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健康必备大百科(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26 12:03:46

点击下载

作者:戴耀华

出版社:中国妇女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婴幼儿健康必备大百科

婴幼儿健康必备大百科试读:

前言

新爸爸、新妈妈们用双手托起了属于自己的那个小小的、娇嫩的新生命时,心中洋溢着只有为人父母才能理解的幸福和快乐。在这一份感动的背后,新爸爸、新妈妈们也会察觉到压在自己肩头的甜蜜负担又沉重了些许。现在,盼望已久的小宝宝已经出生了,新爸爸、新妈妈一定在为如何让宝宝健康快乐地成长而左思右想、徘徊不定吧?如何为宝宝安排健康的饮食、起居,如何在宝宝生病的时候科学地照顾他,这些问题都会涌入对此没有经验的新爸爸、新妈妈的脑海中。这本书就是帮助你们解决这些实际问题的。

本书从喂养、起居、疾病等方面条理清晰地解决了新爸爸、新妈妈们遇到的育儿问题,让初为人父母的你们可以从容地应对宝宝身上已经出现或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其中第一章系统地介绍了宝宝的身体发育、营养需求、喂养方法与禁忌、宝宝饮食所需的常识,第二章与第三章分别介绍了日常护理宝宝的方法、一些意外事故的处理方法、婴幼儿疾病及专科医生建议的处理方法等,为新手爸妈全面护卫宝宝的健康提供最佳的解决途径。

为了促进亲子之间的感情,全面开发宝宝的大脑,提升宝宝身体的各种能力,本书中还专门开辟出一个全新的章节,提供宝宝各个阶段可以做的小游戏。不仅使宝宝的身体发育更为健壮,而且使宝宝的心理发育更为健康。最后,我们还独家聘请了育儿专家,为我们全方位地解答新手爸妈们可能遇到的有关宝宝礼貌、生活习惯、穿衣、生活环境等方面的问题,让您更为细致全面地呵护宝宝的健康。

父母都希望把自己的一切都无私地奉献给宝宝,让自己的宝宝更加健康、快乐。那么现在,请您拿起这本书,与我们一起,为了宝宝的健康成长而努力!

第一章 宝宝健康同步喂养课

新生命到来了,他给整个家庭带来了全新的感受,新手爸妈们都迫切希望为宝宝提供无微不至的关怀。从喂宝宝的第一口奶起,怎样为宝宝提供优质的饮食就是新妈妈必须考虑的一个大问题。不管是用母乳喂养还是用婴儿配方奶粉喂养宝宝,新妈妈可能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同时宝宝的饮食健康也值得新手爸妈特别关注。那么,就让我们带着这些疑问走进新手爸妈的同步喂养课堂吧,相信一定能够使新妈妈的喂养之路走得更顺畅!

第一节 第1个月

身体发育情况

新生儿身体比例

新生儿腹部呈圆形,甚至显得膨胀。头部与身体其他部分相比显得很大,为躯干大小的1/4。

身高

新生儿的身高约在52~53厘米,一般来说,男宝宝比女宝宝要高。新生儿的身高,与种族、孕妇的年龄、怀孕次数、骨盆的大小、孕期的休养、营养等都有密切的关系。

体重

男宝宝为3000~3600克(平均3300克),女宝宝为2900~3500克(平均3200克)。新生儿的体重与身高,均与孕妇怀胎期的营养摄取有极大的关联。

自诞生后的第3天开始,新生儿体重便会下降,这是因为新生儿开始排出尿液和胎便,皮肤和吐气蒸发水分,以及奶的吸收量较少。

头部

新生儿的头部不是完全圆形的,尽管它看起来凹凸不平或肿胀,但是,其大脑并未受到损害。这是由于头骨的结构特殊,能够在出生时移动,互相重叠所致。

囟门

囟门分为两个部分,前面的是前囟门,后面的是后囟门。新生儿前后囟门都是打开的,不久,后囟门就会自动关闭,而前囟门则要1~1年半后才会关闭。

胸部

新生儿的胸部是圆筒状的,前后、左右的宽度相等,肋骨呈水平状。男宝宝的胸围约为32.8厘米,女宝宝约为32.6厘米。

眼睛

由于分娩时的自然压力,大多数新生儿眼睛都会出现浮肿。通常这种现象在数天内便可消退。

在分娩时,新生儿几乎都会因血液或羊水进入眼睛而有轻度感染,称为“湿热眼”,这种疾病是极为常见的。通常只需用小棉签(棉花棒)在无菌水中沾湿后细心地清洁眼睛即可。

肚脐

一般会从离新生儿腹壁约7.5厘米或10厘米处剪断其脐带。然后用一条弹性带或卡夹压紧脐部断端,残端约需10天左右萎缩脱落。

呼吸

新生儿的呼吸,每分钟约40~50次,是成人的2.5倍。新生儿大多采用腹式呼吸的方式,不必用到胸部。

胎便

大多数新生儿在出生后12小时内,第一次排出墨绿色大便,这些都是在母体内形成的排泄物,称为胎便。从胎便过渡到正常的大便需要两三天。如果出生24小时内没有胎便排出,要及时请医生诊治,排除肠道畸形等原因。

哺乳反射

哺乳反射是宝宝的一种本能,即是寻找乳头的追赶反射动作,当找到时很自然地就会用力吸食。宝宝只要靠近乳房,不需要教,就会寻找乳头并伴有吸乳的动作。用手指在宝宝的脸上轻轻按压一下时,宝宝也会朝手指方向把嘴张开寻找乳头。宝宝找到乳头时不只是用嘴舔,而是拼命地吸吮,这就是吸吮反射。不只是乳头,爸爸或妈妈把手指放入宝宝的口中,宝宝也会开始吸吮。

本月营养素推荐

蛋白质

新生儿每日每千克体重约需要2~3克蛋白质。

氨基酸

人体不能合成或合成量远不能满足其需求的9种必需的氨基酸是:赖氨酸、组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缬氨酸、蛋氨酸、苯丙氨酸、苏氨酸、色氨酸。宝宝每天必须摄入足够的氨基酸,而其摄入程度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决定。

脂肪

新生儿每天需要脂肪量占总热量的45%~50%。母乳中未饱和脂肪酸占51%,其中的75%可被吸收。

碳水化合物

碳水化合物是人体热能的主要来源。人体对热能的需求要满足基础代谢、活动、生长、消耗、排泄等的需要。人体的热能代谢在消耗与摄取之间应以平衡为佳。不宜形成负平衡,亦不宜形成正平衡。宝宝出生后的第1周,每日每千克体重需60~80千卡热能;出生后第2周,每日每千克体重需81~100千卡热能;出生后第3周及以上,每日每千克体重需100~120千卡热能。

维生素

宝宝是否缺乏维生素,要根据妈妈在孕期的身体状况来进行判断。一般健康孕妇分娩的宝宝,很少缺乏维生素,因此不需要额外补充。但是,如果孕妇妊娠期维生素摄入严重不足、胎盘功能低下或是发生早产,宝宝就有可能缺乏维生素D、维生素E、叶酸等。这时,就要根据宝宝维生素的缺乏程度,及时给予补充。

维生素D:如果宝宝没能接受足够的阳光,食物的摄入又不足,这时就会出现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抽搐症和佝偻病。为防止疾病的发生,最好从出生后半个月开始,每天为宝宝补充400国际单位的维生素D。

维生素E:宝宝一般不需要补充维生素E,但早产儿需要补充。每日30毫克即可满足要求。

维生素A过量:在补充维生素D时,有的父母为宝宝选用鱼肝油制剂,即维生素AD剂。但选用时要掌握好剂量,如果比例不合适,可能会发生维生素A过量,甚至导致中毒。

宝宝出生后,前3天需水60~120毫升/天,第4~7天需水180~300毫升/天,第2周需水360~450毫升/天。这样,在最炎热的夏季也能足量供给宝宝所需的水分。宝宝主要从尿液中排出水分,其次从粪便中排出,呼吸和出汗也会失去水分。摄入水量不足易发生脱水,过多又会引起水肿,因为宝宝肾的浓缩和稀释功能都还未成熟。由于出生后第1周排出的水分比摄入的水分多,体重会降低约5%~9%,故早期喂哺可减少水分损耗。

有的宝宝在出生后第2~4天会因水分不足而发高烧,称为“新生儿脱水热”,主要症状为啼哭、烦躁、尿少,重者嗜睡。这时,要检查乳汁分泌是否不足,而且妈妈也应多喝些汤水来补充水分。

健康宝宝,喂养有方

哺乳是一种美好的体验

给宝宝哺乳是一件快乐的事,因为你在抚育一个小生灵,他是世上唯一完全依赖你的人。对宝宝来说,母乳是最好的营养来源,尤其是新生儿,更加依赖母乳。母乳看上去稀稀的,可是却含有丰富的营养。

当宝宝出生后的1~2天内,你会发现原来柔软的乳房变成了两座坚硬的小山。你会急切地盼望宝宝早些醒来,吃掉这些乳汁。当宝宝开始吸吮时,两侧乳房会感到放松,乳头变挺,乳房里充满了从胸部和腋下深处的管腺中流出来的乳汁。

在月子的早期,哺乳还会使你感到子宫痉挛,那是因为子宫正在收缩,以恢复怀孕前的大小。新生儿吃到了富有营养的淡金黄色的初乳,并对你的奶有胃口了。这是大自然赋予人类的礼物,它使母子之间的感情更为深厚。

正是这样的供需联系,促使妈妈通过哺乳与宝宝亲密而频繁地接触。妈妈在喂养宝宝的时候,经常与宝宝目光接触,与宝宝肌肤相亲,这成为一种亲密而美好的体验。

母乳是宝宝最好的食物

母乳是宝宝最好的食物,乳蛋白和酪蛋白的比例最适合新生儿和早产儿的需要,从而保证了氨基酸完全代谢;半光氨酸和氨基牛磺酸的成分都较高,有利于新生儿大脑的发育;未饱和脂肪酸的含量也较高,且易吸收;钙、磷比例适宜;糖类以乳糖为主,有利于钙的吸收。

母乳能增强宝宝的抗病能力,丰富的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可以增强宝宝呼吸道抵抗力;母乳中溶菌素高,巨噬细胞多,可以直接杀灭新生儿肠道内的有害菌;乳糖有助于乳酸杆菌、双歧杆菌生长;乳铁蛋白含量也多,能够有效地抑制大肠杆菌的活性和生长,保护肠黏膜,使黏膜免受细菌侵犯,增强胃肠道的抵抗力。

初乳对宝宝的好处

根据产后不同时期,一般常把母乳分为初乳、过渡乳和成熟乳。产后7天内的母乳称初乳,产后8~15天的母乳称为过渡乳,产后15天以后的母乳为成熟乳。

初乳的成分与成熟乳不同,其外观颜色较淡,比较稀薄,脂肪及乳糖较少,但含有较多的蛋白质,特别是富含有免疫作用的球蛋白及乳铁蛋白。据测定,每升初乳含蛋白质23克,比成熟乳约高1倍,而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比成熟乳高达10倍之多。当宝宝吸入初乳,这些物质可吸附在肠黏膜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从而阻止病原菌的侵入。

宝宝出生后,自身缺乏免疫力,初乳中的免疫球蛋白能提供较丰富的抗体和免疫物质,起到天然的保护作用,从而提高新生儿的抵抗力,促进新生儿的健康发育。初乳中还含有保护肠道黏膜的机体;所以吃母乳的宝宝腹泻、患感染性疾病少。另外,初乳还具有刺激肠蠕动的作用,有利于排除黏稠的胎便,能防止宝宝胎便性肠梗阻。

初乳是母体为宝宝提供的非常宝贵的食物。建议年轻的妈妈要珍惜它,让宝宝尽早地、充分地吸吮初乳。

给宝宝哺乳应采取的姿势

为宝宝哺乳,不仅是妈妈的一种责任,更是一种精神享受。当妈妈看着怀中的宝宝贪婪地吸吮着自己的乳汁时,一种幸福感一定会油然而生。如果妈妈和宝宝能选择一个舒适的姿势哺乳,一定会更加惬意。

妈妈和宝宝应当是腹部贴腹部,宝宝的鼻子和妈妈的乳头相对,但不能靠得太近,以防把宝宝的鼻子堵住,影响呼吸。宝宝的头应该和身体保持在一条直线上。

妈妈可以躺着哺喂宝宝。但要用枕头或靠垫支撑住后背和胳膊,特别是妈妈的头部要垫高一些。宝宝的头部、背部和臀部,也要用枕头或靠垫支撑,但宝宝的头部不能垫得太高,要与身体水平,头部稍侧向妈妈。

妈妈也可以采取坐姿,后背用靠垫或枕头支撑,用脚垫把脚支起来,用妈妈的左臂或者右臂环抱住宝宝,另一只手托住自己的乳头。帮宝宝含吮乳头,检查宝宝的姿势,是哺乳的关键。宝宝的含接姿势很重要。每次喂哺应先将乳头触及宝宝的口唇,诱发宝宝的觅食反射,当宝宝口张大、舌向下的一瞬间,即将宝宝靠向自己,使其能大口地把乳晕也吸入口内。这样,宝宝在吸吮时就能充分挤压乳晕下的乳窦,使乳汁排出,还能有效地刺激乳头上的感觉神经末梢,促进泌乳和排乳反射。

如果宝宝的颌部肌肉做出缓慢而有力的动作,并伴有节律地向后伸展运动直至耳部,这说明宝宝的含接姿势正确。反之,如出现两面颊向内的动作,说明宝宝含接姿势不正确,应该马上矫正。

哺乳时,妈妈要让宝宝含吮到乳头及尽可能大部分的乳晕,否则宝宝可能会咬拽妈妈的乳头,引起疼痛感。如果妈妈觉得姿势不合适,可以轻轻地使宝宝离开你的胸部,重新摆好舒适的姿势再为宝宝喂奶。

妈妈手的正确姿势是将拇指和四指分别放在乳房上方和下方,托起整个乳房喂哺,避免用“剪刀式”来夹托乳房(乳汁流速过快的情况除外),那样会反向推乳腺组织,阻碍宝宝将大部分乳晕含入口内,不利于充分挤压乳窦内的乳汁。

妈妈哺乳时要和宝宝进行情感交流

哺乳是妈妈与宝宝交流情感的过程。妈妈慈祥地看着宝宝,宝宝欢喜地看着妈妈的脸,直到快要吃饱时才舒服地入睡。宝宝喜欢被抱在怀里,喜欢与妈妈亲密的接触。妈妈看着宝宝吃奶,宝宝的吮吸动作还会刺激妈妈的下奶反射,同时分泌一种可以促进妈妈乳腺分泌乳汁的激素。

宝宝在吮吸奶汁时,妈妈可以听到宝宝吞咽乳汁的声音,有时另一只乳房也会同时有乳汁分泌出来。这时,妈妈还要注意看宝宝有没有溢奶、鼻子有没有堵住等现象。在吮吸妈妈的乳汁时,宝宝会不时地看着妈妈的脸庞,吮吸的劲儿更大,有时会发出快乐的哼哼声。

总之,喂奶是宝宝感到快乐和幸福的过程,宝宝获得的是乳汁和母爱,乳汁既强健了宝宝的身体也抚育了宝宝的心灵。所以说母爱是打开心灵的钥匙,是宝宝最重要的物质营养和精神营养。

母乳喂养的注意事项

喂奶前,妈妈要先把手洗干净,再洗净奶头,喂奶后也应清洗。

喂奶时注意不要让乳房堵住宝宝的鼻子,以免影响宝宝的呼吸。

喂奶后,把宝宝竖着抱起轻拍背部,使胃里的空气排出,防止吐奶。

宝宝容易疲劳,常常没吸几口就睡着了。因此,在喂前,要先更换尿布,然后再喂奶。如果宝宝睡着了,可通过捏耳朵、抓脚心等把宝宝推醒,让宝宝一次吃饱后再睡。

采取最适合的坐姿,椅子有靠背及把手的较理想,或在腿上置一枕头用手托住宝宝,这样可以减少妈妈的劳累,使妈妈保持愉快心情,有利于乳汁分泌。

喂奶时,以一肘弯处支持宝宝的头颈部,然后以头部稍高的姿势让其身体斜躺在妈妈的腿上,另一手食指与中指夹住乳头,将其塞入宝宝的口中。

喂奶时间需15~20分钟。检验宝宝是否吃饱的方法是,看是否含住奶头紧紧不放,一放就哭,即表示未吃饱。

每次哺乳应两侧乳房交替吸吮,吸空一侧,再吸另一侧,使两侧乳房的泌乳量尽量相同。对于泌乳量明显不好的一侧乳房更应多吸吮,只有足够的刺激才能增加乳量。

把握按需哺乳的原则,宝宝什么时候需要就什么时候喂,随着月龄的增加就会慢慢形成规律。

新妈妈乳汁不足的对策

妈妈乳汁的多少,既受内分泌激素的控制,也取决于乳房组织本身的发育状况,这都属于先天条件。除了先天条件之外,要维持足够的乳汁,还需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宝宝出生的头几天,乳头较硬,宝宝吸吮力弱,乳量较少,但会随着时间慢慢改进,不要因此而放弃哺乳。

哺乳期内妈妈要有充足的睡眠和休息,多晒太阳,多呼吸新鲜空气,起居饮食要有规律,生活节奏不要过于紧张。

食欲与食物摄入。食欲好的妈妈,泌乳量多;若食欲不好,或有饥饿的情况,乳量和乳汁中的蛋白质的含量都会减少;母乳内脂肪、维生素等含量随妈妈饮食所摄入的营养素以及季节不同而变动。适当增加一些含营养丰富的食物,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尤其是可以喝一些易发奶的汤水,如鸡汤、猪蹄汤、鲫鱼汤等能促进乳汁的分泌。

保持精神愉快,消除忧虑。哺乳期的女性,遇到影响心情的事情后乳汁会减少,所以妈妈要保持心情愉快,消除各种忧虑。

要让宝宝多吸吮,只有这样才能反射性地促进乳腺分泌,维持充足的乳量。

妈妈要对自己有信心,大部分产后的母亲都会有足够的乳汁喂养自己的宝宝。母乳喂养需要妈妈有绝对的自信和亲人的鼓励与支持,让宝宝早吸吮、早开奶,也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一些中成药促进乳汁分泌。

乳汁的味道对宝宝有哪些影响

乳汁的味道能影响宝宝的“胃口”,而饮食又会影响母乳的味道。研究表明,妈妈饮用含酒精的果汁后,她们乳汁的味道就会带有酒精味,宝宝则不爱吃,体重也会减轻。虽然乳汁中的酒精成分极少,但宝宝吃后也会有“醉”的反应,睡眠时间会变得短而频繁,不是很规律。

母乳与维生素K的关系

维生素K分为天然维生素K和人工合成维生素K两种。维生素K的主要功能是促进凝血酶原合成,因此,如果维生素K缺乏,会导致凝血机制障碍,出现广泛出血。

母乳喂养是宝宝最好的喂养方式,但是母乳中维生素K的含量较少,所以如果单纯母乳喂养而不及时添加富含维生素K的食物,宝宝就容易发生维生素K缺乏症,多见于3个月以内的母乳喂养的宝宝。轻者会出现皮肤及鼻出血或少量胃肠道出血等症状。严重的会出现颅内出血,宝宝表现为哭叫、烦躁不安、抽筋或神志不清。

菠菜、白菜、海带及栗子都富含维生素K。肝脏、蛋黄、黄豆、米糠也含有较多量的维生素K,妈妈在哺乳期应多吃此类食物。

宝宝拒绝吃奶的原因和对策

在给宝宝哺乳时,有时会遇到宝宝拒奶的现象,原因和解决方法大致如下:妈妈的乳房可能因为肿胀(乳汁过多、有疼痛感、变硬)而使宝宝很难吸吮。遇到这种情况,妈妈可以用一块温热柔软洁净的棉布热敷乳房以减轻肿胀,也可以试着先挤出一些乳汁,使乳房稍微松软一些。这样一来,宝宝就比较容易吸吮乳头,不会拒绝妈妈的乳房了。

妈妈的乳汁可能流出得太快,宝宝吸吮时常常呛着,因此拒绝吃妈妈的乳汁。这时,妈妈可以先挤出一些乳汁,减轻乳房压力,使乳汁流出不至于太快;另一种办法是,用中指和食指夹住乳房,减小乳汁的流量,这样,就不至于呛着宝宝了,宝宝也就不会拒绝了。

妈妈的乳房可能盖在宝宝的鼻孔上,使宝宝因呼吸困难而拒绝妈妈的乳房。这时,只需妈妈轻轻地将乳房移开宝宝的脸,宝宝就会愿意吃奶了。

还有让宝宝不吃奶的原因是宝宝的鼻子可能不通气,吸吮时呼吸受阻而影响了吃奶。解决的办法是,清除鼻腔分泌物或遵医嘱使用一些滴鼻剂,宝宝鼻子通气了,自然就会吃奶了。

如果上述原因都不存在,就要考虑宝宝是否生病了,应该及时请医生观察诊治。

特殊乳房乳母的哺乳方法

特殊乳房是指特殊形态的乳房,如悬垂乳、平坦乳、大乳头及乳头内陷的乳房。若发育良好,仍属正常乳房,只是给哺乳增加了困难,如果不注意,会导致少奶、无奶及乳腺炎等。对特殊乳房必须采取特殊的哺乳方法:

悬垂乳房。其形态就像茶壶,整个乳房下垂,乳头却在上部。由于其悬垂而造成乳腺管弯曲,使部分乳汁积聚于乳房下方,不易于宝宝吸出。同时积聚的奶汁容易淤积成块,诱发乳腺炎。妈妈在哺乳时应将乳房托起,使乳腺管与乳头保持平行,便于宝宝把整个乳房内的乳汁吸空。

平坦的乳房。常见于扁胸及瘦长的女性。其乳房不够丰满突出,也使宝宝较难吸吮,造成喂奶困难。此种乳房在喂奶前需要做热敷、按摩等准备工作,还要牵拉乳头,使其突出来。哺乳时要采取上身前倾的哺乳姿势。相信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宝宝就能顺利地吸吮乳汁了。

大乳头乳房。正常乳头的直径为1厘米左右,达1.5厘米左右的便是大乳头。这和遗传因素有关。哺乳前需用两手的拇指将乳头轻轻揉搓,哺乳时需用拇指和食指牵拉乳头,使其变细变长,还要设法让宝宝啼哭,达到张大嘴的目的,以便将乳头、乳晕一起送入宝宝口中。经过数次训练,宝宝便会慢慢适应,能够吸吮到乳汁了。

乳头内陷、扁平、短小的乳房。这类乳房给哺乳带来很大的困难,关键在于早期发现,及时矫正。哺乳前要用两手大拇指压乳晕,再将乳头轻轻地“钳”出来,同时牵拉乳头,使其突出,套上乳嘴,并采取上身前倾的姿势喂奶。这样做1周左右,宝宝便可顺利地吮吸到乳汁了。

不适合给宝宝哺乳的情况

如果妈妈身体有病,哺乳势必会增加妈妈的负担,使疾病加重,而且有些药物可在乳汁中分泌出来,如果妈妈长期服用,可使宝宝发生药物中毒。患传染病的妈妈,还可通过哺乳将疾病传染给宝宝。因此,妈妈有病或吃药时不应该哺乳。一般来说,妈妈患下列疾病或特殊状况时不宜哺乳:

急性病:如患急性传染病、乳房感染、乳房手术未愈等病症者,不宜给宝宝哺奶。但需每隔3~4小时挤奶一次,以免奶汁减少出现回奶现象,等到疾病痊愈后可继续给宝宝喂奶。

慢性病:如患活动性肺结核、迁延型和慢性肝炎、严重心脏病、肾脏病、严重贫血、恶性肿瘤、其他职业病和精神病等疾患时,不宜给宝宝喂奶。

乳头皲裂:当乳头皲裂时,可以挤奶后用小匙哺喂。生奶疖时,有病的一侧不要给宝宝喂奶,只需按时挤出奶汁即可。

总之,是否继续哺乳,应当从宝宝的营养安全以及妈妈身体和心理上的负担综合起来慎重考虑,权衡利弊,做出合理的选择。

哺乳妈妈用药给宝宝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四环素:四环素在乳汁中的浓度可高于血液的5倍多,能损害宝宝的牙龈和骨骼发育。

氨茶碱:氨茶碱分布于乳汁中的药量,可达乳母用药量的4%。

苯茚二酮:苯茚二酮可导致宝宝出血。

氯霉素:氯霉素可使宝宝骨髓发育受到抑制。

异烟肼:其乙酰化代谢物,可引起宝宝肝中毒。

放射性诊断药物:进入乳汁中的药物可影响宝宝的健康。

其他:妈妈若吸收高脂溶性的卤二苯双三氯酚、四氢大麻酚等药量较多时,也可引起宝宝药物中毒。

人工喂养需要准备的用具

对于不能母乳喂养的宝宝,只能进行人工喂养。这时,需要准备下面这些哺乳用具:

奶瓶6~7个,用于喂水、喂奶。

奶嘴6~7个。

奶瓶刷1个,玻璃奶瓶可以选择尼龙材质的,而塑料奶瓶则可以选择海绵材质,以防划痕。

奶瓶无菌保存盒1个,将奶瓶和奶嘴消毒后收纳在里面可以避免二次污染。

恒温调奶器1个,可以使冲调奶粉的水温保持恒定,无论宝宝何时喝奶都很方便。

暖奶器1个,可以用来加热奶、粥、果汁、汤等,外出回家时就能立即食用。

奶瓶清洗剂1瓶,宝宝的奶瓶和奶嘴在清洗时要特别注意,需选用专门针对婴儿奶瓶的天然清洗剂比较好。

奶瓶消毒器1台,可选择奶瓶奶嘴都可以消毒的消毒锅,比较常用的是蒸汽式。

选择奶瓶和奶嘴的窍门

给宝宝选择的奶瓶最好是直式的,耐高温的。塑料奶瓶的特点是质轻,不易碎裂。玻璃奶瓶的特点是易清洗。

奶嘴的选择需根据宝宝的月龄选择相应的型号,如S型适合0~3个月以内使用,M型适合3~7个月,L型适合7~11个月及以上,而Y型则适合喂食汤或果汁。奶嘴分为小圆孔、中圆孔和大圆孔,购买时看清说明即可。

