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任性害了你(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26 00:29:28

点击下载

作者:张天源

出版社:延边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别让任性害了你

别让任性害了你试读:

版权信息书名:别让任性害了你作者:张天源排版:KingStar出版社:延边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7-01-07ISBN:9787568813907本书由北京金文掌阅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第一章圆以待人人应该执着,但决不可偏执给他人一点宽容

人生也像大海,处处有风浪,时时有阻力。做人是与所有阻力进行较量,拼个你死我活,还是进行适当的妥协,去争取最后的胜利?有些人面对人生疑问时,总是消极地逃避。

做人就要实际一点,为了拥有绚丽的人生,必须忍受许多痛苦,向一些强大的势力妥协。必要而合理的妥协,便是我们所说的“圆”。不会“圆”,就相当于没有驾驭感情的意志,往往会四处碰壁,甚至一败涂地。

人的觉悟程度是由人生经历决定的。改变他人就像改变自己一样,是一个艰难的过程。人们固然需要对他人的劣根性进行批判,然而,更需要做的是对他人施以诚挚的厚爱和包容。在他人做了伤害自己的事情时,多给予一些体谅和理解,也许事情就会有不一样的结局。

在二战期间,一支部队在森林中与敌军相遇,发生激战。最后两名来自同一个小镇的战士与部队失去了联系。两人在森林中艰难跋涉,互相鼓励、安慰。半个月过去了,他们仍未与部队联系上,幸运的是,他们打死了一只鹿,依靠鹿肉又可以维持几日了。然而,这以后他们再也没看到任何动物。仅剩下的一些鹿肉,背在年轻战士的身上。

这一天他们在森林中遇到了敌人,经过又一次激战,两人巧妙地避开了敌人。就在他们以为已安全时,只听到一声枪响,走在前面的年轻战士中了一枪,幸亏打在了肩膀上。后面的战友惶恐地跑了过来,他害怕得语无伦次,抱起战友的身体泪流不止,赶忙把自己的衬衣撕下包扎战友的伤口。

到了晚上,未受伤的战士一直念叨着母亲,两眼直勾勾的。两人都以为他们的生命即将结束,身边的鹿肉谁也没动。天亮后,部队救出了他们。

30年过去了,那位受伤的战士说:“我知道谁开的那一枪,就是我的战友。他去年去世了。在他抱住我时,我碰到了他发热的枪管,但当晚我就宽恕了他。我知道他想独吞我身上背的鹿肉活下来,但我也知道他活下来是为了他的母亲。30年了,我装着根本不知道此事,也从不提及。战争太残酷了,他母亲还是没有等到他回来,我和他一起祭奠了老人家。那时他跪下来,请求我原谅他,我没让他说下去。我们又做了二十几年的朋友,我没有理由不宽恕他。”

宽容他人,给他人更多的包容和爱,其实也是放过了自己。因为心怀愤恨的人,其内耗是极大的。这也是一种自我的丧失,丧失在自己偏激的怒海之中。

仇恨是带有毁灭性的情感,如果一直背负着,造成的痛苦是巨大的。可是,还有很多人将上一辈的仇恨留给后人,希望代代相传,将对方置于万劫不复之中。其实,这样做,虽然自己的情感上得到了寄托,但是将仇恨的种子延续下去,会加重后辈的负担,甚至剥夺了原本属于他们的快乐。

一位画家在集市上卖画,不远处,前呼后拥地走来一位大臣的孩子。这位大臣在年轻时曾经欺诈过画家的父亲,并导致画家的父亲含恨而死。所以画家一直铭记着父亲的仇恨。大臣的孩子在画家的作品前流连忘返,并且选中了一幅,画家却匆匆地用一块布把它遮盖住,并声称这幅画不卖。

从那以后,大臣的孩子因为心病而变得憔悴,最后,他父亲出面了,表示愿意出一笔高价。可是,画家宁愿把这幅画挂在自己画室的墙上,也不愿意出售。他阴沉着脸坐在画前,自言自语地说:“这就是我的报复。”

每天早晨,画家都要画一幅他信奉的神像的画,这是他表达信仰的唯一方式。可是现在,他觉得这些神像与他以前画的神像日渐相异。这使他苦恼不已,他不停地找原因。然而有一天,他惊恐地丢下手中的画,跳了起来,他刚画好的神像的眼睛,竟然是那大臣的眼睛,而嘴唇也是那么相似。他把画撕碎,并且高喊:“我被这没有边缘的仇恨给毁了!”

这是印度大文豪泰戈尔的一篇名为《画家的报复》的作品。这种仇恨的种子一旦被“遗传”“继承”,就会演变为更加可怕的破坏力。在心中怀恨、心存报复的同时,我们的身心也同样被这恶毒所折磨。

一个心中常想报复的人,其实他自己活得也并不快乐。因为他的精力几乎全用在想怎样报复这种不愉快的事上了,而且就算成功他也会有种失落与悔恨交织的情感。《呼啸山庄》中的男主人公希斯克利夫先生,由于小时候受到其他人的嘲弄,发誓报复。当他回归山庄时便展开了一系列报复行动,最后许多人因此而痛苦地死去,但他那颗苍老的心却突然感到一种可怕的孤独,这就是对报复的报复。

光想着报复别人的人,会不惜一切代价,即使是为此牺牲了太多自己的欢乐时光,他也不会注意。可是当有一天,他想报复的人已经不在了,或者以后没有力气再去跟别人计较的时候,他就会突然发现,原来自己已经付出得太多太多了。我们仇恨的人也许对我们的伤害还不足百分之一,可是我们却在用自我惩罚的方式加上了那百分之九十九。

所以,对待曾经伤害自己的人,不要一直怨恨了,而应圆融以对,给予一点宽容,我们就能透过乌云看到阳光。“舍得”是一种变通

南怀瑾先生讲到太极拳与道功的时候,讲述了自己的一段经历。他年轻时曾经去杭州城隍山,想跟一位老道学剑术。结果这个老道以南怀瑾先生底子不厚为由拒绝了,让先生颇为难堪。先生当时立志学文兼学武,想经世济时,后来先生考虑再三,放弃了学武的念头,避免了心不专一的麻烦,一心学文,终成一代大家,正所谓“鱼与熊掌,不可得兼”。事实上生活一直在考验我们如何善用理智平衡冲动的感情,又如何在理性与感性的制衡中有所取舍。南怀瑾先生一生贯通佛、道、儒三学,又有所偏重,可见他在舍与得之间、坚持与放弃之间找到了一个完美的契合点。人们常说“舍得”一词,却未必知道这舍得二字的禅意。舍得舍得,一舍一得,有所舍弃,才有所得到。取舍之间,恰恰包含了人生方圆的大道理。

这样的道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就很难。在面对诱惑的时候,尽管理智会告诉自己放弃,可是很多人还是经不住诱惑,从而做出了错误的决定。

非洲土人抓狒狒有一绝招:故意让躲在远处的狒狒看见,将其爱吃的食物放进一个口小腹大的洞中。等人走远,狒狒就欢蹦乱跳地来了,它将爪子伸进洞里,紧紧抓住食物,但由于洞口很小,它的爪子握成拳后就无法从洞中抽出来了,这时,猎人只管不慌不忙地来收获猎物,根本不用担心它会跑掉。因为狒狒舍不得那些可口的食物,越是惊慌和急躁,就将食物抓得越紧,爪子就越无法从洞中抽出。

听说过这个故事的朋友都大呼“妙”!此招妙就妙在人将自己的心理推及到了类人的动物身上。其实,狒狒们只要稍一撒手就可以溜之大吉,可它们偏偏不!在这一点上,说狒狒类人,亦可说人类狒狒。狒狒的举止大都是无意识的本能,而人如果像狒狒一般只见利而不见害地死不撒手,那只能怪他利令智昏或执迷不悟了。

失恋者只要肯对抛弃自己的恋人撒手,何至于把自己弄得失魂落魄、心灰意冷?失业者只要肯对头脑中僵化的择业观撒手,何至于整天萎靡不振、怨天尤人?赌徒只要肯对侥幸心理撒手,何至于血本无归、倾家荡产?贪赃枉法者只要肯对一个“钱”字撒手,又何至于锒铛入狱甚至搭上自己性命?

