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话人生(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28 08:38:44

点击下载

作者:赫尔曼·黑塞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诗话人生

诗话人生试读:

译本序

德国文学家赫尔曼·黑塞1877年7月2日出生于德国西南部卡尔夫小城的一个传教士家庭。1912年35岁的黑塞举家移居瑞士后,一直生活在瑞士。1923年他获得瑞士籍,1946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1962年8月9日黑塞度过85岁生日一个多月后,在瑞士堤契诺州的蒙塔诺拉小村去世。

黑塞从小就表现出特殊的文学天赋。他不到5岁时,母亲在日记中写道:“他一天都在说韵文,哪些词跟哪些词合辙押韵,他总会找到,而且常很成功。”

黑塞9岁时,就读于家乡卡尔夫的拉丁语小学。正是在这所学校,小赫尔曼在读课外读物时,第一次受到了强烈的文学震撼。那是当他读到荷尔德林的诗作《夜》中的诗句片断时:

夜,来了,

对我们不睬不理,身披满天星光,

这个人间异类,一脸惊异,晶莹闪亮,

它忧郁、辉煌,群山之巅,缓缓而上。

黑塞近60岁时,在回忆文章中还记下了当年受到的内心震撼:“这就是文学创作!这就是文学家啊!这些不可思议的诗行对我这个小男孩没有确切内涵,可它们却如此神圣,让我第一次对语言有了如此深切的感受。在我的耳畔,它们的声响如此强劲,就像在对我宣告想象力的神奇,宣告文学创作的奥秘……”

正是在这所拉丁语学校,黑塞从12岁起便下定决心:这辈子“要么当文学家,要么什么都不当”。然而他的家庭却希望他能成为一名传教士,做神职人员。因而从少年时代起他同家庭、学校冲突不断,为自己的理想进行了顽强抗争。最后他终于通过自己的努力走上了文学之路,实现了当作家诗人的少年梦,并成为20世纪世界瞩目的杰出作家。

黑塞一生著书众多,不光有广为读者喜爱的小说《彼得·卡门青》、《悉达多》、《在轮下》、《纳尔齐斯与歌尔德蒙》、《东方之旅》、《荒原狼》、1946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玻璃球游戏》等,还创作了众多水彩画作,出版了不少诗画随笔集。

黑塞的文学创作,以诗歌创作为始,又以诗歌终结。他的第一本诗集《浪漫之歌》,收集了他从15岁开始的诗歌创作。而最后一首诗《残枝嘎响》,完成于他去世前一天。

在黑塞诗作生涯的近70年间,共作诗约1400首,其中800多首由他亲自编辑成15本诗歌选集。最后一本为《人生台阶》,出版于1961年。除分别于1942年、1952年、1957年出版的三本《诗歌总集》外,其他12本在他生前出版的诗集是:

1.《浪漫之歌》(Romantische Lieder,1898)

2.《诗集》(Gedichte,1902)

3.《在路上》(Unterwegs,1911)

4.《孤独者的音乐》(Musik des Einsamen,1915)

5.《画家的诗》(Gedichte des Malers,1920)

6.《诗歌选集》(Ausgewählte Gedichte,1921)

7.《危机》(Krisis,1928)

8.《夜的慰藉》(Trost der Nacht,1929)

9.《生命之树》(Vom Baum des Lebens,1934)

10.《新诗集》(Neue Gedichte,1937)

11.《花枝》(Der Blütenzweig,1945)

12.《人生台阶》(Stufen,1961)

作诗之于黑塞

黑塞是一位很着魔于诗作,又希望受到认可的诗人。1904年27岁的他新婚后与妻子搬到博登湖畔。当时作为自由撰稿人他总是一个笔记本不离身,随时记录他对现实世界的观察与思考。笔记本里甚至记有一段他的“文学墓志铭”:“这里安息着诗人(Lyriker)黑塞,可惜他生前没有得到这样的认可,却被当作娱乐作家受到过分重视。”写这段话时,黑塞30岁。

1909年,在给一位编辑朋友的信中他写道:“很高兴您喜欢我的诗,这些诗也是我最喜爱的;就算笨读者更喜欢我的小说,对我来说,一首好诗还是顶得上三部小说。”

这时候的黑塞诗作很少考虑读者。他认为,作诗首先是个人私事,是“世界在自我个体中的反射,是‘我’对世界的反应,是抱怨,是沉思,是自觉自愿完全孤独(Vereinsamung)的游戏”。

他需要了解自己,需要记录自己的生活经历和体验,而不在意人群标准。1898年21岁的他在一篇关于诗作的文章中写道:“一首诗是一种发泄,一种呼与叫,是叹息,是某种表情或手势,是心灵对某一经历的反应——在这个反应中,心灵需摆脱由经历引起的内在翻腾,还需在其中变得愈发自觉。”这就是说,他首先要用韵律语言组织表达他的感受。诗歌之于他是具有治愈能力的“心灵舞步,是理想画面,是文字表达的神奇方式”。至于它们是否能在技巧、形式上取得成功,是否具有超个人价值,开始时都是次要问题。如他一次写道,写作“不好的诗,可以比阅读最美的诗更令人欢愉”。因为它“可化解痛苦”,甚至可使痛苦“通过不慎流畅的韵律,转化为愉悦”。

1902年4月24岁的诗人给朋友写道:“诗人写诗完全为自己,不会想到为什么读者。小说的作者则不同,他写作,是因为他要面向一群人,要对这些人讲故事,并知道如何影响这些人。”

对黑塞来说,诗歌也是对印象的表达,就像他40岁后在水彩画方面的尝试一样,借此方式可表达某一时刻的感触。

黑塞喜欢将他的即时诗作加入他的小说故事中,融汇到情节里,让小说得到文学形式上的丰富。因此在他大部分书籍中,诗篇常被用作引子,比如《赫尔曼·劳舍尔》中的《露露》,《彼得·卡门青》中的《伊丽莎白》,《克诺尔普》的旅行诗,《克林格索尔的最后夏天》中的画家之歌,《悉达多》中的《通往内在之路》,《荒原狼》的组诗《危机》和《玻璃球游戏》中年轻人约翰的思考组诗等。

即使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黑塞也没停止诗歌创作。对此他在二战期间表示:在世界大战的当口,一个作者在这个时候还玩这种看上去世人陌生的游戏,他是不是没有更理智的事情可干了?不过“比起大多数人来”,他认为,他的确做了“更好的事情,做了一些没有破坏性、无足轻重然而美妙的事情”。他没有去射杀、去轰炸、去放煤气或去制造弹药,而写出了诗篇。

他还写道:“你也可以这样解释:在这个明天就可能遭毁灭的世界里,诗人不过采摘了他的词汇,播下种去,又进行了选苗,就像对正在草坪上生长的莲银花和报春花一样。这些草坪也许明天会被榴弹炸毁,会在毒气中窒息。但花朵(的构型)不会受这些可能性的影响。它们还会精心孕育花萼和花瓣:或是四瓣,或是五瓣,或带着光滑的边缘,或呈锯齿状,但都极尽精致而美丽。”

从这样的回答可以看出,对黑塞来说最重要的是,要用重建对待毁灭,要用尽可能不被强制的内在世界去排除外界的强制,即便会被世人视为怪物和保守。这个意愿看上去貌似单纯和美犹如自然景观,如他在一首诗中写道:“一切的一切……如它们所展现的,都是自然使成;而如果被眼睛看到,便是奇观。”

