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解人生:汉字中的生命智慧(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25 23:17:23

点击下载

作者:文嘉

出版社:中国纺织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字解人生:汉字中的生命智慧

字解人生:汉字中的生命智慧试读:

前言

汉字对中国人来说,是溶于血脉的亲情。

古人敬畏汉字,认为它是神灵所造,乃“经艺之本,王政之始”,并非简单的记录,而是“载道之器”,以立德育人。所以,无论是希望找到“黄金屋”抑或摘取“乌纱帽”,都得从识字、写字开始。

那些如同“被刀耕火种出来的”方块字,每一枚都有一个故事,它们散发着原始图腾的气息,将汉文化千百年来的风俗礼仪、伦理道德、审美意识囊括其中,供人回味。

汉字,让中国人倍感亲切和温暖。从“关关雎鸠”到“学而时习之”,从“花间一壶酒”到“把酒问青天”……两千多年来,汉字始终被人们引用、传送,从未因为它古老、神秘而让人望而却步,不可亲近。今天,当英国人还须借助字典才能读懂五百年前的古英文时,我们已能与两千多年前的《诗经》优雅相遇,在简妙的语言里摇漾出自然的光华。

汉字的简单、朴素之美,便是这般,托得住任何凝视,稳定而内敛。它意境优美却不见雕琢,情意绵长却又不觉惊艳,你只须安静地看着它,纸间漫溢而出的诗意就会轻轻巧巧地来到眼前。

区别于拼音文字,汉字有一种“言有尽而意无穷”的静美。每一枚方块字都宛如宣纸上铺就的水墨丹青,行书运笔间,已晕开太多太多情韵相宜的历史残梦。因而,汉字也成为世界上表达最简洁的语言。一个形象的例子是,在被翻译成多种文字的联合国公文里,最薄的一本一定是汉语。

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说,汉字已远不止词句的精练之美,那一挥而就的满纸烟云里,人们用一种完美的艺术形式——书法,唤醒了它遒劲的生命。在西方人眼里,东方人之所以神秘,与汉字和中国书法不无关联。他们对这些“东方魔块”的喜爱甚至已超越其自身的含义,在他们眼中,汉字是最美的“洋文”,它们频繁出现在流行文化衫上、餐具店里。有些外国友人还将“爱”、“忠”、“耐心”等汉字刺在肩膀或手臂上,这其中不乏许多著名球星。

汉字对西方人而言就是神秘的图腾。曾有一位英国朋友练习写汉字,他认真细致的模样让人不禁觉得好笑。与其说他在字帖的方格里一点一横地写,不如说他在一笔一划地“画”,不仅讲究布局还严格构图,仿佛在勾勒一幅精美的图案。当得知一个中国人至少能认识1500个汉字时,他惊讶得连连摇头,觉得伟大而又不可思议:“你们如何能记下如此繁复的笔画和图形还能不混乱?”这或许就是他眼中东方人独特的智慧。

当然,真正对汉字情有独钟的还是中国人。那些在海外生活的华人,每每看到汉字都犹如在异乡遇见了故人。一位华裔新西兰人说,当她在南部小城的书店里看到一本繁体的《唐诗》时,竟然泪流满面,仿佛那两个汉字泛起了她内心的乡情,收留了她漂泊的灵魂。几位华人随团参观美国加州的一所中学,居然也在那里巧遇汉字。进门的大厅里悬挂着一副标准的楷体书法:“高山仰豪气,深宅养灵根”,让一群异乡的远行客动容不已。

文字是人类的故乡,汉字便是中国人的故乡。欣慰的是,它幸运地避开了20世纪初期一场“废除汉字”的险境,攀山涉水独走千里,终于来到我们身边。回顾汉字的前世今生,就是在回望我们的故乡,那是归家的感觉:暮色夕阳下,看袅袅炊烟,在一粥一饭的温暖里,做愉悦丰盈的故乡人。编著者2014年11月 第一篇方块字里的一缕墨香:汉字的起源与演变第一章 汉字的起源是最大的未解之谜仓颉造字,天降雨粟鬼夜吟

提到汉字的起源,首先要说的是仓颉造字的传说。相传,在我国陕西关中有个叫仓颉的人,他有四只眼睛,披着长发,留着长须,身穿兽皮,手里经常拿着一支笔。他的头形很奇特,头顶高高地隆起,像个奇形的头陀,显得特别聪颖过人。

仓颉经常骑着毛驴,跋山涉水,跨州过郡,去了解民间风俗习惯,收集民间流行的语言符号。他把收集来的资料写在芦苇的叶子上,装在口袋里,让毛驴驮着。后来,毛驴走到今天的陕西省岐山县就累死了。仓颉带着这批资料,没有毛驴不能再行走了,就在岐山县住下来。仓颉不断地观察天象,观察山水风雨的变化,辨识鸟兽的各式各样的脚印,或野兽、车辆经过后留下的痕迹,分清各种纹理的异同,并开始创造文字。

仓颉造出文字后,感动了神灵,神灵从天上投下粮食,夜里鬼也惊吓得哭起来了。不久,仓颉受命担任统一文字和领导文字改革的专职官员。他还成为黄帝的史官,记载史事、部族的重大档案也都由仓颉掌管。

对于仓颉造字这一传说,在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叙》里记述得最为全面:“黄帝之史仓颉,见鸟兽蹄迒之迹(指鸟兽行走留下的痕迹),知分理之可相别异也,初造书契,百工以乂,万品以察。”“仓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这个传说已有两千多年了,而且也有文字记载,但是其可信度却非常低。历代学者普遍认为仓颉有可能是黄帝部族中极有影响力的巫师之类的人物。上古时期,巫师、史官是由同一个人担任的,仓颉在这方面作出过贡献,这样容易让人们把从事搜集整理文字工作的人误以为是汉字的创造者。鲁迅先生也曾经说过:“要之汉字成就,所当绵历岁时,且由众手,全群共喻,乃得流行,谁为作者,殊难确指,归功一圣,亦凭臆之说也……在社会里,仓颉也不是一个,有的在刀柄上刻一点图,有的在门户上画一些画,心心相印,口口相传,文字就多起来了。”所以,汉字不可能是某一个人造出来的,应该是汉族先人集体创造的结果,是由千千万万个“仓颉”创造的。文字图画,可以读出来的图画

在有关汉字起源的几种说法中,“书画同源说”是比较令人信服的。书画同源,就是说汉字起源于图画。汉字是为了记录汉语而出现的手段,一种可以用于在相当大的范围内传递较多信息的手段,必须使接受信息的人和给予信息的人想到同样的内容,写实性的图画可以起到这样的作用。

