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吧,受伤的内在小孩(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27 11:24:26

点击下载

作者:(美)约翰·布雷萧(John Bradshaw)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回家吧,受伤的内在小孩

回家吧,受伤的内在小孩试读:

序言

我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圣诞礼物是什么。我想要回我的童年,可没人会把它交给我……我知道这个想法不合常理,但话又说回来,圣诞节什么时候又是合乎常理的呢?这个想法关乎一个很久以前的孩子,也关乎这个现已成年的孩子。他在你的心里,也在我的心里,隐藏在我们的心灵之门后,期待着某个奇迹的出现。——罗勃·傅刚(Robert Fulghum)

当我走在工作坊的参与者之间时,我被他们热烈的讨论氛围深深地感染了。100个人,6人或8人一组,挤满了整个房间。每个小组是相互独立的,各组成员紧挨着坐在一起,彼此低声耳语。工作坊进入到第二天,组员之间早已进行了大量的交流和分享。要知道,他们在分组讨论之初,还只是素不相识的陌生人。

我走近一个小组,看到组员们把注意力全部集中在一位头发花白的男子身上,听他读他的内在小孩(inner child)写给他父亲的一封信。

亲爱的爸爸:

我想让你知道,你过去是怎样伤害我的。你对我的惩罚多于你对我的陪伴。要是你当初肯陪在我身边该多好,那样的话,我可能就会经受住那些鞭打和割伤。我渴望你的爱,连言语都无法形容这种渴望。要是你当初肯陪我玩耍或者带我去看球赛,该多好!要是你当初告诉我你爱我,该多好!我想让你在乎我……

他用双手捂住了双眼。他身旁的中年妇女开始轻抚他的头发,一位年轻点儿的男子握住了他的手,还有一位男子则轻声询问他是否需要一个拥抱,这位头发花白的男子点了点头。

另一个小组的成员则互相挽着胳膊,盘腿坐在地上。一位70多岁、举止优雅的老妇人正读着她的信:

母亲,你过去太过忙于你自己的慈善工作,从来没有时间对我说,你爱我。只有在我生病、弹钢琴、为你增光添彩的时候,你才会注意到我。我所能拥有的情感,必须顺你的意。只有顺了你的意,你才会重视我。你从来没有因为我这个人而爱我。我好孤单……

她的嗓音变得沙哑起来,眼泪开始往下掉。她那小心维护了70多年的自制之墙,也随着她的眼泪而坍塌。一位十几岁的小姑娘抱住了她,一位年轻的小伙子安慰她,告诉她哭出来会好受些,并对她的勇气加以称赞。

我又走到另一组旁边。一位35岁左右的盲人男子正读着一封他用盲文写下的信:

我恨你,因为你视我为耻辱。过去,你只要宴请朋友就会把我锁在车库里。我总是吃不饱,饿得要命。我知道你恨我,因为我是你的累赘。我跌倒时,你嘲笑我,讥讽我……

此时,我不得不继续向前走。我感觉到我那受伤的内在小孩身上未消除的怒气,我想要大声喊叫,宣泄我的愤怒。童年时期的伤心和寂寞奔涌而来,令人难以承受!我们究竟要怎样做,才能从如此巨大的悲痛中恢复过来呢?

然而,就在工作坊的第二天快结束的时候,大家的心情变得平和、愉悦。成员们坐在一起,有些人握着彼此的手,大多数人在他人做结束练习的时候还依然保持着微笑。他们一个接一个地向我致谢,感谢我帮助他们找到了他们受伤的内在小孩。有一位银行行长,在刚进工作坊的时候还公开表示抗拒,之后他却告诉我,这是他40年来第一次痛快地哭喊出来。他小时候长期遭到父亲的毒打。那时候,他就发誓,决不再显示出自己的脆弱,也决不再流露任何情感。而如今,他却谈论到要学会照顾好他内心那个孤独的小孩。言谈间,他的脸色柔和起来,看起来年轻了许多。

在工作坊开始之际,我就鼓励大家摘掉面具,展示真我。我做过一番解释:如果他们一直把受伤的内在小孩藏匿起来,这个小孩就会给他们的生活制造污点,让他们的生活充满暴怒、过度反应、婚姻危机、各种不良嗜好、有毒的育儿之道、各种令人痛苦的有害关系。

我的这些话一定触动了他们的心弦,因为他们真的有了回应。看着一张张真诚的笑脸,我心存感激,十分激动。这个工作坊自1983年以来已开展多年。在这期间,我对内在小孩的治愈力越发感兴趣。

在开展内在小孩的治疗工作中,有三点引人关注:接受这种治疗的来访者,改变速度惊人;改变程度惊人;旧伤治愈所产生的能量与创造力也惊人。

12年前,我开始着手于内在小孩的治疗工作,用冥想来治疗我的一些来访者。采用冥想练习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是权宜之计,却取得了一些显著的效果。当他们初次接触到自己的内在小孩时,往往会感到震撼不已。有时,他们会呜呜地哭出来,之后会感慨,“我毕生都在等待某个人能找到我”“仿佛回到了家”“找到我的内在小孩后,我的人生就变了一个样”。

因为有了参与者的回应,我便不断发展工作坊直到形成完整的体系,从而帮助人们找到并拥抱他们的内在小孩。多年来,该工作坊一直在发展壮大,这主要归功于与参与者的不断交流、探讨与分享。这是我做过的最具震撼力的工作。

该工作坊致力于帮助人们消除他们在童年时代尚未化解的悲痛,这些悲痛源于遗弃、各种形式的虐待、在童年发展阶段受到忽视的依赖需求、家庭机能不健全所致的各种困境。(我之后会详述各种起因。)

在工作坊里,我们会花大量的时间去哀伤我们在童年成长发展阶段受到忽视的依赖需求。这也是本书的重点。就我个人经验而言,从成长发展阶段入手,能最彻底、有效地治愈我们在情绪上的创伤。我认为,疗愈每个成长发展阶段的创伤是此工作坊的独特之处。

在工作坊里,我会对童年时期正常的依赖需求做出阐述。如果这些需求没有得到满足,我们就会带着一个受伤的内在小孩步入成年。如果这些需求在童年就得到了满足,我们也就不会变为“成年孩子”了。

在我把某个特定阶段的需求做了概括之后,参与者会进行分组。每个组员轮流做焦点人物,聆听其他组员说出他在婴儿期、幼儿期、学龄前期以及童年的其他阶段需要听到的肯定语。

每个组员会根据焦点人物所设定的个人界限,在其宣泄童年痛苦[1]时适当予以安抚、鼓励和认可。当焦点人物听到他所需要的却不能在童年时期享有的某一特定的肯定语时,通常会开始啜泣,然后放声大哭。在这期间,一些冰封已久的悲痛就会开始融化。在工作坊结束之际,每个组员都能至少宣泄一些悲伤情绪,宣泄的程度取决于个人在治疗中处于什么阶段。有些人在进入工作坊之前就已做了很多功课,而有些人还没做过这方面的准备。

