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以睡得更好——睡觉是个技术活(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27 15:20:13

点击下载

作者:李舜伟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你可以睡得更好——睡觉是个技术活

你可以睡得更好——睡觉是个技术活试读:

前言

朋友相见,免不了问候几句,“您上网了吗?”“您买房了吗?”“您买车了吗?”……问话中无不折射出时代的特点。近些年来,随着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大家对健康的日益关注。今天,我想说的就是个和健康密切相关的,一个我们离不开却又常常被忽略的话题—“您睡好了吗?”

也许大多数人会奇怪:“睡觉有什么好说的!”可我想强调的是,睡觉可不那么简单。也许你驰骋商场,呼风唤雨;也许你腰缠万贯,事业有成。但是,很可能你仍然不会睡觉。这不是危言耸听。每到夜深人静,在不同的城市,不同的楼群,不同的房间,都会有这样一群朋友:他们紧皱眉头,眼里闪着猫头鹰一般幽幽蓝光,口中念念有词,辗转反侧,上床,下床,如此反复。他们并不是挑灯夜战的科学家,不是运筹帷幄的商战高手。他们只是一群饱受失眠折磨的朋友。他们常常望着东方,直到东方泛白,直到第一缕阳光出现。

人总是要等到失恋的时候才感觉爱情的甜蜜,总是要等到生病的时候才怀念健康的重要,同样,只有到失眠的时候才能体会睡眠的美好。

通过日常工作中与大量失眠患者的接触,我很能体会到他们的痛苦,这本书就是谈谈有关睡眠方面的问题,简单地告诉大家睡眠是怎么一回事,人们为什么会失眠,怎样治疗失眠。相信看过此书后,对失眠的朋友会有些帮助,对目前能睡安稳觉的朋友也是个提醒:注意保持良好的睡眠习惯,不要在失眠的时候才体会睡眠的重要。

不少患者告诉我,开始失眠时并不太在意,等到失眠一段时间后觉得全身都不舒服,“哪儿哪儿都有问题”。但是跑了不少医院,看了不少专家,做了许多检查都没发现问题,于是怀疑自己得了大毛病,以至于晚上都不敢上床,唯恐睡不着。实际上,这是一种焦虑状态的表现,可以通过心理治疗加上药物治疗来治好它。

希望大家如果失眠,一定要到正规的医院去诊断和治疗,不要自己随便吃药,更不要道听途说,去试一些偏方、秘方。因为失眠是可以治愈的。

祝大家都能有个舒服、安稳、踏实的睡眠!李舜伟2018年7月一 你真的了解睡眠吗

胎儿还未出生时就有睡眠,出生后更是如此。按每人每夜平均睡8小时计算,那么,一位70岁老人一生中花在睡眠上的时间竟可达20万小时之多。人的生命是可贵的,也是有限的,花这么多时间在这项单一的、周而复始的活动上,到底值不值得呢?

人们虽然已经研究了睡眠很长的时间,但仍然不能说已经彻底搞清楚了。20世纪50年代以来,睡眠监测仪器(多导睡眠仪)的发明和应用使人们对睡眠的认识深入了许多。从初步的实验结果来分析,科学家发现,睡眠是每个人在生命中都必须满足的一种需要,就像食物和水一样。根据观察,健康人能忍受饥饿长达三星期之久,但只要缺觉三昼夜,就会变得坐立不安、情绪波动、记忆力减退、判断能力下降,甚至出现一些错觉和幻觉,以致难以坚持日常生活中的活动。所以,睡眠对每个人来讲,都是绝对的生活必需。

尽管睡眠对每个人都如此重要,但是不同的人对睡眠的需要并不相同。从大数据统计来看,女性比男性所需要的睡眠时间略多一些,有80%左右的人每天睡7~9个小时。有0.1%左右的人每天睡4个小时就足够,还有些人每天要睡10~12个小时才能解乏,否则白天就会头昏脑胀、无精打采,难以专注工作。历史上有些名人以睡得少著称,如拿破仑每夜最多睡4小时,他不仅自己睡得少,还会责怪他的部下睡得太多;现任美国总统特朗普接受采访时也说自己每天晚上只睡3~4个小时左右。但同样也有以睡眠时间长而闻名的人,例如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每天都要睡10个小时以上。所以,每个人都要根据自己的需求决定睡眠时间长短。要判断自己是否失眠,最好是根据自己不失眠时的睡眠时长,而不要同别人比较。目前,对健康的成年人来讲,每夜平均睡7~9小时就已经足够了。睡眠对于每个人来讲,都是绝对必需的、不可或缺的生活需要。我们是怎样入睡的

如果一个人已经劳动了一整天,当紧张感逐渐消失时,他就会松口气,躺在床上,伸伸懒腰,打个哈欠,此时四肢和身体的大肌肉逐步放松,松得不能再支撑我们的身体,接着,皱着的眉头舒展开来,双手和下巴慢慢放松,人就进入了睡眠。这个过程的长短因人而异,有的人极短,短到自己都察觉不到。如果你是一位有心人,一定会在公共汽车上、开会时、看电视时,从打盹的人身上观察到人入睡的全过程:打盹时,由于人的颈部和身上的肌肉慢慢支持不住重量,头歪向一侧,身子往一边倒,下巴张开,有时还会流口水,有的人还会轻轻打呼噜。此时,只要接受到一点外界刺激,他就会突然抬起头来,茫然地注视周围人群或周围环境,重新意识到“身处何地”。当然,也有人并不承认自己曾经入睡或打盹,只感到自己好像“放松”了一下。“放松”,这是十分确切的描述。因为放松正是睡眠最重要的前提,如果一个人在精神上、心理上、身体上都没有放松的话,就很难入睡,甚至根本不能入睡。许多失眠的患者都有过这样的经历:他们在入睡前就害怕躺在床上睡不着,越害怕,心里就越紧张;越紧张,就越放松不了,结果形成一个恶性循环,也往往使失眠更加严重。怎样得知睡眠是否正常

既然每个人所需的睡眠时间不同,那么,我们应该怎样来判断一个人的睡眠是否正常呢?在一代代科学家的努力下,如今的我们,已经有了客观衡量睡眠质量的仪器和手段。

20世纪50年代,有专家在测定人的整夜睡眠后,发现睡眠是由不同类型的脑电波、眼球活动、肌电活动、心跳和呼吸频率等组成的规律性、周期性的生理活动,经过多次改装和测试,现在在临床上应用的仪器被称为多导睡眠仪,这是用来研究和诊断睡眠病最有效的仪器。

睡眠实验室的操作都在夜间进行,为了避免睡眠时打鼾影响别人,要采用隔音装置。由于使用多导睡眠仪检查时要在头皮上安置许多不同的电极,由导线连接到主机上,有的患者会感到不习惯,难以入睡,所以可能需要反复检查几次才能得到较良好的记录。

实验室的技术员和医师一般都在隔壁的操纵室内启动仪器,将各项数据和信息都输入计算机内后,结果就会通过自动分析仪打印出来。

多导睡眠仪中最基本的部分是脑电波检查。正常健康人在睡眠时其脑电波的图形是规律性地出现的,随着睡眠的进行,图形会发生变化。如果患了睡眠病,其结果就和正常人不同了,医师可以根据异常的脑电波图来进行诊断。

