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社会文化与投资环境(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28 01:19:48

点击下载

作者:常永胜

出版社:世界图书出版广东有限公司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马来西亚社会文化与投资环境

马来西亚社会文化与投资环境试读:

前言

马来西亚是个美丽的热带国家,居东南亚的核心地带,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国内自然资源富饶,并盛产各色热带经济作物。马来西亚的旅游资源十分丰富,阳光充足,气候宜人,拥有很多高质量的海滩、奇特的海岛、原始热带丛林、珍贵的动植物、千姿百态的洞穴、古老的民俗民风、悠久的历史文化遗迹以及现代化的都市。如今马来西亚政治稳定、社会和谐,并且以极其优惠的相关政策鼓励外国投资、吸引外国游客。

本书通俗地介绍了马来西亚的地理、政治和风土人情;重点分析了马来西亚的经济、投资环境与投资机会,以期为到马来西亚经商投资的商界人士提供尽可能多的帮助。

全书包括6章和3个附录,由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管理学院常永胜教授主编,财经学院涂湘蕻副教授与法学院的宋晓媛参加编写工作。常永胜统稿并负文责。

因编写时间仓促,且编者水平有限,本书疏漏和欠当之处在所难免,欢迎广大读者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编者2012年9月第一章 国家概述本章导读☆马来西亚联邦(Malaysia)是一个经济迅速崛起的东南亚国家。它由两块隔海相望的领土构成,即马来半岛南部的马来亚(俗称“西马”)和加里曼丹岛北部的沙捞越、沙巴(俗称“东马”),国土总面积近33万平方千米。气候属于热带海洋气候,特点是均衡高温、多雨、相对湿度大。马来西亚是一个由13个州和3个联邦直辖区组成的实行君主立宪联邦制的国家,其中11个州和一个直辖区位于“西马”。马来西亚人口2,756万(马统计局2010年)。其中马来人占68.7%,华人占23.2%,印度人占6.9%,其他种族占1.2%。其中占全国82%的人口居住在“西马”。马来西亚是世界上最大的天然橡胶、棕榈油及锡的出产国,也是优质热带硬木、石油及天然气的重要出产国。第一节 国旗、国徽和国花一、马来西亚国旗

马来西亚国旗呈横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2:1。主体部分由14道红白相间、宽度相等的横条组成。左上方有一深蓝色的长方形,上有一弯黄色新月和一颗14个尖角的黄色星。14道红白横条和14马来西亚国旗角星象征马来西亚的13个州和政府。蓝色象征人民的团结,黄色象征国家元首,红色象征勇敢,白色象征纯净,新月象征马来西亚的国教伊斯兰教。二、马来西亚国徽

马来西亚国徽中间为盾形徽。盾徽上面绘有一弯黄色新月和一颗14个尖角的黄色星,盾面上的图案和颜色象征马来西亚的组成及其行政区划。盾面上部列有5把入鞘的短剑,它们分别代表柔佛州、吉打州、玻璃市州、吉兰丹州和登嘉楼州。盾面中间部分绘有红、黑、白、黄4条色带,分别代表雪兰莪州、彭亨州、霹雳州和森美兰州。盾面左侧绘有蓝、白波纹的海水和以黄色为地并绘有3根蓝色鸵鸟羽毛,这一图案代表槟榔屿。

盾面右侧的马六甲树代表马六甲州。盾面下端左边代表沙巴州,图案中绘有强健的褐色双臂,双手紧握沙巴州州旗。盾面下端右边绘有一只红、黑、蓝三色飞禽,代表沙捞越州。盾面下部中间的图案为马来西亚的国花——朱槿,又称大红花,当地人称“Bunga 马来西亚国徽Raya”。盾徽两侧各站着一头红舌马来虎,两虎后肢踩着金色饰带,饰带上书写着格言“团结就是力量”。在盾徽上还绘有一弯新月和一颗14角星,新月代表国教,14角星代表各州。三、国花

朱槿(Bunga Raya),又称大红花、扶桑。第二节 地理、气候与资源

马来西亚位于亚洲大陆和东南亚群马来西亚国花岛的衔接部分(约为北纬2°~7°,东经97°~120°),在亚澳两大陆与太平洋和印度洋的交汇之处,自古以来就是东西方海空交通和国际货贸路线的要冲。

马来西亚有东西两片隔南海相望的疆土,就像两叶扁舟漂浮在印度洋和太平洋之间的海面上。陆地面积为329,758平方千米,一叶称之为西马(又称马来亚),位于马来半岛南部,北与泰国接壤,南与新加坡隔柔佛海峡相望,东临南中国海,西濒马六甲海峡,面积13万多平方千米;一叶称之为东马(由沙捞越、沙巴组成),位于加里曼丹岛北部,与印尼、菲律宾、文莱相邻,面积19万多平方千米。

马来西亚的海岸线总长约4,192千米,其中马来亚地区2,000千米,沙捞越州742千米,沙巴州1,450千米。

西马和东马是两个不同且独特的地理区域。西马地势南低北高,东西两侧沿岸为冲积平原,中部为山地,大汉山海拔2,190米,为西马最高峰。东马沙巴州西部为沿海平原,内地多森林覆盖的山地,克罗克山脉纵贯南北,其主峰基纳巴卢山海拔4,101米,为全国最高峰,亦是东南亚最高峰。沙捞越州沿海为冲积平原,内地为森林覆盖的丘陵和山地,山峰多在海拔2,000米左右。

东西马之间隔着南海的广阔水域,两地东西间距最长(北面)1,500千米以上,最短(南面)750千米。东西马虽相隔较远,但在地理上有许多近似之处。如东西马都处于北纬1°~7°之间的赤道地带,海岸线都在2,000千米以上,内陆离海最远不到250千米,全境深受周围海洋的影响,高温多雨,水、热条件优越,生物繁殖旺盛,种类特别多,资源丰富,地面大部分是茫茫林海,1平方千米面积的森林中的植物种数,可以同欧洲10万平方千米的植物种数相等。全境共有15,000种植物,其中有6,000种树木,有的树木高达100米,直径2米多。森林最多的地区是沙捞越州,森林覆盖面积占90%以上。显花植物达9,000种,占全世界总数的30%以上。

作为低纬度的海洋国家,马来西亚属热带海洋气候,没有四季的变化,只有旱季与雨季之分,其特点是均衡高温、多雨、相对湿度大。每月平均温度,低地在26℃~27℃左右,各地相差1℃~3℃;山地每月平均不低于18℃,仅最高的峰岭地带平均在15℃以下。3月至5月最热,天气有时可达35℃~36℃,凉爽的雨季则为23℃~24℃。马来西亚人不需要天气预报,一年365天温差只有几度。这种得天独厚的气候,使人不必购买春季和冬季服装,在这方面节省了一大笔开支。

马来西亚的气温由于受海洋调节,不太炎热。白天平均最高温度在沿海低地为31℃~32℃,很少超过34℃。被称为最热地方的霹雳州的红毛丹,中午温度一般在35℃左右。曾在1958年3月初出现了马来西亚绝对最高温度纪录的怡保,亦不过是40.5℃。夜间温度在20℃~22℃之间,沙巴地区有海湾深入内地,夜间较为凉爽。

由于赤道带风较微弱,马来西亚的地面风速不大,一般在3级以下,不超过5级。只有东北季风或地方性雷暴的一部分风力较强,但发生频率不太大,有季风、海陆风和苏门答腊风。每年10—11月到次年2—3月,从亚洲大陆东部吹来的寒冷的东北季风,扫过广阔的南海水面,带来大雨;5—6月和8—9月,从印度洋及爪哇海吹来暖湿的西南季风,由于途中受到印度尼西亚境内山脉阻拦,风力较弱,降雨较少。4—5月和10—11月是季风停滞或转换期,海陆风开始活跃起来,近海地带,白天风从海上吹向陆地,夜晚风从陆地吹向海洋。风力轻微,可以减轻大气的沉闷,帮助植物传粉,有利于帆船的航行,故马来西亚渔民称之为“归家风”和“出港风”。在西南季风期间,马六甲海峡特别是南段东岸一带,常在夜间或黎明之前发生猝发性风暴。因为这种风暴来自苏门答腊的方向,故得名为苏门答腊风。这种风暴来去匆匆,持续最长的时间不过2小时,最短的不到5分钟。暴风或有雷电和骤风,风力可达10级,不过时间较短,影响地区范围较小。马来西亚不受台风影响。南海台风路径恰好止于沙巴以北,海员们到沙巴来躲避台风,称该地为“风下之地”,音译就是沙巴。

马来西亚全境雨量充足,平均年降雨量为2,000~2,500毫米,西马最高可达3,000毫米,东马最高可达4,000毫米。西马吉保山脉以东,东马山地北坡,雨水最多。东北季风期间,有时一天的雨量能超过50毫米,每年的11月到次年1月份是降雨的高峰,月降雨量可达500~650毫米。这个时期可占全年雨量的40%~60%,故称雨季。在西南季风期,雨量最少的7月份仍不低于100毫米,所以只是相对地称为干季。在两个季风转换期,由于太阳当顶,地方对流加强,多猛烈的雷阵雨,月雨量可达200~400毫米,形成两个“小雨季”。总的来讲,马来西亚的雨水充沛,雨势很猛。但由于世界气候的变化,近年来也常出现连续半个月和一个多月的旱天。

马来西亚自然资源丰富。橡胶、棕油、胡椒的产量和出口量居世界前列。曾是世界产锡大国,但近年来产量逐年减少,截至2005年1月1日,马来西亚石油和天然气总储量为194.9亿桶,可供分别开采19年和33年。此外还有铁、金、钨、煤、铝土、锰等矿产。马来西亚还盛产热带硬木。能源以锡、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为主,2005年矿业总产值估计为176.32亿林吉特,增长0.8%。近几年矿产品产量如下:表1-1 2004—2006年马来西亚矿产品产量资料来源:马来西亚统计局。

马来西亚山地多,70%是未开发的山林地,被浓密的森林所覆盖,且多保留原始风貌,而在已开发的土地中,60%的土地是橡树园。天然橡胶的产量约占世界总产量的1/3,被誉为“橡胶王国”;棕油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59%,又被称为“棕油王国”。此外,还盛产可可、胡椒、椰子等热带经济作物。

由于雨水充足,植物生长迅速,棕榈、巨大的草蕈、大似遮阳伞的羊齿植物终年给大地披上一层鲜艳的绿色外衣。木瓜树种下后,7个星期就能结果,草坪上的草一夜之间可以长高5厘米。在丛林中,你可以看到35~45米高的大树。兰花种类繁多,除了人工栽培的以外,生长在深林幽谷与高原上的野兰则更为珍贵。扶桑花为马来西亚国花。

原始森林中,栖息着濒于绝迹的异兽珍禽,如善飞的狐猴、长肢棕毛的巨猿、白犀牛和猩猩,还有象、野牛、独角犀牛、豹、鹿等,至于老虎,则是马来西亚最有代表性的动物。此外,鸟类、蛇类、鳄鱼、昆虫等野生动物数量很多,例如蝴蝶,在马来西亚就有2,000种以上,色彩艳丽,其中不少是珍品。

兰花、巨猿、蝴蝶被誉为马来西亚三大珍宝。

马来西亚耕地面积约414万公顷,占可耕地面积的30.6%。农业以经济作物为主,主要有油棕、橡胶、胡椒、可可和热带水果等。稻米自给率为60%。2002年农、牧、渔、林业总产值估计为184.78亿林吉特,增长1.1%,占国内生产总值的8.42%。

渔业以近海捕捞为主,近年来深海捕捞和养殖业有所发展。主要品种有鲭鱼、白鱼、小鲤鱼、宝刀鱼、鲷鱼等,马来西亚西海岸还产龙虾。2001年水产产量估计为122.58万吨,2002年同比减产1.7%。

马来西亚的旅游资源十分丰富,阳光充足,气候宜人,拥有很多高质量的海滩、奇特的海岛、原始热带丛林、珍贵的动植物、千姿百态的洞穴、古老的民俗民风、悠久的历史文化遗迹以及现代化的都市。旅游是国家第三大经济支柱、第二大外汇收入来源。1990年和1994年举办两届马来西亚观光年。2002年外国旅游者1,300万人次,旅游业收入262亿林吉特。主要旅游点有:吉隆坡、云顶、槟城、马六甲、浮罗交怡岛、刁曼岛、热浪岛、邦咯岛等。2006年赴马外国游客人数达1,754万人次,同比增长6.8%,旅游外汇收入360.2亿林吉特。中国是马来西亚重要的客源之一。2002年,中国公民赴马旅游人数557,647人次。第三节 民族、人口与宗教

马来西亚人口2,756万(马统计局2010年)。其中马来人占68.7%,华人占23.2%,印度人占6.9%,其他种族占1.2%。约3/4的人口集中在土地肥沃、资源丰富的西海岸地区,东海岸地区土地贫瘠,人口相对稀少。全国人口最多的霹雳州,约222万,面积最小的玻璃州人口最少,只有18万人。人口密度最高的是槟榔屿州,平均每平方千米约1,000人,人口密度最低的是沙捞越和沙巴州,每平方千米约12人左右。人均寿命男69.7岁,女74.1岁。

