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严五教章(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27 23:41:14

点击下载

作者:徐绍强

出版社:东方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华严五教章

华严五教章试读: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华严五教章/徐绍强 释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15.9(中国佛学经典宝藏)

ISBN 978-7-5060-8566-3

Ⅰ.①华… Ⅱ.①徐… Ⅲ.①华严宗—宗教经典 Ⅳ.①B946.4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5)第267739号本书中文简体字版权由上海大觉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独家授权出版中文简体字版专有权属东方出版社

华严五教章(HUAYANWUJIAOZHANG)

释 译 者:徐绍强

责任编辑:夏旭东

出  版:东方出版社

发  行:人民东方出版传媒有限公司

地  址:北京市东城区东四十条113号

邮政编码:100007

印  刷:北京京都六环印刷厂

版  次:2016年10月第1版

印  次:2016年10月第1次印刷

开  本:880毫米×1230毫米 1/32

印  张:10.875

字  数:150千字

书  号:ISBN 978-7-5060-8566-3

定  价:45.00元

发行电话:(010)85924663 85924644 85924641

版权所有,违者必究 本书观点并不代表本社立场

如有印装质量问题,请拨打电话:(010)85924602 85924603《中国佛学经典宝藏》大陆简体字版编审委员会

主任委员:赖永海

委  员:(以姓氏笔画为序)

      王月清 王邦维 王志远 王雷泉

      业露华 许剑秋 陈永革 吴根友

      徐小跃 龚 隽 葛兆光 温金玉

      彭明哲 程恭让 鲁彼德 董 群

      潘少平 潘桂明 魏道儒总序自读首楞严,从此不尝人间糟糠味;认识华严经,方知已是佛法富贵人。

诚然,佛教三藏十二部经有如暗夜之灯炬、苦海之宝筏,为人生带来光明与幸福,古德这首诗偈可说一语道尽行者阅藏慕道、顶戴感恩的心情!可惜佛教经典因为卷帙浩瀚、古文艰涩,常使忙碌的现代人有义理远隔、望而生畏之憾,因此多少年来,我一直想编纂一套白话佛典,以使法雨均沾,普利十方。

一九九一年,这个心愿总算有了眉目。是年,佛光山在中国大陆广州市召开“白话佛经编纂会议”,将该套丛书定名为《中国佛教经典宝藏》[1]。后来几经集思广益,大家决定其所呈现的风格应该具备下列四项要点:

一、启发思想:全套《中国佛教经典宝藏》共计百余册,依大乘、小乘、禅、净、密等性质编号排序,所选经典均具三点特色:

1.历史意义的深远性

2.中国文化的影响性

3.人间佛教的理念性

二、通顺易懂:每册书均设有原典、注释、译文等单元,其中文句铺排力求流畅通顺,遣词用字力求深入浅出,期使读者能一目了然,契入妙谛。

三、文简意赅:以专章解析每部经的全貌,并且搜罗重要的章句,介绍该经的精神所在,俾使读者对每部经义都能透彻了解,并且免于以偏概全之谬误。

四、雅俗共赏:《中国佛教经典宝藏》虽是白话佛典,但亦兼具通俗文艺与学术价值,以达到雅俗共赏、三根普被的效果,所以每册书均以题解、源流、解说等章节,阐述经文的时代背景、影响价值及在佛教历史和思想演变上的地位角色。

兹值佛光山开山三十周年,诸方贤圣齐来庆祝,历经五载、集二百余人心血结晶的百余册《中国佛教经典宝藏》也于此时隆重推出,可谓意义非凡,论其成就,则有四点可与大家共同分享:

一、佛教史上的开创之举:民国以来的白话佛经翻译虽然很多,但都是法师或居士个人的开示讲稿或零星的研究心得,由于缺乏整体性的计划,读者也不易窥探佛法之堂奥。有鉴于此,《中国佛教经典宝藏》丛书突破窠臼,将古来经律论中之重要著作,做有系统的整理,为佛典翻译史写下新页!

二、杰出学者的集体创作:《中国佛教经典宝藏》丛书结合中国大陆北京、南京各地名校的百位教授、学者通力撰稿,其中博士学位者占百分之八十,其他均拥有硕士学位,在当今出版界各种读物中难得一见。

三、两岸佛学的交流互动:《中国佛教经典宝藏》撰述大部分由大陆饱学能文之教授负责,并搜录台湾教界大德和居士们的论著,借此衔接两岸佛学,使有互动的因缘。编审部分则由台湾和大陆学有专精之学者从事,不仅对中国大陆研究佛学风气具有带动启发之作用,对于台海两岸佛学交流更是帮助良多。

四、白话佛典的精华集萃:《中国佛教经典宝藏》将佛典里具有思想性、启发性、教育性、人间性的章节做重点式的集萃整理,有别于坊间一般“照本翻译”的白话佛典,使读者能充分享受“深入经藏,智慧如海”的法喜。

今《中国佛教经典宝藏》付梓在即,吾欣然为之作序,并借此感谢慈惠、依空等人百忙之中,指导编修;吉广舆等人奔走两岸,穿针引线;以及王志远、赖永海等大陆教授的辛勤撰述;刘国香、陈慧剑等台湾学者的周详审核;满济、永应等“宝藏小组”人员的汇编印行。由于他们的同心协力,使得这项伟大的事业得以不负众望,功竟圆成!《中国佛教经典宝藏》虽说是大家精心擘划、全力以赴的巨作,但经义深邈,实难尽备;法海浩瀚,亦恐有遗珠之憾;加以时代之动乱,文化之激荡,学者教授于契合佛心,或有差距之处。凡此失漏必然甚多,星云谨以愚诚,祈求诸方大德不吝指正,是所至祷。一九九六年五月十六日于佛光山[1].编者注:《中国佛教经典宝藏》丛书,大陆出版时改为《中国佛学经典宝藏》丛书。原版序 敲门处处有人应《中国佛教经典宝藏》是佛光山继《佛光大藏经》之后,推展人间佛教的百册丛书,以将传统《大藏经》精华化、白话化、现代化为宗旨,力求佛经宝藏再现今世,以通俗亲切的面貌,温渥现代人的心灵。

佛光山开山三十年以来,家师星云上人致力推展人间佛教,不遗余力,各种文化、教育事业蓬勃创办,全世界弘法度化之道场应机兴建,蔚为中国现代佛教之新气象。这一套白话精华大藏经,亦是大师弘教传法的深心悲愿之一。从开始构想、擘划到广州会议落实,无不出自大师高瞻远瞩之眼光,从逐年组稿到编辑出版,幸赖大师无限关注支持,乃有这一套现代白话之大藏经问世。

这是一套多层次、多角度、全方位反映传统佛教文化的丛书,取其精华,舍其艰涩,希望既能将《大藏经》深睿的奥义妙法再现今世,也能为现代人提供学佛求法的方便舟筏。我们祈望《中国佛教经典宝藏》具有四种功用:

一、是传统佛典的精华书

中国佛教典籍汗牛充栋,一套《大藏经》就有九千余卷,穷年皓首都研读不完,无从赈济现代人的枯槁心灵。《宝藏》希望是一滴浓缩的法水,既不失《大藏经》的法味,又能有稍浸即润的方便,所以选择了取精用弘的摘引方式,以舍弃庞杂的枝节。由于执笔学者各有不同的取舍角度,其间难免有所缺失,谨请十方仁者鉴谅。