如果奶嘴选择得不合适,宝宝吃完奶后容易引起呕吐。你可以从宝宝吸奶的速度上感觉是不是需要给宝宝换奶嘴,当你觉得宝宝吸奶费力时,或是宝宝吸奶时很容易疲倦、焦虑,这时就需要给宝宝更换流量比较快的奶嘴了。

奶嘴还分为橡胶和硅胶两种质地。橡胶奶嘴的特点是有弹性,与母亲乳头接近,3~4周更换1次。硅胶奶嘴的特点是无橡胶的气味,易吮吸,不易老化,耐热并且抗化学腐蚀,2个月左右更换1次即可。

选择奶粉的窍门

刚出生的宝宝不适合饮用鲜牛奶,因为宝宝消化吸收功能比较弱,很难消化鲜牛奶,容易溢奶。而配方奶是营养学家根据母乳的营养成分,重新调整搭配奶粉中的酪蛋白与乳清蛋白、饱和脂肪酸与不饱和脂肪酸的比例,除去了部分矿物盐,加入了适量的营养素,包括各种必需的维生素、乳糖、精炼植物油等物质。

另外,也要根据宝宝的具体情况挑选适合的奶粉。如早产儿的身体各方面发育状况都与正常的宝宝不同,应挑选特殊配方的早产儿奶粉,并且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使用,待身体发育正常时再改为普通奶粉。对患有腹泻导致肠黏膜表层乳糖酶流失、皮肤疾病的,可选择以牛乳为基础的无乳糖婴儿配方奶和以黄豆为基础的无乳糖婴儿配方奶;对于患有慢性腹泻或肠炎的,由于肠道会有部分黏膜受损,导致多种消化酶缺乏,可选用水解蛋白配方奶粉;如果宝宝缺乏某种微量元素,最好选用富含此微量元素的相应配方奶粉;对于生长缓慢、偏食、体质弱或营养不良者,可选用增强体质奶粉,这多是为6个月以上的宝宝设计的。

如今,人们可以从各种渠道购买奶粉,如商场、超市、网络等,无论选择哪种方式,都应该保存好发票等单据。在选择奶粉时还要注意:包装要完好无损,不透气;包装袋上要注明生产日期、生产批号、保存期限(最好是用钢印打出的,没有涂改)。奶粉外观应是微黄色粉末,颗粒均匀一致,无结块,闻起来有奶香味,用温开水冲调后,溶解完全,静止后没有固体沉淀物。如果出现相反情况,说明奶粉质量可能有问题,要及时退货给厂家。虽然有的奶粉保质期比较长,但最好购买近期生产的奶粉。

具有知名度的品牌奶粉当然好,但要防止冒牌货,要从大超市、商场购买。因为这些地方的商品有质量保证,商品的周期较短,往往可以买到生产日期较近的奶粉。

配方奶的调配方法

在为宝宝调配配方奶时,首先要仔细阅读瓶罐上的冲调说明,不同月龄的饮用量等,奶粉和水的比例经过认真的计算后,能为宝宝提供最好的营养。可以一次调配一瓶奶,也可以一次调配几瓶。并将调配好的奶放在冰箱冷藏室,需要时取出(一次没有喝完的奶超过24小时就不要再喂给宝宝了)。具体方法如下:

准备好调配所需要的一切工具,将适量经冷却处理的沸水倒入经过消毒的奶瓶中。用带刻度的勺子取精确分量的配方奶粉,使奶粉的表面与勺齐平。将奶粉倒入水中,盖上奶瓶的瓶盖,充分晃动瓶身,直到奶粉全部溶解。

妈妈挤奶方式的选择及注意事项

用手挤奶:妈妈先用柔软的布或毛巾热敷自己的乳房,这样可促进乳汁分泌。然后,用拇指和食指轻轻地、有节奏地绕着乳晕挤压,直到乳汁泌出或喷射出来。要不断地重复这一过程,直到乳房松软。用手挤奶的时间要比用吸奶器长一些。

用吸奶器吸奶:市场上有各种各样的吸奶器可供选择,从手动的到电动的直至电子的都有,非常方便。

无论选择哪一种方式,妈妈在挤奶之前都要洗净自己的手和指甲,并用柔软洁净的棉布热敷乳房,这样不仅可以刺激乳汁的分泌,而且也很卫生。

宝宝吐奶的应对策略

宝宝吐奶是经常出现的事情。宝宝吐奶的问题并不是从第2个月开始,而是在刚出生不久就开始了,并且男宝宝较女宝宝多见。有的宝宝吐奶吐得厉害,有的宝宝吐奶吐得则相对轻些。

一般吐奶的宝宝,身体都比较健康,吐奶前的面部也无任何痛苦的表情。通常情况下,宝宝吃完奶后,妈妈刚把宝宝放到床上,有时甚至还没来得及让宝宝躺下,奶就从宝宝嘴角流出,但不是喷出。吐完奶后,宝宝的面部仍无任何异常或痛苦的表情。这种吐奶一般属于“溢奶”。

吐奶的主要原因是宝宝饿得久了,喂奶过急过快,使宝宝咽下了大量空气。由于气体轻,当宝宝平躺后,气体便会向上走,将奶一并带出。宝宝胃的上口“贲门”较松弛,也是溢奶的一个原因。所以,在给宝宝吃完奶后,不要急着把宝宝放躺下,应该把宝宝的身体慢慢竖起,放到自己的肩头,然后用手轻轻拍拍宝宝的后背,一直到宝宝打嗝为止。这样宝宝肚子里的空气就排出来了,也就不会吐奶了。

如果上述两种方法都用过,宝宝还是吐奶,那就要观察宝宝其他方面是否正常,如果排除了其他原因,宝宝的大便也正常,就不要管它。因为习惯性吐奶一般到3个月,最迟5个月时,会自然好转。宝宝吐出的奶有时会流到耳朵里,应立即用柔软的棉布擦干净,以免损伤宝宝的耳朵,引发外耳炎。

判断宝宝是否吃饱的方法

母乳充足时,开始喂奶的5~7分钟内,宝宝几乎就吃了2/3,这是因为宝宝饥饿时吮吸有力。但后一半时间也很重要,因为前期分泌的水分较多,后期分泌的奶富含蛋白质和脂肪,可以供给大部分热量。有些宝宝哭闹,是因为口渴,吃过奶就入睡,这时妈妈可以摸摸宝宝的小手小脚,让他醒来吃足了再睡,一般宝宝吃饱后能睡3小时左右。

所以,如果宝宝吃奶时间较长,也能入睡,这是因为累,并不是吃饱了。如何判断宝宝是否吃饱了,可以从睡眠的时间来判断,没有吃饱的宝宝睡眠时间短,或者不久又会哭闹着要吃。

使用安抚奶嘴的方法

安抚奶嘴有时也会给宝宝带来意外的伤害。这多数是因为宝宝衔着安抚奶嘴摔落在地上造成的。因此,在使用安抚奶嘴时应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不要把安抚奶嘴用绳子挂在宝宝的脖子上;

不要用附有金属或其他玩具的安抚奶嘴;

在宝宝睡着时要把安抚奶嘴拿掉;

要时常检查安抚奶嘴的安装是否牢靠;

不要随意用别的东西取代安抚奶嘴放入宝宝口中。

健康成长特别关注

宝宝为什么啼哭

有的父母听见宝宝啼哭就慌了手脚,不知道该如何是好。其实,新手爸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边吃奶一边啼哭。看是否由于哺乳过程中,母乳不易吸吮或人工喂养时奶嘴开口太小。宝宝会先吞咽几口奶汁,然后间隔哭泣,哭几声后再吸吮。这时要确认好啼哭原因,母乳不易吸吮有可能是奶胀宝宝不易含入口中,也有可能是奶流过猛,还有可能是母乳不足。这时,可以调整一下哺乳体位或者哺乳后再加喂少量牛奶。对于人工喂养的宝宝,可以将奶嘴开大一些,便于他吸吮。

饥饿或口渴。哭声很有力度和规律,头部会左右转动,伴有吸吮和吞咽动作。妈妈可以把假奶嘴或者乳头放进宝宝口中,看看宝宝是否是因为饿了,如果宝宝毫不理会,继续啼哭,可能是因为身体不舒服。但如果饿了或是渴了,宝宝就会立刻含住乳头。

大小便后。哭声会比较急,往往突然出现。并且解便前,宝宝的面色涨红且呈用力状。这时,父母要立刻更换尿布,并且保持宝宝的皮肤清洁。

困乏。宝宝身体困乏,却又迟迟不能入睡,会一边啼哭一边用手揉眼睛或者鼻子。此时,妈妈应尽量使四周安静下来,轻轻拍宝宝,并随着哭声越来越轻,减慢拍的节奏,直至宝宝入睡。

发热。脸色泛红,哭声间隔时长时短,时大时小,有时有吸吮动作。若体温过高,哭声会逐渐变低,可能有短促的呻吟。

炎症和感染。患口腔炎、腹痛、湿疹、尿路感染、肺炎、中耳炎、胃肠炎等,宝宝会因为身体不适而啼哭不止。

非病理性因素。宝宝腹胀、体位不适、解便前、衣服过紧等,妈妈若及早发现,调整后啼哭可随时停止。

宝宝为何体重增长不足

宝宝体重增长不足,可能是病了,也可能是得了肺部、尿路或其他部位的感染性疾病。也有少数情况是心脏有先天缺陷或智力障碍。如果宝宝有病,就应及时给予治疗,排除疾病因素。宝宝的体重增长不足主要有下面几点原因:

妈妈的喂奶次数过少:每天喂哺次数少于6次。有些母亲一天仅喂奶1~2次,夜里则不喂奶。也有些妈妈想以延长喂奶间隔时间来积蓄更多的奶。

有些宝宝并不经常吵着要吃奶,他的妈妈就认为宝宝一切“正常”,而事实上宝宝并没有得到足够的奶。有时,这些“正常”的宝宝存在神经性或其他方面的问题,从而造成了这种现象。

宝宝吸吮时间不够:宝宝仅吸吮了几秒钟就睡着了,当宝宝吃奶时穿着过多,这种情况就更容易发生。但过一会儿,宝宝又会因为饥饿而惊醒、哭闹。妈妈营养不良:营养不良的妈妈比营养良好的妈妈所产生的乳汁少且所含的脂肪量少。她们的宝宝可能因为生长需要量超过乳汁供应量,而出现体重增长不足。同时,为刺激产生足够的乳汁,这些宝宝可能比营养好的妈妈的宝宝吸吮得更频繁。

宝宝体重下降有危险吗

新生儿的体重下降我们称之为“生理性”体重下降,这是由于宝宝出生后吃奶较少,身体通过皮肤、肺等失去了一些水分,再加上每天还会排出胎便和尿液导致的,所以这是一种正常的现象。妈妈们不要误以为是宝宝病了而过于忧虑。只要注意合理喂养,宝宝很快就会增重的。

如果妈妈匆忙放弃母乳喂养的尝试,这样将使宝宝失去宝贵的吃母乳的机会。妈妈更不要因为担心自己的宝宝体重下降,强迫他多吃奶,这样会造成宝宝对吃奶的抗拒,甚至厌恶吃奶。

有人认为,失重过多会引起脱水,进而导致发热。为了防止这种情况,有时采取给宝宝喂水的方法,但是纯母乳喂养的宝宝只吸妈妈的奶就足够了。

怎样护理宝宝的口腔

口腔与牙齿健康与否,直接关系着人一生的身心健康。特别是对宝宝来讲,口腔与牙齿的疾病与宝宝的全身健康有着密切的联系,而不同的全身健康状况,反过来又直接影响到口腔与牙齿的健康。上述两者是相辅相成的,所以说,宝宝口腔保健是人生保健的第一步。

口腔具有摄取食物、咀嚼吞咽、语言、呼吸等多种非常重要的功能。刚出生的宝宝就具有吸吮、吞咽的能力,但这仅仅是一种原始反射的最初表现,随着宝宝的不断生长发育,其口腔功能也将日趋完善。一些老人认为刚出生的宝宝口腔内有羊水、血等脏的东西,因此,喜欢用纱布或手帕擦洗口腔,这样很容易擦破口腔黏膜而引起感染。其实,这个时期的宝宝口腔一般不需要特别清洗,因为这时口腔内尚无牙齿,口水的流动性大,可以起到清洁口腔的作用。

宝宝发烧后为什么不爱吃奶

宝宝发烧后身体的交感神经活动增加,因此会出现唾液分泌减少,胃肠道功能减弱,消化酶分泌减低的现象,使宝宝食欲减退、腹胀、便秘。此外,引起发烧的病原菌所分泌的毒素还可以直接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影响宝宝身体各个系统的正常生理功能,作用于消化系统则会出现食欲减退等症状。这都是宝宝发烧后不爱吃奶的原因。

宝宝的胎记会自行消退吗

几乎所有的宝宝出生时都带有胎记。也叫“胎生青记”,医学上称为“色素痣”。大多发生在宝宝的腰部、臀部、胸背部以及四肢,一般为青色或灰青色的斑块。胎记的形状大小不一,多为圆形或不规则形,边缘清晰,用手按压后不褪色,这是由于宝宝出生时,皮肤色素沉着或改变引起的,一般在出生后5~6年内自行消退,所以不需要治疗。

宝宝患湿疹怎么喂养

湿疹是宝宝常见的一种过敏性皮肤病,婴儿湿疹多在出生后1~3个月发病。病因较复杂,有时很难明确,生活中多种因素均可诱发。饮食方面,如食入牛羊肉、鱼、虾、蛋、奶等动物蛋白食物;气候变化,如紫外线、寒冷、湿热等物理因素刺激;日常接触,如使用碱性肥皂或药物不当,接触丝毛织物等;机械性摩擦,如唾液和溢奶经常刺激皮肤等;喂养方面,如营养过高,添加辅食种类偏多使胃肠道功能紊乱等。此外,家族中有过敏性鼻炎、鱼鳞病或哮喘等疾病史,发病率也较高。

母乳喂养的宝宝,要避免哺乳过量,保持正常的消化。妈妈应少食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及虾、螃蟹等。

人工喂养情况下,可选择针对湿疹的特殊奶粉,如羊奶、豆奶粉等,会使症状减轻。如是到了添加辅食的年龄,要逐渐加量,切忌过快,同时也要忌食辛辣刺激食物。洗澡时水温要适宜,过高会加重病情,过低会引起感冒。

怎样解决宝宝牛奶过敏的问题

引起牛奶过敏的主要原因一般有两个:

乳糖耐受不良。宝宝的肠道中缺乏乳糖酶,对牛奶中的乳糖无法吸收,所以消化不良。通常此类患儿只有胃肠方面的不适,大便稀如腹泻般,如果停止喂奶,则症状很快就会改善。

牛奶蛋白过敏。宝宝对牛奶中的蛋白质产生过敏反应,每当接触到牛奶后,身体就会发生不适症状。各个年龄不论大人小孩皆会有,婴幼儿多以牛奶为主食,是最容易发生牛奶过敏的时期。而胃肠最先接触到牛奶,所以牛奶过敏的症状以胃肠方面的不适为最多,如腹泻、呕吐、粪便中带血、腹痛、腹胀等。

当牛奶中的蛋白质被胃肠吸收后,随着血液运送到全身的各个器官部位,也会产生不同器官的过敏反应。但以下一些症状只要停止接触牛奶,这些身体上的不适马上就会消失。

皮肤方面。约50%~70%的宝宝容易患上异位性皮肤炎、红疹、过敏疹等。

呼吸方面。约20%~70%的宝宝容易患上气喘、气管炎、痰多、鼻炎、中耳炎等。

其他。如过敏性休克、肾脏症候群、夜尿、睡不安宁、烦躁、眼结膜炎、眼皮红肿等。

若确定宝宝牛奶过敏,最好的治疗方法就是避免接触牛奶的任何制品。目前市场上有一些特别配方的奶粉,如豆奶粉、羊奶粉等,可供对牛奶过敏的宝宝食用。

这些奶粉与一般配方奶粉的主要区别是:以植物性蛋白质或经过分解处理后的蛋白质,取代牛奶中的蛋白质;以葡萄糖替代乳糖;以短链及中链的脂肪酸替代一般奶粉中的长链脂肪酸。其成分虽与牛奶不同,但却仍具有宝宝成长所需的营养,同时也可避免宝宝出现各种不适症状。“鹅口疮”是怎么回事

鹅口疮表面是层叠白斑,外观很像凝固的牛奶,通常出现在宝宝的双颊内侧,有时也会出现在舌头、上腭、牙龈等部位。新生儿出现的机会最大,尤其是服用抗生素后更易出现。

鹅口疮是由于白色念珠菌感染所致,通常是在宝宝通过产道时被感染的。当宝宝感染了这种霉菌时,由于平时受其他微生物的抑制,一般不会造成疾病,当这种平衡被打破时,就会出现相应症状。

如母体在怀孕期间激素发生变化,或宝宝使用抗生素后,都可以使这种霉菌大量繁殖,从而引起感染。这种感染有疼痛感,也会影响宝宝吸奶。若不给宝宝及时治疗,有可能引起并发症。所以,如果发现宝宝有鹅口疮的体征时,应带宝宝到医院及时治疗。

宝宝不同性状的粪便表示什么

不同的喂养方式,会产生不同的粪便。一般来讲,母乳喂养的宝宝的粪便呈鸡蛋黄色,有轻微酸味,每天排便3~8次,比吃配方奶的宝宝排便次数要多;吃配方奶的宝宝的粪便水分少,呈黏土状,且多为深黄色或绿色,每天排便2~4次,偶尔粪便中会混有白色粒状物,这是奶粉没有被完全吸收的缘故,不必过于担心。

母乳和配方奶混合喂养的宝宝,因母乳和奶粉的比率不同,粪便的稀稠、颜色和气味也有所不同。母乳吃得多的宝宝,粪便接近黄色且较稀,而奶粉吃得多的宝宝,粪便中会混有粒状物,每天排便4~5次。

通过观察宝宝的大便还可以发现一些问题:大便臭表示蛋白质过多,消化不良;大便呈奶油状表示脂肪过多,原样排出;大便有奶瓣表示吸收的脂肪与钙或镁呈皂化物排出,可更换配方奶的种类。

父母要注意观察宝宝每次排出的大便,发现宝宝粪便有异常,就要随时调理和治疗。

怎样给宝宝喂药

由于宝宝味觉尚未成熟,对味道不太敏感,根据这种特点,可把药研成细粉溶于温水中。

给新生儿喂药的方法

由于新生儿味觉尚未成熟,对味道不太敏感,这时可把药研成细粉溶于温水中。

新生儿病情较轻者,可使用乳胶奶头,让患儿自己吮吸也可服下,但要把沾在奶瓶上的药加少许开水涮净服用,否则无法保证足够的药量。也可将溶好的药液用小勺直接喂进嘴里,喂药时最好将患儿的头偏向一侧,把小勺紧贴患儿嘴角慢慢灌入,等患儿把药全部咽下去再喝少量糖水。

如病情较重可用滴管或塑料软管吸满药液后,将管口放在宝宝口腔颊黏膜和牙床间慢慢滴入,并要按吞咽的速度进行。第一管药服后再滴第二管。如果发生呛咳应立即停止挤滴,并抱起宝宝轻轻拍后背,严防药液呛入气管;病情较轻者,可使用乳胶奶头,让宝宝自己吮吸服下。但要把沾在奶瓶上的药加少许开水涮净服用,否则无法保证足够的药量。也可将溶好的药液用小勺直接喂进嘴里。喂药时最好将宝宝的头偏向一侧,把小勺紧贴宝宝嘴角慢慢灌入,等宝宝把药全部咽下去,可再给宝宝喝少量的糖水。

喂汤剂中药时煎得的药量要少些,以半茶盅为宜。一日分3~6次喂完,加糖调匀温后倒入奶瓶喂用。

新生儿服药时应注意不可将药与乳汁混在一起喂,因为两者混合后可能出现凝结现象或者降低药物的治疗作用,甚至影响新生儿的食欲。

早产儿有抗病能力吗

早产儿由于身体器官发育不完全,甚至有吸吮和吞咽的缺陷,不能自己吸奶和饮水,而且胃容纳量也少,肠只能消化少量的食物。这样的早产儿常需通过胃管喂养,而且一次不能喂得太多。

刚出生的早产儿,由于没有自主调节体温的能力,如果室内的温度高,他就会发烧;如果室内的温度低,他的体温就会下降。早产儿的脉速、呼吸浅而快。

由于早产儿尚未充分发育,所以生活能力非常薄弱,对疾病几乎都没有抵抗力。因此,防范感染特别重要,尤其对于那些感染性疾病,如呼吸道、消化道、泌尿道感染、败血症、脑膜炎等,都有可能对早产儿的生命构成威胁。营养和矿物质需根据每天的血液检查严格控制。父母要对早产儿进行特殊护理,更细致地呵护和培育。

早产儿应该如何喂养

由于体重不足,脏器发育不够成熟,从母体得到的储备也不足,喂养的难度较大。母乳是宝宝最好的营养品,对早产儿来说更是如此。尽管提前结束妊娠,但妈妈乳汁中的营养成分并不缺少。用母乳喂养能增强早产儿的抗病能力,有利于宝宝身体器官尽快发育成熟。

早产儿由于口舌肌肉弱,有的不能吮乳。这种早产儿,开始时可用滴药管或滴乳管缓缓滴入。待宝宝有能力吮乳时,可直接喂哺母乳。因此,对于早产儿,妈妈的期望值不要太高,不要期待宝宝能立即吸吮你的奶头,宝宝可能需要更多的时间和耐心来适应妈妈的乳头。这时候,妈妈要尽量避免用奶瓶来喂宝宝,因为身体虚弱的宝宝很容易接受奶瓶而拒绝吸吮妈妈的奶头,影响日后的哺乳。

由于早产儿肝功能差,缺乏合成胆汁的能力,对脂肪消化吸收能力不足,对牛奶的饱和脂肪酸不能消化和吸收,经常完整地从大便排出形成脂肪泻,或与钙结成皂块呈奶瓣样排出。所以,应选择母乳和除去饱和脂肪酸的配方奶。

可以给早产儿喂糖水吗

对早产儿及吸吮能力较差的宝宝,出生后4小时可喂糖水,预防低血糖。但是如果经常给宝宝服用含高浓度糖的乳和水,宝宝易腹泻、消化不良、食欲不振,以致发生营养不良。

宝宝天生具有吸吮能力,所以宝宝出生后,要尽量做到早喂母乳,这样能够有效地刺激母乳的分泌。

母乳中含有的水分足以保证宝宝的需要,使宝宝不会感到口渴。但是如果喂糖水,就会影响宝宝的食欲,减少宝宝吸吮时的力度,使乳头缺乏一定的刺激,母乳分泌量也会减少。而且用奶瓶喂糖水,还会使宝宝对奶瓶产生错觉而拒绝吸吮母乳。

此外,糖水还很容易引起宝宝打嗝和胀肚。宝宝喝含高糖的乳和水,会增加坏死性小肠炎的发病率。因此,给宝宝哺喂5%~10%的糖水比较适宜。即按成人品尝的味觉,略有甜度即可。

可以给宝宝喂炼乳吗

甜炼乳是一种牛奶制品,是新鲜牛奶浓缩至原来容量的2/5,然后加40%的白糖制成的。宝宝出生后,有些妈妈可能会发现自己的奶水不够,而炼乳具有易存放、易冲调、宝宝爱喝等优点,因此就用炼乳代替配方奶让宝宝喝。她们认为炼乳同样是乳制品,与牛奶一样有营养。事实上,喂炼乳有许多弊端,最主要的缺陷是糖分太高。

甜炼乳含糖量高达40%,当炼乳加水稀释后,糖的浓度和甜味下降了,但是蛋白质及脂肪含量也低了,甚至比牛奶还低,不能满足宝宝生长发育的需要。若长期作为主食喂养,会造成宝宝体重不增,愈加消瘦。如果少加水,使蛋白质及脂肪含量接近牛奶水平的话,则糖的含量又太高,用这样的甜炼乳喂养宝宝常常会引起腹泻。

所以,用炼乳代替奶粉让宝宝喝,不能满足宝宝的营养需要。即使宝宝暂时吃饱了,也会因为营养不均衡而影响发育。因此,父母不要用炼乳作为食物来喂养新生儿。

把奶粉冲得浓一点好吗

许多妈妈都希望宝宝多吃一些,对于人工喂养和混合喂养的宝宝,有时妈妈看到近几天宝宝吃奶量减少就故意不按说明的要求,把奶冲得浓一些。她们认为冲得浓一些,营养价值就会高一些。其实,这样做适得其反。因为奶粉中含有较多的钠离子,如果奶的含量过高,其中的钠离子也会增多,冲得过浓的奶是一种高渗液体,进入消化道要吸收许多消化液冲稀才能消化。

宝宝的消化腺体不很发达,不能释放出大量液体,部分太浓的奶液会引起超渗透负荷使宝宝腹胀、呕吐和腹泻。若这些钠离子没有适当地稀释,而被宝宝大量吸收,就会使血清中的钠含量升高,导致血氮增高和血液中尿素增多,使宝宝肾脏负担过重,从而引起高血压、抽筋,甚至昏迷等。当宝宝吃奶减量时,应当考虑到是否因为消化道需要休息。

