植株坐果数密切相关,植株上坐果越多,根量越少。(三)茎

草莓的茎分新茎、根状茎、匍匐茎三种。1.新茎

新茎是草莓发叶、生根、长茎、形成花序的重要器官。新茎上密生叶片,下部产生不定根。新茎加长生长速度缓慢,年生长量仅0.5~2厘米,加粗生长较旺盛。新茎上叶腋部位着生腋芽,腋芽具有早熟型,当年可萌发形成匍匐茎,或萌发成新茎分支;新茎上不萌发的腋芽成为隐芽,在草莓植株地上部分受到损伤时,隐芽可萌发出新茎或匍匐茎,并在新茎基部形成新根系,使植株迅速恢复生长。新茎分支从开花结果期就有少量发生,可作为分株繁殖时的营养繁殖器官,用于扩大繁殖,大量发生期在8~9月间,分枝发生的数量最多可达25~30个,但不同品种之间差异很大。同一品种,一般随年龄增长逐渐增多。新茎的顶芽到秋季可形成混合花芽成为弓背的第一花序,花序均发生在弓背的一侧。生产上运用这一特性确定植苗的方向,以使花序伸出方向一致。图2-3 草莓新茎及根状茎(许瀛之;王晨绘制)1—草莓新茎;2—草莓根状茎2.根状茎

新茎在第二年叶片全部枯死脱落后,成为外形似根的根状茎。根状茎是草莓的多年生茎。它是一种具有节和年轮的地下茎,是储藏营养物质的器官。二年后的根状茎,常在新茎基部发生大量不定根;三年以上的根状茎分生组织不发达,极少发生不定根,并从下部向上逐渐衰亡。植株生长的第三年,首先从下部老的根状茎开始,逐渐向上枯死。从外观形态上看,先变褐色,再转为黑色,其上根系随着死掉。因此,根状茎越老,地上部及根系生长越差。草莓新茎上未萌发的腋芽,是根状茎的隐芽,当草莓地上部受损伤时,隐芽能发出新茎,并在新茎基部生出新的不定根,很快恢复生长。根状茎与新茎的结构不同,根状茎木质化程度高,而新茎内皮层中维管束状的结构较发达,生活力也较强。3.匍匐茎

由草莓新茎的腋芽萌发形成,它是一种特殊的地上茎。茎细而节间长,萌发初期向上生长,超过叶面高度后便垂向株丛少而日照充足的地方,顺着地面匍匐生长。草莓抽生匍匐茎的多少,因品种、年龄等而有很大的差异。一般地下茎多的品种发生匍匐茎较少。2~3年生植株抽生匍匐茎的能力最强。匍匐茎是草莓的营养繁殖器官。1年生植株利用匍匐茎的繁殖系数在20倍以上,每条匍匐茎至少能形成两株匍匐茎苗。在匍匐茎偶数节(第二、第四与第六节的部位),向上长出正常叶,向下形成不定根,当接触地面时即扎入土中,形成一株匍匐茎苗。在同一母株上,早期抽生的匍匐茎苗,能形成高质量的幼苗。靠母株越近的幼苗,生长发育越好。匍匐茎的第一节和第三节,有的可产生匍匐茎分枝。匍匐茎分枝的偶数节上,同样能抽生匍匐茎,称第二次匍匐茎,形成草莓幼株(图2-4)。图2-4 草莓的匍匐茎(许瀛之;贾海锋绘制)(四)芽

草莓的芽可以分为顶芽和腋芽。顶芽着生于新茎的尖端,向上长出叶片和延伸新茎。顶芽在夏季结果后进入旺盛生长期;秋季随着温度的下降,日照的缩短,开始形成混合花芽,叫顶花芽。第二年混合花芽萌发,先抽生新茎,在新茎长出3~4片叶后,即抽出花序。