在工作坊即将结束之际,我会让大家做一次冥想,拥抱他们的内在小孩。在冥想中,许多人体验到情绪的释放。在参与者离开工作坊时,我会鼓励他们每天花点时间与他们的内在小孩对话。

人们一旦重拾受伤的内在小孩并给予他呵护,这个奇妙的自然小孩(natural child)就会产生一股创造性能量。一经整合,这个内在小孩便会成为再生能力和新活力的来源。卡尔·荣格(Carl Jung)把这个自然小孩称作“奇妙小孩”(wonder child),即我们用于探索、敬畏和创造的内心潜能。

该工作坊使我坚信,对内在小孩开展治疗工作,是使人们通过治疗得以改变的最快、最有效的方式。这种近乎立竿见影的疗效一直让我惊讶不已。

在通常情况下,我对任何一种速成方法都持怀疑态度,但内在小孩疗法似乎能使来访者发生持久性的转变。许多参加过工作坊的人在之后的一两年内纷纷来信表示,工作坊改变了他们的一生。我在感到欣慰的同时也有一些疑惑。我确实不清楚,内在小孩疗法为什么对于某些人效果显著,而对于另一些人却收效甚微。我在努力寻找原因的过程中,渐渐有了些头绪。

一开始,我去研究了埃里克·伯恩(Eric Berne)的著作。他是一个具有创造力的天才,创立了沟通分析理论(Transactional Analysis)。沟通分析理论着重强调了“儿童自我状态”。这种状态指的是,我们曾经都是率性的自然小孩。沟通分析理论还描述了自然小孩通过哪些方式来适应早期家庭生活中的种种压力。

这个自然小孩或奇妙小孩会出现在你与老朋友相逢之时,出现在你捧腹大笑之时,出现在你有奇思妙想、即兴发挥之时,出现在你对奇异景象充满敬畏之时。

有的人即使在交通拥堵时,也不闯红灯;有的人在四下无人时,就会心存侥幸地闯红灯。这些行为都会受那个逆来顺受的或受过伤害的内在小孩的影响。受伤的内在小孩还会迫使你做出其他举动,比如乱发脾气、过于礼貌和顺从、说话奶声奶气、爱指使人、噘嘴等。在本书的第1章中,我将对受伤的内在小孩如何给你的成年生活制造污点做出概述。

多年来,虽然我的治疗工作一直以沟通分析理论为主要理论基础,但我却从未重点关注过内在小孩为了适应生存所经历的各个成长发展阶段。我现在坚信,缺乏对成长发展阶段详细的认知是大多数以沟通分析理论为基础的治疗工作的一个缺点。奇妙小孩在早期发展的任一阶段都有可能受阻。虽然已是成年人,我们可能仍会表现得像个婴儿,我们的行为举止可能退化到幼儿阶段,我们可能仍然保持着学龄前期孩子的魔幻思维,我们还可能像一年级学生一样,输了比赛就会噘嘴生气,逃离人群。所有这些行为都很幼稚,代表了我们在童年的不同阶段发展受限。本书的主旨就是要帮助你重拾在各个成长发展阶段受伤的内在小孩。

之后,催眠治疗师米尔顿·艾瑞克森(Milton Erickson)对我开展治疗工作产生了影响。艾瑞克森坚信,每一个人的心中都有一张独一无二的世界地图。这是一种无意识的、能使人进入催眠状态的内心信念体系。借助艾瑞克森式催眠术,我学会了以一些自然的方式进入来访者已置身其中的催眠状态,并借助这种催眠状态去帮助他们延伸和改变自己的心理状态。直到我开始采用内在小孩疗法,我才意识到,正是受伤的内在小孩构成了这种信念体系的核心。如果一个人能够退回到这个内在小孩的催眠状态,就有可能直接、迅速地改变这些核心信念。

心理治疗师朗·克兹(Ron Kurtz)又使我对内在小孩治疗工作的原理有了更深的理解。朗·克兹创建的理论体系叫作“哈科米疗法”(Hakomi therapy),这一理论直接关注核心材料——人们内心经验的组织方式。核心材料由人们最早的情感、信念及回忆构成,以应对我们童年环境中的各种压力。这种核心材料是不合逻辑且原始的。它是那个神奇的、易受伤害的、充满需求的、没有界限意识的内在小孩所知道的唯一的求生手段。

这一核心材料一旦形成,所有新的经历就必须经由它来过滤。这就解释了为什么有些人会一而再,再而三地选择一段有害无益的恋爱关系,为什么有些人会在创伤的旋涡中来回挣扎,为什么还有许多人不能从错误中吸取教训。

弗洛伊德把这种不断重复过往痛苦经历的冲动称之为“强迫性重复”(repetition compulsion)。现代心理治疗大师爱丽丝·米勒(Alice Miller)则称之为“荒谬的逻辑”。当人们明白核心材料是如何塑造我们的经历时,一切都会变得合乎情理。这就好比你戴了一副太阳镜。不管外面的实际光照如何,它都会被镜片过滤掉。如果镜片是绿色的,你透过镜片看到的世界就会呈现出绿色的色调;如果镜片是棕色的,你就很难看见那些鲜艳的色彩。

显然,我们要想有所改变就得改变我们的核心材料。既然我们的经历首先由内在小孩来处理,那么与内在小孩的接触就能即时改变我们的核心材料。

对内在小孩开展治疗工作是一种重要的新型治疗手段,与过去的疗法大不相同。童年时期未能得到解决的冲突在整个生命过程中重复出现,导致神经官能症与人格障碍。弗洛伊德是参透这点的第一人。他试图创建一个安全的环境,使受伤的内在小孩得以浮现出来并把他没有得到满足的需求转移到心理治疗师身上,以此来治愈这个小孩。心理治疗师会重新哺育这个受伤的内在小孩,使他尚未满足的需求得到满足,从而治愈他的创伤。

可是,弗洛伊德的治疗方法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金钱,常常会使来访者产生一种不良的依赖心理。有一位来访者,在来我这里之前,曾接受精神分析治疗长达10年。在我对她进行治疗的那段时间,她还是会每周给她原来的精神分析师打两三次电话,就连芝麻大的小事也要征求他的意见。这名分析师已然成为她心中那个小孩的好父亲。然而,他却难以养育她,而她又可悲地依赖于他。真正的抚育呵护,是帮助她重拾自己的成年人的力量,并能独自运用这种力量抚育自己的内在小孩。

在本书中,我将为你提供一种新的方法,去接触、重拾和抚育你的内在小孩。你如果想要有所改变,就必须按照我的建议来做,必须由你的成年自我来决定是否要这样做。即便你仍处于儿童的心理状态,你的成年自我仍然可以确切地知道你所在的位置和你正在做的事情。你的内在小孩即将采用的体验方式以及即将体验的事物,与你在童年时期的初次体验方式以及初次体验的事物相同。但这次与以往不同,当你的内在小孩在完成重要的未竟之事时,你的成年自我将会陪伴在他身边给予保护和支持。

本书共有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会审视你那奇妙的内在小孩是如何失去他的奇妙之处的,以及在童年时期所遭受的创伤会如何持续扰乱你的人生。