该放手时请放手,不可陷得太深。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事实上,放手可以减轻许多麻烦和折磨,可以轻松地去开始另一项更有意义的事业。做人应该灵活点,不能像狒狒那样一根筋。这就是所谓不舍就不得,舍弃才能得到的道理。

从前有两个年轻人,一个叫小山,一个叫小水,他们住在同一个村庄,是最要好的朋友。由于居住在偏远的乡村,谋生不易,他们就相约到外地去做生意,于是同时把田产变卖,带着所有的财产和驴子到外地去了。

他们首先抵达一个生产麻布的地方,小水对小山说:“在我们的故乡,麻布是很值钱的东西,我们用所有的钱换取麻布,带回故乡一定会有利润的。”小山同意了,两人买了麻布,细心地捆绑在驴子背上。

接着,他们到了一个盛产毛皮的地方,那里也正好缺少麻布,小水就对小山说:“毛皮在我们故乡是更值钱的东西,我们把麻布卖了,换成毛皮,这样不但我们的本钱回收了,返乡后还有很高的利润!”

小山说:“不了,我的麻布已经很安稳地捆在驴背上,要搬上搬下多么麻烦呀!”

小水把麻布全换成毛皮,还多了一笔钱。小山依然有一驴背的麻布。

他们继续前进到一个生产药材的地方,那里天气苦寒,正缺少毛皮和麻布,小水就对小山说:“药材在我们故乡是更值钱的东西,你把麻布卖了,我把毛皮卖了,换成药材带回故乡一定能赚大钱的。”

小山拍拍驴背上的麻布说:“不了,我的麻布已经很安稳地捆在驴背上,何况已经走了那么长的路,装上卸下太麻烦了!”小水把毛皮都换成药材,还赚了一笔钱。小山依然有一驴背的麻布。

后来,他们来到一个盛产黄金的城市,那充满金矿的城市是个不毛之地,非常欠缺药材,当然也缺少麻布。小水对小山说:“在这里药材和麻布的价钱很高,黄金很便宜,我们故乡的黄金却十分昂贵,我们把药材和麻布换成黄金,这—辈子就不愁吃穿了。”

小山再次拒绝了:“不!不!我的麻布在驴背上很稳妥,我不想变来变去呀!”小水卖了药材,换成黄金,又赚了一笔钱。小山依然守着一驴背的麻布。

最后,他们回到了故乡,小山卖了麻布,只得到蝇头小利,和他辛苦的远行不成比例。而小水不但带回一大笔财富,还把黄金卖了,成了当地最大的富豪。

人一定要懂得在适当的时候变通,无谓的坚持是没有意义、也没有价值的。想要天底下出现事事完美的好状况,概率实在是低得可怜,鱼与熊掌有九成九的机会不可兼得。在这种情况之下,“舍得”亦是一种变通。小事无须斤斤计较

两千多年前,雅典政治家伯利克里曾经给人类说过一句忠言:“请注意啊!先生们,我们太多地纠缠于一些小事了!”这句话,对今天的人们来说仍然值得品味和借鉴。

我们每天都可能遇到各种各样的小事:挤公共汽车时,有人不小心踩了你的脚;买菜时,有人无意间弄脏了你的裙子;走在路上,可能不巧道旁楼上落下一个纸团,正打在你头上……受了委屈,忍一忍就过去了,可是,如果我们揪住这些小事不放,口出污言秽语,大发雷霆之怒,就一定会凭空给自己惹出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20世纪80年代末,在辽宁某地曾经发生过这样一件事:有一个年轻女子在看电影时,被后面的男观众无意间碰了一下脚,尽管男观众当面道歉,但那名女子仍然不依不饶。她硬说对方是要耍流氓,竟然回家叫来丈夫将那个人用刀砍伤解气。结果,因触犯刑律,夫妻俩双双入狱。

在小事上斤斤计较,常常成为损害人际关系的一大诱因。这种悲剧不仅在平常人中屡见不鲜,就是在一些卓有成就的名人中也时有发生。俗话说“祸从口出”,人们常常会犯把话说满的错误。话说得太满,一般会导致两种后果:一是听者不服,故意找碴儿使绊儿;二是自己没有回旋的余地,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无论哪种,都不是好结果。在这方面还是学学纪晓岚。

清朝乾隆年间,纪晓岚任左都御史时,员外郎海升的妻子吴雅氏死于非命,海升的内弟贵宁,状告海升将他姐姐殴打致死,海升却说吴雅氏是自缢而亡。案子越闹越大,皇上就派左都御史纪晓岚来审理此案。

纪晓岚接过这桩案子,也感到很头痛。因为牵扯到阿桂和和珅。他俩都是大学士兼军机大臣,并且两人有矛盾,长期明争暗斗。海升是阿桂的亲戚,原判又逢迎阿桂,纪晓岚敢推翻吗?

而贵宁之所以不告赢不肯罢休实际是得到了和珅的暗中支持,和珅的目的是想借机除掉位居他上头的军机大臣阿桂。

打开棺材,纪晓岚等人一同验看。看来看去,纪晓岚看死尸并无缢死的痕迹,心中明白,口中不说,他要先听听大家的意见。

众大臣看过后,都说脖子上有伤痕,显然是缢死的。纪晓岚有了主意,于是说道:“我是短视眼,有无伤痕也看不太清,似有也似无,既然诸公看得清楚,那就这么定吧。”于是,纪晓岚与差来验尸的官员,一同签名具奏:“共同检验伤痕,实系缢死。”这下更把贵宁激怒了。他这次连步军统领衙门、刑部、都察院一块儿告,说因为海升是阿桂的亲戚,这些官员有意袒护,徇私舞弊,断案不公。

乾隆看贵宁不服,也对案情产生了怀疑,又派人复验。这回问题出来了:吴雅氏尸身并无缢痕。乾隆心想这事与阿桂关系很大,便派阿桂、和珅会同刑部堂官及原验、复验堂官,一同检验。这回终于真相大白:吴雅氏被殴而死。

