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钱与人生(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24 22:51:03

点击下载

作者:塞缪尔·斯迈尔斯

出版社:中国方正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金钱与人生

金钱与人生试读:

金钱与人生

[英]塞缪尔·斯迈尔斯 著          张杰 译      丛书主编 刘荣跃

目 录

书中自有黄金屋

(译本序)

………………刘荣跃

作者序言

…………………………

第一章 勤勉

第二章 节俭

第三章 鼠目寸光

第四章 储蓄之道

第五章 节俭的典范

第六章 理财之道

第七章 人寿保险中的理财

第八章 储蓄银行与理财

第九章 见微知著

第十章 雇主和工人

第十一章 克罗斯利一家——雇主和工人(续)

第十二章 入不敷出

第十三章 债务缠身

第十四章 财富与慈善

第十五章 健康的家庭

第十六章 生活的艺术

索引

主编简介

书中自有黄金屋(译本序)                   

刘荣跃

在当今中国出版的众多书籍中,励志读物可说是深受读者喜爱的一类。只要进入书店,你就会发现它们摆放在相当醒目的位置。这是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呀,中国正在迅速崛起,人们特别是青少年自然很需要给人鼓舞与激励的精神养料了。要想获得人生的成功,必须学习成功者们的经验,从他们的思想和行动中吸取有用的东西。这样便可以取长补短,少走弯路。这便是励志读物的价值和意义所在。

而在这类励志读物中,“卡耐基”的名字可说是如雷贯耳,其作品经久不衰。在我的记忆里,大概早在近20年前中国就开始翻译出版他的书了,诸如《人性的弱点》和《卡耐基成功学》等。时至今日,你在书店里仍能看到他的许多作品出版和再版,其销量可想而知。

不过你知道这么有名的一位人物的精神导师是谁吗?他就是世界著名励志大师、西方的成功学之父——塞缪尔·斯迈尔斯(1812-1904)——亦即是本丛书的作者。卡耐基从他那里吸取了丰富的精神营养,通过不断努力成为有名的钢铁大王,同时又将其成功经验和理念传授给了千千万万的人。社会就是这样在无数人的努力下不断前进着。所以这样的精神营养是非常可贵的,是人类宝贵的财富。我们读这样的书,就是在吸取和传承着这样的财富,而我们自己也因此变得富足起来,完善起来——这难道不是很有意义的吗?这也正是出版者和译者的心愿。

塞缪尔·斯迈尔斯是英国19世纪伟大的道德学家、著名的社会改革家和脍炙人口的散文随笔作家。他一生写过20多部著作,其中最受人喜爱的是有关人生成功与幸福,有关良知、信仰、道德、自由与责任等领域的随笔作品。他的这些作品所蕴涵的思想对西方乃至世界许多国家近现代道德文明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改变了亿万人民的命运,在全球畅销100多年而不衰,成为世界各国的年轻人最喜爱的人生教科书。

本丛书包括了他最著名的4部励志书,即《自助的力量》(Self Help)、《可贵的品格》(Character)、《人生的职责》(Duty)和《金钱与人生》(Thrift)。此外他还著有通过艰苦努力取得成功的伟人传记多部,如《发明家和实业家的故事》、《铁的发明及其发明家的故事》、《托马斯·特尔福德的故事》、《名人贾斯明的故事》等。

斯迈尔斯的作品为什么很受人欢迎呢?我们不妨单从其作品本身来看看。我觉得一个重要原因是,它们谈及到了人生当中的一些重大的主题,即自助、品格、职责与金钱。如果你在这几方面都能克服不足,使自己日益完善,你一定会是一个成功的人,或至少会有一个成功的人生。

我们不是常说“事在人为”,“有志者事竟成”,“工夫不负有心人”等等这些话吗?这实际上就是在强调作者提出的一种“自助”精神,只是表达方式不同罢了。一个人只要具有了这种精神,没有什么困难不能战胜的。我们当然离不开外界的帮助,但起根本作用的还在于你内在的动力。无数的事实证明这是一个千真万确的真理。而品格、职责和理财的问题,也无一不对我们的生活起着重大的影响,把握得好我们就会受益无穷,把握不好则会相当不利。至于如何才能把握好它们呢?不妨认真读读这几本大师的书,你一定会收获不小的。只要能静下心来认认真真地学习一下,你就向着成功的道路迈进了一步。

斯迈尔斯的文章很耐读,颇值得品味,这是我在审读译文时的一个深刻感受。它们讲得精辟中肯,形象生动而不抽象深奥——抽象深奥的文章是不会受到广大读者喜爱的。比如《自助的力量》的第一段话,就让你不能不信服和佩服,你会一下被吸引住,感到作者说得太好了。而类似的语言和思想在作品中比比皆是,极为丰富。作者在每章前都引有几则名人名言,既是对一章内容的高度概括,又是对其观点认识的有力佐证。至于作者自己的名言佳句,则不胜枚举,让我们在这里不妨先分享一些吧:“讨论怎样从外部管束一个人也许并无多大意义,因为一切都取决于人从内心对自己的约束。”“即使是最好的制度也不能为人提供主动的帮助。”“最贫困的人有时会占据最高的位置,显然最不可超越的困难丝毫也不会阻挡他们前进的道路。”“奋发图强的个人奋斗,都是成名必须付出的代价,因为懒惰永远也不能造就杰出人才。正是勤勉的手脑并用创造了财富。”“富人可以付钱请人帮他干活,却不能请人帮他提升思想,或者花钱买到自学的方法。”

这样的语言说得多么中肯,使人受到极大的鼓舞。是的,个人的志气树立起来了,你就有了成功的希望。读作者的书,你会感到是一种享受,感到催人奋进,获得勇往直前的巨大力量。而作者在阐述其观点时,生动地用了大量的事实和故事予以说明,让人从中得到启示。比如他提到出生贫寒的莎士比亚,就是通过自身的不懈努力而成为一位世界伟人的。作者还列举了普通劳动者阶层中产生的工程师布林德利,航海家库克,诗人彭斯,工程师爱德华兹和泰尔福德,地质学家休·米勒,作家和雕塑家艾伦·库宁汉姆……

我们每个人,不一定都要在工作上、事业上取得很大成功,成名成家什么的——这样的人毕竟是少数。不过生活一世,我们至少应该有一个成功的人生,这于己于社会都是有益的。成功的人生不一定要成名,重要的是有良好的品德,为人正直,为社会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而自己也因此感到充实,从中获得了幸福和快乐。如何获得成功的人生呢?书中自有黄金屋,不妨读读斯迈尔斯的书,从它们当中去淘金,你必定会受益匪浅的。              2012年3月于天府雄州·四川简阳作者序言

本书是《自助的力量》和《可贵的品格》”的续篇。实际上,它可能看起来像这些书的序言;因为《金钱与人生》是《自助的力量》的基础,而《自助的力量》的主要基础都是优秀的《可贵的品格》。

作者已经谈论过“金钱的使用和滥用”,但是这些内容值得重复和强化。正如他的评论——一些最优秀的人品和金钱的正确使用密切相关:比如慷慨、诚实、公正和忘我,以及俭约等切实可行的品德。另一方面,还有与之相对的人品,如贪婪、欺骗、不公和自私等,正像在那些肆无忌惮的贪财者身上所表现出来的样子;还有疏忽轻率、铺张浪费,以及鼠目寸光等,这些体现在那些误用和滥用托付给他们的钱财的人身上。