二、是深入浅出的工具书

现代人离古愈远,愈缺乏解读古籍的能力,往往视《大藏经》为艰涩难懂之天书,明知其中有汪洋浩瀚之生命智慧,亦只能望洋兴叹,欲渡无舟。《宝藏》希望是一艘现代化的舟筏,以通俗浅显的白话文字,提供读者遨游佛法义海的工具。应邀执笔的学者虽然多具佛学素养,但大陆对白话写作之领会角度不同,表达方式与台湾有相当差距,造成编写过程中对深厚佛学素养与流畅白话语言不易兼顾的困扰,两全为难。

三、是学佛入门的指引书

佛教经典有八万四千法门,门门可以深入,门门是无限宽广的证悟途径,可惜缺乏大众化的入门导览,不易寻觅捷径。《宝藏》希望是一支指引方向的路标,协助十方大众深入经藏,从先贤的智慧中汲取养分,成就无上的人生福泽。

四、是解深入密的参考书

佛陀遗教不仅是亚洲人民的精神归依,也是世界众生的心灵宝藏。可惜经文古奥,缺乏现代化传播,一旦庞大经藏沦为学术研究之训诂工具,佛教如何能扎根于民间?如何普济僧俗两众?我们希望《宝藏》是百粒芥子,稍稍显现一些须弥山的法相,使读者由浅入深,略窥三昧法要。各书对经藏之解读诠释角度或有不足,我们开拓白话经藏的心意却是虔诚的,若能引领读者进一步深研三藏教理,则是我们的衷心微愿。大陆版序一《中国佛教经典宝藏》是一套对主要佛教经典进行精选、注译、经义阐释、源流梳理、学术价值分析,并把它们翻译成现代白话文的大型佛学丛书,成书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由台湾佛光文化事业有限公司出版,星云大师担任总监修,由大陆的杜继文、方立天以及台湾的星云大师、圣严法师等两岸百余位知名学者、法师共同编撰完成。十几年来,这套丛书在两岸的学术界和佛教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对研究、弘扬作为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佛教文化,推动两岸的文化学术交流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中国佛学经典宝藏》则是《中国佛教经典宝藏》的简体字修订版。之所以要出版这套丛书,主要基于以下的考虑:

首先,佛教有三藏十二部经、八万四千法门,典籍浩瀚,博大精深,即便是专业研究者,穷其一生之精力,恐也难阅尽所有经典,因此之故,有“精选”之举。

其次,佛教源于印度,汉传佛教的经论多译自梵语;加之,代有译人,版本众多,或随音,或意译,同一经文,往往表述各异。究竟哪一种版本更契合读者根机?哪一个注疏对读者理解经论大意更有助益?编撰者除了标明所依据版本外,对各部经论之版本和注疏源流也进行了系统的梳理。

再次,佛典名相繁复,义理艰深,即便识得其文其字,文字背后的义理,诚非一望便知。为此,注译者特地对诸多冷僻文字和艰涩名相,进行了力所能及的注解和阐析,并把所选经文全部翻译成现代汉语。希望这些注译,能成为修习者得月之手指、渡河之舟楫。

最后,研习经论,旨在借教悟宗、识义得意。为了将其思想义理和现当代价值揭示出来,编撰者对各部经论的篇章品目、思想脉络、义理蕴涵、学术价值等所做的发掘和剖析,真可谓殚精竭虑、苦心孤诣!当然,佛理幽深,欲入其堂奥、得其真义,诚非易事!我们不敢奢求对于各部经论的解读都能鞭辟入里,字字珠玑,但希望能对读者的理解经义有所启迪!

习近平主席最近指出:“佛教产生于古代印度,但传入中国后,经过长期演化,佛教同中国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融合发展,最终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文化,给中国人的宗教信仰、哲学观念、文学艺术、礼仪习俗等留下了深刻影响。”如何去研究、传承和弘扬优秀佛教文化,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人民东方出版传媒有限公司拟对繁体字版的《中国佛教经典宝藏》进行修订,并出版简体字版的《中国佛学经典宝藏》,随喜赞叹,寥寄数语,以叙因缘,是为序。二○一六年春于南京大学大陆版序二

身材高大、肤色白皙、擅长军事的亚利安人,在公元前四千五百多年从中亚攻入西北印度,把当地土著征服之后,为了彻底统治这里的人民,建立了牢不可破的种姓制度,创造了无数的神祇,主要有创造神梵天、破坏神湿婆、保护神毗婆奴。人们的祸福由梵天决定,为了取悦梵天大神,需要透过婆罗门来沟通,因为他们是从梵天的口舌之中生出,懂得梵天的语言——繁复深奥的梵文,婆罗门阶级是宗教祭祀师,负责教育,更掌控了神与人之间往来的话语权。四种姓中最重要的是刹帝利,举凡国家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等都由他们实际操作,属贵族阶级,由梵天的胸部生出。吠舍则是士农工商的平民百姓,由梵天的膝盖以上生出。首陀罗则是被踩在梵天脚下的土著。前三者可以轮回,纵然几世轮转都无法脱离原来种姓,称为再生族;首陀罗则连轮回的因缘都没有,为不生族,生生世世为首陀罗,子孙也倒霉跟着宿命,无法改变身份。相对于此,贱民比首陀罗更为卑微、低贱,连四种姓都无法跻身其中,只能从事挑粪、焚化尸体等最卑贱、龌龊的工作。

出身于高贵种姓释迦族的悉达多太子,为了打破种姓制度的桎梏,舍弃既有的优越族姓,主张一切众生皆平等,成正等觉,创立了佛教僧团。为了贯彻佛教的平等思想,佛陀不仅先度首陀罗身份的优婆离出家,后度释迦族的七王子,先入山门为师兄,树立僧团伦理制度。佛陀更严禁弟子们用贵族的语言——梵文宣讲佛法,而以人民容易理解的地方口语来演说法义,这就是巴利文经典的滥觞。佛陀认为真理不应该是属于少数贵族、知识分子的专利或装饰,而应该更贴近普罗大众,属于平民百姓共有共知。原来佛陀早就在推动佛法的普遍化、大众化、白话化的伟大工作。

佛教从西汉哀帝末年传入中国,历经东汉、魏晋南北朝、隋唐的漫长艰巨的译经过程,加上历代各宗派祖师的著作,积累了庞博浩瀚的汉传佛教典籍。这些经论义理深奥隐晦,加以书写的语言文字为千年以前的古汉文,增加现代人阅读的困难,只能望着汗牛充栋的三藏十二部扼腕慨叹,裹足不前。

如何让大众轻松深入佛法大海,直探佛陀本怀?佛光山开山宗长星云大师乃发起编纂《中国佛教经典宝藏》。一九九一年,先在大陆广州召开“白话佛经编纂会议”,订定一百本的经论种类、编写体例、字数等事项,礼聘中国社科院的王志远教授、南京大学的赖永海教授分别为中国大陆北方与南方的总联络人,邀请大陆各大学的佛教学者撰文,后来增加台湾部分的三十二本,是为一百三十二册的《中国佛教经典宝藏精选白话版》,于一九九七年,作为佛光山开山三十周年的献礼,隆重出版。

