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一定爱读的历史悬案(中国卷)(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26 08:16:39

点击下载

作者:上官彦(编著)

出版社:中国华侨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你一定爱读的历史悬案(中国卷)

你一定爱读的历史悬案(中国卷)试读:

版权信息书名:你一定爱读的历史悬案(中国卷)作者:上官彦(编著)排版:汪淼出版社:中国华侨出版社出版时间:2014-04-01ISBN:9787511344106本书由北京淘梦时光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你一定爱读的历史悬案(中国卷)前言

在有些人眼里,历史是一门高深的学问;在有些人眼里,历史是一个个动人心魄的故事。历史的魅力究竟在哪里?在于真相,在于一个个已知和未知真相。事实上,这正是历史的迷人之处,作为已经发生且不可更改的历史事件,它们的结局却偏偏有着无数种可能性。从神秘的埃及金字塔到古罗马的庞贝名城,从刻满蝌蚪文的禹王碑到雄奇壮丽的秦始皇陵兵马俑,越是令人不解的神秘越会吸引着人们不断去探索去破解。

本丛书分为中国卷和世界卷,内容涵盖了历史上流传最广、争议最多的数百个历史未解之谜,从朝堂到民间,从帝王将相到文化名人,从朝堂内幕到节庆习俗,从上古文物到名人墓葬,无所不包,无奇不有。

在编写过程中,作者多角度、全方位地逐层透析这些历史悬案背后的疑点,详细展示悬案的来龙去脉,更重要的是,编者并未以一家之言诉诸于读者,而是在参考了大量文献资料、考古发现的基础上,结合最新的研究成果,将多种经过专家学者分析论证的观点一并提出,力求使观点更加多元,细节更加翔实,答案更加真实。第一章帝没有皇后的帝王秦始皇为什么不立皇后

秦始皇统一天下以后,明确规定了后宫嫔妃的等级制度,皇帝的正妻就是皇后,母亲就是皇太后。但是,秦始皇在自己长达三十七年的统治期间,却始终没有册立皇后,这也成为一桩难以破解的千古之谜。经过后世众多学者的分析总结,秦始皇不肯册立皇后可能有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因受母亲赵姬的影响。秦始皇一生中,有一件事对他的影响非常深。根据《史记.吕不韦列传》中记载,在秦始皇长大成人之后,太后赵姬还和一个名叫嫪毐的人生下了两个私生子。这一事件使得秦始皇无地自容,因而心理上受到压抑,最终导致他的性格变得极为扭曲复杂,变成了一位内向、多疑、专制残暴、冷酷无情、失去理性的君主。秦始皇还下令杀死自己两个私生子弟弟。这件事很可能就是导致秦始皇不肯立后的根本原因。

第二,忙于朝政和巡游。从客观上来说,秦始皇是一位勤于政务的人,白天的时候他会审理案子,晚上的时候批阅公文。不仅如此,他还给自己定下了巨大的工作量,每天必须批阅完一石公文才可以休息,当然是竹简。当时的一石相当于现在的60斤。每天都要批阅这么一大堆的公文,可以说是公务繁重。到了秦始皇统治的后期,他更是把大部分的时间都花在了出外巡游上,所以就更加没有时间去关注后宫中的事情。

第三,自命不凡,觉得天下没有女子能够配得上他。秦始皇统一了天下,安抚四方,建立起一个强大的帝国,这些功勋都让他自命不凡,心高气傲,甚至认为自己的功德已经远远超过了古代的三皇五帝,所以他自称“始皇帝”。这样一个极度骄傲的人,对皇后的要求必然非常高。百般挑选以后,仍然觉得世上没有一个女子可以配得上自己。

第四,追求长生不老。众所周知,秦始皇一生都在追求长生不老,对炼丹术更是非常痴迷。秦始皇曾经4次巡视六国故地,其中有3次都会见了徐福等方士寻求长生不老之药,甚至还派徐福率领3000童男童女赴东海神山求药。正是这种对长生不老的痴迷,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秦始皇迟迟不肯立后。

随着历史的推移,秦始皇的那个年代距离我们越来越久远。究竟哪一种说法才是秦始皇不肯册立皇后的真正原因,很可能会成为一桩难以破解的千古之谜。公主琵琶幽怨多王昭君出塞之谜

王昭君是我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昭君出塞也是我国家喻户晓的故事。但是,王昭君为什么会代替汉朝的公主远赴塞外和亲,却成了众多史学家们争议的焦点。

汉元帝竟宁元年三月,匈奴呼韩邪单于,入朝拜见。在觐见了汉元帝之后,他请求汉元帝让公主下嫁自己进行和亲。汉元帝原本就担心边疆会发生战乱,希望通过和亲的办法牵制住匈奴,这样一来便不用劳民伤财、征战沙场了。如今听到呼韩邪的请求,他立刻就答应了。

这个时候,汉元帝宠爱的冯昭仪对他说:“陛下后宫的女子有上千人之多,很多都没有见过陛下一面。陛下平时想要召幸这些女子,都是根据画像来选择的,看见画像中哪个女子美丽,就挑选哪个女子来服侍。既然这样,为什么不选择一个容貌平常的女子来代替公主出嫁呢?”

原来,汉元帝在登基以后,嫌弃宫中很多女子年老色衰,就下令挑选天下美女入宫,并且让宫中的画师给这些女子一一画像,以便自己每晚能够根据画像来挑选美貌的女子服侍自己。随后,汉元帝便命人把后宫美人图都取到了面前,但是由于画中的女子太多,汉元帝也没有时间逐一细看,便随便选了一个画中容貌较为平庸名叫王嫱的女子封为公主,并下令宫中为她置办嫁妆。

第二天,汉元帝特意在朝堂上设宴款待呼韩邪。酒宴到了一半的时候,汉元帝便下令召见公主,以便公主和呼韩邪一同前往驿馆举行婚礼。这时,只见一群宫女拥出一位风姿绰约的美人,她来到了汉元帝的面前向汉元帝和单于见礼。汉元帝一见不禁目瞪口呆,原来这个女子的容貌倾国倾城,是一位不可多得的绝代佳人。

汉元帝不禁纳闷,这位佳人如此漂亮,为什么自己从来没有见过呢?现如今要把这么一位绝世佳人嫁入匈奴,心里真是舍不得,所以就想把王嫱留下来,另换一个人赐给呼韩邪。随即转身一看呼韩邪,只见他把全副的目光都聚集在王嫱身上,不肯移动。见如此,汉元帝担心会失信于匈奴,无奈之下,只好将王嫱嫁给呼韩邪。

汉元帝回到后宫,派人将这位佳人传来,汉元帝问道:“你原名叫什么?什么时候入宫的?”只听这位佳人回道:“小女名叫王嫱,小字昭君,入宫已经有三年了。”王昭君走后,汉元帝心中仍有诸多不舍,于是命令把后宫美人图取来细看。只见王嫱的画像只是形似本人的两三分,还是草草地描绘而成,紧接着再看其他已经被召幸过的女子画像,一个个精描细画,比本人要美上许多。如此一来,汉元帝才明白是宫中画师作弊。

随即,汉元帝命人把画王嫱画像的画师捉拿审讯。经过排查,此人就是毛延寿。毛延寿天生贪婪,曾多次向宫女们索要贿赂,宫女们又都希望能够被皇上召幸,所以很多人都会倾尽所有去贿赂毛延寿,毛延寿也会就此将原本长相平庸的女子画得容貌秀美,风姿绰约。而那些没有钱去贿赂他的宫女,他就会故意把她们画得丑陋不堪。王昭君原本就家境贫寒,无力行贿,再加上天性孤傲,不肯贿赂毛延寿,因此毛延寿就故意将王昭君画得平庸无奇。所以,几年过去了,她仍然只是一个等待皇帝召见的宫女。如今,事情已经查明,毛延寿欺君罔上,当即被斩首示众,可怜王昭君只能带着她的琵琶,随着呼韩邪远赴匈奴塞外。