由此可见,宝宝不应喝过浓的牛奶。当然,也不应喝过稀的,以免引起营养不良。若给宝宝喂配方奶,最好按照说明上的要求冲奶。

能给宝宝喂米汤吗

很多父母习惯用牛奶加米汤喂宝宝,因为米汤的主要成分是碳水化合物,可以供给宝宝所需的能量。但是,100毫升米汤中仅含有10克左右糖,如果用米汤喂养宝宝,会造成蛋白质、脂肪等其他方面的营养供给不足,严重影响宝宝的正常生长发育,甚至导致营养不良以及脑部疾病。

另外,实验表明,将牛奶和米汤掺在一起,会损失大量的维生素A。如果宝宝长期这样食用,会使维生素A摄取不足,导致宝宝发育迟缓、体弱多病等现象。所以,可以在哺乳或者喂奶后,给宝宝喂少量米汤,适当补充身体所需的水分,但是不要把两者掺在一起给宝宝喝。

怎样给宝宝补铁

众所周知,体内缺乏铁就会引起贫血,而引起贫血的原因,除了一般常见的原因外,主要是由于宝宝日渐长大,母体里带来的铁及母乳中铁的含量不足而引起的贫血,也有出生后有缺陷或后天护理不当而引起的贫血。

有些宝宝生下来就贫血,这种情况一般有下面四个原因:一是可能因为脐带结扎过早导致红细胞不足而贫血;二是可能因血细胞本身有问题而贫血;三是可能有遗传性疾病而贫血;四是妈妈本身在怀孕时铁吸收得不够,使宝宝生下即缺乏铁。另外,早产儿常会有铁不足的现象,因为他们没有充分的时间储存铁质就提前来到世间,属于先天不足而导致贫血。

对于上述原因引起贫血的宝宝,在日常护理中更要注意补铁。因此,父母要随时注意观察宝宝的身体状况,必要时要给宝宝做血红蛋白成分的检验,因为患有轻微贫血的宝宝在外表是看不出来的。如果宝宝血红蛋白过低,就表示患有贫血,就应当及时补充铁,吃含铁量高的食物。例如,加铁的婴儿配方奶粉、含铁的米片或含铁的维生素滴剂等。同时,还要补充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比如西红柿汁、菜泥等,以增进铁的吸收。此外,当宝宝开始吃固体食物后,也要喂食一些富含铁的食物,如鸡蛋黄、米粥、菜粥等,但应避免喂食糖,因为糖会阻碍铁的吸收。

第二节 第2个月

身体发育情况

身高、体重、头围、胸围

视觉

宝宝的双眼炯炯有神,似乎可看清楚任何东西。当和妈妈的眼神接触后会不停地凝视。这个时期的宝宝,可以感知妈妈的眼、口、鼻等部位,同时也会用眼睛追寻动态的东西。

在这之前,宝宝无法一起使用双眼,只会左右滚动,但2个月后宝宝的双眼就能协调注视一样东西。

听觉

一听到声音,宝宝就会把脸转向声音的方向。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婴儿在2个月左右都会有如此的反应,有的则需等到四五个月后才会有这种反应,这是个人差异,无须担心。

脖子

虽然此时期还残留反射运动,不过已逐渐减少,睡觉时的姿势仍是把头撇向一方。和1个月时一样,让其匍匐在床上,可抬起头部数秒钟,不久又落到床上,但此时抬头的力量比以前提高了,即使将他抱起,脖子也不会左右晃动。

爱心小叮咛

1个月左右的婴儿在1天中有大半的时间在睡觉,然而睡眠的多少因人而异。以午觉为例,可明显看出部分婴儿小睡片刻就醒来,但有的则长睡不醒。这种情况在2个半月后更加明显,虽说睡眠的长短因人而异,但多少受到双亲的影响。如果宝宝稍一啼哭,父母就加以抚抱,那么睡眠时间自然就减少了。其实,如果宝宝的精神状态甚佳而且发育正常时,睡眠的时间和夜晚醒来的次数偶尔异常,父母大可放心。

心脏

心脏的发育已近完全,胎儿期的心脏开孔已封闭,肺动脉和大动脉的接孔亦已堵塞。如果宝宝患有先天性心脏病,此时能很容易检查出来。

肾脏

肾脏功能还不完善,为了促进体内代谢旺盛,人工喂养的宝宝应多喂白开水,且不要给宝宝饮过浓的牛奶。

排泄功能

大小便的次数减少,大致说来,大便从每天6次开始逐渐减少。宝宝所有的条件反射都在出生后1~2个月间出现。这时,可利用适当的条件刺激,使宝宝建立起定时大小便的条件反射。

手部动作

手部的运动逐渐灵活,多喜欢吸吮手指;眼睛、手、口已逐渐协调;喝牛奶时,可以逐渐从用奶瓶过渡到用杯子;喝水时,宝宝会以手部支撑。此时期的宝宝还无法单独支撑奶瓶或杯子,不过已经可以看到相关的动作。本月营养素推荐

蛋白质

2个月宝宝的食品依然以乳类为主。乳类中所含的蛋白质和脂肪已能满足宝宝的需要。若用母乳喂养,每千克体重只需蛋白质2克;若人工喂养每千克体重需3.5克。但母乳中的蛋白质最适合宝宝的消化和吸收。

维生素D和钙

无论是母乳喂养还是人工喂养的宝宝,都容易缺乏维生素D和钙,因此父母要及时地给宝宝喂适量的含有维生素A和维生素D的鱼肝油和钙类产品,以补充维生素A和维生素D。此外还应让宝宝晒晒太阳,促进钙的吸收。如果宝宝缺乏维生素D和钙,骨骼发育会受到影响,易患佝偻病。健康宝宝,喂养有方

喂养要求

这个月的宝宝每日所需的热量是每千克体重100~110千卡,如果每日摄取的热量超过120千卡,就有可能造成肥胖。

母乳喂养的宝宝,最好每周用体重计测量他的体重,如果每周宝宝的体重增长都超过250克以上,就有可能是摄入热量过多;如果每周宝宝的体重增长低于100克,就有可能是摄入热量不足。

进入第2个月的宝宝,可以完全靠母乳摄取所需的营养,不需要添加辅助食品。如果母乳不足(一定不要轻易认为你的母乳不足,有时是因为休息和饭量不足,而引起暂时的奶量不足),可添加牛乳。

混合喂养的注意事项

宝宝第2个月时,有的妈妈的奶水就不足了,这时添加牛奶就成了唯一的选择。母乳和牛奶怎样喂,才更有利于宝宝的消化吸收?这是每个父母都想知道的问题。对于混合喂养,最重要的一点是,不可同时用母乳和牛奶混合着喂宝宝。也就是说,不能一次喂奶时既吃妈妈的奶,又吃牛奶,这样会导致宝宝消化不良或腹泻,久而久之,会影响宝宝的生长发育。

正确的做法是,要喂母乳就全部喂母乳,即使这次宝宝没吃饱,也不要马上喂牛奶,而是应该等下次喂奶时间再喂。如果宝宝上一顿母乳没有喂饱,那么,下一顿要喂牛奶;如果宝宝上一顿母乳吃得很饱,到下一顿喂奶时间了,妈妈感到乳房很胀,那么,这一顿就仍然喂母乳。

总而言之,应该以母乳为主,牛奶为辅。宝宝可以连续两顿吃母乳,中间加一顿牛奶;也可以连续三顿吃母乳,中间加一顿牛奶。这样做有两个好处:一是有利于母乳的分泌,宝宝越吃妈妈的奶,妈妈乳汁分泌得越多;相反,妈妈的乳汁越不让宝宝常吃,也就越少。二是母乳仍然是这个月宝宝的最佳食品,因此,妈妈不要轻易放弃或减少对宝宝的哺乳,宝宝母乳吃得时间越长(但不要超过1岁),越有利于宝宝的生长发育。

适合宝宝的果汁及喂养方法

适合第2个月宝宝的果汁有很多,每个季节最盛产的水果都适合做最好吃、最新鲜的水果汁。春天可用橘子、草莓;夏天可用西瓜、桃;秋天可用葡萄、梨;冬天可用苹果、柠檬,可以说,四季皆有。

把新鲜的水果制作成果汁,最重要的是要注意清洁卫生,不要让细菌侵入。为了预防细菌的侵入,要把榨汁机用开水或放入消毒柜进行消毒。由于水果会喷洒农药,所以榨汁前应削掉果皮。榨出的果汁不能直接装到奶瓶中,要先过滤以免果肉堵塞奶嘴的孔。

给宝宝饮用原汁还是稀释果汁,主要是看宝宝是否便秘而灵活处理。满月后的宝宝,不便秘时可兑1倍的凉开水。如果不加糖宝宝也愿意喝,最好就不要加。如果宝宝不太喜欢喝果汁,也可以少加些糖。一般每次喂宝宝果汁20~30毫升。如果宝宝便秘,喝稀释的果汁无效时,可以改喂原汁,也可以增加量。如果宝宝特别喜欢喝果汁,对大便又没有任何影响,每天也可以喂2次,量也可以逐渐增加。但是,在这个月龄的宝宝,1次的量不能超过50毫升。

怎么让宝宝喝果汁

宝宝到了第2个月时,每天就应该喝一匙鲜果汁,每星期增加一匙,如果用番茄汁而不用鲜橙汁,数量可以加倍。给宝宝喂水和果汁最好的时间是上午8~9点,或是刚给他吃完鱼肝油以后。

如果宝宝不肯喝新鲜果汁,妈妈可以试试在鲜橙汁内加等量的水,或加一点糖,使它甜一点。如果宝宝拒绝喝鲜橙汁,可以试试给他番茄汁等。另外,还有一种纯粹的维生素片,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喂给那些不肯喝果汁的宝宝,等药片吃了1~2星期后,妈妈可再试试给宝宝鲜橙汁喝,一般到此时他就肯喝了。

怎样使母乳增多

有的妈妈奶水不足,最好想办法补充,而不要急于给宝宝加其他代乳品,因为毕竟母乳才是这一时期宝宝最好的选择。

妈妈在产后就和宝宝保持接触,一般可以增加40%的乳量;即使妈妈没有过多的奶水,也可以让宝宝通过吮吸乳头,刺激妈妈脑下垂体,使之分泌出更多的催乳素,增多奶量;每次喂奶时要让宝宝把奶全吮吸完。

奶水不足的妈妈还可以多吃一些催奶的食物,如猪蹄、鲫鱼、鲢鱼、丝瓜、芝麻和黄花菜等。

同时,妈妈情绪过度紧张、焦虑,也会通过反射机制来抑制乳腺分泌。所以哺乳期的妈妈们不要忘了保持放松、愉快的心情。

保证母乳喂养的质量

如果新生儿在出生后1个月内能够适应母乳的话,便可继续供给母乳至断奶为止。1个半月到2个月的宝宝,哺乳的间隔为3小时,每天约需7次。妈妈在喂奶前必须把手洗净,更换内衣,并注意乳头的清洁。

1个月后,宝宝的吸奶力增加,有时会误伤乳头,所以要认真检查是否发生了乳腺炎。同时,在哺乳时应避免让宝宝吸吮同一个乳头过久。

母乳的分泌受到妈妈身心状况的影响,所以妈妈对自己的身体和精神各方面都应密切注意,其中,睡眠和营养的充足都是不可或缺的要素。

一般来说,以母乳育婴的妈妈胃口奇佳,然而,如果妈妈疲劳过度、睡眠不足,却会严重影响食欲。

为了恢复体力,并且提高母乳量,妈妈应多吃蛋白质、维生素C含量丰富的猪肝、牛奶和蔬菜等,务必使吸收的营养达到均衡。

人工喂养不可超量

以母乳喂养的宝宝,在习惯了母乳的味道之后,经常不愿改喝奶粉,这种情况,在2个月后尤为明显。因此,如欲改喂奶粉,必须趁习惯尚未养成的1个月左右,尽早供给一些冷开水或果汁。

出生1个月后,宝宝的胃口愈来愈好,常无法控制自己的食量,因此父母应密切注意这种情况。

诞生时体重在3000~3500克的宝宝,每天喝奶量约为700毫升,到一两个月时,每天喝上800毫升是极正常的事,有些食欲佳的宝宝,甚至每次可以喝到1500~1800毫升,但要注意不可超过这个标准。如果宝宝吃完后还意犹未尽,可在开水中加糖、蜂蜜,或用果汁来补充。

宝宝的食量各有不同,哺乳量较少的宝宝不易发胖,而身体较瘦的宝宝,只要精神饱满,健壮活泼,也就不必在意哺乳量的多少了。

喂养宝宝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牛奶

牛奶含酪蛋白多、脂肪滴大,不易被消化,含必需氨基酸、脂肪酸以及糖、维生素、微量元素也较少。因此,用牛奶喂养宝宝时应做以下调整:

鲜牛奶一定要煮沸后再喂,这样既可以消毒又可使牛奶中的蛋白质颗粒变小,容易被吸收。

一定要加糖,因为牛奶中含糖量较少,不能供给宝宝足够的热量。一般来说,每100毫升牛奶需加糖6~8克,这样每100毫升牛奶可提供热量约100千卡。

宝宝满月后喂牛奶可不再稀释。

◎水分

宝宝到了这个月龄以后的一个特点就是容易口渴,特别是天气炎热时,除了喂奶以外,最好多喂点水。奶吃得很多,过了一两个小时还想再吃时,不妨喂点水、果汁等,但不能喂放有很多糖的饮料及其他清凉饮料。

◎果汁

宝宝天生喜欢喝果汁,最好把新鲜的水果做成果汁喂给宝宝。开始时可用温开水将果汁稀释1倍,第一天每次喂1汤匙,第二天每次喂2汤匙,第三天每次喂3汤匙……这样一天逐渐增加,满10汤匙时,也就是第10天开始,就可以用奶瓶喂,等宝宝习惯以后就可以不用温开水稀释了。一天可喂3次,每次喂30~50毫升。喂奶前后不要喂,最好在洗澡、日光浴、散步以后喂。

其他注意事项如下:

宝宝不愿吃或吃了就吐时,不要勉强喂,可以改变一下果汁种类和稀释办法,或稍加些糖再试试看。

腹泻时可暂时中止喂果汁,等宝宝身体恢复以后再喂。

只要宝宝情绪正常,即使拉绿色大便也无防,可以继续喂果汁。

在水果中,苹果和西红柿可使大便变硬,而柑橘、西瓜、桃子可使大便变软。因此,宝宝有腹泻时,可给他喂苹果汁和西红柿汁;便秘时可喂柑橘、西瓜、桃子等果汁。因为果汁能使大便变成酸性,所以宝宝喝了果汁后大便会变绿,喝了苹果汁后大便会发黑。这些都不是病,父母不要过于担心。

宝宝吃不饱有什么表现

判断宝宝每次能否吃饱,一是测量宝宝的体重。如果每周体重增长低于100克,就是奶量不足,应该加牛奶了。二是宝宝不仅晚上醒来的次数增多,而且要求吃奶的间隔时间缩短了,表现出不满的样子,这也表明宝宝吃不饱,就要为宝宝加1~2次牛奶了。

宝宝吃奶时间缩短了怎么办

这个月的宝宝吸吮能力增强,吸吮速度加快,因此,吃奶的时间势必也要缩短。这是正常现象,可是有些妈妈却认为宝宝吃得快,是因为自己的奶少,不够宝宝吃了,其实这种担心是多余的。这个月的宝宝比新生儿更加知道饱饿,吃不饱他是不会入睡的,即使一时睡着了,很快也会醒来要奶吃。如果一天吃不饱,大便就会减少;即使次数不少,大便量也会减少;如果量不减少,次数也不少,甚至还增加,大便性质就会改变,排绿色稀便。

可以用奶瓶喂母乳吗

有些宝宝不肯吸吮妈妈的乳头,拒奶的主要原因是出生后造成的奶头错觉,如用奶瓶先喂糖水、喂奶粉或者母乳等。因为宝宝对第一个接触到的物体感觉印象深刻,接受后就有可能拒绝其他的方法。所以准备母乳喂养的宝宝,应尽量不要先用奶瓶来喂母乳。

需要定期更换奶瓶和奶嘴吗

奶瓶的使用是有期限的,塑胶的奶瓶品质较不稳定,使用一段时间后,瓶身就会因为刷洗和氧化,出现模糊的雾状及奶垢不易清除等情况,所以建议6个月左右更换1次。奶嘴长期使用过后,会有变硬、变质等情况,且在清洗的过程中,也有可能使奶嘴变大,导致宝宝喝奶时发生呛奶危险,因此应经常更换。

怎样使人工喂养的宝宝不超重

出生2个月的宝宝,人工喂养时,最重要的是不要喂得过量,以免增加宝宝消化器官的负担。喂的牛奶不足时宝宝会哭闹,示意父母他饿了。可是牛奶喂多了,宝宝却不会发牢骚。食量大的宝宝即使是已经喝了足够的牛奶,也会“咝、咝”地吸空奶瓶,显出还要喝的样子。如果父母认为这样吸是代表牛奶量不够而逐渐增加,就会在不知不觉中给宝宝喂多了。

大致的标准是:出生时体重在3~3.5千克的宝宝,到过了满月时每天喝奶应分7次喂,每次喂120毫升;如果分6次喂,每次喂140毫升。不过,这只是一个大致标准,因为经常哭闹的宝宝,一般吃得更多,而经常安静地睡觉的宝宝却吃得较少。食量少的宝宝不吃到标准量也可以,食量大的宝宝可以吃到150毫升,但是最好不要喂150毫升以上。喝了150毫升还是哭闹时,就在30毫升左右的温水中加入一些白糖喂给宝宝。健康成长特别关注

如何调整好夜间喂奶的时间

对于这个时期的宝宝来说,夜间大多还要吃奶,父母如果发现宝宝的体质很好,就可以设法引导宝宝断掉凌晨2点左右的那顿奶。因此,应将喂奶时间做一下调整,可以把晚上临睡前9~10点钟这顿奶,顺延到晚上11~12点。宝宝吃过这顿奶后,起码在4~5点以后才会醒来再吃奶。这样,父母基本上就可以安安稳稳地睡上4~5个钟头了,不会因为给宝宝半夜喂奶而影响休息了。

刚开始这样做时,宝宝或许还不太习惯,到了吃奶时间就醒来了。妈妈应改变过去一见宝宝动弹就急忙抱起喂奶的习惯,不妨先看看宝宝的表现,等宝宝闹上一段时间,看是否会重新入睡,如果宝宝大有吃不到奶不睡的势头,可喂些温开水试试,说不定能让宝宝重新睡去。如果宝宝不能接受,那就只得喂奶了,等过一阵子再试试。从营养角度看,白天奶水吃得很足的宝宝,夜间吃奶的需求并不大。

总之,在掌握宝宝吃奶规律的基础上,应适当调整夜间吃奶的时间,以保证妈妈的休息,妈妈休息好了,宝宝才会有充足的奶源。

宝宝需要补充脂肪酸DHA和维生素A吗

良好的营养是大脑发育的物质基础。脂肪酸DHA和维生素A是大脑和视网膜的重要组成部分。均衡饮食的妈妈母乳中含有丰富的DHA和维生素A,可以满足宝宝的需要。但是,由于母乳不足或妈妈因故无法进行母乳喂养时,宝宝就得从其他途径来获得DHA和维生素A。可以选择含有这两种成分的奶粉,如果奶粉中没有或含量不充足,还可以加入DHA牛奶伴侣,以满足宝宝大脑发育的需要,否则会造成宝宝的大脑发育不良,削弱宝宝的记忆能力。

预防佝偻病只补钙行吗

佝偻病的病因主要是维生素D或钙的不足造成的。婴儿佝偻病最常见的原因是维生素D缺乏。维生素D能够促进肠黏膜对钙、磷的吸收;促进钙、磷等矿物质进入骨组织;促进肾脏对钙、磷的回吸收。只有在它的作用下,钙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佝偻病是因为缺钙的说法太片面,所以单纯补钙效果差。

预防佝偻病的发生要从胎儿期开始。孕妇要坚持多晒太阳,平衡膳食保证营养,坚持户外运动,孕7~9个月时可以适当补充维生素D。坚持母乳喂养至少到4~6个月以上,要及时给宝宝添加辅食。宝宝要坚持每天2小时以上户外晒太阳。冬天也要争取多晒太阳,否则就要额外补充维生素D。只有采取多种综合措施,才能防止宝宝患佝偻病。

如何让宝宝摄入足够的维生素

宝宝对维生素的摄取有两个途径:一是来自母乳;二是为宝宝添加维生素制剂以及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像果汁、菜汁等。因此,用母乳喂养宝宝的妈妈们,一定要注意营养,为自己、也为宝宝要摄取足够的维生素。

为了使吃母乳的宝宝能够摄取足够的维生素,首先,妈妈吃的主食不应全是精米白面,而应粗细粮搭配,以增加乳汁中的B族维生素。其次,妈妈每天要喝一定量的牛奶,这样对下奶和提高奶的质量都有好处。还有,妈妈应吃些含蛋白质、钙、磷、铁多的食品,如鸡蛋、瘦肉、鱼、豆制品等;多吃含维生素丰富的各种蔬菜,如青菜、菠菜、胡萝卜等。另外,肉汤能够使乳汁量又多营养又好,妈妈应多喝些肉汤,如鸡汤、鱼汤、排骨汤等。另外,妈妈要杜绝烟、酒、麻辣烫等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在营养丰富的前提下,为了保证乳汁的分泌,妈妈还需要有规律的生活,睡眠要充足,情绪要饱满,心情要愉快。这样一来,宝宝的饮食就有了可靠的保证。

妈妈们如果用牛奶或配方奶喂养宝宝,也要及时给宝宝添加维生素制剂以及含维生素的食物,如鱼肝油(浓缩维生素A、维生素D滴剂)等。用菜汁喂宝宝时,妈妈要选用新鲜嫩绿色的菜叶而不是选用嫩菜心来煮水喂宝宝。

据现代营养专家研究分析:绿叶蔬菜的营养价值以翠绿色为高,黄色次之,白色较差,同一种蔬菜也是色深的营养价值高。嫩菜心要比外部的深绿色菜叶差得多。妈妈做菜汁时,应先把菜叶子洗净、切碎,放入干净的碗中,再放在锅内蒸,取出后将菜汁滤出。有一些能压出汁的蔬菜如番茄,可直接做,不用蒸煮。具体做法是,选用新鲜成熟的番茄,洗净,用开水烫,去皮、去子,放入适量白糖,用勺背将汁挤出,滤出汁水,稍加温开水即可喂宝宝了。果汁也是吃配方奶的宝宝不可缺少的,市场上有专为宝宝做果汁的榨汁机。在为宝宝做果汁的时候,妈妈要选新鲜的水果,比如苹果、桃、草莓等。果汁挤出来以后过滤,稍加温开水就可以喂宝宝了。

宝宝会出现生理性贫血吗

2个月左右的宝宝,出现生理性贫血是正常的。这是宝宝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一种自然现象。造成这一时期的生理性贫血,是因为宝宝在胎儿期相对缺氧,红细胞生成增多。出生后进入正常环境,机体生成红细胞减少而造成的。主要表现在宝宝出生后1~8周内,血红蛋白可逐渐下降到低于正常值,直至8周后停止。

宝宝出现生理性贫血,在保证正常营养的情况下,一般不需要治疗。等到宝宝满百天后,机体内红细胞生成素的生成增加,骨髓造血功能逐渐恢复,红细胞数和血色素就会缓慢增加,至6个月时就可恢复到正常值范围内。但如果超过这个时间,血红蛋白和红细胞计数不在正常范围内,那么,就有可能患有生理性贫血。

生理性贫血是可以预防的:一是要坚持母乳喂养。因为母乳中的铁质比牛乳中的铁质生物效价高,易被吸收,宝宝吃母乳可以有效减少生理性贫血的发生。二是早产儿、双胞胎或者怀孕期间妈妈患有缺铁性贫血的足月儿,应该从第2个月起就要补充铁剂。因为胎儿从妈妈那里接受铁质,多在妈妈妊娠期进行,而早产儿因为提前来到世间,吸收铁质的时间相对要短;双胞胎因母体内的铁质又分成了两份,容易导致先天性的铁质不足。凡此类情况宝宝从母体中接受的铁质较少,一般过6周就差不多用完了。如果不马上给宝宝补充铁质,极易出现生理性贫血。

怎样处理宝宝吐奶

宝宝吐奶现象较为常见,因为宝宝的胃呈水平位,容量小,连接食管处的贲门较宽,关闭作用差,连接小肠处的幽门较紧,而宝宝吃奶时又常常吸入空气,奶液容易倒流入口腔,引起溢奶。喂奶方法不当也会引起宝宝溢奶,如让宝宝仰卧喂奶、人工喂养时奶瓶的奶嘴未充满奶水有空气进入、吃奶后马上让宝宝躺下等。

若宝宝平躺时发生呕吐,迅速将宝宝的脸侧向一边,以免吐出物因重力而向后流入咽喉及气管;用手帕、毛巾卷在手指上伸入口腔内甚至咽喉处,将吐、溢出的奶水食物快速清理出来,以保持宝宝呼吸道顺畅,免得阻碍呼吸。

如果发现宝宝憋气不呼吸或脸色变暗时,表示吐出物可能已经进入气管了,应马上使其俯卧在你的膝上或硬质床上,用力拍打其背部四五次,使其咳出。然后尽快将宝宝送往医院检查,让医生再做进一步的处理。

服用小儿麻痹糖丸有什么作用

宝宝满2个月的时候,应该服用第一丸小儿麻痹糖丸了。这种糖丸是用来预防小儿麻痹疾病的,若不服用这种糖丸,宝宝患小儿麻痹的危险就很大,因此每个宝宝都应在规定的时间内按时服用。

根据免疫预防接种程序,满2个月的宝宝开始第一次服用脊髓灰质炎三价混合疫苗,满3个月和4个月时分别服第二次和第三次,4岁时再服1次。这样就可以获得较强的抵抗脊髓灰质炎病毒的免疫力。

宝宝得了湿疹怎么办

婴儿湿疹就是常说的奶癣,是一种常见的、多发的、反复发作的皮肤炎症。

湿疹开始是红色的小丘疹,有渗液,最后可结痂、脱屑,反反复复,长期不愈,宝宝会感到瘙痒难受。湿疹主要分布在面部、额部眉毛、耳郭周围及面颊,严重的可蔓延到全身,尤以皮肤皱褶处多,如肘窝、腋下等处。

不严重的湿疹,可不做特别的治疗,只要注意保持宝宝皮肤清洁,用清水清洗就行了。清洗时,不要用肥皂和有刺激作用的洗剂或护肤用品,屋内温度不能太高,以宝宝穿着衣服手呈温的、无汗、不凉为宜,这样可减轻湿疹的瘙痒症状。等到宝宝长大,渐渐脱离以牛奶为主食后,湿疹就会不治自愈。

父母要注意保护已患有湿疹的宝宝的皮肤,避免各种刺激皮肤的因素,防止抓痒而造成感染。在宝宝的湿疹急性期,患部发红流水,可在医生的指导下用生理盐水或1:10000的高锰酸钾水或2%的硼酸水浸湿纱布,拧净后在患部湿敷,每0.5~1小时更换一次。这样治疗1天左右,红肿即可消失,流水也相对会减少。此时再用氧化锌膏涂在纱布上,贴在长湿疹的部位,每天换2次药,一般治疗2~3天,红肿即可消退。湿疹完全消退后,可适当擦些滋润皮肤的油。另外,还可以在医生指导下给宝宝吃些钙片,以降低皮肤的过敏性。

奶秃怎么办

有的宝宝生下来的时候,有满头黑亮浓密的头发,可过了满月后出现了脱发现象,头发变得稀疏发黄了,这是怎么回事?是不是宝宝缺乏营养了?