第二部分会引导你重新经历童年的每个成长发展阶段,使你明白,为了健康成长你需要些什么。本部分从第4章开始的每一章都包含一张问卷,以帮助你判定内在小孩在某一特定阶段的需求是否得到满足。之后,我会引领你做练习(我在工作坊中使用的练习),以此帮助你重拾每个阶段的内在小孩。

第三部分会提供针对性的矫正练习,帮助你的内在小孩茁壮成长;教你通过合理的方式使其他成年人满足你的内在小孩的一些需求;在你试图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时,为你的内在小孩构筑防御界限。本部分会告诉你,你怎样成为一位慈爱的父亲(母亲)去呵护你的内在小孩,尽管你在童年时期不曾有过这样的父母。当你学会如何以父母之爱来重新抚育你自己,你就不会再让其他人充当你的父母去弥补你过去的未满足的需求。

第四部分会讲解在受伤的内在小孩康复后,你的奇妙小孩会怎样浮现出来。你会从中了解到,怎样与自己的奇妙小孩取得联系。你也会明白,他是你所拥有的最具创造力及转换性的能量。

在整本书里,我也会讲述自己的故事。12年前,当我刚开展这项治疗工作时,我完全没有想到,我在思考和行为上的转变竟源于我的个人发现——我有一个内在小孩。在此之前,我大大低估了童年的巨大影响,并强迫自己去美化并保护自己的父母(尤其是我的母亲)。在孩提时代,我常对自己说:“待我长大离开这里时,情况会越来越好。”一年又一年过去了,我逐渐意识到,情况不仅没有得到好转反而越来越糟糕。这一点,我在家庭里的其他成员身上看到了,并且比在自己身上看得更清楚些。就在我战胜酗酒恶习后的10年内,我发现自己仍然处于神经紧绷的强迫状态。

在一个阴雨绵绵的周四下午,我体会到了爱丽丝·米勒在《童年掠影》(Picture of a Childhood)一书中对她的内在小孩所做的描述。书中这样写道:“我没法迫使自己……把那个小孩独自留下……我做了一个改变我一生的重大决定,即让那个小孩来引领我。”

就在那一天,我也下定决心重拾并守护好我的内在小孩。我找到他时,他很害怕,甚至到了惊恐的地步。起初,他不信任我,不愿跟我走。我不停地找他交谈,始终不肯离开他,他才开始给予我信任。在本书中,我描述了让我得以成为我内在小孩的守护者和勇士的历程。这一过程改变了我的一生。寓言

鲁迪·约瓦尔文的双重悲剧(根据彼得·邬斯宾斯基的《伊凡·奥索金的奇异人生》改编)

从前,有一个人叫鲁迪·约瓦尔文。他过着悲惨的生活。他尚未实现人生愿望,就离开了人世,来到了冥界。

冥界统治者有一个使命是延续黑暗——尽可能地扩大冥界的黑暗。他见鲁迪是一个成年孩子,就想给他一次重生的机会,好让鲁迪给冥界注入黑暗力量。他对鲁迪说道:“你肯定会再次犯下同样的错误,过上同样悲惨的生活!”

之后,冥界统治者给了鲁迪一周的时间考虑是否接受这一次重生的机会。

鲁迪左思右想,考虑了很久。在他看来,冥界统治者显然是在戏弄他。冥界统治者会剥夺他的前世记忆,让他回想不起前世的种种经历。没有了这些回忆,他当然会不可避免地犯下同样的错误。

最终,鲁迪当面拒绝了冥界统治者的提议。

冥界统治者并没有因为鲁迪的拒绝而面露难色。相反,他允许鲁迪保留前世的所有回忆,因为他知道鲁迪的“秘密”——鲁迪的内心潜伏着一个受伤的小孩,所以,鲁迪即使能保留回忆,也依然会犯下同样的错误,过上同样悲惨的生活。

鲁迪暗自发笑。他心想:“我终于可以松口气了。”但他并不知道受伤的内在小孩这一“秘密”。

正如冥界统治者所预料的,鲁迪虽然能预见自己曾经制造的每一场灾难的每一个细节,但他还是重新过上了悲惨生活。冥界统治者这下满意了![1] 本书中,“ 他 ”和“ 他的 ”既可以指代男性,也可以指代女性。我这样做是为了保持语篇的连贯性,避开敏感词汇。我所列举的个人案例,都基于我的亲身经历或来访者的个人经历。我之所以会对这些案例的细节之处进行更改,是出于对个人边界的尊重,以免他们被识别出来。第一部分 内在小孩受伤了引言

知识照亮了婴儿期这栋黑漆漆的房子里那些被人遗忘的房间。如今,我终于明白,为何自己身在家中仍盼家心切。——G.K.切斯特顿(G.K.Chesterton)

巴克敏斯特·富勒(Buckminster Fuller)是我们这个时代最具创造力的人之一。他喜欢引用克里斯托弗·莫利(Christopher Morley)有关童年的诗歌。

世上最经典的诗歌,

每位诗人都无法谱写:

四岁孩童内心的诗章,

从未在世人面前显露。

尚且年幼,与万物合一,

到自然的怀里倾听心跳的搏击,

在飞禽走兽身边相偎相依,

徜徉林海,如蜜蜂般天真烂漫。

心存美好,天赐灵力,

每日建造新的乐土,

欣喜探寻各种感官,

毫不沮丧!毫不做作!

你的明眸,天真无邪,

不懂是非,恬静怡人,

去直面生命里的谜题,

仍保留奇异的神性。

生命,赋予了世间万物韵律,

早晚有一天——或许也会将你转变成诗人。

可回首往昔,温柔的小精灵呀,

你就是诗歌本身!

当我们“就是诗歌本身”的时候,一切都是那么美好!可当初美好的开端如今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那些温柔的小精灵又怎会变成杀人犯、瘾君子、身体的虐待者、性侵者、残暴的独裁者、道德沦丧的政客呢?他们如何“背负创伤行走于人世”?这些人在我们身边比比皆是,或悲伤,或恐惧,或疑惑,或焦虑,或欲望难言而郁郁寡欢。这种人性纯真的缺失无疑是一切悲剧中最大的悲剧。

我们越是清楚自身如何失去天性中那些自发的好奇心和创造力,就越能找到更多的方法重拾它们。我们或许还能采取措施防止同样的悲剧发生在我们下一代身上。第1章 受伤的内在小孩如何给你的生活制造污点

心理创伤积久未愈之人,说话无关紧要,做事适得其反,无力解决问题,还会承受与当下无关的负面情绪。——哈维·杰肯斯(Harvey Jackins)

我真不敢相信,自己竟能做出如此幼稚的举动。都40岁的人了,还又吼又叫,大发雷霆,把妻子和儿女吓坏了。我随即钻进汽车,丢下他们。帕德雷岛的假日旅行虽然刚过半,我本人却孤零零地待在一家汽车旅馆里,感到羞愧难耐,十分孤独。

我试图回想事情的来龙去脉,想搞清楚自己一走了之的原因,却一无所获。脑子好乱,好像刚从噩梦中醒来。其实,我最渴望的就是拥有温馨有爱的家庭生活,可这已经是我第三次在度假期间大动肝火了。我曾经发过脾气,但还从未扔下家人一走了之过。

那一刻,我就像变了一个人似的。天哪,我真是太可恶了!我到底是怎么了?

