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音响师速成实用教程(第3版)(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25 23:37:37

点击下载

作者:中国录音师协会教育委员会,中国传媒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北京恩维特声像技术中心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初级音响师速成实用教程(第3版)

初级音响师速成实用教程(第3版)试读:

前言

随着我国文化娱乐产业的飞速发展和声频技术水平的日益提高,专业音响师(调音师)的社会需求量越来越大。据统计,全国现有电台、电视台的数量已超过 5 000家,再加上影视制作间和歌舞厅、影剧院、厅堂扩音、电化教学等,与音响技术相关的从业人员已有近百万人之多。作为一个新兴的职业,音响师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

要成为一名合格的音响师,必须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并具有一定的技能技巧,诸如电工学和电子学基础知识、电声学和建筑声学基础知识、乐理学知识和设备装配以及应用操作能力都十分重要。从2003年开始,音响师要求持职业资格证书上岗。即便是具有大专或本科学历的人员,也只有在考取职业资格证书后才具有上岗资格。另外,由于声频技术发展很快,从模拟技术进入数字技术已是大势所趋,设备和技术的更新已在很多单位逐步实现,知识更新和人员素质的提高已迫在眉睫。因此,尽快培养出高水平的音响专业人才,满足社会的需求,已成为当前职业技能培训的一个重要方面。

本套教程正是为了顺应现代声频技术、音响技术的发展潮流,满足广大声频工作者,特别是大量音响技术人员的实际需求而编写的,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由于目前市场上适合音响师实际工作需要的书籍很少,系统介绍音响调音技术的书籍尚无法满足读者的需要,因此,本套教程的出版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这种不足。

中国录音师协会教育委员会(http://www.cavre.com)是二级协会,担负着全国录音师、音响师的教育培训任务;中国传媒大学是全国综合性重点大学,其信息工程学院的培养重点是声像技术方面的高级专业人才;北京恩维特声像技术中心是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正式委托的职业培训机构。由上述 3 个单位在中国传媒大学联合成立的音响师、录音师、灯光师培训中心已有13年的历史,已举办培训班60多期,培训学员近万人之多,在培训规模和培训质量方面在我国位居前列,是目前我国重要的声像职业技能培训基地。本套教材正是培训中心多年教学实践经验的总结,在培训中收到了良好效果。

本套教程为第3版,分3册出版,包括《初级音响师速成实用教程(第3版)》、《中级音响师速成实用教程(第3版)》和《高级音响师速成实用教程(第3版)》。其中,《初级音响师速成实用教程(第3版)》主要针对初学者,介绍音响设备的基本原理、基本操作方法,主要讲解音响师必备的电学、声学基础知识,如声音的基本属性、电工基础知识等,重点讲解了操作性很强的音响系统的连接、主要设备的操作与使用方法,是初级音响师的入门读物;《中级音响师速成实用教程(第 3 版)》主要讲解音响系统基础理论、系统的调整方法与使用技巧,特别是对主要设备(如调音台)与周边设备的调整方法以及各种场合的调音技巧作了比较详细的介绍;《高级音响师速成实用教程(第 3 版)》以讲解数字声频技术为主,介绍了数字声频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数字声频设备的基本原理、使用和操作方法,以及正确判断音响设备故障、正确处理故障和维修的方法。本次再版除改正了原书中的一些疏漏外,重点对《高级音响师速成实用教程(第 2 版)》的内容作了较大改动,以适应目前蓬勃发展的数字化进程。

书中的疏漏和不当之处,敬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中国录音师协会教育委员会中国传媒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北京恩维特声像技术中心2012年9月9日于北京  第1章声学基本知识1.1 声音的基本性质1.1.1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声音是客观物体振动,通过介质传播,作用于人耳产生的主观感觉。语言、歌唱、音乐和音响效果以及自然界的各种声音,都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例如我们讲话时,如果将手放在喉部,就会感到喉部在振动。人的发声器官(声带),乐器的弦、击打面、薄膜等,当它们振动时,都会使周围的空气质点随着振动而产生疏密变化,形成疏密波,即声波。

物体振动产生的声音,必须通过空气或其他介质传播,才能让我们听到。没有空气或其他介质,我们就听不到声音。月球上没有空气,所以月球是“无声的世界”。图1-1 声音的传播

