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关隘:万里长城的著名关卡(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26 16:22:16

点击下载

作者:文杰林

出版社:现代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长城关隘:万里长城的著名关卡

长城关隘:万里长城的著名关卡试读:

版权信息书名:长城关隘:万里长城的著名关卡作者:文杰林排版:梦工厂出版社:现代出版社出版时间:2014-08-01ISBN:9787514323320本书由大华文苑(北京)图书有限公司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序言长城关隘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

我国经过改革开放的历程,推进了民族振兴、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中国梦,推进了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文化是立国之根,实现中国梦也是我国文化实现伟大复兴的过程,并最终体现在文化的发展繁荣。习近平指出,博大精深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我们要认识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特色,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自信。

如今,我们正处在改革开放攻坚和经济发展的转型时期,面对世界各国形形色色的文化现象,面对各种眼花缭乱的现代传媒,我们要坚持文化自信,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传承和升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

浩浩历史长河,熊熊文明薪火,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滚滚黄河、滔滔长江,是最直接源头,这两大文化浪涛经过千百年冲刷洗礼和不断交流、融合以及沉淀,最终形成了求同存异、兼收并蓄的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也是世界上唯一绵延不绝而从没中断的古老文化,并始终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中华文化曾是东方文化摇篮,也是推动世界文明不断前行的动力之一。早在500年前,中华文化的四大发明催生了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和地理大发现。中国四大发明先后传到西方,对于促进西方工业社会发展和形成,曾起到了重要作用。

中华文化的力量,已经深深熔铸到我们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中,是我们民族的基因。中华民族的精神,也已深深植根于绵延数千年的优秀文化传统之中,是我们的精神家园。

总之,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是中华各族人民五千年来创造、传承下来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其内容包罗万象,浩若星汉,具有很强文化纵深,蕴含丰富宝藏。我们要实现中华文化伟大复兴,首先要站在传统文化前沿,薪火相传,一脉相承,弘扬和发展五千年来优秀的、光明的、先进的、科学的、文明的和自豪的文化现象,融合古今中外一切文化精华,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民族文化,向世界和未来展示中华民族的文化力量、文化价值、文化形态与文化风采。

为此,在有关专家指导下,我们收集整理了大量古今资料和最新研究成果,特别编撰了本套大型书系。主要包括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名扬世界的科技工艺、异彩纷呈的文学艺术、充满智慧的中国哲学、完备而深刻的伦理道德、古风古韵的建筑遗存、深具内涵的自然名胜、悠久传承的历史文明,还有各具特色又相互交融的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等,充分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文化底蕴和强大民族凝聚力,具有极强系统性、广博性和规模性。

本套书系的特点是全景展现,纵横捭阖,内容采取讲故事的方式进行叙述,语言通俗,明白晓畅,图文并茂,形象直观,古风古韵,格调高雅,具有很强的可读性、欣赏性、知识性和延伸性,能够让广大读者全面触摸和感受中国文化的丰富内涵,增强中华儿女民族自尊心和文化自豪感,并能很好继承和弘扬中国文化,创造未来中国特色的先进民族文化。2014年4月18日天下第一关山海关

在我国东北部的渤海湾内,有一座长约4千米的小城,整个城池与长城相连,以城为关。它的城墙高14米,厚7米,由四座主要的城门组成,还有威武雄壮的箭楼、靖边楼、临闾楼、牧营楼、威远堂、瓮城,东罗城等建筑。这就是有着“天下第一关”之称的山海关。

山海关在明朝正式建关,是明朝军事防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山海关是明长城东北第一座重要关隘,它贯穿了明朝270多年历史,一直是明朝的防御重地。明代将军和军师奉旨筑关

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以应天府为京师,应天府就是后来的南京,建立了大明王朝。此时,元朝残余力量虽然退居漠北,但仍有相当大的势力。■山海关镇东楼

为了防止元朝残余力量南下的侵扰,1381年,朱元璋下了一道圣旨,让大将军徐达和军师刘伯温到京城以北边塞之地围城设防,且两年之内必须完成。

徐达、刘伯温二人领了旨后,便带着人马,即日起程,很快就到了边塞。第二天,两人骑马登高瞭望,寻找筑城的地方。

要讲筑城,徐达是外行,他只会带兵征战,冲锋陷阵。至于围城设防,他不如刘伯温。刘伯温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学问很大。

徐达站在高处一看,连说:“这真是好地方,好战场!”

刘伯温却一声不响。第三天,■明太祖朱元璋雕像他二人骑马又来这里,徐达又连声说:“好地方,难得的好地方啊!”

刘伯温还是一声不哼。第四天,徐达、刘伯温二人骑马又来到这里,徐达又连连说:“好战场啊,好战场!”

