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增值法:一天活出28小时(一天如何计划出28小时的价值?不要浪费任何时间,从事有价值有意义的活动,停止一切不必要的活动)(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25 23:33:30

点击下载

作者:席平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时间增值法:一天活出28小时(一天如何计划出28小时的价值?不要浪费任何时间,从事有价值有意义的活动,停止一切不必要的活动)

时间增值法:一天活出28小时(一天如何计划出28小时的价值?不要浪费任何时间,从事有价值有意义的活动,停止一切不必要的活动)试读:

第一辑 超越平庸,尽善尽美

爱迪生说:“成就伟大事业的三大要素在于:第一、勤备;第二、不屈不挠;第三、善于运用常识。”

工作是磨炼自己的最佳手段,热爱工作、不断进取,才能充实自己的人生,感受生命的意义,才能增长你的见识,陶冶你的情操。能够坚持不懈地驾驭工作,而不是受工作摆布,只有这样,你才能受到器重.有充分的机会展现你的才华。

你的处境。你的遭遇都可以改变,不是靠别人,而是靠自己,靠自己的双手和头脑。

打造非凡的创新能力

如果一味地服从传统、按照规定好的条条框框埋头工作,那最多能称得上是一个“基本合格”的员工,离效能高、业绩佳、竞争力强的卓越员工还差之甚远。——《财富500强员工精神》“我天天都规规矩矩地上下班,依照既定的方法和程序做事,犯错误极少,然而为何每次发奖金时我都没有××多呢?老板说我的工作效能不高、缺少创新意识,我也清楚自己做事比较死板,然而创新哪有如此容易,而且要创新就要把一些传统的东西打破,那可是延续了很长时间的规则,人微言轻的我哪里能随便把这些历来都被认为正确的规则改变呢?”

在一次培训会上,一位员工如此说,与这样的话相似的你能听到许多。说这些话的员工普遍缺少创新意识,他们从思想上就不敢轻易想到创新,传统规则把他们的手脚紧紧地束缚住了,这就导致了他们在行动上的中规中矩,缩手缩脚。长此以往,在生活和工作中,他们就与“创新”彻底绝缘了,他们再也不会主动寻求解决问题的新方法。当环境、事物的改变不是很大时,可能他们还能做出一些成绩,然而随着时间和环境的变化,旧方法和旧规则将慢慢不适应,这时候这些不敢创新的人就只能因旧方法、旧规则的淘汰而淘汰了。

许多缺乏创新意识、不敢大胆挑战传统方法和规则的人其实都是缺乏创新的勇气。实际上,所谓的“创新”并不是彻头彻尾的“革命”,而是根植于旧的传统,继而产生新的方法,独辟蹊径。脱离旧的规则,新的规则就会无可依托,“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讲的正是这个道理。创新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不停“吐故纳新”的过程,只有对既定规则“了然于胸”才会根据旧规则,把新的模式创立起来。勇于创新,大胆挑战传统方法和规则,是成功的良好保证,能充分使自我价值实现。

在亚伯拉罕的著作《突破现状创新思考》一书中,他指出,若想在事业或生涯上创造突破,秘诀是更聪明地做事,而并非更努力地工作。要更聪明地做事,就要学会创造性地思考,并且努力把这些想法落实,最终创造突破。大胆创新的精神是人们在工作中应该具备的,不然要实现卓越非常难。

现代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无法离开创新,企业内部员工个人的成长和进步同时也无法离开创新意识。要是一个员工,在工作中一味墨守成规,因循守旧,而无法创造性地把任务完成,消极被动后面必将“大祸临头”。这和一个企业占领市场,谋求发展有着相同的道理。市场上某些看起来寻常平淡的“冷门”,背后常常隐藏着还没有开发的无限商机。谁可以思人所未思,发人所未发,肯下功夫了解既定规则,既而把常规打破,谁就会开拓出独领风骚的新天地。而在职场中,哪个员工可以在寻常工作中到处留心,在同事中做出与众不同的正确决断,哪怕工作寻常,也时刻进发新意,哪个员工就会前途无量,得到更好的发展空间。

因此,勇于创新,大胆挑战传统方法和规则是从企业到员工都必备的素质,是维持生存与促进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当今企业越来越需要一些勇于创新的员工,要是一味地服从传统、依照规定好的条条框框埋头工作,那最多只能被称为是一个“基本合格”的员工,与效能高、业绩佳、竞争力强的卓越员工的差距还很远。

不断增强自己的创新意识、大胆突破传统方法和规则的束缚对人们更快、更好地解决问题有帮助,这是增强员工个人竞争力和使员工个人价值得以体现的重要途径,也是卓越员工不断创造新业绩、取得新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要想适应日新月异的时代发展趋势,要想从平庸飞越到卓越,就必须具备创新意识,勇于创新、善于创新。

具备创新意识并不是只是指大胆勇敢的创新精神,灵活、适用的创新方法也包括在内,也即是所谓在工作中我们不但要勇于创新,还应该善于创新。

卓越员工的成长和进步无法离开他们思想和行动上的不断创新,他们的创新意识使自己在众多同事中脱颖而出,他们获得的突出业绩和老板的青睐都与他们的创新意识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有一位社会学家曾经一针见血地说:“一个人若没有创新意识,他的生活永远无法得到改变;一个组织若没有创新意识,这个组织永远无法得到改变;一个社会若没有创新意识,这个社会永远无法前进。”的确,没有创新意识,我们将一直重复着固有的、陈旧的工作和生活方式,若是如此,我们个人和整个社会都无法向前迈进,而处在激烈竞争中的企业只能向衰亡靠近。

假如不讲究创新的方式和方法,盲目冲动地把传统方法和规则改变,不但很难达到创新的根本目的,而且还会让事情变得越糟。卓越员工的创新意识能为企业创造巨大利润,促进自身价值的充分体现的原因,主要就是他们不仅具有勇于创新的精神而且善于把创新的方法掌握住。

许多方面都能表现卓越员工的善于创新,比方说生产线上的小发明、遇到疑难问题时的柳暗花明又一村、销售策略上的新技巧以及一个绝妙的广告创意等。在思考和处理问题的时候,善于创新的卓越员工从来不拘泥于固有的程序和一定的范围,他们总是运用多种思维方式,比方说纵向思维、横向思维、跳跃思维等处理问题。在考虑问题时,他们往往可以从多个角度出发,并把最适宜解决问题的方法找到。

与缺少创新意识的员工比起来,善于创新的员工对培养自己的创新思维更加注重,他们平常老是故意地让自己从逆向思维偏向思维的角度看待事物,而且他们更加注重学习和思考的力量,因为少了勤奋的学习和努力的思考,所谓的创新仅仅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一点实际意义都没有。

一位成功的经营者在谈及他的成功秘诀的时候满脸谦虚,说根本不值一提。他说:“我这人爱找别人极少涉猎的行业,因为这个行业做的人少,因此利润相对大。而当我发觉这一个行业里几乎没有利润可讲时,我就会主动提出,再找一个比较适合自己的行业。事实上,不管是何种行业,都是刚开始时能赚钱,后来随着加入的人的增多,利润就越薄。因此,我不断更换行业。我个人的成功,也不过是一点儿创新意识,乐意在新的行业里打拼。”