朝廷所派出的和亲护送队伍,在经过长安街头的时候,人们都争相一睹王昭君的风采。人们看着如此倾国倾城的绝代佳人,将要离开京城远赴匈奴,无不为之叹息。在远赴塞外的路上,王昭君伤心不已,可是又无人诉说,只得在马上抱着琵琶,弹了一首《出塞曲》,借此来抒发心中的幽怨。琵琶声中蕴含了浓重的乡愁和对未来的茫然无措,令人肝肠寸断。传说中,当时就连天上飞过的大雁,看见她的美貌和听见她凄凉的琴声都纷纷地掉落在地上。这便是“沉鱼落雁”中“落雁”的典故出处。

自从王昭君远嫁塞外以后,汉元帝就依照她的意思,把她的父母兄弟一同接到了长安城,赏赐了宅院和田地,进行了妥善的安置。而呼韩邪自从得到王昭君这位绝代佳人以后,也是满心欢喜,整日饮酒作乐,还派使者送来了大量珍贵的礼物,以报答汉元帝的赐妻之恩。

王昭君到达匈奴以后,呼韩邪对她很好,封她为宁胡阏氏。之后,王昭君生下一子,名叫伊屠牙斯。后来呼韩邪病死,长子雕陶莫皋继位,号为若鞮单于。若鞮单于见王昭君依然容貌美艳,便把她娶为妻室。

王昭君到了匈奴也有不少时日,知道根据当地的习俗,父亲死后继子是可以迎娶继母的。若鞮随即册封王昭君为阏氏,一切待遇,和老单于在世时一样。后来,王昭君又生下了两个女儿,大女儿为须卜居次,小女儿为当于居次。又过了十余年,王昭君因病去世。葬在大黑河南岸,墓地至今尚在,据说每当入秋以后塞外的草色都是一片枯黄,只有王昭君墓上面的草色一年四季都是绿色,所以后世都称之为青冢。因为她远离家乡,只身赴塞外,后世的人们还特地为她制作了一首曲子,谱入乐府,名叫《昭君怨》。有人说是昭君出塞的时候在马上自弹琵琶,谱成这首词曲的。

关于王昭君出塞的动机,历史上的争议很多。关于这件事的来龙去脉,历代的文人墨客给出了众多不同的版本,上面所述也只是流传最广的一个版本。

除此之外,有人认为王昭君出塞是自愿前往并非被迫。王昭君之所以自愿出塞,是因为入宫多年没有得到皇上的召幸,心中难免存有怨愤,于是就利用出塞的机会,主动要求离开汉宫而前往匈奴,也借机摆脱了老死汉宫这一悲惨命运。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王昭君在入宫以后,因为自恃貌美,性格孤傲,再加上没有贿赂画师毛延寿,所以被丑化了。汉元帝根据画像来选择宫女,自然而然就没有机会召幸王昭君,王昭君也因此无法得到皇上的宠幸。再加上她久居宫中寂寞无聊,所以在听说匈奴入朝请求和亲的时候,便主动请求前往匈奴。在得到汉元帝的同意之后,就远赴塞外和亲去了。

更有人说,王昭君之所以出塞,是因为毛延寿所设下的救国之策。据传,王昭君在被选入宫中以后,宫廷画师毛延寿见她美貌非凡,就担心已经沉迷美色的汉元帝更加不能自已从而误国,所以在为王昭君画像的时候,故意把她丑化。汉元帝一开始并没有察觉,直到呼韩邪入朝请求和亲的时候,汉元帝根据图像选取宫中丑女,于是就选中了王昭君。后来在看到王昭君的真面目的时候,就想反悔,但是无奈金口玉言,圣旨已下,只好让王昭君出塞和亲。历史上的一些文人还因此赞誉毛延寿的高明之举。汉元帝贪恋女色,如果不把王昭君送走,那么,她日后得宠,说不定会误国误民,后患无穷。

根据我国的正史文献记载,王昭君出塞和亲,对我国汉代边疆的安宁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王莽当政的时候,曾经命令王昭君的大女儿须卜居次来侍奉。从这些记载中可以看出,王昭君出塞和亲,在呼韩邪父子当政期间,汉朝和匈奴的关系和睦,这也说明这桩政治联姻的正面效果。

但是也有人认为,汉代的谋臣和良将众多,却用一个女子来寻求和平,实在是有伤国体。后世就有诗文说道,“当年遗恨叹昭君,玉貌冰肤染胡尘。边塞未安嫔侮虏,朝廷何事拜功臣……”。汉朝的时候外戚宦官专权,王昭君为了能够救天下的黎民百姓于水火之中而选择了出塞和亲,这是一名普通的女子对国家和人民最大的奉献了。

王昭君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四大美女”之一。有关她的故事,在《汉书》、《后汉书》等正史文献中都有着大量的记载。然而,在长达六十余年的汉朝和匈奴之间和亲的时间里,众多肩负“和亲”重任的汉室公主们没有一个在历史上留下丝毫的记载,唯独是身份不如宗室公主尊贵的王昭君的事迹在众多的历史文献中有着大量的记载,并且还衍生了各种版本的故事。

究其原因,还是因为王昭君的身份更能引起大众们的同情和关注,再加上各种民间故事、戏曲、野史小说的广泛传播,众多的文人墨客也对她进行各种赞美、感叹、描述,这就更让王昭君的事迹人尽皆知了。所以关于王昭君离奇的人生遭遇,就更加引得后人们的争相探究了。皇位上的大臣曹操为什么不称帝

三国论英雄,才华横溢、雄才伟略的曹操当之无愧。在波澜壮阔的历史长河中,有几个王侯将相、英雄豪杰能做到像曹操一般“挟天子以令诸侯”?当时,曹操已经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但是在那个动乱的时代中,他却到死都没有称帝,这是什么原因呢?

曹操是一代风流人物,可他的一生也有点身不由己。在建安元年八月的时候,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从此他开始了三国争逐的漫漫长路。曹操亲自去了洛阳拜见汉献帝,随即他挟持汉献帝迁都到许昌。他将汉献帝变为手中的一个傀儡和筹码,控制汉献帝达到自己的政治目的。汉献帝任命曹操为大将军,并封“武平侯”。之后,惹来权臣袁绍的不满,曹操便将大将军的职位让给了袁绍,自己则任职司空兼车骑将军,从此主持朝政。曹操在朝廷的势力越来越大,而汉献帝则完全成了一个没有权力的木偶。

表面上,曹操的地位只是从“武平侯”升为了“魏王”。曹操虽然没有做皇帝,但是他的待遇和皇帝没有区别,他把持着朝政,大小事务都必须经过他的手才能操办。或许“皇帝”对曹操来说只是一个称号,做不做皇帝都不影响他在朝堂上的主导地位。曹操到死都没有取汉献帝而代之,而是将登基大典留给自己的儿子,他这么做是何缘故呢?

