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河学院人文学院教学科研论文集(2016)(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23 06:43:30

点击下载

作者:张平海

出版社:四川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红河学院人文学院教学科研论文集(2016)

红河学院人文学院教学科研论文集(2016)试读:

教学研究篇

第一部分教学过程研究高校学风建设:问题分析及重塑——以红河学院为例张平海

摘要:高校学风建设是高校建设的重要内容。在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下,部分高校学风出现了较为普遍且严重的问题,这些问题将直接影响人才的培养。本文列举了不良学风的一些表现,分析了其产生的原因,提出了重塑学风的几项措施。

关键词:高校;学风建设;问题;分析;重塑

学风是指一个学校的学习氛围和学习风气,它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学风是指学习风气、治学风气和学术风气,狭义的学风特指学生的学习风气。我们讨论学校的学风问题主要是从狭义的范畴进行讨论。但学风既然分为广义和狭义,在讨论学风形成的原因和解决的方法时,我们必须从整体上来看问题。因此,从狭义的角度看,学校的学风就是学生对待学习的思想态度和行为表现。那么我们红河学院当前的学风如何呢?我们又应该如何看待和进行重建呢?一、红河学院学风之现状

红河学院是2003年经教育部批准,在蒙自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和云南电视大学红河分校的基础上,通过整合建立的本科高校。建校以来,学校先后开展了两个转变的大讨论,结合“十一五”和“十二五”规划的制定,确定了“地方性、民族性和国际化”的特色发展战略,结合新校区建设开展了校园文化建设,结合教育部本科院校合格评估工作开展了本科教学体系建设,结合特色发展战略在越南太原大学建立了红河学院校区、在斯里兰卡科伦坡大学建立了孔子学院。顺利通过了教育部的本科教学合格评估,坚持实施和探索“以学生为中心”的本科教学体系建设,成为云南省应用型本科院校转型发展试点学校,国门大学建设取得阶段性进展。学校在校生规模发展到了13500人,位居全国高校排行榜450名(参与排名的本科院校有1200所左右,2014年全国有本科高校1202所)。学校无论在规模还是在质量方面都取得了较大的发展,社会声誉也不断提升。但是作为一名教师,作为一个以教育为专业的教师,作为一名曾经在教务处主政工作5年的管理人员,我认为我们学校的学风还存在比较严重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是学生普遍存在不买教科书的现象。我们学校的教科书是学生自愿预订购买,即在上学期选课系统中就要标记是否需要购买教科书。教科书购买有下列状况:必修课多于选修课、理工科多于文科、新生多于老生。不少学生不订购、不借阅、不复印教科书。学生上课通常就拿一个笔记本,个别学生上课除了手机什么都不拿。我认为学生上课不带书是不正常的,我们学校的教学资源还比较贫乏,学生获得信息的主要渠道是教科书,没有教科书,如何学习?那只能是上课记笔记、下课看笔记、考试背笔记。

二是学生普遍存在上课不注意听课的问题。上课干什么呢?睡觉者有之,玩手机的有之,看其他材料的有之,晕晕乎乎者有之……那么教师不管吗?不能说都不管,但管的教师不多。教师为什么不管?教师有教学任务要完成,有顾虑,因为教学效果在期末要由学生匿名评价,管得太严,担心……我这次在加拿大学习,发现加拿大的学生上课不敢玩手机、上课时很精神、教学资料齐全(他们也要求学生必须带教材,不像原先说的国外的高校上课都没有教材)。

三是临近期末上课的学生多了,上课的状态也好了。为什么?要考试了,教师可能要划重点,甚至透漏题目,这时不来,是给自己出难题,跟自己过不去。所以,临近期末,学生上课的多了,打瞌睡、玩手机的少了,跟教师套近乎的多了。目的很简单,从教师那里得到跟考试有关的信息。

四是期末考试期间,学校的复印店生意火爆。一到期末,复印店家家生意兴隆(教务处复印室除外)。有复印笔记的,有复印复习题的,有复印以往考题的,甚至还有同学把复习资料缩印,不单单是为了携带方面,也为考试时做准备。

有时候我到教学楼查看,有些场面让我吃惊、愤怒、无奈。吃惊我们的学生可以不管教师和其他同学的存在,想睡觉就睡觉,想玩手机就玩手机,想和朋友谈笑就谈笑,更为吃惊的是我们有些教师很少进行课堂管理;愤怒有些教师不认真履行职责,有些学生不认真学习;无奈教与学怎么能这样呢?二、现状分析

教学上出现这种怪相,我认为有学生方面的原因,有教师方面的原因,有管理方面的原因,也有社会和家长方面的原因。(一)从学生方面看,学习目的不清楚,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方法和策略不全面

学生离开父母,衣食无忧,自由放松,学生只知道他在上大学,不知道或者不完全知道我为什么要上大学,为谁上大学,学习目的的不清楚导致学习目标不明。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不知道为什么要学习这门课程,在这门课程中我要学习什么样的知识和技能,不知道为什么要参加某些活动。学习目标的不清楚直接导致学习态度的不端正。根据我的观察,每天上课总有3%~5%的学生上课迟到,旷课和早退的人也应该大有人在。在课堂上,如何听课,如何记笔记,不少同学都没有学会。有些为听课而听课,为出勤而听课。一次,我班有个学生来上课什么都没有带,我问他,“你是这个班的学生?”“是啊。”“那么你怎么什么都没有带呢?”“天下雨了。”什么逻辑!有的学生一学期下来,课本还是新的,笔记本上只记了考试要求和几节课的标题,或者是教师在黑板上板书的内容。

从学生方面看,学生学习目的不清楚、学习目标不明确,是导致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方法不正确的重要原因,是导致学风不正的重要内因。(二)从教师方面看,把完成教学任务作为主要目的,在教学设计、教学要求、课堂教学管理上做得不够

教务处和学院的教学检查中有一条针对教学进度的要求。教师要在一定时间内把一定的教学内容教完,成为多数教师的普遍认识。在这种思想指导下,教师要考虑教学进度,要完成教学任务,就出现了教不教是我的事情,听不听是你的事情的状况。教师不进行教学管理,一是不愿与学生过不去,因为期末学生要在网上进行匿名评教;二是有些班人数较多,管不过来;三是不愿、不想、不会管理课堂。教师在教学中没有或者较少设计学生互动学习的环节,在以讲授法为主要教学方法的情况下,教师讲学生听就成为一个必然的结果。