六七年间我个人参与最初的筹划,多次奔波往来于大陆与台湾,小心谨慎带回作者原稿,印刷出版、营销推广。看到它成为佛教徒家中的传家宝藏,有心了解佛学的莘莘学子的入门指南书,为星云大师监修此部宝藏的愿心深感赞叹,既上契佛陀“佛法不舍一众”的慈悲本怀,更下启人间佛教“普世益人”的平等精神。尤其可喜者,欣闻现大陆出版方东方出版社潘少平总裁、彭明哲副总编亲自担纲筹划,组织资深编辑精校精勘;更有旅美企业家鲁彼德先生事业有成之际,秉“十方来,十方去,共成十方事”之襟怀,促成简体字版《中国佛学经典宝藏》的刊行。今付梓在即,是为序,以表随喜祝贺之忱!二○一六年元月题解《华严五教章》是中国佛教华严宗的实际创始人法藏开教立宗的论著,也是阐发华严宗佛教哲学思想的著名代表作。

法藏,字贤首,世称贤首大师、国一法师、康藏国师、华严和尚、香象大师,唐都长安(今陕西西安市)人。祖籍西域康居(今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一带),故世称其俗姓康。生于唐太宗贞观十七年(公元六四三年),卒于唐玄宗先天元年(公元七一二年),终年七十。据史载,早年法藏从十六岁起便到处参访、问学,十七岁时从云华寺华严大师智俨(公元六○八—六六八年)学习《华严经》一类经典,前后九年,深受俨师赏识。咸亨元年(公元六七○年),武则天因生母荣国夫人杨氏辞世,舍住宅为太原寺度僧,二十七岁的法藏始得削染成为出家僧人。此后一直到他逝世的四十多年间,法藏主要住在两京即西京长安和东都洛阳,往来名僧大德之间,方便结识帝王权贵,充分利用两京既为全国佛学中心,又是全国政治、文化中心的有利条件,从多方面开展了大量的活动,致毕生精力于佛教的传播和发展,为中国佛教在唐代的兴盛与以后在国内外的流传做出了不朽的贡献。概括地说,法藏的佛教业绩主要表现为以下五个方面:(一)翻译佛经。法藏祖籍西域,知晓梵语,生长关中,又精通汉文,正所谓“本资西胤,雅善梵言,生寓东华,精详汉字”(《唐①大荐福寺故寺主翻经大德法藏和尚传》),加之他从十六岁起就到处寻师参学,广披经论,因而具有从事佛典翻译的优越条件。调露元年(公元六七九年),日照(地婆诃罗)携带《华严经》的梵文原本至京城,受高宗安排于魏国西寺(原长安太原寺)组织译事。法藏因前往请教,获得机缘与日照勘校晋译《华严》,并进而奉敕与日照、道成、薄尘、窥基等大师一起于西太原寺译出《华严经》的《入法界②品》,补足了晋译《华严》的脱文。这是法藏参加佛典翻译之始,从这时起到中宗景龙二年(公元七○八年),法藏先后参加过日照、实叉难陀(喜学)、义净、菩提流志等人的译场,参与译出了《华严经·入法界品》《大周新译大方广佛华严经》《密严经》《显识论》《大乘入楞伽经》《大宝积经》《文殊师利授记经》《金光明最胜王经》《无垢净光陀罗尼经》《药师琉璃光七佛本愿功德经》等经论,约合二百多卷,从而成为唐代著名的佛教翻译家。

在从事佛典翻译过程中,法藏对《华严经》倾注了更多的心血。《华严经》,全称《大方广佛华严经》,是从西域传入汉地并带给中国佛教很大影响的一部大乘经典。东汉支娄迦谶在洛阳译出的《兜沙经》,是《华严经》最早的汉文本,内容相当于今天《华严经》的《如来名号品》。此后历经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到唐高宗调露元年日照入唐之前,各朝都有新的《华严经》译本产生。这些译本之中,除了东晋佛陀跋陀罗的《六十华严》(即晋译《华严》)内容较为全面以外,其余都是对此经的某一品或一部分的别行译本。据史籍记载,潜心攻研《华严经》的法藏对于晋译《华严》,“每叹缺而不③全”(《法界宗五祖略记·三祖贤首国师》)。日照到达长安后,法藏始有机会见到此经的梵文原本,并和日照一起对校,发现《六十华严》的《入法界品》内有两处遗漏,一是在摩耶夫人后至弥勒菩萨前,中间脱漏了描述善财童子求访天主光等十六善知识的文字;二是从弥勒菩萨后到三千大千世界微尘数善知识前,中间缺少了文殊菩萨伸手过一百一十由旬按善财童子头顶一段。于是法藏奏请唐朝廷准可,和日照等名僧一起修订了《六十华严》。武则天登基后,派人从于阗求到了内容更加全面的《华严经》梵文本,并请来了实叉难陀。天后证圣元年(公元六九五年)至圣历二年(公元六九九年),法藏负责笔受,与实叉难陀、义净、复礼等高僧合作完成了重译《华严经》工作,其成果就是《八十华严》。新译《华严》与晋译《华严》相比,多了《十定》等品共九千偈,却把法藏和日照等人所补的《六十华严》中的脱文漏掉了,于是法藏“以宋唐两翻,对勘梵本,经资线义,雅协结鬘,持日照之补文,缀喜学之漏处”(《崔传》)。经过法藏的辛勤努力,中国佛经译籍中终于形成了内容最为齐备、文义更加流畅清晰的八十卷本《华严经》。(二)创立华严宗。华严宗以宗奉《华严经》而得名,因法藏是其实际创始人,也称贤首宗。一般而言,人们尊法藏为华严宗的三祖,把法藏以前的法顺和智俨当作此宗的初祖和二祖。法顺(公元五五七—六四○年),俗姓杜,世称杜顺,雍州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十八岁出家从因圣寺僧珍禅师学习禅法。《续高僧传》与唐杜殷撰《杜顺和尚行记》都有杜顺能行神迹的记载,却没有言及他所传授的是何种禅法。法藏撰著的《华严经传记》也只提到他曾劝令弟子读诵《华严》为业。澄观(公元七三八—八三九年)以后,华严宗人说杜顺著有《华严法界观门》一卷,《五教止观》一卷。现代学者对此多持④怀疑意见。

智俨,俗姓赵,天水(今属甘肃)人。据《续高僧传》和《华严经传记》记载,智俨十二岁时随杜顺到终南山至相寺出家,从杜顺高足达法师学习。不久随两名西域僧人学会了梵文,十四岁受沙弥戒,二十岁受具足戒。因从师过多,学过《摄大乘论》和《十地》《涅槃》《毗昙》《成实》《地持》《迦延》《四分》等经律论,把握不住努力的方向。一天,他在藏经室里面向群经发誓要专学一种,信手去取,拿着了《华严经》,从此便专研此经。其时,地论师传人智正正在至相寺宣讲《华严》,智俨便去旁听,并从经藏中搜集有关《华严》的释注,及至见到了光统律师(即慧光)文疏中的别教一乘说和无尽缘起说,深受启发。著有《华严经搜玄记》十卷,《华严经内章门孔目章》四卷,《华严一乘十玄门》一卷,《华严五十要问答》二卷。智俨在世时,已经体会到了“别教一乘”和“无尽缘起”等道理,初步产生了“十玄门”“六相义”等思想,并草创了把佛经划归五类的判教设想,为日后华严宗的成立奠定了一定思想基础。

