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我们一起信过的谣言(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28 06:55:57

点击下载

作者:百度知道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那些年我们一起信过的谣言

那些年我们一起信过的谣言试读:

版权信息

书名:那些年我们一起信过的谣言

作者:百度知道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4-09-01

ISBN:9787111479024

本书由北京华章图文信息有限公司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推荐序 科学不是鸡汤,但它更有价值李淼

大约读小学三年级的时候,那时识字还不算多,偶然看到邻居家的孩子拿着一本被翻烂了的书在津津有味地翻,我凑上去看,原来是一本叫《十万个为什么》的书。后来借了其中一卷回家,虽然不能完全看懂,却非常喜欢,然后一卷一卷地借。从那以后,我知道了一件事情,就是,世上很多事情背后都有一个道理。《十万个为什么》依然是一套著名的书,现在已经出了第六版,我也有幸贡献了几条。认真说来,这本书中回答的问题远远不到十万个,可是世上的事,又远远多于十万个,我们去什么地方找回答?如果你懂点英文,现在有个最好的去处,就是英文维基,那里已经有400多万个条目了。如果你不懂英语呢?我的回答是,去百度百科和百度知道。事实上,去百度知道,你能获得的是有网友直接回答你的问题。

百度知道提供答案的标准当然是基于现代科学的,或者是基于大量统计结果的。我们手头这本书《那些年我们一起信过的谣言》,是百度知道的问答内容的精品化输出,从百度知道选出一些最常见同时最容易被误答的问题,请一些具有坚实专业知识背景的网友给出正确的答案,他们同时还告诉你为什么这些答案是正确的。

翻翻目录,我发现,有些问题我并不知道正确的答案,有些问题我身边的人还持有错误的常识。例如,高居目录之首的错误,“千滚水”含有过量的亚硝酸盐,就是我家人平时误信的常识。读了这一段后,将来我会放心地用重新加热的开水冲咖啡了。再比如,我从小就听说向日葵在白天是一直向着太阳的,我们小时候还看过《向阳院的故事》呢,所谓向阳院就是取譬向日葵。难道这个常识错了吗?

另外,有一次我坐飞机去北京,在一本杂志上读到现代人的生殖力不如以前了,特别是北京的未婚女人生殖能力很差,据说是因为水被污染了,或者空气被污染了。我很吃惊,还有点不怀好意的兴奋,将这篇文章发到我的微信朋友圈了。生育能力下降了的说法来自专家,本书给出了相反的结论,作者京虎子用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数据告诉我们,在过去二三十年,全球的妇女不孕率没有什么变化。这个例子告诉我们,有时即使专家的见解也未必是对的,我们要对一切现成的答案抱有怀疑态度。

作为百度知道精品内容的输出,《那些年我们一起信过的谣言》是一本值得信赖的书,提升了百度知道的权威形象和品质感,也提升了百度知道品牌的专业度。从它的内容来看,甚至值得我们人手一本。

我期待这本书能够成为畅销书,它比很多畅销的心灵鸡汤、励志书、情感故事,都更有价值。前言 知识是平淡生活里的英雄梦想1

信息时代,真相与伪科学泥沙俱下。有些因与我们的生活健康休戚相关,流传扩散影响深远,诸如“天冷穿秋裤否则冻出关节炎”、“雾霾天吃木耳清肺”、“饮水机里的千滚水喝了易致癌”、“益生菌清肠胃、提高免疫力”……

此外,还有一些常识和概念,则来自于我们的口口相传以及商家的“广告轰炸”。例如在这本书中,有一个食品概念的话题中提到“麦片”跟“燕麦片”,这两者原来是相去甚远的食物,大多数人都不会注意到一字之差,前者是不健康的、含糖、含香精和糊精的食物,后者才是被减肥人士喜闻乐见的代餐健康粗纤维食物;而曾经在网上风靡一时的健康减肥食物“蔬菜干”,其实根本就不低热,它们都是经过低温油炸的。

也许是时候,换个姿势看世界,多问一下对与错。2

如何过上更好、更健康的生活?怎样保持在追逐品质生活的路上,既能保持格调又不落入“伪科学”的泥沼?唯有思考和发问。思辨与好奇是人类前进的动力,这种能力让人们保持清醒,也是构建人类发展中的思维和人格的能量源。

美国埃默里大学英语教授马克·鲍尔莱茵(Mark Bauerlien)在其著作《最愚蠢的一代》中犀利地指出:“我们正在进入一个黑暗和无知的时代”。这位教育界人士痛心疾首地认为“时下的教育模式是对信息的索取而非知识的建立”。传统的对知识的获取,需要沉浸式阅读,经过头脑独立思考和分析而获取;需要有怀疑的态度和独立思辨精神。

幸运的是,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喜欢独立思考。他们在百度知道提出问题、探究原因,并思考因果背后的知识,寻根问底。这些人成为我们生活中对“正确”和“科学”追寻的灯塔,以理性和思辨的力量燃烧起火炬,抵挡黑暗和无知年代的到来。而百度知道一直以传播知识、塑造求知精神为己任,相信在知道社区里“总有一个人知道你问题的答案”。

2013年百度知道整合社区内优秀用户贡献内容,也力邀一批在科普领域颇有建树的科学写作者、研究人员、媒体从业者,捕捉最新的问题、现象,在众人一味地追随“信息”的时候,用科学的视角分析和讲述知识与理论,打造了一个原创知识栏目《知道日报》。

正如鲍尔莱茵所言:现代人必须意识到,我们对知识的渴望和对真相的探寻,不能只是信息。用科学的思维、理性全面的视角看待这个世界和人类自身,这个过程“包含着深层的道德、心理和哲学的价值,它从内部塑造你的精神,而不是你需要的时候调用一下的外部材料”。3

这本书里的内容,就是来自于我们的原创栏目《知道日报》。百度知道的编辑团队从《知道日报》最具人气的文章中,筛选出了一批跟网友生活紧密相关的话题,整合、修订后用图书的形式承载,期冀这些沉淀下来的知识,伴随我们探求真相,形成科学的思维模式。

同时,在这本书的编辑过程中,我们得到了果壳网、科学公园、百度知道问医生等合作伙伴和权威组织的协助,他们为我们校订、把关,提出专业意见,在此表示感谢。4

我们鼓励自由讨论和独立思辨,我们也邀请人们用好奇心探寻正确和真相,同时也希望有更多的人来到百度知道,提供你所看到的世界、你思考过的“正确”的常识,分享所见所闻。

愿我们好奇地活着,聪慧而清醒地思考、阅读,明明白白地看世界。“总有一个人,知道你问题的答案”是一件温暖的小事,也是平淡生活里的英雄梦想。第1章 戳穿“心理大师”的呓语天才与疯子只有一步之遥?◎ 伍君仪双相障碍:在天才与疯子之间躁狂抑郁容易出天才,但天才不一定有病治疗或可能削弱天才,但自杀身亡更可惜狂暴情绪中心智的恶疽,对光和气难耐的渴求,灼烧着心灵;而令人憎恨的牢笼,用它害人的阴影,损毁了,阳光之人,跨越闪动的眼球,通往大脑,带着一种强烈的沉重和苦痛感。——英国诗人乔治·戈登·拜伦(1788~1824)

据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有上千万的成年人受到双相情感障碍(旧称躁狂抑郁症)的困扰。它一方面是在文艺界中流行的“天才病”,造就了李白、拜伦、梵高等文化巨人;另一方面又是一个毁灭性的病魔,其自杀率在各种精神疾病之中独占鳌头。专家指出,预防和治疗这种天妒英才的恶疾,才能让创造的天才得以延续。表现: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拜伦的情绪波动极大,从倦怠、绝望、失眠或昏睡、抑郁得想自杀,到亢奋暴怒、挥霍钱财、乱搞女人、喜爱冒险等。一位医生这样描述拜伦:在一天的不同时刻,他把自己变成四个或更多个体,每个个体的脾气可以截然相反,因为在每一次变化中,他的自然冲动都会使他突然转向最远的极端。在一天之中他可能变成最阴郁和最高兴的人、最抑郁和最快乐的人、最温柔和最暴躁的人。躁狂和抑郁在他身上周期性和阵发性的表现几乎是教科书式的。但是,拜伦在大部分时间都是神志正常的,能出色地控制理智。

双相情感障碍的表现多种多样,非常复杂。“双相”指的是两种状态,一是躁狂或轻躁狂,二是抑郁发作。每种状态的持续时间随不同亚型、起病年龄、家庭环境、病变严重程度、治疗的不同而差异巨大,变得最快的人可以在几分钟内发生躁—抑郁转换,甚至躁和抑郁同时存于一身;最慢的病程可以连续10年抑郁,连续10年轻躁狂,这些差异至今未研究清楚。而症状表现上的差异更加巨大:有些人容易发脾气,攻击伤害别人;有些人做事很冲动,例如鲁莽地投资;有些人很悲伤;有些人很愉悦;有些人还出现了幻觉、妄想等。

国际上的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双相情感障碍的终生患病率为4%,有的调查学者放宽标准,终生患病率甚至超过10%,因此这是一种常见病。在中国,其终生患病率却只有0.5%~1%。这种病在我国比较少见,但更有可能的是很多患者没有被发现,原因是在目前的社会文化中,患者和家属认为精神疾病是一种羞耻,甚至跟道德人品挂钩,于是不去看病或者隐瞒病史。此外,中国人性格的忍耐力超强,有些患者脾气暴躁等症状已经很明显,但家人及周围家属邻居仍以为这很“正常”。危险:双相患者自杀说死就死

拜伦在抑郁时常常想到自杀,还与别人谈论自杀,以至于妻子和朋友十分担心。他最后在参加希腊民族解放运动时染病身亡,在某种程度上,这就是他自己有意选择的不归路。

双相情感障碍的严重性虽然没有精神分裂症那么大,但造成的社会负担却在精神分裂症之上。这种患者的发病次数越多,病程就越长,大脑损害就越严重,认知注意、记忆、执行计划等认知功能渐渐衰退,人格上变得没有动力,对自己的前途、家人和周围事情漠不关心,并逐渐退缩到不跟别人接触。少数人大脑受损后变得更有冲动性,造成家庭暴力问题;男女躁狂患者性冲动强烈,很容易突破社会伦理规范的条条框框而出轨;有些躁狂状态的患者则成了“吹水佬”,情绪总是非常高涨,逢人就夸大自己的才能,不容许自己有失败,把生活中的不如意事情都归咎于他人。

与上述问题相比,此病最危险之处还是自杀。双相情感障碍以15%~20%的自杀率在各种精神疾病之中名列第一。单纯抑郁的人若要自杀,还要克服很多障碍才能完成这一步,然而双相情感障碍的患者在抑郁状态下烦躁不安、情绪不稳、冲动性强,又容易受到外界暗示,一旦产生自杀念头就容易冲动,往往“成功”。例如一名四十多岁的男患者在毫无先兆的情况下突然从四楼跳下,被抢救过来后告诉医生,当时自己虽然有自杀的想法,但还没到必须得死的程度,只不过是看到旁边一台电视机上播放的节目中有一个小孩挥了挥手,他就觉得这是在让他跳下去。病因:家族遗传加上家教不良

拜伦的家族以自杀、狂暴却有才而闻名。拜伦的外祖父自杀身亡;一个伯祖父杀死了其表弟,又让蟑螂在自己身上开展爬行比赛,其种种古怪行为让他获得“邪恶勋爵”的称号;父亲约翰放荡不羁,嗜酒成性,年纪轻轻就可能死于自杀;一个表兄弟发了疯,放火烧了一座房子;女儿埃达长期患有严重的抑郁症,会从兴奋的狂喜突然变得郁郁寡欢,但在科学上却写出了人类第一个计算机程序……

双相情感障碍的病因首先是遗传。1/3的患者可以查出明确的家族病史。有些人不解:“我家里人没有这个问题啊?”实际上,只要精神科医生追问下去,就不难发现隐藏的问题,比如下面这个例子。

广州一名男生在上初二时是一个外向善谈、精力充沛、热爱运动、想象丰富的同学,但他没有意识到自己实际上是处于轻躁狂状态。升读高中后,他不适应新的学习环境,情绪、胃口变差,早上要睡到八九点才醒,最后因抑郁发作而就诊。医生追问之下发现,男生的父亲在公司管理着1000多名员工,脾气大得很,做事想法很多,到了晚上常常失眠——那正是轻躁狂的表现。医生再追问男生爷爷的情况,男生说:“论脾气,爸爸跟爷爷相比简直是小巫见大巫……”

其次,家庭教育教养方式对双相情感障碍的发生负有很大责任。不少患者的父母对子女过分地苛求,动辄严厉责难,或者父母把自己的世界观、价值观从小强加给孩子,导致孩子感受不到温情和快乐,终日恐惧不安,缺乏自信。更糟糕的是,有些父母溺爱孩子,包办了孩子力所能及的事情,使他们的能力得不到发展,特别是交际能力缺失。这使他们被同龄人嘲笑,从而感到自卑,人格逐渐退缩。在这种环境中成长的孩子,若家族有不良遗传素质,便有可能发展为双相情感障碍。因此,对孩子的教养方式应以尊重、鼓励、欣赏为主,这样一来即使家族有病史,发病的机会也会小一些。治疗:挽救天才才能继续创作