马来西亚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约有30多个民族。全国除马来族、华人、印度人和巴基斯坦人外,在西马的少数民族有尼格列多族(又称矮黑人,分为克乌人、金塔克人、查海人、巴特克人)、塞诺伊族(分为特米亚尔人、塞芒人)和原古马来族(分为贝兰塔斯人、特穆安人和贾昆人),统称原住民;在东马,有海达雅克族(又称伊班族)、陆达雅克族(又叫比达育族)、米兰诺族、卡达山族、穆鲁特族、巴查乌族、印度尼西亚族等。此外,还有少量欧亚混血人分布在马六甲、沙捞越等地区。“马来西亚人”是指所有的马来西亚这个国家的公民,“马来人”则是专指马来族人。原始马来人是于公元前2500年左右,从亚洲中部转移入马来半岛的蒙古人的后裔,分布在柔佛和彭亨一带。他们过着定居的生活,其中一部分已与现代马来人同化,信仰伊斯兰教。公务员、教员、警察等公职人员多为受到优先待遇的马来人担任。

华人移入马来西亚较晚。大约在唐朝初期有少数僧侣和商人侨居马来半岛。在马六甲王国立国的百余年里,中国的明王朝与马六甲王国的关系十分密切。这时不少华人在马六甲定居,并与当地人通婚。他们在马来西亚的土地上居栖生息,安家立业。但是,大批华人移居马来西亚,还是近百年的事情。鸦片战争后,由于清王朝的昏庸无能,官吏舞弊腐败,弄得中国社稷破落,民不聊生。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南方的穷苦百姓迫于生计,成批成批地背井离乡,漂流南洋。其中许多人就来到了马来半岛。此外,还有许多忠厚老实的贫苦农民被殖民主义者和人贩子拐骗到马来半岛。他们被当作“猪仔”卖给买主,装上大船运到矿场和橡胶园,为老板们做无偿的苦工。到20世纪初,移居马来西亚的华人已达百万之多。华人以吉隆坡为最多,从祖辈算起,他们在这里已居住几代了。一百多年来,他们和各马来西亚民族人民一起为开发、建设吉隆坡做出了重要贡献。华人在马来西亚的商业、工矿业等方面均占有极大的优势,因此在马来半岛西海岸的主要城市中,60%~70%都是华侨。

大约在公元1—2世纪,马来半岛出现了狼牙修、赤土、丹丹等邦国。这些邦国深受印度文化的影响,特别是4世纪,印度皇帝出兵征服恒河谷地和南印度,所以大量的印度人向东流亡,其中相当大的一部分人就流亡到马来半岛。但是,印度人大批移居马来西亚是在10世纪之后,他们集中在马六甲、吉隆坡和槟榔屿地区。

原始土著民族生活在热带丛林中,他们赤身露体,崇拜石像,用吹矢筒狩猎,仍然过着石器时代的原始生活。目前,尼格列多族约有5,000人,主要分布在吉打州、吉兰丹州和霹雳州的森林里。他们个子矮小,皮肤黝黑,大眼睛,厚嘴唇,左肩稍斜,头发卷曲。他们世世代代居住于马来半岛中部的深山野林中。马来半岛北部的塞诺伊人多在山中搭茅寮聚居,他们搭的茅寮,只是有顶无壁的小棚,棚顶的“亚答”作一面倾斜,棚底下则架起四五寸高的竹排或木排,一到夜里,人就躺在排上睡觉。他们在睡觉时,喜欢头朝外、脚朝里。塞诺伊人认为:“如果遇到野兽向头部噬来,便可以立即死亡;而如果被噬掉两条腿,人虽可以活着,但很痛苦;与其痛苦地生存,不如痛快地死去!”塞诺伊人是热带丛林中的原始土著民族的活标本。

马来西亚是个以农立国的民族,因此维持着许多原始信仰,特别是各民族浓厚的宗教色彩。其宗教融合了伊斯兰教、印度教、佛教,其中以印度教影响尤为深远。由于多民族的长期共同生活,形成一种多元的文化特色。

马来西亚人口中约有55%属于穆斯林,35%属于佛教徒,5.5%属于基督徒(包括新教),1%属于天主教徒,3.6%属于印度教徒,1.5%属于道教徒,其余属于锡克教徒、巴哈伊教徒、万物有灵教徒等。

马来人大部分信仰伊斯兰教。由于马来人在政治上势力很大,伊斯兰教也成为马来西亚的国教,全国各地的主要清真寺无不雄伟壮丽。除伊斯兰教以外,部分马来人还保留着原始宗教,其代表性的仪式是称作昆德利的共食仪式。这种共食仪式起着维持社会连带关系的重要作用。可以说马来人的社会组织是由伊斯兰教规范和传统习惯二者合一共同维系的。

住在马来西亚的华人的宗教是佛教和道教。住在马来西亚的印度人多为印度南部的泰米尔族,其代表性的宗教是印度教。第四节 行政区域

马来西亚全国分为13个州,3个联邦直辖区(吉隆坡、纳闽岛和普特拉贾亚)。13个州是(按马来文字母顺序排列):表1-2 马来西亚13个州一、柔佛州

柔佛,位于马来西亚西部的最南端,也是亚洲大陆最南端的陆地,东面是南中国海,西面是马六甲海峡,南面隔着柔佛海峡与新加坡毗邻。

首府新山。地处马来半岛山脉的末端,由北往南地势降低,地面波状起伏,平原与沼泽广布,河渠特别发达。橡胶、油棕、菠萝、椰子种植面积和产量占全国各州首位。东半部有赤道雨林及铁、铝土、锡、铌、钛、钽矿;柔佛州首府新山沿海富水产,多小港口。林间杂有大片草场与沼泽丛林,栖息着野牛、象、犀牛、貘、虎、鹿等。东北部为全国重点垦殖区之一。工业有菠萝罐头、纺织、油脂、橡胶加工、纱笼工艺等。铁路与公路北上联系半岛各地,南下经新柔长堤直达新加坡。二、吉打州

吉打州位于马来西亚西北部的马、泰边境,原属暹罗(泰国的旧称)管治,19世纪末拨归英国统治(当时马来西亚是英国殖民地)。

吉打州也称“米都”,闻其名,就可以知道它是马来西亚主要的稻米出产地。吉打的首府吉打州风光——亚罗士打,是州政府办事处和皇族居住地,也是主要的商业中心。一踏入吉打州,映入眼帘的就是那一望无际的“稻海”,煞是美丽。吉打最吸引人之处是它那朴素的风光及奇特的自然景观,辽阔的田野,苍翠繁茂的热带雨林及烟雾弥漫的山脉。其所构成的宁静、绝美画面,让喜爱大自然的人们,深深地被这一片充满田园气息的景色给吸引住。

虽然吉打早期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州属,但目前它正迅速向不同领域发展。从早期纯粹的农业种植演变到现今拥有许多工业区及新商业中心,不但为当地居民提供许多就业机会,也吸引了许多国内外商家的投资。许多高科技及重工业已经开始在吉打州发展,据估计,20年之后吉打将成为一个工业州。随着浮罗交通的发展,旅游业已成为吉打州主要的收入来源之一。三、吉兰丹州

吉兰丹州为马来西亚文化的故乡,历史悠久的“谷仓”。该州北部地区经济发达,拥有盛产稻米和橡胶的三角洲平原。沿海地区的咸鱼和干鱼闻名全国。南部地区88%的面积为原始森林,盛产木材,并有木材加工产吉兰丹州风光品出口。近年来在该州发现了金和铀矿。

吉兰丹州的首府是哥打巴鲁,为西马东北部交通枢纽,马泰边境交通重镇,州内物产集散中心。有铁路和公路北通泰国,可联系国内城镇,最远可达新加坡。市内商业繁荣,郊区手工业较发达,有蜡染和金银器镶嵌和草编。其生产的绣花织锦,光彩华丽,深受消费者赞誉。离城市10千米处的尼兰普里有一座全国最古老的清真寺,是纯木结构,没有一根铁钉。四、马六甲州

马六甲州为马六甲王国故地。全境低丘浅阜,多橡胶林;海滨椰林遍布,渔村绵延不绝;各地普遍存在着历史久远的混合农业,出产咖啡、硕莪(即西谷,棕榈科植物,茎干中有淀粉)、棕油、胡椒和各种水果。水产和工艺品久负盛名。有少量锡、金马六甲州风光和铝土矿,沿岸海底有锡砂。乡村还有著名的“马六甲牛车”,车篷两头如弯月般地翘起,牛颈系着铜铃,叮当悦耳。

马六甲是马六甲州的首府,是马来西亚现存最老的古城,始建于15世纪初,曾为马六甲王国都城。它濒临马六甲海峡北岸,曲折的马六甲河穿城而过。城内桥梁很多,具有鲜明的历史特色。中世纪修建的街道狭窄曲折,只有400米的荷兰街是世世代代的华人住宅区,建筑为中国古典式厅、堂、庭院和园林,每年春节,居民按中国传统披红布,挂宫灯,贴春联,春意盎然。居住海滨的葡萄牙移民则讲着葡萄牙本国已很难听到的中世纪葡萄牙语。

马六甲城盛产手杖和藤器等著名工艺品。新区多鱼塘,鲜鱼不仅供本城居民食用,而且还销往首都吉隆坡和槟城等马来西亚大城市以及新加坡。煮熟晒干的咸鱼、虾酱、虾仁、虾干等则运销海外,是驰名遐迩的马来西亚风味特产。五、森美兰州

森美兰州经济较发达。北部有吉保和武弄山脉的低丘,有锡矿;南部沿海平原与内陆山间盆地的橡胶林延绵不绝;河谷多稻田,海滨为椰子林。该州工农业都有较好的发展前景。

在该州的神安池,有一座旧森美兰州风光皇宫为米南加保式建筑,四层,据说是世界上最大的木结构建筑,木柱高达20米,不用一根铁钉,为马来民族的建筑杰作,但也有点缀着华族风格的雕刻。

该州的首府是芙蓉,曾为锡矿中心。郊区盛产橡胶和瓜果。工业有酿造、椰油、锯木、陶瓷和工业用砖。该州的博物馆和房屋多为米南加保式建筑风格:高脚架、大屋顶作牛角式向上翘。六、彭亨州

彭亨州是马来西亚半岛最大的州。州内有一片广阔的热带雨林及山明水秀的自然景色,如海滩和国家公园。彭亨州的首府关丹,面向南中国海,有着“东方之窗”的美称,而距离关丹约45千米的北根则是“皇城”。这彭亨州风光里有一条马来西亚半岛最长的河——彭亨河以及马来西亚半岛最高的山——大汉山。

农业是彭亨州的主要经济来源。州内的土地肥沃,雨量充足,非常适合栽种橡胶、油棕、可可和各种热带水果。而金马仑高原则是一个蔬菜、水果及鲜花供应的主要地区。彭亨州有一条很长的海岸线,这条海岸线加速了该州捕鱼业和旅游业的发展,继而成为主要经济来源之一。此外,州政府也大力提倡小规模制造业和家庭手工业,使彭亨州的经济更加多元化。

关丹(Kuantan)是彭亨州的首府,也是西马东海岸最大的工商业城市。人口大约340,000,城市面积达2,453平方千米。关丹位于州的东北部,关丹河口北岸,面向南中国海。东北有丘陵屏障,河口较深,轮船可以靠岸。口外有红树林沼泽。关丹是锡砂、橡胶、椰干和海鱼集散地。所产干鱼闻名全国。城市由19世纪末开采锡矿而兴起,原名德龙冬。旧工业有椰油、轮胎、木材、食品加工与贝壳工艺。20世纪70年代建立森玛姆及北拉姆工业区,发展电子、机械、化纤加工等工业。纵贯南北的东海岸公路与横跨东西海岸的联邦公路在此交会。1979年新建有丹戎格兰深水港。海滨有峻拔的钓鱼山,山中石洞供佛像。还有班珍石山(仙船山)、蛇岛、直拉汀村等,皆为旅游胜地。郊外45千米处有“地中海旅游村”。有海军基地及丹戎弄坡(音译)现代化渔港。七、槟榔屿州

槟榔屿州是凭借现代经济在国内占重要地位的州。它以轻重工业和港口贸易为主。该州包括槟榔屿全岛和大陆上的威斯利区,面积有1,031平方千米。槟榔屿为花岗岩山体,威斯利区有宽广的平原。盛产稻米、椰子、丁香、槟榔、豆蔻和海鱼。槟榔槟榔屿州风光屿有上百年的海运和贸易历史,目前以电子工业为主。1985年耗资3亿美元建成的槟城大桥,长13千米,可容4~6辆汽车并行,成为东南亚第一、世界第三跨海大桥,该州的北赖市是全国“钢铁之都”,建有出口加工区。威斯利区在槟榔屿的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槟榔屿的首府是乔治城,位于槟榔屿岛的东北角,是重要的海运交通要冲,有着悠久的历史。它背山靠海,港面广阔、水深。该市有造船机械、建材、橡胶、皮革、木材、印刷等工业及手工艺制作。槟城是全国电子工业中心,电子产品2/3出口到美国、欧洲和日本。八、霹雳州

