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型大学的崛起与转型动因(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24 13:59:09

点击下载

作者:孔钢城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创业型大学的崛起与转型动因

创业型大学的崛起与转型动因试读:

总序

《清华野村文库》是“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野村综合研究所中国研究中心(TNC)”主持编辑的学术丛书。“中国研究中心”自2007年成立以来,在中日各界的大力支持下,致力于中国的社会、经济、产业、环境等领域的研究,同时我们也关注当今日本的发展以及日本在过去的经济高速发展时期的经验和教训,积极推动有深度的调查研究和科学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发展令全世界瞩目,同时社会、经济发展中也面临着众多亟待解决的问题。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日本也曾经历过经济高速发展的阶段,经历过经济泡沫、金融危机的打击,今天还面临着经济发展不振的难题,这些也都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可以借鉴参考的。所以,本中心在研究中国发展的同时,也关注中日发展的比较研究。

当今世界全球化日益推进,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同时环境、资源、生态、气候等问题的解决也非一国之力所能为。关于中国社会某一问题的解决方案,除了立足于本国国情,深度调研实际状况之外,也须汲取国外研究成果,超越单一国别研究的格局,努力在更广阔的区域内、在世界范围内的多元联系中考察研究对象,积极吸收对中国有参考、借鉴意义的经验和教训。

世界各国解决各种经济社会问题的经验是人类共同的财富。本中心在立足于中国研究的同时,也特别关注中日比较视角,以大中小讨论会、国际学术研讨会、内部座谈等多种形式向学术界、实业界介绍中日相关领域的案例、经验和机制,以期对中日的相关课题的研究及实际问题的解决有所参考。《清华野村文库》将选择本中心的优秀研究成果,包括专著、专题报告、学术论文等陆续刊行,同时也将发掘、整理日本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汇集成书,并适时分析学术前沿的信息和动态,力求能推出一系列有扎实的基础研究且具有新的问题意识、新的分析方法的著作。

本丛书聘请专家团,遵循严格的审评制度遴选书稿。李强2015年1月第一章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中国高等教育进入快速发展时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国家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中国迫切需要拥有高水平的高等教育和世界一流的大学。

在中国如何建设世界一流大学?高校间如何形成合力促进学校的发展?大学发展过程中哪些因素发挥了重要作用?各组织群体是怎样影响大学发展的?这些问题都没有直接的答案。但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吸收和借鉴世界一流大学的成长经验,探讨和研究它们的成长过程,相信对中国大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然而世界一流大学为数众多,以各种评价标准排列出来的世界一流大学也为数不少,我们该如何予以选择呢?

对于中国高校建设来说,我们应该关注那些直接运用知识贡献社会、成为经济发展引擎的现代研究型大学,这类大学的发展和变革,以及如何引领高等教育的发展,是值得我们认真研究的问题。本书将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为例进行相关问题的探讨。第一节创业型大学的崛起一 视角

麻省理工学院(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MIT)创建于1861年。经过150余年的发展,MIT已由当年的工程技术学院发展成为世界著名的研究型大学,并成为创业型大学这种新型大学模式的发源地和集大成者。

本书聚焦于MIT发展、转型的动因。具体问题包括:创业型大学模式为什么会在MIT产生?MIT如何实现学校的发展转型,其过程如何?MIT发展过程中,大学、产业界、政府三者之间的关系有什么变化?各组织群体是如何影响MIT发展转型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它们的作用有什么不同?本书通过对MIT发展历程的考察,剖析大学发展过程中组织结构的变革,以及大学、国家与市场之间的相互关系,以期对中国大学新时期的发展有所裨益。1.组织变革的视角

本书主要探讨大学的发展和转型问题。这是一个组织变革(organizational change)的研究课题。组织理论的研究专家指出,任何组织都有其生命周期,由于内外因素的制约,组织也会走向衰亡,[1]当然作为公共组织的大学也不例外。这就要求组织成员对组织发展中的衰落提出对策,运用行为科学和相关管理方法,对组织的权力结构、组织规模、沟通渠道、角色设定、组织与其他组织之间的关系,对组织成员的观念、态度、行为,成员之间的合作精神等进行有目的、系统的调整和革新,以适应组织所处的内外环境、技术特征和组织任务等方面的变化,从而提高组织效能。这就是组织变革。

20世纪50年代以后,组织变革问题成为组织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相关学者从组织变革的背景或动因(集中于组织外部剧烈变化的环境),变革的模型(渐进模型、动态均衡模型和连续变革模型)、方式及方法(计划方法和突变方法),变革的趋势与内容(结构、人员、技术与文化等),变革的路径选择,变革的过程控制,变革的绩效衡量,管理与领导变革,变革的成功与失败等方面进行了研

[2]究。

对于组织变革的背景或动因的研究,多数研究者都是从内外部力量的角度进行分析,而在组织变革中内外部力量作用的大小这一问题上研究者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分歧。随着组织变革因素越来越细的划分及其各因素间关系的日益复杂,研究者对于组织变革的认识也日益深

[3]入。对于大学组织变革的动因,胡仁东从宏观与微观两个层面、历史与现实两个维度上对其进行了考察和探讨:从微观层面看,大学组织变革必须遵从其内部发展逻辑,即促进高深知识的积累;从宏观层面看,大学组织变革又必须融入社会大环境,在一定程度上满足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从历史维度看,大学组织的发展脉络始终围绕其知识创造和知识应用的使命在延续;从现实维度看,大学组织又在为实现其功能而运行。内部逻辑和外部逻辑的冲突要求大学组织在满足其变革主体的合理诉求时求得二者关系的协

[4]调。2.利益相关者的视角

利益相关者理论(stakeholder theory),是西方经济学家在研究公司治理时提出的一种理论主张,后来被广泛应用于研究企业的社会责任等问题。传统公司治理理论是一种“股东至上”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则改变了那种“企业的唯一使命就是增加股东利益、提高企业价值”的狭隘看法,认为企业应该站在一个更高的角度考虑其与所有利益相关者、与整个社会的关系,并且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