于是审讯海升,海升见再也隐瞒不住,只好供出实情:他将吴雅氏殴踢致死,然后制造自缢的伪像。

乾隆一怒之下发出诏谕:“此案原验、复验之堂官,竟因海升系阿桂姻亲,胆敢有意袒护,此番而不严加惩戒,又将何以用人?何以行政?”阿桂革职留任,罚俸五年;叶成额、李阂、庆兴等人革职,发配伊犁效力赎罪,乾隆在谕旨中一一判明。唯独对纪晓岚,谕旨中这样写道:“朕派出之纪昀,本系无用腐儒,原不足具数,况且他于刑名等件素非诸悉,且目系短视,于检验时未能详悉阅看,即以刑部堂官随同附和,其咎尚有可原,着交部议严加论处。”乾隆只给了他革职留任的处分,不久又官复原职。

纪晓岚在这个案件中之所以得到皇上的原谅,主要是他在验尸中以“我是短视眼”“看不太清”为由,给自己留了退路。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以为认真的态度就无法放过任何一件小事,可是认真不代表要较真,不代表我们凡事都要问个究竟,凡事都说个明了。无法做明确决定时,注意使用“模糊语言”,这样才能为自己赢得主动。对于某些难以回答而又不好回避的问题,不妨含糊其辞,以给自己留有余地。总之,对于一些不太能做决定的事情就不要随意做决定。低下头含糊过去,才会有退路。放下功利思想,领略人生自由

方圆之人懂得把握分寸,即使是在逆境中也能做到宠辱不惊。

公元979年初,宋太宗御驾亲征北汉,北汉皇帝刘继元走投无路,只好投降。面对这巨大的胜利,宋太宗心花怒放,难以自持,他不顾兵疲财缺的现状,主张乘胜伐辽,收回被辽占据的燕云十六州。

宋朝大将潘美反对此议,他对宋太宗恳切地说:“我军大胜,此刻也不能志得意满,轻敌冒进。眼下尚需稳定形势,巩固胜果,士卒也需休整。”

没等宋太宗说话,总侍卫崔翰却越众而出,大声说:“此乃天赐良机,岂可轻易放弃呢?陛下进兵之举甚合民心,必群起响应。我军又是得胜之师,当无坚不摧,伐辽必有胜算。”宋太宗本来就求胜心切,又听崔翰这样讲,便不再犹豫了,宋军遂大举北进。宋军快到高粱河时,遭到辽军的伏击,损失惨重,宋太宗也不知去向。

当时,宋太祖赵匡胤的长子、武功郡王赵德昭也随宋太宗亲征。他手下的将领猜测宋太宗不是被杀,就是被俘,于是私下商议立赵德昭为帝。众将讨论过后,齐聚赵德昭的帐中,为首者当面劝赵德昭说:“皇上失踪,想必已经蒙难。如今军心不稳,大敌当前,大王如不当机立断,承继大统,恐怕变乱不止。恭请大王迅速登上帝位,号召天下。”

赵德昭面对众将拥立,一时心动。他努力使自己镇静下来,没有轻言可否。

宋太祖赵匡胤去世时,没有把皇位传给自己的儿子赵德昭,却遵循母亲的遗命,让弟弟赵匡义做了皇帝。这个事实曾让赵德昭心中郁闷。赵德昭的一位亲信劝他不可这样,这位亲信说:“事已至此,大王纵有千般怨言,也无力回天了。大王现在的举动,皇上必定极为关注,皇上怎会容忍一个心怀不满的臣子呢?再说,大王当不上皇帝也未必就是坏事,只要大王看透荣辱,顺天应命,也不会感到做个逍遥亲王有什么不快。”

赵德昭不乏聪明,他一下领悟了亲信的真意。自此,他天天纵歌饮酒,对宋太宗极其恭敬,宋太宗对他并不怀疑,君臣相安无事,相处得十分融洽。

今日面对此变,赵德昭虽口里没有说什么,心里却是千回百转。他思忖这件事关系太大,万不可因贪求帝位而犯下致命之祸。他又想太宗虽是失踪,终究不能肯定他已蒙难,如果自己轻率即位,太宗若没死,自是不能放过他了,如此自己连性命都将不保。

赵德昭越想越怕,他先前的窃喜之情一扫而光。他决定以静制动,慎重行事,于是他故意做出生气的样子说:“皇上生死未明,大敌当前,你们不思报国杀敌,却在这儿胡言乱语,动摇军心,这是忠臣所为吗?我是皇上的臣子,誓死效忠皇上,岂能受你们唆使,干下这大逆不道之事?你们真是昏了头了!”

众将本想赵德昭定然接受,自己也可有拥立之功,飞黄腾达,谁知赵德昭却出言训斥,他们都瞠目结舌,不知如何应对。他们虽自称有罪,但心中怅然若失,面有不快之色。

赵德昭见之一凛,为了安抚众将,不令他们疏远自己,他又低声说:“你们的好意我心领了,可荣辱之事,岂可盲动?再说赵氏江山谁做皇帝都是一样,我岂能趁皇上危难而行己私呢?倘若皇上真的遭遇不幸,为了宋室江山,我还是不会令各位失望的。”

众将气消,皆服其义。第二天早上,宋太宗被杨业父子救回,安然无恙,众将又深服赵德昭慎重之行了。

自古能真正做到宠辱不惊的人,必有宽阔的胸襟和高超的智慧。他们不为荣辱所左右,因此其行为才不会失常失态,凡事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应对。其实,荣辱不仅是暂时的,也是相对的,若是一味好荣厌辱,将之完全对立起来,人在心情大乱之下,就难以冷静行事,其结果不免出现偏差。从思想上淡化荣辱观念,方可让人放下功利思想,真正领略人生的自由境界。分享自己拥有的

圆融的人会放下自己的利益去迎合别人,当然也会懂得与人分享。在分享的过程当中,圆融的人看似付出了很多,可是他们从对方身上得到的,要比那些只懂得死守自己利益的人要大得多。

从前,有两个饥饿的人得到了一位长者的恩赐:一根渔竿和一篓鲜活硕大的鱼。一个人要了一篓鱼,另一个要了一根渔竿,于是,他们分道扬镳了。得到鱼的人原地就用干柴搭起篝火煮起了鱼,他狼吞虎咽,还来不及品出鲜鱼的肉香,转瞬间,连鱼带汤就被他吃了个精光。又过了一段时间,他便饿死在空空的鱼篓旁。另一个人则提着渔竿继续忍饥挨饿,一步步艰难地向海边走去,可当他已经看到不远处那片蔚蓝色的海洋时,他浑身一点力气也没有了,他也只能带着无尽的遗憾撒手人寰。

又有两个饥饿的人,他们同样得到了长者恩赐的一根渔竿和一篓鱼。只是他们并没有各奔东西,而是约定共同去寻找大海,他俩每次只煮一条鱼,经过长途跋涉,他们终于来到了海边。

从此,两个人开始了捕鱼为生的日子,几年后,他们盖起了房子,有了各自的家庭、子女,有了自己建造的渔船,过上了幸福安康的生活。

从上面的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出,只想着自己的人,往往要承受更多的痛苦,而只有懂得与人分享,才能体会更多的快乐。