据说,清朝大臣曾国藩的部将鲍超曾被太平天国军队包围在某地,围城的太平军将领是陈玉成,外号叫“四眼狗”。鲍超是一个十足的大老粗,只认识他自己的姓,他画了一张画,叫人送给曾国藩。曾国藩打开一看,只见纸中间画了一个圆圈,圈里歪歪斜斜地写了一个“鲍”字,圈外画了一只四眼狗。看完以后,曾国藩大吃一惊,知道他的部下鲍超让“四眼狗”陈玉成包围了,立即下令派兵去解围。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体会到文字起源于图画的道理。

汉字的起源和图画是密不可分的,图画不仅可以帮助记忆,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还可以帮助交流思想。鲁迅在谈到图画的记事作用时说:“画在西班牙的亚勒泰米拉洞里的野牛,是有名的原始人的遗迹,许多艺术史家说,这正是‘为艺术的艺术’,原始人画着玩玩的。但这解释未免过于‘摩登’,因为原始人没有19世纪的文艺家那么悠闲,他画一只牛,是有缘故的,为的是关于野牛,或者是猎取野牛、禁咒野牛的事。”

不过,图画毕竟只是图画,它与文字之间隔着一条非常深的鸿沟,从带有文字性质的图画转变为早期的象形文字还有一个漫长的过程,如果用来传递信息的图画只能识别,而无法读出声音,也就是说它还没有同语言建立对应的关系,那么这时它还只是图画。随着时间的发展,用图画记录下人类所要表达语言的形式,叫作图画文字。图画文字并不是真正的文字,它的个体图形和符号不能和语言的词语完全对应起来,它所记录的语言,只能是“近似值”。只有当它和语言结合起来,变得可识可读,并且它总体的直观性经过分析,变为一形即一词,这时我们才可以说它是文字了。八卦符号、汉字的来源之一

伏羲氏用八卦符号来表示世界上的客观事物,因此八卦符号是汉字的来源之一。

八卦符号代表了八种自然存在。它运用的基本符号是“—”(代表阳)、(代表阴)。八卦中代表天,称作“乾”;代表地,称作“坤”;代表雷,称作“震”;代表山,称作“艮”;代表火称作“离”;代表水,称作“坎”;代表泽,称作“兑”;代表风,称作“巽”。任意两卦相叠合,就可以得出八八六十四卦,从而揭示了宇宙万物的演变。八卦符号与后来的文字有相似的地方,比如表示水的形象,和甲骨文、金文、小篆里“水”的字形是一致的。虽然汉字中确有个别文字或偏旁起源于八卦,但汉字与八卦是两种不同性质的符号系统。

对于八卦起源说,文字学家唐兰的意见是:“八卦的起源,既是巫者用算筹排列出来的方式,用来做事物的象征,就和文字无关,而且巫术的盛行,恐怕就在殷时,文字久已发生,所以八卦的卦画,绝不是文字所能取代的。”

关于汉字的起源众说纷纭,虽然每一种说法都不能准确地解释汉字的起源,但都给我们留下了很多的启示,正如郭沫若在《古代文字之辩证的发展》中所讲到的:“任何民族的文字,都和语言一样,是劳动人民在劳动生活中,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多头尝试到约定俗成,所逐步孕育、选练、发展出来的。它绝不是一人一时的产物……创造它们的是劳动人民……只要民族的生命还存在,或者没有受到强大外力的长期扼制,文字也和语言一样,总要不断地发展。”结绳记事,结大小看出事儿大小

在汉字起源的传说中,“结绳说”是值得我们注意的一种说法。鲁迅《门外杂谈》里曾经提到过:“我们那里的乡下人,碰到明天要做一件紧要事,怕会忘记时,常常说:‘裤带上打一个结。’”鲁迅家乡是浙江绍兴,在浙东一带,农民请别人代办一件事情时,常说这句话,意思是请对方不要忘记。

2004年4月11日下午4时32分,河南新密市的郑煤集团超化矿突发透水事故,12名矿工和技术人员被困井下。经过多方紧急营救,4月16日9时30分,12个人全部获救。被困的矿工最后成功获救,就是因为他们用矿灯绳打结向矿外传递信息。他们打了两个绳结,一个绳结完整没有破坏,表示“1”,一个绳结分成两个头,表示“2”,合起来表示他们12人还在一起。大水把矿灯绳冲出来后,救援人员看到这个打着绳结的矿灯绳,并没有简单地认为这只是一个普通的灯绳,因为矿上有一个严格的规定:任何人在井下不得破坏矿灯。救援人员认为这根打了结的灯绳一定代表某种信息。于是,他们就朝井下人员想要表达的意思理解,从而信心倍增,加快了掘进的进度。

关于结绳记事,《周易·系辞》记载:“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说文解字·叙》中则说:“及神农氏结绳为治而统其事。”虽然没有明确说文字的起源与结绳有关,但确实告诉我们,历史上曾经有过一个结绳记事的漫长时期。所谓“结绳”,是用在绳子上打结的办法帮助人们记忆,处理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务,大大小小的绳子表示不同的意思。结绳是原始民族普遍采用的一种记事方法,中国的许多少数民族和国外的一些民族至今仍有用结绳法来帮助记忆事情的。因此有人认为文字就是从大大小小的绳子结发展而来的。

但是,从古人采用的结绳记事法看,结绳和文字毕竟是两回事,它们之间的关系不是相生相袭的,即结绳不可能直接发展成为文字。结绳只能帮助记忆或者作为表示某种简单事务的标记,不能用来表达感情、交流思想,不能成为记录语言的工具。因此,结绳只能算是原始的记事方法,同文字还是有根本区别的。刻契记数,在木条上刻下的记号

在《周易·系辞》中除了提到结绳说外,还提到了与结绳说性质相近的契刻说。它是原始社会创始的以契刻某种物体,通过物体遗留痕迹,以反映客观经济活动及其数量关系的记录方式,它被原始的先民所广泛使用。古文字的“契”字,右边是一把刀形,左边的一竖三横表示用刀在一块小木条上刻下的三个记号,它形象地反映了契刻的记事方法。楷书的“契”字增加“木”旁则表示这种契刻记事是以木条为材料的。后来“木”误写成“大”,就成了今天的“契”字。

从古代文献记述和西南地区一些少数民族在创造文字以前存在的刻木记事现象分析,契刻的目的多数是“刻其数”以备忘,有契约、凭证的性质。按照刻契结果所留痕迹的不同,其记事有两种形式:一种形式为在某种物体上契制品或钻空孔洞,以缺口或孔洞的数目反映客观经济活动的数量关系;另一种形式为在某种物体上契刻抽象符号,以符号反映客观经济活动及其数量关系。旧石器时代晚期,距今1.8万多年的山顶洞人利用禽类腿骨钻孔以记事,马家窑文化距今五千多年的原始人使用刻缺口动物骨片以记事,都是第一种形式的典型代表。这种记事方式以刻契材料的差异而分为刻骨记事、刻木记事和刻竹记事等,因木和竹的质地易朽而无法保存至今。旧石器时代晚期的峙峪人利用动物骨片刻制划痕,仰韶文化距今约七千年左右的半坡人利用陶器刻制的符号,都是第二种形式的典型代表。