对于大学发展动因的讨论,国内多位学者以利益相关者理论为视角进行分析,并构建相关的分析框架。从中观和微观层面考察研究型大学的产生和发展,利益分析框架是一个极为有用的分析工具。利益分析框架是组织理论用来明确组织的相关利益者及其影响的要素模型,在现代组织理论看来,任何社会组织的存在都是由于它符合了某一些利益群体的利益,实现了相关利益群体的期望。从组织理论的角度分析,研究型大学是众多利益相关者实现自身期望的工具,这些利益相关者是促成研究型大学产生和发展的现实驱动力。研究型大学是一个处于发展过程中的开放性复杂巨系统,介入其事务的利益相关者也在不断增加,其发展过程面临着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多元目标和多元利益的相互冲突,处理好这些冲突是我国研究型大学健康发展的关

[5]键。

本书主要从麻省理工学院的发展和转型来探讨大学发展的动因。依据国内外大学利益相关者的界定分析,与之相关的利益相关者主要有:内部利益相关者,如学院法人、高级行政主管、教授、学生等;外部利益相关者,如校友、美国联邦政府、麻省及地方部门、中介机构、捐赠者、其他大学、产业公司、社会公众、新闻媒体等。二 概念[6]1.工程技术学院(technical institute/technical college)

工程技术学院通常指那些主要提供科学技术课程、面向工程职业教育等实用课程的教育机构。在美国,此类学校一般授予学生工程学士或副学士学位,学业年限2年或者4年。2.研究型大学(research university)

在2003年版的格林伍德教育词典中,是这样解释“研究型大学”的:那些在科学和艺术领域有着广泛研究与学识,并有着卓越的本科生教育和研究生教育项目的大学。无论采用哪一种评估标准,通常都是指最好的50~100所大学,这些学校都有有特色的和广泛的本科生教育项目,这些项目通常受到研究生教育和研究工作的指导。在学校的支持下(空间、实验设备、图书馆、支持辅助人员、经费等),教[7]师通常是以创造知识和科学研究为主要目的。

当然,这种解释是比较空泛的。事实上,研究型大学不仅是一个群体性概念,也是一个历史演变的过程。

从美国高等教育的历史来看,由有资格授予博士学位的12所大学在1900年成立的美国大学协会(AAU)可以说是美国研究型大学群体出现的标志。该协会对申请加入的大学提出了较高的标准,认为真正的大学必须满足“通过高等教育、研究生教育及其相关研究促进[8]知识增长”的要求。因此,直到今天,被AAU所认可并加入的也只[9]有62所美国大学和2所加拿大大学。应该说AAU会员学校是一个处于世界顶尖地位的大学群体。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的大学与联邦政府密切合作,显示了现代大学在科学研究、国家防卫和安全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因此,战后美国政府对大学有了更大的资金投入和政策支持,美国大学进入了发展的黄金期。美国卡内基教学促进会自1973年就开始对美国高等教育机构进行分类,并在1976年、1987年、1994年、2000年和2005年进行修订,其中2005年的修改变动很大,促进会用了更多的数据和维度来展示各大学之间的不同。根据研究需要,本书将不对2005年的分类进行描述。2000年,美国卡内基教学促进会对研究型大学的分类标准(以下简称卡内基分类)是:提供领域广泛的本科教育课程,并承担包括博士在内的研究生教育,每年至少在15个学科领域授予不低于50个博士学位。卡内基分类经过多次修订后其标准有所变化,但其所认定的研究型大学的数量却在不断增加(见表1-1)。表1-1 卡内基分类研究型大学演变(1973~2000年)

1992年,美国总统科技顾问委员会(PCAST)提交的报告《更新诺言:密集研究型大学和国家》(Reviwing the Promise:Research-Intensive Universities and the Nation)一文中定义密集研究型大学为:“……1981~1990年间授予了全国科学技术领域90%以上的博士学位,以及获得了全国科学技术领域90%以上的研究发展基金的170所大学。”

本书中的研究型大学更多是指那些在自然科学或人文社会科学等领域开展高水平的研究,并有着卓越的本科生教育和研究生教育的大学,这类学校中,研究生数量有着较高的比例。从数量上来看,美国研究型大学的数量与PCAST定义的密集研究型大学的数量基本一致。3.创业型大学(entrepreneurial university)

创业型大学的概念最早是由美国教育社会学家亨利·埃兹科维茨(Henry Etzkowitz)提出的,早在1983年他就发表了有关美国学术界[10]的创业科学家和创业型大学的研究成果;1989年他又发表了《学[11]术界的创业型科学:模式转换的案例》一文;1997年他与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的雷德斯多夫(Loet Leydesdorff)共同编写了《大学与全球知识经济》,该书于1999年被翻译成中文并出版。在该书中,他详细阐释了创业型大学的内涵:“经常受益于政府鼓励政策的大学及其组成人员对通过运用自身掌握的知识获取更多财富兴趣日益增强,这种兴趣和愿望又加速模糊了学术机构与公司的界限,公司这种[12]组织对知识的兴趣总是与经济应用和价值回报紧密相连的。”2005年,我国翻译出版了埃兹科维茨(该书译为亨利·埃茨科威茨)的新著《三螺旋》,埃兹科维茨在书中再次对创业型大学进行了界定,并总结了创业型大学的五个特征。

第一是知识资本化。知识,既是为了具体学科的发展,也是为了商业化应用;知识资本化成为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基础,因而大学在社会里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第二是相互依存性。创业型大学与产业界、政府关系密切并相互合作;创业型大学不是一所与世隔绝的象牙塔大学,它要与其他机构彼此相关、相互依存。

第三是相对独立性。创业型大学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学术机构,它不从属于另一个机构范围。

第四是混合形成性。平衡以上两项原则,将同时实现这两个目标,促进混合组织的形成。

第五是自我反应性。当大学与产业界、政府的关系发生变化时,它的内部结构有一个持续不断的更新;当产业界与政府、大学的关系[13]发生变化时,它的内部关系和结构也要发生变化。

另外,美国著名高等教育学家伯顿·克拉克(Burton R. Clark)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也对创业型大学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在他的专著《建立创业型大学——组织上转型的途径》一书中,克拉克教授对创业型大学也进行了阐述,他认为创业型大学带有很强的“事业”的含义。一所创业型的大学,凭它自己的力量,积极地探索在如何干好它的事业中创新;它寻求在组织的特性上做出实质的转变,以期在未来拥有更大优势,大学的创业既是过程又是结果。“创业型”不等同于“商业化”。克拉克教授认为大学要实现向创业型的转变,以下五个要素是必需的:

第一,强有力的管理核心——对不断扩大和变化的需求做出迅速的反应,给予更有力的组织和管理,包括中枢管理集体和学系,在运作上调合新的管理价值观与传统的学术价值观;

第二,发展外围的拓宽——跨越旧大学的单位边界(专业化的校外办事处、跨学科研究中心),成为连接学系和外部世界的中间单位;

第三,多元化的资助基地——寻求除政府外的财政资助渠道,财政资金多元化;

第四,被激活的学术心脏地带——学系基层单位成为创业型单位,学科、学系成员参与核心、管理集体,个人和社团群体在管理队伍中拥有较大的权力;

第五,创业文化的整合——开发一种促进变革的文化,良好的信念、学术声誉乃至大学文化根植于实践,并进一步推动创业型大学[14]实践的发展。

在此基础上,我国学者王雁和彭绪梅也分别对创业型大学的定义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结合以上学者的研究,本书所探讨的创业型大学可看作是研究型大学发展的一种新型模式,与埃兹科维茨的创业型大学更为接近:创业型大学富有创新和创业的校园文化;将知识作为推动国家、地区经济发展的动力,发展高科技和跨学科研究,催生新产业;积极推动校内研究成果的转化,开展研究成果的商业化活动;鼓励师生开展创业活动,创建新企业成为学校新的职能;建立起大学、工业界与政府间新型的合作关系。4.转型(transition)“转型”一词是从化学、生物学领域延伸出来的。“转型”就是通过变换事物的结构增加或减少事物功能的过程。这一概念后来被移植到社会学和经济学领域,演化出“转型社会学”“转型经济学”等新的概念及研究领域。

关于“转型”的含义,《当代汉语词典》是这样解释的:转变社会经济结构、文化形态、价值;我国正处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15]转型期;转换产品的型号或构造;这种产品正酝酿转型。

而对于大学的转型来说,国内学者周进认为,所谓大学转型,是指某些多科性大学或单科性学院向“研究型”“综合性”大学的转变。这种转型以大学学科结构的变化和学科水平的提高为其特征;转[16]型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即为建成高水平的大学。

大学转型是一所大学在明确的办学思想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的积极主动的办学行为,是学校对自身发展目标和模式的选择。在本书中,大学转型是指高等教育机构由高等技术学院向研究型大学、创业型大学转变的过程。这个过程包含以下几个方面:学校学科结构的变化和学科水平的显著提高;学生层次结构的明显变化;科学研究在学校发展中地位和作用的演变;学校、政府与市场三者关系的变化。5.知识经济(knowledge-based economy)

1996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在《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The Knowledge-based Economy)中指出,“知识经济”这个术语源于对知识和技术在经济增长中作用的充分认识,体现在人力资本和技术成为经济发展的核心。知识经济的重要标志,是市场对具有高度熟练技能的员工的需求日益增加。在知识经济时代,生产率和经济增长取决于技术进步与知识积累的速度,技术创新与知识创新已成为知识经济的核心。技术创新是一个包含知识的生产、传播和转换的整[17]体过程,而不是某一个环节。第二节发展转型与动力

从国内外相关研究的现状来看,对于大学的研究一直以来都是一个热点。特别是近年来,研究型大学和创业型大学更成为高等教育学领域研究的重要内容。结合本书的研究内容,笔者将着重考察国内外学者对美国研究型大学和创业型大学研究的成果。而从研究内容来看,其中既有对研究型大学和创业型大学的形成、发展、模式等理论问题的考察,也有对麻省理工学院等高校的个案研究。笔者将在对国内外相关文献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本书的研究框架。一 关于美国研究型大学的研究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以及国家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工程的实施,使得对国外研究型大学的研究成为我国学界的一个研究热点,而关于美国研究型大学的研究更是其中的主要内容。

综观国内近几年来对于美国研究型大学的研究成果,从学术论文范围来看,对本书有重要意义的有以下一些研究成果。1.关于美国研究型大学的产生、形成、发展的研究

刘宝存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将美国研究型大学的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分析了各阶段的发展过程,并研究了现阶段美国研究型大学存在的财政困难、科研与教学失衡、本科生教育与研究生教育失衡等问题,[18]探讨了近年来美国研究型大学的发展和改革趋势。马万华则从内在因素、办学条件和联邦政府的作用三个方面论述了美国研究型大学发展的内外因素和特点。从内在因素来看,包括追求卓越的学术要求、处理好教学与研究的关系、遵守学术自由和完善大学中自我管理机制;从办学条件来看,包括具备多元文化背景且训练有素的科研队伍,完备的学科和学科交叉整合能力,开放的人才培养模式和办学目标的准确定位、连续性及办学自主权;从联邦政府的作用来看,包括为高等教育立法、开展科研项目、引导大学为政府服务以及经费方面的投入。[19]刘欣和程新奎则考察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研究型大学形成的背景和具体过程,他们认为美国自身经济文化发展的机遇和德国大学的影响是研究型大学出现的内外因素,而致力于高深学问自由探究的学术价值观、卓越的大学校长、美国高等教育内部的竞争以及美国大[20]学协会的成立都是美国研究型大学群体形成的重要因素。谷贤林对美国研究型大学的兴起与发展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他认为19世纪末美国研究型大学兴起的内在动力在于当时美国高等教育的困境和高等教育界对大学认识的变化,外在因素则是德国大学的影响。他还着重考察了20世纪上半叶美国研究型大学发展的内外学术因素:1900年成立的美国大学协会提供了学术工作的标准,并产生了巨大的示范效应;基金会的资助为研究型大学提供了经费,同时提高了科研的水平;欧美国家之间的学术交流和欧洲学者的流入则拓展了美国学术研究的人才基础;校友的捐赠、资金募集运动和政府的支持为研究型大学的发展提供了更为稳定的财政来源。这些因素促进了美国研究型大学在20世纪上半叶的迅速发展,并奠定了之后繁荣发展的基