那么,空气又是怎样传播声音的呢?我们以敲鼓为例来说明。我们敲鼓的时候,鼓膜产生振动,使鼓膜平面发生凸凹变化。如图1-1(a)所示,当鼓膜凸起时,鼓膜上面 A 处的空气受到鼓膜的压挤而密度变大,形成密部。这部分密度大的空气又会压挤邻近B处的空气,使B处的空气有变成密部的趋势。但鼓膜很快又凹下去,如图1-1(b)所示,它的表面形成一个空隙,A处空气密度变小,形成疏部。这时,B处的空气正在受到压挤变成密部,并且有使 C 处空气变成密部的趋势。当鼓膜再一次凸起时,如图1-1(c)所示,A处空气又受到鼓膜压挤重新变成密部,B 处空气在压挤C 处空气的过程中,自己密度变小成为疏部,C处空气变成了密部。这样,鼓膜来回地振动,使密部和疏部很快由一个气层传到另一个气层,振动的空气向四面八方传开就形成了声波。实际上,空气质点只是在原地附近振动,并没有随着声音传播到远处去,这就像我们向平静的水面扔石子时,会在水面激起一圈圈向外扩展的水波一样,水面上漂浮的落叶只是在原地上下振动而不随着水波向远处移动。不过,水波和声波是不同性质的两种波。水波传播时,水质点的振动方向是上下的,和水波传播的方向互相垂直,这种波称为横波(严格地讲,水波不完全是横波);声波传播时,空气质点的振动方向和声波传播的方向在一条直线上,这种波称为纵波。

声波传播到人耳后,人耳是怎样听到声音的呢?

我们知道,人耳是由外耳、中耳和内耳组成的,如图 1-2 所示。外耳和中耳之间有一层薄膜,叫做耳膜(鼓膜)。平常我们看到的耳朵就是外耳,它起着收集声波的作用。声波由外耳进来,使鼓膜产生相应的振动。这一振动再由中耳里的一组听小骨(包括锤骨、砧骨、镫骨)传到内耳,刺激听觉神经并传给大脑,我们就听到了声音。

介质传播声音的速度大小和介质的种类以及环境的温度有关。常温下,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约为 340m/s;在钢铁中,声音传播的速度约为 4 000m/s,比在空气中快 10多倍。

为了便于说明声音的特性,我们先看一下一个记录声音的简单装置。如图 1-3 所示,在一种称为音叉的发音物体的一个臂上粘上一个细金属针,然后用小槌敲击音叉,并使细金属针紧靠一块熏有炭黑的玻璃片。如果这时匀速地移动玻璃片,金属针就会在玻璃片上划出音叉的振动痕迹,也就是音叉的振动波形。图1-2 人耳的构造图1-3 音叉的振动波形

人们根据听到的声音的不同,归纳出了声音的 3 个特性,就是音调、响度和音色,而且找出了它们和发声物体振动特性之间的关系。1.1.2 音调

物体的振动有快有慢,例如细而短的琴弦振动比较快,粗而长的琴弦振动比较慢。在1秒(s)内物体振动的次数,称为频率,单位为赫(兹),以Hz表示。例如某种物体的振动次数为100次每秒时,它的频率就是100Hz。

声音的音调高低与物体振动频率的高低有关。频率高的声音,称为高音;频率低的声音,称为低音,如图 1-4 所示。在重放声音时,若高音和低音分量适当,听起来就会感到声音清晰而柔和,十分自然。如管弦乐中失去了低音,就会感到声音尖锐刺耳;失去了高音,则感到声音浑浊不清,有烦躁的感觉。因此,扩音机的频率范围越宽越好。人耳所能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在 20~20 000Hz之间,这一范围的频率叫做声频或音频。图1-4 两个不同频率的波形

声频设备所能通过的频率范围,叫做频带。通常扩音机都设有音调控制器,用来控制信号的频率,改变重放声音的音调。1.1.3 响度

声音的大小就是响度,它决定于物体振动的幅度(即振幅)。如图1-5所示,振幅大,声音就响;振幅小,声音就轻。在扩音机上装有音量控制器,可以改变声音的响度大小。将音量控制器开大,扬声器发出来的声音就大,但声音也不能调得过大,因为过大了就会增大失真,同时,扬声器也容易损坏。因此,必须根据听声人的感觉和扩音机输出过载指示器的闪烁情况来调节音量的大小。1.1.4 音色

用各种不同的乐器演奏同一个乐音,虽然音调与响度都一样,但听起来它们各自的音色却不同,这是由于物体振动所形成的声波波形不相同造成的。这种独特的波形决定了某种乐器(或某人的声音)的特色,叫做音色或音品。自然界中的声音一般都是复合声波,而不是单一正弦波的声音。图 1-6 所示的复合声波,是由它的基波、二次谐波和三次谐波(几次谐波就是它的频率为基波频率的几倍)等所构成的。各种物体所发出的每个声音都有它特定的谐波,所以声音的合成波形也不同。即使两个声音的基波与谐波的频率完全一样,也会由于两者的基波与谐波之间的振幅比值不同,使合成后的声波波形有所不同,声音也不同。这样就形成了各种声音的独特音色,产生了自然界各种各样声音的区别。图1-5 两个振幅不同的波形图1-6 音色的形成1.2 声音的参数与计量1.2.1 声压、声压级、声功率和电平

