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党建创新:实践探索与理论思考(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25 11:01:55

点击下载

作者:刘川生

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高校党建创新:实践探索与理论思考

高校党建创新:实践探索与理论思考试读:

前言

高校是汇聚人才、培养人才的高地,是知识创新、科技创新的摇篮,是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的重要结合点,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做好新形势下高校党建工作,是促进高等教育科学发展、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根本保证,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必然要求。

党的十八大就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做出了新概括,提出了新要求,进行了新部署,其中特别强调要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为新时期高校党建工作指明了方向。近年来,北京师范大学高度重视学校党建工作,坚持“围绕中心抓党建,凝聚人心促发展”的指导思想,认真贯彻执行中央和上级部署要求,深入研究全球化背景下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紧跟时代步伐,在充分发挥党委对学校工作的领导作用的过程中,使学校党的建设不断得到加强。

一、完善制度,提高能力,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

学校党委始终高度重视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把思想建设放在首位,以能力建设为重点,不断加强理论学习,改进工作作风,健全民主集中制,努力提高治校理教水平。

1.加强校级领导班子建设,提高决策能力

进一步加强思想建设。校党委始终把提高理论思维能力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重点突出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学习,先后组织了党的十七大精神、十八大精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精神等一系列专题学习,集中探讨我校如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服务和谐社会建设、繁荣哲学社会科学等重要问题。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坚持开展集体学习,班子成员先后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求是》、《中国教育报》等重要媒体发表理论文章100多篇。

进一步完善各项制度。学校制定了《落实“三重一大”制度实施办法》,修订了《党委常委会议事规则》和《校长办公会议事规则》,不断完善党委议事和决策机制。制定了《关于改进学校领导班子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的意见》,不断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制定了《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制度》,规范了理论学习。制定了《重要决定、事项督查督办工作办法》,加大督办督察力度,保证决策的落实。

进一步加强作风建设。学校坚持每学期至少召开一次校领导与师生代表、各级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座谈会,及时向民主党派负责人、离退休人员通报学校情况。校领导班子成员分别联系3 ~5个院系所等基层单位,每学期到联系单位调研1 ~2次。坚持校务公开,完善了校领导电子信箱管理,及时收集和反馈师生意见。学校通过工会、教代会、学生会等渠道,组织教师代表参与学校改革发展重大专题的意见征询。精简了各种会议,加快公文审批速度,设立督办员负责督办学校决定并及时汇报执行情况。

2.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提高管理水平和执行能力

加强干部选拔任用制度建设。学校修订完善了《北京师范大学处级干部选拔任用实施办法》、《北京师范大学干部职数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文件,明确了以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为学校中层领导干部选拔的重要形式,确立了“五推荐”(个人自荐、基层推荐、群众推荐、组织部门和领导干部推荐)和“四公开”(公开条件、岗位、程序、公示结果)的干部选拔机制,改善了干部结构,提高了干部队伍整体素质。

加大干部培训力度。学校党委积极落实中央《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制定了学校《干部教育培训“十一五”规划》,每年投入100万元作为专项基金,用于干部教育培训。通过专题班、暑期党建工作会、研讨会等形式,对新上岗干部、分党委书记、学院院长、机关干部等进行分类培训。干部培训工作形式多样,国内培训和境外培训相结合,大大提升了干部战略思维能力和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拓宽了国际视野,借鉴了先进经验。

加强对中层干部的管理。学校党委制定(修订)了《关于加强领导干部管理的若干规定》、《学院行政领导班子任期目标责任制实施办法》等文件,不断健全和完善责、权、利相统一的干部管理、监督、运行和考核机制,提高干部管理水平和执行能力。领导干部收入申报与重大事项报告、述职述廉、轮岗交流、民主评议、届满考核等制度逐一落实到位。同时,校党委立足学校长远发展,着力加强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积极选拔干部到地方政府和新疆、西藏等西部地区挂职锻炼,使后备人才在实践中锻炼成才。

3.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提高拒腐防变能力

学校高度重视党风廉政建设,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和“一级抓一级”的原则,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通过理论中心组学习和干部培训等形式,认真开展廉政教育。制定了《加强校级领导干部党风建设和廉洁从政的若干规定》、《处级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实施办法》、《北京师范大学企业管理人员廉洁从业若干规定》、《北京师范大学招标工作管理办法》等文件,加强监管,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

二、注重基层,夯实基础,切实加强党的组织建设

基层党组织是联系广大师生员工的桥梁和纽带,是党组织创新发展的活力源泉,适应时代要求,高校基层党组织必须在工作机制、组织设置方式、活动内容和形式等方面进行改革创新,不断提升“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党组织建设水平。

1.加强对党建工作的领导,确保基层党建工作扎实有成效

党委常委会和书记办公会把基层党建作为重要议事内容定期加以研究。成立由校党委书记带队的党建调研小组,深入各分党委开展党建工作调研。每年召开基层党建工作研讨会,总结推广基层党建经验,解决疑难问题。以年度暑期党建工作会议为主要载体,开展基层党建工作的研讨和交流,征求对党建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学校制定了《中共北京师范大学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意见》,进一步强化了对基层党建工作的指导。

2.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提高基层党组织战斗力

进一步加强组织建设。学校制定了《分党委(党总支、直属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和《教职工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明确了分党委(党总支、直属党支部)及其委员、支部书记的职责。积极探索把教工党支部、党小组建立在教学科研团队上,让党的工作进入教学科研主战场;在学生党支部设置上,根据专业方向,实行跨年级设置支部和以年级(或班级)为单位设置支部两种方式,学生辅导员编入学生党支部,强化对学生党支部工作的指导。

进一步推进基层党建工作创新。学校创新支部设置方式,探索把支部建立在教学科研团队上,使党的活动进入教学科研主战场。设立党建研究基金,支持基层党建活动创新,学校共投入120多万元,先后支持课题100余项,出版了《高校基层党建工作创新研究》等20多本著作。设立党代表联络办公室,党代表参加学校重要会议,参与干部选任与考察、考核等,充分行使民主权利。试行基层党组织负责人公推直选,通过公推直选选举产生了化学学院分党委和天文系党总支。

进一步加强基层党建队伍建设。学校在基层党组织负责人选配上,切实把政治素质高、党性原则强、热爱党务工作、业务能力过硬的同志选配到基层党务工作岗位上来。关心基层党组织负责人的成长,注重对基层党组织负责人的培训,积极选派基层党组织负责人出国、出境培训或到校外挂职锻炼;拓展基层党组织负责人发展空间,在处级后备干部选拔时,优先考虑积极从事基层党务工作的优秀干部、教师;将基层党务工作者对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领域的研究纳入学校社会科学研究管理序列;规定教工党支部书记与同级行政负责人享受同等待遇。

3.积极发展优秀师生员工入党,不断壮大党员队伍

学校党委严格按照“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方针,制定了《发展党员公示制度》、《发展党员票决制办法》等,注重在大学生和高知群体中发展党员组织建设全覆盖。截止到2012年年底,我校共有40个分党委(党总支), 508个党支部,已实现组织建设全覆盖。本科生党员1743人,占在校本科生人数的16.67%,本科生实现了“一年级有党员、二年级有小组、高年级有支部”的目标;研究生党员5130人,占在校研究生人数的38.67%;在职教职工党员2369人,占教职工总数的52.05%。

4.加强党员教育管理,切实发挥党员模范作用

学校党委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等重大活动为契机,积极教育和引导师生党员进一步增强“四种意识”(忧患意识、机遇意识、创新意识和责任意识)、弘扬“三种精神”(开拓进取精神、敬业奉献精神和艰苦奋斗精神)。注重以党员先进性凝聚人心、团结队伍,形成了“争做优秀教师党员,争创先进育人团队”的良好氛围, 2012年学校召开了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1周年暨创先争优表彰会,表彰4个先进分党委(党总支), 46个先进党支部, 2个科学发展示范单位, 5个教职工优秀党员创新团队。

5.构建三级理论学习体系,推动学习型基层党组织建设

学校积极推动将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与学院发展相结合,与学科专业发展相结合,构建二级党组织理论学习片组、学院理论小组和支部学习小组,与校党委理论中心组构成三级理论学习体系,在学习体系上实现了领导干部和基层党员的全覆盖。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带头就国家政策、高等教育发展和学校发展的战略问题进行学习研讨;按文理工管交叉原则组成的四大分党委理论学习“片组”,组织学院(系所)党政班子成员就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基层党建等进行针对性学习交流;院(系)分党委(党总支、直属党支部)组织本单位党支部书记、党员学科带头人、工会和共青团负责人等围绕学院发展和师生工作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进行学习研讨。

三、德育为先,全员育人,大力加强思想政治工作

学校党委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教育广大师生,通过加强师德建设、校园文化建设和社会实践活动,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领导地位。

1.牢记办学宗旨,大力弘扬校训精神,努力推进师德建设

加强制度建设,凸显师德地位。学校先后制定了《教师工作细则》、《师德规范》和《教师行为准则》,把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列为教师的第一规范,严格执行“师德一票否决制”。每年评选10名最受本科生欢迎的十佳教师,每两年评选“师德先进个人”、“教书育人党员”等,举办了“新时期高校师德建设论坛”和“青年教师发展论坛”,大力倡导教师基本价值观和职业操守。

强化舆论宣传,增强使命意识。学校先后组织策划了“温家宝总理与我校免费师范生座谈”、“温总理参加首届免费师范生毕业典礼”等系列宣传报道,进一步增强了免费师范生扎根基层、献身教育事业的责任感。从2008年起,学校宣传部新闻中心连续推出年度“感动师大”新闻人物评选,受到广大师生的一致好评,同时也起到了重要而独特的宣传效果。

2.突出人才培养核心任务,不断加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

建立四支队伍、构建全方位育人格局。学校党委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纳入建设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的指标体系,把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作为学校工作的第一要务。党委领导班子带头,定期举办书记、校长与学生的座谈会,搭建了校领导与学生直接交流沟通的桥梁。建立了思想政治工作考评机制,强调以课堂为阵地,以活动为载体,辅导员、班主任、干部和教师四支队伍全过程共同育人。

丰富校园文化,实施文化育人。学校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立足校园,着眼社会;以人为本,加大服务”的工作方针,以文体活动、漂流读书活动、学术论坛为主要内容,不断加大文化育人的力度。连续举办了20届的北京大学生电影节成为品牌文化活动,北国剧社排演的《枣树》在2007年获共青团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由我校发起的“5·25大学生心理健康节”于2007年荣获教育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一等奖。2010年以来,学校每年在世界读书日举办“品味经典、沐浴书香”系列活动,荣获2011年教育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一等奖。

改革课堂教学,巩固思想阵地。学校党委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积极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围绕新四门课程建设设立了四个专项课题,组织高水平专家,编写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系列教案,积极推进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创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武装学生头脑,取得了良好效果。

倡导实践参与,提升学生能力。学校坚持以“学科优势、人才培养、社会需要、就业导向”为原则,推出了一系列独具特色、辐射全国的实践活动,白鸽青年志愿者服务活动范围遍及全国内地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形成了以“三个代表”实践团、西部行博士团、志愿讲解、社区援助、支教扫盲和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为重点的学生社会实践体系。志愿讲解员活动、“民工学校”和“打工子弟小学”等活动独具特色,辐射全国。深入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培养学生的奉献精神。结合“社会实践+科研课题”实践创新模式,组织参加和开展“挑战杯”、“京师杯”等学术科技方面的赛事,努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意识和实践动手能力。广大免费师范生积极开展“三心三小”社会实践活动,学生党支部深入开展“红色1+1”、“校县(区)联手,共育英才”共建活动。广大学生在宽广的社会实践中了解了国情,增强了服务国家和人民的社会责任感,提高了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四、以人为本,凝聚人心,努力构建和谐校园

建设和谐校园,就是以建设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的共同事业为基准,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遵循高等教育的发展规律,积极营造民主、开放、团结、向上的文化氛围,努力构建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良性互动的现代大学制度,实现教师、学生与服务保障队伍的共同发展,不断提升学校社会声誉。

1.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推动社会主义和谐校园建设

加快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建立有效的权力运行机制和约束机制,实现学校管理的科学化、法制化、民主化,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大趋势。我校按照“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的原则,把建立和完善相关制度摆在突出位置,推进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建设,不断完善管理体制。启动研究制定《北京师范大学章程》,明晰学校、院系以及师生的责任、权利与义务。推进管理重心下移,本着责、权、利统一的原则,逐步将教师考核、经费分配使用、研究生招生等自主权下放到院系,强化院系一级的管理职能。研究制定院系领导班子任期目标责任制,提高执行力。建立信息公开制度,促进校务公开。各单位也把制度建设作为重点,进一步健全、完善了教学管理、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学生管理等方面的制度。

2.尊重师生主体地位,形成民主管理与监督的良好氛围

坚持广大师生在办学中的主体地位,引导广大师生积极参与学校民主管理,促进和谐校园建设。高度重视统战工作,学校党委常委每人联系一个民主党派,积极支持民主党派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支持教代会通过年度会议、提案处理、巡视、民主评议、代表质询、答询等形式对学校事务实行民主参与和监督。支持校工会以维护教工权益为基本职责,协助学校解决劳动人事争议。不断优化共青团工作环境,充分发挥共青团组织联系广大青年师生的桥梁作用。高度重视学生会和研究生会的纽带作用,成立学生申诉处理委员会,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

3.关注师生生活发展需求,解除师生工作学习后顾之忧

学校坚持将直接关系群众生活方面的实事列入年度工作要点认真落实。设立“京师青年教师出版资助基金”,每年资助100万元,扶持青年教师优质教材和学术研究成果的出版;研究通过了《“985工程”教学科研骨干队伍建设实施方案(2012-2014年)》和《“985工程”建设项目支撑队伍岗位补贴实施办法》,拿出专款为教职工增加津贴补助;进一步提高离退休职工的补贴标准,并努力帮扶离退休教职工,为近200位离退休教职工发放困难补助金40余万元。学校新建了新乐群餐厅和16号学生公寓楼,改善了学生食宿环境;通过大宗采购、加强管理,确保学生伙食标准与价格稳定。不断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奖、助、贷、勤、补、免”六位一体的助学补助制度。学校提高了研究生的补助标准,提高了对研究生的资助水平。

4.构建安全责任体系,共同维护学校稳定大局

学校建立健全了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各部门分工负责的安全稳定工作责任体系。党委书记和校长是学校安全稳定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各院系党政一把手是本单位安全稳定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形成了一套分工合作、相辅相成、协调运转、灵活高效的工作架构和工作机制。健全了矛盾化解排查机制,关注师生利益诉求,建立了危机预警机制和应急处理方案。

学校党委牢固树立阵地意识,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强调“学术研究无禁区,课堂讲授有纪律”;加强博客、论坛等网上虚拟社区的监管,杜绝错误政治观点和有害言论在网上传播。严格哲学社会科学研讨会、报告会的审批程序,坚决杜绝为错误政治观点提供传播平台。

五、弘扬传统,改革创新,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形成鲜明特色

在加强学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过程中,学校党委坚持“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立足现实,尊重科学,使百年名校的文化积淀更加丰富,党建工作特色鲜明。

特色之一:发挥学科优势,强化理论研究,为党的理论创新贡献智慧。

学校充分发挥雄厚的人才和学科优势,形成了“依托专家学者队伍,围绕重大理论问题,推出高质量研究成果,服务国家决策咨询”的工作特色。“高校党建研究中心”是2004年成立的全国高校第一个党建研究中心, 2009年出版的“高校党建研究丛书”(六卷本),是第一部系统论述高校党建工作的学术丛书。学校以重大活动为契机,在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庆祝建党90周年等活动期间,开展主题征文和系统深入的理论研讨活动,不断总结经验,唱响时代主旋律,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广大师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汇聚了政治理论、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教育学、文艺学、历史学等多学科专家50余人,在专题研究、学术研讨、理论宣传等方面联合攻关,已经成为理论研究和宣传教育的重要基地。

特色之二:立足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建设,大力开展干部教育培训。

学校党委根据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战略发展需求,结合“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党组织建设,采取多种途径加强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一是积极选送干部参加中组部、教育部、北京市委教工委等上级部门组织的各类培训班;二是定期举办专题培训班,对新上岗干部、分党委书记、学院院长、教工党支部书记等进行分类培训,每年组织干部赴井冈山、西柏坡、延安、嘉兴等革命根据地开展革命传统教育;三是大力开展干部境外培训工作,拓展干部国际视野,提升国际化办学水平。近五年来,学校党委先后组织6期200多名干部赴香港中文大学、香港大学、香港科技大学进行培训。2007年以来,又会同国家外专局先后组织6批150多位干部赴美国马里兰大学、美国加州富乐敦州立大学、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美国乔治梅森大学等高校和教育机构进行大学管理等方面的培训,取得了很好的培训效果;四是认真做好中组部干部教育培训基地、北京市高校干部教育培训基地的建设工作,充分发挥学校学科优势,为中央和国家机关司局级干部自主选学、北京市干部教育培训举办了一系列专题班和专题讲座,课堂教学和管理服务水平受到中组部、北京市委组织部和广大参训干部的高度评价;同时结合以上培训,推进校内干部自主选学工作,将培训课程向校内中层管理干部开放,为广大干部提供了“菜单式”自主选学机会。

特色之三:建设高素质党委组织员队伍,提升基层党建的科学化水平。

学校党委一贯高度重视组织员工作。通过不断优化队伍结构,提高了在职人员和高职称人员的比例;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培训,不断提升组织员的思想政治水平和工作能力;通过建立健全工作制度机制和工作量标准,明确了组织员的工作职责和工作规范;通过建立激励机制,充分调动了组织员的工作积极性。目前,党委共聘组织员24人,是一支以在职党员教师为主体,职称高、学历高、党性强、党建经验丰富、年龄结构合理的组织员队伍。近两年来,组织员审查党建工作档案50多次,参加党员发展会75次,参加预备党员转正会36次,参与入党积极分子教育培训活动15次,参与党支部书记培训和预备党员座谈会等活动23次,同时协助党委组织部制定了一系列党员发展规范文件,为基层党组织开展党员发展工作提供了操作性的指导。

特色之四:发挥党代表作用,试行公推直选,积极推进党内民主建设。

学校党委于2009年4月设立了“党代表联络办公室”(挂靠组织部),为充分发挥党代表作用提供了平台。建立了党代表列席教代会制度,通过提案等形式参与学校民主管理。定期召开非领导干部的党代表座谈会,校党委书记通报学校相关工作,听取对学校工作的意见与建议。邀请党代表参与干部选任与考察、考核工作,在中层干部竞聘会、人选推荐会、干部考察谈话以及干部年终考核等各项工作中,都安排党代表参加。同时,将党代表纳入学校干部培训范围,先后组织党代表赴井冈山、延安和境外高校进行培训。

学校党委在充分调研基础上,研究制定了基层党组织负责人公推直选试点方案。按照先期试点、逐步推开的原则, 2009年和2010年先后在天文系党总支和化学学院分党委改选中进行了试点。通过党员提名、个人陈述、组织考察等环节,天文系和化学学院已经成功选举出新一届党总支和分党委。这一选举改革,使党员民主权利受到进一步尊重,党员主体意识被进一步唤醒,也使决策的科学性得到进一步提高,在党内外都产生了良好反响。

特色之五:大力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

依托心理和教育学科优势,学校率先在“985”创新人才培养项目中设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设项目,打造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组织编写各级心理健康教材,开设多层次的心理素质教育课程,提升教育服务水平。搭建了集服务、培训、研究三位一体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平台,形成了学校心理咨询中心、院系生活指导室、班级“雪绒花”心理健康使者、宿舍心理负责人的四级心理防护体系,制定了心理危机应对预案,提升危机管理效能。发挥学生专业特长,倡导发起“5·25”大学生心理健康节,并推向全国高校。开通了“雪绒花”心理帮助热线,提供学生朋辈互助教育机会。我校心理健康者协会被评为“全国高校标兵学生社团”,心理学社被评为“首都高校十佳学生社团”。

面向未来,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北京师范大学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以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为目标,进一步贯彻党建创新计划,即:实施立德铸魂计划,坚定理想信念和精神最求;实施能力提升计划,提高领导干部治校理教能力;实施基层党建创新计划,提升基层党组织创造活力;实施党旗引航计划,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施和谐校园建设计划,增强学校改革发展的凝聚力。学校将以改革创新的精神进一步推进党建工作,为学校的科学发展提供坚强的保障。

第一章 思想理论建设是高校党建的首要任务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高校的时代使命

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已成必然趋势。社会核心价值体系是文化最基本的、必不可少的内核。当代中国推动文化大发展和大繁荣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下进行的,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其中占有重要地位并发挥重要作用。

