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意就业——高职就业指导工作研究与实践(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27 00:31:12

点击下载

作者:张瑶祥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满意就业——高职就业指导工作研究与实践

满意就业——高职就业指导工作研究与实践试读:

版权信息书名:满意就业——高职就业指导工作研究与实践作者:张瑶祥排版:辛萌哒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2-06-01ISBN:9787308100847本书由浙江大学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第1章后扩招时代高职招生面临的挑战

一直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供给小于需求,属于紧缺资源,处于卖方市场。高考作为人才向上流动的重要渠道,曾经改变过无数人的命运,挤过高考这一独木桥的,意味着学而优则仕;挤不过的,则要通过其他的方式和途径寻找向上流动的方式。这时,作为消费者的学生和家长对高等教育没有选择的主动权,人们考虑的是先占据这份社会资源,顾不上考虑机会成本。而作为高等教育的卖方处于主动地位,表现为不管什么专业、什么学校在招生时均不会遇到什么困难。

到了2009年,我国高等教育出现了由原来的卖方市场进入买方市场的拐点。据有关统计,1999年高考扩招后,全国高考报名人数开始了长达10年的迅猛增长,从当年的288万增加到2008年的1050万,达到峰值。2009年高考人数出现首次下降,到2011年,报名人数降到933万人,比2008年下降了117万。根据山东省教育厅的预测,到2013年,山东省考生总量将从2008年的80万下降到40万左右。在报名人数下降的同时,招生计划数还逐年有所增加,促使录取率不断提高,2011年全国平均录取率达到72.3%,其中有10个省市的录取率超过80%。

高考报名人数减少,最主要的原因是我国按毛入学率计算的适龄入学人口数量在逐年下降。据国家统计局年报,2008年、2009年和2010年,应届高中毕业生人数分别为849万、834万、803万,适龄升学人口的不断下降已成趋势,人口拐点已经开始出现。

在高考报名人数逐年减少的同时,高校的招生能力却在不断增强。近年我国高校还在争相升格,专业院校改综合院校、专科升本科、“学院”改“大学”的趋势还在不断发展。仅2010年我国就新增43所高等学校,这43所学校中,由中专学校升为高等专科学校的4所,由大专院校升为本科学校的22所,还有16所高校由“学院”改为“大学”。根据教育部公布的2011年具有普通高等学历教育招生资格的普通高等学校、独立学院和分校办学点的名单,截至2011年4月27日,全国普通高校共计2359所(不含军事院校和港澳台高校),其中普通本科院校820所(不含独立学院311所),普通高职院校1228所,经国家批准设立的独立学院311所,第四部分是经国家审定的分校办学点70个。

与此同时,高考考生升学渠道多元化导致了高考不再是独木桥。随着“美国高考”、“英国高考”等陆续进入中国,越来越多的考生尝试着放弃国内高考,准备出国留学。2009-2011年间的连续三年,出国留学人数分别增长了24.4%、27.5%、24.1%,其中增长最快的是高中毕业出国的低龄留学人数。美国大使馆统计的数据表明,2011年申请签证的留学生比2010年同期增长了约48%。

高等教育买卖市场的上述变化一方面表明了大学的所谓“精英”教育正在走向终结,考生可以更多地从自身特点出发,选择合适的成才之路。另一方面,也表明了未来我国高等教育的产能将逐渐过剩,高校之间的生源竞争不可避免。在生源竞争中,那些地处偏远、专业特色不明显、学费较高、品牌较差的学校将会面临“洗牌”甚至“出局”的危险。

由于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大发展的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是伴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产生的新生事物,虽然在规模上已经占据了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并且在理论上已经承认高职教育与普通本科教育是两种不同的类型,但无论是办学实力,还是社会的认可度均无法与普通高校相比,尤其是在学历层次上,目前的高职教育基本上还是处在专科层次,高职教育对绝大多数学生来说都是高等教育的终结,把高职招生安排在最后一批的招生制度也在客观上反映了高职要低本科教育一个档次。高职与普通本科之间的这种差异,使人们“上不了重点大学的上普通本科,上不了普通本科的上三本,上不了三本的读高职”的传统观念一时难以改变。因此,当高等教育从“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的时候,招生难现象首先在高职出现是理所当然的。

从2010年开始,高职院校完不成招生计划的现象已经出现,到了2011年甚至出现了大面积的首轮零投档。据报道,山东省2011年专科(高职)二批一志愿投档中文史类119所、理工类115所院校上线生源为0;江西省高职(专科)二批一志愿投档中文史类89所、理工类96所院校上线生源为0,另外还有大批学校投档数远远低于其计划录取数。“零投档”现象并非只出现在上述省份,全国很多省市普遍存在。有关专家认为,“零投档”和“低投档”在未来几年内还会持续对一些高校造成影响。

美国学者马丁·特罗的高校分层理论指出,影响一所高校社会地位的因素包括学生质量、专业课程设置、教师水平、经费来源、历史地理位置、图书馆与实验室等。其中,生源质量是反映高校地位高低的晴雨表,生源质量的高低与高校地位高低成正比关系,知名高校容易吸引到一流的生源,而优质的学生又巩固了这些高校已有的优势地位,两者形成互动的关系。由此,生源竞争是提高大学社会地位与声誉的必然选择。对于高职院校来说,生源竞争是事关生存和发展的严峻挑战。第2章高职“好就业,难招生”现象剖析

从理论上说,高职招生与就业之间呈正相关,“出口畅,进口旺”这句话,就是被用来形容招生与就业之间的这种正相关关系的,它表明了只有就业的出口畅,才能有招生的进口旺。因此,以“出口带进口”应该是高职院校应对生源竞争的最佳选择。但是,实践中却出现了“好就业,难招生”的现象。首先,高职与普通本科相比,高职毕业生的就业率并不低,但招生却无法与普通本科相比。其次,同样是高职,在“难招生”的大背景下,部分财经类的学校或专业招生相对火爆,理工类的学校或专业招生遇冷;而表现在就业市场上,理工类的学校或专业的毕业生却成了“供不应求”的香饽饽,不时可以听到或看到“供需比1比多少多少”、“毕业生被预订”等字眼的报道。对于这种与常理相悖的现象该作何解释?我们又该采取怎样的对策?对这些问题作更加客观理性的分析,可以为做好高职招生、培养、就业工作提供准确合理的参考依据。