从灵感之作到推敲之作

有些黑塞专家认为,从黑塞诗作手迹看,他写诗不同于写散文,对自己的诗作他永远会用不满足的审慎目光不断进行修改,加工,删除,甚至重写,他要让诗歌赢得轻盈的乐感,让它不再像编的,而成为自然而然的一体。

比如他的《伊丽莎白》第二部,关于这首诗的写作,1901年7月30日,24岁的黑塞在给他《诗集》第一发行人的信中写道:“您很喜欢《好像白云》这首诗,我很高兴。夏天我喜欢在卢塞恩湖里划船,我常在那儿独自划上几天或几个星期,一边划还一边轻声唱歌,唱些没有意义的词儿,唱意大利文,唱流行歌曲,或者随口唱些想出的韵文。一次在望见美丽夏云的瞬间,这首诗便蹦出了我的唇,我根本不用找词了。不自觉地唱了两三遍,我才开始留意其中的词汇,好回家写下。我的大多数诗都是这样写成的,不过没有哪首像这首让我称心如意。”

可以说这样的创作是他年轻时的诗作特点。随着年龄的增长,随着写作内容的复杂多样,这样的即兴之作也越来越少。

黑塞对《吹笛》一诗的创作,倾注了大量心血。对这首诗的创作,二战期间1940年4月,62岁的他在给最小的儿子——三儿子马丁的信中写道:“随信寄上一首新诗最后的修改稿。这14天里,我除了处理些该处理的事务,就是对这首诗改来改去,别的几乎什么都没做。它原有8行,现在成了12行,就这样吧。没错,事情挺奇怪:当今半个地球都在坟墓及掩体中,在船厂和工厂之中。碉堡林立,战舰游弋,一副定要将我们的世界完全变成尘埃碎片的阵势。而我却整日为一首诗的完美斟字酌句。是这样的:这首诗原本有四段,现在改为三段,我希望改得更好了、更简洁了,主要的内容也保留了下来。第一段的第四句,一开始我对它不满意,那显然是个应急措施,每次给朋友抄这诗时,抄到这句我就会不舒服,觉得越来越不开心,越来越有残缺,越来越反感。所以现在我要将它一字字一句句地再认真推敲,看看缺陷到底在哪儿。也许有人会问,这工作有什么意义?百分之九十的读者不会注意到这首诗还有它的修改稿,尽管也会有个别人做出奇怪的反应。有件事我不会忘记,尽管这是30年前的事了。有个读者向我索要一首诗,他是在一本杂志上读到的,这首诗中的八句他能背下来,可其间有一句忘记了。当我找到这首诗时,我发现,这一句正是这首诗中薄弱的一句,在草稿上我就划过问号,可长久以来却将它忽略了,它正是需要修改的地方!”

简洁朴实,拒绝新潮

黑塞的诗作题材源于生活而非生僻遥远。他具有用简洁语言表达复杂问题的能力,用画面表达思想的能力;还具有与其选用隐讳比喻而更乐于直接表达的倾向。

黑塞写诗非常重视节奏和押韵,因此他的诗大部分都很押韵。因为诗作对黑塞来说不只是表述,“当诗歌的内容借助人为炼金术的手段越来越多地精炼成某个形式、风格、曲调的时候,它便成了创作”。对他来说,“音乐艺术是基本要素,它是诗歌的发源及归宿”。

不过还是有大约50首诗作(占他公开发表诗作中的二十分之一),缺少“柔和韵律”,没有“元音的乐动”……如他在一次描述诗的音乐效果时描述的。

一般的诗歌创作常会因为夸张的遣词,使诗篇显得不真实,显得故作姿态和装腔作势。相比之下,黑塞的诗篇都较清新,没有很多修饰,它们的表达方式不受评论家左右,且可被各个年龄段的广大读者接受。

黑塞坚持以韵律诗表达他的情怀,这样的理想在他不少诗作中得到了成功体现,这也是黑塞诗作广为大众喜爱,流传甚广,且很多音乐作曲家都愿意为他的诗歌谱曲的重要原因。

值得一提的是,1915年黑塞的新诗集《孤独者的音乐》出版时,法国著名作家、音乐评论家罗曼·罗兰给黑塞写信道:“算您幸运,我不是作曲家。否则我无法控制自己,不为您的诗句写下音符。您的诗句,朴实简洁,句句直抵心扉。”

为黑塞诗歌谱曲的事例,最早出现在20世纪前夕,而最近的一次是在1977年,这年奥地利作曲家艾内姆(Gottfreid von Einem)同舒克斯(Othmar Schoecks)为黑塞一首早年诗作谱了曲,并通过德国留声机协会灌制在唱片上传播开来。据称,德国20世纪的诗人中,没有哪一位像黑塞这样,其诗作受到如此频繁的谱曲。到目前为止,由黑塞诗作谱曲的歌曲已达4000余首。

关于黑塞诗作的风格,联邦德国第一任总统特奥多尔·豪斯(1913年他曾接管黑塞创刊的左派杂志《三月》),做过如此评价:

谁感觉不到这点:在当今常具强制性的“目的诗歌”之间,远离评论家们的蹩脚评论(评论也是他们的权利),做这样一位诗人的读者有多么愉快?!重要的是,他不是记者,而是艺术家。黑塞的那些诗行,放弃了抗争,是成熟硬涩的阳刚花朵,又是沉静坚实的步履,为读者熟悉,并让我们乐于追随,因为它们会将我们引向尚未受到玷污的殿堂!

这句话给笔者的启发是,我们中国人喜欢用“青涩”一词形容青春不成熟状态;如果说某人的文笔很涩(很可能是艰涩),一般为贬义词,说明不流畅、生僻、难读难懂。而豪斯竟将黑塞诗行说成是“成熟硬涩的阳刚花朵”,这不能不令人耳目一新。在这里花朵不过是艺术成熟阶段的象征。试想,并非所有果实都甜蜜、可口,因而“涩”对德国人也是一种成熟美,有它的章法与追求。

正如前面所述,黑塞的诗深受德国人民的喜爱,因为他的诗歌语言简洁朴素(Einfach und schlicht)。在这点上,也有过评论家提出过批评。对此1926年黑塞在给一位评论家的信中写道:“您对我提到的那些诗,都是我去年冬天的新作。从美学角度上看,它们可能没什么价值……不过,你们那些美学标准在我看来也很值得怀疑……我放弃美学追求已经多年了,我不创作而只想自白,就像溺水者或中毒人不再能顾及他们的头型和变了调的声音,而单单要呼喊一样。”

我译黑塞诗歌与致谢

笔者最初接触到黑塞诗歌,是在1982年钱春绮先生翻译的《德国诗选》(上海译文出版社,1982年版)一书中。1991年笔者自费到德国留学后,在房东老太太书架上见到一本《黑塞散文诗歌集》,粗粗翻读了几页,便印象深刻,希望翻译黑塞诗歌的想法油然而生。

在长达半个多世纪中,黑塞年少时及老年时的诗作从内容和风格上看都迥然不同,我们虽然有了一些译本,但因缺乏诗作的背景资料,读起来难免有一些不易理解之处,这也不免令人遗憾。比如黑塞23岁时写下的爱情诗《伊丽莎白》被当成中老年作品;wandern一词一般被翻译成漂泊,黑塞被称为漂泊诗人。漂泊,顾名思义,随漂而泊,让人感到被动、无奈、窘迫。然而Wandern一般指德国人喜闻乐见的徒步行及远足活动,一般是有固定居所的修身健体、开拓视野、体验生活的行为。规模小的可说成散步,规模较大的便具有中国文人“行万里路”的人文精神,是一项精神内涵丰富的活动。