学者们根据历史文献,给出了以下几个解释。

第一,不想被人利用。

在曹操当政的时候,东吴的孙权就曾经劝说曹操登基,但是这也只是出于自己的利益。孙权为了从刘备手中夺回荆州,在襄樊战役中从背后袭击了关羽,这无疑是帮了曹操的大忙,却得罪了刘备。此后,两家长达十年的联盟破裂,为了防止刘备的进攻,他便想借着劝曹操称帝的机会转移矛盾。若是曹操真的做了皇帝,那么拥护汉皇室的刘备自然会把进攻的矛头重新转回到他的身上,这样一来就得不偿失了。

第二,三国形势逼迫。

从当时的形势来看,如果曹操称帝,无疑会成为千古罪人,那些拥护汉皇室的人们定会大肆反对,让曹操陷入漩涡之中。纵观曹操的一生,每次被册封时都会引起政治上的动乱。如果将汉献帝赶下台,国家内部肯定会引起更大的动荡。另外,曹操的两个主要对手孙权和刘备也一直紧盯着他,稍有差池,酿成的危害将不可估量。

第三,曹操“自明本志”。

在公元210年的时候,曹操就对外宣称,他说自己没有取代汉献帝的野心,他的说辞极为恳切,坚持了几十年都没有改变。如果在后期的时候曹操突然称帝,那么无疑是在自毁声誉。

第四,曹操追求实际。

曹操当时已经控制了整个汉朝廷,他的权力和威严完全凌驾于汉献帝之上,皇位对他来讲只是一个可有可无的头衔。况且,那时曹操已经65岁了,皇位对他而言还有什么意义呢?再说,自己的势力已经完全掌控了朝廷上下,就算自己不登基,皇位早晚也是自己儿子的。

虽然学者们的看法不尽相同,但是能够达成共识的是,曹操的确是一个有勇有谋的人。他的壮志雄心,他的军事谋略,他的文学造诣,无不令人钦佩。只是,历史的尘埃里卷起的谜团,时至今日我们也只能推测各种原因和解释了,哪种才是曹操不称帝的真实想法,恐怕只有他自己知道了。刘备葬在哪了探寻刘备的埋骨之地

三国时期的刘备是历史上鼎鼎大名的人物,他为人谦逊,志向远大,知人善用,素以仁德为世人称颂,是著名的政治家。公元221年,刘备在诸葛亮、关羽等贤臣良将的大力辅助下,在成都建立了蜀汉政权,成为三国时期蜀汉的开国皇帝。公元223年,刘备病重,托孤于诸葛亮。后来,刘备死于重庆奉节的白帝城,享年63岁,谥号昭烈帝,史家习惯称其为先主。

刘备病逝于奉节,那他的墓冢是否就位于此地呢?还是被安葬在了别处?近年来,对于刘备墓的争论声也是一浪高过一浪,真可谓是众说纷纭。

西晋著名历史学家、原蜀国旧吏陈寿在《三国志》中写道,公元223年,昭烈帝(即刘备)的遗体被人从奉节运回了成都,葬在了惠陵。北宋熙宁年间的《太平寰宇记》也曾记载说,惠陵就是蜀汉先主刘备的陵墓。由于陈寿曾经从事过档案管理工作,想必他不是凭空猜测、空穴来风,所以后人很重视他的说法。

但是仔细推敲一下,其中又有不通之理。因此又有人提出刘备葬在奉节,原因如下:

第一,帝王的坟墓自古以来就是盗墓者最大的目标,帝王墓冢被盗之事时有发生,可是从历史记载来看,惠陵从未有被盗的迹象。为什么刘备之墓会躲过此劫呢?最有可能的原因就是,刘备的遗体根本就没有葬于此地,惠陵只是一个衣冠冢而已。

第二,刘备病逝时正值四月,下葬时间在八月。而奉节这段时间正是气候炎热之时,尸体一定很难保存。况且奉节距离成都有千里之遥,按当时的交通条件计算的话,浩浩荡荡的护送大军扶灵前行,至少也要走一个月才能到达成都。这期间,又是怎样对尸体做防腐工作的呢?根据当时的科学水平,在炎热的夏季,要想做到让尸体一个月不腐烂,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刘备的遗体很可能是就地埋葬了,也就是埋在了奉节。

1985年,奉节县县志办一个叫作陈剑的人曾发表过一篇名为《刘备葬在哪里》的文章,他明确支持刘备墓在奉节的观点。其原因主要有三条:第一,奉节四月份后天气炎热,要想将尸体运到成都且保持其不腐烂发臭,实属不易;第二,据《三国志》记载,刘备是与甘皇后(刘备的妻子)合葬的,而一些史料记载说甘皇后没有葬在惠陵,而是葬于奉节,可见刘备也是葬在奉节的;第三,近年来,在奉节城里发现了多处人工隧道口,经初步辨认是墓道,而且这些隧道还引向了原府署。经文物探测队用超声波勘测,发现大院地底下埋藏有两个建筑物,一个长18米,另一个长15米,高度都为5米。有专家认为这很可能就是刘备和甘皇后的真正合葬墓。

当然,支持惠陵说的人也毫不示弱,他们又对奉节说提出了反对意见。

三国史专家谭良啸等人坚持认为刘备葬于惠陵,他们对陈剑的说法作出了反驳。一是惠陵之说有足够的史志记载,刘备虽然死于奉节白帝城,但确实是被运回了成都安葬。记载此事的陈寿生长在蜀地,曾经是蜀国的史官,刘备去世10年后陈寿就出生了,他记事时想必当年埋葬刘备的人还有活着的,他的老师谯周也是蜀汉的史学家,因此怎么可能会记错本朝君主的墓地呢?二是我国在很早之前就掌握了尸体防腐的技术,在炎热的夏季保持尸体几个月不腐烂是完全有可能的;三是在《三国志.先主甘皇后传》中有记载,甘夫人死后葬在了南郡(湖北江陵),刘备于公元222年,才追谥她为皇后,并且将其墓葬迁于成都,刘备死后便与她一起葬在了惠陵。

这时,支持陈剑观点的人又找到了新的证据。在《刘氏族谱与刘备》一文中,一共有16种《刘氏族谱》及初步研究情况,其中10种族谱都记载说,刘备葬在了夔府城内府衙门的后花园中。

在支持惠陵说和支持奉节说这两派“唇枪舌剑”之时,又有一个新的观点引起了考古学者的注意。在世纪之交,成都、新津和彭山等地流传了一句民间谚语:要看刘备墓,西出新津三十五。这又是怎么回事呢?原来,据说有人在新津的莲花坝发现一座墓冢,当地人称之为“皇坟山”。人们说“皇坟山”就是刘备之墓,并且还有许多离奇的故事。

这几处不知真伪的刘备墓可真令考古学者伤透了脑筋。为此,武侯祠博物馆便召集了省内一些考古专家,举行了一个关于刘备墓的研讨会。此会在细致的研究和讨论后,否定了刘备葬于奉节和新津的说法。但是,也没有人敢肯定刘备就一定葬在成都的武侯祠。

真正的刘备墓到底在哪里,至今仍然是个谜,也许他是在故意给我们出难题吧,因为他希望死后能永远安息,不被人打扰。傻子当皇帝晋武帝离奇传位悬案

晋武帝司马炎(236~290),字安世,河内温(今河南温县)人。晋朝的开国君主,谥号武皇帝,公元265年至290年在位。曹魏末年,朝中政权相继由司马炎的祖父司马懿、伯父司马师、父亲司马昭所控制。公元265年,司马炎继承司马昭的晋王之位,数月后逼迫魏元帝曹奂禅位,他自己当了皇帝,改国号为大晋,建都洛阳。公元279年,他开始讨伐吴国,公元280年灭吴,统一了全国,结束了汉末以来近百年的分裂局面。司马炎在位的太康年间,大力发展经济,社会出现了一片繁荣景象,史称“太康之治”。