双相情感障碍享有“天才病”的盛名。在历史上留名的很多杰出人物都曾是这种病的患者,例如多位美国总统。很多人终生处于轻躁狂状态,精力旺盛,充满激情,想象力与创造力丰富,在政界、商界、文艺界和专业领域都取得杰出成就,特别是许多艺术天才因为双相情感障碍而获得特殊的灵感。但不要以为所有天才都有这种病——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精神病学教授凯·雷德菲尔德·贾米森指出,事实上大多数艺术家、作曲家和作家精神完全正常。

在治疗上,这类患者需要应用心境稳定剂,加上抗精神病药物及抗抑郁剂共同治疗,目前光是药物治疗方案就有几十种,还要辅以心理治疗、物理电休克治疗等。对于处于急性发病期的患者,吃药后要等一两周才能起效,而其间自杀念头一旦发动,瞬间就可死人,因此对患者抑郁阶段的心理危机干预和家人支持十分重要。急性期过后,还需要长期治疗,将患者的状态稳定在正常状态,预防转相和复发。

治疗对天才可能有一定影响。例如,锂剂盐是治疗双相情感障碍的主要药物之一,一些患者在服用后情绪稳定了,但生活变得平淡乏味,创造活力下降。因此,一些对艺术、事业很有追求的人宁愿选择停药。但研究发现,不治疗的话,畸形的躁狂和抑郁会造成明显的认知功能损伤,使记忆和注意力出现困难,同样影响创作。对天才来说,这种病可能是毁灭性的,让凡·高执刀割耳、海明威饮弹自尽、伍尔夫投水身亡……因此病而死的艺术家和作家的名单长得惊人。贾米森称,当天才抑郁到什么也做不了,或者精神错乱,甚至自杀身亡,什么创造力都等于零,相比之下药物的影响和副作用是比较轻的。

当然,人类体验的深度和强度是艺术创作的一部分,有些人宁愿体验痛苦也不接受治疗。贾米森称,现代医学减轻了绝望、混乱和精神病的极端表现,给了人们选择的可能。然而,拜伦在他的年代是没得可选了。作者简介:伍君仪,百度知道特约作者,身心健康科普媒体人。从笔迹能推断性格吗?◎ 捣蛋之父

通过笔迹来推断人的性格的“学问”叫做笔迹学,对应英文单词为“graphology”。笔迹学这个话题,对做科普的人来说已经再熟悉不过了。站在科学的角度看,对本文标题的回答几乎是清一色的“不能”。这种否决到底坚定到什么程度,随便翻翻经典的心理学类书籍便能知晓,比如心理学家库恩在他的《心理学导论》中直接将笔迹学和手相学、颅相学、占星术一起归为伪心理学之列。

按照一般的科普程序,上一段说完实在没必要腆着脸凑字数赚稿费了。但是,如果你用“笔迹+性格”搜索中文期刊数据库,映入眼帘的却是另一番景象。什么“坚强笔迹性格研究,服务侦查破案”、“从书写笔迹看你的性格”、“表现在笔迹中的深层心理”、“你的笔迹‘出卖’了你”等,不一而足。不对啊,怎么会有如此多的期刊文字认同笔迹学,难道科普者是在骗人不成?中西方在笔迹学的态度上冰火两重天,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我先抛出答案:笔迹学不是科学,而很多所谓的“研究成果”基本上都是有问题的。而你之所以被这些研究文献迷惑,是因为以往有关笔迹学的科普很少附带教你如何断定笔迹学是伪科学。接下来的时间,我将举一些典型的例子,从证据质量分析的角度陈述这些文献不靠谱,以及笔迹学是伪科学的缘由。

首先,轶事证据不足凭,拿无从查证的证据说事不可信。有人撰文称以色列曾通过萨达姆的笔迹读出“他性格怪诞、心狠手辣”的结论,这便是轶事性证据,如同流言般无从查证。拿类似证据说事的,理智的判断是不可信。

其次,正例谬误须当心,论断符合期望不代表它是科学的论断。继上段进一步分析,有人说对萨达姆的笔迹鉴定结论是“他性格怪诞、心狠手辣”,不论有没有过笔迹鉴定这回事,几乎所有人都会认同萨达姆的性格确如所述。然而,笔迹鉴定者抛出的结论虽然符合人们的预期,却不能由此断定通过笔迹鉴定性格的方法是可靠的。笔迹鉴定性格的方法是否有效,必须看它是否能够通过严格的科学测试(比如双盲对照测试,已有大量证据显示它并不能通过)。遗憾的是,我们普通人在日常状态下,逃不过正例谬误的侵袭。当电视广告中“被治愈者”不断说着“疗效很好,效果很好”时,你是否考虑过还有多少患者没被治愈?为什么不让没被治愈的患者也说两句?

最后,专家意见要存疑,没有科学证据支撑的专家意见和街头大妈的养生心得没有本质区别。时下很多文章使用专家陈述来佐证笔迹学在高端专业群体中的可靠性。然而这些“专家”大多不具姓名,读者无从得知是否确有此人。如果你仅仅被“专家”二字吓倒,不敢斗胆质疑,甚至以为质疑就是不敬,那只能说明你的独立思考能力有欠缺。但对于个别具名的专家,比如“奥地利心理学家纳塔莎·班特沃”,我们是否应该相信他说的?遗憾是不能。以这位纳塔莎·班特沃为例,其观点经常是“网站上撰文指出”。学术自有学术的规则,学术观点应当发表在学术刊物上,如此便能被同行看到和评议,越被同行认同越说明观点靠谱。那些善于运用媒体资源而不通过学术刊物,将学术观点直接发表在媒体上的人,基本上可以认定为躲避同行评议的伪科学贩卖者。

这篇文章中,我没有再费力列举笔迹学是伪科学的证据,其他科普人在这方面做得已经足够,我无需赘述。我在文中以笔迹学为例,罗列了人们通常容易被欺骗的几种常识性谬误。了解这些谬误,不光有助于人们对笔迹学的判断,也能帮助人们擦亮眼睛,在其他生活领域也保持理性。作者简介:捣蛋之父,百度知道特约作者,从事高校教学管理,擅长心理学科普写作。购物能够缓解悲伤吗?◎ 沉默的马大爷

许多人在感到伤心时,会通过花钱购物的方式,来抚慰自己受伤的心灵。这种办法真的有效吗?最近,《消费心理学期刊》(Journal of Consumer Psychology)刊登了一篇密歇根大学商学院研究者撰写的论文,探讨了这个现象。

研究者的基本假设是,人们在悲伤时通常会感到对自己的生活缺乏控制,而购物需要在不同的商品中做出选择,这会提升我们的控制感,从而缓解内心的痛苦。

在第一个实验里,研究者让网上的被试观看电影《天涯赤子心》(The Champ)的片段,诱导出他们的悲伤情绪,然后将被试分成两组:“购物”组的被试想象自己有100美元,从12种25美元的商品中选择购买4个;“只看不买”组的被试仅仅是浏览这些商品,然后判断哪4个对旅行比较有帮助。

研究结果显示,购物组有79%的人体验到了控制感,只看不买组则只有2%,而且购物组的悲伤情绪确实出现了显著下降。

第二个实验使用了一个更加真实的购买情境。这一次,被试被请到实验室来,有5美元的预算,可以选择购买三样东西(一盒便签、荧光笔或是圆珠笔)中的一种,或者什么也不买,带走1美元现金。

接下来,研究者使用了一种巧妙的方法,操纵了被试的控制感:他们告诉被试说,电脑会随机生成一个数字,如果是偶数,就按被试的选择执行;如果是奇数,就会忽略被试的选择,由电脑随机选择一个选项。实际上,在奇数的情况下,电脑总会选中被试之前的选择。因此,被试的选择总是会执行,但在后一种情况下他们的控制感比较低。

结果再一次表明,与没有控制感的情况相比,在经历了有控制感的购物后,被试的悲伤情绪更低。

从这些实验的结果来看,购物行为确实能够提高我们的控制感,缓解我们的悲伤情绪。不过,下次你感觉伤心时,请不要急于刷爆自己的信用卡,因为现实生活中的情况要比这些实验所反映出的更加复杂。从其他一些研究来看,除了提升控制感之外,悲伤后的购物也可能产生一些不那么积极的后果,反而增加我们的痛苦。

例如,悲伤情绪会让我们更愿意寻求享乐性的消费,通过甜食、饮料等方式抚慰自己受伤的心灵。这种办法用得太多,体重秤上的数字可能会让我们更加痛苦。

此外,悲伤情绪也会影响我们对于商品的估价。在悲伤的时候,我们希望为自己的生活带来一些“新”的改变,因此对于同一件东西,会愿意多花30%的钱来购买。而且,悲伤情绪还会削弱我们的自控能力和判断力,让我们做出更多的冲动性购买。

在密歇根大学的实验中,被试只有一笔固定的预算,在事先圈定好的几种商品中做出选择,因此无需面临这些问题。现实生活中,悲伤影响下做出的没有经过深思熟虑的购买,也可能会让我们在事后感到后悔。因此,虽然花钱也许确实能够抚慰内心的伤痛,但不要把宝都押在这一种方法上;在应对悲伤情绪时,适度而理性地消费,再加上运动、社交等已经被证明行之有效的手段,也许是更好的做法。作者简介:沉默的马大爷,百度知道特约作者,清华大学心理系博士生。“一见钟情”其实挺靠谱◎ 伍君仪

一见钟情是真爱吗?这种感情的发展前途如何?我们应该率性而为,追求一见钟情产生的感情吗?一见钟情的确是强烈的真爱,随心而行追寻这份爱不能说是“盲目”,而是值得鼓励的高级认知方式。但是,光凭内心直觉的爱情并不深刻,一见钟情的恋人常常不愿意进行理性的思考,结果往往失望收场。情感专家建议,一见钟情之后需要理性地思考,花更多的时间共同相处,逐渐了解对方的性格人品,看看彼此有什么不合适的地方,感性与理性都OK,才能缔造美满姻缘。名模和总统一见钟情,你看好吗?

意大利名模、流行歌手卡拉·布吕尼与法国前总统萨科齐的恋情在2007年12月曝光,次年2月就举行了婚礼。布吕尼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他们是一见钟情——那不仅是快,而且是瞬间发生的。“我毫不犹豫,想马上嫁给他。我感觉,当我与他在一起时,什么坏事也不会发生,我从幼年时期就感受到的焦虑不安荡然无存。”“我以前从来没有结过婚。我来自意大利文化,不想离婚,在我丈夫任满以前,我是第一夫人;直到他去世,我会一直是他的妻子。”一见钟情多见于帅哥美女

一见钟情的故事数不胜数,有时让人难以参透。有人认为这不可能是真爱,只不过是性欲发作而已——仅仅看了一眼,你就能深深爱上对方?就要和这个陌生人长相厮守、共度余生?不相信一见钟情的人通常会摆出两个理由:

第一,你还没充分了解对方,你的“爱”只是痴心妄想。外貌的吸引是性欲的基础,但爱还需要了解对方的性格特点,例如是否友善、真诚、聪明、幽默等。这是不可能一眼看出来的,需要相处一段时间之后才能知道。

以色列海法大学哲学教授阿龙·本·泽埃夫认为,这个观点忽略了一种可能,就是我们会想当然地以为对方具有某些性格特点,尽管这通常是不正确的估计。例如,在魅力光环笼罩下,外表美丽的人通常被认为性格很好,因此一见钟情的对象往往是帅哥美女。尽管一见钟情可能是误导,但你的爱是真真切切的,而且还十分强烈。

第二,爱不仅是一种感觉,还是一系列行为。一见钟情只是一时的情绪反应,你还没有时间实施行动,所以不是真爱。

泽埃夫指出,在情感作用之下,我们已经准备有所行动了,但出于种种原因没有付诸实施,包括道德上的顾忌、行动的成本、社会规范等。举个极端的例子说,全身瘫痪的人也可以有真爱,尽管他们的肌肉无法活动。一见钟情后要寻找彼此共同点

浪漫爱情通常是基于对别人的理想化,即把对方幻想得很完美。这既可以是瞬间的感觉,也可以持续多年。类似的情感还有嫉妒,同样是出于对别人的错误信念,源自于十分有限的了解。但哪怕只是持续很短时间,这份爱也可以很强烈。

但是,这份强烈的爱情可能是肤浅的。研究发现,“一个有魅力的异性约你喝咖啡”引发的情感强度与“你从车祸中救了邻家小孩的生命”差不多,但前者的情感仅持续20分钟,后者则能持续5小时以上,因而后者更深刻。

一见钟情还容易产生“光环效应”,即看到对方一方面的优点就觉得很有魅力,进而觉得其方方面面都是好的,包括性格特点。泽埃夫提醒,尽管美貌形成的第一印象影响很大,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彼此相互了解之后,光环就会褪去。