刘伯温还是不哼一声。徐达见状不解,忙问:“军师,我二人领命来此围城设防,一连三天,你一言不发,到底为什么?”“为了大明江山!还为了你,也为了我。”

徐达不解地问:“此话怎说?”圣旨 我国古代皇帝下的命令或发表的言论。是我国古代帝王权力的展示和象征,其轴柄质地按官员品级不同,有严格区别:一品为玉轴,二品为黑犀牛角轴,三品为贴金轴,四品和五品为黑牛角轴。圣旨的材料十分考究,均为上好蚕丝制成的绫锦织品,富丽堂皇。圣旨两端则有翻飞的银色巨龙作为防伪标志。

刘伯温用马鞭指了指前方说:“元帅,你看:北边燕山连绵,南边渤海漫天,在此筑起雄关,真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啊!”■山海关夏季景色

徐达素知军师谋略高,就问:“你想修座什么样的关呢?”军师 我国古代的官职名称,主要是在军队中的谋划者。“军师”一职的出现,应上溯到战国时代。最早“军师”是作为统帅助手,有“坐为计谋”的行事特点,还特别表明了国君平时对其“遂以为师”的特殊尊重态度。换言之,平时为“君师”,作战时则为“军师”。这就是军师的地位和这一职务的来历。

刘伯温说:“这座城要比别地方的城都要大要高,要城连城、城套城、楼对楼、楼望楼,筑一座铁壁金城。”

刘伯温又用马鞭朝四周一指,说:“元帅,这里既是个好战场,又是个好居处。你看,这里土地肥沃,气候温和,真是个安家定居的好地方呀!”

徐达一听恍然大悟,想起军师说的为了自己的话,他是连连叫好。当日回营,二人连夜画图,第二天便派人送往京城。朝廷准奏,立刻动工。整整干了一年零八个月,关城竣工了。

这天早朝,朱元璋一看徐达、刘伯温回来了,就问“二位爱卿回京,城池可筑成呢?”

徐达、刘伯温二人出班奏道:“托圣上洪福,已经修好了。”

朱元璋又问:“可曾命名?”

徐达、刘伯温二人一听,都愣住了。二人想,当时降旨,只叫筑城,未让命名呀!徐达心直,刚一张嘴,只见刘伯温跨前一步说:“臣等未敢妄动,只是那座城,南入海北依山,真可谓山海之关,万岁圣明,请恩示吧!”

朱元璋一听,把手一摆高兴地说:“好,好,就叫山海关!”刘伯温 (1311年~1375年),名刘基,字伯温,浙江文成县人。元末明初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及文学家,通经史、晓天文、精兵法。他以辅佐朱元璋完成帝业、开创明朝并尽力保持国家的安定,因而驰名天下,被后人比作为诸葛武侯。在文学史上,刘基与宋濂、高启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

从朝里回来,刘伯温随徐达到了徐府,他对徐达说:“我不能再在朝为官了,我得走了。”

徐达忙问“干啥去?”■坚固的山海关城墙

刘伯温说:“我本是山野道人,还是云游四海去吧!”

徐达不解,连忙说:“你我随皇上南征北战,刚定江山,如今又修了山海关城,可谓劳苦功高,本该享荣华富贵,这么走了,皇上知道不会奏准的啊!”

刘伯温说:“差矣!万岁如让咱共享荣华,就不会派咱俩去边塞筑关城了,也不会只给两年期限了。你我若不接旨,就性命难保了;接旨若不按期完工,就犯欺君之罪了;若筑成私下命名,属目无皇上;而今未敢命名,也属办事不周,这只是刚刚开始呀!”徐达大惑地说:“军师,你是说”。刘伯温手一挥,说:“兔死狗烹,鸟尽弓藏。帝与臣,可与共患难,不可共富贵的例子还少吗?”刘伯温一席话,说得徐达目瞪口呆,好久徐达才说:“军师,你一走了之,我怎么办?”伴驾 我国古代皇帝车驾在轭首或车衡上方都按有一种仪铃,上■徐达雕像部一般为扁圆形的铃,铃内有弹丸,铃上有辐射状的镂孔。下部为长方形的座,座的两面常有钉孔。后来伴驾就指陪伴皇帝,一般多是指皇帝的近臣。

刘伯温说:“你不能走,你要随朝伴驾,无论何时,不要离开万岁左右。赶你,你也不要离开。另外,你的孩子不能留在京城,让他们到山海关那个地方去吧!那里城高池深,不受兵刀之苦,即使烽火连天,此处进有平川,退有高山,是用武之地。”

徐达说:“就照军师的话做,明天我就叫小儿去山海关。”

正说着,闯进一员大将,姓胡名大海。他在帐外听到了徐、刘二人谈话,进屋就嚷道:“元帅,我与你出生入死,驰骋疆场,如今公子要去山海关,我也打发一个孩子随他同行吧!”