不管是企业经营者还是员工,要想成功则其具备的创新意识必须足够,当原先的路无法走通时就要想办法开辟新路;当过去的方法无法迅速把现存问题解决时,就要寻找更高效的处理方法。创新意识的员工是企业发展和进步需要具备的,老板也更欣赏这些员工的出色表现,因此我们必须主动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争取早一天变成一个勇于创新、善于创新的卓越员工。

提高优秀的沟通能力

在职场中,通常情况下,职位高的人具有较大的影响力,但是如果你并非身居高位,俗话说“人微言轻”,无法利用权力的威势指挥他人的话,也可以通过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准、个人的声望以及行为和交流的方式来提高自己的影响力。——《财富500强员工精神》

通过给团队做出有价值的贡献,使自己在其他人心目中的位置提高,使自己在团队中具有发言权,当遇到问题的时候别人会希望向你征求建议,在适当的时机施加你的影响力,就会让你在团队沟通过程中变成重要的角色。

知识型员工在现代组织中愈来愈成为主力军,传统的指挥命令式的管理方式已经无法适应。知识型员工对自由的氛围和良好的沟通更注重,在管理方面的影响力愈来愈重要。

价值观与影响力

价值观是指导一切行为的基础。高尚的价值观,可以让你为团队和他人贡献积极的影响力,获得他人的认同,使相同价值观的人受吸引而聚集在一起。高尚的价值观同样是良好沟通的基础。价值取向的差别,就好比在两条路上跑的车,不能接近各自的轨道。目标的差异由价值观的不同导致,影响力也就会减弱,想在沟通中达成共识很难。

增强沟通中的说服力

沟通的过程即是不断说服的过程。所谓沟通中“沟而不通”的现象,与“说而不服”的现象相似。说服并非你说过了,别人就服气了。沟通的效果受说服能力高低的直接影响。不管何种语言形式,真正具有说服力的内容,都是背后所代表的精神内涵。

以理服人,不能强加于人

人们常常用“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来描述说服的过程,实际上,这是非常有道理的。重要的是要用心说服,依靠自身的人格的感召力来说服,而不能凭借权威来强加于人。强制和威慑起到的作用只能是一时的,无法保持长久的动力,也无法实现长期的效力。说服的关键在于帮助对方产生自发的意志,使其行动的力量得以激发,这样才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

知己知彼,设身处地

不但要把自己的想法与行动考虑清楚,还要通过种种方式了解对方的情况,以便慎重思考应对的说服策略。通过投其所好和强调双方的利益,使说服他人的目的达到。可以采取多种不一样的措施影响别人,针对不同的人实施的说服方式也应不同。必须把每个人看作不同的个体,不能在尚未深入了解别人时就妄下结论;了解并熟悉你的说服对象所关心的事情,弄明白何种类型的资料是最有说服力的,把这些信息收集起来并在陈述观点时充分地利用它;了解可以激励他人的因素,在谋求他人支持时,强调这些激励因素的作用至关重要。

间接说服效力大

对一些敏感的问题而言,为了防止造成正面的冲突,可以采取间接说服的方式。要是所要与他人沟通的问题,和自己有相当密切的利害关系,尽管是“心底无私天地宽”,也最好别亲自出面,不然会遭到他人的置疑,减弱说服力。可以通过职位和声望更高的人,抑或说服对象的朋友来进行说服。另外还可以通过使说服对象的环境受到影响,造成一种压力,实施间接的影响,以促使他采取行动。同时还要和组织内外有影响的人物建立并保持良好的关系,利用他们的威望来使你的观点得到支持。“怎么说”比“说什么”更重要

交谈在人际沟通的活动中是主要形式之一,交谈不但包括语言,而且包括非语言的形式,比方说通过人体的面部表情、手势、眼神、仪态、动作等使人的思想感情得以传达,心理学家们总结出以下公式:

信息传达总效果=7%的语言+38%的语调语速+55%的表情和动作

在传达讲话者的情绪方面,交谈过程中的非语言信号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交谈的形式比内容重要得多。讲话者坚定自信的表情、热情的语气、适度的节奏、加强讲话效果的一些动作,对传达信息都会起到十分积极的作用。反之,焦虑急躁的表情、质问的语气、不耐烦的动作则会使表达效果极大地削弱。

因此在交谈中,比起“说什么”,“怎么说”更重要。“怎样说”并非只注重沟通的表面形式,关键在于所传达的态度。接受者的感受由你的态度决定,而这种感受是决定接受者内心反馈的关键因素。在20世纪后期的管理理念中,评价一个经理就是看他怎么进行沟通,而并非是他们沟通的内容。因为大部分的沟通问题都出现在态度方面。尊重别人,接纳别人是沟通中最有效的态度。一旦把尊重与接纳的态度确立了,其他如表情、语言、形体动作等都会在这种态度的支配下发生改变,交流时就会真诚亲切、和颜悦色、语重心长、畅快淋漓。倘若是轻视与排斥的态度,或者是愤怒等不良情绪,就会用敌意的眼光挑剔指责、没理由地批评,甚至连交谈的内容都搞不清楚,自然而然使沟通的效果受到影响。

平常管理者在委派任务或者与员工交流的时候,讲完话往往会加上一句“你听明白了吗”。一些擅长沟通的人已经把这句话改成了“我说明白了吗”。表面上这两句话差别并不非常大,却显示出两种截然不同的沟通形式,包括态度、立场、语气、气氛、反馈、效果等。

态度的不一样也会营造不一样的谈话氛围,交谈的氛围对交谈对象的反馈有很大的作用。对不同个性的人采用不同的形式营造出和谐的气氛,会让交流顺畅自如。不和谐的气氛能给人造成压抑或尴尬的感受,会使双方的沟通态度受到影响。因此即便是职位高的人也应主动调整自己的方式去适应别人,而不是只要求别人来适应自己,因为最重要的是沟通效果。

与上司沟通的一般技巧

在与上司沟通的时候,除非上司乐意听,否则不应多讲;如果上司意见与你的意见一样,你应热烈反应;倘若你的意见与上级的有小小差异,你应先表示赞同;当你持有相反意见时,别当场顶撞;想要进行补充时,要用引伸式;要是有他人在场,应仔细考虑自己所发表的意见;心中尊重上司,沟通起来会比较容易。

培养高效的执行能力

每天都有几千人把自己辛苦得来的新构想取消或埋葬掉,因为他们不敢执行。过了一段时间以后,这些构想又会回来折磨他们。——《财富500强员工精神》

任何工作——不管是经营事业、高级推销工作或科学、军事、政府机关工作——都需要脚踏实地的人来执行。在聘用重要职位的人才的时候,主管都会先考虑下面这些,然后才决定聘不聘用。这些问题有:“他是否愿意做?”、“他是否会坚持到底把事情做完?”、“他是否能独挡一面,自己设法解决困难?”、“他是否是有始无终、光说不干的那一类人?”