眼球运动记录仪是另一个重要的部分,在睡眠过程中,正常健康人大部分时间眼球基本上不活动,只有一小部分时间眼球才做很快的来回运动。在眼球基本上不活动和快速活动的时候,脑电波有着明显的差别,说明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睡眠阶段。记录这两种睡眠阶段(医师称为时相)对分析睡眠病至关重要。

呼吸记录仪常和血氧饱和度测定仪合并使用,正常健康人在睡眠加深后呼吸变慢、加深,但血氧饱和度应始终保持在90%~95%的范围内。如果有人在睡眠中产生呼吸暂停,而且血氧饱和度降到80%以下,就可能是患了一种睡眠病—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心率记录仪很容易安装,只要把一对电极放在心前区就可以了,由于心电波比脑电波强得多,所以很容易辨认。

肌电图记录仪通常不作为常规检查的手段,只在研究睡眠中肌肉收缩或放松时才用。这对电极主要放在下颏上。

从上述描述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多导睡眠仪能同时记录人在睡眠时的脑电波、心率、呼吸、血氧饱和度、肌电波和眼球活动等数据,通过自动分析仪来测定人的睡眠属于正常还是不正常,是诊断睡眠病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法。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已经有不少大医院建立了睡眠研究的实验室,为许多患有睡眠病的患者解除了疾病的痛苦。多导睡眠仪是用来研究和诊断睡眠病最有效的仪器。正常的睡眠是什么样的

正常人在睡眠时有时眼球不活动或者只有很慢的浮动,这段时间比较长;但有时眼球会很快地来回活动,这段时间比较短,在眼球慢动或快动的同时,脑电图会出现不同的变化。由此,科学家把睡眠分成非快速眼动相睡眠和快速眼动相睡眠两部分,为书写方便起见,在文献中都用英文缩写的第一个大写字母来表示,非快速眼动相睡眠写作NREM睡眠,而快速眼动相睡眠写作REM睡眠,下面我们也按此表述,请读者注意。

正常成年人在睡眠一开始先进入NREM睡眠,由浅入深,大概经过60~90分钟后,转成REM睡眠,REM睡眠持续时间只有10~15分钟左右,然后又转成NREM睡眠,就这样周期性地交替出现NREM睡眠和REM睡眠,一夜出现4~6次,直到清醒为止。这是正常睡眠时的基本规律,如果这种最基本的规律出现紊乱,例如缺少了REM睡眠或NREM睡眠,或是NREM睡眠和REM睡眠的排列发生了紊乱,即刚入睡就出现REM睡眠而不是NREM睡眠,那么就一定是患了睡眠病。NREM的特点

在入睡后进入NREM(非快速眼动期),根据睡眠深度,可以把NREM分成Ⅰ、Ⅱ、Ⅲ、Ⅳ期,各期的脑电波变化很大,能清楚地区别开来。NREM Ⅰ期

如果闭上眼睛做脑电波描记,可以看到有每秒8~13次的脑波,称为阿尔法波,这是以希腊字母α命名的波,说明被检者处于一种清醒而松弛的状态。NREMⅠ期是指由α波期转入浅睡,脑电波逐渐由α波变成频率较高、波幅较大的波,呼吸次数变慢,心率也下降,下颏的肌肉放松,体温稍稍降低,人会觉得自己好像正“漂浮”在一些奇怪的想法之中。所以NREMⅠ期以机体的整个功能减弱和意识不清为主要特征,持续仅10~15分钟。NREM Ⅱ期

脑电波变成频率高、波幅大,密集得像锯齿形的波群,看起来就像一只织布机上的纺锤,这种波形被称为睡眠纺锤。出现睡眠纺锤,就表明受检者正在“实实在在”地睡觉,他已经无法控制自己的思维活动了。在这个时期,眼球会缓慢地由一侧转到另一侧,好像在水上浮动似的,速度很慢。同时呼吸和心率也进一步减慢,体温和血压也会适度降低,肌肉也更加放松。这段时间大概持续15~20分钟。NREM Ⅲ期

睡眠纺锤中逐渐夹杂一些宽大的慢波,大概每秒出现一次,称为德尔塔波,是以希腊字母δ命名的波。δ波的出现标志着NREMⅢ期的到来。这期睡眠较深,只有不停地叫名字并摇晃身体才有可能弄醒他。除了脑电波的变化之外,呼吸、心率、体温、血压也继续降低,肌肉更加放松。这期大概持续10~15分钟。NREM Ⅳ期

脑电波显示以δ波为主,睡眠纺锤完全消失。眼球基本上不活动,肌肉完全松弛,体温明显降低,呼吸均匀而深,心率明显变慢,人很难被叫醒,这期是真正的熟睡阶段。失眠患者和老年人都难以达到NREMⅣ期,而奇怪的是,有些睡眠病却恰好在这期发生,如遗尿症和梦游症等。REM的特点

经历了NREMⅠ~Ⅳ期之后,睡眠会出现一系列变化,最奇特的是眼球活动。原先在NREMⅣ期基本不活动的眼球一下子动了起来,快速地从一侧转到另一侧,好像在看什么东西一样,这时期称为REM睡眠相。第一次出现的REM(快速眼动期)只持续10分钟左右。

除了眼球快速来回活动之外,脑电波的变化也很奇特。原来大量的δ波逐渐减少,出现了睡眠纺锤和α波,以后又出现低波幅、快速的、多变的波形,这是清醒状态的脑电波。可是受检者并没有醒来,他确实还在沉睡之中。

还有奇特之处,REM睡眠时呼吸突然加快而且不规则,心率加快,体温轻度上升,血压也轻度升高,但是肌肉却更加放松了,下颌更松弛,口水会流出来。有些人在这期会出现足趾的伸屈活动,或磨牙。男性可能出现阴茎勃起,女性的阴道分泌物也可能增加。

一位熟睡的人出现清醒状态的脑电波和眼球快速来回活动确实不同寻常,所以REM睡眠又被称为非正规睡眠。经过反复地观察,科学家认为REM睡眠可能与梦境状态有关。如果把受检者从REM睡眠突然叫醒,并请他立刻回忆和复述梦境,那么受检者可以清晰地把梦境和盘托出,不过如果受检者在醒后又陷入深睡中或保持清醒一段时间,则会把5分钟前做的梦忘得干干净净。

REM睡眠还会把外界声响组合到梦境之中。例如你可能会梦见客人不断地按你的门铃请你开门,等到突然惊醒后才发现原来是床头的闹钟在大响着。

各种疾病的发病常常和REM有关。如心绞痛、心肌梗死、溃疡病、哮喘病、中风(卒中)等常常在REM睡眠相急性发作,甚至分娩的发动也在REM睡眠时期。

虽然到目前为止,REM睡眠的作用还不完全清楚,但是科学家认为REM睡眠对人是非常重要的,它能使大脑得到休整,如果缺少REM睡眠(称为REM睡眠剥夺),则会在次夜加倍“偿还”,使人噩梦频频,睡不解乏。