可惜好景不长,在司马炎死后仅仅二十五年,也就是公元316年,西晋最后一个皇帝晋愍帝司马邺被匈奴人擒杀了,西晋正式宣告灭亡。我们不禁疑窦丛生,如此强大的西晋王朝怎么这么快就分崩瓦解了呢?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西晋的迅速灭亡呢?这还要从晋武帝所选定的继承人说起。

司马炎将国家社稷交给了一个傻儿子来继承,西晋王朝内忧外患、昏暗动荡,在短时间内走向了衰落。司马炎登基的第二年,立妻子杨艳为皇后,一年之后,立九岁的司马衷为太子。司马衷原有一个兄长,名叫司马轨,可惜很早就夭折了。就这样,司马衷顺理成章地成了皇位继承人。在他被立为太子时期,史书上没有任何有争议性的记载。大概是因为司马衷年幼,也没有过多地和朝中大臣有所接触,所以朝中大臣们并没有注意到他智商有问题。随着时间推移,朝野上下皆知司马衷其实是一个弱智之人。

有一次,司马衷在御花园听闻蛤蟆叫,便问身边的随从,蛤蟆叫是为了官家叫,还是为了私家叫。司马衷从小深受儒家文化的熏陶,他的老师就是当时的名臣李意,所以才会提出这种让人啼笑皆非的问题。尽管他的脑子愚钝,但对于这种大是大非的问题他还是非常在意。随从们也不敢随意回答,只是告诉司马衷,如果是在官地里叫那就是为官,如果在私地里叫那就是为私。

既然司马衷如此痴愚,司马炎为什么还要传位给他呢?其实,问题的关键在于司马衷有个聪慧的儿子。

有一次宫中失火,司马炎站到楼上观看,忽然感觉有人在拉他的衣服,低头一看,原来是自己的孙子司马通。司马炎就很奇怪地问他为什么拉自己的衣服。年仅五岁的司马通机警地回答说:“夜间发生突然事故,皇爷爷应该小心点,赶紧回屋,以免让火光照见您。”司马炎听后既惊又喜,没想到司马通小小年纪竟然有如此见识。虽然儿子呆傻可是孙子却聪明机警,江山社稷后继有人。或许正是因为司马通异常聪慧,才使得司马炎下决心把皇位传给司马衷的。然而,司马炎的心里还是有一些不安。于是他在临终之前替司马衷挑选了两个顾命大臣。除此之外,司马炎认为有分封到各地的藩王作屏障,江山就可以稳固,结果事与愿违,还是埋下了祸根。

公元290年,司马炎病逝,终年55岁,葬于峻阳阮,庙号世祖,被谥为武帝。司马炎驾崩当日,时年32岁的司马衷就登基为帝,史称晋惠帝。做了皇帝以后,司马衷还是和从前一样,整日吃喝玩乐,把国家的治理大权交由他人。司马衷没有治理天下的见识和才能,于是皇后贾南风就独揽朝中大权。为了争权夺利,贾南风拉拢各地亲王,极力打击她的政敌——皇太后杨氏的娘家势力。结果造成天下大乱,征战不断,最终酿成了持续十六年(291~307)的“八王之乱”,给天下百姓带去了无尽的苦难。“八王之乱”平息之后,司马衷回到洛阳的宫中,可此时朝中的大权已经掌握在东海王司马越的手里了。公元306年,司马越觉得司马衷这个傀儡皇帝已经毫无用处,就暗中派人在食物中下毒,送往显阳宫给司马衷。司马衷吃后中毒身亡,结束了他极其悲惨的一生。唐太宗是不是胡人唐太宗李世民的身世之谜

提起唐太宗李世民,大家肯定都不陌生,他是唐朝的第二位皇帝,也是一位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战略家。唐朝建立初期,他被封为秦王,立下了赫赫战功。登基为帝后,他积极听取朝中众臣的意见,以文治天下,主动消灭各地割据势力,虚心纳谏,在国内厉行节约,使百姓休养生息,社会出现了国泰民安的繁荣局面,开创了历史上著名的“贞观之治”。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历史名人,却因为身世之谜引起了后人对他的猜测和争议。有考古学家推测,根据《步辇图》留下来的唐太宗李世民的最早画像显示,唐太宗李世民很可能是胡人。这到底是不是真的呢?

很久以前,王、卢、崔、李、郑这五大姓氏是山东太行山地区五大名门望族的姓氏,其中李姓是鲜卑族的一大姓氏。有人认为,李氏是鲜卑族大野部的姓氏,还有人据此判断李氏一族是没落的贵族。那么,李世民的祖先究竟是哪个民族呢?这还要从他的家世祖籍和先辈们的情况说起。

李世民的祖籍是如今河北省赵县,父亲李渊生于关陇,并自称祖居关陇,因此,民间流传他们就是西凉王李皓的后裔。那么,事实果真如此吗?还是李渊为了自抬身价才说自己是西凉王李皓的后代呢?李世民到底有没有胡人的血统呢?

我国历史上就有过少数民族统治的时期,历代朝臣里也有很多是少数民族。这其中的原因无非是两点:第一,因为文化状况不同从而承担各民族交融纽带的作用,只要是对文化发展有利,不管是哪个少数民族,都会采取接纳的态度;第二,南北朝时期,本身就是民族大融合的时代。

根据对上述两个原因的分析得出,汉族和少数民族之间没有清晰的界限划分,北方各民族大融合的现象在此之前就已经广泛存在。唐朝作为我国历史上文化繁荣和国力鼎盛的巅峰时期,民族之间的融合现象就更为普遍了。而唐太宗李世民又是我国历史上众人称颂的明君楷模,因而人们不会出现种族歧视现象,也不会对李世民的身世产生疑虑,更不会去探究李世民究竟是汉人还是胡人这个问题。

唐太宗李世民的祖母、李渊的母亲独孤氏和隋文帝的皇后是姐妹,她们是鲜卑贵族。李世民的母亲窦氏也是鲜卑族人,李渊也没有足够的证据证明他并非汉人,由此得出一个较为确切的说法就是:“李世民是深受胡人影响的汉人。”这种说法相对来说比较中立,原因在于魏晋时期很多人都长期同胡人往来,所以深受胡风影响。另外,从唐朝女子的服装以及当时骑马打猎的行为来看,当时女子的行动是非常自由的。

同时,李世民还是一个好战的人。贞观年间,李世民平定了东突厥,俘虏了颉利可汗,解除了北部边疆的威胁,五年后,平定吐谷浑;贞观十四年,又平定高昌氏。到了晚年,还亲征高句丽。一生都过着戎马生涯。这些是不是也间接证明了李世民的血统呢?

后世考古学家针对李世民的身世之谜,曾对昭陵做过详细考证,从中找到新的证据。昭陵是李世民的墓穴,分为内外两城。外城现已无法考证,内城有当年所建筑的献殿,存放着李世民生前所用物品。北门曰玄武门,又称司马门,原有十四个“蕃酋”的石雕像和驰名中外的“昭陵六骏”等浮雕。在我国所有的帝王陵墓中,仅李世民的昭陵里有战马石刻。难道这些也只是巧合吗?

不管怎样,几百年后,我们已无从得知那十四个不知去向的“蕃酋”石雕的具体来历。但是闻名中外的“昭陵六骏”浮雕至今还依然保存在西安碑林博物馆里。众人皆知,马作为突厥人形影相随的伴侣,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而李世民一生都非常爱马,把马视作生命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此外,在突厥人的丧葬习俗中,就有把马作为随葬品的习俗。这些是否可以成为我们考证李世民身世之谜的一些参考呢?