亨利·泰勒爵士说:“勤勉之人必然钟爱自己的成果,上帝使众人为此而心动,并因之而增添了他们日常劳作的乐趣。”勤勉之人的成果应该不仅是收入和积蓄。这些收入和积蓄应该得到更加明智的利用。我们工作和打拼,并非仅仅为了自己,而且还是为了那些依靠我们的人。勤勉之人必须懂得如何挣钱、如何用钱和如何攒钱。像圣保罗那样,既要懂得如何节约和致富,也要拥有丰富的知识。

每个人都会尽其所能来提高他的社会身价,确保他的独立地位。为达此目的,他必须省吃俭用来确保现有的独立。勤勉使人能够挣钱谋生,它也应该能够使他们学会生活。如果能够深谋远虑、谨言慎行、省吃俭用和自我牺牲,一个人就可以变得独立。为了成为慷慨之人,人必须能够自我牺牲。慷慨的本质就是自我牺牲。

本书的目的就是劝导人们把钱财用在有价值的事情上,而不是浪费它们,一味地自我放纵。在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中,一定会碰到许许多多的敌人。他们是懒散、轻率、虚荣、恶习,以及放纵。在所有敌人之中,最后一个是最坏的。本书提供了无数的例证。这些例证表明,减缓“饮酒祸害”的最佳方法之一是劝导老年人和年轻人践行节俭的美德。

本书的大部分内容于多年前写成并出版过其中的一部分。但是,由于瘫痪,在一段时间里作者被迫中断写作,一直推迟到现在才写成此书。关于最近得到的许多信息,作者十分感谢哈利法克斯市市长爱德华·克罗斯利先生、哈利法克斯市的爱德华·阿克罗德先生、邮政总局的乔治·切特温德先生、达尔文市的S.A.尼克尔斯先生、米德尔斯布勒的耶利米·黑德先生、哈德斯菲尔德市的查尔斯W.斯克士先生,以及达勒姆、伦弗鲁郡、约克郡、兰开夏郡、斯塔福德郡和南威尔士的无数其他通信员们。

作者相信,在实现其最初的目标方面,本书会证明是有用的和有益的。

1875年11月,伦敦。

一则寓言

冬天即将来临。蚱蜢已经变得饥寒交迫,蜜蜂却依旧丰衣足食。蚱蜢来到蜂窝,低三下四地乞求蜜蜂的施舍。希望她们匀给他一点蜂蜜,以免他挨饿受冻。

一只蜜蜂问他夏天都干了什么,为什么他没有像她们那样储备食物。“说实话。”蚱蜢说,“我过得非常快活。整天都在喝酒、跳舞和唱歌,从来没考虑过冬天的事情。”“我们的计划和你恰恰相反。”蜜蜂说,“我们在夏天辛勤工作,因为我们早就料到在即将到来的季节里需要储存食物;但是,那些在夏天除了喝酒跳舞、和唱歌之外无所事事的人,应该会想到在冬天挨饿。”第一章  勤勉“不是我所拥有的一切,而是我的所作所为,造就了我的王国。”——卡莱尔。“富有成效的勤勉是使一个民族富足的唯一资本,并且使国家繁荣昌盛,人民幸福安康。‘凡有劳作,必有收益’,所罗门如是说。政治经济科学仅仅是关于节俭的说教吗?”——塞缪尔·兰恩。“通过农夫的辛勤劳作,工匠的精湛技艺,商人的风险经营,上帝提供了世界上的美好事物来满足人们的各种需要。懒散者恰如亡故之人,对世界的变化和需要都视若无睹;他活着只是为了消磨时光,消耗大地的果实:像一只害虫或者一头野狼,当大限来临之时,他们便死去并腐烂,与此同时对世界却毫无贡献。”——杰里米·泰勒。“我们建立起来的大厦,

时间是其建筑之材;

我们的今天昨日,

是建筑大厦的砖块。“——朗费罗

* * * * *

随着文明的诞生,节俭也应运而生。当人们意识到有必要既为今天也为明天做些适当准备时,它就产生了。早在金钱被发明以前,人们就已经开始了节俭生活。

节俭意味着一个人要精打细算。它包括家庭经济,以及井井有条的家务管理。

私人经济的目的是为了创造和提升个人的福利,而政治经济的目的是为了创造和增加国家的财富。

私人财富与公共财富同源同宗。劳动创造了财富;储蓄和积聚保存了财富;勤劳和坚毅则增加了财富。

正是个人的储蓄构成了一个国家的财富或者说构成了幸福生活的基础。另一方面,也恰恰是个人的挥霍无度造成了国家的贫困。因此,每个节俭者都可被看作公众福利的贡献者,而每个挥霍者都是公众福利的害群之马。

节俭不是天生的本能,而是随着经历、榜样和深谋远虑培养起来的良好习惯。它也是教育和才智的结果。只有明智和深谋远虑的人才会懂得节俭。因此,使人节俭的最佳方式是使其变得明智。

本性上讲,人们更喜欢挥霍浪费,而非节俭度日。原始人最不懂得节俭,因为他们既无远虑,也不为明日着想。因此史前人类不保存任何东西。

起初,原始人对农业一无所知。只是到了较近的时代,人们才搜集种子为食物,并节省下一部分来以备来年之用。

如果没有祖先的有益劳动的积累成果,人类可能还处于野蛮状态。他们开垦土地,种植庄稼来获取所需的食物。他们发明了各种工具和织物,所以我们能坐享其成。他们发现了艺术和科学,所以我们能继续在他们的基础上发展进步。

大自然教导我们,任何人类的美好事情都不会彻底得消失。那些长眠地下的无数先人们永远提醒着世人不要忘记他们曾经辉煌的人生。在早已消亡了的尼尼微、巴比伦、特洛伊等古城的建筑和雕刻上所展现的工艺和技能一直流传到今天。在大自然中,人类的劳动成果不会消失得无影无踪。某些遗留的有用劳动成果将会继续造福个人或全人类。

因此,我们生来就能继承我们祖先有益的劳动成果。但是,如果我们不从事劳动,我们就无法享用这些成果。人人都应当劳动,不分体力或脑力。没有工作,生命便失去了价值;它就会进入一种道德的麻木状态。我们并非仅指体力劳动,还有许多更高层次的工作——行动和持久、考验和耐心、雄心壮志和慈善博爱、传播真理和文明、解除病痛和救济穷人、帮扶弱者和助其自立等工作。“一个高贵的人,”巴罗说,“不屑于这样度日:像懒汉般依靠别人的劳动;或者像寄生虫一样偷取集体粮仓的粮食;或者像鲨鱼一样捕食小鱼虾。相反,他会尽可能地去关爱别人,大力地服务和捐助于大众。从国王到农夫,没有哪份成功的、信誉良好的、或令人满意的工作,不需要付出大量的脑力劳动或者体力劳动,或二者兼而有之。”

劳动不仅必不可少,而且充满了乐趣。过去我们所诅咒的身体构成现在反而成了一件有利的事情。我们的生命,在某些方面同大自然冲突不和,而在另外一些方面它又同大自然相互合作。太阳、空气和大地不断地榨取我们的生命力,所以我们才需要吃饭来获取营养,需要穿衣取暖。