这些问题共同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设法了解那个人是否是马上执行计划的能手。

再好的新构想也存在缺陷。即便是非常普通的计划,要是确实执行并且继续发展,比起半途而废的好计划来都要好;因为前者至始至终都能贯彻,后者却前功尽弃。

白手起家的约翰·华纳梅克先生是个了不起的商人。他经常说:“要是你始终在想而不去做的话,根本什么事也成就不了。”

有许多好计划实现不了,只是因为应该说:“我现在就去执行,立即开始”时,却说“将来某一天我会开始去执行”。

我们以储蓄为例来说明。人人都觉得储蓄是件好事。尽管它非常好,却不表示每个人都会依据有系统的储蓄计划去做。很多人都想要储蓄,但真正做到的只有少数人。

接下来是一对夫妇的储蓄经过。毕尔先生每个月的收入是1000美元,然而每个月的开销也要1000美元,收支正好抵消。夫妇俩都非常想储蓄,然而常常会找些理由使他们开始不了。他们说了很多年:“加薪以后立即开始存钱”、“分期付款还清以后就要……”、“把这次难关渡过之后就要……”、“下个月就要”、“明年就要开始存钱。”

最终还是他太太珍妮不愿再拖下去,她对毕尔说:“你好好想想看,究竟要不要存钱?”他说:“当然要啊!可是现在无法省下来呀!”

珍妮这一次把决心下定了。她接着说:“我们想要存钱已经想了很多年,因为一直觉得省不下,才一直没有储蓄,从现在起要觉得我们可以储蓄。我今天看到一个广告说,要是每个月存100元,15年之后有18000元,外加6600元的利息。广告还说:比起‘先花钱,再存钱’,‘先存钱,再花钱’要容易得多。要是你真想储蓄,就把薪水的10%存起来,别移作他用。我们说不准要靠饼干和牛奶过到月底,只要我们真的那么执行,必然能够办到。”

为了存钱,他们在刚开始几个月当然把苦头吃尽了,尽量节省,才留出这笔预算。如今他们认为“存钱跟花钱同样好玩”。

是否想写信给一个朋友?要是想,即刻去写。有没有想到一个大大有助于生意的计划?立即就去执行。每时每刻记着本杰明·富兰克林的话:“今天能执行的事别拖到明天。”

以下两件事在防止“万事俱备以后才行动”所引起的重大损失上,可以作为参考:

要预料种种困难

因为任何冒险都会带来很多风险、困难与变化。如果你从芝加哥开车到旧金山,必然要等到“没有交通堵塞、汽车性能没有任何问题、没有恶劣天气、没有喝醉酒的司机、没有任何相似的意外”以后才出发,那么你何时才出发呢?你一辈子走不了的。当你计划到旧金山时,先在地图上把行车路线选好,检查一下车况以及其他尽量排除意外的做法。这些都是出发前需要准备的事项,然而仍不能把所有的意外完全消除。

勇敢地面对现实

成功的人物并不是行动前就能把一切问题解决,而是遭遇困难时能够想办法克服。无论从事工商业、还是解决婚姻问题或任何活动,一遇到麻烦就要设法处理,正如同遇到桥梁时就跨过去一般自然。

我们不管怎样也无法买到万无一失的保险。要下定决心去把你的计划实行。

现在就行动

有个非常有才气的教授在五六年前想写一本传记,专门研究“几十年之前一个使人议论纷纷的人物的轶事”。这个主题又有趣又罕见,的确很诱人。这位教授知道的非常多,他的文笔又非常生动,这个计划注定会赢得给他十分大的成就、名誉与财富。

过了一年,金克拉碰到他时无意中提到他那本书是否将要大功告成了(这一问题确实太冒失,真的冒犯了他)。

老天爷,他根本就没写,他在犹豫了一会儿后,似乎正在考虑如何解释才行。最后终于说他太忙了,还要完成很多更重要的任务,所以自然找不出时间写了。

他如此辩解,实际上就是要把这个计划埋进坟墓里。他把种种消极的想法找出来。他已经想到写书如此累人,所以不想找麻烦,事情还没做就已经把失败的理由想到了。

具体可行的创意确实非常重要,我们必定要有创造与改善任何事的创意。成功与那些没有创意的人一辈子无缘。

然而你也不能误解这一点。因为只有创意还不够。只有在真正实施时,那种可以让你获得更多的生意或简化工作步骤的创意才有价值。

每天都有几千人取消或埋葬掉自己辛苦得来的新构想,因为他们不敢执行。这些构想在一段时间之后又会回来折磨他们。

记住下面两种想法

第一,切实执行你的创意,让它的价值得以发挥,无论创意有多好,除非真正身体力行,不然永远没有收获。

第二,实行时心理要平静。拿破仑·希尔觉得,天下最悲哀的一句话莫过于:我那时候真应该那么做却没有那么做。每天都能够听到有人说:“要是我1952年就开始做那笔生意,早就发财罗!”或“我早就料到了,我好后悔那时候没有做!”一个好创意倘若胎死腹中,真的会让人叹息不已,永远无法忘怀。倘若真的彻底施行,当然也会把无限的满足带来。

你现在是否已经想到了一个好创意?要是有,即刻去执行吧。

增进密切的团队合作能力

一个人是否具有团队合作的精神,将直接关系到他的工作业绩。几乎所有的大公司在招聘新人时,都十分注意人才的团队合作精神,他们认为一个人是否能和别人相处与协作,要比他个人的能力重要得多。——《财富500强员工精神》

团队精神就是无私和奉献

竞争在进入机械化生产时代以来,就已不再是单独的个体与个体间的斗争,而是团队与团队的竞争、组织与组织的竞争,每一个困难的克服和挫折的平复,都不能光凭一个人的勇敢和力量,而必须依赖整个团队。

有一位英国科学家把一盘蚁香点燃后放入蚁巢里。

起初,巢中的蚂蚁非常惊慌,十几分钟以后,就有蚂蚁向火冲去,对着点燃的蚁香,喷射自己的蚁酸。因为一只蚂蚁能射出的蚁酸量非常有限,所以许多“勇士”葬身火海。然而,“勇士”们的牺牲并未吓退蚁群,反而又有更多的蚂蚁投入“战斗”之中,它们前仆后继,几分钟便扑灭了火。战友们的尸体被活下来的蚂蚁移送到旁边的一块墓地,盖上薄土安葬了。

一段时间后,这位科学家又把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到了那个蚁巢里。尽管这一次的“火灾”更大,然而蚂蚁已经有了上一次的经验,它们很快便协同在一起,井井有条地作战,没到一分钟,便扑灭了烛火,而没有一只蚂蚁殉难。