一、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重大战略

世界各国都高度重视文化软实力的建设。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些发达国家、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纷纷调整文化政策,制订国家和地区文化发展战略,在经济、科技、军事等“硬实力”方面进行战略竞争的同时,围绕提升文化影响力、增强意识形态吸引力等问题展开了“软实力”的博弈。美国将培育和宣扬“自由、民主、人权”等价值观念作为国家战略,推行“人权外交”。新加坡政府以国会法案的形式确定本国的“五大共同价值观”:国家至上,社会为先;家庭为根,社会为本;社会关怀,尊重个人;协商共识,避免冲突;种族和谐,宗教宽容。作为文化灵魂的价值观,是影响人们思想取向和行为选择的决定性因素。价值观的功能和作用,是任何法律和制度所不能代替的。一个国家和民族由一系列主要价值观念构成的思想理论和道德规范体系,是维系国家和民族团结、统一、稳定的核心元素,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核心价值体系是一个社会的方向盘,是一个国家的稳定器。任何一个国家要把全社会的意志和力量凝聚起来,必须要有一套与经济基础、政治制度相适应,并能够形成广泛共识的核心价值体系。如果没有这个核心价值体系,就会失去社会前进的方向,失去共同的理想基础,导致人心涣散、社会混乱。历史和现实充分表明,一个社会的产生往往以核心价值体系的形成为先导,一个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往往以核心价值体系的确立和完善为支撑,一个社会的解体往往以核心价值体系的崩溃为导因。20世纪90年代,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绝大多数社会主义国家转向资本主义制度,社会主义暂时进入低潮时期,究其原因很重要的一点是弱化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放弃了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导致人们对社会主义理想的认同降低,社会主义的凝聚力遭到破坏。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强调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要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和生命之魂,它决定着社会主义的发展模式、制度体制和目标任务,在所有社会主义价值目标中处于统率和支配的地位。没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和主导,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和谐文化就会因失去导引而迷失方向。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是和谐文化建设的根本,是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关键。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提升我国文化影响力的战略选择。文化影响力是国家影响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影响力。文化影响力的大小,是衡量一个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标志。当前,文化影响力在一个国家的对外交往中日益显现出来。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富有独特的魅力,是世界文化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在世界多样化文明中独树一帜。近年来,中国积极开展文化创新,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产生了一大批富有创新性的文化成果,扩大了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尽管如此,中华文化的影响力与中国经济、政治、军事日益提升的国际地位,以及中国发展理念和模式日益扩大的影响仍然不匹配。只有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挖掘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时代伟大实践中汲取新鲜养分,增强中华文化的民族性、时代性、先进性,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用现代传播手段提升中国文化传播能力,才能推动中华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维护国家文化安全,扩大国际影响力。

二、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时代意义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感召力的客观需要。意识形态以其鲜明的导向功能、辩护功能、凝聚功能和动员功能,为社会成员指明前进的目标,激发和调动其前进的动力和热情。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意识形态,集中反映着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政治生活,反映着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体现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促进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重要精神支柱。在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相互交织、相互激荡的复杂背景下,在我国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意识形态领域的渗透与反渗透斗争将长期存在,马克思主义与非马克思主义甚至反马克思主义思潮的较量一刻不会停止。意识形态领域中的这些斗争进一步凸显了核心价值体系在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中的“生命线”作用。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要坚持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多样化社会思潮,牢牢掌握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权、主动权和话语权,最大限度地凝聚社会思想共识,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感召力。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的必然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文化软实力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国民的凝聚力,这一切主要来自于人们对社会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凝聚了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表达了广大人民的共同愿望,获得了各族人民的广泛认同,是具有广泛民众基础的价值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把国家、民族与个人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强调了国家要实现现代化、民族要实现伟大复兴、人民要过上富裕的小康生活,是凝聚各党派、各团体、各民族、各阶层、各界人士的智慧和力量,克服任何困难、创造美好未来的精神纽带和强大动力。这个共同理想,具有令人信服的必然性、广泛性和包容性,具有强大的感召力、亲和力和凝聚力。要把56个民族、13亿人口凝聚起来,形成民族复兴的强大合力,必须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根本任务,在全社会形成统一的指导思想、共同的理想信念、强大的精神支柱和基本的道德规范,使人们超越民族、血缘、语言、习惯、地域等方面的差异,超越阶层、行业、职业、利益方面的差异,消除彼此之间的分歧和隔阂,增强社会成员的归属感和向心力。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提升国民的精神风貌和社会道德水平的需要。一个社会没有积极向上的社会风气,国民经济难以健康发展,综合国力也强大不起来;一个国家没有具备尊重科学、诚实守信、团结友爱、互助奉献、开放进取精神的国民,其综合国力也得不到提升;一个精神缺失、荣辱颠倒、是非混淆、美丑错位的社会,不可能实现社会和睦、和谐发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塑造社会风尚,提升国民的精神风貌和道德水平,是提升国家“软实力”不可或缺的环节。中华民族是一个源远流长、有着深厚文化积淀和良好素质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中华民族积淀了丰富的道德思想,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孕育产生了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伟大时代精神。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基础,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也是一个开放、与时俱进的理论体系,具有不断创新的理论品质。全国人民众志成城在抗震救灾中凝练的抗震救灾精神,在举办奥运会中提升出的奥运精神,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实践反映和丰富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其特有的理论力量、精神力量、道德力量和价值力量,凝聚人、感召人、激励人、鼓舞人。

三、发挥学校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的文化引领作用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大学作为知识的集中地,是保存、传承、传播和创造先进文化的重要场所。大学文化建设对弘扬和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起着重要的引领和辐射作用。坚持不懈地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高校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所肩负的重大历史使命。

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把教育人、引导人、培养人作为高校的首要任务。

高校要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决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充分发挥学校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着重提高领导学校科学发展的能力和水平。青年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要高度重视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当代大学生的头脑,引导学生从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出发,运用科学的方法,观察新情况,思考新问题。用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凝聚大学生的爱国力量,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确认识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自觉地把个人追求融入全体人民的共同追求之中,把个人奋斗融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进程中。用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鼓舞大学生,使大学生树立与时代进步潮流相适应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并把这种精神转化为学习生活的强大动力。用荣辱观引领大学生的道德风尚,遵循当代大学生的特点,切实抓好思想品德和心理素质教育。近年来,北京师范大学通过各种途径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穿到大学生教育教学和日常管理的多个环节,思想政治理论课适时增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并通过案例教学深化学生的认识;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有针对性开展励志教育、感恩教育、社会实践和调查活动,切实做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转化为学生的自觉追求。

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指导大学文化建设,推进和谐校园建设。

大学文化积淀着学校的学术传统和文化精神,凝聚着大学的办学理念和办学追求,是学校和谐发展的精神支撑。新时期大学文化建设面临新形势、新任务,具有新的特点,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指导大学文化建设,牢牢把握意识形态的主导权,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同时要尊重差异、包容多样,使大学成为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前沿阵地。大学文化是在大学不断发展进步的历程中逐步积淀形成的,大学文化的特征鲜明表现在大学精神上,大学精神是一所大学的独特品质和精神气质,因此,建设大学文化首先要注重大学精神的培育。北京师范大学百余年的文化积淀,形成了以对祖国未来和民族命运高度责任感为核心的“爱国进步、诚信质朴、求真创新、为人师表”的优良传统、“学为人师 行为世范”的校训和“治学修身、兼济天下”的育人理念,这是北京师范大学大学精神的集中体现。长期以来,学校坚持弘扬传统,并根据新的时代要求,把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作为大学精神的重要内容,大力提倡和鼓励创新精神、敢冒风险、敢为人先的勇气;大力提倡互助合作、公平竞争的品格;大力提倡鼓励冒尖、宽容失败的胸怀,从而营造勇于创新、善于创新、尊重创新、激励创新的校园文化氛围。积极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创新活动载体,更好地满足广大师生多层次、多方面、多样性的精神文化需求,推动一流大学建设。

坚持发挥高校的文化引领和辐射作用,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贡献。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高校提供强大的文化和精神支持。北京师范大学在基础科学尤其是人文哲学社会科学等方面具有优势。近年来,抓住国家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契机,努力推进学科体系、学术观点、科研方法创新,鼓励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为党和人民事业发挥思想库、智囊团的作用。经过不断实践探索,北京师范大学已经形成一系列文化品牌,如大学生电影节、“5·25”大学生心理健康节、白鸽青年志愿行动、红色“1+1”学生支部与农村党支部共建等,这些文化品牌有的被推广成为高校和社会的文化品牌,产生了广泛而积极的社会影响。尤其是在抗震救灾和灾区重建中,北京师范大学发挥学科和人才优势,搭建有利平台,成立汶川地震应对政策专家行动组,海内外200多名专家参与,深入和坚守灾区一线开展心理援助、教育重建、灾民安置与灾区重建研究等,向中央提供了近40份政策建议报告,以实际行动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作出贡献。作者:刘川生,原载《中国高等教育》2009年第10期

将高校学习型党组织建设落到实处

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是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战略任务,也对新时期高校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校创建学习型党组织,既有利于推进理论创新和发展,提升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的科学化水平,也有利于弘扬大学精神,营造追求真理、推进知识创新的浓厚学术文化氛围。面对新形势和新要求,发挥高校学术文化组织的优势,运用得天独厚的学习资源和条件,把学习型党组织建设落到实处,是高校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把握高校学习型党组织的时代特征

学习型组织是能够提供开发未来创造能力的组织。高校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就是要树立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学习理念,健全符合师生特点和需要的学习机制,把开展学习与人才培养、教学科研、学科建设和社会服务等相互融合、相互促进,从而实现引领先进文化和推动知识创新的目标。高校党组织结合自身特点,创建学习型党组织,需要把握四个基本特点。

一是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终身学习是要把组织的发展和个人的成长看成是连续不断的学习过程,尤其是在信息网络时代,互联网构建了全球性的知识网络,学习条件、环境和方式发生根本变革,同时带来教育内容、方式以及科研模式转变,这是步入信息化时代各国高等教育面临的最严峻的挑战。高校建设学习型党组织需要适应时代要求,深刻研究信息网络环境下教育教学的规律与特点,在教育创新中发挥示范作用。同时促进党建工作与人才培养、教学科研、学科建设相结合,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高校全面发展方面的保障与促进作用,使党建工作落到实处。广大党员和教师要把人才培养作为主要工作职责,把主要精力放在教育教学上,把专业知识学习与多学科知识学习结合起来,在学习中创新教学内容和方式,探索教与学的新方法,实现教学相长,提高教育质量。

二是明确学习的战略目标,坚持高校发展目标与党组织建设目标的统一。

高校建设学习型党组织要坚持学校发展的目标和党组织建设目标相互融合,相辅相成,有机统一,而不是两张皮。院系层面,分党委、党支部要把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与学院发展相结合,与促进学科专业发展相结合,党组织积极为党员之间、师生之间、不同学院学科之间搭建思想交流和学术研究平台,党建工作紧密围绕高校发展目标,与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紧密结合起来,达到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目标。

三是健全学习机制,坚持党员个人学习与团队学习的统一。个人学习是个人的自觉追求和成长的内在动力,也是符合高校党员和师生特点的主要学习形式。重视团队建设,积极探索把党支部、党小组建立在教学科研团队上,让党的活动进入教学科研主战场,从而提高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党员个人学习与团队学习要有健全的运行机制包括激发自我超越的学习动力机制、完善的学习管理制度、科学的考核机制以及平等的学习交流机制等。要逐步完善条件,包括适宜的学习时间与空间,以及相应的学习经费等。要把学习机制和制度建设尤其是普通党员的学习培训和理论教育纳入到学校制度建设的整体规划中,并作为基础性工作,明确目标和要求,实现党员学习常规化、制度化。

四是培养持续创新能力,注重理论学习与推动实际工作相结合。高校是知识创新的重要阵地,提升创新能力是高校的内在要求,也是党组织保持旺盛生命力的根源所在。高校建设学习型党组织要抓好学习型领导班子建设,发挥表率和示范作用,不断提高把握信息化时代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和特点的能力。坚持开展学习与推动工作相结合,找准党建工作与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的契合点。把学习作为创新的原动力,增强服务国家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识,积极推进科研创新,从而更好地服务社会。

二、找准高校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高校党组织建设还不能很好地适应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工作内容和方式创新不够。基层党组织尤其是教师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没有凸显,广大党员的思想理论素养有待提高,集中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学习还不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知识经济时代深刻改变着人们的学习方式,对学习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一项研究表明: 19世纪以来,知识更新周期逐渐缩短,进入21世纪后,知识更新周期已缩短为2 ~3年。当今中国已进入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对推进高等教育改革发展以及培养创新型人才提出了明确要求,凭借以往的知识和经验积累已经难以胜任当前教育创新的重任。目前我们的学习尚不能完全适应时代展的要求,对新形势下高等教育发展规律研究不够,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缺乏系统深入的探索。

二是学习还不适应工作需要。大学的学科之间界限逐渐消融,学科之间的联系日益明显,高校十分重视学科交叉融合与发展,鼓励把交叉学科和新兴学科作为学科建设新的增长点。但是有的教师和党员由于学习目标和要求不明确,对于能促进工作的学习内容,特别是跨学科知识的学习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加之高校教师的工作压力较大,因此,工学之间的矛盾比较突出,尤其是认为理论学习与个人的工作和业务没有直接关系,导致学习的积极性不高。

三是学习能力建设还有待加强。高校受评估、升格、排名等影响,过于关注教师的学历层次、职称条件等硬件指标,淡化了对教师的师德师风、思想水平等软件指标的要求。在评优评奖、科研评审和学术评价中,过于注重量化指标,一些管理制度缺乏人文关怀,这一方面导致教师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弱化;另一方面致使教师和党员的责任感、义务感、荣誉感淡化。

三、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高校学习型党组织建设

高校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是我们党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坚持党建与学校、学院发展相结合,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与促进广大师生的成长发展相结合,教师党建与学生党建相结合,深化学习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党政工齐抓共管,相互配合,相互促进,在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方面进行不懈探索与实践。

解放思想,创新理念,明确目标与任务是高校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重要前提。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时期,我国也正处在发展的关键期,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当前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紧迫任务,需要强有力的人才支撑,高等教育肩负着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时代使命,高校建设学习型党组织要把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作为首要目标,广大教师要在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中更好地体现个人的学术价值。在高校发展过程中,学校发展目标和愿景与个人成长发展密切相关,广大党员和师生要自觉把确立和实现学校发展目标和愿景纳入学习计划,融入学习过程之中。当前,《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即将颁布实施,学校把学习贯彻规划纲要精神与制订“十二五”发展规划紧密结合,就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学科建设、完善管理体制机制等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和思想的碰撞交流,增强了师生推进教育创新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坚持理论学习与深化理论研究相结合是高校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基本要求。注重党建理论创新是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重要品质。高校建设学习型党组织要与时俱进,结合高校实际,加强理论特别是党建理论学习和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党委十分重视党建理论研究,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学科优势,搭建了高校党建研究中心和党建研究基金两个重要的理论创新平台,不断提升理论研究水平。北京师范大学高校党建研究中心承担了中央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项目《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出版的“高校党建研究丛书”(六卷本),是第一部系统论述高校党建工作的学术丛书。北师大党建研究基金自2006年设立以来,截至目前学校共投入经费近60万元,先后支持课题研究近百项,出版了《高校基层党建工作创新研究》等多本著作。各个学院发挥专业优势,举办低碳经济、循环经济等专题讲座,促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

创新学习内容、形式和学习制度是高校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必然要求。

学校对领导干部、教师党员、学生党员和离退休党员提出不同的学习要求,对不同学科专业、知识层次、职称职务以及学习背景的教师,坚持分层分类指导,鼓励各院系结合自身特点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学习教育活动。学校党委理论中心组制订学习计划,以专题讲座为主要学习形式,坚持集体学习,集体探讨。以举办中央和国家机关司局级干部自主选学专题班为契机,面向校内管理干部开放,采用“菜单式”的设计,根据需要自主选学,增强学习的主动性与有效性。每年召开基层党建经验交流会,同时由校领导带头深入基层开展党建调研,实事求是分析研究解决党建中存在的突出问题。通过举办“国情考察、理想教育、智力支教”三位一体的社会实践活动,不仅增强了党建工作的吸引力,而且使党员从社会服务中受到教育和锻炼,提高党性修养。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技术,搭建网上学习平台,加强教师之间的沟通交流和学习。学校还建立了党建基金制度,支持富有创新的基层党组织学习教育活动。学校每年“七一”召开表彰大会表彰优秀共产党员和先进党组织,并增选优秀党员团队、基层党建创新成果奖,学校十佳共产党员、分党委示范点和党支部示范点,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榜样示范作用。搭建跨学科、跨院系的学习交流平台,探索党支部、党小组建在教学、科研和学生工作等多种形式的工作团队上,提高团队学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加强大学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是高校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重要条件。大学文化从本质上说是崇尚学习、崇尚创新的文化。高校建设学习型党组织要把文化建设作为重中之重,形成鼓励学习、协作学习、热爱学习的良好文化环境,把文化熏陶、道德培养潜移默化作用于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北京师范大学开展了“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校训精神大讨论,不断深化教师对校训精神和大学文化的认同,进而使教师在教书育人的实际工作中自觉践行。以“世界读书日”为契机,组织鉴赏阅读——名著导读系列活动、开放阅读——北京市民走进高校图书馆活动、推荐阅读——名师推荐经典书目活动、漂流阅读——好书分享活动、数字阅读——数字图书资源推介等系列读书活动,广大师生积极参与读书日活动,品味经典,沐浴书香,将其作为一次全新的知识耕耘和精神播种。这也是学校思想教育的一次创新,是大学文化建设的重要举措,有助于形成崇尚知识、热爱读书的良好学习氛围。作者:刘川生,原载《前线》2010年第7期

发挥学科优势 推进党建理论创新

创新是党建工作的不竭动力。党建理论研究为党建实践提供了理论支持,是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发展创新的知识集成。学校党委充分发挥雄厚的人才和学科优势,在不断探索和实践的基础上,形成了“依托专家学者队伍,围绕重大理论问题,推出高质量研究成果,服务国家决策咨询”的工作特色。组织多学科专家,搭建理论创新平台,培养了一批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专家和青年马克思主义工作者,在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研究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

一、充分发挥研究中心作用,提升理论研究水平

高校党建研究中心是2004年成立的全国高校第一个党建研究中心,注重专家学者和党务工作者相结合、校内专家学者和校外专家学者相结合。2009年该中心出版的“高校党建研究丛书”(六卷本),是第一部系统论述高校党建工作的学术丛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汇聚了政治理论、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教育学、文艺学、历史学等多学科专家50余人,在专题研究、学术研讨、理论宣传等方面联合攻关,已经成为理论研究和宣传教育的重要基地,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求是》等重要报刊发表30余篇理论文章,产生了积极的学术影响和社会反响。

二、设立党建研究基金,支持理论创新

2006年,学校党委设立了党建研究基金,截至目前共投入经费120多万元,先后支持研究课题100余项,出版《高校基层党建工作创新研究》等20多本著作。研究内容涵盖高校党建规律研究、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分党委作用发挥、党支部建设、党员教育培训等具有基础性和前瞻性的理论及现实问题,如“高校党建工作科学化研究”、“高校建设学习型党组织问题研究”、“院系领导体制及运行机制研究”、“教工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研究”、“高校教师党员教育培训工作研究”等。

加强党建研究课题管理。成立专家评审小组,通过开题报告、中期评审、结题汇报加强对党建研究课题的指导与督促。组织召开党建课题研究培训会,为课题研究人员提供针对性指导。建立党建研究激励机制,奖励优秀研究课题,激发党员干部开展党建研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积极承担中组部、全国党建研究会等的研究课题,拓宽研究视野

2007年以来,我校共承担中组部、全国党建研究会、教育部、北京市党建研究会、北京高校党建研究会等单位的研究课题19项,其中“高校党组织服务体系研究”获评北京高校党建研究会优秀课题,“创先争优与高校党的先进性建设”、“党员干部心理压力及心理影响因素研究”两项课题获评全国党的建设研究会2011年度调研课题优秀成果三等奖,“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获全国党的建设研究会2012年度调研课题优秀成果(重点课题子课题)三等奖,“高校党委组织员队伍建设的现状与发展策略”获全国党的建设研究会2012年度调研课题优秀成果(自选课题)二等奖,“保持先进性,增强凝聚力,实现党对高等学校的坚强领导”入选北京市“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与党的先进性建设”理论研讨会论文。刘川生书记牵头承担的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成果得到中央的高度重视,《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一书于2009年出版发行。

四、注重研究成果转化,促进党建工作实践

党建研究的目的在于应用,在于解决实际问题。积极推动课题成果转化,切实发挥其对党的建设的引领和指导作用,是开展党建研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推动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创新的关键环节。学校党委一手抓研究,一手抓转化,努力把研究成果转化为各级党委的重大决策,转化为推进工作的制度机制,转化为推动实践的方式方法,并以成果转化检验和促进课题研究。比如,通过转化“分党委(党总支)书记、副书记实行‘公推直选’问题研究”的课题成果,开展学校基层党组织公推直选试点工作;通过转化“院系领导体制及运行机制研究”、“教工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研究”、“我校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积极性的影响因素分析”等研究成果,出台《中共北京师范大学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意见》等文件。

五、创新和完善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提高党员干部的研究能力和素质

提高党建研究的科学化水平,党员干部的能力和素质是关键。学校党委坚持把学习制度化,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构建了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文理科联合学习组、院系学习组三级学习体系,就高等教育发展现状与趋势、学校改革发展所涉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以及文化传承创新等工作进行学习研讨。每年暑期组织学校党建工作研讨会,就建设学习型、研究型和服务型马克思主义政党进行专题研究。2009年以来举办的“京师求是讲堂”既是每个党员干部学习的平台,也是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创新举措。学校党委还通过举办国内外形势报告,到现代工矿企业、社会主义新农村和一流大学参观考察,组织党员干部在线学习等多种形式,启迪党员干部的思维,提升其治学理教的能力。