声波引起空气质点的振动,使大气压产生迅速的起伏,这种起伏称为声压。所谓声压就是有声波存在时,在单位面积上大气压的变化2部分。声压(p)以 Pa,即帕(斯卡)为单位(1Pa=1N/m,即牛2顿/米)。有时也用μbar,即微巴作单位,1Pa=10μbar。我们听到的−5最弱的声音声压为 2×10Pa,即 0.000 02Pa,最强的声音的声压为 20Pa。

声功率(W)是指声源在单位时间内向外辐射出的总声能,它表示声源发声能力的大小,以W(瓦)、mW(毫瓦)或μW(微瓦)为单位(1W=1 000mW=1 000 000μW)。

声强(I)是指在单位面积上通过多少瓦的声能,单位是W/22m(瓦/米)。

声强和声功率通常不易直接测量,往往要根据测出的声压通过换算来求得。声强和声压都是表示声音大小的量,但两者是有区别的,声强是能量关系,而声压是压强关系。为了计算上的方便,同时也符−5合人耳听觉分辨能力的灵敏度要求,人们将最弱的声音(2×10Pa)到最强的声音(20Pa),按对数方式分成等级,以此作为衡量声音大小的常用量,这就是声压级,其单位称为dB(分贝)。声压p的声压级为−5

式中,p0=2×10Pa,为基准声压。声信号和电信号的相对强弱,例如声压和电压、声功率和电功率的放大(增益)或减小(衰减)的量都可用dB为单位来表示。分贝的概念在录音技术上是很重要的。在调音技术中,在调音台和传声器的匹配、传声器的选择应用、声源的处理等方面都常用到它。

在计算给定电压、电流或电功率等电学量和声压、声强、声功率等声学量的分贝值时,通常都要指定该量的一个数值作为基准值,再将给定量数值与基准值相比,比值取常用对数后乘以10(电功率、声功率、声强时),或乘以20(声压、电压、电流时),即得到相应的分贝值,它们分别称为电压电平(B)、电流电平(B)、功率电ui平(B)和声压级(L)、声强级(L)、声功率级(L),计算公PpIP式如下:

电压电平通常简称为电平。电功率比或电压比(电流比)与分贝值的换算关系可由表 1-1查得。表1-1 分贝值与功率比和电压(或电流)比的关系

两个电学量或两个声学量的分贝值的计算方法如表1-2所示。表1-2 功率比、电压比、电流比与分贝值的关系

现举例如下。

例1:电压放大为100倍(即电压比为100∶1),改用分贝表示,就等于20lg 100=20×2=40dB。

例 2:功率放大为 1 000倍(即功率比为 1 000∶1),改用分贝表示,就等于 10lg1 000=10×3=30dB。

如果需要表示的量小于与其相比的量时(即比值小于1时),则分贝值为负。

例3:电压比为1∶10(即衰减到原来的1/10),改用分贝表示,就等于。−5

国际上统一规定了下列基准值:基准声压=2×10Pa,基准声强−122=10W/m,基准电功率=1mW,基准电压=0.775V,基准声功率−12=10W,基准电流=1.29mA。1.2.2 声频信号的动态范围

虽然空气振动所产生的声音强度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值(分贝值),即动态范围是很大的,但由于受人耳的生理特性所限制,可听声的动态范围并不大。可听声波波长范围为17mm~17m,波长 17m(即频率为 20Hz)的声音是人耳能听见的最低频声。可听声的−5−5声压范围为2×10~20Pa,对1kHz声音通常以听觉下限2×10Pa为60dB,这时听觉上限可达120dB,即听觉上限为下限的 10倍。然而,这些生理上对声压感受的上下限,并不是广播和电视专业中所选择的上下限。因120dB已达痛阈,故上限选在110dB以下;又由于噪声的原因,下限也不能选在0dB,它与录音的环境噪声有关,录音室的噪声一般规定不超过30dB。同时,最小声音信号应高于噪声电平10dB,这就是说,在广播或电视专业中,声音信号的动态范围为110 – (30 + 10) =70dB,或者说声音信号的变化范围大约为 3 0006倍。显然,它比人耳 10倍的正常听觉范围要小得多,而实际声源的动态范围,如语言为 40~50dB,音乐约 90dB,音响效果约100dB或更大一些,特别是后两者的动态范围都和听觉范围相接近。这就出现了可用声频信号的动态范围与实际声源的动态范围的巨大差别,这种差别使声音的“层次”级数减少,降低了重放声音的质量。以往声频信号的动态范围只使用到70dB,比实际声源的动态范围110dB低得多,这样就限制了还原声音的质量。随着声频技术的发展,目前激光唱机等数字设备的动态范围已超过90dB。1.2.3 不同声源的频率范围