有一则广为人知的故事。从前,有一位老农夫。临终时,他把三个游手好闲的儿子叫到身边,透露给他们一个重要秘密。“儿啊,”他说,“在我留给你们的园子里,下面埋藏了许多财宝。”老人吃力地说。“藏在哪里了?”儿子们异口同声地问。“我这就告诉你们,”老人说,“你们去把它挖出来——”在将要说出那重大的秘密时,他突然停止了呼吸,撒手而去。儿子们立刻动手挖财宝。他们扛着铁锨,抡着锄头,把荒废已久的园子翻了个底朝天。 他们没有找到任何财宝,但是在挖财宝过程中他们学会了劳动。看啊,他们在园子里播种,最后收获了庄稼。因为他们的辛勤耕作,收成颇为丰厚。此时,他们才发现了埋藏在园子里的财宝,他们那睿智的老父的建议的真正含义。

许多人对于靠劳动生活的法则颇有微词。他们根本没有仔细思考过这一点:遵守这条法则不仅是在服从上帝的意志,同时也有助于发展我们的智力,尽享生命的乐趣。在所有的不幸者中,游手好闲之徒无疑是最不幸的——他们的生命毫无价值,他们只知道享乐和满足自己的感官需要。难道这些人不是整日牢骚满腹、痛苦不堪、怨天尤人吗?他们总是无精打采,似乎于人于己都毫无用处——仅仅是个大地的累赘而已,他们离开人世后,无人思念,也无人遗憾。实际上,游手好闲之辈的命运是最凄惨和最不光彩的命运。

在推动世界前进方面,谁比那些被迫或者自愿的劳动者贡献得还大呢?所有被我们称之为进步的东西——文明、福利、繁荣——都来自于勤劳实干,从种植大麦到制造轮船,从缝制衣领到雕刻“整个世界为之着迷的雕像”等等。

无数的事例表明,勤劳者的经历具有许多共同的特点。勤奋能使最穷苦的人,获得荣誉,虽然可能不是显赫的声名。艺术、文学和科学史上的伟人们都是最勤劳的人。一位仪表工发明了蒸汽机;一位理发师发明了纺纱机;一位纺织工发明了走锭精纺机;一位矿工完善了火车机车;各阶层的劳动者一代接一代地为改进机械技术做出了贡献。

我们已经谈了许多勤劳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接下来我们看看勤劳带给人类的益处。很显然,如果没有祖先的文明蓄积——技能的、艺术的、发明的和文化知识等方面的蓄积——我们还将继续生活在原始人阶段。

世界劳动成果的蓄积创造了世界的文明。蓄积是劳动的成果;只有当劳动者开始进行积累,文明的成果才会积聚起来。我们已经说过,节俭随同文明一起诞生;我们几乎可以说节俭催生了文明。节俭产生资本,而资本又是保存的劳动成果。资本家只不过是一个没有花光他的劳动收入的人。

但是,节俭并非一种与生俱来的本能。它是后天习得的行为准则。它包括自我牺牲——为了未来而牺牲眼前的享乐—,使人的动物式欲望服从于理性、远见和谨慎。它既为今天考虑,也为明天着想。它投资积累的资本,为未来做准备。

爱德华·丹尼森说:“理性使人能够预见未来,同时也使人承担了为未来做准备的职责,我们的语言就表明了这一点。我们使用某个特定的词来暗示一种消极的远见,就好像用某个词明白无误地表示对未来的积极应对一样。每次谈到远见这一美德,我们总是认定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预知未来并无任何益处,为未来做准备才能带给我们最大的好处。”[ 《爱德华·丹尼森晚年书信集》,第240页

]

从这个意义上讲,社会主要由两大阶级构成——储蓄者和浪费者、深谋远虑之士和目光短浅之徒、节俭者和挥霍者、有产者和无产者。那些辛勤劳动并节俭度日的人成为拥有资本者并开始了其它工作。手中积累了资本后,他们雇佣其他劳动者为他们工作。贸易和商务由此而生。

节俭者建造房屋、仓库和工场。他们为工厂配备了工具和机器。他们建造轮船并航行到世界各地。他们集中资本,修建铁路、港口和码头。他们开办煤矿、铁矿和铜矿并安装水泵来排除矿中的积水。他们雇佣工人开矿,为社会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就会。

这一切都是节俭的结果,是省吃俭用并把积蓄用于有益用途的结果。挥霍者没有为世界的进步做出任何贡献。他花光了所有收入,没有能力帮助任何人。无论他赚钱多少,他的社会地位都没有得到任何提升。他没有节省自己的资源,到头来还得求助于人。实际上,他生来就是节俭者的奴隶。

第二章 节俭习惯

“重要的是学会管束自己。”——歌德。“大多数人为现在而工作,少数人为未来而工作。明智的人为两者而工作——既为现在的未来,也为未来的现在而工作。”——《真理的猜想》“所有成功的秘密在于知道如何自制,……一旦你学会了支配自己,那么你就是一位最好的老师。如果你能证明你能够控制自己,那我就可以说你是一位受过教育的人,做不到这一点,所有的其它教育都等于零。”——欧丽芬特夫人。“全世界都在呼唤:‘拯救我们的人在哪里?我们需要他!’请不要舍近求远,因为他近在咫尺。这个人——就是你,就是我,就是我们每个人!……怎样才能使自己成为一名男子汉呢?如果一个人不知道如何决心成为这样的人,那么它比登天还难;如果一个人决心成为这样的人,那么它就易如反掌。”——大仲马。

大多数人都能享受富足和安逸,只要他们努力地去获得并享有它们。领取丰厚薪水的人也可能成为资本家,并且为世界的进步和社会福利做出自己的贡献。但是,只有辛勤劳动、殚精竭虑、诚实正直和勤俭节约,他们才能改善自己或他们所处阶级的处境。

目前的社会,与其说是在遭受缺钱的痛苦,不如说是在遭受挥霍浪费的痛苦。和懂得如何花钱相比,赚钱要容易得多啦。一个人的财富并非由其所赚的钱构成,而是由他花钱和省钱的方式来决定。通过劳动,一个人获取了比自己和家庭所需还多的收入,那么他就能积蓄下一点钱。毫无疑问地,他也就拥有了为社会福利做贡献的基础。这点积蓄也许很少,但是它们足以使其独立。

现在,那些高收入的工薪阶层竟然没有积蓄,真是令人匪夷所思。实际上,这只是自我克制和个人节俭的问题。的确,今天的那些主要实业界领袖大多数都直接来自于普通群众。正是经验和技能的积累把工人和“非”工人区别开来,而这又取决于工人是愿意节俭还是浪费。如果节俭,他将发现他有充分的机会把积蓄用在有利可图和有益的事情上。

节省时间就等于节约金钱。富兰克林说,“时间就是金钱。”如果某人希望赚钱,那么他就应该合理地利用时间。时间可以用于许多美好而高贵的事情。它可以用于学习、研究、文艺创作和科学探索等活动。有计划的学习或工作可以节省时间。计划是为了达到特定目的的一种安排,以便在达到目的的过程中不浪费时间。每个商人的工作都必须有计划和条理。每个家庭主妇的工作也是如此。每件事情都必须有它的合理位置,而且都必须在它的合理位置上。同理,每件事情都必须有属于它的时间并且都必须按时完成。

勿须多言,节俭是有益的。没人否认节俭是可以做到的。我们已经看到过许多这方面的例证。许多人已经做过的事情,那么其他人也可以做到。而且,节俭也不是令人厌恶的美德。相反,它能使我们免受许多轻视和侮辱。它要求我们克制自己,但并非放弃正当的享乐。它带给我们许多诚实的乐趣。奢侈和铺张浪费则会使我们失去这些乐趣。