一、“好就业”不等于“就好业”

如果说生源减少、高考录取率的提高以及参加“洋高考”人数逐年增加是产生高职“难招生”的直接因素,那么“好就业”不一定等于“就好业”就是产生高职招生难的间接因素。“好就业”仅仅是指就业机会的可获得性。就业机会的可获得性主要是由用人市场的总体需求状况及需求结构决定的。从总体需求来看,随着经济增长,就业市场岗位需求总体上不断增长,而24岁以下的青年劳动力的供给在下降。这说明整个就业市场找工作的环境有了较大改善,就业的机会容易获得,或者说“好就业”。但从人才需求结构来看,在大学毕业生逐年增加的情况下,相应的符合大学生期望的岗位需求则没有太大增长,大学生找一个一般性的工作应当说并非难事,问题在于这个岗位工资低、工作不稳定,甚至没有社会保障等,这就是劳动力市场出现普遍的招工难和大学生就业难同时并存的根本原因,也是高职毕业生比本科毕业生“好就业”的原因。因为,无论是一个行业还是一个企业,人才的构成往往是呈金字塔形的,中下层就业岗位相对较多。高职毕业生的就业主要集中于中下层职业岗位,所以,就业难度比本科生在中上层职业岗位中的就业难度要低,也就是“好就业”,但这种“好就业”不一定等于“就好业”。

1.“好就业”的岗位缺乏高职毕业生就业的“专属性”

所谓的“好就业”、“用工荒”、“招工难”,更多的是指劳动力市场对一线的普通技术工人(如营业员)需求旺盛,而这种需求对高职毕业生来说不一定具有(或者说缺乏)“专属性”,其在企业中不是不可或缺的,大部分岗位职高毕业生就可以胜任,或者普通高中毕业生经过短期岗前培训就可以上岗。这一点,我们可以通过校园招聘会中最具“好就业”代表性的机械类岗位的统计来说明。

近62%的操作工、机修工岗位不限学历或只要求职高以上。而占38%的大专以上岗位,有近一半的企业又要求本科以上学历。明确要招高职的岗位还不到总量的20%,况且一部分岗位还可以被中职毕业生所替代。

由此可见,我们不能把这种一线普通工人的大量需求简单地看做高职毕业生的好就业。当然,笔者不是说高职毕业生不能当一线普通工人。相反,无论是从人才的成长规律还是从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角度来看,不仅是高职毕业生,而且是所有的大学毕业生都应该放低“身价”,从基层做起。但是,既然职高(或普通高中,甚至初中)毕业生就可以胜任的工作,让读了三年高职的毕业生去从事与他当年没有考上高职的同学从事同样的工作,甚至担任当年同学的下属,无论从人力资本投资的角度还是从感情上均说不过去。

2.“好就业”的岗位缺乏发展性

当然,不少人会认为,从长远看,高职毕业生的发展潜力比职高毕业生更大。而事实上,越是操作性强的岗位,往往越难赶上已经在实践岗位工作(边做边学)三年的同事,而且大多数的企业只是让技工一直在同一条流水线上重复工作,即使经过十几年,其操作水平和待遇也都很难得到提高。

3.“好就业”的岗位薪水普遍较低

由于“好就业”的岗位进入门槛低,其薪水也普遍较低。据统计,我国2011届硕士毕业生平均签约月薪为4160元,本科毕业生平均签约月薪为2514元,高职高专毕业生平均签约月薪为2077元。1

虽然教育部副部长鲁昕曾多次强调,“职业教育不是培养廉价劳动力”,但目前的现实情况仍然是“低层劳动者培养工厂”2。从这个意义上说,高职毕业生就业率高、好就业,是高职毕业生正确认识就业形势、愿意放低身段、合理定位的结果。同样道理,如果本科毕业生愿意放低身段,就业率也会提高很多。

4.“好就业”的岗位供需比容易被人为扩大

广义的毕业生供需比是指当年毕业生人数与用人单位需求人数之间的比例,可反映社会需求。供需比越小,说明越好就业。而对于某个学校(或者某一专业、某一招聘会)来说,供需比是指某个学校(或者某一专业、某一招聘会)毕业生人数与用人单位对该校(或者某一专业、某一招聘会)需求人数之间的比例。这种供需比往往容易失真,被人为扩大。一是虚报。“好就业”的背后就是“招工难”,由于“招工难”,需求就容易被人为扩大。明明只需要5名,招聘单位的招聘广告会写10名,甚至20名。二是重复统计。越是招工难的岗位,出席招聘的场次越多,就越容易重复统计。如一个单位需要招10个计算机操作员,他们如果先后到5个学校招聘,那么需求会被放大到50个。三是统计口径不一。通常会把不同学历要求岗位混在一起统计,比如,某公司分别招高职专科、本科、研究生各5名,就会被统计成“带来15个招聘岗位”,而事实上带给高职毕业生的岗位却只有5个。另外,我们的一些学校为了反映“好就业”,喜欢用供需比来说事,有不少学者甚至还提出用供需比来反映就业的质量。如果真如此,恐怕站在学校角度统计的供需比失真的情况会更严重。

二、高职培养的人才在一定程度上缺乏高职的“专属性”

高职教育作为一种类型,强调的是以就业为导向的应用性、技能型人才培养,更强调为社会提供“零距离”服务,输送针对性强的各类高素质、技能型急需人才。但目前高等职业教育与高职学生的文化基础(智能特征)不相适应;高职院校在专业设置和培养方面过多地强调与岗位对接,尤其是一些理工类专业有越来越专、越来越窄的趋势,岗位迁移性差;培养的人才缺乏高职毕业生的“专属性”。

1.在人才培养上,与高职考生的文化基础不相适应

面对高职招生难、理工类的学校或专业招生更难的问题,人们把矛盾的焦点集中在“目前大多数家长不希望子女做技术型工人”上,而没有从考生的文化基础、学校本身的专业设置、培养定位等方面作深入探究。农林、水利工程、加工制造等方面的专业,固然有就业环境艰苦的因素,但在本科(尤其是重点本科)比较热门的一些专业,如软件技术、生物技术等,不存在就业环境艰苦的因素,为什么到了高职批次就会出现招生难?