蚂蚁扑火的实验的启示是:个体的力量是非常有限的,而团队的力量则能使个人无法达成的目标实现。

人也同样。任何公司都好比是一个大家庭,其中的每一位成员都只不过是其中的一分子,每个人单独能做完成的事情非常少,哪怕完成了效率和质量也都差强人意。可要是几个人组成一个团队,就能实现协同合作,从而借助团队的力量把远远超过自己能力的任务完成。因此,团队精神是极其重要的。要想创造更多的价值、更大的效益,必须具备团队精神。任何人的价值也会因为团队合作而变得更大,更加引人注目。所以,能够毫不夸张地说,只有对团队认真负责的人,才能对自己的人生和事业负责。

那么团队精神到底是什么呢?很多人觉得团队精神就是与别人一起去做某件事。其实这种认识过于肤浅和狭隘。正是由于对团队精神的肤浅理解,使得许多标榜自己善于与人合作的人并不能取得真正的成功。无私奉献的精神,主动负责的意识,与人合谐相处、充分沟通、交流意见的智慧,这些都是团队精神的核心。它并非简单地与人说话,与人一起做事,而是只重团队整体,而不考虑个人利益的奉献精神。

最可以让团队精神的真正内涵体现的就是登山运动。

在登山的过程中,登山运动员之间都用绳索彼此连接,要是其中一个人失足了,其他队员就会全力挽救。不然,整个团队便不能继续前进。但当所有队员绞尽脑汁,试了一切办法仍无法使失足的队员脱险时,只有把绳索割断,让那个队员坠入深谷,只有这样,才能把其他队员的性命保住。而这时候,割断绳索的往往是那名失足的队员。这即所谓的团队精神。

因此,要想具备团队精神,首先就要检视自己的灵魂,具备这一致胜的优点的,只有那些高尚的、无私的、乐于奉献的、勇于负责的灵魂。

团队成功你才能成功

现代的职场专业化分工越来越细、竞争日益激烈,凭一个人的力量是不能面对千头万绪的工作的。要是你能把自己的能力与别人的能力结合起来,就会获得无法料想的成就。一个哲人曾说:你手上有一个苹果,我手上也有一个苹果,两个苹果交换后,每人依旧只有一个苹果。然而,要是你有一种能力,我也有一种能力,两人交换以后,就不再是一种能力了。

一加一等于二,这是众所周知的算术题,然而用在人与人的团结合作上,所创造的业绩就不再是一加一等于二了,而可能是一加一等于三、等于四、等于五……团结就是力量,这是无法再浅显的道理了。

一个人具不具有团队合作的精神,将与他的工作业绩直接相关。几乎每一个大公司在招聘新人时,都非常注意人才的团队合作精神,他们觉得一个人能不能和别人相处与协作,比起他个人的能力要重要得多。

一个缺少团队精神的人,哪怕个人工作干得再好也没有用。因为在这个讲究合作的年代,真正优秀的员工不但要有超人的能力、骄人的业绩,而且要具备团队精神,为团队整体业绩的提升做出贡献。一个人的成功是建立在团队成功的基础上的,只有提升了团队的绩效,个人才会受到嘉奖。

因此作为公司的一员,只有把自己融进整个公司,依靠整个团队的力量,才能解决好自己所无法完成的棘手的问题。当你来到一个新的公司,你的上司很可能会把一个难以完成的工作分配给你。上司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要考察你的合作精神,他要了解的是你善不善于合作、善不善于沟通。要是你一声不吭,一个人费劲地摸索,最后的结果只能是“死路”一条。充分利用团队的力量就是明智且能获得成功的捷径。

—位专家说:“在职场中,如今年轻人普遍表现出的自负与自傲,让他们在融入工作环境方面显得缓慢和困难。这是由于他们缺少团队合作精神,项目都是自己做,不希望和同事共同想办法,任何人都会做出不同的结果,最后对公司毫无用处,而那些人也绝对做不出好的成绩来。”

只有团队成功了,你才能成功,因为任何一个细胞都不能挪动一根稻草,更没有人能完成任何一个小团队能够完成的工作。个人所享受的一切荣誉和利益都来自于团队,团队是你成功的基石,团队是你成功的保障。

相信自己的能力和价值

要有自信,然后全力以赴——假如具有这种观念,无论任何事情,十之八九都能成功。

自信就是相信自己,相信自己的能力和价值。换句话说也就是对自我能力和价值的肯定。——《财富500强员工精神》

威尔逊曾指出:“要有自信,然后全力以赴——如果具有这种观念,不管做什么事情,十有八九都能成功。”自信是卓越员工必备的一项心理素质,自信心是决定一个人能不能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但是,怎么判断一个人具不具有自信这种心理素质呢?心理学家的研究显示,自信与很多行为相关联。要知道一个人自不自信,必须通过观察其一惯的行为表现后才能做出判断。

自信行为表现的特征体现在下面几点上:

敢于把消极情感表达出来。比如,敢于拒绝别人过分的请求,争取自己的权利。表达自己的愤怒,要求打扰自己的人把他们的行为改变。

接受并积极应对个人极限。敢于承认自己犯了错误,虚心地把批评接受,谦虚好学,能够不耻下问。

敢于表达自己。敢于表达不一样的意见,不迷信权威,不人云亦云,承认在观点上自己与别人存在差别。

积极的行为。能够发现别人的优点或成就,擅长表扬他人,也可以坦然接受他人的赞扬。

自信即所谓相信自己的价值和能力,一个人所取得成就的大小绝对无法超出他的自信程度,缺乏自信的人好比鸟儿没有翅膀一样可悲。在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中,缺乏自信的人肯定最先被淘汰,因为常常在刚刚进入竞争时,他们就因为不自信而放弃了。

缺乏自信的人通常会拱手把本应属于自己的成功让给他人,因为他们不敢相信自己的能力和价值,他们从来就觉得成功只不过一种奢望,结果真的就把只要伸伸手、努把力就可以得到的成功化为乌有——成功正好象他们想的那样,真的成了一种奢望。

不敢相信自己的能力和价值会让人缺少工作的主动性,把积极性和进取心丧失,也会使工作热情大大挫伤。这样的员工在每一个重视人才、讲究成效的企业中都得不到重用,而且老板和上司还会严重怀疑这些员工的能力和价值。

卓越员工从来都丝毫不怀疑自己的能力和价值,他们总是对自己的工作充满信心,所以他们对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工作热情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增强,从而和别的员工比起来,他们的工作效能和工作业绩也提高得更加明显。企业当然需要,并且希望把这样的员工留住,充满自信的卓越员工可以为企业创造更高的价值,拥有较多这种员工的企业一定能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

没人能阻止你成功

不自信者老是自己被自己打败,自信者总是可以坦然迎接成功的考验和失败的挑战,而通常他们最终可以获取较大成功。

不自信的人在工作中的主要表现是:

过低评价自己的能力、学识、品质等自身因素;心理承受能力脆弱,无法经受较强的刺激,谨小慎微,多愁善感,常产生猜疑心理;行为畏缩、瞻前顾后等。这种心理的存在肯定会使人的意志消磨,软化人的信念,淡化人的追求,埋没人的潜力,钝化人的锐气,畏缩不前,从自我怀疑、自我否定起,以自我埋没自我消沉结束,使人陷到悲观哀怨的深渊里无法自拔。