其实,2个月大的宝宝出现脱发是生长过程中的一种生理现象,民间俗称“奶秃”。奶秃一般会随着宝宝月龄的增大,辅食的添加而逐渐消失,脱落的头发也会重新长出来。

另外,宝宝胎儿期的头发与妈妈孕期的营养有关,出生后与遗传、营养、身体状况等多种因素有关。

枕秃是因为缺钙吗

有的宝宝出现枕秃了,大多数的父母都认为是宝宝缺钙了,应该补钙。实际上,并不是所有的枕秃都是由缺钙引起。枕秃的形成与宝宝的睡姿或枕头的材料有关。

2个月的宝宝基本都是仰卧着睡觉,而且一天的大多数时间是在枕头上度过的。特别是有的父母给宝宝睡的枕头过硬,宝宝整天在枕头上磨来蹭去的,时间一长,就会把枕后的头发磨掉,形成枕秃。

因此,父母不要发现宝宝有枕秃,就忙着给宝宝补钙。要先弄清楚,枕秃是什么原因引起的,然后再对症处理。

宝宝小便次数减少是因为缺水吗

宝宝在新生儿期,小便次数多,几乎十几分钟就尿1次,父母每天要更换几十块尿布,每次打开都是湿的。随着宝宝月龄的增加,进入第2个月的宝宝与新生儿期的宝宝相比,排尿次数逐渐减少了。父母就很担心,宝宝是不是缺水了?

要想判断宝宝是不是缺水,一是要看季节;二是要看宝宝的体征。如果是在夏季,天气热,宝宝可能会缺水分。反应的症状是,宝宝不但尿的次数减少,而且每次尿量也不多,嘴唇还可能发干,这就证明缺水了,应该赶紧补水。

还有一个原因会使宝宝的小便次数减少,那就是,宝宝逐渐大了,膀胱也比原来大了,储存的尿液也多了。原来垫两层尿布就可以,现在垫三层也会湿透,甚至能把褥子都尿湿。可以说,不尿便罢,一尿就会尿透。因此,宝宝小便次数少,并不是缺水了,而是宝宝长大了,父母应该高兴才是。

宝宝用手抓脸怎么办

进入第2个月的宝宝,常常会用手抓脸,如果宝宝指甲长,就会把自己的脸抓破。即使不抓破,也会抓出一道道红印。有的妈妈会给宝宝缝制一双小手套,可随之带来更大的弊端,而且还存在着安全隐患。

如果手套口束得过紧,会影响宝宝手部的血液循环;如果缝制的手套内有线头,可能会缠在宝宝的手指上,使手指出现缺血。宝宝没有表述能力,如果父母及时发现不了,极易使宝宝手指出现坏死,造成终生遗憾。再者,宝宝正处在生长发育期,戴上手套,手指活动受到限制,会给宝宝的成长带来一定的影响。手在大脑发育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手是宝宝发育中非常关键的器官,用手抓东西是宝宝的本能,也是宝宝初步感受事物的最基本的动作。如果整天把宝宝的手用手套套着,不利于宝宝手部运动的发展。宝宝看不到自己的小手,就不能有意识地锻炼,减少了锻炼机会,就会导致运动能力发展迟滞,影响智力发育。手的神经肌肉活动可以向脑提供刺激,这是智力发展的源泉之一。有的父母虽然没有给宝宝戴上手套,但给宝宝穿袖子很长的衣服,这虽避免了发生手指缺血的危险,但也同样会影响宝宝手的运动能力,也是不可取的。

其实父母只要把宝宝的指甲剪得稍微短些,然后再轻轻磨一下,让指甲很圆,就可以避免宝宝把自己的脸抓破了。

怎样判断宝宝是否得了肠绞痛

肠绞痛一般发生在满月后的宝宝身上。典型的症状大约在3周大的时候开始,高发期在第6周。肠绞痛通常的症状是:原本活泼的宝宝忽然变得经常尖声哭叫,而且很有规律,每次发作的时间基本相同,尤其是傍晚发作比较多,有时是在黑夜。一般一个星期有3次以上的啼哭,每次哭的时间持续在两三个小时,而且连续3个星期都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哭的时候无论你怎样安抚都没有作用。有的宝宝还会出现腹部鼓胀,脸色红涨的症状。这样的哭闹一般不伴随有发烧、呕吐、腹泻的症状,哭过一段时间后,宝宝又会若无其事,和平常一样了。

宝宝有肠绞痛并不是一种病,它只是一种症状,随着宝宝的长大,神经生理逐渐发育健全,大约在3个月,这样的情况就会慢慢减少。也有大约30%的宝宝要延续到5个月大时,这种情况才会消失。为减轻宝宝的肠绞痛,并能得到及时地治疗,在宝宝哭闹的时候,尤其是有肠绞痛的症状时,父母应该坐着,让宝宝趴在自己的手上或者腿上,轻轻压迫宝宝的腹部和背部;也可以为宝宝做按摩,用湿热毛巾或者暖水袋敷在宝宝的腹部,水不可太凉或太烫,暖水袋外边最好裹上一层毛巾。如果还是得不到缓解,就应该去医院检查治疗。

怎样预防皮肤糜烂

这个月的宝宝,皮下脂肪开始增多,胖胖的,变得越发可爱。有的宝宝连脖子都看不到了,颈部、腋窝、大腿根、臀部、肘窝、耳后、大腿褶皱和胳膊褶皱等处在炎热的夏季很容易发生糜烂,即使父母很仔细地护理,也难以避免。这种糜烂一不小心就会发生,昨天还好好的,今天就糜烂了。这并不奇怪,宝宝皮肤非常薄嫩,天气热,有汗,这些地方都不透气,这么大的宝宝开始好动了,就会出现皮肤摩擦,很快就发生了糜烂。所以,夏季一定要勤用水清洗这些部位,防止皮肤出现糜烂。

第三节 第3个月

身体发育情况

身高、体重、头围、胸围

味觉

宝宝能分辨出母乳的味道,如果突然让他改喝奶粉,他有时会坚持不喝,这表示宝宝的味觉发达了,所以如果要让宝宝改喝奶粉,必须趁早进行。

视听觉

宝宝会凝视光线;当有人接近时,宝宝也会出现凝视的神情;若将手伸至宝宝的眼前,宝宝就会眨动眼睛。

宝宝可逐渐看清妈妈的脸庞与轮廓,如果跟他说话,他也会专注地凝视。若音乐响起或摇动玩具,宝宝会停止哭泣,继而兴奋,并表现出侧耳倾听的样子。

手脚

这个月的宝宝脖子逐渐直挺,匍匐在床上,会以双手支撑头部与胸部,并呈45角于床上。此时宝宝还不会主动伸手拿东西,如果把东西放在手上,会抓紧,或是凑到嘴边舔舔看。

头部活动

由于头部可以左右活动并能用眼睛追逐东西,使得宝宝的视野变大。因为可以自由转动头部,宝宝一听到妈妈的呼唤,马上就会把脸转向有声音的方向,并确认声音的来源。能借此记住妈妈及爸爸的声音。

手的控制力增强

进入第3个月的宝宝,最明显的特点就是手的控制能力增强了。这时候的宝宝,好像刚刚发现自己有一双小手,常常会目不转睛、全神贯注地研究自己的手指,看它们怎样互相协作。如果把玩具放到宝宝面前时,宝宝就会伸出小手去抓取面前的玩具,然后又无意识地松开。宝宝喜欢看自己的手握紧又张开,还会像拍手那样把手掌压合一起。但更多的时候,宝宝把手指放到自己嘴里吸吮,而不是整个拳头。

吸吮手指,表明宝宝开始用心指导自己的行为,是宝宝心智发展中最明显的例子。宝宝之所以会吸吮手指,是因为在漫无目的地挥动手指时,无意中碰到嘴巴,在反射作用下吸吮起来。这个吸吮手指的偶然发现,让宝宝得到了类似吸吮乳房般的安全感,因此,宝宝开始乐意吸吮手指了。本月营养素推荐

钙和铁

母乳和配方奶中所含的钙已基本符合营养需要,不需要补充。但二者都缺乏铁质,不过,由于3个月的婴儿体内储存了足量的铁,一般也不会缺乏,因此不必添加铁,早产儿例外,如果要补充,就要咨询一下医生提早补充。

纤维素

纤维素来源于膳食纤维,缺少膳食纤维成了诸多疾病的直接或间接原因,因此,它对于人体的重要性已经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可。它被认为是除了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等6种营养素之外的第7种营养素。

宝宝自3~4个月就能够接触半流质食品,此时,父母就应该注意给宝宝添加含有纤维素的食物,让宝宝从这时逐渐适应纤维素,这对保护宝宝肠道、避免肥胖有不可或缺的功用。

糖类

碳水化合物除了存在于血液和细胞外液之外,主要存在于人体的肝脏和肌肉中,含量并不高,一般很容易在一天中就消耗完,因而需要不断地补充。但一旦摄入过量,则会转化为脂肪导致宝宝肥胖。因此,新手爸妈们要控制好糖类的用量,防止宝宝出现肥胖。健康宝宝,喂养有方

宝宝需要多少营养素

一般来说,宝宝需要的营养素大都可以从母乳中获得,不过人工喂养的宝宝需要补充维生素C,维生素C可以从果汁和蔬菜汁中获得。

对蛋白质、脂肪、矿物质、维生素的需要,一般可以通过母乳和牛乳摄入,每天补充维生素D300~400国际单位。人工喂养的宝宝可补充鲜果汁,每天20~40毫升。母乳喂养的宝宝,如果大便干燥,也可以补充些果汁。早产儿从这个月开始应该补充铁剂和维生素E。铁剂为每日每千克体重2毫克,维生素E为每日25国际单位。

硬性限定喂奶间隔时间好吗

满2个月之后,宝宝的喝奶量增多了,每次喂奶间隔时间也相应变长了,以前过3小时就饿得直哭的宝宝,现在可以睡上4小时,有时甚至睡5小时也不醒。这说明宝宝喝进去的奶还没有完全消化吸收,也说明宝宝已经具备了储存能量的能力。因此,妈妈没有必要3小时就给宝宝喂一次奶。一到喂奶时间就叫醒熟睡的宝宝吃奶,这种做法是不妥当的。如果叫醒了本来不饿的宝宝,宝宝会很不合作地马马虎虎吃上几口,甚至烦躁地大哭,反而搞不清宝宝吃得怎样。虽然宝宝已具有了储存能量的能力,但父母并不容易发觉。

可以给宝宝多加牛奶吗

有些宝宝在妈妈给添加牛乳后,就喜欢上了牛乳,因为橡皮奶嘴孔大,吸吮很省力,吃得痛快。而母乳流出比较慢,吃起来比较费力,于是就开始对母乳不感兴趣,而对牛乳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这时,父母不要随宝宝的兴趣,因为如果不断增加牛乳量,母乳分泌就会减少,而对不到3个月的宝宝来说进行母乳喂养是最好的。

可以给宝宝吃米粉吗

在母乳不足的情况下,有些父母开始添加米粉来喂食宝宝,但3个月以内的宝宝是不宜添加米粉的。因为此时宝宝唾液中的淀粉酶尚未发育,而胰肠淀粉酶要在宝宝4个月时才能达到成人水平。

到3个月的宝宝可以适量添加米粉,但不能完全用米粉代替母乳或配方奶粉。因为米粉的营养成分根本无法满足宝宝生长发育的需要。市场上销售的米粉的主要原料是大米,其营养成分中糖占79%、蛋白质占5.6%、脂肪与B族维生素各占5.1%。

如果只用米粉代替母乳或其他奶制品长时间喂养宝宝,极有可能导致宝宝患蛋白质缺乏症。这样会严重影响宝宝的神经系统、血液系统及肌肉的发育,使宝宝的生长发育变得缓慢。另外,由于蛋白质的缺乏,宝宝体内的免疫球蛋白不足,宝宝容易患各种疾病。

可以给宝宝添加辅食吗

父母看到越长越大的宝宝,认为可以给宝宝吃一些辅食了,于是,就迫不及待地为宝宝添加奶糕、米粉等谷类食物。其实,第3个月的宝宝消化腺还不发达,许多消化酶尚未形成。这样做有很多不利因素:首先是易导致宝宝消化不良,进而影响宝宝正常吃奶,最后造成营养不良;其次是宝宝在父母的强行喂食下,极易造成能量过剩,日后容易发生肥胖。

所以,父母不宜过早给第3个月的宝宝添加辅食,也不需硬让宝宝把奶瓶里的奶吃光。此外,不要经常给宝宝喂葡萄糖水,以免影响食欲,造成宝宝拒食甚至厌食。

妈妈上班后怎样哺乳

在妈妈上班的前1~2周由家人给宝宝试着用奶瓶喂奶,开始的次数少些,每周1~2次,让他慢慢适应用奶瓶喝奶。

宝宝满3个月,有的妈妈就要开始上班了。虽然既要上班,又要为宝宝哺乳很辛苦,但许多这样的妈妈都乐在其中。究其原因:一是妈妈可以上班、喂奶两不误,降低宝宝生病的机会和过敏的风险;二是消除了负疚感,因为妈妈觉得,如果因工作的缘故而人为地给宝宝断奶,心里总觉得对不起宝宝,如果仍能为宝宝继续哺乳,妈妈就消除了负疚感,因此而变得快乐;最后一点,也可以说是最重要的一点,妈妈可以继续享受哺乳所带来的亲子之情,宝宝也同样可以继续享受妈妈的乳汁和浓浓的母爱。

虽然上班哺乳有种种好处,但要做好还需要一番周密的安排。一般情况下,上班哺乳就是母乳、牛乳或配方奶混合着喂。如果妈妈的奶很充足也可以在上班时间挤出来备用。

在妈妈上班前首先要了解宝宝一天的吃奶量,并且要让宝宝学会使用奶瓶,妈妈不在的时候可以让宝宝食用储存在冰箱里的母乳。

往返单位与家里时间过长的妈妈可以选择把母乳储存起来喂宝宝,但要注意储存方法。有些妈妈在开始上班前先挤好奶汁并储存,预作库存。有些妈妈在前一天预先挤足奶汁留给宝宝隔天吃。最多见的做法是早、晚各挤1次,以备白天不在时有足够的奶留给宝宝。

妈妈上班之前应准备吸奶器、奶瓶、集乳袋或集乳杯、冰块和保温桶,以供储奶。最新的研究表明,挤出来的乳汁可放置于室温6~10小时,因为母乳不易繁殖细菌,若要放置更长的时间,应放在保冰容器内。储存挤下来的母乳要用干净的容器,如消毒过的塑胶筒、奶瓶、塑胶奶袋等。若是冷冻保存,应记录一下挤奶的时间、日期和奶量,以防记忆得不准确。解冻母乳时注意不要使用微波炉去加热,这样会把母乳中所含的免疫物质破坏掉。

妈妈生病了可以哺乳吗

妈妈患一般疾病,如乳头皲裂、乳腺炎、感冒和肠胃不适等,原则上并不影响母乳喂养。此时母亲体内的抗体可以通过乳汁传给宝宝,也可提高宝宝抵抗疾病的能力。但要注意谨慎用药,告诉医生自己正在哺乳,请医生帮助选择对宝宝无不良影响的药物。

如果妈妈患急、慢性传染病,心脏病,肾脏疾病,糖尿病等,或慢性病需用药治疗时,或需使用抗生素等药物治疗期间,应暂停母乳喂养。

宝宝突然不喜欢喝牛奶了怎么办

3个月前后宝宝的奶量有时会急剧减少。这是由于饱食中枢发育后而产生的生理性停滞现象。父母对此不必过于担心,可适当喂宝宝些果汁、菜汤和米汤。果汁可在宝宝出汗或口渴时喂,每天喂的时间要固定。汤也一样,在固定的时间内喂,如上午喂汁,下午喂汤。

宝宝出生后3个月时,牛奶的摄取量大,尤其是在开始讨厌牛奶之前的10天左右,会突然提高牛奶的饮用量,体重每天约增加40克。体重持续上升,进入第3个月后,大部分宝宝会变得不爱喝牛奶,即使改变牛奶的浓度或温度,都无法引起宝宝的食欲,这种现象叫做厌食牛奶。其实,宝宝在满3个月以前,虽然喝了大量的牛奶,但是还无法有效地吸收牛奶中的蛋白质。

过了3个月,宝宝吸收蛋白质的能力增强,消化吸收的情况顺利,所以多出的养分会变成脂肪存储于体内,因此身体会逐渐发胖。如果摄取了过多的牛奶,宝宝的肝脏和肾脏的负担过重,日久恐会导致机能失调。这对宝宝来说是属于一种内部器官的自卫性反应,并不算是疾病。那些长期过量喝牛奶的宝宝,其肝脏及肾脏非常疲惫,最后会导致以厌食牛奶的方式体现出来。这也是宝宝为了预防肥胖症而采取的自卫行动。

据统计显示,这类宝宝的发育状况绝大多数符合标准,身体也没有任何异状。这只是宝宝身体功能不适应牛奶的一种反应而已,并不是什么疾病。

这时妈妈应该做的是,不要再继续喂宝宝不喜欢喝的牛奶,而应多补充些果汁和水,让宝宝的肝脏和肾脏得到充分的休息。在一般情况下,经过10天或半个月的细心照料,宝宝就会再度喜欢上牛奶的。刚开始时,宝宝或许一天只能喝100毫升或200毫升牛奶,妈妈不要为此而担心,只要尽可能地满足宝宝对果汁和水的需要,就不会有什么问题。因为宝宝自己会根据自身的消化能力进食,从而使肝脏和肾脏得到充分的休息。在喂宝宝果汁、菜汁和水的同时也可喂一些配方奶,但要调配得稀一些。

然而,过度漠视这种生理现象也有可能造成不良后果,如果父母一直强逼宝宝喝奶,不做适当调整的话,恐怕会使宝宝极端地讨厌牛奶。因此,妈妈应体谅宝宝的心理变化,千万不要心烦,让宝宝的肝脏和肾脏获得充分的休息。在这段期间,可为宝宝适当添加果汁和水,除非宝宝重新对牛奶产生兴趣。

应该经常给宝宝换奶粉吗

不同种类的婴幼儿奶粉主要成分是相同的,要根据婴幼儿不同的情况选择不同的配方奶粉,一般而言,没有频繁更换奶粉品牌的必要,并且宝宝胃肠功能发育尚不完善,容易因各种原因发生消化不良,导致腹泻等问题。

当然用不同种类的奶粉喂养宝宝,也要看宝宝的适应程度。如果宝宝的身体没有任何异常,隔一段时间换种奶粉对宝宝来说也是一件好事。但是宝宝也有自己的喜好,最重要的是要尊重宝宝的需求。有些宝宝换了奶粉以后大便会有变化,有的干一些,有的无定形,但如无其他不适宜症状则可放心喂哺。只是更换不能太频,且对于所更换的新品牌奶粉,在添加量上要注意从少量开始逐渐增加,如宝宝无异常则可继续增加至全部更换为止。健康成长特别关注

怎样增加宝宝的户外活动

宝宝长到3个月,就应该适当增加户外活动。日光中的红外线能扩张皮肤血管,紫外线可杀菌;充分利用自然界的空气、阳光和水,可增加机体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适当地接受阳光照射,还可促进宝宝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预防佝偻病和贫血。所以,父母可以适当增加宝宝户外锻炼的时间,每天可控制在3小时左右。

无论是用宝宝推车,还是抱着宝宝散步,都应根据天气情况,选择晴朗无风的天气,让宝宝的全身皮肤尽量多接受阳光,同时也要注意不要让宝宝太热或着凉。不要让阳光直接照晒在宝宝的头部或脸部,要戴上帽子或打着遮阳伞,特别要注意保护好宝宝的眼睛。

夏季出去的时间应在上午8~10点,下午是在4~5点(可根据每个地区的具体情况而定)。即使在寒冷的季节,不刮大风,在充分保护好宝宝手脚和耳朵的前提下,也要选择较暖和的时间进行户外锻炼。

最后,需要注意的是:户外活动时衣着不宜过多,有的妈妈或爸爸总担心宝宝受凉,每次外出时给宝宝穿上大衣,戴上帽子、口罩、围巾等,全身捂得严严实实。这样做的结果,会使宝宝的身体无法接触空气和阳光,如果宝宝变得弱不禁风,反而容易受凉生病,就达不到户外锻炼的目的了。

怎样让宝宝吃蛋黄

3个月左右的宝宝容易缺铁,如果不及时补充铁,极易患缺铁性贫血。这个时候,就应该给宝宝吃含铁较丰富,又能被宝宝消化吸收的食品,鸡蛋黄是最适合宝宝的。

鸡蛋有两种做法:一是将鸡蛋煮熟,取1/4蛋黄用开水或米汤调成糊状;二是在奶锅中放入牛奶,然后打进蛋黄,边用小匙顺时针搅,边用小火慢慢地熬,最后成为蛋奶羹。

喂宝宝时,要用小匙喂,以锻炼宝宝用匙进食的能力。如果宝宝吃后,没有腹泻等不良反应,父母可逐渐增加蛋黄的量。

宝宝发热时怎么办

3个月左右的宝宝出现发热现象并不少见。其中,很多是因为护理不当引起的,这都属于临时性发烧。比如,夏天给宝宝穿得过多或抱得时间过长,大人的热量传给宝宝,加上天气炎热,造成了宝宝的体温升高。这时应将宝宝放于凉爽的地方,让宝宝自由活动。冬天为了给宝宝取暖,如果把太烫的热水袋等放在宝宝被窝里时,也会引起宝宝发烧。这种临时性发烧只要处理及时,过一会儿宝宝的体温就可恢复正常。但宝宝发热还有的是患病引起的,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

淋巴腺化脓。宝宝可能因为下巴某处的淋巴腺化脓而引起发热,这种情况的发热,看一看或摸一摸下巴就知道了。如果淋巴腺肿大,摸上去也很痛,就要请医生检查确诊,及时治疗。

中耳炎。如果宝宝发热时哭闹得很厉害,父母就应考虑是否患中耳炎。这种发热虽然多发生在夜里,但父母也不要急着去看急诊,可先给宝宝冷敷头部,第二天如果宝宝发热现象没有减退,甚至从宝宝的耳朵里流出透明的分泌物,就要马上去医院检查治疗。

肺炎。宝宝患肺炎时,症状多半是嘴唇发暗,吸气时小鼻子张开,鼻翼扇动,呼吸急促而困难,而且不喝奶,哄逗也不笑。一旦出现这种症状,就要马上到医院检查治疗。

宝宝入睡后打鼻鼾怎么办

在人们的印象中,打鼾只有大人才会有。其实,打鼾在婴幼儿中也并不少见。打鼾代表呼吸气流不顺畅,使体内氧气的获取与二氧化碳的排出都有困难。

宝宝在睡眠时可能会发出微弱的鼻鼾声,如果是偶然现象,就不是病态。如果是经常性的而且鼻鼾声较大,那就应及早带宝宝到医院检查。

在人体的鼻咽部有个淋巴组织,医学上叫做增殖体。如果是病理性的增殖体增大,入睡后人就会张口呼吸,并引起鼻鼾。宝宝的增殖体增大严重时,还会引起硬腭高拱、牙齿外突、牙列不齐、唇厚、上唇翘、表情痴呆、精神不振、体虚和消瘦等反应。所以,如果宝宝睡眠时出现经常性鼻鼾,就要请专科医生判断是否是病理性增殖体增大,如果是病理性的,应及早做手术切除。

