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医不如自医2(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27 01:57:36

点击下载

作者:丽华

出版社:成都时代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求医不如自医2

求医不如自医2试读:

版权信息书名:求医不如自医2作者:丽华排版:KingStar出版社:成都时代出版社出版时间:2009-12-01ISBN:9787546400792本书由深圳市中映良品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序言能量手经络穴位自疗 防治耳鼻喉病症

中医认为,耳鼻喉诸症与人体正气的强弱及气运调节有关,多因寒温不适和疲劳等引起,即所谓:“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尤其是体质较弱的特殊人群,如老人、孕妇、儿童等容易感受,感受后往往缠绵不解,如护理或防护不当,很易感受外邪,感邪后最易犯肺,因而出现咳嗽、发热等一系列症状。

中医上目、舌、口、鼻、耳分别与人的五脏相对应。其中,目对应肝,舌对应心,口对应胃,鼻对应肺,耳对应肾。“察五官而知病情”,有一定的科学道理。《灵枢经·五阅五使》:“五官,歧伯曰:‘鼻者肺之官也,目者肝之官也,口唇者脾之官也,舌者心之官也,耳者肾之官也。’”所以说在治疗耳鼻喉诸症时,应结合五脏表里合治。

经络是气所往来之通路,而经是通往五脏六腑的主要干道,络为连接干道之线,经络将人体五脏六腑、四肢百骸连结甚密,经常在经络穴位上按摩,能促进气血畅通,改善因内里受邪所引起的耳鼻喉诸症。

我国传统医学一向讲究“上工治本病”,经穴按摩正是传统医学的宝藏,也是上工治本病最好的方法。本书倡导“特效穴位按摩自疗”,挑选适合于改善或治疗五官病症的的穴位和手法,让所有人随时随地都可通过特效穴位按摩保健康,特殊穴位按摩可说是现代人预防疾病的最佳保健利器。

大量科学研究实践证明,各种按摩手法是由各种动作所产生的力在机体上引起的一系列反应,人体接受按摩以后,能使大小循环系统畅通,改善血液循环,加速人体各器官组织的新陈代谢,解除病痛,具有延年益寿之功效。

为了让读者朋友掌握按摩这一千年健身古术,准确把握穴位按摩要点,从而能轻松享受到完美的按摩体验,我们精心编写了这部经络按摩自疗书籍。从最基本的穴位、手法入手,将神秘、深奥的中医按摩理论简单易懂地呈现出来,循序渐进地告知您如何进行按摩才能达到防病祛疾、养生保健的目的。第一章中华经络养生奥秘

中国古老的经络养生法,实际上就是阴阳五行原理在人体的应用。经络的调理,一般通过针灸、推拿、按摩等手段,刺激体表腧穴,以疏通经气,调节人体脏腑气血功能,从而达到治疗、预防疾病的目的。经络是什么?

古今文献的大量记载,中医临床的经验积累,现代科学实验方法,都证实了循经感传及其他经络现象的客观存在。近几十年来,已有多位学者采用多学科的方法对经络实质进行了全方位的探讨和研究。目前对于经络的结构,较为成熟的假说有这些。经络已知结构论

根据《黄帝内经》等古医籍中古代医家对尸体的解剖观察和经脉、脏腑形态的记载,经脉循行、功能等的论述以及循经感传的大量研究,许多学者认为,经络是客观存在并有其形态基础的,它可能存在于已知的组织结构中。它是以神经体液系统为主要结构基础,包括血淋巴系统或人体间隙系统等在内的人体功能调节系统。

与血管有关:血管、微血管网络,是经络的组成部分,有45.5%的穴位位于大血管周围,其中18.6%的穴位位于血管上。经脉所过的部位以及穴位部位均同血管分布状况有一定的相似性,通过血管壁的交感传入和交感反射功能,实现接受和传布信息的作用。