在睡眠实验室,当研究人员尽量阻止受检者进入睡眠达数天之久后,受检者都感到头昏脑胀,不能集中注意力,记忆力明显减退,情绪烦躁不安,易发脾气,表情呆滞迷惘,有时甚至沮丧、压抑,出现自杀念头。个别人还会出现幻觉,如听到别人在同他说话,看见奇怪的东西等,有时出现多疑、敏感、老是疑心别人想害自己等现象,与精神病十分相像。

这种被称为睡眠剥夺的试验一旦结束,受检者便立刻陷入沉睡,他们会一下子进入NREM期。最特别的是,REM睡眠出现的时间将提前,持续时间也延长,出现的次数增多,说明REM睡眠遭到剥夺后要求补偿的趋势最为强烈,反过来也可以说明REM睡眠对人是十分重要的,任何的REM睡眠剥夺都会产生REM睡眠的补偿和反跳。谁也不能剥夺你的睡眠,万万不能不睡觉!

我们一再强调睡眠多导仪的作用,就是因为这个仪器可以客观地观察睡眠时的情况,科学性强。有些患者觉得自己失眠很严重,“通宵未睡”,但睡眠多导仪检查结果却告诉患者睡着了,只不过睡得不够深,时间也不够长。根据这种结果,医师再对症下药,就比较有的放矢,把握也大一些。另外还有些患者被误诊为别的病,依靠睡眠多导仪检查才纠正了诊断。总之,睡眠多导仪检查会给医师和患者一个总的印象,即患者的睡眠到底是正常的还是不正常的。你的睡眠时间够吗 睡眠时间要多长才算“达标”

在了解到睡眠的重要性之后,很多人都会问:“那我一天要睡多久才合适呀?是睡得越多越好吗?”有些报刊资料则会给出一个确凿的时间。

不同年龄的正常健康人对睡眠的要求有很大差异。胎儿在母亲的子宫里同样也有睡眠和清醒的时刻,不过绝大多数时间是处于睡眠之中。根据胎儿脑电图的观察,REM睡眠占大部分时间。

出生后的新生儿大部分的时间在睡觉,平均每24小时要睡14~16小时,其中约一半时间处于REM睡眠。在新生儿睡觉时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到他们的眼球在做快速的来回活动,也正是观察到新生儿睡眠中的眼球快速活动,科学家才发现了REM睡眠。新生儿睡眠时除了眼球快速活动之外,还可以看到他们经常紧握双拳,手指或足趾一动一动地,扮鬼脸,做微笑状等,说明他们正在做梦,可惜我们无法了解新生儿的梦境。总之,从胎儿到新生儿的睡眠脑电图来分析,以REM睡眠为主,说明REM睡眠对他们的中枢神经系统的生长和发育是十分重要的。

随着孩子的成长,到学龄前阶段,儿童的睡眠时间就缩短到12小时左右,再加午睡1小时。到青春期,睡眠进一步缩短为9~10小时,而且不再午睡。REM睡眠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缩短,在整夜睡眠中所占的比例也减少。一般说来,如果孩子白天机灵又快活,没有疲惫的样子,多半说明夜间睡眠已足够了。

成年人的睡眠时间平均为8小时。男女性别略有差异,男性需7~9小时,女性稍长一些,为9~10小时。话虽然这样说,男女性睡眠时间的差别实际上还得看主客观条件而定。比如在妇女的妊娠期,由于维持妊娠的内分泌激素黄体酮大量增加,妊娠妇女就会比平时睡得多些。平时妇女的睡眠也比男性为浅,易被叫醒,所以容易患失眠。到了绝经期,失眠的现象更为突出,成为更年期综合征的一大特点。

成年人夜间睡眠结构有相应的变化,REM睡眠的总的时间继续减少,出现的周期也减少,一般只占全部夜间睡眠时间的1/6左右。

人们总认为老年人只需少量的睡眠时间就够了,这种看法并不完全正确。老年人的睡眠NREMⅢ和Ⅳ期明显减少,有时甚至没有NREMⅢ和Ⅳ期,只有NREMⅠ和Ⅱ期,睡眠质量不高,而且凌晨易早醒,每夜总睡眠时间只有5~6小时。但这并不说明老年人只需要较少的睡眠时间,因为24小时睡眠脑电图检查发现老年人常在白天有浅睡,也许他们是以这种方式来补充夜间睡眠的不足。我们经常会发现,正在读报、看电视、听音乐的老人逐渐低下了头,闭上了眼睛,有时甚至轻轻地打鼾,流口水,这就是老年人的浅睡,他们正在弥补夜间的睡眠不足。

除了不同年龄的人所需的睡眠长度不同之外,不同性格的人的睡眠状态也有所不同。性格是人的态度和行为方面较稳定的心理特征。性格的形成,有遗传因素,但更主要的是环境因素。遗传因素决定了人的生理素质,在此基础上通过后天的学习和生活锻炼逐渐形成了性格。人们通常将性格特征分为内向型和外向型。有人研究发现:睡眠时间短的人,性格多外向,大多胸怀宽广,乐观自信,工作积极,事业上有雄心壮志,对生活和未来充满信心;脑电图的研究证明,这种人以NREM的“深睡”和“中度睡眠”居多,虽然睡眠时间短,但睡眠质量高,白天工作效率高。而睡眠时间长的人,性格内向的居多,小心谨慎,善于思考,对事物有独特的见解,但容易多思多虑,多数人遇到困难时喜欢发牢骚,受挫折后易灰心丧气;脑电图研究发现,这种人以NREM的“浅睡”和“REM”居多。

总之,人的一生从呱呱坠地到离开人世,睡眠是绝对必需的,但睡眠的时间、结构和内容却因个体的差异而有着相当复杂的变化。高质量的睡眠 你的睡眠质量高吗

睡眠既然这么重要,那怎样的睡眠才是高质量的睡眠呢?其实评价的标准一般有三条:精力、情绪和工作能力。如果睡了一夜以后,第二天体力非常充沛,精力非常旺盛,心情非常愉快,待人平和,记忆力也很好,这就是高质量的睡眠。但如果一觉醒来,头晕,头痛,觉得昏昏沉沉的,记性也不好,很容易发脾气,那么就说明这一觉的质量不高,需要调整。

睡眠的作用概括起来,大体上有以下几方面:(1)消除疲劳,恢复体力:

睡眠是消除身体疲劳的主要方式。睡眠不足者,很容易感到疲乏、无力、体力不支。(2)保护大脑,恢复精力:

睡眠不足者,表现为烦躁、激动或精神萎靡,注意力涣散,记忆力减退等;研究发现,连续睡眠剥夺严重者会出现幻觉。而睡眠充足者,精力充沛,思维敏捷,办事效率高。(3)增强免疫力,康复机体:

人体在正常情况下,能对侵入的各种抗原物质产生抗体,并通过免疫反应而将其清除,保护人体健康。睡眠能增强机体产生抗体的能力,从而增强机体的抵抗力。(4)促进生长发育:

睡眠与儿童生长发育密切相关,婴幼儿在出生后相当长的时间内,大脑继续发育,这个过程离不开睡眠;且儿童的生长在睡眠状态下速度增快,因为睡眠中血浆内生长激素可以连续数小时维持在较高水平。所以应保证儿童充足的睡眠,以保证其生长发育。(5)延缓衰老,促进长寿:

近年来,许多调查研究资料均表明,健康长寿的老年人均有一个良好而正常的睡眠。(6)保护人的心理健康:

睡眠对于保护人的心理健康与维护人的正常心理活动是很重要的。因为短时间的睡眠不佳,就会出现注意力涣散,而长时间者很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等情绪,甚至发展至抑郁症、焦虑症。不要单纯以睡眠的时长来判断睡眠的质量!