霹雳州位于马来西亚半岛的西部,州内共分为9个县,主要城镇包括怡保、金宝、太平、瓜拉江沙、红土坎、安顺等。怡保是首府,也是商业与行政中心。霹雳取自马来语“Perak”,意为银。据说当年这里被发现有锡矿,但却误以为是银,后来虽辨认是霹雳州风光锡,但“霹雳”这个州名却依旧保留至今。

在1983年时,由于锡工业开始滑落,促使该州政府把经济发展方向由开采业渐而转向工业、农业、建筑业等经济部门。另外,州政府也渐渐注重渔业、木业及旅游业等经济领域。目前的怡保,已逐渐发展成为重要的工商、教育及投资中心,是马来西亚经济比较发达的城市。

霹雳州的交通四通八达,从吉隆坡、北海或其他城市均有巴士及的士服务通往怡保或其他市镇。此外,马来西亚铁道公司也提供每天来往怡保及各主要城市的火车服务。

霹雳州经济在发现锡后开始蓬勃增长。在全球经济衰退之前,霹雳州乃马来西亚最富有的州属之一。1990年锡产业倒闭后,霹雳州经济也受到严重影响。锡价的下滑使锡矿公司一一倒闭。这促使了霹雳州政府把州内的经济蓝图转向价值更高的产业。20世纪80年代中叶,许多台湾的电子公司都被吸引到斯里并(Silibin)和九洞(Jelapang)工业区。但到了20世纪90年代,大部分工厂都迁到了人均收入较低的中国。该地盛产主要是橡胶、椰子和油棕。人们对于霹雳州的天然景观和文化特色的发现也使旅游业增长快速。州内完好的基本设施也令霹雳州成为创业的首选之地。九、玻璃市州

玻璃市州是马来西亚最小的州。该州位于西马最北部,北邻泰国。在西、北两侧有石灰岩那坤山脉环绕,多溶洞、陷穴和地下河流,洞中有砂锡矿。北方加基武吉为全国唯一的地下砂锡采矿场。玻璃市河及支流的沿岸地势平坦,土地肥沃,盛产稻米、橡胶和椰子。

玻璃市州的首府是加央,为西北边陲小市镇,人口10,000,有百余家商店。城西南有一座清真寺,以大理石铺面,整座寺院富丽堂皇,有不少游客到此参观。十、沙巴州

沙巴州,是马来西亚的第二大州,位于东马,在婆罗洲的北部,以前被称为北婆罗洲(North Borneo),从1881年到1963年9月被英国人统治。

沙巴享有“风下之地”(Land Below The Wind)或是“风下之乡”之美誉,因为台风经过菲律宾时不会经过这里。纳闽(Labuan)在1984年由当年的哈里士所领导的人民党组成的州政府送给了联邦政府,现在已经是联邦直辖区了,也是马来西亚唯一的岸外金融中心。

该州主要出口物资有石油、石油制品和天然气,锯木和木板,橡胶与珍贵的燕窝食品。十一、沙捞越州

位于婆罗洲西北部,北与文莱接壤,东南接印度尼西亚,濒临南海,有724千米长的海岸线。居民多为伊班人和华人,还有马来人、陆地达雅克人和梅拉瑙人。该州的首府是古晋,是一个美丽的小城。该城建于沙捞越河的河岸,城市因河流而分为两部分。河南大都居住着华人和华裔,也是行政和金融中心;河北岸居住着马来人及土著民族,因此市长也是一分为二。河南是华族当市长,河北是土著民族当市长。市内有农业加工和锯木厂。工艺品有木雕、陶器、编制和贝壳等。州内大部被原始热带雨林覆盖,沿海岸为沼泽和冲积平原,内地多山,最高点巫鲁山海拔2,376米。15世纪为文莱苏丹国南部省。1841年英国冒险家J.布鲁克被封为土王,先后得到美国和英国承认。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布鲁克王朝”终止,1946年让与英国。1963年自治并加入马来西亚。经济以农业为主,沿海地区产橡胶、胡椒等经济作物。内地施行轮作制,种植水稻。西兰特克有煤矿,石龙门有金矿,巴罗尼阿、贝蒂和塔马纳有近海油田;并有锯木业和农产品加工业,也生产纺织品、金属容器、花砖和小船等。主要出口石油制品、木材和橡胶。河流是内地交通主要通道,无铁路。古晋和成邦江通公路。沙捞越州的居民主要由依班族人、马来人以及华裔构成。由于城市里有大量华裔居住,因而华语使用得较多,华语圈的游客在这里旅游会很方便。十二、雪兰莪州

雪兰莪州是马来西亚发展最好的一个州属。它位于马来半岛的西海岸,其九个地区加起来总面积是12.5万平方千米。雪兰莪州的大部分土地已经被开发。雪兰莪州的首府莎阿南,同时也是州的皇城。1974年,雪兰莪州内的吉隆坡市区及其郊区被政府划为吉隆坡联邦直辖区。

雪兰莪州是进入马来西亚的主要入口,因为马来西亚美轮美奂的吉隆坡国际机场(KLIA)就建在雪兰莪州的雪邦区。雪兰莪州还有一个最重要的港口——巴生港口,位于马来半岛西海岸的巴生区内。

雪兰莪州和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最靠近,这使得雪兰莪州在商业经济效益及政府行政上皆获得很大的便利。此外,许多政府部门的办事处皆设在雪兰莪州境内。近几年来,雪兰莪州比较关键及具有战略意义的发展规划包括:吉隆坡国际机场、多媒体超级走廊及科学园区。雪兰莪州也是国内大专学府最多的一个州属,其基础设施及电子通讯设施亦是全马最好的。

撇开经济发展及基础设施不谈,雪兰莪州内丰富的文化及富有情调的生活方式,也是吸引旅客到此观光旅游的一个优势。

雪兰莪州是购物者的天堂。这里拥有许多现代化及富丽堂皇的购物中心,提供多样化的商品给顾客选择。另外,它也有许多传统的小商店及夜市场,提供价廉物美的货品。十三、丁加奴州

丁加奴州曾是西马经济最不发达的州,但海底油气资源的发现给丁加奴州带来了美好的前景。其西部是广阔的丁加奴高地,东部是狭长的南海沿岸平原,河流由西向东分头入海,因此水力资源非常丰富;河流中下游有稻田、橡胶园、椰子林和新开辟的油棕园;河口多岬角或丘陵。内地森林茂密,锯木业发达,以北加、日底为中心。沿海有甘马挽、朱盖、龙运、瓜拉马浪、瓜拉丁加奴及瓜拉比苏等渔港,瓜拉丁加奴和甘马挽是渔船修造中心。该州矿藏有铁、锰和钨等。草席、金银器、鱼饼和海龟蛋是该州的特产。

丁加奴州有丰富的天然气和石油,可开采30余年。

丁加奴州的首府是瓜拉丁加奴,是西马东岸的古城。同时也是全国有名的马来工艺中心。城市虽小却十分宁静,交通工具除汽车外,还有人力三轮车。该市出产蜡染花布、金银铜器、彩色纱笼布和木刻。出口咸鱼、木材、橡胶和椰干。

在瓜拉丁加奴市有一个斑打街,这是西马东岸的唯一的唐人街,街道两旁的房子全是两层楼,楼龄一般都超过50年以上,满眼都是中文招牌,楼房很有古意。很多墙壁依然保留传统中国富贵人家的色彩,雕梁画栋。在唐人街的中央,有一座中国庙宇,始建于清光绪年间,建材全由中国运来。这里的华人,多数是福建人,一般也都会讲广东话和普通话。十四、联邦直辖区——吉隆坡

吉隆坡是1974年2月1日建为联邦直辖区的,是马来西亚首都。它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中枢,最大的工业与交通中心。华侨占全市人口的2/3,故又称“华人之城”。在东南亚各国首都中,它最年轻而发展速度最快。吉隆坡建城始于公元1857年,一位马来王者阿布都拉带领一群锡矿工人,在巴生河与高巴河的汇流处上岸寻找锡矿。锡矿业的繁荣,紧系着这座城早期的发展。随着河流上游锡矿的发现,此地便成一个小型贸易站和开矿者的集中地。1896年,英国人建立马来联邦,吉隆坡成为当时马来联邦的首都。吉隆坡在英国统治时期是行政中心,因此那段时期的道路系统和殖民地豪华大型的欧洲建筑,至今仍四处可见。清洁、美丽的市容,成行的行道树、公园和公共花园是吉隆坡日间吸引人之处,到了夜晚,则又成为名副其实的灯火辉煌的乐园,因此吉隆坡也赢得“灯花园城”之名。

吉隆坡建筑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古老的、现代的东西方各式建筑物和谐并存,马来族、华族、印巴族及欧洲人的不同宗教的寺庙和教堂各类兼具,作为各种建筑物代表既有火车站、政府大厦、邮政总局、国家博物馆、国会大厦、国家体育馆、默迪卡体育场、国家美术馆、马来西亚大学、国家清真寺以及曾是世界最高大厦的“双塔”等。自从1997年建成以来,双塔就成为吉隆坡的城标,双塔的所有者是马来西亚石油公司,总高452米,双塔之间的天桥免费对外开放,但是每天有人数和时间的限制,所以需要早上早点起来去排队领票。双塔底层是购物中心,上面有一个科学展览馆,展出一些关于海洋石油方面的知识。双塔附近有一个海洋馆。

除了上述的新建筑外,吉隆坡还保留了很多有特色的旧建筑——旧殖民大楼仍骄傲地矗立在市中心,布满夜市与小贩的中国城仍活力四射。许多游客对吉隆坡的第一印象就是繁忙嘈杂,但如果深入了解,却有另一番风味。

吉隆坡干净整洁的花园城市环境引人入胜,入夜后更显婀娜曼妙。棕榈树上悬挂的霓虹灯,酒店、商城、咖啡厅、酒吧投射出斑斓的光芒,来往车流拖曳出红白两面色的光带,串合一处,好似地上五彩的繁星,而不论哪个角落,都可看到被灯光装点的双塔耸入深不可测的苍穹,似乎为游人铺设了一条明亮的天阶,当真是一个歌舞升平的不夜城。吉隆坡还是一个购物天堂,著名的星光大道沿途一路有大型购物中心。

在吉隆坡可以品尝到世界各地的名菜,除了马来菜、中国菜、印度大餐、西餐外,还有巴基斯坦餐饮和日本料理。马来菜的代表餐厅有斯里马来由餐馆、伊甸村海味餐厅,吃中国菜可以到中国城的金莲记,施来池是物美价廉的印度菜系的餐厅,高乐香宾馆一楼的酒吧兼餐厅以西式的铁板烤牛排为著,南蛮亭则洋溢着浓郁的日本风情。十五、联邦直辖区——纳闽市

纳闽,位于沙巴州西南部,是马来西亚的一个联邦直辖区。纳闽在马来语中是“良港”的意思,也是一个自由港及旅游胜地。

纳闽原本是文莱王朝的一部分,于1846年被文莱苏丹割让给英国,被英国改名为“维多利亚岛”(Victoria Island)。1848年纳闽成为英国皇家殖民地,并于1890年1月1日被英国合并为英属北婆罗洲的一部分。1906年10月30日,被合并为海峡殖民地的一部分。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马来半岛、新加坡、北婆罗洲和沙捞越先后被日军所占领,纳闽被改名为“前田岛”。1945年,日本投降,英国殖民地政府取回统治权,纳闽重新受海峡殖民地政府管治。1946年7月15日,纳闽重归英属北婆罗洲。于1963年7月15日脱离英国的统治组成马来西亚,但归沙巴州管治。1984年4月16日正式成为联邦直辖区,并于1990年成为自由港及国际离岸金融中心。

自1990年纳闽被辟为岸外金融中心以来,已有近800家岸外公司在此注册,其中包括近50家国际知名的银行和金融公司、8家保险公司、16家信托公司。

岸外金融公司的业务范围包括银行业、保险业、公司融资、投资、资金管理以及除海运和采油以外的其他享受减税待遇的专项服务。中心对客户业务征收低税或者免税。对往来资金的汇兑数额不加限制,免收印花、遗产、地产税和附加税等。当局还为客户保密。

马来西亚于1990年制定了岸外金融中心法律,并在此之前将纳闽宣布为除吉隆坡之外的第二个联邦直辖区。选择纳闽建立岸外金融中心,是因为该岛的独特地理位置——它同曼谷、吉隆坡、马尼拉、雅加达、新加坡、香港等大都市的距离都差不多远。其稳定、有秩序的金融体系,对客户具有吸引力。为此,中心拨款10亿美元,用于改进纳闽岛的基础设施。目前该岛有直通东南亚主要大城市的空中航线,程控电讯联络遍及世界200多个国家和地区,新修的柏油马路和街道两旁密集的路灯柱令人耳目一新。