众所周知,与重点本科批次考生不同,高职考生之所以考不上本科,主要原因是文化课基础普遍较差,相对于语文、数学、外语三科成绩,理科综合(物理、化学、生物)的成绩又特别差,300分的理科综合大多考生考不到120分。

例如,2011年浙江省普通本科批理科最低投档线382分,而理科投档线全省排名第三的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理科录取的736名学生,其语文、数学、外语三门课合计的平均分达到267分,也就是说这些学生的理科综合的平均分如能考到113分(满分300分)就可上本科线。可以想象,比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理科投档线低67分的学校考生的理科综合估计100分也不到了。

正是因为高职考生文化课基础普遍较差、理科综合(物理、化学、生物)成绩又特别差的原因,学习难易程度就成了影响高职考生选择专业的重要因素。根据考生及考生家长理解,相对财经类专业而言,理工类专业学习会困难些。尤其是一些以物理、化学、生物为基础的专业,考生大多担心学不好,今后找不到工作。另一方面,一些理工类的学校或专业,为了突出高职的高等性,又十分注重基础理论知识的教学,在“够用、适度”的分寸上把握不准,混淆了高职的“高”与普通高等教育的“高”,脱离了高职学生智力因素的实际。这是高职财经热、理工冷的原因之一。

2.在专业设置上,与实际岗位要求不相适应

高职毕业生主要面向中小企业就业,中小企业是高职毕业生就业的主渠道。据浙江省调查,69%的毕业生在300人以下的中小企业就业,其中约四成的毕业生在50人以下的中小企业就业。这些中小企业所提供的岗位往往技能要求不是很高,更需要的是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或者说能胜任一人多岗的人才。应届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一年比一年严峻,这种严峻不单指社会提供的岗位有限而毕业生每年都在增加,更重要的是企业对于员工的评价标准已不复往日那般单一,能干好一件事与能同时干好几件事,企业往往更喜欢后者,学校在培养中应考虑不同类型用人单位的文化和能力需求特点。

据浙江省2010年统计,全省46所高职院校共设置296个专业,覆盖到高职高专全部19个大类,专业点1120个。全省高职院校平均设置专业24.35个,最多的达到77个,前三所学校均在40个以上。目前这种追求大而全,专业越办越多,专业划分越来越细,专业口径越来越窄的趋向,容易使培养出来的毕业生知识单一,知识技能结构不完善,往往只能在很窄的专业范围内发挥作用,缺乏对知识和技术的综合、重组和创造能力,职业迁移能力不足,既适应不了中小企业就业岗位的实际需要,对学生本人来讲也缺乏发展性。

当然,从一般意义上理解,高职院校的职责与使命更多地在于让学生掌握一技之长,毕业后能够找到一份适合其专长的工作。现在很多学生包括家长都还是抱着这样的想法来选择高职院校的。如果我们的教育做到这一步,无可厚非是合格的,但如果把“合格”作为高职教育的终极目标是远远不够的。由于社会职业结构的动态变化,当今社会职业岗位越来越不稳定,在竞争激烈的人才市场上,仅仅掌握一门专业知识技能并不能保证人才找到自己合适或者满意的工作,多数用人单位的用人标准也不再仅限于专业知识技能,而是考虑人才的综合素质,或者说岗位迁移能力。相对高职理工类来说,一些财经类专业的毕业生岗位迁移能力相对较强,这也是高职财经热、理工冷的重要原因。第3章着力提升毕业生就业满意度

高职招生难的实质是就业难,而就业难主要是就业满意度问题。大学生就业困难是由于大学生对能够找到的工作未达到其期望值造成的,并非绝对困难。高职毕业生虽然“好就业”,但就业的总体满意度并不高。产生满意度不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政府层面的相关政策因素,也有学校方面培养的因素;既有用人单位的过高要求,也有学生自身就业能力不足或者就业期望过高等因素。

破解高职“好就业,难招生”现象的关键是着力提升毕业生的就业满意度,在确保“好就业”的同时,实现“就业好”。为此,必须处理好招生、培养与就业三者之间的关系,实现招生、培养、就业的良性互动。招生是基础,生源的优劣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培养是核心,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就业状况;就业是关键,就业状况反过来又影响到生源质量的好坏。三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一、加快高职自主招生改革,改变选才方式和标准

招生是高职院校的生命线,没有生源,学校就成为无源之水,就会失去存在的基础。目前采用的统一考试、分批录取方式,在客观上既强化了分数至上,又使高职成为最后一批的“差生”才选读的现实,加重了高职院校的招生难。因此,必须加快探索多元评价、多样化招生考试制度改革,借鉴美国、英国、日本等国的高校在招生录取时采取多元录取标准,综合考查高中学生学业成绩、统一考试成绩、品德心理、社会实践表现等因素后决定是否录取,让富有个性特长,适合高职培养的学生成为招生录取的对象。可喜的是,北京市、浙江省等已经在高职自主招生改革方面做了有益的探索,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二、正确把握高职类型特征,培养姓职名高的专属性人才

1.突出非智力因素培养,注重发挥个人特长

人才多元化不仅是市场经济发展对人才的多样化需要,也符合人的身心发展规律。美国哈佛大学霍华德·加德纳教授提出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人类的智能至少可以分成以下九个范畴:语言智能、数学逻辑智能、肢体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关系智能、空间视觉智能、内省智能、自然观察智能以及生存智慧智能。传统教育教学仅重视语言智能与数学逻辑智能这两项智能的发展,考试内容也是围绕这两项智能展开,对其他智能关注很少。

高职学生在语言智能与数学逻辑智能这两项智能方面与本科院校学生相比不占优势,要让高职学生学有所成,必须树立人才多元化的理念,正确把握高职学生的智能特征,突出非智力因素培养,因材施教,扬长避短。具体要实现三个转变:

第一,树立素质本位职业教育理念,从单纯应试教育和追求就业率的观念向人的全面发展和终身教育转变。

其次,从单纯的“职业人”培养向“社会人”培养转变,在注重专业理论学习和基本技能训练的同时,应增加文化修养的提高和思维技能、身心素质、人格品质的养成。

第三,从要求本专业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向技能面宽、适应性强的要求转变。

2.强化校园文化建设,发挥文化育人功能

与社会培训机构不同,大学在课程设置、所选用的教材大同小异的同一层次、同一专业,为什么不同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其素质与性情却常会有很大的区别呢?关键是学生在学校体验到的教育氛围不同。在这方面,浙江“三经”的成功经验对其他高职院校是一个很好的启示。如浙江金融职业学院结合“金融”的职业特性和“金融人才”的品质特性,确立了以“诚信”为主题的校园文化建设目标,即培育诚信职业人格和熟练职业技能兼具的金融人才。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积极倡导“以诗教为特色,兼融诗书画,并蓄文史哲”的人文素质教育,致力于培养企业所需的、全面发展的和谐职业人。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确立了“以浙商精神为内涵,以浙商文化为主题”的校园文化建设思路,通过打造“敬商、重商、亲商、勤商”四大平台,提高学生的创业创新素养,培养“浙商新人”。在高职总体面临招生难的情况下,这三所学校历年生源爆满,有不少考生的录取分数超过本科线,这与重视校园文化品牌建设、充分发挥文化育人功能不无关系。

3.加强内涵建设,树立品牌和特色

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高等教育已由买方市场变为卖方市场,考生数量下降对高职招生是一个严峻考验,品牌与特色成为学生(家长)选择教育服务的第一要素,高等职业院校只有找准其毕业生就业岗位的空间(不可或缺),形成特色与优势,才能保持活力,实现可持续发展。总之,突破招生尴尬的瓶颈还得靠高职院校自身加强其内涵去求得破解。

三、坚持满意就业理念,加强就业指导

大学生就业指导,又称职业指导或生涯指导,依据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界定,是指“旨在帮助各种年龄阶段的个人作出教育、培训、就业选择和管理的全部活动。活动内容包括提供就业信息和个人与职业是否匹配的测评工具,开设生涯指导课程和培训以及进行面对面的指导和咨询等”。由此可见,高职就业指导就是为大学生提供学习和就业方面服务的各种活动的总和。高职就业指导不仅仅服务于学生毕业时期的就业,更关乎高职学生的发展和前途,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提高学校声誉的重要环节。完善的就业指导,是引导高职学生在校学习、毕业时寻找工作和毕业后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由此可见,提高就业指导工作的满意度将对实现学生就业的满意度起到十分积极的作用。当前,加强就业指导工作,必须做好如下工作。

1.完善就业指导工作新模式

构建系统化、立体式、与时俱进的就业指导工作新模式是改进就业指导工作现状的根本措施。要加强就业指导工作队伍建设,提高就业指导工作人员的素质;将就业指导工作系统化,并且强调它的整体性,突出就业指导工作在时间和内容上的连贯性和一致性,形成从职业选择、职业测评、人职匹配、择业技巧训练到就业培训、跟踪服务等严密的工作体系,构建就业指导工作的新模式。

2.实行全程就业指导工作

就业指导工作不仅仅是对毕业生的指导,更应该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和各个环节。在大学一年级时,对其进行职业意识、职业选择、职业发展的教育,进行适应性指导,让学生了解所学专业和职业的关系,进而适应大学生活,树立专业思想,养成自觉学习、注意个人修养的良好习惯;二年级时使其对涉及就业的相关知识和技能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引导他们打好专业基础,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帮助学生确定职业方向、增强就业能力;三年级时,重点开展求职方法、择业技巧的指导,做好择业心理的准备。学校对就业后的毕业生应进行跟踪服务,建立就业信息反馈系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全过程就业指导工作服务。

3.创新就业指导工作的内容和方法

传统的就业指导工作往往以团体指导为主,对学生个体的兴趣、技能、特长等难以顾及。高校应加强个性化的辅导,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客观评价自己,也可以通过人才测评系统或测试量表指导学生对自己的气质、性格、兴趣、能力等进行测量和分析,客观地认识自我;分析和预测社会需求状况,向学生介绍就业市场和社会职业状况、经济发展趋势等情况,向毕业生提供社会需求信息,通过自我分析和社会供求现状分析,指导学生形成完整的自我形象和职业角色形象,并把个人与社会、自我与职业有机地融为一体,选择适合他们自己的职业。

总之,学生就是学校生产的“产品”,“产品”是否适销对路,毕业生能否受到社会的欢迎,很大程度上要看学校培养的学生是否符合社会职业的需求。学校培养的毕业生符合社会职业的需求标准,毕业生就能顺利就业;否则,就会出现毕业生和职位需求错位等问题。在专业设置、培养目标、教育教学实施等办学过程和环节中,要时刻考虑适应市场需要,以学生为中心,以素质为本位,积极探索教育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的改革,不断创新毕业生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积极开拓就业渠道,倾力打造学生搏击市场的竞争力,不断提高学生就业的稳定性,最大限度地追求实现学生就业的满意度。总之,只有“出口旺”才能带动“进口畅”,高职教育才能具有可持续发展的强劲动力。第4章高职就业指导工作满意度调查

一、调查综述

1)调查对象:高职就业指导工作的主要服务对象——毕业生、用人单位和特殊群体(就业困难毕业生)。

2)调查目的:通过分析调查数据,了解毕业生、用人单位和特殊群体(就业困难毕业生)对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的满意程度;通过高职院校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对选择性问题的回答,进一步了解其对就业指导工作的认识和期望,明确改进就业指导工作的方向。

3)问卷设计:结合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的具体内容和主要特点,形成“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满意度调查问卷”的主体框架;根据文献研究和访谈结果设计出就业指导工作的评价项目、评价内容和评价标准,并具体化为问卷的基本题项。经试调查和专家讨论后,进行多次修正,最后定稿。依据一般量表的编制方式,将调查对象的满意程度划分为五个层次,即非常不满意、不满意、基本满意、满意、非常满意。

4)调查内容:依据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内容分别从毕业生角度归纳出5个维度(就业机构与人员、就业管理与服务、就业指导与咨询、就业能力与实训、就业市场研究与拓展),从用人单位的角度归纳出3个维度(就业机构与人员、就业管理与服务、学生素质与就业能力),并要求调查对象对就业指导工作给予总体评价。同时,设计了相应的选择性问题,进一步了解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对就业指导工作的认识和期望,为改进和完善就业指导工作提供数据支持。