笔者开始着手翻译黑塞诗歌时,也因为这些资料的缺乏而干脆放下笔来,去研究黑塞生平,阅读了几本黑塞生平及参考书后,又转回来翻译他的诗歌。

尽管如此,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还是遇到了许多困难。有德国朋友对我说,黑塞诗歌很受德语读者喜爱,但要真正读懂也不很容易。对我来说,翻译如破谜;在每首诗的翻译上,我都遇到了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如果说平均每首诗我有4个问题的话,那翻译这270多首诗,我至少遇到了1000多个问题。因此,如果没有众多友人的帮助,我的翻译工作是无法想象的。

在此,译者要特别感谢对我的翻译工作始终给予了大力支持的各位朋友,他们是译者的先生Richard Wilkinson、女儿林佳希、德国文理中学退休德语教师 Rolf Müller先生、Kay Mestern 先生、Alexander Kühn先生、Lydia Funk女士、Linde Wuttke女士、Wolfgang Bammert先生、Dagmar Müller-Mobashery女士、Isabel Schmidt女士等。他们对我的解释说明,笔者在书中或以“米勒老师”之名做了总结,或将之做了归纳汇总。

如前所述,黑塞诗歌的特点是用词简洁朴实,在翻译过程中笔者也希望尽量保持这个特色;希望译诗尽量押韵,但仍将表达诗的内容作为首要任务,因而常不得不放弃押韵上的努力。此外,在部分诗歌后面,以简短的“题解”形式,尽可能简略地介绍一些背景和相关的资料,这也是笔者希望填补的空白,以便读者理解诗作。郭力于德国弗莱堡2015.1

作者为《诗歌总集》撰写的前言(1942年)

过去几十年里,曾有外界人士多次提议:出版我的《诗歌总集》。对此建议的可行性我作过多次考虑,不过总是没有结果。因为这么多得吓人的诗作,有许多彼此相似,我很难觉得它们都该永久保存。真有必要的话,应经挑选、筛选、剪辑而出版的集子。

我很清楚,一本《诗歌总集》的意义和目的完全不同于“选集”。在我看来,一本《诗歌总集》的意义是,它是我曾经经历过、拥有过的生命的全面见证;它是一个毫无保留的所有诗作的展现——不加修改,没有遮掩;它还是对整个诗作的接受,包括接受它的缺陷,接受它可质疑的地方,接受它并不完美的韵律,以及因诗韵而受到的羁绊。尽管如此,我总还会注意到,我还没达到出版《诗歌总集》所需的成熟度、疲倦度、忍耐度以及漠然度。这些也许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得到。

的确,从某一刻起,我觉得是时候了。尽管我自己肯定不会主动想到去做这种烦琐累人庞大的《诗歌总集》工作。不过现在外界提供了合同,我便接受了,并且认为,那个容忍度、成熟度、疲倦度以及衰老度我已经达到,使我可凭借它们面对自己整个诗作成品,面对它们显而易见的弱点,并将之置于上帝及我的名下。于是我承担起编辑《诗歌总集》的工作。◆◆◆◆ ◆◆◆◆

小黑塞要做文学家的愿望,同父母、学校的期望发生了巨大冲突。他知道,父母和老师虽然言谈中十分尊重作家,然而一个小孩子想当作家,在他们眼里真是疯了。他们对他的期待是做一名牧师或神学学者。

经过几年叛逆抗争、狂飙突进的青春期,18岁的黑塞终于在1895年10月17日告别了亲人、故乡,只身前往图宾根,走上了他所希望的自食其力的文学人生道路。《浪漫之歌》及《午夜之后》

1895年10月至1899年6月近4年时间,赫尔曼·黑塞是在图宾根黑肯豪尔书店度过的,他先做了三年学徒,后来做了一年书店伙计。在这里,他白天做店员,晚上挑灯夜战,自修,创作。

他阅读大量德国及外国书籍,深入研究了18、19世纪的欧洲文学和哲学,为他后来的文学创作奠定了基础。

黑塞钦佩歌德君主般的沉着稳重,然而又觉得自己很难仿效。他更容易受到吸引并愿意接受的是像诺瓦利斯、艾辛多夫这样的浪漫派作家,在他们那儿他很容易找到情感上的共鸣。平庸乏味的现实对浪漫作家的折磨,以及他们对“蓝花”的浪漫追求,正与他的生活状况相类似。书店里的工作是他的乏味现实,而他的“蓝花”是他的一间斗室。从到毛尔布隆上中学开始,他便有一种要用文字将自己梦想表达出来的冲动,他的渴望令他备受磨难。他要写诗,诗如同肖邦的音乐,肖邦音乐是感情的倾诉,是转变成音响的感情。

于是在一个个不眠之夜,他在斗室烛光下写出了一首首富有浪漫情怀的诗篇。母亲过55岁生日时,他送给母亲一本小册子作为礼物,小册子里都是他自己写下的文字和诗篇。对母亲56岁的生日,他还计划送上一份特别的礼物……

黑塞了解到,德累斯顿有个出版商愿意为青年作者提供帮助,出版他们的作品,前提是自己支付印刷费。于是黑塞决定自费出版自己的诗歌集,他将自己15—21岁间创作的诗歌编辑成册,用自己做学徒工的积蓄支付了175马克的印刷费。1898年9月30日,21岁的赫尔曼结束了书店学徒期,转正为伙计在书店工作,从此每月可得到80马克的工资。

10月份,飘逸着清新的油墨味的诗集寄来了,这本收集了38首诗歌的薄薄诗集,封面左面是葡萄藤枝叶,右面写着:浪漫之歌,赫尔曼·黑塞。

可以说,黑塞的文学创作生涯正是以这第一本诗集为开端的。多年后,他自己将这第一本诗集自嘲为“小韵律玩意”和“唉叹篇”。不过从诗集中读者不难感到他在语言韵律方面的追求和努力。这本44页的诗集共印刷600册,两年内只卖了54本。

黑塞兴奋地马上将诗集寄给母亲,作为送给她56岁生日的迟到的礼物。

一年之后,黑塞的第二本小书出版,这是一本85页的随笔集,书名选用的是《浪漫之歌》中一首诗的诗名《午夜之后》。1940年这本小书再版时,赫尔曼·黑塞在前言中写道:“这是我第一部随笔集,其书名的含义对我很明确,对许多读者则不然。在这里我想做一下暗示,暗示我的住所和我创作的田园正位于某个奇妙的时空之间……这些散文里我想展现的正是一个文学艺术家的理想王国,一座美丽的岛屿;这里的创作是解脱白日卑微劳作后对夜晚的回归,是对梦想和美丽孤独的回归;书中不乏美学追求。”简单地说,书名昭示:这些都是年轻黑塞斗室里挑灯夜书的作品,是无眠午夜后有关他梦想的文字。

伴随《午夜之后》的出版,22岁的赫尔曼·黑塞觉得,他青少年时代的狂热、敏感、哀伤该告一个段落了,巴塞尔又一次在召唤他,他离开生活了四年的图宾根,很快在瑞士巴塞尔一家书店找到一个做伙计的职位。

巴塞尔:文坛新星

1899年9月黑塞来到巴塞尔。他先在莱希书店工作,1901年4月起,又转到瓦藤维尔旧书店,一直待到1903年初。在巴塞尔,他也像在图宾根一样,一般白天工作,晚上研习,写作。