腋芽着生在新茎叶腋里,也叫侧芽。腋芽具有早熟性,在开花结果期可以萌发成新茎分枝,形成新茎苗。夏季,新茎上的腋芽萌发抽生匍匐茎。秋末,新茎上的腋芽不再萌发匍匐茎,有的可以形成侧生混合花芽,叫侧花芽,第二年抽生花序。未萌发的腋芽,有的成为潜伏芽,当植株顶芽受损伤时可以萌发,使植株得以继续生存。(五)叶

草莓的叶为三出复叶,叶柄细长,一般为10~25厘米,叶柄上多生茸毛,叶柄基部与新茎相连的部分有对生的2片托叶,有些品种叶柄中下部有2个耳叶,叶柄顶部着生了3个小叶,两边小叶对称,中间小叶形状规则,有圆形(长度与宽度基本相等)、椭圆形(长度比宽度大)、长椭圆形(长度明显能大于宽度)、菱形(叶边缘中部有明显的角,尖部叶缘直)等形状,颜色由黄绿到蓝绿,叶边缘有锯齿。一般从坐果到采果前,叶片的形状是比较典型的,能够充分反映出其品种的特性(图2-5)。图2-5 叶的形态(许瀛之;上官凌飞绘制)1—三出复叶;2—茸毛;3—小叶;4—叶柄

草莓的叶片(图2-6)呈螺旋状排列在节间极短的新茎上。新叶开始由3片卷叠在一起。一般情况下,一年可以长出20~30个复片新叶。在气温高达20摄氏度的条件时,大约每隔8~10天即可长出一片新叶,每叶展开后约2周可达成龄叶,约30天可达到最大叶面积,其寿命平均60~80天。其中,有效叶龄30~60天。秋季长出的叶片有些寿命可以维持在200天左右。生长期间,每株草莓有6~8片功能叶,从心叶向外数到第三至第五片叶光合效率最高。第七以外的叶,叶龄超过60天,光和效率明显下降。在生产上,在开花结果期要维持一定数量的功能叶。图2-6 草莓叶片形状(许瀛之;管乐绘制)(六)花和花序1.花

草莓的花是由花柄、花托、萼片、花瓣、雄蕊和雌蕊组成的两性花(图2-7),大多数的品种具有自花结实能力。但生产上也有雌雄器官发育不健全的花,通常表现有3种类型:①雄性不育,表现为花丝短,花药中花粉少,但雌蕊发育正常,异花授粉可以结实;②柱头变黑,不能接受花粉,人工辅助授粉也不能结实;③雌性不育,表现为雄蕊发育正常而雌蕊发育不完全,人工辅助授粉也不能结实。造成草莓花器发育不健全的原因很多,首先与品种有关,如达娜、红鹤等品种的第一花序的一、二级花序常出现雄蕊发育不健全的花,表现为花丝变短,花药中花粉少,花粉发芽能力低。其次,两性器官的发育与其发育时期有关,一般在同一花序中,随着花朵级次的增高,雄蕊的发育程度提高,而雌蕊的发育程度降低。据调查,一级序花不育花粉率平均为43.2%,二级序花为38.3%,三级序花为34.2%,而高级次花由于雌蕊发育程度变差,会不结果或形成小果和畸形果而失去经济价值。第三,花芽分化时期的日照和温度高低的影响。低温和短日照是草莓花芽分化的诱导因,但在花芽分化后的发育期,高温、长日照更有利,当光照不足,日照短时,光合产物的合成与积累都将受到影响,从而影响花芽形成的质量。图2-7 草莓花的结构(陈珂;房经贵绘制)1—花瓣;2—雄蕊;3—雌蕊;4—萼片;5—花托2.花序

草莓的花序一般为二歧聚伞花序或多歧聚伞花序,品种间花序分歧变化较大。典型的二歧聚伞花序花轴顶端发育成花后停止生长,形成一级花序, 在这朵花柄的苞片间长出两个等长花柄,其顶部的两朵花形成二级花序,再由二级花序的苞片间形成三级花序,依此类推,花序上的花依照此顺序依次开放(图2-8)。由于花序上花的级次不同,开花先后也不同,开花早的结果早,果个大;开花过晚的花往往不结果,成为无效花。草莓都能从新茎顶端抽生花序,称主花序,而新茎分枝及叶腋处也能抽生侧花序。一般侧花序的质量比主花序差,花期晚,果实小,品质较差,产量也低。图2-8 草莓的二歧伞状花序

