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子(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27 15:46:36

点击下载

作者:墨翟

出版社: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墨子

墨子试读:

前 言

墨子,名翟,战国时鲁国人(或说宋国人),墨家学派创始人。据考证,墨子生卒年份约在公元前468~前376年。《史记·孟荀列传》中说墨子是“宋之大夫”,《吕氏春秋·当染》中认为他是鲁国人,也有的说他原为宋国人,后来长期住在鲁国。

墨子也许出身低微,自称“今翟上无君上之事,下无耕农之难”,所以他可能是一个接近手工业劳动者的读书人。因而养成了注重节俭、劳身苦志的作风,“量腹而食,度身而衣”,吃的是“藜藿之羹”,穿的是“短褐之衣”,足登“跋跷”。他注重实践,善于制作。相传他的木工技术,与鲁班齐名。在学术上,初受孔子影响,“学儒者之业,受孔子之术”,后逐渐创建了与儒家相对立的墨家学派。儒和墨两派互相驳辩,在先秦首先揭开了百家争鸣的序幕。人们常把孔墨、儒墨并提。墨子在战国时代乃是流誉四方、最具影响力的大思想家之一。他“平生足迹所及,则尝北之齐,西使卫,又屡游楚,前至郢,后客鲁阳,复欲适越而未果”(孙诒让《墨子传略》),“席不暖”“衣不黔”,真有孟子所说的“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主”的精神。

两千多年来一直流传着墨子止楚攻宋的传说。他拒绝楚王赐地而去,晚年到齐国,企图劝止项子牛伐鲁,未成功。越王邀墨子做官,并许以五百里封地。他以“听吾言,用我道”为前往条件,而不计较封地与爵禄,目的是为了实现他的政治抱负和主张。正因如此,他的智慧、品德博得了历代人民的尊敬。

墨子哲学思想的主要贡献是在认识论方面。他以“耳目之实”的直接感觉经验为认识的唯一来源。他认为,判断事物的有与无,不能凭个人臆想,而要以大家所看到的和所听到的为依据。墨子从这一朴素唯物主义经验论出发,提出了检验认识真伪的标准。墨子也是中国古代逻辑思想的重要开拓者之一。在《墨子》中,他比较自觉地、大量地运用了逻辑推论的方法,以建立或论证自己的政治、伦理思想。墨子最早提出“名实必须相符”的思想。他还在中国逻辑史上第一次提出了辩、类、故等逻辑概念。《墨子》的主要思想包括以下四方面。一是基本政治纲领:尚贤尚同。“官无常贵,民无常贱。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墨子否定天命,提出尚贤是为政之本;二是基本道德观念:建立在理想国基础上的功利主义。孔子讲仁,而墨子说利,他言功利,不是利己,而是主张普天同利;三是兼爱:“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这是古往今来,四海之内皆可通融的道理。由兼爱派生出非攻、节用、节葬、非乐的主张;四是认识论:把知识按来源分为亲知、闻知和说知。这种唯物主义的认识已达到了相当高度。另外还有“三表”逻辑方法,否定儒家的天命,代之以“天志”说等。

到了宋代,《墨子》一书只剩下了六十一篇,而明正统十年刊道藏本有五十三篇,今藏于北京白云观。在现存的五十三篇中,《经》上、下和《经说》上、下四篇,以及《大取》《小取》六篇统称为《墨经》。后人多认为《墨经》的内容包括了哲学、逻辑学、自然科学等方面,也被称为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自然科学专著。

墨家主张兼爱,强调爱人若己,这一思想有利于打破长期以来以血缘家庭为本位的宗法观念,是一种典型的人道主义思想。因此后人对墨子的评价是—中国的西方哲人。墨家还宣扬绝对的利他主义精神,以此激励历代仁人志士为民族的独立富强而孜孜奋斗,并成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动力之源。在当今中国,倡导一下墨子的节用、利他、自苦精神,也是有现实意义的。

另外,墨家还创造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完整的逻辑学体系,具有独特的理论和文化价值。可惜它在后来未得到进一步发展。这不仅是墨学的不幸,更是中国历史文化的不幸。假若墨学能为后人所发展,中国文化也许是另一种局面。在自然科学方面,墨家还建立了一套较系统的理论,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在先秦百家争鸣中是独树一帜的。《墨经》中有一句话:“天下无人,子墨子之言也犹在。”这句充满哲理与豪情的名言,充分显示了墨家学派对自己学说的坚定信心。几千年来,儒家独盛,墨家衰微。但在今天,当我们重新领略墨家的学说与精神时,必会对中国文化的振兴,民主与科学的发展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亲士1

※原文

入国2而不存其士,则亡国矣。见贤而不急,则缓其君矣。非贤无急,非士无与虑国。缓贤忘士,而能以其国存者,未曾有也。

昔者文公出走而正天下;桓公去国而霸诸侯;越王勾践遇吴王之丑而尚摄中国之贤君。三子之能达名成功于天下也,皆于其国抑而大丑也。太上无败,其次败而有以成,此之谓用民。

※注释

1 亲士:亲近贤能之人。2 入国:“入”疑“乂”之形误,乂国即治国。

※译文

治理一个国家而不关心贤士,那么这个国家就会灭亡。见到贤德的人而不急于任用,他们就不会尽心尽力辅佐君主。没有比任用贤能的人更急迫的事情了,没有贤德的人才,就没有人与国君一起谋划天下大事。怠慢贤才,轻视贤士,而又能使国家长治久安的事,那是从未有过的。

从前,晋文公曾经长期流亡国外,而后来成为天下盟主;齐桓公也曾出走国外,最后称霸诸侯;越王勾践受过吴王战败的受辱,最终成为威慑中原诸国的贤君。这三个国君之所以能够成功地扬名于天下,都是由于他们的国家曾遭受困境、个人曾蒙受奇耻大辱的缘故。最高明的当然是不失败,其次是失败了但能反败为胜,有所成就,这才叫善于用人。

※原文

吾闻之曰:“非无安居也,我无安心也;非无足财也,我无足心也。”是故君子自难而易彼,众人自易而难彼。君子进不败其志,内1究其情,虽杂庸民,终无怨心,彼有自信者也。是故为其所难者,必得其所欲焉;未闻为其所欲,而免其所恶者也。是故偪臣2伤君,谄下伤上。君必有弗弗3之臣,上必有詻詻4之下,分议者延延5,而支苟6者詻詻,焉可以长生保国。

臣下重其爵位而不言,近臣则暗,远臣则唫,怨结于民心。谄谀在侧,善议障塞,则国危矣。桀纣不以其无天下之士邪?杀其身而丧天下。故曰:归国宝,不若献贤而进士。

※注释

1 内:依俞樾校,读“纳”(即“退”的意思)。2 偪臣:权臣。3 弗:通“拂”。违背。4 詻(è)詻:同“谔谔”,直言争辩。5 延延:通“炎炎”。各执一词不退让的样子。6 支苟:互相谴责。