没有人可以说他不会精打细算。几乎每人每周都能够节省下几个先令。每周节省3个先令,20年就能积攒240英镑,再节省10年,加上利息,就能达到420英镑。有些人可能会说他们根本不可能攒这么多。那可以试一下啊!他可以先从每周2个先令、1个先令或6便士开始。不管节省多少,也不论身处何处,请马上开始吧。每周到储蓄银行存上6便士,那么,20年就会达到40英镑,30年就会达到70英镑。我们所需要的只是养成节俭和自制的习惯。

节俭不需要非凡的勇气,也不需要超众的智力或任何超人的德行。它只需要常识和抵制自我享乐的力量。实际上,节俭只是日常工作中的常识。它不需要强烈的决心,而只需要一点耐心的自我克制。“开始行动”是它的方法!越是持之以恒,就越是容易养成节俭的习惯,也就会越快地补偿自我克制者所做出的牺牲。

有人可能这样问:一个收入微薄者,挣的每个便士都需要用来养家糊口时,还有可能省下钱来去存入储蓄银行吗?当然有可能。这样事的确有,许多勤奋和谨慎的人都做到了这一点。他们克制自己,把余下的收入存入银行、或供穷人储蓄的其它机构里。如果有人能做到这一点,那么在类似情况下,所有的人都能做到,根本不会剥夺他们本来应该享有的真正快乐和幸福。

如果一个人薪资丰厚,但是他把所有的收入都花在自己身上。或者,他有家庭,把每周的收入全都用来养家糊口而毫无剩余,这种做法是多么自私啊!当听说一个收入丰厚的人死后没有留下任何遗产:他的遗孀和家人一贫如洗,听任命运的宰割,生死听天由命时,我们不能不认为这是天下最自私的、挥霍无度的行为。不过,相对而言,这种情形少之又少。也许他们可以四处募捐。募捐或许能解决某些问题,也许根本解决不了。最后,这个不幸的烂摊子家庭就会陷入一贫如洗、家徒四壁的境地。

然而,在很大程度上,最起码的节俭行为都能够避免这种后果。任何感官享乐和自我放纵的缩减——如少喝一杯啤酒或者少抽一支雪茄——都能使一个人在经年累月中为他人节省一些东西,而不是浪费在自己身上。实际上,疾病或无助经常不期而至。在这种情况下,那些最穷苦的人拥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来为他自己和家人提供援助,无论这种援助是多么得微不足道。

相对而言,只有极少数人能成为富人。但是,绝大多数人,通过勤劳和节俭,都能够获得足够的财物来满足自己的需要。他们甚至可以拥有足够的储蓄,使自己免受年老时的穷困之苦。然而,阻碍一个人节俭的不是机遇匮乏,而是意志力薄弱。一个人也许会不知疲倦地辛勤工作,但是管束不住自己,仍然大手大脚地花钱,过着高消费的生活。

大多数人宁愿享乐而不愿自我克制。他们常常花光所有的收入。其实,不只是劳动者挥霍浪费。我们听说过有些人许多年来每年都挣几百英镑,但是全部挥霍殆尽。在他们突然辞世时,他们的孩子却一无所有。他们死去时,连家具都早已属于他人。因为他们不得不卖掉这些,以便支付丧葬费和偿还其挥霍无度生活所招致的债务。我们都知道这样的事例。

作为独立的一种保证,节俭这种最朴素和最平民化的品质立刻备受尊崇,成为最有价值的美德之一。“对待金钱千万不能掉以轻心,”布尔沃说,“因为金钱能够反映出人的品格。”人类的某些优秀品质,比如慷慨、仁慈、公正、诚实和远见等,依赖于对金钱的正确使用。人类的许多恶劣品质,比如贪婪、吝啬、不公、奢侈和目光短浅等,也起源于对金钱的滥用。

忙于糊口度日的阶级永远不会取得任何成就。那些花光所有收入的人们总是处在赤贫的边缘。他们必定虚弱不堪——他们是时间和环境的奴隶。他们使自己贫困潦倒,丧失了自尊,也失去了别人的尊重,也不可能得到自由和独立。挥霍浪费足以使人丧失所有的刚强和美德。

但是,如果有积蓄,无论多么细少,一个人所处的地位就会完全不同。这一小笔积蓄将一直是他力量的源泉。他不再是时间和命运的作弄对象。从此,他能够勇敢地直面世界。在某种意义上,他是自己的主人。他可以支配自己的命运。他既不会被收买也不会被出卖。他可以满心期望自己在将来过上舒适和幸福的晚年生活。

人们变得明智和善于思考后,他们一般都会变得深谋远虑并节俭度日。一个粗心轻率的人,就像原始人一样,花光所有的收入。他根本不考虑明天、逆境时刻或那些依靠他生活的人们。但是,一个明智的人会为未来着想。生活光景好的时候,他会为将来可能降临到家人和自己身上的坏日子做准备,他还会认真地为他的亲近之人做好打算。

一个已婚之人得承担多么重大的责任啊!但是,很多人没有认真地思考过这一责任。或许这是上帝的明智安排,因为关于婚姻责任的过多严肃思考可能会导致某些人逃避婚姻。然而,一旦结婚,一个男人就应该毫不犹豫地做出决定:只要是能力所及,他就永远不能允许贫穷光顾其家。如果他离开了人生舞台或丧失了劳动能力,他的孩子也不会成为社会的负担。

为实现这一目的而勤俭节约是一项重要的责任。如果没有节俭,就没有人可能是正直的,也没有人可能是诚实的。对妇女和孩子来说,男人的目光短浅是残忍的,尽管这种残忍源于男人的无知。

许多人辛辛苦苦地努力赚钱,但不知道如何节省,或者使用这些钱。他们拥有足够的技能和勤劳去挣钱,但是缺乏必要的智慧去理财。当行乐的冲动俘获了我们时,我们没有考虑后果就让步屈服了。不过,这可能只是健忘的后果。坚强的意志力可以使人轻易地控制这种现象的产生,强大的决心也可以使人在将来避免这些不必要的支出。大多数情况下,节俭习惯的产生是因为我们想要改善社会状况,以及改善那些依赖于我们的那些人的处境。它使我们免于所有不必要的开支,避免所有奢侈和铺张浪费的生活方式。不论其价格多么低廉,如果购买的物品是多余的,那么这次购买就是昂贵的。小开支多了就可能是一笔大开支!如果经常购买一些不需要的物品,我们很快就会在其它方面也变得大手大脚起来。

青壮年时期,人们应该为舒适而幸福地安享晚年准备一笔钱财。如果一个人大半辈子都曾从事报酬丰厚的工作,到了晚年却沦落到乞讨为生、或者依靠邻居的怜悯、陌生人的施舍度日,那么,还有比这一景象更令人痛心难过的吗?考虑到这一点,人们应该在早年就下定决心努力工作和攒钱,为自己和家人以后的幸福生活做好准备。

实际上,一个人年轻时就应该开始节俭储蓄;这样,他在老年时才能自在地生活,前提是他的开销不超过收入。年轻人来日方长,应该在平时的工作生活中遵循精打细算的原则。

苏格拉底建议那些有家庭的父亲留意他们那些节俭的邻居的做法——那些把钱用在刀刃上的邻居,从榜样中获益。从本质上讲,节俭是在实际生活中实行的,最好的办法是通过事实例证来学习它。比如,两个人每天各赚5先令。两人的家庭生活和开销都极为相近。然而,一人说他没法节省,于是没有存钱;另外一个人则说他能节省,定期节省一部分钱存到储蓄银行,最终他成了一位资本家。