在那里,他很快找到一个能让人受到精神激励的思想活跃的新环境。他常到国家档案馆官员、历史学家鲁道尔夫·瓦肯纳格尔家拜访,还潜心自修大学美术。巴塞尔艺术博物馆成了他最喜爱的流连之处。很快,他的新作《赫尔曼·劳舍尔的遗诗遗文》(后改名为《赫尔曼·劳舍尔》)于1900年11月在莱希书店出版社出版,得到好评,为此他也得到一笔收入。

1904年2月首部长篇小说《彼得·卡门青》出版,出版社除了同他签署“出版合同”外,还签订了一项“附加合同”,这个“附加合同”里白纸黑字写着:在接下来的五年内,菲舍尔出版社享有购买赫尔曼·黑塞所有新作的权利。

这样,26岁的黑塞终于梦想成真,从一个书店店员成为一名职业作家,实现了“将自己业余时间的梦想与劳作变成日间梦想与劳作”的愿望,实现了靠写作养活自己的理想。

经济上的改观,让他认识到:自己结婚的时机已经成熟。1904年8月,27岁的黑塞同36岁的玛丽亚·波诺利缔结连理。婚礼过后,他们迁入博登湖畔德国境内一个小村庄。

青少年时期的诗作

新婚夫妇搬到德国乡下前的黑塞青少年时期,是黑塞诗作的丰盛期。1898年年底他结束书店学徒时,自费出版的诗歌集《浪漫之歌》,编辑的是他15—21岁间创作的诗歌。《浪漫之歌》问世三年后,1902年6月柏林一家出版社出版了他的《诗集》,它是卡尔·布塞所编丛书《当代德意志诗人》的第三卷。该《诗集》发表了166首他的诗篇,其中大部分写于22—25岁三年间(18—25岁间他共写下大约380首诗)。对这本《诗集》,文学评论家特奥多尔·豪斯(后任第一位联邦德国总统)认为“除了一些可爱的稚嫩感及仍常出现的青年作家的不够灵活感外”,这个时期的黑塞诗作“都是艺术上的成熟作品……声调不再”(像《浪漫之歌》中的)“那样高扬,不论是早春的明媚、夏夜的沉寂,还是秋日黄昏的萧瑟都不再那么强盛;色彩柔和了些,心灵的跳动缓慢了些,而且更委婉,更富有思想了。《诗集》中的诗作都是出色作品,形式自如简约……诗人要同他的青春告别,尚不具有成熟男人的沉稳,无奈顺从之中还流露着轻微的胆怯和抱怨”。《诗集》编者卡尔·布塞这样评价年轻的黑塞,他如此“不安而寻求安宁,无家无乡而寻找归宿。他常仰望星空,赋予‘渴望’以不同名称”。这便是黑塞被称为怀乡诗人的开始,而这里的“乡”,并不是地域上的意义,而是精神上的追求,对文学美学的追求。

这部《诗集》分为六个部分:步行篇、爱情篇、歧路篇、致美篇、南方篇、和平篇。《诗集》出版四年后,黑塞自己评价道,这些诗歌很“有小伙子的劲头”。

黑塞青少年时期著名的诗篇有:《乡村夜晚》、《伊丽莎白》、《原野上……》、《白云》、《七月的孩子》等。献词

这些歌儿乏艺术,少光亮,

无所雕饰,它们在花谷里唱响,

可创作它们的心,是热的,

我总是发自内心吟唱。

教我唱的,并非什么智慧,

快乐的歌就诞生于我胸膛;

如果歌儿,在春之山谷唱起,

随着风儿,它又会逝于晚霞旁。

如果你能理解,在玩笑乐趣与痛苦中

我将什么当做了神圣,

如果在这些歌中,你能将我年轻的心读懂,

那便是我所期盼的报偿。(1892夏)

题解:这一年是黑塞青春期狂飙突进、危机重重的一年。在毛尔布隆修道院中学,14岁黑塞的理想同学校经院式精英式教学体系发生了剧烈冲突。1892年3月7日,他从毛尔布隆修道院中学逃出,第二天家人才收到他平安返校的电报。后来人们了解到,这一夜他是在零下七摄氏度的野外一个茅草垛里度过的。

为他的一时“糊涂冲动”,黑塞必须受到处罚。他从半夜12点半一直被关到早晨8点半,关了八个小时的禁闭,这期间没有吃喝。返校后,他萎靡不振仍然不能正常就学,5月7日父母只好将他带到巴登鲍尔一个牧师朋友的疗养院。

黑塞在疗养院的日子本来还算悠哉游哉,可他结识了一位名叫奥格妮的年轻姑娘,尽管女孩比他大7岁,可他对她仍一见钟情,不能自拔,不断给她写情诗。受到婉拒后,他的内心又一次失去平衡,他羞愧已极,甚至买了手枪,威胁要结束自己的生命。两天后,在牧师建议下,他被送往专门收治有精神障碍的青少年的施德藤宫安定疗养院。

整个七月份他都在这家安定院度过,父母让他住院的决定令刚满15岁的小黑塞愤懑不已,心灵受到极大伤害,使他一时产生了很强的叛逆心理。这期间他写下23首献给奥格妮的诗,这里便是其中一首。我的墓歌

我的墓歌应是愉悦音响,

是明朗晨辉中的

快乐的春歌,

是鸟儿们的风趣的鸣唱。

不要用十字架装饰我的宁静,

莫让死亡字眼出现在碑石上,

要用花环将我哀悼,

用泪水将我埋葬。

我的名字将伴随主人死去,

只有我的歌还会继续传唱,

它们响在远远近近,

在树林里,山谷中,小溪间,草地上。

如果有颗年轻的心,

将之理解,并将它

在爱之痛、春之趣里吟咏,

那便是我最后的愿望。(1892夏)

题解:这首诗也为奥格妮所作。日后,黑塞与奥格妮建立了终生的友好关系。我是一颗星

苍穹中我是一颗星,

将这世界打量,将这世界鄙夷,

在自身灼烧中燃尽。

我是大海,翻腾于黑夜,

哀怨着,沉重奉献似的,

重新扑到旧日罪孽上。

我被你们的世界驱逐,

被骄傲造就,被骄傲欺骗,

我是国王,却没有疆域。

我是哑然的激情,

在没有炉火的房子里,在没有刀剑的战场,

病倒在自己的能量中。(1896)

题解:1895年10月,18岁的黑塞告别家乡,前往图宾根一家书店,开始了三年学徒生涯。学徒工余时间,除埋头阅读自修,进行文学创作,他还喜欢同友人聚会或徒步行。

写这首诗时黑塞正在图宾根黑肯豪尔书店做学徒。这首诗也是一种对青春激情的描写。这里的国王不是童话中,或某个王国的国王,而是一个人的内心感受:不被世人理解,被驱逐,有劲无处使,又满怀自信渴望的感觉。“旧日罪孽”应指他在父母、家人眼中的种种劣习,现在他需用奉献精神来做补偿。笔者在网上读到当代德国读者对这首黑塞诗的评论,一位年轻人写道:他喜欢这首诗,因为它会是某些时刻情感的表达。这首诗选入了黑塞自费诗集——第一本诗集《浪漫之歌》。青春的离去