※译文

我听说过这样的话:“不是没有安定的居处,而是自己没有一颗安定的心;也不是我个人没有足够的财产,而是自己没有一颗满足的心。”所以君子要自己勤于操劳,做那些难办的事,而让别人承担容易的事;一般人则恰恰相反,常常自己办理容易的事情,而把困难推给别人。君子得志时不改变他们的志向,失意时能深刻反省,即使处于逆境或于平庸的百姓中间,也始终没有怨恨之心,这是因为他们有很强的自信心的缘故。所以愿意去办那些难办的事情,就一定能实现自己的愿望;但是没有听说过拈轻怕重的人,可以避免他所厌恶的结果。因此,权臣会危及国君,谄媚的臣下会伤害君长。国君一定要有敢于进谏的臣下,上级一定要有直言进谏的下属,分辩议事,可以激烈争辩,直言无忌,只有如此,才能够保国长存。

大臣如果只看重自己的禄位,而不进谏,国君左右的人都默不作声,地方官员也闭口暗叹,那么百姓的怨恨就会郁结于心。国君身边的那些谄谀奉承之人,好的建议、主张都被他们拦截了,那么国家就危险了。夏桀、商纣不正是因为他们没有贤士吗?结果呢?自己被杀而且丧失了天下。因此说:送给他国家重宝,还不如推举贤德的人。

※原文

今有五锥,此其铦,铦者必先挫。有五刀,此其错1,错者必先靡。是以甘井近竭,招木近伐,灵龟近灼,神蛇近暴。是故比干之殪,其抗也;孟贲之杀,其勇也;西施之沉,其美也;吴起之裂,其事也。故彼人者,寡不死其所长,故曰:太盛难守也。

故虽有贤君,不爱无功之臣;虽有慈父,不爱无益之子。是故不胜其任而处其位,非此位之人也;不胜其爵而处其禄,非此禄之主也。良弓难张,然可以及高入深;良马难乘,然可以任重致远;良才难令2,然可以致君见尊。是故江河不恶小谷之满己也,故能大。圣人者,事无辞也,物无违也,故能为天下器。是故江河之水,非一源之水也;千镒之裘,非一狐之白也。夫恶有同方取不取同而已者乎?盖非兼王之道也!是故天地不昭昭,大水不潦潦,大火不燎燎,王德不尧尧者,乃千人之长也。

其直如矢3,其平如砥,不足以覆万物。是故溪陕者速涸,逝浅者速竭,墝埆4者其地不育。王者淳泽,不出宫中,则不能流国矣。

※注释

1 错:同“厝”,磨刀石。2 令:驾御,役使。3 矢:弓箭。4 墝埆(qiāo què):土地坚硬而瘠薄。

※译文

现在有五把锥子,其中一把最锋利,而这一把必定最先用坏。有五把刀,其中一把磨得最快,那么这一把必先损坏。所以水最甜的井将最先被吸干,高大结实的树木最容易被砍伐,神灵的宝龟最先被火灼占卦,神异的蛇最先被曝晒求雨。同样,比干之所以被杀,是因为他刚正不屈;孟贲之所以被杀,是因为他的勇力过人;西施之所以被沉江中,是因为她长得太美丽;吴起之所以被车裂,是因为他的才能太过杰出。可见,这些人罕有不死于他们的过人之处的。所以说:太盛了就难以为继。

所以说,即使是最贤明的君主,也不会爱那些没有功劳的臣子;即使是最慈爱的父亲,也不会喜欢没有能力的儿子。因此,才能不足以胜任其职位的,即使占据了职位也不算这个职位上的人;贤德不足以拥有其爵位的,即使领取那个爵位的俸禄也称不上是这些俸禄的主人。良弓不容易张开,但可以射得很高很远;千里马不容易驾驭,但可以负重致远;好的人才不容易驾驭,但可以使国君受人尊重。因此,长江黄河不抛弃小溪的水来充实自己,因而能够成为大江大河。圣人遇到事情不推辞,办事合乎规律,所以能够成为治理天下的英才。因此,江河里的水,绝不是从同一水源流下的,价值千金的狐白裘,不是从一只狐狸腋下集成的。哪有不选择同道的人,而只选择与自己意见相同的人的道理呢?那不是兼爱天下的君王的原则呀。所以,天地之昭昭,大水之潦潦,大火之燎燎,王德之尧尧,在他面前都黯然失色,这样的人才能做千万人的首领。

像箭一样直,像磨刀石一样平,那就不足以覆载万物了。所以狭隘的小溪干得快,水浅的川泽枯竭得快,贫瘠的土地不会有好的收成。做君王的,如果他的深恩厚泽被局限在宫墙之内,那么他一定不会造福全国。

※解读

墨子是以兼爱作为自己思想的核心内容,此篇重在尚贤,尚贤是为政之本,所谓尚贤者,也是以兼爱作为其根本的。

此篇名为《亲士》,是《墨子》一书的首篇作品,这正表达了墨家思想的兼爱与尚贤的关系。

明清时期的杨碧川在读《亲士》这篇文章时,曾评论说:“通篇议论国之所以存在于亲士,国之所以亡在于不亲士,此等议论,既吾儒不能易也。”对墨子学说的赞誉溢于言表。

本篇主要通过以齐桓公、晋文公、越王勾践等贤君与夏桀、商纣等昏君在对待贤才时的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做比,说明一个国家是否能繁荣昌盛,首要的就是国君是否能任人唯贤,是否善于选拔利用人才,另外,国君要做到亲士用贤,除了那些自任其难的爱士以外,还必须具备宽容、体谅的态度。“非无安居也,我无安心也;非无足财也,我无足心也。”这句话正好反映了这样一个心理,即“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墨子是通过这句话来说明人与人之间应该怎样交往,在复杂的人际关系中,我们要切忌不要为了自己的私欲,而失去更多的机会。

一个国君应当做到“亲士”,广泛地吸收各种人才,让他们各抒己见,充分发挥他们的才能,使他们为国家所用。这样他的国家才能昌盛。这是一个国家的治国之道。

※事例

我们知道一个国家要想昌盛,国君就必须做到“亲士”。从“良才难令,然可以致君见尊”我们知道要想得到真正的贤才,首要的就是国君要尊重其贤才。现在我们来看看刘备是怎样对待贤才的。

刘备三顾茅庐

琅琊诸葛亮居襄阳的隆中,经常把自己比作管仲和乐毅;但当时人们并不认可,只有颍川人徐庶认为确是如此。

刘备在荆州向襄阳人司马徽询访人才。司马徽说:“一般的儒生与俗士怎么能认清时务?能认清时务的只有俊杰之士,在襄阳这地方,自有伏龙与凤雏。”刘备问他们是谁,司马徽说:“就是诸葛亮与庞统。”徐庶在新野县见到刘备,刘备对徐庶很是器重。徐庶对刘备说:“诸葛亮乃是卧龙,将军愿见他吗?”刘备说:“请你与他一起来。”徐庶说:“这个人,您可以去见他,但不可以召唤他来,将军应当亲自去拜访他。”

刘备于是拜访诸葛亮,一共去了三次,才见到诸葛亮。刘备让左右的人都出去,对诸葛亮说道:“汉朝王室已经衰败,奸臣窃据朝政大权,我不度德量力,打算伸张正义于天下,但智谋短浅,以致遭受挫折,到了今天这个地步。但我的雄心壮志仍然还在,您认为应当如何去做?”诸葛亮说:“如今,曹操已经拥有百万大军,挟持天子以号令天下,确实不可与他争锋。孙权占据江东,已经经营三代,地势险要,民心归附,贤能人才都为他尽力,此人可以与他联盟,却不可算计他。荆州地区,北方以汉水、沔水为屏障,南方直通南海,东边连接吴郡、会稽,西边可通巴郡、蜀郡,正是用武之地,但主人刘表却不能守卫。这恐怕是上天赐给将军的资本。益州四边地势险阻,中有沃野千里,是天府之地,而益州牧刘璋昏庸懦弱,平庸无能。北边还有张鲁相邻,虽然百姓富庶,官府财力充足,却不知道珍惜,智士贤才都希望能有一个圣明的君主。将军是汉朝王族,如果与孙权结盟,对内修明政治,对外观察时局变化,这样,就能建成霸业,复兴汉朝王室了。”刘备说:“很好!”从此与诸葛亮的情谊日益亲密。