[21]础。冒荣与赵群认为美国研究型大学的发展受到两次学术革命的影响:首先科学研究被引入大学而造就了研究型大学,之后研究型大学的科研工作逐步走向职业化和专业化,从“小科学”步入“大科学”,研究型大学在今天已成为新知识与新经济的策源地,由此有学者也提出了大学正经历着把经济发展也作为学术使命的第二次学术革[22]命的观点。2.关于美国研究型大学的管理模式的研究

谷贤林对美国研究型大学中教授的权力进行了研究,通过对教授会以及教授个人权力的分析,探讨了美国研究型大学的教授参与大学管理的组织形式、行使权力的方式和特点,以及教授参与大学管理的合理性及其对大学的影响,认为教授参与大学管理是美国研究型大学[23]保持卓越水平的重要支撑。姚宜新和朱景坤研究了美国研究型大学的学术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认为美国研究型大学的学术管理体制可以概括为董事会管理模式、二元权力结构和学院制组织架构;在运行机制方面,实行保障学术自由的教授终身制、保障师资水平的教师聘任制、公平竞争的研究经费分配制度和科学公正的教师评价制度,[24]从而保证了大学教学科研工作的顺利开展。3.关于美国研究型大学的产、学、研合作的研究

王定华研究了美国研究型大学技术转让机构的设立及运作过程,特别是分析了美国几所研究型大学相关技术转让机构的设置,认为设[25]立专门的技术转让机构可推动大学研究成果的应用和转化。殷朝晖和沈红研究了近20年来美国研究型大学与产业界合作的情况:研究型大学的技术转让数量大幅增加,生物技术与生物医学领域合作增长迅速,校企合作的国际化,州政府积极促进校企之间的合作。研究发现,虽然研究型大学与产业界合作上升趋势明显,但来自产业界的研究资金比重仍然较小;研究型大学对技术进步和社会经济发展的贡献在更大程度上是间接的。

从近年来硕士、博士学位论文来看主要有以下方面的研究。

对美国研究型大学产生和发展的研究,如河北大学王英的《美国研究型大学早期发展研究——以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创建为中心》和河南大学李伟娟的《美国研究型大学崛起原因探究》。前文以美国研究型大学的形成过程为线索,以霍普金斯大学的创立和发展为主要研究对象,以吉尔曼的办学理念为核心,全面分析了霍普金斯大学的发展历程;后文则从英法德大学为美国研究型大学的崛起提供了借鉴模式、美国的社会环境是研究型大学得以发展的土壤、大学内部的因素是推动研究型大学发展的根本动力三个方面讨论了美国研究型大学崛起的原因。

对美国研究型大学管理模式的研究,如北京师范大学谷贤林的《美国研究型大学管理研究》,以国家、市场和学术权力三角协调模式作为分析的主要范式,分别探讨了国家、市场和学术权力对美国研究型大学管理的影响。谷贤林指出,虽然国家、市场和学术权力并不是一种分权制的制度安排,但是在研究型大学管理过程中,它却起到了这样一种客观的作用。这种机制不仅阻止了权力的滥用和来自于某一方的过度干预,而且当国家、市场和学术权力中的某一方出现失灵或失误时,也有助于其他方给予及时的补救或补偿;其结果不仅为美国研究型大学的发展赢得了较好的学术生态环境,也使这几方在动态平衡中逐渐成为一种推动研究型大学发展的聚合力量,最终使美国研究型大学发展成为世界一流大学,成为其他国家学习借鉴的范型。[26]

就我国学者对美国研究型大学的研究专著来看,多数对美国研究型大学的研究都包含在对美国高等教育史、美国高等教育发展与改革的实践、美国研究生教育制度等研究的整体框架中。对美国研究型大学进行系统研究的专著最早当属沈红教授的《美国研究型大学的形成[27]与发展》一书。该书以美国研究型大学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过程为出发点,认为美国研究型大学早期的发展在于抓住了四个契机——研究型大学的起步,美国大学协会的建立,私人资本对大学的输入,高层次人才对大学的输入;着重研究了美国研究型大学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重要作用和发展;考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12年美国联邦政府的科技政策以及最近40年联邦政府的科技政策对研究型大学发展的重要作用。通过研究,该书作者认为美国高等教育系统大规模、多样化和潜在的统一性特点是美国研究型大学发展的基础;认为美国研究型大学是美国国家研究与开发体系的“集结点”,是科学研究组织结构中的“引力中心”;认为研究型大学一方面将教学、研究和服务相结合,以研究为重点,另一方面将本科生教育与研究生教育相结合,以博士生教育为重点。此外,王战军教授在《中国研究型大学建设与发展》一书中也对美国研究型大学的发展原因和历程进行了分

[28]析。许迈进在《美国研究型大学研究》一文中,主要从人才培养的理念、教学和科研的关系、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的关系、社会服务的定位等方面,分析探讨了研究型大学的办学理念及其特征;通过对研究生教育、本科生教育、师资建设、权力结构、办学经费等若干办学要素的分专题研究,探寻了美国研究型大学产生、发展、壮大和成熟的演变轨迹、外部条件以及内外动因等,揭示了世界一流大学形成[29]和发展的一些普遍规律。