塞缪尔·约翰逊完全理解贫穷的困境。有一次,他的署名是“缺衣少食者”。他曾和萨维奇在街上晃来荡去,不知道晚上投宿何处。约翰逊永远不会忘记早年所经受过的贫困,他总是规劝朋友和读者避免遭受贫困。像西塞罗一样,他断言财富或福利的最佳来源是节俭。他称勤俭为精明的女儿、克制的姐妹和自由的母亲。

可以这样来总结我们的谈话:在渴求的个体变革或社会改良中,我们首先必须从自己开始,在生活中展现出我们的信条,向行为典范学习。如果想要提高别人,我们必须先提高自己。每个人都可以在他自己身上展现这些效果。他可以从自尊开始。

人生叵测,这强烈地促使我们为坏日子做好准备。这样做,既是一个人的道德责任和社会义务,也是一个人的宗教责任。“如果一个人不为自己、特别是自己的家人做准备,那么他就背弃了自己的信仰,他比不信教者还糟。”

人生叵测,这个道理众所周知。意外或疾病可以在瞬间打倒最强壮和健康的人。如果综观人生,我们就会认识到,如同人注定要死亡一样,人生总是那么得变幻莫测。

我们经常听到有人大声叫嚷:“没有人帮助我们吗?”这是一种有气无力的、绝望的喊叫。通过自我克制、谨慎和勤俭,有些人可以轻易地实现自助。他们的这种卑劣的叫嚷行为尤其令人反感。

许多人还没有认识到这一点,即美德、知识、自由和幸福都必须发自自身。立法对此几乎爱莫能助。法律不能使人变得清醒、聪明和善良。大多数人的主要痛苦的来源可以说与议会制定的法律毫不相干。

挥霍者嘲笑议会的立法。酒鬼们公然违抗它,狂妄地说没有必要深谋远虑和自我克制,把自己的悲惨境遇归罪于别人。更为离谱的是,那些煽动者的周围经常聚集了成千上万的民众。他们没有想方设法地教育那些听众去养成节俭、节制和自我修养的习惯,反而鼓励听众继续叫嚷“没有人帮助我们吗?”

在这个国家,收入丰厚的工人已经为数众多。他们可以轻而易举地储蓄和节省,使自己变得道德高尚、受人尊敬和独立自主,提升作为成年人和公民的社会地位。然而,他们大肆挥霍,不仅严重损害了个人幸福和家庭安乐,而且同样严重地危害了他们所属的那个社会。“好日子”时,他们胡乱花掉了所有的收入。“坏日子”时,他们立刻陷入了困境。他们不是利用,而是滥用了金钱。大多数情况下,本来应该为晚年或者不断增加成员的家庭做准备时,工薪阶层者却在胡花乱用、花天酒地和腐化堕落。有人或许说我在夸大其词。只要随便到任何一个社区,看看他们的巨大花费和微薄的积蓄,就知道我所言不虚了:大部分收入都进了啤酒馆,极少的一部分存入了银行或流向了互助会。

因此,当一个民族鼠目寸光而又不谙节俭之道时,任何物质上的繁荣都无法使获益。如果不深谋远虑和厉行节俭,他们就会交替不断地处于‘饥饿和撑饱’的循环状态中。生意萧条时(就像罕见的繁荣时期后经常发生的那样),“本来可以储蓄的东西”的想法对他们无济于事。如果曾经想到过“好日子”可能不会永久持续下去,他们就不会浪费了。

单单金钱并不意味着繁荣。一个人的天性可能会保持不变。当每年加倍地花钱或一分分地增加储蓄时,他的天性可能会更加迟缓,甚至扭曲变形。社会大众的情形也是如此。如果他们的品德没有和物质财富同步发展,那么收入的增加可能只会增加本钱,满足他们动物式的放纵。在经济繁荣时,如果一个没有受过教育、工作繁重的人的收入翻番,会有什么结果呢?你只是为他增加了更多的吃喝本钱而已!因此,即使是政治经济学家们所定义的‘国家繁荣’中的那些物质条件也不表示普通大众能够维持富足的物质生活。我们相信,只要这个问题中的道德因素仍然被忽视,那么这种‘繁荣’只会带来恶果,而决非善果。只有知识和美德才能给人生带来尊严。对国家而言,只有这种品质的增长,而非印花棉布、玩具、五金和陶器的无穷尽的生产和销售,才是真正繁荣的标志。

论述上面的这些观点并非意味着我们提倡养成吝啬、守财的习惯;因为我们痛恨小气鬼、守财奴和吝啬者。我们所主张的是人们应该为未来作好准备——在好日子时为坏日子做准备,因为坏日子几乎总是紧随其后。他们应该储蓄,为可能的需要做些准备。为维持晚年的生活、保留他们的自尊、以及确保自身的安乐和幸福而积累。无论如何,都不能把节俭和贪婪、高利贷、吝啬和自私联系在一起。实际上,它恰恰和这些令人厌恶的恶性完全相反。它意味着一个人为了独立自主而节俭。节俭要求一个人利用、而不是滥用金钱——一个人必须通过诚实的手段来获取并节俭地利用金钱——“不是为了收藏金钱,

也非为了有人可以使唤,——

而是为了能够独立,

享有光荣的独立特权。”

第三章 鼠目寸光

“有妻儿老小的男人必受其累。”——培根勋爵。“无论何时何地,幸福都掌握在那些能够自我管束者的手中。”——J·J·盖尼。“他们的常识在哪里?唉,真是太轻率了!早婚、多子、济贫税、救济院等等。他们出生、受难、死亡……。包括那些远不如英国文明发达的国家在内,没有哪个国家的人像英国人这样目光短浅。”——利顿勋爵。

自私导致了许多人的痛苦和烦恼——一方面人们有积累财富的贪欲,另一方面人们又有挥霍浪费的恶习。在这个时代,人们带着强烈地渴望和激情去积累钱财。主要的目标不是追求国家的幸福安康,而是获得大量的财富。我们研究政治经济学,并且任由社会经济自我发展。正在流行的座右铭是“争取第一”。丰厚的利润被看作尽善尽美——不论这个利润是如何获得,或是付出过何种代价。金钱就是上帝。“落后者遭殃。”是我们的格言。这种愚昧精神占据了绝对优势——

……“他们已被贪欲之神诱惑,

贪欲之神,这个意志最薄弱的家伙啊,

耐不住寂寞,从天堂落到了凡尘人家。”

我们来看看更贫穷阶层的人们。在这个所谓的文明社会中,他们的状况如何呢?绝大部分人仍然完全处在未开化的状态。尽管生活在一个基督教的国度里,他们却对基督教一无所知。他们是未开化的非基督徒,就像1900多年前凯撒统治下的特里诺本特人一样。然而,这些人就生活在我们中间。我们和他们就像圣雅各和圣伊莱斯紧紧地躺在一起一样。在伦敦的公园里,你可以看到人们如何狂热地崇拜黄金。在伦敦东部,你还可以看到人们的苦难有多么深重。