想要判断睡眠的质量,绝不能单纯看睡眠时间的长短。有的人来看病,说他晚上只睡了四个小时,但询问后,发现他虽然睡的时间不长,但是第二天工作效率很高,情绪也很好,没有任何异常,这样的人完全是正常的。你的身体会给你最直接的反馈,假如确定睡眠质量高,那就完全没必要因为睡眠时长的与众不同而犯愁。能够起到前文讲的六大作用,这样的睡眠就是高质量的。高质量的睡眠能带给我们什么

高质量的睡眠除了能让人精力充沛、精神愉悦,更能给人的身体带来很多益处。

我们常说,营养、运动和睡眠,对于儿童的生长发育是特别重要的三要素。在这其中,睡眠却常常被忽略了。其实,睡眠对一个孩子的生长发育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睡眠在一个人的一生中约占三分之一以上时间,作为生长发育高峰期的孩子,对睡眠的需求会更高。这是因为睡眠与生长激素的分泌有关。医学研究认为,人体睡眠时分泌的生长激素为醒时的3倍多。生长激素是人下丘脑分泌的一种激素,它能促进骨骼、肌肉、结缔组织和内脏的生长发育;生长激素分泌过少,势必会造成身材矮小。而生长激素的分泌有其特定的节律,即人在睡着后才能产生生长激素,深睡1小时以后逐渐进入高峰,一般在22时至凌晨1时为分泌的高峰期。如果睡得太晚,对于正在长身体的儿童来说,身高就会受到影响。因此,孩子睡觉最迟不能超过21时,一般以20时前睡觉最为适宜,这样,就不会错过生长激素的分泌高峰期。儿童长期睡眠不足会影响身高的增长。

所以,睡眠充足,孩子的生长发育就快。年龄越小,睡眠应越多。1岁以下的小儿一昼夜需要14~20小时的睡眠,2~5岁的小儿需要11~13小时,6~13岁的小儿需要9~10小时。学龄儿童和青年人一般每日应不少于8小时睡眠,睡眠对儿童来说不仅可以恢复体力、储存能量、促进体格生长,同时还有助于神经系统的发育,尤其是在快速眼动睡眠期大脑蛋白质的合成加快,新的神经突触联系成熟与建立等均有助于促进学习记忆活动。因此,充足的睡眠无疑是儿童健康成长的重要保证。

造成儿童睡眠不足有很多方面原因,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家长不恰当的教育方式,如让孩子过度地学习,参加各式各样的课外辅导班和学习班等,侵占了孩子的正常休息时间和睡眠时间。理智的家长们,为了孩子的身心健康,请保证他们足够的睡眠。充足的睡眠能使你的孩子长得更快!

除了对小朋友,睡眠对爱美的朋友们也非常重要。随着社会进步,人们观念更新,“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美容成了人们日常生活中较为热门的话题。可是你们知道最好的美容方法吗?它并不是昂贵的化妆品,而是睡眠。如果能保证良好的睡眠,实际上你每天都在美容。

睡眠与美容究竟有哪些关系呢?综合现代研究结果表明,大致有三个方面:①睡眠时皮肤血管更开放,能补充皮肤营养和氧气,带走各种排泄物;②睡眠时生长激素分泌增加,促进皮肤新生和修复,保持皮肤的细嫩和弹性,起到预防和延缓皮肤衰老的作用;③睡眠时,人体抗氧化酶活性更高,能更有效地清除体内的自由基,保持皮肤的年轻态。所以,皮肤的美丽实际上是在睡眠中孕育的。如果你错过了睡眠这个良机,恐怕你美丽的皮肤就会受到伤害,变得干涩、粗糙、晦暗、皱纹增加等。

尽管如此,生活节奏的加快仍然使人们的睡眠质量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充足的睡眠已经成了不少人可望而不可即的奢侈品,尤其是那些“白领”阶层的人群,工作压力大,生活规律发生变化等,已经导致其睡眠时间明显缩短、睡眠质量下降、精力不足、疲惫感增加、情绪低下等不同的症状,随之而来的便是工作效率明显下降,身体健康明显受损,这些不可避免地就会影响皮肤的保养,从而出现皮肤的老化。

由此说明,睡眠与美容确是息息相关的。那么,怎样才算良好的睡眠呢?一般来说,应注意两个方面的问题:①保证足够的睡眠时间:一般成人每天约需睡7~8小时;②讲究睡眠质量:睡眠的质(深沉香甜)要比量(足够时间)更为重要。睡眠的质量标准应该是醒后全身轻松、疲劳消失、头脑清晰、精神饱满、精力充沛,能胜任工作和学习。对于长期睡眠不良者,应找出原因并加以消除。

总之,充足的睡眠是美容的良方,通过一夜香甜的睡眠,就能使你整个人容光焕发。良好的睡眠比任何化妆品、华贵的服饰更能增添你吸引人的魅力,那么何乐而不为呢?寻找属于自己的生物钟

近年来,我们对人的生物钟的研究有了比较大的发展。这里所说的生物钟,并不是一个真正的“钟”,而是人类的规律性的生命活动。这实际上是我们人体根据自然环境变化形成的一个激素调节的规律。

可能有些人会对生物钟这个词感到陌生,但不少人在日常生活中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平时生活较有规律,每天晚上固定几点钟睡觉,第二天固定几点钟起床,时间一长根本不用上闹钟,到时间就会准时起来。如果头天有事,晚上稍微晚点睡觉,到第二天早上还是会按平时起床的时间醒来,比上闹钟还准。如果第二天早上要赶火车、飞机或是外出旅游,不用上闹钟也会提前醒来。这种类似闹钟的“唤醒”系统是天生的吗?有没有科学依据呢?