至今,我们都无法断定李世民究竟是不是纯粹的胡人。后世的史学家们也对此争论多年,每一个说法似乎都言之成理,因此难以推断谁才是正确的,因此这也就成了一桩悬案。盛世牡丹

长孙皇后是不是唐太宗的政治顾问

唐太宗李世民的皇后长孙氏,先祖原本是北魏时期的皇族拓跋氏,因号为“长孙氏”,所以就以此为姓氏。长孙家族是当地的名门望族,祖父长孙兕曾经是北周时期的将军,父亲长孙晟也是隋文帝和隋炀帝时期的名将。长孙皇后的生母高氏,是隋朝洮州(今甘肃临潭县)刺史高励的女儿,治礼郎高士廉的妹妹。

大业五年(609) 长孙晟因病去世,高氏和子女就遭到长孙晟年长的儿子的欺凌,高士廉便将妹妹高氏和外甥、外甥女接到了自己的家中,这个男孩就是唐朝初期有名的将领长孙无忌,女孩就是我国著名的贤后——长孙皇后。

长孙氏自幼聪慧,饱读诗书,知书达理。隋朝大业九年,高士廉认识了唐国公李渊的二儿子李世民,高士廉见李世民才识过人,就把自己十三岁的外甥女长孙氏许配给了十六岁的李世民,从此长孙氏就开始了她不同寻常的人生道路,最终成为了我国唐朝的第一位皇后。(李渊的窦皇后是死后追封的。)后来,唐太宗李世民治政开创了“贞观之治”。有人说,这其中长孙皇后功不可没,她对李世民治政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甚至可以称得上“政治顾问”。那么,事实真是如此吗?

武德元年(618),李世民的父亲李渊在长安登基,李世民被封为秦王,长孙氏也被封为了秦王妃。由于在消灭隋朝建立唐朝的过程中,李世民立下了汗马功劳,军功赫赫,威望极高,这也就让他逐渐萌生了想当皇太子的欲望,这引起了太子李建成的猜忌,太子李建成非常担心李世民会夺去他的储君地位,所以就暗中勾结齐王李元吉不断加害李世民,于是兄弟三人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张,长孙氏在这种情况下,处理起各种问题的时候也是更加的小心谨慎。

长孙氏不仅对唐高祖李渊极为孝顺,对唐高祖李渊的嫔妃们也是谦恭有礼,因为长孙氏为人贤良淑德,所以博得了宫中众人对她的好感。不仅如此,他们也对李世民另眼相看,正是由于长孙氏的努力,才使得李世民兄弟之间的矛盾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没有公开明朗化,这为李世民暗中夺权赢得了时间。

武德九年(626)六月初四,李世民发动了著名的玄武门之变,当李世民带着一众将领们正要冲进宫中的时候,长孙氏骑着快马赶来,并亲自激励众位将士,为他们斟酒壮行。这让李世民和众将领们都非常感动,也使得士气大振。玄武门之变成功以后,李世民对长孙氏的这个举动也是心存感激。

玄武门之变后第三天,李世民被册封为皇太子,负责处理国家的一切政务。同年八月,唐高祖李渊退位,自称太上皇,李世民正式登基为帝,成为了历史上一代明君唐太宗,长孙氏也被册封为皇后,她的父亲长孙晟也被追封为司空、齐献公。长孙氏成为皇后之后,生活依然十分简朴,从不崇尚奢华享受,对待身边的人也非常宽容大度,这让李世民对长孙皇后更为敬爱。

长孙皇后的哥哥长孙无忌和李世民在晋阳起兵的时候就是很好的朋友,在后来的玄武门政变中又立下了大功,因此很受唐太宗李世民的信任。所以就想再封赏已经位高权重的长孙无忌。对于哥哥长孙无忌所受到的这种特殊待遇,长孙皇后非常忧虑,她先后多次向唐太宗李世民表明心迹说:“我已经贵为皇后,得到了尊贵的地位,实在不愿意看到自己的兄弟和其他的亲人在朝中担任重要的职务,皇上难道忘了汉代吕后和外戚夺权的教训吗?皇上应该以此为戒,不要让我的兄弟在朝中掌握大权。”

唐太宗李世民并没有听取长孙皇后的这番意见,依然委长孙无忌以要职。对此,长孙皇后非常焦虑,连忙命人召长孙无忌进宫,将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哥哥,并且希望哥哥能够理解自己的一番苦心。长孙无忌深觉这番话有理,便答应了妹妹的要求。

由于唐太宗的格外信任,长孙无忌便被特许可以自由出入寝殿之内。因此在第二天早朝之前,他就来到了唐太宗李世民的寝殿,诚恳地说明了自己不想再担任要职的原委,并希望唐太宗不要在上朝的时候颁布这道任命。唐太宗见无法说服他,只好同意了他的请求。

长孙皇后有个同父异母的哥哥叫长孙安业,是一个无赖。长孙晟死的时候,长孙皇后和哥哥长孙无忌的年龄尚小,长孙安业就对他们兄妹二人百般刻薄刁难,但长孙皇后不计前嫌,多次恳求唐太宗李世民对长孙安业加以照顾,最终让他做到了负责守卫城门的将军一职。

但是,长孙安业并没有因此改变自己的恶劣行径,不但不知道感恩戴德,反而恩将仇报。贞观元年末年,刘德裕等人起兵造反,长孙安业竟然也参与其中。事发之后,唐太宗非常愤怒,想要杀掉长孙安业。长孙皇后在得知此事以后苦苦为长孙安业求情,她泪流满面地对唐太宗说:“安业的罪恶行径就是万死也难辞其咎。但是安业在我小的时候就对我非常不好,这是天下皆知的事情,要是皇上把他杀了,那些不了解内情的人,肯定会说皇上是因为宠爱我,才会杀了安业。这样做岂不是败坏了皇上和国家的声誉吗?”

唐太宗听完以后,觉得长孙皇后的这番话很有道理,于是就免去了长孙安业的死罪。

唐朝的皇室有规定,皇帝的姑母称大长公主,皇帝的姐妹称长公主,皇帝的女儿称公主。唐太宗李世民一共有九个女儿,他最喜欢的就是长孙皇后所生的长乐公主。在长乐公主将要出嫁的时候,唐太宗就下令宫中置办嫁妆是当年长公主的一倍。朝中大臣魏征在听闻此事以后,就提出了异议,他直言劝谏唐太宗说:“长公主是公主的长辈,虽然她们和皇上的关系不一样,皇上对她们的感情也会有所差别,可是在道理本身上是没有任何差别的。如果皇上给公主的嫁妆超过了长公主,这种做法是不合情理的。如此一来,也只会让外人认为皇上在感情方面有亲疏之分,还希望皇上三思再作决定吧。”

唐太宗听完以后,内心十分不高兴。回到后宫以后,就把魏征的一番话告诉了长孙皇后,长孙皇后听完以后非但没有生气,反而一脸喜悦地说:“我过去就曾经听说皇上不太看重魏征,但是不清楚是什么原因,今天听了他规劝皇上的这番话,才明白他是用道理来说服皇上不要感情用事,魏征是一位对国家社稷有用的大臣啊。”

过了一会儿,长孙皇后又说:“我和皇上是结发夫妻,彼此恩爱,情深义重,即便是这样,皇上是一国之君,我也要时常察言观色,不敢轻易地去触动皇上的威严,而魏征只是一个臣子,和皇上有着君臣之别。他能如此直言劝谏真正是忠言逆耳利于行啊!”