从国外学者的相关研究来看,对美国研究型大学进行研究的专著以如下几部较具代表性。

罗杰·盖格(Roger L.Geiger)所著的《增长知识:美国研究型大[30]学的发展(1900~1940)》《研究和相关的知识:二战以来的美[31]国研究型大学》。两部著作分别探讨了美国研究型大学发展的不同阶段。前一本书主要梳理了20世纪上半叶美国研究型大学的发展过程,作者认为私有资本是20世纪初美国研究型大学发展的经济基础,私有资本追求社会效益的渴望使得研究型大学获得大量资助,并得以维持其从事学术研究的使命。这一时期由于美国联邦政府对基础研究的忽视反倒增强了私人资本对基础研究的重视和责任,而私有资本与研究型大学的结合又反过来促进了美国该时期基础研究的发展,私有资本对研究型大学学术研究的专门化捐赠方式则促进和加强了研究型大学各学科的学术发展。此外,私人资本对教授职位的捐赠使美国研究型大学引进了一批欧洲一流的科学家,进而使得这些大学在一些学科领域跻身世界学术前沿。盖格在书中还以麻省理工学院(MIT)和加州理工学院(Caltech)在20世纪20年代的不同发展为案例,讨论了工业捐赠对研究型大学的影响,认为只有当工业界面临具有真正科学意义的问题并为大学提供资助研究这些问题的时候,工商业和学术研究才能共生。后一本书则讨论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至20世纪90年代美国研究型大学的发展过程,该书以万尼瓦尔·布什(Vannevar Bush)的《科学:无尽的前沿》(Science:The Endless Frontier)为基础,阐述了美国联邦政府认识到基础研究的重要性,而趋于成熟的研究型大学则是美国基础研究的重要基地。在该书中盖格重点讨论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研究型大学、联邦政府和私人资本间的多边关系,以及一系列因素和机会的转变对研究型大学发展的影响,这些因素包括研究资金的获取、强劲的经济增长、苏联人造卫星、麦卡锡主义、冷战、人口的增长变化、新的科学技术和研究领域的出现、学生运动、特殊群体入学的压力(非裔、少数民族和女性人群)、一些学校或项目因经费问题而消亡、本科生课程多元化压力等。盖格在书中以MIT、斯坦福等大学为例,分析了研究型大学在面对这些问题时所作出的反应。

格雷厄姆(Hugh Davis Graham)与达蒙特(Nancy Diamond)[32]合著的《美国研究型大学的崛起》一书也是近年来有关研究型大学研究方面的一部重要著作。两位研究者对以往评价大学声誉和研究水平的方法提出了质疑,并代之以教研人员科研成果的经验分析方法,即基于研究资助的获得、研究成果的出版以及同等认可的工作成果。不同于绝大部分的高等教育研究,作者比较了200多所研究机构科研人员的研究成果,测量了所有学术领域的研究水平,并从学术机构规模的不同分类来进行比较研究,分析了学术活动的相关数据。同时,他们还评价了战后50多年间公共资助在美国大学发展过程中所起的作用。[33]

罗杰·诺尔(Roger G.Noll)等人合著的《研究型大学的挑战》一书则探讨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研究型大学在经费方面面临的挑战,评估了政府、工业界对大学学术研究支持的前景,得出了“前景并不明朗”的结论。他们测量了美国联邦政府过去用来支付大学学术研究经费的使用情况,并建议降低联邦政府资助的管理费用。他们最主要的结论是,在下一个十年美国研究型大学将面临更加严格的预算控制,为了使研究机构能够生存下去,研究型大学必须压缩支出成本。美国加州大学原总校长瑞查德·阿特金森(Richard C.Atkinson)对此[34]也有同样的观点。

此外,其他关于美国高等教育史的著作对美国研究型大学的发展也有较多评述,此类著作主要有:弗雷德里克·鲁道夫(Frederick Rudolph)的《美国的学院和大学:一个历史》(The American College and University:A History)和克里斯多夫·卢卡斯(Christopher J. Lucas)的《美国高等教育史:一个历史》(American Higher Education:A History)。

在美国总统科技顾问委员会(PCAST)的《更新诺言:研究密集型大学和国家》(1992)和联邦科学、工程和技术协调委员会(FCCSET)的《在国家利益中:联邦政府和研究密集型大学》(1992)两份报告中,同样对美国研究型大学的发展和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贡献进行了评价,并讨论了未来国家经济发展、国家科技政策和研究型大学策略等问题。二 关于创业型大学的研究

从我国学界的相关研究来看,关于创业型大学的研究,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研究多以论文为主,尚未有关于创业型大学的研究专著出现。从发表的论文来看,主要有以下几类。1.对国外有关创业型大学研究的介绍和评述

这一类论文主要集中在对亨利·埃兹科维茨教授和伯顿·克拉克教授研究成果的介绍与评述方面:周春彦的《大学—产业—政府三螺[35][36]旋创新模式》,张苓的《关于欧洲创业型大学特点的讨论》,陈[37]伟和韩孟秋的《欧洲创业型大学的组织转型及其启示》,张宝蓉的[38]《从萎缩到发展:创业型大学的崛起》,徐辉和王正清的《大学—[39]产业—政府的三重螺旋:内涵、层次与大学的变革》等。2.对创业型大学兴起原因的考察

胡春光认为,西方高等教育财政紧缩政策以及大学之间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促使部分大学通过组织转型和内部变革而发展出创业型[40]大学模式;马志强同样认为,政府投资下降是研究型大学崛起的原因之一,但同时也指出知识经济、高等教育大众化、工业界的期待[41]和科技开发结构的变化是创业型大学崛起的重要促进因素。3.从大学的发展趋势来研究创业型大学

王雁等认为创业型大学以提高国家竞争力、生产率以及国家和民族的创新精神为己任,以提高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实力与水平为目标的这种“社会服务”理念,改造和提升了大学第三功能的形式与内容,也改造了传统研究型大学的精神面貌,对研究型大学来说既是挑战也[42]是机遇。李世超和苏竣认为自大学创立以来,先后将“研究”和“创业”作为大学的新功能引入,从而产生两种新的大学模式:研究型大学和创业型大学。作者认为创业型大学是在研究型大学基础上成长起来的,是研究型大学的进一步发展和深化,并将以其创业活动和[43]实质性贡献引导新时期大学发展的新方向。彭宜新和邹珊刚认为,研究型大学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职能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发生演变,在此基础上他们分析了研究型大学的出现及其向创业范式的转[44]变,探讨了大学未来的发展方向——大学与企业的趋同。4.对创业型大学案例的研究

燕凌和洪成文研究了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的发展过程,认为它是亚太地区创业型大学的典范,其创业型大学战略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在学校管理上大胆引入产业界的管理经验,在人才培养上重视创新精神的培养以及对创业实践的支持,在财政经费管理上积极寻求“第三渠道”经费来源,在外围发展上树立服务意识并积极拓展国际[45]领域的合作。