宝宝打鼾的应对措施:

改变宝宝的睡觉姿势。试着将宝宝的头侧着睡,此姿势可使舌头不致过度后垂而阻挡呼吸通道,可减低打鼾的程度。

给宝宝进行身体检查。请儿科医生仔细检查宝宝的鼻腔、咽喉、下巴骨部位有无异常或长肿瘤,宝宝的神经或肌肉的功能有无异常之处。

肥胖的宝宝要减肥。肥胖也是打鼾的一个原因。如果打鼾的宝宝肥胖,先要想办法减肥,让口咽部的软肉消瘦些,呼吸管径变宽。变瘦的身体对氧气的消耗就会减少,呼吸自然会变得较顺畅。

手术治疗。如果宝宝鼻咽腔处的腺状体、扁桃体或多余软肉确实肥大到阻挡呼吸通道,严重影响正常呼吸时,可考虑手术切除。

宝宝便秘怎么办

第3个月的宝宝极易发生便秘,以致引起宝宝排便时哭闹不止。宝宝便秘的原因很多,最常见的是缺水。特别是人工喂养的宝宝,因为牛奶中钙的含量较高,容易导致宝宝“上火”,如果水分补充不足,就会引起便秘。

所以,为了防止宝宝发生便秘,要多给宝宝喂些水,特别是在天气炎热的情况下。也可在牛奶中加些白糖(100毫升牛奶中可加2~5克),因为白糖可软化大便。还可以给宝宝适当喂些菜汁、果汁等。如果宝宝便秘比较厉害,粪便积聚时间过长,不能自行排出时,可试着用小肥皂条蘸些水轻轻插入宝宝肛门刺激排便;或用小儿开塞露注入肛门,一般就能使宝宝顺利通便。但以上两种方法对宝宝均有一定的刺激,而且容易让宝宝产生心理上的依赖,最好不要常用。便秘严重时要请儿科医生进行诊治。

注射百白破三联疫苗有什么益处“百白破”三联疫苗是由百日咳菌苗、白喉类毒素和破伤风类毒素按适当比例配置而成,用来提高对百日咳、白喉、破伤风三种疾病的抵抗能力。接种后,它们各自发挥其免疫作用。注射后,百日咳抗原成分刺激人体产生具有凝集、中和与杀灭百日咳杆菌的各种抗体,能抵抗百日咳感染而不发病。白喉和破伤风类毒素可以使人体产生相应的抗毒素,通过抗毒素中和白喉、破伤风杆菌产生的外毒素。这种疫苗一般是肌内注射,注射部位可在上臂三角肌附着处,也可在臀部。

三联针对破伤风的预防效果最好,抗体可维持10~15年时间,保护率可达95%以上。对白喉的预防效果也较为理想。约90%的宝宝血清中白喉抗毒素可达到保护水平。对百日咳的保护率可达到80%左右。

接种疫苗后有不良反应该如何处理

接种“百白破”三联疫苗后,宝宝可能有轻微的发热、烦躁不安,注射后的当晚宝宝睡眠可能会不好,易惊醒哭闹,如发热未超过39℃,无抽筋等严重反应的表现,可不用处理,经过2~3天即可自愈。该疫苗接种的局部可能出现红肿,持续一定时间后也会逐渐消失。第一针注射后宝宝的体温升到39.5℃以上,或有抽风,则不宜再接种第二针,以免发生严重不良反应。若宝宝全身反应较重,应及时到医院进行诊治。

该服用第二颗小儿麻痹糖丸吗

宝宝满3个月后应及时服用第二颗小儿麻痹糖丸,这样在宝宝体内就可产生对小儿麻痹症的抵抗力,防止疾病的发生。服糖丸后一般没什么异常反应,个别宝宝会有大便次数增加、大便比平常稍稀,但宝宝无其他不适的反应,持续2~3天可以自愈,不必处理。

宝宝全面身体检查都有哪些项目

在给宝宝进行全面身体检查时,医生会询问宝宝的喂养方式、奶量、停掉母乳的时间、辅食添加与相关情况、疫苗接种和疾病情况。宝宝做体检时,应检查的项目有:测头围、胸围、身高,称体重,对宝宝进行视觉、听觉、触觉等测试。还要进行一些必要的项目检查,如医生会摸摸宝宝的脖子,看有无斜头、淋巴结肿大的状况;听听宝宝的心跳速度及规律性是否在正常范围,以及有无杂音;检查宝宝有无疝气、淋巴结肿胀。男宝宝检查阴囊无水肿(睾丸下降到阴囊),女宝宝检查大阴唇有无鼓起或有无分泌物;追踪有无体关节脱位的状况等。

为什么要警惕先天性髋关节脱臼

先天性髋关节脱臼是一种影响宝宝健康的疾病。治疗先天性髋关节脱臼的最佳时间,是在宝宝出生后3个月以内。先天性髋关节脱臼的症状是宝宝的两腿不能向两侧自然展开,左右两腿的长度不一,而且大腿也不一般粗细。作为父母要格外留心宝宝的双腿,发现宝宝有上述症状,就要抓紧时间到医院检查,争取早日治疗。

腹股沟疝是什么疾病

腹股沟疝一般在婴幼儿期发生的比较多,这是因为,男宝宝的睾丸最初是在腹部,在即将出生前降入阴囊。睾丸经过的从腹部到阴囊的这个通道,一般在出生后就关闭了,但也有闭锁不好的情况。这样的宝宝到了2~3个月,由于剧烈哭闹或便秘等原因,当腹腔压力增高时,腹腔内的肠管就会顺着这个闭锁不全的通道,穿过腹股沟(大腿根部)降入阴囊中,这就是腹股沟疝。

腹股沟疝一般见于男宝宝,但女宝宝也有类似的疾病,肠管及卵巢从腹股沟降至大阴唇。如果是卵巢降下,就会肿成很大的硬块。肠管从通道降下是不会感觉到痛的,也不会有任何障碍。即使阴囊肿起或卵巢下降,只要治疗及时也不会影响宝宝的正常发育。如果下降的肠道回不到腹腔而嵌顿,处理不及时则容易造成严重后果,父母要注意严密观察,及时到医院进行诊治。

宝宝佝偻病怎样防治

进入第3个月,由于宝宝的生长发育很快,以致造成某些营养素缺乏的现象,如果宝宝缺了维生素D和钙就会得佝偻病,这也是第3个月宝宝比较容易患的常见病。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宝宝从母体里带来的钙,在近3个月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已经差不多消耗完了。另一方面,母乳中虽然有钙,但已经满足不了宝宝的需求。特别是冬季出生的宝宝、早产儿、低体重儿、人工喂养儿或经常患腹泻的宝宝更容易患佝偻病。

佝偻病的早期表现主要是:宝宝好哭、睡眠不安、夜惊,即使屋内并不热,宝宝也会常常出汗。由于多汗刺激,宝宝的头经常在枕头上摇来擦去,造成枕后秃发(枕秃)。若不及时治疗,发展严重者就会出现骨骼及肌肉病变,如3个月的宝宝仍出现颅骨软化,有乒乓感头;1岁以后的宝宝出现鸡胸或漏斗胸;7~8个月的宝宝出现方颅,囟门闭合延迟,出牙晚,出现“O”形、“X”形腿;重度佝偻病患儿还可出现全身肌肉松弛、记忆力和理解力差、说话迟缓等现象。

父母要随时注意观察宝宝,如果发现宝宝有缺钙现象,要及时补充维生素D和钙,不要等到缺失严重了才补。为防止宝宝得佝偻病,父母最好能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应在天气好的情况下,带宝宝到户外活动,呼吸新鲜空气,吸收一下太阳紫外线,一般活动一个半小时为宜。也可以在医生指导下让宝宝服用鱼肝油或补充钙剂。

舌头与颌骨异常怎么办

妈妈在给宝宝喂奶或宝宝打哈欠时,应注意观察宝宝舌头状况是否正常,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应对。

沟纹舌。即在宝宝的舌部出现深浅、长短不一的纵、横沟纹,一般无任何不适,但可出现刺痛感。目前,沟纹舌的成因虽然不明,但人们常认为是先天性的,而且可能与地理条件、维生素缺乏或摄入的食物种类等有关。沟纹舌随着年龄的增长可能逐渐加重,但不需要任何治疗。为防止宝宝出现沟纹舌,妈妈应经常注意保持宝宝的口腔清洁,比如吃完奶或喝完果汁后给宝宝喝点水,冲刷一下口腔;还可用棉签蘸温开水轻轻擦拭宝宝的口唇。

地图舌。即有的宝宝舌面上出现不规则的、红白相间的、类似地图形状的东西。地图舌的成因一般与疲劳、营养缺乏、消化功能不良、肠寄生虫和B族维生素缺乏有关,所以出现地图舌的宝宝一般体质都比较虚弱。患了地图舌的宝宝多无明显的不舒服症状,有的可能出现轻度瘙痒或对有刺激性食物稍有敏感,这种症状可长达数年,随着年龄的增长可自然消退。发生地图舌后,父母应注意宝宝的口腔卫生,适当地给予口腔清洗。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B族维生素及锌剂也有一定疗效。

颌骨异常。主要指上颌骨前突或下颌骨前突,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天盖地”或“地包天”。这种情况一般发生在人工喂养的宝宝身上,主要原因就是使用奶瓶的姿势不当。使用奶瓶喂宝宝时,如果经常将奶瓶压着宝宝的下颌骨,或让宝宝的下颌骨拼命往前伸去够奶瓶,久而久之就会影响宝宝下颌骨的发育,形成上颌骨前突或下颌骨前突。正确的喂奶姿势应当是将宝宝自然地斜抱在怀里,奶瓶方向尽可能与宝宝的面部成90角。

宝宝腹泻怎么办

宝宝到了第3个月,可能会出现大便次数增多,粪便中混有硬块或多少带有黏液等情况。对于这种情况,妈妈也不必过于担心,要仔细分析病因对症处理。

一般吃母乳的宝宝不会出现腹泻,如果出现腹泻,首先应考虑引起腹泻的原因,是否是宝宝吃奶量增多造成的。要先测一下宝宝的体重,如果体重增长太快,就说明确实是母乳增加引起的。这时可在宝宝吃奶前先喝一些白开水以减少喝奶量,这样宝宝的大便次数也会随之减少,腹泻状况也会得到改善。

对于用牛奶喂养的宝宝,只要奶瓶及奶嘴消毒严格,一般不会出现腹泻。如果宝宝有腹泻现象,但不发热、精神好,而且也爱喝牛奶,只要将牛奶的浓度调稀一些,腹泻就会逐渐消失。

还有一种就是因妈妈患了感染性腹泻。如果妈妈不慎患了痢疾,在1~2天后宝宝也可能出现腹泻现象。一旦发生这种情况,即使宝宝的大便中没发现血或脓,也应带宝宝去医院检查治疗。

第四节 第4个月

身体发育情况

身高、体重、头围、胸围

运动机能

仰卧时,宝宝头部可直挺,双手双脚表现出对称的姿势;匍匐时,头部与肩部直挺。有些脖子无法直挺的宝宝,到了此时期就可以完全挺立。有些宝宝则较活泼,已可灵活半翻转身体。也有些宝宝尚无法坐起,不过只要稍微支撑他的头部,便可使他向前直挺。

在3个月前,婴儿会有吸吮手指及移动手指的动作,进入第4个月,宝宝手部的运动十分灵活,可伸手拿取自己想要的东西,甚至抓紧不放。换而言之,宝宝的眼睛、手、口的协调能力已逐渐增强。

随着手部灵活运动后,就可以做很多事,有人认为手部的运用是人类智能的第一步,例如喝牛奶会用杯子,喝水时,宝宝会以手部支撑。当然此时的宝宝还无法单独支撑奶瓶或杯子,不过已具有相关的动作。

听觉

4个月左右宝宝可辨别声音的方向,呼唤他的名字,可立即转向声音方向。到5个月能区分妈妈和陌生人的声音。6个月左右可以听到自己的声音,同时发出声音,并以发出声音为乐。本月营养素推荐

不要因为母乳或奶粉量而减少宝宝对水分的摄取,尤其在夏天,更要多喂水或稀释过的果汁。

维生素C

4个月开始,宝宝可适当添加一些流质辅食用来补充维生素C。维生素C是最好的抗生素,能够预防感染,抑制细菌的生长,消除病毒病菌的毒性,还有加速身体复原的作用,是宝宝成长发育所必不可少的营养素。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菠菜、白菜、苋菜等所煮的水或橘汁、西红柿汁等,它们皆富含维生素C。可于两次喂乳之间添加,开始时每次30~60毫升,以后可加至100毫升。鱼肝油可以避免佝偻病。开始喂鱼肝油时,每次约半毫升至1毫升,每日2次,逐渐加至每次1茶匙(约4毫升),每日2次。健康宝宝,喂养有方

4个月宝宝的喂养原则是什么

这个时期是妈妈喂养“母乳”最顺手的时期,但许多人会建议在此阶段给宝宝添加辅食。其实,不用过于着急。关于哪个月给宝宝添加辅食,是没有硬性规定的,具体还是要看宝宝的情况。

这个月宝宝仍能够从母乳中获得所需营养,母乳充足的婴儿这个月可以不添加任何辅食。事实上,过早地给宝宝喂养辅食对宝宝并没有意义,这时的宝宝也并不适合吃其他辅食。添加辅食不仅有导致肥胖症的可能,辅食中的盐分也会给宝宝带来血压升高的害处。我们建议妈妈再耐心给宝宝喂养一个月的母乳,不用着急添加辅食。

吃奶次数和吃奶量该怎样把握

到宝宝第4个月时,吃奶次数应该是基本固定的。一般每天吃5次,夜里不起来。还有的宝宝是每隔4小时吃1次奶,5次以外夜里还要加1次,共喂6次。究竟用不用夜里给宝宝喂奶,这要根据宝宝的具体情况而定,总的原则是以宝宝能够消化吸收为基础,体重在合适的范围以内而定。值得注意的是,母乳喂养者仍应按需哺乳。

在吃奶量上,父母要严格掌握,既不使宝宝饿着,又要防止宝宝超量。4个月时的宝宝,每天的奶量不应超过1000毫升,即如果按宝宝一天喝5次奶算,每次应该喝180毫升;如果宝宝每天喝6次,每次就应该喝150毫升比较合理。

怎样让宝宝摄入足够的维生素

维生素对于宝宝来说太重要了,如果宝宝缺乏维生素D会出现佝偻病;缺乏维生素A会出现眼睛角膜病变,严重的会导致失明;缺乏维生素C会出现身体各处出血;缺乏B族维生素会出现神经、心脏方面的病变。

宝宝对维生素的摄取有两个途径,一是来自母乳;二是为宝宝添加维生素制剂以及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像果汁、菜汁等。因此,用母乳喂养宝宝的妈妈们,一定要注意营养。

有规律地喂奶

3个月左右时,妈妈喂奶的时间间隔要逐渐拉长,以每天5次、每次约隔4小时来喂食,晚上睡觉后至早上起床为止可以不用喂食。这种有规则的喂食对以后的断奶十分重要,不要因为大人的饮食习惯而弄乱了宝宝有规律的饮食习惯。

怎样让宝宝接受辅食

快4个月的宝宝,到了该添加一些辅食的时候了。但是这时的辅食,只局限于一些菜汤、果汁之类。宝宝已经吃惯了乳汁,习惯了奶嘴,应该怎样让宝宝自然地接受辅助食品呢?

首先,应该在宝宝身体和情绪良好的情况下给宝宝喂食。妈妈要平心静气、面带微笑,营造出愉快的进食气氛,要用亲切的话语和欢乐的情绪感染宝宝,使宝宝乐于接受辅食;其次,辅助食品应在宝宝饥饿的状态下喂,这样宝宝比较容易接受;最后,每次添加一种新食物都要在前一种食物完全接受后开始。每次先喂一勺,在勺内放少量流食,引诱宝宝张嘴,然后轻轻放入宝宝的舌中部,食物温度应保持体温或比体温略高一些。

大多数的宝宝能很快接受新的食物,而有些宝宝对于一种新的食物,常常要经过10~20次的尝试之后才接受。因此,父母一定要耐心地喂宝宝。同时,在给宝宝添加辅助食物时,应注意观察宝宝的进食反应及身体语言。如果宝宝肚子饿了,看到食物时就会兴奋得手舞足蹈,身体前倾并张开嘴。相反,如果宝宝不饿,就会闭上嘴巴,把头转开或者闭上眼睛,这时,父母就不要强迫宝宝进食了。

怎样给宝宝选择围嘴

从第4个月起,有的宝宝就会开始长牙了。由于宝宝的唾液分泌增多且口腔较浅,加之闭唇和吞咽动作还不协调,宝宝还不能把分泌的唾液及时咽下,所以会流很多口水。这时,为了保护宝宝的颈部和胸部不被唾液弄湿,可以给宝宝戴个围嘴。这样不仅可以让宝宝感觉舒适,而且还可以减少换衣服的次数。

围嘴可以到宝宝用品商店去买,也可以用吸水性强的棉布、薄绒布或毛巾布自己制作。值得注意的是,不要为了省事而选用塑料及橡胶制成的围嘴,这种围嘴虽然不怕湿,但对宝宝的下巴和手都会产生不良影响。宝宝的围嘴要勤换洗,换下的围嘴每次清洗后要用开水烫一下,最好能在太阳下晒干备用。健康成长特别关注

宝宝常流口水有问题吗

宝宝常常流口水是这一时期的特征之一,但对宝宝流口水现象,父母也要分清原因,区别对待。

生理性流涎。这个时期的宝宝开始出牙,由于出牙对三叉神经的刺激,引起唾液即口水分泌量的增加,但宝宝还没有吞咽大量唾液的习惯,口腔又小又浅,因此唾液就流到口腔外面来,形成所谓的“生理性流涎”。这种现象会随着月龄的增长而自然消失,父母可不必担心。只需要给宝宝随时擦洗,并换干净绵软的围嘴就可以了。

病理性流涎。如宝宝口腔发炎时,引起牙龈炎,疱疹性咽颊炎也容易流口水。患儿往往伴有烦躁、拒食、发热等全身症状,后者还常常有与疱疹患者的接触史。所以,遇到这种突然性口水增多时,父母应及时带宝宝到医院检查和治疗。

宝宝为什么厌食牛奶

宝宝开始不接受奶粉,这在3个月以后的婴儿中比较多见。所以,为了避免宝宝不吃奶瓶,不喝奶粉,提前锻炼宝宝接受奶粉是很必要的。

如果母乳足,可用奶瓶装一点水或果汁给宝宝喝,也可偶尔给宝宝喝一点奶粉,让宝宝熟悉奶粉的味道。但给宝宝半顿牛乳的做法是不可取的,要整顿整顿地加,不要补零。有些妈妈总是喜欢这样喂养母乳不足的宝宝,这是错误的做法,应该及时改过来。

宝宝心脏有杂音怎么办

对大多数宝宝来说,心脏杂音是心脏成长形状不规则的结果。这种被称之为“功能性”的声响,可由医生用听诊器测出,没有必要做进一步的测验或治疗。通常当宝宝心脏发育完成后,杂音也就自然消失。如果宝宝已经到了心脏发育完全期仍然有心杂音,这就需要做进一步的检查、追踪和治疗。

宝宝小便次数变少是为什么

宝宝在新生儿期,小便次数很多,几乎10分钟就尿一次,父母一天要更换十几块尿布,每次打开都是湿的。哺乳期的宝宝,每日进水量多但是膀胱容量小,每日可排尿20次左右,随着宝宝慢慢成长,会逐渐变化至每天10次左右,至幼儿期结束日排尿在5次左右。

随着宝宝月龄的增加,与新生儿期的宝宝相比,排尿次数逐渐减少了。父母就很担心,宝宝是不是缺水了?

要想判断宝宝是不是缺水,一是要看季节,二是要看宝宝的体征。如果是在夏季,天气热,宝宝可能会缺水分,症状为:宝宝不但尿的次数减少,而且每次尿量也不多;嘴唇还可能发干,这就证明缺水了,应该赶紧补水。

其实,宝宝的小便减少大多是由于宝宝逐渐长大了,膀胱也比原来大了,储存的尿液也多了,原来垫两层尿布就可以了,现在垫三层也会湿透,甚至能把褥子都尿湿。

如何培养宝宝规律性大小便

宝宝刚出生时,大便次数比较多,而且难以掌握规律。等到了4个月左右,每天的大便次数基本保持在1~2次,而且时间也基本固定。所以,从第3个月开始,就可以按照宝宝自己的排便规律,培养他按时大便的习惯了。

训练宝宝定时大小便,可以使宝宝的胃肠道蠕动规律化,通常只要宝宝的吃、喝、睡有规律,大小便稍加训练,就可形成规律。刚开始时,父母可以有意识地在宝宝排便时给予固定的声音(哼或唏)以强化训练动作,逐渐再固定排便地点和排便器皿。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一般等4个月以后,如果发现宝宝有出现脸红、瞪眼、凝视等神态时,就应把宝宝抱到便盆前,并用“哼、唏”的发音使宝宝形成条件反射,久而久之宝宝一到时间就会有便意,宝宝大小便的时间就比较固定了。

宝宝肛裂怎么办

肛裂就是肛门(直肠)内或周围有一道小裂缝,这种情况任何时候都有可能发生。当发现宝宝肛裂后,要从增加宝宝的水分摄取开始。如果宝宝没有吃固体食物,就不要给他喝水。如果他在吃固体食物,就给他吃一些会软化粪便的食物。如果宝宝正在吃含有铁质的维生素或婴儿配方奶,就要先暂停。父母要注意做任何改变前要先向医生咨询。

为什么宝宝睡眠时很容易被惊醒

一般情况下,大多数的宝宝睡眠时都会睡得很沉。如果宝宝每次睡着后,睡眠时间很短,不足1小时,并且睡着后天气不热,而头发、衣服、枕头照样很湿,听到一点儿声音就很快醒来,甚至还会被惊哭,疑为佝偻病。遇到这种情况时,父母应带宝宝到医院检查。千万不可自作主张给宝宝服用钙片或维生素D制剂。因为维生素D制剂服用过量会引起中毒,影响宝宝的健康。

药物对接种疫苗的效果有影响吗

药物对预防接种效果是有影响的,抗菌素对预防接种疫苗影响最大。如果是口服疫苗,微生态调节剂对疫苗影响也不小。因此在接种疫苗前后2周,最好不使用任何药物。

接种疫苗后发热怎么办

接种疫苗后发热,首先要排除疾病所致的发热,疾病可以是接种前就感染的,也可以是接种后感染的。如果是疾病所致,检查可见阳性体征,如咽部充血、扁桃体增大充血化脓、咳嗽和流涕等症状。疫苗所致发热没有任何症状和体征。如果既有疫苗反应,也有感冒发热,症状就会比较重,体温也会比较高。接种多长时间发热,与接种的疫苗种类有关,疫苗接种后的发热一般不需要治疗,会自行消退。

可以接种计划外疫苗吗

不要轻易接种国家计划外的疫苗。在接种前,必须向防疫站、权威的医疗机构咨询,了解疫苗的作用、不良反应,在临床中的应用情况、免疫效果、接种意义和应用范围等,并听从医生的建议。

宝宝最爱营养餐

蔬菜泥【原料】胡萝卜、南瓜、西芹等适量(或少许宝宝爱吃的各类蔬菜)。【做法】

1.把蔬菜洗净,去皮切碎,用尽可能少的水蒸软或煮软。

2.把煮软的蔬菜和煮菜水混合起来,用叉子搅匀后,放到食品搅拌器里打成泥,即可喂食宝宝。

4个月的宝宝,口腔和消化功能健全了一些,可以少量吸收一些牛奶以外的食物了,但应吃流质、半流质、泥状食物。

苹果杏泥【原料】20克杏干,2个甜苹果。【做法】

1.把杏干清洗干净,在冷水中浸泡一夜;然后用文火连水带杏干煮约25分钟,或煮至杏干变软呈糊状后冷却。

2.苹果去皮去核;把苹果切片,放入少许水中煮软;然后把煮好的苹果和冷却后的杏糊搅拌成泥状,即可喂食宝宝。

杏干比杏更适合宝宝食用。因为杏中含有一种叫苦杏仁苷的代谢产物,对人体有害。如果制成杏干,杏中的苦杏仁苷的代谢产物和其他有害物质就能够挥发或溶解掉,就可以放心地给宝宝食用了,但一次也不要给宝宝吃得太多。要购买自然变干而不是硫化处理的果干。

第五节 第5个月

身体发育情况

身高、体重、头围、胸围

口水

口中有3个唾液腺(耳下腺、腭下腺、舌下腺),在5个月前,机能尚未成熟,所以宝宝不太流口水。但是从此时期开始,这3个唾液腺已逐渐发达,宝宝经常流口水,可为他准备断奶的食品。

出牙

一般的宝宝从出生后的第4、5个月时开始出牙。需要练习咀嚼才能使牙龈坚固,有利于牙齿萌出。但是牙齿的生长时期,却有很明显的个别差异。一般到第8个月时,可长出上下4颗牙。

咀嚼能力

宝宝到了第5个月,就开始有咀嚼能力。口中的3个唾液腺已基本发育完全,经常流口水,唾液中的酶开始能消化淀粉类食物,但这种能力还并不充分。牙齿虽还处于萌出期,但有反复合拢牙龈的啃咬能力。宝宝在咀嚼时能刺激唾液腺分泌较多的淀粉酶,同时硬的食物接触牙龈,能促进牙龈发育,利于牙齿的萌出。这个时期的宝宝如果不接触固体食物,咀嚼功能会因得不到锻炼而发育停滞。