关羽、张飞对此感到不满,刘备向他们解释说:“我得到诸葛亮,是如鱼得到了水,希望你们不要再说了。”关羽、张飞才停止抱怨。

修身1

※原文

君子战虽有陈2,而勇为本焉;丧虽有礼,而哀为本焉;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是故置本不安者,无务丰末;近者不亲,无务求远;亲戚不附,无务外交;事无终始,无务多业;举物而暗,无务博闻3。

※注释

1 修身:指自身品德的修养。2 陈:同“阵”,作战阵形。3 无务博闻:不必努力去广见博闻。

※译文

君子作战虽然有阵势,但勇气却是最根本的东西;办理丧事虽然有诸多礼仪,但哀伤却是根本;做官虽然需要学问,但德行却是根本。因此,根基扎得不牢固,就不会有枝叶繁茂的大树;和周围的人处不好关系,就说不上招徕远方的贤人;连自己的亲戚都不能归附,又从何说起可以对外开展交际活动;办事有始无终,就不要贪图办许多事情;连一件事物都不能弄明白,那就不要追求博闻广见了。

※原文

是故先王之治天下也,必察迩1来远2,君子察迩而迩修者也。见不修行,见毁,而反3之身者也,此以怨省而行修矣。谮慝4之言,无入之耳;批扞5之声,无出之口;杀伤人之孩6,无存之心,虽有诋讦7之民,无所依8矣。故君子力事日彊,愿欲日逾,设壮日盛。君子之道也:贫则见廉9,富则见义,生则见爱,死则见哀;四行者不可虚假,反之身者也。藏于心者无以竭爱10;动于身者无以竭恭;出于口者无以竭驯。畅之四支,接之肌肤,华发隳颠,而犹弗舍者,其唯圣人乎!

※注释

1 迩:近,左右。2 来远:引来远方之人。3 反:反省。4 谮慝(zèn tè):诽谤陷害。5 批扞(hàn):诋毁,批驳。6 孩:为“刻”之误,残酷,残暴。7 诋讦(jié):诋毁、攻击他人。8 依:凭借,效仿。9 见廉:表现为廉洁。见,同“现”。10 无以竭爱:无止境的爱。

※译文

因此古代的圣王治理天下,一定要先明察左右,而后方能招徕远方的人。君子能够明察左右的人以提高自己的修养。由于道德修养不够而行为受到批评的,去自我反省,因此,人们的怨气少而自身品行的修养也提高了。(对于)谗言恶语的话,不用去听,攻击他人的话,不要去说,残害人的念头,不要放在心里。那么,喜欢诋毁、攻击他人的人,也就无计可施了。因此君子每天勤勉地做事,志向也日益远大,功业也日益兴盛。君子的德行:贫穷时能够廉洁自守,富足时能够表现道义,对众生者表示出无限的爱心,对死者表现出无比的哀痛。这四种德行不是可以伪装出来的,而是必须自身所具备的。蕴藏在内心的是无限的慈爱,体现在身体上的,是无尽的谦恭,嘴上说的,都是文雅之词。这种修养应贯穿于全身,直到白头如雪,仍然持之以恒,达到这种境界的大概只有圣人吧。

※原文

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据财不能以分人者,不足与友;守道不笃,徧物不博、辩1是非不察者,不足与游。本不固者末必几,雄而不修者其后必惰,原浊者流不清,行不信者名必耗2。名不徒生,而誉不自长,功成名遂,名誉不可虚假,反之身者也。务言而缓行,虽辩必不听;多力而伐功,虽劳必不图。慧者心辩而不繁说,多力而不伐功,此以名誉扬天下。言无务为多而务为智,无务为文而务为察。故彼3智无察,在身而情4,反其路者也。善无主于心者不留,行莫辩于身者不立。名不可简而成也,誉不可巧而立也,君子以身戴5行者也。思利寻焉,忘名忽焉,可以为士于天下者,未尝有也。

※注释

1 辩:同“辨”。2 耗:失。3 彼:借为“非”。4 情:为“惰”之形讹。5 戴:同“载”。

※译文

意志不坚强的人他的思想不会明达;说话不讲信用的,行动一定不会有善果。拥有财富而不肯分给人的,也不值得和他相交;遵守道义不专一,辨别事物不能从大处着眼,辨别是非不清楚的人,也不值得和他来往。根基不牢固的必然会出现危机,有勇气而不注重修养的人,他以后一定堕落,源头浑浊的水流不会清澈,行为不诚实的人,名声必定会受损伤。名声不会凭空而来,荣誉不会自己增长。功成名就,名誉不可虚假,是由于自我反省、从自身修养中取得的。致力于空谈而行动迟缓,即使能言善辩,也不会有人相信。出力多而自诩其功劳的人,即使辛劳也无所可取。真正有智慧的人心里明明白白,嘴上却不多说,努力做事而不夸耀自己,因此名扬天下。说话不在多少,而在有无智慧,不在言语华丽,而在思路是否清晰。因此,有智慧又能明察的人,如果十分懒惰,那就不能长久保持美德。善良如果不是发自内心的,留也留不住,高尚的德行如果自身不能申辩的,就不能树立;名声不能轻易得到,荣誉也不能用巧诈的方式获得,君子必须是言行合一的。而利欲熏心,轻易忘记名声,却可以成为天下贤士的人,则是从来没有过的。

※解读

墨子生活在孔子之后,孟子之前。当时的社会,儒家文化盛行。据《淮南子·要略》所记,墨子是“学儒者之业,受孔子之术”。当时,为了纠正孔门儒学“礼烦扰而不悦,厚葬糜财而贫民,久服伤生而害声”,墨子背周道而用夏政,另辟新说。这篇《修身》正是他在转变时期所做的,他所接受的学派是儒学,因此这篇还带有很多的儒学色彩。

本篇主要讨论品行修养与君子人格问题,强调品行为治国的根本,君子必须以品德修养为重。篇中提出:“君子之道”应包括“贫则见廉,富则见义,生则见爱,死则见哀”以及明察是非、讲究信用、注重实际等内容。

本篇从修身养性出发,强调一个人的修养关系到社会的进步,民族的兴亡。修养不是针对某个人而言,而是针对整个社会而言的。但在当今的社会中,有时会出现尔虞我诈、钩心斗角,人与人的交往不是建立在互相信任的基础上,而是互相猜疑。这时修身养性就显得非常重要了。怎样做人?做一个什么样的人?这是值得我们每一个人思考的事。墨子在《修身》这篇文章中提出:一个人要想有所作为,首要的是先学会做人。

※事例一

我们知道一个人要想有所成就,首先必须善于做人。那怎样做人呢?修身养性是最为重要的,现在我们来看看沈攸之是怎样做到让众军士都信服的呢?