德国科学家对15名年龄25岁的志愿者做了3个晚上的睡眠试验。在其中两个晚上,志愿者在睡觉前被告知第二天将在9点钟起床,可是研究人员却“突然袭击”提前3小时把他们叫醒,测血中激素含量,发现增高并持续了15分钟。到第3个晚上,志愿者在睡觉时被告知第二天是6点钟起床,结果血中激素在早5点钟就已经增高了。这个结果说明这种激素和人的紧张有关,激素在人醒来之前显著增多,表明人在睡眠过程中,对早上醒来这一事件具有“警觉”意识,这种“警觉”意识使人产生紧张感,很可能是人能准点起床的原因。现在已经查明,这种激素属肾上腺皮质激素。

根据现代医学的研究,睡眠和光照有密切的关系,而光照与人体内褪黑激素的分泌有关。褪黑激素都是由松果体(位于脑内的一个腺体)合成的,白天脑内把褪黑激素的前体贮存起来,一到晚上,这些前体就由许多酶的作用加工变成褪黑激素,并迅速进入血液和脑脊液中,数量可达10倍以上。褪黑激素的主要功能是加速人的睡眠过程,使人很快入睡。可见光照会破坏睡眠过程,而黑夜则加速睡眠过程,这是由体内物质作为生理基础的。目前这项研究表明,人体内可能还存在另一套可以根据环境变化而调整时间的“闹钟”系统。人在睡眠时,大脑的某一部分很可能仍保留意识,这一部位正是控制“闹钟”系统的关键所在。现在科学研究已经表明这个部位很可能是位于脑干内视神经的上方的核团,称为视上核。视上核能够调节睡眠和觉醒的关系,如果破坏这个核团,动物的睡眠和觉醒将极其紊乱。当然,对人体的观察还需要相当一段时间才能最终确定。

那么,我们该怎样调整自己的生物钟,使自己获得高质量的睡眠呢?很简单。中国有句古话叫“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是指人的一天活动是随太阳的升起和下降而定的。晚上10点钟上床,与凌晨4点钟上床相比,即使同样睡上8个小时,也一定是前者更加健康。现代医学强调身体生理活动的昼夜规律,在一天24小时内,某些器官的活动在白天最突出,到夜间就休息了;而另一些器官却恰恰相反,在夜间活动,白天倒休息了。这种器官自我调节的生理活动保证了人体各部分的需求,相互之间不会“撞车”,也不会产生空当。睡眠也属于其中之一。

如果我们坚持良好的睡眠作息制度,定时起床,定时休息,那么身体内的生理性物质到时候就会自动调节,让人轻松入睡。相反,如果我们经常打乱睡眠规律,如开夜车、打整夜麻将、看整夜电影等,偶尔一次还行,长期这样做,就会破坏原有的睡眠规律。因为习惯于夜间兴奋、活动的人身体内的生理性物质已经适应了另一种变化,此时如果想回到正常的睡眠节律就需要有一段重新适应的时间,这样就难免会造成失眠。

所以讲究睡眠卫生的人们很强调正常的睡眠作息制度,不轻易地改变它,甚至在节假日也一如既往。坚持良好的睡眠作息制度,保证睡眠质量睡眠与季节和气候的关系

一年四季,春夏秋冬,周而复始,季节变化对睡眠也有明显的影响。随着春天的到来,万物复苏,白天的时间逐渐延长,黑夜时间缩短,人的睡眠时间也会较冬季有所缩短;夏季来临,天气炎热,汗流浃背,睡觉时间通常较晚,有时入睡困难,夜间还常有蚊虫叮咬,睡眠不实,易醒,睡眠质量自然不好,一般每晚能睡5~7个小时就不错了,但中午常有较长的午睡时间来弥补夜间睡眠的相对不足。秋冬季节,尤其是冬季,夜长昼短,夜间睡眠时间延长,通常每晚可以睡8~9小时。

在阳光充足、天气炎热的日子,睡眠时间通常较短;而在气候恶劣的天气,如下雨或阴天,或气温较低的冬季,睡眠时间就相对较长。另外,还有人做过研究,认为随着地区海拔的增高,睡眠的时间稍有减少,也就是说高原居住的人较平原居住者睡眠时间稍短;随着纬度的增加,睡眠时间则稍有延长,即靠近两极的人睡眠时间略有增加。缺觉如欠债,都是要还的

我们可能都有这样的经历:为了应付一场考试或有一项重要的工作需尽快完成,常常会加班加点,挑灯夜战,一直熬到深夜。但这其实是一场不可持续的“消耗战”。

睡眠是生命的需要,所以人不能没有睡眠,而且每天缺少的睡眠还要补上,否则就会受到身体发出的“警告”。

拿破仑总希望从睡眠中节省时间,所以曾经强迫自己2~3夜不睡,但结果却让他懊悔不已,因为他抵挡不住“瞌睡虫”的侵袭,在白天办公时间沉入梦乡,而且整天头昏脑胀,记忆力差,办事效率反而下降了。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劳动力缺乏,英国某些军工厂决定延长工人工作时间,每周工作70小时。开始的1~2周,产品数量稳步增长,第3周后发现废品率比之前大大上升,最后每小时生产的合格产品远远低于加班之前,为了降低废品率,只能减少加班时间,直到每周工作54小时,产品的合格率才又达到高峰。

在进行短时间的熬夜后,只要进行适当的休息,睡眠就会很快恢复,对身体也不会有什么影响。但如果长期熬夜,在白天又没有得到充分地休息,就很容易引起全身疲劳、注意力不集中、反应迟钝、情绪不稳,白天即使勉强能坚持工作学习,也效率低下。长期发展下去,还影响了正常的睡眠-觉醒周期,不熬夜时晚上也睡不着,变成该睡的时候没法睡,不该睡的时候又没精神。在历史中,指挥官在重大战役之前,会派出小股部队在夜间对敌军前沿阵地进行骚扰,使敌军整夜不能入睡,结果是次日战斗打响后,敌军的战斗力会因睡眠不足和疲劳而减弱。

另外,脑电图的研究发现,连续熬夜后,人的睡眠模式会发生改变:REM的次数增多并且时间延长,使REM时间占睡眠总时间的比例显著增加,由原来的20%左右增加到40%以上,由于REM与梦有关,因此经常开夜车的人往往会觉得整夜都在做梦。

对于青少年来说,长期熬夜的另一个坏处是影响生长发育。因为人体的各种激素,特别是生长激素通常在夜间睡眠时分泌(主要是在NREM时分泌),而长期熬夜的人的NREM时间缩短,其结果是导致生长激素分泌的减少,从而影响青少年的生长发育。

由此看来,经常开夜车是要不得的。与其熬夜到深夜,倒不如头一天晚上早点睡觉,第二天早点起床,保持清醒的头脑去看书,去工作,这样会更有效率。正餐之外的小点心 不发生在午夜时分的睡眠

我们最长的睡眠时间当然是在午夜,那么,在漫长的白日里,找个时间小睡一下,补充一下精神,这样的行为是否可取呢?