法藏跟随俨师达九年之久,深谙师说;又参加了《华严经》的新译,对经文理解得更为全面;加之,吸取《大乘起信论》和玄奘新译的一些教理以及天台宗的某些观点,以明确、充实的语言组织起了以“五教十宗”为主要内容的判教体系;并以“无尽缘起”为中心,广泛、深入地分析和论证了“十玄门”“六相义”“四法界”等基本理论范畴,进而以此为纽带,形成了一个比较完备而独具特点的佛教理论体系。这样,法藏就在天台宗、法相唯识宗以外,另行创立了一个新的中国佛教宗派——华严宗。(三)培养弟子,建造寺庙,扩展华严宗的势力和影响。僧人是佛教三宝之一,是佛教的重要弘传基础和生机所在。法藏在从事佛教活动的数十年间,非常注意教化传法,培养信众。据史籍记载,法藏受沙弥戒后,就奉敕于太原寺讲《华严经》。此后经常在云华寺、佛记寺、皇宫内院,开设讲座,举办法会,极力弘扬《华严》教义,“轮下从学如云,莫能悉数”(《续法传》)。其中知名的弟子有宏观、文超、智光、宗一、慧苑、慧英六人,慧苑为上座。法藏在《八十华严》译出后,曾作《华严经略疏》,才写了四分之一就去世了,慧苑和宗一分别续写,宗一续成《新华严经疏》二十卷,慧苑所续叫作《续华严经略疏刊定记》(今存十三卷)。慧苑还博览经籍,考核诂训,写成《新译大方广佛华严经音义》二卷,此外还有改订师著《华严经传记》而成的《纂灵记》五卷。慧英撰有《华严感应传》。

寺庙集佛教僧人、塑像、典籍、礼仪、教育和经济于一堂,不仅是佛教得以存在的根据地,而且还在宣传、扩大佛教影响,壮大信徒队伍等多方面起着综合效应。法藏或许意识到了这点,因此在《八十华严》逐渐流传开来之际,奏请唐朝廷在两都及吴、越、清凉山五处建立寺庙,都以华严寺为名,并抄写大乘三藏和各家著述章疏送寺中收藏。不久,获朝廷批准,“雍洛闾阎争趋梵筵,普缔香社。于是乎像图七处,数越万家”(《崔传》)。不唯如此,通过这次建造寺庙,法藏还把本来局限于关中的华严宗势力,从其发源地陕西终南山、山西五台山及两京,向东南更远地推向了长江中下游和东南沿海一带,为华严宗在中国的广泛流传做了坚实的铺垫。(四)推动唐代佛舍利供养向前发展。佛舍利供养是唐代佛教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唐代朝野僧俗较为注重参加佛舍利供养活动中,法门寺逐步引起了人们的注意,以至成了唐王朝供养佛舍利的中心。法门寺,位于长安东南约一百二十公里的扶风县境,寺内有古塔。公元六二二年法琳作《破邪论》时,最早提出法门寺内的宝塔有佛舍利,并认为是阿育王所造。唐太宗贞观五年(公元六三一年),岐州刺史张亮以听“古老传云:此塔一闭,经三十年,一示人,令生善”(《集神州三宝感通录》),或“所谓三十年一开,刚岁谷稔而兵戈息”(《大唐圣朝无忧王寺大圣真身宝塔碑铭并序》)为由,经奏请唐太宗准可,开塔取舍利供人瞻仰。“无数千人,一时同观”,“京邑内外,崩腾同赴,屯聚塔所,日有数千”(《集神州三宝感通录》),其中有的盲人因至舍利前眼睛复明,一些虔诚香客竟燃指供养。从此时起,可能就不断有人前往法门寺供养佛舍利。显庆三年(公元六五八年),年仅十六岁的法藏就来到法门寺舍利塔前,燃指供养,发誓要达到佛的觉悟(见《续法传》)。

武则天长安四年(公元七○四年)冬,法藏在内道场与武则天谈论佛法时,说到了法门寺佛舍利是阿育王所立八万四千处佛骨遗迹之一,武则天即派法藏、文纲和凤阁侍郎崔玄等人到法门寺迎请舍利,年底迎至长安崇福寺供养,次年正月送至洛阳,“敕令王公以降,洛城近事之众,精事幡华幢盖,仍命太常具乐奏迎”(《崔传》),以兜罗绵衬托供于明堂内。武则天与时为太子的中宗李显顶礼膜拜,“请法藏捧持,普为善祷”(同上)。中宗景龙二年(公元七○八年),⑤命文纲等送舍利回法门寺。

法藏参加的这次活动,是除贞观五年敕准就地取出瞻供之外,由唐王室发起的六次迎请法门寺佛舍利的活动的第二次。前一次发生于唐高宗显庆四年(公元六五九年);后四次分别发生于肃宗上元元年(公元七六○年),德宗贞元六年(公元七九○年),宪宗元和十四年(公元八一九年)和懿宗咸通十四年(公元八七三年)。综合这六次供养活动产生的各种原因来看,可以说法藏对第二次,进而也是对以⑥后四次佛舍利供养活动的发生,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不唯如此,法藏促成、参与的这次供养活动,还在实际上终止了武周政权颁布的《禁葬舍利骨制》(见《唐大诏令集》一一三卷)的实施,使以后佛舍利供养在其他地方的开展成为可能。(五)解说著述。法藏饱览佛教经论,博学多识,勤于著述。在不断参与佛典译事、积极从事扩大佛教影响的各种活动之余,法藏还努力解说为世人所重的大乘经论,并注重撰写专论,阐发自己对中国佛教的理解。正如日本华严宗僧人凝然(公元一二四○—一三二一年)所说:“经论解释,制造极多,大经本疏,余经别章,诸论义记;一⑦宗总义,解释无遗,义理尽述。凡华严甚盛,啻在此祖。”据史籍记载,法藏一生所撰的佛教著作约五十部,一百余卷。由于战乱和中国僧人的佛学著作一般不予入藏,得不到重视等历史原因,至今仍然保存下来的,除《华严五教章》以外,还有《华严经探玄记》二十卷,《华严经旨归》一卷,《华严经文义纲目》一卷,《华严策林》一卷,《华严经问答》二卷,《华严经义海百门》一卷,《华严游心法界记》一卷,《华严发菩提心章》一卷,《华严关脉义记》一卷,《华严金师子章》一卷,《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一卷,《华严经明法品内立三宝章》二卷,《华严经普贤观行法门》一卷,《密严经疏》三卷,《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略疏》一卷,《入楞伽心玄义》一卷,《梵网经疏》六卷,《大乘起信论义记》五卷,《大乘起信论别记》一卷,《法界无差别论疏》一卷,《十二门论宗致义记》一卷,《华严经传记》五卷,《寄海东华严大德书》一卷,《法界缘起章》一卷,《华严三昧章》一卷,《法身章》一卷,《圆音章》一卷,《流转章》一卷,《十世章》一卷,《华严玄义章》一卷,计三十一部,七十卷。