在接受上司安排的任务的时候,不自信的员工往往缩手缩脚、消极应付,在与同事合作时往往退避事后、推脱责任,在与客户打交道时往往缺乏一份从容和镇定……不自信的员工自己堵住了自己通往成功的道路,而缺少成功的经历使他们变得越来越不自信,于是一个无法跨越的恶性循环形成了。

可以讲,在办事情之前,不自信的员工首先从士气上就把自己打败了,等到真正失败那一天,他们又会把失败的原因归结到困难太多、别人不配合、自己的能力太低等等上。其实因为不自信,在事情进行之前,就已经把最终的失败决定了。

不自信者总是觉得自己必定会失败,充满自信的卓越员工觉得“除非是自己,没有任何人,任何事物能阻碍我成功”,两种炯异的思想决定了同为企业员工的不一样的命运,成功与失败全由自己掌握,不自信者总是自己被自己打败,自信者总是可以坦然迎接成功的考验和失败的挑战,而最终,通常他们能取得较大成功。

卓越员工总是用“我可以”、“我能行”、“我会成功”、“这件事我必定会做得非常完美”等思想来使自己受到激励,卓越员工在这些积极思想的激励下,其潜能不断得以开发,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他们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使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得到了充分的锻炼。自信有助于卓越员工获得一次次的成功,与此同时,也给以后的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自信能振奋人心、鼓舞士气、使潜力释放,缺乏自信的人大多很难成功的原因,其主要是自己,而既非任务太难,也不是别人不配合,是自己将自己击得落花流水。正是由于这样,企业才会只赋予充满自信的卓越员工以重任,卓越员工才会越来越卓越。

找到自己的人生舞台

在动物园里的小骆驼问妈妈:“妈妈妈妈,为什么我们的睫毛那么地长?”

骆驼妈妈说:“当风沙来的时候,长长的睫毛可以让我们在风暴中都能看得到方向。”

小骆驼又问:“妈妈妈妈,为什么我们的背那么驼,丑死了!”

骆驼妈妈说:“这个叫驼峰,可以帮我们储存大量的水和养分,让我们能在沙漠里耐受十几天的无水无食条件。”

小骆驼又问:“妈妈妈妈,为什么我们的脚掌那么厚?”

骆驼妈妈说:“那可以让我们重重的身子不至于陷在软软的沙子里,便于长途跋涉啊。”

小骆驼高兴坏了:“哗,原来我们这么有用啊!!可是妈妈,为什么我们还在动物园里,不去沙漠远足呢?”

天生我才必有用,可惜现在没人用。一个好的心态+一本成功的教材+一个无限的舞台=成功。每人的潜能是无限的,关键是要找到一个能充分发挥潜能的舞台。

主动找方法让自己脱颖而出

主动找方法解决问题的人,总是社会的稀有资源。只要有这样的人出现,他们就能够像明星一样闪耀。哪怕他没有刻意去追求机会,机会也会主动找上门来。——《财富500强员工精神》

通过找方法完成了一件乃至几件使人佩服的事,就可以非常快地脱颖而出并把更多的发展机会获得。

笔者在2002年9月参加了世界华商大会。一位姓杨的有名华商在会上的发言,给大家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杨先生是浙江温州人,在十多年以前,他的一位远方亲戚在欧洲开饭店,把他邀请过去帮忙。他没想到到欧洲不久,亲戚就忽然患病去世了,饭店不久也垮了。

杨先生不愿回国,就在那里找了份工作。他过了几年到了一家中等规模的保健品厂工作。公司的产品不错,可知名度却非常有限。

他一直从推销员做到主管。一次他坐飞机出差,没想到却碰到了从未料到的劫机。在各界的努力下,在度过了惊心动魄的十个小时以后,问题终于解决了,他能够回家了。就在要走出机舱的一刹那,他忽然想到在电影中常常看到的情景:当被劫机的人从机舱走出来的时候,总会有挺多的记者前来采访。

为何自己不利用这个机会,把自己的公司形象宣传一下呢?

他于是马上做了一个在那种情况下谁都无法想到的举动:从箱子里找出一张大纸,把浓描重抹了一行大字写在上面:“我是××公司的××,我和公司的××牌保健品安然无恙,万分感谢抢救我们的人!”

他打着如此之牌子一出机舱,马上就被电视台的镜头捕捉住了。他马上成了这次劫机事件的明星,许多家新闻媒体都采访报道了他。

等他回到公司时,公司的董事长和总经理带着所有的中层主管,都在门口站着夹道欢迎他。原来,他在机场别出心裁的举动,几乎在一瞬间,让公司和产品的名字家喻户晓了。公司的电话都将打爆了,客户的订单更是一个连一个。董事长动情地说:“想不到你在那种情况下,首先想到的居然是公司和产品。毋庸置疑,你是最优秀的推销主管!”董事长当场把对他的任命书宣读了:主管营销和公关的副总经理。公司此后还奖励了他一笔丰厚的奖金。

从杨先生的故事中可以看到这么一个道理:在任何单位、任何机构,最容易脱颖而出的,是能够主动找方法解决问题的人!

方法可以替人解除不便,可以让他人有更大的发展,更可以给单位创造最直接的效益。有哪个单位的领导会不特别重视想方法帮单位解决问题的人?

在北京大学开办的中国民营企业总裁班上,笔者曾给学员们上了一场“思路决定财路”的课,其中就把这位老总的故事讲述了一遍。

这个故事引起的反响十分热烈,一位总裁很有感触地说:“这个故事让笔者联想到了美国著名企业家艾柯卡。它们同样阐述了一个道理:在任何时候,最容易脱颖而出的,是主动去找办法的人。”

美国最早、最大的汽车公司之一是美国福特汽车公司。1956年,这个公司推出了一款新车。这款汽车式样、功能都非常好,价钱也不贵,然而非常奇怪,居然销路平平,和以前设想的截然不同。

公司的经理们急得好比是热锅上的蚂蚁,然而绞尽脑汁也无法把让产品畅销的办法找到。此时,在福特汽车销售量居全国最后一位的费城地区,一位毕业没多久的大学生——艾柯卡,对这款新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那时候,艾柯卡是福特汽车公司的一位见习工程师,本来与汽车的销售一点关系也没。然而,公司老总由于这款新车滞销而着急的神情,却很深地在他的脑海中印着。

他开始琢磨:我能否想办法让这款汽车畅销起来?终于有一天,他灵光一闪,于是向经理办公室径直走去,提了一个创意给经理,在报上登一个内容为“花56元买一辆56型福特”的广告。

这个创意的具体操作方法是:若谁买一辆1956年生产的福特汽车,只需先付20%的货款,剩余部分可按每月付56美元的办法一步步付完。

他的建议被采纳了。结果,这一办法非常灵验,“花56元买一辆56型福特”的广告没有人不知道。“花56元买一辆56型福特”的做法,不仅把很多人对车价的顾虑打消了,还创造给人了“每个月才花56元,的确是太合算了”的印象。