草莓在平均气温达到10摄氏度时便可开花。从现蕾到第一朵花开放约需15天;草莓的花期很长,一般持续20天以上,由于草莓有顶花芽和侧花芽之分,而且同一花序不同级次花开放的早晚有差异。所以,同一花序中,最初一朵花与最后一朵花的开放相隔10~20天 。

开花当天至开花后2天内花粉发芽力最强,而雌蕊在开花后4天内受精能力最高,花粉的寿命约3~4天,雌蕊的寿命可达10天以上。花粉发芽的适宜温度为20~30摄氏度,湿度为40%左右。(七)果实1.果实的形态与构造

草莓的果实是由花托膨大形成的,在植物学上叫聚合果,栽培学上叫浆果。果实由外部的皮层和内部的肉质髓组成。髓部有维管束与嵌在皮层中的种子相连。成熟的草莓果实颜色由橙红到深红,果肉颜色多为白色、橙红色或红色。果实的形状有球形、扁球形、短圆锥形、圆锥形、长圆锥形、短楔形、楔形、长楔形、纺锤形等(图2-9,图2-10)。图2-9 草莓果实的构造(陈珂;王晨绘制)1—瘦果;2—花托髓;3—花萼;4—果梗;5—花柱;6—子房图2-10 草莓果实形状2.果实的发育

草莓果实发育包括细胞分裂使细胞数增加和细胞膨大。细胞分裂时期从花蕾期到谢花期,分裂盛期在开花期。谢花以后,细胞数目的增加幅度稳缓且减少,没有再分裂增殖迹象,以后草莓果实主要依靠细胞体积的膨大而生长。从果实的外部生长看,草莓在花后的15天内,果实生长比较缓慢,而在果实成熟前十几天,体积和重量的增长则极为迅速。二、草莓物候期

草莓在一年的生长发育过程中,随着不同季节的变化,其外部形态和内部生理生化特性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这种与一年中季节性的气候变化相吻合的时期,称为物候期。草莓的物候期明显地分为生长期和休眠期。生长期是指从春季开始生长到秋季休眠时结束,形态变化明显的时期。休眠期是指从秋季休眠开始到第二年萌芽生长为止,外部形态变化不太明显的时期。

草莓的物候期具体可分为以下几个时期:(一)开始生长期

此期是指早春地下部分根系首先活动,地上部萌芽至花蕾出现。草莓根系开始活动大约在2月下旬前后,此时的地温稳定在2~5摄氏度。随着地温的升高,逐渐发出新根。当温度升至5摄氏度时,根系生长1周后,地上部才开始萌芽,并逐渐发出新叶。采用地膜覆盖的草莓,一部分叶片在越冬时冻死;另一部分叶片越冬后仍保持绿色,这些绿叶可进行光合作用,为早期的生长发育提养分,随着新叶陆续长出,老叶逐渐枯死。草莓早春的生长发育主要依靠根状茎和根中储藏的养分。因此,加强上年秋季的管理,促进养分的储存,对早春草莓的生命活动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也要注意早春的田间管理,及时清除防寒物。草莓的生长开始于江南的2月下旬,华北地区的3月上旬,东北地区的3月下旬至4月下旬。(二)开花结果期

地上部分生长约一个月后,出现花茎,随着花茎的发育,花序梗伸长,露出整个花序。从花蕾显现到第一朵花开放大约需要半个月的时间,由开花到浆果成熟大约需要一个月的时间。开花期根系停止生长,地上部分叶片数和叶面积迅速增加,光合能力增强,叶片制造的养分几乎全部供给开花结果用。果实发育是此期养分分配重心。此期通过疏除无效花蕾来促进果实发育。(三)营养生长期