帕德雷岛上的那件事发生在1976年,我父亲在一年前去世了。自那以后,我逐渐意识到自己为什么时而大发雷霆,时而又封闭自己。在帕德雷岛上的那次愤然离开之后,我获得了重大线索。在一家破旧的汽车旅馆里,我找到一间房间并坐了下来。在孤寂与羞愧交织的情绪中,童年的种种记忆清晰地浮现在眼前。那是一个圣诞节前夕。那时的我才11岁左右。我躺在黑乎乎的房间里,用被子蒙着头,不愿同我那深夜才回来而且还带着些许酒气的父亲说话。是他毁了我的圣诞节!我想惩罚他!但从小接受的教育告诉我,我不能把内心的愤怒吼出来,尤其是在自己的父母面前,因为那是一种不可饶恕的罪过。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压抑的愤怒持续发酵,犹如一个毒疮,在我那布满霉斑的心中化脓溃烂。它就像只困在地窖里的饿犬,越发饥肠辘辘,怒气冲天。在大多数时间里,我能看管好它。我为人和善,是一个你从未见过的好爸爸。直到有一天,我再也无法忍受心中的愤怒,[1]一瞬间,就变成了“恐怖伊凡”。

我慢慢意识到,自己假期里的大吼大叫以及抛下家人的行为其实是一种自发性年龄退行。当我突然变得脾气暴躁,不肯与家人沟通,变相折磨他们的时候,我正退回到小孩子的状态。那时的我,把所有的愤怒埋藏于心,只能通过小孩子特有的惩戒方式(不理家人)来宣泄这种情绪。成年以后,在我不与外界沟通来往的时间段里,我感觉自己就像当年的那个小男孩,形单影只,满腹羞耻。

现在,我终于明白:一个人在幼年时期,若发展受阻,情感受限,尤其是内心的愤怒与委屈得不到合理释放时,他的内心就会隐藏一个充满怨气、布满创伤的“小孩”。这个“内在小孩”会时不时冒出来,迫使成年人做出不理智的行为。

起初,成人身体内一直隐藏着一个小孩的这种观点看起来很荒谬,但这恰好是我要提出的观点。我深信,过去那个被忽视、被伤害的内在小孩是给成年人带来苦痛的主要根源。如果我们不去拯救他、守护他,他就会进入我们的成年生活制造污点。

我喜欢运用助记公式,所以就借助单词“contaminate”(污染)来说明受伤的内在小孩通过哪些途径来破坏我们的成年生活。以“contaminate”一词的每一个字母所扩充出来的单词代表了受伤的内在小孩破坏成年生活的一种途径。(本章结尾处的问卷,有助于确定你的内在小孩的受伤程度。)

C(co-dependence):共依附

O(offender behaviors):侵犯行为

N(narcissistic disorders):自恋型人格障碍

T(trust issues):信任问题

A(acting out/acting in behaviors):情绪的异常外显/内显行为

M(magical beliefs):魔幻思维

I(intimacy dysfunctions):亲密关系失衡

N(nondisciplined behaviors):缺乏管教的行为

A(addictive/compulsive behaviors):成瘾行为或强迫性行为

T(thought distortions):思想扭曲

E(emptiness(apathy,depression)):空虚(冷漠、抑郁)共依附

我把“共依附”定义为一种以遗失身份为特征的疾病。共依附患者会脱离自己的情感、需求和欲望。请思考以下案例:伯尔维利亚听男友说完工作中的烦心事之后,彻夜难眠,原因是她整晚在为他的烦心事而烦恼。她所感受到的是他的感受,而非她自己的感受。

马克西里恩被谈了半年的女友甩了,这让他想要自杀。他坚信,只有女友爱他,他才会有价值。实际上,马克西里恩没有自我价值,而自我价值源于自身。他拥有的是其他人的价值,而其他人的价值取决于他们自身。

乔丽莎的丈夫问她晚上要不要出去玩。她犹犹豫豫的,最后勉强答应了。他问她想去哪儿。乔丽莎说:“随便吧。”然后,她的丈夫带她去了维京人烧烤店,还看了一部名为《斧头杀人魔之卷土重来》(The Return of the Ax Murderer)的惊悚电影。可整晚下来,她感觉糟糕透了。接下来的整整一周,她都噘嘴生气,不愿理会她的丈夫。她的丈夫问她:“你这是怎么了?”她说:“没什么。”

乔丽莎是个“甜心”。大家都说她人好。其实,她只是做做样子。她一直都在装模作样。对她而言,装好人不过是她虚假的自我。她并不清楚自己到底需要什么或者想要什么。她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身份。

52岁的雅可比和他26岁的秘书有了婚外情,已持续两个月了。他为此到我这来寻求心理咨询。雅可比告诉我,他并不清楚自己为什么会做这种事。他是教堂的元老,道德维护委员会的委员,还曾是全市扫黄行动的决策者。其实,雅可比只是上演了一出符合宗教戒律的“假戏”。他对自己的性冲动全然不知。多年的自我压抑最终还是被性冲动突破了。

比斯科恩嫌他妻子太胖。为了避免他的朋友们说闲话,他很少带妻子露面。他并没有意识到他和妻子是两个独立的个体,只是一味地认为,妻子的长相会影响别人对他男子汉气概的评判。他的合伙人比奇洛包养了一个情妇。比奇洛定期测量她的体重以确保其身材不走样。比奇洛也是一个缺乏自我认识的人。他同样认为,情妇的体重决定了他的男子汉气概。

欧菲莉亚·奥立芬特强烈要求她的丈夫买一辆奔驰,并坚持保留“河谷乡村俱乐部”的会员资格。实际上,奥立芬特一家已经债台高筑,只能靠一个又一个的发薪日苟活。他们花了大把精力同债主周旋,维持有钱人的形象。奥立芬特确信,她的自尊得靠体面的形象来维持。她的内心缺乏自我意识。

上述例子都反映了共依附问题。我们从中不难发现,人们之所以依赖外在事物是为了获得一个身份。

不正常的家庭系统会助长共依附。举个例子,酗酒家庭中的每位成员都会变得共同依赖酗酒者的酗酒行为。因为酗酒会危及大家的生命安全,所以家人总会处于高度紧张状态(心理学上称之为“过度警觉”)来应对压力。应对压力本质上讲是个短暂过程,时间绝不能过长。一个人若长期处于酗酒行为所带来的痛苦中,就会漠视内心的感情、需求和欲望。