一位生前经常行善的基督徒见到了上帝,他问上帝天堂和地狱有何区别。于是上帝就让天使带他到天堂和地狱去参观。

到了天堂,在他们面前出现了一张很大的餐桌,桌上摆满了丰盛的佳肴。围着桌子吃饭的人都拿着一把十几尺长的勺子。

不过令人不解的是,这些可爱的人们都在相互喂对面的人吃饭。看得出,每个人都吃得很愉快。天堂就是这个样子呀!他心中非常失望。

接着,天使又带他来到地狱参观。出现在他面前的是同样的一桌佳肴,他心中纳闷:地狱怎么和天堂一样呀!天使看出了他的疑惑,就对他说:“不用急,你再继续看下去。”

过了一会儿,用餐的时间到了,只见一群骨瘦如柴的人来到桌前入座。每个人手上也都拿着一把十几尺长的勺子。可是由于勺子实在是太长了,每个人都无法把勺子内的饭送到自己口中,这些人都饿得大喊大叫。

以上两个小故事很简单,却向我们揭示了同样一个道理:当你将自己的东西分享给别人的时候,你其实是在利用另一种方式获得。因为别人会因为从你这里获得了而对你感恩,他们回报你的,将可能会比你付出的多出很多倍。

我们生活在一个崇尚合作的世界上,没有一个人能担当全部,一个人价值的体现往往就维系在与别人互助的基础之上。很多时候,与人分享自己所拥有的,我们才能找到自己的位置和方向,也才能使自己的价值最大化。

一家很有影响力的公司招聘高层管理人员,12名优秀应聘者经过初试,从上百人中脱颖而出,进入由公司老总亲自把关的复试。

老总看过这12个人的详细资料和初试成绩后,相当满意。但是此次招聘只能录取4个人,所以,老总给大家出了最后一道题。

老总把这12个人随机分成甲、乙、丙三组,指定甲组的4个人去调查本市婴儿用品市场,乙组的4个人调查妇女用品市场,丙组的4个人调查老年人用品市场。老总解释说:“我们录取的人是用来开发市场的,所以,你们必须对市场有敏锐的观察力。让大家调查这些行业,是想看看大家对一个新行业的适应能力。每个小组的成员务必全力以赴!”临走的时候,老总补充道:“为避免大家盲目开展调查,我已经叫秘书准备了一份相关行业的资料,走的时候自己到秘书那里去取。”

两天后,12个人都把自己的市场分析报告送到了老总那里。老总看完后,站起身来,走向丙组的4个人,与之一一握手,并祝贺道:“恭喜4位,你们已经被本公司录取了!”老总看见大家疑惑的表情,平静地解释道:“请大家打开我叫秘书给你们的资料,互相看看。”原来,每个人得到的资料都不一样,甲组的4个人得到的分别是本市婴儿用品市场过去、现在和将来的分析,其他两组的也类似。老总说:“丙组的4个人很聪明,互相借用了对方的资料,补全了自己的分析报告。而甲、乙两组的8个人却分别行事,抛开队友,自己做自己的。我出这样一个题目,其实最主要的目的,是想看看大家的团队合作意识。甲、乙两组失败的原因在于,他们没有合作,忽视了队友的存在!要知道,团队合作精神才是现代企业成功的保障!”

人生的成功与否往往取决于是否善于与他人分享自己所拥有的。自私的人往往对他人漠不关心,他们只在意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只管攫取,从不奉献。这样的人终其一生也不会获得很大的成功。

工作中的失败者常常抱着“我赢你输”的态度,最后往往得到“谁也没赢”的结果。而真正的胜利者则具有“大家一起赢”的态度:“如果我帮助你获胜,那么我也就胜利了。”放弃无谓的固执,发现“苦恼”中的“机会”

工作中没有一成不变的计划,生活也是一样。所以,让这些计划变得更加灵活些吧,然后一些美妙的事情就开始发生——你会觉得轻松了许多。

1919年,希尔顿来到了当时因发现石油而兴盛的得克萨斯州,那里云集着大批来发石油财的冒险家们。德州似乎遍地都是黄金。希尔顿迫不及待地想以买进卖出银行而致富,他连续跑了两个城镇,问了十几家银行,回答都是不卖。他碰了一鼻子灰,却并未因此气馁,他又来到第三个城镇——锡斯科。

锡斯科这片热情的土地拥抱了希尔顿。他刚下火车,走进当地第一家银行,一问,就被告知它正待出售。卖主不住这儿,要价是7.5万美元。希尔顿知道这价格一点也不高。他立即给卖主发了份电报,愿按其要价买进这家银行。

然而,没过多久,卖主在回电中却将售价涨至8万美元。希尔顿气得火冒三丈,当即决定彻底放弃当银行家的念头。他后来回忆道:“就这样,那封回电改变了我一生的命运。”

在碰壁之后,希尔顿余怒未消地来到马路对面一家名为“莫布利”的旅馆准备投宿,谁知旅馆已经客满了。看到一个先生在清理、驱赶人群,他忽然灵机一动地问:“你是这家旅馆的老板吗?”对方却诉起苦来:“是的。我赚不到什么钱,不如抽资金到油田去赚更多的钱。”“你的意思是,”希尔顿心中猛地一喜,压抑住自己的兴奋,故意慢条斯理地问,“这家旅馆准备出售?”“任何人出5万美元,今晚就可以拥有这儿的一切。”

3个小时后,希尔顿在仔细查阅了莫布利旅馆账簿的基础上,经过一番讨价还价,卖主最后同意以4万美元出售。这以后,希尔顿立即四处筹借现金,终于在期限截止前几分钟将钱全部送到。莫布利旅馆易了主,希尔顿干起了旅馆业。他随即给母亲打电报报喜:“新世界已经找到,锡斯科可谓水深港阔,第一艘大船已在此下水。”

当天晚上,莫布利旅馆全部客满,连希尔顿的床也让给客人住下了。他只好睡在办公室里。就这样,希尔顿开始了他旅馆大王生涯的第一页。看起来好似阴差阳错,实则凸显出希尔顿灵活机变的头脑和圆融的处世态度。

人生的旅程是一个不断变幻的景观,向前跨进,就会看到不同的风景,因此,我们要顺利到达自己的目的地,就必须随时随地检视自己的选择是否有偏差,合理调整目标,放弃无谓的固执,轻松抵达目的地。

别为“计划赶不上变化”苦恼,学会变通,你会发现那些苦恼其实是机会。

一天,公司一名仓库保管员上顶楼大房间里去取东西。

他打开门一看,只见密密麻麻的一大群鸽子停在这间房里,到处是鸽子粪、羽毛。

这名保管员想把鸽子轰出去,可是又怕弄乱了仓库,于是就把这件事汇报给了总经理。总经理一听,也想不出可以妥善处理鸽子的办法,正在一片沉默之时,一个主意涌上了总经理心头,既然解决不掉,何不去加以利用呢?