从教师方面看,教师的教学关注点出现偏差,是导致备课不安排互动教学的主要原因,致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言堂,造成学生不愿意听课。教师教学关注点出现偏差的主要原因是教师的教学理念出现了问题。不少教师在为什么要教学生,要教给学生什么,怎么教学生等事关教学理念、教育哲学的问题不清楚。(三)从教学管理方面看,把教学秩序作为管理重点,注重外围管理、程序管理和结果管理,对教学过程、教师教学指导、教学理念建立和更新不够

红河学院是新建本科院校,尽管曾经进行了“两个转变”的大讨论,但更多的是较为宏观层面的讨论,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秉持什么样的教学理念,采取什么样的教学策略,提出什么样的教学要求,要求不具体,指导不到位。我们把教学管理放在了教学的规范上,比如教师有没有按时上课,上课有没有带教材、教案、教学进度表、教学大纲,学生的出勤情况如何,教学进度如何,什么时候出考试题目,什么时候考试,什么时候登录成绩。而且我们还制定了与之配套的处理条款,执行严格,不少教师因上述规定而“中枪”。这些无疑是必要的。但是那些与教学质量密切相关的教师教学理念、教学策略方法、教学管理技能,考试中知识、技能、方法、情感等隐性能力的考核,我们从管理上要求不明确、不具体,而且教考分离实施得不彻底,这样就导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取了最安全的做法,规避了那些来自管理部门、来自学生的“风险”,致使课堂教学管理不力、教学互动少、学生参与少的现象的出现。

从教学管理方面看,管理上的表面化、外部化和在规范化外表下的程序化,使得教学管理的侧重点、针对性没有指向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策略和方法以及更为重要的教学效果上,没有将学生的学习效果的科学评价与教师的教学联系起来,这是造成学风不正的重要的外部因素。(四)从社会家庭等外部看,市场化带来的功利主义、拜金主义等观念,严重影响了学校的管理和对自身价值的追求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政府对待学校、家长对待学生、学生对待学习的各个层面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甚至是扭曲。政府要求高校培养“又好又多”的适应市场需求的学生,家长要求孩子选择能够顺利就业且能挣到“大钱”的专业,学生选择能够顺利拿到学分的课程、教师、时段,而对学校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规格、修读要求一知半解。认真分析,我们会发现,政府和家长的期望指向是一致的,而学生的努力方向和实际作为与政府和家长的期望是不一致的。当然,学生的实际学习行为与学校的努力在方向上也不完全重合。

政府的文件多、要求多、检查多,学校为了达到要求,花费了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尽管“八项规定”实施以来此种现象有所改观,但学校领导精力有限,在办什么样的学校和如何办好学校,如何直接提高教学质量或者保障教学质量方面思考不够?

二级学院领导忙于开会、忙于检查,对学院的发展如学科专业建设如何进行,教师的专业发展如何提升,学生的素质如何提高等思考不多,或者思考不够系统、深入和具体。

很多管理部门的努力目标是“管住事”而不是“管好事”,关心学生所选学分和已获得的学分,不关心学生所选学分是哪些学分和这些学分获得的过程;重视学生违纪监控和处理,不重视学生为什么会做这些违纪的事情。

家长只是学生的“后勤部长”,责任就是按时把学费、生活费提供给学生。家长对学校的管理人员或者教师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学生就交给你们了,如何管教,你们多费心!”

很多学生学习总是企图走捷径,不愿意像高中阶段那样付出精力和时间,而是把精力和时间放在了学习以外的事情上。选课选容易拿学分的课程、宽容的教师、方便自由活动的时段,对那些要求严格、不划范围、判卷严厉的教师要么敬而远之,要么在网上肆意诋毁,甚至把自己所在的学校说成“最烂”“最乱”的猪圈!学生对考试特别关注,功利性地讨好教师。所以,学生上课时那种应付的态度,考试时那种功利的态度可想而知。

从社会和家庭方面看,社会大环境的变化,社会的价值观的微妙变化,行政管理上的市场价值取向,家长的功利性思维和取舍标准,直接影响到学校、教师和学生。外部环境的影响是造成学校学风不良的客观因素。三、重塑学风

学风作为学生学习过程所体现出的风气,体现了学生对学习的认识水平和价值追求。学风不仅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目的和目标、态度和努力程度、学习的策略和方法、学习的结果和学生的成长,更会影响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形成和固化。从短期看,学风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从长期看,学风影响学生对社会的认识和以后的可持续发展。周远清教授曾经论述到:一所学校的学风要经历几代人的矢志不移地追求和建设,学校的毕业生在社会上可以比较明显地显示学风对他的熏陶和影响,建设优良学风应该也必须是学校领导重点关心的内容,学风建设应列为顶层设计的重要内容。

针对我校学风中存在的问题及对其进行的分析,我们应该从系统论的角度来认识和重塑学风。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三方面着手。(一)学校必须将学风建设摆在所有工作的前列位置,用顶层设计的方式建设学风。应该从学校的发展目标和价值追求上凸显学风建设的重要意义

应该从制度建设上保证学风建设的主动性和价值。应该在学校管理的各个环节突出学风的内在要求。学风建设应该成为每一位管理者关注的内容和注入精力的中心环节。将学风建设纳入学校建设和发展的顶层设计,就能确保学风的方向和内涵。(二)在管理上要突出学风建设的中心地位

我们要在过去抓规范、抓外部、抓结果的基础上,将学风建设的着重点放在过程和细节上。著名管理学者汪中求曾经写了一本书《细节决定成败》,他在书中列举了大量生产生活中的例子,证明细节的重要性。我们要从关心学生的角度出发,抓住教师这个关键因素,运用管理制度进行管理的细化(我还不敢提精细化)。比如将教考分离作为一种制度坚决推行,降低教师在上课尤其在考试上的自由裁量权。这样就不会出现教师讲什么,学生记什么,考试考什么的情况。因为教师也不知道究竟会考哪些内容。这就凸显了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的重要性。教师按照大纲授课,学生按照大纲听课学习和备考。管理部门还应该把工作的重点放在教师的专业发展上,关心和促进教师的教学技能和教学策略的提高,分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的办法。要进行试卷分析,看试卷本身是否与教学目标及其要求相吻合,分析学生的答题情况,看学生在学习上存在哪些问题。在这个基础上,我们才能够有的放矢地对学生和教师提出要求。