沈攸之的风度

殷孝祖凭仗自己对刘家王朝的忠心,瞧不起别人。建康的将士中有家属在叛军中的,他都准备严惩。因此整支军队的士气大受打击,人心涣散,没有人愿意为之效命。与之形成强烈对比的是宁相将军沈攸之,他对内极力安抚下属,与兵士打成一片,对外则与其他将领关系良好,处处以和为贵。他的做法获得了全体将士的尊敬和信赖。

殷孝祖每次作战时都要带上战鼓和统帅用的华盖,军队中的人对此不以为然,议论纷纷:“他这样做简直是自寻死路。如果跟叛军打起仗来,他还用这些仪仗来显示自己的身份,岂不是把主帅的位置暴露给敌人了吗?叛军只要找来十多个神射手对准他发箭,他还活得下来吗?!”果不其然,三月初三,叛军水陆并进,攻打赫圻,陶亮带兵前来增援。在一片混战中,仍不忘自己排场的殷孝阻身中流矢而死。他手下的将领范潜率领了五百名兵士投降陶亮,这对朝廷的军队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失去统帅的军队顿时乱了阵脚,人人惶恐不安,大家只好推荐沈攸之代替殷孝祖指挥全军。

当时,沈攸之被不利的局势搅得焦头烂额。一方面,陶亮等叛军得到官方主帅已死的消息,必然会趁机发动攻势。如果不能果断出兵,先发制人,在气势上就比敌手弱了一截,对往后的战斗形势非常不利。所以无论如何要在当天晚上选出新的统帅,稳定军心,以争取战争的主动权。而另一方面,与自己同在军营中的江方兴是个心高气盛的人,加上他与自己的官位相当,一定不会甘心屈居于自己之下接受指挥。如果沈攸之此刻应大家的要求接替主帅之位,必定会让江方兴十分不满,甚至引起内乱,这反而给了敌人可乘之机。思前想后,沈攸之考虑了每种方案可能会带来的问题,最后决定率领各将领到江方兴的驻地,他拜见江方兴时说:“现在全国各地叛军四起,朝廷所能控制的地方只有百里之内。大家把期望都放在殷孝祖身上,不料才刚交战他就不幸战死沙场。文武百官都十分失望,朝廷内外一片惊慌,但现在也只能靠我们自己,成功与否就看明日一战了。如果失败,我们就大势已去、胜算不大了。说到明天的战斗,有几位将领提议由我统率全军,但我自知缺乏果断的判断力和指挥大军的胆识,才干与谋略也远远不如您。所以想推举您为总帅,我们一定竭尽全力杀敌,听从您的指挥。”江方兴听了这一席话,不觉飘飘然,心中大喜,立刻同意了。

从江方兴驻地出来之后,将领们都埋怨沈攸之的自作主张。沈攸之说:“我的目的是救国家于危难之中,保全我那一家老小,用得着计较官职的高低吗?这点我做得到,但江方兴不会心甘情愿居于我之下。如今形势这般危急,怎么能先起内讧呢?”

这就是沈攸之可以深得人心,成为众军士心目中的头领的原因。

※事例二

墨子说:“思利寻焉,忘名忽焉,可以为士于天下者,未尝有也。”也就是说谋利之心很重,忘记名声又很快,却可以成为天下的贤士,则是从来没有的。那么让我们来看看宋弘的魅力何在吧。

宋弘的人格魅力

刘秀的姐姐湖阳公主新婚守寡,刘秀和她一块儿评论朝臣,暗中观察她的心意。公主说:“宋弘的威仪容貌,道德气度,群臣没有人能赶得上他。”刘秀说:“我正计划这件事。”不久,宋弘被刘秀召见,刘秀事先让公主坐在屏风后,然后对宋弘说:“俗话说‘地位高了换朋友,财富多了换妻子’,这符合人情吧?”宋弘说:“我听说,贫贱时的朋友不能忘记;贫贱时的妻子不能分离。”刘秀回头对公主说:“事情办不成了!”

所染1

※原文

子墨子言见染丝者而叹曰: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五入必,而已则为五色矣!故染不可不慎也!

非独染丝然也,国亦有染。舜染于许由2、伯阳3,禹染于皋陶4、伯益5,汤染于伊尹6、仲虺7,武王8染于太公9、周公。此四王者所染当,故王天下,立为天下,功名蔽天地。举天下之仁义显人,必称此四王者。

夏桀染于干辛、推哆,殷纣染于崇侯、恶来,厉王染于厉公长父、荣夷终,幽王染于傅公夷、蔡公穀。此四王者,所染不当,故国残身死,为天下僇10。举天下不义辱人,必称此四王者。

※注释

1 所染:本篇以染丝比喻君王择亲取士必须慎重。2 许由:传说中唐尧时代的隐士。3 伯阳:传说舜七友之一。4 皋陶:传说中东夷族首领,虞舜时任掌管刑法的官。5 伯益:传说中畜物和狩猎行家,曾助禹治水。6 伊尹:商汤大臣,助汤灭夏建国。7 仲虺(huǐ):汤时大臣。8 武王:周文王之子。9 太公:姜尚,佐武王伐纣而封于齐。10 僇:同“戮”,杀戮。

※译文

墨子看到染丝而感叹说:“洁白的丝放进青色的染料中,就会变成青色,放入黄色的染料中,就变成黄色。放进去的染料不同,染出的丝的颜色也跟着变化,放进去五种不同的染料,就一定会出现五种不同的颜色了。所以对于染这件事不能不谨慎啊!”

不单单染丝是这样,国君也受周围环境的影响。舜受到许由、伯阳的影响,禹受到皋陶、伯益的影响,汤受到伊尹、仲虺的影响,武王受到太公、周公的影响,这四位君王受到的影响正确得当,因此能称王于天下,被立为天子,功盖四方,名扬天下。要列举天下仁义、显达的人,一定会举出这四个帝王。

夏桀受到干辛、推哆的熏染,殷纣受到崇侯、恶来的熏染,周厉王受到厉公长父、荣夷终的熏染,周幽王受到傅公夷、蔡公穀的熏染。这四个帝王所受到的熏染不当,因此国破身亡,被天下人羞辱。要列举天下不义、蒙受耻辱的人,一定会举出这四个帝王。

※原文

齐桓染于管仲、鲍叔,晋文染于舅犯1、高偃2,楚庄染于孙叔、沈尹,吴阖闾染于伍员3、文义,越勾践染于范蠡、大夫种4。此五君者所染当,故霸诸侯,功名传于后世。

范吉射5染于长柳朔、王胜,中行寅6染于藉秦、高强,吴夫差染于王孙雒、太宰嚭,知伯摇7染于智国、张武,中山尚8染于魏义、偃长,宋康9染于唐鞅、佃不礼。此六君者所染不当,故国家残亡,身为刑戮,宗庙破灭,绝无后类10,君臣离散,民人流亡。举天下之贪暴苛扰者,必称此六君也。

※注释

1 舅犯:即狐偃,辅晋文公夺取政权。2 高偃:晋大夫部偃。3 伍员:即伍子胥,春秋时吴国大夫。4 大夫种:即文子禽,越国大夫。5 范吉射:春秋末年晋卿范献子士鞅之子。6 中行寅:春秋末年晋卿中行穆子之子,内讧中败于赵简子。7 知伯摇:又称智伯。春秋末年晋为六卿专权,知伯一度势力最盛,后为韩、赵、魏三家所灭。8 中山尚:战国时中山国君,亡于魏。9 宋康:即宋王偃,为齐泯王所灭。10 绝无后类:断子绝孙。