频率范围和频率响应特性是录、放音系统的重要技术指标之一,它直接关系到录音和放音的质量。从高保真录、放技术发展情况来看,频率范围不断地向高低两端扩展,目前有10oct (倍频程)之多,这样就能够完全满足录、放各种不同声源频率范围的需要。

人的听觉是人们对声音的一种主观反应或主观感觉。我们要学会通过听觉来判断和评价录、放音设备频率响应特性的优劣;要学会根据不同声源频率范围来选用最适合的传声器,以获取理想的录音和扩声效果。除此之外,我们还要掌握好调音台所提供的各种技术补偿手段,如高、中、低音调调节器,高、低通滤波器,多频率补偿器等。

为此,我们必须对一般声源频率范围有一个基本的了解。语言的频率范围比较窄,男声频率较低,平均基本频率约为 150Hz;女声频率较高,平均基本频率约为 230Hz。对于歌唱家,男低音的基本频率可低到 60Hz左右,女高音的基本频率可高达 1 000Hz左右。音乐的频率范围比语言要宽得多,为 40~16 000Hz。各种乐器由于构造不同,演奏方法不同,它们之间的频率范围差别也很大。乐器的泛音(谐波)成分和结构比语言要复杂得多,所以音乐的音色才能呈现得丰富多彩。

下面是管弦乐队的几种常用乐器和男、女声歌声的基本频率范围:1.3 听觉的主观特征

录音和扩声的最终目的,是给人们的听觉以原来声音再现的感受。这种感觉特性是由人们听觉的主观特征所决定的,也是我们必须经常研究的一个问题。

声压和响度在不同频率上的相互关系是不同的。也就是说,相同声压但频率不同的声音,在听觉上的响度是不同的。另外,人的听觉对两种不同频率的“差额”的感受也特别灵敏。科学家已经用实验的方法比较了人耳对各种频率声音实际感受到的响度,得到了一个用“方”(phon)表示的声音响度级与频率关系的曲线,称为等响曲线,如图1-7所示。

该曲线是用 1 000Hz的纯音作为参考频率,并选定参考频率的声压级,调节其他频率的声压级,直到它们被认为响度相等为止。这样,就可制作成图表,并以横坐标表示频率,纵坐标表示声压级(dB),表中间的曲线代表相等的响度级(phon)。从响度级来看,这个图表有以下的性质。

① 两个声音的响度级(phon)相同,但声压级不一定相同,它们与频率有关,例如80Hz、70dB的声音是 50phon,而 1 000Hz、60dB的声音却是 60phon。二者相比,前者大 10dB,而响度级却小10phon。相反,50Hz及500Hz的两个声音,如响度级都等于20phon,而声压级则不相等,前者是64dB,后者是25dB。图1-7 等响曲线

② 两个声音的响度级(phon)及声压级(dB)只在1 000Hz时才相等,例如在800~1 000Hz这个范围内,方值的变化和分贝值的变化是完全相等的。因此,在这个范围内,可以用分贝值代表方。

③ 对响度级大于 80 phon的强大声音,响度级只决定于声压级(dB)而与频率无关。在此情况下,可近似地认为方值与分贝值相等。

从图1-7中可以看出,当几个不同频率的声音声压级都是50dB时,人耳对50Hz的声音是听不到的,响度级近于0phon;100Hz的声音,响度级为20phon;300Hz的声音为40phon;1 000Hz的声音为 50 phon(声压级等于 50dB,二者相同)。对 1 000Hz的声音来说,声压级每变化 10dB,响度级也改变了 10phon(在 700~1 500Hz时,大体上都如此)。但在低频时,如声压级小于90dB,方值比分贝值变化得快,这些声音的等响度曲线较密,因而,当声压级变化3~4dB时,响度级即变化10phon。当频率为50Hz、声压级为68dB时,响度级为30phon (相当于耳语的响度)。当声压级增加10dB变为78dB时,则响度级相应地立即增加,从30phon变为 60 phon(相当于普通说话的响度)。