我想特别提出课堂互动环节的问题。应该说我们的多数教师习惯于讲授法,很容易把上课做成“满堂灌”。教师辛苦讲授、学生被动听课。这不利于学生动手、动脑,不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利于学生批判性地学习,不利于学生思维方式的形成。我们要通过制度的方式规定教师上课不能超过多长时间,规定课堂讨论或者小组讨论必须占到多长时间。这样虽然有些死板,但对于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对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无疑是有益的。况且我们还可以通过实践不断地完善。

管理和管理制度是教师上课和学生学习的具体要求,我们一定要结合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结合我们要达到的目标,进行更为具体的制度设计和细节要求。只有通过管理和制度这个调节器功能的发挥,我们才能从过程上促使学风的转变。(三)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

学生作为受教育对象,一定意义上讲是因为他们在某些方面需要教育和引导。愉快学习是一种境界。在达到这种境界之前,绝大多数学习者都是靠外在的约束和内在的自我约束进行学习的。因此,如果前面的制度设计是外在的约束的话,那么,教育和引导就是我们促使学生自觉学习的手段。我们要通过学习目的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学习理想,让学生有所追求;我们要通过学习策略和方法的教育,指导学生学会学习和有效学习;我们要通过奖助等政策的使用,促使学生把时间和精力放在学习上;我们要通过学习经验介绍,让学生在非智力因素方面有更多的实践,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情。我们只要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内在积极性和主动性,那么取得学习效果只是时间的问题。但是,追求幸福和享受是每一个人的权利。学习是一件艰苦的脑力劳动,如果没有崇高的理想和追求或者浓厚的兴趣,没有谁愿意把时间和精力放在学习上。不付出或者以较小的付出来获得理想成果是多数人的梦想,更何况学生。学生作为成长中的人,作为生活在复杂社会中的个体,有时候不能通过内在的认知来将理想信念和当下的学习很好地结合起来,这就需要教育和引导。落实教师的教书育人职责、落实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是实现对学生教育引导的有效途径。问题的关键是我们通过什么样的措施或方法来让教师、管理者和服务者愿意做学生的教育引导工作呢?这需要专门的研究,其重点是可操作性、可持续性。落实探究性学习促进教学的创新鲁亮

摘要:近年来,“创新”一词出现的频率极高,各行各业都在大谈“创新”。以教学为例,“创新”所解决的问题主要是“方法”与“结果”的问题,即采用与往常不同的教学方法,形成与往常不一样的教学效果,这就是“创新”最具体的表现。落实探究性学习,促进教学的创新,是当今教学的主流。探究性学习方式,本身就充满浓厚的“趣味性”。探究性学习能将“知识性”“趣味性”“科学性”有机地融为一体。要真正地实现教学上的“创新”,就必须将探究性学习方式放在首位。

关键词:探究性学习;教学创新;知识性;趣味性;科学性一、只有注重教学上的探究,才能产生教学上的“创新”

近年来,“创新”一词出现的频率非常高,各行各业都在大谈“创新”。在教育界,“创新”一词更是频频亮相,诸如课堂教学创新、学生管理创新、教学设计创新等。笔者认为,以教学为例,“创新”所解决的问题主要是“方法”与“结果”的问题,“创”体现的是教学方法的不同,“新”体现的是教学效果的不一样。即采用与往常不同的教学方法,形成与往常不一样的教学效果,这就是“创新”最具体的表现。“通识选修课”是需要开课教师特别费心的课,因为学生往往是冲着“学分”来的,在“以学分为中心”的时代,学生选“通识课”的目的就是“学分”(经笔者调查,这是一个普遍现象,属于共性问题)。面对这样的局面,你若不在教学创新上多动脑筋,那学生是绝对不会买你的账的。以笔者的“《论语》导读”课程的教学实践为例,若在教学活动中不进行“创新”,仍然采用以往的常规教学方法,那教学效果很难让人满意。笔者在上“《论语》导读”课时,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对教学过程作了大胆的创新尝试,结果教学效果非常好。

例如在对孔子进行介绍、评价时,不用传统的那种只注重“正面”的评价,而是采用探究性的教学方式,对孔子进行全方位的介绍,作出更客观、更公正、更人性化的评价。即既让学生看到他“圣人”的一面,又看到他“常人”的一面。孔子被历朝历代封为大圣人,很少有人去关注他作为普通人的那些言行举止,这样的尝试反而能很好地引起学生的兴趣。

例如:孔子非常想当官,就连反叛者“召”他,他都想去,他的这种举动,就连他的学生子路都感到“不悦”,因而责备他:

公山弗扰以费畔,召,子欲往。子路不悦,曰:“末之也,已,何必公山氏之之也。”——《论语·阳货第十七·第5章》(译文)公山弗扰据费邑反叛,来召孔子,孔子想去。子路不高兴地说:“没有地方去就算了,为什么一定要去公山弗扰那里呢?”

孔子也想发财。例如:

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论语·述而第七·第12章》

正如荀子所说:“圣人之所以同于众,其不异于众者,性也;所以异而过众者,伪也。”(《荀子·性恶》。译文:“圣人和众人相同而与众人没有什么不同的地方,是先天的本性;圣人和众人不同而又超过众人的地方,是后天人为的修养。”)

采用探究性的教学方法,我们就会看到,孔子的欲望与常人相同,他想富贵、想当官发财的心理与常人无异,他有着与常人相同的“本性”。只有将孔子常人的这一面介绍给学生,学生才能对这位“大圣人”有一个更加全面、客观的了解与认识,也才会对这门课感兴趣。二、探究性学习洋溢着浓厚的“知识性”“趣味性”“科学性”