从完成的学位论文来看,河南大学马志强的《西方创业型大学的兴起和发展》,在梳理西方大学发展历史过程的基础上分析了西方创业型大学的兴起,主要研究了大学向创业型大学转变的途径和创业型[46]大学的组织运行机制等问题。浙江大学王雁的《创业型大学:美国研究型大学模式变革的研究》,在系统梳理了国内研究创业型大学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围绕“创业”这一创业型大学的显著特征,对创业型大学从历史、环境、流程、机制、结构、功能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作者以埃兹科维茨的定义为基础,借鉴克拉克等学者的阐释,界定了创业型大学的概念,并揭示了它的实质与内涵;分析了创业型大学的教学、研究与创业职能体系;探讨了创业型大学的组织与运行机制;以实证分析法得出创业型大学的典型特征及基准,并对我国[47]“985工程”大学提出了发展改革建议。

从译著方面来看,王承绪翻译了伯顿·克拉克的《建立创业型大学——组织上转型的途径》,夏道源等翻译了亨利·埃兹科维茨等编的《大学与全球知识经济》,周春彦翻译了亨利·埃兹科维茨著的《三螺旋》,以上译著对于研究创业型大学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从国外研究来看,对于创业型大学的研究首先要追溯到亨利·埃兹科维茨和伯顿·克拉克教授的研究成果,他们分别考察了美国和欧洲的创业型大学的历史与发展经验。

埃兹科维茨教授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了关于创业型大学的研究。他的三部重要著作《大学与全球知识经济》、《三螺旋》和《麻省理工学院与创业科学的兴起》都已经被引入中国。《大学与全球知识经济》是他与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的雷德斯多夫(Loet Leydesdorff)共同编写的,本书从三螺旋的构建、技术与研究机构的协同进化机制、现存体系的运作、大学研究的新任务开拓了大学—产业界—政府关系的范围等几个方面,分析了在知识经济时代和全球知识经济背景下,大学与政府、产业界的新的三螺旋关系,全书包括建立以知识为基础的体制、技术与研究体制的协同发展、三重螺旋模式的运行和知识经济中的大学四部分内容。《三螺旋》一书更着重分析了大学—产业界—政府三螺旋创新系统,认为在以知识为基础的社会中,大学—产业界—政府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是改善创新条件的关键。三者在创新过程中密切合作、相互作用,同时每一方都保持自己的独立身份。本书分别从三螺旋的含义、三螺旋的模式、三螺旋的支撑环境、三螺旋的运行模式来介绍和讨论三螺旋创新体系的整体情况;作者认为具有广泛基础的把致力于经济与社会发展作为其部分使命的研究型大学是三螺旋创新系统的核心,这是因为大学的教育、科研和社会服务三项职能是创新思想和创新活动的主要来源与动力。

伯顿·克拉克教授在1998年出版了《建立创业型大学——组织上[48]转型的途径》一书,该书于2003年由王承绪教授翻译成中文出版。该书中,克拉克教授从20世纪末和21世纪初大学面临的生存、改革和发展的各种问题出发,提出了当代大学应按照企业化方式运转和转型的建议。他针对欧洲五所大学——英国的沃里克大学、荷兰的特文特大学、苏格兰的斯特拉斯克莱德大学、瑞典的恰尔默斯技术大学和芬兰的纽恩苏大学在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中期进行的向创业型大学转变的尝试,通过访谈和文献研究,发现这五所大学尽管地域不同、文化不同、社会背景不同,但在转变的过程中却有着共同的特征,从而总结出20世纪后期大学在各种社会需求和各种困难面前向“创业型”转变途径的五个重要因素,即一个强有力的驾驭核心,一个拓宽的发展外围,一个多元化的资助基地,一个激活的学术心脏地带,一个一体化的创业文化。

2004年,伯顿·克拉克教授在其研究的基础上又出版了他的新著[49]《大学持续的转变:案例研究及概念的延续》。在该书中,克拉克教授为了解释创业型大学如何持续转变,观察了各大洲更多数量的研究机构,并对这些不同环境条件下的机构进行了数十年的分析。尽管他得出的研究结论只是基于有限的数据分析,但其普遍性仍是值得借鉴的。

克拉克首先回顾了他在前一部著作中的几个案例,他观察了这些学校如何在20世纪90年代持续创业型发展。他发现除了纽恩苏大学,其他大学都在持续鼓励创业型发展。从分析来看,这种持续有力的变革支持了克拉克教授的观点:有力的领导和成功的文化理念推动了这些创业型转变的延伸。

在这部著作中,他又增加了几所大学作为案例来分析和证明他的观点,这些大学同样是创业型大学的领导者。这些大学包括:非洲乌干达的Makerere大学,南美智利的Catholic大学,澳大利亚的Monash大学和美国的一些大学,如斯坦福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密歇根大学和佐治亚理工学院等。

经过深入分析,他认为创业型大学持续转变的动力主要包含三个方面:转型因素之间的互动与支持,前瞻性的“持续动力”的建立,制度意志和集体意愿刺激并引导一种“自我保持”与“自我选择”的力量来适应社会的需要。

此外,美国学者希拉·斯劳特(Sheila Slaughter)和拉里·莱斯利[50](Larry Leslie)在《学术资本主义:政治、政策和创业型大学》一书中,以“学术资本主义”的观点来论述大学的变化,他们认为政治经济全球化、政府资助的削减、同工商业联系的加强以及教育产品市场和商业服务改变了学术研究的性质。两位作者研究了政治经济全球化的改变如何影响了澳大利亚、加拿大、英国和美国四国的高等教育,他们使用“学术资本主义”概念来研究国家高等教育政策的转变对高等教育准入、课程、研究、学术自治和财政趋势的影响,就不同个案来研究学术资本主义的优势和不足之处、科技转移政策、创业型大学的教师雇用和教师价值、规范和信仰的转变,并从业务和管理的角度分析学术活动的发现,从市场近处和远端的角度对研究成果进行评定,认为创业型大学是指大学展示出的市场化行为,特别是对外部资金的竞争。

2004年,希拉·斯劳特与另一名学者加里·雷兹(Gary Rhoades)[51]撰写了《新经济中的学术资本主义:市场、国家和高等教育》一书。作者认为在后工业时代,大学越来越具有企业化性质,它们更多地把知识作为利润导向活动中的资本而非公共产品。他们详细描述了在知识经济时代美国高等教育机构同市场更密切的约定,分析了大学在开发市场、出售研究成果、提供教育服务等方面的努力。他们追踪了大学在政策和实务中的转变,揭示了知识创造和分发的过程,以及一个连接高等教育和市场的具有新的组织结构与扩张的管理能力的新的社会网络。他们描述了在教师工作、院系活动和行政管理行为中迅速上升的学术资本家体制。对于大学的学术资本主义倾向,他们表示反对,并重申了大学的公共目的和公共投资。三 关于麻省理工学院(MIT)的研究