面向毕业生和用人单位设计的问卷均包括三个部分,即调查对象基本资料、关于就业指导工作基本情况的选择性问题以及就业指导工作满意度问题。在调查对象基本资料部分,主要获取毕业生的性别、生源地、所在学校、所学专业以及用人单位所属的性质、所在行业和规模等基本情况,用于验证抽样样本与区域中的高职院校毕业生或用人单位比例是否大体吻合。在问卷的第二部分,设计了一些就业指导工作的选择性问题,毕业生问卷主要涉及毕业生对就业指导工作的认识、就业需求、就业困难(帮扶)以及对就业指导工作的期望等,用人单位问卷主要涉及用人单位对就业指导工作的认识、招聘渠道、用人标准以及对就业指导工作的期望等。在问卷的第三部分,主要根据就业指导工作的内容,分别从毕业生和用人单位两个不同角度对就业工作进行满意度调查,其中毕业生问卷主要根据就业机构与人员、就业管理与服务、就业指导与咨询、就业能力与实训、就业市场研究与拓展等5个维度设计题项,每个维度下面有若干子因素变量,总共有36个子因素;用人单位问卷主要根据就业机构与人员、就业管理与服务、学生素质与就业能力等3个维度设计题项,每个维度下面有若干子因素变量,总共有21个子因素。

二、调查过程

本次调查自2010年3月至2010年10月,历时7个月,其中3月至7月为前期准备阶段,主要工作是编制问卷和开展试测。8月至10月为问卷发放、回收和统计阶段,形成具体的问卷数据。具体的步骤为:①编制问卷;②试测;③检验修正;④正式调查;⑤运用EXCEL表进行统计分析。

试测阶段:为了保证问卷的效度和信度,在多次征求专家意见对问卷进行修正后,通过问道网(专业的问卷平台)对42名毕业生和18家用人单位进行在线小范围试测。测试表明,大多数被调查者能在20分钟完成全部答题,其中最快的15分钟,最慢的27分钟,说明问卷的题量比较合适。另外,还随机访谈了5名试测者,他们都认为问卷不存在敏感性问题,便于如实填写。经检验、修订后的调查问卷分毕业生和用人单位两部分,毕业生问卷共46道题目,其中个人资料3道,选择性问题10道,满意度评价33道;用人单位问卷共33道题目,其中单位资料4道,选择性问题8道,满意度评价21道。

调查阶段:根据浙江省内高职院校和用人单位的分布情况,分别选取了杭州、宁波、温州、绍兴、嘉兴等5个地区7所高职院校和相应的用人单位为问卷发放对象。问卷发放主要通过以下途径:①通过问道网对毕业生和用人单位进行在线问卷;②通过派人上门直接发放;③通过电子邮件的方式发放;④委托有关就业指导工作部门发放。截至2010年10月,完成了调查问卷回收和统计工作。本次调查面向毕业生共发放问卷700份,回收593份,有效问卷532份;面向用人单位共发放问卷450份,回收373份,有效问卷327份。毕业生问卷回收率达85%,有效率为90%;用人单位问卷回收率达83%,有效率为88%。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1.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在532份毕业生有效问卷中,男性264人,女性268人,比例分别为49.6%和50.4%;生源地在省内的509人,占95.7%,省外的23人,占4.3%;对毕业学校所在地和所学专业情况进行频数统计。

从毕业生群体看,被调查的女高职毕业生要略多于男高职毕业生,绝大多数为省内生源,且毕业生所在地主要分布在杭州、嘉兴和宁波等经济发达地区,所学专业集中在财经大类、电子信息大类、制造大类、文化教育大类、土建大类和旅游大类等。这些数据与浙江省教育厅公布的“2010年浙江省普通高校毕业生生源情况汇编”中的情况基本吻合,说明抽样样本间的分布比例与省内高职毕业生群体基本一致。同时,数据也体现了浙江高职教育的办学特点。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教育的形成和发展取决于区域经济的发展状况,也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的发展层次和发展水平对当地的高职教育的办学规模和人才培养提出要求,而高职教育部门则主要通过源源不断地为本地用人单位输送高素质的专业型技能型人才服务于区域经济的发展。

从用人单位的性质看,以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为主,企业占到毕业生就业单位的93%,其中民营企业占82.9%。从所属行业看,主要集中在工业、服务业和商业,这三类行业占到用人单位总数的91.4%,这些行业在发展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懂财经、电子信息、制造技术的人才;而从毕业生所学专业看,当前高职院校的学科设置比较好地满足了用人单位的需求。从用人单位规模来看,中小企业是高职毕业生就业的主要方向,单位规模在500人之下的多达92%,注册资本在1000万之下的也占到74.3%。高职毕业生的这些就业特点和就业去向是与浙江省的经济发展特点密切相关的。浙江省是一个民营经济高度发达的地区,民营企业是本地经济的主体。这种主体作用不仅仅表现在民营企业的数量、分布、产值上,也体现在其吸纳社会人才的就业主渠道作用上,这与浙江所处的“长三角”区域优势和“从商重商”的社会文化是分不开的,在浙江这块土地上已经形成了“浙商”这个带有浓厚地方特色的商业群体。

通过两个角度的数据比较,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的基本背景: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的主要服务对象为两个群体即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其中毕业生大多来自本地,主要面向当地中小企业就业,所学专业也基本符合省内用人单位需求;而用人单位主体为企业,尤其是民营中小企业,这些企业主要分布在工业、服务业和商业领域。这些分析结论为下一步的满意度分析和改进对策提供了基础性数据。

2.高职就业指导工作满意度频数分析

毕业生对就业指导工作满意率和非常满意率合计达到55.4%,不满意率和非常不满意率占到10.5%;用人单位对就业指导工作满意率和非常满意率达到58.7%,非常不满意和不满意率合计为7.6%,说明大多数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对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工作在总体上持有比较明显的肯定态度,对其工作效果表示满意。相对而言,毕业生对就业指导工作更为敏感,其非常满意和非常不满意两个端点都集中了不小的比例,分别比用人单位高出4.6%和6.1%,其原因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方面高职毕业生在教育服务过程中的双重性决定了其既是高职教育的购买者又是高职教育成果的承载者,因此其与学校就业指导工作关系更为密切,也更为直接,更容易感受到就业指导工作的效果;另一方面当前社会就业压力依然很大,毕业生对就业指导工作的需求更为急迫,对就业指导工作的期望更高,更加关注并能体会到就业指导工作的效果。因此,高职院校应该高度重视学生对就业指导工作的评价,以此作为判断就业指导工作效果的重要依据,并积极回应学生的需求,不断改进工作思路,提高工作成效。为了更深入了解调查对象对就业指导工作各方面的满意程度,我们有必要对每个维度下的各个评价项目做更为具体细致的分析。(1)就业机构与人员