草莓浆果采收后,植株进入了旺盛的营养生长期。侧芽大量发生匍匐茎。新茎加速生长,在新茎的基部发生不定根 , 产生了新的根系。匍匐茎的抽生,按着一定顺序向上长叶,向下扎根,长出新的幼苗。在炎热的夏季,草莓苗生长缓慢。进入秋季后,叶片和根系的生长形成高峰期。此期一般从7月份开始,一直持续到9月。(四)休眠期

当气温降到5摄氏度以下及短日照条件时,草莓便进入了休眠期。外部形态主要表现为叶柄逐渐变短,叶色深绿,叶片平卧,呈匍匐生长,整株矮化。草莓的休眠是为避开冬季低温的伤害而形成的自我保护性反应。不同品种的休眠期长短也不同,寒冷地区的品种休眠程度深,温暖地区的品种则休眠程度浅。草莓解除休眠的有效低温为0~5摄氏度。休眠时间100小时以下的品种为浅休眠品种,100~400小时为中等休眠品种,400小时以上的品种为深休眠品种。三、草莓对环境条件的要求(一)对温度条件的要求

草莓对温度的适应性较强。根系在2摄氏度时便开始活动,5摄氏度时地上部分开始生长。根系最适生长温度为15~20摄氏度,植株生长的适宜温度为20~25摄氏度。春季生长如遇到-7摄氏度的低温受冻害,-10摄氏度时大多数植株被冻死。经过秋季低温锻炼的草莓苗,根系能耐-8摄氏度,芽能耐-15~-10摄氏度的低温,但如采取埋土、覆雪等地面保护措施,即使在寒冷的黑龙江省也可栽培草莓。一般在早春,早熟品种不如晚熟品种耐寒,而在初冬,晚熟品种不如早熟品种耐寒。在开花期低于0摄氏度或高于40摄氏度都会影响草莓的授粉受精,会产生畸形果。开花期和结果期的最低温度应在5摄氏度以上。气温低于15摄氏度时才进行花芽分化,而降到5摄氏度以下时,花芽分化又会停止。夏季气温超过30摄氏度,草莓生长受抑制,不长新叶,有的老叶出现灼伤或焦边,生产上常采用及时浇水或遮阳等降温措施。另外,土壤温度还会影响根系吸水、吸肥能力。日本学者本多用水培法调查了温度对吸水、吸肥的影响,其结果见表2-1。表2-1 水温对吸水、吸肥量的影响(二)对光照的要求

草莓属于喜光植物,但又比较耐阴。光照强则生长健壮、叶色较深、花芽分化好、香味浓郁、浆果品质好并且产量高,光照弱时则植株长势细弱、叶柄细、叶色淡、花朵小、浆果小而味淡、品质差、产量低。草莓在不同的发育阶段对光照有不同的要求,开花结果期和旺盛生长期适宜12~15小时的长日照,花芽形成期要求10~12小时的短日照。(三)对水分的要求

草莓由于根系浅,植株小而叶片大,老叶死亡和新叶生长频繁更替, 叶面蒸腾作用强,大量抽生匍匐茎和生长新茎等特性,决定了在整个生长季节对水分有较高的要求。但草莓在不同的生育期对水分的要求有差异(表2-2)。秋季定植期,为保证草莓苗活,要充分供给水分。苗期缺水,会阻碍茎、叶的正常生长。冬季要保持一定的湿度,不使土壤干裂造成断根,越冬前要灌足封冻水。春季草莓开始生长,要适当灌水。现蕾到开花期水分要充足,以不低于土壤最大持水量的70%为宜。果实膨大期需要较多水分,保持土壤最大持水量的80%左右。浆果成熟期要适当控制水分。采收后应注意灌水,以促进匍匐茎发生和扎根形成新株。伏天草莓处于停止生长状态,保持土壤不干旱就行。立秋后是植株生长的盛期,要保证水分供应。进入花芽分化期应适当控制水分,保持土壤最大持水量的60%~65%。但草莓不耐涝,水分过多则通气不好。长时期积水会严重影响根系和植株生长,降低抗寒性,增加病害,甚至使植株窒息而死亡。因此,灌水不宜过多,雨季应注意排水。表2-2 草莓各生育期适宜的水分范围5① 1巴=10帕。(四)对土壤的要求