夏,累了,低下头颅,

凝望湖面它泛黄的身影。

我已走累,风尘仆仆,

林荫路上踽踽独步。

杨树间吹过怯怯的风,

红红的,是我身后的天空,

面前是对黄昏的恐惧,

是死亡,是朦胧。

灰尘满身,我蹒跚前行,

青春已在身后驻步踌躇,

她垂下俏丽的头颅,

不愿陪我走日后的路。(1897.9)

题解:“青春为什么要离去?”人们不是很明白。

据称:“这里指的是作者在与年少时光告别。青少年时期也意味着玩耍时光,受父母保护、无忧无虑的时光。告别青少年时光,意味着要挑起生活的艰辛担子,作者感到少年时光已留在了身后,他已在走向成人、成熟。”

也就是说,这里的离去,是作者感到青少年时光的逝去,他正走上艰辛的成人之路。这年,20岁的黑塞还在图宾根的一家书店当学徒,他履行了自己对父母许下的诺言:自食其力,承担自己的生活。乡村夜晚 1

羊倌赶着羊,

穿过宁静的街巷,

房舍,睡意来袭,

朦朦胧胧似入梦乡。

当下,这些墙里,

只有我来自异乡,

我的心浸满忧伤,

将一杯思念之酒饮光。

路引我行至的地方,

到处都有炉火闪亮,

只是从未感到,

身在故国家邦。(1897.10.18)

题解:此时黑塞在图宾根黑肯豪尔书店当学徒工。此诗收在诗集《浪漫之歌》中。有评论家认为,该诗不失为黑塞青年时代的纯朴佳作;但最后一段并不适宜黑塞本人,因他早就知道他的心灵故乡——他的精神归宿是文学创作。诗中的“我”,不一定是作品本人,就像小说中的“我”一样。午夜之后

午夜之后,

人们都已坠入梦乡,

只剩月亮和森林还清醒着;

一座白宫矗立,高大宽敞,

里面住着我和我的梦想。

里面的画作,每幅都辉煌,

来我这儿做客的是我的梦,

梦里有高脚酒杯,有韵文诗行,

还有口若悬河的畅谈,

只有清晨能使它们不再作响。

清晨像粗暴的拳头在墙壁上敲击,

它长驱直入,驻步不动,斜眼打量,

它手提一盏日光灯,

光线在风中好像断碎了一样,

那里,也断碎了我的梦。

墙壁的辉煌顿然消荡,

艰辛的生活凄厉闯入,

我只能兢战,沮丧,去受劳作之苦,

从命于生活的威严,

哦,午夜,我多么将你向往!(1897.10.18)

题解:这首诗是黑塞在图宾根做学徒时期挑灯夜读与创作时光的写照,也是《浪漫之歌》中的诗篇。继《浪漫之歌》之后,黑塞出版的第二部小书——一本散文集便以这首诗的题目命名。诗行中可以读出,作者如何不情愿地迎接清晨。死鬼夜行

夜里死鬼横穿小城,

一个窗口还在楼顶泛红,

那里坐着一位病诗人,

依然醒着,斟酌着诗行。

死鬼轻轻撞开窗口,

吹灭了昏暗的挂灯。

他一颦一笑,伴一缕轻烟,

小城与房子遂陷黑夜茫茫。(1898)

题解:死或死鬼(Der Tod)是浪漫派文学家的主题之一,在黑塞诗歌中也常出现。这首诗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至少被七次谱曲。“病诗人”也许就是作者本人。

欧洲传统文化中,死鬼并不是一个可怕的负面形象,他负有将人接到另一个世界的使命。在一些德国教堂还存留着以“鬼舞”为题的中世纪壁画,画面上人们不分神父、乞丐,一视同仁,都由骷髅般的死鬼拉着手一起跳舞。八月

这是夏季最美的一天,

之后,它会在沉寂的房屋前,

在甜美鸟鸣与芬芳的香气中,

悄然离去,不再回返。

这一刻如此辉煌灿烂,

夏,展出了它全盛的美艳,

红彤彤的

要庆祝它的最后一个夜晚。(1898.8)

题解:尽管图宾根位于德国南方,这里的夏季仍然很短,八月便可以与夏日告别。此景令年轻的黑塞动情,他以诗意描绘了这一时刻。文学家之歌

这是年轻人的权利与自豪:

我们成材,自另一种木料,

不同于多少年前的人们,

我们热爱生命,

亦不将日子和岁月计较。

我们还能大把大把地

将金色青春消磨;

刚刚笑着醒悟

先前努力的失误,[1]

第二次爱的涌动,又莽撞起步。

只是有时我还要畅想:

如果岁月流逝,

热血强健之手变得倦软,

寻常劳作不再能承受,那将怎样?

如果强盛不疲的爱火,

终归于倦怠,

歇息于奄奄星火之间,

如果你的双唇润红不再,那将怎样?

那么,对飞翔的渴望,

是否还可将你救出日间羁绊,

带你到蓝岛之上?

那里有你梦泉的喷涌,

那里,在对美之图像的憧憬中,

你的心可忘却所有苦痛,

那里就是我的家乡。

哦,家乡,哦,渴望!请给我力量,

战胜日间劳役,用激情

救下我的艺术火光!

让我受难的、

相信你奇迹的沉重的头颅,

终于能安睡在你的怀中。

请给我力量,一生一世之长;

在奋斗、成功与失败中,

让渴望永远像雄鹰般骄傲,

望见岩缝、险阻之后,

最后它还能

注目那火红的家乡。

让我的爱与文学者的目光,

将苦恼过失与担忧掠过,面向朝阳,

我的爱,怎样孤独、遥远,面向未来,

又包罗万象。(1898)

题解:诗中的“白日羁绊”、“劳役”指作者日间在书店的工作,“蓝岛”、“家乡”是年轻的黑塞浪漫主义的理想境地。Heimweh,是黑塞喜欢用的词,字面义为想家、怀乡,但在黑塞,主要是对理想的渴望。致美人

在我童年的时光,

你罩护着我,以你宽广的翅膀:

不论近前的油绿,还是远处的金黄!

在遥远的天边,

你为我造出了渴望之乡。

在我青春的年华,

你,一头鬈发的高贵女人,

引我迈出了勇敢的舞步,引我去历险,

还带给我思量生与死的夜晚。

我那渴望之乡,每个夜晚,

都在火红的天边闪光。

舞步、历险

已沉入幽暗的时间之河,

我的孤寂

无际无边,四处膨胀。

绿色金色与天空都已消失;

我的渴望之乡,

就在我生病的心岸上。

面向岸边

我张开双臂。渴望

令我的目光将生死超越,

我的歌已为你跪下,

你可会再来?

我的生命在我膝上。

在我的渴望之乡,

神殿已可举行典礼。我能看到那高墙,

能嗅到那儿飘来的芳香。

如果我的眼睛再不能看见,[2]

你说,美人,黝黑的艄公,

能否带我回家?(1898)

题解:这年,学徒期结束之时,21岁的黑塞自费出版了自己的诗集《浪漫之歌》。这首诗为《浪漫之歌》中的第一首,诗集前面写有“献给玛丽亚和盖露德女士”的字样,这是两个想象出的人物,黑塞以美人作为美学象征。诗集中的所有诗作都以追求精神家园为浪漫主题。

诗集出版后,21岁的黑塞马上将诗集兴奋地寄给母亲,作为送给她56岁生日的礼物。母亲认真读了他的诗作,她认为有些很美,有些却是她不能理解的,不情愿读,有些让她感到“爱情好像不很纯洁”。宗教情怀很重的母亲给黑塞写信说,她希望他的诗能有些“更高尚的内容”,她还想知道那两位女士是谁,最后谆谆告诫:“上帝赋予了你天赋,你只有找到它,并用它来奉献给上帝,才会让你的小老妈为你感到幸福……”初夏之夜

天上雷鸣电闪,

花园里,

一棵椴树在抖颤。

天色已晚。

一道天光,

灰白明亮,

一个个大湿眼睁开,

瞠目水塘。

草茎摇荡,

花朵还在上方,

似有锋利镰刀的

横扫声响。

天上雷鸣电闪,

空气湿闷,“你也感到了吗?”