高校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时代要求

创先争优,是中国共产党的本质特征和不懈追求。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是新形势下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和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载体。高校承担着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服务经济社会、引领社会文化的重大任务和使命。创先争优活动既是一个学习教育过程,也是一个长期的战略任务。要紧密结合高校工作实际,准确把握时代发展要求,把创先争优活动贯穿于学校中心工作中,使之成为推动高等教育创新发展的持久动力和重要保障。

一、高校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必须顺应全球化和知识经济发展趋势,做知识创新的生力军

当今时代,全球化日益加深,世界已成为“地球村”,物质资源、人才、信息、知识实现了全球的流通和配置,世界高等教育自觉不自觉地被纳入到全球合作与竞争之中;知识经济已见端倪,知识和信息成为经济社会发展最重要的资源和财富,对其产生、传播、使用能力上的差异决定着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强弱,国家创新成为世界各国重大战略选择;信息化日益加快,信息网络能随时随地把教育服务传递给任何人,改变了传统的学习、思考和交流的方式,打破了时空的界限,学习资源提供的自由性、开放性增强,学习需求的个性化、多元化日益凸显。时代变革推动了扮演知识生产者、使用者与扩散者角色的高等教育,从经济社会边缘走向经济社会中心,成为关系国家创新能力建设的战略要素部门。

当前,高校在建设创新型国家中的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我国科技创新主要资源在高校,高层次人才主要力量在高校,科技发明的主要成果在高校。2010年在国家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和科技进步奖三大奖项中,高校获奖比例均超70%。但同时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我国在世界创新体系中尚处于落后地位,仍处在典型的赶超阶段。我国大学知识创新和转化能力仍存在较大差距,还不能完全适应知识经济发展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以最能体现技术创新能力的科技论文和发明专利为例, 2000—2010年中国科技论文发表数量排在世界第4位,但在被引用次数上排第8位,在篇均论文被引用次数上差距则更大,科学影响力在19个主要国家中排名第13位。另外, 2010年中国通过《专利合作条约》(PCT)申请的国际专利申请量为12339件,排名第4,但仅为排名第一的美国的27.5%。所以,在创先争优活动中,高校要把创先争优活动放在经济全球化、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力资源强国的全局中加以思考,放在加快推进知识创新、在新的起点上推动事业科学发展的新使命中加以谋划,在高校的组织结构、体制机制、资源配置以及人才培养规格模式等方面进行更新和再造,着力成为知识传播和创新人才培养的基地、基础研究和高科技成果转化的重镇,提升国家在全球知识创新体系中的地位和贡献度。广大师生要站在国际学术最前沿,争做知识创新的生力军,在不同学科领域的交叉学习中探索知识创新的生长点,成为全球知识创新体系和学习网络的积极参与者和竞争者;争做技术创新的生力军,积极探索融会贯通和解决重大问题的新途径。

二、高校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必须适应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需要,做教育创新的先行者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科学发展,是“十二五”期间我国重大战略选择。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最根本的是要靠科技的力量,最关键的是要大幅度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这就需要大量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高校适应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根本要靠改革创新。教育创新是遵循教育规律,全面、系统、持续性的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整体变革过程,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既要整体推进,又要重点突破。在教育改革已进入深水区的今天,处于现代教育体系最高层次的高校,理应担当教育改革创新先行先试的责任和使命。

高校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不能仅仅满足于推动日常工作,目标要立足高远,树立全球意识和国际标准。要培养和造就出一大批深基础、宽视野、高素质、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一流人才;要把握时代变革带来的历史性机遇,实现跨越式发展,争创一流的科研成果;要发挥自身优势,办出特色,做出一流的社会服务业绩。高校改革创新的主体是广大教师。目前,高校教师适应挑战、应对变革的能力不足,全球化意识和参与国际学术交往的能力亟待加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和国民经济建设主战场、参与解决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重大问题的能力需要提高。所以,高校和教师要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注重内涵发展。按照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要求,改革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探索学企结合、学研结合等新方式。加强创新能力建设,实现科学研究从外延发展到内涵发展、从注重数量到注重质量、从“单兵”作战向团队攻关的转变。优化学科总体布局和学科结构,推动学科交叉融合渗透,主动服务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高校在管理体制上,必须建立能够充分调动广大教师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激励机制,引导广大教师积极投身于教育创新,组织基层党组织和师生党员履行职能创先进、立足岗位争优秀。

北京师范大学将创先争优活动与学习贯彻教育规划纲要、推进教育改革和体制机制创新紧密结合起来,坚持“推动科学发展、引领教育创新”的活动主题,着力培养引进高层次领军人物,创建优秀教学科研团队,发展专业学习共同体,提升科研的协同攻关和整体竞争力,推动学校在强化办学特色、提高办学质量、服务经济转型升级等方面努力实现新突破,不断增强服务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意识和能力。

三、高校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必须着眼于推动大学文化建设,做先进文化的引领者

大学是继承民族优秀文化、孕育时代先进文化的摇篮和基地,在弘扬和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发挥着引领和辐射作用。优良的党风是凝聚党心民心的巨大力量,是优秀大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表率作用,带动全校形成崇尚先进、学习先进、争当先进的良好氛围,使创先争优不仅要成为党组织和党员的共同目标,还应成为广大师生的共同价值追求,成为一种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文化影响力,打造师生共同的精神家园。

在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中,北京师范大学坚持弘扬传统,并根据新的时代要求,把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作为大学精神的重要内容,更好地满足广大师生多层次、多方面、多样性的精神文化需求,推动一流大学建设。一是把培育创新文化作为基础工程,完善学术评价体系,实行学术代表作制度以及与人事聘任相统一的聘期考核制度,营造勇于创新、善于创新、尊重创新、激励创新的校园文化氛围。二是围绕“学为人师 行为世范”校训精神,大力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建立健全相关制度,把师德纳入教师培训和考核体系,在职称评聘、评奖和评优中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通过评选最受学生欢迎的十佳教师,举办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师德建设座谈会、名师讲坛、教师风采展,开展师德主题教育等活动,涌现出一批学识魅力、人格魅力兼备的师德先进个人。三是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已经形成以大学生电影节、读书文化节、“5·25”大学生心理健康节、白鸽青年志愿行动等为代表的一系列文化品牌,产生了广泛而积极的社会影响。

四、高校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必须立足于提升基层党建生机活力,做基层党建创新的示范者

高校基层党组织是党的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在高校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2008年,教育部直属高校教职工党员比例超过50%,在校本专科和研究生党员比例超过20%。近年来,高校党建工作的活力不断增强,党员队伍整体素质不断提升。同时也要看到,高校党组织建设还不能很好地适应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工作内容和方式创新不够。基层党组织尤其是教师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还不够凸显,少数党员党性意识和思想理论素养有待提升,高知群体入党的积极性有待进一步提高。

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北京师范大学认真学习贯彻《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充分发挥党委领导核心作用,坚持“围绕中心抓党建,凝聚人心促发展”的指导思想,把创先争优活动渗透到服务教学、科研和育人的各项工作中,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的生机活力。一是创新学习形式,构建学校党委、院系分党委、基层党支部三级理论学习体系,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二是创新组织方式,按照“支部建在团队上”的工作思路,进一步探索务实管用、灵活便捷的党支部设置形式,积极鼓励把党支部建在科研团队、教学团队、项目团队上,使新的教学科研机构延伸到哪里,支部就设置到哪里,努力做到党政工作同步谋划、同步考核、协同发展,实现党的组织和工作全覆盖。三是创新活动内容,按照“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沟通交流、合作共赢”的原则,引导党支部搭建跨学校、跨院系、跨学科、跨师生的“1+1”共建平台。通过共建广泛开展专题研讨、项目合作、人才联合培养、社会实践、知识帮扶等多种活动,大大地丰富党建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增强活动的实效性和吸收力。实施支部聚力工程,把创建“优秀党日”活动作为创新支部活动的有效载体。引导教工党支部围绕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管理服务、党员事业发展等中心工作策划党日活动。加大党建活动基金投入力度,每年拨出50万元专款资助优秀党日活动。四是选好配强支部书记,明确规定任职条件原则上要具有副高以上职称,把支部书记培训纳入干部教育培养体系,不断提升其政治素质和党务工作能力。目前学校186个教师党支部书记中,具有高级职称的比例达到63%。下一步,学校将更加注重从学科带头入党员、教学科研骨干党员中选任教工党支部书记,力争用两年左右的时间使支部书记高职率达到100%。

学校把创先争优作为加强基层组织和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经常性要求,以党的先进性建设推动学校事业的发展。扎实开展“五创建四争当”活动,即创建科学发展先进单位、创建服务型机关模范部门、创建“五好”基层党组织、创建一流教学团队、创建优秀党建活动品牌;教职工党员争当优秀人民教师、学生党员争当成才表率、管理岗位的党员争当服务能手、离退休党员争当老有所为标兵。学校党委注重发挥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优秀党员的示范引领作用,每年都开展多层次、多种形式的表彰活动,加强正面引导,产生了积极效果。组织开展了分党委示范点和党支部示范点评选,并通过示范点支部与非示范点支部的共建活动,促进基层党组织之间的相互交流、共同进步。在广泛动员的基础上评选出了“十佳共产党员教师”和“教书育人模范党员教师”,“老有所为标兵”,“学生成才表率”以及“教职工优秀党员创新团队”,并进行隆重表彰和大力宣传,组织形成了“争做优秀教师党员,争创先进育人团队”的良好氛围。评选“感动师大”新闻人物,彰显师生无私奉献、乐观向上、奋发进取、励志不忘感恩的高贵品质和精神,以身边的人和事潜移默化地影响广大师生。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学校“十佳共产党员”的史革新教授,身患癌症坚持与病魔抗争,在病房中仍坚持指导学生的事迹感染和影响着广大教师。从教近50年,坚持17年深入农村基础教育一线,助力于农村孩子成长,推广“跨越式教育”的何克抗教授,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将促进教育公平视为其人生信念和理想追求,时刻保持与时俱进,力求创新,乐教勤业,为人师表,为基础教育改革和教育公平作出了突出贡献。学校广泛开展学习身边典型活动,产生了广泛影响,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学校发挥高校的人才优势,积极发展优秀人才入党,并以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等高知群体带动和影响广大教师。近年来,北京师范大学新入党的教工党员45%以上拥有高级职称, 15%以上是海外引进的高层次人才。为进一步激发优秀青年教师的入党志愿,目前学校正研究实施青年教师“1+1引航计划”,选派富有经验的党员教授,在青年教师的教学指导、学术发展、价值观念引导、发展入党等方面开展培训和指导,促进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思想教育和大学文化传承。作者:刘川生,原载中组部编《全国创先争优理论研讨会论文集》(下) 2012年5月21日

制度创新与高校党的建设科学化

高等教育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的重要结合点,在国家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胡锦涛同志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明确指出高校必须大力提升人才培养水平,必须大力增强科学研究能力,必须大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大力推进文化传承创新。这给高校党建工作提出了新的任务和要求。而在高校党的建设中,制度建设又一直处于核心位置。因此,加强和改进高校党的建设,不断提升高校党建的科学化水平,必须紧紧抓住制度创新这个关键环节,从制度上保证党的教育方针的贯彻实施,确保我国高等教育事业沿着正确的方向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

一、制度创新:高校党建科学化的核心工程

制度创新是指在人们现有的生产和生活环境条件下,通过创设新的、更能有效激励人们行为的制度、规范体系来实现社会的持续发展和变革的创新。党的制度建设必须以制度创新来推动。这是一项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的伟大工程。也正因为此,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在提出“党的建设科学化”这一重大命题的同时,还特别强调“以科学制度保障党的建设”,这进一步表明制度创新对于整个党的建设的特殊意义。

就高校党建而言,制度的创新尤为重要。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和国家在高校政治思想建设方面也曾制定了许多重要章程,比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暂行工作条例》(1961年9月15日)、《共青团在学校中思想政治工作纲要(试行草案)》(1962年l月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政治工作条例(草案)》(1965年8月20日)等。但在“左”倾思想的指导下,这些规定却很难形成制度化的现实。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在高校更加重视制度建设,并在党的领导制度、党内民主、党支部建设、思想政治工作和反腐倡廉等方面都制定了大量的法规、条例和规则。这主要包括《高等学校教职工代表大会暂行条例》(1985年1月)、《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1996年3月)、《普通高等学校党建工作基本标准》(1998年6月)、《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党的纪律检查工作暂行规定》(2004年12月)、《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2006年9月)、2007年《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意见》等重要文件。

上述章程的颁布和各项制度的落实,大大加速了党在高校的制度化进程。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当前高校党的建设中仍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诸如“无制可依”、“有制难依”的现象并未完全克服。造成上述情况的原因有许多方面,但其中最重要的还是党的制度创新不够,这突出表现在:

第一,制度的设计缺乏系统性。高校现有的各项制度之间,仍有一些缺乏应有的配合和联系,并且“要求”环节的制度多于“执行”环节的制度,“执行”环节的制度多于“监督”环节的制度。而“监督”环节制度建设的缺失,又使得实际工作中经常出现“有制不依”的现象,很难得到有效的制裁和追究。

第二,制度的制定缺乏科学性。目前高校一些制度的制定既没有遵循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又没有充分尊重广大党员的意愿,缺乏科学性,影响了党规党纪的正确贯彻实施。比如,一些制度不合理,导致党领导下的有关部门机构重叠、职能不清、权责混乱等现象存在;一些制度弹性大,条文表述模糊性较强,且留有很大余地和规避空间,导致操作中钻空子的现象明显;甚至还有一些制度之间相互冲突,导致它的实际效能被“抵消”、 “内耗”掉。

第三,制度的落实缺乏权威性。制度的效力在于实施执行。但由于缺乏必要的保障监督措施,缺乏完善的违规后的惩戒制度,或者很少落实惩戒规定,使得高校党的一些制度流于形式,效果很不理想。结果导致部分领导干部在权力分配、权力制约体制、权力运行机制方面实行个人专断,搞“一言堂”,部分党委把党的制度视作“橡皮筋”,执行上表现出很大的主观随意性。

第四,制度的运行缺乏可操作性。当前在高校一些党组织内部和一部分党员干部心目中,党规党纪和党的各项制度,还只是写在文件中、停留在会议上和领导者的报告里,而真正用来指导行为的则是各种“潜规则”,这在很大程度上就与制度缺乏可操作性有关。比如,在现有的集体领导制度、干部选拔任用制度、党内监督制度中,原则性规定多,而具体的实施细则少。这样在制度的运行中就容易产生“潜规则”,阻碍党内民主生活的健康发展。

第五,制度的完善存在滞后性。制度的设计、制定、落实、运行是一个封闭的系统,它的成效需要在实践中检验并根据检验的结果加以修改和完善。但目前这项工作还存在严重缺失。比如,在保障教职工民主权利方面如何发挥党代会、教代会的积极作用,在执行决策机制方面如何防止“一把手”的擅权、专权等,相关制度建设还滞后于实际需要。此外,由于缺乏应有的程序和规范性,也造成一些制度的“空转”或低效率。

总之,制度创新是高校党的制度建设的永恒主题,是促进高校党建科学化的核心工程。当前高校党的制度创新的紧要工作,就是要努力实现从重要素建设向重体系构建的转变。任何一项制度的功能,都要在设计严密的制度体系中才能得以充分发挥。在实践中,一些制度从个体角度看可能是合理的,但由于缺乏相关制度的配套支持,它就无法发挥应有作用。从这样的角度来看,就不难理解现实中为什么会出现如此奇怪的现象:一方面是新制度不断出台;另一方面是新制度出台后热闹一阵就归于沉寂。这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做法必须纠正,否则就根本谈不上增强高校党建科学化的问题。

二、以科学发展观指导高校党的制度创新

科学化的实质就是按照客观规律办事。推进高校党建的科学化,关键是要更加自觉地把握和运用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规律和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规律,更加自觉地遵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创造新经验,努力在以科学理论指导党的制度创新、以科学方法推进党的制度创新上见到实效。(一)坚持以科学理论指导高校党的制度创新

提高党的制度建设科学化水平,突出标志和首要任务就是以科学理论指导党的建设,也就是要更好地用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指导党的建设。一方面,高校党组织要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下,认真总结党的建设的历史经验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新鲜经验及其规律性,坚持以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不断提升高校党的制度建设的科学化水平。

另一方面,高校党组织也要从实际出发,紧紧围绕“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个中心问题,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不断丰富和完善高校党的建设理论体系。要集中思考高校党的制度建设中的一些重要课题,诸如怎样进一步明确高校党委权责和职能,加强和完善党对高校的领导体制,充分认识和发挥高校党委在现代大学制度中的地位和作用;怎样围绕学校的中心任务,以人为本,转变观念,优化制度,创新党的活动方式和工作方式;怎样正确处理行政权力、学术权力以及社会权力的关系,实现高校党的建设的程序化制度化等,为提升高校党的制度建设科学化水平提供理论指导。

高校广大党员群众是高校党的制度创新的主体。任何一种理论,不管它怎样先进、如何科学,如果只适合理论界、机关和领导阶层等人群所理解和掌握,就很难形成对社会的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达不到掌握群众的目的,就只能是空洞的理论说教,它的生机与活力也就会停止。而使群众自觉接受和运用理论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将其大众化,即把党的建设理论用群众的语言讲清楚、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说明白,使之成为广大党员群众的自觉行动。这也是提升高校党的制度建设科学化水平的一项基础性工作。

高校党委是高校党的制度建设的领导者和组织者。要按照具有世界眼光、善于把握规律、富有创新精神的要求,把高校党委建设成为学习型党组织,不断提高其学习和运用科学发展观的水平。要善于把科学理论贯穿和渗透到各项工作之中,以增强工作的原则性、预见性和创造性,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制度创新的能力。要推动各院系大力开展创建学习型党组织活动,以学习为党组织建设的重要特征,以学习为党组织活动的重要内容,以学习为提高党组织战斗力的重要途径,不断提高党的理论水平和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二)坚持以科学方法推进高校党的制度创新

坚持科学的方法,是加强和改进高校党的工作、提高党建的科学化水平的关键。用什么样的方法去开展高校党的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高校党的制度能否发挥其效能、高校党的组织能否完成其任务、高校每个党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能否得到充分发挥。

第一,要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方法论。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要把这一方法运用到高校党的制度建设中,既重视基本的法规制度,又重视具体的实施细则;既重视单项制度的建设,又重视基本制度与具体制度、实体性制度、监督制度与程序性制度的配套;既重视党内法规制度的建立健全,又注意与国家法律法规的协调配合,使各项法规制度彼此衔接、环环相扣,真正发挥法规制度的整体合力。

第二,要坚持和发展实践中积累的成功方法。改革开放以来,高校在党的领导体制、党的工作制度、党的支部建设、思想政治理论课、政治辅导员、学校党校、党内民主生活等方面创造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方法。对此应当结合新的实际加以丰富和完善。今后还要继续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方法,在正确认识、把握和运用党的建设规律的前提下,不断加强和改进高校党的制度建设。要继续坚持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并努力从人民群众的实践中吸取制度创新的营养。

第三,要探索和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方法。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不仅带来了生产力和经济结构的巨大变化,而且也深刻影响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交往方式乃至思维方式。高校党组织要善于运用信息网络等现代科技手段,不断加强对党建工作的形式和载体的创新,并努力促使其制度化、规范化。比如,建立和完善党建专题工作网站,进一步扩大院系网络党校、支部在线党课、视频对话、网上聊天、博客留言等多种方式在学校党建工作中的运用,以发挥其直观、形象、快捷、覆盖面广、感染力强的特点。

第四,要借鉴和参考国外政党建设的有益做法。高校党的建设虽有其阶级性,具有中国特色,但它同样也具有政党建设的共性,遵守政党建设的一般规律,因此就可以借鉴国外其他政党建设的做法,进行制度创新。比如,西方社会党通过建立“主题支部”、“主题委员会”、“主题俱乐部”以及“专题类基层组织”等方式激发党员的参与热情。这对提高我国高校党建的科学化水平都有参考价值。(三)高校党的制度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提高它的科学化水平,不仅要有科学理论的指导、科学方法的运用,更重要的还应当从解决重大的实践课题入手,对制度本身进行深入研究,作出总体规划。

一是要坚持制度建设与其他方面建设相配套。高校党的建设是一个整体,因此必须把制度建设同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结合起来,统一于党的整体建设。近年来由于高校腐败问题日益突出,因此还必须根据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反腐倡廉建设要“更加注重制度建设”的新要求,把高校党的制度建设与从严治党、惩治与预防腐败统一起来,不断提高反腐倡廉的制度化水平。

二是要坚持根本制度与具体制度建设相结合。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集中统一是党的力量保证。党的各项具体制度的建设,实际上就是民主集中制这一根本制度在各个方面的延伸和发展,是它的基本内容的具体化。今后党在高校仍需坚持这一发展思路,并继续通过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进一步发展完善好高校党的制度体系,以充分发挥制度的整体合力和实际效能。