之后,长孙皇后特意派人去魏征府中赏赐了绢四百匹,钱四十万,作为奖励。

自此以后,魏征就更是没有顾忌,只要皇帝有什么过失,他就会直言劝谏,甚至有的时候言辞非常的激烈。有一次,唐太宗下朝以后十分气愤地回到了后宫,见了长孙皇后说道:“迟早有一天,朕要杀了这个‘乡巴佬’。”长孙皇后听后非常惊讶地问:“这个乡巴佬是谁啊?皇上为什么会发这么大的火啊?”唐太宗答道:“还能有谁,就是魏征,他自恃是个负责谏言的诤臣,一天到晚在我面前说个不停,今天居然还当着文武百官的面羞辱朕,所以朕非杀了他不可。这样才能解了朕的心头之恨。”

长孙皇后听完以后,并没有说话,而是退回到内室,换上了举行大典时候穿的皇后朝服,走到了唐太宗的面前行礼朝拜。唐太宗见此非常的不解,只听长孙皇后说道:“臣妾听说皇上英明,魏征才敢如此直言劝谏,我朝能够有魏征这样的忠臣,全靠皇上英明仁厚,既然如此,臣妾又怎么能不向皇上道贺呢?”

唐太宗听完长孙皇后的话恍然大悟,转怒为喜,感到自己对魏征态度的错误,他十分感激地对长孙皇后说:“多亏有皇后及时提醒,明天早朝的时候,朕一定会向魏征道歉,并当众给予他奖励,让朝中众臣明白,君主应该以礼对待臣子,臣子应该忠心为君主办事的道理。”

长孙皇后不仅贤良淑德,而且对后宫众多妃嫔们所生的子女,也是视如己出。但是对自己的三个亲生儿子——太子李承乾、魏王李泰和晋王李治都非常严厉,并且常常教导他们,应该谦虚礼让,太子李承乾的乳母遂安夫人曾经多次向长孙皇后禀明太子宫中所用的器具缺少,希望能向皇上奏请多给予一些,但是长孙皇后却拒绝了她的建议,并说:“作为太子,首先应该考虑的是树立品德,怎么能够总是想着器具不够使用而忘了国家呢?”

贞观八年(634)秋天,长孙皇后伴随唐太宗李世民到九成宫游玩,因为旅途劳累,感染风寒,长孙皇后在到达九成宫以后就病倒了。宫中御医想尽办法,多方治疗,病情始终没有起色,反而越来越重了。

到贞观十年(636)盛夏,长孙皇后病情日益严重,唐太宗更是为此急得茶饭不思。一日,太子李承乾对母亲说:“为了给母后治病,所有该吃的药都吃遍了,可母后的病却始终不见好转,我去奏请父皇,请求他下诏大赦天下,并命令道士做法祈求上天的保佑,为母后祈福。”长孙皇后听完太子的话,叹了一口气说道:“人固有一死,这是不能改变的,即便大赦天下有用,可我这一生也没有做过什么坏事啊。如果祈祷上天能够如愿的话,那么其他的福泽不都是可以祈求到了吗?因此这些做法都是没什么用的,更何况,赦免囚犯是国家大事,又怎么能因为我一个人去破坏国家的法制呢?”

太子听完母后的一番话,觉得很有道理,但还是不甘心,就把母后的话告诉了房玄龄,房玄龄随后又告诉了唐太宗和朝中诸位大臣。大家听完,都感到十分的悲伤,他们被长孙皇后这种在病危情况下仍然如此深明大义的精神所感动。于是,纷纷请求唐太宗赦免囚徒,唐太宗也同意了。长孙皇后得知后,百般恳求唐太宗不要这样做,唐太宗最终答应了长孙皇后的请求,没有下令实施。

在长孙皇后病危同唐太宗诀别的时候,恰逢大臣房玄龄被贬。长孙皇后再三请求唐太宗说:“房玄龄跟随皇上多年,处事一直都是小心谨慎,在参与国家机密大事的时候,也从来没有坏过事。因此还望皇上能够顾全大局,不要将他罢免。”

唐太宗见长孙皇后在临终之时,仍然牵挂着这件事,就连忙答应了。接着长孙皇后又说:“我的娘家人有幸和皇上结为姻亲,才能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可是他们并不是依靠出众的才德而获得高官的,这样做很容易惹出麻烦,所以恳求皇上不要让他们在朝中掌握大权,只是按照外戚的身份入宫觐见就可以了。这样的话我就放心了。”

长孙皇后又说:“从古至今圣贤之人都是崇尚节俭的,只有那些没有道德的人才会大兴土木,劳民伤财。我死后,就在山上下葬,不用建立坟墓,也不用棺木,所需的物品都用木瓦就可以了。节俭地为我安葬,就是皇上对我最好的怀念。”

说完这些话,长孙皇后已经是泣不成声。而此时的唐太宗更是无法抑制内心的悲痛,失声痛哭起来。在听了长孙皇后的一番话以后,只是不住地点头。长孙皇后最后说:“希望皇上今后能够亲近君子,远离小人,接纳忠臣良言,拒绝谗言,减免劳役,让大唐国泰民安,臣妾在地下也就能安心了。”

说完这些话,长孙皇后就与世长辞了,这位历史上有名的贤后,仅仅活了三十六岁。同年十一月,长孙皇后被葬入昭陵。

长孙皇后去世以后,唐太宗感到十分的悲伤,时常前往皇后生前居住的玄政殿独坐,睹物思人,不免心中悲痛,看到桌上放着的一本《女则》三十卷,这是长孙皇后生前采集古代妇女帮助夫君的事例撰写而成的。如今书在人亡,唐太宗感慨万千道:“皇后撰写的这本书,可以名垂千古,朕虽然知道人死不可以复生,可皇后一死,使朕失去了一位贤内助,所以朕才会如此的悲痛哀伤。”

长孙皇后去世后的十三年里,唐太宗虽然也宠爱其他嫔妃,但皇后之位却始终空悬。这其中固然有很多原因,但唐太宗李世民对长孙皇后的怀念、敬爱之情是无法否认的。因此,后世众多史学家也给予了长孙皇后极高的历史评价,认为她确实可以称得上封建后妃们的典范。旷世女皇从哪来武则天究竟出生在哪里

女皇武则天除了给世人留下“无字碑”之谜之外,还让后人们对她的出生地争论不休。在一些比较权威的历史文献中,对她的出生地记载各不相同。而后人们因为对女皇帝的崇拜,都争相将女皇与自己的家乡挂上钩,所以,关于武则天出生地的争论始终没有停息过。经专家们的研究总结,其出生地有以下三种说法。

第一,陕西长安说。此说主要是根据武则天的出生时间和她出生时其父武士彟任职的地方推断而来。因此,我们要先来了解一下武则天的出生时间和武士彟的履历。

但是历史文献上并没有记载武则天的出生时间,只有她的死亡时间和去世时的年龄,所以,我们可以据此推断她的出生时间。在《旧唐书》、《新唐书》和《资治通鉴》上都明确记载了武则天死于神龙元年,即公元705年;但是这3部书所记载的武则天的年龄却略有出入。其中,《旧唐书》为83岁,《新唐书》为81岁,而《资治通鉴》却是82岁。我们用“年龄逆推法”得出女皇帝出生的时间,分别是公元622年、623年、624年。而据史料记载说武士彟在唐武德四年(621)娶杨氏(武则天的母亲),而武则天是杨氏所生的二女儿,因此,按时间来推算的话,武则天不可能早于唐武德六年(623)出生。目前,得到学术界一致认可的武则天出生时间是唐武德七年(624),即武则天享年81岁。不过81岁有虚岁和周岁之分,所以武则天可能是生于唐武德六年(623)或唐武德七年(624)。

我们再来看看武士彟在唐武德六年和唐武德七年的任职情况。据史料记载,武士彟从武德三年(620)至武德八年(625)在长安任工部尚书;武德八年(625)赴扬州任长史;武德九年(626)赴任豫州都督;贞观元年(627)十二月,为利州(四川广元)都督。