法藏如此众多的著作,既丰富了中国佛教宝库,也为中国佛教思想、中国传统哲学增添了一束美丽的鲜花,对于研究佛教在唐代的发展以及中国传统哲学思维的演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其中具有宣告华严宗成立作用的《华严五教章》,以其体系完整、内容丰富和思辨性极高,成为华严宗的第一部最具权威性的代表作,而一直被视作中华佛学名著为世人所重视。

在长期的流传过程中,《华严五教章》主要形成了四种版本:草本、链本、和本与宋(唐)本。

草本与链本的名称出于朝鲜华严学大师均如(公元九二三—九七三年)的《释华严教分记圆通钞》。在该书中,均如指出《华严五教章》的版本有草本、链本两种,链本是法藏的原著,草本是义湘(公元六二五——七○二年)的改订本。其间的区别包括两个方面:一、在章节的安排次序上,链本以“义理分齐”为第十章,而草本以“义理分齐”为第九章。均如说:“此文有草本、链本不同,义理为九⑧者,是草本;反此者,链本故尔也。”二、链本正文之前有序言和作者名,正文后面有流通偈;而草本则没有序言、作者名和流通偈。均如指出:“有本无序及章主名……链本则具有序及章主名,草本则⑨无也。”“问:何知义理为十者是链本耶?答:义理章末有流通偈,⑩故知尔也。”和本,是奈良时代传入日本的《华严五教章》版本,在章节的排列顺序上与均如所说的草本相同;日本讲述注释《华严五教章》的学者都以这个本子为底本。

宋本,系净源(公元一○一一—一○ 八八年)重新校订、师会(公元一一○二—一一六六年)等宋朝华严四大家据以注解的本子;镰仓时代这个本子传入日本,为区别于“和本”,日本华严学者便用“宋本”指称它。室町时代撰著的《冠注五教章》记载:高仓院治承时分,栂尾明惠上人于华严未渡疏章。在此时,一本附商船来,宋朝⑾传来本也,故云“宋本”。中国华严学者则称这种版本为“唐本”,如《复古记·刊行凡例》说:“就《五教章》有‘唐本’及‘和本’异⑿也,然今此记笺解唐本。”宋(唐)本的特点有三个:一、在章节的排列次序上与均如所说的链本相同,而缺少链本正文前后的序言、作者名和流通偈。二、文字上与和本有些许出入,但内容与和本并无二致;十三世纪以后,中、朝、日三国刊印的诸部大藏经中收录的《华严五教章》多属宋本,如朝鲜的再刻《高丽藏》,中国的《嘉兴藏》《频伽藏》,日本的《弘教藏》《大正藏》等。金陵刻经处刊刻流通的《华严五教章》也是宋本,中华书局于一九八三年出版的《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第二卷第二册,又依据金陵刻经处本将《华严五教章》全文收入。三、在卷数划分上,存在着三卷、四卷及卷轴起始等的不同,如《义苑疏》指出其所据底本分作三卷:前八章为上卷,第九章为中卷,第十章为下卷。《大正藏》本与金陵刻经处本都分作四卷,但在《大正藏》本中,前八章为第一卷,第九章第一节至第五节之“若依终教”前为第二卷,“若依终教”至第九章末为第三卷,第十章为第四卷;而在金陵刻经处本中,前八章为第一卷,第九章前五节为第二卷,第九章的六至十节为第三卷,第十章为第四卷。

与版本多样相类似,《华严五教章》在长期的流传过程中,还获得了许多其他的名称。详情如下图所示:

从组织内容方面说,《华严五教章》分为十章:第一章通过一乘和三乘间的相互关系阐明同教一乘与别教一乘的意义;第二章叙述一乘和三乘在经典、教义方面的各自特征及其利益的对象、程度;第三章是对作者以前的诸种判教学说作一简要性地历史回顾;第四章从经典和旨趣两方面建立起五教十宗的判教体系;第五章论述一乘、三乘和五教之间的相互关系;第六章从产生时间的先后顺序上说明佛教各种经典有所不同;第七章进一步揭示佛教各种经典的产生所以有先后的原因;第八章从时间、地点等十个方面说明一乘与三乘的相异之处;第九章从心识、佛性、修行等十个方面区别五教间的不同,从而说明华严一乘的理论特色在于强调“无尽”;第十章集中论述了别教一乘的四门义理。

为配合《中国佛教经典宝藏》的编辑体例,本书仅选录了《华严五教章》三分之二的原文。节选的原则为:一、保持原典的十章结构,而排除重复性的标题和一些用以区分章节的说明性文字;二、保留原典的基本思想,而略去一些就次要问题所作的较为细致的阐解和作者引用的一部分佛教经文;三、凡原典中就相关问题采取相同形式论述的,一般只保留与第一个问题有关的内容;四、原典中为避免读者产生疑惑或为维护自家观点所设的问答论辩一般不予节选;凡遇作者通过问难答辩展开自己见解之处,则加以选录。

注释:

①以下简称《崔传》。

②赞宁在《宋高僧传·法藏传》中说:“(法藏)薄游长安,弥露锋颖,寻应名僧义学之选。属奘师译经,始预其间。后因笔受、证义、润文见识不同,而出译场。”考诸史实,此论不能成立,理由有三:其一,法藏成名离玄奘辞世有数年时距。玄奘卒于公元六六四年,其时法藏二十出头,正随智俨学习《华严》,连沙弥资格都没有,不可能被作为义学名僧入选玄奘译场。其二,玄奘译场为唐朝廷所设,组织严密,参加人员专司一职。法藏即使参加,谅也不会出现在笔受、证义、润文多方面的“见识不同”,因此,退出之说不能成立。其三,《续高僧传·慈恩传》卷六具体记载有参加玄奘译场的僧人名单,其中也无法藏。

③以下简称《续法传》。

④参见吕澂《中国佛学源流略讲·华严宗》。

⑤参见《宋高僧传·法藏传》《宋高僧传·文纲传》《大唐圣朝无忧王寺真身宝塔碑铭并序》。

⑥参见拙文《法藏的佛教业绩》(《人文杂志》一九九三年增刊)。

⑦此语出自《八宗纲要抄》(《大藏经补编》第三十二册八十四页)。

⑧此语出自《释华严教分记圆通钞》(《大藏经补编》第二册二十三页)。

⑨同上(《大藏经补编》第二册十八页)。

⑩同上(《大藏经补编》第二册二十三页)。

⑾参见《大正藏补编》第一册十六页。

⑿见《卍续藏经》一○三册。

⒀以下简称甲本。

⒁以下简称乙本。

⒂以下简称丙本。经典第一章 确立一乘的意义

原典

第一章 建立一乘①②③

初,明建立一乘者。然此一乘教义分齐,开为二门:一别④⑤教,二同教。

第一节 别教一乘

一、因果二分⑥

初中二:一、性海果分,是不可说义。何以故?不与教相应故,⑦⑧⑨⑩则十佛自境界也。故《地论》云因分可说、果分不可说者,是⑾⑿也。二、缘起因分,则普贤境界也。此二无二,全体遍收,其犹波水,思之可见。

二、普贤境界⒀⒁

就普贤门复作二门:一、分相门,二、该摄门。(一)分相门⒂⒃

分相门者,此则别教一乘别于三乘,如《法华》中,宅内所⒄指门外三车,诱引诸子令得出者,是三乘教也;界外露地所授牛车⒅⒆⒇,是一乘教也。然此一乘、三乘差别,诸圣教中略有十说。(二)该摄门

该摄门者,一切三乘等,本来悉是彼一乘法。何以故?以三乘望(21)(22)一乘有二门故。谓不异不一也。(23)

初,不异有二:一、以三即一故不异,二、以一即三故不异。

问:若据初门三即一者,未知彼三为存为坏?若存,如何唯一?(24)若坏,彼三乘机更依何法而得进修?