于是他们立即打电话给动物保护委员会,请他们迅速派人前来协助处理这件有关保护动物的“大事”。

动物保护委员会也从未听说过如此稀奇的事,立即派人带上工具前往大楼捕捉鸽子。

与此同时,公司又电告各大小电台、报纸等媒体,说在本公司总部大楼发生了一件以前从未发生过的有趣而又有重大意义的捕捉鸽子“事件”。报社、电台等新闻机构纷纷派出记者现场采访和报道。

在房间里为什么会聚集这么多的鸽子?难道这是动物世界的神秘现象?这些疑问吸引着众多的市民,他们都想了解这一事件的情况。

这家公司把这件事演变成了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话资料。人们每天都收看、收听有关的新闻报道,每天都议论。

从捕捉第一只鸽子起,到最后一只鸽子落网,花了三天时间,各新闻媒体也对捕捉鸽子的事件进行了连续报道。到最后一天,他们还别出心裁地搞了一个盛大而隆重的“鸽子放生活动”,邀请了许多人参加。电台以直播的形式报道了这一事件,影响之大可想而知。

他们还在公司内部成立了一个动物保护协会分会,深化公司这次事件所获得的影响。他们还制造了纪念章,以纪念这次奇特事件。许多动物爱好者争相收藏,他们知道这种纪念章很有收藏价值,将来一定会增值。这些都扩大了这家公司的影响。

他们预料到“保护动物”这一大众感情会流向社会各个领域,变成其他商品,如介绍动物的电视节目、图书,或有动物悦耳的叫声的录音带,或动物笼子、动物饲料、宠物交易等等商品都会引起一阵热潮;许多商品制成动物形状,或与动物有关,或是贴上有动物的商标,商品名称就是动物的名字。这些都有潜在的利润,这些都是可以开发的点子。

后来他们在动物保护上做了许多工作,如拍摄电视节目,出版书籍、录音带,与举办活动等。这在保护动物的宣传同时,再次提高了这家公司知名度。

恪守计划的人,是不懂变通的。所以,即使有鸽子飞到了他的眼前,他也不会抓住机遇。而懂得变化的人,才会善于利用机会给自己宣传造势,让自己从中获利。

所以,在生活里,不要总是死守你的计划,有时候适当的变通,将会给你带来更好的结果。第二章方以律己过分随性,就成了随便只有伟大的人格,才有伟大的风格

人格是个人的道德品质,也是个人的性格、气质、能力等特征的总和。

不可否认,具有高尚人格的人也可能遭遇厄运和不幸,但是,具有高尚人格的人即使遭遇厄运和不幸,也绝不会放弃高尚的人格,因为他们并不是为了得到回报才保持高尚的人格。正因为如此,一个人的人格才会在困境的砥砺中焕发出迷人的魅力,并激发出感染别人的力量。

品格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动力之一。高尚的品格,是人性的最高形式的体现,能最大限度地展现出人的价值。

每一种真正的美德,如勤劳、正直、自律、诚实,都自然而然地得到了人类的崇敬。具备这些美德的人值得信赖、信任和效仿,这也是自然的事情。在这个世界上,他们弘扬了正气,他们的出现使世界变得更美好、更可爱。

人格就是力量,在一种更高的意义上说,这句话比知识就是力量更为正确。诚实、正直和仁慈,这些品质与每个人的生命息息相关,已成为一个人品格的最重要方面。正如一位古人所说的:“即使缺衣少食,品格也先天地忠实于自己的德行。”具有这种品质的人,一旦和坚定的目标融为一体,那么他的力量便惊天动地,势不可当。

小到一个人,大到一个国家,都应该把人格作为一种最根本的品质去追求和守护。

1970年12月6日,波兰的首都华沙寒气逼人,来访的联邦德国总理勃兰特向华沙无名烈士墓献完花圈之后,来到华沙犹太人殉难者纪念碑前的广场。突然,他双膝着地,跪在了纪念碑前!他是向二战中被德国纳粹屠杀的510万犹太人表示沉痛哀悼,为纳粹时代德国所犯下的罪孽深感愧疚,虔诚地认罪、赎罪。勃兰特此举震惊了世界,尤其震撼了德国人的灵魂。

当时的民意调查显示,有80%的德国人非常赞赏此举,认为这种出乎意料的方式更充分地表达了德国人悔罪的诚意。此举也赢得了波兰人民的理解和信任,认为它为“结束一段充满痛楚与牺牲的罪恶历史”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1971年的诺贝尔和平奖授予了勃兰特。这是对勃兰特的肯定,而同样以人格感动全世界的人民的人,还有一个,那就是我们的周总理。

1976年1月8日,周恩来逝世。9日凌晨5点,联合国总部大厅的联合国大旗降了半旗,所有联合国会员国的国旗,都不升起。这在联合国从无先例。因此,有的国家大使提出质问:我们国家的元首去世,联合国大旗依然升得那么高,中国的第二首脑去世,联合国降半旗还不算,还把其他国家的国旗收起来,这是为什么?当时的联合国秘书长瓦尔德海姆说:“为了悼念周恩来,联合国下半旗,这是我的决定。原因有二:其一,中国是个文明古国,它的金银财宝多得不计其数,可是它的总理周恩来在国际银行没有一分钱的存款!其二,中国有10亿人口,可是它的总理周恩来没有一个孩子!你们任何一个国家元首,如能做到其中一条,在他去世时,总部也可以为他降半旗。”全场人默然。

阿根廷政府曾做出一项特别决定,向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做出过重要贡献的辛德勒遗孀埃米莉·辛德勒夫人每月提供1000元的生活补贴,以使这位老人安度晚年。埃米莉·辛德勒夫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曾与丈夫一起冒着生命危险从德国法西斯集中营里救出1200名犹太难民。他们的这段传奇经历,后来被美国导演斯皮尔伯格搬上银幕。电影《辛德勒的名单》真实、成功地再现了这段历史,辛德勒夫妇的事迹也因此被世人广泛传颂。二战结束后,辛德勒夫妇于1949年来到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的圣维森特区定居。1974年丈夫去世后,独居此地的埃米莉因缺少收入来源,经济拮据,生活困难。阿根廷的内政部长科拉奇在总统府接见了埃米莉·辛德勒夫人,并向她宣布了这项由梅内姆总统特批的决定。

在重大的历史事件面前,在尖锐的意见分歧面前,是什么力量保护了人的命运,甚至保护了民族、保护了国家的命运?是什么力量能够使不同语言、不同肤色、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人民消除隔阂、形成统一的思想和意志?是善良的力量,是正义的力量,是进步的力量,是推动历史车轮向前发展的人民群众的力量。而人格的力量,就是这些力量的集中体现。

由此,每个人都应该把拥有崇高的人格作为人生的最高目标之一,并竭尽全力去赢得这种非凡的力量,让人生因得到高尚人格的照耀而焕发独特的光辉。将小事从头至尾做成功,便是一件大事

小鹰对老鹰说:“妈妈,总有一天,我要做一件让人们交口称赞的事。”“什么事?”“飞遍全球,发现前人未发现的东西。”“这太好了!不过你必须学习和掌握各种飞行技术,以免疲劳时无法继续飞行。”

于是,小鹰苦练飞行技术,专心致志,其余的事一概不闻不问。

几天后,老鹰对小鹰说:“咱们一起觅食吧!”小鹰不耐烦地说:“妈妈,您去吧,我没有工夫干这种没有价值的事!”老鹰吃惊地说:“这是什么话?”“是您让我集中精力进行训练,为什么又用这些毫无意义的小事分我的心呢?”老鹰循循善诱地说:“孩子,你认为这是一件小事,但对于长途飞行来说却是一件大事。你不会寻找食物,飞起的第一天就要挨饿,第二天就无力升空,第三天就会饿死。”

小小的寓言故事揭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任何大事都要从每一件小事做起,脚踏实地去打基础。如果没有稳固的地基,又怎能盖起坚实的大厦呢?