他们工作、吃饭、喝酒和睡觉,这就是他们的生活。他们从不为明天、下周或者明年做任何考虑。他们沉溺在感官的享乐中,没有为将来做任何准备。他们的心中从未想到过诸如逆境、随时会降临的悲痛、或是与岁月随之而来的无助、疾病等等。从这些方面来看,他们很像原始人,不知道过更好的日子,也不会做得更糟。像北美的印第安人,他们沾染上了文明进化进程中的种种恶习,但是丝毫没有利用文明的好处和优势。

在文明人之中,据说寒冷是节俭之母。因此,北欧国家的人们把他们的繁荣部分地归功于严酷的气候。寒冷迫使他们在夏天储备过冬的食物、煤和衣服,也促使他们修建房屋和勤勉持家。所以,德国人比西西里人更勤劳;荷兰人和比利时人比安达卢西亚人更勤劳;北美人和加拿大人比墨西哥人更勤劳。

已故的爱德华·丹尼森先生生前是纽华克的议员。他以一种无比的自我牺牲精神,用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教导伦敦东部的那些未开化者。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建造一座两层的铁教堂。第一层用作学校和讲堂,同时也作为俱乐部,男人和男孩们可以在那里读书、玩游戏、或者从事任何使他们远离酒馆的活动。“这个地区之所以如此糟糕,”丹尼森先生说,“是因为这一地区的人们习以为常的生活环境——非常低下的整体水平。除了日常饮食外,只有一架手风琴能激起他们的想象。完全缺乏教育,对宗教漠然视之。这一切所造成的后果是——目光短浅、肮脏以及它们的从属产物、犯罪和疾病……。没有人去帮一把那些苦苦挣扎的人,没有人引导那些有追求的人们,也没有人制止这些不可避免的不幸……。”他接着说,“传道士是一位理智的、精力充沛的人,他所从事的‘教化人’的工作是为了取得尽可能大的进展。但是,他的大部分精力都被施舍食物占用,整天都在忙于考虑如何使人们免受饥饿,这样他就不可能取得任何大的成就。这种情况每年冬天都在发生……。在世界上最富裕的国家里,每年都有大批的人因为缺乏救助而不得不挨饥受饿和死去,这是多么荒谬的事情啊!这一切说起来很容易,可是究竟如何帮助他们呢?现在已经和我们祖父的时代大不相同了。他们在许多方面都远落后于我们,但是他们并没有看到成千上万的人在冬天饿死的景象。事实是,在过去的20年里,我们心安理得地享受着巨大的繁荣,没有去考虑繁荣背后的因素,也没有认真思考要维持繁荣必须付出的努力和牺牲。”

丹尼森先生清楚地认识到,如果人们接受良好的教育,并且学会如何实行节俭,他们可能免受许多痛苦。他曾在某地说:“人们自己制造了赤贫和疾病。或许几乎没有绝对贫困的人。如果平时注意节俭和远见,人们就不会为失业或生病时的困窘而发愁,而这种事情还在不时地发生……。从微薄的周薪中挤出钱来储蓄,的确是件难事,但并非不能做到。一个码头工人,在年轻、力壮、未成家时,完全可以省下一半的周薪。几乎可以肯定,他们不会失业。”

说明了已婚男人如何节约后,丹尼森先生继续说:“几乎每个男人都能节约,即便他们处于社会的最底层。如果大家普遍奉行节约的做法,那么,这个城市的贫困和疾病就会保持在完全可以控制的范围之内。这一定可以实现。在有生之年,我可能看不到这一天的到来,但是它将会在两代人的时间内成为现实。不幸的是,这种变化的实现可能丝毫不会提高人们的精神境界。得到强制执行的良好的法律和义务教育,再加上个人的不懈努力,将会极大地启迪人们,并引导人们养成勤俭的习惯和具有高尚的品德,这毫无疑问地有益于他们的身体安逸和生活提升。”

关于英国工人和格恩西的居民在节俭方面的差异,丹尼森先生这样评论说:“我在此地的所见所闻使我们强烈地认识到了贫穷和赤贫之间的区别。在英国,工薪丰厚时,工人们就大肆挥霍。当工资停发时,他们就成了教区的乞丐。在这里,人们从来不依靠自己以外的任何人。他们自由自在地生活,过着俭朴的日子。如果地主建议他的佃农们节俭度日,就会受到他们的呵斥。我们可怜这些庄稼汉们,他们只能吃熏肉和蔬菜,每周吃一次猪肉。一个格恩西农民的主要食物是油脂汤。据说,这种汤是用卷心菜、豌豆再加上几滴油煨炖而成。这是那些拥有三四头奶牛、一两头猪和家禽的男人的日常生活。但是,他们把农产品和家禽家畜的肉拿到市场上去卖,把赚来的钱投资到扩大土地、增加股票或土地的“租金”上。土地证书可以随时在市场上购买和出售。”[ 已故爱德华·丹尼森议员的书信和其他作品选,第141页,142页。]

丹尼森先生只开展了一部分工作就去世了。他仅仅是启动了这项工作。他痛恨的那种因为缺乏远见而造成的苦难依然存在,而且似乎有扩大蔓延的趋势。不光是工匠们花光了所有的收入,他们的上层阶级也是如此。工匠们的借口“无知”并不适用于他们。许多所谓“上层”阶级的人们,和“下层”阶级的人一样,都是不可原谅的。他们花钱来装饰门面,过着荒唐、花天酒地、放荡的生活。

因此,如果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一个熟练工人的生活水平不会比动物的更高尚;收入的增加只会增加他粗俗生活的资本。查德威克先生说,在棉荒期间,“许多家景窘迫的家庭排队到救济站去领取救济。实际上,他们以前的总收入都超过了许多助理牧师,——许多工人的个人收入也是如此。”[ 埃德温·查德威克:《关于经济和贸易的演说》,第22页。]“好日子”里,工人们大口喝酒,大块吃肉;“坏日子”里,他们忍饥挨饿,饱受冷冻之苦。工资,用他们的话说,是“小口进,大口出。”好日子到头时,他们遭到了报应。他们的生活只能靠运气和“储备”——鼠目寸光者的“储备”!

生意总是年复一年地好坏交替,就像埃及法老梦中的瘦牛和肥牛那样。一阵繁荣之后,接踵而至的就是商品过剩、人心惶恐、穷困潦倒。那些缺乏远见和大手大脚的人从不吸取教训,没有对未来做足准备。鼠目寸光看起来是最无可救药的缺陷之一。在最近的一份报告中,贝克先生指出:“在有些工场区的整个社区,人们没有任何像样的积蓄。而且,失业两周的工人经常因为缺乏最起码的必需品而挨饥受饿。”没有发生罢工事件,但工人却很快陷入了贫困;他们的家具和钟表被送进了当铺。与此同时,慈善机构里到处都是可怜的求助者,无数家庭都对贫民救济税翘首以待。

这种习惯性的挥霍——尽管其中也有许多令人赞美的例外——是造成工匠们生活下降的真正原因。也是导致各种社会苦难的根源。这种不幸完全是人性中的无知和自我放纵的后果。尽管造物主已经注定一些人必定受穷,但是穷人没有必要是,事实上也不是,生活苦难不堪的人。苦难是德行不检的结果——最常见的是个人的罪恶与铺张浪费。

当然,我们已经进行了无数的“改革”。我们已经有了家务投票权,投票来决定家庭事务。总体而言,我们已经减轻了工人阶级在谷物、家畜、咖啡、糖和食物的税收;并且把从他们身上减轻的一大部分税赋转加到了中层和上层阶级上。然而,这些措施在改善工人阶级的状况方面却收效甚微。他们没有对自身实行改革。在家里也没有进行改革。不过,所有改革的目标都是为了提升个人的地位和状况。个人的不当言行必将导致整个社会的不公。当个人不道德时,这个社会也不会好到哪里去。