话没落音,大将常遇春又来了。刘伯温素知眼前这三位是生死之交,就把事情原委告诉了他们。常遇春也坚持打发一个孩子同去山海关。

不久,刘伯温不辞而别,徐达按刘伯温所言,寸步不离皇上,才保全了性命,而胡大海、常遇春等开国元勋却没有好结果。牌坊 我国古代为表彰功勋、科第、德政以及忠孝节义所立的建筑物。也有一些宫观寺庙以牌坊作为山门,还有用来标明地名的。牌楼为门洞式纪念性建筑物,用来宣扬礼教和标榜功德。牌坊也是祠堂附属建筑物,昭示家族先人高尚美德和丰功伟绩,兼有祭祖功能。

再说,徐达、胡大海、常遇春的3个儿子到了山海关,定居安家。后来,这三家的后代,在山海关城里修了徐达庙,城东北修了胡家坟,城西南修了常家坟,都立了石人、石马、石牌坊。阅读链接据说,徐达和刘伯温到山海卫建城设防时,选了很多地方都不如意。一天,正当两人为建城地址发愁时,突然飞来一只金凤凰叼起徐达部队大旗一直往西飞去。徐达立刻派兵勇追赶,一直到了一个地方,只见大旗已牢牢插在了山丘之上,任凭兵勇怎么拔大旗也不动。这时,徐达和刘伯温赶到了。刘伯温绕大旗转了一周后哈哈大笑,徐达却一头雾水。刘伯温说:“这只金凤凰是神鸟,这里正是宝地,离山不远,离海亦近,在此修长城,南伸入大海,北跃上角山,中间留下一个关口,真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后来,徐达和刘伯温便在此地建成了著名的“山海关”。历代王朝的兵家必争之地

其实,早在春秋战国末期,山海关就是重要的战略要地。在当时,秦王赢政派大将王贲率军追击燕王僖,从山海关一直追到了辽东襄平。■山海关曹操诗作《观沧海》崖刻

秦王朝建立后,秦始皇曾连续出巡,视察边疆。公元前215年,秦始皇东巡碣石。碣石山坐落在昌黎县城北,连绵起伏有大小上百座奇险峻峭的峰峦,顶尖呈圆柱形,远望如楬似柱,极像直插云霄的天桥柱石,山因此名“碣石”。

秦始皇到达碣石时,便派人在碣石山上刻下了“碣石门”3字。并修建了城郭和堤防等。秦始皇在此拜海,先后派卢生、侯公、韩终等两批方士携带童男童女去海上求仙,寻求长生不老药。

后来,清朝官修地理总志《大清一统志·永平府·临榆县》中记载:秦皇岛,在临榆县西南二十五里,入海一里,四面皆水。相传秦始皇尝驻跸于此。

临榆县在明代属永平府,境内建制卢龙县、抚宁县、昌黎县、永平卫、山海卫。在1737年,清朝廷在山海关增设临榆县。因此,山海关在古代也称榆关,也作渝关,又■古代长城攻防图名临闾关。城郭 也称城墙。城指内城的墙,郭指外城的墙。从春秋直至明清,除秦始皇的咸阳外,其他各朝的都城都有城郭之制。一般京城有三道城墙:宫城、皇城或内城、外城;府城有两道城墙:子城、罗城。城郭分为:三里之城,七里之郭:内城叫“城”,外城叫“郭”。

1878年,地方志《临榆县志》对秦皇岛的描述比较详细:秦王岛,距城西南二十五里,山脉由东转西,插入海中,横压水面,远望形如卧蚕,海阳镇之水口山也,上有观音寺。从秦代以后,历代帝王将相都把这里看成兵家必争之地。汉武帝在公元前110年时“行自泰山,复东巡海上,至碣石”,并在此筑有汉武台。魏武帝曹操在207年征伐乌桓时,在回军途中,东临碣石,写下了流传千古的诗篇《观沧海》:■山海关长城汉武帝 (前156年~前87年),刘彻,大汉王朝第七位皇帝,政治家、战略家。他开创了西汉王朝最鼎盛繁荣的时期,那一时期亦是我国封建王朝第一个发展高峰。他的雄才大略、文治武功,使汉朝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他也因此成为我国历史上伟大的皇帝之一。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409年,北燕国君冯跋在龙城,就是后来的辽宁朝阳称帝,他派游击将军褚匡率领移民5000余户,水运到“辽西临榆”,登陆到龙城。