※译文

齐桓公受到管仲、鲍叔牙的影响,晋文公受到狐偃、郭偃的影响,楚庄王受到孙叔敖、沈尹茎的影响,吴王阖闾受到伍子胥、文义的影响,越王勾践受到范蠡、文子禽的影响。这五位君主因为受到的影响得当,所以能称霸诸侯,功名流传到后代。

范吉射受到长柳朔、王胜的影响,中行寅受到籍秦、高强的影响,吴王夫差受到王孙雒、太宰嚭的影响,智伯摇受到智国、张武的影响,中山尚受到魏义、偃长的影响,宋康王受到唐鞅、佃不礼的影响。这六位君主因为所受的影响不得当,所以国破家亡,身遭杀戮,宗庙毁灭,子孙灭绝,君臣离散,百姓逃亡。要列举天下贪婪残暴、苛刻扰民的人,一定会举出这六个君主。

※原文

凡君之所以安者何也?以其行理也。行理性于染当。故善为君者,劳于论人,而佚1于治官。不能为君者,伤形费神,愁心劳意,然国逾危,身逾辱。此六君者,非不重其国爱其身也,以不知要故也。不知要者,所染不当也。

非独国有染也,士亦有染。其友皆好仁义,淳谨畏令,则家日益,身日安,名日荣,处官得其理矣,则段干木、禽子、傅说之徒是也。其友皆好矜奋,创作比周2,则家日损,身日危,名日辱,处官失其理矣,则子西、易牙、竖刀之徒是也。《诗》曰“必择所堪3,必谨所堪”者,此之谓也。

※注释

1 佚:同“逸”,安逸。2 创作比周:兴风作浪乱结私党。3 堪:当读为“湛”,浸染之意。

※译文

国君能够稳定地统治一个国家,是什么原因呢?是由于他的举措合乎道理。举措合乎道理是由于所受的影响得当。所以,会做国君的,主要精力用于选拔使用干部,而对官中政事轻松处理。而不善于做国君的人,则劳神伤身,心烦意乱,然而国家却更危险,自己更受屈辱。这六位国君,并非不重视他们的国家、爱惜他们的身体,而是因为他们不懂得治国要领的缘故。不知道治国要领,是因为所受到的影响不得当。

不仅国君有受影响的情况,士人也是这样。一个人,如果他的朋友都爱好仁义,都淳朴谨慎,畏惧法令,那么他的家族就会一天天富裕,身体也日益安康,名声也一天天光耀,居官治政也就合乎正道了,如段干木、禽子、傅说等人就是这样。一个人所交的朋友如果都喜欢夸耀,兴风作浪,结党营私,那么他的家族就日益受损,自身也日益危险,名声也日益受辱没,居官从政失去正道,如子西、易牙、竖刀等人就是这样。《诗经》上说:“一定要选择合适的染料”,谨慎地选择染料,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解读

本篇主要是通过大量的例子来说明环境的重要性,一个人处在什么样的环境下,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本篇一开头就用染丝做比喻,丝用什么染料染,就会被染成什么颜色。紧接着通过仁义的君主与不义的君主之间的比较,来说明天子、诸侯、大夫、士人在选择自己的朋友和亲信时,一定要谨慎,选对了朋友和亲信,并能从他们身上获得良好的、积极的影响,这对个人的成长十分有利。而影响的好坏不同,则直接关系着事业的成败、国家的兴亡,因此国君对此要十分谨慎。

墨子这篇文章旨在说明一个国家的建设,最重要的是贤才,怎样才可以得到贤才呢?这就是孔子所说的交友之道,交到好的朋友你将受益终身,而坏的朋友则使你遗憾终身。

诗曰:“必择所堪。”必谨所堪者,此之谓也。这也说明一个人只有交到好的朋友,得到好的影响,他的前景才是美好的。这也说明人所处的环境的重要性。

※事例一“必择所堪”,也就是说环境的重要性,一个国君如果能得到贤才,并从他们那里学习治理国家之道,那么他的国家就能富强。现在我们来看看刘邦是怎样联合众诸侯攻打秦国的。

刘邦与郦食其

刘邦到了高阳的住处,派人召郦食其来见。郦食其到了,进去拜见刘邦。这时刘邦正叉开两腿坐在床上,让两个女子帮他洗脚,他便这样地接见了郦食其。郦食其见状,只是拱手高举行相见礼而不跪拜,说道:“您是想要我协助秦朝攻打诸侯国呢,还是想要我率领各路诸侯击败秦朝呢?”

刘邦骂道:“没见识的儒生!天下的人共同受秦朝暴政苦累已很久了,所以各国相继起兵攻秦,怎么说是协助秦朝攻打诸侯呢!”郦食其说:“您若是真想聚集天下群雄、联合正义军队去讨伐暴虐无道的秦王朝,就不该如此傲慢无礼地接见年长的人!”

刘邦于是停止洗脚,起身整理好衣服,请郦食其在尊客席上就座,并向他道歉。郦食其便向他谈起了六国合纵连横的史事。刘邦很高兴,请郦食其吃饭,并问道:“计策将如何制定啊?”郦食其说:“您从一群乌合之众中起事,收拢了一些散兵游勇,部众还不足一万人,想靠此径自去攻打强大的秦朝,这叫作用手去掏虎口!陈留是天下的要冲,四通八达的枢纽地区,现在该城中又贮存有许多粮食,而我恰与陈留县令交情不错,请您让我出使陈留,劝他向您投降;假如他不听从劝告,您就领兵攻城,我做内应。”刘邦于是派郦食其动身,自己率军跟随在后。最后陈留降服了,刘邦便封郦食其为广野君。郦食其对其弟郦商说了这些事。当时郦商就召集青年,共四千人,前来归附刘邦,刘邦任用郦商为将军,命他率领陈留的部队相随。郦食其则常常作为说客,出使各诸侯国。

※事例二

众所周知,唐太宗时期被称为“开元盛世”,但此时有一个人却不得不提,那就是魏徵。魏徵去世后,唐太宗称自己少了一面镜子。

唐太宗与魏徵

魏徵在历史上有“万世流芳一谏臣”之称。据史书记载:长乐公主是皇后的女儿,在她即将出嫁时,唐太宗下令给她的馈赠是永嘉公主的两倍。魏徵知道后,向太宗进谏说:“从前汉明帝欲封皇子,说他自己的儿子怎能与先帝的儿子相比,于是下令依楚、淮阳的一半来封。现在馈送给永嘉公主的是长乐公主的两倍,难道不是与汉明帝的做法相差得太远了吗?”皇上同意他的话,进入内宫告诉皇后。皇后感叹说:“我多次听到陛下称赞魏徵,不知道为什么,今日看他引礼义来抑制人主的私情,才明白他是社稷之臣!我与陛下结发做夫妻,曲承恩惠礼遇,每次说话还必须查看皇上的脸色,不敢轻易冒犯您的威严;他以人臣的身份,竟敢如此直言,陛下不可不听从。”

有一次,皇上罢朝下来,大怒说:“我一定要杀掉这个田舍汉!”皇后问是谁,皇上说:“魏徵多次在朝廷上侮辱我。”皇后退去,穿戴朝服站在宫廷,皇上惊讶地问她何故,皇后说:“我听说主明然后臣直,如今魏徵正直,是因陛下贤明啊!我怎敢不向皇上恭贺呢?”皇上这才转怒为喜。

后来,魏徵卧病在家,太宗派遣使者看望他的病情,并且赠送他药材,探问的人络绎不绝。皇上遣中郎将李安俨住在他的家里,把他的一举一动都向皇上报告。皇上又和太子一同到他的家里,并表示要把衡山公主嫁给他的儿子叔玉。魏徵死后,皇上命令九品以上的官吏都要参加丧礼,并且赠送葆幢鼓吹,陪葬在昭陵。魏徵的妻子说:“魏徵一生都非常节俭朴素,现在用一品官的礼仪来埋葬,不符合死者的原意。”于是全都辞谢不肯接受。皇上追念魏徵不已,常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魏徵死了,我丧失了一面镜子!”