契刻因其刻在陶器或竹木片上,就有可能逐渐演化成类似青铜器上的族徽文或是竹简木牍这类的文书,从这一点上看,契刻比结绳更具有促进文字产生的条件。但是契刻只能记载一些较为简单的信息,不能满足日益复杂的社会生活的需要,所以,随着人们传递和记载的信息复杂程度的加深,契刻最终被图画和文字所取代。第二章 汉字的构成法蕴藏天地奥秘六书:奇妙的汉字造字用字方法

学习汉字,或多或少地都会接触到“六书”这样一个概念,它是人们分析周代以前的造字方法而归纳出来的六种条例。“六书”中的“书”不是书本或者书写的意思,而是指文字。“六书”一词最早见于《周礼·地官·保氏》:“保氏掌谏王恶,而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驭,五曰六书,六曰九数。”但是,《周礼》对“六书”的记载也仅限于此,并未加以阐释。后来,西汉末年的古文经学家、目录学家刘歆在《七略》中也曾提到了“六书”,但不够详细与完备。直至东汉时期,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才较为详尽地阐释了“六书”,他在著作中提到:“古者,八岁入小学,故周官保氏掌养国子,教之六书,谓象形、象事、象意、象声、转注、假借,造字之本也。”

而对“六书”解释最详尽的则是东汉的许慎,他在《说文解字·叙》中说:“周礼八岁入小学,保氏教国子,先以六书。一曰指事,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二曰象形,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三曰形声,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四曰会意,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伪,武信是也。五曰转注,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授,考老是也。六曰假借,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后代学者研究和诠释六书,在次序上主要采用班固的说法,在称呼上采用许慎的说法。“六书”所说的六种造字方法,互相联系、互相配合、互相补充,而又各有各的特点和作用,它们是一个系统,不能把它们分裂、孤立起来,也不能把它们等同、并列起来。它不是预先制定的造字原则,而是根据汉字的实际情况加以客观分析,总结出来的条例。清代著名学者戴震在《六书论》中说过:“指事、象形、形声、会意者,字之体也;转注、假借二者,字之用也。”意思是说,象形、指事、会意、形声是造字法,转注和假借是用字法。“六书”理论也存在着某些缺陷和不足,有些学者在“六书”的基础上提出了各种新的理论,如“三书说”“新六书说”等,但对汉字而言,一切都还在发展之中,造字的理论也会随着时间的发展,而不断地完善。象形,用线条或笔画勾画

北宋时,王安石和他的朋友王吉甫两人经常在一起谈诗论文,有时也对谜语。一天,王安石对王吉甫说:“我昨夜睡不着,做了一条字谜:‘画时圆,写时方,冬时短,夏时长。’你猜是什么字?”王吉甫也是一位文学功底深厚的学者,一听便知谜底是一“日”字。可他也不直接回答,也出了一则关于“日”字的谜语去解王安石的谜底:“东海有一鱼,无头又无尾,更除脊梁骨,便是这个谜。”王安石听了哈哈大笑说:“你猜中了。”原来他们的谜底都是“日”。“画时圆,写时方”的“日”从最早的甲骨文到楷书均为象形字,像太阳之形。无论哪种字体的“日”字中均有一短横,学者们认为这一短横指太阳发光的黑子。从“日”字的构形,我们发现古人对太阳的观察十分细致,研究颇深。

古老的象形字是一种表形的文字,象形就是描摹实物形状的造字方法,许慎对此的解释是:“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汉字中象形字为数不多,一千多年来只造了“伞、凹、凸”等少数象形字,但它是汉字造字的基础。鲁迅先生说,汉字的基础是象形。象形字就是画物像它的形状,以此形状表达它的含义。例如,“乌”与“鸟”字相比,正好切去鸟头上表示眼睛的一个点。画鸟不点睛,这是为什么?我们知道,古人在造字时,对于象形字,需要抓住形象的特征。鸟通体黑色(颈下有一些白羽毛的,古人称鸦),乌的黑眼睛因和羽毛的颜色相同,看上去就不分明了。所以,“鸟”字点睛,“乌”则不见其睛。

象形字来自于图画文字,是一种最原始的造字方法。“象物之形”,本身就具有很大的局限性。且不说抽象的意义无形可象,就是具体的东西,也不是都可以“象形”出来的。用这种方法构造汉字没法满足记录语言的需要,汉字以象形字为基础,发展成了表意文字,从而增加了其他的造字方法,指事字和会意字应运而生。指事,象形与抽象的符号相结合

有些事物难以描摹,有些抽象概念不能描摹。于是,古人就创造了一种用“指事”的符号或在象形字的基础上加“指事”符号表示字义的方法。

李汝珍《镜花缘》第九十三回谈到“众才女尽欢结酒令”,其中有关于古人造字的象形、指事方法:

春辉道:我说一个甘字,好像木匠用的刨子。

施艳春道:我说一个且字,像个神主牌。

褚月芳道:我说一个非字,好像篦子。

女武儿道:我说母字,好像书吏帽子。

书香道:我说山字,像个笔架。

秀英道:我说酉字,像个风箱。

小春道:我说伞字,就像一把伞。

红叶道:我说册字,像一座栅栏。

紫芝道:我说一个出字,像两个笔架。

尹红萸道:我说皿字,像一顶纱帽。

印巧文道:我说乙字,像一条蛇。

柳瑞春道:我也说个一字,像一条扁担。

这则象形酒令说到的且、非、母、山、酉、伞、册、出、皿、乙等都是象形字,“一”和“甘”为指事字。“甘”的甲骨文外形似口,中间一横表示衔着的甜美事物,故本义为甜。

许慎说:“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通俗地讲,指事字就是利用象征符号来表示意义的造字法。指事离不开象形,如一、二、三、上、下等。但是,指事字又不同于象形字,象形字是一个独体实物的形象,它的特点是“象物之形”,表示的东西是具体的,一般可以单独画出来;指事字是在独体实物形象(象形字)上加指事符号,或者是纯粹的抽象符号,它的特点是“指点”,表示的东西是抽象的,或者虽不抽象,却是局部的,不便单独表示出来,表意没有象形字那么明显。用简单的符号表示抽象的、复杂的、不能象形的意义,终究是比较困难的,而且有很多抽象的意义是无法“指点”出来的,于是,会意字便产生了。会意,不同意义的字组出新意义

从前,有一户人家,院子中央种了一棵桂花树,每当桂花盛开之时,香气四溢,沁人心脾。一天,儿子放学回家后,看到父亲正挥动斧头,准备将桂花树砍倒。儿子大惊,急忙上前制止,问父亲为何砍树?