最常见的发生在白天的睡眠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午睡,是发生在固定时间的短时间睡眠;另一种则是打盹,可能发生在任何时候。这两种睡眠的形式、发生原因和对人体的影响都有很大不同,需要分开来讨论。

午睡是国人的一个传统习惯,在农村,夏天有歇晌,而工厂、机关、学校等一般也都安排有午休时间。通常都认为,午后小憩是有好处的,经过一上午紧张的工作,人的脑力和体力已出现疲劳现象,短暂的睡眠有助于消除疲劳,恢复脑力和体力,使下午的工作更有效率。德国的睡眠专家认为,除了夜晚外,人体在白天也需要睡眠,在上午9时、中午1时和下午5时,有3个睡眠高峰,尤其是中午1时的睡眠高峰较明显,他们认为白天的睡眠节律往往被繁忙的工作和紧张的情绪所掩盖,一旦外界刺激减少,人体白天的睡眠节律就会显露出来。

北欧、西欧、美国、加拿大这些国家一般没有午睡的习惯,而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这些南欧国家还有非洲北部的一些国家常有午睡习惯。现在我国一些大城市工作节奏较快,尤其是很多公司采取“朝九晚五”的工作制度,中午只有一个小时左右的就餐时间,根本无暇午睡。当然,如果夜间睡眠时间充足,不午睡也没关系。

既然很多人都有午睡的习惯,那么怎样午睡才算好呢?第一,不要吃完饭立刻就睡。刚吃了午饭,胃内充满了食物,这时午睡会影响胃肠道的消化吸收;第二,应注意睡觉的姿势,最理想的姿势是平卧。而迫于条件限制趴在桌子上午休,这样不但休息不好,而且有碍健康。趴坐而眠时上半身的力量全部压在头面部、胳膊和胸部,时间一久会使手臂麻木,呼吸不畅,甚至影响头面部血液供应;第三,时间不宜过长,以不超过半小时为宜,日本专家认为午睡时间最好在15~20分钟。有些人午睡时间长达3~4小时,一觉醒来已近黄昏,醒后头脑还不清醒,但一到晚上就十分精神,再也睡不着了,严重影响了正常的睡眠节律。

由此看来,是否午睡应根据自己的习惯和条件,但有一点必须说明,失眠的患者不要午睡,因为午睡会进一步打乱本来已经紊乱的睡眠节律。本来晚上就睡不好,如果再午睡,晚上就更睡不着了,这是一个恶性循环。

比起午睡来,打盹发生得更随意。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情景:安静的会场里,人们正聚精会神地听着报告,这时可能从某个角落传来阵阵鼾声,或轻或重,只见某位老兄正处于甜蜜的梦境中,不时点头,这可不是因为他同意报告的内容,而是睡觉时肌肉放松所致。那么,这种睡眠的发生是正常的吗?

我们把这种白天短时间的睡眠称为“打盹”。许多人都有这样的体会:世界杯期间,深更半夜看球赛,白天昏昏欲睡。这时,我们往往选择白天小睡一觉的方法来恢复精力。打盹是机体对睡眠不足的一种补偿,可以使人的体力和精力得到恢复。在连续的长时间工作后,打盹可能是一种较好的休息方法。为什么一辆长途汽车要配两位司机呢?目的就是让他俩交替休息,打个盹,避免发生交通事故。有一些老年人夜里睡得少,但是白天会打盹,补充睡眠。

虽然通过打盹补充睡眠的效果不错,但是我们真的不推荐长期这么做。因为一方面,这不是规律的作息,从长期来看并不是自然的睡眠。另一方面,打盹的地方一般都不是特别适合睡觉的地方,比如沙发和办公桌,在沙发上歪着脖子睡或者趴在办公桌上睡,对于颈肩、背肌都不好。

有些时候,人们打盹除了是对睡眠的补充外,还是对于某种环境、气候条件下的习惯。如前面提到的那位老兄,安静的会场,昏暗的灯光,甚至是发言者单调机械的话语都可能使已经疲惫的人悄然入睡;夏日炎炎,尤其在午后,人们昏昏欲睡,这时小睡半小时或者哪怕是一刻钟,都可以起到不小的作用。但这种打盹的习惯是可以改变的。如果工作紧张,整天都有忙不完的事要干,又哪有时间打盹呢。

但是,有少数的打盹并不正常,它可能是某种疾病的一种征兆。如果不分时间、场合打盹,你就应该留意,自己是不是存在某种睡眠疾病,如发作性睡病和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在这个时候,与其打盹,还不如打车上医院,看看医生,进行详细的检查和必要的治疗为好。梦的故事

无论是美梦,还是噩梦,梦始终包裹着一层神秘的色彩。尽管科学家对梦已经做过不少的研究,可是迄今为止,谁也无法把梦的本质说清楚。

做梦自然和睡眠紧密地联结在一起,没有睡眠,便谈不上梦。也许有人会说,不是还有“白日梦”的说法吗?其实所谓白日梦,要么是白天真正睡着了做梦,要么只是一种幻想。所以谈梦,就不可避免地要谈睡眠。

睡眠的哪些阶段会做梦?根据睡眠多导仪检查结果,NREM睡眠Ⅳ期和REM睡眠期都会做梦,可是两种时相中做梦的情况不同,在NREM睡眠Ⅳ期做的常常是噩梦,如从高空中摔下来,掉进海里差一点淹死等。有时随着做梦,还会出现一些活动,如突然起床、穿好衣服出门、找厕所排尿、坐在床上大嚷大叫等,如果在发作时被人叫醒,他完全不能回忆梦境和活动。医师会把这种情况诊断为梦游症或睡行症。在REM睡眠期几乎眼球一有快速来回活动便在做梦,而且梦境生动、鲜明,当然不一定有逻辑性,时空观念也会颠倒、错乱。如果在REM睡眠时叫醒做梦的人,他可以较完整地回忆梦境,有时甚至能复述得栩栩如生。不过回忆梦境的清晰度取决于醒来的过程是快还是慢,快醒的人回忆梦境常常是完整的,慢醒的人回忆起来则多半模模糊糊。有些人一躺下就做梦,而且能清楚地记得梦境,甚至半夜里醒转再睡,梦境还会继续下去,就像分集播出的电视连续剧一样。

梦境并非只有黑白灰色,许多人都能确切地记得自己曾经拥有过的华丽、鲜艳、色彩绚丽的梦,和彩色电影完全一样。实际上,哪怕是从出生就看不到物体和色彩的盲人,也会做彩色的梦。用多导睡眠仪记录和观察盲人的睡眠情况,发现盲人的梦丝毫不比正常健康人的苍白乏味,而且他们可以清晰地说出梦中的图像和色彩。

外界事物能不能进入梦中?可以从我们自身的体验来回答这个问题。有时我们可能梦见自身在冰天雪地里长途跋涉而找不到一个庇护所,正感到身心俱寒,难以为继时,突然醒来发现自己蹬掉了被子,正暴露在寒冷的房间里。这个例子说明了外部刺激确实能影响我们的梦。我们的梦境可能受入睡之前那一段清醒时间内所遇到的事件的影响最大,不过,梦境不会是那段清醒时间所经历的事件的简单重复,而是经过改变了的、糅合了自己思想和情绪的某种意境。

可能有人会说:“我做的梦白天根本没有想到过,我梦见的人从来都没有见过,梦到的地方也从来没有到过,你怎么来解释呢?”是的,这就是梦的神秘所在。这里充满了玄机,也为“圆梦者”的存在提供了背景。不少人认为梦中的凶吉有预示性,如梦中从高山上摔下来,就预示你将从现在的高位上被撤职,情况是否如此?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因为绝大多数的情况并非如此,纵然有个别例子相符合,那也只是一个巧合而已。人们常常把一些偶然的巧合看作是必然的联系,赋予梦的预见性,实际上是犯了逻辑推理的错误。