与神经相关:与中枢或周围神经系统相关,十二经脉与外周神经有非常密切的关系,经线上的各种神经成分(神经束、神经纤维、神经末梢等)均较非经线的对照部位多。

与淋巴相关:十二经脉与淋巴相关,督脉、任脉和带脉与淋巴结收集丛有关。经络多同淋巴管走行一致,在四肢、躯干及胸腹部,微细淋巴管集束的地方多有穴位。针刺或艾灸对淋巴液的流速和淋巴功能的改变有相当大的影响。

与肌肉相关:观察表明人体一些骨骼肌首尾相接,其分布位置与经脉的循行路线非常相似,并在一部分感传显著的志愿者身上记录到了与感传同步的肌电反应。有54.8%的穴位处于肌肉群上。

综合经络结构研究的主要观点,不外乎以下几种:一是有学者认为,经络不是由一种组织结构组成,而是由多种组织共同构成的一个多层次的空间结构。“人体间隙系统”说就是这方面的代表;二是有研究表明,对针灸机制和经络概念,可用神经体液综合调节机制来阐发。其观点源于对针刺效应和穴位相对特异性等问题的研究;三是有文献指出,经络联系可能是以体表内脏植物性联系为主,并认为古人所说的经络就是指人体的神经和循环两大系统,前者为联系系统,后者为运输系统。总而言之,上述观点均强调经络是已知的结构和功能。经络特殊结构论

中、西医学,产生于不同的时代和历史文化背景下,因而对人体生理病理认识的角度和思维方式肯定不同。故不少学者认为,经络是客观存在的,但不一定是以有形的形态存在,不一定能在解剖实体中找到经络的结构。经络可能是独立于神经血管和淋巴、人体组织间隙等已知结构之外而与之又密切相关的另一个功能调节系统,它对电、磁、光、声、机械刺激、化学等刺激有特殊反应,即未知结构而已知功能的观点。“第三平衡说”是这方面的代表,有学者基于经络的主要作用在于调节体表和内脏的相互协调关系,使体表和内脏的功能活动保持相对的平衡,提出经络也是一个平衡系统,因为其循经感传的速度(2.7~2.8厘米/秒)远较第一平衡系统的躯体神经的传导速度(100米/秒)和第二平衡系统的植物神经(1米/秒)的传导速度慢,故以未知的第三平衡系统命名。又如经络皮层内脏说认为,经络与内脏有着肯定的联系,而大脑皮层与内脏也有着肯定的联系,推测经络、内脏和大脑皮层之间亦有必然联系。经络综合结构功能调节论

还有一部分学者认为,经络可能是既包括已知系统,也包括未知结构的综合调节系统,即未知结构又未知功能的观点。由于得气感传的特殊路线和可阻滞性等特点尚难以用已知的神经体液调节的知识来解释,因此,人体内可能还存在与经络现象有关的某些已知结构的未知功能,或者某种未知结构的未知功能,经络可能是某种具有特殊结构基质的相对独立的系统。有人提出“二重反射假说”,认为针刺穴位,一方面可以通过中枢神经系统引起长反射;另一方面,由于局部组织损伤而产生的一系列酶化学物质作用于游离神经末梢,引起一系列的局部短反射,从而引发循经出现的各种经络现象,脊神经节是这种短反射的中枢。最近,研究者通过蛙背“膀膛经”皮神经末梢的兴奋传递研究,发现循经线皮下神经末梢之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完成兴奋传递,再次证实了短反射的观点。更有学者提出了“轴索反射接力联动假说”,认为一个感觉神经元的轴索反射信息在某些中间物质(如扩血管等)的作用下,可传递给下一个神经元的轴突终末;如此连锁下并在实验中发现,轴突终末之间在神经肥大细胞的参与下,组成了突触样连接,为相继激发(联动)提供了组织生理学基础。穴位的分类

腧穴,俗称“穴位”,是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特殊部位。“腧”与“输”义通,有转输、输注的含义;“穴”即孔隙的意思。

人体的穴位很多,大体上可分为经穴、经外奇穴和阿是穴三类。经穴

凡归属于十二经脉与任、督二脉的穴位,称为“十四经穴”,简称“经穴”。这些穴位有确定的名称、确定的位置和明确的经脉归属,即定名、定位和定经。经穴共有361个,是穴位的主要部分。奇穴