因此,一见钟情的人需要多花时间相处,一起进行活动,在交往中进一步了解对方。当然,如果你被对方的美貌闪电般击中,自然希望延长相处的时间,因此一见钟情往往是长久而深刻的爱情的开始。

但是泽埃夫提醒,如果在随后的交往中发现对方的性格特点与最初印象大相径庭,这段感情就悬了。有研究发现,与日久生情相比,一见钟情的男女性格相似度较低,特别是在内外向和情感稳定性方面。因此,是否能够找到彼此性格上的共同之处,是日后亲密关系质量的关键。

所以美国剧作家赞格威尔才会说:“唯一的真爱发生在第一眼,第二眼就没了。”择偶:随心而行还要经大脑

直觉经常被人们认为是不可靠的,但一项研究跟踪了135对新婚夫妇,发现看到配偶的照片后等情况下产生的直觉与婚姻满意度很有关系。人们无法准确地预测自己的婚姻会不会幸福,有的人会积极地期盼,结果婚后生活未如所愿。例如,有的人不愿意正视自己对配偶的不满情绪。尽管如此,泽埃夫认为这仍是一件好事。

还有研究发现,相信爱情的人比不相信的人更幸福,在婚前顾虑重重的女性离婚率比婚前没有顾虑的女性大约高出2.5倍,前者即使不离婚,也过得相对不幸福。因此,在婚前感到犹豫、困惑、担心的人或许会出于理性上的考虑而结婚,但日后离婚的风险较高。

听取你内心的声音,会令你的婚姻更幸福。泽埃夫认为,说不清楚的内心直觉在认知价值高于大脑有意识的智力活动,即“盲目”的爱情不一定愚蠢。他举了两个例子:

40多岁的已婚女子伊丽莎白是个事业心很强的白领丽人,遇到一名同龄的已婚男子后,一下子被深深吸引。她是个聪明人,考虑到彼此都已婚,都不想离开现在的配偶,而且两人的性格差异很大——他是一个拘谨、害羞的人,而她则是一个外向、果敢、富有幽默感的人。她觉得,这种迷恋是疯狂而愚蠢的,但后来她随心而行,与他坠入爱河,现在重新开始了一段幸福的婚姻。

珍妮特也是个随心而行的人,她放弃深造的机会,义无反顾地嫁给了一个大家都认为配不上她的男人。他有什么好?他鼓励珍妮特逃离传统家庭的控制,让她拥有自己的空间。婚后,她对婚姻的看法是“只要我们相爱就行了”。尽管新婚时他们疯狂相爱,但是他的酗酒问题逐渐显现,严重妨碍了婚姻生活。最终,珍妮特离开了丈夫。

上述两名女子都是随心而行,但伊丽莎白运用了自己聪明的头脑进行思考,而珍妮特是完全不经大脑。泽埃夫称,随心而行并无明确的标准,情感直觉和智力理性各有千秋,建议优先考虑直觉,但直觉也可能是错的,最好把两种方式整合起来,不应忽略任何一方面。梦境能预兆未来吗?◎ 游识猷

最直接的预兆梦大概是这样——梦到发生了一件事,过了一段时间,现实中发生了一模一样的事情。汉朝王符在《潜夫论》里把梦分成了十类,称预兆梦为“直梦”。对于直梦的一种解释是灵魂出窍所致,但也有人对此不以为然,王符的本家王充就在《论衡》里说,你梦见别人的时候,为何别人没梦见你呀?直梦中所见的并非真人,不过是相似的虚像罢了。王充认为,既然是虚像,也就没有过度探究的意义。

在梦谶中,直梦相对少见。古今中外所传说的预兆梦,大多可归类为王符十梦中的“象梦”。梦中的情节如谜语,形象如符号,需要“解梦”、“占梦”。在世界各地,传说不同,宗教各异,哪怕是同一个形象,也会引发不同的联想。哪怕是同一个梦,解读的“密码本”不同,最终被解读出来的“预兆”也各异,全世界的解梦者于是可以舌灿莲花灵活发挥。同样是梦见死亡,瑶族认为预兆着梦中的死者要长命百岁,汉族认为棺材预兆了升官发财,赫哲族则认为抬尸预兆着未来狩猎将收获颇丰。

以上都还是庶民之梦,王者的象梦在传说里往往关乎“国运”。赵孝成王曾梦见身披奇装异服、乘龙到半空而坠地、见满地金玉堆积如山,解梦者说,怪裳应了“残”,从龙背落下是“有气无力”,梦见财富是反要失财。《出埃及记》里,法老梦见七只干瘦母牛将七只肥壮母牛吃尽,又梦见七根枯细的麦穗吞了七根饱满麦穗,约瑟给法老解梦说,这预兆了埃及将先有七个丰年,再有七个大荒年将七个丰年的积余耗尽。

按《史记》和《圣经》记载,这两个梦都“应验”了。当然,预测越是具体则越常不灵,越是模糊则越常“应验”。如果约瑟在卜梦的那一刻,先定下“丰年”、“荒年”的收成标准,“耗尽积余”如何测量,后面谈“应验”就更有说服力。至于赵王的梦,则据说“应验”在了赵国被秦国所灭。可是,秦国灭的可不止赵国,六国的君王们不管做过怎样的梦,遇到秦始皇都只能“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对赵王来说,又如何从“残”、“失财”、“后继无力”推测出赵国将亡呢?如果推测不出,又如何早做针对性预防呢?如果一个预测既不能改变当下的决策,也不能扭转未来的结局,这样的“预测”又有什么实际用处呢?

怎么才算更科学的“预测”和“应验”呢?

最严格的“应验”,当属“A是B的充分必要条件”。确定了A,就可以预测B。比如说,拥有一个发育健康的、能正常入睡的人脑,就是“做梦”这件事的充分必要条件。看到一个健康的成年人,就可以判断他一定会做梦——年纪太过幼小(比如小于四岁)不行,疾病(比如中风)破坏了重要的脑部结构也不行。

不过,绝大部分解梦者远没有那么自信。他们并不敢说某个梦会是此后发生某事的必要条件——难道不梦见棺材的人就不能发财了吗?也不会说梦是此后发生某事的充分条件——哪怕他们用上了“肯定”这样的词,也会把预测的时间范围拉长、把发生的“某事”说得含糊不清。事实上,解梦者最常见的用词是“可能会”、“要特别注意”、“须格外当心”等,用专业术语来说,这叫某梦与某事“正相关”。统计学里,要验证两件事属于独立事件还是相关事件,有个最常用的办法——卡方检验。

举个简化版例子,《诗经》里说“维熊维罴,男子之祥;维虺维蛇,女子之祥”,意思是梦见熊预示着未来生个男婴,梦见蛇预示着未来生个女婴(至于既梦到蛇又梦到熊?抱歉,《诗经》没说)。

如果我们要检验“梦到熊”与“生出男婴”是否相关,首先就要找来足够多的孕妇,拜托她们记录自己的梦境直到生产——这是最可靠的“前瞻式研究”。略次的还有“回顾式研究”,比如找来足够多的已经生育的产妇,让她们回忆自己此前有没有做过特定的梦。

下一步,就是根据梦境内容与婴儿性别,将孕妇人数分类统计,写入表1-1(以下数据纯属编造)。表1-1 如果要做统计分析该怎么做(数据仅用于展示)(单位:人)

假设“是否梦见熊”与“有无生男婴”无关,这两件事情就是独立事件,而两件独立事件同时发生的几率等于二者单独发生的几率之乘积。用P(某事)代表“某事发生的几率”,那么P(梦熊且生男)就应该等于P(梦熊)×P(生男)。同样道理,P(梦熊且生女)=P(梦熊)×P(生女),P(不梦熊且生男)=P(不梦熊)×P(生男),P(不梦熊且生女)=P(不梦熊)×P(生女)。于是我们就有了四个理论值和四个实测值。再通过计算理论值和实测值的偏差大小,可以推断这种偏差是不是来自随机误差,如果有很大把握其中的偏差是来自随机误差,那么就可以推论梦熊与生男并无关联。如果不能排除这二者相关,那么,有熊的梦境就“有可能”作为一种生男的预测。进行到这一步,就可以把数据整理成论文公布,期待其他人来重复这项实验。重复的次数够多,科学共同体就会承认“某梦可预测某事”。

之所以现在很少看到这种方向的研究,原因可能是因为……没有人愿意投资在“绝对会失败的预测方向”。

如今,研究者仍然重视梦,是因为梦是大脑活动的产物,是窥探大脑的一扇窗口。在梦里,大脑的“刹车”处于抑制状态,而处理情感的边缘系统却非常活跃,于是梦可以反映出我们的情绪,甚至会像私人心理医生一样帮我们处理负面情绪——这些情绪在我们清醒时影响着我们的决策,也影响着我们的未来。在一项持续8个月的跟踪研究里,12名初次离婚者中有9人摆脱了抑郁症状,比起仍然抑郁的3人,这9个人记住了双倍的梦境,梦中大多出现了从前的伴侣,52%的梦被他们记录为情绪良好——仍然抑郁者的梦则只有24%情绪良好。

记住梦中的情绪,能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自己。不过,梦中的大脑缺少能巩固记忆的去甲肾上腺素,有些人因此记不住梦境,甚至以为自己不做梦,其实,记住梦境的最简单方法,就是睡前多喝点水,夜里多醒来几次,并且一醒来马上回忆梦境。实在不行,还可以求助于睡眠研究者,足够狠心的科学家甚至会盯着实验对象入睡,等实验对象结束一段快速眼动期(REM),就把他摇醒问:“做梦了没?梦见什么了?”作者简介:游识猷,百度知道特约作者,科普作协会员。心灵感应?没有的事◎ 伍君仪

你相信心灵感应吗?还有遥距观测、心灵致动、濒死体验……尽管今天心理科学早已将这些西洋镜拆穿,但不少人仍以为那些东西也是心理学。而近年来社会上各类“心灵修炼”的培训与书籍大行其道,“灵修”“内观”“禅修”“催眠”“身心灵”“心灵成长”等层出不穷,令不少追求心理健康和人格完善的人们趋之若鹜。然而,其中大部分内容属于心灵学的范畴,个别流派与传销甚至和邪教存在联系。北京大学医学心理学教研室主任洪炜教授称:“现在社会上的‘心灵学’与我们研究的心理学完全是两码事。”心灵学研究最终被科学唾弃

心灵学的英文是“parapsychology”,是心理学“psychology”前多了“para”,意思是“与心理学平行”的一门学科,又译作“超心理学”“灵学”,指的是一种对某些“心灵能力”和“精神现象”的存在及其机制进行研究的玄学,研究内容包括心灵感应、遥距观测、心灵致动、濒死体验等主流科学未予承认的“现象”。

对于心灵的研究自古有之,在人类进入科学时代以后,不少学者希望能用科学的方法验证其存在,甚至希望把心灵的超自然能力用于军事、情报、医疗等领域。在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心灵学的研究达到一个高峰,“美国心灵学会”等大大小小的组织非常活跃,而在一些东欧国家,各种心灵致动学(psychotronics)研究也大行其道。

心灵学家们声称,心灵学是一门新的“科学”,他们通过大量实验“证实”了一些“心灵能力”的存在。但绝大多数科学家认为那些诡异的“现象”很难让人信服,而心灵学研究质量很糟糕,包括实验方法存在缺陷、很多数据造假、研究人员认知偏差,因此得不出确切的结论。例如,美国“心灵学大师”莱因通过实验发现很多“心灵现象”是存在的,但很快被人爆料:实验的被试者存在作弊行为。在杜绝作弊之后重新实验,莱因再也得不出“心灵现象”了。而且,心灵学家们太希望那些超自然的“心灵现象”是真的,以至于故意忽略了很多说明它们不存在的客观事实。

于是,备受质疑的心灵学的研究越来越不被主流科学界认可,被科学家们斥之为伪科学。20世纪80年代以后,心灵学在美国开始逐渐衰落,原来在各个大学里的心灵学实验室纷纷关门大吉,最引人注目的是致力于心灵感应、心灵致动等研究的普林斯顿大学“异常工程实验研究所”在成立28年之后于2007年正式关闭,美国物理学家罗伯特L.帕克评论道:“这让学术界和普林斯顿大学颜面无光。”1988年,美国国家科学院发表了一个结论性的报告称:“经过了130年对心灵学现象的研究,没有科学的证据能证实其存在。”2008年,有研究用先进的功能核磁共振(FMRI)进行检测,也没有发现“心灵超能力”的存在。各种心灵“特异功能”都站不住脚

心灵感应指的是两个人之间不用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这五种传统感觉,而用“第六感”来传递思维和感觉的信息。为了证明心灵感应的存在,心灵学家们设计了一类“超感官知觉全域试验”:让甲观看图片,然后甲只许用自己的心灵来将看到的东西发送给乙;乙的眼睛罩上遮挡物,耳朵戴上放着单调声音的耳机,确保不会用传统感觉来知道甲的信息,然后按照自己刚才想到的东西来做图片四选一,看看能不能选中甲看到的那张——结果乙的选中率仅比随机瞎蒙高一点点,而那一点点还是实验方法缺陷造成的。还有的实验让甲通过闭路电视看乙的现场直播,同时监控乙的神经活动有没有受到影响,等等。这些研究至今仍然证实不了心灵感应的存在,也说不清楚其机制。“超感官知觉全域试验”(ganzfeld experiment)进行了几十年,至今仍未能证实心灵感应存在