三是要坚持实体性制度与程序性制度相衔接。制度也即规范,是实体规范和程序规范的总和。但在现有的各类制度中,实体性制度多,程序性制度少,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比如,在高校党政关系、民主选举、民主评议、干部选拔、党内监督、反腐倡廉等方面,都亟须建立健全相关的程序性制度。因为光有实体性制度,而无有效操作实体性制度的具体做法或工作细则,实体性制度创新所追求的价值目标就无法实现。

四是要坚持党内法规与国家法制建设相协调。我们党是执政党,党内政治生活的民主化、制度化水平对国家法制建设意义重大。这要求高校党组织必须把依法治校、从严治党的方针,全面贯穿到党的思想、政治、组织、作风、纪律和廉政建设的各方面工作之中去,而广大高校党员干部也必须知法、执法、护法,把党的活动规范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依法办事,勤政为民。也只有这样,高校党的建设才能真正走上制度化的轨道。

三、以长效机制建设促进高校党建科学化

长效机制,指的是在执行制度的过程中形成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关系及其变化过程,是保证制度长期正常运行并发挥实际效用的功能和机理。高校党的建设既需要有具体制度的运用和支撑,也需要有长效机制的维系和发展。因此,推进它的科学化,还必须在实践中努力构建一个结构合理、功能齐全、关系协调、程序严密的良性运行机制。

第一,在议事决策机制上,要坚持走群众路线,建立领导、专家、群众相结合,深入了解民情、充分表达民意、广泛集中民智的决策机制,使决策更加符合高等教育发展和人才培养的客观规律。一所学校或一个院(系)的工作头绪繁多,哪些问题必须集体议事,哪些内容可以授权分管领导决策,应该有明确的规范,以便贯彻执行。高校党委要跳出具体的事务性工作,定期召开理论务虚会议,分析研究宏观发展形势和客观发展规律,对学校发展中的重大问题作战略性、前瞻性的研究和讨论,增强思想解放的敏锐性,保持开拓创新的精神状态。要有计划地集中班子力量、组织班子成员去解决比较复杂的实际矛盾和长期积累的困难问题,在实际历练中提高民主办事、依法办事的能力,提高敢做善成、化解矛盾的能力,提高处理突发事件、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提高统筹涉及多方群众利益的重大决策能力。

第二,在学习教育机制上,要坚持课堂教育与课外活动、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集中培训与自主学习相结合,建立高校党的学习教育长效机制,使业务骨干在思想上更加进步,让优秀党员在业务上得到提高。建立健全高校党委中心学习组的理论学习机制,保证理论学习的经常性、针对性和有效性。充分发挥领导班子中学者型领导的示范作用和辐射作用。规范高校领导干部定期讲党课制度,在引导广大党员加强理论学习的同时,提高学校领导班子的理论素养。建立健全党员教育培训的运行机制,不断深化教育培训的内容,改进教育培训的方法,拓展教育培训的渠道,使之更加符合高校党员的特点和需求,使学习教育收到更好的实效。要充分发挥高校专家学者的理论优势,通过专题报告、学术报告、理论座谈和课题研究等形式,提升党员教育培训工作的层次和水平。

第三,在组织管理机制上,要建立学校党委、党总支、党支部三级管理系统,明确分工,落实责任,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有效机制,促进组织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要对高校各级党组织严格实行量化管理,并把基层党组织工作与业务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使各级党组织在保中心工作、促中心工作中发挥作用。一方面,要按照“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原则,做好在大学生和青年教师中发展党员的工作,把政治素质高、思想品德好、能够体现党的先进性要求的优秀青年知识分子吸收到党内来。另一方面,也应当坚持“以人为本、教育为主”的管理理念,对不合格党员,按党规党纪给予恰当处置,以纯洁党员队伍、保持党的先进性。同时还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管理,探索流动党员动态管理机制。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党员队伍的新陈代谢与合理流动,使高校党组织永葆生机和活力。

第四,在监督保障机制上,要完善规范党内生活的监督性条例、准则和法规,既使领导机关得到有效监督,提高党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又使党员权利得到有效保障,增强广大党员参与党内生活的主体意识。建立党内监督机制,就是要建立和完善党内情况通报制度、校务公开制度和重大决策征求意见制度,落实高校基层党员的知情权、监督权;建立健全权力制衡机制,合理构建权力结构,科学配置权力,严密权力运行程序;建立健全反腐倡廉的监督网络,严肃党纪政纪,查办违纪案件。建立党内民主发展保障运行机制,就是要拓宽党内民主渠道,丰富党内民主形式,调动广大教职工政治参与的积极性,通过改革实现体制创新,保证党内民主的健康发展,保障党员民主权利的充分行使,从而以机制的力量,调整党内关系,规范党内生活,指导约束党员行为,监督管理干部手中的权力。

第五,在考核激励机制上,要建立较为完善的考评体系,对党员在学校各岗位上的政治表现、工作业绩、思想作风作出评价,优秀者予以奖励,不合格者督其整改,以提高党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高校党建科学化水平究竟如何,最终将由科学的测评体系来界定和评价。要按照全面性、简洁性、精确性、可操作性的原则,努力构建评估高校党的建设科学化的指标体系,并把考核评估的结果作为高校党委评选、推荐和表彰优秀工作者的重要依据。同时对落后的党员干部,要采取措施促其整改,对较差者还必须进行组织处理。总之,要把表彰先进、鞭策后进与考评结果结合起来,营造乐观进取的工作氛围,推动高校党的建设又快又好地发展。作者:刘川生,原载《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党建研讨会论文选编》(下册) 2011年6月20日

第二章 立德树人是高校党建的根本目标

新时期加强高校师德建设的内涵与要求

高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作为担负教书育人重任的高校教师必须具备崇高的道德品质和高尚的道德行为。日前,《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规划纲要》)再次面向社会广泛征求意见,明确提出要加强师德建设,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考核、聘任和评价的首要内容,为新时期加强师德建设提出了新要求。

一、加强师德建设的时代意义

加强师德建设的时代意义师德建设是一个长期、永恒的课题。在经济全球化、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时代背景下,特别是当前我国正处在经济社会转型期,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给高校带来深刻而广泛的影响,这既丰富了师德的时代内涵,同时也使师德建设面临新的挑战。《规划纲要》强调:“加强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增强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教师要关爱学生,严谨笃学,淡泊名利,自尊自律,以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感染学生,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对广大教师提出了更高的道德要求,既要言教又要身教,既要立己又要立人,从而为进一步加强新时期师德建设指明了方向。

师德建设是提高教育质量的根本要求。德国教育学家赫尔巴特指出:没有离开教育的教学,也没有离开教学的教育。实质上,教学本身具有教育性,教师的职业道德与教学效果、人才培养有着直接的联系。当前,我们要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力资源强国,对高等教育提出了培养创新人才的战略要求。而人才的培养从本质上来说取决于教师队伍的素质。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发展,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人们的价值观念发生了改变,受各种价值观念冲击,高校教师中也存在着放松育人工作要求、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等问题。相关调查显示,对几年同一门课的讲稿有近30%的教师表示不会部分更新;有52.12%的教师认为上课无重大缘故迟到不是重大的教学事故。因此,加强师德建设要站在高等教育科学发展的战略高度,以提高质量为核心,把教书育人作为教师的首要职责和中心任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培养教师对学生的博大爱心、对事业的无限忠诚,追求渊博的学识和高超的教书育人能力,不断创新教书育人的内容和方法,提高教学能力,使教师成为教育教学改革的探索者和实践者,成为学生成长成才的引路人。

师德建设是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师德建设是教师队伍建设的灵魂和基础。教师承担着传光明之道、授立身之业、解人生之惑的神圣使命。教师的职业特点决定了教师必须具备更高的素质。当前,高校受评估、升格、排名等影响,在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过程中,出现了“一手硬、一手软”现象。有的学校在人才引进、教师职称晋升中,过于关注教师的学历层次、发表论文数量等硬件指标,淡化了对教师的人格品质、新时期加强高校师德建设的内涵与要求。调查显示,教师工作上面临的主要困难是工作负担太重、专业技术职务晋升困难和考核机制不合理,过于注重量化的考核和学术评价。同时受社会上一些不良思潮的影响,高校的师德受到了时代的巨大挑战,部分教师职业理想和信念动摇、职业情感冷漠、职业行为失范,出现了所谓“人生理想趋向实际、价值标准注重实用、个人幸福追求实在,行为选择偏重实惠”的倾向,引起了社会的关注,也损害了教师和学校的形象。因此,要着眼于新时期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的根本要求,切实改进和加强师德建设,努力建设一支富有学识魅力和人格魅力、德才兼备的教师队伍。

师德建设是推进大学文化建设的客观需要。一个时代的师德,从本质上反映出一个时代的文化精神,而大学作为学术的高地,引领着时代精神的发展方向,师德的精神内涵代表的就是大学的精神追求、大学的文化本质。国内外许多著名大学在其发展历史过程中,逐渐积淀出特色鲜明的校风、学风,逐步锤炼出具有独特品格的大学精神。师德所倡导的是教职员工的道德观念、道德情感、道德行为,其传承和养成源于学校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鲜明的文化品格。同时,教师也是大学文化和大学精神最直接的创造者和守护者。优秀的大学需要优秀的大学文化,而这种大学文化的决定因素就是大学教师的师德,教师的品格既能体现大学精神,又能影响大学文化。因此,只有不断加强师德建设,才能使大学文化建设始终沿着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的方向健康发展,使大学日益成为继承民族优秀文化、孕育时代先进文化的摇篮和基地,为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作出应有的贡献。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赋予师德建设新内涵

党的十七大报告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当代中国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内容,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大战略任务。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感召力和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与向心力的必然要求,是提升国民的精神风貌和社会道德水平以及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客观需要,也赋予大学文化创新和师德建设新的内涵和时代要求。《规划纲要》在战略主题中提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把德育渗透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各个方面。”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高校教师要走在前列,发挥示范带头作用。

广大教师要适应知识经济时代要求,增强终身学习意识和能力。当今社会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信息化技术飞速发展,知识经济时代深刻改变着人们的学习方式,对学习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是人类文明和知识的传播者和创造者,在新时期,教师首先要成为学习的主体,增强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利用网络等现代化手段,更新知识储备,拓展知识面,具备精深的专业知识,努力成为具有学识魅力的人。更重要的是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包括信息处理能力、科学研究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等,使学生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广大教师要坚定职业理想,增强责任感与使命感。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师德建设,我们应该注重师德对课堂教学质量的影响,对学生身心发展的影响。“没有爱就没有教育”。鲁迅认为,教育者必须有献身教育事业的“泥土”精神,只有这种热爱教育的自我牺牲精神,才能培养出优秀人才。热爱学生是师德之魂,教师从事的是教书育人工作,教师的言行会对大学生产生深远影响。要通过理想信念教育,进一步明确培养具有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高素质人才的目标;要帮助教师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和坚定的职业信念,自觉加强师德修养,树立人人成才观念,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成长成才。

广大教师要坚持改革创新精神,努力探索教育教学规律。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赋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丰富的时代内容和不断发展的品质。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深刻变革,高等教育国际化不断推进,给师德建设提出了新的时代课题。师德教育要鼓励教师以先进的教育理念来教书育人,坚持以学生为本,着眼于每一名学生的成长进步;要教育教师崇尚科学精神,自觉遵守学术道德规范,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教书育人本领;要鼓励教师踊跃投身教育创新实践,积极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改革教学内容、方法、手段,形成各具特色的教学风格,尤其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主动探索精神和创造性思维,努力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广大教师要坚持育人为本的理念,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教书育人是党和人民对广大教师的基本要求,是每位教师应该遵守的师德准则,也是全体教师的共同责任。坚持育人为本,教师首先要把教书育人的责任转化为个人的内心要求和自觉行为,怀着热爱学生的赤诚之心、热爱岗位的敬业精神、热爱事业的博大胸怀,把教学生当做自己的责任,真正下工夫去教学生,以身立教。坚持育人为本,要着眼于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例如,北京师范大学对学生的相关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希望教师给予的能力培养,首先是实践能力,其次是创新精神;除了希望专业教师讲授专业知识外,有65.4%的学生希望教师能对社会实践给予指导, 57.7%的学生希望教师提供专业指导。要引导教师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和教师的言传身教作用,把德育工作渗透到教育教学的全过程。

三、高校加强师德建设的基本思路与途径

加强师德建设,是当前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任务。《规划纲要》要求采取综合措施,建立师德建设长效机制。新时期,高校要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进一步弘扬大学文化和师德传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师德建设打造和汇聚一流学术团队,以师德建设培育良好的学术道德、学术风气,以师德建设引领学生成长成才。

加强思想教育是师德建设的重要基础。师德建设首先是教师的思想理论教育。在思想教育中,高校要注重将理论武装与文化养成相结合,以科学的理论武装教师,使其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坚定信仰者,能够用科学理论教育和影响大学生,同时,要通过大学精神和大学文化建设,潜移默化地影响和感染教师。例如,北京师范大学近年来大力弘扬“学为人师 行为世范”的校训精神,开展校训精神大讨论,将传承大学文化传统和弘扬时代精神有机结合,融入师德教育和师德建设全过程中。“学为人师 行为世范”校训概括了学校对全体师生的期望和要求,集中反映了学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和理想。更重要是由于它恰当地体现了为人师表、教书育人、薪火相传的教育传统,因此也成为新时期教师队伍建设的共同理念。通过校训精神的宣传教育,教师不断深化对校训精神和大学文化的认同,进而在教书育人的实际工作中自觉践行校训精神。

建立健全长效机制是师德建设的重要保障。确保师德建设有实效,建立健全长效机制是关键。针对当前师德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高校已经充分认识到要大力推进机制创新、制度创新,建立适应高等教育改革发展需要的师德建设体制与机制。紧紧抓住师德建设领导机制、教育机制、评价机制等环节,建立健全相关制度,使师德建设不断向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的方向迈进。例如,北京师范大学专门成立师德建设领导小组,宣传部、校工会、人事处、教代会等组织根据各自的职能,广泛开展师德师风教育和宣传活动,努力形成统一领导、分工负责、协调一致、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学校制定了《教师道德规范》《教师行为准则》《教师学术行为规范》《关于进一步加强师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制度文件,把师德纳入教师培训和考核体系。目前,学校正在研究制定《北京师范大学教职工行政纪律处分办法(试行)》,进一步明确教师的权利与责任。学校坚持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考核、聘用和评价的重要内容,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促进了良好师德师风的形成。

搭建实践平台是师德建设的有效途径。加强师德建设,体现在教师的学识、人格修养和行为举止上,更体现在教师教育教学活动和教学水平上。高校要坚持师德养成在实践中提高。例如,北京师范大学在为教师搭建实践平台上进行了探索,举办全校性的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十佳教师”评选等具有广泛参与性的活动,营造了教师钻研业务、提高技能的良好氛围。开办励耘文化茶座,围绕学校改革发展的主题和社会热点问题,定期举办活动,邀请老教师和青年师生共同交流思想,活跃大学文化。学校坚持举办“国情考察、理想教育、智力支教”三位一体的青年教师社会实践活动,各院系也结合党建活动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考察和智力支教,使教师深刻了解国情,心灵得到陶冶、情感得到升华。

坚持以人为本,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是师德建设的有力支撑。高校加强师德建设要坚持以教职工为本,强调管理部门要增强服务意识,在资源配置、评优评奖、职务晋升等方面坚持公平、公正、公开,在学校重要决策过程中要广泛征求师生意见和建议,努力形成尊师重教、服务教师的良好风尚。例如,北京师范大学把加强高层次教师队伍建设作为重大基础性工程和战略任务,创新体制机制建设,推进管理重心下移,逐步将教师考核、经费分配使用、研究生招生等自主权下放到院系,为教师发展创造了宽松的工作环境。学校通过大力宣传高尚师德的楷模和优秀教师的先进事迹,在全校教师中广泛开展学习“十佳党员”,使广大教师学有榜样,赶有目标,进一步明确今后努力的方向和目标。通过宣传和舆论引导,形成人人遵守师德的良好氛围。经过不断探索和努力,学校师德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涌现出一批有学识魅力和人格魅力的师德先进个人。作者:刘川生,原载《北京教育》(高教版) 2012年第5期

加强师德建设 培养一流教师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队伍是教育事业的第一资源,师德是教师队伍建设的根本。师德建设关系到大学生文化素质的提高,关系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大学校园里的践行,关系到国民的精神风貌和社会道德水平的提升。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师德水平和业务能力,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这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教师队伍建设的高度重视,也为新形势下的师德建设指明了方向。

加强思想教育是师德建设的重要基础。思想教育在师德建设中具有先导作用。随着社会生活的深刻变化、东西方文化的相互激荡,教师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呈现多样化,师德的内涵和要求不断发生变化。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教师的职业道德与教学效果、人才培养有着直接联系,教师不仅要教学生如何学习知识,更重要的是教学生如何做人。师德建设首先是教师的思想理论教育。大学要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师德建设,通过广泛深入的宣传教育活动,立师德、铸师魂,引导广大教师不断提升业务能力和思想道德水平。

以北京师范大学的实践为例。北师大近年来实施了立德铸魂计划,弘扬校训精神,注重将理论武装与师德养成相结合,坚定广大教师的理想信念和精神追求。加强思想理论建设,通过组织专家宣讲团、理论研讨、主题征文、实践活动等,组织教师认真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师生。大力弘扬“学为人师 行为世范”的校训精神,开展校训精神大讨论,将传承大学文化传统融入师德教育和师德建设全过程中,形成了立师德、铸师魂的良好局面。通过此类宣传教育,广大教师不断深化对校训精神和大学文化的认同,进而在实际工作中自觉担负起为人师表、教书育人、薪火相传的职责与使命。

加强制度建设是师德建设的根本保障。要确保师德建设有实效,建立健全长效机制是关键。制度在规范教师行为方式、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体制以及凝聚共识等方面都发挥着核心作用。师德建设贯穿于教学科研、学科建设、管理服务等诸多环节之中,针对当前师德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各高校已充分认识到:只有从教育教学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入手,把教师的政治品质和道德品行真正纳入系统、完善的考核评价机制,才能确保教师职业素质和道德水平的不断提升。

结合高等教育快速发展和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需要,北京师范大学紧紧抓住师德建设管理体制、教育机制、评价机制等环节,建立健全相关制度,使师德建设向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的方向迈进。具体操作上,把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列为教师的第一规范,把师德纳入教师培训和考核体系,明确教师的责任和义务,制定了“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将师德评价作为重要内容,坚持每年由学生对师德师风进行评价。事实证明,这些举措成效卓著。

发挥典型示范作用是师德建设的有效途径。教师的榜样作用是潜移默化的。《资治通鉴》曰:“经师易遇,人师难遭。”美国教育哲学家杜威也曾提出教育应当培养“道德知识”的观点,即学术知识中融合着对正义和美德的理解。做教师,不但要有渊博的知识,更要做到文以载道,将知识和品格完美结合,成为知行统一的典范。作为教师,要尊重学生,对学生注入真诚的爱,在此基础上精心培养并严格要求学生;也要民主、公平地对待学生,激发学生的自尊、自强与自重意识。因此,加强师德建设,要把教书育人作为教师的首要职责和中心任务,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使其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近年来,全国高校涌现出一批师德典型,他们的学识魅力和人格精神深刻地影响着广大师生,其所蕴含的“奉献”、“红烛”精神,是加强师德建设的宝贵财富。北京师范大学也注重发挥优秀教师先进事迹的带动作用,不断发现和推出师德典型,开展了“最受学生欢迎的十佳教师”、“师德标兵”、“教书育人模范党员教师”等评选活动。在优秀教师的示范引领下,广大教师严谨治学、教书育人,蔚然成风。

助力专业发展、关心教师成长是师德建设的重要内容。从高校工作规律和教师需求来看,教师的专业发展是第一位的,贯穿于教师职业生涯全过程。师德水平的高与低,不仅体现在教师的人格修养和行为举止上,更体现在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术能力上。师德建设应该与教师发展相结合,成为职业精神培育和专业发展的有力支撑。随着高等教育改革日益深入,教育的绩效责任被强化,一些学校在管理理念和制度上出现了偏差,教师职务评聘中重理论轻实践、重科研轻教学的导向还未根本调整过来。只有把师德建设与教师专业发展紧密结合,关心教师的成长发展,师德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才有依托和载体。

推动青年教师成长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环节。北京师范大学为此开展了许多新探索:实施青年教师引航工程,加强对青年教师的思想教育、业务指导和生活扶持;设立学校和院系两级科研启动经费,为新入校教师提供资助;创新载体,持续举办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搭建平台,选派教师出国研修,提升业务能力和国际化水平。目前,北京师范大学组建的教师发展中心,已入选首批国家级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

营造和谐文化氛围是师德建设的有力支撑。师德反映了一所大学的文化品格,代表着一所大学的精神追求。师德所倡导的是教职员工的道德观念、道德情感、道德行为,其传承和养成源于学校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鲜明的文化品格。同时,教师也是大学文化和大学精神最直接的创造者和守护者。教师的品格最能体现大学精神,又能影响大学文化。只有不断加强大学文化建设,倡导自由精神、独立精神、创新精神和宽容精神,培育和谐的人际关系和相互信赖的人文氛围,才能让广大教师一心一意育英才,安安静静做学问,形成有助于师德建设的良好氛围。