不属于十四经穴的一些穴位,因其有奇效,故称“奇穴”。又因其在十四经穴以外,故又称为“经外奇穴”。奇穴有确定的穴名、确定的位置,但没有经脉归属,即定名、定位,但不定经。阿是穴

不属于十四经穴、经外奇穴的一些压痛点、敏感点或阳性反应点(如有结节和皮下条索状物)等,称为“阿是穴”。“阿是”有“痛”的意思,因按压痛处,病人会“啊”的一声,故名为“阿是”。穴位的治疗作用

通过针刺、艾灸等方法刺激穴位,可以疏通经络、调节气血、平衡阴阳,从而达到扶正祛邪的目的。在治疗上,穴位治疗的作用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近治作用

这是一切穴位(包括十四经穴、奇穴、阿是穴)主治作用的共同特点。这些穴位均能治疗该穴所在部位及邻近部位、组织、器官的病症。如眼区的睛明穴、承泣穴、四白穴、球后各穴,均能治眼病;耳区的听宫穴、听会穴、翳风穴、耳门诸穴,均能治疗耳病;胃部的中脘穴、建里穴、梁门诸穴,均能治疗胃病等。远治作用

这是十四经穴位主治作用的基本规律。在十四经穴位中,尤其是十二经脉在四肢、肘、膝关节以下的穴位,不仅能治局部病症,而且能治本经循行所涉及的远隔部位的组织、器官、脏腑的病症,有的甚至具有影响全身的作用。如合谷穴,不仅能治上肢病症,而且能治颈部和头面部病症,同时还能治外感病的发热;足三里穴不但能治疗下肢病症,而且对人体消化系统的功能,甚至对人体免疫系统、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等方面的功能都具有调节作用。特殊作用

某些穴位还具备特殊的治疗作用,比如对机体的双向调节作用。泄泻时,针刺天枢穴能止泻;便秘时,针刺天枢穴又能通便。心动过速时,针刺内关穴能减慢心率;心动过缓时,针刺内关又可使之恢复正常。针刺足三里穴可使高血压患者血压降低,又可使休克患者血压升高。此外,某些穴还有相对特异的治疗作用,如大椎穴退热,至阴穴矫正胎位等。中式按摩基本手法简介

一般中式按摩的手法具有点而理其络、按而调其经、推而行其气、拿而舒其筋、揉而活其血等功效,手法全面,能防治多种疾病。

手法力度轻重不同,其渗透程度也有所差别,基本上分为浅(皮毛)、略浅(经络)、中(肌肉)、略深(经筋)、深(骨髓)几种。

在中式按摩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手法、动作、名称和分类方法多种多样,并不统一。现介绍几种最常用的中式按摩手法,如下:按压法

拇指按法:用一手或双手拇指指腹,着力于身体部位或穴位上,逐渐垂直向下用力。临床上常与揉法结合使用,组成“按揉”手法。

掌根按法:用手掌或掌根,着力于身体部位上,逐渐垂直向下用力。本法多用于背部、腰骶部及下肢。拇指按法掌根按法揉 法

用指腹、掌根、前臂或肘尖部位着力于体表的一定部位或穴位上,沿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进行环形揉动,称为揉法。

揉法操作时,动作要协调而有节律。频率一般以每分钟120~160次为佳。在揉动方向上可随意,但不可用蛮力。

揉法具有宽胸理气、消肿止痛、消积导滞、活血祛淤的作用。反复在某个部位长时间地揉动,耐心而轻柔地施力,能消除或缓解肿胀。指腹揉法掌根揉法前臂揉法肘尖揉法拿 法

用手指在一定部位或穴位上进行对称性的用力拿取、放松,称为拿法。多用于颈部和四肢。

使用拿法时,腕要放松,用手指指腹着力,一拿一松连续不断。用力要由轻而重,不可突然用力。拿法常与提法结合,提拿并用。病人在提拿时应感觉酸胀、微痛,放松后感觉舒服、轻快。