那么现代心理分析之父弗洛伊德的名著《梦的解析》是不是无稽之谈呢?凡是看过这本著作的人都知道,弗洛伊德对梦的看法是基于潜意识学说,他认为潜意识中的内容经过“化妆”“伪装”“改头换面”等手法骗过了“内心监测者”的审查,然后浮现到梦中,因此通过对梦的阐释,剥掉包围在梦外面伪装的外壳,就能了解潜意识的内容。可是潜意识的内容又是从何而来呢?按他的说法是童年经历的凝缩、提炼而形成的情结,所以并不是空穴来风和空中楼阁,而有其一定的事实根据,只是人们早就遗忘了,唯有在梦中才重现浮现出来。当然,弗洛伊德对梦的分析最终归结为性本能,这点即使是在欧美等国也并不一致赞同。从最近的趋势看来,心理分析疗法在美国也有走下坡路的现象。

而提起“说梦话”,就如同提起“感冒”一样,男女老少无人不晓。无论是听别人说的,还是自己亲身经历过,谁都能讲述一两个说梦话的例子,谁都知道说梦话是怎么回事。但若进一步询问:人为什么会说梦话呢?说梦话是病吗?说梦话需不需要治疗呢?可能就没有多少人能答得上来了。

在睡眠医学中,说梦话被称为“梦语症”,它是指在睡眠中讲话或发出声音,清醒后本人不能够回忆的现象。这是因为睡眠中语言运动中枢单独兴奋所产生,多发生于NREM睡眠期。它可见于任何年龄和任何性别的人群,但女性比男性多见。主要表现为在睡眠中无意识地讲话、唱歌、哭笑或发出嘟囔声。梦语通常构音不清,或只是一些不成文法的只言片语,可自发出现,亦可在室友或同床者对话后诱发产生。

梦语症虽然很常见,但一般预后良好,不需特殊治疗,但若为某些精神、躯体疾病的一种反应或与其他睡眠障碍合并出现,则应进行治疗。因此,如果你说梦话,最好去医院请医生帮助鉴别一下,以明确是否需要接受治疗。学会评价自己的睡眠

为唤起世界各国人们对睡眠重要性和睡眠质量的重视,在世界卫生组织(WHO)的赞助下,国际精神卫生和神经科学基金会于2001年发起的“全球睡眠与健康计划”将每年的3月21日定为“世界睡眠日”,并每年确定一个主题。2018世界睡眠日中国主题是:规律作息 健康睡眠。

想要拥有健康的睡眠,首先要对自己的睡眠状况有一个科学的、客观的评价,自测雅典失眠量表(AIS)是一种睡眠自评工具。根据自身情况,在符合的选项上打√,自己记录上个月中每周经历至少3次的项目。睡眠自测雅典失眠量表(AIS)续表

这是一个自评量表,如果在最近一个月内每星期至少发生三次,就在项目上打钩,总分范围为0~24分,得分越高,说明睡眠质量越差。评分标准:<4分,无睡眠障碍;4~6分,可疑睡眠障碍;>6分,为失眠。(Jorunal of Psychosomatic Research,2000,48:555-560)二 睡眠障碍知多少

人们说起睡眠疾病,好像没有多少可谈的,还不就是睡不着嘛!但这是一种误解,睡眠疾病包括的内容可真不少。失眠、睡不着是最主要的疾病,可睡得太多算不算病?睡眠时突然起床叫嚷,或是到处乱走算不算病?当然也算!所以睡眠疾病可以分成三大类:第一类是睡得太少,失眠;第二类是睡得太多,嗜睡;第三类是睡眠中出现异常行动,所谓异常睡眠。

中华精神科学会制订并通过的中国精神障碍分类和诊断标准第3版(C厘米D-3)中有“非器质性睡眠障碍”一节,这是国内现行的、比较权威的分类和诊断标准。现在节录如下:(1)失眠症:

指一种以睡眠为主的睡眠质量不满意状况,其他症状均继发于失眠。失眠可引起患者焦虑、抑郁,或恐惧心理,并导致精神活动效率下降,妨碍社会功能。(2)嗜睡症:

白天睡眠过多,并非睡眠不足所致,不是药物、脑器质性疾病或躯体疾病所致,也不是某种精神障碍(如神经衰弱、抑郁症)的一部分。(3)睡行症:

通常出现在睡眠的前1/3段的深睡期,起床在室内或户外行走,或同时做些白天的常规活动,一般没有语言活动,询问也不回答,多能自动回到床上继续睡觉,次晨醒来不能回忆,多见于儿童少年。(4)夜惊:

幼儿在睡眠中突然惊叫、哭喊,伴有惊恐表情和动作,以及心率增快、呼吸急促、出汗、瞳孔扩大等自主神经兴奋症状。通常在晚间睡眠后较短时间内发作,每次发作持续1~10分钟。(5)梦魇:

从睡眠中为噩梦突然惊醒,对梦境中的恐怖内容能清晰回忆,并心有余悸。通常在晚间睡眠的后期发作。你听说过“睡瘫症”吗

有一些患者在将睡未睡或将醒未醒之际,突然感到四肢完全不能动弹,也发不出声音,持续数分钟后方可好转,可是头脑却十分清醒,完全清醒后可回忆当时发作体验,因此感到十分恐怖。医学上把这种现象称为“睡瘫症”。

睡瘫症是指在睡眠期间发生的短暂的自主运动不能的恐怖性体验,可发生于睡眠的起始阶段或觉醒过程中,也可见于夜间或早晨,常与不规律的睡眠习惯、睡眠剥夺、三班倒、跨越时区、过度疲劳或仰卧睡姿有关。可能因REM睡眠期的肌张力低下在不适当的时间被激活或控制REM睡眠期的运动抑制机制发生病变所致。

常见于青少年。多发生于入睡或觉醒过程中。主要表现为患者突然发现自己处于麻痹状态,肢体、躯干及头部的任何微小运动都完全不能进行,同时亦不能睁眼、讲话、发声或呼吸。发作过程中,患者意识完全清楚,并能充分意识到自己的处境,因此感到十分恐怖。一般持续数分钟后,可自行消失或在外界刺激下消失。有些患者可借助反复努力移动肢体或强有力的眼部运动中断睡瘫症的过程。患者在第一次发作后,常因对发作过程的害怕体验而心情焦虑,担心会不会再次发作或在下次发作时会不会产生什么严重的不良后果。随着发作次数的增多,在知道整个发作过程短暂且无不良反应时,焦虑情绪可消失。

由于该病发作频率较低,大部分患者一生中仅发作1~2次,且没有明显不良反应,因此,不一定要治疗。为预防发作,可改善不良的睡眠习惯,避免过度劳累及仰卧睡姿等。发作频繁者,可在医生的指导下适当应用药物。整天想睡是病吗

谈到失眠,人人都懂,但也有一部分人,不仅不会睡不着,还总想睡,可以一天到晚地睡,但无论他怎么睡,就是睡不够,这算不算是病呢?