听觉的这些固有特点,对录音工作者来说是极为重要的。因为只要相对地稍许加强低音,音量就会大大加强;反之,相对地稍许减弱低音,音量就会大大减弱。

响度级和声压级之间的数值差越大,人们对声音强弱变化的感觉就越弱,频率也越低。因此,低频区域音量的大小又与频率有关。但是响度级大于80phon时,声音的响度级只决定于它的声压级,而与频率无关,因而这时可以近似地认为,方值与分贝值相等。

响度是听声者对声音产生的一种主观作用,也就是听声者对声音强弱的主观感受,主要是声压对耳膜产生的一种作用,当然,还有其他的因素。

所以,我们所听到的声音的响度,不仅与它的音调或频率有关,而且还与它的振幅或声压级有关。1.4 立体声简介1.4.1 立体声的概念

立体声系统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传声器、传输通路和扬声器(或耳机)组成的系统,经过适当安排,能使听者有声源的空间分布的感觉。现在一般所说的立体声,实际上是对立体声广播、立体声录音和立体声重放的简称。

人有双耳,因而人们能够判断声源的方位和空间分布,也就是说,人耳具有感受立体声场的能力。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双耳效应。

当我们收听一组大型管弦乐队演奏的转播时,如果声音转播系统只由一只传声器拾音(或由几只传声器拾音后混合在一起),经一个放大通道后由一只扬声器或由一组扬声器重放出来,就是所谓的单声道系统,如图 1-8(a)所示。由于这时重放的声源近似一个点声源,因而不能反映出实际声场中管弦乐队各种乐器的方位和空间分布,与人们在演奏现场听声的效果有很大不同,也就是缺乏立体感。这是单声道重放系统的最大缺点。图1-8 单声道和双声道传声系统

为了获得有立体感的收听效果,人们最初曾试验将许多传声器排成一个平面垂直地布置在演奏现场舞台前面,将各个传声器分别连接到各自的放大器,然后将各放大器的输出分别与另一听声房间中排列成一个平面的同样数目的扬声器一一对应地连接起来。这样,在听声房间中听声时,可以获得与在演奏现场听声时非常近似的效果,能够分辨出各种乐器的方位和空间分布,也就是具有立体感。但随后发现,布置在演奏现场上方与下方的传声器实际作用不大,只要保留一排与乐器高度相当的传声器和一排与人耳高度相当的扬声器效果就已很好。当然,组成一排的传声器数目与相应的扬声器的数目越多,也就是声道数越多,效果就越好。但是声道数过多是不实际的。后来试验只用3个声道,效果就已足够好。这就是20世纪50年代宽银幕立体声电影所采取的方法。随后,进一步试验发现,用两个声道(双声道)也可以获得很好的效果,也就是近30年来立体声唱片、立体声磁带录音和立体声广播所采取的方式。

双声道立体声传声系统如图 1-8(b)所示。它和单声道系统相比,无论是在音质的改善还是在临场感的加强,以及如实地重现实际声场中各个声源的方位和空间分布方面都有极大的飞跃。但双声道立体声传声系统只是在听声人的前方重现出声源的方位和空间分布,还不是从四面八方建立起立体声场,所以目前已经从双声道立体声向四声道声像立体声和三维环绕声发展。在本书中,我们只着重介绍双声道立体声系统,有关环绕声的内容将在中级教程中介绍。

下面我们先看一下人耳怎样对声源定位,然后再来看应当用什么方法来拾音和重放,可以使人们用双耳听声后获得立体感,从而达到高保真立体声重放的目的。1.4.2 人耳对声源的定位

由于人们有双耳,所以除了对声音有响度、音调和音色 3 种主观感觉外,还有对声源的定位能力,即空间印象感觉,也可称为对声源的方位感或声学透视特性。

人耳之所以能辨别声源的方向,主要是由于下面两个物理因素:一是声音到达两耳的时间差,二是声音到达两耳的声级差。

除此之外,人们的视觉以及经验等心理因素也有助于对声源分布状态的辨别,但这方面在立体声拾音过程中是无法利用的。

如果声源在听声者右前方较远处发声,则到达听声者两耳的声音,由于距离不同,以及人头的掩蔽作用,就会产生时间差、相位差和声级差。下面分别加以说明。

1.声音到达两耳的时间差及相位差

如图 1-9 所示,假设人头为球形,在通过人的两耳与地面平行的平面内,声波的传播方向与头的正前方的夹角为θ。设球体的半径为a,则声波到达听声人左耳(L点)要比到达右耳(R点)多走一段距离LA+AB。由此可计算出声波到达两耳的时间差Δt为

式中,c为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在 1标准大气压、15℃时,c=340m/s。