553年10月,北齐军北伐时,在回师时,文宣帝登碣石山观看大海。在这期间,北齐军从秦代戍边的西北地方开始,沿燕山山脉修筑长城到这里入海。

598年,隋朝汉王杨谅出征高丽时,也曾到临榆关。614年,隋炀帝出征高丽时,也到榆关驻军。

唐太宗李世民出榆关征伐时,曾几次登临碣石观沧海,并在此吟诗与群臣唱和。汉武台 汉武帝为求仙所筑的高台。在河北沧州。其地俯临大海,长澜接天,巉岩峻石,颇为壮观。当年,汉武帝刘彻到古燕地来观海时见海中有奇石屹立,视为奇观,并在此修建汉武台以观海。面积为5000平方米。

645年,唐太宗出征高丽,在回师途中祭吊阵亡将士时,又飞驰临榆关,会见了太子李治,并观海咏诗《春日观海》;披襟眺沧海,凭轼玩春芳。积流横地纪,疏派引天潢。仙气凝三岭,和风扇八荒。拂潮云布色,穿浪日舒光。■山海关南海口关中原 为中华民族、中华文明、中原文化的发源地,万里母亲河黄河两岸,千里太行山脉、千里伏牛山脉东麓,在古代被华夏民族视为天下中心。广义的中原是以中原洛阳,开封,商丘,安阳,郑州,南阳,许昌等七大古都群为中心,辐射黄河中下游的广大平原地区。狭义的中原即指天地之中、中州河南。照岸花分彩,迷云雁断行。怀卑运深广,持满守灵长。有形非易测,无源讵可量。洪涛经变野,翠岛屡出桑。芝罘思汉帝,碣石想秦皇。霓裳非本意,端拱且图王。

我国唐代著名边塞诗人高适曾在《燕歌行》的诗中写道:汉字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枞金伐鼓下榆关,旌旗逶迤碣石间。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山海关城墙上

917年,契丹攻陷渝关,为了向中原进军方便,便毁关夷险,还将山海关一带划入契丹管辖,并设迁州、润州,有渤海国遗民在此垦荒。

宋朝时期的山海关,是辽金的移民重地,辽金曾在这里设迁州,为安定移民思乡情绪,一度将昌黎县改名望都县,将卢龙和迁安一带改名安喜县。

1368年,在河北长城以南的陡河以东地区设置平滦府。1371年,改平滦府为永平府。因为多次经历兵灾,永平府境内的人口稀少。这一年,徐达在北平操练兵马,他上奏皇帝,命都指挥使潘敬等人迁徙到永平府一带进行屯戍。

这是明代第一次大移民,移民大多安置在永平一带州县。移民们来到燕山以南的平原旷野,需要高山险隘或边墙作为屏障,才能避免蒙古骑兵的骚扰。

1373年,在东北的蒙古兵进犯明朝燕山以南的抚宁县,明朝廷便把抚宁县城迁到了洋河西。后来蒙古兵进犯瑞州,明朝廷又撤销了瑞州,并将瑞州百姓迁到到了滦州。这样,永平府东部的广阔地区就没有了关隘。■山海关上的古炮契丹 我国古代东北地区的一个少数民族。自北魏开始,契丹族就开始在辽河上游一带活动,唐末他们建立了强大的地方政权,唐灭亡的907年建立了契丹国。后改称辽,他们统一了我国北方。辽末女真族起事,辽帝国迅速走向灭亡,1125年为金所灭。

1380年,元兵入侵,明军指挥刘广战死。千户王辂分兵在迁民镇、界岭口设下埋伏,堵截元兵归路。

明军又从燕河营出兵夹击元兵。元兵退走,到达迁民镇时,进入了明军的埋伏圈,元兵统领或被俘或逃遁。这次大捷,引起大将军徐达对迁民镇战略地位的重视。

迁民镇在隋唐设的渝关东4千米,北面是大山,南面是大海,东面山岭环绕,西面石河环绕,形势险要,简直是天造地设。

1381年,明朝皇帝朱元璋批准徐达修筑北边长城。徐达经过多次实地勘验和精心规划,并创造性地利用了“就地取材、士卒担纲、粮为财源、军民同舟”这一科学方案,发动十余万边卒开始构筑明长城的庞大工程。

工程历时一年有余,关城建筑初现规模。于是,徐达把迁民镇改为山海关。山海卫辖一万户,南至海边,北至寺儿峪。自从修筑关隘后,在明初的一百多年间,蒙古兵不再袭扰边墙东段了,永平府的百姓得以享受太平生活了。■山海关鼓楼

山海关的城墙内部是土筑,外用砖砌。城四面均有关门,“东曰镇东,西曰迎恩,南曰望洋,北曰威远,俱设重建。”城建有水门3个,居东南、西南、西北三隅,以泄城中积水。城外四周设有护城河,平时泄水,战时防敌。■山海关东侧的临闾楼