纳闽也称得上是个购物天堂。作为一个自由港口,这里的众多物品和其他地方比较起来,价格便宜多了。百货商店受欢迎的畅销物品包括首饰、运动器材、电器、纺织品、香水及酒精饮料。

纳闽常年都适合潜水。许多二次世界大战所留下的遗物(罹难船只及沉到海底深处的残余物),使纳闽成为最佳的潜水地点。十六、联邦直辖区——普特拉贾亚

普特拉贾亚又称布城,是马来西亚的政治中心。以前的原始地貌是连绵起伏的丘陵地带,有许多大面积种植多年的棕榈园和橡胶园,掌握在私人手中。普特拉贾亚的城市规划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由当时的总理(马来西亚人称为首相)马哈蒂尔拍板决定,将私人种植园以赎买的方式收归国有,1996年开始实施建设。普特拉贾亚的城市建设共耗资约35亿美元。经过10余年的规划建设,普特拉贾亚现已是颇具规模的一座现代化新兴城市,也成为马来西亚一处新的旅游景点。普特拉贾亚距吉隆坡约25千米,位居吉隆坡市与吉隆坡国际机场之间。整个城市面积广阔,山林起伏,宏伟壮观,其中70%是绿地,环境清幽宜人。总理府、副总理府和政府各部从1999年起,已陆续迁入普特拉贾亚办公。由于距离吉隆坡较远,家在吉市而在该地上班的公务员们可以得到政府经济上的补贴。近年一些由马来西亚主办的国际会议也在这里召开。住宅区、商业区、文化及休闲设施和交通体系已基本配套。预计2020年基本建成,届时人口在13万~14万。

普特拉贾亚是一个密布花园和带有传统穹顶房屋的美丽城市,带有浓郁的伊斯兰和马来风格的现代建筑比比皆是。普特拉贾亚的建筑以低层和多层居多,建筑物高低错落、因地制宜,结合自然地貌特征,巧用地形高差,将现代建筑的城市人文景观融入都市丛林的生态背景之中,形成了天人合一的生动景观。

除此之外,普特拉贾亚造型宏伟的桥,也成为重要的景观元素,这些桥梁的建造提供了展示世界桥文化的平台,选用造型不同而又极富渲染力的上承式斜拉桥,已成为该市标志性景观。第五节 政治与军事一、政治制度

马来西亚实行君主立宪制(君主立宪制又分为二元君主制和议会君主制,马来西亚属于议会君主制)。因历史原因,沙捞越州和沙巴州拥有较大自治权。

以巫统为首的执政党联盟国民阵线(简称“国阵”)长期执政,马来人占政治主导地位,政局稳定。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和安华事件曾对马政局造成冲击。1999年第十届全国大选中,国阵虽继续保持国会三分之二以上议席,但在马来人中支持率有所下降;反对党回教党势力上升,在吉兰丹和丁加奴两州执政。

2003年10月31日,马哈蒂尔辞去党政职务,副首相阿都拉接任首相及国阵、巫统主席,政权平稳过渡。阿都拉延续马哈蒂尔既定的内外政策,同时加强政府机构整顿和廉政建设,强调全民分享政治权力和经济发展成果,受到民众普遍欢迎和支持。

2004年3月,马来西亚提前举行第十一届全国大选,国阵创下历届大选最好战绩,赢得219个国会议席中的199席和505个州议席中的452席。阿都拉蝉联首相,领导地位进一步巩固。2005年、2006年,马来西亚政局继续保持稳定,国阵执政基础稳固。2008年3月,马来西亚举行第12届大选,上演政治大海啸,反对党即人民公正党、民主行动党及回教党一举攻陷5个州属,同时也拿下82个国会议席,改变了国阵多年来的2/3大多数议席优势。2009年,纳吉布·敦·拉扎克担任首相后采取的一系列稳定政局、发展经济的措施初见成效,其支持率明显上升。二、宪法

1957年颁布马来亚宪法,1963年马来西亚成立后继续沿用,改名为马来西亚联邦宪法,后多次修订。宪法规定:最高元首为国家首脑、伊斯兰教领袖兼武装部队统帅,由统治者会议选举产生,任期5年。最高元首拥有立法、司法和行政的最高权力,以及任命首相、拒绝解散国会等权力。1993年3月,马议会通过宪法修正案,取消了各州苏丹的法律豁免权等特权。1994年5月修改宪法,规定最高元首必须接受并根据政府建议执行公务。2005年1月,马议会再次通过修宪法案,决定将各州的水供事务管理权和文化遗产管理权移交中央政府。三、统治者会议

由柔佛、彭亨、雪兰莪、森美兰、霹雳、丁加奴、吉兰丹、吉打、玻璃市9个州的世袭苏丹和马六甲、槟榔屿、沙捞越、沙巴4个州的州元首组成。其职能是在9个世袭苏丹中轮流选举产生最高元首和副最高元首;审议并颁布国家法律、法规;对全国性的伊斯兰教问题有最终裁决权;审议涉及马来族和沙巴、沙捞越土著民族的特权地位等重大问题。未经该会议同意,不得通过有关统治者特权地位的任何法律。内阁首相和各州州务大臣、首席部长协助会议召开。四、议会

也称国会,最高立法机构。由上议院和下议院组成,国会下议院议席共222个,议员任期5年。本届国会于2008年3月第12届全国大选后组成。以巫统为首的国阵拥有137席,史无前例地失去议会2/3的多数议席。反对党则赢得81席,其中民主行动党28席,回教党23席,人民公正党30席。脱离国阵的沙巴进步党2席,马来西亚社会主义党1席,以及无党派独立人士1席。上议院有70名议员,由全国13个州议会各选举产生2名,其余44名由最高元首根据内阁推荐委任,任期3年。五、内阁主要职位设置

首相

副首相(1)首相署部长

首相署副部长(2)财政部长

第二财长

副部长(3)教育部长

副部长(4)交通部长

副部长(5)种植及原产业部长

副部长(6)内政部长

副部长(7)新闻、通讯、文化与艺术部长

副部长(8)能源、绿色工艺及水务部长

副部长(9)乡村及区域发展部长

副部长(10)高等教育部长

副部长(11)国际贸易及工业部长

副部长(12)科学、工艺及革新部长

副部长(13)旅游部长

副部长(14)农业及农基工业部长

副部长(15)国防部长

副部长(16)公共工程部长

副部长(17)卫生部长

副部长(18)青年与体育部长

副部长(19)人力资源部长

副部长(20)国内贸易、合作社及消费部长

副部长(21)房屋与地方政府部长

副部长(22)妇女、家庭与社会发展部长

副部长(23)外交部长

副部长(24)联邦直辖区部长

副部长(25)天然资源及环境部长

副部长六、司法机构

最高法院于1985年1月1日正式成立。1994年6月改名为联邦法院。设有马来亚高级法院(负责西马)和婆罗洲高级法院(负责东马),各州设有地方法院和推事庭。另外还有特别军事法庭和伊斯兰教法庭。七、政党

注册政党有40多个。由14个政党组成国民阵线联合执政。2001年5月,沙巴人民正义党解散,并入巫统。2002年1月,反对党沙巴团结党重返国民阵线。

国民阵线(National Front):执政党联盟。1974年4月在马来亚联盟党的基础上扩大而成,成员党相对独立。大选时各党采用统一的竞选标志和宣言,候选人议席由内部协商分配。强调发展经济,协调各政党利益,建立和平、稳定、繁荣、公正的社会。成员党包括马来民族统一机构(又称巫统,United Malays National Organization)、马来西亚华人公会(Malaysian Chinese Association)、马来西亚印度人国大党(Malaysian Indian Congress)、人民运动党(又称民政党,The People’s Movement Party)、马来西亚人民进步党(The People’s Progressive Party of Malaysia)、沙捞越土著保守统一党(Parti Pesaka Bumiputra Bersatu Sarawak)、沙捞越人民联合党(The Sarawak United People’s Party)、沙捞越国民党(The Sarawak National Party)、沙捞越达雅克族党(Parti Bangsa Dayak Sarawak)、沙巴自由民主党(The Liberal Democratic Party of Sabah)、沙巴人民团结党(Parti Bersatu Rakyat Sabah)、沙巴民主党(Parti Demokratik Sabah)、沙巴团结党(Parti Bersatu Sabah)。国民阵线主席通常由巫统主席兼任。八、主要执政党

马来民族统一机构(The United Malays National Organization,简称巫统,UMNO):马来人政党,成立于1946年5月11日。1987年4月因党争而分裂,被法庭判为非法组织。1988年2月马哈蒂尔在原巫统基础上重组“新巫统”(The New United Malays National Organization)。1996年,从巫统分裂出去的“四六”精神党重返新巫统后再次还名为“巫统”。巫统主席和署理主席代表国阵出任政府正、副首相。

马来西亚华人公会(Malaysian Chinese Association,简称马华公会,MCA):最大的华人政党。1949年2月27日成立,原名马来亚华人公会,马来西亚成立后改为现名。

马来西亚印度人国大党(Malaysian Indian Congress,简称印度人国大党,MIC):1946年8月2日成立。马来西亚印度、巴基斯坦族政党,旨在争取和维护两族利益。九、主要反对党

回教党(Parti Islam Malaysia):原称泛马伊斯兰教党。以马来穆斯林为主的宗教政党,主要势力在北马。1951年8月23日成立,1973—1977年曾加入国民阵线。1959—1978年和1990年至今在吉兰丹州执政,1999—2003年在丁加奴州短期执政。1992年8月决定在吉兰丹州实施伊斯兰刑事法。

民主行动党(The Democratic Action Party):以华人为主的多民族政党。1966年3月19日成立,前身是新加坡人民行动党在马来半岛的分部。本届国会最大反对党。

人民公正党(National Justice Party):1999年4月4日成立,前身是1990年注册的伊斯兰教社会联盟。旨在联合各政党和非政府组织力量,抗衡政府,争取公正。2003年7月,人民公正党决定与反对党人民党合并为人民公正党。十、军事

陆军的前身是1935年英国殖民地政府组建的马来兵团。1958年从英国人手中接管原英殖民地海军辅助部队,1963年正式改为马来西亚皇家海军。1958年6月1日正式建立马来皇家空军。最高元首是三军最高统帅。国防决策机构为国家安全委员会,总理任主席。武装部队总司令是军队最高指挥官。实行志愿兵役制,服役期为10年。

三军总兵力12.95万人。陆军10.5万人,编成1个军团司令部、4个师、1个快速反应旅、10个步兵旅、5个炮兵团、4个装甲团,装备坦克26辆、装甲车1,100余辆、火炮400门。海军1.25万人,编有两个海军司令部,编成10个中队,装备100余艘舰船,有海军基地4处。空军1.2万人,编两个管区(下辖5个营)、12个飞行中队和支援部队,有空军基地3处。另有预备役部队4.66万人,准军事部队20余万人。2005年国防安全支出约123亿林吉特,占全年总预算的12.5%。第六节 历史

马来西亚在马来语中意为黄金,马来半岛被称为“黄金之乡”。

距今约1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马来半岛就已经有人类居住了。霹雳州的哥打淡边和宜力,彭亨州的新应山和劳勿,都先后发现了这个时代的遗存,如粗糙的石斧等。

公元初年,马来半岛北部出现了一个叫羯荼(Kedah)、狼牙修(Langkasuka)的国家(位于今吉打)。由于该地盛产樟脑、檀香、金和锡,而且位于古代中印国际通道的中途,十分适合过往商船停泊和交换商品,因此羯荼很快就成为当时重要的国际贸易中心。横贯克拉地峡的交通线以吉打河口为中途停泊站,逐步形成港口,以出口热带竹木、香料和锡而著名。通航范围达到印度、阿拉伯和中国。

据中国史籍记载,公元2世纪以后,马来半岛还相继出现丹丹、盘盘等国家。

公元7世纪时,马来半岛遭到苏门答腊的室利佛逝(Sri Vijaya)王国入侵。在几个世纪里,室利佛逝统治着几乎整个马来半岛。到14世纪时,爪哇人代替苏门答腊人占领马来半岛。

东马的开发要比西马晚得多,东马约在6—7世纪兴起婆利王国,与中国有海上往来,这时沙捞越西南地区才开始有对外贸易和铸铁业。一、满剌加王国(1402—1511年)

公元1400年,由信奉伊斯兰教的“马来之子”(马来亲王)在马来半岛西岸的马六甲建立了满剌加王国。满剌加王朝最初只统辖马六甲附近的海域,以后才逐渐掌握了半岛南部地区,并获得了对邻近邦国的领导权,伊斯兰教也因此而传布开来。