父亲放下手中的斧子,叹息道:“这院子四四方方的,中间长着这么一棵树,看上去好像一个‘困’字,我怕不吉利,所以准备将它砍掉。”听了父亲的话,儿子笑道:“父亲,照您的说法,如果您将这棵桂花树砍掉,此院中就只有人了,那不又成了一个囚犯的‘囚’字,岂不是更不吉利吗?”儿子的回答,驱散了父亲心头的疑云,父亲一边收斧子,一边对儿子说:“你讲得有道理,任何事都要靠人去做,与字有什么关系呢?”随后就高高兴兴地回到屋里去了。“困”和“囚”均为会意字,从“困”字可知种植在庭院中的树木,由于受到空间和范围的限制,不能自由生长,因而会意为“围困”、“受困”中的“困”字。“囚”字则是由人在围墙中引申出来。会意是指会合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体字以表示一种新的含义的造字方法,也是为了补救象形和指事的局限而创造出来的造字方法。和象形、指事相比,会意法具有明显的优越性:第一,它可以表示很多抽象的意义;第二,它的造字功能强。由于它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形体组合而成,形式多种多样,自然会意字就比象形字和指事字多很多。

会意字有两种,一种是异体会意,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形体的字组合而成,如典、休、取、伐等;另一种是同体会意,如森、双、从、炎等。这种合体的造字方式比象形和指事有明显的进步,但它本身也有很大的局限性。第一,它所表示的意义是含混、不确定、不准确的。以“莫”为例,表示的是“日在草中”,那么“日暮”便可以理解为“日出东方”,但很明显这种理解是错误的;再以“休”为例,表示的是“人在树旁休息”,也可以理解为“人在树旁劳动”,但后一种理解又是错误的。第二,代词和虚词没法会意,很多抽象意义也没法会意。基于这种局限性,必然又有新的造字方法产生。形声,一半出声一半出意

王安石是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一天,苏东坡来看望他,他拿出自己新著的一部《字说》,向苏东坡请教。苏东坡翻了几页,就看出毛病来了。王安石的书上解释“笃”字说:“笃”就是用竹竿赶马的意思。苏东坡不禁发笑,于是就用开玩笑的口吻说:“照你这样解释,那么‘笑’就是用竹竿打犬的意思了。”王安石知道自己搞错了,于是接着问道:“那么‘鸠’字是‘九’、‘鸟’的会意,有没有根据呢?”苏东坡又故意说:“有啊,《诗经》上说‘鸤鸠在桑,其子七兮’,有小鸟七只,加上它们的爹娘,不正好是九鸟吗?”苏东坡说完后哈哈大笑。后来过了好久,王安石才知道苏东坡又跟他开了个大玩笑。

王安石把“竹”、“马”合起来取义,苏东坡为了取笑他,就用他解字的方法来解释“笑”、“鸠”两字的字义。其实,“笃”、“鸠”都应是形声字。许慎说:“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

形声,“形”即形旁,也叫形符或意符,形旁表示形声字的意义是属于哪一类的,它是形声字的表意成分;“声”即声旁,也叫声符或音符,声旁表示这个形声字该怎么读,它是形声字的表音成分。形声字是一种形旁和声旁并用的造字方法。例如“一唱一和”的“和”,“口”是形旁,表示“和”是口的动作;“禾”是声旁,表示“和”的读音。

纯表意的象形字、指事字和会意字是形声字的造字素材。形旁的来源主要是象形字,如“口、心、衣”等;声旁的来源主要是象形字(如“禾”)、指事字(如“刃”)和会意字(如“旦”)。后起的形声字也有用原来的形声字作声旁的,例如“影”字的声旁“景”,本身就是个形声字,“日”是形旁,“京”是声旁。

形声字有两大优点:第一,它有表声成分;第二,它的造字方法简单。语言里的词是声音和意义的结合体,选择一个同音或近音字做声旁,再配上一个合适的形旁,就可以造出一个新字来,而且,同一个声旁加不同的形旁、同一个形旁加不同的声旁,就是不同的字,这种方法是很简便的。转注,部首相同、读音有关的字间转换

相传,在清朝晚期,有一个童生虽有才华,但因家境贫困,无钱打通关节,年近不惑,仍然没有考中,为人嘲笑。

这年,童生的准备尤为充分,又去应试。主考大人见他仍不死心,于是出了个上联,加以奚落:

上钩为老,下钩为考,老考童生,童生考到老

童生觉得主考大人有失礼教,欺人太甚,当即属对,以抒怨愤:

二人成天,一人成大,天大人情,人情大如天

在古代,“老”字与“考”字是同一个字。“老”字甲骨文的写法像长发、屈背老人扶杖的样子,后来读音有了变化,为了反映这种变化,成为“考”。先有“老”,后有“考”,“考”是“老”的转注字,是从“老”分化、派生出来的。上联中的“考”、“老”反复交替使用,论其字形和本义,互为转注。

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而语言是发展变化的。一个词,读音变化了,或者各地方音不同,为了在字形上反映这种变化或不同,因而给本字加注或改换声符,这就是转注。许慎在《说文解字·叙》中说:“建类一首,同意相授,考老是也。”“建类一首”是说,转注出来的字和本字属于同一个部首;“同意相授”是说,转注字和本字意义相同,又可互作解释;从“考、老”的举例可见,“老、考”同属“老”部,意义相同,可以互相注释,声音相近,这就是转注的条件。假借,用发音相同的字来“无中生有”

相传,一个齐国人有个女儿,两户人家同时前来求婚。东家的儿子长得丑陋却很富有,西家的儿子长得俊美却很贫穷。父母犹豫不决,便征询女儿,要她自己决断嫁给谁。如果难于启齿指名确定,就袒露一只胳膊,让父母知道她的心思。

女儿听罢,便袒露出两只胳膊。父母亲感到奇怪,询问其中缘故,女儿回答说:“想在东家吃饭,在西家住宿。”

现在,如果有人说起“东”的原意是口袋,西的原意是鸟入巢息止,听的人也许感到很新奇,但是,从文字学的观点来看,这样的解释是很正常的。“东”和“西”,都是象形字。东的本义是橐,后来假借为方位词;西的本义是鸟入巢息止,后假借为表方向的西,其本义很少为人注意。