草莓是浅根性植物,80%以上的根都集中分布在土表到地下20厘米深的土层内,因此,土壤的温度、湿度等环境条件对于草莓生长影响很大。其中尤以土壤湿度的影响为最。

一般认为土壤中气体(单位体积的土壤中空气所占有的体积)、液体(单位体积的土壤中水分所占有的体积)和固体(单位体积的土壤中土壤颗粒、有机腐殖质等固体物质所占有的体积)的比例均等时,最适宜植物的生长。液体多气体少,容易引起湿害。但是对于草莓这种水分需求量较高的植物来说,这样的比例并不适当。草莓是须根植物,根系活动层较浅,吸收下层土壤水分较难,叶片又是三出复叶,叶面积大,叶面蒸腾消耗也大,耐旱性很差。所以适宜栽培草莓的土壤还是以湿润为好。富含腐殖质的壤土具有良好的排水性和保水性,是栽培草莓的理想土壤。黏质土虽然也有良好的保水性,且土质紧密,土中毛管丰富,地下水可以依此源源不断地供给植物生长所需,但它的排水性能较差,在多雨地区,尤其在一些地势较低的田块,往往会因水分过多,排水不良而引起草莓根部缺氧,根功能衰竭,影响草莓的正常生长,田间湿度过高还容易引起病害流行。因此在黏质土中栽培草莓,应该提倡作窄畦,筑高垄,开深沟,排暗沟,努力降低地下水位。但在保护地栽培中,由于雨水不能直接下到草莓地,所以黏质土排水不良的问题也就自然而然地解决了。而且由于土壤的毛管作用,地下水能够得到充分利用,覆盖地膜后,即使不给草莓浇水,一般也不会出现缺水现象。砂土上种植的草莓易出现缺水现象。一旦土壤湿度过低,草莓初生根的伸长及根毛的发生都很困难,严重影响草莓的生长,所以砂土上种植草莓要想夺取高产,必须重视土壤水分的管理。土壤水分的管理工作,不仅仅包括因砂土易出现干旱而需经常给草莓地浇水,满足草莓的正常生长所需,还应随时注意由于浇水过多而引起的草莓渍害。因为砂土保水能力较差,砂土表土易干燥,而此时下层砂土未必很干,浇水过多会引起草莓渍害。在砂土地上种植草莓,浇水时不宜采用漫灌的方法,最好能像浇粪肥那样一勺一勺地往畦上浇,且每次浇水量不要太多,并根据土壤温度情况,酌情增加或减少浇水次数。黏土地也应采用这种方法浇水。无论黏土、壤土还是砂土,只要土壤水分管理得当,其他栽培管理措施也能紧紧跟上,都能夺得草莓高产。

在初春,草莓易受晚霜冻的危害。土壤状况与霜冻的发生及其危害程度有一定关系。干燥而疏松的土壤易发生霜冻。因为这种土壤的热容量(单位重量或体积的土壤升高1摄氏度所需要的热量)小,导热率也低,白天土壤中积蓄的热量就少,夜间就从深层土壤中获得的热量也少,这样地表温度较低,容易出现霜冻。在潮湿而又疏松的土壤中,土壤空隙的草莓须根易被拉断,影响草莓的正常生长。潮湿而又结实的土壤则正好相反,热容量大,导热率也高,且潮湿土壤近地层的空气中水气含量丰富,温度降低到一定程度时,这些水气就会凝结成为水珠,同时释放出一定的热量,可以减轻地面的霜冻危害。由此可见,对于砂土、壤土和黏土等不同性质的土壤,如果水分含量一样,一般是砂土地上的草莓容易出现霜冻。所以在砂土上种植草莓,在有可能出现霜冻时,要积极采取防霜措施,可以避免或减轻霜冻危害。砂土的热容量较小,土表温度的日变化较大,受其影响,近地层的空气温度的日变化也较大,砂土的这一特性,非常有利于草莓果实的膨大和成熟,在砂土地上结出的草莓果实,色泽美丽,含糖量高,并且成熟期也可比壤土上栽培的早4~5天。不同土质对草莓产量的影响见图2-11。图2-11 不同土壤质地对草莓产量的影响