麻省理工学院(以下简称MIT)作为美国著名的高等学府,虽然其历史只有140多年,但其辉煌成就足以与牛津、剑桥、哈佛等传统名校媲美。我国高等教育界特别是理工科类大学长久以来就对MIT的办学经验和办学历史具有浓厚兴趣,收集了相关资料和进行了较全面的研究。

西北工业大学胡沛泉教授对,MIT在20世纪30年代开始的由工学院向理工学院的转变进行了研究。胡沛泉认为,加强理科、理工结合以促进大发展是MIT向理工研究型学院转变的途径,并认为加强理科、理工结合不仅可以促进工科的学科发展,同时也可以促进理科的学术研究,从而切实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和研究水平。此外,胡沛泉还对当时的美国经济发展背景进行了分析,并着重强调了MIT第九任校长卡尔·康普顿(Karl T. Compton)的重要作用。应该说胡沛泉教授对[52]于MIT的研究是我国在此方面研究的发端。

根据笔者在中国期刊网的查阅,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对MIT研究的相关学术论文有250多篇,这些学术论文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

对MIT办学历史和办学思想的研究。何振海和郭俊朝对MIT教育理念的演进进行了相关研究,对学校创立初期、1949年教学调查委员会报告和1996年学生生活和学习专家调研组报告分析,研究MIT教[53]育理念的演进过程;王英杰通过对MIT几位校长办学思想与MIT发展关系的研究,认为成功的大学校长对学校的发展方向有着重要作[54]用,可以使学校获得长远的发展;肖咏梅和曾晓萱研究了20世纪80年代MIT校长的办学思想,将其归纳为:吸引一流教师和学生,关注本科生教育,强化工程教育中的人文社会科学课程,开展国际性研[55]究和学术活动,积极参与直接面向社会的服务活动。

对MIT产学研合作的研究。曾晓萱研究了MIT与美国马萨诸塞州128号公路高新技术区的关系,认为MIT是128号公路高新技术区产生的摇篮,MTI培养的人才是128号公路高新技术产业区的人才基础,MIT首创的大学—政府—产业界合作形式为128号公路高新技术区奠定了创新的组织基础;分析了高等工程教育与高新技术开发区的关系以及需注意的问题;讨论了如何平衡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的关系问

[56]题。

对MIT创办人文社会科学和开展通识教育的研究。谢成钢等研究了MIT创办人文社会科学的历史和特色,提出在理工科大学设立文科的建议,通过联合,促进交叉,强化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之间的联系,在科学工程技术与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策略间寻找新的生长点和[57]交叉点,发展有特色的文科教育;余凯回顾了MIT通识教育的发展历程,重点分析了从基利安、斯特拉顿和格雷等几任校长关于通识教[58]育的理念和办学实践;朱燕飞等研究了MIT创校以来的关于通识教育的理念和实践,并结合MIT的办学实践分析了通识教育的目的、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关系、通识教育的实施机构、通识教育的传授者及传授方式以及通识教育的课程设置等问题,为我国大学实施通识教[59]育提出了对策。

对MIT跨学科教育的研究。熊华军研究了MIT计算机系统生物学创新工程(CSBi)的运行机制,认为CSBi这种虚拟跨学科组织模式,围绕特点组织目标和内容,以某一核心团队为依托进行管理,利用现代化计算机网络和通信工具,将相关的多学科组织连接起来,实现资源的优化、共享和互补,促进了大学组织的跨学科发展,同时促进了[60]网络时代大学教育和科学研究的学科交叉,培养了跨学科人才;李丽刚等从历史的角度对MIT跨学科教育的发展战略进行了探析,并从人事政策、科研政策、财务制度以及CSBi案例等角度分析了MIT现[61]行的跨学科教育的运作机制。

对MIT开放课程的研究。从2001年开始MIT将学院课程通过网络公开发布,供世界范围的人们阅读、下载和学习。从实施之日起,开放课程就受到了全球各界的瞩目和赞誉。目前国内研究者多从数字化教育、远程教育的角度来看待开放课程计划,但事实上开放课程计划更从根本上挑战了网络时代的高等教育模式。丁兴富和王龙跟踪研究了MIT开放课程计划的背景、原因和目标,以及开放课程资源建设的模式和开发管理流程,并分析了开放课程资源的特点、应用、发布和评价情况,结合MIT开放课程项目执行报告,总结了该项目的成功经

[62]验。

另外,通过检索和资料收集来看,国内近几年直接以MIT为研究对象的学位论文并不多,主要有南京师范大学汤益方的《美国高校整合网络教学资源模式研究——麻省理工学院开放课件运动个案研

[63]究》和清华大学曾开富的《麻省理工学院学科发展研究——论科[64]学主义与政治论哲学》。前者主要探讨了MIT开放课件运动的背景、实施和影响启示;后者主要以MIT的学科为研究对象,采用草根理论方法分析70多年来的MIT校长报告,研究认为MIT存在一种科学主义传统,极端重视数理逻辑理性与实验方法,在科学主义指导下的学科地位可以不断地发生变化;外部环境是引起MIT学科发展的原始动力之一;在二战的影响下,在MIT的带领下,美国形成了学术市场。