遥距观测 又称“千里眼”、“天眼通”,指的是收集遥远处物体、地方、人等信息。例如,有的试验弄来一百多张照片,然后从中随机拿出一张放到很远的地方,然后让事先不知道的人在看不到照片的前提下进行描述。心灵学家认为,超自然的信息传递方式是存在的,被试者会倾向于猜对照片,然而这样的试验做了数百个,至今仍未得出能被科学认可的结论。很多遥距观测试验就是美国中央情报局发起的“星门计划”的内容,他们想利用人体特异功能来实施间谍活动,但整个计划在1995年以失败告终,成为伪科学笑柄。

心灵致动 心想就能事成?这是美国心灵学畅销书《秘密》中宣称的;过去也出现过不少所谓通过心灵“念力”把勺子弄弯的“异能人士”——这就是心灵致动。自动化实验设备如电脑等使得思维与物质互动的实验成为可能,心灵学家利用电磁辐射噪音信号产生随机的数字,然后让人用心灵“念力”去施加影响,简单地说就是用心思去试图改变抛硬币出现正面或反面的概率。尽管心灵学家们得出了心灵是有“一点点”作用的,但很快被人发现,那是他们太希望得出想要的结果而产生的误差而已。

濒死体验 指的是一些几乎死掉的人,甚至是按照临床死亡标准已经“死”过一回的人,活过来后回忆的体验。典型内容是:感到自己已经死了,灵魂离开了自己的身体,飘在身体的上方,能看见周围的东西,向上飘进一条狭窄的通道,遇见已经过世的亲属或者其他鬼魂,看见一道光束或者一个发光体,最后灵魂不情愿地回归自己的身体。科学家发现,很多所谓“死过一回”的人其实经历的疾病并没严重到威胁生命的程度,而随着心脏复苏技术的发展,有濒死体验的人越来越多。心灵学家称,这是死后灵魂存在的证据,但大多数科学家认为,这些只不过是幻觉而已,与严重病变时大脑缺血有关。美国新墨西哥州大学的研究发现,濒死体验与大脑松果体分泌二甲基色胺有关。

前世轮回 美国维珍尼亚大学精神病学家伊凡·斯蒂芬森调查了2500多个宣称“前世”记忆的孩子,又去调查孩子所说“前世”死者的熟人,“发现”有些死者的致命伤处能对应上孩子身体上的胎记或先天缺陷,于是认为“轮回”是有可能的,但他拿不出更充分的证据。其他类似研究也是如此,不能让人信服。目前科学界认为前世之说是伪科学。专家:“心理邪教”误导老百姓

广州市脑科医院心理科主任徐文军称,心灵学的研究者大多不是科学人士,在过去强调唯物主义教育的时代,这些唯心的思想是无法立足的。现在社会文化越来越包容,很多心灵学的流派从中国台湾经香港再传入内地,逐渐流行。心灵学者打着心理学的旗号在社会上忽悠,宣扬的内容一个比一个唯心,越来越离谱,最终会误导群众,确实是一种“心理邪教”。

徐文军举例说,有些心灵学者声称心是一个能量场,能发出“心理能量”,你若诅咒别人,发出去的“心理能量”反击回来会伤及自身;有的催眠训练宣称可以开发潜意识,甚至能让你看到自己前世是怎么死的,实质上是在催眠过程中施加了强烈的暗示,让你自行创造出“前世”的内容;德国神父海宁格的“家庭系统排列”等所谓心理治疗方法也是很唯心的东西。科学不够浪漫,但更值得信赖

据报道,由中国科协委托中国科普研究所组织实施开展的第八次中国公民科学素质抽样调查表明,2010年具备基本科学素质的公民比例为3.27%,仅相当于日本、加拿大和欧盟等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水平。科学素质缺失让玄学“上位”

上面的数字是惊人的,10个中国人里头具备基本科学素质的还不到1个。更可怕的是,一些受过高等教育的所谓“心理专家”,在网站上称很讨厌统计和研究,逐步放弃了科学主义和唯物主义,转向了心灵主义和玄学。“专家”也如此,普通人又怎能看得清?怪不得有违科学的心灵学竟然在国内有大量的信众。

心灵学家批评科学不够浪漫,不人性化。例如,不少人称科学心理学的研究是“老鼠心理学”,即不满那些拿小白鼠做走迷宫的认知实验、神经科学实验的科学。诚然,科学不能解决人类所有的问题,例如在科学前沿领域的肿瘤治疗、太空探索等,但在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坚持科学的态度与思考方式,仍然是最可靠的。心理学绝非唯心的学问,早期发展过程中缺乏实证的弗洛伊德等精神分析学派早已淡出主流,目前认知、神经科学正在功能性核磁共振成像等现代化技术的辅助下稳步前进,对人类心理运行的机制与规律研究得越来越清楚,这都不是心灵学家简单几句“科学有局限”可以抹杀的。反观很多心灵学家声称超自然的事情“科学无法解释”,只不过是他们给科学吃的一只“死猫”:本来就不存在的心灵感应,科学从何解释呢?按照法律上“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心灵学家们得证实自己提出的“心灵现象”吧。实际上,科学并非无法解释“心灵现象”。在一百多年来的科学与反科学的斗法中,科学家早已发现各种统计误差、研究偏倚、逻辑错误、学术造假等,而这些是在心灵学研究中屡见不鲜的。

用科学实验的手段试图证明“心灵现象”存在的心灵学家在研究精神上是可嘉的,起码他们长年累月想拿出证据,而最后也恰恰是他们的“阴性结果”充分说明心灵感应等“心灵现象”并不存在。然而,更多的“心灵大师”是完全不做研究的,他们“一切从心出发”,空想出一套套理论,结合一些医学与心理学的规律,再糅合传销洗脑的伎俩,在社会上到处忽悠获取暴利,其中最极端的成了邪教,例如印度奥修。在生活中,打个喷嚏说句“有人想你”自不用较真,但有人用心灵感应之类来做心理治疗就要警惕了——科学才是更可信的。催眠大师一个眼神,就能让你催眠?◎ 伍君仪

在心理学发展的初期,科学研究还不是主流,于是种种玄妙的理论、疗法纷纷出现,例如精神分析、解梦、心灵感应等。催眠,就是玄之又玄的一种玩意儿,至今有人相信它是通往潜意识深处的终南捷径,甚至能在催眠中穿越前世来生。也有实用主义者提出催眠可以治疗心理问题,可以帮助警方证人回忆罪案真相等。

然而,科学早已无情地拆穿了催眠的西洋镜,研究发现催眠其实是催眠师与被催眠者“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的表演,并无神奇效果。所谓“效果”也只不过是暗示产生的“安慰剂效应”——人们虽然接受的是无效治疗,但却“预料”或“相信”治疗有效,于是通过心理和生理的机制让自己的问题症状得到好转。就连“催眠之父”麦斯麦,也被科学家们证实是一个医学骗子。不信催眠者不能被催倒

催眠,是需要催眠师与心甘情愿被催眠的人通力合作实现的。一个人要被催眠要做到4点:

1.精神高度集中;

2.身心彻底放松;

3.强烈地相信暗示;

4.对催眠状态充满期望。

因此,人们担心被坏人用催眠术套取银行卡密码之类的事情并不存在,而警方也多次对“歹徒用迷魂香让受害者乖乖听从摆布到银行提款”进行辟谣——换言之,坏人打晕、熏晕你是可能的,但控制你的思维则几乎是不可能的。

有人用《斯坦福催眠易感性量表》测量发现,人群中有5%的人不可被催眠,而10%的人可以被催眠到很深的恍惚状态,甚至出现梦游,看到或听到幻觉,这时他们的眼睛甚至还是睁开的。科学研究发现,一个人如果越沉迷于幻想,就越容易被催眠;反之,认为催眠是垃圾的人是不能被催眠的。但是否容易被催眠与人的性格没有关系,例如内向还是外向、是否神经质等。

有个判断一个人是否容易被催眠的简单方法:抓住他的手腕,让他的手跟着你的手上下升降,做了十几次动作以后,你悄悄松开他的手腕:容易被催眠的人依从性强,还会跟着你的手上下升降;不容易被催眠的人依从性弱,很快就不跟着你做动作了。“催眠之父”就是一个骗子

有人也许会说:“只要有效不就行了吗?管它是什么原理呢。”实用主义并不能为催眠开脱,因为依据科学的治疗方法更有效,很多时候还更便宜。老实本分的催眠师也许能给人们解决一些小问题,但也有很多催眠师就是江湖骗子,如果找他们的人恰好患有严重的身心疾病,那就很危险了。

而且,催眠这类依赖于安慰剂效应的治疗会让病人产生依赖。他们被忽悠之后觉得自己患有低血糖、过敏、真菌感染等,然后就在治疗中被催眠,感觉到“气”的力量,或者所谓受到外星人的控制……总而言之,江湖上利用安慰剂效应的种种玄妙的“疗法”为伪科学大开方便之门。

18世纪维也纳医生弗朗兹·安东·麦斯麦被后世称为“现代催眠之父”,最初他用磁石或者磁化物来做催眠表演和治疗,其行径跟今天很多用“精神念力”给人治病的“大师”差不多,这竟然还一度得到法国国王路易十六及王后的支持。很快他就发现,催眠不用磁石也可以取得相同的效果。后来法国一个科学委员会对麦斯麦进行调查,其中包括著名科学家富兰克林和拉瓦锡。调查报告称,麦斯麦催眠治疗的效果完全是来自病人的想象和强烈相信奇迹的期望。法国医学界还谴责了麦斯麦,称他为骗子,并吊销其行医执照。表演催眠:你情我愿的双簧戏

表演性质的催眠通常在酒吧、俱乐部、展览会进行,上来被催眠的对象通常有过被催眠的经历,十分清楚催眠中将会发生什么,例如催眠师会让他们学鸡叫,然后回到自己在观众席的座位上,然后又要站起来大喊几声。观众之中也常常安排了催眠师的“托”。在台上表演的催眠师经常玩一种小把戏,让人扮成一块木板,即仅仅靠后脑勺和两个脚跟进行支撑——其实这个僵硬的动作并不难装。这些被催眠者事前往往喝了酒,酒精对大脑有抑制作用,因此在催眠中往往出现失控表现。

北京大学医学部医学心理教研室副教授徐震雷透露,一次他应邀上台配合一名催眠师表演,催眠师“催倒”他后为了显示神通,“偷”走了他的手表。现场观众都以为他不知道,其实他心里清楚得很,催眠结束后马上到后台追讨自己的手表。

催眠师还有一些神秘兮兮的行为,例如反复咕哝某种声音、做某个动作、说着柔和放松的话语、拨弄手指发出声响、从10倒数到1等。被催眠者则做出恍惚迷糊的样子——这些其实都是装神弄鬼,为了增加神秘感而已。

催眠让一些本来不恰当的行为得到允许——平时怯懦斯文的妇女被催眠后,竟能接受粗俗淫秽的话语乃至公然的性挑逗。在极端的情况下,别人让她们做什么都服从,事后她们就声称“失忆”,便不用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了。这背后隐藏着一种社交约定,目的是为了获得别人的注意。前世催眠:装神弄鬼+想入非非

这种催眠声称让被催眠者“退行”到前世,或者“进入”来世,但研究证实,被催眠者回想得到的内容都是这一辈子的。

有些学者认为被催眠者进入了一种恍惚的精神状态,其依据是脑电波在催眠状态下发生改变,不同于清醒的时候。然而,这并不足以说明催眠很特殊,因为一个人在做白日梦、聚精会神地思考、在脑海中想象红色、打喷嚏等都会改变大脑的电生理状态。

加拿大卡尔顿大学心理学教授、催眠实验室主任尼古拉斯·斯潘诺斯认为,前世催眠与过去所谓“鬼上身”等情况很类似,催眠通过间接改变被催眠者的动机、期望和对事情的解释,从而影响他们的行为。在催眠中他们的行为并非真的处于恍惚状态,也非打开了潜意识的通道,更非回到了前世。他们其实只不过是根据催眠师的暗示做出相应的反应而已。一个顺从地被催眠者在催眠师的诱导下,可以对来世产生幻想。例如,根据催眠双方的需求和愿望,被催眠者可想象自己身处两千年前古罗马的竞技场,或者是一千年后的外星球之上。

英国心理学家伊丽莎白·玛丽安·桑顿甚至认为,被催眠者在拙劣地模仿癫痫患者的症状。他们为了满足自己深层次的情感需要,在催眠师的暗示之下发挥自己的幻想。回忆催眠:想不起来就虚构故事

很多人希望通过催眠来唤醒被压抑的记忆,发掘封存在潜意识中的“真相”。催眠师用催眠的方法和一些暗示的技术“发掘”出被催眠者小时候遭亲属性侵犯或者被外星人绑架的“经历”,这些“经历”一定要痛苦不堪,或者耸人听闻,否则催眠双方都不满意,于是催眠打造了一些也许从来没有发生过的虚假回忆。然而研究发现,人们的内心其实很少会有压抑的创伤,虚假回忆反而给人们造成难以修复的伤害。