汉字最初是从象形与象意发展而来的,有的可以依据其形象进行描绘,有的可以利用图像和笔画进行展现,但是仍有很多事物的概念是无法用象形与象意表达的,于是,人们便假借已有的音同或音近的字来代表,这种跟借用的字的形义完全不合的字就称为假借字。许慎对此的解释是:“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本无其字,指某种事物已经产生,但没有字来记录它;依声托事,指用一个同声的字来代替。

假借有以下几种借法:

1.一个字被借,借而不还,本义另造新字,如“亦”字本义是两腋,借为虚词后,本字另造了一个“腋”字。

2.一个字被借,借而又还,借义另造新字,如“解剖”的“解”(本字),借为表示水中动物的“解”(借字),后来加“虫”,为借字造了个新字“蟹”。

3.一个字被借,身兼二职,本义和借义并行,如“会合”的“会”借为“会计”的“会”以后,没有另造新字,本义和借义一直并行至今。

4.一个字被借,本义消失,借义独存,如“骗”字从“马”,本义是“跃而上马”,假借为“欺骗”的“骗”,本义消失,借义独存。

假借的主要条件是“依声”,就是音同或音近的字才能假借,可见,假借就是同音代替,旧字翻新。如“喋血”的“喋”,它是“蹀”的假借字,是“踩”的意思。喋血,即脚踩着血迹,意思是杀了很多人,血流满地。由于假借字的字形与借用它的词的词义没有任何关系,使汉字出现了以声表意的倾向。它与形声字的出现,从不同的角度促进了汉字由表意向标声的方向发展。第三章 在经史子集中寻找文化渊源卓越成就“经”久不衰【字源】

经,织也。——(东汉)许慎《说文解字》【汉字履历】“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古代民间有一种说法,家有一女,如得一宝。因为女儿在年纪很小的时候就可以织布赚钱,所以生女儿是好事。织布是古代妇女最常从事的劳动方式。织布的过程中,经纬线绝对分明,紧密相扣,才能织出又好又美的布匹。那么,什么叫作经线呢?“经”字是如何产生的?人们为什么要用“经”字来形容古代的智慧典籍呢?

金文的“经”本是“巠”的古体字。巠指的是水脉,一般是地下的水川。而小篆的“经”多了一个“糸(mì)”,表示与线丝有关,其读音随“巠”,所以它是个形声字。“经”的本义是织物的纵线,与“纬”相对。《说文解字》云:“经,织也。”在古代,织布时纵丝为经,横丝为纬,一般情况下经静而纬动,经正而后纬成。由于“经”有稳定这个特点,有了它其他的线才能织就,所以人们就把对传统文化起基础和启蒙作用的文学作品称为“经”。

由“经”的本义还引申出经历、经过等意思;因为“经”有条有理,所以也有治理的意思,如“经世之才”;除此之外,“经”还有表示正常、经常的意思,例如“正经”。【字里乾坤】“经”字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时常用到,可以说“经久不衰”。其实,如果一个文字适用,其经久不衰是文化的需要;一个东西适用,是人类日常生活的需要;但一个人肯定不能用“经久不衰”来形容,可是其精神贡献却是可以永久传承的。大凡著名的文学家、科学家、思想家,他们的文明和文化创造皆流芳百世。大多数人也许无法成为具有卓越贡献的名人,但却可以保持旺盛的精力和良好的品行,用以影响后人,给予他人鼓励。一个人如果能做到对他人有用,他就已经是一个伟大的人了。历“史”面前,去粗取精【字源】

史,记事者也。从手持中;中,正也。——(东汉)许慎《说文解字》【汉字履历】

世间的万物总是在无休止地运动,而这一切运动和发展的过程,就是我们所说的“历史”。历史对于任何人、任何事物来说,都是公平、公正的,在它的面前,任何真善美和假恶丑都会被记录下来,没有人能够逃避。人们在造“史”字的时候,就考虑到历史的这种客观性。

甲骨文的“史”字,上面是一个放简策的容器,下面是手,合起来表示掌管文书记录。《说文解字》曾解:“史,记事者也。从手持中;中,正也。”而“史”的本义就是史官。从“史”的造字法可以看出它是一个会意字,其金文和小篆是甲骨文的演变,经过隶变之后,“史”字终于定型。

史官是很古老的官职,掌管历法,参加国家重要典礼、记载国家大事、搜集整理文化典籍。史官记事的原则是“君举必书,书法不隐”,意思是君主的言行,不论好坏都如实记录,不隐不瞒。汉代以前,史官虽然大多抱持这种原则,但是仍然略有偏颇,直到汉代司马迁,才真正做到正言。由于史官非常重视历史的真实性,所以历史对后人有很大的参考价值,给人以启发,这也是人们常把历史当作镜子的原因。

秦汉以前,造纸术未出之前,竹简制作的史书被称作“青史”。后来人们把史官所作的文献称为“史”,即是“史书”。史书的体例多种多样。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就是司马迁的《史记》,它不仅仅是史学著作,由于描写历史人物生动形象,在文学史上也有很高的地位,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不过,大多数史书都按照时间编写,人们称之为“编年体”,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是《春秋》。史书有“正史”、“野史”之分。“正史”指政府组织编写的史书,“野史”指私人编撰的历史,带有一定传奇色彩和杜撰性质。【字里乾坤】

前人有曰:以史为鉴,可以明得失。历史是一面镜子,世事在其中都无法遮掩其真相。与此同时,历史也是后人的借鉴,由于后人所做的事情总是会有某些方面与前人相同,所以看到过去的是好的,就可以效仿和学习;看到过去的是坏的,就可以摒弃和吸取教训。一个民族不忘记过去,才能对历史经验去粗取精,在现实的基础上更快更好地发展;一个人不能忘记过去,因为过去的好与坏皆是自己的经验,对于今后的做人处世皆有莫大的益处。与其追求名留史“册”,不如踏实从小事做起【字源】

册,符命也,诸侯进受于王也。其札一长一短,中有二编。——(东汉)许慎《说文解字》【汉字履历】

现代人拍摄秦汉以前的古装剧,大多注意表现文字是书写在竹板上,然后用绳子编成一捆。原来,在纸还没有发明以前,我国古人是在龟甲、器皿、木片、竹片等物上刻字记事的。龟甲上的文字被称作甲骨文;钟鼎器皿上的文字通常叫金文,后来人们发现在竹片上可以刻字,文字的类型也就多了起来。而这些用来写字的竹片就叫做“竹简”。一般情况下,一条竹简只能从上到下写一列字,一篇文章要用多条竹简。文章写完以后,通过“简”上的小缺口,按顺序用绳子或皮条把它们串编在一起,“册”就这样出现了。而“册”字本身体现的就是这种编制法。