由式(1-1)可知,Δt与θ的正弦成正比。通常,两耳之间的距离是因人而异的,一般取2a=21cm,则当θ=90˚时,Δt=6.2×−410s=0.62ms,为最大值。根据式(1-1)可以绘出Δt和θ之间的关系曲线,如图1-10所示。图1-9 将人头看作球体时,两耳听声的时间差图1-10 声源方向与时间差的关系

由式(1-1),我们可以得到纯正弦声波在左右两耳产生的相位差Δφ为

式中,ω为纯正弦声波的角频率。

由式(1-2)可知,当 ω 比较小,即为波长较长的低频声时(例如,常温空气中,20Hz的声波波长为17m,200Hz的声波波长为1.7m),由时间差产生的相位差有一定数值,人耳可以根据它来判断出声音的方位;当ω比较大,即为波长较短的高频声时(例如,常温空气中, 10kHz 的声波波长为 3.4cm,20kHz 的声波波长为 1.7cm),由时间差产生的相位差甚至会超过 360˚,这时人耳已无法判断相位是超前还是滞后,不能根据它判断声音的方位。所以,相位差只对低频声音有用。

通过对式(1-1)和式(1-2)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到如下结论。

① 声音到达两耳的时间差Δt与声源的方位角有关,可以根据它来确定各声源的方位。

② 声音到达两耳的相位差Δφ 不仅与声源方位角有关,而且与声源的频率有关,可以根据它来确定低频声的方位。

2.声音到达两耳的声级差

如图 1-11 所示,由于人头对声波的衍射作用,即使声波传来的方向相同,由于频率不同也会对两耳造成不同的声级差。对高频声(f>3kHz),声波波长小于或等于头部尺寸,声波被人头遮蔽而不能衍射到左耳,所以到达左耳的声音很小,形成阴影区。声源偏离中轴线越多,或者频率越高,两耳间的声级差越大。图1-11 高频声形成的阴影区(上视图)

通过分析不同频率时两耳间的声级差可得出下列结论。

① 对于从正前方附近(θ为 0˚~40˚)或正后方附近θ为160˚~180˚)传到听声者处的声音,两耳间的声级差随声源方位角θ的变化较大,即声源变化一个角度时,声源在两耳间产生的声级差变化较大,也就是曲线斜率变化较大,所以人耳对正前方(或正后方)附近声源方位变化的反应比较灵敏,或者说定位能力较强。

② 根据实验,当声源频率 f=300Hz 的声源由正前方移动到后方时,右耳的声级变化小于 2dB,左耳的声级变化小于 4dB,由声源方位变化产生的两耳的声级差最大约为 4dB;当声源频率 f=6 400Hz时,这一差值可达 25dB。所以,对 300Hz以下的低频声,声源在两耳间所产生的声级差随声源方位角θ的变化很小,即双耳对低频声的定位能力较差。但随着声源频率的增高,两耳间的声级差逐渐增大,对声音定位的能力也逐渐增强。1.4.3 双扬声器听声实验

前面所讨论的是一个声源在不同方位时使人们产生的听觉印象,下面讨论有一定关系的两个声源使人们产生的听觉印象。

将两个声源左右对称地布置在听声者面前,并发出相同频率信号,如图1-12所示,扬声器Y和Y为两个声源,并设两扬声器的距LR离等于听声者与两扬声器连线中心的距离。图中θ为扬声器对听声者的半张角,约等于27˚。

当馈给两扬声器相同频率的信号,并且两扬声器发出的声级相等时,如果两扬声器所发声音在听声者处没有时间差,听声者将只感觉到在两扬声器中间有一声像,即虚声源存在,而并不会感觉到是两个扬声器在发声。

1.两扬声器只有声级差而无时间差时

对两扬声器只有声级差而无时间差的情况进行研究后,可以归纳出下面的结论:如果使其中一个扬声器增大发声的声级,则声像将由中间向较大声级的扬声器方向偏移,偏移量与两扬声器的声级差ΔI的关系如图1-13所示。当声级差超过15dB时,声像就会固定在声级较大的扬声器一边。图1-12 双扬声器实验示意图图1-13 两扬声器声级差与声像方位角的关系