从国内研究来看,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国内高等教育界更多地参与到世界范围的交流中,国内大学的教授和高等教育管理者到欧美名校考察日益广泛,海外留学人员则根据自身学习生活经历对国外的著名大学进行了生动详细的描述。其中,郜承远和刘玲编著的《麻省理工学院》一书从创校校长罗杰斯(Wllliam Barton Rogers)以及之后历届校长的办学思想和办学实践出发,探寻了MIT100多年的发展历程,并着重描述了MIT是如何处理教学与科研、基础科学研究与应用科学研究、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人文学科与理工自然学科的设置及其相互关系,以及如何借鉴外部经验和如何服务美国社会的。该书对MIT发展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几个阶段的人与事、重要的院系作了介绍,生动而有趣,具有很强的可读性,从中可以看到很多MIT发[65]展中的重要片段。此外,舸昕编著的《从哈佛到斯坦福——美国著名大学今昔纵横谈》中关于MIT的部分,作者选取了该校发展中的重要片段和史实,其中包含有很多MIT历史上有名的传奇故事,该书[66]更像是对一个故事的描述。2004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和中国研究生院院长联席会组织了对国外著名研究型大学的调研并出版了调研报告。该调研对MIT的学院概况、学术研究、研究生教育、毕业生情况、国际化战略、清华大学与MIT的合作、MIT对美国社会的[67]贡献等多方面作了考察和描述。清华大学对MIT的研究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就一直没有中断过。清华大学教育研究所收集了历任MIT的校长报告、电机电子与计算机工程系等主要院系的发展史等重要资料。

就国外资料和研究来看,首先就是关于MIT校史方面的资料。MIT网站上列出了学校创立时的档案的电子文档,其中包含学校计划书、早期宪章和学科课程设置等信息;1954年出版的塞缪尔·普雷斯[68]科特编著的《当MIT作为波士顿技术学院 1861~1916》一书详细回顾了MIT创建的历史和早期的发展,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1975年[69]出版的弗朗西斯·威利编著的《透视MIT:麻省理工学院画报历史》回顾了MIT 20世纪70年代以前的历史;2005年出版的由朱利叶斯·斯[70]特拉顿校长编著的《头脑和手:MIT的创立》一书主要回顾了MIT起源、创建和早期的历史等。另外,还有关于记述MIT各学院、系以及研究项目历史的资料和书籍,MIT毕业学生、校友以及校长的回忆录,其中就有罗杰斯校长夫人编辑的《威廉·巴顿·罗杰斯的生活和书

[71]信》,这些文献记述了罗杰斯校长的高等教育思想,对研究MIT的创立有着重要意义。此外,还有基利安校长的回忆录《大学校长的教[72]育:论文集》,约翰逊校长的回忆录《占据中心:高等教育生活[73]的回忆》,威斯纳校长的传记《杰瑞·威斯纳:科学家、政治家和[74]人文学家:回忆录和文集》。韦斯特校长的《追踪无尽的前沿:[75]MIT的尝试和美国研究型大学的角色》和《从二战到万维网的美国[76]研究型大学》,研究了二战以来美国研究型大学的发展,着重从MIT的角度进行了分析。其他的还有关于20世纪以来MIT历任校长的就职宣言以及各位校长对学校发展的相关评述。

MIT的校长年度报告记录了学校发展的历程。从20世纪90年代起,MIT学校网站开始刊登校长年度报告,校长报告记录了学校学科发展、科学研究、学生培养和同外界合作等各方面的政策和成就,是较全面的关于MIT发展的第一手资料。清华大学教育研究所收集了自1929年以来的MIT校长报告,并编译出版了《麻省理工学院校长报告1929~2005》三卷本。

以上有关MIT校史资料、校长书信和回忆录、校长年度报告,资料翔实、内容丰富,囊括了从MIT创校一直到今日的各种资料档案,而这些都将是本书研究的主要文献来源。

就国外对MIT的相关研究来看。2002年埃兹科维茨教授出版了其新著《麻省理工学院与创业科学的兴起》(MIT and The Rise of Entrepreneurial Science),2007年清华大学王孙禺、袁本涛教授将此书译为中文,并在中国大陆地区出版。该书研究了MIT从赠地学院发展成为世界著名理工研究型大学的过程,认为MIT将教学和科研结合起来以及知识资本化的过程,创造了一种新的大学模式——创业型大学,这种模式正在取代哈佛模式而成为学院界的榜样。该书系统分析了创业型大学模式在MIT的起源和发展、向斯坦福大学的转移及之后在学术界的传播。作者对MIT不同发展时期的四位关键人物进行了系统介绍,还对学院在将研究、教学和创业融为一体的过程中所形成的新型师生关系、新型文化价值观和“大学—产业界”“大学—政府”关系模式进行了深入分析,并认为创业型大学在知识经济社会中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麻省理工学院与创业科学的兴起》一书由两部分构成:第一部分主要描述了MIT与产业界的关系,从1861年MIT作为一所技术学院创建到战后开始的对研究和发展的结合,以及风险资本的介入促进学校研究的产业化,并成立创新的公司;第二部分则着重介绍了此后斯坦福大学及美国整个大学系统对MIT模式的模仿和发展。该书第一章论述了现代大学正超越传统的“象牙塔”模式,在经过两次学院革命后,科学研究和发展经济、技术成果的产业应用进入大学的功用中,而大学及其教师展现出来的创业作用成为大学第二次学术革命的动力和方向。第二章叙述了MIT创建的历史,阐明MIT创始人罗杰斯选择在波士顿地区建立学校,正是基于该地区发达的工业以及当地对大学—产业界合作理念的赞同。第三至八章描述了MIT创建以后历任学校领导、教师与产业界互动的过程,并对MIT在与产业界、政府互动过程中管理和制度上所作出的各种创新给予了高度评价,如“每周一天”的咨询制度、建立用于管理学院与产业界资助合作的办公室、学院专利权的管理制度、大学研究的商业化资金引入以及与联邦政府研究中的管理费等,这些创新性的实践都为二战后美国创业科学的极大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第九章以斯坦福大学为案例介绍了创业型大学模式的扩展,该校将学术研究与周边产业界密切联系并发展出硅谷,这些成功经验应该说是创业型科学的集大成者。作者还讨论了美国政府在创业型大学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从法律层面促进研究成果向产业应用的转移和转化。作者最后以大学—产业界—政府互动的“三螺旋”模型构成的结论回到本书的主题:大学正在把促进经济发展作为其重要任务,不再是一个被动的经济受施者,而是通过授权交易、新创公司的股权参与、资本市场的运作等方式成为经济增长中的重要因素,并实现自给,成为自生产者。

1997年3月,美国波士顿银行公布了一篇题为《MIT:创新的影响》(MIT:The Impact of Innovation)的研究报告。该报告表明,如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