甲骨文的“册”字如一堆竹片串编起来的样子,金文、小篆的“册”字字形与甲骨文相似,而“册”的本义就是书简。在《说文解字·册部》里,许慎对“册”的结构分析便是其造字的具体体现。但他说“册”乃“符命”,通常古代王者封赏诸侯之时,先把命辞写在简上,编成“册”的形式,以册书、册命的形式颁布册立、封赠、任命等事,宣读册的内容之后,连同印玺等物一起交与受封者。所谓“符命”即为“册”,应是“册”的某个引申义,表示“册封”。其实以册书写东西并不方便,古人一旦写错字,只能先用刀把竹简上的错字刮掉或者削去,然后重写。“删”字是在“册”边加“刀”,记录的正是这种修改的方法。因为竹子有制简书史,编而为册的功效,而竹子本身为青色,所以用它记载的历史就称青史或汗青。【字里乾坤】

文天祥一句“留取丹心照汗青”,指的就是把自己的一片爱国之心留入史册,让后人警醒和继承。一个人要想名垂千古,恐怕不易,被载入史册,也不一定都是好事。古往今来史册上记载的好人坏人皆有不少,诸如岳飞、秦桧之类。现代人当然希望对社会有所贡献,千秋万载都被人记得,但是也有很多人的人生非常平凡。其实,不必去强求载入青史,但求无愧于心,才是做人的根本之道。“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字源】

文,错画也。象交文。今字作纹。——(东汉)许慎《说文解字》【汉字履历】“文身”是用带有颜色的针刺入皮肤底层而在皮肤上绘写一些图案或字,是可永久性保留的花纹。先秦时代以来的黥刑就是在犯人脸上刺字作警示。在古代典籍中,曾出现文身、镂身、扎青、点青、雕青等故事,比如“岳母刺字”。而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中,至少就有三个满身刺青的重要角色:花和尚鲁智深、九纹龙史进与浪子燕青。在国外,文身也是常见的事情。古埃及更利用刺青来表示社会地位。而最早的“文”字,其实就是根据文身这种风俗习惯创造的。

甲骨文和金文的“文”字均像一个张开双臂、叉开双腿的人,并且胸膛上还刺着倒三角花纹。说明它是个象形字。“文”字的小篆是由甲骨文和金文演变过来的,隶变之后字体定型。《说文解字》上讲:“文,错画也。象交文。今字作纹。”这里解释“文”是交错的笔画,而“文”字的本义即是“文身”。由“文”字引申出其他的含义,例如,“文”字与花纹有关,花纹是有纹理的,所以,“文”字被用来表示文章,因为“文章”大多是条理性的;又因为花纹赏心悦目,于是就引申出了文采的“文”;后来又因文字和文章都承载着一定的文明内涵,“文”字又用来指代文明和文化。此外,人们形容人和蔼可亲时,还用“温文尔雅”一词。【字里乾坤】

人们只要听到“文”,必然认为其表示和谐,与“武”是相对的概念。古语有云:“君子动口不动手。”以文会友,以武交恶。温和地为人处世,谦逊地待人,当然容易赢得他人的好感。一切好说好商量,这是因为大多数人吃软不吃硬。不仅如此,和谐宽容地解决问题,能获得更好的效果。《伊索寓言》里就有这样一段话:“人需要温和,不要过度地生气,因为从愤怒中常会产生出对易怒的人的重大灾祸来。”以武力解决问题,始终是激进的,易为自己招来报复。除非逼不得已,才可诉诸武力。尽信“书”不如无书,做人做事也要活泛【字源】

书,箸也。——(东汉)许慎《说文解字》【汉字履历】

书是智慧的钥匙;书是世代的生命;书是致富的信息;书是进步的阶梯;书是通向彼岸的船。书是人类用来记录一切成就的工具;是人类交融感情、习得知识、传承经验的重要媒介;是文明和文化的结晶,对人类文明的开展和发展作出了无可比拟的贡献。人类许多伟大的创造,大都经过漫长岁月的发展过程,并聚合无数人的心力,书也不例外。书在中国至少已有三千五百年的发展历史。上古时代,有了语言的人类往往借助于记忆把听到的话延续下去。一切的经验、理想都是口承,牢牢记住,再对别人复述出来。有了文字之后,人们便开始将历史和现世发生的一切记录下来,“书”就这样产生了,而“书”字的造型就反映了人类这种生活背景。

甲骨文的“书”上面是一只手和一支笔,下面是一个口,表示口在说话,拿笔记录。“书”字本义是写,此后“书”字字形变化很大,意义越来越隐晦。繁体的“书”作“書”,其简化字是草书的楷化。“书”字的引申义有书籍、文件、信件、字体、书法等。

书是人类智慧的结晶,西汉刘向曾说:“书犹药也,善读可以医愚。”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书读得多了,书中之义就自然显现。而在书中所得的东西,可以拓展人的思维,书就像药能医治身体一般,“治疗”人的头脑。【字里乾坤】“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这是古人留给今人的告诫。世间万物变化无穷无尽,时刻有新事物产生,若想对世界进行及时地了解,便要不断地学习,这便是学无止境的道理。学习是不能停止的过程,只要开卷观书便能接触新事物,让自己获得益处;只要遇到能够传授自己知识的人,便要虚心求教。人不能满足于只读一本书、几本书,或是向几个人求教而已,应当不断地对问题进行深入挖掘,对所有的资源进行“竭泽而渔”的利用,才能学到更多的知识,对问题有更深的了解。

鲁迅先生就有自己的一套读书法。一是泛览,他提倡博采众家,取其所长,主张在休闲的时候,要“随便翻翻”。二是硬看,对较难懂的必读书就硬读,直到明白为止。三是专精,首先是“泛览”,然后选择自己喜爱的一门或几门,深入地研究下去。四是活读,鲁迅先生主张读书要独立思考,注意观察并重视实践。专读书有弊病,必须和社会接触,使所读的书“活”起来。不仅如此,他还主张用“自己的眼睛去读世间这一部活书”。五是参读,读书不但读选本,还参读作者传记、专集,以便了解其所处的时代和地位,由此深化对作品的理解,对自己有所启发。人“言”可畏,担心祸从口出【字源】

直言曰言,论难曰语。——(东汉)许慎《说文解字》【汉字履历】

可以说,“言”是一个人一天当中必须要做的事情。“言”字就是根据这个特点而造就的。

甲骨文、金文的“言”字,下面是口舌的象形字,在舌头之上加一短横作为指示符号,表示人张口正在说话的意思,因此言字的本义是说话。金文和小篆的“言”字是甲骨文的进一步演化,隶变后就是我们今日所使用的字了。“言”字本是动用,引申之后可以作为名词,表示说话的内容。例如“言简意赅”,表示语言凝练,内容扼要。“言”还表示言论、议论,例如“广开言路”。“言”还可以作为量词,用来表示口语或文章中的字数或句子数,如“五言诗”、“七言绝句”等。“言”字组成的四字词语也有很多,例如“言不及义”,形容只说些无聊的话,没有一句说到正经的道理;“言不由衷”,指所说的话不是发自内心,形容口是心非;“言多必失”,指话说多了就难免有说错的地方;“言过其实”,原指言语浮夸,超过实际才能,后亦指说话过分,不符合事实;“言归于好”,指保持友谊,重新成为好朋友。【字里乾坤】