孩子需要一个安全的环境,建立一个良性的情绪调控模式,从而学会认识自己内心世界所发射出的信号。他们也同样需要借助外力来辨别自己内心的情感和思想。如果生长在一个充满暴力(滥用化学物品、精神折磨、肉体损伤、性侵害)的家庭中,孩子就会把注意力全部用来应对外部压力。久而久之,他们就无法从心里产生自尊。孩子一旦缺乏健康的心理,就只能放任自己去外部环境寻求满足。这就是共依附,一种内在小孩受伤所表现出来的症状。共依附行为表明,这个人的童年需求未曾得到满足,导致他不清楚自己是谁。侵犯行为

我们通常会认为,内心隐藏着一个受伤小孩的人往往和气、沉稳、隐忍,其实不然。受伤的内在小孩是大多数暴力事件和残酷行为的罪魁祸首。希特勒童年时期饱受他虐待狂父亲(一名犹太地主的私生子)的毒打和羞辱。成年后的希特勒又以最极端的方式把这种恶行强加到数百万的无辜民众身上。

我想到了我的来访者道森。他来我这里咨询婚姻问题的时候,是一家夜总会的门卫。他提到,本周早些时候,他打坏了一个人的下巴。道森气急败坏地描述了那人是如何惹他动手的。实际上,激怒道森的,只不过是那人在他面前故作强硬罢了。在我给道森做心理辅导的整个过程中,他多次出现那样的激动情绪,总认为是对方的过错。侵犯者不会为他们的所作所为负责。

在交谈中,我逐渐明白:道森其实常常处于恐惧中,每当他感到恐惧时,他就会回想起小时候的事情。那时,他的父亲一直对他暴力相向。每次在他父亲发完火之后,他都吓得直哆嗦。做一个担惊受怕的自己是无法获得安全感的。道森于是认同了他父亲的“自我”,变成了他父亲那样的人。因此,但凡出现类似童年时的暴力场景,昔日的恐惧和无助就会涌上心头,迫使道森变成他那暴虐的父亲——把父亲给他造成的创伤转移到他人身上。

侵犯行为,这一人类毁灭的主因,源于童年时期所遭受的暴力和没有化解的虐待苦痛。这个往昔受过创伤的无助小孩最终会成长为一名侵犯他人的成年人。为了理解这点,我们得知道对幼童施加的各种虐待(尤其是身体虐待、性侵害和情感重创),实际上会促使他变成一个侵犯者。精神分析学家布鲁诺·贝特尔海姆(Bruno Bettelheim)将这一过程命名为“认同侵犯者”。对孩子而言,身体虐待、性侵害和情感重创极为可怕,以致他在受虐期间无法保持自我。为了熬过苦痛,孩子不得不抛开自己的身份认同感,转而认同侵犯者的身份。贝特尔海姆主要在德国集中营的幸存者中展开相关研究。

在工作坊最近举办的一个活动中,一位来自纽约的治疗师举起了手。她说她是犹太人,并细述了她母亲在纳粹集中营里的可怕遭遇。最令人毛骨悚然的是,纳粹守卫怎样对待她母亲,她母亲就怎样对待她——朝她吐唾沫并从她3岁起骂她是犹太猪。

相对而言,性侵者可能更令人不安。这些性侵者多半在童年时期遭受过性侵。他们对其他孩子实施性侵实际上是在重演他们童年时期所遭受过的性侵。

尽管大多数侵犯行为源于童年,但不一定都源于受到虐待。一些侵犯者在父母的过度溺爱和迁就下被“宠坏”了,以至于他们感觉自己高人一等。这些被惯坏的孩子会认为,他们理应受到众人的关照,而且他们不可能犯错。他们丧失责任感,老是把自己的问题归咎于他人。自恋型人格障碍

每一个孩子都需要得到无条件的关爱,至少刚开始是这样的。如果不能从公正开明的父母或者养育者的眼中得到真实的反映,孩子就无法认清自己。我们当中的每一个人要先成为“我们”,然后再成为“我”。我们需要从别人面部的真实反映中了解自己的方方面面。我们需要知道:我们是重要的,我们是值得认真对待的,我们的每一个部分都能得到他人的接纳和喜欢。我们也同样需要确定养育者对我们的爱是可以依靠的。这些都是我们健康的自恋需求。如果这方面的需求没得到满足,我们的“自我意识”就会遭到毁坏。

被剥夺了自恋需求的内在小孩会对疼爱、关注和关怀产生无限的需求,不论多少,总得不到满足,从而干扰其成年生活,妨碍成年后的人际关系。被剥夺了自恋需求的成年孩子,他的需求无法得到满足,而这种需求本质上是孩子的需求,因为孩子一直需要父母,所以这是出于天性而并不是出于选择。孩子的需求是种依赖需求,即需要依赖另一个人来满足的需求。因此,成人只有通过宣泄这种依赖需求没有得到满足的失落感,才能治愈内在小孩。在此之前,这个饥渴的小孩会不停地追寻童年时期没有得到的关爱和自尊。

被剥夺了自恋需求的成年孩子会呈现出多种需求:

·他们渴望人际交往却在这方面屡屡受挫。

·他们永远在寻求能满足其一切需求的完美爱人。

·他们会变为成瘾者(试图以成瘾行为填补自己在精神上的空虚,尤以性成瘾和爱情成瘾最为突出)。

·他们追寻物质和金钱以获得价值感。

·他们成为表演者(演员和运动员),因为他们需要不停地获得观众的崇拜和仰慕。

·他们借助子女来满足他们的自恋需求。(他们幻想着子女会永远陪伴他们,永远关爱他们,永远尊敬他们,永远仰慕他们。)他们想方设法地从子女身上获取他们无法从自己父母那里得到的爱和特别的赞美。信任问题

当养育者不可信赖时,孩子便会对外界产生一种深深的不信任感。世界似乎成了一个充满敌意和不可预知的危险地带,迫使他们一直保持警惕和控制力。他开始认为:“如果我能掌控一切,就没人能趁我不备之时伤害我。”

一种近乎疯狂的控制欲由此产生,而控制成了一种成瘾行为。我有一位来访者就非常害怕失去对事物的掌控。他每周工作100个小时,不授权给任何一个人,理由是他不放心他们办事。直到溃疡性结肠炎恶化入院,他才来找我咨询。

我的另一位来访者因为她的丈夫刚刚提出离婚而心烦意乱。她把丈夫给她汽车装的电话更换了品牌,这成了压垮她们婚姻的“最后一根稻草”。她的丈夫抱怨说,不管自己怎么尽心为她做事,总得不到她的肯定。她只会去改变他所做的一切。也就是说,她要掌控一切才会感到痛快。

疯狂的控制欲会引发严重的人际关系问题。毕竟,没有谁愿意与一个不信任自己的人亲近。亲密关系需要双方接受彼此原本的样子。

人一旦出现信任问题,也会在信任他人方面走向两个极端。一种是放弃所有的控制,傻乎乎地听信他人;另一种则是离群索居,将周围的人挡在其建筑的高墙之外。

正如成瘾问题专家帕特里克·卡恩斯(Patrick Carnes)所言,一个从来没学会过信任的人,会误把强烈的感受当作亲密,把迷恋当作关心,把控制当作安全。

人生中的第一个成长任务是建立基本的信任感。我们必须明白他人(妈妈、爸爸和外面的世界)是安全可靠的。这种基本的信任感是一种发自肺腑的整体感悟。如果我们能信任全世界,我们就能学会信任自己。信任自己意味着你能信任自己的力量、知觉、理解、情感和欲望。