2.两扬声器只有时间差而无声级差时

对两扬声器只有时间差而无声级差时的情况进行研究后,可以归纳出下列两点结论。

① 设法使在听声者处两扬声器传来的声音有时间差,但到达听声者处的声级仍相等。可以将图1-12中的扬声器Y向后移到虚线所R示位置,使Y传来的声音滞后于Y传来的声音,并且调整扬声器YRLR所发声音的声级,使到达听声者处声级与扬声器Y传来的声级相L等。这时听声者会感到声像位置向未延时的扬声器Y方向偏移,并L且偏移量与两扬声器到达听声者处的时间差有关。当时间差小于3ms时,声像位于正前方与未延时扬声器之间;当时间差大于3ms而小于30ms时,声像就会固定在未延时的扬声器一边,而感觉不到延时扬声器的发声;当时间差大于30ms而小于50ms时,听声者会感到延时扬声器的存在,但仍会感到声音来自未延时扬声器;当时间差大于50ms时,听声者会感到延时扬声器所发出的另一清晰的声音,即产生回声的效果。

② 当时间差大于3ms而小于50ms时,声像在未延时扬声器一边,延时声的作用只是加强了未延时声音的强度,使听声者感到声音更加丰满。

3.两扬声器既有声级差又有时间差时

如果两扬声器发出的声音在听声者处既有声级差又有时间差时,那么,它们的综合作用就将使声像偏移增大或减小。适当选取时间差和声级差,可以使两者的作用完全抵消,使听声者感到声像的位置仍在两扬声器连线的中间。图1-14所示为声级差与时间差产生相同效果时两者之间的关系。可以看出:当ΔI小于15dB时,Δt小于3ms时,它们之间基本上成线性关系,即1ms时间差相当于5dB声级差。

4.双声道立体声的正弦定理

由上面的讨论可知,通过控制左、右扬声器所发声音的强度,就可使听声者在听觉上产生方向感。图1-15所示的左、右扬声器Y和LY的特性完全相同,听声者位于两扬声器的中分线上,θ为扬声器的R半张角,θ为声像方位角。I图1-14 声级差与时间差产生相同效果时两者之间的关系图1-15 立体声正弦定理说明图

对Y和Y所发声音的强度I、I与θ和θ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后,LRLRI得出近似公式

式中,f≤700Hz时,K=1;f>700Hz时,K=1.4。

式(1-3)称为双声道立体声正弦定理。1.4.4 双声道立体声的拾音

在立体声广播或立体声录音时对立体声节目信号的拾音方式,在双声道立体声系统中可分为仿真头方式、AB方式以及声级差方式(又可分为XY方式和MS方式)3种。

1.仿真头方式

仿真头是用塑料或木材仿照人头形状做成的假头,直径约18cm。在仿真头的两耳内部也做成耳道,并在左右耳道末端分别装有一只无指向性电容传声器,将它们的输出分别作为左右声道信号。由于仿真头中左右传声器所拾得的信号与人耳左右鼓膜所得的声音信号是很近似的,所以也存在声级差、时间差和相位差等。当将它的左右声道信号分别经放大器放大后,送到立体声耳机的左右单元中使人听声时,就相当于听声人处在仿真头所在的位置听声。

仿真头方式立体声系统的临场感和真实感是很好的。但是用耳机听立体声时,会呈现头中效应,也就是听声人会感到声像出现在头中两耳的连线上或在头顶上。

仿真头方式立体声在20世纪70年代高保真立体声耳机出现以后才得到了发展。现在有些国家的立体声广播就采用这种方式。立体声录音磁带和立体声唱片也有采用这种方式的。

2.AB方式

这种拾音方式是将两只彼此相距为 1.5~2m(也可减小到几十厘米,视声源排列宽度而定)、特性完全相同的心形指向性传声器置于声源前方,分别拾音后作为左右声道信号输出。

使用这种拾音方式,当声源不在两传声器平分线上时,声源到达两传声器的路程是不同的。因此,每只传声器拾得的信号既有声级差又有时间差(即相位差),而相位差是随声源的频率改变的。所以,如果将左右信号合起来作单声道重放时,就必然会产生相位干涉现象,使有的频率左右信号相位相反而抵消,有的频率左右信号相位相同而加强,使输出信号强度随频率产生变化。例如,声源距两传声器的距离差为34cm,则声源到达两传声器的时间差为 1ms。对 1 000Hz声音,因波长刚好是34cm,所以到达两传声器的声波相位相同,两者相加时,声音增强;对500Hz声音,因波长为68cm,而34cm刚好是半个波长,所以到达两个传声器的声波相位相反,两者相加时,声音抵消。从频谱上看,会形成与“梳状滤波器”相似的现象,如图1-16所示,使声音听起来不悦耳。图1-16 梳状滤波器现象

3.声级差方式

声级差拾音方式是将两个传声器一上一下靠紧地组成一对,而两者的主轴形成一定角度,各方向声源传到两个传声器的直达声几乎没有距离差,因而只有声级差而没有时间差。所以,当将用这种拾音方式拾得的信号合成为单声道重放时,就不会产生相位干涉现象。根据使用的传声器类型和所朝向的方向不同,可以将声级差方式分为XY和MS两种方式。(1)XY方式