有些接受催眠的是犯罪的受害人或者见证人,有时警方怂恿他们在催眠中回忆所经历到的事情细节。然而这种催眠也有可能形成虚假回忆,因此警方用催眠来“诱供”实在是很危险的事情。美国医学协会的报告称,没有证据显示催眠中回忆的准确性更高。而且,被催眠者极容易受到暗示,很容易用想象来填补缺失的记忆。例如在美国的一桩持械抢劫案中,三名目击者在接受催眠后得出非常多的细节描述,然而三人的描述并不相符,跟事实也相去甚远。因此,催眠状态获得的证词很难得到法庭的认可,例如美国明尼苏达高等法院就明确拒绝这类证词。治疗催眠:疗效是靠患者信出来的

接受临床催眠治疗的人希望解决自己的这样那样的问题,例如减肥,缓解身体疼痛,克服烟草药物成瘾、飞行恐惧等,有的催眠师似乎真的能提供帮助,其核心操作就是暗示,为此催眠师会让病人放松,引导他们把注意力集中到某个物件上面。但是,没有确实的科研证据支持催眠的疗效,所谓“有效的案例”多为传说,而更多无效的案例却没有人收集。

科学家研究了催眠治疗肠激惹综合征、化疗引起的恶心呕吐等,认为疗效不确切。大量科学证据证实,主流的心理治疗技术“认知行为治疗”(CBT)对上述多种问题取得了确实的效果,而且不需要像催眠那样故弄玄虚。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生物统计学家R.巴克·鲍素尔称,催眠高度依赖催眠师的暗示与被催眠者的信念,而这与安慰剂效应很难区分——如果有效,只不过是因为人们相信催眠师有能力治好自己。

有些催眠师干脆把认知行为治疗的内容整合到自己的治疗中,配合安慰剂效应,在非常配合的病人身上取得这样那样的疗效。例如,一位催眠师朗达·格拉芙发现视觉暗示与想象对大多数人都有效,她让吸烟的人把自己看成是不吸烟的人,让胖子把自己看成瘦子。当受到香烟与美食诱惑时,人们要对自己说“不要,不要,不要,我能控制自己”。这样做即使有疗效,催眠在其中究竟起了多大的作用?还是认知行为治疗的功效?抑或是当事人自己有强烈的改变意愿?多重人格真的存在?◎ 伍君仪“多重人格”可能是心理医生诱导出来的

突然鬼神附体,变得疯疯癫癫,做出常人无法理解的举动,一会儿又突然清醒过来,忘记了发生过的一切,仿佛邪灵已经离开躯体……到了今天,鬼神之说已是不经之谈,而“鬼上身”如果不是装出来的,那么应该视为一种精神问题。精神科专家称,这些人可能发生了人格分裂。

人格分裂,是指一个人的行为受到一种以上的人格控制,即有很多个“我”。例如,在纪实文学《24重人格》一书中,主人翁称自己在莫扎特、精灵等24个身份中变换。这可能是一种精神障碍,学术上又叫多重人格障碍、分离性身份识别障碍、癔症性身份识别障碍等,但与分裂样人格障碍和精神分裂症不是一回事。人格分裂备受争议,有人认为它本身就有伪装的嫌疑,或者是由心理医生诱导出来的,但也有研究发现人格分裂者的大脑确实发生了变化。病例:人格分裂赢得丈夫关注

50岁的妇女A与丈夫关系欠佳,丈夫平时很少回家。一日A到美容院做拉皮手术,她在镜子中看到自己的脸被切开几道流血的口子,突然“鬼上身”,对人大喊大叫,对自己的头发又抓又扯。此后的大半年里经常如此,发展到连走路也有困难,经常走一步退两步。丈夫不得不抽时间照顾她,后A因病情难以控制被送到精神病院住院,但医生未检查出她的大脑有问题。

原来,A的家境并不富裕,老公给了她5000元钱做家用,她却拿去做美容。结果她既怕老公知道会责怪,看到出血又怕手术失败。A属于容易受暗示的人,这些心理压力直接诱发了她的情感爆发及鬼神附体的行为,既逃避了丈夫的责备,又引起了丈夫对她的关注,还有可能不用支付那笔美容的费用。经过“鬼上身”的一番宣泄,问题虽然暂时解决,但她尝到了甜头,因此日后还可能复发。

医生建议A加强与老公沟通,宣泄压抑的情感,以成熟的应对方式去解决婚姻家庭问题,而不是用“身份转换”的不成熟方式去逃避现实。夫妻一起进行家庭治疗的效果较好。表现:吊诡的失忆

人格分裂的症状表现多种多样,千变万化。有些人社会功能正常,有些人却无法跟人相处,甚至生活不能自理。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医学院精神病学系的菲利普M.库恩认为,人格分裂不是幻想的产物,过去的“鬼上身”其实就是人格分裂的表现。此外,人格分裂比较典型的表现有:● 有几套各不相同的言谈举止、立场和观念,有人说这是多重人格,

也有人说这是多种身份识别,反正仿佛有很多个不同的“我”,

最多可达成百上千种。● 时常感到莫名的疼痛,主要是头痛。● 无缘无故地暴怒、抑郁、焦虑、害怕。● 感到世界和自己是不真实的。

这些表现也可以在癫痫、精神分裂症、焦虑症、情绪障碍中出现,不容易区分。而人格分裂的突出特点是他们声称自己在不同的“我”中不由自主地转换,当处于一个“我”的时候,其他“我”的东西可能失忆,忘记了创伤和日常事情的记忆。病人经常感觉自己好像在意想不到的地方醒过来,给生活造成了混乱,导致他们常有自杀倾向。

人格分裂中不同“我”之间可以完全隔离,例如某人认为自己现在是张三,下个月又成了李四,他是李四的时候,对张三的事情全部不记得了。也有人是不完全隔离的,“我”是张三的时候心里还有李四,有时不同的“我”还会发生冲突,例如勇敢的张三和懦弱的李四争吵不休,几种意识可在大脑里为做一个决定而讨论。支持派:病人儿时受过创伤

人格分裂历来被认为是经受了难以承受的应激和创伤的结果,而不像是脑子有病。人格分裂者95%~98%受过心理创伤,例如经历了地震、战争、丧亲,或者童年受过性、身体或感情的虐待,之后心理情感处于与现实分离的状态。

他们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多次严重受创,无法承受痛苦,或者施虐者正是照顾自己的亲人,自己离不开他们,于是只好把创伤的记忆压抑到潜意识里,日后又从潜意识里冒出来形成了一个“我”的体验。如果他在不同的年龄段再三受到打击,有可能分裂出多个“我”来,目的是为了适应环境,保护自己。

有很多病人表现容易受到暗示,容易被催眠引导,部分病人出现癔病发作。这类病人还常常表现为意识范围狭窄,即看事情只看到一点,其他全然不顾,并具有表演色彩。这跟圆滑世故者“见人讲人话,见鬼讲鬼话”、“在什么山头唱什么歌”不一样,后者意识范围并无改变。

但是目前对这些人进行脑电图和影像学检查的结果并不一致。有些病人在不同的“我”时脑电图和大脑血流会发生变化;部分病人大脑顶叶、杏仁核体积发生了改变,对记忆的加工水平也发生改变。但也有些病人在以上检查中并未发现改变。质疑派:治疗师忽悠出来的病

在今天,受过教育的人不会把癫痫、大脑损伤、遗传疾病等解释成“鬼上身”。然而在古时候,不懂科学的人们只能那样认为,而且这些信念和行为还得到社会传统与习俗的不断强化,例如当年的“专家”——巫师、神棍就是这样讲的,还会作法驱魔。

加拿大卡尔顿大学心理学教授斯潘诺斯认为,所谓多重人格是治疗师、病人与社会共同打造的产物,“病人学会了把自己剖析为多个‘我’,并学会在此基础上把这些‘我’展现出来,而且还学会重构和修饰自己的个人经历,使之符合他们对多重人格的理解……心理治疗师在制造和维持多重人格上扮演了相当重要的角色”。大多数治疗师连一例多重人格的病人都没见过,就声称每年遇到过几百例,对病人的诊断都是想当然的。然而,这些病人在治疗前通常没有遭受过性侵犯的记忆,在治疗师鼓励回忆之后,这些“记忆”就冒出来了,而且在接受治疗后冒出来多个“我”。

斯潘诺斯认为,现实中多重人格承担着多种不同的社会交往功能,但不一定是精神障碍,也不一定要有童年被性侵犯的经历,也就没必要进行什么投射测验、催眠治疗等。在不同的环境下,人们自然地学会把自己代入多个身份,做出相应的行为。当人格分裂的说法出现后,人们就把这个说法往自己身上套,觉得自己也“分裂”了。

例如,小说《西碧儿》讲一个女子小时候被人侵犯过,于是产生了16重人格。此前,学术界只报告过75例多重人格,但此书在1973年出版,1976年被拍成电视剧,此后的1985年到1995年间北美有近4万人被诊断为多重人格。讽刺的是,人们后来发现《西碧儿》的故事原型梅森女士本来没有人格分裂症状,是在接受催眠治疗后才被诱导出来的。精神科医生们对此一直没有取得共识,相当一部分学者质疑这究竟是不是一种病。“国际人格分离研究会”创始人班尼特·布劳恩用药物和催眠使得一名女病人相信,她有300重人格,其中包括虐童色情狂、邪教徒、吃人狂,她杀了几十个人,每年吃人两千……但结果是女病人最后打官司赢得天价赔偿,布劳恩也被停掉了执业资格。治疗:整合一个独立人格

目前对人格分裂的治疗是要将不同的“我”整合回到一个功能正常的人格,同时处理应激与不安所产生的症状,主要的方法是心理治疗,可适当辅以药物治疗。

心理治疗可帮助修复病人童年的创伤,消除固着的情结,学习成熟的应对模式。对于暗示性较强的病人,正性的暗示也有效。治疗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在心理医生帮助下,让病人充分认识自己的思维及行为模式,逐渐改变;第二阶段是病人长期自觉不断塑造自己的人格和行为,逐渐形成整合同一的自我。然而,人格的塑造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很多人格分裂病人常合并其他精神问题,如焦虑、抑郁、精神分裂等,治疗中常需应用一些抗精神病药物,治疗难度很大。灵魂出窍纯属迷信?◎ 伍君仪

弥留之际,有些人会感觉灵魂出窍,看到满天神佛……这是灵魂要进入另一个世界吗?科学研究发现,这是大脑缺氧等病理状态下出现的幻觉。

有人认为人之将死,常会在弥留之际见到奇奇怪怪的景象,例如“在隧道尽头出现光”“回顾自己的一生”“灵魂出窍”等。这些现象被称为濒死体验,荷兰科学家研究了344名突发心脏病后被抢救过来的患者,发现8%~12%的人有这种体验,18%的人对自己处于临床死亡期间发生的事情留有部分记忆。

迷信的人和灵学人士据此认定,人死以后灵魂脱离肉身继续存在,还会上天堂下地狱等,认为这是科学无法解释的神秘现象。然而,对濒死患者的科学实验至今未能检验出离体灵魂的存在,而对大脑神经学的研究则显示,濒死体验是发生心肌梗塞等疾病时脑细胞缺氧所致,而麻醉药、致幻毒品等也可以在正常人身上诱发类似的体验。濒死体验不一定幸福美妙

提出了著名的临死五阶段理论(否认—愤怒—讨价还价—沮丧—接受)的瑞士裔精神病学家伊丽莎白·库伯勒–罗斯(1926—2004)认为,灵魂出窍体验是死后有灵的证据,死亡只不过是渗透通过某个边界。她把亲身体验到的灵魂出窍描述如下:

我看到自己升起离开了肉身,仿佛很多充满爱的东西把我身体疲倦的部分拿走,就像汽修厂的机械工,有种奇妙的感觉,全身各部分都更换以后,我就会变得年轻、粉嫩和充满活力。当生命的迹象不复存在,人重新变得完整,盲人能看见了,聋子能听见了,瘸子也不再瘸了。

但库伯勒–罗斯治学不严谨,饱受同行的非议——她曾涉足灵学,让灵媒给悲痛的寡妇招来亡夫的鬼魂,然后“亡夫”竟然和她们发生性关系,导致一些人感染性病。

首先发明“濒死体验”这个说法的美国学者雷蒙德·穆迪认为,典型的濒死体验包括:● 听到“嗡嗡”、“当当”的响声;● 一种充满喜悦和平和的感觉;● 感觉自己在肉身之外悬浮,并且从上往下看到自己的肉身;● 移动穿过一个隧道,进入一片光亮之中;● 遇到先人、天使、各教派圣人等;● 看到自己的一生在眼前展现;● 种种感觉如此美妙,以至于自己都不想回归肉身了。

这是穆迪从很多医护人员和患者口中打听到的,但他有意忽略了一部分说法,例如,有些人的濒死体验很可怕,或者某教派的信徒在濒死体验中遇到异教的圣人。2004年学者布莱克默调查发现,15%的濒死体验是地狱般的感受。还有的报告称,濒死体验包括被妖魔鬼怪折磨。这些人的各种濒死体验中,没有哪一种是人人都体验到的。濒死体验可能被添油加醋

然而,自称有濒死体验的人真的经历过吗?还是当事人按照自己的想法添油加醋炮制的?