运动机能

此时的宝宝无法端正坐好,如果加以支撑可坐20分钟左右。脚步的力量增加,如果要将其抱在膝上,宝宝足部会不停踢动。有些宝宝在此时已能完全翻身,当他想拿身边的玩具时就会转过身去。大部分的宝宝只需要稍微帮助就可以翻身,此外,床上若过于热,宝宝会把头、手、脚露出被外,甚至踢开被子。手的动作更加灵活,不管是玩具或任何东西,只要眼睛能够看到就能灵活抓住。或者是用双手同时抓住两样东西,专心凝视。如果将布盖在脸上,宝宝会用双手扯下。

眼睛、耳朵、嘴

此时宝宝只能看到模糊的影像,但会把手伸向所见的东西,已有方向感了。这时宝宝已能掌握声音的来源,能够分辨好听和难听的声音。

自理能力

宝宝有了初步的自理能力,会抱起奶瓶自己吃奶,会拿饼干放入口中咀嚼;懂得饥饿,饿了会用手指拿食物或者自己够取,饱了会推开表示不要;会用喜悦的表情欣赏爱吃的食物,也会用动作和表情拒绝不喜欢吃的食物。本月营养素推荐

碳水化合物

碳水化合物是人体需要量最大的一种营养素,能为宝宝的身体提供热量。婴幼儿需要碳水化合物比成人多,1岁以内的宝宝每日每千克体重需要12克碳水化合物。

◎生理功能

提供宝宝身体正常运作需要的大部分能量,起到保持体温、促进新陈代谢、促使肢体运动和维持大脑神经系统正常功能的作用。

碳水化合物含有一种不被消化的纤维,有吸水和吸脂的作用,有助于宝宝大便畅通。

肝脏中的葡萄糖醛酸是一种重要的解毒剂。

碳水化合物的主要食物来源有:蔗糖、谷物(如水稻、小麦、玉米、大麦、燕麦、高粱等)、水果(如甘蔗、甜瓜、西瓜、香蕉、葡萄等)、坚果、蔬菜(如胡萝卜、番薯)等,新手爸妈可以在宝宝辅食中适当添加含有碳水化合物的食物。

铁质

由于这个时期宝宝储存的铁质已快要耗尽,需及时补充含铁质的食物。铁是造血原料之一。宝宝出生后体内储存由母体获得的铁,可供3~4个月之需。由于母乳、牛奶中含铁量较低,如果4个月后不及时添加含铁丰富的食物,宝宝就会出现营养性或缺铁性贫血。婴幼儿时期每天铁的供给量为10~12毫克。铁元素缺乏最直接的危害就是造成宝宝缺铁性贫血。患缺铁性贫血的宝宝常常表现为疲乏无力,面色苍白,皮肤干燥、角化,毛发无光泽、易折、易脱,指甲条纹隆起,严重者指甲扁平,甚至呈“反甲”;易患口角炎、舌炎、舌乳头萎缩;一些患缺铁性贫血的宝宝有“异食癖”,如喜欢吃泥土、墙皮、生米等;约1/3患缺铁性贫血的宝宝可出现神经精神症状,易怒、易动、兴奋、烦躁,甚至出现智力障碍。

◎生理功能

与蛋白质结合形成血红蛋白,在血液中参与氧的运输。

构成人体必需的酶,参与各种细胞代谢的最后氧化阶段及二磷酸腺苷的生成。

富含铁的食物有:动物肝脏、心、肾,蛋黄,瘦肉,黑鲤鱼,虾,海带,紫菜,黑木耳,南瓜子,芝麻,黄豆,绿叶蔬菜等。另外,动植物食品混合吃,铁的吸收率可以增加1倍,因为富含维生素C的食品能促进铁的吸收。健康宝宝,喂养有方

宝宝所需的营养素有哪些

这个月宝宝对营养的需求仍然没有大的变化,每日需要热量为每千克体重110千卡。添加辅食不是因为母乳营养不足,也不是用辅食来代替牛乳。牛乳喂养的婴儿,如果吃得很好,营养还是能满足需要的。

为人工喂养的宝宝添加辅食

为人工喂养的宝宝添加辅助食品,对于满4个月的宝宝来说是非常必要的。这不仅是为满足宝宝营养的需求,而且还有其他方面的好处。其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宝宝满4个月以后,从牛奶中获得的营养成分已逐渐不能满足生长发育的需要,必须及时添加一些食品,以补充牛乳中营养素的不足,帮助宝宝健康成长。

添加辅助食品,可以为宝宝以后停掉母乳做好准备,辅食并不完全是指在停掉母乳时所摄入的食品,而是指从单一的母乳(或牛乳)喂养到完全停掉母乳这一阶段内所添加的食品。

训练宝宝的吞咽能力,习惯于吃奶类(流质液体)的宝宝,要逐渐过渡到吃固体食物,这需要有一个适应的过程。这个过程要有半年或更长的时间,宝宝要先从吃糊状、细软的食品开始,最后逐步适应到接近成人的固体食物。

训练宝宝的咀嚼功能,随着宝宝的长大,齿龈的黏膜逐渐坚硬,尤其长出门牙之后,宝宝会用齿龈或牙齿去咀嚼食物,然后吞咽下去。所以,及时添加辅食有利于宝宝咀嚼功能的训练,有利于颌骨的发育和牙齿的萌出。

添加辅助食品的原则是什么

添加辅食要循序渐进。所谓循序渐进地添加辅食,一是从少到多逐渐增加,如蛋黄开始只吃1/4个,观察1周后,若宝宝无消化不良或拒吃现象,可增至1/2个。二是从稀到稠,也就是食物先从流质开始到半流质,再到固体食物,逐渐增加稠度。比如宝宝4个月以前喝的果汁是经过过滤的,而现在就可以给宝宝吃果泥了。三是从细到粗,如从青菜汁到菜泥,再到碎菜,以逐渐适应宝宝的吞咽和咀嚼能力。四是从一种到多种,为宝宝增加的食物种类不要一下太多,不能在1~2天内增加2~3种。在添加辅食时要注意,每增加一种或增加量前,要观察几天,看宝宝的适应情况,不要因为不当喂养而引发宝宝消化系统的疾病。

宝宝可以接受的辅助食品

这个月龄的宝宝,刚开始接受乳制品以外的其他食物,既新鲜,又有一个慢慢适应和习惯的过程。宝宝还未长牙,咀嚼能力差,父母给宝宝添加的辅食,一定要少而烂,既要宝宝爱吃,又要易消化。

现在市场上,专为婴儿生产的如奶糕、各种米粉等谷类食品很多,食用起来十分方便。但不可让宝宝多吃,因为谷类食品缺乏婴儿生长所需要的优质脂肪、蛋白质以及其他营养物质。应该给宝宝适当吃蔬菜汁,或者菜泥,因为蔬菜富含多种维生素,是宝宝生长发育不可缺乏的营养素。父母要选用颜色深的蔬菜,如油菜、菠菜、西红柿和胡萝卜等。

宝宝需要补铁吗

这个时期的宝宝会出现缺铁性贫血,应该注意补充铁剂。蛋黄、绿叶蔬菜、动物肝脏中含有较丰富的铁,但宝宝有时不能接受这些食物,要一种一种添加,从小量开始。

这个月可以先加1/4个鸡蛋黄,观察宝宝大便的情况。如果没有异常,可以继续加下去,一周后可以添加菜汁。有的宝宝添加菜汁时,可能会腹泻,或排绿色稀便。如果不严重,可以继续加,如果严重,就要停止。

怎样为宝宝制作果汁、菜汁和米糊

给这个月的宝宝准备添加食品,可以参考以下办法。

菜汁。绿叶蔬菜500克,水适量。将蔬菜洗净后切成小块。把水烧开,倒入切好的蔬菜,加上锅盖,大火烧开后起锅。此时,不要揭锅盖,放置半小时,滤出菜汁即可。

橘子汁。橘子1个,糖少许。洗净橘子,取出橘瓣放入碗中,用匙压汁,也可用榨汁器取汁。在取出的橘子汁中加入少许糖,就可喂了。

西红柿汁。新鲜西红柿1个,糖适量。将西红柿洗净,开水烫后去皮,用干净菜刀切碎西红柿,再用匙压汁,用干净纱布过滤留汁。

米糊。市售或自制的大米或小米米粉适量,糖少许。用冷水将米粉调散、搅拌匀。水的多少依宝宝的具体情况而定。加入糖后,在大火上煮开,要边煮边搅;然后用小火边煮边搅,10分钟左右即可做成。

能给宝宝喝市场上销售的果汁吗

市面上销售的果汁品种很多,能不能用市售的鲜橘汁、椰子汁等代替家制的果汁、菜汁给宝宝饮用呢?

回答是不行的。一是因为市售的果汁或多或少都含有食品添加剂;二是因为市售果汁大多不是原汁,而是配制成的,不能为宝宝补充所需的维生素。即使有些果汁含有少量原汁,但经过消毒加工后,维生素所剩无几。因此,给宝宝喝的果汁、菜汁最好是父母亲自做的。

宝宝需要哪些辅食

这个月的宝宝,消化酶分泌逐渐完善,已经能够消化除乳类以外的一些食物了。为补充宝宝乳类营养成分的不足,满足其生长发育的需要,并锻炼宝宝的咀嚼功能,为日后停掉母乳做准备,你可以为4~5个月的宝宝添加辅食。添加的辅食种类如下:

半流质淀粉食物:如米糊或蛋奶羹等,可以促进宝宝消化酶的分泌,锻炼宝宝的咀嚼、吞咽能力。

蛋黄:蛋黄含铁量高,可以补充铁剂,预防宝宝发生缺铁性贫血。开始时先喂1/4个为宜,可用米汤或牛奶调成糊状,用小勺喂食。1~2周后增加到半个。

水果泥:将苹果、桃、草莓或香蕉等水果,用匙刮成泥喂给宝宝,由1小勺逐渐增至1大勺。

蔬菜泥:将土豆、南瓜或胡萝卜等蔬菜,经蒸煮熟透后刮泥给宝宝喂服,逐渐由1小勺增至1大勺。

另外,还可增加鱼类如平鱼、黄鱼等,此类鱼肉多、刺少,便于制作成肉末。鱼肉含磷脂、蛋白质很高,并且细嫩易消化,适合宝宝发育的营养需要。但一定要选购新鲜的鱼。

添加辅食的注意事项

4~5个月大的宝宝,一般每4小时喂奶1次,每天吃4~6餐,其中包括1次辅食。每次喂食的时间应控制在20分钟以内。在2次喂奶的中间要适量添加水分和果汁。这个月辅食的品种可以更加丰富,让宝宝适应各种辅食的味道。

给4~5个月的宝宝喂辅食,一定要耐心、细致,要根据季节和宝宝的身体状态添加。如发现宝宝大便不正常,要暂停增加,待恢复正常后再增加。另外,在炎热的夏季和身体不好的情况下,不要添加辅食,以免宝宝不适。想让宝宝能够顺利地吃辅食,有一个技巧,就是在宝宝吃奶前、饥饿时添加,这样宝宝就比较容易接受。另外,还要特别注意卫生,宝宝的餐具要固定专用,除注意认真洗刷外,还要每日消毒。喂饭时,不要用嘴边吹边喂,更不要先在自己嘴里咀嚼后再吐喂给宝宝,这种做法极不卫生,很容易把疾病传染给宝宝。喂辅食时,要锻炼宝宝逐步适应使用餐具,为以后独立用餐具做准备。不要怕宝宝把衣服等弄脏,让宝宝手里拿着小勺,你比画着教宝宝用,慢慢地宝宝就会自己使用小勺了。

宝宝一日饮食安排

在安排宝宝的饮食时,要逐渐养成良好的规律性,下面的一日饮食安排方案可供父母参考。

6点:母乳或配方奶200毫升左右,鱼肝油2滴。

8点:开水或果汁30~60毫升。

10点:营养米粉10~20克,蛋黄1/4个,苹果泥15~30克。

14点:母乳或配方奶120毫升左右,南瓜泥15~20克。

16点:开水10~20克。

18点:蛋奶羹20克,鱼泥15克,胡萝卜泥5克。

22点:母乳或配方奶200毫升左右。

2点:母乳或配方奶200毫升左右。

怎样给宝宝吃水果

水果既好吃营养又高,在宝宝进入5个月,父母给宝宝补充点水果是很必要的,但选择水果也有学问。

水果的品种繁多,它不仅富含维生素,有丰富的营养价值,而且还有防病、治病的作用,但如果水果吃得不当,也会致病。尤其对宝宝来说,消化系统的功能还不够成熟,吃水果尤其要注意,免得好事变成坏事。一般适合宝宝的水果有:苹果、梨、香蕉、橘子和西瓜等。苹果有收敛止泻的作用;梨有清热润肺的作用;香蕉有润肠通便的作用;橘子有开胃的作用;西瓜有解暑止渴的作用。

宝宝身体状况好的时候,父母可以每天选择1~2样水果,做成水果泥喂给宝宝。如果遇到宝宝身体不适时,可以根据宝宝的状况合理选择水果,这样不仅可以补充营养,而且还可以起到治病和帮助恢复的作用。如宝宝大便稀薄时,可用苹果炖成苹果泥喂给宝宝,有涩肠止泻的作用;如宝宝有上火现象时,可用梨熬成梨汁喂给宝宝,有清凉下火作用。但父母给宝宝吃水果时,也要掌握量的问题,要知道吃水果过多也会致病。喂水果要适可而止、细水长流。比如香蕉,甘甜质软,喂用又方便,宝宝特别喜欢吃,因此,最容易造成宝宝食用过饱,出现腹胀便稀,影响胃肠道功能,因而要适量食用。

可以用水果代替蔬菜吗

水果是宝宝喜爱吃的食物,而且维生素含量多,其功用是相当大的。但从矿物质含量来说,水果的含量不如蔬菜多。矿物质对人体各部分的构成和功能具有重要作用。如钙和磷是构成骨骼和牙齿的关键物质;铁是构成血红蛋白、肌红蛋白和细胞色素的主要成分,是负责将氧气输送到人体各部位去的血红蛋白的必要成分;铜有催化血红蛋白合成的功能;碘则在甲状腺功能中发挥着必不可少的作用。因此,父母不要认为已经给宝宝喂了水果,就不用再吃蔬菜了,这是不可取的。应该既给宝宝喂水果,又喂蔬菜,二者不能相互代替。健康成长特别关注

宝宝从什么时候开始长乳牙

第5个月时,有的宝宝开始长乳牙了,但有的宝宝却没有出乳牙的迹象。之所以这样,是因为存在着一定的个体差异,这些差异受种族、性别、遗传等因素的影响,还受气温、营养、疾病等环境因素的影响。正常情况下营养好、身高和体重高的宝宝,比营养差、身高和体重低的宝宝牙齿萌出早;寒冷地区的宝宝比温热地区的宝宝牙齿萌出迟。

宝宝出牙的顺序,通常是最先长出下切牙(下门牙),然后长出上切牙,多数宝宝1岁时已长出4上4下共8颗乳牙。接着再长出第一乳磨牙,该牙长出的位置离切牙稍远,为即将长出的乳尖牙(虎牙)留下空隙。略有停顿后4颗尖牙在这空隙脱颖而出,1岁半时长出14~16颗乳牙。最后长出的4颗是第二乳磨牙,其位置紧靠在第一乳磨牙之后,一般在2岁到2岁半时,20颗乳牙全部长出。如果宝宝1周岁后仍迟迟不长1颗乳牙,则应到医院去检查并找出原因,以排除是否有“无牙畸形”或其他全身性疾病的影响。长乳牙标志着宝宝的又一个生长期的到来,是宝宝咀嚼食物的开端,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

宝宝出牙时为什么会咳嗽

出牙前2个月左右,大多数宝宝就会流口水,或把小手伸到口腔内抓挠。父母如果仔细查看宝宝的口腔,就可以看到局部牙龈发白或稍有充血红肿,触摸牙龈时有牙尖样硬物感。出牙过程会分泌出较多的唾液,过多的唾液会使宝宝出现反胃或咳嗽的现象。只要不是感冒或过敏,就不必担心。宝宝出牙最大的特点,就是啃咬东西。咬自己的手,咬妈妈的乳头,可以说,只要看见什么东西,就拿来放到嘴里啃咬一下。目的就是想借啃咬的施力,来减轻牙床下长牙的压力。

宝宝出牙时会疼痛吗

疼痛和不舒服是出牙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疼痛主要是因为牙床发炎,而发炎是柔软的牙床纤维对付逼近的牙齿唯一的办法,尤其是长第一颗牙及臼齿时最不舒服。当齿尖越来越逼近牙床顶端,发炎的情形就越严重,不断的疼痛使宝宝变得易怒和烦躁。长牙的宝宝在喂奶时,常变得浮躁不定。因为很想把一个东西塞进嘴巴而显得急欲吸奶,而一旦开始吸奶又会因吸吮而使牙床疼痛,于是就拒绝进食。

宝宝出牙时为什么不眠

宝宝不只是在白天长牙,晚上也一样在长。宝宝常会因牙不舒服而夜里睡不踏实甚至烦躁。这种情形多发生在长第一颗牙及臼齿时。有时候,长牙会造成牙床内出血,形成一个淤青色的肉瘤。一般冷敷可以降低疼痛并加速内出血吸收、消失。

拉耳朵、摩擦脸颊与出牙有关吗

出牙的宝宝常常拉自己的耳朵,这是因为牙床的疼痛可能沿着神经传到耳朵及颌部,尤其是长臼齿时,所以宝宝会出现抓耳朵或摸脸颊的举动。不过要注意的是,当宝宝耳朵受到感染时,也会有用力拉耳朵的现象。宝宝出现上述情况时,父母要有相应的解决办法和措施。

咬嚼可以减低牙床的疼痛吗

咬嚼可以减低牙床的疼痛,尤其是咬嚼冰冷的东西。父母可以把凉一点的香蕉、胡萝卜、苹果,还有消过毒的、凹凸不平的橡皮牙环或橡皮玩具等,让宝宝咬个够。但不管让宝宝咬什么,都必须是在宝宝坐立的情况下,并有父母在旁看护才行,以免发生危险。

当宝宝烦躁不安而啃咬东西时,父母不妨将自己的手指洗干净,帮宝宝按摩一下牙床。刚开始因为摩擦疼痛,宝宝可能会稍加排斥,不过当宝宝发现,这样做疼痛减轻了后,很快就会安静下来,并愿意让父母用手指帮他们按摩牙床。

在宝宝牙齿萌出期间,父母有时还会发现,宝宝牙龈部位出现萌出性血肿(牙齿长出部位充血肿大),这时,绝不可轻易挑破,若已经发生溃烂,要及时请口腔科医生诊治,防止继发感染。

牙齿萌出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多数宝宝没有特别的不适,上述的现象,在牙齿萌出后就会好转或消失。

宝宝出牙期间的口腔卫生怎样护理

宝宝出牙期间,口腔内极易感染病菌,因此,父母一定要注意宝宝的口腔卫生,使宝宝顺利度过长牙期。

宝宝从开始长第一颗乳牙到乳牙全部出齐,大约需要2年的时间,基本上是隔几个月就长出几颗牙。为保持宝宝在牙齿萌出期间口腔卫生,妈妈应在每次哺乳或喂宝宝食物后,用纱布缠在手指上帮助宝宝擦洗牙龈和刚刚露出的小牙。牙齿萌出后,也可继续用这种方法对萌出的乳牙从唇面(牙齿的外侧)到舌面(牙齿的里面)轻轻擦洗揉搓、对牙龈轻轻按摩。同时,应注意每次进食后都要给宝宝喂点温开水,以起到冲洗口腔的作用。

在宝宝出牙期间,父母随时将宝宝吮咬的奶嘴、玩具等物品清洗干净,宝宝的小手勤用水清洗、勤剪指甲,以免宝宝啃咬小手引起牙龈发炎。另外,刚萌出的乳牙牙根还没有发育完全,很容易发生龋病,因此,在牙齿开始萌出后也应做好口腔卫生,预防龋齿和其他牙病。

影响宝宝牙齿的因素有哪些

牙齿是健康的指标之一,但出牙早晚与智力无关。而患有些如佝偻病、营养不良、呆小病和先天愚型等疾病,都会出现出牙延缓、牙质欠佳的情况。因此,父母要随时观察宝宝的出牙及牙齿情况。

不仅宝宝的生长发育需要钙质,宝宝牙胚的发育生长也需要大量的钙质,以及促进钙质吸收的维生素D。如果宝宝出生后没有及时补充鱼肝油和钙剂,又很少晒太阳,就容易得佝偻病,使出牙延迟。宝宝缺少维生素C时,会影响牙釉质的生长;宝宝缺氟时,牙齿易“蛀蚀”,但氟过多又会使牙釉质上出现棕褐色斑纹而且质脆易裂。人体氟的摄入主要来源于水,因此,父母要了解本地区水中氟的含量。另外,给宝宝服四环素也会使宝宝的牙齿变成棕黄色而且易“蛀”,应避免给宝宝使用该类抗生素。

宝宝突然哭闹是怎么回事

5个月左右的宝宝如果突然大哭大闹,多半是因为腹痛。引起腹痛的原因除了肠痉挛外,千万不要忘记肠套叠。所谓肠套叠,就是一段肠子套进另一段肠子里,使肠管不通畅,肠管就反复剧烈蠕动,引起腹部阵阵剧痛。宝宝如果出现肠套叠要立即就医治疗。

发生肠套叠时有哪些表现

宝宝发生肠套叠时表现为,突然哭闹不安,两腿蜷缩到肚子上,脸色苍白,不肯吃奶,哄也哄不好,3~4分钟后,突然安静下来,吃奶、玩耍都和平常一样。刚过4~5分钟,又突然哭闹起来,如此不断反复,时间长了,宝宝精神渐差、嗜睡和面色苍白。有的宝宝腹痛发作后不久即呕吐,把刚吃进去的奶全吐出来。依据梗阻部位不同,呕吐物中可含有胆汁或粪便样液体。

肠套叠的另一个特征是,开始宝宝不发热,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引起腹膜炎后就会发热。如果发现宝宝有不明原因的哭闹,哭闹呈阵发性,并伴有阵发性面色苍白,就怀疑有肠套叠,应赶快到医院请医生检查,以免延误诊治。宝宝最爱营养餐

燕麦粥【原料】半杯燕麦片(非粉状),2杯半开水,牛奶或婴儿配方奶粉适量。【做法】

1.把燕麦片慢慢地倒入开水锅中,盖上盖煮10分钟。

2.然后加入牛奶或婴儿配方奶粉,成为稠度适宜的麦片粥。像所有的米粥一样,燕麦粥里也可以加入少许水果泥、蔬菜汁或肉泥。

宝宝刚开始吃固体食物时,可以先把米粥做得稀一些,当宝宝对新的口感适应后,可以适当增加食物的稠度。

牛奶鸡蛋糊【原料】250毫升牛奶,1个鸡蛋。【做法】

1.把牛奶先倒入小奶锅里,然后打入鸡蛋。

2.开小火按顺时针方向不停地搅动,直至冒起小泡成为奶糊,晾凉后即可喂给宝宝。

第六节 第6个月

身体发育情况

身高、体重、头围、胸围

牙齿

大部分的宝宝从6个月开始长牙,不过长牙也因个人体质不同而有所差异。有些宝宝到了周岁才长牙,如果没有其他异常现象,即使长牙较慢父母也不要过于担心。

视觉

视觉并不只是眼睛单独发育,手及全身运动机能也都与眼睛有着密切的关系,因而会一起发育。此时期的宝宝对自己看到的东西会感兴趣,而不停凝视,甚至伸手想把东西拿到眼前观察——此种动作不断反复,但是6个月时他的视力仍然非常弱,只有0.04~0.08,到了3岁才能达到1.0。

运动机能

此时,宝宝的运动机能是由脖子开始发达,进而扩展到手、腹、足部的,一般是由上至下发展。另外,此时宝宝已可独自坐一会儿,并可弓着背,以双手拄地,坐数秒钟到1分钟,会逐渐延长。

踢脚的力量越来越大,喜欢在成人的膝盖上踢动脚部,大部分的宝宝可以翻身,不过会因个人差异而有不同。越有机会翻身,宝宝就越会翻身,如果身边有玩具,他就会翻身拿取,渐渐地动作就会越来越灵巧。

父母也可灵活使用手部,坐时可用双手拿住玩具,或将玩具从一只手换至另一只手,也可将手上的东西不停地拍响逗他。

味觉

此时的宝宝已开始真正地吃断奶食物,有时对果汁及蔬菜汤以外的断奶食物的味道仍不习惯,但同时也逐渐记得各种不同的味道。

开始认人

宝宝可识别出人的脸,他对妈妈的脸非常熟悉,对于经常相处的家人及偶尔看到的人可清楚地区别,不久就会开始认人。本月营养素推荐

水是人体不可缺少的营养素,人体的各种生命活动都离不开水。婴幼儿正处在迅速生长发育的时期,水的需求比成人更多。1岁以下的宝宝每日每千克体重需水量为125~150毫升,以后每长3岁,每千克体重需水量减少25毫升。根据这些数据,宝宝每天需要多少水,都可以推算出来。宝宝每天需水量的60%~70%来自于饮食,30%~40%靠饮水补充。

◎生理功能

水是构成体内细胞的主要成分。

水是体内一切代谢反应的媒介。

水是输送养分和排泄废物的媒介。

水可以调节体温,起润滑的作用。

水可以提供一些矿物质和微量元素。

热量

这个时期的宝宝的体重如果大幅度增加,80%是摄取了过多的热量,如果宝宝很瘦小或发育很慢,很可能是热量不足。宝宝所需的热量开始大半从母乳或奶粉中摄取,后逐渐转变为从固体食物中摄取。