富兰克林敏锐地注意到:“工人阶级的税赋负担确实非常沉重;如果只需交付政府的征税,那么可能比较容易做到。但是,我们还有许多其它负担。对于某些人而言,这些负担可能令人痛心。懒散,和税收一样,增加了我们的负担;傲慢使我们的负担增加了3倍;胡闹使它增加了4倍。即使政府官员同意减税,也丝毫不能减轻或解脱我们的这些负担。”

有一个工人团体,为了请求减税而拜访约翰·罗素勋爵。勋爵对他们做了一个类似的评语:“你们对政府的税收怨声载道。但是,想想你们是如何使自己不堪重负的?每年你们在饮酒上花费达5000万英镑。有哪个政府敢征收如此的重税?你们自己有能力大幅度地减轻负担,而根本就没必要来求我们。”

抱怨法制败坏,税收沉重都无济于事。贵族政府以及雇主们的暴虐,都比不上道德败坏的祸害。人们很容易被痛苦牵着鼻子走。实际上大部分的痛苦都是自作自受——是虚度光阴、大手大脚、自我放纵、管理不善的后果。我们的自尊心更能接受的是:让别人,而不是自己,承担我们所受痛苦的责任。有一点非常清楚,那些日复一日没有计划、没有条理、没有深谋远虑的人——他们花光全部收入,没有为以后留下任何积蓄——将来必定受苦。一切只为今天着想,将来必定遭殃。有些人的信仰只是“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生死明日愁”。这样的人会有什么希望呢?

这一切看起来都令人感到绝望;但是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工人阶级的高收入就是一个很重要的着手点。逐步地教育他们如何使用、而不是滥用那些可以让他们舒适生活的钱财。他们有关实惠、节约和俭朴的知识越丰富,他们的生活就会越来越朴素、高尚、和虔诚。丹尼森先生认为也许“在两代人的时间”里能够大致地实现这一目标。社会的改良总是那么缓慢。文明的进步尤其迟缓!在提高人民大众的素质方面,文明的教化作用也是步履蹒跚。需要经过几代人,才能清楚地看到效果:因为在文明的历史上,一代人只相当于人生中的一天。许多国家,经历了多年的战争之后,才能够获得作为国家存在的权利。经历了长达四个世纪的迫害和磨难,基督教才确立下来。历经两个世纪的内战,才完成了基督教的宗教改革,确立了新教。经历了漫长的苦难岁月,农奴才从封建奴隶制中解放出来。从祖先盛装出征的时代,——或者,那些更近的年代,即所有的劳动人民都还是佃农和农奴、他们随耕种的土地一起被买卖的年代,——到我们现在生活的时代,这中间的差别是多么大啊,这种对比又是多么令人欣慰啊!毫无疑问,彻底铲除人们身上的挥霍、酗酒和浪费的恶习,并非万难之事。第四章 储蓄之道“自力更生和自我克制将教会人喝自己池里的水,吃自己的香甜面包,真正地学会自食其力,节俭使用他人权力之内的财物。”——培根勋爵。“因此,热爱劳动吧:即使不靠劳动糊口,你也可能需要劳动强身健体。它有益于身心健康;可防范懒散滋生的恶果。”——威廉·潘“父母不教孩子学手艺,就意味着教他去做贼。”——(印度)婆罗门教的经文

那些说“不可能做到”的人或许不知道,许多工人阶层的收入都远远超过某些专业人士。

事情的确如此,这决不是什么秘密,因为它已经发表在蓝皮书上。议会委员会展示了它的证明材料,并在报纸上报道过。任何煤矿主、铁器厂厂主和纺织厂厂主都会告诉你有关他们支付给工人们的高工资的情况。

一位布莱克本的雇主告诉我们,许多人的周薪都超过了5英镑——或者说年均收入260英镑。这样的家庭,他说,“每周的花销大概超过3英镑。余钱应该存起来。但是,除了吃穿以外,其中的绝大多数人都把余钱花在了喝酒和寻欢作乐上。”

戈德史密斯称乡村助理牧师是“年收入40英镑的巨富”。当然,戈德史密斯说这话以后,助理牧师们的工资已经增加了。但是,这样的工资仍然无法与熟练或非熟练工人的收入相提并论。如果工作仅仅是为了挣钱,那么牧师肯定早就跳槽去当矿工或钢铁工人了。

几年前,笔者参观伦弗鲁郡时,矿工们每天挣10到14先令。据那时的流行说法,他们“挣钱就像印钞机一样”。举例来说,一位父亲和他的三个儿子每月挣60英镑,——或者可以说他们年收入超过700英镑。这位父亲节俭朴素、从容稳健。工资高时,他早晨第一个下井、晚上最后一个离开。一年中他只缺工5天——因为这5天是斋戒日和假日。他们相信高工资不会持续长久,他和儿子们拼命地工作。他们积攒了一大笔钱,买了几处房子;此外,他们还教育自己,从而获得了更高的社会地位。

同一社区的另外一个矿工,也有四个儿子。他们每人的工资水平差不多,每月大约挣75英镑,或者年收入900英镑。这家人一年内不仅买了5套房子,而且还积攒了一大笔钱。有关他们最近的消息是,父亲成了一名承包商,——他雇用了60个矿工和“清道工”[ “清道工”指为矿工清理道路的人。他们“清理”碎屑;随着煤矿的推进,(在长壁开采时)修建棚顶。],并且可以从每吨运到河岸的煤中获得高额回扣。儿子们帮助父亲共同管理。他们都节俭朴素、勤劳能干和通情达理。他们热心于教育和帮助社区的人们进步。

这两个矿工家庭都做得非常出色。与此同时,他们的大多数矿工兄弟们却表现得非常糟糕。这些人每周只工作大约3天。有些人去酒馆里饮酒;其他人则带着威士忌到海边享乐。为了这个目的,他们提前两周就已经雇好了马车、出租车或“机器”。周一上午时,我们就看到了他们的聚会结果。一上班,邻镇的法官就发现,许多鼻青眼肿、头破血流的男男女女被带到他面前,请他审判裁决。在高薪以前的日子里,法院的事务一个小时就能办完。有时根本就无案办理。但是,当工资翻番后,这位法官几乎整天都有办不完的案子。看起来,好像高工资就意味着工人们更加懒散,消费更多的威士忌,以及更多的打架斗殴。

对于矿工而言,这些无疑是“红火的日子”。如果具有必要的自制能力,他们就可能发一笔财。许多矿工每周闲逛三、四天;而那些等着烧煤的人却因为缺煤而挨饿受冻。那些不是矿工的工人永远都不会忘记那煤荒的日子。在煤荒期间,埃尔科勋爵前往特兰恩特——东洛锡安的一个村庄——向矿工发表演讲。演讲主要针对矿工的挥霍浪费、游手好闲,以及他们为了维持煤价而联合行动的企图。