目前人们还不知道濒死体验是生命发生危险之前、之际还是之后出现的,或者是患者告诉别人时虚构出来的。例如有的人是遭遇死亡危险之后两年才发生濒死体验的,因此他们的记忆有可能是虚构的。媒体上报道声称有濒死体验的案例就更多了,有时人们把康复后的经历也加到所谓濒死体验之中。

有些人则可能记不起来自己的濒死体验,因为他们的大脑受了损伤,短期记忆的能力较弱。有研究发现,有濒死体验的人相对年轻,因为年轻的大脑记性比衰老的大脑好。当然,老年人更可能挺不过心肌梗塞而死掉,再没机会讲出来了。濒死体验可用神经生理解释

濒死体验,也许是心肌梗塞或者麻醉影响了患者大脑。英国权威医学杂志《柳叶刀》发表了荷兰一项进行了13年的研究,调查了344名经历过心跳或呼吸停止的重病患者,发现神经生理过程在濒死体验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穿越黑暗隧道到达一片光明”的濒死体验可以用神经噪声和视网膜视皮层映射来解释。英国布里斯托大学视觉研究专家托马兹·托洛辛科博士提出,如果你的大脑出现很微弱的神经噪声,然后逐渐增大,你就会感到在视野中央出现亮点,然后变得越来越大、越来越近,感觉就像自己在一条隧道中向前移动。最后全大脑皮层的神经都活跃起来发出噪声,你的整个视野就成了一片光亮。

布莱克默称,濒死体验中极度平静的感觉是人在遇到危机情况后,大脑分泌了内啡肽所致。“嗡嗡”、“当当”的响声,是大脑缺氧,影响了脑细胞之间的联系所致。药物可以仿制濒死体验

很多没有死亡危险的人也有过类似濒死的体验,例如:战机飞行员迅速加速飞行导致大脑局部缺氧,大脑神经化学失衡后产生神经症,吸食大麻或迷幻药后产生幻觉,治疗癫痫时用电刺激大脑颞叶,体内二氧化碳水平过高……这些体验包括灵魂出窍、看到光亮和闪过旧日回忆。

麻醉剂令病人产生灵肉分离、灵魂出窍的感觉,以便于开展手术。德国医生卡尔·詹森用麻醉剂氯胺酮(即“K粉”)成功诱导出大多数濒死体验,包括穿越隧道到达光亮、感到自己已经死了、与神灵对话、灵魂出窍、奇异的声音等。

但是,诱导出来的体验是随机而零碎的,当事人没有濒死体验那种全景式的回顾,也没感觉自己洞察人生,没有失去对死亡的恐惧感。重度昏迷也可感知外界信息

有些人被认为已经死亡,但其实只是失去了知觉,恢复过来以后记得自己从上而下看见自己的身体正在被医护人员抢救,甚至听到他们的讲话。这时医疗监护仪器都已经测不到大脑的活动,似乎灵魂或者精神离开了肉身,在半空看着发生的一切。这些人往往被这些体验所改变,变得相信死后有灵。但是,毕竟这些人还没有死,尽管他们看上去好像死了,甚至监护仪器也没有显示生命迹象,他们仍然可以通过各种复杂的神经机制听到和看到东西。

有证据显示,脑死亡的患者实际上也可能存在有意识的思维。2006年,英国和比利时的科学家用功能性核磁共振对一名女植物人进行检测,发现对她讲话以及让她想事情的时候,例如打网球,她的大脑部分区域便会活跃起来。当让她想象自己在打网球,或者在家周围转悠,其大脑皮层活跃的区域与常人无异。她的脑电图也还不完全是一条直线,说明还有脑活动的信号。有些监护仪器测不到可能是灵敏度的问题,换了更灵敏的仪器可能就测到了。

患者在生命垂危之际大脑下意识记录到信息,醒来之后又听到别人说自己“死”了期间的事情,然后将这些东西编成所谓的濒死体验。科学实验检测不出“灵魂出窍”

一些心灵学家把濒死体验作为死后世界的证据,相信灵魂离开肉体之后,去了另一个世界,然后回归肉体。特别是灵魂出窍的体验,经常被用来证实人有灵魂。有些人称濒死反应是鬼魂制造的,或者是患者和医护人员发生了心灵感应。

然而,很多人面临死亡的时候没有这些体验,又如何解释?他们死后就不存在了,或者是去了别的地方?美国哲学家罗伯特·托德·卡罗尔教授称,这样的推理相当于说做梦梦见自己离开了床,就是灵魂或者精神在睡觉的时候离开了肉体。

濒死体验对患者来说是真切的体验,也可能对患者产生了深刻的改变。例如,荷兰的研究发现濒死体验令人变得更有同情心,对别人更包容,懂得欣赏生活中的平凡,对死亡的恐惧减少,而没有濒死体验的人则没有出现这些变化。但这不能证明精神和肉体能够分离,更不用说死后有灵了。

美国北得克萨斯大学教授扬·霍尔敦设计了一个实验,把一台笔记本电脑展开后屏幕朝上挂在手术室的天花板上,并设计程序让笔记本显示各种动画。在下面接受手术的患者如果声称灵魂出窍,浮在上空,那么应该能看到笔记本显示的动画内容。但这一类在手术台上方放东西的实验观察了很多年,都没有什么奇特的发现。

说灵魂能够出窍,还言之尚早。自恋的人,是臭美还是真美?◎ 非言语

很多人都听说过水仙花的故事。在古希腊神话中,纳绪索斯是一个风度翩翩的美少年。他有一天在水中望见了自己的影子,他不知道那就是自己。水中的他英俊潇洒,风流倜傥,他不能自拔地爱上了对方。于是想要来个第一次亲密接触,结果溺水而死,死后化身为水仙花。这也是英文中“自恋”(narcissism)一词的来源。无独有偶,在英国有一个名叫丹尼·鲍曼的美少年沉迷于自拍,没事就给自己拍一张照,左看右看爱不释手。据说他每天给自己留了10个小时用于自拍,甚至一度退学。他想要拍一张完美的照片。当他意识到自己做不到这一点时,甚至想要自杀。当然,很多自恋的人没这么极端,不会像纳绪索斯那样一往情深想要水中约会,也不会像鲍曼那样因为照片不完美而想自杀。不过,有事没事总喜欢照镜子,或大言不惭地自我吹嘘,这样臭美的人,我们还是见过不少的。

这里有一个有趣的问题:自恋的人,是臭美还是真美?学过心理学的读者都知道,每个人通常都会自我感觉良好,哪怕他实际上表现平平,这种心理倾向被称为自我服务的偏差。说白了,就是我们每个人多多少少都有一种积极幻觉,总是觉得自己比一般人更聪明、更漂亮、更善良、更能干、更尽责、更宽容、更有趣、更优秀。按照这种观点,自恋的人也许跟大家一样,只不过这种幻觉更强烈罢了。不过,卡罗琳·莫夫和弗雷德里克·罗德瓦尔特提出了不同的观点,前者在美国国家心理卫生研究所工作,后者是犹他大学的社会心理学教授。他们提出了自恋的自我调节模型。根据这个模型,自恋者不断调整自己的行为,以便从别人那里获得尽可能多的积极反馈,最终目的是为了维持一个富丽堂皇的自我形象。因此,他们很可能比一般人更有吸引力,这主要是因为他们更会打扮,更会包装自己。

来自华盛顿大学圣路易斯分校的两名研究者支持莫夫和罗德瓦尔特的观点,他们是尼古拉斯·霍尔兹曼和迈克尔·斯特鲁布。他们同样认为,臭美的自恋者跟普通人存在外表吸引力的区别。不过,霍尔兹曼和斯特鲁布是从进化心理学的角度提出这一假设的。早在1996年,加州大学河滨分校的两名研究者就发现,自恋跟随意的性态度密切关联:随意性行为的支持者更自恋。当然,这些人通常是男性。这一发现启发了霍尔兹曼和斯特鲁布。他们把自恋跟择偶联系起来,认为自恋可能是短期择偶的一种适应机制。长期择偶是要找对象,要发展有承诺的长期关系。以一夜情为代表的短期择偶是找情人,不要求承诺,承诺此时反而是累赘。得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的戴维巴斯认为,男人找情人的动机更强,因为他们的繁殖潜能受制于性伴侣的数量;而女人找爱人的动机更强,因为她们从找情人中得到的好处较少,而坏处很多。男人通常比女人更自恋,文章开头提到的纳绪索斯和鲍曼都是男人,这可能并不是一种纯粹的巧合。考虑到自恋能够帮着男人找情人,这种自恋的性别差异就变得可以理解了。

在霍尔兹曼和斯特鲁布看来,自恋跟找情人有关还有其他的证据。比如,自恋者有更强的胁迫倾向。他们肌肉发达,还会欺骗伴侣,待人不随和,还以游戏人生的心态对待爱情。当然,这些都是间接证据,更直接的证据在后面。自恋者通常把性跟胁迫联系在一起,他们不认为这有什么不妥的地方。在一项经典的实验室研究中,来自艾奥瓦州立大学、荷兰乌德勒支大学和凯斯西储大学的研究者惊人地发现,在自恋、性拒绝和性胁迫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首先,自恋的人有更多支持强奸的信念,而且他们对强奸受害者的同情很少。其次,观看婚内强奸或约会强奸的影片之后,自恋者报告了更多的快感。最后,当女人拒绝表现得过于性感时,自恋者不会予以理解,而是毫不留情地惩罚她。除此之外,2009年,英属哥伦比亚大学的一项调查发现,自恋者在亲密关系中会有更多的出格行为,比如性虐待和性骚扰。

不过,霍尔兹曼和斯特鲁布认为,一个只会胁迫女人的男人只能是一个失败者,而自恋者必然还有其他的杀手锏。你猜对了,这个杀手锏就是他们的外表吸引力。在寻找情人时,女人更喜欢找英俊帅气的,既然不能天长地久,那也得找一个中看的吧。按照这个逻辑,假如自恋者跟普通人在吸引力方面没区别,他们纯粹臭美不过是自己捧自己,就很有问题。因为女人不傻,一个长相平平的男人再怎么自我吹嘘,只要女人不买账,他就只能无功而返,悻悻而去。按照这个逻辑,外表迷人是自恋者成功俘获情人芳心的前提条件。于是,我们再次回到文章开头的那个问题:自恋的人,到底是臭美还是真美?

鉴于有不少以往研究都涉及这个假设。霍尔兹曼和斯特鲁布采用元分析的方法,把相关研究汇总到一起进行分析。他们选取了符合下列标准的实证研究:第一,采用成熟的问卷或量表测量被试的自恋程度;第二,采用他人评价的方法测量被试的外表吸引力。相比个人的自我评价,他人评价给出的吸引力打分更客观。结果发现,自恋的确跟外表有关系,外表出众的人更自恋。这意味着哪怕自恋者跟普通人一样都有积极幻觉,可他们的确也有三分姿色,这绝不仅仅是幻觉。当然,这种姿色出众到底是因为长得好看还是善于打扮,恐怕要等未来研究给出答案了。作者简介:本名吴宝沛,百度知道特约作者,笔名非言语,北京林业大学心理学系老师。第2章 这么做真能瘦?夜间进食易肥胖?◎ 继续者张付

传统的体重控制理论认为,只要摄入的热量大于人体消耗的热量,人就会发胖。因此,是否发胖只和人们所吃食物的种类、数量以及运动的多少有关。《肥胖杂志》(Journal of Obesity)的一项研究表明,肥胖的发生也和进食时间有关。夜间进食更容易肥胖,即使夜间摄入的热量与午餐(或早餐)相同。美国西北大学对小白鼠的研究更得出了惊人的结果。研究人员发现:在其他因素相同的情况下,摄入同等数量的热量,夜间进食会造成2倍于白天进食的体重增加。

决定夜间进食更易发胖的原因有四个。

自主神经系统 人体的各种活动由大脑控制下的神经网络支配。神经网络中,自主神经系统负责对压力和放松做出反应。自主神经又被分成两大分支,一支是副交感神经,与放松和休息有关;一支是交感神经,负责兴奋与运动。进入晚间,人体副交感神经系统占主导,机体倾向于休息和低代谢率。若晚间大量进食,副交感神经支配下的低代谢率将消耗更少的热量,食物中的更多热量将被转化成脂肪。

食物产热效应 人体进食本身也会消耗热量,包括嗅觉、味觉、咀嚼、吞咽、胃液聚集、消化道平滑肌蠕动、身体发热等……与进食有关的一切机体活动产生的能量消耗(DIT)最多可以达到进食热量的10%。但DIT的规律是早上最大,随时间推移逐渐下降,到临睡前降低到最小。所以,夜间进食,机体的食物产热效应低,更多的热量会被转化成脂肪。