草莓生长的适宜土温是18~23摄氏度,高于25摄氏度或低于13摄氏度都会影响根的伸长;若地温一直低于10摄氏度,将会严重影响根系吸收,特别是对磷肥的吸收。促成栽培和半促成栽培的草莓,由于上市早、售价高,经济效益可观,所以可增加生产投资,在草莓根下铺设加热电线提高地温,促进草莓生长。南方夏季由于强光照射,草莓根圈温度有时高达30摄氏度以上,这会造成草莓大批死亡,应采取浇水、遮阳、套种高秆作物等方法降低地温,避免草莓受害。适宜草莓生长的土壤pH在5.5~6.5,4.0以下或8.0以上都会引起草莓的生育障碍。(五)对气体条件的要求

二氧化碳是草莓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原料。一般情况下,空气中3二氧化碳浓度很低,只有200~300毫升/米,日出前达最高,升至3500毫升/米,日出1个多小时后,二氧化碳浓度逐渐下降,上午9时3降至100毫升/米,虽经通风,棚内二氧化碳浓度有所回升,但仍在3300毫升/米以下,低于棚外二氧化碳浓度。因此,大棚内二氧化碳浓度低是影响草莓生长发育的限制因素。研究表明,当二氧化碳浓度3为360毫升/米,2万~3万勒克斯的光强即达光饱和点;当二氧化碳3浓度升至800毫米/米时,6万勒克斯的光强也未达到饱和点。因此,对大棚草莓补施二氧化碳,可使草莓叶片明显增厚,叶色浓绿,果个增大,成熟提前,能增产15%~20%。

在保护地条件下,如施用氮肥太多,密闭条件下分解出的氨和二氧化氮达到一定浓度时就会危害草莓,使叶缘变褐色,最后枯死;二氧化氮危害叶肉时,初期呈斑点状,后期叶枯死。在加热温室里,由于煤燃烧不完全和烟道有漏洞,易产生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硫气体,尤其是二氧化硫气体对草莓危害很大,使叶缘和叶脉间细胞很快死亡,出现小斑点。另外,农用塑料薄膜等制品在使用过程中,经阳光曝晒,在高温下也可挥发出乙烯和氯气等有毒气体,使叶片变黄死亡。其中,氯气的毒性比二氧化硫大2~3倍。因此,大棚栽培草莓需及时通风换气,不仅有利于室外二氧化硫流入室内,还可使棚内的毒性气体排出室外。四、草莓的花芽分化与发育

草莓在生长发育到一定阶段,当内部和外部条件适合时就开始进行花芽分化,当花芽形成以后继续生长便开始开花结果。(一)花芽形成

草莓的生长点在生育前期是形成叶,待条件具备后就能形成花芽。叶芽呈圆锥形,花芽的生长点从一开始便是圆而肥大的,其先端略平,呈肥厚态。一旦成了花芽的芽,在发育过程中,便不能形成叶芽。只是在受到芽线虫危害时,被线虫侵入的生长点就不能成为花芽了。

新栽植的幼苗经旺盛生长期后,至秋季达到一定的节数和营养水平。在外界低温(日平均15~20摄氏度)和短日照(日照时数10~12小时)条件下(品种不同要求的温度和日照也不同),植株矮化、停止生长,顶芽和叶腋中的芽不再形成匍匐茎和新茎,而开始花芽分化。顶芽形成的花芽又叫一级花序。顶花序形成后,腋芽便开始活跃起来,同样是长出几片叶后,生长点即形成花芽,其叶腋也相继长出腋花芽,由于顶花序是自然封顶的,所以从叶腋生出来的顶芽也全部是花芽。腋芽的发生情况因品种、栽培方式、植株营养条件不同,不尽相同,有的是腋芽,有的变成匍匐茎。有的腋花序多,有的腋花序少。按腋花序中的早晚,分别叫二级花序、三级花序等。用宝交早生进行促成栽培时一般只用一级花序结果,有时也可用二级、三级花序。但是如春香那样植株长势旺盛的品种,与顶花序相反的一侧也能形成叶,等到长出几片叶后,其生长点仍然是花芽,这就是二级花序,以后在二级花序的相对侧发出的花序叫三级花序。