答:有四句:一、由即一故不待坏,二、由即一故不碍存,三、由即一故无不坏,四、由即一故无可存。由初二义,三乘机得有所依;由后二义,三乘机得入一乘。由四句俱即一故,是故唯有一乘,更无(25)余也。二以一乘即三明不异者,隐显四句反上思之,是故唯有三乘,更无一也。此如下同教中辨。

二不一者,此即一之三,与上即三之一,是非一门也,是则不坏不一而明不异。又,此中不一,是上分相门;此中不异,是此该摄门也。

注释

①一乘:梵文ekayāna的意译。亦称佛乘、一佛乘、一乘教、一乘究竟教、一乘法、一道等。谓引导教化一切众生成佛的唯一方法、途径或教说。《华严经·明难品》和《法华经·方便品》等早期大乘佛经首立此义。法藏在本章中用以和三乘直接相对,主要指称《华严经》和《法华经》所明是唯一绝对真实、圆满、深邃而能使所有众生普遍成佛的教法。

②教义:教与义之并称。教是梵文śāstra的意译,音译设娑怛罗。指能诠之声名句文,为始于佛陀一代所说之法与菩萨诸圣所垂教道之总称。法藏在本章中把佛之经教主要分别为一乘教、三乘教和小、始、终、顿、圆五教这两大类。义是梵文artha的意译,音译阿他或阿陀。指所诠之一切义理。法藏在本章中用以主要指称无尽缘起之法。据此,法藏认为华严一乘圆教有教有义,三乘末教唯有教而无义。

③分齐:指程度上有所差别。

④别教:别教一乘之略称。谓华严一乘无尽缘起之法仅能使圆顿之大机领悟,恒与针对三乘之机所说教法别异;亦即指华严宗独特之思想。

⑤同教:同教一乘之略称。谓为随应二乘、三乘等根机,使其入于一多无尽之法界,而说一乘同于三乘、三乘亦同一乘之法门;亦即将一乘无尽缘起之法,寄显于始教之三乘法,或终、顿二教之一乘法,以说一乘之义。

⑥性海果分:事理诸法之本源叫作性。此性横遍竖彻,包罗万有,深广无涯,难以形容,只能以广阔无边之大海作喻,是为性海。卢舍那佛所证之境界,就是此性海,即称性海果。此性海果与普贤因人之所了有别,故称性海果分,也略称果分。

⑦十佛:贤首宗依无尽缘起说卢舍那佛,通三世间而具足十身。十佛又有解行二境。华严圆教之菩萨以真实之智解了法界时,视一切有情非情无一不是佛身,简约其类,别为十种,即(一)众生身,指一切有情众生。(二)国土身,指一切有情众生所居之处。(三)业报身,指感受前二身因缘之惑、业。(四)声闻身,指声闻之果位。(五)辟支佛身,指缘觉之果位。(六)菩萨身,努力于未来成就佛果的修行者。(七)如来身,证得佛果者。(八)智身,指三乘及佛之智慧。(九)法身,依前项智慧而开悟之理法。(十)虚空身,指以上诸身之所依皆为空。此上十身统称为解境十佛。行境十佛系就一佛身所具之十德而分,即(一)正觉佛,不执着生死、涅槃,证成真实之悟,而显用于迷妄世界。(二)愿佛,生出无量誓愿。(三)业报佛,以庄严而得一切修行。(四)住持佛,保持一切善之根本,使之周遍三世。(五)化佛,随应众生之机,而示现之佛身。(六)法界佛,佛身遍满一切法界。(七)心佛,佛遍满于一切众生心中,众生心即是佛。(八)三昧佛,常住于三昧之中。(九)性佛,谓佛身真实之本性遍一切处。(十)如意佛,谓随心所欲教化不同根机之众生。此处所说十佛即指行境十佛。

⑧自境界:性海果分之究极境界,唯十佛所了,语言不足以诠表,菩萨等众生无缘得识,故叫作(十佛)自境界。

⑨地论:即《十地经论》,共十二卷。古印度世亲著,北魏菩提流支、勒那摩提、佛陀扇多等译。是对《华严经·十地品》的论释。

⑩《十地经论·初欢喜地之二》说:“前言十地义,如是不可得说闻。今言我但说一分。此言有何义?是地所摄有两种:一因分,二果分。说者,谓解释。一分者,是因分于果分为一分。故言我但说一分。”(《大正藏》第二十六册一三三页下至一三四页上)法藏转引其意,旨在以果分证性海分,以因分证下文之缘起分。

⑾缘起因分:“缘”,谓机缘;“起”,谓生起;应众生机缘而说不可思议之佛果境界,是为缘起。普贤之法门就是此缘起,这是使一切众生趣向佛果之因,故叫作缘起因。此缘起因与卢舍那佛之所证有别,故称缘起因分,略称因分。

⑿普贤境界:普贤,梵文Samantabhadra的意译,也译遍吉,音译三曼多跋陀罗。佛教菩萨名。以此菩萨之身相及功德普遍存在于一切处所,纯一妙善,故称普贤。从菩萨修行阶位上说,普贤已至等觉位,只是在实际修行上比佛略逊一筹。从其代表的法门而言,普贤象征理、定、行,为诸佛之本源,亦为一切诸法之体性。故信、解、行、证一切普法者,不论凡圣,亦皆称为普贤。体悟此种一乘普贤之大机境界,叫作普贤境界。

⒀分相门:贤首大师认为,随着佛教的发展,佛教教法如行、位、因、果、时、处等,其名义在不同的阶段上有所不同。据此之不同,佛教可区分为三乘和一乘。若于三乘之外,另外建立一乘,称为分相门。

⒁该摄门:与分相门相对而存。贤首大师认为,分相门所言别教一乘与三乘有别,是从教法名义的角度相对而说的。若从教法法体的角度绝对地说,别教一乘与三乘本质上是一致的,三乘教本来就是一乘法,三乘与别教一乘可总摄为一乘,称为该摄门。

⒂三乘:梵文trīniyānaāni的意译,谓引导教化众生从生死此岸到达涅槃彼岸的三种方法、途径或教说,此指佛针对众生之根机不同而说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三种教法。声闻乘,谓因听闻佛陀宣讲四谛之声教而证悟得道,故称声闻;所得果报是知苦断集,慕灭修道。缘觉乘,谓独自观照十二因缘而证悟得道,故称缘觉,也称独觉或辟支佛;所得果报是灭尽无明,了悟非生非灭。菩萨乘,谓志求无上菩提,愿度一切众生,修六度万行,不唯自利,且能利他,故又称佛乘、如来乘或大乘;所得果报略次于佛。贤首大师在本章中用以和一乘相对,基本上是在三种意义上使用它的。(一)从佛教教法方面说,与《华严经》《法华经》为一乘相对,三乘指此上两经之外的其他经典。(二)从华严宗所分五教方面说,与圆教为一乘相对,三乘指小、始、终、顿四教。(三)从中国佛教派别方面说,相对于华严宗、天台宗等为一乘,三乘指三论宗、法相宗和成实宗、俱舍宗等。