蛋白质

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组织细胞的重要成分,其含量仅次于水,它对于神经系统的发育起着非常重要的主导作用。另外,人体内的多种免疫球蛋白也都是由蛋白质构成的,婴幼儿的生长发育较快,不仅修复机体组织需要蛋白质,而且生长发育也需要蛋白质,所以宝宝需要的蛋白质比成人更多。每克蛋白质能提供热量4千卡,宝宝每日由蛋白质提供的热量占每日总热量的8%~15%。

蛋白质由20余种氨基酸组成,其中9种氨基酸是宝宝机体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如果必需氨基酸供给不足,就不能合成人体需要的足够数量的蛋白质。如果蛋白质摄取不足,不仅会导致宝宝机体营养不良,影响宝宝的体格和神经发育,同时还会使宝宝的抵抗力降低,引发疾病。

◎生理功能

蛋白质是构成细胞、组织和器官的主要材料,婴幼儿的生长发育离不开蛋白质。

对维持体内酸碱平衡和水分的正常分布有重要作用。

在宝宝体内新陈代谢过程中起催化作用的酶、调节生长和代谢的各种激素以及有免疫功能的抗体都是由蛋白质构成的。

当食物中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和比例不符合宝宝身体的需要时,或者摄入蛋白质超过身体合成蛋白质的需要时,多余的蛋白质就会被氧化分解,为身体提供热能。

蛋白质可以从奶、蛋、鱼、瘦肉等动物性食物中摄取,其中的蛋白质含量高、质量好;大豆含有丰富的优质蛋白质;谷类含有约10%的蛋白质。新手爸妈们可以调节好宝宝的饮食,给宝宝饮食中添加优质的蛋白质,从而增强宝宝的体质。健康宝宝,喂养有方

本月宝宝饮食掌握

5~6个月的宝宝,一天的主食仍是母乳或其他乳制品。一昼夜仍需给宝宝喂奶3~4次,如果是喂牛奶的,全天总量不应少于600毫升。晚餐可逐渐以辅食为主,并循序渐进地增加辅食品种。此期间辅食添加品种有:

固体食物。如粥、烂面、小馄饨、烤馒头片、饼干和瓜果片等,以促进牙齿的生长并锻炼咀嚼吞咽能力,还可让宝宝自己拿着吃,以锻炼手的技能。

杂粮。可让宝宝吃一些玉米面、小米等杂粮做的粥。杂粮的某些营养素高,有益于宝宝的健康生长。

动物性食物。可以给宝宝吃整只鸡蛋了,还可增添肉松、肉末等。

为使宝宝的营养均衡,每天的饮食要有五大类,即母乳、牛乳或配方奶等乳类;粮食类;肉、蛋、豆制品类;蔬菜、水果类及油类。

宝宝一天吃多少合适

宝宝只有每天都能吃到五类食物的混合制品,才能获得均衡合理的营养,身体才能发育得更好。以下是宝宝一天的饮食安排,可供父母们参考。

6:00~6:30 母乳、牛奶或配方奶250毫升,饼干3~4块。

9:00~9:30 蒸鸡蛋1个。

12:00~12:30 粥1碗(约20克)加碎菜、鱼末、豆腐。

15:00 苹果或香蕉1/2~1个(刮泥)。

15:30~16:00 母乳、牛奶或配方奶200毫升、面包1小块。

18:00~18:30 煮烂的面条1碗(约40克),加肉末和碎菜。

20:00~21:00 母乳、牛奶或配方奶220毫升。

给宝宝制作辅食要注意什么

给宝宝制作辅食时,不要添加其他调味料。不要放糖或盐,不要加油脂。不要添加苏打粉,虽然苏打粉可以保持食物色泽,却有损于维生素及矿物质。土豆要连皮一起蒸、烤或放入微波炉中,煮好后再剥皮。最好用蒸、加压或不加水的方法烹煮蔬菜,尽可能减少食物与光、空气、热和水的接触,尽可能减少维生素的损失。

另外,给宝宝做辅食的器皿也有讲究。不能用铜制锅盘器皿,以免破坏维生素C;不能用铝制器皿烹煮酸性食物(如番茄),因为铝质会溶解在食物中并被食物吸收。

怎样给宝宝制作蔬菜糊

将蔬菜洗净,去皮,切碎,再加少量的水煮软。对刚开始吃蔬菜的宝宝,必须把蔬菜捣成糊状,粥里可加少许香油,也可再掺入2匙(约30克)橘子汁。不要依自己的口味添加原料,既不要加糖,也不要加盐,否则会导致习惯性反应,使宝宝形成高糖和多盐的需求,对宝宝的健康不利。

蛋黄应该怎么吃

把鸡蛋用文火煮5分钟左右,再焖5分钟。将熟透的鸡蛋仅取蛋黄,再用牛奶或汤熬化后给宝宝吃。半熟或生的蛋黄不易消化,有时也可引起过敏症状。

香蕉应该怎么吃

香蕉是含蛋白质多的水果。要选择熟透的优质香蕉放在碗里,用小匙弄碎了给宝宝吃。也可以掺入适量的牛奶和蛋黄当做粥的代用品。

怎么判断宝宝能不能停掉母乳

给宝宝停掉母乳到底应该从什么时候开始,对此并无一定规则,正确的做法是根据宝宝的具体情况来定。有的宝宝虽然已经到了停掉母乳的时期,但不喜欢吃牛奶以外的其他食品。父母在喂宝宝的时候,宝宝就用舌头将喂进嘴里的东西吐出来,反复喂都喂不进去,这时,就不要再硬性给宝宝喂食了。这就说明,宝宝现在开始停掉母乳还为时过早。

若是宝宝看见其他人吃东西就跃跃欲试,或伸手去抓盛着米粥的勺子,表现出很想要的样子时,那么就可以慢慢地开始给宝宝停掉母乳了,而且过程会比较顺利。

总之,能否成功停掉母乳,并不在于宝宝已经长到5个月或6个月,体重已达到6千克或者是7千克,而是取决于宝宝自身是否有想吃辅食的愿望。如果无视宝宝的主动性,父母的辅食做得再好,也不会成功地实现让宝宝停掉母乳的目的。

宝宝辅食怎么添加

对父母来说,应该给5~6个月的宝宝加用辅食了。对宝宝来说,辅食是完全新的食物,所以开始时很难适应,因此,这就需要父母既要使辅食合乎宝宝的口味,又要掌握一定的喂食技巧,使宝宝能够顺利停掉母乳。从营养的补给上来说,宝宝也到了本能地要求这类食品的时期。

首先,辅食要从稀的食物开始。停掉母乳的初期阶段是宝宝练习吞咽食物的阶段,所以要从稀的食物开始,味道不要太浓,温度也要用心调节。适合这个时期的辅食有粥、弄碎的面条、切碎的蔬菜、豆腐、瘦肉和鸡蛋黄等。鱼、虾和蟹等可能引起过敏性反应的食物,应视宝宝的身体状况来决定是否喂食。

其次,停掉母乳时间的安排也是很关键的。夏季不要给宝宝停掉母乳。开始时,最好安排在上午第二次给宝宝授乳之间比较合适。因为宝宝的胃肠在前夜得到充分休息,上午消化吸收也是活跃的。如果宝宝因吃的辅食不当而引起异常的话,一般经过3~4小时,症状就能表现出来。因为是在白天,也便于请医生,而不至于延误治疗。

停掉母乳过程中要注意什么

在辅食中,有些食品是宝宝喜爱吃的,比如土豆泥、南瓜泥、菜糊粥、鸡蛋羹和肉松粥等。由于宝宝爱吃,妈妈有时不由得就给宝宝喂得多了,如果宝宝吃过后没有什么异常,说明宝宝有充分的消化能力。但宝宝有时会出现大便增多,而且粪便的颜色、形状、气味都与以前不一样的情况。可能就是因为宝宝的食物结构发生了变化、吃得多而引起的,并不会有什么危险。父母不要一看到宝宝的大便有变化就感到不安,而要看宝宝整体的身体情况。如果宝宝还和原来一样,气色好,爱喝奶,又爱笑,不发热,就没有必要担心。遇到这种情况时,父母不要立即给宝宝停止吃乳制品,因为6个月的宝宝仍然是以乳制品为主食,不能因为宝宝大便次数增加,就停止乳制食物,减少喝奶量。

辅食添加后,有些父母认为,自己的宝宝大便不好,是由于“胃肠弱”,因此就减少了宝宝的奶量,造成宝宝的体重从开始添加辅食后就减轻。追根寻源,这不是辅食的问题,而是因宝宝的大便发生变化后,妈妈给宝宝减少吃奶量,宝宝经常处于饥饿状态,所以变瘦了。遇到这种情况时,父母就要在医生的指导下,继续给宝宝停掉母乳,结果会很好,否则,给宝宝又是喂药又是停食,反而会使宝宝大便更稀。父母最了解宝宝平时的健康状况,如果宝宝和平时一样气色好,不发热,想吃东西,就不用担心宝宝生病。只要在烹制食物过程中注意卫生,严格消毒,宝宝就不会发生消化不良。有些胡萝卜、菠菜等蔬菜喂给宝宝后,因宝宝还不能完全消化,有时可能会以原来的形状或颜色随着大便一起排出来。这是较为正常的,每个宝宝都会如此,并不是消化不良引起的。健康成长特别关注

什么样的宝宝应当补铁

引起贫血的原因主要是宝宝日渐长大,母体里带来的铁质及母乳中铁质不足而引起的,还有的宝宝出生后有缺陷或后天护理不当而引起贫血。

有些宝宝生下来即是贫血,一般有3个原因:一是因血细胞本身有问题而贫血;二是有遗传性疾病而贫血;三是母亲本身在怀孕时铁质不够,也会使宝宝生下即缺乏铁质,加之日后新陈代谢异常,进而影响铁质吸收而贫血。

另外,早产儿常会有铁质不足的现象,因为他们没有充分的时间储存铁质就提前来到世间,属于先天不足而导致贫血。

对于上述原因引起贫血的宝宝,在今后日常护理中更要注意补铁。父母要随时注意观察宝宝的身体状况,必要时要给宝宝做血红蛋白成分的检测试验,因为患有轻微贫血的宝宝在外表是看不出来的。如果宝宝血红蛋白过低,就表示患有贫血,应当及时补充铁质,吃含铁量高的食物。比如加铁的婴儿配方奶粉、含铁的米片或含铁的维生素滴剂等。同时,还要补充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比如西红柿汁、菜泥等,以增进铁质吸收。此外,当宝宝开始吃固体食物后,也要多喂食含大量铁质的食物,如鸡蛋黄、米粥、菜粥等,但应避免喂糖,因为糖会阻碍铁质的吸收。

怎样预防夏季热病

夏季热病,多发生在4~8个月的宝宝中,其中以六七个月的宝宝得此病比较多,但宝宝满1周岁后,就几乎不得这种病了。

夏季热病的症状是,宝宝从半夜开始发热,天亮时热到38℃~39℃,有时甚至热到40℃。一般中午开始退热,下午可恢复常温。如果不给宝宝改变生活环境,这样的状况甚至会持续1个月,但一进入9月,宝宝就全好了。

引起夏季热病的原因至今不明,大概是由于宝宝体内调节体温的某些功能失调引起的。住在通风不好,阴面房间里的宝宝发病率就相对高一些。

宝宝患麻疹有哪些症状

5~6个月宝宝的麻疹,几乎都是被其他患儿传染而来的。麻疹从感染到发病一般有10天或11天的潜伏期。免疫力稍强的宝宝,潜伏期可能还会延长,有时到第20天才开始出疹。一般在疹子出来之前,宝宝会有打喷嚏、咳嗽或出现眼屎等症状。

宝宝出的疹子,与大宝宝们有所不同,如果不仔细观察,一时还发现不了。宝宝的疹子如果是淡红的,且数量很少时,父母就要每天注意仔细观察。一般来说,如果妈妈对麻疹的免疫力弱,那么宝宝从母体获得的免疫力消失得就快,因而麻疹症状也就会稍重一些。一般发热要持续1天半,疹子也出得多一些。但超不过2天就会消失,不会像大宝宝那样出麻疹后留下茶褐色的斑痕,也不会因咳嗽留下肺炎等后遗症。

总的来说,6个月之内宝宝出的麻疹,比起一般人的麻疹症状要轻得多。而且在6个月之内得过麻疹的宝宝,因体内已具有对麻疹的免疫力,一生都不会再感染上麻疹。

护理办法是,宝宝患上麻疹时,除了适当地控制宝宝洗澡和外出游玩外,还要保持宝宝房间的整洁和衣物的干净,细心地护理宝宝。

中耳炎与耳垢湿软的区别

如果发现宝宝的耳垢不是很干爽,而是呈米黄色并粘在耳朵上,妈妈就会担心宝宝是否患了中耳炎。其实,还有一种情况叫做耳垢湿软,而中耳炎和耳垢湿软是有区别的。

患中耳炎时,宝宝的耳道外口处会因流出的分泌物而湿润,但两侧耳朵同时流出分泌物的情况很少见。并且,流出分泌物之前宝宝多少会有一点儿发热,出现夜里痛得不能入睡等现象。

而天生的耳垢湿软一般不会是一侧的。耳垢湿软大概是因为耳孔内的脂肪腺分泌异常而出现的,它不是病。一般来说,肌肤白嫩的宝宝比较多见。宝宝的耳垢特别软时,有时会自己流出来,妈妈可用脱脂棉小心地擦干耳道口处。但千万不可用带尖的东西去掏宝宝的耳朵,以免碰伤耳朵引起外耳炎。一般有耳垢湿软的宝宝长大以后也仍然如此,只是分泌的量会有所减少而已。

宝宝患头疮的症状是什么

一到夏季,很多宝宝的头上长起了脓疮。长脓疮的原因有两种:一种是从其他宝宝身上传染来的;另一种是由于挠破了痱子后引起化脓菌感染造成的。其症状差别很大,有的宝宝只长出三四个,而患头疮严重的宝宝则满头都是,密密麻麻。到了这种程度,宝宝可能就会出现38℃左右的发热症状。而且化脓的脓疱,稍微碰一下就很痛。睡觉时,宝宝每次翻身只要碰到脓疱就会被痛醒,而大哭不止。

宝宝患头疮怎么治疗

早期治疗时,青霉素是非常有效的。一般在就诊时要具体看脓疱的状况选择去外科还是去儿科就诊。如果脓疱有一部分已经化脓,且已经变软,就必须去外科将其切开。脓疱痊愈以后,在宝宝的耳后、脑后部仍然会留有几个淋巴结肿块,这些肿块极少化脓。如果摸着不痛,就不要去管它,它自己会慢慢变小。

宝宝爱趴着睡有什么问题吗

6个月的宝宝能够翻身了,有的父母在欣喜之余却发现自己的宝宝总爱趴着睡,不知是什么原因。其实,宝宝趴着睡多半是因为这样睡着舒服,这只是一个睡眠习惯问题,并不是由于哪儿有毛病。有的父母会认为宝宝趴着睡会压迫胸部,引起呼吸困难,所以就让宝宝仰着睡,但过一会儿,宝宝又趴着睡了。一般宝宝会连续趴着睡一段时期,以后又会改成仰着睡。宝宝最爱营养餐

鱼肉羹【原料】海鱼肉、鱼汤、淀粉、盐各适量。【做法】

1.将海鱼洗净,去骨、去刺、去皮,剁成鱼蓉。

2.把鱼汤煮开,下入鱼蓉,用淀粉略勾芡,再撒一撮盐调味,即可喂食宝宝。

爱心小叮咛

盐要少放,甚至可以不放,尽量不要给宝宝吃带调味品的食物,一是因为婴幼儿的味觉远没有成年人那么敏感,不在乎食品中没有调味料;二是从小让宝宝养成饮食清淡的习惯,这对宝宝现在乃至以后益处多多。另外,如果是在炎热的夏季,最好暂时不要给宝宝添加辅食,以免宝宝产生不适。如果发现宝宝大便不正常时,要暂停辅食,等恢复正常后再逐量添加。

燕麦南瓜糊【原料】50克燕麦,50克南瓜。【做法】

1.南瓜去皮、切片、蒸熟,趁热研成泥状,放凉待用。

2.燕麦用水漂洗一下,放入锅中煮成粥。

3.再将南瓜泥放入燕麦粥中搅匀,放置温热时即可喂食给宝宝。

第七节 第7个月

身体发育情况

身高、体重、前囟门

男宝宝身高一般为69.5厘米,女宝宝一般为67.6厘米;男宝宝体重一般为8300克,女宝宝一般为7700克。这个时期的宝宝,前囟门开始逐渐变小,囟门大小多在1.5厘米以内(对边中点连线的距离)。

长牙

此时的宝宝已长牙,一般在下腭长出2颗牙,不久,上腭也同样长出2颗牙齿。但是牙齿的生长时期有很明显的个别差异,虽然已经长出了4颗牙,却没有咀嚼的能力。

听觉

宝宝的听力相当发达,听到悦耳的声音表情愉快,听到嘈杂的声音则会皱眉。他还会分辨声音,对妈妈或听惯了的人的声音会有不同的反应。

运动机能

宝宝可以独自坐稳,甚至可以长时间坐下来游戏,也会匍匐在地上,以单手支撑体重,另一只手拿玩具。手指的运动变得灵活,可以发现掉在地上的小东西然后捡起。但是以手指捏小东西似乎还很困难,因为这个动作必须使指尖细小的肌肉得到协调,随着神经系统的发达将会逐渐做到。如果能做到这一点,即表示神经系统发育得极为顺利。假如花了很长的时间才学会用手指捏东西,则表示有问题。

同时,宝宝的脚力逐渐加强,在成人的膝上会不停踢动足部,如果给予支撑,也可以站一会儿。可自由自在地翻身,但尚无法爬行,但是会以手腕支撑身体,慢慢爬动。

容易感染疾病

长牙时,宝宝会发烧,也就是“智慧热”,其实大部分是由于感冒滤过性病毒引起的。刚出生的宝宝,体内具有来自母体中的抗体,所以不会感染疾病。但是,过了6个月后,抗体已逐渐消耗殆尽,所以从此时期开始,只要不注意可能就会感染疾病。7个月~2岁,宝宝是一生当中患病最频繁的时期,一般而言,每隔1~2个月就会患上一次感冒。本月营养素推荐

脂肪

脂肪是供给机体能量的主要营养素,也是人体组织和细胞的重要成分。脂肪分布在身体的各个部位,尤其在细胞膜、神经组织中含量最高。脂肪的主要功能是供给热量及促进脂溶性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维生素K的吸收,减少体热散失,保护脏器不受损伤。每克脂肪能提供热量9千卡,脂肪提供的热量占每日总热量的35%~50%。

某些脂肪酸在体内不能单独合成,需要由外界食物给予提供,称为必需脂肪酸,如亚油酸、亚麻酸等,它们对婴幼儿的神经系统发育十分重要。

脂肪组织容易消耗,供给不足时很快出现消瘦等症状,长期脂肪摄入不足可引起生长停滞、营养不良及维生素缺乏症等。

◎生理功能

脂肪为宝宝身体提供热量,单位脂肪在体内分解产生的热量比同单位蛋白质或碳水化合物高1倍多。

脂肪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物质。

皮下脂肪有维持正常体温的作用,内脏器官周围的脂肪垫有缓冲外力冲击、保护内脏的作用。

提供宝宝生长发育必需的脂肪酸。

有些脂肪中含有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并且脂肪还能促进这些维生素的吸收。

脂肪广泛存在于猪肉、牛肉、羊肉、鸡肉、鸡蛋、大豆、花生仁、核桃仁、芝麻、葵花子、松子仁等食物中。宝宝每日每千克体重约需要脂肪4克,脂肪摄入量不足时,宝宝身体消瘦、面无光泽,还会造成脂溶性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维生素K的缺乏,从而发生相应的疾病。而且,宝宝的视力发育也会受到严重影响,表现为视力功能较差,出现弱视等倾向。但是摄入脂肪也不可过多,以免造成宝宝肥胖。

热量

宝宝可以从不同的辅食中获取热量,增加身体的抵抗力和免疫力,从而为宝宝的身体发育提供充足的动力。健康宝宝,喂养有方

7个月的宝宝一天食谱怎么安排

早晨喂奶,中午喂一顿菜加肉的食物,下午喂一次无奶的粮食水果粥,晚上喂一次全乳粥。奶在食物中的量减至400~500毫升。这样便可完全满足这个时期宝宝一天的需要。

◎宝宝一天的食谱安排参考方案

7:00 牛奶200毫升。

9:00~10:00 鸡蛋羹1个,饼干或馒头片2块。

12:00 肝末(鱼末、肉松)粥1小碗。

16:00 牛奶120毫升,馒头1片,水果泥。

20:00 面条(加碎菜、动物血少许)。

22:00 牛奶150毫升。

宝宝适合吃什么样的食物

进入7个月的宝宝到了断乳的时期了,但还不能取消乳制品,给宝宝喝的奶量保留在每天500毫升左右就可以了。父母要增加半固体性的断乳食品,用谷类中的米或面来代替两次乳制品。给宝宝断乳食品的选择,应包括蔬菜类、水果类、肉类、蛋类和鱼类等。因宝宝长到7个月时,已开始萌出乳牙,有了咀嚼能力,同时舌头也有了搅拌食物的功能,味蕾也敏锐了,对饮食也越来越多地显出了个人的爱好,喂养上也随之有了一定的要求。父母可以掌握几种饮食的做法,让宝宝吃得更加可口。

怎样培养宝宝良好的饮食习惯

随着宝宝越来越大,越来越懂事,许多习惯也就会慢慢形成,而良好的饮食习惯对宝宝的健康成长是很重要的。作为父母,是宝宝健康成长的奠基者和保护神,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首先,父母在给宝宝喂食时,应做到定时、定量和定场所,这有利于宝宝生理节律的稳定、有规律,利于形成内在条件反射,利于消化系统的正常运行。

其次,应注意培养宝宝的卫生习惯,进餐前应先给宝宝洗净小手,戴上围嘴或挡上小手帕。

另外,不要让宝宝边吃边玩,或吃几口又去玩,这样既不利于食物的消化吸收,又有可能使饭变凉,引起宝宝腹泻。只有宝宝集中注意力吃饭,才能尝到食物的美味,增进食欲,才能让宝宝的身体更好地成长。

怎样让宝宝接纳小勺

随着宝宝的逐渐长大,饮食里添加了各种辅助食品,宝宝也开始接触小勺了。为了能使宝宝顺利地添加辅食,吃上糊状或固体食物,让宝宝习惯和熟悉小勺是很重要的,这也为日后能顺利停掉母乳打下了基础。

一般来说,妈妈开始用小勺喂时,宝宝往往不习惯,就会“拒绝”而哭闹,有的宝宝还会用手推拒。遇到这种情况时,父母可在每次给宝宝喂奶前,先试着用小勺喂些食品或在吃饭时顺便喂些汤或水。宝宝慢慢地会觉得小勺中的东西很好吃,一旦形成了条件反射,再喂时,宝宝就比较容易接纳小勺了。

有的父母看到宝宝拒绝用小勺,也就不再坚持给宝宝用小勺喂食,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用小勺喂食,不仅是为了让宝宝能够吃到更多的营养物质,而且也是为了使宝宝学会用另一种吃东西的方法,促进宝宝的咀嚼功能的发育,同时,也能培养宝宝对新事物的兴趣。

父母用小勺给宝宝喂食,不仅可以让宝宝吃到食物,关键是要引导宝宝主动地去学习吃食物。让宝宝在不断品尝到新的滋味中,激发宝宝吃食物的热情,宝宝只有接受了小勺,才能吃出乐趣。

怎样让宝宝学会使用小勺

在宝宝已经接受了小勺后,父母还要帮助宝宝学会使用小勺。

具体方法,让宝宝拿一把勺,妈妈自己拿一把勺,边给宝宝喂饭,边教宝宝怎样用勺。开始宝宝持勺不分左右手,妈妈没有必要迫使宝宝纠正,两手同时并用有助于宝宝左右脑均衡发育。

父母教宝宝使用小勺时要有耐心,宝宝开始用勺子不够熟练,会弄得手、脸、衣服到处都是饭,甚至摔碎碗杯。父母这时不要斥责,更不能因此让宝宝失去兴趣。一定要多给宝宝机会,相信宝宝会逐渐熟悉并掌握这些技巧。

挑食的宝宝怎么喂

随着宝宝的逐渐长大,宝宝吃的食物花样也逐渐增多起来,于是许多宝宝现在也开始挑食了。宝宝对不喜欢吃的东西,即使已经喂到嘴里也会用舌头顶出来,甚至会把妈妈端到面前的食物推开。

之所以这样,主要是因为宝宝的味觉发育越来越成熟,对各类食物的好恶就表现得越来越明显,而且有时会用抗拒的形式表现出来。但是,宝宝的这种“挑食”并不同于大宝宝的挑食。宝宝在这个月龄不爱吃的东西,到了下个月龄时就可能爱吃了,这也是常有的事。所以,父母不必担心宝宝的这种“挑食”,而是要花点儿心思琢磨一下,怎样能够使宝宝喜欢吃这些食物。

为了改变宝宝挑食的状况,妈妈可以改变一下食物的形式,或选取营养价值差不多的同类食物替代。比如,宝宝不爱吃碎菜或肉末,就可以把它们混在粥内或包成馄饨来喂;宝宝不爱吃鸡蛋羹,就可以煮鸡蛋或者荷包鸡蛋给宝宝吃等。