我的姑娘声音抖颤。(1898)

题解:这首诗选入了《浪漫之歌》。对天气变化的描写,一个女孩正好也在身边。姑娘问:“你也感到了吗?”“这里感到了什么呢?汉语中不能没有宾语,这是我不能想象的。”米勒老师说,“这种情况下是指害怕。”因为我爱你

因为我爱你,夜里

才莽撞、悄悄地找到你,

为了不让你忘记我,

于是我带走了你的心。

现在那整颗心都在我这里,

是好是歹,都是我的;

我的爱在肆野燃烧,

没有哪个天使能把你救去。(1898秋)

题解:这年年底出版的《浪漫之歌》中,爱情诗多为往事或结局不幸,但这首不同。然而研究黑塞生平的专家认为,这期间黑塞还没有真正的爱情生活。作品中的“我”并不一定是作者本人。秋后黑塞结束了书店学徒生涯,开始在书店当伙计。黑塞的爱情诗大约占他全部诗作的十分之一,主要写于15至55岁。建议

嘿,小伙子,自己去找路,

让我接着走!

我得披星戴月,顶风冒雨,

我的路还长,尽是辛苦,

最好去跟别人走!

那些道路直通平坦,有众人脚步,

我要孤独,

要为之生存,为之祈福。

你看我站在山上,

不要将我的羽翼嫉妒!

你会以为我站得很高,离天很近——

在我眼里,这山不过一座小土丘。(1898)

题解:《浪漫之歌》中的诗篇。21岁的黑塞表达了一种愿意自立独行的愿望。我的快乐爱情

我的快乐爱情将我抛弃,

我找她,在所有的巷子里,

可她已离我远去,

落入了明媚的桦树林,

她的四肢柔美而舒展,

她自喜于自己的妙美体形。

她在那儿与精灵们跳舞游戏,

长长的鬈发

顺着雪白脖颈飘逸,

她采龙胆花打发时间,

晚上让月光

浴洒她的胴体。

我只想静候在此,

小心地,将门窗关紧,

然后躺倒在凉枕里。

如果有一天,她厌倦了绿林,

又将回路找到,

她必须先把门敲。(1898.12)

题解:这首爱情诗,可以说是21岁的年轻诗人对爱情的一种风趣想象。西尔槽

巨杉底下我来歇息,

眼前重现往日记忆,

那时我还是个小男孩,

头一次忧伤,伴着同样的林间气息。

就躺在这儿——这片青苔地,

我做了个男孩儿梦,野性而羞涩地。

那是一个女孩,身材苗条,一头金发,

那就是我花环中,第一朵玫瑰花。

时间流逝,梦境迷离,

这一个远去,另一个走近——

直到再一次离去!

可折磨我的,还是那第一张图画。

她是谁啊?我只知道,

她:可爱美丽,身材苗条,一头金发。(1898.12)

题解:这是黑塞创作的为数不多的十四行诗之一。

西尔槽,黑塞家乡卡尔夫城边一个小村,是黑塞幼年时家人喜欢郊游的地方。此时诗人似乎又回忆起年少时光。1975年后,西尔槽并入卡尔夫,成为一个城区。春天 1[3]

昏暗地窖里,

我已梦你很久,

想你的树木,你的芳香,

想那蓝天与鸟儿的鸣唱。

而现在,你这番装扮,

辉煌灿烂,

展现于我面前,如被光彩浇灌,

奇迹一般。

你又将我认出,

轻柔地将我引诱,

你这神圣的复出,

让我的四肢都在抖动。(1899.4)

题解:黑塞此时已结束学徒工生涯,在图宾根黑肯豪森书店当伙计。白天工作,夜晚读书创作。这里描写了春天给作者带来的强烈震撼。暮蓝

哦,多么妙美纯净,

你这傍晚天空的碧蓝!

你从紫红与金黄中脱出,

平和而谨然,秀美舒展。

你好似蓝色海洋,

幸福就在船锚之前徜徉,

那是神圣的休憩,

尘世烦恼滴落船桨。(1899.4)

题解:青春年华有多少不安躁动,而傍晚的蓝天却可给在书店工作的年轻黑塞以安慰,为他带来平静愉快,就像一艘在海里抛锚休息的船,可忘却尘世间的烦恼。

这里关注的对象是蓝色,但第二段又转变为主观议论。露露

那一刻,我感到了

你娴静美丽之近,

如同云朵的影子

掠过高坡上的草地。

在梦与梦间,

生活不时将我找回,

它闪着金光,热情将我诱惑,

然后光亮熄灭——我还要继续做梦。

梦盼那清醒时刻,

要梦,当我合眼睡去,

那佳运的凉影

可否在我上方滑过。(1899)

题解:1899年8月中旬,黑塞离开图宾根前,他们“小圈子”成员搞了一次告别出游活动,一起到泰克山下基希海姆(Kirchheim/Teck)住了几天。在那里,黑塞爱上当地一家饭馆老板的侄女,他叫她露露。后来他终生同她保持了通信联系。

1899年9月中旬,黑塞来到瑞士与德国交界的城市巴塞尔。托运来的大箱子里有许多尼采哲学著作,还有一幅镶在框子里的油画《死亡岛》——那是瑞士画家阿诺德·勃克林的作品。尼采和勃克林正是黑塞此时最心仪的人物,他们两人都在巴塞尔居住过,这也是他要来巴塞尔的原因之一。

这首诗写在黑塞去巴塞尔前、回家探望父母期间,是对他心动时刻的回忆。后收入短篇小说《露露》中,该篇为他的短篇集《赫尔曼·劳舍尔》中的一篇。他的第三部小书1900年年底由他工作地瑞士巴塞尔莱希书店出版社出版。这本书黑塞以劳舍尔好友身份编辑劳舍尔的手稿。致父母

那些年,对你们何其艰难,

而对我,对我们这些孩儿,

却是纯美、快乐而亲切,

奇妙无边。

对你们,那是辛苦的忧愁之路,

对我们却是一串轻盈的少年脚步!

在我们,它似一阵香气飘过,

在你们却悠长延绵。

在你们,却是悠悠长途。

现在,我们还要将生活体验,

要经历一个个春秋寒暑,

要用我们年轻强壮的手,

将日子做个扭转:

你们应该休息,

让我们来担生活的重负!(1899.11)

题解:黑塞22岁生日刚过不久,他的第二本小书、85页的随笔集《午夜之后》出版。7月12日得到新书后,他马上给父亲寄了一本,作为送给父亲7月14日52岁的生日礼物。1940年这本小书再版时,黑塞在前言中写道:“这是我第一部随笔集,其书名的含义对我很明确,对许多读者则不然。在这里我想做一下暗示,暗示我的住所和我创作的田园正位于某个奇妙的时空之间……这些散文里我想展现的正是一个文学艺术家的理想王国,一座美丽的海岛;这里的创作是解脱白日卑微劳作后对夜晚的回归,是对梦想和美丽孤独的回归;书中不乏美学追求。”简单地说,书名昭示:这些都是年轻黑塞斗室里挑灯夜书的作品,是无眠午夜后有关他梦想的文字。

伴随《午夜之后》的出版,22岁的黑塞觉得,他青少年时代的狂热、敏感、哀伤该告一个段落了。这时巴塞尔又一次在召唤他。“除了去巴塞尔之外,当时我别无愿望,”后来黑塞在他的《巴塞尔回忆录》中这样写道。

很快他在瑞士巴塞尔一家书店找到一个做伙计的职位,离开生活了四年的图宾根。

这首诗写于黑塞来到巴塞尔不久。诗文中可以读出,年轻的黑塞的成熟与自信。诺瓦利斯

自你甜美韵章,

吹来扑鼻的青春芳香,

它悄无声响,消融在

我多彩的文学梦乡!