⒃此处所引出自《法华经·譬喻品》,见《大正藏》第九册十二页下、十三页下。

⒄三车:谓羊车、鹿车、牛车。华严宗和天台宗都以此三车喻声闻、缘觉、菩萨三乘。从形体和性情方面看,羊小且迟钝,鹿个头居中而捷疾,牛体大力壮能负重致远,其差别行状与三乘之不同有某种类似;又,三乘之乘,原意为交通运输工具。故以羊车譬之声闻乘,以鹿车譬之缘觉乘,以牛车譬之菩萨乘。

⒅牛车:即大白牛车,华严宗以之比喻一佛乘。驾此车之牛肤色洁白,肥壮多力,快捷如风;所驾之车形状高大,且有宝网、宝铃等众宝作为装饰。可见,此牛车比宅内所指三车优胜,故譬作佛果一乘。

⒆一乘、三乘差别:中国佛教学者对《法华经·譬喻品》中这一火宅喻所说的宅内所指三车、界外所授一车,及其代表的三乘和一乘间的关系有不同的理解。贤首大师等华严宗人和天台宗学者继承了南朝梁光宅寺法云法师的思想,认为宅内所指三车之外另有界外的大白牛车存在,即一乘是在三乘之外别立的;三乘是权假之教,一乘为真实佛教。法相宗人和三论宗人均以为界外的大白牛车就是宅内所指三车中之牛车,即总有三车;但在何者为真、何者为假方面,他们之间也有分歧。法相宗人采取三乘真实、一乘方便的立场,而三论宗人则以三乘中之菩萨乘为真实,余二乘为方便。故华严宗和天台宗有“四车家”之称,法相宗和三论宗有“三车家”之称。

⒇诸圣教:即《法华经》《华严经》和《大乘同性经》等佛经。

(21)不异:异谓不同。不异就是没有什么不同,换句话说,即是一致。

(22)不一:一谓同一、一致。不一就是有差别。

(23)即:相即之略称。意谓事物间有密切不可分离的关系,彼此相互依存,共同融为一体。

(24)依:梵文samniśraya的意谓,意谓依赖、依靠、依止。有能依、所依之别,二者相互依存。能依,指依靠某物得到某种结果的主体;所依,指被依赖、依靠的事物。

(25)隐显四句:即在“一即三”的条件下分别一乘是隐没还是彰显的四句话。贤首大师在文中并未直接给出这些语句,而只是说“反上思之”。依据其意,被省略的四句话及相关文字应是“未知彼一为显为隐?若显,如何唯三?若隐,彼一乘机更依何法而得进修?答:有四句:一、由即三故不待隐;二、由即三故不碍显;三、由即三故无不隐;四、由即三故无可显。由初二义,一乘机得有所依;由后二义,一乘机得入三乘。由四句俱即三故”。

译文

首先阐明确立一乘的意义问题。这个一乘的经典及其义理中有些程度上的差别,依据这种差别,一乘可以分析为两种:其一为别教,即《华严经》及其主张的一乘教义与三乘的完全不同;其二为同教,即《法华经》及其主张的一乘教义与三乘的相同。第一节 确立别教一乘的意义

一、原因和结果两个层面

别教一乘中包括两个层面:第一层面指一切物质与精神现象的本原,如广阔无边的大海一般深广浩瀚,只能被卢舍那佛所极证,就是修行功德很高的普贤位上的菩萨都无法窥知,叫作性海果分。其意境无法用语言表述出来。为什么呢?因为性海果分超越了语言,是通三世间而有十身的卢舍那佛内心独自了知的境界。正因如此,《十地经论》说因分即随应众生机缘的教法可以解释,果分即卢舍那佛所证知的性海境界无法解释。第二个层面叫作缘起因分,是指随应众生根机所说的普贤教法,能使众生趣向佛果;这是信仰、知解、修行、体悟一切普法者所理解,也能用语言诠释的境界。因分与果分这两个层面相摄相依、不可分离,把握其中之一就把握了别教一乘的全体;这种关系就像波浪依赖海水而成、波浪就是海水一样,思考一下就可明白。

二、关于普贤境界

能用语言诠解的普贤境界还可分成两门:其一是从教法的名义相状来看,一乘建立于三乘之外,叫作分相门;其二是从教法法体而言,三乘本质上与一乘相一致,为一乘所总摄,叫作该摄门。(一)分相门的意义

所谓分相门,是指别教一乘与三乘有所差别。《法华经·譬喻品》中巨富长者为诱导几个孩子逃离火宅所说停在宅外的羊、鹿、牛三车,类似于三乘教;长者在火宅外送给孩子们的大白牛车,类似于一乘教。概略地说,《法华》《华严》和《大乘同性经》等经典中关于一乘和三乘的差别,有十种提法。(二)该摄门的意义

所谓该摄门,是指所有的三乘等教法本来就都是别教一乘的教法。这是怎么回事?因为三乘相对于一乘来说有两个方面,就是不异和不一。

首先谈谈不异,即三乘和一乘没有什么不同这一方面。三乘不异于一乘有两种情形:第一,因为三乘依赖于一乘而得以存在,所以说三乘和一乘不异;第二,因为一乘依赖于三乘而存在,所以三乘不异于一乘。

问:如果依据第一种情形即三乘依存于一乘,不知三乘是存在还是不存在?如果存在,怎么只有一乘?如果不存在,那些具有三乘根机的众生要依据什么教法修行来获得进步?答:有四个判断:一、由于三乘要依赖一乘,所以三乘不会没有;二、由于三乘依存于一乘,所以不妨碍三乘的存在;三、由于三乘依存于一乘,所以三乘都不存在;四、由于三乘依存于一乘,所以三乘不能存在。依据前两个判断的意蕴,三乘根机的众生就有了修行进步所要依靠的教法;依据后两个判断的意义,则三乘根机的众生才能领悟一乘教法。因为四个判断都说三乘依存于一乘,所以只有一乘存在,不再有其他的教法。如果依据第二种情形所说一乘依存于三乘来说明三乘与一乘不异,则关于一乘的隐没或彰显有四个判断,这四个判断可参照上面所说的三乘存在与否的四个判断推导出来,因此,只有三乘,再没有一乘的教法。这里所说的一乘依存于三乘,因而三乘、一乘不异的道理与下面同教一乘中将要谈到的情况是一样的。

第二方面所说的不一,是指依存于一乘的三乘和上文所述依存于三乘的一乘有所差别,这叫作不影响不一来阐明不异。其次,如将三乘与一乘的不一、不异关系和分相门、该摄门相结合,则这里所说的不一,是前面所说的分相门;这里所说的不异,是我们现在讨论的该摄门。

原典

第二节 同教一乘①②

同教者,于中二:初分诸乘,后融本末。

一、分诸乘(一)一乘

初中有六重:

一者,明一乘,于中有七:③④

初、约法相交参以明一乘。谓如三乘中亦有说因陀罗网及微⑤⑥⑦⑧细等事,而主伴不具;或亦说华藏世界,而不说十等;或一乘⑨⑩⑾⑿中亦有三乘法相等,谓如十眼中亦有五眼,十通中亦有六通等,而义理皆别。此则一乘垂于三乘,三乘参于一乘,是则两宗交接连缀,引摄成根、欲、性,令入别教一乘故也。⒀

二、约摄方便。谓彼三乘等法,总为一乘方便,故皆名一乘。⒁所以经云:“诸有所作,皆为一大事故”等也。⒂

三、约所流辨。谓三乘等,悉从一乘流故。故经云:“汝等所⒃⒄⒅⒆行,是菩萨道”等。又经云:“毗尼者,即大乘也。”

四、约就胜门。即以三中大乘为一乘,以望别教虽权实有异,同⒇是菩萨所乘故。故经云:“唯此一事实,余二则非真。”又云:“止(21)息故说二”等。此文有二意:一、若望上别教,余二者,即大、(22)小二乘也。以声闻等利钝虽殊,同期小果故,开一异三故。二、若望同教,即声闻等为二也,又融大同一故。(23)(24)

五、约教事深细。如经云:“我常在灵山”等。(25)(26)(27)

六、约八义意趣。依《摄论》,如《问答》中辨。(28)(29)

七、约十义方便。如《孔目》中说。

依上诸义,即三乘等并名一乘,皆随本宗定故,主伴不具故,是同非别也。(二)二乘

二者,明二乘有三种:

一者,一乘、三乘名为二乘。谓如经中四衢所授并临门三车,此(30)(31)中合愚法同回心俱是小乘,故有二耳。

二者,大乘、小乘为二乘,此则合一同三,开愚法异回心。

三者,声闻、缘觉为二乘,此通愚法及回心。

又,初约一乘,次约三乘,后约小乘,准可知之。(三)三乘(32)

三者,明三乘亦有三种:

一者,一乘、三乘、小乘名为三乘,此为显法本末故。上开一乘,下开愚法,故有三也。以经中愚法二乘,并在所引诸子中,故知三乘外别有小乘;三车引诸子,故知小乘外别有三乘;三人俱出至露地已,更别授大白牛车,故知三乘外别有一乘。(33)

二者,大乘、中乘、小乘为三乘,此有三义:一则融一乘同大乘,合愚法同小乘,故唯三也。教理可知,此约一乘辨。二则大乘中自有三乘,如上所说。三则小乘中亦有三,如小论中自有声闻法、缘觉法及佛法,此中佛法但慈悲爱行等,异于二乘故也。(四)四乘

四者,或为四乘。亦有三种:

一谓一乘、三乘为四,此则开一异三,合二声闻故也。(34)

二谓一乘、三乘、小乘、人天为四,此总开意也。

三谓三乘、人天为四,准上可知。(五)五乘

五者,或为五乘。亦有三种:一谓一乘、三乘、小乘为五,二谓(35)(36)(37)三乘、人、天为五,三谓佛与二乘、天及梵亦为五,并准释可知。(六)无量乘

六者,或无量乘。谓一切法门也。故此经云:“于一世界中,闻(38)说一乘者,或二三四五,乃至无量乘。”此之谓也。

注释

①分诸乘:意谓为方便诱导不同根机的众生领悟一乘佛法,而将同教一乘之法体分为一乘、二乘、三乘、乃至无量乘。

②融本末:就名义言,同教以一乘为本,以三乘为末,并融摄三乘和一乘本末两者为一体,叫作融本末。同教一乘的融本末与别教一乘中的该摄门有所不同,前者承认一乘和三乘有本末差别而融合之,后者则不承认一乘和三乘的本末差别,而视一切三乘等法本来就是一乘法。

③法相:指有区别的教义。

④因陀罗网:梵文indra-jāla的译语。因陀罗,梵文写作indra,意指帝释天。因陀罗网,为装饰帝释天宫殿的珠网。珠网的一一结上均有宝珠,其数无量,一一宝珠既放射本身之光影又映现其余一切宝珠之光影,一一影中又都映现自他一切宝珠之影;如是宝珠无限相错,珠影叠互交映,相互照耀,重重影现,互显互隐,重重无尽。华严宗继承了《华严经》的思想,用因陀罗网譬喻世界万法之间相即相入、重重无尽的缘起关系。

⑤微细:指微细兼容,意谓形体上极细小的事物能包容粗大的事物,数量上非常少的事物能容纳多种事物;前者如芥子包容须弥山,后者如一根毛发盛尽四大海水。

⑥主伴:指主与伴,即主体和从属的并称。华严宗在论述无尽缘起时认为,缘起万法之中,若以此为主,则以彼为伴;若以彼为主,则以此为伴;如此,万法互为主伴,法界缘起才具备无尽之功德,称为主伴具足。

⑦华藏世界:即莲华藏世界,意谓从莲华中产生的世界,或指含藏于莲华中之功德无量、广大庄严的世界。《华严经》称之为华藏庄严世界海,或十莲华藏庄严世界海、十莲华藏世界、十华藏等。

⑧十:《华严经》在形式上的特点是经文的十句式,同时对某些教法也用十门分别论述。受其影响,华严宗人爱好用“十”这个数字表示诸法的数量。他们认为,“十”是圆数,能显示“重重无尽”的奥妙之义。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某法门前有或无“十”这个数词加以界定,成为判别该法门是否属于一乘圆教的一个尺度。

⑨十眼:眼是梵文caksus的意谓,谓主管视觉的感觉器官,或指视觉性的认识机能。《华严经》提出这种认识机能可分十类,即十眼。据《离世间品》的论述,十眼,即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智眼、明眼、出生死眼、无碍眼、普眼。

⑩五眼:即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

⑾十通:通,又作通力、神通、神通力、神力等,为梵文abhijñā的意译,谓通过修持禅定所得到的超人间的、不可思议的、而自由无碍的机能。《华严经》提出这种神通可分为十类,称为十通。据新译《华严经》卷四十四《十通品》的论述,十通,即他心通、天眼通、宿住随念通、知尽未来际通、天耳通、住无体性无动作往一切佛刹通、善分别一切言辞通、无数色身通、一切法通、一切法灭尽三昧通。

⑿六通:即神足通、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漏尽通。

⒀方便:梵文upāya的意译,亦译善权、变谋,音译沤波耶;意指为利益众生所采取的各种灵活方法、手段,也指针对众生根机以各种巧妙方法引其了悟真实教法而权设的法门。此处是在后一意义上使用这一名词的。

⒁《法华经》卷一《方便品》说:“佛告舍利弗:诸佛如来,但教化菩萨。诸有所作,常为一事:唯以佛之知见示悟众生。”(《大正藏》第九册七页上、中)

⒂所流:贤首大师认为,同教一乘以三乘为末,以一乘为本,其情形类似于一切支流都从大海流出,故以一乘比喻大海,以所流(支流)比喻三乘。

⒃菩萨道:梵文bodhisattva-caryā的意译,谓菩萨修行成佛的方法、途径。

⒄《法华经·药草喻品》说:“汝等所行,是菩萨道,渐渐修学,悉当成佛。”(《大正藏》第九册二〇页中)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