拿法有祛风湿散寒,缓解肌肉痉挛,调节、兴奋神经,消除疲劳,调和气血,开窍止痛的作用。拿脚法拿腿法拿腰法搓 法

用两手掌面夹住一定部位,相对用力作反方向来回、快速搓动,称为搓法。搓法是一种放松手法,操作时两手用力大小相等,似搓绳状,频率一般为每分钟30~50次。开始时由慢到快,结束时由快到慢。搓法适用于四肢,一般为按摩治疗的结束手法。

搓法具有疏散经络、调和气血、通利关节、松弛肌肉、消除疲劳的作用。搓背法搓肩法搓臂法振 法

用手指或掌面在人体的穴位或一定的部位上作连续不断地快速颤动,称为振法。运用振法时,术者特别要注意呼吸自然,切忌屏气。振动频率为每分钟400~600次,连续施术1~2分钟。

振法具有和中理气、温经散寒、顺理气血、消除郁闷、活血止痛、祛郁消积、消食导滞、调理胃肠等功效。指振法掌振法抖 法

用单手或双手握住患者之手部或脚部,微用力做小幅度的上下或左右连续地抖动,称为抖法。抖法也是一种放松手法,频率要快,幅度则应尽可能小。一般抖动幅度为3~5厘米,上肢抖动频率一般为每分钟200次左右;下肢抖动频率一般为每分钟100次左右。

多用于四肢部,以抖动后关节有松动感为佳。患者要放松肢体,配合治疗。抖法具有疏松脉络、滑利关节的作用。手部抖法脚部抖法抹 法

用手指指腹紧贴皮肤,作上下或弧形曲线往返抹动,称之为抹法。要求动作缓和灵活,着力均匀,必要时可在患处涂些介质如(凡士林、滑石粉等),防止造成皮肤破损。主要用于头面部和手部的操作。

抹法具有醒脑明目、开窍镇静、降火理气的作用。手部抹法头部抹法点 法

用指端点压在穴位或疼痛部位上,称为点法。按压力的方向要垂直向下;压力由轻到重,重复数次,使刺激感觉充分达到深部组织,切忌用力过猛。它具有力点集中、刺激性强等特点,适用全身各部位。头部点法臂部点法推 法

用手指指腹或掌根,着力于体表的施治部位上,沿直线向前匀速地推动。操作时要沉肩、屈肘,用力及速度要均匀。若用力稍重,力量深,可利用介质,避免损伤皮肤。

此法能提高肌肉的兴奋性,促进血液循环,并有舒经通络的作用。它还能改善皮肤温度,着力于成条成片的深层肌肉,使人有舒畅、轻松的感觉。腿部推法背部推法挤压法

用双手挤压身体部位,力度由轻到重。用力情况要根据病人体质、身体部位、病情而定,如胸、腹部或老年人、小儿患者的任何部位,均宜轻按;在成人背、腰、臀等处才可用较大的力,但也只限于达到肌肉的深部和病所,使患者有酸胀的感觉,而不感到疼痛。肩部挤压法颈部挤压法擅 法

双手臂伸直,手指并拢,交叉重叠,平放于体表的治疗部位,贴紧,身体稍前倾,随患者的呼吸用寸劲向下挤压(患者深呼气时下压,吸气时抬手)。

本手法具有舒筋活血、疏风散热、顺理肌筋、复平捺正的功效。擅法①擅法②切压法

将拇指指尖放于施治部位,运用指力和腕力对施治部位作适量的切压,类似于掐。

本手法适用于头部、关节等部位,能快速有力地刺激穴位。弹拨法

弹法和拨法的合称。弹法指用拇指与其他手指相对捏拿肌肉筋腱,用力向上提拉后迅速放手,使筋腱回弹。拨法是指用指端按压于穴位上或某一部位,做与肌筋纤维垂直方向的来回拨动。滚 法