以马六甲为中心的满剌加王国因位于东西方的交通要道上,故商业兴盛,贸易范围远达中国、印度、西南亚和非洲东部。其港埠沿马六甲河口伸展6.5千米,人口达4万多,通行84种语言,迅速发展成为东南亚最大的国际商港。二、殖民地时期(1511年起)

1506年,葡萄牙人到马六甲经商,1511年,葡萄牙人占领马六甲,并且虏获马六甲的苏丹王,从而揭开了马来西亚近代史的序幕。

1640年,荷兰人占领马六甲,第二年荷兰人赶走了葡萄牙人。1786年英国人占领马来半岛西岸的槟榔屿之后,开始蚕食马来半岛内陆。英属东印度公司在1819年将影响力延伸至新加坡,1824年到达马六甲。英国人在取得马六甲、新加坡和槟城几个港口的控制权后,逐步占领了整个马来半岛,取代了荷兰人。从此,马来西亚沦为英国殖民地。殖民者在此开辟港口,开采锡矿,建立橡胶种植园,修筑公路和铁路,达百年之久。

1840年,英国探险家James Brooke帮助婆罗洲国王平定叛乱,婆罗洲国王赐予他古晋一带的国土,这位英国人就在古晋建立了自己的王国。在那时,沙巴州还是一个海盗出没的荒蛮之地,直到1882年,才为英国所占领,1888年两地合并,成为英国的保护地。

在英国的统治时期,由于商业贸易、锡业、橡胶业的迅速发展,外来移民迅速增加,其中以中国人、印度人最多。

日本军队于1941年12月在靠近吉兰丹州首府哥打巴鲁的东北海岸登陆,1942年1月,日本又侵占了北婆罗洲地区(沙巴和沙捞越地区)。马来西亚在短短70天内全部沦陷,至战争结束为止,日军占领马来西亚达40个月之久。三、独立前后(1945—1963年)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马来西亚再度被英国占领。1945年,马来西亚英国军事政府计划重新筹组一个马来西亚政府,但拟定筹组马来西亚联盟的计划受到部分苏丹的反对。1946年马来人民组成马来民族统一组织(UMNO),以维护各苏丹既有的主权,并谴责马来亚联盟计划之不当。由于UMNO激烈反对,英国政府只好同意另拟一份令双方都可接受的计划。

一份新的马来亚联盟计划在经过一番商讨后产生,新计划规定各苏丹仍拥有自主权,中央政府则由国王所委任的最高委员会组成。于是马来半岛上的9个邦、马六甲与槟榔屿于1948年2月1日正式成立马来亚联邦,受到英国保护,新加坡则脱离马来亚联邦,变成英国的直辖殖民地。

联邦政府成立后不久,就与马来亚共产党展开武力对抗。马来亚共产党试图发动一场革命,以成立“马来亚人民共和国”,但这一革命失败了。1948年6月联邦政府宣布进入“全国紧急状态”,紧急状态到1960年7月31日才宣告结束。

联邦政府在形势趋于缓和后,开始向独立努力。在马来亚首次地方选举中,马来民族统一组织与新成立的马华公会(MCA)共组联盟党。联盟党在拉赫曼(Abdul Rahman)领导下获得选举胜利,1954年又获联邦选举胜利,该党就成为马来西亚历来最有作为的政治组织。

马来亚第一次全民普选是在1955年7月。联盟党获得马来印度国大党的支持,更是如虎添翼,在52个席次中竟囊括了51席。联盟党提出马来亚联邦在1957年之前应完全独立。1957年8月31日,拉赫曼总理宣布马来亚联邦在英联邦内正式独立(8月31日被定为马来西亚国庆日或独立日)。1959年6月3日新加坡独立,成立自治邦。1962年马来亚联邦改名为马来西亚。四、马来西亚的诞生(1963年)

独立的马来亚联邦维持了6年,当时的总理拉赫曼提出,联合新加坡、沙捞越与沙巴,成立马来西亚联邦。1963年9月16日马来西亚联邦宣告成立,马来西亚联邦正式成为大英联邦中一个拥有独立主权的国家。1965年8月9日,新加坡脱离联邦,成为独立的国家。第二章 经济发展本章导读☆马来西亚社会传统的经济结构是以自给自足的农业为主,辅以不发达的商业和采锡业。在英国殖民统治时代,马来西亚经济从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逐渐转变为殖民地农业和采矿业经济。独立和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1957—1970年),“新兴工业法”的实施,标志着马来西亚工业化进程的开始。在1971—1990年这20年的新经济政策时期,农业逐步走向现代化,工业体系基本建立,出口总额位居东南亚国家之首,总体经济已接近新兴工业化国家水平。1991—2000年,提出使马来西亚在2020年成为“全面发达的工业化国家”的目标。但受1997年金融危机的冲击,国民生产总值、国民收入等经济指数呈马鞍状发展。不过由于措施得当,经济总体还是稳中有升,基本实现了“七五”计划预定的经济目标。进入21世纪,马来西亚“八五计划”强调加强经济竞争力和生产力,并向知识经济迈进,以应对全球化和自由贸易,总体经济发展良好。第一节 战前的殖民经济(1945年前)

马来西亚地扼太平洋与印度洋海上交通的咽喉,马来亚西海岸地濒马六甲海峡,而沙捞越、沙巴则北临南中国海,战略位置十分重要。因此从16世纪初期西方殖民者开拓东方航路的时候,马来西亚就遭受殖民者的觊觎和入侵。在马来西亚独立之前,葡萄牙、荷兰、英国殖民者以及日本军国主义者,先后在此确立了不同程度的殖民统治。从经济的角度看,对马来西亚经济发展影响最大的,当属英国殖民主义的统治。

1640年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为英国产业革命开辟了道路,18世纪后半期以后,随着产业革命的展开,英国资本主义发展迅速,与此同时,英国也加大了拓展海外原料及市场的力度,大肆抢占殖民地,掠夺殖民地的资源。马来西亚诸邦正是在这一背景下逐渐沦为英国殖民地的。

在英国殖民统治之前,马来亚社会传统的经济结构是以自给自足的农业为主,辅以不发达的商业和采锡业。在英国殖民统治时代,马来西亚经济从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逐渐转变为殖民地经济。

马来西亚不仅地扼欧亚海路交通的要道,同时也有丰富的物产,特别是锡、橡胶等自然资源,产量位居世界前茅。殖民地时期的经济形态表现为:主要经济部门被外国资本控制;重要物产大多输往国外,农业的出口商品生产大于自给性生产,国内粮食长期供应不足;工业门类少,主要是为殖民者掠夺资源服务的采掘、加工和运输;交通线局限于沿海一侧,内地广大地区仍然是经济落后,人烟稀少。这一时期,殖民者利用马来西亚丰富的资源与廉价劳动力攫取了大量财富。

截至第二次世界大战前,马来亚是英镑集团赚取美元最多的地区,绝大多数美元都流入英国殖民政府的金库。当时马来亚也被称为“世界上富翁最多的地区之一”。而作为资本主义国家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的马来西亚,在殖民者的经济掠夺之下,国民经济以农业种植业和锡开采的工矿业为主畸形发展,工业极其落后。直到20世纪50年代末,马来西亚仍是一个殖民地经济色彩浓厚的农业国和产锡国。1957年以前,农业占国民总收入的75%左右,整个出口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5%,而橡胶和锡则占出口收入的85%。此外,与“西马”相比,“东马”的经济落后,也是制约独立后马来西亚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东马”的面积虽然比“西马”大得多,但是绝大部分是茂密的原始森林和山脉,尽管资源丰富,却人口稀少,独立前几乎没有像样的工业。

虽然饱受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的长期掠夺与压榨,对于独立后的马来西亚来说,经济发展还是有着一定的优势和较好基础的。这其中,首先就是马来西亚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如矿产方面,有丰富的锡矿储量,还有铁、金、钨、煤、铝土、锰等矿藏;农业种植业方面,土地物产丰富,不仅盛产橡胶、棕榈等工业原料,也盛产热带水果和热带硬木等经济作物。其次,马来西亚地处沟通两大洋的海上交通要道,具有发展商贸和航运的地缘优势。再次,马来西亚长期作为资本主义的原材料产地,具有融入世界经济大循环的先天优势。第二节 战后的经济恢复(1945—1956年)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马来西亚的经济主要是采矿、橡胶、其他热带经济作物及农业。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经济领域的诸多行业,除了供应日本侵略军的军需商品外,几乎全部停产;物资匮乏,物价飞涨,大批人员失业,经济处于崩溃的境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马来西亚(主要指“西马”),进入经济的恢复发展时期。

第一个阶段,即1945—1954年,是在英国当局的直接指导下,靠英、美等西方国家的投资促进经济恢复阶段。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马来亚人民独立意识觉醒,随着英国殖民统治的恢复,马来亚人民独立运动日益高涨,迫使英国政府让步,导致了1947年2月马来亚联邦的成立。不过这一联邦政权有名无实,实权仍掌握在英国人手中。英国殖民者为了保持其对殖民地经济的控制,迅速对马来亚进行恢复性的投资。到1952年,英国对马来亚的投资额增至5.7亿美元,同时,美国资本也挤入马来亚,同年投资增至4.6亿美元。国外资本的注入,使马来亚经济得以迅速恢复。

到1948年,作为支柱产业的橡胶业已恢复到战前水平。1950年,橡胶种植面积为135.9万多公顷,产量达69.25万吨。1955年,“西马”有耕地约221万公顷,橡胶种植占2/3,产胶近64万吨,占世界橡胶产量的40%,从事橡胶生产的人数达30万以上。而主要食粮——大米的种植面积仅占16%,生产大米41万吨,自给率只有46%。

另一支柱产业锡矿业,因获得7,500万美元战争损失补助费,也得到很快恢复,1950年的锡产量就已经超过战前水平。“西马”锡业产值占矿业产值的80%以上,年产锡6万吨,占世界总产量的1/3左右。战后初期,橡胶业和锡矿业在马来亚经济结构中居主导地位,制造业只有一些原料加工业、消费工业和机械修理业。

第二个阶段,即1955—1956年,是独立前在联盟党执政期间的经济恢复与发展阶段。在这一历史阶段,以马来民族统一机构(巫统)为首的联盟党组阁,成立了马来亚第一个民选的多数党政府。争取国家独立,是以东姑·拉赫曼首相为首的联盟党政府的首要任务,因此这一时期联盟党政府对经济发展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在1956年初的联盟党与英国政府进行的独立谈判中,联盟党甚至做出了以牺牲经济利益为代价的妥协,以换取英国对其政治独立的承认。这一阶段拉赫曼政府之所以在领导经济发展方面缺乏作为,也与国家处于半独立的状态有关。如这一时期的拉赫曼内阁的财政、经济事务都由英国官员控制,内阁的行政也要受到英国高级专员的监督。因此这一阶段经济的恢复与发展,主要是依靠民间经济力量的推动。第三节 独立和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1957—1970年)

1957年8月31日,马来亚——马来西亚国家的前身宣布独立,结束了长达450年的殖民统治。马来亚国家的独立,为这一新生国家经济的自主发展奠定了政治基础。马来亚由于受多年殖民统治影响,经济结构片面畸形发展,高度依赖橡胶和锡的生产,而制造业十分落后,高度依赖进口。为了改变旧的经济结构,减少消费品的进口,提高自然资源的加工程度以扩大工业部门的就业机会,政府于1958年颁布了《新兴工业法》(Pioneer Industries Ordinance),规定按投资额、雇工数、投资地点、工业类别,给予2~5年减免40%的所得税,保证不把私人企业收归国有,允许私人资本自由流动,自由汇出利润。新兴工业包括范围很广,有31种174类,几乎包括所有替代进口的工业,从而使外国投资从过去传统的初级产品转向新兴工业部门。这一法案的实施,使马来亚替代进口工业得以发展,减少了对外国工业品的依赖,标志着马来亚工业化进程的开始。

1960年政府又设立工业发展金融公司,为私人制造业提供中长期贷款。政府采取的这些举措为马来西亚工业的发展打下了基础。在马来西亚第一个五年计划(1966—1970年)期间,马来西亚制造业的增长率达到了9%。表2-1 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1966—1970)马来西亚国内生产总值及其平均值(当时价)资料来源:Data source: Malaysia Economic Statistics – Time Series 2000。表2-2 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1966—1970)马来西亚对外贸易主要统计(当年价/百万林吉特)资料来源:Data source: Malaysia Economic Statistics – Time Series 2000。

如上表所示:随着制造业的发展,马来西亚的经济有明显的增幅。如国内生产总值从1966年的96.23亿林吉特,增长到1970年的118.29亿林吉特;国民总收入从1966年的93.44亿林吉特,增长到1970年的116.44亿林吉特;人均国民收入从1966年的960林吉特,增长到1970年的1,070林吉特;进出口总量从1966年的72.24亿林吉特,增长到1970年的94.52亿林吉特,而且始终处于出口多于进口的出超地位,1969年出超净值高达14亿林吉特。足见马来西亚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经济成效是非常显著的。