不脚踏实地的人,是一定要当心的。“假如一个年轻人不脚踏实地,我们用他时就会非常小心。你造一座大厦,如果地基打不好,上面再牢固也还是会倒塌的,”李嘉诚如是说。

在今天这个充满着浮躁和功利的社会,很多人每天都在想办法寻求成功的捷径,尽可能地钻空子、占便宜,而不愿意踏踏实实地按照正常的程序去做,最终白白地丢掉了成功的机会,也丧失了更多的自我发展的可能。

还有许多人刚步入职场,就梦想明天当上总经理;刚创业,就期待自己能像比尔·盖茨一样成为富人。要他们从基层做起,他们会觉得很丢面子,甚至认为这简直是大材小用。尽管他们有远大的理想,但缺乏专业的知识和丰富的经验,缺乏脚踏实地的工作态度。

脚踏实地是我们每一个人必备的素质,也是实现梦想、成就一番事业的关键因素,自以为是、自高自大是脚踏实地工作的最大敌人。你若时时把自己看得高人一等,处处表现得比别人聪明,那么你就会不屑于做别人的工作,不屑于做小事、做基础的事。

因此,要想实现自己的梦想,就必须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打消投机取巧的念头,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在最基础的工作中,不断地提高自己的能力,为自己的职业生涯积累雄厚的实力。“一滴水可以折射整个太阳”, “大事”都是由许多微不足道的“小事”组成的。但无论多么平凡的小事,只要从头至尾彻底做成功,便是大事。

我们都是平凡人,只要我们抱着一颗平常心,踏实肯干,有水滴石穿的耐力,我们获得成功的机会,肯定不比那些禀赋优异的人少到哪里去。

有一位老教授这样说过:“在我多年来的教学实践中,发现有许多在校时资质平凡的学生,他们的成绩大多在中等或中等偏下,没有特殊的天分,有的只是安分守己的诚实性格。这些孩子走上社会参加工作,不爱出风头,默默地奉献。他们平凡无奇,毕业分手后,老师、同学都不太记得他们的名字和长相。但毕业几年、十几年后,他们却带着成功的事业回来看老师,而那些原本看起来会有美好前程的孩子,却一事无成。这是怎么回事?“我常与同事一起琢磨,认为成功与在校成绩并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但与踏实的性格密切相关。平凡的人比较务实,比较能自律,所以有许多机会落在这种人身上。平凡的人如果加上勤能补拙的特质,成功之门必定会向他大方地敞开。”

一个人如果有了脚踏实地的习惯,具有不断学习的主动性,并积极为取得一技之长下功夫,那么成功就会变得容易起来。一个肯不断提高自己能力的人,总有一颗热忱的心,他们甘于做小事,肯干肯学,多方向人求教,他们出头较晚,却在不同职位上增长了见识,学到了许多知识。

脚踏实地的人,能够控制自己心中的激情,避免设定高不可攀、不切实际的目标,也不会怀着侥幸心理去瞎碰,而是认认真真地走好每一步,踏踏实实地用好每一分钟,甘于从基础做起,在平凡中孕育和成就梦想。

所以我们每个人都要记住:只有埋头苦干的人,才能显出真正的聪明,才能成就一番事业。坚持道义与良知“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从这段话中我们可以看出“可求”和“不可求”两方面的内容。天下的事情有可为,也有不可为的,既有可以做的,也有不应该做的,中间是大有文章,很是不同。要是富贵不合乎道,就不可求,就不必庸人自扰。富贵只是生活的一种形态,不是人生的最终目的,因此还是要从己所好,走自己的路。

孔子所指的“可与不可”的问题实际上是道义的问题,是良知的问题。一个正直的人是不做违反良知和道义的事情的。

在美国南北战争的一场战役中,南方奴隶主率领的军队把萨姆特堡包围了。北方军队的一个陆军上校接到命令,让他保护军用的棉花,他接到命令后对他的长官说:“我不会让一袋棉花丢失的。”

没过多久,美国北方一家棉纺厂的代表来拜访他,说:“如果您手下留情,睁一眼闭一眼,您就将得到5000美元的酬劳。”

上校痛骂了那个人,把棉纺厂的代表和他的随从赶出去,说:“你们怎么想出这么卑鄙的主意?前方的战士正在为你们拼命,为你们流血,你们却想拿走他们的生活必需品。赶快给我走开,不然我就要开枪了。”那个代表见势不妙,就灰溜溜地逃走了。

战争为南北两地的交通运输带来了阻碍,许多南方农场主生产的棉花运不到北方,因此,又有一些需要棉花的北方人来拜访他,并且许诺给他1万美元的酬劳。

上校的儿子最近生了重病,已经花掉了家里的大部分积蓄,就在刚才他还收到妻子发来的电报,说家里已经快没钱付医疗费了,请他想想办法。上校知道这1万美元对于他来说就是儿子的生命,有了钱儿子就有救,可他还是像上次一样把贿赂他的人赶走了。因为他已经向上司保证过:“不会让一袋棉花丢失。”

又过不久,第三拨人来了,这次给他的酬劳是2万美元。上校这一次没有骂他们,很平静地说:“我的儿子正在发烧,烧得耳朵听不见了,我很想收这笔钱。但是我的良心告诉我,我不能收这笔钱,不能为了我的儿子害得十几万士兵在寒冷的冬天没有棉衣穿,没有被子盖。”

那些来贿赂他的人听了,对上校的品格非常敬佩,他们很惭愧地离开了上校的办公室。后来,上校找到他的上司,对上司说:“我知道我应该遵守诺言,可是我儿子的病很需要钱,我现在的职位又受到很多诱惑,我怕我有一天把持不住自己,收了别人的钱。所以我请求辞职,请您派一个不急需钱的人来做这项工作。”

他的上司非常赞赏他诚实正直的品性,最终批准了他的辞职申请,并且帮助他筹措了资金来支付医药费。

这个陆军上校,很了不起,能够在那么困难的情况下,坚持道义和良知。这是一般人难以做到的。孔子说的“从吾所好”在他身上完美地体现了出来,从他身上我们看到了正义之光。生活中不乏很贪婪的人,把本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归为己有。这种人如果按照佛家的教义通俗地说,可能捡起了一个元宝,却因此而种下了祸根,丢掉了良知还丢了上天怜悯你的机会。

在英国的曼彻斯特城,英格兰超级足球联赛第18轮的一场比赛在埃弗顿队与西汉姆联队之间进行。比赛只剩下最后一分钟时,场上的比分仍然是1∶1。

这时,埃弗顿队的守门员杰拉德在扑球时膝盖扭伤,剧痛使得他将四肢抱成一团在地上滚动,而足球恰好被传给了潜伏在禁区的西汉姆联队球员迪卡尼奥。

球场上原来的一片沸腾顿时肃静下来,所有的人都在等待。迪卡尼奥离球门只有12米左右,无须任何技术,只要一点点力量,就可以把球从容打进对方球门。那样,西汉姆联队就将以2∶1获胜,在积分榜上,他们因此可以增加两分。

埃弗顿队之前已经连败两轮,这个球一进,他们就将遭受苦涩的“三连败”。

在几万现场球迷——如果算上电视机前的观众,应该是数百万人——的注视下,西汉姆联队的迪卡尼奥没有用脚踢球,而是将球抱在了怀中。

掌声,全场雷动的掌声,如潮水般滚动的掌声,把赞美之情献给了放弃射门的迪卡尼奥,或者说,是献给迪卡尼奥体现出来的崇高的体育精神——和平、友谊、健康、正义!