草莓花序上着生花的方式是很有规律的。第一茬花形成后,从两腋形成二茬花,接着从第二茬花的两腋形成第三茬,这些花所结的果分别称为一级序果、二级序果、三级序果等。一般一个花序要发出3~5茬花,每茬有9~33朵花。不过后期形成的花,因其着生点细狭,生育差,花弱且小。茬次高的花结的果往往失去商品价值,故称无效花,结的果称无效果。各花序的花数,以顶花序为最多,腋花序发生越晚的花越少。所以栽培草莓时,要想争取早上市,就要设法使顶花序的花尽量着生多些;要想延长采收期并争取高产,则需要使腋花不断形成,以增加花序的数量并使其发育充实。(二)花芽分化的形态特征

花芽分化可分为如下6个时期,现简介其形态特征。(1)未分化期 顶芽生长锥扁平,被叶原基紧紧包被,不断地分化出新的叶原基,维管束平缓。(2)花芽分化初期 生长锥冲破叶原基的包被而突起,呈圆球状,维管束也呈弧形,生长锥不再分化叶原基。(3)花芽分化期 明显看到生长锥延长,由圆形变成方形,边缘加厚。(4)花序分化初期 生长锥中间下陷,边缘突起,即为第一花原基。以后由此产生数个单花,在其下方的第一叶腋中,可见一突起,为第一侧芽原基,以后由此代替主芽发育成第二花序(假轴分枝)。(5)花序分化期 生长锥进而延长加宽并在顶端出现三突起,此为第一花序的一个顶花、两个侧花。同时侧芽生长锥变圆,即第二花序进入分化初期。(6)单花(花器)分化期 首先顶花芽边缘突起,显示出萼片原基(萼片分化期),然后在萼片内层出现花瓣原基(花瓣分化期);其次,花瓣内层雄蕊原基突起(雄蕊分化期);最后,顶花芽中间(雄蕊内层)下陷,并出现许多突起,为雌蕊原基(雌蕊分化期)。到此一朵花分化完毕,从进入分化期到第一朵花分化完毕,约需29天。由于年份不同,花芽分化的时期有差别,但差距不大,规律基本一致。在顶花分化的同时,各级次的侧花及侧芽分枝的花芽均有不同程度的分化,仅在时间与速度上较顶花芽晚、缓而已。(三)开花

花芽形成后,经过发育,成为花蕾继而开花。从花芽形成到开花之间的发育,长日照高温起促进作用。但是,在秋天草莓的顶花序形成后,昼长逐渐缩短,气温逐渐下降,进入11月份,花芽分化的速度明显减缓,到11月中下旬,植株进入休眠,花芽分化处于停顿状态。只有等到第二年春天,昼长加长,温度升高后才继续发育,以至开花。

为使花芽发育不停顿,可像进行促成栽培那样,将大棚早日覆盖薄膜以提高温度,棚内点灯补充光照,花芽就可继续发育。从花芽形成到开花需要的天数有一个简便的计算方法,就是把每天的温度加以累计,用积温可推算出来。从草莓花芽形成之日起,大体上大于0摄氏度积温达到1050摄氏度时就能开花,这是据日本对春香促成栽培所测定的结果。如每天的温度为30摄氏度,35天就能开花,20摄氏度就需53天。花器的发育受温度支配,温度高则发育快。雄蕊花药中的花粉,先由花粉母细胞连续进行2次分裂,第一次分裂为减数分裂。这个时期大约是在开花前10天左右,对环境条件非常敏感。这时花蕾直径为3~4毫米,管理上要注意将温度控制在35摄氏度以内。