孩子从可靠的养育者那里学会信任。如果他们的爸爸妈妈稳定可靠,信任他们自己,那么孩子也会信任他们并能学会信任自己。情绪的异常外显/内显行为情绪的异常外显

为了理解受伤的内在小孩如何以异常的行为向外呈现尚未满足的童年需求和尚未抚平的心理创伤,我们得明白情绪是我们生命中的首要驱动力,是促使我们保护自己并使自己的基本需求得到满足的生命燃料。(我喜欢把单词“emotion”写成“E-motion”,意思是流动的能量。)这是一种基本能量。我们的愤怒促使我们保护自己。生气时,我们会表明立场,变得“斗志昂扬”,用愤怒来守护和争取自己的权利。

恐惧促使我们逃离危险,审时度势,提醒我们危险近在咫尺,大到无法抗衡,从而促使我们采取逃离和回避的行动来保护自己。

悲伤则促使我们流泪。流泪是一种情绪上的自我净化体验,有助于缓解心中的痛苦。我们可以通过悲伤来宣泄心中的失落感,把情绪释放出来。我们一旦无法宣泄悲痛,就无法摆脱过去的羁绊,所有与悲痛和创伤有关的情绪就会随之冻结。这种情绪在尚未得到化解和宣泄的情况下,会不停地寻找突破口。由于得不到合理宣泄,它就只能通过不正常的举动释放出来。这被称为“情绪的异常外显”。我以前的来访者玛吉就是一个典型例子。

玛吉的父亲是个酒鬼,动不动就发火打人。玛吉曾目睹过父亲对母亲恶言恶语,拳脚相加。在她的整个童年里,这种场景屡见不鲜。从4岁起,玛吉就成了母亲的贴心小棉袄。母亲每次被父亲毒打后,就会蜷缩到玛吉的床上,紧紧地挨着她,不住地发抖、呻吟。有时候,父亲还会大吼大叫地追打母亲。这让玛吉十分害怕。对家庭中的任何一位成员暴力相向都会惊吓到其他成员。暴力的目击者也是暴力的受害者。

玛吉在童年所需要的是宣泄内心的惊恐和悲伤。然而,她却找不到可以抚慰她的人去帮助她释放内心没能表达出来的苦痛。长大后,她便一直在寻找可以扮演她慈爱父母的人。她来找我的时候,已经历过两段残酷的婚姻和许多其他的虐恋。她从事什么职业呢?她是专门向受虐妇女提供治疗服务的咨询师!

玛吉是在以异常的行为向外呈现出她的童年创伤。她照顾受虐妇女,却又与施虐男人交往。她照顾别人,却无人照顾她。童年时期没有得到释放的情绪能量只能通过“异常外显”这种仅有的方式发泄出来。

异常外显,也叫异常再现,是受伤的内在小孩摧毁我们的生命所采取的最具破坏力的方式之一。玛吉的故事正好戏剧性地呈现了内在小孩强行重复过去的举动。玛吉心里那个受伤的孩子喃喃道,“也许这次我能做对”“如果我各方面都优秀,能达到爸爸的各种要求,他就会重视我、疼爱我”。这只是孩子的魔幻思维,而不是成人的理性思考。一旦明白了这一点,事情就清楚了。情绪的异常外显行为还表现为:

·对他人重施暴力。

·做一些我们承诺不对孩子做的事,说一些我们承诺不对孩子说的话。

·自发性年龄退行,如乱发脾气、噘嘴等。

·不合时宜地叛逆。

·执行理想化的家长规则。情绪的异常内显

把过去遭受到的虐待施加在自己身上,这被称为“情绪的异常内显”。“情绪异常内显”之人在童年遭受到了什么样的惩罚,之后就会以同样的方式惩罚他们自己。我认识一个男人,他每犯一个错误就会惩罚自己、怒斥自己:“你这个白痴,怎么这么蠢?”我还好几次碰见他用拳头打自己的脸(他母亲在他小时候就是用拳头击打他的脸)。

源于童年的情绪如果没有得到合理释放就会反过来伤害现在的自己。乔就是个例子。他父母从他小时候起就不准他表达愤怒。他对他母亲感到十分愤怒,因为她从不准许他为自己做任何事。每当他要开始做事,母亲就会插手说道,“还是让妈妈来帮助你这个慢吞吞的小家伙”或是“你干得真棒,但还是让妈妈来帮你吧”。即使乔成年了,他母亲仍然替他做着他能自己动手做的事。乔从小接受的教育就是:完全顺从父母,表达愤怒是有罪的。于是,乔就把愤怒的矛头指向自己。结果,他感到沮丧、冷漠、无能,无力去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

情绪能量向内释放会导致严重的生理疾病,包括肠胃疾病、头痛、背痛、颈部疼痛、肌肉高度紧张、关节炎、哮喘、心脏病及癌症。容易发生意外事故是情绪的异常内显的另一种形式。有人会借意外事故来惩罚自己。魔幻思维

孩子的思维是一种魔幻思维,不太会区分虚幻和现实。带有迷信色彩的谚语“踩到裂缝,你妈背痛”就反映了这种魔幻思维。魔幻思维是指孩子不切实际地幻想某些言语、姿势或者行为能够改变现实。不正常的父母常会强化孩子的这种魔幻思维。如果你告诉孩子,他们的行为对于别人的感受负有直接的责任,就是在把魔幻思维教给他们。常见的说法有:“你快要了你妈的命了!”“看你做的事——你妈难受极了!”“这下你满意了吧?你爸快被你气炸了!”还有一种说法也会强化这种魔幻思维,即“我知道你在想什么”。

我记得有位来访者在32岁以前已经结过五次婚。她认为婚姻可以解决她的所有问题。只要她找到了“对的”另一半,一切问题都能得到圆满解决。这种想法是魔幻、不现实的,暗示着某件事或者某个人能够改变她的处境,而她无须做出任何努力来改变自己的行为。

孩子具有魔幻思维是很自然的事,但如果因为依赖需求未得到满足使孩子受伤,那他就不能真正长大。即使成年了,他依然会受到内在小孩的魔幻思维的干扰。

另一些不健康的魔幻思维如下:

·如果我有钱,我就会好好的。

·如果所爱之人离开我,我会活不下去,或者迈不过这道坎。

·一纸文凭可以把我变聪明。

·只要我“努力”,世界就会给予我报酬。

·“等待”终将收获美好。

小女孩会听到充满魔法的童话故事。灰姑娘被教导:要在厨房里等候一个男孩带着合脚的水晶鞋到来!白雪公主被教导:只要她等的时间足够长,王子终会到来。这个故事在字面上看是在告诉女人:她们的命运竟取决于一种等待,等待着一个喜欢亲吻死人的家伙在合适的时间里披荆斩棘而来。这可真不是什么美好的画面!