手半握空拳,以掌侧的小鱼际或者小指、无名指、中指的掌指关节突起部或前臂,在施治部位上进行往返滚动的施治手法。

本法适用于颈肩、腰背、臀腿部位,具有通经活络、行气活血、放松肌肉和筋腱等作用。捋顺法

指用双手或单手贴放在肢体上,沿肢体长轴方向来回推动,用力适度且均匀,动作要连贯。第二章中医对耳鼻喉眼病症的认识

中医认为,鼻喉诸症与人体正气的强弱及卫气的调节失常有关,多因寒温不适和疲劳等引起,即所谓:“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尤其是体质较弱的儿童容易感受,感受后往往缠绵不绝,如护理或防护不当,很易感受外邪,感邪后最易犯肺,因而出现咳嗽发热等一系列症状。耳朵

耳,古称“窗笼”,《河间六书》称其为“听户”,《温热经纬余师愚疫病篇》称之为“龙葱”。耳为听觉器官,是清阳之气上通之处,属清窍之一。近代发现其兼有平衡功能。《灵枢·卫气》说:“窗笼者,耳也。”《甲乙经》说:“窗笼者,耳前上下脉,以手按之动者是也。”突出于头部两侧,形如喇叭者,名耳廓。耳廓的周围,称为耳轮。耳前上下切迹间突起如屏风者,古称“蔽”。耳廓下垂部分名耳垂,古又名耳珠。通入耳道之孔,名耳孔,即现代所称外耳道。位于外耳道深部的鼓膜,《血证论》称其为“皮膜”。耳廓上有众多穴位,习称耳穴。就耳的解剖结构而言,古人所论多为外耳,很少涉及中耳与内耳。

耳与脏腑的生理病理联系中,以肾开窍于耳、心寄窍于耳、脾主升清以充养耳、肝胆之气影响耳的理论最为历代医家所重视。耳的功能靠精、髓、气、血的充养,尤其与肾关系密切。肾气充足,则听觉灵敏。耳的疾患也和心、肝、脾等脏器有关。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足阳明胃经等经脉均循行于耳。通过经络联系,全身脏器及肢体的生理、病理状态均可在耳部反映出来,故耳廓有与全身脏器及肢体相对应的反应点,即耳穴。通过耳穴可以诊治多种疾病。《灵枢·邪气藏府病形》:“十二经脉,三百六五络……其别气走于耳而为听。”《灵枢·脉度》:“肾气通于耳,肾和则耳能闻五音矣。”《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在脏为肾,在窍为耳。”《素问·脏气法时论》:“肝病者……气逆则头痛,耳聋不聪。”《灵枢·海论》:“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灵枢·口问》:“耳者,宗脉之所聚也。”

肾开窍于耳,《灵枢·五阅五使》说:“耳者,肾之官也。”《灵枢·脉度》说:“肾气通于耳,肾和则耳能闻五音矣。”肾为藏精之脏,肾精充沛,则髓海有余,耳窍濡养有给,表现为听力灵敏;若肾精亏损,则髓海空虚,耳失所养,出现耳鸣耳聋。老年人听力多减退,与肾中精气减衰有关。

在病理方面,心气不平、心血不足、心火暴盛等均可导致耳疾。如《严氏济生方·耳门》说:“忧愁思虑,得之于内,系乎心。心气不平,上逆于耳,亦致聋聩、耳鸣、耳痛、耳痒、耳内生疮,或为聤耳,或为焮肿。”《古今医统》说:“心虚血耗,必致耳鸣耳聋。”由于精神紧张导致心火亢盛而出现耳胀、耳鸣、耳聋的病症,临床时可见到。近有文献报道,以“心寄窍于耳”的理论为指导,用养心安神、通阳开窍方药可有效地治疗心源性耳聋。

耳与肝胆、脾胃的关系:胆系少阳之脉,循经上行于耳之前后,并入耳中。肝胆互为表里,有经脉络属。肝胆之气机失调或蕴生湿热,常易循经上逆于耳,发为耳疾。《素问·藏气法时论》说:“肝病者,虚则目无所见,耳无所闻……气逆则头痛,耳聋不聪。”《丹溪心法·耳聋篇》也说:“耳聋皆属于热,少阳厥阴热多。”临床上因耳道流脓或耳道肿痒而辨证属肝胆湿热上扰者颇为多见,因肝胆气逆而致暴鸣暴聋者亦不少见。