他以惊人的道德勇气——我们这个时代特别需要的品质——告诉选民们一些冷酷的但绝对真实的道理。关于煤荒以及工人试图延长煤荒的想法,他和他们进行了辩论。他们每周工作三天,其它时间却无所事事。有些人一周甚至两周都不工作;还有一些人每年休息大约100个法定假日。但是,他们挣来的钱都花在哪里了呢?他们为困难的日子储蓄了吗?“红火的日子”过去以后,他们是不是打算依靠济贫税来生活呢?在一个案例中,他发现一个矿工以及他的两个儿子每两周可以挣7英镑。埃尔科勋爵说:“我愿意看到那些在采矿业工作的苏格兰人充分利用他们的幸福时光,通过勤劳来努力地提高自身的地位——自力更生,积累财富。有可能的话,他们有朝一日也会成为矿主。”

高薪时代并没有在大众的心目中留下美好的印象。物价上涨,道德低下,工作草率。英国的工艺水平也大幅度下降。我们开始过多地依赖外国人。贸易在很大程度上遭到了破坏,资本大量地流失。工人和雇主对此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阿伯代尔勋爵认为,在南威尔士的最近一次罢工中,仅工人就造成了高达三百万英镑的损失。十二万工人立刻被强制停止工作。在他们无所事事的日子里,每周的工资损失高达十五万英镑。

我们可以很容易地想象出雇主们对最近的短暂“繁荣”的看法。在这里,我们没有必要再引用记者的一些叙述。南兰开夏郡的一位大雇主说:“酗酒之风日盛,个人暴力没有得到有效地制止。对于高薪和家务投票权等变化,人们还没有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

在纽卡斯尔附近的一家大钢铁厂,轧钢工人的工资最高,——他们的年薪可以达到三百到四百英镑。一位业主评论说:“除了少数情况外,我们担心工人和他的家人把大部分工资都花光了。”南斯塔福德郡的另一位业主说:“绝大多数情况下,在不到一周的时间里,钢铁厂的工人们就把他们的全部工资花光了。当然,也有一些例外。但是,不幸的是,这种例外可谓凤毛麟角。”南威尔士的一位业主则说:“关于工人们的节俭习惯,一小部分人小心谨慎而且勤俭持家;他们一般把钱用来买房置地。但是,绝大多数人经常寅吃卯粮,丝毫不考虑后果。大量的金钱被用来饮酒买醉:这使得工人们变得更加懒散;与此同时,酗酒和懒散也使得工厂经常缺少人手。直到每周三,当绝大部分懒散的工人清醒了以后,这种状况才得到缓解。当然,薪资比较低时,工人们更能按时上班。那时,喝酒的人少多了。不论从道德上还是物质上,这地方的各个方面都有了显著得改善。

这里还有一例证。一位布莱克本的办事员以年租20英镑的价格租了栋房子,并且把地下室以每年5英镑的价格转租给一位工厂操作工。这位办事员有一位妻子、4个孩子、和一个仆人;而那个操作工有一位妻子和5个孩子。这位公务员和家人穿戴整齐,孩子每天上学,全家人在周日到教堂做礼拜。那位操作工的部分家人去工厂上班,部分去臭水沟玩耍,但是没人上学;他们衣着破旧,但星期天除外,因为这天他们能从当铺赎回衣服。每到星期六来临,地下室的扁平锅就开始不停地工作,一直到周一晚上。每到周四,一大捆衣服就被送到了当铺。然而,住在这座房子里的上层阶级的家庭收入是每年100英镑;而住在地下室的下层阶级的家庭收入每年比他们多50磅,—— 也就是说,每年50英镑!

同一社区的一位雇主过去经常说,“一直到工人们享用羊肉、鲑鱼、嫩鸭和毛豆、新鲜土豆、草莓以及类似的时令美味三、四个星期以后,我才能够买得起它们。”

这些高收入操作工的极度自私、挥霍和荒唐行为很难令人置信。反感他们的人常常称工人阶级为“下层社会”;但是,只要一直如此这般地注重感官放纵和挥霍无度,他们就会一直是“下层社会”。这种情况下,大手大脚不仅是罪恶,而且是罪恶之源,是野蛮残酷的表现。比如,一个家庭的父亲,既然已经把许多无助的生命带到了这个世界上,那么他把钱都花在诸如饮酒之类的自我放纵上就是极度残酷的、自私的行为。这对为人父母者无任何益处。通过代代相传的坏榜样,这样的行为也对母亲和孩子们造成了无可挽回的伤害。一旦父亲生病、失业,孩子们立刻就失去了生计来源。那不计后果的父亲甚至都没有采取任何预防措施,比如加入某个储蓄互助会或共济会。当他卧病在床之际,妻子和孩子们不得不忍饥挨饿。如果他死去,那些可怜的生命就被迫依赖陌生人的慈善、或者少得可怜的济贫税为生。

有些人对自己的幸福漠不关心,实际上他们丝毫无意提升自己。对于他们而言,关于扩大权力的劝诫看起来没有多大作用。那些勤勉的朋友应该忠实地告诫他们,如果真的愿意不再卑躬屈膝、成为有思想理性的人,他们就必须谨慎、节俭和自制。只有厉行自力更生的原则,他们才能在社会上活得体面、安定和受到尊重;或者,他们能够获得足够的影响力和权力来加重自己在社会福利的天平上的砝码。

工人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拥有了更多的公民权。工人的权力得到了举世公认并被写入了宪法。对他而言,有数目众多的技工协会、报纸、共济会、以及一切文明的现代机构等。他已被接纳为知识分子的一员;在他们之中,不时地涌现出伟大的思想家、艺术家、工程师、哲学家和诗人。这表明知识分子不分阶层,贵族身份并非某些人专有独享的特权。文明的影响正推动社会向前发展,勤劳者的社会地位提升每天都在证明这一点。一个人可能或一定会表露自己的不满;但是,不满正是一个人改进提高自我的必要条件。因为,除非一个人不满足于自己低微的地位,否则,他就不会受到激励,去努力提高自己的地位。满足意味着无忧无虑。当一个理性的人感到不满足时,他就会放眼未来,去努力、工作和行动。

工人阶级经常过分地低估自己。尽管他们领到的工资高于专业人士的平均收入,他们中的许多人却只想着生活在简陋的房子里、把富余的时间和精力都花在喝酒上,尽管他们看似非常希望自己和自己的阶级受到尊重。他们在纵容这样的观念,即劳动是低人一等的。实际上,这种观念是荒唐错误的。所有的各种劳动都是高尚的和光荣的。在所有人之中,只有懒散之人才是卑鄙的和可耻的。

如果愿意的话,熟练工人能够拥有我们前文提到的较高的社会地位。是什么阻止了他们提升自己呢?这仅仅是因为他们没有把业余时间用来休心养性。他们钱粮充足;缺少的只是文化。他们应该明白,人的社会地位不是取决于他的收入多寡,而是取决于人格和才识。他们错失了很多机会,因为他们奢侈浪费并把收入花在动物般的享乐上,因为他们不愿意培养他们本性中最高尚的部分,所以,在那些有资格分享的社会权利或其他特权中,他们被排除在外或者说他们把自己排除在外。

尽管薪资丰厚,他们在很大部分程度上仍然固守工人阶级的服饰、语言和规矩。空闲时,他们衣服邋遢,双手肮脏。无论这个工人的技能如何炉火纯青,他的心灵与品德随时都会沉沦到同事的最低水平。甚至是那些他通过娴熟的技能所赚的外快,也经常使他道德败坏和社会地位下降。然而,他可能照样穿衣、过日子,享受着专业人士带给他的物质安乐。但是,这行不通啊!他的工资一周又一周地被挥霍了。一文钱也没有存下。他成了酒馆的受害者;当经济萧条、或身体生病时,他的唯一避难所就只有救济院。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