就在这样一句简单的广告词中,奇迹诞生了:短短3个月,该款汽车在费城地区的销售量,就由原先的末位一跃变成了全国的冠军。

这位年轻工程师的才能很快得到了赏识,总部调他到了华盛顿,并将他委任为地区经理。

艾柯卡此后不断地根据公司的发展趋势,推出了一系列充满创意的举措,最后成了福特公司总裁。

把艾柯卡的这段经历回顾之后,这位老总又和大家共同分享了他读《艾柯卡自传》的体会。他首次读这本书是在上大学时,其中书中有这样一个情节给他留下了非常深的印象:

在艾柯卡成为福特公司总裁之后,他却被小福特炒了鱿鱼,此后又被美国排名第三的汽车公司克劳斯勒请去负责。那时候克劳斯勒公司危机非常重,濒临破产,艾柯卡力挽狂澜,最终把公司挽救了并且让它重振雄风。艾柯卡重整克劳斯勒的故事,曾经使众多中国企业家受到了激励。然而,这位老总说:艾柯卡的故事那时候最触动他的,是他当初如何脱颖而出、并最终走上总裁的经历。

他说:“那时候我作为一个大学生,最关心的问题是我们在走人社会后,如何才能更快地脱颖而出?更好地获得大家的认可?而艾柯卡,提供给了我最好的答案:主动帮单位把问题解决的人最易于脱颖而出!能找到方法帮单位把问题解决的人,最容易获得人们的认可!”

在美国,曾经与千百个其他邮务生相同,年轻的铁路邮务生佛尔,用陈旧的方法分发信件,而这样做的结果,常常使很多信件被耽误几天甚至几周之久。

佛尔对这种现状并不满意,而是想尽办法改变,不久,他发明了一种把信件集合寄递的办法,极大地把信件的投递速度提高了。

佛尔获得了升迁。他在5年后成了邮务局帮办,然后当上了总办,最终升任为美国电话电报公司的总经理。

的确,当谁都觉得工作只需要按步就班做下去时,偏偏有一些优秀的人,会把更有效的方法找到,更快地提高效率,将问题解决得更好!正由于他们有这种找方法的意识和能力,所以他们用最快的速度获得了认可!

我们接着来看一个故事:守卫土伦城的法国军队在1793年叛乱。在英国军队的援助下,叛军将土伦城护卫得如同铜墙铁壁。前来平息这次叛乱的法国军队如何攻也无法攻下。土伦城四面都环着水,且其中的三面是深水区。

水面上巡弋着英国军舰,只要前来攻城的法军一接近,就猛烈开火。法军的军舰远远比不上英军的军舰,根本想不出对策,法军指挥官急得如同热锅上的蚂蚁。

此时,在平息叛乱的队伍中,一位年纪只有24岁的炮兵上尉灵机一动,立即用鹅毛笔写下一张纸条,交给指挥官:“将军阁下:请把100艘巨型木舰急调过来,装上陆战用的火炮代替舰炮,拦腰轰击英国军舰,凭着劣势也能战胜他们!”

指挥官看了一下,不断地称妙,赶紧照办。

果然,一把这种“新式武器”调来,英国舰艇不能阻挡。只不过两天时间,原来把土伦城护卫得严严实实的英军舰艇被轰得七零八落,只得狼狈逃走。叛军见状,不久也缴械投降。

这位年轻的上尉在经历了这一事件后,被提升为炮兵准将。

这位上尉就是后来成为法国皇帝、威震世界的拿破仑!

跟许多杰出的人相同,拿破仑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是把一个关键的脱颖而出的机会抓住了,他因此才走上了一个有高度的新起点!

只有有了这样的新起点,才能有更大的舞台,才能吸引更多的人朝自己看齐,才能有更多的资源汇集到自己身边。

实际上,主动找方法解决问题并可以把解决问题的办法找到的人,总是社会的稀有资源。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只要有这样的人出现,他们就可以像明星一样闪耀。即使他并没刻意去追求机会,机会也会主动找到他。

自问一下:有没有把一个或几个棘手的问题解决了,给别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有没有做了几件业绩突出的事情,让你的领导和别人非常欣赏?

要是你的回答是否定的,赶紧补课吧。要是你通过行动做了一件乃至几件让人佩服的事,更多的发展机会就会走向你,你就会从成功向更大的成功走去!

自己给自己机会

在某个小村落,下了一场非常大的雨,洪水开始淹没全村,一位神父在教堂里祈祷,眼看洪水已经淹到他跪着的膝盖了。一个救生员驾着舢板来到教堂,跟神父说:“神父,赶快上来吧!不然洪水会把你淹死的!”神父说:“不!我深信上帝会来救我的,你先去救别人好了。”

过了不久,洪水已经淹过神父的胸口了,神父只好勉强站在祭坛上。这时,又有一个警察开着快艇过来,跟神父说:“神父,快上来,不然你真的会被淹死的!”神父说:“不,我要守住我的教堂,我相信上帝一定会来救我的。你还是先去救别人好了。”

又过了一会,洪水已经把整个教堂淹没了,神父只好紧紧抓住教堂顶端的十字架。一架直升飞机缓缓的飞过来,飞行员丢下了绳梯之后大叫:“神父,快上来,这是最后的机会了,我们可不愿意见到你被洪水淹死!!”神父还是意志坚定的说:“不,我要守住我的教堂!上帝一定会来救我的。你还是先去救别人好了。上帝会与我共在的!!”

洪水滚滚而来,固执的神父终于被淹死了......神父上了天堂,见到上帝后很生气的质问:“主啊,我终生奉献自己,战战兢兢的侍奉您,为什么你不肯救我!”上帝说:“我怎么不肯救你?第一次,我派了舢板来救你,你不要,我以为你担心舢板危险;第二次,我又派一只快艇去,你还是不要;第二次,我以国宾的礼仪待你,再派一架直升飞机来救你,结果你还是不愿意接受。所以,我以为你急着想要回到我的身边来,可以好好陪我。”

其实,生命中太多的障碍,皆是由于过度的固执与愚昧的无知所造成。在别人伸出援手之际,别忘了,惟有我们自己也愿意伸出手来,人家才能帮得上忙的!