由此推断,不管武则天是生于唐武德六年还是唐武德七年,武士彟都在长安任职,所以,武则天应该出生在长安。由此来看,这个推理过程逻辑严谨,很令人信服。

第二,山西文水说。持此说者也以《旧唐书》、《新唐书》和《资治通鉴》为证,因为这3部书中都明确记载,武则天为“并州文水人”。而且武则天也自称为并州文水人。另外,在山西文水还建有武则天的祀庙,即现在的“则天圣母庙”。

不过,这种观点遭到一些人的反对,反对者认为,这3部史书中虽记载说武则天是“并州文水人”,但并没有明确指出武则天“生在并州文水”。自古以来,中国人都有认祖寻根的习性,对籍贯很是看重,古代人更是如此。说武则天是“并州文水人”只能说明武则天的祖籍在并州文水(这一点从武士彟的遗嘱“死后归葬文水”中也可以看出来),而不能说明武则天就出生在那里,出生地与祖籍地是两个概念。

反对这一观点的人还指出,文水为武则天建祀庙并不能说明什么,只因祖籍文水以女皇帝武则天为骄傲,所以为其立庙建祠是情理之中的事。于是,现在很多人都接受了“山西文水只是武则天的祖籍”的观点。

第三,四川广元(唐时称利州)说。持此说者的依据是《九域志》中有记载说武士彟曾在利州任都督,并且在此地生下了武后,皇泽寺有武后的真容殿。据其他史料记载,武士彟的确在利州担任过“利州都督”,而且此地还有武则天为父亲立的墓碑为证,墓碑上明确记载着“贞观元年拜利州都督”。另外,除了山西文水以外,广元的“皇泽寺”是全国唯一一所纪念武则天的庙宇;再者,广元当地还有一个“则天坝”,此地就是以武则天的名字来命名的,而且古代的很多文献上多有提及。

武则天究竟生于何地?谁又能给出一个令众人完全信服的答案呢?我们拭目以待!公主为何被打“醉打金枝”究竟是怎么回事

升平公主是唐代宗的女儿,因为出身皇室,从小养尊处优,所以养成了很多不良的习性。升平公主长大成人后便嫁给了大将郭子仪的小儿子郭暧。刚嫁过去的时候,她依然恶习不改,傲慢无礼。可是过了几年,一个生性刁蛮骄纵的公主却变成了一个贤良淑德的妻子。那么,是什么原因让升平公主变得如此贤良淑德呢?

根据“打金枝”这个京剧名段的描述,唐代宗时期的驸马爷郭暧和妻子升平公主因为家庭琐事发生了争吵。郭暧在一气之下就出手打了身份尊贵的升平公主。在封建社会,出手打了皇帝的女儿就等于犯了杀头抄家的罪,甚至还有可能株连九族。然而,郭暧并没有因此获罪,反而把刁蛮无礼的升平公主变成了一位温顺贤良的妻子。事情之所以会发生如此玄妙的变化,完全是因为郭家和当朝的皇帝之间有一段颇为深厚的渊源。这还要从郭暧的父亲郭子仪说起。

郭子仪是唐玄宗在位期间驻守河北的领兵大将,“安史之乱”爆发的时候,沉迷酒色,年老体衰的唐玄宗逃离长安,带着全家老小往西向蜀郡逃亡。在朝中大臣们的苦苦哀求下,唐玄宗才勉强将太子李亨留了下来,以稳定民心和军心。之后,太子李亨一众前往灵武。众大臣为了号召义师,早日平定叛军,便把太子李亨推上了帝位,立为唐肃宗,并尊奉西行的唐玄宗为太上皇。新的朝廷成立以后,天下的人心也为之振奋。紧接着,郭子仪率领五万精兵从河北赶往灵武助战,这就极大地增强了唐肃宗李亨的实力,为平定叛军起到了重要作用。随后,唐肃宗任命大儿子广平王为天下兵马大元帅,郭子仪为副元帅。但是,年纪轻轻、见识浅薄的广平王根本不懂得带兵打仗,更不用说是冲锋陷阵了。所以,这一切都要依靠身经百战的老将郭子仪。

广平王出任兵马大元帅其实只是挂个虚名,真正的兵权掌握在郭子仪的手中。由此可见,唐肃宗对郭子仪的信任,郭子仪为唐朝建立的不朽功勋也是从这里开始的。之后,唐肃宗还下令让郭子仪他们收复长安和洛阳两地。

唐肃宗驾崩以后,李豫继位为唐代宗,而郭子仪也再次被削去了兵权,改任看守唐肃宗陵墓的山陵使。之后,又有仆固怀恩勾结吐蕃进攻长安,郭子仪也再次被朝廷任命为统兵大元帅,靠着他的赫赫威名就吓退了敌军,从而不费一兵一卒就保全了京城。

郭子仪经历几番大起大落,依然忠心耿耿地效忠于唐室。直到此时,唐代宗才后悔不该对他无端猜疑,因而赐给他一块“铁券”,意思就是保证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加罪于他。不仅如此,为了向郭子仪表示恩宠,唐代宗除了给予他优厚的礼遇以外,还把自己视为掌上明珠的升平公主,嫁给了郭子仪的小儿子郭暧为妻。

升平公主是唐代宗和沈皇后的女儿,沈皇后是位绝代佳人,不仅貌美如花,而且贤良淑德,因此深受唐代宗的宠爱。然而,在唐代宗东征西讨的时候,沈皇后却流落到民间,下落不明。所以,唐代宗就把对沈皇后的宠爱都转移到了升平公主的身上,升平公主遗传了母亲的绝世美貌和纯良天性,但是由于唐代宗的溺爱,使得她养成刁蛮任性的脾性,宫中的人也只能由着她的性子。

很多人都认为,能够娶到皇帝的女儿,成为皇亲国戚,固然有着享不尽的荣华富贵,但也绝不是一件轻松快乐的事情。作为公主的丈夫,必须要委曲求全,言听计从,不能有丝毫大丈夫的架子。一般做驸马爷的人大都抱有攀附的心理,认为能够获得荣华富贵,受一些气也是值得的。但是郭暧却并非如此,郭暧天生就是一副刚直不阿的性格,他并不想依靠皇家来获取功名利禄,所以不准备放纵升平公主。当时,金枝玉叶的升平公主,听说自己要下嫁给还没有功名的郭暧,十分的不高兴,但是婚姻大事也并非自己能够做主,只能遵从父皇的命令。因此,单单从这两个人对这桩婚姻的态度来看,郭暧和升平公主的婚姻,从一开始就埋下了矛盾的种子,就等着某一天爆发出来。

大婚当日,升平公主见自己的夫君郭暧一表人才,器宇轩昂,不禁转忧为喜,对待郭暧也是温柔体贴。郭暧也被升平公主的绝美容貌所吸引,再加上她天真活泼的性格,也让郭暧感到新鲜可爱。这对新婚小夫妻互敬互爱,的确和睦美满地相处了一段时日。但是好景不长,没过多久,升平公主的坏脾气又开始发作了,这就让驸马爷郭暧有些难以忍受了。

按照郭家的规矩,每日清晨,儿孙晚辈都必须到郭子仪的面前请安,而郭暧和升平公主所居住的驸马府距离郭府比较远,每日清晨请安就有些不方便。郭家也就特别对他们两个破例,允许他们在每个月的初一和十五的早晨,到郭府向郭子仪请安,以尽作为儿子和媳妇的孝道。