1)毕业生和用人单位两个群体在就业机构与人员维度下,有四个评价项目是相同的。在这些相同的项目里,毕业生在非常不满意和非常满意方面表现得更加突出,体现了毕业生对就业指导工作效果的敏感性。

2)被调查者对学校就业工作的重视程度都给予了充分肯定,毕业生对此的满意率和非常满意率合计53.9%,用人单位对此的满意率和非常满意率达58.4%,说明在当前社会背景下,随着党和政府的日益重视,学校已经将毕业生的就业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成为实实在在的“一把手”工程。

3)在就业指导机构的人员配备方面,两个被调查主体都表现出较为明显的不满意,其中毕业生非常不满意率和不满意率合计为10.9%,用人单位非常不满意率和不满意率合计为14%。这个数据显示:目前高职院校就业指导机构人员的数量配备上存在不足,而且这个现象较为普遍。相关的研究结论也印证了这一点。

4)在工作人员服务态度和专业素养方面,两个被调查主体产生了明显的分歧。毕业生对专业人员服务态度较为满意,而用人单位则有较为突出的不满意情况,两者在非常不满意率和不满意率上相差6%。同样,在专业素养方面非常不满意率和不满意率也有7.5%的差距。同样的工作人员,在服务两个群体的过程中,产生了不同的评价,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高职院校在主动服务企业的意识和理念有待加强,在服务企业的方式方法上有待改进。

5)从毕业生群体看,分歧较大的主要是针对就业指导课教师的授课满意程度,满意率和非常满意率合计占54.5%,不满意率和非常不满意率合计却高达13.4%。毕业生因为个体的差异,对同一教师给予了不同评价,从侧面反映出就业指导工作应该坚持个性化原则,在授课形式上更需要加强灵活性和针对性。(2)就业管理与服务

1)高职院校在就业指导信息工作方面比较弱。首先是向毕业生提供岗位信息的数量、针对性和及时性方面都存在明显不足,6.4%的毕业生表示非常不满意,列该评价维度非常不满意率之首。其次是向用人单位推荐毕业生工作在发布信息的及时、全面、有效等方面存在问题,17.7%的用人单位对此表示出非常不满意或不满意,列该评价维度不满意率之首。因此,学校有必要加快就业指导工作的信息化、网络化步伐,及时更新硬件,升级软件,加强配置,做到就业网络的及时、高效和全面。

2)主动联系用人单位和推荐毕业生工作也有待加强。数据显示,15.9%的用人单位不满意于学校走访用人单位情况,16.8%的用人单位不满意于学校走访毕业生情况,也有13.9%的学生嫌学校推荐的就业机会不多或不好,表示出不满意。这两者之间存在某种因果关联,就业指导部门在主动联系企业方面的力度不够或流于形式,缺少对用人单位和学生的深入了解,致使不能很好地了解双方的需求,也因此不能及时地挖掘潜在的就业机会,无法在第一时间为学生提供更多、更有针对性的就业岗位,无法满足用人单位和学生的需求。

3)学校在运用传统的就业指导工作方式方法上日益成熟,得到了各方的肯定。如20.7%的毕业生非常满意学校的就业专题讲座和报告会,34.8%的学生表示出满意;19%的用人单位对学校组织供需见面会、校内招聘、企业宣讲等活动非常满意,31.8%的用人单位表示满意。数据说明,学校在采取传统的就业指导方式方法上下了工夫,得到了两个服务群体的一致肯定。(3)就业指导与咨询

就业指导与咨询是面向毕业生开展的一项专业服务,高职院校在提供该项服务上存在许多不足:

1)学校开展的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的内容受到毕业生的欢迎,但取得的具体效果不甚理想。55.3%的毕业生满意就业指导课的内容,却有13.8%的毕业生对就业指导的效果表示不满意。这反映出就业指导课的形式上有待改进,如何让更多的学生喜欢上职业生涯和就业指导课是摆在专业教师面前的要务。这也正好解释了在“就业机构与人员”部分中,13.4%的学生“对就业指导课教师的授课满意程度”表示不满意的一个原因。

2)在开展就业指导和咨询的手段上专业化程度不够。在大学生就业意向调查与分析方面,12%的毕业生不满意;在开展大学生职业性格、能力、兴趣相关测评方面,14.3%的毕业生不满意;在大学生心理测试与个别咨询辅导方面,17.9%的毕业生不满意。这些数据显示,就业指导工作人员确实在专业化水平上有待提高。目前,普遍存在的现象是:现有从事就业指导工作人员的学历层次不高,且缺乏相应的专业培训,对专业化手段的理解不深,运用时不够娴熟,甚至不会或嫌麻烦不愿采用,影响到就业指导工作成效。

3)个性化指导欠缺。17.8%的毕业生对学校提供的个性化指导不满意,使就业指导工作的个性化原则再一次被强调,这也对当前许多高职院校千篇一律的就业指导方式提出了挑战。要改进就业指导工作必须坚持个性化就业指导,提高指导的针对性和有效性。(4)就业能力与实训

1)毕业生对高职院校提供的综合素质培养方面非常不满意率较高,达到8.3%,居该评价项目不满意率之首,不满意率为8.7%,两项合计为17%,体现出学生对学校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方面工作的明显不满。从用人单位看,16.1%的用人单位对毕业生就业心态和心理承受能力不满意或非常不满意,15.4%的用人单位认为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需要提高,15.1%的用人单位认为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需要加强。这一方面说明当前的高职学生的就业心态需要调整,摆正位置,进入角色,及时适应岗位需求,同时要加强沟通和表达能力;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学校在培养学生方面存在不足,过于注重学生学习成绩,忽视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不利于学生就业能力的提高。

2)高职教育直接面向一线、面向就业培养高级专业人才,因此需要为学生提供足够的实习机会,需要通过训练提高就业能力。而数据显示,16.9%的学生认为学校提供的实习岗位机会和数量不够多,18.9%的学生认为学校在组织开展大学生求职面试技巧训练、组织模拟招聘等活动方面需要加强。原因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毕业生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为提高就业能力,实现顺利就业,希望学校在就业实训方面加大力度,这也是就业压力下的一种正常反应;二是高职教育面向一线培养人才,对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有较高的要求,需要高职院校在实训方面不断加大投入,提高学生的工作能力,为学生走出校门成功上岗创造条件。