加强师德建设,必须以教职工为本,将管理意识转变为服务意识,努力形成尊师重教、服务教师的良好风尚。一是弘扬师德传统。北京师范大学在110多年的办学历程中,逐步形成了“爱国进步、诚信质朴、求真创新、为人师表”的优良传统和“治学修身、兼济天下”的育人理念。学校历来重视以道授人,以德育人,强调教师以身作则,不仅要言教,还要身教;不仅要立己,还要立人,努力造就堪称人师的教育家。二是重视教师节,组织师德教育主题活动。开展“教师风采”大型展览,举办青年教师发展论坛,增强教师的荣誉感和责任感。三是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营造积极向上、宽松和谐的文化氛围,为师德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当前,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高等教育大众化对师德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持之以恒地加强师德建设,造就一流教师队伍,才能更好地促进高校教书育人工作,更好地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而持久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作者:刘川生,原载《光明日报》2013年4月13日

增强社会责任感 放飞青春梦想

5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用“中国梦”打牢青少年的共同思想基础,用“中国梦”激发青少年的历史责任感,为广大青年健康成长成才进一步指明了方向,对新形势下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始终是高校面临的一个重大时代课题。当前,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社会思想文化越来越多元多样多变,给大学生健康成长带来了深刻影响。一方面,当代大学生精神世界的主流是积极向上的,他们接触新事物多、信息面广,思想活跃、兴趣广泛,主体意识、独立意识强。另一方面,受社会环境大变革影响,部分大学生缺乏社会磨砺,社会责任意识不强,对国家、对社会、对他人利益淡漠,缺乏社会责任担当。“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只有把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才能最终成就一番事业。大学生作为当代青年的先进代表,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生力军。他们社会责任感的强弱,不仅直接影响个人成长成才,也必将影响到社会和谐、国家强盛和中国梦的实现。所以,培育和增强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具有很强的时代紧迫性和现实针对性。

坚持立德树人,在理想信念教育中增强社会责任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年是引风气之先的社会力量,一个民族的文明素养很大程度上体现在青年一代的道德水准和精神风貌上。欧美很多发达国家将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作为人文教育和道德教育的核心内容之一,作为创新型人才应具备的基本素质。要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学生正确处理好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个人需求与社会责任之间的关系,把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同祖国的需要结合起来,把社会责任作为一种精神追求、一种生活方式。要坚持德育为先,充分发挥学校教育主阵地、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鼓励学生自觉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带头倡导良好社会风气。要遵循教育规律、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道德认知规律,根据时代特点和学生特点,合理确定德育目标、内容要求,科学设置由低到高、由浅入深、整体一贯的小学、中学、大学德育课程体系,把责任教育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要加强人文素质教育,重视隐性教育,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对人类命运的关爱、对国家民族的深厚感情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注重知行合一,在实践中增强社会责任感。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类的美好理想,都不可能唾手可得,都离不开筚路蓝缕、胼手胝足的艰苦奋斗。实践是提高本领的途径。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既是高尚品德和健康人格的重要标志,也是创新行为和实践能力的动力之源,仅在课堂上、在书本中难以体会和感受到责任的分量。要使责任感真正成为学生的内在心理品质,必须强化实践环节,在实践中培养责任感。要创新体制机制,使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和社会服务制度化。要把社会实践作为一项重要教育课程,制定实践教学标准,改革实践教学内容和机制,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建立科学规范的评价及监督体系,建立社会实践档案。要加强校内外实习实践基地建设,加强综合实践课指导教师队伍建设。近年来,北京师范大学积极整合资源,深入实施“百千万”社会实践育人工程,即“每年暑期至少组织一百支社会实践团队,每年至少有一千名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每年至少一万名学生参加志愿服务”,通过专业实习、社会调查、支教扶贫、科普宣传、生态保护、决策咨询等,让学生多角度、多方位地接触了解社会,在利用自己所长服务社会、服务他人的实践中,培育和增强社会责任感,为实现“中国梦”作贡献。

完善制度建设,在责任文化中增强社会责任感。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为青年塑造人生提供更丰富的机会,为青年建功立业创造更有利的条件。只有每个人都为美好梦想而奋斗,为实现中国梦承担应尽的责任,才能汇聚起实现“中国梦”的磅礴力量。责任感的培育根本在于责任制度的建设和完善。要推动社会责任体系建设,把责任心和责任制统一起来,把履责和问责结合起来,在全社会确立一种良性的责任导向。要把培育责任文化作为基础工程,推进社会环境育人,努力营造一个以尽责为荣的责任文化氛围和信用体系,促进责任意识发展和责任精神形成。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强网络阵地建设,帮助大学生形成良好媒介素养,增强公共理性,提高信息辨识能力、批判能力和创新能力。要加强舆论环境育人,通过对身边典型人物、先进事迹的正面宣传,传递榜样力量,凝聚正能量。北京师范大学坚持把责任教育融入大学文化建设和日常思想教育之中,开展“追寻中国梦·共筑师大魂”主题教育活动,举办“感动师大”新闻人物评选,在榜样人物身上,集中体现了“学为人师 行为世范”的校训精神,体现了崇高的价值追求和厚重的责任担当,通过榜样人物的示范引领,汇集起了实现“中国梦”的涓涓细流。作者:刘川生,原载《中国教育报》2013年5月13日第5版

坚持以人为本 扎实做好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

我校现有青年教师1087人,占教师总数的61%,他们是教书育人的主力军。近年来,学校党委坚持以人为本,在思想上教育引导,在业务上扶持帮助,在生活上关心照顾,扎实做好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坚持理论教育,坚定青年教师理想信念

理论教育是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首要任务。我校充分发挥学科优势,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教育青年教师。

一是加强理论学习。坚持每年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广泛吸引青年教师参加报告会、党员论坛和主题征文等活动,做到理论学习全员覆盖。坚持理论宣讲,学校领导带头、校内外专家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组成宣讲团,深入院系作辅导报告50多场次,举办京师求是大讲堂100余场次。创新学习载体,开辟网上党校,正在建立在线学习社区。坚持以研促学,搭建跨学科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近100位青年教师参加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研究等方面取得重要成果。

二是组织社会实践。青年教师“国情考察、理想教育和智力支教”三位一体社会实践活动已坚持20多年,近600名青年教师参加。组织青年教师赴井冈山、西柏坡、延安等地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坚定了理想信念。每年选派优秀青年教师全程参加“百千万实践育人工程”,指导学生社会实践。每年投入专项经费,组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进行社会考察,深入了解国情、社情、民情。

三是吸引优秀青年教师入党。青年教师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已坚持27年,培训教师1500多名。把支部建在团队上,启动党员教师和青年教师“1+1”引航计划,发挥党员教师的思想教育引领作用,注重发展高层次人才入党。从英国剑桥大学到我校工作的祖莉莉博士,受到身边党员的教育和影响,积极申请并加入了党组织。目前,我校青年教师中党员比例达到70%,他们在各项工作中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

二、坚持立德树人,践行“学为人师 行为世范”校训精神

师德建设是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灵魂。学校实施立德铸魂计划,把加强师德建设、践行校训精神作为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内容。

一是深入开展师德教育。学校制定实施师德规范和教师行为准则,把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列为教师的第一规范。组织校训精神大讨论,举办师德建设论坛,将师德教育作为新入职教师培训必修课,推进师德建设常态化、制度化。

二是发挥师德典型示范作用。每年由学生评选十佳教师,坚持开展教书育人先进个人和感动师大新闻人物评选等。近五年,先后有180人次获得上级和学校表彰。坚持每年由学生对师德师风进行评价,在满分5分制的评价体系中,总体评分都保持在4.5分以上。

三是健全师德考评制度。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考核、聘任和奖励的首要依据,严格执行师德一票否决制。健全学术不端行为惩防机制,努力营造崇尚师德、潜心教书育人的良好氛围。

三、坚持助力专业发展,提升青年教师教书育人能力

促进专业成长发展是做好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关键。学校在为青年教师服务中体现思想政治工作的导向性和感召力。

一是重点倾斜,实施青年教师支持计划。设立学校和院系两级科研启动经费,为新入校青年教师提供资助。设立京师青年教师出版资助基金,每年资助100万元,扶持优质教材和学术成果出版。设立励耘青年教师奖励基金, 200多名青年教师获得表彰。近五年, 33人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

二是创新载体,持续举办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我校首创的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已连续举办21年。近五年,青年教师全部参加了学校的培训和院系预赛,名师点评,提升了青年教师的教学艺术。260名青年教师在学校和市级比赛中获奖,带动了学校教育教学水平的整体提升。

三是搭建平台,促进青年教师业务能力提升。组建教师发展中心,目前已入选首批国家级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设立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发展项目,已资助180多名教师。设立青年教师出国培训项目,每年选派近百名青年教师出国研修,提升国际化水平。

四、坚持为青年教师排忧解难,增强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

解决实际问题是做好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着力点。我校实施和谐校园建设计划,解决青年教师后顾之忧。

一是改善工作和生活条件。近五年,学校新增办学空间15万平方米,缓解了青年教师办公条件紧张的状况。通过建设和团购等方式,为1200多位教师改善了住房条件。学校将在新校区附近建设1000套青年教师周转公寓。妥善解决了青年教师子女入学问题。

二是不断完善薪酬激励机制。实施京师英才奖励支持计划,每年拿出500万,重点资助200名青年教师。学校提出未来五年用于发放津贴的经费数额倍增,向青年教师倾斜。

三是营造和谐文化氛围。实施教师健康促进计划,体育馆每周固定时间向教师免费开放。建立合唱团等20个社团组织,举办青年教师文化沙龙。成立青年教师专门工作委员会,支持他们积极参与学校的民主决策和管理。

加强和改进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项长期的任务,我们要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进一步增强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为加快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提供坚强保障。

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中的作用

不断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是检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重要标准。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着力培养大学生的执著信念、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文化素养,既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题中之意,也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应有之意。北师大深入贯彻中央16号文件精神,做到“四个坚持”,即坚持理论武装、坚持学术引领、坚持知行合一、坚持文化育人,努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一、坚持理论武装,坚定大学生永远跟党走的执著信念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高校是教育培养青年人才的重要园地,是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武装青年的重要阵地。北师大坚持以理论武装为根本、以理想信念为核心、以爱国主义为重点、以学生党建为龙头,深入开展主题教育和理论学习活动,深入开展基本国情和形势政策教育,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宣传,培育学生的爱国主义、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坚持理论武装头脑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前提,是推进人才培养的根本动力。我校在青年学生中深入开展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教育,组织全校学生党支部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支部读书会,通过开展“坚定理想信念,争做时代先锋”理论学习月等活动,开展“创先争优”主题教育活动、“继承革命传统,励志成才报国”纪念建党90周年“七一红色行动”系列主题教育活动等,引导大学生自觉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头脑,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社会主义荣辱观。

加强组织建设,强化党员意识,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途径。学校切实加强学生党组织建设,夯实学生组织基础,本科生实现了“一年级有党员、二年级有党小组、高年级有党支部”,研究生党组织在支部建在班上的主导模式下,尝试在学科、实验室、课题组中建立学生党支部。学校不断强化入党积极分子培训,吸引优秀学生入党为党组织输送新鲜血液,学生党校“青年共产主义者培训班”自1982年到现在已持续开设30多年,影响越来越大。学校重视发挥学生党员的日常示范引领作用,要求学生党员“在平时能看得出来,在关键时刻能站得出来”,充分发挥学生党员在重大活动、安全稳定工作以及和谐校园建设中的先锋模范作用。

二、坚持学术引领,培养大学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

育人为本,创新为要。拔尖创新人才大多经历过多元复合的知识积累过程,注重将基础知识的广博与专业知识的精深紧密结合起来,注重把握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共通性。

北师大秉承“学为人师 行为世范”的校训精神,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始终坚持培育青年学生求真务实的学术品质。学校坚持在学生中强化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弘扬求真务实、严谨自律的科学精神,通过形式多样、富有实效的教育实践活动,包括在新生入学教育、入党积极分子培训、日常思想政治专题教育、毕业生职前教育中专门开设学术道德规范教育等,使学术诚信意识深深根植于学生头脑中,逐步内化为维护学术尊严、恪守学术道德的精神追求和行动力,激励学生立志成为学术道德和良好学风的维护者,勇于承担学术责任和科研创新的践行者。

北师大遵守拔尖创新人才成长规律,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学校设立了“本科生科研基金”和“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培育基金”等,鼓励学生进行科学研究和科技创新。学校设有研究生“治学·修身”系列学术论坛,以院士大师讲坛、青年学者论坛、学术沙龙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探索学术前沿。学校坚持举办“京师杯”课外学术科技竞赛,组织参加“挑战杯”学术科技竞赛和创业计划大赛等活动。学校大力实施国际化战略,坚持“请进来、走出去”并重,支持优秀学生以公派留学、中短期交流访学、参加国际学术会议等方式赴境外学习交流,拓展学生的国际化视野,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

三、坚持知行合一,增强大学生服务社会的实践能力

育人为本,知行合一。开展社会实践是对青年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有助于促进青年学生了解社情民意,增长服务才干,有助于青年学生锻炼意志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

北师大高度重视社会实践活动,大力推进“百千万实践育人工程”:每年至少组织一百支社会实践队伍、一千人次学生参加暑期社会实践和社会调查活动,至少一万人次参加各种志愿服务活动,突出专业特色,结合就业导向,积极鼓励学生深入西部农村、了解社会基层,引导学生把论文做在祖国大地上,做到经济社会发展第一线,在服务社会中增长知识和才干,推进了社会实践工作的制度化、基地化、项目化、品牌化建设。

开展志愿服务,有助于培养学生主动适应社会的能力。北师大学子以“白鸽青年志愿者协会”等社团组织为平台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开创了“支教服务队”、“民工学校”、“博物馆志愿讲解”、“一帮一助学”、“打工子弟学校支教”等独具特色的志愿服务项目,把志愿者工作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提升大学生基本素质等工作相结合,取得了良好效果。学校荣获了第六届北京青年志愿服务行动优秀服务集体等荣誉称号。

四、坚持文化育人,提升大学生自觉自信的文化素养

育人为本,文化为基。北师大已经走过了110多年的历程,积淀了“爱国进步、诚信质朴、求真创新、为人师表”的优良传统,形成了“治学修身,兼济天下”的育人理念。进入新的历史时期,北师大弘扬优良传统,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让学生在潜移默化的校园生活中感受优秀文化的熏陶,不断提升青年学生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我校坚持以“建设一流校园文化,营造良好育人氛围”为指导思想,构筑起“重点突出、节奏鲜明、服务型、菜单化”的校园文化活动格局,形成了一系列具有全国影响的品牌活动。我校发起的北京大学生电影节创建于1993年,已经连续举办十九届,在教育、文化和影视界产生了广泛深远的影响。我校发起的“5·25”大学生心理健康节已经成为全国大学生共同的节日。我校学生创作的话剧《最后的小丑》在北京市第三届大学生戏剧节上获得最佳女演员、最佳编剧、最佳剧目等奖项。北国剧社自编自导自演的五幕话剧《枣树》,在第九届共青团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的评选中,作为唯一一个业余团体荣获优秀文化作品奖。以我校女足为班底的中国大学生女子足球队在第26届世界大运会上获得冠军,展现了中国当代大学生的精神风貌。2010年,我校荣获了教育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特等奖。

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把立德树人作为工作目标,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服务学生成长成才作为核心任务,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学生头脑,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不断提高学生的政治理想、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文化素养,为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提供坚实的政治保障和思想保障。作者:刘川生,原载《光明日报》2012年7月3日

努力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化水平

北京师范大学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中央16号文件精神,始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学生党建为龙头,创新教育模式,优化管理机制,强化服务能力,大力推进大学生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向精细化、纵深化发展,不断提高大学生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性和科学化水平。

一、坚持改革创新,着力完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体制和机制

良好的体制机制是思想政治教育顺利开展的组织保障。北京师范大学坚持改革创新,着力建立和完善“一个体制、三个机制”:

一体化的领导体制。完善校党委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各部门分工协作的一体化思想政治教育领导体制。建立学校领导、学生工作部门主抓、院系所自主创新相结合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有效整合学校资源,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开展过程中的思想统一、信息联动、协同配合、整体推进。

科学化的管理机制。学生工作机构从行政化转向服务型,工作重心逐步下移,确立院系指导、学生自发创新组织活动、学生工作职能部门提供支持和保障的工作管理机制,明确了学校和院系的权利和责任,调动院系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发挥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的作用。

规范化的考评机制。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纳入建设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的指标体系,明确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作为院系党政一把手考核的重要内容。不断完善《北京师范大学院系学生工作考评办法》和《北京师范大学院系学生工作考评指标体系》,使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具体化、指标科学化、操作规范化。

立体化的保障机制。完善《关于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的实施意见》、《北京师范大学关于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制度文件。建立了一支数量足、素质好、能力强、作风优的辅导员队伍。设立专项经费支持队伍建设、活动建设和思想政治理论课精品课程建设等。

二、坚持与时俱进,着力打造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实施平台(一)实现三个转变,切实加强主渠道

1.变灌输为互动,调动学生积极性

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形势与政策课”教学中,摒弃“照本宣科”、“满堂灌”的陈旧方法,综合运用精讲式、专题式、启发式、互动式、研讨式、情景式、案例式、网络式等多种方式组织教学,让教师成为良好互动环节和氛围的创造者、师生互动机会的提供者、互动过程的组织者和促进者,学生成为和教师平等互动的主体。改革与创新“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内容,分成形势政策、心理健康教育和职业生涯规划三个专题,分别成立教学小组,由学生、专业教师和专职辅导员集体备课,采用学生喜欢的辩论、演讲等形式进行讲解,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2.变单一为双向,提高学生参与性

改变“形势与政策课”由教师单一授课的教学方式,增加学生授课环节,在课前或课后拿出十分钟由学生担任主讲教师。学生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认真备课,养成主动探究的学习心态。在学生授课过程中,教师对学生保持高度、全面的关注,对学生的讲解给予及时、积极的反馈和鼓励,促进师生深入互动、有效参与。为提高全体学生的参与性,教师根据问卷、座谈和个别谈心等形式获得的情况,选择学生普遍关心、有代表性的问题,设计出若干课堂讨论题,由学生共同讨论。要求学生有准备,发言有根据,教师有引导,课后有总结。这种有准备、有争论、有总结的讨论教学,增强了沟通交流,淡化了单一灌输,增强了双向互动。

3.变被动为主动,增强学生自觉性

按照课上与课下相结合、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由学生结合当前时事热点、结合重大节日庆典、结合学习需要,举办主题教育论坛,变“被动”教育为“主动”学习。近年来,全校学生相继举办了“教育创新大讨论”主题论坛、学习奥运精神和抗震救灾精神主题教育论坛、“见证辉煌、展望未来”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主题论坛、“历史使命、时代责任、科学发展”纪念五四运动九十周年主题党日论坛,“我与祖国共奋进”纪念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主题论坛等。主题论坛直面社会现实,反映基本国情,体现学生发展进步愿望,深入学生内心,深受学生欢迎,促进了学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二)拓展三条途径,切实加强主阵地

1.建设精品校园文化,培养学生的审美品位和人文素养

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效开展的重要载体和平台。我校坚持以“建设一流校园文化,营造良好育人氛围”为指导思想,充分发挥学生会、研究生会和学生团体在校园文化建设上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构筑“重点突出、节奏鲜明、服务型、菜单化”的“五个一计划”校园文化活动格局:每个星期有一次高水平的讲座,每两个星期有一次社团活动,每个月有一次全校性的比赛,每两个月有一个节,包括“学术节”、“文化节”、“体育节”等,每三个月有一次高水平的大型文艺演出,已经形成了一系列具有全国影响的品牌活动。比如由我校学生自我创立、自我组织的大学生电影节已连续举办17届,成为全国大学生艺术教育及校园文化活动的知名品牌。由我校学生发起、组织的“5·25”大学生心理健康节辐射全国,有利推动了大学生思想健康教育的深入开展。我校北国剧社排演了大量剧目,其中,《周君恩来》获团中央“五个一工程”优秀话剧奖,《枣树》在北京首届大学生戏剧节上,包揽最佳剧目、最佳编剧等五项大奖,获团中央“五个一工程”优秀文化作品奖等。

2.拓展社会实践空间,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我校高度重视大学生社会实践,坚持将“社会需要、学科优势、人才培养”相结合,突出专业特色,结合就业导向,坚持推进制度化、基地化、项目化、品牌化建设。我校白鸽青年志愿者服务活动范围遍布全国内地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形成了以“三个代表”实践团、西部行博士团、志愿讲解、社区援助、支教扫盲和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为重点的学生社会实践体系。志愿讲解员活动、“民工学校”和“打工子弟小学”等独具特色,辐射全国。抓住北京奥运会、残奥会的有利契机,确立“奥运五结合”工作机制,深入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培养学生的奉献精神。结合“社会实践+科研课题”实践创新模式,组织参加和开展“挑战杯”、“京师杯”等学术科技方面的赛事,努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意识和实践动手能力。广大免费师范生积极开展“三心三小”社会实践活动,学生党支部深入开展“红色1+1”、“校县(区)联手,共育英才”共建活动。广大学生在宽广的社会实践实践中了解了国情,增强了服务国家和人民的社会责任感,提高了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3.开辟网络新阵地,培养学生的信息能力和媒介素养