由于选通识课的学生大多只重视“学分”,对“知识”并不很看重,所以教师教学非常吃力。究其原因,班级学生的构成非常复杂,几乎涉及学校里所有的专业,体育、生物、数学、艺术、外语……学生在选课时,一心只想“凑”够学分,根本不考虑知识结构方面的问题,在学生看来,只要能拿到学分就OK了。在这种心态的驱使下,几乎所有通识选修课的课堂都是这样的状况:教师讲教师的,学生玩学生的,课堂上学生玩游戏、发短信、睡觉,甚至谈笑风生……这种现象极为普遍,教师也感到无可奈何。面对这样的情景,教师就应该在“兴趣”方面做足文章。“兴趣是最好的教师”(爱因斯坦名言),只有在“兴趣”二字上多下苦功,通识选修课的教学才有可能成功。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第六》)孔子这里论述的实际上就是“兴趣”的问题。要想让学生在通识选修课的教学中有较大的收获,就必须让他们对这门课的知识感兴趣,而不是对学分感兴趣。基于这一理念,笔者在教学时有意识地选择了《论语》中一些学生觉得比较感兴趣的问题来进行探讨,这样一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中“干杂事”的现象少了许多,有时在讨论到关键问题的时候,就连下课的铃声响了,学生们也好像没听到一样。

其实《论语》中能让人感兴趣的话题还是比较多的,只要在这方面稍微留意一点,还是很容易做到的,就连因繁体字造成的争议话题都会让学生很感兴趣。例如:

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论语·公冶长》

对这章,几乎历朝历代都将其译为:

宰予大白天睡觉。孔子说:“腐烂的木头是不能雕刻的,粪土的墙面是不能粉刷得好的。对于宰予这样的人,还有什么好责备的呢?”孔子又说:“起初我对于人,听了他说的话就相信他的行为;现在我对于人,听了他说的话却还要观察他的行为。这是由于宰予的事而改变了我对人的态度。”

在这章里有个让人感到困惑的问题,为什么“宰予”在白天睡个觉(也许只是个午觉),孔子就会发这样大的火,说这样难听的话,把他骂成“腐烂的木头”“粪土做的墙呢”?并且因为“宰予”这个“午觉”而改变了孔子处世哲学中对人所持有的态度的呢?

我想,从孔子为人处世的一贯态度看,恐怕不至于这样吧。那么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采用探究性的学习方式,和学生一起琢磨就会发现,也许是对“昼寝”一词在理解上发生了偏差,在这个词中,“昼”会不会是因繁体字的原因搞错了。通过认真琢磨发现,与“昼”(繁体写为“晝”)字形状相似的有“画”(繁体为“畫”)字和“书”(繁体为“書”)字,它们在未进行简化时是非常容易混淆的。

在与“昼”相似的这两个字中,“昼”与“画”字混淆的可能性比较大,也就是说,“昼寝”极有可能是“画寝”之误,“画寝”一词,有对住宿的地方进行修饰的意思。通过探究,笔者推测,也许“宰予”平时在教师(孔子)面前多次表白自己如何如何注重学习,如何如何不计较住宿的环境,即学习上勤奋,生活上简朴。而突然有一天孔子看到宰予住宿的地方竟然装饰得非常豪华,于是孔子觉得宰予欺骗了自己,因而才会发那么大的火,说那么难听的话。好像只有这样的解释,才能说得过去。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采用探究性的学习方式,多一些与传统的解释相异的成分,学生才会有耳目一新的感觉,从而才会喜欢上这门课,并由“知之者”转化为“好之者”“乐知者”,这样课程的教学目标才有可能达到。三、要实现教学上的“创新”,必须将探究性学习方式放在首位

教学“创新”,关键在一个“新”字,即教学过程中要有新的东西呈现给学生,而作为“《论语》导读”这门课程,要想达到“创新”的效果就必须狠下苦功,把探究性学习的方式放在首位,否则教学“创新”也只能是一句空话、一个口号,因为两千多年来,由《论语》一书而引发的文献汗牛充栋,数不胜数。因此,要实现教学上的“创新”,就必须坚持探究性的学习方式。

两千多年来,由《论语》一书所引发的文献、所形成的观点,为我们的探究性学习和教学上的“创新”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教学“创新”就是要求有新的观点、新的看法,即与前人(或与众人)不同的观点和看法,不鹦鹉学舌,人云亦云,要让学生有耳目一新的感觉。基于这一理念,在教学时,就要在“同中求异”方面下足功夫。例如在对孔子的评价上,或者在一些字词的解释和理解上进行有效的突破。只要在这些方面能产生与众人不同的观点和看法,那么目的就可以达到了。例如在对孔子的评价上。

在以往很多的评价中,不少学者都把孔子说成是“愚民政策”的鼓吹者,并认为最有力的证据就是“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论语·泰伯》,多数学者都将此译为:让人民去做事就行了,不要让他们明白做事的原因)

其实把孔子说成是“愚民政策”的鼓吹者是值得商榷的,因为在孔子的弟子中,穷学生很多,颜回穷得只能“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论语·雍也》);孔子自己也说过:“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论语·述而》),只要有一点拜师礼品的,孔子都会教他们。从孔子对教育的一贯主张也可以看出,他绝对不是“愚民政策”的鼓吹者。孔子不会因为贫富、贵贱、智愚、善恶等而把一些人排除在教育对象之外,他主张对谁都应该进行教育,最有力的例证就是:“子曰:‘有教无类。' ”(《论语·卫灵公》)试想,若孔子真的要搞“愚民政策”,那么他还会去教育那些处于下层社会中的穷学生吗?至于被誉为最有力的那个铁证“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也并非就没有破绽,并非只有一种翻译和解释。这句话还可以翻译为:“对下层人民来说,安排给他们的事,他们自己能够做好了,就别管他们了(“使”,有“役使”的意思,“由之”有“随着他们”的意思);如果他们自己不能够做好,就教教他们,最终让他们会做”(“知”通“智”, “智之”,使动用法,让他们聪明,即通过教育,让他们能够胜任安排给他们的工作)。

笔者认为,孔子的“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言论,不仅不是鼓吹“愚民政策”的言论,反而与今天的“岗前培训”的要求不谋而合。今天任何单位对新招进人员的管理方法都是安排给他们工作,对能够胜任工作的那些人,一般不去过多地管他们(“由之”);对不能够胜任工作的那些人,就要培训他们,让他们会做(“智之”)。如果这样解释,孔子不但不是“愚民政策”的鼓吹者,相反,他还是“智民政策”的推行者,而且还是最早提倡“岗前培训”的倡导者。

总之,要想教学效果好,教学创新不可少。教学创新要成功,必须多动脑筋。学生对教师教学水平评价高不高,就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把知识性、趣味性、科学性、探究性结合得好不好。只有认真落实好探究性学习,才能顺利地促进教学的创新。参考文献:

[1]杨柏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0.关于古代文学教学与地方文化建设互融的几点思考万青

摘要:红河州有着丰富的文化,各民族文化的交融和影响极为突出。本文探讨了如何借助民族文化对古代文学教学进行拓展,将丰富的地方文化融入古代文学的教学活动中,启发学生学以致用,积极关注身边的各种文化,并利用所学知识力所能及地对其源流进行考证,以达到古代文学教学与地方文化建设的互融。

关键词:古代文学;地方文化;教学;互融

古代文学,又称中国古代文学、古典文学,是以汉民族文学为主,兼容其他少数民族的历史与文学,按照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轨迹来介绍各时期文学发展的一门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主干课程。古代文学的起止时间从远古时代一直到1840年,内容包括先秦文学、秦汉文学、魏晋南北朝文学、唐代文学、宋辽金文学、元明清文学及近代文学。学习古代文学,对于把握中国文学的文化特征和民族性格特点均有很大的帮助。自2014年以来,我校将一向融文学史和文学作品为一体的“中国古代文学”课程,分为“古代文学史”和“古代文学作品选读”两门课程,课时也相应压缩了三分之一。在课时有限的情况下,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效率,是目前教学中最为严峻的问题。本文从多个方面探讨了如何把地方文化与古代文学融合在教学中,让学生学会学以致用,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对现有的教法进行相应的改革和尝试。一、由中国文学的地域性特征引导学生关注地方文化的独特性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时代的进步,中国古代文学所涉及的作品,无论是从内容、思想观念还是审美、表达方式上,都不可避免地面临与当今社会的巨大差异,甚至部分学生认为其已经和当今的社会脱节,因此学习的积极性不高,更不愿意花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在该课程上。而在教学中,如果能具体选取本地区的某一区域进行深入研究,则可以帮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从地域性视角来看古代文学,可在了解地方文化实践的过程中感受古代文学的人文性,消除学生对古代文学的[1]心理时空距离,是加强教学人文性和当代性的重要途径。

中国古代文学的地域特征尤为突出,这是学界公认的。例如:建安文学集中于邺都;梁陈文学集中于金陵;河南、山西两地在唐朝涌现的诗人比较多,而明清两朝则比较少;江西在宋朝涌现的诗人特别多,此前此后都比较少;江苏、浙江两地在明清两朝文风最盛,作家[2]最多;岭南文学在近代特别值得注意。

云南地处边陲,在正史中,西汉司马迁在其《史记·西南夷列传》中称之为“西南夷”;在中原文献的记载中,云南就是一个蛮荒之地,烟瘴遍地,蛮夷杂处,民风彪悍,是罪囚流徙之地,明代状元杨慎就曾被流放到云南。从明代开始,随着以汉族为主的军人及移民大举进入,儒学被大规模推广,云南的政治、经济及文化因此有了很大的变化。此时云南的形象已从遍地烟瘴、流徙罪徒之地渐变为乐育教化、士善气节之所,“殊方别域”的形象逐渐淡化、瓦解。而最能代表中原儒家文化在云南推广的标志是在元朝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建成的建水文庙,距今已700多年,是我国西南地区保存最为完整,在全国规模仅次于山东曲阜孔庙的大型文庙之一。受中原文化的影响,儒学的普遍设立及科举也得以实行,部分云南人因此得以外出做官,加强了与内地的文化互动,同时也让内地对云南慢慢有了新的认识,也才开始慢慢地接近、了解和介绍云南。

红河文化是云南文化的缩影,红河文化是中原文化和边疆各少数民族文化并生互融的典型代表。红河文化内容丰富,包括哈尼族文化、彝族文化、哈尼梯田文化、红河州少数民族作家作品、建水文庙与紫陶文化、个旧锡文化、蒙自西南联大文化等。红河州其实就是一个文化的综合体,在这里既有中原的儒家、道家及佛教文化的流传,同样也保存了哈尼族、彝族的优秀民族文化,各种文化并生共存,互相渗透和影响,这在内地是绝对不可能见到的,这也同样是红河文化最有魅力的地方。文学的地域特征在中国文学中是极为突出的,中国最古老的诗歌总集《诗经》中的十五国风就是最早的范例,不同的文化、信仰及风俗的影响,导致了各地区文学内容、风格和审美的差异。红河州由于生活着大量的少数民族,因此不同的地区和城市的文化差异也特别突出。如建水文化表现出显著的中原文化特色,这里有大量的寺庙和道观,有中国第二大孔庙建水文庙。石屏和弥勒则表现出中原文化和边疆少数民族文化共生共存的特性,石屏保存有大量的汉族祠堂和著名的彝族海菜腔,弥勒锦屏山的弥勒佛是目前云南最大的一尊弥勒佛塑像,此外弥勒彝族舞蹈《阿细跳月》也非常有名,每年八月火把节都有大量的海内外游客和学者前来观看。红河、元阳和绿春则聚集了大量的哈尼族,哈尼族文化是其主流。

对于中文系的学生来说,在古代文学的学习过程中,完全可以借鉴这些研究领域的成果,并把这些成果运用到实际生活中,通过各种古迹、庙宇、民居、音乐、舞蹈和文人作品,来了解当地文化的留存情况,这些鲜活的文化现象就在我们身边,能为我们的研究提供很多新的视角和参考。二、通过各时代作品演进的教学启发学生了解地方文化的历史及传承

作为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主干课程的“古代文学”的教学,需要在有限的课时内把中国几千年文学发展的脉络梳理清楚,并在研读分析各时期的代表作家及其作品的基础上把握各时期文学发展和演进的规律。古代文学史的主要构件是一个个具体的文学作品,没有作品,也就没有文学的历程。读者正是通过对文学作品的感知、欣赏和理解,把握某种文体的产生与发展、某个作家的观念与创作、某种文学现象[3]的诞生与演变的过程,并进而把握整个古代文学史的脉络与趋势。