3)在学生的创新创业方面,13.1%的毕业生对大学生创业意识的指导和培养不满意或非常不满意,12.8%的毕业生对学校开展的相关指导不满意或非常不满意,高达15.6%的毕业生认为学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与指导需要加强;从用人单位反馈的数据看,12.0%的用人单位不满意毕业生的创新能力,1.8%的用人单位非常不满意毕业生的创新能力,两者合计13.8%。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是拓宽大学生就业渠道的一种办法,大学生可以通过创业实现就业,甚至带动就业,这也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一条有效渠道。为此,国家和各地政府都先后出台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及灵活就业。浙江省大学生自主创业可以享受的优惠有:对高校毕业生从事个体经营的,除国家限制行业外,3年内免交登记类、管理类和证照类的各项行政事业性收费;半年内未就业的,可申请失业登记,享受失业人员相关政策,包括小额贷款和财政贴息等。因此,大学生自主创业成为自身就业的一种选择。为了适应这种需求,高职院校必须加强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5)就业市场研究与拓展

加强就业市场研究,拓展就业市场,是高职院校着眼长远,不断适应变化的外部环境,及时做好就业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关系到学校的各项工作,从学科设置到专业培养,从招生数量到校内管理都要随之调整,因此做好就业市场与拓展对学校非常重要。毕业生对这块的工作满意率和非常满意率整体偏低,四个评价项目中满意率和非常满意率合计均处在44%与51.5%之间,而不满意率和非常不满意率却普遍偏高,处在13.3%与20.6%之间。主要的问题有四个方面:一是学校主动走出去,走进企业的意识不强,校企合作方面需要明显改进;二是学校重视学科研究,在就业市场研究投入的精力不够,普遍认为就业市场的研究应该由社会专门的就业机构进行;三是缺乏就业预警机制,对就业形势的分析没有纳入到日常工作中;四是对往届的毕业生跟踪工作不到位,即使是跟踪也往往停留在了解面上情况,缺少深层次分析,更谈不上以此来指导就业工作和加强学生培养等。第5章影响高职就业指导工作满意度的因素

高职就业指导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其参与的主体包括学生、家长、学校、用人单位、政府等,因此,就业指导工作成效既受到主体间小环境的影响,同时也受到社会大环境的影响,这些影响有直接的也有间接的,有显性的也有隐性的,它们错综复杂、相互作用。从顾客满意度理论来看,影响顾客满意程度的高低取决于所提供服务的质量和水平,而呈现在顾客面前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背后基本上都包含了服务理念、服务内容、服务人员和服务机制等一系列要素,才形成了相应的顾客满意或不满意的评价结果。本研究着眼于改进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工作,因此重点选取学校环节,在上述满意度频数分析的基础上,反思学校就业指导工作的服务理念、服务内容、服务人员、服务机制等相关要素,为改进就业指导工作提供参考。

一、服务理念较为滞后

目前高职就业指导工作日益受到社会,尤其是高职院校的重视和关注,被列为学校的“一把手”工程,由学校主要领导亲自挂帅,各部门齐抓共管,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但仍有9%的毕业生和10.4%的用人单位认为学校重视不够。通过访谈,我们不难发现学校在抓就业指导工作时在服务理念上的不足。以下节选部分访谈内容:【毕业生A】大学几年下来,感觉学校对就业指导还是重视的,如果说,哪些地方不太满意,我想学校可能在主动服务学生上还要加强,说到底,学校还不是很了解我们的想法,如临近毕业,学校比我们还要着急。我有好几个同学,本来想再等等看,却不断接到班主任电话,要求在毕业前落实单位,以免影响办理离校手续。没办法,只好草草地与用人单位签约了。【某公司人力资源部经理A】每年11月份左右,我们都会参加学校组织的招聘会,录用几个大学生。但这几年发现,大学生留下来的时间都不长,频频出现跳槽现象。人往高处走,我们也能理解,但总感觉一方面目前的大学生比较浮躁,另一方面也可能与学校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灌输的“先就业,再择业”的观念有关。

上述观点有一定的代表性,从两个角度都表明一些学校的就业指导工作是围绕提升就业率而展开的,带有明显的短期性、应急性特征。的确,目前就业工作社会关注、国家重视、学校“一把手”抓,但这种重视更多地表现为自上而下的形式。政府部门将毕业生就业率等作为一个关键指标考核学校的工作绩效,并且与学校的当年招生计划数直接挂钩。很多学校为了能够保证较高的学生就业率,而将就业指导当成了应急措施,为完成一次性就业率全力以赴。这种更多依靠行政推动的就业指导工作理念强调的是对学生的管理和教育,较少进行换位思考,也无法及时满足服务对象的各种需求,在具体工作中常常存在服务意识不强、服务内容欠缺和服务机制不健全等问题,既没有从学生角度很好地去发展学生个性、激发学生职业兴趣、培养学生求职能力,也没有从服务用人单位的角度加强对接,适时调整人才培养模式和就业指导对策,提高就业指导的工作效能。同时,将毕业生就业率作为工作主旨,容易造成就业指导工作人员和接受就业指导的大学生都把提高毕业生一次就业率看做唯一目的,认为“就业率达到要求就可以”,造成短视心理、短期行为严重,大部分应届毕业生在工作一段时间后就很快流失了,连续工作半年以上的“稳定就业者”较少,而不足半年的“流动就业者”较多,大部分毕业生在一年内有多次“择业”经历。

据麦可思调查,高职院校2011届毕业生工作半年后的离职率达到40%,在发生过离职的毕业生中,有99%的人是主动离职。主动离职的最主要原因是个人发展空间不够(40%),其后依次是想改变职业或行业(26%)、薪资福利偏低(21%)等。这恐怕与上述某公司人力资源部经理A的说法一样,确实与追求一次性就业率(急于签约)和过分强调“先就业,后择业”的教育有关。

二、服务队伍力量薄弱

就业指导工作是一项综合性、系统性的工作,对工作队伍的专业化素质和职业化水平都有较高的要求。而目前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队伍距离此要求还有比较明显的差距,存在整体素质偏低、专业化水平不高、服务能力不强等现象,影响到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对服务满意度的评价。存在比较明显的不足主要有两个方面:

1)在人员配备上专职人员数量不足。很多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人员是由学校领导和从事行政管理的教师组成的,尽管如此,还是存在师资数量不足的情况。按照教育部要求,就业指导专职人员要达到1:500师生比,就业经费要占到学费的1%。而实际的情况是,还有相当多的高职院校就业指导部门人手紧缺。本次调查的7所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都有学校的招生就业处承担,专职从事就业工作的有2-3人,加上处领导,最多不过4人。而浙江省教育厅公布的“2010年浙江省普通高校毕业生生源情况汇编”中的有关数据显示:7所高职院校中,2010届毕业生最多的有3043人,最少的也有2330人,按照专职人员4人计算,7所学校专职人员与毕业生比介于1:761和1:583之间。由于就业指导人员有限,平时基本上忙于应付具体的行政性事务,很难有时间去开展个性化的就业咨询与服务,更谈不上主动走访企业、加强校企合作和进行就业市场调研了。统计表明,10.9%的毕业生和14%的用人单位对学校就业指导机构工作人员配备不满意。

2)在人员素质上,专业化水平较低。在西方发达国家,因为较高的入职门槛使每一个就业指导人员都具有较强的信息收集能力、沟通能力和辅导能力,从而保证了较好的就业指导工作成效,为大学毕业生成功就业提供了有力支持。在国内,一名优秀的指导教师应该是具备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的相关经验,全面掌握大经济环境下的就业动态,预测某一职业的发展趋势,以便给求职者提供具体的信息3。因此,作为就业指导人员,不仅要具有相关的专业知识,还要具有较强的专业服务能力和丰富的就业市场的实践经验,否则很难为学生提供令人满意的服务。但是由于现在的就业指导岗位没有严格的准入制度,目前高职院校就业指导的师资力量主要来源于原从事学校行政岗位转岗的行政人员或毕业后直接从事就业工作的教师,而且大部分人员没有人力资源、教育管理、心理学等专业的教学背景,上岗前也往往没有接受专业培训,因此,在实践经验或理论知识方面存在不足,就业指导工作的针对性不强,效果不够理想。问卷数据显示,分别有9%和13.4%的毕业生对就业指导工作人员专业能力和就业指导教师不满意,分别有13.1%和16.5%的用人单位对就业指导人员服务态度和专业素养不满意。

毕业生更希望用人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和专业的职业规划师、培训师为自己提供就业技能指导和培训,这些人员更贴近就业市场,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专业的就业知识。而当前的就业指导教师大多没有受过专业培训,缺乏必备的知识基础,很难胜任就业指导课的任务,更难保证就业指导课的效果。这直接导致课程内容出现浅层次、没有针对性、学生对就业指导课程提不起兴趣等问题。以下节选部分访谈内容:【毕业生B】记得有一堂关于就业形势的课,是我们学院书记来上的。大概是学院领导的缘故,所以我们的辅导员通知我们一定要到场,结果听下来大家都挺失望的,书记可能对就业指导方面并不在行,他授课的内容完全都是网上下载来的,大家觉得没有实用性。我们希望授课的教师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这样的课对我们才有意义。

三、服务内容不完善

现行高职院校就业指导服务内容有30多项,主要涉及就业管理与服务、就业指导与咨询、就业能力与实训、就业市场与拓展等方面。通过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满意度评价发现,就业管理基本服务方面相对比较成熟,而就业指导与咨询、就业能力与实训以及就业市场拓展等专业服务方面存有明显不足。

首先,从就业指导具体内容,大多缺少吸引力。虽然一些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内容已比较丰富,但仔细分析发现,这些就业指导内容大多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务虚多,务实少,知识介绍多,能力培养少,多停留在就业形势的一般介绍、就业政策法规的宣讲和就业技巧的理论介绍,局限于提供政策法规、职业信息、求职技巧、组织招聘活动等应急性指导,而涉及学生个体长远发展的职业素质培养、职业定向测评、职业心理辅导、职业生涯规划、职业道德观教育、创新创业教育和涉及用人单位的校企合作、就业市场研究、就业市场拓展等工作内容相对较少,相关的学生和用人单位不满意频数较高。很显然,当前就业指导在内容上已经不能完全满足社会发展和大学生就业的需要。因此,高职院校应从学生和用人单位的需求出发,向个性化、系统化、全方位指导转变。

毕业生对就业指导的需求是多方面的。对毕业生而言,为了应付就业,将眼前的求职招聘技巧的指导、加强与用人单位的联系合作、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以及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辅导列入前四位,但从长远看,学校对学生心理咨询与辅导、大学生就业意向调查和毕业生就业质量追踪也具有重要意义。

其次,从落实就业内容的形式看,普遍比较单一。许多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工作往往停留在传统的做法上,如举办就业指导讲座、就业政策宣讲、就业形势报告会、组织招聘活动等,大多形式单一,而且缺少系统性和计划性。

毕业生对就业指导方式的需求是多样的,当前急需的是提供与用人单位接触交流的机会、参加提供用人单位的入职培训体系和训练、开展面试技巧和人际沟通能力的训练等。这些指导方式更加关注学生就业能力,更能体现用人单位用工需求,具有更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与此比较,目前的就业指导方式显得枯燥,针对性不强,实效性不高。

最后,从落实就业内容的时间看,很多高职院校主要集中对毕业生开展适当的就业指导,在学生大一、大二时投入的力度不够大,开设的就业指导内容不合理,落实的效果还不明显。调查显示,63.5%的毕业生认为学校在大一阶段开始了就业指导,32.5%的毕业生回答学校在大二或大三开始,甚至3.9%毕业生到毕业都搞不清学校有没有开设就业指导。但据了解,实际情况是接受调查的7所高职院校都从大一开始开设了就业指导。调查数据与实际情况的差异,至少可以说明:目前高职院校虽然在形式上实行了就业指导全程化的目标,但学校安排的就业指导内容缺少针对性,形式过于单一,效果不明显,没有真正实现就业指导各阶段的目的。的确,就业指导涉及的学业规划、职业生涯设计、社会实践、就业价值观、就业能力都需要长时间培养,需要在就业指导内容的落实上实行全程化,使学生对自己的职业生涯尽早规划。以下节选部分访谈内容:【毕业生C】学校应该是在大一阶段就开始了,那时主要开展了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