脾主运化而升清,脾胃虚弱,就会食欲不振,消化不良,水谷之精气就不能被运化为人体所需的能量,五官就得不到清阳之气的滋养;体内水气运转不良时,湿邪之气上升而侵入五官,也会影响听力或导致中耳积水。《灵枢·口问》说:“耳者,宗脉之所聚也。故胃中空则宗脉虚,虚则下溜,脉有所竭者,故耳鸣。”近有不少临床报道表明,用益气聪明汤、补中益气汤或参苓白术散等具有健脾益气功效的升清方药,治疗多种原因引起的耳鸣、耳聋及中耳炎、中耳积水等,具有较好疗效。

耳与经脉有诸多联系,所谓“耳者,宗脉之所聚也”。十二经脉中,以足少阳胆经与耳的关系最为密切。其经起于目内眦,“上抵头角,下耳后”,“其支者,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灵枢·经脉》)。此外,手少阳三焦经和手太阳小肠经之分支也直接入耳中。与耳有一定联系的经脉尚有手阳明大肠之别络入耳中,足阳明胃经抵耳前,足太阳膀胱经至耳上角。耳通过经络与脏腑及全身发生较为广泛的联系,正是耳针可诊治多种疾病的依据所在。鼻子

鼻子,又名明堂、天牝、玄门、元门、神庐,也叫“面王”,为五官之一。中医里有“上诊于鼻,下验于腹”的说法,可见在面部望诊中鼻的价值颇大。鼻子位于面部正中,根部主心肺,周围候六腑,下部应生殖。所以,鼻子及四周的皮肤色泽最能反映五脏六腑的疾病。《素问·金匮真言论》:“西方白色,入通于肺,开窍于鼻。”《灵枢·脉度》:“肺气通于鼻,肺和则鼻能知香臭矣。”

鼻是呼吸道的起始部,同时又是嗅觉器官,可分为外鼻、鼻腔和鼻旁窦三部分。

外鼻位于面部中央。上端狭窄,突于两眶之间,称为鼻根,向下延伸为鼻背,末端为鼻尖,鼻尖的两侧扩大为鼻翼。鼻翼在平静呼吸的情况下,无显著活动,呼吸困难的病人,鼻翼可出现明显的扇动。外鼻的下方有两上鼻孔,两孔间隔以鼻中隔。

鼻腔是由骨和软骨围成不规则的空腔,其内面覆以黏膜和皮肤。鼻腔被鼻中隔分成左、右两腔,向前以鼻孔通外界,向后以鼻后孔通于咽腔。每侧鼻腔均分为前、后两部,前为鼻前庭,后为固有鼻腔。

鼻前庭为鼻翼所围成的空腔,内衬以皮肤,长着粗硬的鼻毛,鼻毛有过滤灰尘的作用。由于该处缺乏皮下组织,故发生疖肿时,疼痛较为剧烈。

固有鼻腔为鼻腔的主要部分,临床上常简称为鼻腔,由骨性鼻腔被覆以黏膜构成。在其外侧壁上可见上鼻甲、中鼻甲、下鼻甲,以及各鼻甲下方分别形成的上鼻道、中鼻道和下鼻道。鼻腔的内侧壁为鼻中隔,由骨性鼻中隔和鼻中隔软骨覆以黏膜而构成。

固有鼻腔的黏膜可分为嗅部和呼吸部。嗅部位于上鼻甲和与上鼻甲相对的鼻中隔部分。黏膜内含嗅细胞,能感受嗅觉刺激;呼吸部为嗅部以外的部分,含有丰富的血管、黏液腺及纤毛,可调节吸入空气的温度和湿度,并净化其中的细菌和灰尘。