要做就做最重要的事

把自己认为最重要的事情摆在第一位,这是一个好习惯,否则你就会被一些不重要的事耽误精力和时间。对于成大事者而言:永远先做最重要的事情,是他们最佳的工作习惯!——《财富500强员工精神》

在现实生活中,天天会有各种事情纷至沓来,让我们应付不过来。然而请记住:不管事情有多少,永远把最重要的事情先做好。坚持下去,在不知不觉中,你就向成大事靠近了。

美国伯利恒钢铁公司总裁查理斯·舒瓦普向效率专家艾维·利请教“怎么把计划更好地执行”的方法。

艾维·利声称能在10分钟内就把一样东西给舒瓦普,这东西可以把他公司的业绩提高50%。接着他把一张空白纸递给舒瓦普,说:“请在这张纸上把你明天要做的6件最重要的事写下来。”

舒瓦普花了5分钟把它写完。

艾维·利然后又说:“现在用数字把每件事情对于你和你的公司的重要性次序标明。”

这又用了5分钟。

艾维·利说:“好了,把这张纸放到口袋里,明天早上首先要做的事是把纸条拿出来,做第一项最重要的。别看另外的,只是第一项。动手办第一件事,直到完成为止。接着用相同的方法对待第2项、第3项……直至你下班为止。要是只做完第一件事,那没关系,你在做的总是最重要的事情。”

最后,艾维·利说:“天天都要如此去做——您刚才看到了,只用10分钟时间——你对这种方法的价值深信不疑以后,叫你公司的人也如此去干。这个试验你愿意做多久就做多久,然后把支票寄给我,你觉得值多少就给我多少。”

舒瓦普在一个月以后给艾维·利寄去一张2.5万美元的支票,还附上了一封信。信上写道,在他一生中,那是最有价值的一课。

过了5年,这个当年鲜为人知的小钢铁厂一跃而变成世界上最大的独立钢铁厂。人们普遍觉得,对于小钢铁厂的崛起,艾维·利提出的方法功不可没。

人们往往根据事情的紧迫感,而并非事情的优先程度来把先后顺序安排好,这样的做法是被动而不是主动的,成大事人士通常不会如此工作。“清轻重缓急,设定优先顺序”,这就是时间管理的精髓所在。

成大事人士都是用分清主次的办法来把时间统筹好的,哪里最具“生产力”,他们就把时间放在哪里。

面对每天大大小小、纷繁复杂的事情,怎么把主次分清,把时间用在最有生产力的地方,有以下三个判断标准:(1)什么是你必须做的

这有两层意思:是不是必须做,是不是必须由我做。一定得做不可,但并不是一定要你亲自做的事情,可以委派别人去做,自己仅仅负责督促。(2)能给你最高回报的是什么

应该把80%的时间用来做能带来最高回报的事情,而用20%的时间做别的事情。(巴莱托定律)“最高回报”的事情就是符合“目标要求”或比起别人自己会干得更高效的事情。

哪里有最高回报,那个地方也就是最具生产力的地方。这要求我们必须把“勤奋”、“业精于勤荒于嬉”辩证地看待。勤,在不同的时代其内容和要求也不一样。以前,人们将“三更灯火五更鸡”的孜孜不倦看成勤奋的标准,可在快节奏高效率的信息时代,需要给勤奋下新的定义了。当今时代“勤”的特点,就是所谓勤要勤在点子上(最有生产力的地方)。

日本大部分企业家在前些年还把下班后加班加点的人看成最好的员工,现在却未必了。他们觉得一个员工靠加班加点来完成工作,表示他非常可能不具备在规定时间内把任务完成的能力,工作效率低下。能得到社会承认的只有有效劳动。

勤奋已经不是时间长的代名词,勤奋是在最少的时间里把最多的目标完成。

伟大的苏格拉底说:“当在一条路上,很多人徘徊不前的时候,他们只得让路,让那些珍惜时间的人赶到他们的前边去。”(3)能给你最大的满足感的是什么

回报最高的事情,并不是都可以给自己最大的满足感,均衡才有和谐满足。所以,不管你地位怎样,总需要把时间分配在让人满足和快乐的事情上。只有这样,工作才是有趣的,并容易保持工作的热情。

经过上面的“三层过滤”,事情的轻重缓急非常清楚了,接着,以重要性优先排序(注意,人们总有不依照重要性顺序办事的倾向),并坚持按这个原则去做。你将会发觉,比起按重要性办事来,没有另外的办法更能有效利用时间了。“永远先把最重要的事情做好”,这不光是一句格言,更是在日理万机中井井有条的良好习惯。

超越平庸,尽善尽美

做事一丝不苟,意味着对待小事和对待大事一样谨慎。生命中的许多小事中都蕴涵着令人不容忽视的道理,很少人能真正体会到。那种认为小事可以被忽略、置之不理的想法,正是我们做事不能善始善终的根源,它导致工作不完美,生活不快乐。——《财富500强员工精神》

人们看待问题的方法是有局限的,我们必须从内部去观察才能看到事物真正的本质。有些工作只从表象上看也许索然无味,一旦深入其中,就可以马上认识到其意义所在。

如果只从他人的眼光来看待我们的工作,或者仅用世俗的标准来衡量我们的工作,它或许是毫无生气、单调乏味的,没有任何吸引力和价值可言。但如果你抱着一种使命感的心态和学习的态度,工作就会变得很有意义。

马丁·路德·金说:“如果一个人是清洁工,那么他就应该像米开朗基罗绘画、贝多芬谱曲、莎士比亚写诗那样,以同样的心情来清扫街道。他的工作如此出色,以至于天空和大地的居民都会对他注目赞美:瞧,这儿有一位伟大的清洁工,他的活儿干得真是无与伦比!”

桑布恩先生是一位职业演讲家,他曾经有一位优秀的邮差弗雷德给他提供最好的服务。在全国各地举行的演讲与座谈会上,他都会拿出这位邮差的故事和听众一起分享。

似乎每一个人,不论他从事的是服务业还是制造业,不论是在高科技产业还是在医疗行业,都喜欢听弗雷德的故事。听众对弗雷德着了迷,同时也受到他的激励与启发。“我的名字是弗雷德,是这里的邮差,我顺道来看看,向您表示欢迎,介绍一下我自己,同时也希望能对您有所了解,比如您所从事的行业。”弗雷德中等身材,蓄着一撮小胡子,相貌很普通。尽管外貌没有任何出奇之处,但他的真诚和热情通过自我介绍溢于言表。

桑布恩收了一辈子的邮件,还从来没见过邮差做这样的自我介绍,这使他心中顿觉一暖。

当弗雷德得知桑布恩是个职业演说家的时候,弗雷德希望最好能知道桑布恩先生的日程表,以便桑布恩不在家的时候可以把信件暂时代为保管。

桑布恩先生表示没必要这么麻烦,只要把信放进房前的邮箱里就好。但弗雷德提醒道:“窃贼会经常窥探住户的邮箱,如果他们发现邮箱是满的,就表明主人不在家,他们就可能为所欲为了。”

所以弗雷德建议只要邮箱的盖子还能盖,他就把信放到里面,别人不会看出桑布恩不在家。塞不进邮箱的邮件,他就把信件搁在房门和屏栅门之问,从外面看不见。如果房门和屏栅门之间也放满了,他就把剩下的信留着,等桑布恩回来。

桑布恩在多次演讲中提起弗雷德的故事后,有一个灰心丧气、一直得不到老板赏识的员工写信给桑布恩。信中表示弗雷德的榜样鼓励了她“坚持不懈”,做她心里认为正确的事,而不计较是否能得到承认和回报。

在一次演讲之后,一位听讲的经理把桑布恩拉到一边,对他说他现在才认识到,原来一直以来自己事业的理想就是做一个“弗雷德”。他相信,在任何一个行业和领域里,每个人的奋斗目标都应该是杰出和优秀的。

现在已经有很多公司创设了“弗雷德奖”,专门鼓励那些在服务、创新和尽责上具有同样精神的员工。

刚进职场的年轻人,很少马上就被委以重任,往往是做些琐碎的工作。但是不要小看它们,更不要敷衍了事,因为人们是通过你的工作来评价你的。如果连小事都做得潦草,别人还怎么敢把大事交给你呢?