从1968年开始,为了鼓励发展出口导向工业,马来西亚颁布了《投资鼓励法》,提供了多项优惠政策,如延长工业税收优惠期限、减少出口税、给予出口津贴等,以鼓励外商投资出口企业。

1958—1968年,“西马”新兴工业部门新增140家,投资总额为4.45亿林吉特,其中外资为2.61亿林吉特,成为“西马”发展替代进口工业的重要力量,从而建立起以满足内需为主、以轻纺工业为核心的消费品制造工业。20世纪60年代,该国制造业的年增长率平均为10.2%,制造业的内部结构也得到改造,改变了过去以碾米、榨糖为主的工业布局,建立起了包括饮料、木制品、家具、印刷、橡胶制品、有色金属制品、服装、鞋类等在内的工业体系。基本改变了消费品严重依赖进口的局面。日用消费品进口占进口总额的比例不断降低,到1970年只占17%(1960年为21%)。而生产设备的进口比例大幅度上升,1970年占36%(1960年只占21%),这证明制造业得到了很大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也解决了就业问题。1960—1970年加工制造厂由5,000多家增加到1万家,吸收就业人数由13.57万人增加到25.19万人,增长幅度为85.6%。

在农业方面,政府主要采取了组织和鼓励垦荒,扩大粮食、橡胶和油棕的种植,发展多种经营的政策。马来亚虽然是个农业国,但由于殖民地时期形成的畸形经济,粮食十分缺乏。独立之后,政府大力鼓励稻米生产,组织了由政府资助的合作机构,修建灌溉工程,并强调要使用良种和肥料,改善以马来人为主的稻农生活水平。到20世纪60年代末,该国大米已能满足本国70%的需要,比独立前有很大进步(1956年为45%)。同时,从20世纪60年代起,政府根据本国经济特点,推行农业多元化政策,根据国际市场变化的需要,积极鼓励油棕、可可、胡椒等经济作物的生产,到1966年马来西亚已成为世界最大的棕油产销国。同时,大量种植高产橡胶树,使橡胶产量和出口量居世界首位。

在此期间,马来西亚的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逐步提高:1956—1960年为3.6%,1961—1965年为5.4%(以上是“西马”的数字),1966—1970年为5.6%(以上是马来西亚数字)。第四节 新经济政策(第一个远景计划纲要)时期(1971—1990年)

1970年马来西亚开始施行旨在消除贫困与社会重组的“新经济政策”(又称“第一个远景计划纲要”),该政策是1969年“5·13种族冲突事件”的直接产物。不少马来人认为冲突事件的根源在于马来人、华人两族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调查统计表明,马来土著的月均收入远远低于华人,1970年全马来西亚贫困率为49.3%,土著贫困率达64.8%。为了扶持土著经济,消除种族经济差距,新经济政策提出消除贫困,重组社会,建立一个公平合理、进步繁荣的长远社会的经济发展目标。

新经济政策具体内容是:在1971—1990年这20年中,①不分种族,为穷人获得土地、资金和其他社会福利提供更多的机会,以增加就业和提高收入。规定这期间贫困人口在全国总人口中所占的比重由49.3%下降到16.7%。②利用行政手段,对各种族的资本所有权进行重新组合,马来西亚各种族的资本占有率:马来人由2.4%提高到30%,非马来人(主要是印度人和华人)只能占40%,外国资本不能超过30%,实现“种族经济平衡”。同时规定在就业人口比率方面要反映出种族人口的比率(马来人占53%,华人占35%,印度人占10%),以改变原来的“不平衡状态”。③马来人在各部门中所占的比重,第一产业从67.6%降到61.4%,第二产业从38%上升到51.9%,第三产业从37.9%升到48.4%。④该政策还提出了1971—1990年的主要经济年均增长指标,如国内生产总值增长8%,农林渔业增长5.4%等等。总之,新经济政策的基本点是依靠国家政权力量,全力扶植马来人向工商业领域发展,壮大马来人的资本,使马来人最终不仅在政治上占统治地位,而且在经济上占据主导地位。

该政策中“种族经济平衡”计划的实施结果是:

1. 至1990年,马来人的股权占有率上升为20.3%(指标30%),马来人在第二产业中的比重上升为49.8%(指标是51.9%),马来人在第三产业中的比重上升为50.9%(指标是48.4%);至1990年,全国的贫困率降至17%(指标是16.7%);全国人均收入从1970年的350美元增加至1990年的2,437美元。

2. 农业仍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政府仍重视对农业的投入。1981—1985年投入资金为76.71亿林吉特,1986—1990年增加至118亿林吉特。政府的投资主要用于三个方面:一是用于开发土地,增加耕地面积,安置无地佃农,种植新培育的经济作物;二是用于农田基本建设,建造水利灌溉工程,在20世纪70年代上半期完成了两个大规模的排灌工程——吉兰丹州的吉姆达工程和吉打、玻璃市的慕达工程;三是用于提高农业产量,扩大油棕、可可等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实现农业多元化。在政府的支持下,农业有了很大发展,并从原来以橡胶为主发展到以油棕与橡胶为主,大米、可可、椰子为辅的多元化结构。

3. 制造业方面,为加速工业化步伐,马来西亚政府于1986年制定了工业发展五年规划。实行资源基础工业与出口导向工业并举的战略。积极调整产业结构,把制造业作为发展的主要目标,同时促进产品多样化,以出口带动整个经济的发展,彻底改变以往主要依赖锡、天然橡胶、棕油、木材和石油天然气等初级产品出口的状况。在这一时期,制造业在马来西亚政府的大力扶持下,成为发展最快和最主要的经济部门。1971—1990年平均每年增长10.3%,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也从1970年的13.4%,提高到1990年的26.6%。其中录像机、彩电、音响设备和电子计算机等电子电器业发展最快,年增长率最高达40%,已成为制造业比重最大的产业,出口量占制成品出口总额的一半以上;半导体金属的产量和出口量仅次于美国与日本,居世界第三位。在这一时期,槟榔屿已成为世界电子工业的重要生产基地之一。电子电器业是在20世纪70年代开始迅速发展的,其特点是以装配为主,从国外大公司进口原件、组件和半成品,组装为成品后再出口到国外销售。几乎所有电子电器企业都是外国跨国公司在马来西亚设立的子公司,在外资中又以美资和日资最多。马来西亚的电子电器产品有电子组件、家用电器以及工业电器三大类,这些产品多出口国外,使马来西亚成为重要的电子电器出口国,其出口额占本国制造业出口的50%左右。1985年的出口额为54亿林吉特,1989年增至160亿林吉特。其中家用电器出口增长最快,1985—1989年平均每年增长63.4%。

石油化学工业发展也很快,它是在20世纪60—70年代发展起来的,成为制造业的另一根支柱。在20世纪70年代,石化产品是该国出口的主要项目,占制造业出口额的31.9%,20世纪80年代中期降至26%,到1990年只占5%,为28亿林吉特。马来西亚出口的石化产品主要是液化气、石油以及药品、化妆品、油漆、尿素、硫酸铵等。

马来西亚的食品工业在20世纪70年代发展较为缓慢,在制造业中的比重不断下降,到1981年只占23.4%(而在1968年占28.2%)。在1985年经济衰退时,政府为了减少食品进口的巨额开支,鼓励发展食品工业。1985—1990年平均增长率为5.8%,但仍低于制造业发展平均水平。马来西亚食品还不能自给,仍需大量进口,但同时食品出口也不断增加。1987年出口额达11亿林吉特,1990年增至20亿林吉特左右。马来西亚进口的食品主要是大米、烟草、茶叶及食品原料,出口的主要是菠萝罐头、果汁罐头、奶制品、面粉与饲料等。

钢铁工业也有所发展,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政府倡导发展基础工业,其产品产量有大幅度增加。钢产量从1982年的26.5万吨,增加到1990年的67.2万吨。马来西亚铁砂蕴藏量较少,钢铁工业的原料大部分靠进口。马来西亚的钢条可基本自给,但钢板主要靠进口。同时,马来西亚也有钢铁产品出口,1988年出口占其总产量的30%。

马来西亚的汽车制造业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英雄牌小汽车在国内外已小有名气,年产量达10万辆。其中20%出口英国和新加坡。此外,纺织成衣业、木材加工业等也有不同程度的发展。

4. 在交通运输业方面,在这一时期,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政府对交通运输业给予高度重视,投入了大量资金,使马来西亚成为东盟中交通运输设施最好的国家之一。到1990年,全国公路长达64,445千米,90%以上是沥青或混凝土路面。该国车辆增加也很快,到1990年,全国私人拥车率已达96%,是东盟中人均拥车率最高的国家。铁路运输也有所发展,1974年客运人数为596万人次,1990年增加至900万人次;1980年货运为119,500万吨公里,1990年增至140,400万吨公里。海运业本来有较好基础,在这一时期又有较大发展,商船吨位1980年为702千吨,到1989年发展到1,668千吨,其中油船从62千吨发展至163.1千吨,货船从289千吨,发展到347千吨。马来西亚航空业过去被外国公司所把持,1971年政府建立了马来西亚航空公司,与20多个国家和地区签订了航空协定,并在国外设办事处。政府每个五年计划都拨巨款对原有机场加以维修或扩建,并新建现代化机场。至20世纪80年代末国内共有大小机场100多个,并有4个国际机场。马航的飞机每周飞行近3,000次,年载客量达1,200多万人次。

5. 对外贸易方面,马来西亚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实施面向出口工业化战略,使马来西亚对外贸易迅速发展。表2-3 1971—1990年马来西亚对外贸易主要数据统计(百万林吉特)资料来源:Data source:Malaysia Economic Statistics – Time Series 2000。表2-4 1980—1990年马来西亚进出口贸易值(百万美元)资料来源:李延凌等:《战后东南亚政治与经济研究》,广西人民出版社,1997年。

从上表可以看出:进出口总额从1971年的不足100亿林吉特,到1990年超过1,587亿林吉特,成为全球前30位的贸易大国。进出口贸易总额1980年比1971年增加近4.5倍,1990年比1971年增加近16倍。同期数字按美元计算进行比较:1980年进出口总额达237.8亿美元,比1970年增加近4倍。20世纪80年代中由于马来西亚经济衰退,对外贸易受到影响,1986年贸易总额为245.76亿美元,比1985年的277.43亿美元下降31.67亿美元。到20世纪80年代后期,经济复苏,对外贸易又迅速增长,1990年进出口总额达588亿美元。连年出现顺差,其中最高为1987年,顺差达52.38亿美元。以后由于进口增长加快,顺差逐年递减,1990年为2亿美元。

这一时期马来西亚主要贸易对象是新加坡、日本、美国、欧共体和澳大利亚。过去出口产品以橡胶、棕油、锡、原木等初级产品为主,但自20世纪70年代以后出口产品中的制成品比重不断增加,1978年已占出口总值的21%,到1990年增加到47.14%。制成品出口在20世纪70年代以石化产品、食品和木材制品为主,20世纪80年代则以电子电器产品、石化产品和纺织服装产品为主。这表明该国出口产品结构已达到较高水平。进口产品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主要是农产品(粮食等)、机械电子产品、化工产品、服装纺织等。到20世纪80年代末初级农副产品在进口中的份额不断下降,1989年只占4.5%(在10年前为10%),工业原料如矿石、纺织纤维、有色金属等进口比率迅速增加,在进口总值中比重达13%。制造业元件以及各种交通电信设备进口比率也不断增大,其中电子电器元配件的进口到20世纪80年代末约占总进口额的30%~40%。

6. 总体经济显著增长。其中四个五年计划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分别是:第二个五年计划(1971—1975年)为7.1%,第三个五年计划(1976—1980年)为8.6%,第四个五年计划(1981—1985年)为5.08%,第五个五年计划(1986—1990年)为6.75%。应该说这在发展中国家是相当突出的。表2-5 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1971—1975年)马来西亚国内生产总值及其平均值(当年价)资料来源:Data source: Malaysia Economic Statistics - Time Series 2000。表2-6 第三个五年计划期间(1976—1980年)马来西亚国内生产总值及其平均值(当年价)资料来源:Data source: Malaysia Economic Statistics - Time Series 2000。表2-7 第四个五年计划期间(1981—1985年)马来西亚国内生产总值及其平均值(当年价)资料来源:Data source: Malaysia Economic Statistics - Time Series 2000。表2-8 第五个五年计划期间(1986—1990年)马来西亚国内生产总值及其平均值(当年价)资料来源:Data source: Malaysia Economic Statistics - Time Series 2000。

从“新经济政策”的总体经济成效来看,如上述诸表所示:马来西亚国内生产总值从1971年的129.55亿林吉特增至1990年的1,190.81亿林吉特,20年间增加了8倍。年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6.89%。1986年经济增长为1.9%,1987年因主要出口商品价格上涨,出口增长幅度较大,带动经济增长,发展速度为4.7%。1988年对外贸易的进一步发展和私人消费的增长拉动了经济发展,马来西亚这一年的增长速度达8.0%,国民经济走向全面复苏。