对于这场球赛,有的人可能会很不理解,迪卡尼奥怎么会放弃这么好的机会呢?实际上他的举动体现了一种理性的正义。这种崇高的正义正是我们所缺少的。就像处于战争中的人们不杀老人与孩子一样,因为对付一个没有武器、毫无还手之力的人,那是军人的耻辱,是对正义的最大亵渎。

孔子说的“可与不可”实际上和孟子讲的浩然之气是一个道理,该做的做,无论人们怎么阻挠也一往无前;不该做的不做,君子只按照自己的道德标准来衡量这一切。感恩是一种美好的品质

一个人如果拥有感恩的心,那么他就会少一点抱怨与牢骚,多一双发现美丽的眼睛;少一点世俗的纷扰,多一份真诚的宁静;少一点对自然与环境的破坏,多一份对大自然的感激。

所以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用现在的话来讲就是“感恩”。“感恩”是一个舶来词,“感恩”二字,在牛津字典中的注解是:“乐于把得到好处的感激呈现出来且回馈给他人。”“感恩”是一种认同,是对世界万物、一花一草的深切认同,更是一种回报。当我们从母亲的子宫里出来以后,母亲用乳汁将我们哺育成长,给予我们无私的母爱,我们更应该去懂得珍惜和回报这份恩赐、这份爱。

无论是亲人还是素不相识的人,只要他曾给过你哪怕是一丁点的帮助,你也应学会去感谢他们。

弘一法师在泉州草庵大病的时候,朋友们给他写了一封慰问信,言辞十分恳切,字里行间充满了关怀,而且朋友们还一起签了名,并为他的病情进行祈祷。这一切让病中的弘一法师十分感动,以至于很多年后,弘一法师依然常常为此事而感谢他的朋友们。

是的,人是需要懂得“知恩图报”的,感恩的第一步便是知恩,只有先知恩,才能去报恩。这也是我们人类与生俱来的本性,是一个人不可磨灭的良知。

一个猎人上山打猎,看见一只狼卧在山坳里,当他举起猎枪瞄向狼的时候,狼没跑,仍卧在那里。猎人不明,近前一看,发现是只怀孕的母狼。而且显得有些可怜,原来这只狼一条腿折了。狼看着猎人,像是在乞求猎人饶它不死,猎人心软了,不但没有杀它,还给它的伤腿进行了敷药包扎。

冬天到了,一场大雪封住了猎人的家门,他一连好几天都无法上山打猎。一天夜里,猎人听到自家靠山根的后院里“扑通扑通”的,像是有人往院里扔东西。第二天,猎人开门一看,院里扔了几只野兔和山鸡。以后每逢下大雪不能上山的时候,都是这样,原来是狼在报恩。

动物尚且知道“知恩图报”,人在接受别人的帮助以后更应该懂得去感恩。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工作中,我们都应该心怀无限的感恩之情。要知道,懂得感恩是人的一种美好而优秀的品质。

唐功红,一个地道的农村姑娘,硬是通过自己的顽强毅力和拼搏奋斗,赢得了雅典奥运会女子举重最高级别的金牌。她的精神不仅使每一个中国人感动,也让世界各国的人为之敬佩。当记者采访她的时候,她却发自内心的感谢她的父母、她的教练和启蒙教练,还有队医和领队。在她看来,没有他们那么多默默无闻的辛苦付出,就不会有自己今天的辉煌成就。

我们可以看出,唐功红是一个非常实在、非常本分的人,她在取得成就的时候没有忘记本分,而是充满了感恩。她的感恩是发自内心的,是真挚的。正因为此,她也在个人的精神品格上赢得了人们的尊重。

俗语云:“知恩图报,善莫大焉。”常怀感恩之心也就拥有了人类最基本也最不能丢失的美德,也就拥有了成功的基础。

1987年,经济大萧条时期,美国阿姆斯特朗公司不得已冻结了员工的工资,公司上层希望借此能帮公司度过艰难的一年。当时公司里的所有员工都毫无怨言地接受了这一事实。他们普遍的态度是:公司一直待我不薄,现在是我回报公司的时候了。

几个月以后,老板发现这一年似乎比预想的要好得多,他决定不仅把原来所欠的工资补发给大家,还给每个人加薪。仅补发加薪一项,每人就有400美元。

补发加薪采取现金发放的方式,每个人都看到桌上堆满了10美元的钞票,总共有125000张之多,足足堆了两英尺高。员工一个接着一个,每个人都走上前与老板以及公司的经理们握手,听他们说“感谢你对公司的理解”这句温暖人心的话语,然后拿着40张面值10美元的崭新钞票离开。

阿姆斯特朗的老板和全体员工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知恩图报是一种既利人又利己的美德。

古人云:“施人慎勿念,受施慎勿忘。”知恩图报是一个人不可磨灭的良知。一个懂得知恩图报的人,就拥有了人生最重要的美德,生活最重要的智慧。表里如一的人绝不吃亏

变色龙是一种爬行动物,它们为了保护自己,会时刻变化自己身体的颜色,来和周围的树木花草的颜色一致,让天敌难以发现。变色龙的变色能力,对于它们保护自己来说实在是太有帮助了。

在我们的生活中,其实也存在着像变色龙一样的人。而和变色龙所不同的是,这些人善变的目的,不是保护自己的生命,而是虚伪,表里不一,让别人很难知道他们心里真正想的是什么,以此来欺骗他人。

对于虚伪的人,大家都非常痛恨。而虚伪的人又往往像变色龙一样,将自己隐藏得很深,让人难以发现,有时候我们甚至把这些人当作自己的好朋友。正因为这样,我们身边的很多人都上过虚伪之人的当。而上过当之后呢?便告诉自己以后再也不能相信别人了,渐渐地自己也走上了待人虚伪、表里不一的歧途。这种现象在人们的成长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普遍性。那么,我们该如何正视虚伪这个问题呢?梁漱溟先生给了我们答案。

在讲解《论语·八佾》中“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与祭,如不祭’”这句话时,梁漱溟先生指出:孔子在这里并不是谈鬼神,而是要告诉我们做人的道理。我们对于祭奠保持着虔诚的态度,做人也一样,无论对生者或是死者,无论对别人知道的或不知道的事,都要坦诚正直、表里如一。可见,面对虚伪,我们绝不能“同流合污”,我们要做的只能是在内心中树立坦诚正直,让自己成为一个表里如一的人。做一个表里如一的人,虽然看起来有些老实,有点吃亏,但是从长远来说,表里如一的老实人绝不吃亏。

在《这个世界会好吗》这本书中,当采访记者艾恺问梁漱溟先生:“为什么能够顶住毛泽东1953年9月的痛骂,在1974年能顶住政协的批判会”时,梁漱溟先生对艾恺说了八个字——“独立思考,表里如一”。正是这种做人表里如一的形象,让当时的红卫兵、批斗领袖们找不到任何批评他反革命的借口;正是这种表里如一的精神,让梁漱溟先生得到人民的信赖,让他成为无懈可击、无可挑剔的直言猛士。可见,表里如一对于我们来说多么重要。