鼻旁窦又称副鼻窦,由骨性鼻旁窦衬以黏膜组成,共有4对,都开口于鼻腔。其中上颌窦、额窦和筛窦的前、中小房开口于中鼻道;筛窦后小房开口于上鼻道;蝶窦开口于上鼻甲的后上方。由于鼻旁窦黏膜与鼻腔黏膜相连,故鼻腔发炎时,可蔓延至鼻旁窦引发鼻旁窦炎。上颌窦的开口高于窦底,所以上颌窦炎症化脓时,常引流不畅致窦内积脓。鼻旁窦可调节吸入空气的温、湿度,并对发音起共鸣的作用。咽喉

咽喉是进饮食、行呼吸、发声音的器官。咽喉上连口鼻,下通肺胃,是连接口腔和肺胃的通路,又为经脉循行的要冲。

咽喉一词,最早见于《黄帝内经》。《素问·太阴阳明论》说:“喉主天气,咽主地气。”咽与喉,相连而有别。咽在后,下连食道,直贯胃腑,为胃之系;喉在前,下通气道,连于肺脏,属肺之系。《灵枢·忧恚无言》说:“咽喉者,水谷之道路也;喉咙者,气之所以上下者也。”《喉风论·咽喉总论》指出:“函呼吸者曰喉,内饮食者曰咽。经曰喉通天气,呼吸之道也,俗名气喉;咽通地气,饮食之道也,俗称食喉。”可见咽与喉,各司其职,其区别所在,古人早有认识。《灵枢·忧恚无言》在论及人体发音机理时指出:“会厌者,声音之户也;口唇者,声音之扇也;舌者,声音之机也;悬雍垂者,声音之关也;颃颡者,分气之所泄也;横骨者,神气所使,主发舌者也。”颃颡,即鼻咽部。横骨,相当于舌骨。会厌,《难经·四十四难》称其为“吸门”,意为呼吸之门户。《灵枢集注》说:“在咽喉之前,会厌也;在咽喉之上,乃咽、喉交会之处。凡人饮食,则会厌掩其喉咙后而可入于咽。此喉咙之管,故为‘声音之户’,谓声音之从此而外出也。”《医林改错》更明确指出:“会厌,即舌后之白片,乃遮盖喉门之物也。”会厌位于舌骨体后方,上宽下窄,状如花瓣,呼吸时会厌上启,吞咽或呕吐时会厌下盖,以使水谷与气体,各循其道,不致有误。咽喉部另有喉核,即扁桃体,位于咽前柱(舌腭弓)和咽后柱(咽腭弓)之间,左右各一。悬雍垂,又称帝丁、帝钟,俗称“小舌头”,即张口时软腭后向下后方倾斜的正中一突起部。由扁桃体、悬雍垂和舌根组成喉关,喉关以内为“关内”,喉关以外为“关外”。

喉乃肺系所属。喉为气息出入之要道,又为发声出音之器官。喉下连气道以通肺气,而肺主气、主声,司职呼吸,且肺有经脉通于喉咙,所以喉咙的通气和发音直接受制于肺气、肺阴。若肺气宣畅,肺阴充足,则呼吸通畅,声音洪亮。若肺气耗损,则鼓动无力,可见声音低微,懒语少言;肺阴不足,则虚火内灼,可见咽喉虚肿微痛,干咳不利,声音嘶哑。因肺虚所致的发音障碍,即所谓“金破不鸣”。若因外邪犯肺,或邪热壅肺,循经上蒸,常见咽喉红肿疼痛、声音重浊、嘶哑,甚则失音。因肺实所致发音障碍,即所谓“金实不鸣”。

咽乃胃腑所系。《重楼玉钥》说:“咽,咽也,主通利水谷,为胃之所系,乃胃气之通道也。”《医林改错》称咽“即胃管之上口”。咽为胃之外候,与食管相连,贯连胃腑,足阳明胃经沿咽喉下行。胃属足阳明经。络于脾;脾属足太阳经,络于胃。脾升胃降,枢机灵活,则咽利食下,胃和纳畅。若脾胃失和,升降失常,可见吞咽不利,嗳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