小男孩也在童话故事里学会魔幻不实的期望。许多故事会传递出这样一种信息:总有一位与之般配的佳人,是他们必须去寻觅和找到的。在寻觅过程中,他必须长途跋涉,穿越幽暗的森林,征服可怕的巨龙。最后,等他找到她时,他就会彻底明白确实有一位与之般配的佳人等待着他的到来。(不确定自己所娶之人是否为与之般配的那个佳人,是男人会在教堂圣坛上表现出焦虑不安的原因。)

男人的命运往往被魔法豆或者魔力剑等神秘事物所主导。他甚至会和一只青蛙结伴同行。如果他能鼓足勇气亲吻那只青蛙,青蛙也许会变身成一个公主。(女人听到的青蛙故事则是另一个版本。)

对于女人而言,魔幻思维是等待自己的白马王子;而对于男人而言,魔幻思维则是不断追寻心仪佳人。

我知道,童话故事通常采用象征手法编织奇异的情节,缺乏逻辑性,就像梦境一样,通过意象来表达意义,大多象征性地讲述了对于男性身份或者女性身份的求得。如果成长过程顺利,我们终究会超出内在小孩对这些童话故事浅显的理解,领悟到其中的象征意义。

但我们的内在小孩如果受伤的话,他就会一直停留在故事的字面意思上。而成为成年孩子的我们,则满怀魔幻的想法等候和/或者追寻“从此以后我们将幸福地生活在一起”的完美结局。亲密关系失衡[2]

许多成年孩子都害怕在被卷入(engulfment)和被抛弃之间徘徊。有些人害怕关爱太多不自由,而离群索居、终生独身。有些人则因为害怕落单而拒绝走出有毒的结合。绝大多数人都在这两个极端之间摇摆不定。

我的来访者赫基默的恋爱模式是:先疯狂地爱上一个女人,一旦亲密起来,他就立马抽身而出,形同路人。他逐步收集到的“一系列指责”,无非就是有关个人生活习性的琐事,但赫基默往往会针对这些琐事挑起争端,与那个女人发生口角,以致对方不理他,生气一两天。之后,他们又重归于好,爱得更加炽烈,爱得更加疯狂,心与心贴得更近,直到赫基默再次爱得喘不过气来,他就会挑起新一轮的争吵,借机疏远对方。

46岁的雅典娜已经有15年没有和男人约会过了。她的“真爱”在一场车祸中死亡。她声称自己从此不再接触其他男人,以示对已故男友的忠贞和怀念。其实,雅典娜只和他交往了3个月。而在她的整个成年阶段,她没有和任何一名男性发生过性关系。她唯一的一次性经历来源于儿时继父对她长达5年之久的性侵害。雅典娜在她那受过伤害的内在小孩周围筑起了钢筋铁墙。她用对已故男友的回忆来抵制与其他任何人形成亲密关系。

另一位受过我治疗的女士已经在索然无味的婚姻中坚持了30年之久。她的丈夫是一个沉溺女色的性成瘾者。她所知道她丈夫出轨的次数就有6次(有一次还被她捉奸在床)。当我问她为什么还要维持下去,她的回答是她“曾经爱过”她的丈夫。这个女人误把依赖当作了爱。她两岁时,就遭到了亲生父亲遗弃,之后就再也没见过他。她那“标榜为爱的依赖”根植于她对被抛弃的极度恐惧。

在以上所有案例中,核心问题是受伤的内在小孩。

受伤的内在小孩会破坏一个人与他人的亲密关系,原因在于他没有意识到真实的自我。孩子受到的最大伤害莫过于对真实自我的排斥。父母如果否定孩子的感情、需求以及欲望,就是在排斥孩子的真实自我。这时,孩子就不得不建立起一个虚假的自我。

为了相信自己是被关爱的,受伤的孩子会按照他人期望的方式去表现。多年来,这个虚假的自我不断成长,在家庭系统的需求和文化里的性别角色的作用下变得更加强大。渐渐地,虚假的自我取代了真实的自我而成为一个完整的自我。其实,他忘记了一点:虚假的自我只是顺应行为的产物,是按照他人所写剧本演的一出戏而已。

人如果没有自我意识,就无法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连你都不知道自己到底是什么样的人,你又怎能与他人分享你自己?连你都不认识真实的自我,别人又怎会认识你?

一个人要树立强烈的“自我意识”,方法之一就是为自己构筑起牢固的界限。正如国家的界限有防护作用一样,身体界限能够保护我们的身体,并在有人靠得太近或者试图以不恰当的方式触碰我们时,向我们发出警报。性界限能够确保我们在两性关系上不受侵犯。(性界限脆弱之人往往会在不愿意的情况下与他人发生性关系。)情绪界限能划清楚出自己与他人在情绪方面的界限,并让我们意识到我们的情绪何时关乎自己,何时关乎他人。理智界限和精神界限则决定了我们的信念和价值观念。

忽视或者虐待行为会伤害孩子并侵犯他的个人界限,迫使他们对被遗弃或者被卷入产生恐惧。一个了解自己的人不会害怕被情感卷入。一个具备自我价值感和自信的人不会害怕被遗弃。但如果没有强烈的个人界限意识,我们就无法区分自己与他人的界限,很难开口拒绝,也不清楚自己的想法。这就会严重影响到亲密关系的建立。

性失衡会大大加剧亲密关系失衡,而机能不健全的家庭会对子女的性发展产生危害。造成这种危害的原因是:家里没有建立起良好的两性相处模式;父亲(母亲)对子女的性别感到失望;父亲(母亲)轻视、羞辱自己的孩子;父亲(母亲)忽视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依赖需求。

格拉迪斯的父亲从没回过家。他是一个工作狂,几乎把大部分的时间都用在工作上。他不在的日子里,格拉迪斯只能幻想出一个父亲来陪伴她。她现在处在第三段婚姻中。由于她对男人的想法总是不切实际,所以没有一个男人能达到她的期望。

杰克儿时看到母亲面对父亲对她的辱骂总是忍气吞声。长大后的杰克全然不知如何与女人建立亲密关系。他倾向于挑选被动、温顺的女人,然后很快对她们失去“性趣”。因为他鄙视她们,正如他鄙视自己的母亲一样。他最为满意的性体验是手淫,在这种体验中幻想女人在性爱中饱受屈辱。

许多孩子都知道父母对他们的性别感到失望。比如:爸爸想要一个男孩,妈妈却生了一个女孩;妈妈想要一个女孩却生了一个男孩。于是,这个孩子开始对自己的性别感到羞耻。这可能导致他今后在性方面显示出不同程度的屈从型的情绪异常外显。

孩子遭受父母的轻视与羞辱之后,往往会受到刺激而成为性施虐狂或者性受虐狂。朱尔斯的母亲是一名未经过治疗的乱伦受害者。她从未走出受虐的阴影,心里全是怒火。朱尔斯亲近母亲,不可避免地内化了母亲对男人的愤怒。之后,他变得嗜性成瘾,收集了一大堆黄色书刊和视频。只要幻想着被一个像母亲一样的强势女人虐待和羞辱,他的性欲就会一下子激发出来。