无论幸运与否,每一件事都值得我们去做,不要小看自己所做的每一件事,即便是最普通的事,也应该全力以赴、尽职尽责地去完成。

让自己不可替代

金融界的杰出人物罗塞尔·塞奇说:“年轻人起步的最好方法是:首先,谋求一个职位;第二,珍惜第一份工作;第三,养成忠诚敬业的习惯;第四,认真仔细观察和学习;第五,培养成有礼貌、有修养的人;第六,成为不可替代的人。”——《财富500强员工精神》

从本质上来说,这个世界上有两种人是不可替代的,一种是某一领域的最强者;另一种人就是创新者。前者无人能敌,后者则永远走在别人的前面。而只有努力成为不可替代的人,你才能始终拥有悠闲的心境和怡然的生活。

好多刚走出校园的大学生、研究生、博士生,对自己抱有的期望值非常高,觉得自己受过多年教育,进行了多年的人力资本投资,凭自己的知识和才能,开始工作就应该受到重用,就应该得到极其丰厚的报酬。工资的多少成为衡量所有的标准。可他们是不是曾经换个角度思考过,倘若自己拍桌子走人后,会不会对公司正常运转产生丝毫影响,你是不可或缺的吗?

尽管从更高的层面来讲,正类似我们前面大多数论述的那样,老板和员工的利益应该是一致的。但这种一致其实是建立在老板和员工之间的不断博弈的基础上的。老板与员工依旧要从各自的愿望出发,做出利己的行为。老板追求任何人都是能替代的,员工都追求自己是无法取代的,企业和员工在博弈,彼此比赛成长的速度,企业和员工都因这样的博弈而得到成长。因此,理性的老板和员工的行为到最后将使彼此都受益。

对老板来说,任何老板都希望尽可能使自己的风险,财务风险、市场风险、用人风险减少,其中用人风险是最大的风险,这也是许多老板爱用“听话人”的原因。所以每个老板,自觉或不自觉地都在想:“我是公司的老板,我要掌握自己的命运,而不能让某个或某几个员工掌握。所以我要让公司中的任何人都是能够替代的,我要把自己的命运把握住。”

而对于员工而言,理性的员工就会这样想:“我活着是为了我自己,只有我自己最在乎自己,我要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上,而并非把希望寄于公司能施舍给我什么。世上不存在救世主,救自己的只有我们自己。因此我在公司工作,就要把全部能力贡献出来,争取到最大利益。如何做到这一点呢?我要做到公司无法缺少我,我要成为无法替代的。”

那么,如何才能够不可替代呢?

要是你在本业务领域能把更有效率、更经济的办事方法找出来,在个人职业精神方面,你是敬业的、勤奋的、忠诚的和自动自发的,那么你就可以提升在老板心目中的地位。老板会把你邀请去参加公司的决策会议,将调升你到更高的职位,因为你已经变成了一位无法替代的重要人物了。

要是你是不可替代的,你不但把与老板博弈的砝码拥有了,同时拥有了同事的敬重,顾客的欣赏,你将备受欢迎。尽管无法一夕成功,但也绝没有永远失败的顾虑。因为优秀的人才总是被社会所需要。那些思虑不周、懒惰的人与那些思虑缜密、勤奋的人有天差地别,根本不能并驾齐驱。

在写到这里的时候,我自然地想到了一个常被用来说明这个主题的一个十分好的事例:

一名年轻女孩被一位成功学家聘用当了助手,替他拆阅、分类信件,薪水与相关工作的人员一样。这位成功学家在某天口述了一句格言,要求她用打字机记录下来:“请不要忘记:你自己脑海中所设立的那个限制就是你惟一的限制。”

她把文件打好后交给老板,并且有所感悟地说:“你的格言深深地启发了我,对我的人生非常有价值。”

成功学家并没有因这件事而引起注意,然而在女孩心目中却烙上了深刻的印象。从那天起在晚饭后回到办公室继续工作,不计报酬地干一些并不是自己分内的工作,比方说替代老板给读者回信。

她把成功学家的语言风格认真研究了一下,以至于这些回信和自己老板一样好,甚至有时候更好。她始终坚持这样做,并不在意老板是不是注意到自己的努力。终于有一天,成功学家的秘书因故辞职,老板在挑选合适人选的时候,自然地想到了这个女孩。

这个女孩获得这个职位最重要的原因,正是在尚未得到这个职位以前已经身在其位了。当下班铃声响起以后,她仍旧坐在自己的岗位上,在没有任何报酬承诺的情况下,仍旧刻苦训练,最终让自己有资格把这个职位接受。

故事并未结束。这位年轻女孩这么优秀的能力,引起了更多人的关注,别的公司纷纷提供更好的职位邀请她加盟。成功学家为了挽留她,几次提高她的薪水,和最开始当一名普通的速记员时比起来已经高出了四倍。做老板的对此也无可奈何,因为她不断使自我价值得到提升,使自己变得不可替代了。

下面的方法,能让你的不可替代性增强。

工作时间别与同事喋喋不休,这样做造成的影响只有两个,一是那个喋喋不休的人觉得你也非常清闲,二是其他人觉得你俩都非常清闲。

别在老板不在的时间偷懒,因为你手头被打了折扣的工作绩效或早或晚会把你的所作所为暴露无遗。

别将公司的财物带回家,即使是一把废弃的尺子或一个鼠标垫。

别光为赚取更多的钱,就给公司的竞争对手做兼职。更别为了私利,就把公司的机密泄露出去,这在职场上是一种不忠,员工的大忌。

别天天都是一张苦瓜脸,要尝试从工作中找寻乐趣,从你的职业中把使你感兴趣的工作方式找出来并尝试多做一点。试着多一点热忱,也许你就仅仅少这么一点点。

别把一些你觉得冗长且不重要的工作推脱掉,要明白,你所有的贡献与努力都是不会被一直忽略的。

别把个人的情绪发泄到公司的客户身上,即使是在电话里。在拿起电话之前,先让自己冷静一下,接着用适当的问候语去接听办公桌上的电话。

别一到下班时间就没了踪影,要是你不能在下班前解决好问题,那你必须让人知道。要是你无法继续留下来帮忙,那你应在到家后打电话问问事情是不是已得到控制。就算是平日,在离开公司以前,你也应该向你的主管打声招呼。

高枕才无忧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