对于古代文学的教学而言,文学的演进是最为重要的,而文学的演进又是通过不同时期、不同作家的作品体现出来的。而多年来,各高校中文系的古代文学教学主要通过“中国文学史”课程完成,教师较多在课堂上向学生讲授一长串线索,一大堆概念,一大批作家,古代文学中的许多经典名篇学生读得不多,也较少求甚解,更不可能去[4]涵咏。这种教法与学法类似“买椟还珠”的现代版。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走马观花地过了一遍教学内容,除了较有名气的大家之外,其他的作家甚至连名字都没记住,有少部分学生根本都不愿意花时间学习,原因很简单,他们认为古代文学的内容和现代社会脱节,学好学坏似乎对他们今后的就业并没有多大的影响,因此在现阶段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显得尤为迫切,在教学中怎样拉近古代和现代的距离,让学生在学习古代文学的过程中同样能感受到作品所具有的现代性是笔者一直在思考的问题。任何一种文化或是文学现象的出现,都不会突如其来,其演变、发展、传承特征尤为突出。正如唐代近体诗体制完备,如果没有六朝众多作家的探索和尝试,是不会那么快走向成熟的。因此,如何有效地引导学生在了解文化现象后挖掘其历史源流及其发展是非常有必要的。

如何把对红河本土文化的研究带入古代文学教学的研究中是我们要解决的问题,也希望能通过这样的方式来拉近、解决古代文学教学中内容与现实脱节的问题。具体涉及了文学研究的多个方面,如哈尼族、彝族的文学的形式及特点,建水孔庙对当地及周边文化的影响,建水紫陶及个旧斑锡工艺品文化,西南联大文法学院对蒙自文化的影响,文化名人杨慎、袁嘉谷对红河文化的影响,建水、石屏古建筑的特点及其蕴含的文化意蕴,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对红河文化的影响等,这些内容都是我们可以关注和研究的,并且一直影响着红河各族人民的生活和信仰。如以建水为例,建水是红河州内中原汉文化保存最为完整和最突出的城市,是一座具有1200多年历史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独特的自然气候和特定的区位条件,造就了其不同于其他城市的独特文化特征:遍及建水古城的大量的古老寺庙、老房民居、书院、牌楼、古井、古塔、古桥等,是建水古城的历史标志,同样也是中原文化的历史记忆。追忆建水的历史,建水文庙是最具代表性的标志之一。古代文庙,庙祠与学校结合,从它始建之日时,就形成了庙学合一的格局。在古代既是祭祀伟大教育家、思想家孔子的场所,同样也是进行文化教育、传播儒家思想的机构。文庙在中国历史上对儒家文化的传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早在元、明、清时期,建水就是滇南的文化教育中心,因此享有“滇南邹鲁”“文献名邦”之美誉。我国的文庙一般是一庙一学,左庙右学。由于历史原因,明清时期建水文庙却有一庙三学,即临安府学、建水州学和元江府学,在全国文庙中是独一无二的。学生如果能在教师的引导下,并在自己查阅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弄清建水文庙的历史及其作用,那么对于儒学及儒学在红河乃至云南的传播情况也就有了细致的了解,自然也就在对儒家文化跨越时空的追溯中找到了古代和当今社会的连接点,用现代视角审视古代文化,找寻古代文化的现代价值和意义,这对于古代文学的教学同样是很重要的。

对于红河文化各领域的研究,每一个中文系的学生,不论是本地的还是外地的,都有四年的时间生活在这里,在这片美丽的土地上,总会有难以忘怀的风土人情,总能找到一个可以让自己留恋、驻足或是感动的东西,了解并挖掘其背后的意蕴会获得意想不到的收获。三、在平时作业中培养学生学以致用和热爱地方文化的意识

在古代文学的教学过程中,平时作业是检验学生学习情况的一种重要手段。古代文学的作业一般常用的就是布置背诵、阅读文献和写读书笔记等方式。一方面学生感觉很被动,觉得很枯燥,有的学生对待作业不认真,敷衍了事;另一方面,由于课时紧张,教师很难在课堂上对学生的作业情况逐一检查,导致学习效果并不明显。如果能在平时作业中,适当布置一些实用性较强并与大学生活有密切联系的红河文化的各专题研究(建水文庙与儒学、哈尼族和彝族文学、建水紫陶及个旧斑锡工艺品文化、建水和石屏古建筑文化、红河州宗教文化等)的作业,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由组成学习小组,自己去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收集、研读相关材料,运用自己掌握的资料写出相应的调查报告并在班上进行学习交流,也不失为一种有效的学习途径。这样可以将学生对知识的被动接受转为主动探索,让学生通过平时的学习了解红河文化,热爱红河文化、挖掘和研究红河文化、在地方文化的学习和研究中找到新鲜感和成就感。

对于学生平时作业的布置,可以依据本地区固有的文化特色,适当选取如建水文庙、元阳的哈尼文化、弥勒佛教文化等一些比较有特点的地区作为研究对象,这样学生相对来说会更感兴趣。尤其是建水的文庙,文庙作为中国历代王朝祭祀先圣孔子的礼制建筑,是传统儒家文化最醒目的标志性符号,也是传播儒家思想的重要载体。在当今全球文化不断相互融合的背景下,以儒家文化为主要内核的中华文化[5]以其特有的精神价值日益受到关注。儒学是中国古代的官方哲学和主流意识形态,对古代文人及其文学作品有着深远的影响。在布置古代文学平时作业时,可以相应布置一些与地方文化有关的思考题,如以《认识建水文庙》或是《弥勒锦屏山弥勒佛介绍》为题,让学生以学习兴趣小组为单位,利用课余时间收集资料,先在小组内讨论,最后合作写成一份读书报告交给教师。这类与地方文化相关的作业题,可以在完成平时作业的过程中了解很多和中原文化相关的知识,如儒学和佛教的相关知识及其在红河州的传播情况,儒学和佛学对中国古代文学及其文人,乃至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在对儒学和佛学有了深刻认识的基础之后,对于古代文学作品的阅读和了解就会更加深入,并且能把这些相关知识运用于实际学习中,不但可以拉近古代文学和现实的距离,还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红河州是一个少数民族自治州,在这片土地上生活着各族儿女,尤其以哈尼族和彝族最多,他们拥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和生活,受地理环境的影响和交通的制约,至今还保存有非常完好的民族文化特征,很多地方都成了著名的景区和民族文化研究基地。如元阳的哈尼梯田,石屏、弥勒的彝族村落等。而建水和石屏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在政治文化和军事上的意义,加之大量中原汉族的迁入,保存了完好的中原文化特征。红河州独特的人文自然景观每年都吸引了大量的海内外游客和学者来这里旅游和研究,倘若生活在这片美丽神秘土地上的我们对当地的民族文化还知之甚少,那一定会是一种缺憾。而通过布置相应的与本地区研究相关的作业去驱动、促进学生的创新性学习,学生有了任务,就有了主动进图书馆或寻访地方文化名胜的欲求,从而改变被动学习的局面。课外学习古代文学与文化便从“规定”变成“需要”乃至“必要”。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人文精神、创[6]新精神、协作意识和实践能力,提高综合素质。