家长需要制定严格的指导方针来保证孩子完成每个成长发展阶段的成长任务。如果孩子在某个成长发展阶段不能得到相应的满足,他的成长就会停滞在这个阶段。比如:孩子在婴儿期未能得到口部的满足,就会停滞在口欲期。这种情况在性行为上可能表现为对口交的痴迷。

受困于学步期的孩子常常会表现出对臀部的迷恋。这种对某个生殖部位的迷恋被称为“性客体化”。“性客体化”会让人把其他人看作满足主体性欲的生殖器官。

性客体化会伤害到真正的亲密关系。亲密关系要求两个完整的人把对方当作独立个体来重视。许多共依附的夫妻会过度关注某个身体部位,沉溺于性生活。他们受伤的内在小孩只知道这一种亲近方式。缺乏管教的行为

管教(discipline)一词来源于拉丁语“disciplina”,在拉丁文里意为“教导”。通过管教,我们可以教导孩子如何过上更加富足而美好的生活。正如M.斯科特·派克(M.Scott Peck)所言,管教是减少生活苦难的一种方式。从中不难看出:教导孩子说真话、延迟满足、对自己诚实、对自己负责,这些都能增加生命中的喜悦和快乐。

孩子需要父母在自律方面做好榜样,而不是在那里一味说教。他们会从父母的实际行动中学习,而不是从他们的空口白话中学习。当父母不能以身作则时,孩子会变得缺乏管教。当父母管教太过严苛(但自身又未能做到)时,孩子就会变得一板一眼。

缺乏管教的内在小孩游手好闲、磨磨蹭蹭、及时行乐、叛逆任性、固执己见、做事冲动而不加思考;被过度管教的内在小孩则为人死板偏执、过于克制、唯命是从、取悦他人、充满了羞耻感和内疚感。然而,绝大多数内心潜藏着一个受伤小孩的人会处于缺乏管教和管教过度之间。成瘾行为或强迫性行为

受伤的内在小孩是导致成瘾问题和成瘾行为的主要原因。我很小的时候就开始酗酒。我的父亲也是一个酗酒者。在我小的时候,他不管是在身体上还是情感上都抛弃了我。这让我感觉自己对他来说毫无价值可言,不值得他在我身上花时间。因为他从不在我身边做好行为示范,所以我从来不会去亲近他,也从未体会过被一个男人疼爱和珍视的感觉。所以,我也从来没有像一个男人那样真正关爱过身为男人的自己。

早在十三四岁时,我就跟其他没有父亲管教的孩子厮混在一起。我们喝酒嫖妓,以此证明我们是男子汉。15~30岁之间,我酗酒,染上了毒瘾。1965年12月11日,我把酒和毒品都戒掉了,但我的成瘾行为依然存在——我不停地抽烟、工作、吃饭,跟上瘾了一样。

我坚信,我之所以酗酒是受到了基因遗传影响。尽管看似有大量证据表明酗酒根植于遗传,但这并不足以说明遗传是导致酗酒的唯一因素。如果真是这样,所有酗酒者的孩子岂不是都会去酗酒?显然不是这样的。我的兄弟姐妹没有一个酗酒。我用了25年研究酗酒者和吸毒者,在此期间,我用了15年专门研究青少年吸毒者。我发现,尽管有些化学药品能令人很快上瘾——我曾看到有的青少年吸食强效可卡因,短短两个月就上瘾了,但没有一个人是纯粹的药物成瘾。在研究过程中,我总能发现一个共同因素,那就是受伤的内在小孩。他的不满足是所有成瘾行为或强迫性行为背后的根源。以我自己为例,当我不再酗酒,我会转向其他方式来调节情绪。工作、吃饭、抽烟就跟患上了强迫症一样,这还是由于在我内心深处那个受伤的小孩无法得到满足。

和其他来自酗酒家庭的子女一样,我也曾遭受过情感上的抛弃。对于孩子来说,抛弃意味着死路一条。为了满足自己两个最基本的生存需求(父母安好、我有价值),我开始扮演母亲情感上的丈夫和弟弟的家长。能够帮助母亲和他人让我感到自己的存在有价值。不管是从别人口中还是在自己的心中,我都相信父亲是爱我的,只是他沉溺于酒精没有精力去表达出这份爱,而母亲则是圣洁完美的。所有这一切都掩盖了我的极度自卑(一种有毒的羞耻感)。我旧时的核心材料由选择性认知、被压抑的情感及错误信念构成。这个核心材料变成了一个过滤器,而我生命中所有的新体验都经由它来过滤解读。这个内在小孩最初还能调适他自己,使我得以熬过了童年。但对于成年来说,这个过滤器却令我难以生存。30岁那年,快是我酗酒的第18个年头了,我最终还是被送进了奥斯汀州立医院。

一旦意识到受伤的内在小孩是强迫性行为和成瘾行为的核心,我们就能从更广阔的视角看待成瘾行为。成瘾行为与任意一种危害生命的心境改变之间存在着一种病态的关联。摄入性成瘾(ingestive addictions)是最为猛烈的心境转变剂。酒精、毒品以及各种食物,都具备可能造成心境改变的化学潜能。许多其他方式也能改变情感,造成心境改变。在此,我想说一下活动成瘾、认知成瘾、情感成瘾以及恋物成瘾。

容易使人上瘾的活动包括工作、购物、赌博、色情以及宗教仪式。实际上,任何一种活动都能用于改变人的情感,改变手段是转移注意力。

认知成瘾是一种逃离情感的有力手段。我过去是一名大学教授,曾有好几年活在自己的思考里。思考是逃离情感的一种手段。所有成瘾行为都包含了思考这一元素,即所谓的痴迷。

情感本身就容易使人上瘾。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我就是个发怒狂。发怒,是我所知道的唯一能掩盖我的痛苦和耻辱的屏障。当我发怒的时候,我会感到自己强悍有力而不是软弱无能。

大家也许都碰到过害怕成瘾的人。这类人倾向于把小问题严重化,凡事往坏处想。他们整天担惊受怕,把人都要逼疯了!

有些人沉溺于悲伤或者悲痛中。他们好像不是心里有悲伤,而是让自己成了一种悲伤。对于悲伤成瘾之人来说,悲伤已然成为一种存在状态。

最使我害怕的是那种喜悦成瘾者。他们是一群被迫表现得笑容可掬,兴高采烈的乖乖男和好女孩。他们的笑容似乎冻结在脸上,没有一点变化。他们也从来不会觉得有什么事情是不好的。他们甚至笑着告诉你他们母亲去世的噩耗。这真叫人毛骨悚然!

普通事物也可以让人上瘾。金钱就是最为常见的致瘾“物”。其实,任何事物都可以俘获人心,成为心境改变之源。

绝大多数成瘾行为,不管有何种遗传因素,其核心都是那个受伤的内在小孩,而这个小孩一直处于饥渴和不满足的状态。只要在成瘾者身边待上一小会儿,就能从他身上看出这些特质。思想扭曲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