整个城布局为四方形,周围长4.3千米,城高14米,厚7米,关城与长城交接处城墙顶宽15米,可“十人同行,五马并骑。”

山海关城四门上各筑有箭楼,后来南西北门箭楼被毁了,只存东门箭楼,即“天下第一关”城楼。此外,在东面城墙上,还筑有临闾楼、威远堂、牧营楼、靖边楼,均为防卫所用,与“天下第一关”城楼五座建筑,雄居山海关城东城之上,素有“五虎镇东”之称。护城河 亦称为濠,是一种人工开挖的壕沟,注入水,形成人工河作为城墙的屏障。一般是古代环绕整座城、皇宫、寺院等主要建筑的壕沟。具有防御作用,一方面维护城内安全,另一方面阻止攻城者或动物的进入。护城河内沿筑有“壕墙”一道,外逼壕堑,内为夹道,大大提高了护城河的防御作战能力。

据《山海关志》记载:■山海关牧营楼临闾楼在东城上接东罗城北角处。因建东罗城接连关城,虑有不测,特置楼设军。五脊歇山 是我国古建筑的屋顶形式的一种。在我国古代建筑里,起脊的硬山式、起脊的悬山式和庑殿式建筑有五条脊,分别为正脊、垂脊、戟脊、围脊、角脊。其中最顶上的水平方向的脊为正脊。由于其正脊两端到屋檐处中间折断了一次,分为垂脊和戗脊,好像“歇”了一歇,故名歇山顶。

临闾楼与东罗城同期建成,是拱卫山海关城的防御性建筑。清以后逐渐废弃。后来的临闾楼是后人为了纪念它而建。

临闾楼坐落于一长方形城台上。城台面阔25米,台高10米。临闾楼建筑面积119.52平方米,楼高10.22米。为五脊歇山单檐顶,砖木结构。楼东、北、南三面辟有20个箭窗,战时弓弩手居高临下,凭窗射敌,威力极大。

威远堂即为东北角楼,它位于山海关城的东北角。与位于山海关城东南角的靖边楼互为辅助,遥遥相对。

据《山海关志》记载:“威远堂始建于明初。明初徐武宁建关时欲于此建楼,与南角楼并峙”,后因徐达进京未归,工程中途停止。1565年,主事孙应元在角楼旧址上建立了“威远堂”。

威远堂战略防卫地位非常重要,历代都对其进行过不同规模的修葺。清代以后,由于长城在军事战略上的地位逐渐丧失,威远堂也渐渐被废弃,后来仅存遗址。弓弩 又称弩,是一种用机械力量射箭的弓,泛指弓:弩弓、弩机、弩手、弩箭、弩炮。弩弓一般使用多层竹、木片胶制的复合弓,形似扁担,所以俗称“弩担”。它的前部有一横贯的容弓孔,以便固定弓,使弩弓不会左右移动,木臂正面有一个放置箭镞的沟形矢道,使发射的箭能直线前进。

牧营楼据《山海关志》记载:“牧营楼在东城上接东罗城南角处,与临闾楼同为镇东楼的配楼。”以后被废弃。

后来的牧营楼是人们为了纪念此楼阁而建,后来的牧营楼城台为四棱形,台面阔21米,台高11米,南北与主线长城相连。■山海关东南隅的靖边楼

牧营楼建于城台之上。建筑面积有118平方米,楼高10.5米,单檐歇山瓦顶,两层砖木结构,楼上辟有20个箭窗,易守难攻。■靖边楼精美的檐饰

靖边楼亦称东南角楼、东南台,位于山海关城的东南隅,是山海关城的防御性建筑。

据清嘉靖十四年版的《山海关志》中记载:靖边楼始建于明初,在1587年和1611年时分别重修过。清嘉庆十年改建为奎光楼,亦称奎星楼。

后来的靖边楼重建时,基本上是仿明式建筑。整个楼体建于一个宽阔的城台上。

靖边楼城台主台体面阔43米,高11米,上建有30个垛口,26个射眼。城台中部内侧有宽9米的东西向马道与山海关城内相通,紧贴城墙一侧还设有宽两米的142步砖制台阶供行人上下。明初建时,是为了一旦战事来临,兵士可及时登城就位,迎击敌人。

城台之上是靖边楼,靖边楼是两层砖木结构,平面呈曲尺形、总面积658.4平方米,楼高13.47米,歇山式九脊重檐顶。楼内上下两层有木梯相通。楼上有箭窗56个,檐桁枋心,仿明式彩绘,庄重古朴。