从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发展来看,制造业发展尤为迅速。制造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由1970年的13.4%上升到1980年的20.5%和1987年的22.2%,而农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同期由30.8%下降到21.2%和21.1%,表明马来西亚的经济已初步摆脱了过分依赖农业的局面。自1988年以来,马来西亚的经济发生了举世瞩目的变化,经济连续多年持续增长,年平均增长率高达9%左右。

截至20世纪80年代末,马来西亚国内平均每3人就拥有一辆小汽车,每8.8人拥有一部电话,彩电和冰箱等家用电器已普及到边远山村;医生拥有率由1985年的1:2600上升到1990年的1:1900,被世界银行列为中等收入国家。在外贸方面,出口总额位居东南亚国家之首。今日的马来西亚,其经济已接近新兴工业化国家水平,被认为是东南亚经济最有活力和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

总之,在1971—1990年这20年间,特别是在20世纪80年代,马来西亚经济有了很大发展,但是由于原定指标过高以及中途受世界经济衰退的影响,新经济政策所订的许多经济指标没有达到(如GDP年平均增长率未能达8%)。然而,其贫困率已从1970年的49.3%下降至1990年的17%,基本上达到原定16.7%的要求;职业上的种族构成也比过去改观,土著股权占有率也上升到20.3%,种族经济差距大的状况有所改变。这为政府在下一阶段推行比较宽松的民族经济政策奠定了基础。

然而,这种带有种族歧视性质的新经济政策的实施,给马来西亚经济带来了严重后果。主要表现在:新经济政策大大限制了非马来人私人资本的发展,挫伤了他们的投资热情;国家花巨资兴建的一批国营企业对某些行业实行垄断,限制了其他民族私人企业的正常经营活动,而大企业亏损严重,成为政府的沉重包袱;在大量吸引外资的同时,本国的资本(主要是华人资本)却流向国外,甚至资金流出速度超过了流入速度。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经济增长开始减速,到1985年,经济全面陷入困境,经济增长为-1.0%;1981—1985年的年平均经济增长为5.8%,也低于20世纪70年代的平均水平,私人投资平均增长率只有1.8%,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按当年价格计算)年平均增长5%,低于20世纪70年代的12.9%。当然,这其中不排除20世纪80年代中期发达国家经济危机对马来西亚的影响。第五节 2020年宏愿(第二个远景计划纲要)时期(1991—2000年)

在马来西亚的新经济政策期满后,在经济发展良好的态势下,马来西亚政府在2001年先后制定了《2020年宏愿》、“第二个远景计划纲要”和马来西亚经济发展第六个五年计划等一系列新的经济发展规划和计划,使马来西亚的国家发展有了更为明确的远景和目标。《2020年构想》也称《2020年宏愿》,是1991年2月马哈蒂尔政府为马来西亚国家发展制定的中长期目标。目标是使马来西亚在2020年成为“全面发达的工业化国家”,其具体指标是:通过不断提高制造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例,使国内生产总值每10年翻一番,年均经济增长率达到7%;30年后人均国民收入增长4倍,达到1.2万美元左右。

1991年6月,马来西亚政府颁布了“1991—2000年经济发展纲要”,又称“第二个远景计划纲要”,包括两个五年计划(“六五”、“七五”),跨度为10年。纲要规定,要以“新发展政策”取代原先的“新经济政策”。“新发展政策”主要经济指标是:要求在今后10年内使国民经济总产值翻一番,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其中制造业、农林渔业、矿业、服务建筑业的年均增长率分别为10.5%、3.5%、1.5%和7.2%,制成品在出口中的比例达到80%,贫困率从17%降到7%。新发展政策强调基础工业多元化,重视人力资源开发。不再规定马来人占有30%股权的具体实现日期,虽然政府扶持马来人经济的决心没有变化,但是更强调通过经济平衡发展达到社会公正的目标,使经济发展先于按种族分配财富。一、“六五”计划的实施

1991年7月,马来西亚政府公布了“第六个五年计划”(1991—1995年),为新的国家发展政策制定了第一个阶段性的实施方案。

在第六个五年计划执行过程中,马来西亚政府注意进一步促使经济增长方式从劳动密集型向资本技术密集型特别是技术密集型转变。为此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其中包括:(1)重视和鼓励科技开发,投资建设及提高国内的科学与技术开发基本设施,陆续设立马来西亚科学与工艺资讯中心、国家科学中心、工艺园等。(2)鼓励建立资本技术密集型企业,限制劳动密集型企业,特别注重发展资讯工业、电子工业、宇航工业以及环保设备等领域的技术。为了鼓励投资上述工业,政府推出了一系列税务优惠,如规定凡获多媒体发展局推荐,到多媒体超级走廊投资的公司,均可获得多种税务优惠,包括减免税10年,预备器材免税等。另一方面,1991年11月财政部向国会递交的1992年年度财政预算案中列有一条修订案,对以往包括劳动密集型企业在内的新兴工业企业的5年免除所得税改为减税,要征11%的公司税,并且减税期不得延长;将符合剔除投资税的最高限额比例从100%降为60%。事实上,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建立劳动密集型新企业的申请已很难获得批准。(3)进一步重视人力资源培训,为开发和应用科技提供足够的人才。过去马来西亚高等教育注重精英教育,大学毕业生有限;而且以文科生占多数,中等教育则倾向于全面的普通教育,职业技校较少(仅40多所),造成马来西亚工科技术人才(工程师)短缺,行业熟练技工(熟练半熟练工人)出现不足的状况。为了配合经济转型,培养大批熟练工人、技术人员和工程师,政府加大了对教育的投入。到1995年投入的教育与培训经费达81.78亿林吉特,还筹办3所新大学和数所学院。在大学中增加理工学生比例,对中等技术和职业学校实行扩建、增建和升级。同时,也鼓励外资企业设立技术培训机构与技术开发机构,技术培训的经费可以从公司应付所得税中扣除。此外,政府还设立“人才开发基金”,用以培养技术人才。

1995年,马来西亚完成自1991年开始的第六个五年计划。这是马来西亚历史上执行最成功的一个五年计划。具体经济指数如表所示:表2-9 第六个五年计划期间(1991—1995年)马来西亚国内生产总值及其平均值(当年价)资料来源:Data source: Malaysia Economic Statistics - Time Series 2000。表2-10 第六个五年计划期间(1991—1995年)马来西亚对外贸易主要数据统计(当年价/百万林吉特)资料来源:Data source: Malaysia Economic Statistics - Time Series 2000。“六五”计划的五年中,GDP年平均增长率达8.6%,超过原计划7.5%的预定目标。1995年更是高达9.6%,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为3,530美元,也超过了原计划指标。通货膨胀率一直控制在4%以内,对外贸易等均有大幅度增加,贫困率、失业率大大下降。二、“七五”计划期间经济的曲折发展

1996年5月,马哈蒂尔总理向国会提呈第七个五年计划(1996—2000年)。该计划针对“六五”期间经济存在的问题,提出在继续保持经济高速增长、低通货膨胀的同时,适当放慢发展速度,将增长率降至8%,以便进行战略和结构调整,缓解“瓶颈问题”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计划还将改善国际收支状况、继续推行社会重组政策、改变各种族收入不平衡现象等作为“七五”的发展目标,计划至2000年实现国际收支盈余,消灭赤贫。

1996年11月马来西亚推出第二个工业发展蓝图(1996—2005年),提出促进工业迅速向资金和技术密集型转化,提高工业产品附加值,使工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十年内提高到38.4%。在这个计划下,政府设定在1996—2005年的新计划期间内,制造业每年的增长率为9.6%,到2005年时使制造业占全体经济的比率达38.4%(1996年为33.1%)。在上述两个原则下,马来西亚政府制定了五个制造业发展的策略,分别为:①国际化取向:以国际市场为目标,发展国际规模及国际水准的企业;②强化竞争力:发展产业群、深化和扩大产业链,以提升生产力;③改善产业基础:改善人力资源素质,加强技术吸收能力,改善基本建设等;④培养本土企业:加强本国企业家在重点产业的参与;⑤资讯知识产业的发展:以资讯及知识为产业发展的基础,强化产品开发、销售及采购能力。在上述发展策略下,政府选定了几个重点产业群,分别为:国际化产业群,包括电机电子业、化学业(含石化及制药)及纺织成衣;策略性产业群,包括交通工具(火车、汽车)、材料(多元酯材料、金属材料)及机械设备等;资源性产业群,包括以木材、橡胶、棕桐油、可可等为基础的产业,以及以农渔产品为基础的产业。上述所谓国际化产业群,是以外来投资为主导的产业,这些产业以外销为导向;所谓策略性产业群,是以政策引导的投资,以内销为导向;至于资源性产业群是指以马来西亚的天然资源为基础的产业。

1997年7月2日,泰国抵制不住国际金融炒家大量抛售泰铢的压力,突然宣布放弃泰铢与美元的联系汇制,对泰铢实行“有管理的浮动”,引起泰铢一落千丈,贬值20%以上。这一由货币贬值所引起的金融风暴随后由泰国蔓延到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尼等其他东南亚国家,甚至还影响到了东欧和拉美的一些国家,形成了一场震荡世界的金融危机。

面对这场暴风骤雨般的金融危机,马来西亚不仅汇率大幅贬值,股市也遭受重挫。在危机不断扩大之际,马来西亚却出人意料地拒绝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提出的金融援助和调整改革措施。不过从9月4日起,马来西亚政府也采取了以紧缩为核心的反应措施,宣布暂停了高达100亿美元的长期投资计划。12月5日,国家又把紧缩措施从基本建设推广到了其他消费领域,其目的就是抑制对外国货币更多的需求。这些紧缩措施还包括,大大削减政府的财政预算18%,无限期推迟全世界最长的管道计划,冻结马来西亚对海外的扩张性投资,冻结新的上市公司,把政府各部委的高级官员和雇员的工资砍掉10%。东南亚金融危机的爆发,使马来西亚经济遭受严重打击。经济损失估计逾2,000亿美元。当年马来西亚人均收入由1996年的4,447美元降至4,000美元左右。表2-11 1997—1998年马来西亚经济指数表资料来源:据马来西亚中央银行1997、1998年年报,“马来西亚经济平台”网站http://www.mytrade.com.my/index_MainChiNews.htm。

紧缩措施的实行,所导致的一个直接后果,就是在1998年上半年经济出现了严重的衰退情形。如上表经济指数所示,进入1998年,金融危机的影响使马来西亚经济进一步恶化。上半年经济负增长6.8%。通货膨胀率升至5.7%,人均收入降至2,500美元左右。利率高涨、贷款紧缩、游资紧缺、企业倒闭增加。1998年实际GDP严重衰退6.7%,制造业产业衰退10.2%,以美元计价的进出口值也分别衰退25.9%及6.9%。

为了应对金融风暴所带来的经济危机,1998年1月7日,马来西亚政府成立了国家经济行动理事会(NEAC),NEAC作为政府经济咨询机构负责起草国家经济振兴计划,其中比较关键的建议有:政府以财政的刺激配套来制止经济领导行业的继续萎缩和迅速地重新启动经济;放松货币政策来降低利息;成立拯救产业公司来协助银行业解决产业贷款的困境;成立拯救资产公司来重组资产和巩固银行业;成立企业机构债务委员会来协助还有潜能的企业机构做出自己的债务自动重组。总的目标是力求以较宽松的货币政策及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来缓和国内需求的不振。1998年7月,马来西亚政府出台了应对经济困境的宏观措施,正式公布了“振兴经济方案”。面对日益恶化的经济形势,马哈蒂尔首相放弃了由安瓦尔副首相推行的依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提高利率、放缓贷款的通货紧缩政策,贯彻经济振兴方案,推行发展性的宏观经济措施和宽松的货币政策。货币政策方面,将法定准备金率由13.5%降至4%,同时要求商业银行1999年对工商业的贷款增长率必须达到8%。除了降低利率外,还取消了对房地产贷款的限制,放宽了购买股票的贷款限额。在1999年度预算案中免征个人所得税一年,并以免征销售税、增加公共假期等方式推动国内旅游消费。9月1日,宣布实施外汇管制,美元兑林吉特汇率被固定在1:3.8。

在免除了国际投机的威胁后,马来西亚政府着手推出一系列刺激经济增长、恢复经济活力的措施:调低利率;提高贷款增长;设立国家资产管理公司收购公司坏账;设立国家资本公司为银行注资;政府出面拯救财务受困的大公司以及选择建筑业、房地产业作为恢复经济活力的突破口;整顿金融领域,推行公司重组和银行合并。上述政策的实施,一定程度上遏制了经济继续恶化的势头,并带来了立竿见影的效果。

1999年,随着全球经济环境好转,马来西亚经济也逐步走上了复苏的道路,该年度GDP增长6.1%。由于经济情况好转,马政府开始谨慎地逐步放宽资金管制。1999年2月15日,政府宣布以撤资税(自即日起一年内撤离的外资须缴30%的盈利税,一年后撤离则缴10%)取代强制扣留外资的措施。