和失眠一样,多睡在医学上也被认为是病态。因为人在除了睡觉之外的时间里,都应当保持清醒,否则一天到晚迷迷糊糊,昏昏沉沉,那就什么事也都做不成了。当然多睡也有许多不同的原因,如果属于一段时间内的睡眠剥夺,即强制人不许睡觉,如学生考试前的熬夜,那么当睡眠剥夺终止后,人会感到格外疲劳,整天瞌睡,这是一种睡眠的补偿,不能算疾病。我们在这里所说的多睡是指有少数患者在任何条件、任何情况下都抑制不住地瞌睡,如爬楼梯时、游泳时、走路时、驾驶时、吃饭时、开会时等,由于情景和场所不同,这种睡眠会对他人和自己造成伤害,而患者却难以控制自己,照睡不误,这种多睡便是一种病态。病态的多睡包括发作性睡病、Kleine-Levin病、特发性过度睡眠、创伤后过度睡眠和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几种类型,我们将在后面逐一介绍。突如其来的睡眠 发作性睡病

当一个人在很高兴地大笑或极度伤感地大哭的情况下突然摔倒,全身发软,但心里很明白,过了三五秒钟就好了,而且这种状况会反复发生,医学上称为“猝倒症”,这是发作性睡病的一种特殊表现。

发作性睡病,又称为过度睡眠或异常动眼睡眠,多半在青少年起病,男孩较多见。有些患者可有家族史,现在也确实发现患者有不正常的基因。不过脑炎、脑膜炎、头部外伤、脑瘤等病有时也可以引起发作性睡病。

典型的发作性睡病具有白天过度睡眠、猝倒发作、睡眠麻痹和入睡前幻觉的四联症。白天过度睡眠是发作性睡病的典型症状,它是指在白天发作的不可控制和不可抗拒的睡眠,在什么情况下都可发生,睡眠时间长短不一,最短5~10分钟,最长几小时,视有没有人叫醒患者而定,这种睡眠常常做梦。患者白天常常睡着,到了夜晚,睡眠却很不理想,入睡快,易醒转,做梦多,常吓醒,所以夜间的睡眠很零散,质量不高。

猝倒发作的表现就如上面描述的那样,虽然患者心里明白,但控制不住自己,在大笑或大哭时会突然倒下去。现在通常认为猝倒发作是由于情绪强烈释放后,全身肌肉张力短时间消失,结果人体无法维持体重而倒下之故,很快就能恢复。

另外,睡眠麻痹是指在将睡未睡或将醒未醒时四肢突然不会动弹,虽然心里明白,但控制不了,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梦魇或睡瘫。发生这种情况使患者感到恐惧非凡,有些老人会将其解释为“狐狸精压住四肢了”。医学上把这种症状称为梦魇或睡瘫,也属于睡眠障碍之一。

梦魇现象根据多导睡眠仪检查来看,多半发生在REM睡眠期,在患者入睡后,经历了NREM睡眠各期,到了REM睡眠期,就发生了许多梦境,有的梦境恐怖而刺激,形象栩栩如生,患者会从梦境中惊醒过来,当时意识已基本清醒,但管理四肢活动的功能还没有完全恢复,所以尽管心里明白却指挥不了四肢的动作。实际上只要有人在身边猛击一下床或大喊一声名字,症状就会立刻好转,一切都恢复正常,如果让患者谈谈当时的情况,他会很清晰地描述做梦的情景。

梦魇在儿童或成人都有发作的可能。根据医师观察,有强烈的精神创伤者、有精神心理障碍者、有内脏疾病者、缺觉多日引起REM睡眠反跳者都容易发生梦魇。通常不必治疗,因为发作会自行停止。只有在一段时间内经常出现梦魇者,才需要服药治疗。

入睡前幻觉是指患者在将睡未睡或将醒未醒之际听到有人叫自己的名字,和自己说话,或看见动物、人物在眼前晃动,但到入睡后或清醒后就消失了。

多导睡眠仪检查对发作性睡病的诊断极有价值,当患者入睡时,仪器上首先出现的不是NREMⅠ~Ⅱ期,而是REM睡眠,这种睡眠周期的颠倒、不正常正是发作性睡病的特征,所以有条件做多导睡眠仪的医院对诊断发作性睡病可以说是百发百中的。

由于病因还不太清楚,所以目前发作性睡病尚无特效治疗方法。但是近年来不少学者发现患者的脑内缺乏一种称为orexin的物质,有的患者可以完全没有。这种物质就像西游记里孙悟空变出来的“瞌睡虫”的对立面,如果它在脑内,人就不会睡觉,如果把它拿掉,人就会整天呼呼大睡。然而,有学者将这种物质注射到人体内,发现它并不能治愈发作性睡病,所以,科学家还在研究这种物质和疾病之间的确切关系。

发作性睡病从被医学界发现至今,已有上百年的历史,目前的治疗方法包括一般处理、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三大方面,一经怀疑,应及时到医院确诊,并寻求治疗。

现有的治疗药物主要属于中枢兴奋药,如安非他明(苯丙胺),甲哌酯(利他林)等,但是这类药使用不当有药物依赖或成瘾的可能性,所以一般不用。现在有一种新药叫莫达芬尼,虽然也属于中枢兴奋药,但是根据国外使用的经验,该药的药物依赖和成瘾机会不大,因此相对比较安全。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中国也会有这个药,为发作性睡病的患者带来福音。又贪睡又贪吃的病 Kleine-Levin综合征

Kleine-Levin综合征的症状听起来像是个懒病:又贪睡、又贪吃,但实际上,这是一种少见的睡眠病。研究者在做动物实验的过程中发现,影响猴子某些脑内组织,如下丘脑、杏仁核、海马等,猴子就会呼呼大睡,醒来后食欲大增,往往比平时多吃好几倍,同时性格暴躁、容易打闹,性本能亢进、频繁追逐异性等。在医学上,这些症状用两位首先报告者命名,称为Kleine-Levin综合征。

人类会不会患上这种少见的怪病呢?会的!患这种病的患者大多比较年轻,大概在15~20岁之间。男性女性都可以罹患,但男性略多见。最典型的表现是周期性嗜睡,患者在发病时有不可抗拒的睡眠渴望,在什么情况下都会睡着,而且一睡就是几天,有时长达十余天,推之可醒,吃些东西或上过厕所后又睡,基本上不醒。到了睡眠期过去后,患者会大叫肚子饿,拼命吃东西,食量比往常多出几倍,而且是不停地吃,甚至偷东西吃。在贪吃同时,患者还表现出性功能亢进,爱和异性交往,有时出现手淫行为。性格也变得烦躁不安,稍有不遂,就骂人、打人、毁物,使家人不知所措。幸亏这段时间不长,约1周左右即可逐渐平息。此病一般在一生中仅发作一次,但也有反复发作者。

迄今为止,对这种怪病的病因还不清楚,不少学者认为这属于下丘脑和边缘系统的疾病,可能和感染、炎症有关,也可能是肿瘤,但所占比例较小。所幸的是,绝大多数患者都可以自愈(除了肿瘤之外)。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