这也许就是唐太宗时期被称为“开元盛世”的原因吧!

法仪

※原文

子墨子曰:天下从事者,不可以无法仪。无法仪而其事能成者,无有也。虽至士之为将相者皆有法。虽至百工从事者亦皆有法。百工为方以矩,为圆以规,直以绳,正以县1。无巧工不巧工,皆以此五者为法。巧者能中之,不巧者虽不能中,放依2以从事,犹逾己。故百工从事,皆有法所度。

※注释

1 县:即“悬”的本字,用绳悬一重物以测定垂直的工具。2 放依:仿效。放,通“仿”。

※译文

墨子说:天下从事各种工作的人,都不能没有法则。没有法则而能够把事情办成的,那是从来没有的。即使士人贵为将相,全都有一定的法则。即使是从事于各种行业的工匠,也都有自己的法则。工匠们用矩画方形,用圆规画圆形,用绳墨画直线,用悬锤测定偏正,用水平器测定平面。不论是能工巧匠还是一般工匠,都是以这五种仪器为法则而操作的。能工巧匠高明的地方,在于能够恰到好处地使用这些仪器。一般工匠虽然不能做到这样的水平,但仿照工具的标准去做,还是要胜过自己凭直觉去做。所以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法度可以遵循。

※原文

今大者治天下,其次治大国,而无法所度,此不若百工辩1也,然则奚以为治法而可?当皆法其父母奚若?天下之为父母者众,而仁者寡,若皆法其父母,此法不仁也。法不仁,不可以为法。当皆法其学奚若?天下之为学者众,而仁者寡,若皆法其学,此法不仁也。法不仁,不可以为法。当皆法其君奚若?天下之为君者众,而仁者寡。若皆法其君,此法不仁也。法不仁,不可以为法。故父母、学、君三者,莫可以为治法。

然则奚以为治法而可?故曰:莫若法天。天之行广而无私,其施厚而不德2,其明久而不衰,故圣王法之。既以天为法,动作有为必度于天。天之所欲则为之,天所不欲则止。然而天何欲何恶者也?天必欲人之相爱相利,而不欲人之相恶相贼也。奚以知天之欲人之相爱相利,而不欲人之相恶相贼也?以其兼而爱之,兼而利之也。奚以知天兼而爱之、兼而利之也?以其兼而有之、兼而食之也。

※注释

1 辩:通“辨”,辨察,明辨。2 不德:不自居功德。

※译文

现在的社会,大到治理天下,其次治理一个国家,却没有法则可以遵循,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天下和国家的管理者还不如一般工匠高明。这已是不争的事实。那么,用什么来作为治理国家的法则才合适呢?假如大家都以自己的父母为法则,怎么样?天下做父母的很多,但仁爱的很少。倘若大家都以自己的父母为法则,这就是效法不仁。效法不仁,这自然不可以作为法则。假如大家都以自己的老师为法则怎样?天下为人师表的很多,但其中仁者却很少。倘若大家都以自己的老师为法则,这就是效法不仁。效法不仁,这自然是不可以作为法则的。假如大家都以自己的国君为法则怎样?天下做国君的很多,但仁爱的少。倘若大家都以自己的国君为法则,这就是效法不仁。效法不仁,这自然是不可以作为法则的。所以父母、老师和国君三者,都不可以作为治理国家的法则。

如此说来,用什么作为治理国家的法则才可以呢?所以说:不如效法天。天的品行博大无私,它给予很多,但不自认为有功德,它光明而长久不衰,所以圣王都效法。既然以天为法则,那么所作所为就一定要以天意来衡量。天意所希望的就去做,天意所不希望的就不做。那么天意希望什么、不希望什么呢?天意肯定希望人们之间相互友爱、相互帮助,而不希望人们之间相互憎恨、相互残害。怎么知道天意希望人们之间相爱相利,而不希望人们之间相互憎恨和残害呢?这是因为天意对所有的人是全都爱和全都帮助的缘故。怎么知道天对人是全都爱和全都帮助呢?因为人类都为天所有,天全部供给他们吃的。

※原文

今天下无大小国,皆天之邑也;人无幼长贵贱,皆天之臣也。此以莫不犓1羊,豢犬猪,絜为酒醴粢盛,以敬事天,此不为兼而有之、兼而食之邪?天苟兼而有食之,夫奚说以不欲人之相爱相利也?故曰:爱人利人者,天必福之;恶人贼人者,天必祸之。曰:杀不辜者,得不祥焉。夫奚说人为其相杀而天与祸乎?是以知天欲人相爱相利,而不欲人相恶相贼也。

昔之圣王禹汤文武,兼爱天下之百姓,率以尊天事鬼,其利人多,故天福之,使立为天子,天下诸侯皆宾事之。暴王桀纣幽厉,兼恶天下之百姓,率以诟2天侮鬼,其贼人多,故天祸之,使遂3失其国家,身死为僇于天下,后世子孙毁之,至今不息。故为不善以得祸者,桀纣幽厉是也;爱人利人以得福者,禹汤文武是也。爱人利人以得福者有矣,恶人贼人以得祸者亦有矣!

※注释

1 犓(chú):同“刍”,喂草。2 诟(gòu):谩骂。3 遂:坠,失。

※译文

现在天下不论大国小国,都是上天的城邑;人不论长幼贵贱,都是上天的臣民。因此人们都饲养牛羊、养猪狗,准备干净丰盛的好酒食祭品,恭敬地祭奠上天。这不就是说明上天拥有和养育了全人类吗?如果说上天拥有和养育了全人类,那么怎么能说上天下希望人们相爱相利呢?所以说:爱别人、帮助别人的人,上天必定会让他幸福;相互厌恶和残害的人们,上天必定会降祸给他们。所以说:杀害无辜的人,后果一定不祥。怎么解释人们之间相互残杀,上天就降祸给他们呢?这是因为知道上天希望人们相互友爱相互帮助,而不希望人们相互憎恨相互残害。

从前的圣王夏禹、商汤、周文王、周武王,兼爱天下所有的百姓,率领天下的百姓尊崇上天、侍奉鬼神,他们给人们带来的利益多,所以上天就降福给他们,立他们为天子,天下的诸侯,都恭敬地服从他们。暴虐的君王夏桀、商纣、周幽王、周厉王,对天下的百姓全部厌恶、憎恨,带领他们咒骂上天,侮辱鬼神。他们残害的人多,所以上天就降祸给他们,使他们丧失了国家,身遭杀戮,还要受天下人羞辱,后代子孙责骂他们,直到现在还不停止。所以,因为做坏事而得祸害的,夏桀、商纣王、周幽王、周厉王即是这类人;爱人利人而得福的,夏禹、商汤、周文王、周武王即是这类人。爱人利人而得福者大有人在,憎恨人、残害人而得祸者也大有人在。