它如此轻柔,之于我

犹如秋日迎来五月鲜花的问候,

它认真地对我轻声道:

我距我的青春怎样的远遥。(1899)

题解:此诗表现出黑塞对浪漫派德国诗人诺瓦利斯(1772—1801)的热爱。诺瓦利斯是他的榜样。黑塞在第一本诗集《浪漫之歌》里,以100多年前诺瓦利斯的诗句作为开篇:

——看哪,那个个别人就在这里,他来自同一片土地,

同你们一样感到被驱逐,哀伤的时光

已经过去;快乐的日子

在早早向他致意。致“小圈子”

被视作堕落、时髦,

我们听之也其乐陶陶,

实际上我们是青年绅士,

品行堪称最高雅,最新潮。

无论如何,那是段美好时光,

有聚会,有最初诗章,

那是些无拘无束的谈笑岁月,

一切还可重蹈,我希望。

劣习中我为自己打拼道路,

你们却已步入美德之路,

在这儿我送上远方的问候,

问候你们,问候失落的青春。(1899)

题解:此诗为黑塞短篇故事集《赫尔曼·劳舍尔》中短篇《十一月之夜》的开篇。

借赫尔曼·劳舍尔之名,黑塞在巴塞尔写下了对图宾根生活的回忆,他回忆了与几位大学生结为“小圈子”的日子。当黑塞白天在书店当学徒工,夜晚挑灯夜战自修文学的时候,他原来的中学同学不少已进入图宾根大学学习神学,这就是他诗中所说的“美德之路”。而劣习则指自己的固执、不循规蹈矩、嗜酒吸烟等。读者可以读出,黑塞在此流露出的自豪感。黑塞须在书店工作糊口,故而他称自己的青春为失落的。

后来此诗收入1902年出版的《诗集》中的“歧路篇”。无声的云儿

云儿纤细,白净,

云儿柔和,无声,

云儿游弋于蓝天中。

低头去悉心感受吧,

白色凉爽令人何等快活,

你头上的云儿前行在蓝梦中。(1900.1)

题解:黑塞到巴塞尔莱希书店当伙计后,业余时间喜欢访问博物馆、徒步旅行。前半句是诗人仰望天空后对云的描述,后半句则是说,低下头吧,你会感到,云飘过头顶时的凉意。黎明时分

身披银装,

原野沉默静寂,

猎人拉弓搭箭,

林萧萧,一只云雀腾翼。

林萧萧,又一只

飞起,落地,

猎人拾起猎物,

白日将世界走进。(1900.1)

题解:这次黑塞又上路了,给他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冬日清晨的那一刻。桦树

诗人的思绪再完美,其分支也不如

你的枝杈这般纤细,

不如你轻盈,能那样随风飘起,

不如你那般尊贵,能腾入蓝天里。

你妙龄柔美,苗条有余,

每一风息

都会令长枝

矜持,谨慎,晶莹地荡起。

原来如此,你这般轻盈摇曳,

带着微颤,

在我面前舒展,

是要为青春温柔的爱人做个比喻。(1900.1)

题解:这是一首爱情诗。桦树树枝娇嫩柔软、婀娜多姿,在23岁年轻的黑塞眼里,如同他恋人的化身。原野上……

天上云儿飘荡,

原野上风儿吹唱,

我,母亲失落的孩子,

走在原野上。

路上树叶纷飞,

树上鸟儿鸣唱,

山外山的某个地方,

定是我遥远的家乡。(1900.5)

题解:这是作者一首广为读者喜爱的诗歌。读者阅读时眼前也许会出现一个年轻人的形象:他或许是个不听话的孩子,正风尘仆仆,一路走去。远足是青年黑塞喜爱的活动。这年复活节他同好友芬克在德国南部城市弗莱堡周边步行。

这里的“我”,既不能忘记自己的童年,又想去追寻自己的精神家园。伊丽莎白

1

你的手,你的唇与额头,

溢满春光,那样清纯温柔而靓丽,

佛罗伦萨古老的画里,

我曾感受过这奇妙魅力。

你这妙美的五月佳丽,

曾生活在久远的年代里,[4]

波提切利为你作过画,[5]

你就成了弗罗拉,裙衣上开满鲜花。[6]

你还是但丁心仪的姑娘,

你的问候征服了年轻诗人,

你的秀足在下意识间,

知道怎样游走天堂。

3

好似一朵白云

立于高高天际,

这般遥远,洁白而秀丽,

伊丽莎白,这就是你。

云儿飘来荡去,

你几乎不将它留意,

可在夜里,

它又飘入你梦里。

它飘行,闪着银白光亮,

脚不停步,一路前去。

对那白云,

你有着怎样的甜美向往。(1900.5/6)

题解:这是黑塞著名的青春爱情诗。这首诗共有4个部分,这里译出其中第1、第3部分。此时黑塞在巴塞尔一家书店做伙计,工作之余常参加历史学家、国家档案馆官员瓦肯纳格尔在家里举办的文化沙龙。1900年2月,他在沙龙结识了一位名叫伊丽莎白的年轻女钢琴家、舞蹈家,美丽的伊丽莎白同他年龄相仿,是一位牧师的女儿。黑塞对她一见钟情。然而作为一个来自德国黑森林的书店伙计向她求爱,他还太年轻腼腆。不过他至少可以将这份爱情保存在心里。

这一年天气温暖的时候,他只身前往他喜爱的瑞士“四林湖”休假两周。他喜欢在那里钓鱼,徒步行,在湖里游泳;还会带上一瓶葡萄酒,租上一艘小船,向湖中划去,然后几小时荡在水上。这是令他心旷神怡的时光,他会远眺群山,近观水鸟、水草、湖中水色,还会久久凝望头顶上的浮云。一次眼望浮云,他竟忘情地哼出一段曲子,随后脑子里涌现出一行行诗句,爱情诗《伊丽莎白》于是应运而生。

很多年后,他曾写道,文学就该这样,不该刻意去写,而应在“有意无意”之间从经历中产生。

第3部分中,第一段的“你”是伊丽莎白,而第二、第三段中的“你”,是作者。

第3部分后来出现在黑塞的第一部小说《彼得·卡门青》中。它与《露露》一起被认作黑塞最著名的爱情诗。重游童年故地

蓝天上

射下道道光芒,

照着条条小路,

照在草地上;

那个花园

在深深的山谷里,

最后的日光中

它在山坡上闪亮。

花园下方,

那森林环绕的

老地方,

我的童年还在做梦。

如果我将它唤醒,

在它面前跪下,

它定会吓上一跳:

我已变得怎样陌生。(1900.7)