2000年,马来西亚经济在1999年复苏基础上保持了稳定增长势头,各项经济指数基本恢复到金融危机前的水平。2000年10月,马来西亚政府取消了撤资税,但仍保留货币管制措施。这一年,GDP增长为8.5%。表2-12 第七个五年计划期间(1996—2000年)马来西亚国内生产总值及其平均值(当年价)资料来源:Data source: Malaysia Economic Statistics - Time Series 2000。表2-13 第七个五年计划期间(1996—2000年)马来西亚对外贸易主要数据统计(当年价/百万林吉特)资料来源:Data source: Malaysia Economic Statistics - Time Series 2000。

从以上两表所反映的情况看,在马来西亚第七个五年计划期间,国民生产总值、国民收入等经济指数是呈马鞍状发展的。1997年的金融危机造成了巨大冲击,1998年的国民收入和国际贸易都没达到预期的增长幅度,GDP甚至出现了实质性的负增长。不过由于经济振兴计划措施得当,经济增长总体势头还是稳步有升,基本实现了预定的经济目标。第六节 21世纪初(第三个远景规划纲要)时期(2001—2010年)

进入21世纪,随着经济从危机中振兴,马来西亚经济发展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即马来西亚第三个远景规划纲要(2001—2010年)时期。

马来西亚第三个远景规划纲要(2001—2010年),是实现2020年“宏愿”,使马来西亚成为先进国家的一个综合性的国家发展规划。“纲要”指出:十年内,马来西亚要“发展一个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要建立“持续性的经济增长”,并实行“加强行业的活力;提倡国内私人界的投资;鼓励外国直接投资;追随谨慎的财政和货币政策;加强银行业;广化和深化资金市场;加强企业组织的监管”等策略。

马来西亚政府制订第三个远景规划纲要时,重视对以前的计划与规划在实施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的汲取。比如通过应对金融危机,马来西亚经济界在总结教训的过程中认为:“马来西亚必须继续努力加强经济的基本因素,也就是说,马来西亚需要进一步加强持续成长的本土经济及提高它的竞争力,这不但要减轻外部经济发展的不利压力,同时也要利用现有的机会获取利益;货币和财政政策必须注重提升持续性的经济成长,及保持通货膨胀率在最低点;强劲的经济基本因素必须要有金融界和企业界的鼎力支持;发展资本市场来分散风险及减少依赖银行贷款;强势的企业督管法将会在危机事件中增强持续投资者的信心。”因此,在制定第三个远景规划纲要时,建设“持续性的经济增长”就被置于突出重要的地位。一、“八五”计划目标、措施及成就

马来西亚第三个远景规划纲要期间的10年,包含马来西亚“八五”计划(2001—2005年)和“九五”计划(2006—2010年)两个经济发展阶段。“八五”计划(2001—2005年)主要目标有三个方面:一是从传统经济模式向知识经济转化,增强发展潜力。二是加速农业、制造业及服务业的转型。三是通过公平分配国家财富与收入巩固社会稳定。

为了实现经济模式从传统经济型向知识经济型的转化,马来西亚在“八五”计划中,极其重视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例如,纳入优势研究领域(IPRA)的预算资金是10亿林吉特(约合2.63亿美元),这几个领域包括设计和软件技术、精细化工技术、光学技术、纳米技术与精细工程。再如,马来西亚的第八个五年计划强调信息与通讯产业(ICT)在经济发展中发挥提高效率和生产力的战略作用,提出了扩大信息和通讯科技的方针,并把加速完成有关ICT的项目和计划作为重要工作来抓。为实现这个目标,扩大在各部门普及使用信息和通讯科技,提供有利于ICT产业发展的良好环境。

在“八五”计划实施之初,马来西亚经济就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在东南亚金融危机之后,受美国经济持续放缓和日本经济继续恶化的影响,马来西亚经济复苏势头遇到了阻碍。美国是马来西亚最大的贸易伙伴,对美出口占马来西亚出口总值的21%。但2000年下半年以来,美国经济增长急剧下降,对海外产品尤其是电子产品的需求锐减,这对以电子产品出口为主的马来西亚影响明显。因此,为了应对不利的国际经贸形势,为实现“八五”计划目标赢得良好开端,马来西亚政府于2001年采取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经济调控措施:

第一,刺激内需。2001年9月,马来西亚政府宣布将拨款43亿林吉特,推行一项新的振兴经济配套措施,以便在全球经济因美国遭受恐怖分子袭击而出现衰退之际,马来西亚经济能够继续维持增长。这是马来西亚政府继2001年3月宣布拨款30亿林吉特以发展基础建设,避免其经济受全球景气低迷不振所影响之后的另一项经济配套措施。马来西亚政府还陆续拨款,扩充中小企业基金、新企业基金和粮食基金,支持相关产业的发展。继2001年3月取消了信用卡政府税、放宽对公务员购买汽车贷款的限制和外国人购买房地产的限制之后,马来西亚政府5月份又相继出台若干免税政策,如撤销房地产贸易印花税,免除手机与无绳电话机20%的进口税和10%的销售税,免除鞋类进口税等。在10月19日公布的2002年新预算案中,政府决定削减个人所得税1%至2%,降低189种产品的进口税,设在本国的互联网公司所得税由28%减至10%,80多万公务员加薪10%和年终给公务员发半个月工资(最少不低于1,000林吉特)的花红。

第二,在外贸方面,马来西亚政府积极调整出口产品结构,鼓励非电子类产品的出口。

2001年马来西亚的主要出口产品分别为:电子及电器产品(出口额为1,894亿林吉特,占总出口额的56.6%)、化学及化工产品(出口额为144亿林吉特,占总出口额的4.3%)、液化天然气(127亿林吉特,占总出口额的3.8%)、棕油(117亿林吉特,占总出口额的3.5%)、原油(114亿林吉特,占总出口额的3.4%)。

第三,鼓励外商投资。马来西亚财政部已设立一个高层委员会,拟定特别奖励措施,专门处理有意到马来西亚投资特定领域的外资项目,包括投资“多媒体超级走廊计划”、涉及高新知识产权的中小型工业等。2001年上半年流入马来西亚的外资达31亿美元,较近两年同时期有所增加,这显示了外资对马来西亚的信心,肯定了马来西亚稳定的政局及良好的投资环境。

第四,重组金融业。2001年第一季度,马来西亚完成了历时一年多的银行业重组计划,促使54家国内银行合并为10家银行集团。各银行集团充实了资本,精简了机构,节省了开支。同时,马来西亚中央银行要求各商业银行进一步扩充资本。这项充实资本计划原定于2001年年底前完成,但到2001年第一季度末,9家本地银行集团均已达到央行的要求。为了减少危及本地银行生存的呆账,政府成立了国家资产管理公司并在央行内设立了企业债务重组委员会,通过收购和重组债务,使本地银行系统的呆账从1998年8月的674亿林吉特减少到2001年4月末的538亿林吉特。央行还制定新规定,督促各商业银行加大贷款风险管理的力度,控制存、贷款比率。在保险业方面,通过扩充资本,促进业内公司的重组。合并重组证券公司,由原先的64家公司合并为15家。通过扩充资本和合并重组,马来西亚金融业的资本基础趋于稳固,运营效率和竞争力有一定提高。

2005年,在经济全面走高的情况下,为了抑制经济过热和过度通货膨胀,马来西亚央行终止了1998年实施的固定汇率制度,开始提高存款利率。终止林吉特与美元的固定汇率制度,是“八五”计划期间马来西亚经济的一项重大举措。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时期,为了切断林吉特受狙击的管道,解决汇率波动问题,马政府推出固定汇率的应急措施,将林吉特固定在3.80林吉特兑1美元汇率的水平,从而使当时相当动荡的外汇及股市逐渐稳定下来,当时被认为低估的林吉特汇率也有利出口和吸引外资。但随着经济逐渐复苏和稳定,固定汇率的负面影响也日益明显,因为马来西亚经济对外贸依存度比较大,世界各国,尤其是与马来西亚经济联系较多的国家的货币走势将以不同的形式影响马来西亚对外的竞争力。另外,在固定低估汇率的情况下,马来西亚的进口货价格必然昂贵,通胀压力也随之增大。2005年6月的通胀率达到6年以来的最高点3.2%。因此,2005年7月21日,马来西亚政府终于宣布林吉特与美元脱钩,选择采用可管理的一篮子货币浮动汇率措施。汇率的调整,可以逐渐降低各种进口商品,如食品、原料、配件和器材等商品的成本,进而降低物价,抑制通胀。调整汇率的前几个月,美元对其他货币的走势趋强,林吉特对各主要货币的汇价也随之增值,汇率接近比较合理的水平,加上国家银行在汇市中进行干预,林吉特与美元脱钩后并没有出现人们原来想象的太大的落差。7月新措施宣布后一直到12月,林吉特对美元的交易汇率值仅在3.78~3.79林吉特之间窄幅波动,12月的水平为3.78林吉特兑1美元。

上述措施的施行,促使马来西亚经济向良性方面发展。“八五”计划期间,虽然在初起之年经济发展遇到较大困难,2001年全年GDP和进出口比率都是负增长,但是经过有针对性的调控,从第三季度开始,经济趋于好转。到2002年,马来西亚经济渡过了调整期,各项指标趋于正常,全年GDP增幅达到4.1%。2003年至2005年间,马来西亚经济克服了政府更迭、棕油价格低迷、油价上升、伊拉克战争、SARS、局部禽流感疫情、印度洋大海啸等国内国际不利因素,经济增长率都达到5%以上,总体上呈现快速增长的良好态势。如下表:表2-14 马来西亚“八五计划”期间(2001—2005年)的主要经济指标资料来源:2004年前的数据引自亚洲开发银行《亚洲发展展望报告》各有关年份的实际数字,2004—2005年数据为《亚洲发展展望报告(2004年)》的预测数据。汪慕恒、刘晓民《金融危机后的马来西亚经济》(《东南亚纵横》2004年第8期)。

在农业方面,“八五”计划期间,马来西亚农业增幅虽然低于国民经济平均增长幅度,但是同以前相比还是发展较快的。棕油和橡胶这两宗产品增幅高于整个农业的平均水平,如2004年农业(占总体经济8.4%)增长了5.0%,其中橡胶生产增长了20.4%、棕榈油生产增长4.0%;2005年农业增长2.1%,其中橡胶增长3.8%、棕榈油增长7.2%。从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马来西亚政府逐渐意识到以电子、矿产出口为主的外向型经济结构的缺陷,开始优化产业结构,重视农业的投入。2003年10月出任马来西亚第五任总理的巴达维一再表示对农业发展的关注,决心将农业领域塑造成继制造业及服务业之后的国家经济增长第三火车头。2004年9月公布的《2005年经济预算案》将农业列为继制造业和服务业后的国家第三大经济成长重点,拨款15亿林吉特推动农业发展计划,鼓励农业领域机械化和自动化,并对有意进行大型现代化高科技的农业投资,提供多项回扣和奖励,如投资蔬菜、水果、药物及深海捕鱼等,以及有关农业现代化与商业化的资本开销都将获100%的免税优惠。

制造业中的电子业虽然在2003年前受国际需求萎缩的影响增长速度趋缓,但由于国际经济的复苏和对电子元件需求的增加,从2003年开始又有较大起色。机电及汽车制造业势头一直强劲,据2002年2月马来西亚汽车协会称,2001年马来西亚的汽车销量同比增长了16%,为39.6万辆,销量及增长率均居东南亚各国之冠。制造业从20世纪60年代后半期以来,一直是马来西亚经济发展的支柱行业之一。“八五”计划期间,制造业占经济总量的30%,依然对国民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矿业和采掘业在“八五”期间的发展受国际需求的影响较大,但在国民经济总量中的比重依然不断下降。不过受国际油价上涨的带动,石油开采在采掘业中增长最快,2004年平均日产量达25.58万桶。建筑业也和矿业采掘业一样,增幅低于行业发展的平均水平。

服务业在马来西亚经济总量中的比重越来越大,是提升经济发展的龙头之一。尽管受到SARS、禽流感、印度洋海啸和世界恐怖袭击事件的影响与冲击,“八五”期间服务业依然增长强劲,增长幅度始终高于5%,在国民经济各领域中处于前列。表2-15 马来西亚“八五计划”期间(2001—2005年)的行业经济指标资料来源:据马来西亚中央银行1997、1998年年报,“马来西亚经济平台”网站http://www.mytrade.com.my/index_MainChiNews.htm。

从上述关于马来西亚“八五”期间经济发展的情况可以看出:马来西亚“八五计划”强调加强经济竞争力和生产力,并朝知识经济迈进,以应对全球化和自由贸易,其总体的经济发展方向是良性的,已经走出了亚洲金融危机影响的阴影。二、“九五”计划成就与措施表2-16 总体经济情况数据来源:马来西亚统计局。“九五”期间,马来西亚进出口方面也取得了巨大的进展。表2-17 2006年以来马来西亚进出口商品总值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