为了防御体系的完备,明代官员在山海关关城的城东、西门之外,还各筑有东罗城、西罗城,城南城北还筑有南翼城、北翼城,城西门处还建有瓮城,东门外有城堡、烽火台等多处。

其中,东罗城据《临榆县志》中记载:马道 我国古代建于城台内侧的漫坡道,一般为左右对称。坡道表面为陡砖砌法,利用砖的棱面形成涩脚,俗称“礓”,便于马匹、车辆上下。马道多见于较高边坡和施工过程中垂直面上,其功用主要有保证边坡稳定、保证施工期交通并主要是人员和小型设备的交通。东罗城傅大城之东关外,高二丈三尺,厚丈有四寸,周五百四十七丈四尺,门一,在城东,即关门,为东西孔道。建楼于上曰“服远”。水门二,角楼二,附敌楼七。明万历十二年,主事王邦俊、永平兵备副使成逊建。■山海关古城钟鼓楼初设三门,清康熙四年移关时,通判陈天植、都司孙枝茂、守备王御春重修。因塞南北二门,即以东门为关门。旧设敌楼,今废。环城为池,周四百有二丈九尺。保存到后来的东罗城城池占地24平方千米,东罗城周长约为2千米,其中东城长395米,置关门1座,敌楼两座,角楼2座。西城为长城主线,长589米。南城长439米,置南门1座,水门1座,角楼2座。北城长622米,设北门1座,水门1座,敌楼3座。东罗城城墙平均高度8米,墙面面宽3.2米,城墙为条石基础,三合土夯筑,外壁包青砖,内壁有毛石垒砌的,也有夯筑的。据说,东罗城初建时设置三座城门,上建“服远楼”。城门之上有■山海关古城墙一石匾,上镌刻“山海关”3个字,因年久风化,字迹已不甚清。

东罗城城门之外有一长方形瓮城护卫。1665年,守备王御春重修罗城时,砌塞南北两门,以服远门为关,成为罗城唯一的通道。

东罗城内只有一条东西向主干道,名为东罗城大街,全长523米,是关内外的必由之路。因此历史上称之为“两京孔道”。在大街的两端,即关城东瓮城外,护城河桥东,建有“辽海咽喉坊”一座。

东罗城大街两旁布有枝状的尽端式街巷。巷内曾建有东岳庙、三官庙、天齐庙、关帝庙等。明代中叶建立的东罗城,主要作为关城的防御堡垒,大多用以屯兵、存放武器弹药等。

另外,在东罗城的城墙上有不少青砖砖脊上烧制有当年参加筑城的单位和时间的文字。这种带有文字的砖就达9种,分别为:“万历十二年真定营造”,“万历十二年德州营造”,“万历十二年建昌车营造”,“万历十二年燕河路造”,“万历十二年乐亭县造”,“万历十二年抚宁县造”,“万历十二年卢龙县造”,“万历十二年迁安县造”,“万历十二年滦州造”。

从这些烧制着文字的砖可以看出,当时参加修筑东罗城的既有营、路,又有州、县,动用了大批军队将士和地方民夫。万历 (1573年~1620年),明神宗朱翊钧的年号,明朝使用万历这个年号一共48年,是明朝使用时间最长的年号。明神宗,汉族,明穆宗第三子。隆庆二年,立为皇太子,时方六岁。隆庆六年,穆宗驾崩,10岁的朱翊钧即位,次年改元万历。在位48年,是明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

西罗城据《临榆县志》中记载:■山海关鼓楼西罗城,傅大城之西关外,明崇祯十六年,巡抚朱国栋请建,工未毕,通改革中止。门一,在城西,曰“洪宸”。■雄伟壮观的山海关城未建时,即有拱宸楼,不知何年始建。因土筑易圮,明万历二十四年副将杨元改用砖石。”今“拱宸门”及西罗城均毁。巡抚 我国古代代的官名,又称抚台。我国明清时地方军政大员之一,巡视各地的军政、民政大臣。清代巡抚主管一省军政、民政。以“巡行天下,抚军按民”而名。清代巡抚是一省最高军政长官具有处理全省民政、司法、监察及指挥军事大权。

南北翼城,分别距关城南、北1千米,建筑形制相同。据《临榆县志》中载:南北翼城城墙均高“二丈有奇”,城“周三百七十七丈四尺九寸”,城南北各有一门。为“明巡抚杨嗣昌建”。由于历史的变迁,到后来,这两座翼城皆毁,仅存残址。

除了东罗城、西罗城,以及南北翼城之外,在山海关关城中心,还有一座高9米,方约为17米,穿心四孔的钟鼓楼,此楼后来破烂不堪,后人们便把它拆除了。

在关城东1千米的欢喜岭上,还筑有一座威远城,相传为明山海关总兵吴三桂所筑。后来还有一段遗址,周长614米。此城地处要害,遥控四野,与关城成犄角之势。

当年,明朝正是有了这些防御工事,这样,山海关城及其附近军事设施,便构成了古代军事建筑群,才有了“山海关关山海”之势。

1385年,徐达于应天府病逝,年仅54岁,他被追封为中山王。徐达一生骁勇有谋,善治军,战绩及筑边功勋永远彪炳史册。

为此,到明代嘉靖年间时,山海关兵部分司主事陈绾便在他的《显功庙》中写道:太傅提兵出塞还,更因渝塞起渝关。石驱到海南城堞,垒筑连云北倚山。辽水至今来靺鞨,蓟门终古镇窴颜。岁时伏腊犹祠庙,麟阁勋名孰与班?