题解:黑塞所以要重返巴塞尔,除了出自对尼采及瑞士画家勃克林的喜爱外,还因为他的童年是在巴塞尔度过的。

黑塞4岁时,他们全家搬到巴塞尔,因为父亲要到巴塞尔教会传教中心工作。他们住在米勒路(Müllerweg),一直住了五年。那里有一个花园,还有草地。那里春光明媚,夏日彩蝶蹁跹,鲜花烂漫,阳光、夏日、彩蝶、鲜花、花园……这一切都成了日后黑塞诗歌创作的主题。巴塞尔这座城市也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夜里

一些念头常令我梦中苏醒:

一艘航船行驶在阴冷的夜间,

它穿过大海,寻找彼岸,

它热切的渴望却使我倍感磨难;

一些水手都不知晓的地方,

北极红光在无人观赏地亮闪;

一只女人的手臂,在寻找爱情,

它洁白温暖,伸在枕边;

一位小伙儿,在茫茫的大海里,

正做一个黑暗了结,他定是我的伙伴;

还有那已经认不出我的母亲,

也许正在梦里,将我的名字呼唤。(1900)

题解:在巴塞尔书店诗作中找到。工作时,黑塞利用业余时间写作。一些诗篇投到报刊上发表,这里便是一首。诗中表达的忧郁、同情、惆怅等情怀,也可以是其他。我的苦恼

我苦恼,因为戴假面具

我能如此老练地游戏,

我学会了欺瞒他人,

欺瞒自己,而丝毫不触动内心,

也没有哪首歌,

没有目的,不是游戏。

窥视我内心,

真可谓之烦恼,

每次搏跳我都可预知,

没有哪个梦的下意识警示、

没有哪个兴趣感、苦痛感

更能让我心灵感动。(1900.12)

题解:这首诗出自《赫尔曼·劳舍尔》。

像在图宾根一样,在巴塞尔初期,黑塞白天在书店工作,晚上才能坐在书堆前,做他的作家梦。与从前不同的是,现在他要尝试以现实主义手法写下对童年生活的回忆,写下那些留在记忆中的、包括在图宾根的生活故事。其中就有他在图宾根书店工作时经历过的难忘一幕。

那天他正在书店工作,一列送葬队伍从门前经过。躺在棺材里的是位年轻人,叫埃波哈特,死于自杀,黑塞认识他,是位十分敏感、胆小、容易受伤的大学生。在瞥见棺木的那一刻,他忽然清醒地感到,如果他不是一次次最终“回到寻常有序、平凡生活”中的话,他也完全有可能成为躺在里面的人。这个经历他写在了短篇《十一月之夜》中。

他陆续写下的短篇还有《我的童年》,这是对早年巴塞尔生活的回忆,还有《露露》、《不眠之夜》、《1900年日记》和《最后的诗稿》等。这些构成了他的第三本书《赫尔曼·劳舍尔》。书中的名句是:“没有目标的生活犹如荒漠,有目标的生活烦恼重重。”哲学

从下意识到自觉意识,

从意识再通过众多途径回转,

回到我们下意识已知的东西,

在那里反击,不留情地

去质疑,去寻求哲学真理,

这样我们就达到了

诙嘲的第一等级。

然后轻蔑世界的冷酷深渊

会通过勤勉审察,

通过多种明镜,

让我们受制于冷酷严厉,

带我们进入寒战中的神经错乱。

之后它带我们返回,

通过认识间的缝隙,

抵达轻视自我之境地,

抵达白发人幸福的甜苦一体。(1900.12)

题解:这是赫尔曼·劳舍尔的遗诗。黑塞喜欢哲学。他喜爱的哲学家尼采,25岁时在巴塞尔大学当上古典哲学教授;1900年8月25日在德国去世,时年55岁。

这里说的是,自觉意识导致诙嘲(Ironie),导致对世界的轻视,最终又会达到对自我的轻视。这里的思虑与《我的苦恼》一诗相近,但这里的“诙嘲”所表现出的幽默感,有面向未来的积极意义。黑塞的幽默感还表现在他后来的一些玩笑诗(Scherzgedichte)中。此诗有一种有意做出的干巴巴的幽默。

1958年4月3日,80岁的黑塞在一封信中再次提到这首他本人58年前写下的诗,他以为“这首诗写作得不够好,却具有那个生活阶段的特色”。他还写道:“对于罩在清冷霓虹灯下、看上去是自觉意识及理性完美的领域,通往那里的道路是有的。可对徜徉于这些领域的人来说,那里既不存在土地、温暖,也不存在纯洁及爱。而要达到这些,不能通过逃避,而要通过对这些清冷领域的超越。失去它们是可能的,而再次抵达也有可能。”这里的表达适于黑塞肯定生活的态度,轻视自我应是通往温暖及爱的基础,不过这些在该诗中没有再明确说明。“诙嘲”不同于不具同情心的嘲讽(Zynismus),诙嘲是善意的诙谐嘲弄,内涵丰富,具有同情心。在哲学中,“诙嘲”是一个重要的修辞、思考、思辨、讨论问题及交流的手段,具显著的积极意义。阿尔卑斯山上

这就是远足:[7]

阿山上白雪皑皑,明洁晶莹,

远方的目极之处,

正是那首个意大利蓝湖!

这里风高,空气轻涩,

也会有甜蜜预感飘荡,

预感远方紫香四溢,

阳光照耀着南方海洋。

眼睛似已望见

远处佛罗伦萨的灰白教堂,

想象中山峦那一方,

罗马升起,披光携亮。

不自觉地,口唇边

已发出陌生妙美的语音,

而那令人兴致盎然的大海,

正远远送你以暖暖蓝光。(1901)

题解:年轻的黑塞跋涉在阿尔卑斯山晶莹的白雪中。天寒地冻,远处可望见一泓湖水,那里正是意大利的边界线。高山冷瑟的寒风中,作者向往着远方的紫香,憧憬着沐浴在阳光中的南方海洋,洋溢着对意大利的渴望。对意大利的向往来自他对古典主义、对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的推崇。这年3月底,他实现了到意大利旅行的梦想。[8]圣斯蒂法诺教堂回廊

四面墙壁,灰白,破旧,[9]

这里由波德诺内亲手画就。

时光偷吃了画面。你只能见,

局部的残痕,轮廓的浅显。

退色的壁画上仍可见:一只胳臂,一只秀足,

那是久远美人留下的幽灵般问候。

一个孩子睁着双眼,笑得很逗,

令观者滋生别样爱怜,别样感受。(1901.5)

题解:这是一首意大利旅游诗。

短篇集《赫尔曼·劳舍尔》的出版为黑塞带来一笔收入。黑塞于是向书店老板莱希先生递了辞呈,1901年1月1日他离开莱希书店。从8月1日起,他开始在一家旧书店工作,工作时间相对较短。这家旧书店也在市中心,离莱希书店不太远。开始新工作前,3月25日他第一次前往意大利,开始了为期七个星期的独自旅行。这期间,他访问了佛罗伦萨、米兰、拉文纳、威尼斯等地;5月17日他踏上回程,回老家看望父母。日记中他写道:“这是生命中无求无索、梦一般的美妙时光,现在我就知道,有一天我还会对它深深向往。”好像一道波浪

好像一道波浪,由水沫镶边,

来自蓝色潮涌,它要完全伸展自己,

累了,又美美地回到海里。

好像一朵云儿,航行在轻风里,

将所有朝圣者的渴望唤醒,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