信息化、网络化是当今时代的特点和要求。高校要把网络作为弘扬主旋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我校建立和完善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服务性于一体的学生信息门户网站——师悦网和学生网上党校,开展生动活泼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提高学生信息选择、明辨是非的能力。创建一支由学生组成的网络信息员、网络评论员工作队伍,加强网络宣传和舆论引导工作,制定规范,积极倡导主流文化,提高学生的自律能力。由学生自主开发网络资源,提供优质资讯服务,学生在建设网站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信息能力、创造能力和媒介素养。(三)强化教育培训,切实发挥学生党建的龙头作用

1.加强入党积极分子培训,为党组织输送新鲜血液

我校的学生党校培训工作始终走在全国高校的前列,“青年共产主义者培训班”自1982年到现在已持续开设30年。2004年我校创建网上党校,于2007年获得全国高校百佳网站评选活动的“十佳思政类”网站。我校学生党校采取理论学习、小组讨论、素质拓展、社会实践等丰富的培训形式,利用课堂、网络、参观考察等多种途径,不断推进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的规范化建设,不断完善入党积极分子培训工作的课程化、模块化和网络化建设,努力提高培养培训效果。

2.加强党员教育,提高党性修养

加强学生党员的教育和管理,加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引导学生党员关注重大问题,学习重要理论,提高学生党员的理论水平、政治觉悟和党性修养。我校以党建基金为依托,资助党支部开展“党旗飘扬·理论引领·科学成长”等主题党日活动,“学习党史,坚定信念”纪念建党九十周年党史知识竞赛,开展“坚定理想信念,争做时代先锋”理论学习月活动,为学生党员购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科学发展》、《国情备忘录》、《中国共产党历史二十八讲》等理论读物。深入开展创新争优活动,制定并颁发了《北京师范大学关于在学生党组织和学生党员中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实施方案》。

3.加强党员干部培养,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学生党员干部群体总体上思想境界高、精神风貌好、道德修养优,不仅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更是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生力军,在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和参与新中国成立60周年系列庆祝活动中,在屡次处理涉日事件、拉萨“3·14”打砸抢事件、新疆“7·5”暴力犯罪事件等敏感时间节点,学生党员干部很好地发挥了模范带头作用,体现学生党员的先进性。我校坚持举办学生党员干部培训班,开设党支部书记培训班和新任支部委员培训班、学生干部卓越训练营、团干部培训班等,切实开展党员干部的精细化培养。邀请国内一流专家学者为学员集中授课,组织学生党员干部分赴井冈山、韶山、西柏坡、白洋淀等革命圣地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组织北京现代汽车有限公司、新浪、百度、华海期货等一流企业考察调研,取得良好效果。(四)完善三个体系,把思想政治教育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

1.搭建多元化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促进学生朋辈互助

学校高度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服务工作,形成了以学生工作系统为渠道,以学科为依托,以院系为主体,重心下移,全员参与,多元、立体、个性化的心理健康教育和服务的格局,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多形式、多层次的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服务,早预防、早发现、早干预,帮助学生解决发展过程中的各种困惑,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我校开设的“雪绒花”心理帮助热线自1989年开通以来,已为师生和社会服务了20多年;创办了《雪绒花》心理小报;《雪绒花——心灵家园》季刊;开展了雪绒花心理健康大讲堂等。为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个体咨询帮助和朋辈互助团体辅导平台,在本科生和研究生班级中设立雪绒花使者,成立“大学生心理健康者协会”,充分发挥学生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朋辈互助作用,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多形式、多层次的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服务,锻炼提高了自身的素质,促进了共同成长。2006年下半年,我校正式将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设项目列入“985工程”二期建设任务,在20个院系建设了生活指导室,建立“京师心晴”网,设立研究生心理素质教育基地等,搭建起集服务、培训、研究三位一体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平台。2008年1月,我校被北京市教工委评为北京高校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示范基地。

2.构建全程化的就业服务体系,提高学生职业生涯发展能力

坚持就业教育前移,面向全体学生开展生涯规划、创新创业、就业咨询、签约管理等全程综合教育服务。开通“就业信息电子直通车”,完善“就业信息服务网”,做到信息服务精细化,信息选择多样化,实现分类到位,传递到点,服务到人。动员全校师生挖掘资源,开拓就业市场。成立“职业生涯教研室”,引进“职前教育”网络学习系统,全面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为学生提供按需定制个性化课程,实时辅导。实施“就业困难学生援助计划”,对女大学毕业生、地震灾区毕业生、零就业家庭毕业生、经济困难家庭毕业生、考研落榜生以及身体残障毕业生等六个群体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帮扶。举办“求职面对面”系列专题活动,采取专家讲座、校友访谈、模拟面试、现场示范等形式,为毕业生提供技能、心理、经验、入职调适等全方位的指导,促进学生自主选择,自我完善。

3.完善人性化的助学服务体系,激励学生自立自强

坚持大学生勤工助学工作与德育工作相结合,主动关心学生,用爱心服务学生,把放心留给家长。尊重学生自尊心,引导学生自立自强。每年科学、合理的在院系、机关职能部门设置勤工助学岗位1300余个,为学生提供自助及锻炼平台。鼓励勤工助学的学生为同学服务,实现自助与助人的有机结合。北师大勤工助学中心家教部的工作人员以参加勤工助学的学生为主体,他们系统地收集众多的家教信息,开展培训、建档等系列工作,每年为同学们提供有效家教岗位4800余个。开展“勤工助学自强奖”评选活动,通过自强榜样,教育广大同学自强不息,学会感恩、回报社会。

三、坚持科学发展,着力把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

回顾这些年来我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发展历程,总结我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经验,对于我们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不断开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局面,具有重要意义。概括起来主要是四条:(一)始终坚持育人为本,把服务学生成长成才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核心任务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更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宗旨,因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是人。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强调以人为本,就是要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把教育引导学生与切实服务学生结合起来,把思想政治教育与解决学生实际问题结合起来,积极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和条件,引导学生的个性和群体共性和谐发展,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努力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二)始终坚持德育为先,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学生头脑

教书育人、育人为本,德智体美,德育为先。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发生了重大而深刻变化,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学生头脑,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思潮,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长远发展,关系青年一代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马克思主义政党只有赢得青年,才能赢得未来;大学生只有掌握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才能打牢成人成才的思想根底,才能适应时代要求,承担历史责任。(三)始终坚持与时俱进,不断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

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内容、对象和手段等都发生了很大变化,要求我们在继承我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必须与时俱进,不断拓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容和途径,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时代性,牢牢把握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动权,使得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四)始终坚持专业化发展,努力建设一支高水平的辅导员队伍

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一支结构合理、爱岗敬业,勇于开拓创新,善于联系实际的专业化辅导员队伍,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坚强而有力的组织保证。我校认真落实教育部关于辅导员双重身份、双重管理、双向晋升的要求,不断完善激励机制,建立了辅导员、班主任岗位津贴制度,实现了专职辅导员职称评审“思想政治教育系列”单列,并坚持加强辅导员队伍的理论和业务培训,鼓励辅导员攻读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博士学位,逐步推进辅导员向专业化、职业化发展。

加强建设 注重创新 不断推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研究生是高校人才培养的最高学历层次,是国家拔尖创新型人才的重要来源。我校坚持以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的工作理念,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积极推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一、坚持以人为本,完善工作体制机制

一是加强工作体系建设。独立设置研究生工作部,建立校党委—研究生工作部—学院—系所—导师和辅导员五级工作体系,注重工作统筹协调,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专兼职队伍相结合、全校紧密配合的工作体制。二是加强工作队伍建设。学校要求研究生在200人以上的配备专职辅导员,按班级配备兼职辅导员。目前,全校共有专、兼职研究生辅导员205人。明确研究生导师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职责,把导师作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首要责任人,定期进行考核检查,实施“一票否决”制。三是加强考评机制建设。制定包括辅导员配备、活动经费、党员比例、人均论文数量、就业率、危机处理情况等30项指标的考评指标体系,建立科学的考评办法和规范的考评程序,每年进行工作考评,评选优秀院系和先进个人进行表彰奖励。

二、坚持德育为先,坚定研究生的理想信念

一是实施“励志铸魂计划”,加强理论武装。抓住每次重大理论创新,以及国内外重大政治事件和历史事件的契机,开展主题教育活动,着力培养研究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二是实施“弘德世范计划”,突出思想引领。每年举办隆重的开学典礼、毕业典礼,开展新生引航工程、毕业离校教育,组织“七一”、“十一”升旗仪式等,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三是实施“党旗引航计划”,推进创先争优。以四级培训(入党积极分子、党员、支委和党员骨干培训)、四项实践(寒假返乡调研、暑假社会实践、红色“1+1”共建和志愿服务活动)、两类基金(党建基金和支部活动基金)为支撑,切实增强研究生党组织和党员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三、坚持能力为重,提升研究生的综合素质

一是推进“治学·创新”工程,提升研究生创新能力。着力打造由院士大师论坛、青年精英讲座与研究生学术沙龙组成的“治学·创新”学术活动。每年举办高水平学术活动50多场,直接参与学生10000多人次。定期举办“京师杯”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和创业大赛。二是推进“实践育人工程”,提升研究生实践能力。坚持“三结合”(社会实践与人才培养相结合、与社会需求相结合、与学科优势相结合)、“四化”(社会实践的制度化、基地化、项目化、品牌化)的工作思路,鼓励研究生把论文做在基层一线。三是推进“文化育人工程”,提升研究生文化素养。着力建设“重点突出、节奏鲜明、服务型、菜单化”的“五个一”校园文化活动格局,即一周一次高水平讲座、两周一次重点社团活动、一月一次全校性比赛、两月一个“节”和三月一次高水平文艺演出,形成了大学生电影节、“5·25”心理健康节等一系列具有全国影响的品牌活动。

四、坚持以人为本,满足研究生的发展需求

一是完善个性化的心理健康教育服务体系。发挥学校心理学科优势,在全校开设《压力管理》、《人际交往与沟通》等5门心理素质提升课程。利用“985”创新人才培养项目,共投入500多万元,在全校26个学院建立了学生生活指导室,定期开展心理、学业辅导。完善学校—院系—班级—宿舍四级心理危机管理体系。二是完善全程化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成立“职业生涯教研室”,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开通“就业信息电子直通车”,实现信息服务到人。实施“就业困难学生援助计划”,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帮扶。充分调动研究生导师的积极性开拓就业市场。三是建设人性化的资助服务体系。构建“奖、贷、助、勤、补、减”为主要内容的研究生资助体系,做到“应奖即奖、应助尽助”。开展自强奖评选活动,引导学生自立自强。学校正在研究改革方案,将进一步加大研究生奖助力度。

目前,我校研究生规模已经超过本科生数量,研究生类型也日益多样化,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新的挑战。我们将认真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努力把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到新水平。

第三章 干部队伍建设是高校党建的关键所在

领导班子建设是学校改革发展的根本保证

高校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是学校发展的引领者和各项政策的制定者,决定和影响着学校改革和发展的前进方向。习近平同志指出,实现高等教育科学发展,关键在于把高校领导班子建设好,把高校干部队伍和教师队伍建设好。北京师范大学党委以思想建设为首,以能力建设为重点,不断加强理论学习,改进工作作风,完善制度建设,提高领导班子治校理教的能力和水平,推动了学校各项事业的科学发展。

一、加强思想理论建设,创建学习型领导班子

学校党委把思想理论建设作为首要任务,认真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注重提高领导班子的理论思维能力。学校坚持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制度,重点突出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学习,先后组织了科学发展观理论、党的十七大精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精神、党的十八大精神等一系列专题学习。出台了《中共北京师范大学委员会关于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的通知》,对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进行了全部部署,强调要做到“三个紧密结合”:把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与学校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紧密结合起来、与推进学校中心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与推进学校党建创新计划紧密结合起来。通过这些学习,集中探讨了学校如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服务和谐社会建设、繁荣哲学社会科学等重要问题。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坚持集体学习,班子成员先后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求是》、《中国教育报》等重要媒体发表理论文章100多篇。

二、加强组织建设,选好配强领导班子

学校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不断深化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改革,加大竞争性选拔干部力度。2012年,学校党委领导班子顺利完成了换届,经过选举,产生了学校新一届党委领导。学校明确了领导班子成员的分管工作,严格落实责任。2012年,学校向教育部、北京市推荐干部25人次,向校外交流干部2人,选派4名干部到京内外挂职锻炼。学校修订完善了《北京师范大学处级干部选拔任用实施办法》、《北京师范大学干部职数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文件,明确了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为学校中层领导干部选拔的重要形式,确立了“五推荐”(个人自荐、基层推荐、群众推荐、组织部门和领导干部推荐)和“四公开”(公开招聘岗位、公开任职资格条件、公开招聘程序、公开干部任用结果)的干部选拔机制。学校制定并实施了《北京师范大学2012管理机构调整和干部聘任工作实施方案》,精心组织实施,严格选用程序、突出人文关怀,顺利完成了第四轮机关机构调整和干部聘任工作,处级干部平均年龄从47岁降为40岁,新提任的处级干部全部拥有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干部队伍结构进一步优化,一批具有创新精神、管理能力和服务意识的干部走上了领导岗位,推进了机关干部队伍建设的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

三、加强作风建设,密切联系和服务师生

学校制定了《关于改进学校领导班子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的意见》,不断改进领导班子作风。坚持每学期至少召开一次校领导与师生代表、各级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座谈会。及时向民主党派负责人、离退休人员通报学校情况。校领导班子成员分别联系3 ~5个院系所等基层单位,每学期到联系单位调研1 ~2次。坚持校务公开,完善了校领导电子信箱管理,及时收集和反馈师生意见。学校通过工会、教代会、学生会等渠道,组织教师代表参与学校改革发展重大专题的意见征询。精简了各种会议,加快公文审批速度,设立督办员负责督办学校决定并及时汇报执行情况。学校党委高度重视保障和改善民生,研究通过了《“985工程”教学科研骨干队伍建设实施方案(2012-2014年)》和《“985工程”建设项目支撑队伍岗位补贴实施办法》,拿出专款为教职工增加津贴补助,进一步提高离退休职工的补贴标准,提高研究生的补助标准,提高学生的资助水平。2012年,发放国家助学金、社会助学金、学校助学金在内的各项资助达到1982人次,资助总计金额726余万元,落实各项资助项目30余项。学校党委坚持为师生办实事办好事,建设数字校园,满足师生日益增长的信息化需求,新建新乐群餐厅和16号学生公寓楼,改造老专家餐厅和兰蕙餐厅,改善师生食宿环境,解决了事关师生员工切身利益的问题。

四、加强制度建设,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是民主集中制在高校内部领导和管理工作中的创造性应用,体现了民主与集中、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原则。多年来,北京师范大学一直不断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一是决策执行机制。学校先后制定了《落实“三重一大”制度实施办法》,修订了《党委常委会议事规则》和《校长办公会议事规则》,不断完善党委议事和决策机制。重大问题由领导班子集体讨论决定。充分发挥党委全委会的作用,每学期至少召开一次党委全委会,研究和决定学校的重大问题。二是工作研讨咨询机制。通过定期组织召开院级党组织书记联席会、院长联席会、机关部处长联席会,以及民主党派、学术骨干和学术带头人情况通报会等,围绕学校的有关中心工作进行研讨和咨询,提出建议。三是民主管理监督机制。通过加强校、院两级教代会的建设,拓宽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渠道,特别是对于涉及学校改革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和师生员工切身利益的问题,坚持深入广泛调研听取意见,并提交教代会等民主渠道进行充分讨论后决策。四是沟通交流机制。通过建立领导联系基层单位制度等,促进了全校上下的沟通交流,发挥了师生在学校发展中的主体作用。学校院(系、所)进一步完善了党政分工协作、共同负责的工作机制,建立健全院(系、所)党政联席会议制度,进一步完善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的运行机制。

五、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

学校高度重视领导干部党风廉政建设,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和“一级抓一级”的原则,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通过理论中心组学习和干部培训等形式,认真开展廉政教育。制定了《加强校级领导干部党风建设和廉洁从政的若干规定》、《处级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实施办法》等文件,加强监管,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学校将领导干部承担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以及遵守廉政准则和“十不准”情况纳入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考核评价体系。2010年年底,学校纪委下发了《关于做好2010年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落实情况及廉政风险防范管理检查工作的通知》,确定2010年的检查重点为各单位党政领导班子落实《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及“三重一大”事项的廉政风险防控措施落实情况。学校在校级领导干部、正处级领导干部述职过程中,要求将遵守《准则》和“十不准”的情况作为规定内容,把干部的党风廉政考核情况作为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在全校营造以廉为荣、以贪为耻、风清气正、和谐向上的氛围,努力保持领导班子的清正廉洁。

六、加强能力建设,提升领导班子治校理教水平

提高领导班子的治校理教的能力,是推动学校科学发展的关键。近年来,北京师范大学着重提高领导班子的“六种能力”,即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不断提高把握正确政治导向的能力;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提高总揽全局、团结协调的能力;坚持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不断提高依法、民主、科学治校的能力;坚持创新发展,不断提高把握高等教育发展规律的能力;大力促进和谐,不断提高开拓创新、优化发展环境的能力;确保安全稳定,不断提高应对复杂局面的应急处理能力。

学校领导班子围绕中心工作,抓大事谋大事,对学校发展战略进行系统地思考和谋划。2006年,学校第十一次党代大会明确了“稳定规模、优化结构、突出特色、自主创新”的发展思路,提出要坚定不移地走教育创新之路、坚定不移地走内涵发展之路、坚定不移地走特色强校之路、坚定不移地走人才强校之路。2012年,第十二次党代会确立了到21世纪中叶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奋斗目标,提出了“两步走”的战略构想和“世界一流、中国特色、京师风范”三位一体的战略选择,强调未来五年要实施“六个学校提升工程”和“五个党建创新计划”。两次党代会围绕“办什么样的大学,怎样办大学”、“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两个根本问题在全校上下统一了思想,凝聚了共识,把工作的重心放在注重内涵、提高质量上,促进了各项工作的协调发展和办学水平的整体提升。学校领导班子真抓实干推动落实。加快推进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建设国家试点学院(教育学部),并成立教师发展示范中心;通过了《2011协同创新中心培育工作实施意见》,决策启动学校协同创新体系建设。推进人事制度改革,完善教师聘用制度、考核制度和薪酬激励制度。创新机制体制,健全学科专业动态调整机制,着力提高学科建设水平和综合实力。学校还进一步加快推进昌平新校区、南院科技园和北太平庄校区的建设力度,拓展办学空间,着力解决制约学校发展的瓶颈问题。

经过领导班子的不懈努力,学校各项事业获得了长足发展。面对时代变革的新挑战,面对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新目标,面对全校师生员工的新期待,学校领导班子将进一步加强自身建设,保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团结拼搏的精神状态,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推动学校各项事业再上新台阶,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打下更加坚实的基础。

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 努力建设一流干部队伍

我校第十一届党代会上明确提出把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作为学校发展的战略之一,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积极创造公开、公平、竞争、择优的用人环境。

一、不断完善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机制

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紧密结合学校工作实际,严格把握干部选拔任用标准,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群众公认的原则,根据高校的特点,强调选用干部要将政治素质、学术背景和管理才能相结合,严格把好选拔干部的政治关、能力关、作风关,真正把既懂政治又懂教育、真诚为广大师生服务的优秀干部选拔进学校各级领导班子。根据中央《党政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的规定,学校结合实际工作特点制定并实施了《北京师范大学处级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实施办法》,对选拔任用干部的程序、纪律等做出了明确规定,细化了操作程序和步骤,特别明确规定公开招聘为选拔任用干部的主要形式、民主推荐为必需环节。采取“五推荐”和“四公开”的方式,即个人自荐、基层推荐、群众推荐、组织部门推荐和领导干部推荐,以及公开招聘岗位、公开任职资格条件、公开招聘程序和公开干部任用结果,加大竞争性选拔干部力度。

二、创新选任方式,大力推行干部竞争上岗

在干部任用方式上,校党委不断加大干部公开选拔和竞聘上岗工作的力度,拓宽选人用人的渠道,积极创造能让优秀干部脱颖而出的环境和条件。 2003年、2007年、2012年学校机构调整、干部重新聘任时规定,除任期未满且经组织考察能够胜任现任职务的干部留任外,其他处级岗位全部实行竞争上岗。2005年、2008年两次面向海内外公开招聘学院院长。

2005年以来,学校机关、直属单位和院、系(所)先后有284人通过竞争上岗走上了领导岗位,占同期选任处级干部的88.9%,通过公开招聘方式选任了24位学院院长。一批年富力强、德才兼备、具有较好学科背景和较强管理能力的中青年教师走上了处级领导岗位,明显改善了干部队伍的结构,提高了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