激素水平 与食物代谢有关的激素是肾上腺皮质激素(adrenal cortex hormone)。该激素参与糖类和蛋白质的代谢,它使身体代谢加快,血糖增加。而肾上腺皮质激素在早上水平最高,随时间推移逐渐下降,晚间达到一天中的较低水平,即晚间的肾上腺皮质激素水平也不利于热量消耗。

生物钟因素 有研究表明生物钟的表达与BMAL1蛋白有关,而该蛋白负责增加促脂肪沉积酵素的数量。BMAL1蛋白受生物钟控制,下午5点后,人体的BMAL1蛋白水平最低。而晚上10点到凌晨2点,BMAL1蛋白水平最高。

有人也许会问,那晚间进食后熬夜工作或熬夜泡吧会不会有减肥效果?事实上,有效果但效果不佳。因为人在晚间疲累时,机体新陈代谢会被抑制,熬夜的代谢率通常会低于白天同等工作量的代谢率。

人们晚餐通常吃很多,原因并非饥饿,而更像吸烟的原因。人们用晚餐多食来排解无聊并降低压力。也确有心理学方面的研究解释这种现象,多食能缓解人的压力并使心情变好,尤其那些多糖多油的食物。接下来是更具威力的晚餐后零食,薯片、啤酒、炸鸡、干果、饼干、糖果……你在看电视或上网时会不知不觉吃下这些零食,而你在睡前唯一的动作几乎就是久坐。

夜间进食发展到一定程度,甚至可以成为一种心理疾病——夜食综合征。

营养学的先驱阿黛尔·戴维斯就曾说过:“早餐要像国王的一样丰盛,午餐要像王子的一样营养,晚餐要像贫民的一样简单。”事实上,晚餐的进食量对于体重正常的人群可以浮动,而对于想减肥的人群,控制晚餐的进食量会使你的减肥计划效率大增。

对于减肥人群,因为人体通常完成一餐的消化时间是3小时,所以睡前3小时尽量不要进食。同时要规律进食,每三四小时吃一餐。这不仅有利于减肥,也有利于控制血糖及维持饱腹感。作者简介:继续者张付,百度知道特约作者,以色列格斗体系训练专家,力量体能型训练专家。运动减肥,不能少于一小时?◎ 继续者张付

减肥的基本原理是让人体的能量摄入小于能量消耗,从而通过能量“亏欠”强制消耗人体多余皮下脂肪。简单讲就是少吃饭,多运动。

而运动时长是有关减肥效率的一个重要因素。有些人认为,运动减肥不能少于一小时。这种观点成为了那些坚持不到一小时运动者的借口,“既然我坚持不到一小时,那就干脆放弃训练”。

身体热量来源于三大供能物质,分别是脂肪、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其中碳水化合物和脂肪作为主要的人体燃料,少部分蛋白质也被作为燃料供能,但更多的蛋白质在运动后作为肌肉组织的修补材料。这些物质的消耗比例依赖于你的训练方式。短时间高强度训练、爆发力项目、举重训练等大负荷短时间训练项目更倾向于使用碳水化合物作为供能物质,这其中以消耗肝糖原和肌糖原为主。低负荷长时间连续的项目,其脂肪供能比例将大于碳水化合物。

有个极端的情形,就是考虑人在睡觉和闲待着使用电脑时的主要供能物质是什么?睡觉和使用电脑都是低负荷长时间连续的“活动”,其供能物质中,脂肪占的比例大于碳水化合物。但是注意,这并不能得出睡觉和使用电脑可以减肥的结论。因为这些静息性活动消耗的热量总值太小,所以基本起不到减肥的作用,倒可以有增加肥胖几率的作用。

下一个错误常识就是“要减肥,不能少于一小时”。虽然一小时这样较长的运动时长会使脂肪消耗比例保持高位。但是还有两个运动因素影响减肥效果,第一个是单位时间热量消耗值,第二个是运动后“后燃”效应。

通过改变后两个因素,在少于一小时的运动时长内同样能达到很好的减肥效果。方法是高强度间歇训练,比如进行400米冲刺跑,训练5组,组间间隔2~3分钟;训练后加1组慢跑5~10分钟。高强度训练将在单位时间内消耗更多的热量,虽然糖原消耗占据比例较高,但高强度训练会对机体的糖原产生“排空”效应,排空糖原后,机体会被迫以消耗脂肪作为能量补充。单位时间的热量消耗值乘以训练时间得出总热量消耗值,科学的高强度间歇训练可以在相对短的时间内创造出大于长时有氧训练的总热量消耗。

与此同时,高强度间歇训练的后燃效应比简单的长时间有氧训练高很多。因为机体在高强度运动训练后,不能马上回归静息时的低代谢率状态,而需要保持相当长时间的高代谢率状态,该状态主要是修补运动时受损的机体微细结构、糖原恢复以及产生运动后超量恢复效应。研究表明高强度间歇训练的后燃效果更强,即训练后,即使人处于静息状态,也将继续消耗大量机体脂肪。

结论:减肥有两种途径。可以选择长时间的有氧训练,比如慢跑、自行车、连续游泳、跳操等低强度长时间连续训练,每次时长至少大于20分钟,一般要大于40分钟。如果你的时间有限,减肥计划也可以采取高强度间歇训练,该训练一般小于40分钟。

还有一个要素,就是训练的升级效应。不要被一小时的训练时长吓倒,你可以从每次训练5分钟练起;下一次训练加30秒,不知不觉就能加到半小时、40分钟,乃至超过一小时。跑步一定有益健康?◎ 继续者张付

大量的研究表明,跑步有益健康。而最近,据美国HealthDay健康新闻报道,过多的跑步将缩短人的寿命。这一结论是由美国Lehigh Valley健康网心血管研究所合伙人马丁·松村博士提出的。同时研究还指出,那些没有运动习惯者和高历程跑步者的寿命均短于中等程度跑步者,但原因尚不清楚。

松村博士的研究项目针对参加“大师跑步研究计划”的3800名男女跑者展开,这些跑者平均年龄46岁,有超过70%的跑者自我报告每周跑步超过30公里,松村博士表示“我们还没有找到助人长寿的确切训练量”。

同时,美国中部堪萨斯城心脏研究所的预防心脏病学主任James O’Keefe博士表示:“虽然健康风险因素尚不能解释高历程跑者缩短寿命问题,但是过度训练与寿命减短有相关性。”James O’Keefe博士给出的健康跑建议是,每周中速跑共2.5小时,分两三次完成。同时他建议马拉松跑者,完成一个全程马拉松后一定要歇一段时间用于机体恢复。

本质上,运动对人体生命健康的利好只是在一个区间上发挥作用的。

低于这个区间,人体各项机能,包括运动系统、循环系统、代谢系统、内分泌系统等,会有退化趋势。比如久坐者的膝关节退化和腰椎退化。

高于这个区间,人体的各项机能趋于过劳。比如跑步过多者的膝关节过劳,通常会产生关节积液和软骨慢性损伤。

有益健康的跑步应该注意以下四点:适时、适量、适体和伤痛问题。

适时 有跑步习惯者需根据自身的年龄选择跑步量,随着自身年龄的增大,要适度减少训练量。同时要注意跑步时令,比如一个“夜猫子型睡眠者”没必要强制改变自身生活习惯进行晨练,他可以把跑步时间安排在下午或傍晚。

适量 笔者的建议是:每周健身跑不超过4次,总量低于30公里。如果你还有精力和体力,可以在跑步之余练些其他项目,尤其是膝关节受冲击少的运动。比如每周跑四次,隔天进行,间隔日可以进行膝关节低冲击的训练用以给膝关节软组织更多的恢复时间。间隔日的训练项目可以是游泳、低冲击舞蹈、上肢力量训练、垫面训练、椭圆机等。

适体 根据个体差异安排训练计划。人的个体差异不仅表现在性格、长相、声音等看得见摸得着的表象层面,人体内部的肌肉比例、柔韧性、心肺耐力、抗乳酸能力、耐疲劳能力、关节软骨的抗冲击能力、神经肌肉控制能力等也是千差万别;即使跑步动作中细微的差别也会在超长距离奔袭中产生巨大影响。所以你要根据你自己的实际,循序渐进地增加训练量,听从自己身体本身的召唤,不要刻意去照搬别人的训练量。

伤痛问题 当在跑步训练时遇到肌肉、关节疼痛或其他不适,要及时调整;若不适感不能排除,要停止训练,进行休息疗养或咨询训练专家,找到问题症结并解决问题后再行训练。清晨锻炼,效果最佳?◎ 继续者张付

一天之中,哪个时间做有氧训练最好?答案是,随便哪个时间都成。最重要的是你要完成你的减肥训练计划。连续的有氧训练,比如步行、慢跑、爬楼梯、自行车,只要持续至少30分钟,无论你什么时候完成它,都会取得减肥效果。然而,如果你想训练得每分钟都能达到最大化的燃脂效果,那么你应该在早餐前空腹晨练。早晨空腹进行有氧训练相较于其后的其他时间训练,有三大优点。

在早晨吃饭前,你的肌糖原和肝糖原水平很低。如果你晚上7点吃晚饭,第二天早晨7点吃早餐,期间的12小时不进食。在这一整夜的12小时里,你的肝糖原水平会降低,以分解成葡萄糖维持身体的各部分机能。所以,早晨你醒来时,肝糖原几乎被耗尽——这是机体消耗脂肪以替代碳水化合物的最好时机。你究竟消耗了多少脂肪,这个不好确定,但很多研究表明糖原耗尽状态下的有氧运动比通常状态下的有氧运动将多消耗3倍的脂肪。

以下阐述原理:碳水化合物和糖原是身体的主要供能物质及优先供能物质。当你的机体主要供能物质短缺时,这迫使机体动用次要及备用能量物质——脂肪。如果你饭后进行有氧运动,你仍将消耗脂肪,但由于机体优先消耗你刚吃进去的碳水化合物,所以此时消耗的脂肪量会很小。机体无时无刻不在消耗碳水化合物与脂肪的混合体,而减肥运动依赖于你训练时机体消耗脂肪与碳水化合物的相对百分比。

如果,你是个“小懒虫”,早晨起不来。那么有氧运动的第二个好时机是力量训练之后。力量训练是厌氧训练——这种训练以碳水化合物供能为主。力量训练将消耗你的肌糖原,而后的有氧训练便转而提高了你的脂肪消耗百分比,这情形和早晨空腹有氧训练类似,因为你的糖原被几乎耗尽。

你能从早晨有氧训练得到的第二个好处被我称之为“后燃”效果,即早晨有氧训练,你不仅可以燃脂,而且训练后你的燃脂过程还将加速继续。原因在于,你的新陈代谢在有氧训练后的数小时内仍保持很高水平。如果你晚上训练,你可以燃脂,但随着你进入梦乡,新陈代谢将下降,即睡眠会使有氧训练的后燃效果大打折扣。当你睡眠时,你的新陈代谢率比一天中的任何时候都低。

晨起有氧训练的第三个好处是:带给你力量感和一整天精力充沛的成就感。锻炼会成为一种乐趣和愉悦的经历,它也带给你许多艰难和挑战,当你战胜挑战时,你的自信心便会增加。

晨练将对你的生理和心理产生双重影响。生理上,训练使你的身体释放内啡肽,内啡肽是类鸦片激素。数百次地释放内啡肽,效果甚至超过一次吗啡的刺激。内啡肽所产生的自然“high”感让你积极而欣快,同时降低心理压力、调整心情、镇痛及增强血液循环。“high”感也部分作用于心理。早早起床,完成你的训练初级目标,这将给你带来满足感及成就感。一天里其余时间你将感觉快乐,没有压力,一天里的更多困难早已被你抛诸脑后,因为你战胜了自己。

一旦你拥有了这种“感觉”,你将沉醉于训练所带来的那种快感。清晨的有氧训练,你坚持做,它就变成了你的习惯,你的新陈代谢会更快,你将一天充满自信。

结论:清晨锻炼的燃脂减肥效果比其他时间更有效。但要注意:这种训练时间安排不适合有胃病、低血糖、高血压症状及失眠者采用。同时,那些夜猫子型睡眠者、赖床一族和上班时间过早者也不适合晨练。冬天减肥更容易?◎ 继续者张付

冬天天气寒冷,人体为了维持恒定的体温,新陈代谢会加快,以帮助人体保持体温,避免体温下降的危险。这种抗击环境低温并维持恒定体温的高代谢率会消耗更多脂肪。

按照上面的原理,冬天应该更容易减肥;但事实并非如此,人体更容易在冬天发胖。

首先我们要明确,要想减掉1磅的脂肪(0.45公斤),人体需要消耗3500卡路里热量。如果减肥目标是1周时间减掉1磅脂肪,那么平均每天需要消耗500卡路里热量。采用运动加控制饮食的方法,人体连续运动1小时,从中等强度运动到高强度运动,消耗的热量为300~500卡路里。没有训练基础者,很难完成高强度1小时训练。以采用中等强度训练为例,每天连续训练1小时,消耗约300卡路里,剩余的200卡路里热量从饮食中减少。坚持1周,能减掉0.45公斤的脂肪。可见,在食物充足的情况下,减肥并不容易。