※解读“天下从事者,不可以无法仪;无法仪而其事能成者,无有也。”墨子的这句话正好印证了这句俗语:“无规矩不成方圆。”因此,要想成就一番事业,就必须有所约束才行。人既是一个自由体,又是一个不自由体。任何事物都是相对的。墨子的这篇文章通过比较古代圣王和暴君,来说明“爱人利人”即可得福,“恶人贼人”必然招祸。墨子认为,天子、诸侯要想治理天下,首要的就是以天为法,顺应天意,不能违背天理。而所谓天意,实际上就是墨家学派所主张的兼爱兼利原则,这是墨子思想中最为重要的部分,他认为兼爱是治理国家的根本,一切祸乱、战事都起于不相爱。墨子思想中的兼爱是贯穿本书始终的,一切都以兼爱为根本。他所提倡的兼爱是无等级的爱。

有一首歌唱得好:“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这不正是墨子所提倡的“兼爱”吗?

从墨子的这篇《法仪》中也可看出:我们现在所提倡的“依法治国”,不也是墨子所提倡的“兼爱”吗?

※事例一

子墨子曰:天下从事者,不可以无法仪;无法仪而其事能成者,无有也。现在我们就来看看汉明帝是怎么治国的。

善于治国的汉明帝

汉明帝奉行光武帝创建的制度,不敢随意改变更动。皇后妃子之家都不得封侯参政。馆陶公主曾为儿子请求郎官之职,汉明帝不许,只赏一千万钱。他对群臣说:“郎官与天上的星宿相应,派到地方是一县之长,如果任人不当,那么人民将受其害,所以我拒绝这一请求。”掌管皇宫大门的官署公车,每逢凶日“反支日”都不接受奏章。明帝听到这一情况后责怪道:“人民丢掉自己的农耕桑蚕之业,远行到宫门拜谒投诉,却又受到这种禁忌的限制,这难道是为政的本意吗!”于是取消了这项制度。尚书阎章有两个妹妹是贵人,他本人研究并且精通过去的典章和制度,早就应当提升要职,但汉明帝因他是后宫妃子的亲属,竟不擢用。由于汉明帝施政得当,所以官吏称职胜任,人民安居乐业,远近蛮夷敬畏臣服,人口户数大增。

※事例二

前面我们已经说过制定法律的重要性,那么现在我们来看看执法的重要性,制定法律只能给人一个限制,而执法则是一个国家稳定的最重要的保证。

晋武帝执法

司隶校尉、上党人李熹,揭发从前的立进县令刘友、前尚书山涛、中山王司马睦、尚书仆射武陔等都有霸占官府稻田的行为,请求免去山涛、司马睦等人的官职,而武陔已经亡故,则请求降其谥号。晋武帝下诏:“刘友欺凌掠夺百姓,迷惑朝廷官吏,应对其拷问处死以惩戒邪佞之人。如果山涛等人不再重犯以往的过错,对他们就免于追究。李熹一心为公,对官员行使职责,堪为邦国中之司直了。汉光武帝尝言:‘贵戚尚且缩起手以躲避二鲍。’即指整肃百官群僚,使他们各自慎于职守。所以,宽容的恩典不是应该经常使用的!”

七患1

※原文

子墨子曰:国有七患。七患者何?城郭沟池不可守,而治宫室,一患也;边2国至境,四邻莫救,二患也;先尽民力无用之功,赏赐无能之人,民力尽于无用,财宝虚于待客,三患也;仕者持禄,游者爱佼3,君修法讨臣,臣慑而不敢拂,四患也。君自以为圣智而不问事,自以为安强而无守备,四邻谋之不知戒,五患也。所信者不忠,所忠者不信,六患也。畜种菽粟不足以食之,大臣不足以事之,赏赐不能喜,诛罚不能威,七患也。

以七患居国,必无社稷;以七患守城,敌至国倾。七患之所当,国必有殃。

※注释

1 七患:国家应重视的七种祸患。2 边:“敌”字之误。3 佼:通“交”,交接,交游。

※译文

墨子说:一个国家,有七种大祸患值得重视。这七种祸患是什么呢?都城的内外城郭和护城河都没有修好,不能守御,却去大肆修建宫殿,这是第一种祸患。敌国军队压境,四面邻国都不愿来救援,这是第二种祸患。把人民的力量都耗尽在无用的事情上,把国家的财物宝货虚耗于送往迎来的待客上,这是第三种祸患。做官的人只求保住俸禄,游学未仕的人只顾结交朋友,国君修订法律以惩罚臣子,臣子畏惧而不敢违逆,这是第四种祸患。国君自以为神圣而聪明,而不过问国事;自以为国家安稳强盛,而不做防御准备,四面邻国在图谋攻打他,而自己却不知戒备,这是第五种祸患。国君所信任的人不忠实,而忠于国君的人不被信任,这是第六种祸患。贮藏和种植的粮食不够吃,大臣不足以信任重用,赏赐不能使人高兴,惩罚不能使人畏惧,这是第七种祸患。

这七种祸患如存于一个国家,那么这个国家就一定会灭亡;在存在七种祸患的情况下守御着城池,敌军一到,一定会顷刻瓦解。七种祸患存在于哪个国家,哪个国家必有祸殃。

※原文

凡五谷者,民之所仰也,君之所以为养也。故民无仰则君无养,民无食则不可事。故食不可不务也,地不可不力也,用不可不节也。五谷尽收,则五味尽御于主,不尽收则不尽御。一谷不收谓之馑,二谷不收谓之旱,三谷不收谓之凶,四谷不收谓之馈1,五谷不收谓之饥。

岁馑,则仕者大夫以下皆损禄五分之一;旱,则损五分之二;凶,则损五分之三;馈,则损五分之四;饥,则尽无禄,禀食2而已矣。故凶饥存乎国,人君彻鼎食五分之五3;大夫彻县4,士不入学,君朝之衣不革制;诸侯之客,四邻之使,雍5食而不盛;彻骖騑,涂不芸6,马不食粟,婢妾不衣帛,此告不足之至也。

※注释

1 馈:通“匮”,缺乏。2 禀食:只供饭吃。3 五分之五:疑作“五分之三”。4 县:通“悬”,此指钟磬等悬挂的乐器。5 雍:当作“饔”,指早餐和晚餐。6 涂:通“途”。涂不芸:道路不加整修。

※译文

粮食,是人们所赖以生存的必需品,也是国君用以养活自己和民众的物质。所以如果百姓失去生存的依赖,国君也就没有了供给;百姓没有东西吃,就什么事也干不成。所以,粮食生产储备这件事就不能不努力去做,田地不能不尽力耕作,粮食的使用不可不节俭。粮食全部丰收,那么各种美味都能让国君尽享;如果有一种粮食绝收,国君就不能尽情享受。一谷不收叫作馑,二谷不收叫作旱,三谷不收叫作凶,四谷不收叫作匮,五谷不收叫作饥。