另一方面,雌蕊胚珠中的胚囊母细胞也进行减数分裂,接着进行第二次分裂,但在这中间有3个细胞消失,只有1个肥大起来,形成胚囊。雌蕊比雄蕊形成得略晚,但在开花的前一天已具备受精能力。一般是在晴天的早晨开花。这时花药开裂,花粉散出。但是当温低、或温度高时花药开裂减少。

草莓的花在平均气温达到10摄氏度以上时就能开。开花时外萼片张开,待内萼片张开时,花瓣张开,雄蕊弓向外侧。在大棚里,晴天开花时,花瓣在早晨很早就张开,数小时后开始开药,露出花粉;但露地栽培的,温度适合时,早晨开花后花粉能马上露出来。花能连续开花3~4天,在此期间进行授粉、受精,待花药中花粉粒撒光时花瓣才能脱落。开了的草莓花,外侧有5外萼片和5内萼片,内侧有5个花瓣。雄蕊数是5的倍数,每萼片近处有1~2个雄蕊,与每花瓣平行还生有2个,在内侧生有1~4个,合计20~35个雄蕊,这是一般的正常花。花序中的顶花有的花瓣为7~8个。雄蕊在花丝上面,左右有2个盛花粉的花药,花药的上面裂开时,里面有花粉露出。雌蕊有200~400个,在花托上呈螺旋状很规则地排列着。雌蕊由1个短的花柱和1个子房组成,受精后子房里即发育生成1个很小、很硬的种子。

在低温下开的花,花瓣不能充分翻转,雄蕊开花、开药不好,不易受精。晴天开花的花,花瓣能全张开,雄蕊向后弯曲朝向柱头,花药开裂,释放花粉。雌蕊也伸得很直,柱头分泌一种黏液,等待接受花粉。在靠近着生花丝的地方,生有一蜜腺,用以引诱昆虫,帮助授粉。

当花粉粘到柱头上后,花粉管便伸出,进入子房中的胚囊里,把花粉中具有的两个精核与胚囊中的卵核及胚乳核结合在一起,进行双受精。受精必须有发芽率高的花粉作保证。花粉的发芽率从开花的前一天逐渐提高,开花一天后达到最高峰,以后陆续降低。其发芽能力可持续3~4天。花粉的发芽率因品种不同而异,这种差别在促成栽培时表现尤为突出。花粉的活动情况和传播方式对受精有很大影响。晴天花粉的活动较好,气温高,空气干燥,花粉容易传播。花粉的发芽温度以25~30摄氏度为最好,35摄氏度或低到20摄氏度也可以,都能达到50%以上的发芽率。从生产实践中看,温度在20~35摄氏度的范围内是没有问题的。

湿度与花粉发芽的关系,是一般相对湿度在40%上下时发芽率高,相对湿度达80%以上时开药率差,花粉发芽率也低。因此,为提高花粉的发芽率,在开花时,大棚里应尽量保持干燥。另外,授粉时,还需要有微风(0.5~1米/秒)和蜜蜂作为媒介。

雌蕊的柱头在授粉前为绿色,授粉后因粘上药粉变成黄色,受精后色变暗,等到果实鼓起变硬后,花柱即脱落。

在草莓开花期喷施农药,无论喷的是什么药,包括喷水在内,对花粉发芽都有不同程度的不良影响,抑菌灵、克菌丹对花粉发芽起抑制作用,发芽率最低,但在开花前喷农药对花粉发芽无影响。

另外,在开花期的不同时期喷施农药,各种药物对产生畸形果也都有不同程度影响。在开花当天、开花后1~2天、开花后3~4天喷抑菌灵,对产生畸形果影响最大,其次是代森锌、克菌丹、敌菌灵、灭螨猛;但喷施菌核利、多氧霉素产生的畸形果却少。喷杀虫剂敌百虫产生的畸形果的原因,可能是花粉遇水后一部分破裂,不能圆满地全面进行授粉的缘故。开花期喷农药,柱头沾上水和农药,使花粉管发芽受到抑制,从而不能受精,只有没沾上农药和水的部分能受精,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