XY方式立体声拾音法所用的两个传声器必须是相同类型并且特性一致的传声器,例如两个心形或两个“8”字形传声器。两传声器主轴夹角可以是90˚,也可以增大到120˚,视拾音范围而定,两主轴分别与正前方形成相等夹角。拾音时,指向性主轴朝向左边的传声器输出的信号送入左声道,指向性主轴朝向右边的传声器输出的信号则送入右声道。(2)MS方式

MS 拾音方式也是用一上一下相靠很近的两个传声器,它的一个传声器(M)的指向性主轴对着拾音范围的中线,而与之正交的传声器(S)的指向性主轴则对着两边。因此,M 传声器拾取的是中间的总的声音信号,即左右的和信号,而S传声器则拾取旁边方向的声音信号,即左右的差信号,如图1-17所示。图1-17 MS立体声拾音方式

通常M多采用心形、“8”字形或无指向性的传声器,而S则使用“8”字形指向性的传声器。

由于M、S两传声器的信号必须进行和差转换才能成为左、右声道的信号,因此在 MS 立体声中,必须使用变换电路,如图1-17所示。

4.多声道录音的拾音

目前,歌曲、舞蹈音乐等的立体声录音大多采用多声道录音法。这种方法是在一个混响时间很短的大型录音室中进行的。通常将大型录音室用隔音板隔成若干个小房间,并将乐队按照乐器的类型分为若干组,例如分为小提琴组、打击乐器组等,每个组分别在一个小房间中演奏,由各自的传声器拾音后经调音台控制并放大,然后送往多声道录音机,分别记录在宽磁带的不同磁迹上。通常的多声道录音机使用5.08cm宽的磁带,录音机上的多声道录音磁头可以在磁带上记录16个或24个磁迹。

录音时,演员要头戴耳机,通过耳机使演员不仅能听到自己演奏的声音,同时还能听到其他乐器组演奏的声音,也就是整体的声音,以便使演奏能步调一致,融合成一体。

多声道录音机也可以单独用来记录一条磁迹或重放一条磁迹的录音。所以对一首乐曲,既可以一次录制完成,也可以先录制乐曲的节奏声,然后再分别让各种乐器组的演员头戴耳机按照节奏声来演奏,即经多次录音,然后再通过后期加工,得到完整的节目。

在后期加工时,可以对各声道的声音分别进行必要的延时,也可以加入适当的人工混响,或者对某些频率进行补偿。在最后合成两声道立体声时,将每一声道乐器的信号通过调音台上的声像电位器,按不同比例分配到左右声道中,这样就可以将各种乐器人为地定位在某一方位,使整个乐曲经两声道重放时获得层次分明、立体感强的立体声。当然也可以通过旋动声像电位器使某一乐器组的声音忽左忽右地移动。图1-18 声像电位器的特性曲线

声像电位器是由两个电位器组合而成的,两者严格地同轴转动。如图1-18所示,当一个电位器的阻值按正弦函数增加时,另一个的阻值则按余弦函数减小,两者的阻值决定了分配给左右声道的电压UL和U。R

式中, U为输入电压,θ为声像电位器转动的角度。由于每个声022道的输出功率与电压平方成正比,所以,sinθ+cosθ=1,就是说,无论θ为何值,左右声道输出的功率之和为一定值。

这种将许多单声道录音人为地合成两声道立体声的方法有许多优点。

① 各乐器组可以互不干扰,使录下的声音层次分明。

② 不用所有演员都同时演奏,使录音安排可以比较灵活。例如歌唱演员可以在他方便的时候先录下歌声,以后再配伴奏。

③ 可以将每组乐器的录音处理得更细致,使效果更加理想。

④ 如果某一乐器组演奏中有失误的地方,或乐谱中对某一乐器需要有小的修改时,可以只重录这一乐器组的声音。

⑤ 可以做到由一个歌唱演员唱几重唱,也可以由一个演员演奏几种乐器。这在舞台上是不可能的。

对于古典音乐,由于其要求融合感强,所以不用多声道录音方式。1.4.5 双声道立体声的听音

重放立体声时的最佳听音位置是在以左右扬声器连线为底边的等边三角形的顶点 A 处,如图 1-19 所示。当左右扬声器发出的声音声级相同时,在顶点A处听音,声像可以定位在两只扬声器的中央。当左右扬声器声级不同时,声像将向声级高的扬声器方向移动。另外,如果左右扬声器传来的声波有相位差时,即使声级相同,声像也会移动。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