很多人都说,说话是一门艺术。善于用语言沟通的人,往往比言辞笨拙的人更容易办成事情;会运用说话方式、观察说话场合的人,则往往能为自己免除很多麻烦。语言虽然是很好的工具,但也是一柄双刃剑,人言“祸从口出”,嘴巴也是祸患的一个制造点。所以平时人们应多注意谈吐,培养自己的语言沟通能力,无论对自己还是对他人,皆是一件好事。第四章 藏在汉字数字中的奥秘“一”能幻化成天地之间的万物【字源】

惟初太始,道立于一,造分天地,化成万物。凡一之属皆从一。——(东汉)许慎《说文解字》【汉字履历】

汉字是以象形字为基础的。当古人想要表示一个具体的实物时,可以画出实物来,如想要表示一匹马时,可以画出一匹马来。但是,对于一些抽象的事务,则无法用这种方法表示,如想要表示一天时,就不知该如何是好了。古人经过长时间的探索后,用一横来表示比较抽象的概念。这一横便是“一”字。“一”是一个神奇的汉字,从古至今,“一”的外形始终如一。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甲骨文、金文,还是小篆、楷书中,“一”始终都是一横。清代学者段玉裁说:“一之形于六书为指事。”意思是“一”字按照六书的分析为指事字,“一”是古人的记数符号,可能是画的一道横杠,也可能是一个筹码。可见,“一”字的本义为最小的正整数。

不仅如此,“一”在汉字里是最简单的了,笔画最少,书写最便捷。俗话说:“扁担横在地下,不知是个一字。”那是形容一个人目不识丁,是“一字不识”的文盲。但“一”字的含义却不仅限于最小的正整数这个本义。随着社会的发展,“一”字延伸出了极其丰富的含义。【字里乾坤】“一”字丰富的含义不胜枚举,由于“一”字常用以表示人或事、物的最少数量,所以便有了“最少”的意义,由“最少”又可以引申出“偶然”的意思。“一”字还可以表示序数,如“一不做,二不休”。此外,“一”字还有“专一”、“纯正”、“全部”等义。

在古人眼中,“一”是至高无上的,是万事万物的开端,由于有“一”,才派生出了整个世界。正如老子在《道德经》中所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一切的道理、一切的事物,都是由“一”发端的。一是万物之母,看似结构简单,却是天地间万事万物最初的源头。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要开动脑筋,善于把握住关键的“一”,就等于扼住了成功的喉咙,达到以简制繁、一两拨千斤的奇妙效果。“二”不再那么完美、孤立【字源】

贰,副益也。——(东汉)许慎《说文解字》【汉字履历】

数字中,“一”的后面就是“二”;文字里,“一”是一条横杠,“二”是再加一条横杠。古人云“积画为数”,同“一”一样,古人也是用两个筹码或画的两道来表示“二”字。

我们可以看到,“二”字的写法,从古到今都没有多大的变化。从甲骨文开始,“二”字就是这么两横,如果非要追究其差别的话,也只不过是甲骨文中“二”字的两横一样长,而到了楷书时,上面的一横要略微短一些。“二”为指事字,本义为数字“二”。一加一等于二,那便是数目。“二”字还表示序数,有“第二”的意思。二字加第,表示第二。有时不加第,也表示第二。“二”字由“第二”的解释还引申出“副”的意思,如京戏有二花脸,就是副净。二掌柜,也就是副掌柜。船上除了大副外,还有二副。此外,“二”有“再次、两次”的意思,如《宋史·吴璘传》:“此孙膑三驷之法,一败而二胜也。”另外,“二”字还可作“匹敌,可比”解,也就是“天下无双”之意。《汉书》上说:“天下少双,海内寡二。”这里,双就是二,二就是双。

在实际使用中,“二”字还有一个大写的“贰”字。其实“贰”当初并不是表数目的。《说文解字》云:“贰,副益也。”段玉裁作注时说:“当云副也,益也。”可见,“贰”的本义为“副”,“副”作为表数目“二”字的大写是一个假借。但是这个假借,让“二”引申出了有二心、背叛的意思。叛逆之人被称为“贰臣”。《清史列传》中有一个部分名为《贰臣传》,其中所收录的均为降清的明朝官员,即便是李永芳、洪承畴等曾为清朝立下汗马功劳的降清之士也收录其中。另外,那些如龚鼎孳之辈,先投降了李自成,后又投降了清朝之人,按乾隆的说法,即为不只做了一次贰臣的人,自然也全部收录其中。乾隆指出:这些人“遭际时艰,不能为其主临危授命”,从封建道德出发,实在是“大节有亏”。这些人尽管为清朝作出了贡献,其子孙甚至还在清朝做官,但以“忠君”的标准衡量,他们是不完美的。在古代以忠君为标准的道德观念下,“贰”是一个永远都无法抹去的污点。【字里乾坤】“二”有数目成对的意思,它不再像“一”那样完美、孤立。老子在《道德经》中说:“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老子深刻地注意到事物正反两面相辅相成的哲理,没有长,也就无所谓短,同样,没有高,也就无所谓下,没有困难,也就无从去克服和超越。“二”辩证地表达了矛盾对立双方的依赖关系。

任何事物都存在着它的对立面,当我们在人生中遇到困难或对手时,大可以怀着感恩的心去看待,因为它们的出现,往往是我们前进的动力。“三”为爆发前的静待时机【字源】

天地人之道也。从三数。——(东汉)许慎《说文解字》【汉字履历】“三”是一个表示数目的字,和“一”字、“二”字一样,都是原始的记数符号,且古今的写法变化不大。“三”字在甲骨文里的写法就是三条横杠,直到楷书中仍然如此,一写就是几千年不变。

中国人偏爱三或三的倍数,古今皆然。《说文解字·三部》:“三,天地人之道也。”人们观察天地、日月星辰及人类社会,常“以三为法”,来描述自然与社会。如“三才”指天、地、人;“三光”指太阳、月亮、星星;“三星”指福、禄、寿;“三友”指松、竹、梅;“三伏”指初伏、中伏、末伏;古代说“三军”,是指上军、中军、下军;今天说“三军”,则是说陆军、空军、海军。