总而言之,父母要想方设法变着花样给宝宝吃。即使宝宝对变着花样做出的食物还是不肯吃,父母也不要着急。如果宝宝只是不爱吃鱼和肉中的一两样,是不会造成营养缺乏的。谷类食物里的品种很多,不吃其中的几种也是没有关系的。父母千万不可强迫宝宝进食,以免让他因此而产生食欲不振。宝宝这次不吃,可以过一段时间再试试看,也不能因为一次不吃,以后就再也不给他吃了。

宝宝吃饭的时候用手乱抓怎么办

宝宝现在有了独立意识,手的动作变得更加灵活。吃饭的时候,往往把手伸到碗里,抓起东西就往嘴里放,即使不是吃饭,宝宝只要看见什么了,不管是什么东西就喜欢送到嘴里。

有些父母常会阻止宝宝这样做。其实,这是不科学的。宝宝发育到一定阶段就会出现一定的动作,这也是宝宝生长过程中必然出现的一种现象。这代表着一种本能,代表着一种进步。宝宝能将东西往嘴里送,这就意味着宝宝在为日后自食打下良好的基础。若禁止宝宝用手抓东西吃,可能会打击宝宝日后学习自己吃饭的积极性,不利于宝宝手部功能的锻炼,不利于宝宝身体各部分协调能力的发展。父母不必计较这些小节,重要的是让宝宝体会到自食的乐趣。

父母应该从积极的方面采取措施,如把宝宝的手洗干净,让宝宝抓些像饼干、水果片等“指捏食品”。这样不仅可以训练宝宝手的技能,而且还能摩擦宝宝的牙床,以缓解宝宝长牙时牙床的刺痛感。而饼干、水果片通常是7个月宝宝最先用手捏起来吃的食物。

另外,妈妈在给宝宝喂食物时,不要阻止宝宝把手伸到碗里去,要随着宝宝自己的意愿,让宝宝自己吃。只要宝宝吃得高兴,食物就消化得更好。

早产儿怎样添加辅食

一般来讲,出生时体重不到2.5千克的早产儿,从母体获得的“资源”绝对量比较少,特别是造血材料铁的储备量很少。在出生后4个月内,由于早产儿吸收铁的能力差,即使补充铁剂,身体中铁的供给仍不足以满足身体生长所需造血用的铁量。

到了6个月,大多数早产儿变得同普通婴儿一样健康,体重也没有明显的差别了。早产儿看起来发育很好,并且已经快赶上一般的宝宝了,但实际来讲早产儿的身体还是缺铁的。过了6个月,早产儿身体对铁的吸收能力增强,这时,父母就应注重选择那些含铁量高的辅食来喂宝宝。

母乳及牛奶中1000毫升仅有0.3~0.5毫克铁,含铁量较低。这就需要父母及时给宝宝添加辅食了。一般100克中含30毫克以上铁的食物有虾米、小干鱼和紫菜等,而宝宝常吃的蛋黄中仅含6毫克,牛肝中也只含10毫克而已。妈妈可以将虾米或小干鱼放在米粥里煮熟后喂给宝宝,也可以给宝宝喂用调料煮的紫菜或鱼松等。这些食物可让宝宝一直吃到1周岁左右。健康成长特别关注

宝宝的抵抗力为什么会下降

有些父母不明白,7个月前的宝宝从来没得过什么病,可进入7个月后却不是感冒,就是发热,而且是三天两头地生病。真是越大了,病反倒来了,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原来,7个月以前的宝宝,体内有来自于母体的抗体等抗感染物质以及铁等营养物质。抗体等抗感染物质可防止多种传染性疾病的发生,而铁等营养物质则可防止宝宝贫血等营养性疾病的发生。一般从宝宝出生后7个月开始,体内来自于母体的抗体水平逐渐下降,而宝宝自身合成抗体的能力又很差,因此,宝宝抵抗感染性疾病的能力逐渐下降,所以容易患各种感染性疾病,尤其常见的是感冒、发热。

一般宝宝要到6~7岁以后,自身的各种抵抗感染的能力才能到达有效抗病的程度,此时,各种感染的机会就会明显减少。同样,一般从生后7个月开始,因宝宝体内多种出生前由母体提供储备的营养物质已接近耗尽,而自己从食物中摄取各种营养物质的能力又较差,如果父母不注意增加宝宝的营养,宝宝就会因营养缺乏而发生营养缺乏性疾病,如小儿缺铁性贫血、佝偻病等。

怎样提高宝宝的抵抗能力

为使7个月的宝宝能提高抵抗疾病的能力,父母要积极采取措施增强宝宝的体质,主要做好以下几点。

按期进行预防接种,这是预防小儿传染病的有效措施。

保证宝宝的营养。各种营养素如蛋白质、铁、维生素D等,都是宝宝生长发育所必需的。而蛋白质更是合成各种抗病物质如抗体的原料,原料不足,则抗病物质的合成就减少,宝宝对感染性疾病的抵抗力就差。

保证充足的睡眠也是增强宝宝体质的重要方面。进行体格锻炼是增强宝宝体质的重要方法,可进行宝宝主被动操以及其他形式的全身运动。

多到户外活动,多晒太阳和多呼吸新鲜空气。

宝宝出牙期间拒食怎么办

7个月的宝宝出牙了,可妈妈有时发现,宝宝在吃奶时与以前不同,有时连续几分钟猛吸乳头或奶瓶,一会儿又突然放开奶头,像感到疼痛一样哭闹起来,反反复复。这时如果给宝宝吃点儿固体食物,宝宝就会很高兴地吃起来。

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宝宝的牙齿破龈而出时,吸吮奶头碰到牙龈,使牙床疼痛而表现出拒食现象。

宝宝出牙期间,父母可将宝宝每次喂奶的时间分为几次,间隔当中,喂些适合宝宝的固体食物,如饼干、面包片等。如果宝宝用奶瓶,可将橡皮奶头的洞眼开大一些,使宝宝不用费劲就可吸吮到奶汁,就不会感到过分得疼痛。但妈妈应注意,奶头的洞眼不能过大,以免呛着宝宝。如果已经做到以上的喂养方法,宝宝仍然拒食,可停喂几天或改用小匙喂奶,这样会改善宝宝的疼痛状况,使宝宝顺利吃奶。

宝宝哭闹可以塞空奶头吗

有的宝宝会在吸完奶,妈妈拔出奶头的一瞬间哭闹不止,为了使宝宝不再哭闹。有些妈妈就将空奶头塞到宝宝嘴里让宝宝继续吸,大多数宝宝发现嘴里又有奶头,就会停止哭闹,“有滋有味”地吸吮起来,以后只要有这种现象,妈妈就用这种办法使宝宝不再哭闹。其实,这样做坏处很多。

由于宝宝长时间吸吮空奶头,会使上下前牙变形,造成宝宝牙齿排列不齐。

吸吮空奶头会引起条件反射,促进消化腺分泌消化液,等到宝宝真正吃奶时,消化液则供应不足,影响食物的消化、吸收,同时也影响宝宝的食欲。

吸吮空奶头会将大量的空气吸入胃肠道中,引起腹胀、食欲下降等一系列消化不良的症状。

如果吸吮的空奶头没很好地消毒,还会引起一些口腔疾病,如鹅口疮等。

长期吸空奶头还会使宝宝养成恋物癖,只要不给他空奶头,宝宝就会哭闹。

宝宝感冒怎么护理

感冒症状是打喷嚏、流鼻涕、鼻子不通气、吃奶困难和声音嘶哑。宝宝一般不发热,但是一旦发热体温就会比四五个月时的发热要高,有时会达到38℃以上。不过,这样的发热一般不会持续多久。多半热一天或一天半就退热了。到第三天左右时,水样的清鼻涕就变成黄浓鼻涕。常常是打喷嚏消失了,才出现轻度咳嗽。到这种程度时,宝宝的感冒也就要好了。

宝宝在感冒的最初4~5天里,喝奶量要比平时少,每次都要剩点奶,食欲下降,不愿意吃断乳食品。不像以前那样有精神。要完全恢复原来的状态,一般需要一周左右的时间。

感冒是由病毒引起的疾病,所以没有特效药。如果不发热,最好就不要带宝宝去医院打针,以免引起交叉感染。对宝宝感冒的护理,父母要做到以下几点:

冬天应注意保温,室温要保持在18℃~20℃。

宝宝食欲不振时,不要硬喂,可把牛奶调稀点,宝宝就会愿意吃。如果宝宝爱吃米粥和牛奶煮的面包粥,只要宝宝没有严重的腹泻,就可继续让宝宝吃。在感冒发热期间,可多给宝宝喂点水和果汁。

尽量让宝宝休息好,注意室内空气的流通,宝宝的内衣要勤洗勤换,宝宝的饮食餐具要勤消毒。

另外,宝宝咳嗽时,有时偶尔也会引起中耳炎。较轻的中耳炎,只要早期发现,一般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抗生素就可以治好,感染不到鼓膜。

突发性发疹子有什么症状

突发性发疹子是6~8个月的宝宝极易得的一种病。其特点是,原来一直没有发过热的宝宝,刚过6个月就发热到38℃以上,而且,症状与“感冒”、“着凉”、“扁桃腺炎”区别不大。待热退了、疹子出来以后,才能确诊为“突发性发疹子”。

也可以通过6个月以前的宝宝,一般不会出现连续3天发热现象进行判定。当宝宝连续发热两天时,父母就应怀疑是突发性发疹子。仔细观察宝宝的病情,在宝宝出疹子之前,就大致可以做出判断。

突发性发疹子与麻疹怎么区别

突发性发疹子与麻疹是比较好区别的。麻疹出疹子时伴有发高热,而突发性发疹子在出疹子时不发高热。而且宝宝尽管退了热,但仍然不精神,老是哭。第三天夜里或第四天早晨,宝宝排出的多半是稀便,到第五天就完全好了。这时宝宝的精神也恢复常态,疹子也少了。

宝宝便秘时怎样用饮食调理

7个月左右的宝宝,经常会发生便秘,由于宝宝已经能够吃各种代乳食物了,因此父母可通过饮食调理来治疗宝宝的便秘。可选择以下方法:

如果宝宝吃了酸奶以后,能每天排便而且非常通畅,就可以经常给宝宝吃酸奶。若宝宝吃了100毫升左右的酸奶,但不能解决便秘,就可以增加1倍的量。

一般宝宝吃的代乳食物都是容易消化的食物,也许正是由于这些食物对肠道的刺激不够,才导致了便秘。父母可以试着给宝宝喂一些含膳食纤维素的菜末、水果和肉末等食物,海苔、海带等也可改善便秘,可适当喂宝宝一些。

对于吃牛奶面包粥的宝宝,如果将白面包换成黑面包后,便秘一般可以改善。宝宝如果是吃了代乳食物以后开始出现便秘,就有可能是由于奶量减少太多造成的。判断是否便秘,不能根据宝宝每天大便次数的多少来定,即便宝宝两天排1次大便,只要排便时宝宝无痛苦,且大便通畅,就属正常。父母尽量不要给宝宝使用排便的药物,更不能给宝宝使用治疗大人便秘的方法。宝宝最爱营养餐

牛奶香蕉糊【原料】1根香蕉,2匙牛奶,半匙玉米面,白糖少许。【做法】

1.将香蕉去皮,用小勺研成泥状。

2.将牛奶倒入锅中,加玉米面和白糖,边煮边顺着一个方向搅拌,锅中起泡后,倒入香蕉泥调匀,晾凉后即可喂食宝宝。

什锦猪肉菜末【原料】10克猪肉,胡萝卜、番茄、柿子椒、葱头各7克,盐、肉汤各适量。【做法】

1.将猪肉、胡萝卜、番茄、柿子椒、葱头分别切成碎末。

2.把切好的猪肉末、胡萝卜末、柿子椒末、葱头末一起放入锅中加肉汤煮软,然后再放番茄略煮,出锅时放少许盐即可,晾凉后再喂给宝宝。

1周岁以下的宝宝每日用盐量不应超过1克,月龄越小,用盐量应越少。如果宝宝盐的摄取量过多,会加重肾脏负担,易引起儿童高血压等病。另外母乳和牛奶中均含有一定量的钠盐成分,因此,妈妈在为宝宝制作饮食时,应充分考虑到这一点。

第八节 第8个月

身体发育情况

身高、体重、头围、胸围

牙齿

宝宝在这个时期可长出2~4颗牙齿。

运动机能

宝宝的坐姿越来越灵巧,可以转身拿东西。翻身的技巧也愈为灵活,如果让其仰卧,会立即翻身成匍匐的姿势,若乖巧地仰卧在床上时,也会自由移动手脚,甚至抬起头挪动身体。

新生儿时期的仰卧姿势,都是头朝正面,左右手脚微微弯曲,形成对称的姿势。而到了会翻身时,就不可能再保持这种仰卧的姿势,可以说是姿势多样化了。

在第8个月,发育较快的宝宝已经可以爬行了,最初宝宝只是以手拄地,把脚弯曲,渐渐地会往后爬行,更进一步的就是往前爬行。

宝宝脚的力量得到加强,抓住东西可微微站起,如果将其抱起,只要稍加支撑,就可以站一会儿。

手指的运动比上个月更发达,可以用拇指、食指、中指灵巧地捏起小东西,脑部的神经系统逐渐成熟。

视觉

用两眼看东西的功能大致完善,所以对自己所在位置的上下、左右宽度有立体感觉。能正确判断物体和自己之间的距离,显得更加活泼。

模仿力和理解力进一步增强

8个月的宝宝,不仅能变换音调,而且能模仿成人发出的单音节词,发出“妈妈”、“爸爸”的音节。当宝宝看到爸爸妈妈向客人挥手说再见时,宝宝虽然不会说“再见”这个词儿,但宝宝会笑着也挥起自己的小手,嘴里“咿咿呀呀”地叫着,似乎在向客人说“再见”。随着理解力的增强,宝宝对发生在周围的事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会转头倾听周围人的说话声、唱歌声,甚至窗外小鸟的鸣叫声。宝宝还愿意加入大人们的谈话,不仅用“咿咿呀呀”的声音,还会用丰富的手势和表情做出回应。本月营养素推荐

维生素D

维生素D是一种脂溶性维生素,存在于部分天然食物中。人体受紫外线的照射后,体内的胆固醇能转化为维生素D。婴幼儿生长发育很快,对维生素D的需求量也相对较大。缺乏维生素D会导致小儿佝偻病的发生,其体征按月龄和活动情况而不同,5~6个月龄的宝宝可出现肋骨外翻、肋骨串珠、鸡胸、漏斗胸等,1岁左右宝宝学走时,会出现O形腿、X形腿等体征。

◎生理功能

提高机体对钙、磷的吸收,使血浆钙和血浆磷的水平达到饱和程度。

促进生长和骨骼钙化,促进牙齿健全。

通过肠壁增加磷的吸收,并通过肾小管增加磷的再吸收。

维持血液中柠檬酸盐的正常水平。

防止氨基酸通过肾脏损失。

天然的维生素D来自于动物和植物性食物,如鱼肝油、鱼子、蛋黄、奶类、蕈类、酵母、干菜等;人体皮下组织中,有一种胆固醇经日光中紫外线的直接照射后,也可以变为维生素D。

另外,阳光是天然的维生素D的营养源。有关资料表明,如果暴露着晒太阳,每1平方厘米皮肤半小时可产生20个国际单位的维生素D。宝宝每日户外活动2小时,足够满足自身一天对维生素D的需要。进入冬季,宝宝的户外活动较少,可以让宝宝在暖和的房间里开着窗晒太阳,晒时不要“捂”,要让宝宝充分接受大自然给予的“维生素D的营养源”。

B族维生素

B族维生素是一个拥有多个分支的族群,维生素B、维生素B、12维生素B、维生素B、维生素B,以及烟酸、泛酸、叶酸等都属于B5612族维生素。

它们每一项对人体都非常重要,主要参与人体的消化吸收功能和神经传导功能,有助于产生能量;并帮助身体中的每个细胞生成、酶系统运作;而脂肪、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在体内的作用也都需要B族维生素的支持。同时,B族维生素还有助于形成脑细胞,可调节脑神经功能,预防精神障碍。

自然食物是B族维生素最好的来源,酵母、肝脏、酸乳酪、小麦胚芽、粗粮都含有丰富的B族维生素。其中B族维生素含量最高的食物是酵母,父母可以用酵母做成面包,给宝宝适量食用。小麦胚芽的B族维生素含量也很丰富,父母可以把它加在麦片和牛奶中,但在加热过程中B族维生素会略有流失。酸乳酪有助于在宝宝体内制造B族维生素,父母也可以选择给宝宝食用。健康宝宝,喂养有方

8个月宝宝的饮食有什么特点

8个月的宝宝消化功能增强了许多,不但能吃流质、半流质的食物,而且还能吃一些固体食物,这样就为宝宝能够摄取足够的营养物质打下了基础。父母在给宝宝喂辅食的时候,要注意营养的均衡搭配,并且可以适当多吃一些蛋白质食物,如豆腐、蛋类、奶制品、鱼和瘦肉末等。但糖、维生素等营养成分也不能少。还要注意,新的辅食品种要一样一样地给宝宝增加,等宝宝适应一种后,再增加一种,如果宝宝有不良反应要立即停止。添加新食物要在喂奶前,先吃辅食再喂奶,这样宝宝就比较容易接受新的辅食了。

宝宝的食物应该包含哪几类

这一时期,宝宝体内分解脂肪能力旺盛,也可以给宝宝吃煮的、炒的食物,但一定要嫩一些的食物,如炒白菜、炒西葫芦、炒茄子和炒鸡蛋等(炒得要嫩软一些,喂的量要少一点儿);煮的有肉类、鱼类和谷类等食物(肉要煮成肉糜,鱼要剔干净刺)。以下是给宝宝制定各类食谱的方法,父母可以参考。

米粥:给宝宝煮粥,最好用大米或者小米煮,粥要煮得软些,煮得尽可能黏稠一些才好,但注意不要放碱。

面食:又薄又细的面条煮软了就可以给宝宝吃,也没必要再弄碎了。面条里可以加切碎的各类蔬菜、肉末,也可以加少许牛奶给宝宝试着吃。刚蒸好的馒头、新鲜面包等都可以给宝宝吃。

鱼类:鱼类以清蒸的为好。要选择新鲜的、刺儿少和肉多的鱼,比如草鱼和带鱼等。味道要清淡一些。另外,晒干的小沙丁鱼既柔软可口,味道也好,而且钙质丰富,又好消化,最适合做辅食。还可以把鱼肉剁成肉泥,蒸成小鱼丸子,经常给宝宝吃。

肉类:易消化的肉类中,以清淡味道的碎鸡肉较好。把鸡肉清炖,煮得烂烂的,煮出香味,撕碎了给宝宝吃。开始只能给宝宝吃半匙左右。

豆类:植物性蛋白质食品以豆腐最适宜。但应避免给宝宝吃凉的和凉拌的豆腐,要把豆腐加热做成豆腐汤或蛋黄炒豆腐,再给宝宝吃。除豆腐外,在豆制品方面还有豆豉、熟黄豆面等。但豆豉或黄豆一定要弄碎、煮熟,一次不可给宝宝吃得太多,以免引起宝宝肚子胀气。

宝宝的辅食种类及吃法

进入8个月的宝宝,即使母乳再充足,也应该逐渐停掉母乳了。因为相对这个月的宝宝来说,母乳中的营养成分,已经难以满足宝宝生长发育的需要了。因此,从这个月开始,即使是母乳充足的宝宝,虽然不必完全停掉母乳,但不能再以母乳为主,一定要加多种代乳食品。

用牛奶喂养的宝宝,此时也不能以牛奶为主了,要增加代乳食品,但是每天牛奶的量仍要保持在500~600毫升。

在减少母乳、牛乳的前提下,继续给宝宝增加辅食,辅食应以柔嫩、半固体食物为好。一些宝宝不喜欢吃粥,如果他对父母吃的米饭感兴趣,也可以让他尝试吃一些,如果没有发生消化不良等现象,以后可以逐渐增加喂食量。

蔬菜是宝宝生长发育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食物,因此给宝宝吃的蔬菜品种应尽量多些,以摄取各种不同的营养元素,如西葫芦、茄子、胡萝卜、小油菜、西红柿和洋葱等。经常便秘的宝宝,可选菠菜、卷心菜、萝卜和葱头等含纤维多的食物。

给宝宝吃水果时,可把苹果、梨和水蜜桃等水果切成薄片,让宝宝拿着吃。香蕉、葡萄和橘子可整个让宝宝拿着吃。这样既锻炼了宝宝手的抓握能力,又培养了宝宝自己吃食物的兴趣,可谓是一举两得。

宝宝辅食的用量和餐次怎么把握

◎餐次及用量

母乳:6:00,14:00、18:00和22:00。

其他主食:8:00、10:00、12:00和16:00。

◎辅助食物

各种蔬菜任选1~2种,每天变换蔬菜种类,每次吃1~2汤匙,中午12:00,下午4:00配主食吃。

各种果汁、水等饮料任选1种,120克/次,14:00吃。

水果泥、鸡蛋羹1~2汤匙,上午10:00配主食用。

浓缩鱼肝油:2次/日,3滴/次。

肝泥、肉末任选1种,1次/日,肝末15克/次,肉末20克/次。

给宝宝固定餐位和餐具有什么好处

8个月的宝宝自己可以坐着了,因此,在给宝宝吃饭的时候,妈妈可以给宝宝准备一个婴儿专用餐椅,让宝宝坐在上面吃饭。如果没有条件,就在宝宝的后背和左右两边,用被子之类的物品围住,目的是让宝宝不随便挪动地方,而且最好把这个位置固定下来,不要总是更换,给宝宝使用的餐具也要固定下来。这样会使宝宝一坐到这个地方就知道要开始吃饭了,有利于形成良好的进食习惯。

这时候的宝宝,妈妈喂饭时也不老实了,不会只乖乖地张嘴吃,宝宝会伸出手来抢妈妈手里的小勺,或者索性把小手伸到碗里抓饭。在这种情况下,妈妈不妨在喂饭时也让宝宝拿上一把勺子,并允许宝宝把勺子插入碗中,这样宝宝就会越吃越高兴,慢慢地学会自己吃饭了。

宝宝可以吃肉吗

有的父母认为7个月的宝宝,牙没长出几颗,又没有什么消化能力,所以,给宝宝只喝汤不吃肉。其实,宝宝到了七八个月时,已经能进食鱼肉、肉末、肝末等食物了,是父母们低估了宝宝的消化能力。还有的父母认为,汤的味道鲜美,营养都在汤里,所以只给宝宝喝汤就足够了。所有这种想法都是错误的,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宝宝更多地摄取营养。

汤里含有的蛋白质只是肉中的3%~12%,汤内的脂肪低于肉中的37%,汤中的无机盐含量仅为肉中的25%~60%。所以可以这样说,无论鱼汤、肉汤和鸡汤多么鲜美,其营养成分远不如鱼肉、猪肉和鸡肉本身。

因此,父母在给宝宝喂汤的时候,要同时喂肉,这样既能确保营养物质的摄入,又可充分锻炼宝宝的咀嚼和消化能力,并促进宝宝乳牙的萌出。

怎样给宝宝做肉末

辅食制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宝宝的饮食量。在很多情况下,宝宝并不是不愿意吃辅食,而是父母制作的辅食不合宝宝的胃口,所以宝宝不愿意吃。给宝宝做肉末是比较好的选择,鲜香柔嫩,美味可口,既可给宝宝佐餐,又可单独吃,同时还能给宝宝补充优质蛋白,是宝宝饮食中不可缺少的食物。

在做肉末时,要准备好瘦肉、淀粉、调味品和水。将瘦肉剁成细末,稍加淀粉、调味品和少许水,调匀成糊状,捏成栗子大小的肉丸子,然后放到油锅里炸熟,每次给宝宝吃一半。也可加入鸡蛋调匀做成肉末蒸鸡蛋,或将肉末放入菜泥中间炒,或熬成肉粥给宝宝食用。

怎样给宝宝做肝泥

肝泥滑软可口,炒好的肝泥可调入稀粥、烂面条中或做成馄饨馅。动物肝脏营养丰富,可提供丰富的蛋白质、铁和维生素。事先准备好动物肝脏、调味品、油和淀粉。再取鸡、鸭等动物肝脏,把生肝洗净,用刀刮出酱紫色糊样细末,然后加入调味品和淀粉拌匀,倒入有油的锅内,急火快炒,炒熟即可食用。健康成长特别关注

宝宝发生齿斑的原因及解决办法

有些父母发现,宝宝刚长出的两颗牙上面有灰色的斑点,不知是怎么回事。事实上,这就是齿斑,引起齿斑有以下原因:

宝宝食用液体的含铁维生素,就会形成这种斑点,这是铁质造成的结果,这对牙齿并不会造成伤害,等宝宝改吃咀嚼式的维生素,斑点多半会自动消失。

如果宝宝有睡前吸奶瓶或是果汁的习惯,那么,这个难看的斑点就有可能是蛀牙,或是牙齿珐琅质的天生缺陷造成的。此时最好尽早让小儿科大夫或儿科牙医检查诊治。

宝宝抽搐怎么办

有些宝宝在发生高热的时候,突然就抽搐起来。这时候宝宝会突然全身紧张,继而颤抖,两目上视,白睛暴露,眼球固定,叫宝宝也没反应,摇晃也恢复不过来的。抽搐持续的时间有时1~2分钟,有时10分钟左右。

这种抽搐是高热的一种反应,叫做“热性抽搐”。有只发作1次就不再发的,也有在1小时之内就反复发作2~3次的。如果量体温,宝宝的体温一般都超过39℃。不过也有抽搐时宝宝不发热,而后半小时体温才超过39℃的。

抽搐是神经敏感的宝宝,对体温的突然上升而发生的反应。平时肝火旺盛的宝宝、爱哭的宝宝、夜里哭闹的宝宝易发抽搐。因为是由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