显功庙奉祀的是明开国元勋大将军太傅中山王徐达。此诗以炽烈的激情歌颂了徐达修筑山海关并建山海卫的丰功伟绩。阅读链接为了表彰徐达的显赫战功以及他修筑山海关的功劳,明景泰五年,朝廷下令在山海关城内为徐达立庙祭祀,成化七年建成,所建之庙叫显功庙,又称太傅庙、徐达庙,由内阁大学士商辂撰《显功庙记》勒石立碑。嘉靖年间山海关兵部分司主事陈绾写了《显功庙》诗,歌颂了徐达筑山海关建山海卫的丰功伟绩。著名书法家萧显为关隘题字山海关是由七座城堡、十大关隘和长城上众多的敌台、墩台组成的古代建筑群,整个关城结构严谨,功能明确。明长城的东起点老龙头与大海交汇,碧海金沙,天开海岳,气势磅礴,雄关高耸,素有“京师屏翰、辽左咽喉”之称,与关城相连的角山长城蜿蜒曲折,烽台险峻,风景如画。山海关关城上的东城箭楼,高高耸立在长城之上,就像一员威武■海边的老龙头长城不屈的战将,守卫着整个关城。在这个箭楼上挂有一块长5.9米、宽1.6米的匾额,上历题写着“天下第一关”5个大字。

这5个大字笔力苍劲、古朴,有雄视四海之意,又有艺盖八荒的雄风。这个世上罕见的书法出自何人手笔呢?

有人说这5个大字是晋代书法家“书圣”王羲之所写,还有人说是明朝大奸臣严嵩所写。其实,这两种说法都不正确。

王羲之是晋代书法家,而山海关修建于明朝洪武年间,前后相差900多年。而严嵩是明代中期人,在他当道时,天下第一关已建成100多年,这时“天下第一关”匾额早已悬挂好多年了。

真正书写“天下第一关”匾额的,其实是明朝34位书法大家之一,山海关的本地人萧显。萧显在1437年出生,少年时勤奋好学,他曾经在山海关附近的一所寺院读过书。1459年,他考中了举人。

1472年,萧显参加殿试,并获得二甲进士。明朝廷任命他为兵科给事中,让他辅助明英宗处理奏章。

萧显在任职期间,一直不肯趋炎附势,表现得耿直刚正,让朝廷的权贵非常嫉恨。后来,明朝廷又■山海关“天下第一关”匾额派萧显到云南的一个县担任同知,他同样得到了老百姓的拥服。箭楼 我国古代周围有远望、射箭窗孔的城楼。古代武器落后,城门又是唯一的出入通道,因而这里是封建统治者苦心经营的防御重点。箭楼一般设在城楼正中,正面和两侧设有方形窗口,供射箭用。■明代山海关图

1488年,萧显又被朝廷派到衢州,也就是后来的浙江衢县当官,任期时对老百姓非常照顾,深得当地百姓拥戴。

1492年,萧显不想当官了,于是给朝廷上疏,乞求回家养老,朝廷批准了他辞职。于是,萧显回到山海关,在城北的角山后面盖了几间房子,过上了隐居生活,并给自己院子起了个名字叫“围春山庄”,院子旁边还建了墨香、荫秀两个亭子。

回到家后的萧显,天天沉醉在诗、书、酒里,自娱自乐了20多年。在这期间,他的书法艺术也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这时候,山海关“镇东”城楼已经修好100多年了,但一直没有与之相称的匾额。明朝皇帝朱见深亲笔下旨,要在山海关东门城楼上悬挂一块题为“天下第一关”的匾额,一来可以为山川日月增辉,二来也可以为大明帝国壮威。

镇守山海关的兵部主事接到圣旨后,不敢怠慢,首先派人攀上东门箭楼,丈量好尺寸,并找了4个出名的木匠,做了一块长5.9米、宽1.6米的巨匾。

望着这个巨匾,兵部主事却不知道让谁来写。这时有一个部下说,能写此匾的人就住在山海关的“围春山庄”,此人就是鼎鼎大名的书法家萧显。并说萧显楷书、草书、隶书、篆书样样精通。