道教和佛教也对“三”情有独钟。道教的最高神称为“三清”,即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和太清道德天尊;道教将宇宙划分为上界、地界、水界三部分,将时间划分为无极界、太极界和现世界。佛教的经典分为三藏:经、律、论;佛教对信徒提出了“三皈依”,即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佛教中的“三生有幸”,说的是前生、今生和来生。以上的“三”皆是实指。“三”还有虚指之意,泛指多。丹齐克的《数:科学的语言》一书指出,许多原始民族用于计数的名称只有一和二,他说:“南非洲的布须曼民族,除了一、二和多之外,再没有别的数字了。”列维·布留尔在《原始思维》一书中写道:“在非常多的原始民族中,用于数的单独名称只有一和二,间或还有三,三的意思实际上是多一个。”可见,“三”是人类早期所能认识的最高数了。“三”代表多,在汉字的造字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如三“木”成“森”,《说文解字》中说“森,木多也”;三“水”为“淼”,《说文解字》中说“淼,大水也”;三“火”为“焱”;三“人”为“众”……无不体现了“多”的含义。

平常所说的“三人行,必有我师”中的“三”,并非实指三个人,而是说,只要是几个人一块走,总有人可以做我的老师,我可以选择好的人向他学习,选择其中不好的人作为我的借鉴,不做人家做过的错事。成语“韦编三绝”,来源于孔子晚年常读《易经》,以致把编竹简的皮条都弄断了很多次。这里的“三”便是多的意思,故而“韦编三绝”用来形容人勤奋好学。

凡此种种,无论是实指的“三”,还是虚指的“三”,都是历来被人们所看重的一个数字符号。【字里乾坤】“三”字笔画简洁,既能实指,又能虚指,同时还能体现出“多”的含义,正因为“三”字具有这么多内在的优点,才会被人们喜爱。人也是一样,只有真正有才华、有品德、有准备的人,才能得到机遇的光顾,学会抓住它。“四”要冲破思想的禁锢,望向远方【字源】

四,阴数也,象四分之形。凡四之属皆从四。——(东汉)许慎《说文解字》【汉字履历】“四”是一个数目字,它也是在数目字里,写法古今变化最大的。

古时“四”跟“一”、“二”、“三”一样,都是叠起的横画,只是“四”到了小篆阶段,又借用了金文中发“四”时的口形,再经简化,才逐渐演变成目前的“四”字。

古希腊智者普罗泰戈拉最著名的哲学命题便是:“人是万物的尺度。”正如他所提出的理论,人有十根指头,所以世界各地都独立地发明了十进制的计数方法。人的眼睛、鼻孔、耳朵都各有两只,所以不少古民族都曾用过二进制。每个人都有两只手和两条腿,所以古人称人体各个部分为“四肢百骸”,摔上一跤便叫“四脚朝天”。不只是人,动物也大多是四条腿的,所以,在各个民族的语言当中,“四”是神奇的,都曾一度被重视过,中华民族也不例外。

在中国传统的文化里面,人们对双数总是格外地喜欢。古人并不认为世界是单的,是唯一的,完整的状态应该是双的,也许对立,也许并行。数字四是双的双,所以更有非凡的意义。如中国古代四大发明: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印刷术;古代四大神兽:东方青龙、西方白虎、南方朱雀、北方玄武等。在天文历法中,冬至、夏至、春分、秋分即“黄帝四面”的内涵。佛教中,中国四大菩萨:观音菩萨、地藏菩萨、普贤菩萨、文殊菩萨。道教中也有四大名山:江西龙虎山、湖北武当山、安徽齐云山、四川青城山。民间有四大美人:西施、王昭君、貂蝉和杨玉环;四大才子:祝枝山、唐寅、文征明、周文宾等。就连武侠的世界中,也有四大恶人:段延庆、叶二娘、南海鳄神和云中鹤;四大名捕:无情、铁手、追命和冷血。【字里乾坤】

随着时间的发展,“四”逐渐变成了一个“不吉利”的数字,因为“四”和“死”谐音,于是,人们便把二者联系了起来。

在电话号码中,人们对“四”避之唯恐不及;在大楼里,没有“四”层,甚至连“十四层”都成了禁忌。这无疑是一种盲目的迷信,我们不知在何时摒弃了传统文化中富有哲学的认识,将其转换为一种毫无根据的文字游戏和民间迷信,这是一种文化的迷失。其实与其相信一些莫须有的东西,抱有莫须有的迷信思想,不如看清眼前和当下的事情,做好分内应该完成的事,人才会活得实际、活得充实。“五”福临门,吉祥如意的象征【字源】

五,阴阳在天地之间交午也。——(东汉)许慎《说文解字》【汉字履历】

积画为数到“五”时,已经不能再用简单的几横来表示了,正如《说文解字》中所说的:“五行也。从二。阴阳在天地间交午也。凡五之属皆从五。”

甲骨文的“五”字,从二,从乂,像二物交错之形,“二”代表天地,“乂”表示互相交错,“五”的本义为交错。先民以结绳记事,用两根小枝斜插在第五个绳结上,这便是古文字中的“五”。“五”字在古籍中常与“午”字通用,本义为“交午、纵横交错”,后借用为数目名称。

数字“五”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特殊的含义,它象征着吉祥、如意,比如“五福临门”等。其中,“五行”指古代称构成各种物质的五种元素,即水、火、木、金、土,福娃的创意便基于中国的五行之说;“五方”指东、西、南、北、中;“五音”指宫、商、角、徵、羽五种音调,也叫“五声”;“五经”指儒家的五部经典,即《周易》、《尚书》、《诗经》、《礼记》、《春秋》;“五常”指仁、义、礼、智、信;佛教称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为“五戒”。

此外,耳、目、口、鼻、身为“五官”;心、肝、脾、肺、肾为“五脏”;酸、辣、苦、甜、咸为“五味”;花椒、八角、桂皮、丁香、茴香为“五香”;青、黄、赤、白、黑为“五彩”;金、银、铜、铁、锡为“五金”;泰山、华山、衡山、恒山、嵩山为“五岳”;稻、黍、稷、麦、豆为“五谷”。【字里乾坤】

无论是“五行”、“五常”,还是“五谷”,无不代表了人们对生活的一种希望,展现了人们对幸福的一种企盼。这个充满吉祥意味的数目字,以其特有的方式,从古到今,一步步地渗透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表达了我们对生活最美好的祝愿,而“五”也就变成了幸福的引领者。“六”六大顺,事事顺心才能吉星高照【字源】

易之数,阴变于六,正于八,从入,从八。——(东汉)许慎《说文解字》【汉字履历】

在中国的传统观念中,“六”一直以来都是一个备受喜爱的数字。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