对于这个规定,升平公主自然无话可说,同意这么做。但是,每次在去郭府请安的时候,她都会拖拖拉拉,并在郭暧的百般催促之下才勉强起程前往。到了郭府以后,郭家的其他子媳都站在郭子仪的门下等候很久了。对此,郭暧对升平公主很是不满,但看在她是公主的份上,也就没有追究,只是每次在临行前加紧催促。

唐代宗大历二年二月十五日,是郭子仪的七十大寿,郭暧和升平公主原本商量好,在这天清晨的时候两人一起赶到郭府为父亲祝寿。这天,郭暧还特意早早地起床,然后去叫升平公主起床。升平公主却推说自己头痛,不愿意起来,让郭暧一个人带着礼品去给父亲祝寿,并代她向父亲问安。郭暧一听,立马火冒三丈,心想:“平日里你有意拖拖拉拉,我都忍了,今天可是我父亲大寿的日子,你竟然想要偷懒不去!” 如此一来,以往的怨气和今天的怒气一并爆发了,他对着升平公主大声叫道:“你不就是仗着自己的父亲是皇上吗?我父亲还不愿意做那皇帝呢!”说出这样的话,实在是郭暧气急之下过于冲动,所以才会口不择言,如此地作践皇帝,简直就是大逆不道,罪当万死。

升平公主一听,气得脸色发白,指着郭暧厉声说:“你居然敢欺君罔上,你的罪都可以株连九族!”郭暧正在气头上,听了升平公主的这番话也是不相让,心想:“你们皇家能不能杀得了我郭家,还不一定呢!”于是,郭暧就接着说道:“皇帝又能怎样?你嫁到我家就是我郭家的媳妇,不恪守孝道,我不但可以骂你,还可以打你!”说着说着,他就越发激动,竟然上前抓住了升平公主猛推了一下。升平公主见郭暧竟然敢对自己动手,也更加愤怒,大声喊道:“看我杀了你们郭家!”郭暧听后越加气愤,不由得对她拳打脚踢,直打得升平公主鼻青脸肿方才停手。升平公主见郭暧竟敢如此对待自己,不禁恨恨地说道:“打狗还要看主人呢,你今天居然敢打皇帝的女儿,你就等着瞧吧!”然后,升平公主趁着郭暧去郭府给父亲拜寿的机会,哭哭啼啼地乘车赶回了皇宫。

升平公主到了皇宫见到自己的父皇,便痛哭流涕,哭倒在唐代宗的脚下,她声泪俱下地诉说着自己在驸马府挨打的事情,并坚决要求唐代宗惩治郭家。唐代宗看到自己的掌上明珠被郭暧打成这副凄惨模样,自然心痛不已,所以就决心好好地教训一下这个胆大妄为的驸马爷。然而,唐代宗转念一想,觉得还是不应该把此事闹大,以免弄僵了和郭家的关系。 想到这里,唐代宗便先是对女儿安慰一番,然后又平心静气地说:“就算这件事真像你所说的那样,父皇我也不便过于袒护你。做皇上也不可以随心所欲,为所欲为,这个你不是不知道。既然你已经嫁给郭暖为妻,就应该遵守妇道,依从自己的夫君,夫妻之间和睦相处才对。”等到升平公主怒气渐消的时候,唐代宗就让她赶紧回驸马府,不要再胡闹下去了。升平公主虽然不甘心,但看到父皇对郭家都忍气吞声不加以计较,自己如果还继续闹下去,不但得不到父皇支持,最后还是要吃亏。升平公主毕竟是个聪明人。所以,她就赶紧调整了自己的情绪和态度,乖乖地回到了驸马府。

就在升平公主进宫告状的时候,郭暧独自一个人去给郭子仪祝寿,郭子仪见儿子一个人过来,感到十分诧异,心中起了疑虑,于是就再三追问郭暧,才知道了事情原委。郭子仪听说自己的儿子打了金枝玉叶的升平公主,心中惊惧不已,立马下令让人把郭暧捆绑了起来,并亲自押送到唐代宗的面前请罪。郭子仪跪在唐代宗的面前,叩头称罪,诚惶诚恐,而唐代宗反而大笑,命令侍从们扶起郭子仪,给郭暧松绑,并若无其事地说道:“‘不痴不聋,不做家翁。’夫妻间的事情,何必计较呢。”

郭子仪见皇上如此宽容大度,不加以追究,也放下心来,连忙道谢回到府中,但是仍然把郭暧痛打了一顿,表示对他的教训。从此以后,郭子仪对唐朝皇室更是忠心耿耿,他的行为也带动了一大批与他有关的将领们忠心地为皇室效命。

经历了这次事件,升平公主也从中明白了很多道理,性情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变得非常的温柔、贤惠。从此,她一心一意地相夫教子,孝敬公婆,扮演好郭家媳妇的角色,在她的悉心教导之下,两个儿女也都十分孝顺有礼。郭氏的家风也因为升平公主的性情转变而被世人广为称颂。而郭暧“打金枝”的故事也被演变成小说、戏曲、影视等多种版本广为流传,成为了一段有名的历史趣事。一代天骄身埋何处成吉思汗的墓葬之谜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是大元帝国的创始人,是世界上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他戎马一生,征战沙场,征服了西到西亚、中欧的黑海海滨。公元1227年七月,成吉思汗率军攻打西夏时因病逝世,终年66岁。

成吉思汗不仅创建了有史以来疆域最广的中华版图,而且给后世留下了无数千古谜团。尤其是他的陵墓之谜,更是令世人捉摸不定。

据说,成吉思汗在临终前曾交代,他死后秘不发丧(为了避免军心涣散),并且要遵从祖先留下的丧葬风俗。当时蒙古的丧葬习俗大致如此,蒙古贵族死后,将其埋葬,但不起坟头,再用许多马匹将埋葬之地踏平。然后当着母骆驼的面将小骆驼杀死,并淋骆驼血在这片墓地上,还要派上千骑兵来守护此地。等到第二年春暖花开之时,墓地上长出茂盛的草木之后,骑兵才会撤走。这样一般人看到的只是茫茫的草原或者森林,根本不知道墓地的具体位置。如果亲人想要祭奠,就拉着那只母骆驼来引路,如果母骆驼在一片地方驻足并悲鸣,这片地方就被视为先人的墓地。

成吉思汗下葬后,他的墓地变成了一片森林,据说当时守护墓地的1000多名骑兵和造墓者都被杀死了,为的就是不泄露成吉思汗陵墓的位置,以免打扰他安息。后来,在那只母骆驼死后就没有人知道其墓地的确切位置了,这也就成了一个千古之谜。现在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伊金霍洛旗甘德利草原上的成吉思汗陵,也并非成吉思汗的真正陵寝,而是一座衣冠冢,其中并无成吉思汗的遗体。

不过,经过专家们多年来的探索和研究,对成吉思汗真正的葬身之处,大致有以下五种说法。

第一种说法,成吉思汗葬在了今蒙古国境内的肯特山南麓。依据是有关史料记载,成吉思汗在生前的某一天,曾经静坐在肯特山上的一棵树下沉思,后来突然起身站立,对随从说:“我死后,就将我葬在这里。”另外,在南宋的一些文人的笔记中也有记载:成吉思汗病逝后,他的遗体被运送到了漠北肯特山下的某个地方,然后挖坑深埋,万马踏平。

第二种说法,成吉思汗真正的墓地在新疆北部的阿勒泰山上。据《马可.波罗游记》记载:“在把大汗的灵柩运往阿勒泰山的途中,护送的人将沿途遇到的所有人都作为殉葬者。”另有史料记载说,成吉思汗在临终前曾命令属下将其灵柩运回蒙古安葬。这样看来,其遗体很有可能就安放在阿勒泰山上。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