第二天,兵部主事携带礼品登门拜访萧显,并说明来意。萧显笑笑说:“我乃赋闲之人,不过练笔养生,实难担此重任。”兵部 主事我国古代的官职名称。兵部是我国古代的官署名,主要是掌管选用武官及兵籍、军械、军令等,兵部的最高长官是兵部尚书。主事是兵部里掌管其中一方面的官职,掌管各省的地图、武职官的叙功、核过、赏罚、抚恤以及军旅检阅、考验等各方面事项。

兵部主事看到萧显婉言谢绝,连忙躬身揖礼,并说道:“萧大人,您是德高望重的清官,又是远近闻名的书家,书写此匾额非您莫属,如果您今天不答应,我就不走!”

萧显沉思半晌,才勉强应允。不过他也提出了条件:“让我写这块匾,时间恐怕较长,你们不必催我,心急肯定写不好。”■山海关兵部衙门

兵部主事见好就收,连连答应:“可以可以,请萧大人看着办就是了。”■萧显(左)塑像

兵部主事原以为,就这5个字,即使两天写一个字,10天也写完了。可他回到衙门20多天了,一点信儿也没有,但有言在先,还不能催呢!宣纸 亦被称为“千年寿纸”,产于安徽泾县,起于唐代,历代相沿。宣纸具有易于保存,经久不脆,不会褪色,“韧而能润、光而不滑、洁白稠密、纹理纯净、搓折无损、润墨性强”等特点,是我国最能体现艺术风格的书画纸。由于宣纸有易于保存,经久不脆,不会褪色等特点,故有“纸寿千年”之誉。

兵部主事想来想去,他想了一个办法,就让手下人备了熏鸡、烤鸭、点心和水果等,还派了两名亲信给萧显送去。

到了晚上,送礼的回来禀报说:“萧大人正在练字,书房里贴着历代书法名家的真迹墨宝,桌上地下都是写过的宣纸。”

兵部主事想也没有别的办法,只好再等等。这一等,转眼又过去了20多天。兵部主事又着急了,忙又派人把一些绫罗绸缎和一匹骏马给萧大人送去,意思是请萧显快马加鞭。

时间不长,送礼的人回来报告说:“萧大人正在院子里练武功,十八般兵器,刀枪剑戟,斧钺钩镲,技法十分娴熟!”

兵部主事一听,有些莫名其妙。无可奈何,只好说:“再等等吧!”

谁知道一转眼又过去了20多天。兵部主事这回真是沉不住气了,忙让手下人备好文房四宝:笔、墨、纸、砚给萧显送去。文房四宝 我国独有的文书工具,即笔、墨、纸、砚。文房四宝的名称,起源于南北朝时期。在历史上,“文房四宝”所指的物品也常有变化,有的朝代特指笔、墨、纸、砚中的某个品种。

时间不长,送礼人回来,禀报说:“萧大人正在书房里吟诗。”

兵部主事忙问:“萧大人都在吟什么诗?”钺 我国古代武器及礼器的一种,为一长柄斧头,重量也较斧更大。早在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遗址中,已发现玉制的钺,在当时具有神圣的象征作用。

手下人赶紧回复:“萧大人在吟‘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什么‘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青光’”■华丽壮观的山海关城楼

兵部主事又问:“萧大人收到四宝后怎么说?”

手下人告诉兵部主事:萧大人看了看礼物说:“回去转告你家大人,再过一个月就可以写匾了。”公孙大娘 公孙大娘是唐玄宗统治时期,在唐朝宫廷里舞剑舞得最好的人。她善于舞剑,舞姿精彩绝伦,所有人看了之后都为之倾倒。她善于创新,在继承传统剑舞的基础上,又自己独创了很多种剑舞。

兵部主事听了这话是又急又气,怎么还要一个月?但也实在没有办法,只好还得等待。

可是事情发生了变化。第二天,兵部主事就收到快马急报,新任总督三天之后替皇上视察悬挂匾额一事,要求一切事项必须准备停当,不得有误。总督 明清时地方军政大员。因职责不同,又分为专务和地方两种。专务总督有总督粮储、总督河道、总督漕运等称呼,地方总督多是因为边防任务而设,以军务为主。

这下可把兵部主事急出汗来了,他无奈之下,只能命人抬着巨匾和墨汁,随他来到“围春山庄”里。

兵部主事见到萧显寒暄几句之后,拱手施礼说:“下官今遇急难,务必请萧大人伸手帮助,下官永世不忘。”■山海关城楼局部

萧显忙问其中的原因。兵部主事便把总督要前来视察之事告诉了萧显。萧显听罢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很无奈地说:“看来今天这匾是非写不可了,写就写罢!”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