遇到馑年,做官的自大夫以下都减去俸禄的五分之一;遇到旱年,就减去俸禄的五分之二;遇到凶年,就减去俸禄的五分之三;遇到匮年,就减去俸禄的五分之四;遇到饥年,那么全部没有俸禄,只供给饭吃。所以一个国家遇到凶饥,国君就减去鼎食的五分之三,大夫撤去悬挂的乐器,读书人不上学而去种地,国君上朝的衣服虽旧,不更新重做;接待诸侯的客人、邻国的使者,早餐、晚餐都不丰盛,驾车的四匹马撤掉左右两匹,道路不加修理,马不喂粮食,婢妾不穿丝绸。这些表明匮乏到极点了。

※原文

今有负其子而汲者,队1其子于井中,其母必从而道2之。今岁凶,民饥,道饿,重其子此疚于队,其可无察邪?故时年岁善,则民仁且良;时年岁凶,则民吝且恶。夫民何常此之有?为者疾3,食者众,则岁无丰。

故曰:财不足则反之时,食不足则反之用。故先民以时生财,固本而用财,则财足。故虽上世之圣王,岂能使五谷常收而旱水不至哉?然而无冻饿之民者何也?其力时急,而自养俭也。故《夏书》曰:“禹七年水。”《殷书》曰:“汤五年旱。”此其离4凶饿甚矣,然而民不冻饿者,何也?其生财密,其用之节也。故仓无备粟,不可以待凶饥;库无备兵,虽有义不能征无义。城郭不备全,不可以自守;心无备虑,不可以应卒5,是若庆忌无去之心,不能轻出。

※注释

1 队:通“坠”。2 道:通“导”,导引,牵引。3 疾:当为“寡”。4 离:通“罹”,遭受。5 卒:通“猝”。

※译文

现在有一人背着孩子到井边打水,如果孩子不小心掉到井里,那么这位母亲必定想方设法把孩子从井中救出。现在遇到饥年,路上有饿死的人,这种情况比孩子掉入井中更为严重,能忽视这种局面吗?年成好的时候,老百姓就仁慈驯良;年成遇到凶灾,老百姓就吝啬凶恶。百姓哪有什么固定不变的品行呢?从事生产的人少了,吃饭的人多了,那么就不可能有丰年。

所以说:财用不够时,就反省有没有抓住有利的生产时机,粮食不够时,就反省粮食消费上有无漏洞。因此,古代贤人按农时生产财富,巩固农业这个根本,节省开支,财用自然就充足。所以,即使是古代的圣王,哪能使五谷永远丰收,并且水旱之灾不降临呢!但是那时却从无受冻挨饿之民,这是为什么呢?这时因为他们努力按农时耕种而自奉俭朴。《夏书》说:“禹时有七年水灾。”《殷书》说:“汤时有五年旱灾。”那时遭受的凶荒够大的了,然而老百姓却没有受冻挨饿,这是什么缘故呢?就是因为他们生产时财物丰足,而使用时很节俭。所以,粮仓中没有储备的粮食,就不能对付凶年饥荒;兵库中没有储备的武器,即使是正义的也不能去征讨不正义的。城郭修筑不完备,就不能自行防守;心中没有周密的考虑,就不能应付突然的变故。这就好像庆忌没有逐走要离之意,就不可轻易出走。

※原文

夫桀无待汤之备,故放;纣无待武之备,故杀。桀、纣贵为天子,富有天下,然而皆灭亡于百里之君者,何也?有富贵而不为备也。故备者,国之重也;食者,国之宝也;兵者,国之爪也;城者,所以自守也。此三者,国之具也。

故曰:以其极赏1,以赐无功;虚其府库,以备车马衣裘奇怪;苦其役徒,以治宫室观乐;死又厚为棺椁,多为衣裘。生时治台榭,死又修坟墓,故民苦于外,府库单2于内,上不厌3其乐,下不堪其苦。故国离寇敌则伤,民见凶饥则亡,此皆备不具4之罪也。且夫食者,圣人之所宝也。故《周书》曰:“国无三年之食者,国非其国也;家无三年之食者,子非其子也。”此之谓国备。

※注释

1 极赏:最高奖赏。2 单:通“殚”,耗尽。3 厌:通“餍”,满足。4 备不具:没做好防备。

※译文

夏桀没有对付商汤的准备,所以被商汤放逐;商纣王没有防御周武王的准备,所以被杀。桀和纣虽贵为天子,富有天下,然而都被方圆百里的小国之君所灭,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他们虽然富贵,但都不加防备。所以说防备,是国家最重要的事情,粮食是国家的宝物,兵器是国家的爪牙,城郭是用来自我守卫的:这三者是治理国家的工具。

所以说:用那最高的奖赏,去赏赐给无功之人,耗尽国库中的贮藏,用以置备车马、衣裘和稀奇古怪之物,让奴隶劳苦不堪,去建造宫室和观赏游乐的建筑,死后又做厚重的棺椁,做很多陪葬衣服。活着时修亭台楼榭,死后又修造坟墓。因此,老百姓在外受苦,内部的国库耗尽,国君满足不了享乐,百姓忍受不了痛苦。所以,国家一遇敌寇就受损伤,百姓遇到饥荒就会死亡,这都是防备不周全的罪过啊!再说,粮食也是圣人所最为珍惜的。所以《周书》上说:“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储备三年的粮食,国家就不是合格的国家了;一个家庭如果不储备三年的粮食,子孙就不是合格的子孙了。”粮食的储备,这就叫作国家的根本贮备。

※解读

墨子自称自己是“上无君上之事,下无耕农之难”。所以他不属于贵族阶级,但他也不是直接从事生产的小农或手工业者。正是他的这种特殊的身份,使他认识到一个国家最重要的是粮食的生产。一个国家要想长久不衰,就必须避免这七种祸患,而这七种祸患中,最重要的还是粮食。

本篇首先分析了给国家造成危亡的七种祸患,然后指出国家怎样去预防这些祸患,得出的结论是,一个国家要想长久不衰,最根本的就在于增加生产和节省财用,粮食的储备是一个国家的根本储备,并对当时统治者竭尽民力和府库之财以追求享乐生活的做法提出了严正警告。

墨子认为,统治者只有减少劳动人民的负担,在灾荒之年有饭吃不至于饿死,百姓们才会感谢他们,才会更加顺从他们,这样,国家治理起来才容易。也就是说,只有预防上述七种祸患,才是治理国家之道。《周书》曰:“国无三年之食者,国非其国也;家无三年之食者,子非其子也。”此之谓国备。从中可以看出一个国家的强盛,粮食的储备是最重要的。

※事例

一个国家的治理是困难的,同时一个地区的治理也很困难。现在我们就来看看周处是怎样处理祸患的。

周处对待祸患

当初,周鲂的儿子周处,体力超过常人,他不拘小节,乡里的百姓都认为他是祸患。周处曾经询问乡里的老人说:“如今四时谐调,又是丰收之年,而人们却不高兴,这是为什么?”老人叹气说:“三害没有除掉,岂会快乐!”周处说:“三害是什么?”老人说:“南山的白额虎,长桥的蛟龙,再加上你就是三害了。”周处说:“如果大家所忧的只限于这三害,那我就能把它除了。”于是,周处进山搜寻老虎,将老虎射死;他跳到河里,与蛟龙搏斗,杀死蛟龙;然后他跟随陆机、陆云,向他们求学,专心致志地读书,磨炼操守与德行。过了一年,州郡的官府争相征召他去做官。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