三、强化干部选拔任用监督

在选拔任用干部工作中,学校党委始终做到坚持民主集中制与走群众路线相结合,不断强化群众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监督,在校内公共场所设立了群众意见箱,在有关办公室设立了专门监督举报电话,认真听取群众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凡是群众反映的有关拟任人选的问题,都认真进行调查核实。任用干部过程中,坚持“五个不能”,即未经组织考察的人选不能上会,群众反映的问题未经调查了解的人选不能上会,群众意见大或多数群众不赞成的人选不能任用,在酝酿过程中争议较大的人选不能任用,党委常委会投票表决不过半数的人选不能任用。坚持并严格实行干部任前公示制度、学校党政主要领导与新任处级干部谈话制度、干部职务任期制度、新任干部试用制度、干部任期届满和离任审计制度、干部交流轮岗制度、干部培训制度、处级干部年度考核和民主评议干部制度等8项制度,还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干部管理的若干规定》、《学院行政领导班子任期目标责任制实施办法》、《学院党政领导班子共同负责制实施办法》等制度性文件。

通过坚持和完善以上制度,使我校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和干部管理、监督工作得到了切实加强,有力地促进了我校干部队伍建设。

四、完善干部考核评价机制

干部考核是选拔任用和管理监督干部的重要基础。近年来,我校积极探索和完善干部考核评价机制。首先是构建科学的指标体系。根据机关部门、教学科研单位、教辅和经营性单位及相关单位正职的不同特点,在考核测评系统中分类建立了6个考核模块和与之相应的6个考核指标体系。对中层干部的考核分为管理、院系、教辅和经营性单位干部4个模块,从“德、能、勤、绩、廉”五个方面建立二级考核指标体系,制定考核指标。通过定性确定二级指标、定量对二级指标分别赋值的方式,完善考核指标体系,构建了科学化、信息化的考核模式。

其次是改变考核述职方式,扩大考核工作中的民主监督范围。年度考核中,中层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要书面总结一年来取得的主要成绩、个人在分管工作中发挥的作用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客观地分析原因,提出努力方向和改进措施。机关部门、教辅和经营性单位正职集中述职述廉。述职报告在校园网“信息门户”内公布,供全校师生员工查阅、监督。教学科研单位领导班子成员在本单位干部述职大会上述职述廉,接受教职工质询和提问。

同时,中层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年度考核评议工作,采取分类授权、全员参与、网上填写民主测评表的方式进行。通过校领导对中层领导干部评议,机关和院系中层干部自评、互评,广大教职工对干部进行评议等方式,对中层领导班子和干部进行360度测评。

通过完善考核机制,扩大考核工作民主,强化党内外干部群众的参与和监督,增强考核工作的公信力和考核结果的公信度;推动形成了注重品行、科学发展、崇尚实干、重视基层、鼓励创新、群众公认的导向,为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提供了有力保证。未来要更加突出考核重点,加强干部德的考核和领导学科发展的实绩考核;强化考核结果运用,真正发挥考核在干部队伍建设中的导向、评价和监督作用。

优化干部选拔机制 完善干部竞争上岗制度

坚持“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方针,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和“公开、公平、公正、竞争、择优”的选人用人原则,以与学校事业发展相适应的“崇尚实干,群众公认”为用人导向,加大竞争性选拔干部力度。1999年以来,学校以机关部处领导班子换届为契机,积极推进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改革,采取竞争上岗方式选拔干部。2005年以来,学校机关、直属单位和院、系(所)先后有284人通过竞争上岗走上了领导岗位,占同期选任处级干部总数的88.9%。通过竞争性选拔干部,打破了传统的人才流动壁垒,拓宽了选人用人视野,优化了干部队伍结构和素质,有利于形成科学、公正、公平的用人导向,提高了选人用人的公信度。

一、竞争上岗制度化

各单位普遍实行任期制,每届任期4年。根据学科发展和机关部处职能变化,每4年结合换届对机关部处的机构设置、职能分工等进行一次调整。在定编、定岗、定职责、定条件的基础上,采用竞争上岗方式选配机关部处领导班子。除新任职不满1年的干部外,其他干部全体“起立”,重新竞聘。到2012年年底,我校已经开展了4轮机关干部公开选拔和竞聘上岗工作。

二、报名推荐方式多样化

应聘人每人可报考两个职位,并明确第一志愿、第二志愿。报名采取个人自荐、组织推荐、群众推荐、组织部门和领导干部推荐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他人推荐须经本人同意;基层组织推荐人选,须出具书面推荐表,由推荐单位主要负责人签字并加盖公章;群众推荐须3人以上联名。学校成立由组织部、纪监委办公室、人事处等单位负责人组成的资格审查小组,对报名人员的学历学位、任职经历、近3年考核情况、是否有违纪违规情况等进行严格审查。

三、面试答辩科学化

校党委建立了4个专家评委库,包括学院分党委书记和院长、机关部门正职、教职工代表、北京兄弟高校组织部部长等。根据招聘岗位的特点,从4个评委库中随机抽取评委名单建立招聘专家组。招聘专家组一般由13 ~15人组成,包括选拔职位分管校领导,组织、纪监、人事部门负责人,学院负责人代表和相关领域专家学者等组成。涉及教学、科研、学科建设的招聘岗位,邀请教师代表参加招聘专家组。应聘人选先作个人陈述,然后回答招聘专家组提问。招聘专家组填写岗位匹配度评价表,对人选的逻辑思维、科学素养、语言表达以及工作思路、组织管理能力等评价打分,同时就是否同意人选任职填写推荐票。评价表、推荐票量化计分,按照各占50%的权重汇总。招聘专家组按得分由高到低排序,提出差额人选。同一职位应聘人数超过3人的,按照得分高低提出2人作为人选进行差额考察。

四、差额票决规范化

每次竞争上岗均采用差额票决的方式确定人选。校党委常委会听取报名应聘、专家评审、测评考察、纪委审查等情况汇报,从专业背景、职称层次、管理能力等方面对人选的岗位匹配度进行综合分析,采用无记名投票方式,从每个职位的2名人选中,票决确定任职人选。

五、选拔过程透明化

以“四公开”的方式(公开招聘岗位、公开任职资格条件、公开招聘程序、公开干部任用结果)使竞争选拔过程透明化。岗位职责、选拔条件、报名和资格审查情况、面试成绩、任职人选等及时向全校公开。招聘会时间、地点提前公布,全校教职工可自愿旁听。校党委组织部、纪监办公室公布监督电话,主动接受群众对应聘人选和招聘工作的监督。

六、强化干部选拔任用监督

在选拔任用干部工作中,学校党委始终做到坚持民主集中制与走群众路线相结合,不断强化群众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监督,在校内公共场所设立了群众意见箱,在有关办公室设立了专门监督举报电话,认真听取群众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凡是群众反映的有关拟任人选的问题,都认真进行调查核实。任用干部过程中,坚持“五个不能”,即未经组织考察的人选不能上会,群众反映的问题未经调查了解的人选不能上会,群众意见大或多数群众不赞成的人选不能任用,在酝酿过程中争议较大的人选不能任用,党委常委会投票表决不过半数的人选不能任用。坚持并严格实行干部任前公示制度、学校党政主要领导与新任处级干部谈话制度、干部职务任期制度、新任干部试用制度、干部任期届满和离任审计制度、干部交流轮岗制度、干部培训制度、处级干部年度考核和民主评议干部制度等8项制度。

2012年,我校实施了第四轮机关机构调整和处级干部聘任。通过竞争上岗,实现了机关管理干部年轻化、知识化,处级干部平均年龄从以前的47岁降低为40岁,新聘任的处级干部88.5%拥有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 48.1%具有高级职称;一批德才兼备、年富力强的同志走上了机关管理岗位,进一步完善了干部选拔任用机制,扩大了选人用人视野,加大了机关和院系干部交流力度,实现了干部能上能下、能进能出,进一步增强了干部队伍活力。

面向海内外公开招聘院长的探索与实践

高校要实现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奋斗目标,就必须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走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近年来,北京师范大学为广开进贤之路、优化院长队伍来源和经历结构,采取公开招聘的方式,面向海内公开招聘学院和研究院院长(系主任)。通过公开招聘,进一步拓宽选人视野,完善选才机制,引进或发掘具有国际视野、了解中国高校实际、具有开拓精神的学科带头人和学术大师担任院长,带动学校学科、学院的快速发展。2005年、2008年北师大先后两次面向海内外公开招聘选拔了24名高层次人才担任学院、研究院院长。

一、围绕学校发展目标确定选人标准

以更宏阔的视野选人用人,是党的任人唯贤的干部路线的必然要求。优秀人才源源不断涌入高校管理干部队伍,是保持高校创造力和活力的必然需要。公开招聘院长,吸引了海内外的优秀学者和管理者加入竞聘行列。拓宽了选人用人视野,在更大范围选人用人,打破了院系内部轮班、学校内部交流的局限,改变了“在少数人中选人”的状况,优化了干部队伍结构和素质。同时,还对现有院系管理层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为院系管理带来了很多新的思路,激发了院系管理层的活力。

按照学校事业发展目标的要求,紧密结合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工作实际,严格把握干部选拔任用标准,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群众公认的原则。根据学校和院系发展的实际特点,严格把好选拔干部的政治关、能力关、作风关,强调选用干部要将政治素质、学术背景、学术能力、工作经历和管理才能相结合,真正把既懂政治又懂教育,既有国内外同行公认的学术水平和学术影响力,又热爱教育事业,愿意为广大师生服务的优秀学者选拔进院系领导队伍。

二、立足院系学科发展实际确定职位

除急需引进紧缺人才的学院和研究院外,将传统优势学科和发展速度较快的新兴应用学科的学院(研究院)院长职位纳入公开招聘范围,招聘职位涉及文、理、经、管、法等9个学科门类。针对每一职位分别制定具体的资格条件,对人选的学术水平、管理能力等提出明确要求。在《人民日报》(海外版)、《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和教育部人才网、本校校园网等发布招聘公告,广泛宣传发动,吸引各方面优秀人才报名应聘。应聘人员可通过个人自荐、组织推荐或同行专家学者推荐等方式报名,组织推荐、专家学者推荐的需附书面推荐意见。

三、严格进行资格审查

报名时,要求报名人员提供学历学位证书、专业技术职务证书、获奖成果证书,正式发表的全部学术论著、论文目录和代表性论著和论文复印件,近5年承担的教学科研任务材料等。对应聘人员从两个方面进行资格审查:一方面,学校组织本校学术委员会委员、校外相关学科资深专家,对应聘人的学术成就、学术声望、学术道德、与招聘职位学科相关度等进行评审。另一方面,校党委组织部、纪监办公室联合对应聘人的应聘资格进行审查。

四、精心组织面试答辩

成立由校领导、相关领域专家学者、学院干部教师代表和学校组织、纪监、人事、学科、科研等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的招聘专家组,专家组一般不少于15人。在招聘职位所在单位召开招聘会,单位全体教师参加。应聘人员进行个人陈述,回答专家组提问,与会专家和与会教师分别对应聘人进行投票。应聘人简历于会前发给与会人员。专家推荐票与教师推荐票采用不同颜色印制,分别进行统计,并注明填票人专业技术职务。校党委组织部、纪监办公室综合两个层面的推荐结果,提出人选排序意见,对排序靠前的2名人选进行考察。

公开招聘过程中,院系教职工都有参与招聘会的机会,可以事先了解未来院长的施政计划。而且院系教授代表还参加民意测验和评议,学校也会认真听取教授代表的意见,充分尊重学院广大教师的意见,增强了教职工的民主政治意识,强化了主人翁地位。

五、综合比较差额票决

校党委常委会根据专家组推荐结果、教师特别是与会教授推荐结果和组织、纪监部门考察情况,按照政治可靠、德才兼备、具有国际视野、能够引领学科发展、有较强管理能力和较高群众公认度的标准,对人选进行综合分析、认真比较。然后采取无记名投票表决的办法,确定任职人选。

六、实行任期目标管理

应聘者在公开的答辩会上,首先宣讲任职演说,介绍他对学院发展的长远规划和近期目标。聘任后还要与学校签订任期目标责任书,其内容包括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职工福利等各方面的改革思路和管理的策略,要对任期目标做出具体承诺。而且要求任期目标责任书的内容要向全院师生公布。这既有利于师生监督,也有利于院长以任期目标为依据,充分行使职权,发挥主观能动性,为实现目标而努力工作。

加强干部教育培训工作 助力世界一流大学建设

毛主席讲,“政治路线确定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是提升干部综合素质,加强干部治校理教能力的重要手段。近年来,学校党委依据上级《关于2008-2012年大规模培训干部工作的实施意见》,结合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需要,积极探索干部培训的内容与形式,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一、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概况

近年来,学校党委根据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战略发展需求,结合建设学习型党组织,通过组织调训、校本培训(讲座、参观考察)、境外培训和挂职锻炼等多种形式,先后培训处级和后备干部8100多人次。其中,上级调训60余人次;组织学校中层干部赴香港和美国、英国等地区和国家高校培训近300余人次;组织参观考察和讲座培训7600余人次;挂职锻炼、支教支边等40余人次。

通过培训,进一步强化了党员干部的政治素养,提升了干部从事教育教学管理的能力与素质,有力地推动了学校各项工作的快速发展。

二、干部培训的主要做法(一)积极选送干部参加中组部、教育部、北京市委教工委等上级部门组织的各类培训班

近年来,多次选派优秀干部参加高校领导干部进修班、北京高校优秀中青年干部培训班、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科研骨干研修班、浦东干部学院和延安干部学院中管高校领导干部研修班等培训。妥善安排参训干部的工作,解除参训干部的后顾之忧,确保其全身心投入到培训中去。(二)充分利用各省市组织部门选调干部挂职锻炼等机会,积极选派优秀干部到国家机关、地方政府、企业院所挂职锻炼

先后选派8名干部对口支援新疆师范大学、西藏大学,选派20余名年富力强的干部到宁夏吴中市盐池县、北京市海淀区政府、内蒙古大学、宁夏师范学院等单位进行挂职锻炼,在服务当地经济文化建设的同时,加深了挂职干部对我国国情的了解,纯洁了其党性,增强了其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三)坚持分类培训,定期举办专题培训班。

在干部培训中,我们结合干部的岗位需求与干部能力素质特点,积极开展针对性的分类培训。按照侧重点的不同,分别组织了干部任职培训、提升培训、转岗培训等多种类别的能力提升培训。第一是坚持新任处级干部岗前培训制度。新任干部上岗前,党政干部分别集中进行岗前应知应会培训,请教育部领导和有关专家学者介绍高等教育发展形势、作专题理论报告;请书记、校长介绍学校全局工作、战略发展构想和工作思路;请组织、纪监、财务、人事、教学科研、研究生院等部门负责人介绍有关制度和规定;请经验丰富的现任处级干部介绍工作经验。第二是定期举办专题培训班、进行分类培训,每年组织党务干部赴井冈山、西柏坡、延安、嘉兴等革命根据地开展革命传统教育;组织院系和机关干部赴北京移动、燕京啤酒、北京航天城、天津滨海新区等现代工矿企业、开发区参观学习;组织院系和机关分管领导,开展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等专项培训,提升办学能力和服务师生能力。第三是举办“求是大讲堂”,邀请一流大学校长、军政高官、企业高管和知名学者,为校内干部举办高水平的讲座。熊光楷将军、金一南将军、张召忠将军,外交部原部长李肇星、杨洁篪,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等先后应邀为学校干部举办讲座。(四)大力开展干部境外培训工作,拓展干部国际视野,提升国际化办学水平

2008年至今,学校先后组织6期200多名干部赴香港中文大学、香港大学、香港科技大学进行培训; 2007年以来,与国家外专局合作,先后组织6批150多位干部赴美国马里兰大学、美国加州富乐敦州立大学、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美国乔治梅森大学等高校和培训机构进行培训。就学科建设、筹资与校友工作、国际化师资队伍建设、学校信息化建设、研究生培养等进行专题培训,取得了很好的培训效果。(五)借助中组部、教育部和北京市干部教育培训北师大基地,推动干部选学工作

2009年,上级在北师大设立全国干部教育培训基地,学校充分发挥学科和师资优势,积极参与中央和国家机关司局级干部自主选学、教育部机关和直属单位干部选学、北京市干部教育培训等工作,举办了一系列专题班和专题讲座。在培训过程中,积极扩大培训受益面,将干部选学课程向校内中层干部开放,为广大干部提供了“菜单式”自主选学机会。全校每年参加选学的干部人数都在1200人次以上。(六)尝试探索借助网络开展干部教育培训工作

通过建设组织部(党校)网站和各院系党建网站,上传党的理论知识和教育改革发展研究文章;借助北京高校教师党员在线学习网站等现代传媒手段,对党员干部进行教育培训。

三、做好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主要体会

近年来,在推进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过程中,我们深刻体会到,要做好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必须做到四个“坚持”:(一)在加强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认识上,要坚持统筹协调,形成推动干部教育培训的整体合力

学校党委始终认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必须有一流的干部队伍;干部教育培训是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学校党委常委会多次研究干部培训工作,建立并健全了学校干部队伍教育培训工作机制,尤其是健全了管理体制和经费保障机制。在学校党委的领导下,党委组织部牵头统筹全校的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相关院系和单位配合,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位;基本实现了“月月有活动、年年有重点、干部人人有(培训)任务”的格局。2009年以来,学校还结合全国干部教育培训基地的建设,进一步强化了培训的组织管理:成立了以党委书记和校长为组长的专门领导小组和教学工作委员会;设立了全国干部教育培训基地办公室,设专职事业编制人员2人,挂靠组织部,将基地建设提升到全校统筹的高度,从而更好地汇聚校内外的优势资源,满足大规模培训干部的要求。

2008年以来,学校每年都拨付干部教育培训专项经费,支持开展教育培训工作。据不完全统计,近五年来,学校用于干部教育培训的年均经费都在100万元以上,保障了干部培训工作的有序开展。(二)在干部教育培训的内容上,要坚持培训内容与实现学校战略发展的目标有机结合,做到干部政治素质提升与教育教学管理能力提升并重

一方面,学校结合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十八大报告精神,通过邀请党代会代表进校园交流、组织十七大和十八大报告精神宣讲团、举办教育改革与发展成就展等多种形式,提升党员干部对党的方针路线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与应用,做到与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另一方面,学校党委充分考虑高校的行业特点,强调培训任务与实现学校战略目标的有机结合。在统计、分析干部队伍能力结构现状与培训需求的基础上,结合学校战略发展规划,制定阶段性培训目标,做到年度培训主题各有侧重,实现最大合力。近年来,结合学校战略目标从建设“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向建设“中国特色、京师风范、世界一流大学”迈进,学校先后实施了“八大战略”(教师教育发展战略、学科发展战略、人才培养战略、科研发展战略、人才强校战略、国际化战略、发展条件保障战略和制度创新战略)。为配合推进这些战略的实施,学校于2008年、2009年组织干部赴美国马里兰大学等高校学习办学国际化等经验。2010年、2011年,又组织院系干部赴英国高校学习如何建设世界一流学科和建设一支国际化的师资队伍。2012年以来,随着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目标的确立,学校又组织干部赴美国乔治梅森大学等高校学习借鉴其学科建设、筹资与校友工作经验、校园规划与建设经验等。做到培训重点突出,通过量变累积最终实现能力提升的质变。(三)在干部教育培训的组织管理上,要坚持宽严相济,管理与服务并重,努力打造“教师乐教、学员爱学”的培训文化

在干部教育培训过程中,师资质量优劣直接影响培训效果的好坏。因此,在师资选聘上,我们特别注重本校优质师资与社会师资的合理搭配。在选聘本校优秀师资的基础上,也广延其他教育科研部门的专家和政府部门的官员,力求在培训的课程组成上既体现内在的逻辑性,确保培训内容的完整,同时又确保授课师资的多元,以期引发参训学员更多的思考,给予他们更多的启示。在教风建设上,严格规范授课教师行为,做到“研究无禁区、课堂有纪律”;同时,完善考评和反馈机制,督促施教院系和教师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在参训学员管理上,我们倡导换位思考,强调加强管理与提供人性化服务的有机结合。一方面,加强参训干部的考勤管理,加强学员结业评估,督促学员踏实求学、模范践行“学为人师 行为世范”的校训。另一方面,充分考虑领导干部在职学习的不易,换位思考,为其协调工作安排、保留脱产培训期间的福利待遇,想方设法解除其后顾之忧,确保其能够安心参训。(四)在干部教育培训的形式上,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在坚持校本培训和面授研讨为主的前提下,积极尝试新的培训方式与途径,不断提升干部能力

考虑到高校教学科研任务繁重的实际特点,学校非常重视校本培训,通过举办“求是大讲堂”、干部选学等形式,邀请校外领导和专家来校为干部教育培训做专题讲座,缓解干部培训的工学矛盾。同时,选派干部参加专业化教育培训机构举办的业务培训。在培训过程中,考虑到师生互动的需要,在坚持授课、情景模拟教学、案例教学等传统面授模式的同时,积极借助北京市委干部培训网络教育资源,努力探索网上培训,多渠道、多方式提升干部能力素质。

完善考核体系 不断提高干部考核工作科学化水平

北京师范大学在总结历年中层干部考核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利用现代网络技术手段,研发了“北京师范大学中层干部网上年度考评系统”。自2010年起,全校干部和教职工可通过“北京师范大学中层干部网上年度考评系统”,对机关部门、教学科研单位、教辅和经营性单位的中层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进行匿名测评。