红河州有滇南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蒙自,有世界锡都个旧,有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建水,文献名邦石屏,有河口和金水河两个国家级口岸,有锡文化、陶瓷文化和梯田文化。红河州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边疆少数民族自治州,有10个世居民族,241万少数民族人口。由于历史和地理环境等诸多方面的原因,红河州文化表现出了古代中原文化和边疆少数民族文化的独立存在,同时相互交融和影响,如果能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并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取其中某一个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来进行深入研究,相信一定会有很大的收获,同时也能在具体问题的研究中打破时空距离,找寻到各地文化的特点,得到不一样的认识和感悟。参考文献:

[1]严春华.论地域文化在古代文学教学中的运用 [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5(6):166-168.

[2]袁行霈.中国文学史(第一卷)[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8.

[3]俞晓红.“中国古代文学史”教学中应该注意的若干问题 [J].中国大学教育,2010(7):58—62.

[4]戴建业.大学中文系古代文学教学现状与反思 [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4):84—91.

[5]洪晓丽.文庙与儒家文化的传播 [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13(2):73-78.

[6]龚红林.论利用地方文化资源是地方高校古代文学教改的便捷之路 [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1):15-17.

[7]孙丽娟.《诗经》没有楚风论释疑 [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66-70.情境模拟法在高校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王丽云

摘要:情境模拟法是运用虚拟的场景和人物表演呈现历史活动,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使学生体验到历史的真实情感的一种教学方法。在实际的教学中,情境模拟法常见的形式一般有角色扮演、换位思考、虚拟故事、虚拟史料四种。在高校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改革中,这种方法有助于学生主动建构历史知识,对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发展大有裨益。

关键词:情境模拟法;高校;历史教学;应用

情境模拟法是运用虚拟的场景和人物表演呈现历史活动,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使学生体验到历史的真实情感的一种教学方法。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改革中,这种方法有助于学生主动建构历史知识,对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发展大有裨益。一、情境模拟法的理论基础

情境模拟法的理论基础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的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信息,通过意义建构获得的。在历史教学中,由于历史学科的特点,在课堂中还原真实的历史不具可能性,基于客观条件的限制,带领学生亲身体验历史遗址也相当有限,因而在教学中创设虚拟情境使学生“实践”历史就成为必然。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核心是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教师是学生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教学过程是建构和理解的过程,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造性思维。由于学习是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即通过人与人的协作活动而实现的意义建构过程,因此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情境”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一个核心概念。学习环境中的情境必须有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意义建构。这就对教学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就是说,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教学设计不仅要考虑教学目标分析,还要考虑有利于学生建构意义的情境的创设问题,并把情境创设看作教学设计的最重要内容之一。“协作”发生在学习过程的始终。协作对学习资料的搜集与分析、假设的提出与验证、学习成果的评价直至意义的最终建构均有重要作用。协作使学生在小组合作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提高了与人交流合作及协商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了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同时也体验到了参与教学过程的乐趣。“会话”是协作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学习小组成员之间必须通过会话商讨如何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的计划;此外,协作学习过程也是会话过程,在此过程中,每个学习者的思维成果为整个学习群体所共享,因此会话是达到意义建构的重要手段之一。“意义建构”是整个学习过程的最终目标。所要建构的意义是指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在学习过程中帮助学生建构意义就是要帮助学生对当前学习内容所反映的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该事物与其他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达到较深刻的理解。这种理解在大脑中的长期存储形式就是“图式”,也就是关于当前所学内容的认知结构。获得知识的多少取决于学习者根据自身经验去建构有关知识的意义能力,而不取决于学生记忆和背诵教师讲授内容的能力。

从学生的认知角度来看,这种教学方法的理论依据是:第一,学生的学习是认知活动与情感活动相互作用的过程,它需要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下学习;第二,学生的认知是从具体生动的表象开始,进而发展到理性的认识;第三,学生的历史认识不应只是概念的记忆或理解,而应该由对历史的感受和体验进而形成对历史的抽象认识。情境模拟法对培养学生如何搜集、阅读史料,体验和感受所承担的历史角色的内心世界,以及加深对所探究问题的认识都是非常有益的。据说美国华盛顿大学有这样一个条幅:“我听见了,就忘记了;我看见了,就领会了;我做过了,就理解了。”这个条幅充分说明了学生亲身实践的重要性。在历史情境模拟的过程中,学生进入到历史短剧、历史人物的意境当中,无论是获取知识、理解相关材料还是解决重难点,都要亲身尝试、探究,从中来体验和感受所演的角色,并通过角色扮演加深对所探究问题的认识,建构历史“图式”,从而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情境模拟法是一种建立在坚实的理论基础上的有益和有意义的教学实践活动,在高校历史教学中适当运用,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还可以进一步培养学生历史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二、情境模拟法在历史教学中的实际应用

在教学中,情境模拟法的步骤一般为:选择主题→构思要模拟的历史情境→与学生一起模拟实践→教师总结。常见的形式一般为以下四种:(一)角色扮演

角色扮演多指采用课本剧的形式重现历史情境。例如,在讲述西欧封建制度时,可组织学生分角色扮演封君、封臣,再现“臣服礼”的形式;在讲述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时,让学生扮演各国的代表,体会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列强在重新瓜分世界时的矛盾与野心;学习秦朝推行郡县制时,可让学生分别扮演秦始皇、主张分封制的宰相王绾、主张郡县制的廷尉李斯,让学生感受秦朝推行郡县制的利弊等。