冬天,虽然人们具有高代谢率,使热量支出大于夏天。但是气温的变化会刺激人的食欲。从入秋天气变凉开始,人们开始更容易饥饿,进食量更大,更喜欢热乎乎的食物,对甜食和淀粉类食物,更加热爱。北方人一到秋天有“贴秋膘”的习惯,就是多吃肉多吃淀粉类食物增加脂肪含量以抵御冬天的寒冷,其实还有一层意思就是抵御冬天的高代谢率和热量流失。这种文化习俗源自人体的生理反应,即使没有“贴秋膘”的习俗,人体会自发动用它的“贴秋膘”机能。不只是人类,其他需要过冬的哺乳动物都会因气温下降而有意吃大量的食物。所以狩猎动物一般在秋天,因为那时的哺乳动物最胖最肥。

气温对食欲的刺激作用大于寒冷带来的高代谢率,所以如果不加人为干预,在食物充足的情况下,经历一个冬天的人通常会发胖。

还有一个因素,就是冬季训练。冬季室外寒冷,户外运动相应减少,这会影响人们的总训练量。同时如果室内外温差较大,会刺激人体睡眠,也就是所谓的“冬困”;即使不睡,生理反应投射在心理上也会懈怠于去室外训练。即使健身卡一族,去健身房路上的寒冷、洗澡时脱穿衣服的麻烦,都会影响人们训练。因此,在冬天,人们的训练量一般会小于夏天。

综合上述因素:对于一般人的减肥效果,通常夏天会好于冬天。而且由于夏天人体会排出更多汗水,脱水作用明显,在降体重上,效果也会好于冬天。

当了解到冬季发胖的原因,通过控制冬季发胖的这些因素,便可以控制冬季发胖,并完成冬季减肥任务。(1)针对气温低食欲盛。减肥的人们在入秋变凉后就要有意控制饮食,保持饮食量与夏季相同,秋凉后的高代谢率会自动让你减轻体重。(2)继续利用冬季的高代谢率,把训练量控制在夏秋水平,可稳保冬季不发胖,同时有一定几率可以减肥。(3)将减肥平台期留给夏季。所谓减肥平台期就是减肥者在经历一段体重减轻后,机体会自我保护性降低代谢率,用以抵抗体重下降;同时先前的训练动作由于长期训练形成了动作自动化,其动作效率会提高,单位动作消耗的热量会降低。此时减肥过程会缓慢甚至停滞在一个水平上,这个停滞的体重水平叫做减肥平台期。冬季的训练为夏季进一步减肥打下基础,并把这个平台期留给夏季。减肥者利用夏季的食欲下降、便于运动、气温高脱水效果明显等因素可成功度过减肥平台期。喝普洱茶能减肥吗?◎ 阮光锋

最近几年,喝茶减肥的说法颇流行,其中喝普洱茶减肥就是常见的一种。喝普洱茶真的可以减肥吗?其实,减肥及控制体重的关键还是在能量的收支平衡,要想控制体重还是得减少能量摄入,增加能量消耗,也就是少吃点、多运动,目前的研究证据还不足以证明喝茶可以减肥。

普洱茶中都有些什么成分呢?普洱茶是一种将绿茶经过细菌发酵成的后发酵茶,属于黑茶类。所以,普洱茶和绿茶的成分其实很接近,都含有丰富的黄酮类抗氧化物质,如茶多酚、儿茶素等。不过,由于工艺的不同,普洱茶中抗氧化物质也略有差异,比如,绿茶中含有较多的EGCG(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儿茶素中含量最高的一种组分),而普洱茶中EGCG就会少一些。另外,茶叶中也含有较多的咖啡因。

有人说,茶里的咖啡因能使人兴奋,兴奋了就可以帮助减肥。虽然咖啡因使人兴奋,人体的基础代谢能量消耗增加,运动能力增强,能量消耗是会多一些,但是,它对基础代谢的影响很小。所以,茶里的咖啡因也不能帮助减肥。

还有人说,茶叶中的抗氧化物质,如茶多酚、儿茶素、EGCG等物质能帮助减肥。早在20世纪80年代,日本学者最早发布了关于普洱茶可以帮助降低高脂老鼠腹部组织重量的研究结果。后来也有很多动物实验发现,茶多酚、儿茶素、EGCG等抗氧化物质可能通过影响脂肪细胞和前脂肪细胞的生理功能,起到抑制肥胖的作用。但是,动物实验使用的茶叶提取茶多酚的量都很大,普通人每天很难喝那么多茶。那么,在人体研究中的情况又是怎么样呢?2002年,在法国的一项有关中等肥胖个体的初步研究中,受试者服用特制的绿茶提取物(AR25)12周后,平均体重下降4.6%,腰围减少4.5%。该试验中每日绿茶提取物剂量可为人体提供270毫克EGCG和150毫克咖啡因,相当于每天六七杯绿茶。而有个日本研究者发现,即使每天喝10杯绿茶,实验对象的体重指数也没有变化。实际情况是,一般人并不会每天喝很多绿茶。2009年《肥胖杂志》上一项研究对以前的试验进行荟萃分析,结果发现,绿茶中的抗氧化物质儿茶素、EGCG和咖啡因混合物并不能帮助减肥。

另外一种认为喝茶可以减肥的理由就是“喝茶可以帮助分解脂肪”,似乎喝杯茶就能使人体内的脂肪自己分解掉。其实,人体内的脂肪不会因为喝茶而减少,喝茶加速分解脂肪并没有临床依据,没有任何一种食物能够替你燃烧脂肪。2013年,英国伯明翰大学的研究人员对31名成年男性进行了研究。研究人员将这些人分成三组进行观察实验,其中第一组服用绿茶提取物(绿茶提取物的量相当于每天喝8杯绿茶),第二组服用安慰剂,第三组人员前6天服用安慰剂,最后一天服用绿茶提取物,然后让他们做运动,并测定其血液中脂肪氧化的数据,结果发现,他们的脂肪氧化并没有发现变化。

综合以前多项研究,2012年,加拿大科学家对多个数据库中关于喝茶与体重控制的研究进行了筛选和荟萃分析,结果发现,喝茶对于成年人的体重并没有显著影响,也没有减肥的效果。因此,期望每天下午喝杯茶、看看报纸就能减肥的想法要趁早打住,还不如趁下班时间抓紧多运动运动。

不过,在某些特定的情况下,喝茶也可以算作是一种“减少能量摄入”的方法。比如,有很多人,特别是现在的一些年轻人,他们很喜欢喝含糖饮料,而且非此物不喝,殊不知这些饮料中都有很多糖,喝下去会摄入很多能量。如将甜饮料改成喝茶,茶里就没有那么多糖,实际上就减少了能量的摄入,也许还可以帮助减肥。作者简介:阮光锋,百度知道特约作者,现就职于食品与营养信息交流中心(CFIC),营养与安全硕士。瘦子比胖子更健康?◎ 继续者张付

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是:人的身体、心理与社会适应力都免于疾病和虚弱的状态。大家可以看出健康包括三层意思,从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力健康三个维度来分析,很难说清胖子和瘦子谁更健康。

本文仅从身体健康层面谈论,看胖子和瘦子谁能胜出。

狭义的身体健康指:身体的器官和组织具有高效的功能和代谢水平,同时机体可以免于疾病、受伤和疼痛的状态。

多伦多约克大学的研究人员对6000名平均年龄16岁的肥胖人士进行研究,6000人中既有男生也有女生。研究从药物和身体测试方面,将这组肥胖人群与正常体重人群进行对比。结果是那些超重的人在健康程度上比那些反复减肥反复反弹经常改变体重的人更高。

美国专业期刊《应用医学、营养、代谢》也表明,在各项指标的对比测试中,并不能证明瘦人的健康程度优于胖人,比如那些规律饮食规律运动但依然超重的人,其健康程度优于那些吸烟、放浪生活的瘦人。加拿大研究人员指出,体重指数(BMI)并不能完全从健康角度判断一个人是否应该减肥,医生应该从整体指标判断对方应否减肥。

最近的一项研究表明,轻微偏重者寿命比正常体重者还要高。澳大利亚的研究人员的解释是:多余的脂肪可以为疾病及伤痛储集能量,使患者更容易康复。

据《美国医学学会杂志》的报道,体重指数(BMI)为25~30的微胖者,其死亡的几率比正常体重者低;而体重指数大于35的超重者,其死亡风险又会比正常体重者显著增高。

对胖人和瘦人的健康程度进行比较是有条件的,比如政治条件、社会条件、年龄条件、气候条件等。

比如在政治动荡、战乱与饥荒年份,胖人有更大的几率度过艰苦岁月得以存活,同时胖人对急性外源性疾病及外伤的康复愈合能力略显优势。但是在食物充足的和平年代,胖人在中年后高发的各种慢性疾病会使其健康状况不如瘦人,比如高血压、高血脂、心血管疾病类,胖人发病率均高于瘦人。

年龄因素也会产生重要作用。出生时,婴儿要保持一定体重,尤其在3岁以前,能否得以存活的重要条件就是婴儿的体重。3岁前的幼儿,大体重与健康状况正相关。这和民间所称赞的“大胖小子”习俗一致。随着年龄的推移,青春期肥胖也不会造成很多不利健康影响。大体重的真正麻烦一般发生在中年以后,因为慢性病、关节炎等一系列问题开始更多困扰胖人。

气候条件上,在寒冷地区,胖人的耐寒能力使其更容易生产生活。而在热带地区,胖人会比较痛苦。

为了提高个体对外界的适应能力,保持正态分布的中间状态会更好。即适度控制体重,不要太胖也不要太瘦,保持运动习惯,有一定肌肉含量,保持体重指数在18~30之间。

总之,胖瘦各有别,人类因为多元才精彩,没必要以一个标准作为衡量。健康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就连用身体健康指标为判别标准,胖瘦优劣也尚无定论,更何况健康还有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力两个维度。燃烧卡路里,有氧运动比力量训练更有效?◎ 继续者张付力量训练和减肥

力量训练有助于构建肌肉,而肌肉与脂肪组织相比,有更强的代谢率。肌肉含量高者有更强的静息代谢率,即人在不运动静息状态,肌肉含量高者比含量低者可以消耗更多的脂肪。降体重的过程通常是肌肉和脂肪一同减少,而力量训练可以有效维持肌肉的含量,防止其因为降体重而含量降低。

另外,力量训练后的后燃效果强于有氧训练。所谓后燃效果指机体在运动训练后,不能马上回归静息时的低代谢率状态,而需要保持相当长时间的高代谢率状态,该状态主要是修补运动时受损的机体微细结构,糖原恢复以及产生运动后超量恢复效应。由于运动后热量的消耗通常要氧气参与氧化完成,所以运动生理学家们用运动后氧气的消耗量间接推算运动后热量消耗,这种运动后高氧耗值的现象叫做运动后过量氧耗。而力量训练将产生强于有氧训练的运动后过量氧耗现象,即力量训练后静息时的脂肪消耗量大于有氧训练后的静息脂肪消耗量。有氧训练与减肥

低强度长时间连续的有氧训练不需要更多的力量基础,任何人都能练,如果坚持不了太长时间,可以从较短时间练起,逐步升级。有氧训练使身体的脂肪供能比例大于碳水化合物。有氧训练对心肺功能的加强作用也强于力量训练。

如果要把力量训练加入到你的减肥计划,要注意训练顺序。原则是先力量训练,再有氧训练;先利用力量训练对肌肉的肌糖原产生“排空”效应,再利用接下来的有氧训练增加脂肪的消耗比例。

在选取力量训练作为减肥辅助手段时,要选择力量耐力性训练,而非绝对力量训练。如果是单纯的减肥,不想练就健硕的肌肉块,此时的力量训练应该选取每组最大重复次数20次以上的多关节复合训练。最大重复次数指训练者对某个重量最多可以完成的动作次数。那些最大重复次数小于6次的绝对力量训练,不但会增大肌肉块,而且对皮下脂肪的堆积会有刺激作用,这种绝对力量训练会把训练者体型向高肌肉含量、高脂肪含量状态转化。力量训练和有氧训练的结合体——循环组训练

选取力量耐力性多关节复合训练动作,每组最大重复次数20次以上。把6~8个训练动作编排成循环组,每一个循环组间无休息,完成一个循环后,休息一次;然后做下一个循环,这样的循环做3~4个。这种力量耐力循环组训练从整体上看接近有氧训练;从微观看,每个训练组又接近力量耐力训练,其减肥效率会高于同等时间的纯有氧训练。而且根据动作的不同编排,可以训练到全身各部的大肌肉群,而非单纯有氧训练只有固定某些肌肉得到重复训练。

循环组训练后,可以加一个10~20分钟的轻负荷有氧缓解训练作为对循环组训练的效果巩固,利用循环组训练对糖原的“排空”效应,有氧缓解训练将加大对脂肪组织的消耗,同时有氧缓解训练对排出循环组产生的乳酸有促进作用。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