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的人,能给人带来信任、尊重和友谊,正直与诚实的人时刻散发着绚烂的人性之光。而且这种高贵的品质有时甚至能够挽救我们整个社会。

2003年春,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让全国人民陷入了恐慌。在广大医务工作人员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在与SARS病毒的抗争中取得了胜利。作为抗非典阵营中的领军人物,钟南山冷静、无畏,他以医者的妙手仁心挽救生命,以科学家实事求是的态度应对灾难。他仗义执言,一语千钧,以令人景仰的学术勇气、高尚的医德和严谨的科学精神给予人们战胜疫情的力量。

在“非典”传播之初的2003年2月18日,北京有关权威部门发布消息:“引起广东非典型肺炎的病因基本查清”,元凶是“衣原体”,并建议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

然而,对于北京权威部门的这一结论,钟南山没有盲目相信,而是勇敢地提出了自己的质疑,认为还需要在科学实验和防治实践中进一步检验。

在当天下午,广东省卫生厅召开了一次紧急会议,讨论关于发布非典病因元凶是“衣原体”这一消息的问题。在钟南山之前的一些人,其中也有对这一结论产生怀疑的,但是他们都没有说出自己的看法,轮到钟南山发言时,他沉思良久,科学家的良知和临床实践,使他无法盲从这一结论,他摇摇头说:“大量的事实证明,临床症候与治疗用药均不支持这个结论。”他不同意典型衣原体是非典型肺炎病因的观点,认为典型的衣原体可能是致死的原因之一,但不是致病原因。经过他有理有据的论证,广东省决策层采纳了他的意见,并坚持和加强了防治措施。

4月初,由钟南山牵头的广州专家和香港专家的合作取得突破:在对40多例“非典”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及血清检测中,分离出两株冠状病毒。经检测初步认定,这极可能就是本次广东“非典”的重要病原体!

4月16日,世界卫生组织正式宣布:经过全球科研人员的通力合作,可以确认冠状病毒的一个变种是引起非典型肺炎的病原体。

事实再次证明,钟南山的坚持是正确的。他为广东卫生行政部门及时制订救治方案提供了决策论据,使广东成为全球“非典”病人治愈率最高、死亡率最低的地区之一。

有一位朋友事后问他:“你就没想过可能会判断失误吗?要知道,稍有差池都可能有损院士的声誉。”钟南山平静地说:“我只尊重事实和真理,明哲保身不是科学家的品格。明知不对还要盲从,受害的只能是患者。”

钟南山曾在一次采访中说道:“我就是想追求一个未知数,就是这个目的。是什么原因、什么病原体、什么源头、怎么治,这是我的领域,所以我希望能搞清楚,这就是我最大的动力。”“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这一俗语生动地刻画了表里不一的虚伪者的形象。如果我们养成了为人处世的虚伪习性,那么即使我们能骗人一时,但是总有一天会被人看破,到那个时候我们就会成为他人唾弃的对象。所以做人一定不能像变色龙一样善变而虚伪,要相信表里如一是一个品性正直的人应当坚守的原则。失去责任心,任何使命都无从谈起

世界上很少有报酬丰厚却不需要承担任何责任的便宜事,想要一时不负责任当然有可能,但要免除身上所负的所有责任却要付出巨大的代价。当责任从前门进来,你却从后门溜走,你失去的是伴随责任而来的一切回报!对大部分的职位而言,回报和所承担的责任有直接的关系。

一个公司有三个大分厂,一分厂历来管理基础较好,但规模较其他两个分厂小一些。一分厂的厂长姓林,正是在他的一手经营下,一分厂才有了良好的业绩。后来,董事长决定调林厂长到三分厂当厂长。三分厂是公司规模最大、设备最先进、管理却最混乱的一个分厂。之前已经有好几个厂长去那里,都无功而返。因此,得知调动消息时,林厂长很矛盾:不去吧,董事长可能不高兴。去吧,一旦搞砸了,想再回一分厂都不行了。而且,由于多年管理一分厂,一切工作运作程序早就规范化了,管理起来很轻松。

思量再三,林厂长还是答应去三分厂,因为他有责任把这个管理混乱的分厂搞好。半年多的时间过去了,原来最混乱、生产能力最低的三分厂,一跃成为整个公司的生产管理标杆厂,各项指标均居首位。

后来,董事长把三分厂的经营管理权下放给了林厂长,并给他80万的年薪,而林厂长原来的工资,每月只有5000元!

有多大能力,担当多大责任。林厂长勇于担当责任,由此不仅带动了公司的发展,并且也让自己得到了发展。责任来自良心,而不是来自薪水。坚守住了责任,在某种程度上说,也就坚守住了自己的前途。

有一位在一家公司担任人力资源总监的先生讲述了这样一件事情:

2002年10月,我们公司的营销部经理带领一支队伍参加某国际产品展示会。在开展会之前,有很多事情要做,包括展位设计和布置、产品组装、资料整理和分装等,需要加班加点地工作。可营销部经理带去的那一帮安装工人中的大多数人,却和平日在公司时一样,不肯多干一分钟,一到下班时间,就溜回宾馆去了,或者逛大街去了。经理要求他们干活,他们竟然说:“没加班工资,凭什么干啊。”更有甚者还说:“你也是打工仔,不过职位比我们高一点而已,何必那么卖命呢?”

在开展会的前一天晚上,公司老板亲自来到展场,检查展场的准备情况。

到达展场,已经是凌晨一点,让老板感动的是,营销部经理和一个安装工人正挥汗如雨地趴在地上,细心地擦着装修时粘在地板上的涂料。而让老板吃惊的是,其他人一个也见不到。见到老板,营销部经理站起来对老总说:“我失职了,我没能让所有人都来参加工作。”老板拍拍他的肩膀,没有责怪他,而指着那个工人问:“他是在你的要求下才留下来工作的吗?”

经理把情况说了一遍。这个工人是主动留下来工作的,在他留下来时,其他工人还一个劲儿地嘲笑他是傻瓜:“你卖什么命啊,老板不在这里,你累死老板也不会看到啊!还不如回宾馆美美地睡上一觉!”

老板听了经理反映的情况,没有做出任何表示,只是招呼他的秘书和其他几名随行人员投入工作中。但参展结束,一回到公司,老板就开除了那天晚上没有参加工作的所有工人和工作人员,同时,将与营销部经理一同打扫卫生的那名普通工人提拔为安装分厂的厂长。我是人力资源总监,那一帮被开除的人很不服气,来找我理论。“我们不就是多睡了几个小时的觉吗,凭什么处罚这么重?而他不过是多干了几个小时的活,凭什么当厂长?”他们说的“他”就是那个被提拔的工人。

我对他们说:“用前途去换取几个小时的懒觉,是你们自己的行为,没有人逼迫你们那么做,怪不得谁。而且,我可以根据这件事情推断,你们在平时的工作中偷了很多懒。他虽然只是多干了几个小时的活,但据我们考察,他一直都是一个认真负责的人。他在平日里默默地奉献了许多,比你们多干了许多活。提拔他,是对他过去默默工作的回报。”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