角色扮演重在课前准备,教师可提供剧本让学生表演,也可指导学生自编剧本。剧本必须尊重历史事实,要有历史依据,学生在登台表演前,教师要组织学生进行预演并提出修改意见。在表演结束后,教师在进行总结的同时还要围绕教学目标组织未参加角色表演的学生进行讨论和评述。此外,角色扮演还可以由教师负责,亲自示范。如教师可以自扮一位历史人物,如洪秀全、孙中山、华盛顿、罗斯福等,上课前让学生对涉及的历史人物先有所了解,上课时要求学生猜出教师扮演的是哪一位历史人物。这样的方式可以让学生知道演绎历史故事有多种方法,并从中体会到学习历史的乐趣。(二)换位思考

换位思考指让学生站在历史人物的立场上以历史人物的思维、历史人物的语言表达其所思所想。例如,学习秦始皇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时,可以让学生以秦始皇大臣的身份,向秦始皇提供治理天下的意见;学习鸦片战争时,可以让学生扮演林则徐向道光皇帝进谏;学习第二次世界大战史时,可以让学生模拟希特勒、罗斯福等历史人物演讲等。

换位思考最重要的是教师要指导学生查阅相关史料,使学生在充分掌握史料的基础上能够入戏。学生表演完后,教师应针对表演的内容,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思考,如“从表演的故事中,你觉得林则徐是个具有什么个性的官员呢?”“道光皇帝为什么支持林则徐的主张并派他禁烟呢?”“你认为希特勒是个什么样的人?”让学生在亲身体验的基础上对历史人物形成科学、客观的认识。(三)虚拟故事

虚拟故事包括虚拟人物、时间、地点、故事情节等。如虚拟一个人物游历中世纪的庄园和城市,虚拟一个人物在“大跃进”时期的生活等。通过虚拟一个情境来体验历史,有一个美国历史课的案例或许会给我们一些启发。你会如何设计美国独立战争的背景教学?达塔教师是这样做的:

一天上课,达塔教师宣布:“由于教学经费紧张,本来是免费提供的课堂用纸,今后5分钱一张。现在大家拿钱来领纸,准备小测验。”教室里一片喧哗,孩子纷纷嚷嚷:“这不公平,为什么事先不通知我们?”“为什么要5分一张?商店里真的不是这价钱啊!”“我的钱,买了纸,就不够午饭了,怎么办?”“怎么别的教师不收我们的钱?”看着学生的各种表情:沮丧、吃惊、生气、不知所措,有的甚至小脸都憋红的样子,教师低下头,一再说:“对不起,可是我不得不这样办。”

孩子们持续不安,教师坚持要收钱再发纸测验。一些平时的乖孩子,无可奈何地拿出零用钱,取了纸。接着又有一些孩子垂头丧气地说“我会还钱”,也领了纸。一个叫艾米的女孩儿刚开始很坚决地表示:“我就不交钱。”到了这份上,也只好许诺以后还钱,领了纸。教师发了试题,学生们闷头作答。只见最后一题写道:“关于花钱买纸的事,不是真的。写出你当时的感受。”

达塔教师说:“我是个不会说谎的人,得低头不看他们才能继续装下去。好几次我都快憋不住了,但还是忍住了。我是想让孩子们得到那种感受:当英国议会决定向殖民地强行征收印花税时人们的心情。”这样的历史课没有时间、地点,但这样的体验让学生们记住了美国独立战争那很难记住的背景。

虚构故事最重要的是要尊重历史事实,虚构的目的是去追寻和体验真实的历史,而不是为增加课堂的趣味性而虚构和编造历史。(四)虚拟史料

虚拟史料指原来并不真实存在,教师为了教学需要而虚拟出来的能重现历史的史料。如学习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时,可引入小说《子夜》中的片段:“吴老太爷从乡下乘轮船来到上海,怀中紧抱着《太上感应篇》,坐进30年代的汽车里,像一具刚从棺材里爬出来的僵尸……南京路上,到处是光怪陆离的灯光和高耸的摩天大楼。最让吴老太爷大受刺激的,是一位身穿高开叉旗袍、连肌肤都能看得分明的时髦少妇。那少妇高坐在一辆黄包车上,翘起了一双白腿,简直好象没有穿裤子。这情形,不禁让吴老太爷全身发抖。终于,吴老太爷大叫一声,昏死过去……”这段虽是小说中的情节,具有虚拟成分,有一定的夸张,但从一些方面反映出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使学生对近代的社会生活有了深刻的理解。讲述新文化运动时,可以虚拟一份1915年的报纸,将真实的历史事件整合在一张虚拟的报纸中,使学生通过报纸了解到新文化运动时期中国社会的全貌。

虚拟史料是以史实基本特征为架构的再现,并非可以脱离基本史实进行虚构,其目的主要是增加学生对复杂历史问题的感性认知。三、情境模拟法实施效果分析

深入历史自古就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式,情境模拟法的实施能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融入课堂,在合作学习的氛围中活跃思维,激发兴趣。这样的学习方式使学生成为历史学习的主人,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教师能够有效地达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体系,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需要注意的是,虚拟情境教学建构在客观、真实的历史背景之上,在进行以创设虚拟情境为中心的教学设计时,需要考虑以下因素:

·创设虚拟情境的目的是否明确?

·创设虚拟情境是否有助于将抽象历史具体化?

·创设虚拟情境是否有助于学生深刻理解历史史实?

·创设虚拟情境是否有助于激活思维?

·创设的虚拟情境是否有史实作为依据?

·创设的虚拟情境是否足够典型?

·创设的虚拟情境是否与历史内容存在内在的联系?

·创设的虚拟情境是否具有趣味性?

·创设的虚拟情境是否具有合理性?

如果以上因素中大部分的答案都是否定的,那么创设虚拟情境就只是成为课堂教学的一种吸引眼球的形式,采用虚拟情境教学法的设计就是低效甚至无效的。

在高校历史教学中,要使大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情境模拟法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但教师在使用这种方法时须慎重考虑,精心准备,对学生要认真指导,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参考文献:

[1]何成刚.历史教学设计 [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王青华.建构主义理论的基本观点 [J/OL], (2012-01-09)http://www.jxteacher.com/cy/column6927/71832141-82fd-408a-bf63-7d99422de052.html.

[3]叶小兵.论中学历史教学模式 [J].课程·教材·教法,2004(7):28.

[4]朱煜.历史课程与教学论 [M].哈尔滨: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139-140.

[5]吕正原.由美国孩子的一节历史课想到的 [J].山东教育,2005(17):9.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