一、分类建立考核模块,构建科学的指标体系

根据机关部门、教学科研单位、教辅和经营性单位及相关单位正职的不同特点,在考核测评系统中分类建立了6个考核模块和与之相应的6个考核指标体系。对中层干部的考核分为管理、院系、教辅和经营性单位干部3个模块,从“德、能、勤、绩、廉”五个方面建立二级考核指标体系,制定考核指标。对机关部门、教学科研单位、教辅单位和经营性单位的考核也分为3个模块,并制定了相应的考核指标体系。通过定性确定二级指标、定量对二级指标分别赋值的方式,完善考核指标体系,构建了科学化、信息化的考核模式。

二、开放式述职述廉,加强民主考核机制

在年度考核开始前,中层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要书面总结一年来取得的主要成绩、个人在分管工作中发挥的作用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客观地分析原因,提出努力方向和改进措施。

机关部门、教辅和经营性单位正职集中述职述廉。述职报告在校园网“信息门户”内公布,供全校师生员工查阅、监督。教学科研单位领导班子成员在本单位干部述职大会上述职述廉,接受教职工质询和提问。校党委还专门安排机关和教学科研单位正职交叉参加其他单位干部述职大会,互相学习借鉴工作经验。

三、分类授权、全员参与,全方位评议考核对象

中层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年度考核评议工作,采取分类授权、全员参与、网上填写民主测评表的方式进行。通过校领导对中层领导干部评议,机关和院系中层干部自评、互评,广大教职工对干部进行评议等方式,对中层领导班子和干部进行360度测评。具体做法是:

校领导评议:授权校领导对全校各单位及其正职进行评议。

中层正职互评:授权全校各中层单位党政正职对校内其他单位及其正职进行评议。

内部评议:授权教学科研单位全体教职工和出版集团、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全体在编人员,对本单位领导班子和成员进行评议(参加民主评议的人数,不得少于本单位在编人员的85%)。

外部评议:授权机关部门、直属单位、出版集团、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在编人员,对以上单位及其正职进行评议(各单位参加填写网上民主测评表的人数不少于10人)。

服务对象评议:参加评议人员范围为教学科研单位随机选定本单位15%的教职工代表(可含领导班子副职);教代会代表、党代会代表、民主党派代表、离退休教职工代表、学生代表各20人。

学校于每年年底开通“北京师范大学中层干部年度考核民主测评系统”,时间约为20天。在网上测评系统开通时间内,广大干部和师生员工可不受时间和地点限制,随时登陆考核系统对中层干部进行评议。

为严肃干部考核工作纪律,学校设有干部考核工作监督电话,专门受理对相关问题的投诉。

四、改革干部年度考核方式,网上匿名测评工作取得实效

实行中层领导班子和中层干部年度考核网上匿名测评,取得了以下四方面的成效:

第一,扩大了干部考核工作中的民主,增强了考核工作的透明度,激发了全校教职工参与学校管理的积极性。

第二,缩短了中层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年度考核时间,提高了考核工作效率,增进了机关与教学科研单位工作之间的交流、沟通与相互理解。

第三,实现了中层干部考核结果定性与定量综合分析,增强了年度考核评价的科学性和准确性,提高了考核工作的公信度。

第四,有利于校党委对中层干部工作状况进行历史和系统的量化分析,为学校选拔任用干部提供了有效的参考依据。

坚持选拔与培养相结合 建设高素质后备干部队伍

建立一支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结构合理、能担当重任的后备干部队伍,是高校管理干部队伍建设的源泉。北京师范大学采取定期选拔、及时补充、动态管理的方式,建设了一支具有较高政治素质与合理的学科结构和职称学历结构、德才兼备、具有开拓创新意识、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年轻化的后备干部队伍。

一、建设后备干部库,实行后备干部动态管理

为全面了解和掌握后备干部的基本情况,学校努力提高后备干部管理水平,按照正处级1∶1、副处级1∶2的比例,建设了一支平均年龄为40岁左右、研究生学历占74% (其中:博士学历占45%,硕士学历占29%)的后备干部队伍,为实现学校办学目标的战略性转型和学校的建设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组织保证和人才队伍基础。同时,规范了后备干部管理,建设了后备干部信息资料库,及时调整补充有关信息资料。

对后备干部实施动态管理,不以一次选拔定终身。加强监督,定期考核,动态管理,促进后备干部健康成长。对各方面条件比较成熟的要及时提拔任用,特别优秀的要破格重用,相形见绌的要及时调整出后备干部名单。同时加强对后备干部的培养,多岗位实践锻炼,增长其领导才干和管理水平。

二、结合学科结构性调整,做好后备干部的选拔工作

学校根据学科建设的需要,加强组织部门与人事、教学、科研、学科建设部门的协调沟通,鼓励创新团队建设,支持校内学科群和学科团队的建设与整合,积极面向校内外广纳贤才,坚持高标准地引进和培养帅才,努力创造校内人才流动的新机制。同时,结合实施学科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规划,在合理配置资源的同时,抓紧培养、补充、调配政治素质过硬、业务水平高的高层次人才资源,有针对性地提早做好了学科队伍建设后备干部的储备工作,较好地满足了新建院(系、所)领导班子建设和机关职能部门对后备干部的需求,保证了学科建设和队伍建设可持续发展。

同时,为保证后备干部队伍结构更加合理,在考虑学科建设需要的基础上,对各层级的后备干部年龄做了基本规定,使后备干部队伍年龄形成复式结构、梯次配备、有序递进;加强女干部、非中共党员干部和年轻干部培养选拔工作。

三、开阔思路,多渠道发现后备干部人选

党委强调选人用人不受条条框框的局限,唯德才是举,不断开阔选人用人视野,注意在领导班子换届、干部考察、招聘干部、引进人才、学校重要工作和重大活动中发现人才、选拔考察后备干部。选人用人不拘泥于来校时间长短,及时将新引进的政治素质好、学术水平高且具有领导工作经历的学术带头人列入所在院系后备干部名单;将经得起考验和实践检验的后备干部,特别是将在突发事件或关键时刻表现突出、临危不惧、从容应对、稳妥处理复杂问题的年轻教师、干部及时补充到后备干部队伍中或破格提拔使用;采取措施,积极为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奉献精神,勤奋工作,团结同志,公道正派,廉洁自律,受到多数群众拥护的后备干部创造更多的培养、锻炼成长条件,使之较快地走上领导岗位、发挥作用。

四、积极抓好中青年后备干部队伍建设

德才兼备的中青年业务骨干,既是产出学术带头人的基础,也是校院(系、所)后备干部的来源。校党委在坚持德才兼备的前提下,注意从学术带头人中选拔后备干部。在后备干部人选的调查摸底工作,都从中青年骨干入手了解情况,认真分析研究哪些人可以做管理工作,哪些人可以同时承担管理和业务工作,哪些人会成为学术带头人,才能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对他们分别采取不同的培养措施。这样做不仅有利于拓宽视野,还有利于统筹规划、通盘考虑教学、科研和管理队伍的整体建设。

五、积极推进干部挂职、交流工作,为后备干部提供锻炼成长机会

我校非常重视干部交流、挂职锻炼工作,不失时机地利用中组部、教育部、北京市委教育工委下达任务的机会,积极安排后备干部挂职锻炼;通过以上工作,把一批综合素质好、学历层次高、专业技术职务高、年纪轻的后备干部及时充实到各级领导班子中。2006年以来,我校从后备干部中提任校级干部13人次、党委常委10人,选拔任用处级干部139人次,上级党委从我校选调担任司局级政府单位和高校校级干部7人。

建设一支政治素质好、领导本领强、结构合理的高素质后备干部队伍,实现了我校干部队伍选拔、培养和任用的计划性,增强了干部选任工作的预见性。不仅保证了学校内部管理人才队伍储备,还为各级校外单位党政领导班子输送新鲜力量,为中央部委和地方单位提供人才支持。

未来学校将努力实现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的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建立和完善能使优秀后备干部脱颖而出的选拔机制;建立和完善个人成长进步与推动事业发展相互促进的培养机制;建立和完善保证后备干部健康成长的管理机制;建立和完善有利于激发干事创业脱颖而出的使用机制;建立和完善统筹协调、分级管理的工作机制。

第四章 基层组织建设是高校党建的活力源泉

高校党建九十年的历史进程和基本经验

高校作为中国共产党成立的策源地和不断发展的重要基地,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做出了突出贡献。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高校作为党和国家的人才培养基地与思想舆论阵地,承担着人才培养、知识创新、服务社会、引领文化等重任,肩负着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的伟大历史使命,在推进国家现代化进程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面对世情、国情、党情的发展变化,高校党的建设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回顾九十年来高校党建的基本历程,总结高校党的建设的主要经验,对于保持党的生机和活力,推进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九十年来高校党建的历史沿革

九十年来,高校党建走过了一条曲折的不同寻常的发展道路。具体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一)从最初的发源地到10年内战中的被削弱(1921—1937年)

高校是中国共产党的“摇篮和策源地”。在高校中建党,这是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一大特点。1919年,由北京大学生率先发起的五四运动直接影响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和发展。从1920年到1923年,高校党支部有7个,包括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上海大学等。其中, 1921年8月成立了北京师范大学支部,缪伯英担任支部书记,她也是中共历史上第一个女党员。可以说,在整个中共创建时期,高校都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1924年国共合作以后,在中国掀起了一次学生加入政党的高潮。当时中国共产党以国民党为革命团体的第一级,将国民党称为“民校”,青年团为第二级,称为“中学”,共产党为最高级,称为“大学”。有左派倾向的分子介绍入“民校”,而那些有阶级觉悟的分子才介绍加入“中学”或“大学”。当时的建党方式主要是学习俄共的党团制度。该制度规定:在一切非党组织中,凡党员3人以上,即成立党团。这既可保证党与非党群众的密切联系,又能保证党对外围组织的严密控制;再就是于体系外各种学生团体中建立中共党团,比如,当时要求每一个同志必须加入一个以上不带政治性质的群众组织,如演讲会、学术研究会、体育会、同乡会等组织,无此种组织的地方,应由我们发起。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共党员数量锐减,党的组织也被迫转入秘密状态。

这一时期高校的党建,主要有两个特点:一是着重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教育。因为当时党时刻处在各种思潮、文化的包围之中,必须与各种思潮做斗争,宣扬马克思主义,并对党员进行马克思主义的教育;二是实行党团模式的建党方式,从而在学生会、学生社团、学生联合会等各级学生团体中植下了根基。(二)从抗战时期的先锋与桥梁到解放战争时期的第二条战线(1937—1949年)

抗日战争时期,中共坚持灵活多样的建党和党员发展策略。在根据地高校,中共采用完全公开的建党方式,由中共中央直接领导。这一时期,在延安地区就先后扩建和新办了各种新型学校10余所,比较出名的有抗日军政大学、陕北公学、延安大学等,这类学校受党的直接领导。在国统区高校,中共大多采用半公开的建党方式,由中共各地方局具体负责。1940年12月,中共中央责成中央青委在重庆召开国统区青年工作会议,会议传达了毛泽东“隐蔽精干、长期埋伏、积蓄力量、以待时机”的16字方针。自此,党在国统区各校的工作,由大规模的校外救亡运动转向隐蔽的、分散的、小型的校内活动。在发展党员方面,中共在国统区也采取更为谨慎的做法:一是通过党员进行个别考察,二是通过学运在斗争中考察,三是通过组织作侧面调查;在沦陷区高校,中共则依托各抗日根据地采用完全秘密的建党方式。并且,它还以“据点”为途径,发展“种子党员”,抓紧“中心学校”,再以此为“据点”,通过学生团体、同乡关系等线索向他校延伸,最终打开一个区域高校党的建设局面。例如在重庆,以中央大学为中心的沙磁区“据点”,联系了重庆大学、四川教育学院等校。

抗战胜利后,中国高校再度成为多党斗争的重要舞台。这时中共在高校先后完成了两大任务:一是依托高校党建,开辟反蒋的第二条战线;二是发挥高校的人才优势,为新中国建设输送大批干部。与此同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共也逐步完成了由革命党到执政党的角色转换。一方面,党把高校纳入新的政权体制,并建立起一套较为成熟的高校管理制度;另一方面,它又通过开展土改、诉苦、整党和“三查”(查阶级、查立场、查思想)等一系列运动,来不断强化高校师生对新政权的认同。这一时期所积累的党建经验,成为了后来党领导高校工作的一笔宝贵财富。

这一时期高校党建的特点:一是灵活的多元化的建党策略和党员发展方式,使党员数量迅速增加,党于各类高校中建立起牢固的基础;二是在国统区采用了“据点”式的建党途径,这是在特殊环境下,党在高校开创的一个特殊的建党途径;三是在党的控制区,党把高校作为反教条化、进行党内思想争论的主要舞台,并在实践中确立起从思想上建设党的基本原则,强化思想理论教育、注重社会实践教育;四是积极运用统一战线,联合团结多数,孤立打击少数。(三)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快速发展、形成核心到“文化大革命”期间的停滞瘫痪(1949—1976年)

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在高校的任务是接管、恢复和整顿旧大学,创建发展新大学。1952年,经过全国高校院系大调整,一大批高校应运而生,高等教育事业迅速发展,党在高校的领导也得到进一步加强。1958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中明确规定:“在一切高等学校中,应当实行学校党委领导下的校务委员会负责制。”从而确立了党组织在高校工作中的领导核心地位。为配合全党的整风运动, 1957年高校也普遍进行了一次整风运动,尽管这次整风是以“反右”为目的,现在看来也许并不可取,但在当时确实解决了不少问题,特别对加强党在高校的领导起到了很好的作用。20世纪60年代初,高校开展了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组织广大师生到农村,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北京师范大学有2000多名师生参加了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并在这次运动中评选出了五好队员和积极分子367人。这一时期高校在党委的领导下,密切党群关系,积极推进高校党组织的自身建设,健全了政工机构,建立了学生政工干部队伍,并通过大规模的教育活动与经常性的政治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建立了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新体系。各高校逐步开设了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帮助学生端正政治方向,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革命的人生观,在教育革命中积极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行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文化大革命”时期,“左倾”思潮严重泛滥,高校成为“重灾区”,高校党建工作受到致命的冲击。“文革”后期虽然也规定了学校实行党的一元化领导,但实际权力机构是“革命委员会”,党组织很难发挥作用,高校党的领导名存实亡,高等教育事业也遭受了不可估量的损失。

这一时期高校党建的特点,一是全面加强了党对高校的领导,在各类高校中确立了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地位,不断扩大巩固了党在高校的思想和组织阵地;二是加强政治学习,通过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土改运动、抗美援朝运动、整风运动、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等各种政治运动对广大师生进行思想教育;三是由于受整个政治形势的影响,高校普遍出现了党政不分、以党代政的状况。(四)从改革开放后的恢复重建到新时期的创新发展(1976—2011年)“文革”结束后,邓小平同志提出教育战线拨乱反正的任务。1978年10月,邓小平指导修订了“高教六十条”,颁布了《全国重点高等学校暂行工作条例》(试行草案),规定高校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分工负责制。这一时期,学校在党委的领导下,开始了拨乱反正,正本清源,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加强思想政治工作,重建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使高校工作出现了稳定团结的局面。20世纪80年代中期,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出现了严重的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党的建设遭到严重挫折。在党组织建设方面, 1985年颁布的《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规定:“学校逐步实行校长负责制。”这本是对高校领导体制的有益探索,却被理解为要弱化党的领导,甚至不要党的领导。

1990年4月召开的第一次全国高校党建工作会,强调了坚持党对高校领导的重要性。《中共中央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党的建设的通知》规定:“在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高等学校仍然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1998年8月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其中规定:“国家举办的高等学校实行中国共产党基层委员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从法律的高度确定了党对高校的领导,标志着我国高等学校领导体制的基本定型。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总书记为首的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突出强调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尤其是党的十七大报告,对全面加强党的建设、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作了全面系统的论述。在这种背景下,高校党建也得到了新的发展,从1990年,连续召开了19次全国高校党建工作会议,有力地推动了高校党的建设的开展。

这一时期高校党建的特色:一是注重以制度促建设。就高校党建工作出台了大量文件、规定。其中综合性的文件有《普通高等学校党建工作基本标准》、《关于加强和改进科研院所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2010年又对《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工作条例》(简称《条例》)进行了修订,《条例》详细规定了高校基层党组织的领导原则、设置、职责等,成为高校党建工作的指导性文件;二是坚持用发展着的当代的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广大师生头脑;三是注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2004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 2005年又颁布了《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成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方针。各高校按照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工作思路,在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面进行了很多有益的探索。

二、九十年来高校党建的主要经验(一)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加强思想建设,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党员干部和广大师生头脑

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要求。必须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研究新情况新问题,必须坚持用社会主义的价值理念、思想意识等培养和教育一代又一代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此,我们就必须不断加强思想建设。着重从思想上建党,是党对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一大创造。把思想建设放在党的建设的首位,从根本说就是要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高校党的思想建设的实质就是要坚持党的马克思主义思想在高校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马克思主义是发展、创新的理论,实践无止境,理论创新就无止境。九十年来,我们党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革命、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与时俱进,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创新和发展,不断赋予马克思主义新的活力,开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引下,我们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下,进一步明确了高校党建的目标和方向。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后,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引下,高校党的建设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党的十六大以来,高校党的建设工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高校党建工作在继承中创新、在改革中发展,重点更加突出、成效更加显著。近几年,全国高校先后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创先争优、建设学习型政党等一系列重大活动,理论武装工作向广度和深度推进。2009年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在总结党建基本经验时指出:“坚持把思想理论建设放在首位,提高全党的马克思主义水平。”全会提出了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重大战略任务。具体到高校来说,必须坚持用发展着的当代的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体党员和干部的头脑,解决理想与信念问题,解决目标和方向的问题,解决理论与实践的联系问题,解决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三观”问题。当前,加强思想理论建设,就要在高校积极创建学习型党组织,进一步提升高校党建工作的科学化水平,营造追求真理、推进知识创新的浓厚学术文化氛围。(二)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党对高校的领导,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坚持党对高校的领导是高校党建的政治保证。早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在我党控制区,党就把高校纳入了“延安体制”之中,对高校进行领导。新中国成立后,高校一直存在着要不要党的领导的论争,高校的领导体制也经历过反复探索。2010年,修改后的《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再次明确高等学校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高等学校党的委员会统一领导学校工作,支持校长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的规定积极主动、独立负责地开展工作,保证教学、科研、行政管理各项任务的完成。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是我国高校领导体制经过多次变革、反复总结经验后作出的正确选择。这一领导体制符合我国的国情和高校的实际。高校党的委员会实行民主集中制,健全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制度。党委主要是统揽全局、协调各方,谋大局、抓大事、办实事,以委员会制为制度框架的党委领导体制,又可以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和民主的力量,有效地降低决策风险和决策失误。“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将委员会制和首长制有机统一起来,既有效地发挥了委员会制和首长制的优点,又克服了它们各自的不足,成为具有科学性、合理性、有效性和可行性的社会主义高校领导体制。实践证明,这种领导体制有利于加强党对高校的领导和高校党的建设,有利于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有利于高等教育培养目标的全面实现。《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公办高等学校要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健全议事规则与决策程序,依法落实党委、校长职权。在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今天,加强高校党建,从体制上讲就是要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三)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围绕党的中心工作和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开展高校党建工作

高校党建工作是整个高校工作的一个重要有机组成部分,党建工作只有融入学校工作大局才有生命力、才能体现其价值。因此,高校党建工作应该结合形势的发展,融入到学校工作大局特别是学校中心工作中去,而不能游离于中心工作之外,搞成“两张皮”。“围绕中心抓党建,凝聚人心促发展”,这是对高校党建工作规律性的科学总结。具体来说,“围绕中心”,就要始终着眼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着眼于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把握战略发展方向,推动党建工作进入教学科研、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等主战场,促进学校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凝聚人心”,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建设和谐校园,充分发挥师生的主体作用,为每个师生搭建施展才华和全面发展的平台,努力营造“聚精会神谋发展、一心一意育英才”的良好局面。高校党建就要在“把握”中心和紧紧“围绕”上下工夫,克服党的组织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与业务行政工作脱节的倾向。具体来说,党建要做到五个紧密“结合”,即与学校中心工作和学校发展战略目标紧密结合,与广大师生员工的教学科研等紧密结合,与参加社会实践、社会考察紧密结合,与教学科研团队建设紧密结合,与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建设紧密结合。总之,要坚持把党建工作置于高校工作的总体布局中来考虑,坚持党建工作服从服务于学校发展建设的硬道理,做到胸中有大局,工作有重点。要创造党政合作的新经验、新途径,做到党政目标相同,工作同步,有机结合,团结协调,相互促进,使高校党建工作逐渐步入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轨道。(四)必须坚定不移地加强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增强凝聚力,吸引更多优秀的高级知识分子到党的队伍中来

高校是知识分子集中的地方,努力做好知识分子工作,增强党在知识分子中的凝聚力,既是党的事业成功的宝贵经验,更是新时期推进科技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迫切要求。高校党员独立思考意识和学习能力较强、思想活跃,加强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才能不断增强党在高知群体中的凝聚力和影响力。改革开放以来,随着高校教学科研管理体制改革和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师生员工的工作和生活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高校基层党组织也存在着一些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